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沧州市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2-0074-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三农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举措,亦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到口前为止,沧州市地区新农村建设T作已逐步开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较低,对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农民参干积极性术被充分调动,同时,沧州市新农村建没工作的均衡程度尚未明确,致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行效率较低,影响了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农村的综合发展。因此对沧州市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娱乐各生活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对村居民生活各方面的现实影响十分必要与迫切。

本文在融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对指标赋予科学权重,以沧州市青县、沧县、东光县、献县、盐山县的试点村与非试点村问卷调查为原始数据,对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娱乐各生活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刈农村居民生活的现实影响,并分析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居民佳活各层次的均衡程度,提出优化新农村建设效果的对策与建议,为沧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切实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及数据获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北省沧州市农村区域,在沧州市所辖的青县、献县、沧县、东光、盐山五个县中各选取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非试点村各两个,详见表1.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2816份,回收率占93.87%,其中有效问卷2632份,问卷有效率占93.46%,符合社会调查的相应标准。本文以五个县的统汁年鉴、所涉及乡镇的年度报表、工作总结、公开信息和实地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数据,其中问卷采用5级表赋值方法,对问题进行打分,范围为1~5分通过数据对沧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实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并相应提出建设性对策,对沧州市今后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客观评价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本文依据沧州市近10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测评体系的探索,遵循代表性、敏感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归纳整理出33个具体评价指标,该体系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作为总目标层,用以反映各村庄居民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要素层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娱乐四个层次,用以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各层次的总体水平与发展程度,指标层共包含33个具体评价指标,用以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各个具体指标的相应情况。具体结构模型,如表2所示。

3.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3.1专家科学评定

本文邀请相关领域的9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采用德尔菲法,以单独发放问卷的方式使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然后逐轮收集所有专家的判断意见进行汇总整理,然后以匿名的方式为专家反馈信息,专家依次对自身意见进行修改,如此反复,最后综合专家打分的结果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这样就避免了由于非专业性、不确定性、主观臆断带来的不科学因素,确保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公正性。

3.2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检验系数检验的,为了检验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评分是否具有客观一致性,也就是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完全的一致性,通过检验来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I 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式中(AW)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Ⅱ计算一致性指标CI.

计算检验系数CR.其中R1是平均一致性指标,可通过查看RI系数表查的.一般地CR

以准则层指标为例,具体检验过程如下:CR

3.3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总目标层受到要素层、指标层的影响,每相邻两层之问具有完全的层次关系,设除目标层共m,用W 表示两层之间的权重矩阵,则各指标总权重具体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

3.4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由于原始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计量单位,彼此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改造成可以直接加总的同量纲数值,消除计量单位对原数据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对系数评分法,使变化后的指标数值在0~1之间,且其单调性不变,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是正向指标无量纲化(标准化)方法,V,表示第i个单元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第i 个单元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值。公式(2)是反向指标无量纲化方法。j5计算综合评价值

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综合评价值公式如下:

式中Scorer表示为第i个村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 价值;其值在0―100之问,值越大表示该村庄居民生活质量越好。为第i个村庄第j个评价指标的相对评价值;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同时,还可以分别计算出经济、社会、生态、休闲娱乐各个层次评价值,用于评价各村庄居民生活各层次的发展水平,用以分析居民牛活是否均衡。

3.6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分级标准

本文采用相对系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值是一个相对值、始终处于 0―100之间,故以25分作为一个区间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行分级,包括生活优质、生活比较富足、生活一般、生活较差四个级别(见表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测评的十个村庄村民生活质量别处于优质、比较富足以及一般三个等级,没有生活质量很差的村庄。

4. l 试点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非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值得支持与肯定

通过测评结果可以看出,10个样本村得分前5名且居民生活质量质量整体较高的村庄分别是耿官屯、小邢村、西宋村、东崔尔庄村以及本斋村,均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综合测评结果以及各分项测评结果均远高于非试点村,这表明新农村建设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各个方面有了很 大改善,是爱民,强民、富民的伟大政策,是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保障,对新农村建设现实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的农民应肯定与支持新农村建设设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新农村建没。

4.2部分试点村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居民生活优质,值得推广和借鉴

生活质量处于优质水平的村庄有耿官屯、小邢村、西宋村,综合各方面得分,其发展比较均衡,分析其原因,一是资金投入大,全方位推进村庄建设,建设“生态”家园,在村庄基本框架、环境;治理、村庄建没上下功夫,硬化道路、清挖环村沟、建广场、住楼房等等。居民住房条件满意度平均得分达4.11。交通便捷满意度达3.92.绿化水平满意发达3.67,休闲娱乐设施满意度达3.79,均接近满意。二是因地制宜,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合作经济,提升农民收入,调查显示居民收入满意度达3.75,远高于整体均值2.46 三是村委班子让群众认可、服气,能十事、干成事、深得民心、,为新农村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强行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行政满意度平均得分达3.97,政务公厅满意度达3.75,处接近满意水平。可见这些村居民生活各个层次发展比较均衡,且水平较高 。 值得在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推广和借鉴。

4.3个别试点村总体发展较好,但均衡性较差,新农村建设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

生活比较富足、综合分数处于50―75分的试点村有两个,分别是东崔尔庄村和本斋村,其经济和社会层次得分较前三个村庄相差不多,但其生态层次和休闲娱乐层次得分想比较之下明显偏低,究其原冈,东崔尔庄村主打农业科技,发展高效农业,是金丝小枣无公害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本斋村的畜牧养殖,畜产品加T发展迅速,其居民收入平均满意度达3.65,但其绿化水平平均满意度仅有2.67,生活环境平均满意度为2.75,休闲娱乐设施满意度--2.97,均接近一般。在今后应加强村庄建设,丰富村民休闲娱乐设施,提升村庄生态建设和休闲娱乐建设,以达到村庄整体发展协调,居民生活质量均衡提升。

4.4非试点村各方面发展均落后,今后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

处于生活质量一般等级的村庄有东蔡庄子村、赵纂村、十王堂、雷庄村、西小卢村,均为新农村建设非试点村,根据综合得分以及各分项得分显示,其得分均较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相差甚远,各方面发展普遍较差,既有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等限制发展的原因.也有村庄生态环境差、娱乐设施匮乏、政务工作欠缺等现象,居民生活各个层次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5.建议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显示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举措切实提升了试点村村民生活质量,然而个别试点村发展不均衡,有待进一步协调,说明要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各区域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在今后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端正部分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解态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官民拧成一股绳,进一步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各项农村事务,加强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农村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

