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学特征

篇1

病理学结果肉眼肿物呈灰白、红结节状,切面灰白、实性,质地硬脆,有灶状出血。显微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细胞及不同比例的胶原纤维组成,肿瘤细胞富于细胞区与疏松区交替排列,富于细胞区,瘤细胞多呈肥胖型组成,核大,染色质呈点彩状均匀分布或边集核膜,核仁可见,细胞异性不明显,无核分裂(图2a);疏松区域细胞呈卵圆形,星形或多角形,分布于水肿样胶质中(图2b)。肿瘤组织中血管丰富,可见扩张的血管,构成外皮瘤样、血管纤维瘤样和血窦样结构(图2c)。免疫组化(图2d):CD34(+)、抗角细胞单克隆抗体AEI/AE3(-)、上皮膜抗原(-)、S-100(-)、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5%(+)、雌激素受体(-)。考虑左中颅窝底孤立性纤维瘤(中间型)。

临床特点颅内SFTs多以后颅窝多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成年人。临床症状依据病程和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常发生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生在桥小脑角区者早期常为听力下降,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行走不稳等症状。

影像学特征因颅内SFTs组织学形态多样,生物行为难以预测,其临床影像学表现也呈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却难以定性诊断。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可见浅小分叶,其实性部分密度一般较均匀,呈较致密软组织密度,囊变坏死区可为低密度。CT增强扫描实质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实质部分净增CT值40~85HU,囊变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为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Weon等认为MRIT2WI像的“黑白相间征”及显著不均匀强化的特点有助于SFTs的诊断。

病理学特征原先认为颅内SFTs起源于间皮细胞,但近年来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发现,SFTs的瘤细胞并不具有间皮的特征,如不表达间皮细胞的标记,电镜下也不见微绒毛结构,提示SFTs是一种间叶性肿瘤。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其来源于硬膜的CD34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或树突细胞。肉眼见肿瘤通常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与周围界限清楚,质地稍硬,切面呈鱼肉状,颜色灰白或灰红色。显微镜下其组织学特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SFTs相似: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结蛋白;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间质有较丰富的裂隙状或鹿角状血管,形成所谓“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瘤细胞一般无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特征:SFTs通常表达CD34(80%~90%),CD99(70%),Bcl-2(30%),上皮膜抗原(30%),肌动蛋白(20%),但不表达结蛋白、抗角细胞蛋白抗体和S-100。目前认为绝大多数SFTs都表达CD34、CD99、Bcl-2,其中CD34是公认的比较特异和准确的免疫标记物。研究显示,CD3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形态学良性的区域CD34表达率较高;而在明显间变的区域,CD34的阳性表达率往往下降或缺失。Bcl-2是一个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研究发现Bcl-2在原始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并且是SFTs比较特异的标记物。Bcl-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分布特点相似,即良性区域低表达,间变区域高表达。部分病例可检测到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者提示肿瘤有复发可能。

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本组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认为以下的表现有助于颅内SFTs的诊断:①肿瘤部位常较浅;②肿瘤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或为高信号,伴囊变;T2WI上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③瘤周水肿明显。此病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颅内SFTs需与下列肿瘤鉴别:①纤维型脑膜瘤。由于纤维型脑膜瘤往往包膜完整,瘤体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及钙化的出现使其自由水含量减少,间质成分增多,因此造成其T2WI信号较低,这种表现是纤维型脑膜瘤常见的表现。病理学上梭型瘤细胞束中可见小岛状脑膜瘤细胞和沙粒体,瘤细胞间嗜伊红染胶原纤维不如SFTs丰富。瘤细胞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和S-100蛋白呈阳性,CD34阴性或呈灶性阳性。②血管外皮细胞瘤。MRIT1WI多为低到等信号,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T2WI呈高信号。由于瘤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常不均匀,T1WI及T2WI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水肿轻,增强后明显强化。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梭形,其间少见或灶性可见嗜伊红染胶原纤维。瘤组织内血管更为丰富,血管腔大小不一呈分枝状或鹿角状。瘤细胞呈波形蛋白阳性,CD34呈灶性或小片状弱阳性。③神经鞘瘤。主要是位于桥小脑区的听神经鞘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可见患侧内听道的扩大。MRIT1WI呈低、稍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囊性部环形或分格状强化,肿瘤包膜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瘤侧Ⅶ、Ⅷ神经束增粗,与肿块相连。梭型瘤细胞核常排列成栅栏状或形成verocay小体,瘤细胞间无嗜伊红染胶原纤维,可见增厚玻璃样变血管。瘤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Leu-7和髓鞘碱性蛋白也可呈阳性。除此以外,还需与少见的脑膜肉瘤、脑膜肌纤维母细胞瘤和脑膜纤维瘤相鉴别,根据镜下形态学改变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帮助区别。

篇2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活检;巨核细胞;病理改变

【中图分类号】R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166-01

ET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MPD),主要表现为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持续增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起病较为隐匿,容易误诊。目前国内对于ET的骨髓特点特别是关于其骨髓病理组织学改变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85例ET病人的骨髓活检病理组织学特征并结合骨髓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2010-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诊治的ET患者85例;男36例,女49例。年龄19-81岁,中位年龄51岁。

1.2 骨髓样品收集方法:骨髓活检针(B65-01)与髂后上棘分别采涂片标本和活检标本。骨髓细胞学采用瑞氏常规染色。骨髓切片采用HE 、Gomori常规染色。骨髓活组织块用苦味酸进行固定,经酒精梯度脱水后,采用Hemapun系列包埋剂进行包埋制成切片,其中3um切片进行HE染色;5um切片进行Gomori染色。在OLIMPUS光学显微镜下,对骨髓活检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造血组织容量、粒、红系有无病态造血、前体细胞定位紊乱(Abnormal loc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巨核细胞分布及形态变化等。造血组织容量采用网形目镜测微器记点法计算,Gomori阳性密度分级参考文献[1]。

1.3 网银纤维积分标准(Manoharan)等改良法

+(正常):偶见纤细或粗大之单一纤维丝,或在单一纤维丝散在分布的同时,可见血管周围的局限性纤维网络,或良性淋巴滤泡四周的局限性纤维网络。

+:可见贯穿于切片大部分区域的纤细纤维网络,粗大纤维偶见;或者于血管及良性淋巴滤泡附近的局限性网硬蛋白纤维增多。

++:可见弥漫性纤维网络,伴以散在分布的粗纤维增多现象。

+++:可见弥散性以粗纤维为主的网络形成,但胶原纤维之染色阳性。

++++:可见弥散性的粗纤维网络,伴以染色阳性的胶原纤维形成区。

1.4 染色体检测:利用G显带的技术对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参见文献。[2]