②建立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发展的村民自治章程,使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依法治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依法、规范、民主的新农村管理体制。

③各领导班子必须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例如减免农业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具购置补贴、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等,对惠农政策的落实,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把临督检查贯穿于每项惠农政策落实之中,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④时刻调查检验新农村建设结果,及时发现发展中的不均衡要素,同时将示范村中的可圈可点的亮点积极应用于待建设村庄,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推行效率与建设水平。同时,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例如土地“增减挂钩”、发展园区经济和合作经济、提升集体经济实力等。

篇2

【关键词】生活品质;消费高级化;消费水平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042-03

生活品质,是指人们享受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对于这种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它包括客观的生活品质和主观的生活品质。客观的生活品质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服务;主观的生活品质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及对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服务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居民消费高级化是指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从较低生活质量标准的消费结构向较高生活质量标准的消费结构演变的过程。

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生活品质的评价指标很多跟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指标相关联;另一方面,一个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升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高低,合理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能有效增进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浙江省会城市为例,杭州正在着力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体现了浙江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发展理念。为了更好地衡量生活品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007)形成了以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和环境生活品质5大维度、20个领域、50项指标为内容的生活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笔者提出促进消费高级化的路径。

一、从经济生活品质角度促进居民消费高级化的路径探索

经济生活品质维度由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收入满意度(主观)、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新产品产值率、国际开放度、人均GDP和创业环境满意度(主观)等9项指标组成。根据经济生活评价主要指标,扩大居民消费并提升经济生活品质需要从“两个提高”着手。

(一)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以浙江省为例,虽然居民收入居全国前列,但自2000年以来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速,也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所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从GDP的增长中获得的福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三个。一是合理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并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要区别对待,比如通过“补低”、“扩中”和“调高”等措施,缩小浙江省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深入挖掘其潜在的消费能力,具体的途径包括:调整农业结构,确保第一产业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考办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三是大力开展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改善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把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不断增加社会现实购买力。

(二)提高服务性消费比重,改善消费结构

以浙江省为例,从居民服务性消费发展变化看,具有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可以在较长时间里拉动消费市场的繁荣。要在政策层面和产业层面采取有力措施,将居民的消费需求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让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尤其要做好消费政策的调整,引导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为此建议:一要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以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能力;二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性消费结构,必须在保持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加快信息中介、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人文旅游、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等行业的繁荣发展,以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三要加强对居民服务性消费价格监管的力度;四要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物流、金融、邮政、电信、运输、旅游、体育、商贸和餐饮等行业服务标准,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二、从文化生活品质角度促进居民消费高级化的路径探索

文化生活品质维度有平均受教育年限(15年教育普及率)、教育满意度(主观)、市民文化程度(主观)、人际关系满意度(主观)、文娱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高雅艺术活动满意度(主观)、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满意度(主观)、享有休闲时间的充分程度(主观)、本地休闲旅游活动满意度(主观)、平均预期寿命、体育人口比重、医疗卫生满意程度(主观)和心理健康自我关注度(主观)等13项指标组成。如何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杭州经济、社会的提升与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两个。

篇3

关键词:四川省;农村城镇收支水平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农村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2013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增长明显,具体情况见表一。

(一)现金收入增长结构分析

表一显示,第1季度累计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到2606元,增长了12.6%。1-2季度累计第一季度累计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到4819元,增长了12.1%。1-3季度累计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到7012元,增长了12.8%。

(二)从增收来源分析,三个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变化主要表现为:

1.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

这一年3个季度,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到第3季度,同比增长12.8%。从企业得到收入较快增长是推动工资性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的主要因素。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稳中有升

第2季度,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2000元,同比增长7.7%,第3季度,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达2950元,同比增长7.3%。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还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三)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结构分析

第1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465元,同比增长11.6%,2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509元,同比增长10.7%,3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3704元,同比增长12.3%。从内部构成看,各方面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食品及交通通讯消费增长相对平稳,以下几个方面消费支出增长态势明显,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衣着消费支出迅速增长

2季度,农村居民用于衣着支出人均237元,同比增长20.4%,3季度,农村居民用于衣着消费支出人均277元,同比增长10.3%。随着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衣着消费水平还会不断提高,消费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2.居住消费支出增长平稳

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平稳增长。2季度,农村居民用于居住支出人均440元,同比增长19.5%,3季度,农村居民用于居住消费支出人均664元,同比增长17.9%。

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明显增长

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居民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农民医疗消费支出明显增加,2季度,人均支出283元,比同期增长24.6% ,3季度,人均支出419元,比同期增长14.3%。

二、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2013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具体情况见表二。

(一)三个季度城镇居民现金收入变化主要表现为:

第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00元,增长了9.1%, 2季度累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07元,增长了9.4%,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45元,增长了9.8%。

(二)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结构分析

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4410元,同比增长7.2%,2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7875元,同比增长7%,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11959元,同比增长7.8%.从内部构成看,城镇居民消费各方面有升有降,具体情况如下:

1.食品、衣着、家庭用品、交通消费支出增长平稳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但是衣、食、行等方面的增长幅度不大。2季度,城镇居民用于食品、衣着、家庭用品、交通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9%、2%、4.9%、6%,3季度,农村居民用于食品、衣着、家庭用品、交通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8.8%、2%、9.1%、9%。

2.居住消费支出略有下降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房价增长趋势减缓。2季度,城镇居民用于居住支出人均659元,同比下降1.2%,3季度,城镇居民用于居住消费支出人均952元,同比下降3%。

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明显增长

随着城镇居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医疗消费支出明显增加,2季度,人均支出448元,比同期增长15.1%,3季度,人均支出787元,比同期增长34.7%。

三、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与相对收入差距比较

1.从表三中可以看出,四川省该年的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季度的变化而快速上升,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到了第三季度差距达到了10133元,需对农村经济加以重视。

2.通过数据处理还可以看出城镇与农村居民存在的差距问题,而且相对收入差距在增大,如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2.417倍左右,到了三季度,城镇居民的相对收入逐渐飙升,是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2.445倍左右。城乡差距在逐步上升,但是增长缓慢。

四、结论

(一)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都在稳定增长,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食品和居住,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上与农村居民一样,占有很大比例,但在教育文化服务以及医疗卫生方面投入更大。

(二)农村与城镇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但是拉大速度相对缓慢。要想减少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得重视农村经济,尽快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要尽快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以下建议:

1.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动向和农民就业需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时进行引导。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及时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扶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就地创业、外出创业。