1.4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JAT2-V-617F突变的方法参见文献。[3]

其他观察指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并进行涂片观察。并取骨髓检测染色体及融合基因。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用于评估两组间检出率的显著性。两组间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查:85例患者WBC中位数10.61×109/L((5.5-35.5)×109/L)。Hb中位数138g/L(68-192)g/L。Plt中位数838×109/L((520-2023)×109/L)。其中5例病人外周血涂片发现幼稚粒细胞。WBC计数增高(>10×109/L)患者47例。Hb增高者(女>150g/L,男>160g/L)18例。贫血(Hb 女

2.2 骨髓细胞学检查:85例患者中骨髓增生活跃54例,增生明显活跃1例,极度活跃1例。骨髓增生低下21例。5例患者取材时出现干抽。所有患者粒、红两系均未见明显病态造血,且原始细胞分类计数均小于5%。全片巨核细胞计数中位数为78(0~292)只,以产板、颗粒巨核细胞为主。所有患者血小板均为成大堆分布,并可见大血小板。

2.3 骨髓塑料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85例患者中,5例患者可见基质出血、水肿。造血组织容量[造血组织容量(v%)=造血细胞(组织)击中点数造血细胞(组织击中点数)+脂肪细胞×100]中位数为60%(20%~95%)。所有患者粒系均增生活跃,14例患者红系增生偏低下。7例患者可见前体细胞定位紊乱。所有患者巨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增生(>10只/高倍镜视野),其中30例患者巨核细胞为片状分布。70例患者可见明显巨核系病态造血,其中以巨大、过度及不规则分叶核为主,38例患者可见小巨核细胞,但未见典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1例可见单圆核及多圆核。Gomori染色结果显示,81例患者为阳性,其中65例为网状纤维轻度增生(+~++),16例患者骨髓可见明显纤维化(≥+++)。

2.4 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85例患者中有76例检测了JAK2-V617F基因突变,51例阳性,阳性率为67.1%。75例患者检测了Bcr-abl(P210)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全部为阴性。79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Ph染色体,但其中2例可见核型异常。我们进一步对比了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和JAK2-V617F基因未突变患者巨核细胞形态改变及纤维化程度。结果发现,5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有44患者(86.3%)可见巨核系明显病态造血(过度及不规则分叶核、小巨核、单园及多园核等),10例患者(19.6%)可见明显纤维化(≥+++),而25例JAK2-V617F基因未突变患者中,有20患者(80%)可见巨核系明显病态造血,有6例患者(24%)可见明显纤维化,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3.1 巨核系异常。ET是一种主要累及巨核细胞系的MPD,以女性多见,50-60岁为发病高峰[4]。本病临床表现不一,主要有头晕、乏力、血栓形成及脾肿大等表现[5]。本文85例病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1岁,均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患者骨髓细胞学中原始细胞分类计数正常,红系、粒系均未见明显病态造血。而巨核细胞则明显增多,以颗粒、产板巨核细胞为主,易见胞体巨大且胞浆丰富。巨核细胞病态造血是ET的重要表现,我们在骨髓活检中发现,大部分病人可发现明显巨核系病态造血,其中以发现巨大、过度及不规则分叶核细胞最为常见,部分病人也可观察到小巨核细胞,并偶可见到单园及多园核改变。而粒系、红系则未见到明显病态造血现象,但个别患者(8.2%)可见到ALIP。

3.2 网状纤维增生:全部病例中绝大部分病人(95.3%)病人均出现不同网状纤维增生,可能是由于过度增生的巨核细胞或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growth factor PDGF)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β TGF- β) 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 factor EGF) 等纤维母细胞刺激因子导致纤维组织增生[6]。但大多数病人为网状纤维轻度增生,而19.8%的患者骨髓则出现明显纤维化,这提示在伴明显纤维化ET的诊断过程中,需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PMF)相鉴别,但IMF患者骨髓活检中易出现明显胶原变性且巨核细胞增多且体积小为主[7],而本实验组中,所有ET患者均未发现明显胶原变性,并且虽有部分患者可观察到小巨核β细胞,但主要以巨大、过度及不规则分叶核为主。这也提示骨髓液抽取过程中,可能由于纤维化而出现干抽,因此在ET诊断过程中须结合骨髓细胞学和活检同时检查,以达到互补的作用。此外,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比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更具有诊断意义。

3.3 基因及染色体改变:本组病人中有67.1%的病人有JAK2-V617F基因的突变,JAK2-V617F基因的突变是MPD较为特异的分子标志之一,在ET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8,11,12]。美国2006年血液学年会推荐如果JAK2-V617F阳性,外周血PLT计数持续大于450×109/L,并且骨髓巨核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者,即可诊断ET[9,13]。BCR-Abl(P210)融合基因是CML特异性分子标志之一。因此,JAK2-V617基因突变结合BCR-ABL基因联合检测不仅可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而且还可除外CML引起的血小板增多。为进一步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与ET骨髓病理改变之间有无相关性,我们还对比了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和JAK2-V617F基因未突变患者可见明显巨核系病态造血及骨髓纤维化的患者例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之间巨核系明显病态造血及骨髓纤维化的患者例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提示,JAK2-V617F基因突变可能与ET患者骨髓巨核系形态及纤维化改变无明显相关。

此外,个别患者还可有非特异性核型异常[8],实验组有79名患者检测了染色体,有两例异常核型,其表型为46XX,del(16)(q22)和47XY,+9。Ph染色体检测均为阴性。

ET发病缓慢、预后较好,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尽管诊断ET需多种检验技术相结合,但由于其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特点,笔者认为骨髓活检应作为必需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浦权,杨梅如.血液学骨髓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脾脏;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起源于淋巴滤泡树突状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在FDCS中有一类具有炎性假瘤特点的罕见变型,与Epsterin-Bbrr病毒感染相关[1]。Cheuk等[2]将其定义为FDCS的新亚型,即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tumor, IPT-like FDC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肿瘤。现报道1例发生于脾脏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47岁,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体检时发现脾脏占位,胆囊结石。来我院行脾脏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0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或)转移。巨检观察:送检脾脏大小15×12×4cm,切面见一7×5×4cm大小肿块,肿块境界较清,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实,无明显坏死。