篇4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 饮水安全 水质 水源地保护 运营监管

中图分类号:TU9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131-02

1 前言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为农村居民提供水质达标、水量充沛、使用方便的生活用水,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解决和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是农村进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的饮水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然而,饮水安全问题却依然威胁着一部分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 农村饮水工程特点

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是指为农村和乡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设施。我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村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其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各有不同,各农村饮水工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 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我国部分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较小、分布较广、数量较多。

根据资料可知,全国已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00多万处,其中大部分为规模小的单村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集中式供水工程仅有25万处。

2.2 农村饮水工程制水成本高,维护和经营难度大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导致建设投资大,单位供水成本较高,具体包括以下2个方面:

1)我国农村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对水费的承受力低。

2)由于部分农村居民遵循传统的饮水方式,对饮水安全性的认识不高,对水的商品意识非常薄弱,导致水费收取困难。致使大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人不敷出,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给工程经营和

2.3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

1)由于农村地区排水体制不完善,降雨产生的径流直接流人水体。而在降雨径流中夹杂着农村居民在农耕时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带入河流、水库、湖泊中,造成水源的污染,给饮水工程净化工艺带来负担,加大处理难度。

2)由于农村居民多年的生活习惯和节省资金的心态,部分农民不重视供水工程,而是使用自家手压井等未经处理的水,这些未经净化处理的水常常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饮水工程维护运营管理不善,有可能导致水质不达标即输送给农村居民饮用,给居民造成身体安全隐患。

3 农村饮水工程现状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难题和挑战。通常情况下,农村面ll缶着大致相同的现状,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使农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仍旧将河水、溪水直接作为饮用水,这种未经净化的水含有大量的杂质和对人体有害物质,将严重威胁着农民饮水安全及健康n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表现如下:

3.1 资金短缺无法保障饮用水质量

水费是支撑农村饮水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来源,然而在农村饮水工程中,一方面承受着高昂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却无法收取合理的水费,这就造成了饮水工程常常出现运营困难,亏损状况严重,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

3.2 传统的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水资源短缺是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以水井、水池为主要饮水工程的现状比较普通。但是这种传统的饮水工程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地点也比较分散,假如遇到少雨干旱的季节,就根本无法满足农民饮水及生活用水的需要,不仅使农民饮水面临着困窘,更谈不上饮水安全能得到保障了。因此,相应的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完善。

3.3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致使地面沉降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将地下水直接用做生活用水的情况,地下水作为一种水资源,相对于河水而言,在水质和污染程度方面都更加适合农民饮水及生活用水,因此地下水面临着过度开采的现状。对地下水过度而盲目的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且最严重的是,造成地面沉降,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对生态环境及农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4 将河水作为饮用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鉴于我国目前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部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没有做到达标排放,加之农药、化肥等对水质造成污染的化学药品大规模的使用,造成了农村地区整体水质的急剧下降。导致了农村地区大量的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和破坏,尤其对于地表水以及浅层地下水造成的影响最严重,也成为了引发疾病的根源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分布着河水,由于人们对植被的大量破坏以及对河水保护不到位,致使河水污染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原本污染严重的水体含有更多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这些根本达不到饮用水的要求、水质更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河水,往往被一些农民未经任何净化直接当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3.5 人员专业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

存在一些供水厂和供水站不严格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实行定编和定岗,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过多。使得工程供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因超编水厂专业人员无法进来。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人员当中’除了少数人经过专门培训外’彳艮多都缺乏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单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不仅未专业技术培训。而且业务素质低。因此无法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

4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各异,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式选择的多样化,应该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建设和管理方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我国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解决对策包括以下5个方面:

4.1 加强水源地保护

众所周知,要保护水质安全,必须从源头做起。水源是农村饮水工程的起点,保护好水源地免受破坏和污染至关重要。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保证水源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在水源地保护影响半径范围内,严禁捕捞、养殖或排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染物进入水源。

建立保护水源水质的相关制度,同时,要对水源水质进行定期的监测,以保证水源水质合格,一旦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要求,要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尽快解决问题。

4.2 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针对农村地区千差万别的地形条件、水源条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因素,合理地选择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方式,并选择合适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既要考虑到节省资金、工程的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发展。可以采取以城带乡,城镇辐射农村;新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小型供水工程等方式¨ 。

4.3 加强对工程建设与运营的监管

要加强政府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工程实施的现实性、可行性及长远性。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保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与运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从源头上确保工程的质量。

工程运行中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工程维修、设施养护、安全操作、节约用水、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规章制度。工程运行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已经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消毒和净化处理,提供可靠的饮用水。同时需要环保和卫生部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4.4 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

按照有利于工程持续利用的原则,采取明晰所有权的办法,推动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与市场化进程,避免出现产权不明晰的工程。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约束机制,规范管理行为。

建立风险机制,实行责任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工程的持续运行。积极探索、借鉴企业的经营理念,实行饮水工程有偿供水制度,制定合理的水费,来解决工程运行和管理的问题,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每位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经营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相关部门出台长效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驾护航”,加强和规范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4.5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农村饮水丁程的技术支撑体系是维系工程后期管理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展科技攻关和专题研究,推广应用高效安全、经济适用、运行简便、维护方便的水质净化处理设备。二是尽快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供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组织编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手册和运行管理培训教材,开展面向基层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水厂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四是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规程规范体系。五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5 农村饮水安全探讨几点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民生的重大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责,对县级部门、乡镇和村组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饮用水建设规划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集镇及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对距城镇现有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可依托已有自来水厂的富余供水能力或扩容改建已有水厂,辐射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对人口较多,水源水量充沛,地形、管理、供水成本等条件适宜的地方,可结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区域供水整体发展,合理规划水厂建设规模和供水范围,新建适度规模的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

(三)保护环境,管好水源。

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严格管理,强化服务。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卫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供水站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状况,指导农民安全饮用水。农村供水站均要配备和使用加氯消毒设施,加强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确保饮用水质量。各供水站要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检测供水水质,并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议由城建、水务、宣传等部门牵头,组织各新闻媒体在全县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饮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宣传,要使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田间地头,普及节水和卫生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环境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6 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衡量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不仅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千万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和规范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不仅是一项惠及千百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更是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从保护水源、防渗防污、强化监管以及建设后续技术支撑体系等不同方面共同促进农村饮水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村消费市场;制约因素;发展建议

1.昌平区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1.1 农民购买力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偏低