1.2方法 标本经4%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EBE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两步法,高温高压抗原修复,修复液为EDTA(PH 8.0)。所用一抗CD21、CD35、Vimentin、SMA、ALK、CD20、CD3为Dako公司产品,CD23、clusterin、EBER原位杂交试剂盒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产品,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镜检观察 肿瘤组织与周围脾脏境界较清,低倍镜下炎症背景明显,主要为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也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炎性背景中的肿瘤细胞排列成束状、席纹状,更多的是弥散分布于炎细胞之间。瘤细胞呈短梭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淡嗜伊红染色,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或点彩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部分区瘤细胞丰富,排列较密集,瘤细胞显示轻度异型性,核形不规则,未见明显出血、坏死。

1.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CD21、CD35、clusterin、Vimentin阳性表达,CD23弱阳性表达,EBER原位杂交阳性,ALK、Desmin、SMA、CD20、CD3、AE1/AE3阴性表达,Ki-67约5%~10%阳性。

2 结果

2.1病理诊断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2.2随访 患者随访10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或)转移,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3 讨论

3.1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特点 FDCS发病年龄分布广泛,多发生于成人,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但亦有约1/3~1/2病例发生于结外[3],可累及口咽、鼻咽、颈部软组织、纵隔、小肠及肠系膜、肝、脾、胰腺、腹膜后、甲状腺等处。一种发生于肝、脾的特殊类型FDCS,其组织形态学与肝、脾的炎性假瘤很相似,单纯凭组织形态学较难鉴别。1999年,Delsol首先注意到这种发生于肝、脾的类似炎性假瘤的肿瘤,并发现该肿瘤表达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2001年Cheuk等[2]将其定义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IPT-like FDCT)。IPT-like FDCT好发于女性,男:女为4:16,发病年龄19~77岁(平均47.5岁)。临床表现上,部分患者无症状,为影像学检测偶然发现,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消瘦、发热、乏力,可触及肿块,发生于肝脏的患者多伴有腹胀和消瘦,发生于脾脏者可伴有脾功能亢进症状。本研究中这例 IPT-like FDCT患者为男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肿瘤发生于脾脏,为体检时偶然发现。

3.2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IPT-like FDCT)的组织学特点 病理学检查:IPT-like FDCT肿瘤组织多为实性,境界清楚,肿瘤有或无包膜,推挤周围组织生长,中央可出现出血和坏死。肿瘤背景为大量的炎细胞弥漫分布,肿瘤细胞可排列成束状、席纹状或散在分布于炎细胞之间。瘤细胞界限不清,呈合胞体样,胞质淡染或微嗜伊红染色,核梭形、卵圆形或多边形,部分可见双核或多核的R-S样细胞,染色质空泡状或点彩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部分病例炎性背景中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肿瘤内可见出血、坏死、水肿、纤维素样渗出等。肿瘤内血管常扩张,管壁有纤维素沉积,可能与EB病毒感染后诱导的趋化因子和单核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1]。 免疫表型:瘤细胞免疫标记上阳性表达FDC标记(CD21、CD35、CD23),但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的组织中,瘤细胞着色较弱,并且为局部表达。因此,为提高标记的阳性水平,有学者建议用鸡尾酒法使用CD21、CD35两个抗体。另外,近期研究表明,簇蛋白(clusterin)在FDCS中高表达,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佳。Grogg等[4]采用clusterin研究202例梭形细胞肿瘤时发现,其中14例FDCS标本中13例表达clusterin(93%),提示该抗体在树突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作为FDCS的一个特殊类型,IPT-like FDCT同时也表达clusterin。CD21、CD35、clusterin的阳性表达对诊断IPT-like FDCT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报道的这例患者,其肿瘤细胞阳性表达CD21、CD35和clusterin,符合IPT-like FDCT的诊断标准。

3.3 IPT-like FDCT的发病机制 原位杂交显示肿瘤细胞有EB病毒的阳性表达,chen等[5]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对其报道S患者进行瘤细胞LMP-1基因测定,证实了EBV基因组的存在。LMP-1基因是一种病毒癌基因,同时也是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的靶体。肿瘤中的 LMP-1基因常有 30bp的缺失及个别位点的点突变[1],但并不影响蛋白的转录功能,反而会帮助被EB病毒感染的FDCS发生肿瘤性增生并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从而增强致肿瘤细胞的能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30bp缺失的LMP-1是人群的优势型,IPT-like FDCT在东亚地区高发。本研究的一例IPT-like FDCT患者EBER原位杂交阳性,证实为EBV感染。

3.4鉴别诊断 ①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FDCS):IPT-like FDCT好发于女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只存在与腹腔内脏器中,而FDCS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淋巴结内和全身多处结外组织中。IPT-like FDCT患者常出现发热,消瘦等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并常伴有坏死,但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组织学上主要以炎细胞为背景,肿瘤细胞散在分布,EB病毒检测阳性。而FDCS组织学上多表现为瘤细胞密集,排列成席纹状、束状,炎细胞数量少,且只有4%的FDCS患者EB病毒检测阳性;②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两者鉴别困难,IPT-like FDCT与IPT的组织学表现极为相似,只是前者的梭形瘤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从细胞形态学特点上更像滤泡树突细胞,有别于IPT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并表达FDC标记,EBER原位杂交阳性。而IPT表达SMA、Desmin,研究发现,IPT中ALK-1的阳性表达率达89%,提示ALK-1可作为诊断IPT的一项指标。结合组织学、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可鉴别两者;③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tritic cell sarcoma, IDCS):IDCS中指突状树突细胞增生成束状、片状,由梭形和卵圆形细胞缠绕而成,瘤细胞与滤泡树突细胞相似,但瘤细胞异型性较明显,常可见灶性出血、坏死。免疫表型表达S-100和波形蛋白,不表达CD21和CD35,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可鉴别两者;④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MFH一般发生于四肢和躯干的软组织内,典型的组织学特征为梭形肿瘤细胞排列成席纹状结构,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浆比明显增高,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坏死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示瘤细胞表达CD68和溶酶体酶,不表达CD21、CD35和clusterin。

3.5治疗与预后 目前对于IPT-like FDCT患者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对于局限性病变者,单纯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发病例或手术未能根治的患者,应辅以化疗或放射治疗。IPT-like FDCT患者有1/3出现复发,但即使肿瘤出现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仍很长。Chen等随访5例IPT-like FDCT患者1~5年,发现仅1例患者出现原位复发,还有1例患者因未进行手术治疗,病情有所恶化,但在随访的3年内为发现转移。可见IPT-like FDC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本文报道的该例IPT-like FDCT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未发现复发或转移,但因随访时间较短,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Jaffe ES,Harris NL,Stein H,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s [M]/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Lyon:IARC Press,2001:278-289.