近几年来,昌平区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000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目前,昌平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城乡之间出现消费断层,导致农村市场相对萎缩。相对于庞大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消费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过少,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对昌平区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2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比重,它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 年的57.5%下降到2012 年的37.9%,下降了19.6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 年的67.7%下降到2012年的43.7%,下降了24 个百分点。虽然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城乡之间,差距仍然较大。根据调查研究统计的结果,昌平区农村居民2012年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9.6%,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则分别为17.6%和12.8%。从整体上来看,即使昌平区农村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有所增长,但主要部分的消费还是停留在基本的生存消费方面。

2.制约昌平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

收入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首要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渠道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的收入有所增加。但近几年,农产品的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原本农民的农业收入就承担着两大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如洪灾、旱灾、虫灾等。二是市场风险。由于昌平区农民大多是小户经营,这样他们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忽视价格信号。泾阳县农民的劳务输出也是一大难题。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生产要素的素质要求被提高,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城市就业压力大,农民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难度更大。这样,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2.2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已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以昌平区为例,我们调查结果表明以下问题:第一,农村供水、供电条件差,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例如昌平区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的问题 。第二,道路交通条件差,商品流通困难,运输成本大,使大量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农户家庭,造成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困难。一位农户告诉我,村里去年每户农家交了200元集资修路,然而一直没有人来修,他们希望能够早日把路修好,这样农产品卖的能顺利些,外面的商品进入村里也方便。

2.3 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保守

近几年来,农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偏重于物质,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大大高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支出比重。2012年在昌平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仍然是食品、居住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农民消费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昌平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商品和消费知识,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消费行为上显得比较谨慎。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人为出”的谨慎消费,强调储蓄,这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降低了农村居民对激活消费经济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敏度,弱化了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使消费无法对生产产生刺激和导向作用。

3.改善昌平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购买能力

昌平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针对目前昌平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基础条件较差、社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当考虑增加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增加财政的支农资金投入,以便增强农民的消费后劲。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农业,激活农民的投资行为,想方设法拓宽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允许民间投资。同时,政府应鼓励农民创业,出台相应的惠农政策,将创业农民工纳入政府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可获得政府的担保贷款,解决农民创业难的难题,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2 完善基础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首先继续增加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同时,还要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为商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其次降低过高的电费、电话费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实现城乡同价,让家用电器进入农户,进一步扩大农民的需求。最后,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建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3.3 拓展流通体系,拓宽投资渠道

篇6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南阳市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23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 on the Consumption Demand Shortage of Nanyang Rural Residents

LI Xiao-da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 Henan 473000, China)

Abstract: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in Nanyang City, through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rural consumer demand. Analyzed the status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in Nanyang by the virture of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of combining with the forward-looking analysis and logical reasoning modal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total consumption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level was not high.Engel coefficient of rural residents was declining, but still larger than the gap and towns.Nanyang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needed to be optimized, large proportion of consumer goods about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was not high.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 consumer demand; Nanyang city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市场振兴,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南阳市作为农业大市,其消费需求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通过分析南阳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状况,研究制订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基本路径,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质量、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居民消费总量不断扩大,但整体消费水平不高[1]

2009年,南阳市农村居民最终消费额由1997年的119.29亿元上升到 244.25亿元,上升了2.05倍。近年来,在国家“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农村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南阳市农村消费总量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日益活跃。虽然农村居民消费总量不断扩大,但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仍然偏低,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南阳市城乡贫富差距加大。如表1所示,1997年,南阳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 713元,是同期农村居民收入的2.09倍。之后,城乡贫富差距逐步加大,城乡收入水平对比从1997年的2.09持续上升到2003年的2.91,之后,城乡收入水平对比经过2004、2005、2006三年回落又开始上升,达到2009年的2.74。具体变化过程见图1。

(2)南阳市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经历先升后降又升的过程。如表1所示,1997年,南阳市城镇居民人均人均消费水平3 057元,是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2.22倍。之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上升到2000年的2.89,上升了30.18%,随后又下降到2001年的2.71。到了2009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达到2.73。具体变化过程见图2。

(3)南阳市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异常,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1997―2009年,南阳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体是增加,由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知,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从表2中发现,1997―2009年,南阳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逐年上升,但1997―200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是下降的,之后才开始上升,使得1997―2000年间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负值,即边际消费倾向为负,变化异常。而平均消费倾向从1997年的0.775 5下降到2009年的0.713 0,在0.7左右徘徊,也就是说每增加1个单位收入,南阳市农村居民将把其中70%左右用于消费。然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增长也是相对缓慢的,这也决定了南阳市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是较低的。具体变化见图3。

2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但和城镇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会下降,恩格尔系数会减小。

由表3的数据可知,1997―2009年,南阳市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体趋势是下降的,然而城乡差距仍然较大。13年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0.579下降到2009年的0.416,说明南阳市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没有下降到0.4以下的富裕水平,这说明南阳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可以有较大提高。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距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图4)。1997年以来,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仍在13%~8.6%之间。南阳市农村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的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2,而恩格尔系数又高于城镇13%~9.6%的情况下,南阳市农村居民用于除食品外的其他消费品的支出就更少。因此,要推动农村居民对食品以外的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调整农村消费结构,进一步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待优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消费品比重不高

南阳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可以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商品的支出。食品、衣着消费支出自1980年开始统计,其他项则从1995年开始统计(表4)。由表4可知,南阳市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例逐步下降,即恩格尔系数在减少,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衣着比例大致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居民在衣着支出上增长速度慢于其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对于衣着的消费还停留在基本需求方面,在消费时更多考虑价格而不是品牌。居住消费比例仅次于食品,消费稳步增长,说明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医疗消费平稳增加,说明农村居民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比重偏低,随着农村扩大消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这部分消费比重有很大提升空间[2-8]。

事实证明,南阳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与收入水平的增长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对于不同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随着收入的增加,高档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此类消费品随收入增加其需求增长也较快,而食品等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小,增长相对较慢。因此,优化南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扩大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的消费,可以促进南阳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南阳市统计局. 南阳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王青.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05(3):194-196.

[3] 周发明,张潜.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5):69-70.

[4] 安毅,张青.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53-57.