[2]Cheuk W,Chan JK,Shek TW,et al.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tumor: adistinctive low-grade malignant intra-abdominal neoplasm with consistent Epstein Barr virus association [J].Am J Surg Pathol,2001,25(6):721-731.

[3]陆洪芬,王坚.小肠系膜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J].临床与实验病理杂志,2003,19(1):22-27.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手术的704例女性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全组均经病理学检查。寿命表法统计生存率。并作显著性检验。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82.2%。各病理类型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的分布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无关;病理分期与预后呈负相关;肿瘤大小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腋淋巴结阳性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P

【关键词】 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多因素分析;预后

Breast cancer with pathobiology features for prognosis relation

CHEN Guo-qing,XU Ying-jie,XIE Jiang,et al.Department of Surgery,ST.Luke’s Hospital,Shanghai 2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athobiology features on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Methods 704 patients with female breast cancers who had been operated from Jan,1995 to Dec,200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pathobiology features and statistical was examined.Results Their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82.2%,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distribution of cancer were no prognosis.Pathological stag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gnosis.Size of tum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rvival rate.5-year survival rate was dramatic decreased of axillary lymph node positive breast cancer(P

【Key words】 breast cancer;pathobiology feature;multivariate analysis;prognosis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1~3],1999年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达52.98/10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很多,本文以临床病理生物学角度分析704例乳腺癌的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生物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病理生物学特征对乳腺癌临床诊治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初次治疗的女性乳腺癌716例。12例因未行腋淋巴结清扫而剔除。704例5年均获密切随访,随访率100%。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47岁。

1.2 治疗方法 手术采用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644例 ,占91.5%。采用根治术(Halsted’s)60例,占8.5%。2种术式均常规清扫腋窝第1组淋巴组织及胸小肌后及胸肌间的第2组淋巴组织,Halsted’s术式再清扫至胸小肌内侧缘以上之第3组淋巴组织[3]。各组淋巴结分别送病理检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 TNM分类及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及美国癌症联合会1988年评定的标准。使用寿命表法统计生存率,并作显著性检验。

1.4 统计学方法 乳腺癌病理类型较多,尤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故本文资料分析时,对浸润性导管癌作单一统计分析,以减少因不同病理类型形成的偏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理类型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见表1。分析结果可见:(1)704例乳腺癌中,非浸润性乳腺癌18例,占2.6%。其中仅1例导管内癌有第1组淋巴结转移(1/12+)。其余均未见腋淋巴结转移。18例非浸润性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率5.6%(1/18),5年生存率100%(18/18)。(2)浸润性特殊乳腺癌40例,占全组的5.7%,其腋淋巴结转移率22.5%(9/40),5年生存率85.0%(34/40)。病理类型以黏液腺癌居多。(3)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646例,占91.8%。其腋淋巴结转移率44.9%(290/646),5年生存率81.6(527/646),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多为597例,占所有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的92.4%,占全组病例的84.8%。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7.1%(281/597)。(4)以导管性病变为主的肿瘤遵循导管内癌至导管内癌局部浸润至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模式,提示了病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且腋淋巴结转移率也分别为6.3%(1/16),17.4%(4/23)和47.1%(281/597),呈递增趋势。(5)生存率以黏液腺癌和髓样癌最差,其次是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类型的五年生存率显著性检验结果: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类型癌、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三者比较P>0.05(χ2=2.76);非浸润性癌、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比较P>0.05(χ2=2.81),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1 病理类型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例(%)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的影像及病理学形态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本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回顾其CT 及X线影像特征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合近十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详细分析。 结果 PSH多发于中年女性,影像学表现为肺周围型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CT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灌注曲线为持续平台型。病理上由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组成肿瘤的实质成分,可分为区、实变区、血管瘤区及硬化区. 结论 PSH在X线胸片及CT平扫中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点,靶扫描及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CT; 影像学;病理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 So as to improve the imaging diagnotic ability. Methods 10 cases of PSH which had been confirn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calling its CT and X-ray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d with the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 detailed analysis with decade of relevant literatures. Results PSH where Commonly found in Middle-aged and old women. Most of PSH showed its image characteristics as isolated peripheral pulmonary round, round lumps or nodules, uniform density, the edge of a clear, non-deep lobulation, vascular notch symptoms, CT scan clearly homogeneous tumor enhancement curve for perfusion continuous platform type. Pathology by the polygonal cells and the surface of tumor cells cubic component of the substance can be pided into the nipple area, it changes zones, and 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district. Conclusion PSH Performance in the X-ray and CT scan with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tumors, CT target scan especially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have a higher value for its diagnosis. Lesions around the air crescent sign, contribute to hardening of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Key words]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CT; radiology; pathology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的良性真性肿瘤[1-5],其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较少,术前多难以诊断,且因其形态结构复杂,病理在其组织发生存在分歧。近年来随着影像及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已不断深入。本文就我院具有完整影像及手术病理资料的10例PSH病例,结合近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0~2007年由手术及病理证实PSH 共10例,女性9例 占90%,男性1例,10%;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5岁。主诉3例为咳嗽、咳痰,其中1例伴有血丝痰,胸背痛2例,2例为体检发现肺占位,1例为乳腺癌肺内结节考虑转移行胸腔镜活检病理证实为PSH,1例妇科肿瘤术前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病史7天到6个月;病变部位右肺下叶4例,中叶2例,右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例; 10例术前均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仅1例见肺叶支气管开口黏膜呈炎症表现,并见陈旧血迹,其余9例无异常发现。

2.影像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常规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及CT检查。采用多探测器计算机断层仪(multiple 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日本东芝Asteion multiple)。增强扫描前对结节或肿块进行靶扫描,选定病灶中心层面定位,准直器宽度2~5 mm,4层/0.75s/圈,进床每圈8~20 mm。增强扫描经肘静脉以2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碘必乐80 mL,延迟5 s启动扫描,3例行病灶靶扫描后增强扫描,其中1例行病灶灌注动态增强,扫描参数:靶扫描采用1mm层厚,1mm层距,FOV18-20cm;灌注扫描采用前静脉注射对比剂80-100ml优维显(Ultravist 300),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为4.0ml/s,注射5s为起点45s内连续扫描,之后每20s扫描一次共8次,共获53次图像,应用灌注软件取得强化曲线。

3.手术病理 5例均行肿块肺叶楔型切除,2例肺叶切除,冰冻病理报告为良性肿瘤;切除标本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

结 果

1.影像结果 X线检查 7例表现为肺内单发圆型或类圆型肿物,直径2-6.5CM,边缘光滑,境界清晰,无分叶及毛刺,邻近胸膜;1例乳癌术后右肺放射性肺炎并中叶结节;1例胸片未见异常。

病灶平扫CT值为32-45HU,增强后均匀强化,瘤肺界面清晰,无分叶及毛刺(图1),邻近的心包膜、胸膜6例未见明显增厚,3例与胸膜部分粘连;2例靶扫描显示肿块边缘见不规则突起,内部密度不均,2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周围组织2例见“空气新月征”(图2),“贴边血管征”(图3)3例可见。1例行肿块灌注扫描,灌注曲线达峰值后呈持续平台型。CT诊断1例为平滑肌类良性肿瘤,2例诊断为炎性假瘤,5例肺癌,1例硬化性血管瘤。

2.手术所见 8例全麻下开胸,5例见胸腔轻度粘连,无胸水,2例肿物边界清楚,质中,带囊性包膜,1例累及脏层胸膜,楔型切除肿物所在肺叶,冰冻病理报告为良性肿瘤。纵隔淋巴结7、9、10、11、2、4 组淋巴结示部分慢性炎症。切除术后均达到根治,效果良好。1例外院胸腔镜手术,行肿瘤摘除术。

3.病理所见 5例肿瘤界面清晰,肿瘤切面呈灰白色,2例可见部分灰褐色改变,切面最大为7.2×6.5CM,最小1.8×2CM,5例无包膜者,瘤组织周围血管充血,伴慢性炎症,两例见囊性包膜。镜下所见肿瘤组织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具有状结构的硬化血管和具有血管瘤样上皮。3例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查为CMA(+)、CK(+)、TIF(+)、CD34(+)、CK7(-)、SY(-)。

讨 论

1.发病率 女性多见,多发于40~60岁。本组8例为女性,占88.8%,齐凤杰等对17例PSH的克隆分析表明PSH组织中的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在AR位点和PGK位点上有相同的X染色体甲基化模式,即相同的克隆性增生模式。从而从基因水平证实PSH多发于女性。

2.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

(1)临床特点 症状:多为咳嗽最突出,胸痛、胸背痛、发热,部分表现为咯血,也可无任何症状。部位:多位于肺下叶,以右肺多见,本组右肺下叶4例,占44%,右肺供7例 ,占77.7%,与多家报道一致。大小:多在3~5cm之间,本组最小0.8CM,最大10.5×4.5CM。

(2)影像表现 X线表现:一般为单发肿块或结节(如用笔勾画),呈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境界清晰。本组7例符合此特征。 CT表现:靶扫描可显示内部及边缘的细微结构,边缘可见特征性“贴边血管征”“空气半月征”及“尾征”,因此对于女性肺部的孤立性圆形肿块扫描,靶扫描应为必须序列,否则将遗漏重要征象而造成误诊,本组5例仅做常规扫描而导致误诊;动态灌注扫描对于“贴边血管征”显示清楚,有助于帮助诊断,而时间密度曲线本组1例缺乏特征性。

3.病理特点PSH由于组织学构型的多样及细胞成分的混杂,曾被认为是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归类为炎性假瘤。经过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表明,PSH实际上是来源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多角型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来自原始的呼吸道上皮。有学者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PSH组织进行多种抗体检测,推测PSH组织中的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具有同源性,为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

4.鉴别诊断

(1)肺癌: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多有吸烟史,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可有咯血、血丝痰等,病程短,发展快,CT可见深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征。高分辨CT(HRCT)或靶扫描有助于判断肿块特征。(2)炎性假瘤:大部分由慢性感染发展而来,形成边缘不清的不规则肿块,病理上肺的结构破坏伴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影像学上难以鉴别,镜下PSH除肥大细胞外少有炎性细胞,且炎性假瘤无PSH多角形细胞及表皮立方细胞所构成的细胞实质区。(3)错构瘤:爆米花样钙化及高分辨率CT(HRCT)检出瘤内脂肪成分多可支持错构瘤的诊断;瘤内可见卫星灶及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型强化支持结核球的诊断,此外本病还应与少见的类癌、肺泡腺瘤等鉴别,影像上多无明显差异,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及病理镜下所见。

5.本组病例术前确诊率低,仅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主要是对本病认识不足造成。且冰冻切片的病理误诊率亦较高,随着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术前确诊的可能性将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建卫,林冬梅,石木兰.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9):962-966.

2. 齐凤杰,张秀伟,张永兴等 所谓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两种主要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磷酸甘油酸脂激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35(5)267-271

3. Devouassoux-Shisheboran M, Hayashi T, Linnoila RI, et al.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00 cases of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TTF-1 is expressed in both round and surface cells, suggesting an origin from primitive respiratory epithelium. Am J Surg Pathol, 2000, 24: 906-916.

4. Chan AC, Can JK.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consistently expresses 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TTF - 1): a new clue to its histogenesis. Am J Surg Pathol, 2000, 24: 1531-1536.

5. 林冬梅, 邹霜梅, 吕宁, 等.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起源中的应用. 中华肿瘤杂志,2002, 24: 384-390.

6. Im JG, Kim WH, Han MC, et al. Sclerosing hemangiomas of the lung and interlobar fissure: CT fingings. 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4, 18:34-38.

篇6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

为掌握凯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凯里市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信息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凯里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理个案调查资料及重症病例调查资料。人口资料由凯里市统计局提供。

1.2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疫情概况 2012年凯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128例,报告发病率为245.81/10万,比2011年(67.32/10万)上升265.12%;报告死亡病例2例,病死率为0.18%。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 2012年凯里市15个乡镇街道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平均水平以上的乡镇街道依次为大十字街道、城西街道、洗马河街道、湾溪街道、炉山镇、西门街道,占全市病例总数的85.73%。凯棠乡报告发病率最低为27.56/10万。

2.2.2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病例818例,占全年总发病数的72.52%。1~3月平缓上升,到5月达到全年最高峰,6月后开始迅速下降,至8月降至低谷;9~12月后再次平缓上升,见图1。

2.2.3人群分布

2.2.3.1性别分布 男性发病734例,女性发病394例,分别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65.07%、34.93%,男女性别比为1.86∶1。