[5] 张婷.扬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

[6] 柳思维.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居民资产;社会保障

1.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拉动国内需求,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资产作为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既可以带给农村居民收入,又能够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因而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资产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用熵值法对所选取的社会保障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得到的评分形成对新型城镇化的评价。在得出各地新型城镇化的评分后,通过面板数据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资产以及住宅资产的影响,最终实证结果得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的住宅资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资产具有负向的促进作用。

2.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建设综合评价和有关居民资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城镇化综合评价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城镇化建设的衡量方法主要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单一指标衡量法主要选取城镇化的城镇人口比率来衡量,如Northam(1979)、Watada(2007)、马侠(2010)等。复合指标指建立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城镇化水平,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如Inkeles(2005)、郝华永(2011)、牛晓春(2013)等人。

在居民资产的计量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居民资产的总量和结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Terry Mckinley(2006)、臧旭恒(2000)、樊纲和姚枝仲(2001)分别以实地调研、查阅年鉴以及资产使用形态等方法对居民资产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计量统计。其次,王岚(2001)、李慧英(2006)、李实(2007)等人依据不同的资产分类方法,探究了居民资产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最后,John Piggott(2005)、史代敏(2002)、宋艳(2005)等人建立相关的模型对居民资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居民的资产受到年龄、家庭资产规模、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系统梳理,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较少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评价城镇化,对城镇化与居民资产间的关系研究也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衡量国内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资产的影响。

3.新型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资产的作用机制

3.1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储蓄资产的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收入决定储蓄,储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通过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影响居民储蓄。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先进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高效率地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业行业的整体利润,实现农民的增收。第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第二、三产业发展迅猛,不断吸收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与农业相比之下,工业和服务业能够创造出更高的工业价值,农村居民从事二、三产业也就能够获得更为丰厚的工资性收入,从而影响居民储蓄存款。

3.2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住宅资产的影响

住宅资产是农村居民的重要资产,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的住宅价值上将有很大提升。第一,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平衡,周边生活环境得到提高,农村居民的住宅资产价值随着周围基础设施的完善而增值。第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吸引外地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力的进入对住宅产生需求,导致居民的住宅价格上升。

4.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水平评价

本文在对既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6个有关社会保障的指标,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考虑到熵值法能够客观地为各指标赋予权重,同时又能够通过熵值法计算出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得分,以此方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评价。

4.1.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以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选取2004―2013这十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样本的指标结合了新型城镇化的社会保障内涵,最终选取了如下指标:社保财政支出比率、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养老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失业率。

4.2 熵值法模型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它根据指标的相对离散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相对离散程度比较小的指标熵值就越大,所提供的信息就越少,权重也就越小;而相对离散程度比较大的指标熵值就越小,所提供的信息就越多,权重也就越大。文章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中,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占的权重最高为03393,其次为养老保险人均筹资水平为02502,失业率排在最后所占权重最低为00297。以上各指标的权重大小直接说明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和养老保险人均筹资水平的重要性大,也间接说明了未来如何保证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增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4.3 评价结果

按照熵值法构建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评分数值。从各省市评分数值可以看出,各地区在这十年间的新型城镇化的得分上呈现一个波动上涨的趋势,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一直位居前三位,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等东北和沿海省份紧随其后,综合得分靠后的省份主要为江西、、贵州、云南等中西部省份。总体来看,在这十年间,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一个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评价得分排在头名的上海市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起伏波动;其他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其综合得分上涨的势头仍旧迅猛;发展相对缓慢的内陆省份也已加快自己的步伐,加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5.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资产的实证研究

居民的资产可以分为人民币储蓄存款、住宅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各类资产等。一般情况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居民资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影响居民资产总量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两者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就是本文依靠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说要研究的内容。

5.1 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建立

本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探寻型城镇化建设对居民资产的影响,那么因变量就需要一个能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标,鉴于熵值法的得分能够概括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状况,故本文选用上述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得分作为解释变量。反映居民资产的变量比较多,为了能够反映居民切身的资产变化,本文主要选取农村居民人均银行储蓄存款(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人均住宅资产价值(由农村居民住宅价值/农村居民人口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依据以上所选指标,本文建立以下实证模型:

模型一:Saveit=α0+α1Score+εit

模型二:Rassetit=β0+β1Score+uit

其中,Save表示农村居民人均银行储蓄存款,Score表示新型城镇化得分,Rasset 表示农村居民人均住宅资产价值,i(i=1,2,…,31)表示各省、市和自治区,t(t=2001,2002,…,2012)表示年份时间,为2001年到2012年。εit和μit为随机扰动项。

5.2 实证结果分析

由于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总体数据,不存在随机抽样的问题,故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模型一与模型二的实证结果

模型一模型二

参数418763.7227***(5.96)参数-312679.1***(-0.31)

截距2624.8414(0.92)截距28876.68(8.63)

P值0.000P值0.003

R20.8940R20.7621

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显示5%的显著性水平,*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表4的估计结果显示,在统计性质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人均住宅价值存在十分显著的影响,说明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明显地提升农村居民人均住宅价值。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银行储蓄存款之间也存在着影响显著,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对农村居民人均银行储蓄存款具有负向促进作用。

在影响农村居民人均住宅价值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均住宅价值具有正向作用。由实证结果可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0001分,相应的人均住宅价值能够提高4188元,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人均住宅价值实现增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随着新城镇化的推进,住房周边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如水、电、煤气等设施的完善,使得农村居民的住房附加值增大;第二,新城镇化建设能够产生产业聚集现象,增加城镇人口的流动,使得租房与买房需求增大,间接提高了住房的价值。

在影响居民储蓄存款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具有反方向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0001分,则农村居民人均银行储蓄下降31268元。其中的作用机制为: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保的覆盖率逐渐提高,并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对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支出也逐渐加大,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与养老压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从而减少了农村居民的银行储蓄资产;第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包含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且信息产业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发展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为获得更多利息收入把储蓄存款转为金融理财产品,从而减少了储蓄。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从以上统计和实证分析得到本文的主要结论:首先,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水平逐年提升,并且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降低,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的城镇化水平占据前三,而江西、、贵州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低一些;其次,根据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人均银行储蓄存款与人均住宅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村人均银行储蓄存款起到负向促进作用,而对农村人均住宅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6.2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先提高社会的保障水平。从以上实证结果得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降低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资产,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社保投入方面,政府应及时统计每年社保的参保人数,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制定合理的社保财政支出比率,减轻农村居民在医疗和养老的支出压力;第二,在社保制度方面,加快农村社保制度改革,加强政府社保支出的监管,在社保的待遇上逐渐缩小城乡间的差距,降低居民社保权利的交易成本。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对农村居民住宅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实现农村住宅价值增值,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更好地推动居民住宅资产的升值,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住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畅通,如水电、交通以及煤气等设施,绿化住宅周边环境,提升住房质量,从而增加住房的附加值;第二,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形成产业聚集,吸引更多人口入住,提高当地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形成对住房的有效需求。(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Barrios S,Bertinelli L,Strobl E,et al.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a comparison of three small European countries[J].2003.

[2] Kemnitz A,Wigger B U.Growth and social security: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16(4):673-683.

[3] 王富喜,毛爱华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5):63-69.

[4] 袁晓玲,王霄,何维炜等.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2):38-41.

[5] 都沁军,武强.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5):5-8.

[6] 孙长青,田园.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11):56-59.

[7] 虞斌.中国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财富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124-127.

[8] 郭琳.我国城乡居民资产的估算与特征分析[J].财政金融,2014(1):58-61.

篇8

关键词:消费差距;最终消费率;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5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迎来了长期、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江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7亿元(以当年价格计算)上升到2012年的12948.5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没能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消费需求市场,最终消费率由1990年的0.72下降到2012年的0.48。2012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76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仅超过5000元,城乡消费差距至少相差十年以上。构筑在城乡分割基础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分化难以提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持续动力,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发掘农村消费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1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现状分析

1.1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趋势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都得到了显著地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二者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1990年至2012年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5.7倍,高达19860元,而农村名义人均纯收入仅增加到7828元,城乡居民名义收入比达到2.54∶1。据图1可知,1990—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三阶段上升的趋势,1990-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并不明显,1998-2006年开始缓慢扩大,2007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加速攀升的态势。

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消费的分化体现出来。据分析,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支出差额从1990年的406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7000多元,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支出比从1990年的1.7∶1扩大到2012年的2.16∶1,所以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江西省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与之呈现同步变化的态势(如图1),而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十年。

和消费差距(根据历年江西统计年鉴整理得出)1.2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相关分析

江西省城镇和农村具有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居民主要以工资性收入为主,江西省工资性收入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因此消费的稳定性较强。而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产品的销售收入,江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农业的产出和农民的收入都非常不稳定,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消费支出的非稳定性波动十分明显。

由图2可知,1990—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用线性方程拟合。因此,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有节俭的传统,储蓄意识较强,最终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潜力巨大的农民群体的支撑。

(根据历年江西统计年鉴整理得出)2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实证分析

2.1数据的选择与模型的设定

为了保证分析口径和样本区间的一致性,本文所有数据都取自于《江西统计年鉴(1991-2012)》,具体的计量分析采用Eviews 6.0完成。

在模型的设定上,用y表示城乡消费差距,具体数据由江西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相减求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解释变量,用x来表示,具体数值由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出。为了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我们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90年为基期)对以上数据进行了平减。另外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对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差距进行对数化处理,记为lny和lnx,因此模型设立如下:

ln y=α+βlnx+ε2.2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对于非平稳序列的方程估计,容易造成不能预测未来信息的“伪回归”,因此本文先采用ADF检验方法来判断,其中最优滞后期根据AIC和SIC准则自动选取。由图2可以看出,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ADF检验选择既含有趋势项又有截距项。由表1可知,lny和lnx序列不能拒绝原假设,是非平稳的;但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可以确定二者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2.3协整检验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是正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先决条件。本文先对lny与lnx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可以得到协整方程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9,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非常好,F值为2326.267,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88,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百分点,会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加0.88个百分点,也通过了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检验。然后对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

表2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变量ADF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ε-3.26-3.77-3-2.64平稳由表2可知,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因此说明lny和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为(1,-0.88),即1990年—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非常显著。

2.4误差修正模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lny与lnx具有协整关系,即江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F值为14.03,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较好。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为4.28,通过了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在误差模型中,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所以,从短期来看,1990—2012年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个百分点,将导致消费差距拉大0.66个百分点。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为-0.68,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当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6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3缩小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农民的消费需求,是刺激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增强国民经济内在动力的重要方向。

3.1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为了提高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首先季节调整三大分配关系,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应增加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比例,尤其是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努力就地、就近建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和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生态产业的要求,积极、有序的引导农村居民进入非农领域,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3.2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稳定农民收入增长预期

当前政府的转移支付应向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倾斜。首先增加农村的教育支出,优化三级教育结构,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尤其是农村幼儿的教育水平。其次增加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医疗卫生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到位。在提高农民生活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摩托车、家电、电脑等电器下乡的实施力度,不仅可以开拓农村市场,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发展。最后应建立农产品收购与价格补贴的长效机制,解决农民丰产不丰收的问题,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3.3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缓解甚至解决青壮年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显得尤为重要。其次重点应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不至于因病致贫致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构建出一种长效机制,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等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及其基本的生活消费水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立岩.中国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J].管理世界,1998,(5).

[2]秦朵.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总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0,(7).

[3]王国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3,(1):48-51.

[4]郑永奎.消费正义与人的存在和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4):66-68.

[5]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3-10.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率;消费倾向

中图分类号:F124.7;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6-0022-04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需求都大幅下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今后全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制约因素,并且农村的居民消费需求抑制情况更为严重。2007年,海南省农村居民约52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4%,但农村居民消费额仅占消费总额20.7%。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偏低的现象已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在对该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居民有效需求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

(一)总体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率逐步下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收入的增加,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总额126.4亿元,约为1988年的5倍,但农村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部分占整个GDP的比重)却呈逐步下降趋势(见图1)。1988-2007年20年间,除1995-1996年由于海南省投资增长急剧下降,农村居民消费率相对提高外,其他年份农村居民消费率都在下降。2007年末,全省农村居民消费率为12.8%,比1998年下降了27.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消费倾向降低

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代表着消费倾向。该指标反映了居民新增购买力的投向。20年来,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呈逐步下降的趋势。1998年,全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为0.82,2007年农民的消费倾向降为0.69(见图2)。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得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消费的增长幅度来看,明显小于收入增长幅度,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逐步走低。

(三)城乡消费差距较大

在海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乡差距较大。1998-2007年,海南省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明显,且呈扩大之势。1998年,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6.29元,为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5.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2556.6元,仅为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8%(见图3)。从消费结构上看,海南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差距也较为明显。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53,高出同期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增长幅度低于城镇居民。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因素

收入因素是消费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收入多寡的层面上[1]。以下通过对收入不同部分以及收入差距两个层面来分析收入对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收入的不同部分对消费的影响