2.2.3.2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1个月~14岁;病例主要集中在

2.2.3.3职业分布 以散居儿童为主,发病733例,占病例总数的64.35%;托幼儿童366例,占32.13%;学生40例,占3.51%。

2.3疫情处置

2.3.1聚集性病例 2012年凯里市累计处置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6起,主要分布于城区有32起,占疫情总数的88.89%。疫情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23起,占疫情总数的63.88%;其次是家庭聚集12起,占33.33%;学校1起,占2.78%。

2.3.2重症病例 2012年凯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7例,占发病总数的0.62%,其中重症死亡病例2例,病死率为0.18%,重症病例的病死率为28.57%;城区重症病例5例,乡镇2例;散居儿童4例,托幼儿童3例;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其中5月4例,6月2例,7月1例。

2.4病原学监测 2012年全市疫情处置及常规监测采样134例,结果显示,134例中检测阳性数为93例,阳性检测率为69.40%。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35例,占37.63%,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23例,占24.73%,其它肠道病毒(EV)35例,占37.63%。7例重症病例阳性检测数为5例,阳性检测率为71.43%,其中EV71阳性4例,CoxA16阳性1例。

3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凯里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①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5个街道,与人群密集、人口流动频繁有关[1]。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符合肠道传染病夏季高发的流行特点[2]。③发病主要是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手段,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做到:①各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落实、完善每日晨午检、巡检、因病缺课的病因排查等防控措施,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②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让"常通风、勤洗手、晒衣被、喝开水、吃熟食" 的预防知识家喻户晓。③医疗机构做好重症、危重病例救治工作, 坚持关口前移的救治原则,及早发现、准确诊断重症病例。④疾控中心继续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实时监控,提高预警预测能力,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以及对重症、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政府决策和研判流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⑤卫生部门加强与教育、宣传等部门合作,确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静,马有祥.2008-2010年山东省东营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2):955-957.

[2]郁会莲,郭晓荣,邱琳,等.2008-2011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6):443-445.

篇7

【摘要】 【目的】观察艾滋病发热患者温病证候学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90例艾滋病发热患者进行调查。参照《温病学》制定临床中医证候调查表,主要观察艾滋病发热患者的发热类型、舌脉、卫气营血病证分布及三焦病证轻重分布情况。【结果】90例患者以恶寒发热、壮热较多见,分别占37.82%、21.01%;舌质以淡红、暗红多见,分别占38.89%、40.00%;舌苔为白腐苔为主,占34.44%;脉象以数脉为主,尤以实脉类多见,兼见浮、沉、虚类脉象且比例相当;卫气营血辨证中卫、气、营分证病情轻重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血分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焦辨证中上焦证候与中焦脾经湿热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证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发热患者证候复杂,卫气营血及三焦均可涉及,热型及舌脉也不单一,辨证须四诊合参,分清标本缓急。

【关键词】 艾滋病; 症状; 体征; 证候; 发热;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据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证候特征的观察,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1]。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和问诊方式对艾滋病发热患者进行温病学证候特征调查,旨在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的AIDS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温病学》[3]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分型纲要。

1.1.2 纳入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艾滋病期的发热患者(腋温≥37℃);能自主回答问题的患者;依从性好,自愿接受调查者。

1.1.3 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非发热患者(腋温<37℃);非艾滋病期患者;孕妇及哺乳妇女;患有严重神经或精神病疾患;近期服用过有可能给本调查造成影响的药物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本调查的艾滋病发热患者全部来自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艾滋病专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即被纳入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共收集资料完备的合格病例90例,男74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4.6:1;年龄24~68岁,平均(38.46±9.56)岁,其中年龄≤40岁60例,41~50岁21例,51~60岁6例,61~70岁3例;体质量37.6~71.0 kg,平均(52.19±8.68)kg;体温(腋温)37.1℃~40℃,平均(38.53±0.74)℃;感染途径:经性感染者34例(37.78%),吸毒感染者29例(32.22%),输血感染者9例(10.00%),混合感染(吸毒和性传播两种途径)者7例(7.78%),感染途径不明者11例(12.22%)。

1.3 观察项目

参照《温病学》[3]制定临床中医证候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传播途径、体质量及体温),发热类型,卫气营血及上中下三焦基本证候和舌脉,通过对中医症状半定量化记分来划分艾滋病发热患者主要的中医温病学证型。本研究为治疗前的横断面调查,调查前参与调查的临床医师统一理解调查项目的具体含义并取得患者的信任,采取问卷方式对合格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如实填写表格。

1.3.1 中医发热类型 包括7种发热类型:恶寒发热,寒热往来,壮热,低热,身热夜甚,身热不扬,五心烦热。

1.3.2 舌脉观察 舌象观察参照《中医诊断学》[4],所观察的舌象主要为舌色与舌苔。舌色中将舌边尖红赤和舌质较暗的舌色归类为红色,合称为暗红舌;将深红舌和紫舌称为红绛舌。舌苔质有厚薄、润燥之分,由于苔质苔色相配,类型繁多,而且所观察的患者中多以燥苔、厚苔为主,其他特殊苔质类型较少,不便单独统计,故所观察的舌苔主要以苔色为主,苔质为辅。脉象观察以脉纲为分类标准,主要观察实脉、虚脉、浮脉、沉脉4类脉象。

1.3.3 卫气营血辨证 在中医临床证候调查表中,将卫气营血每个病程阶段分为4个主要症状和4个次要症状,出现1个主要症状记3分,出现1个次要症状记2分,依此类推;每个病程阶段总计20分,依据每个具体患者所出现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多寡将每个病程阶段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轻度(2~4分)、中度(5~10分)、重度(11~20分)。

1.3.4 三焦辨证 在中医临床证候调查表中,上、中、下焦各病变部位筛选出7个主要症状,出现1个主要症状记1分,每个阶段总计7分,根据每个具体患者在每个阶段出现主要症状的多寡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轻(1~2分)、中(3~4分)、重(5~7分)。上焦包括心肺两经病变,中焦包括胃经病变(主要是胃燥伤阴证)和脾经病变(主要是脾经湿热证),下焦包括肝肾两经病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工作表和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主要发热类型分布情况

通过临床问诊发现,少数病情反复的住院患者可见2种或3种发热类型,为统计分析方便,将这些患者发热类型拆分开来统计,故总例数为119例,其中恶寒发热45例(37.82%),壮热25例(21.01%),低热13例(10.92%),寒热往来13例(10.92%),身热夜甚9例(7.56%),身热不扬9例(7.56%),五心烦热5例(4.20%)。以恶寒发热和壮热多见,表明艾滋病患者发热类型以卫气分热型为主。