持久收入假说由弗里德曼提出,在他看来,收入可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两个部分。其中,持久收入是消费者收入中总能预料到的比较稳定的、持续性的收入,暂时收入指的是暂时的、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质的收入。两者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稳定的收入增长会形成可靠的收入预期,从而提高持久收入的比重,降低暂时收入的比重,进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反之,收入的波动会降低持久收入的比重,提高暂时收入的比重,进而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由于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找到持久收入、暂时收入相对应的实际统计数字,按照弗里德曼的估计方法,可以通过下式来计算这两部分收入:

Ip=(Ic+Ic-1+Ic-2)/3 (1)

It = IcIp (2)

其中,Ip表示持久收入,It表示暂时收入,Ic表示现期收入,Ic-1表示前一期收入,Ic-2表示前两期收入。通过(1)式、(2)式可计算出各年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数据见表1)。然后,用V表示人均消费支出,根据持久收入理论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V=F(I) (3)

I=Ip+It (4)

为消除v和Ip、It的非线性相关因素对回归的影响,我们对各变量作对数变换:

ln(V)=lnC+aln(Ip)+bln(It)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式中的系数,得到如下结果:

ln(V)=1.098+0.719ln(Ip)+0.719ln(It)

(6.92) (29.34) (6.06)

R2=0.989 SE=0.052DW=2.01

回归结果表明, 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对持久性收入的弹性为0.742,远远高于对暂时性收入弹性0.137。这意味着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的变化。

通过分析海南省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不难发现,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所占比重较小,第一产业收入占据了农民收入的较大比例。以2007年为例,在农村居民收入总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仅为12.9%,而第一产业收入所占比例高达72.1%。相对于工资性收入,第一产业收入稳定性更差,加上海南省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会导致农民对收入的预期更多不确定性。这也就可以解释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居民的一些消费特征:消费行为趋于谨慎,消费倾向降低。

(二)收入差距因素

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倾向呈负相关关系。经济中可支配收入越是倾向于均等化,居民整体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若趋向于非均等化,则居民整体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从海南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表现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农村内部不同从业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农村居民从事行业更为分散,近年来不同行业收入巨大差距不断扩大,也导致了农村内部不同就业主体之间收入差异明显;二是地域差异带来农民的收入差距,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中部地区则明显偏低。比如2007年琼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71元,仅相当于海南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54.6%、海口市的45.2%。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存在,也会影响消费需求的总体规模以及消费市场的开拓。

三、非收入因素分析

由于消费是经济与社会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除农民收入影响外,消费品价格、消费欲望、消费环境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2]。

(一)价格因素

价格因素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对上一期消费价格的判断来确定本期消费。因而,对物价的预期也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图4反映的是1988-2007年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87年为基期)的趋势图,从图4中可以看到二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通过把人均消费与滞后一期价格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性高达0.88,由此印证了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受价格因素影响明显。

(二)消费观念因素

建省以来,海南省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受各种传统消费习俗影响很大,许多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并没有多大变化。他们深信“家中存粮、心里不慌”,舍不得将辛辛苦苦挣来的“汗珠钱”大量地消费。由于担心货币的贬值和物价上涨,使他们更容易加固“存钱”心态。此外,在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中,往往只要吃饱穿暖、不冻不饿即可,而把发展和享受消费看作是一种浪费。在海南许多地方的农民看来,一些前沿时尚的消费“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衣穿”,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甚至一些农民认为反正田地不多,宁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干,也不愿添置必要的农用机械。同时在海南某些地方,许多农民对于传统的红、白喜事和旧式节日等封建迷信活动上却大把花钱,大肆浪费,不少热衷于买私彩和赌博等非法活动。落后的消费观念不但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与农村社会的进步。

(三)消费环境因素

目前,在海南省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很薄弱,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仍很突出。比如儋州市未通道路的有160个自然村,涉及10万人口,饮水未解决的有50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但阻碍了商品的运输,而且会对农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农民不愿意消费高档的家用电器,加上由于交通不便,缺乏必要的使用条件,商家的售后服务不及时,电器出了问题维修困难等,更迫使农民放弃消费念头。从2007年海南省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城乡居民差距明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此外,海南省农村地区电费价格一直偏高。虽然近几年来海南省进行了大规模电网改造,实行“两改一同价”即农村电网改造、电力体制改革、城乡同网同价。但该项目并没有覆盖全省,海南省一部分地处偏远的自然村,电价仍然较高。农村地区电价过高也限制了农村居民对日常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3]。

(四)预期支出不确定因素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部分社会体制尚未完善,这无形之中会加大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目前,在海南省的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防病治病问题等都缺少制度保障。2008年底,海南省农民共有92.3%以上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报销的额度较小,住院费用实际补偿平均不到30%。对于农民来讲,由于未来生活缺乏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作保障,就会增加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进而倾向于增加储蓄减少现期消费,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即进行一种自我保障型的积累。海南省从2005年开始,开展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上报海南省政府审议,将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农村消费。

四、增加农村居民有效需求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一)培育农村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农民收入水平低是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直接影响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偏低这一现象,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一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消除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农村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农民收入的不稳定因素,农民的医疗、养老等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因此,加快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疗、养老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现期消费的重要手段。具体的途径有:一是继续发挥现有农村乡村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卫生工作的作用,并且在农村广泛建立人人参与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种医疗保险,鼓励农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等,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农村居民都能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4];二是大力提倡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储蓄养老和互助养老相结合,对先富裕起来的部分农民应该鼓励通过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力发展补充保险、特殊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以及商业人寿保险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目前海南省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在全省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政府应高度重视这部分低收入人群,采取措施,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进行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救济,提供其最低生活保障。

(三)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是促进农村居民增加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讲包括:一是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如积极推进“两改一同价”,使得全省农村居民早日实现用电价格下降、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视、自来水等,为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调整消费品市场的供给结构,按照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考虑简捷实用、价廉物美的方式给农村居民提供货源,加强售后服务中的调试、维修和配件供应等配套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目前,农村市场存在着商业网点少、商品品种少、商品价格高质量差的问题,导致许多农民舍近求远,在选择购买大件商品时都要到海口、三亚等城市购买。为此,在农村市场建设中,一方面短期内应落实好当前的家用电器下乡活动;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要以现有商业网点为基础,政府要引进和鼓励一些实力较强的商业企业到农村,以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农村设置商业网点,以方便农民购物,间接地刺激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四)促进农村居民合理健康消费

针对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心理,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鼓励人们在收入范围之内适当地增加消费开支,使居民不仅学会勤劳致富,也要学会科学消费。鼓励农民敢于消费,变“将就”为“讲究”,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还可以象城市居民那样进行适度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以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购买商品要买新的、质量过硬的,不买陈旧的、质量低劣的商品,还要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克服迷信消费,以避免有限的购买力流失于市场之外。

(五)扩大农村消费信贷

在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品种中,不能仅仅偏向某一品种如住房消费贷款,还要加大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及助学贷款的比例,协调发放各类物品消费信贷。在金融支农的方向上,应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的贷款用途比例适当加以调整,适当增加对农村居民建房、婚丧、基本生活困难等为借款用途的消费信贷,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贷款发放比例。■

参考文献:

[1]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苏志平.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1987-2008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2008.

[4]肖毅,李兴发.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路径选择[J].海南金融,2007,(10).

Analysis of Factors Impacting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XIAO Yi ,SHI Hai-feng

(Haikou Central Sub-Branch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ikou 570105, China)

Abstract:"Increase domestic demand, maintain economic growth" is the focus of economic work. Since Hainan province established, the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has continued low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on consumer demand of rural resi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 then giv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rural residents' consumer demand.

篇10

[关键词]居民;主观幸福度;社会手段;新途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073

1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11概念界定

111居民幸福度

幸福度是一个主观概念,所指是人类本身以整体的社会标准,为自己的生活状况水平所做出的整体评估,代表了个体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肯定程度,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与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中个体的幸福度,不仅可以提高社会中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认同感,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112社会干预效用模型

本次调研以常兴店镇杏叶村与其他村落相比较,旨在研究社会手段对于某地居民的主观幸福度的影响程度。运用抽象的符号表示幸福就是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特征的函数。有关幸福影响因素的研究就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来探索幸福和个体所处环境因素、内部特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分别从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情况等在内的人口特征因素,工作或失业因素,收入因素,休闲因素等社会关系因素,以及宏观上的文化背景因素,民主政治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与主观幸福的联系。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选取了北镇市常兴店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共分发问卷566份,有效回收563份,有效回收率9946%。

(2)访谈调查法:随机采访居民进行访谈记录。

(3)SPSS统计分析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报告。

2常兴店镇居民幸福度问卷调查解析

21常兴店镇居民基本信息及生活现状

211常兴店镇居民收入来源

被调查的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本地特色经济(葡萄产业)占总体调查居民的6716%。其次收入来源依靠种庄稼占总体的2537%。有448%的居民收入来自在常兴店做生意的收入。但是大多数居民收入没有来自子女赡养和政府补助,以及在常兴店上班的收入。这体现了常兴店地区居民收入的单一性,这种依靠单一收入来源的经济结构是不稳定的。

212常兴店镇居民生活基本情况

由图2可知,有8793%的村民参与了保险,其中5130%的村民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受访人数的一半以上,其次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的百分比分别为1739%、1391%、174%、174%、174%。由此观之,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1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对此项制度了解不深,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满意度较低。

被调查居民中,觉得不太幸福的居民占总体的1587%,觉得比较幸福的居民占总体的5714%,觉得很幸福的居民占总体的2698%。数据表明本地居民的生活幸福度属于中上等水平。

22居民问卷基本情况交互分析

从表1来看,杏叶村的收入来源除“本地特色经济产业”占到5200%以外,依靠“种庄稼”的比例为2080%,其他几种收入来源相差比例不是很大。住房条件的改善,间接地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干预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医疗设施齐全程度数据显示,下观村卫生院中医疗设施不太齐全的比例为2037%,比较齐全的比例为5926%,很齐全的比例为1111%。通过对比发现,下观村卫生院的总体医疗设施的齐全度明显优于光明村,和杏叶村相比稍有差距。村卫生院的医疗设施齐全度关系到全村的居民健康保障,因此卫生院的医疗设施齐全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3居民问卷幸福度与相关因子交互分析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幸福度调查中杏叶村“比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为500%和390%,均高于全镇同种情况的比例。下观村幸福度“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71%,高出全镇同种情况76%。

教育设施很完善数据显示,常兴村教育设施很完善中“很符合”的比例占到总体的597%,明显高于全镇这一项的平均比例。杏叶村教育设施很完善中“很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比例分别为54%和129%,都略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由此看出,杏叶村的教育设施完善度,整体情况好于光明村,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干预的作用有限。建议在进行社会干预的同时注意方式方法,并考虑到长远发展和后续措施。

数据显示,杏叶村对住处满意情况中“很符合”的比例为441%,居于五个村之首。光明村对住处满意情况中“很符合”的比例为291%,低于全镇平均水平103%。由此可见,由于杏叶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居民对住房的满意度相对来说较高,因此社会干预对于居民幸福度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有一部分居民对自己的住房不是很满意,应当考虑到,社会干预在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状况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合理安排各种资金的分摊,努力缩小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3常兴店镇居民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SPSS的数据分析之后,我们明显地看出常兴店居民的问题所在,集中整理过后,总结问题如下。

31城乡分割局面尚未有明显改观

①城区规划和农村规划还未成为一体。尽管许多村镇编制了规划,但基本是一村一规划,各自为政,缺乏通盘考虑,整体效应无法体现。②新农村建设投入还不到位。国家财政对直接关乎农民生产生活的设施关注不够,亟待加大投入。③政府部门齐抓共建的机制尚未健全。当前,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都在向农村转移,但管理农村远比管理城区艰难,导致目前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

32基层对新农村建设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

①“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②“一刀切”。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不可能用同一个模式包打天下。③“只顾眼前”。在基层哪里简单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33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①农民主体建设新农村的意识不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农民“等、靠、要”的意识还根深蒂固。②农民主体新农村建设能力有限。由于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的参与能力。③农民主体相对缺失。目前农村大部分有能力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4改善居民生活的对策和建议

41始终以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文化水平为基点

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全新载体。可以以村为单位广泛开展竞技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农村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并与当地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着力培养村民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奠定一定的人文基础,从而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2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手段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对于农村而言,其发展机遇常由社会手段的介入而带来,所以在发展农村经济时,应适当考虑引入社会手段,利用其连环效应来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应加快建立以城带乡的反哺机制,实现城乡利益共享,从而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财政的范围,逐步做到发展农村公共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

43依托本地优势,建立以特色经济产业为中心的促进增收机制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产业服务协会,大力推广农村新科技。加大整村扶贫开发力度,对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通过统一规划,实行易地搬迁、整体开发式扶贫。

参考文献:

[1]方纲,风笑天城乡居民主观幸福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8-73

[2]任国强,桂玉帅,刘刚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际的经验与国内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2(7):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