2.2 主要舌色及舌苔分布情况

表1结果显示,舌质以暗红舌所占比例最大(40.00%),其次为淡红舌(38.89%),表明艾滋病发热患者舌质表现不仅以热象为主,而且符合中医“久病必瘀”、“久病必虚”的论断。舌苔以白腐苔最多(34.44%),说明艾滋病发热患者多有痰、湿、热蒸腾于内的表现。

2.3 主要脉象分布情况

①实脉类33例(36.67%),其中弦数28例(31.11%)、滑数5例(5.56%);②虚脉类21例(23.33%),其中虚数2例(2.22%)、细数19例(21.11%);③浮脉类19例(21.11%),其中浮数15例(16.67%)、濡数4例(4.44%);④沉脉类17例(18.88%),其中沉数10例(11.11%)、沉缓3例(3.33%)、沉滑4例(4.44%)。以实脉类脉象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以弦数脉为主,表明艾滋病发热患者多以痰热或肝胆湿热为患,而虚脉类、浮脉类及沉脉类比例近似,表明艾滋病发热患者证候类型多样,表里虚实均可见。

2.4 温病学辨证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艾滋病发热患者证型复杂,可出现卫气同病、气营同病甚至卫气营血4个病理阶段症状皆可出现,病变部位可涉及三焦,每个患者所出现的证候阶段有重叠现象,故合计大于90例。

2.4.1 卫气营血病证轻重分布情况 表2结果显示,本组发热患者中,出现卫分证候者83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出现气分证候者78例,说明艾滋病发热患者出现卫分证候和气分证候比较多见,并且血分证与卫分证、气分证及营分证病情轻重分布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卫分证、气分证及营分证各证型病情轻重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另一方面说明血分证候检出率较低,且以轻度表现居多。

表1 主要舌色与苔色分布情况(略)

Table 1 The incidence of the main tongue color and fongue fur

2.4.2 三焦病证轻重分布情况 表3结果显示,本组发热患者中,85例出现上焦证候且以轻度多见,63例出现中焦脾经湿热证候,说明艾滋病发热患者多见肺卫表证,湿热证候亦不少见。上焦证候与中焦脾经湿热证病情轻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各证型病情轻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卫气营血病证轻重比较(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severity of defense,Qi,nutrient and blood syndrome

统计方法:χ2检验;①P<0.01,与血分证比较

表3 三焦病证轻重比较(略)

Table 3 Comparison of severity of tri-energizer syndrome

统计方法:χ2检验;①P<0.01,与中焦Ⅱ证比较

注:中焦Ⅰ证为中焦胃燥伤阴证,中焦Ⅱ证为中焦脾经湿热证

3 讨论

艾滋病属中医“疫病”范畴[5],杨凤珍[6]认为其病因分为内外两方面,外因是感受疫毒之邪,损伤机体元气;内因是长期性乱、药瘾、有偿供血等导致精气血耗损。石小玲等[7]总结其病机为疫疠之气客居三焦,待正气虚时,毒邪乘虚而入,破坏了全身的气机和气化功能而发为艾滋病。由于疫毒深重,病发多直入营血,然后由里出表,一如“伏气温病”,晚期患者多表现为邪盛正衰,阴涸液竭,阳气脱绝。谢世平等[8]对1986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得出艾滋病的基本中医证型依次为脾气虚、脾肾两虚、脾肺气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湿热内蕴。王小平[1]从三焦辨证论治着手,认为中医治疗艾滋病不仅要用以气血辨证及论治实证见长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更强调可以反映艾滋病不同性质、不同受损脏腑的复杂病机的三焦辨证体系。

本研究90例艾滋病发热患者中以恶寒发热、壮热较多见,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症,壮热主要见于时疫瘟病、阳明病里实热证[9],说明大多数艾滋病发热患者以肺卫表证为主,其次为里实热证。舌质以暗红和淡红舌多见,其红舌所占比例高于邱红等[10]报道的结果;舌苔为白腐苔为主,其所占比例低于杨凤珍等[11]的调查结果,其中差异可能与选择样本差异有关。脉象比较复杂,以数脉为主,尤以实脉类多见,而浮、沉、虚脉类也占相当比例;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气分证及营分证3证型病情轻重相当,并以卫气分热型多见,而血分证病情轻重与以上3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分证证候检出率较低,病情大多较轻;三焦辨证中仅上焦证和脾经湿热证病情轻重比较有差异,其他各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每个病变部位大多数都表现为轻度症状,脾经湿热证尤为明显,说明艾滋病早、中期发热患者病证即可弥漫三焦。综上所述,艾滋病发热患者所感病邪性质以温邪热毒为主,病机以气血两虚兼胃气衰败、湿浊上泛常见,临床证候表现虽复杂多样,但以肺卫表证、气分热证及上焦证候表现突出。

艾滋病是新型传染病,临床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尤其是对艾滋病发热,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辨证标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艾滋病发热患者中医四诊资料,从中医温病学角度分析艾滋病发热患者的发热类型、卫气营血及三焦证型病情轻重分布情况,为临床辨证选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结果表明,艾滋病发热患者各证型相兼混杂,临床表现也只有孰轻孰重之别,没有单一证型之异,卫气营血及三焦均可涉及,故辨证须四诊合参,选方抓住主要证型同时还应兼顾其次要证型,以期顿挫病势。

(致谢:本论文的完成得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蔡卫平医生、陈谐捷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大力协助,特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小平.运用三焦辨证论治艾滋病的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2):80.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1993 revi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HIV infection and expanded surveillance case difinition for AIDS amo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 [S].MMWR Recomm Rep,1993,41(RR-17):1.

[3]彭胜权.温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

[4]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02.

[5]彭勃,苗明三,杨晓娜.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06,26(1):1.

[6]杨凤珍.HIV/AIDS中医分期辨证治疗[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4);240.

[7]石小玲,应小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4,20(8):75.

[8]谢世平,潘万旗,梁慕华.艾滋病中医基本证型的相关文献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1(21):122.

[9]黎敬波,马力.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5.

篇8

【关键词】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特征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03-02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极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于该病是一种经血液传染的疾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寿命。新疆哈巴河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下辖1个镇、6个乡,人口7.8万余人,18个民族,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卫生健康习惯也不尽相同,为了解本地区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肝流行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本文对350例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全县共抽取7个流调点,其中1个乡,6个镇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统一的调查表,由调查者逐一询问调查对象。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肝炎患病史、乙肝相关因素调查、免疫接种史等。

1.2.2 实验室检测 对所有2周岁以上人群均采集静脉血4ml,对满12月龄但不足2周岁的儿童采集静脉血2ml。用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分析实验资料。

2 结果

本次应检人员4010人,实际检测3681人,共检出乙肝感染病例350例,乙肝感染率为9.53%,各年龄感染情况:0-10岁男7例,女3例,共10例,占2.86%,11-20岁,男25例,女11例,共36例,占10.29%,21-40岁男80例,女32例,共112例,占32.0%,41-60岁男70例,女29例,共99例,占28.29%,60岁以上男66例,女27例,共93例,占26.57%,女性共102例,占29.14%,男248例,占70.86%,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随着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我国母婴传播病例下降,另外,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加强了儿童计划免疫,开展了乙肝疫苗的注射,因此,小儿的乙肝感染率较低,而40岁以上的人接种乙肝疫苗的较少,而且也经常外出、在外面吃饭,美容、纹身、打耳洞等,增加了乙肝的感染机会,因此,加强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使用,强调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针灸针进行诊疗,不接触未经严格消毒的纹眉、绣眉、纹眼线、纹唇线、纹身、打耳洞等创伤美容用器械对预防乙肝传染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Locarnini S,Qi x,Arterburm S,et 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emergence of adforir resistant HBV during 4 years of adeforir dipivoxil(ADV)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abstr)[J].J Hepatol,2005,42(supplz)∶17.

[2] Magliulo M,Mirasoli M,Simoni P,et al.Develop2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immunoassay for aflatoxin M1 in milk.J Agric Food Chem,2005,53(9):3300-3305.

[3] Hadziyannis SJ,Papatheodonidis GV.Adefovir dipivoxil in the trc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4,2:475.

篇9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2-0042-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通常认为,患者才是我们唯一的护理对象,从而往往忽略了患者家属。孰不知,家属的心理变化也间接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现将我科2007年对50例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进行的调查分析,采取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7年8~10月住院的内科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岁。

1.2 方法 采用书面问卷法,发放问卷50份,回收45份,回收率95%。

2 结果

2.1 抑郁焦虑 有85%的患者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表现为:①对患者病情的悲观;②失眠、乏力;③食欲不振;④伴发各种躯体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胸闷、呼吸困难、头痛、多尿、腹泻等。

2.2 恐惧 10%的患者家属出现恐惧心理,担心患者突然发生猝死,表现为:①易激动;②紧张不安;③心慌、出冷汗等。

3 讨论

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要想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必须先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根据心

理状态的程度、性质,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正确对待患者家属,使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4 护理措施

篇10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 临床特征; 误诊病例; 分析

由人体内的各种血栓栓子对肺部的动脉造成阻塞后,会诱发病理及临床的综合征,这些综合征的总称可以叫做肺血栓栓塞症(Puln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血栓是造成综合征的最主要栓子,当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部动脉之后形成肺栓塞,所谓的肺部梗死就是再栓塞将肺部的血流阻断时而形成的。由于肺栓塞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其可以倒致猝死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肺部动脉栓塞有足够的认识。根据临床上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生前确诊率仅有27%,而漏诊、误诊率却能达到73%,其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师对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病症认识的片面性以及确诊手段的缺失。以下对2010年7月到2012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46例急性肺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0年7月到2012年3月共收治了急性肺血栓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7~84岁,平均(57.4±2.1)岁;46例患者中,3例患者高烧,8例患者胸痛,4例患者晕厥,10例患者咳嗽,9例患者咯血,7例患者呼吸困难,3例患者下肢浮肿,2例患者肺部湿啰音。详见表1。

1.2 方法 ①诊断方法:通过心电图对以上46例患者进行检查,经检查有44例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其中7例患者心房快速颤动(15.22%),15例患者胸倒T波倒置(32.61%),11例患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性阻塞(23.91%),13例患者窦性心动过速(28.26%)。2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现象。

之后对所有46例患者行螺旋CT强化扫描,经检查有5例患者出现肺部梗死(10.87%),12例患者肺条部存在索状的阴影(26.19%),8例患者胸腔存在积液(17.40%),14例患者肺部出现实变阴影(30.43%),7例患者坐下肺动脉干变粗(15.22%)。②治疗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患者通过溶栓药剂进行治疗,每天静脉滴注尿激酶25万~50万U,疗程为7~14 d。同时每天服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等药物[1]。 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资料中全部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肺血栓患者进行心电图、CT检查,其中21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25例患者出现误诊情况。被误诊的25例患者中,4例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炎,10例患者误诊为急性肺炎,6例患者误诊为心力衰竭,3例患者被误诊为心绞痛,2例患者误诊为肺结核。详见表2。

3 讨论 

在临床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较高,之所以该病症的临床症状表现种类繁多,主要是由于人体栓塞肺动脉的数量以及大小不一,并且病症发生的缓急不同所造成的。再加之临床上妇产科、外科、内科等多个科室的患者均可以患有肺血栓栓塞症,而不同科室的临床医师不能够根据该病的症状做出准确的诊断,因此就造成了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根据我院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体会,首先,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造成急性肺血栓栓塞的高危发病因素。根据临床上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术中或术后48 h之内腓肠肌深静脉即可形成血栓。甚至可以把肺栓塞看作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征象,而不是另一种疾病。心脏类疾病是肺栓塞患者经常合并产生的疾病种类,慢性的心房颤在这些合并类心脏疾病中最为普遍。因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慢性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急性肺血栓栓塞在临床表现上没有太多的特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3例患者高烧,8例患者胸痛,4例患者晕厥,10例患者咳嗽,9例患者咯血,7例患者呼吸困难,3例患者下肢浮肿,2例患者肺部湿啰音。以上这些症状均没有特异性。呼吸困难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但在本资料中7例患者有所表现,出现率仅为15.21%,因此造成误诊现象不足为奇[2]。 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首次误诊率达54.35%,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除了患者典型症状不足之外,临床主治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正确诊断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在遇见一下情况时,应怀疑患者存在肺栓塞的可能:

(1)患者的临床表现用原发病不能满意解释,如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伴有不能解释的心动过速、反复浮肿等。②患者存在与心电图或胸片不相匹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③患者不明具体原因的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因此,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以及CT检查应做为常规检查项目,仅能提供疑似病例,不能作为肺栓塞的确诊或排除手段,对疑似病例,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3]。

参 考 文 献 

[1] 葛长江.16例初诊为冠心病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华老年病学杂志,2007,26(7):678-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