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历史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反映了强劲的经济实力与国际贸易可以推动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并且是其长盛不衰的重要支撑。然而Yicheng和Roger指出,所有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都是处理国内与世界各地间的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流动的,因此它们必须国际化。何新华、王玲也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无论一国经济如何强大,如果其对世界产品市场无足轻重,则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对外贸易是一国对世界经济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外资本输出更依赖于一国源于国际贸易的外汇储备总量和本币的国际地位。
Kaufman指出,电子通讯的发展使得交易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金融交易,当前地理上或者交易方面都不需要新建国际金融中心来提供便利,并且金融机构可能更倾向于选址于已经存在的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继香港之后的新加坡崛起也从侧面证明了时区优势的作用不再重要。
Mainelli指出,政府政策能够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并且政府并非简单地采取不干预政策以保持其活力,即使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也部分得益于政府超前的人为设计与强力支持。但是,国家建设模式夸大了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香港、东京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固然包含了很多政府推动因素,但更重要的,东京和香港受益于它们经济实力雄厚,香港和新加坡天然的交通区位优势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中心和空运中心,从而成为国际贸易枢纽。如果只凭政府推动而没有这些基础,也许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就不会产生。然而,即使拥有这些基础,政府过分超前的推动可能适得其反。王传辉指出,政府干预会产生政策扭曲、过度管制和过度保护等影响违背效率负效应,市场主体难以摆脱对政府的依赖,也无法主动积极面对市场的进一步变革,新加坡和日本发生的经济危机和发展停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过分超前于市场的后果。纽约、伦敦、东京先后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香港、新加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中心和空运中心,这些地区共同点是都具有十分活跃的经济贸易活动,从而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由此,本文提出推论1:国际贸易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直接原因,国际贸易的增长会显著增加其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从而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同时Levine指出,金融集聚的重要推动力是金融机构渴望减少交易成本。金融开放度、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法律与监管制度、金融人才培养等都是减少金融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属政府政策的范畴,因此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金融对外开放意愿的影响或者左右着政府金融对外开放的意愿。由此,本文提出推论2:一国政府金融开放意愿的提高会增强国际贸易增长对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影响。
2、结论和上海的选择
James和Kam提出,所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都是有类似路径可循的,因为它们都是受集聚效应的强大力量推动的。集聚效应的背后是供需理论和资本逐利性,集聚的基本动因在于存在需求或者供给市场,使得企业可能更容易地找到顾客,金融集聚也不例外。
篇2
[关键词]次贷;次贷危机;抵押贷款;金融;国际经济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源于美国,是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振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是随着住房市场的繁荣而兴旺起来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1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在美国信用是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依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次”是与“高”、“优”相对应的,指信用较低的借款人,从而形成两个层次的市场。达不到申请优惠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由于次级贷款的利率高于优惠贷款利率,受利益驱使,放贷机构在放贷时不按规定要求借款人预付定金,不认真核实借款人的收入状况,次级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就迅速影响抵押贷款市场,继而向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蔓延。
2 次贷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必然会对世界很多国家产生经济方面的影响。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此次全球信贷危机,很可能会在未来10年时间里继续影响市场,因为美国次贷还贷的高峰期是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2.1次贷危机导致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GDP增长。以我国为例,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2.2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而虚拟资本经济的疯狂扩张是导致本轮经济周期拐点出现的主要原因。虚拟经济的疯狂扩张导致了周期性繁荣顶点的过早到来,虚拟经济资金链的断裂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商模式;企业文化创新策略;资源整合策略;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变革
1.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产生这一结果有很多宏观的包括国际与国内的原因,也有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企业的微观原因。前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造成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而引发的国际支付链条的断裂,从而导致国际贸易量的急剧萎缩;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消费市场的整体低迷;国际市场分工变化从而产生的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及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竞争力不够等原因。
从国际贸易企业的技术层面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经营模式远落后于国际贸易市场电商模式发展的趋势,这更是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从国内贸易的现状分析,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是不低的,而且有集中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如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但由于技术及法律条件等国际差异造成了我国的电商企业与国际电商企业天然的隔离,且裂缝越来越宽,甚或有专家认为照此趋势,我国国际贸易有重新跌入闭关锁国的境地。一方面,由于电脑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电商企业发展迅速,并且要求国内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与之对应。但另一方面,国内电商企业的水平却没能达到国际化的标准与要求。由此造成的矛盾催生了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必须进行电商经营模式的变革。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内容
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全新的国际贸易经济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融合电商经济的潮流,引领传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产生巨大贸易增长量的同时,对传统贸易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主要有如下方面:
首先是国际贸易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传统贸易方式下,企业组织形态基本按照企业生产及销售的工作流程,根据责权利的原则,按企业垂直序列设置诸如生产部、市场部、人事部、财务部及国际贸易部等。此组织形态决定其对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开展的部门只为国际贸易部,表现为单一部门对国际贸易对象的多元形态。而在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主体打破了企业业务差异及地区差异等,将国际贸易业务所需的资源按经济效率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多元主体。这一主体将直接专注于一定区域的国际贸易业务本身,充分调动区域内的人财物资源,利用网络化带来的便利,采用多元主体对贸易多元对象的网络形态进行国际贸易,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及规模急剧提高。
其次是国际贸易流通渠道的变革。传统贸易的流通渠道中各参与主体为生产企业、国际贸易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及国外消费终端。其渠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门的国际贸易部门及从业人员在固定的经营场所,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组织、运输、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等工作流程。在传统国际贸易渠道中,从生产商、中间商到国外消费者的链条中,由于各供货环节不紧密,随机性强等原因导致渠道时间较长、产品耗损量大及产品的保鲜困难,另从渠道经历的时间分析,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经过的中间商较多,交易信息不对称且不充分,导致交易效率不高,以上种种缺陷都是限制传统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可以规避以上缺陷,实现国际贸易渠道变革带来的好处。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可以实现国际贸易多元主体无国界限制、无产业限制及无空间限制的新型交易模式,这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以此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便利的结果。能运用此便利的大量新型渠道主体为国际贸易电商企业,与传统国际贸易中间商不同,基于电商模式的国际贸易中间商在国际贸易渠道变革中有其重要特点与作用。由于电商模式基于网络,电商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界全天候地经营与服务,为生产商掌握市场规律,明确市场策略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也可以为消费者选择产品、进行资金支付等降低交易费用。
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革。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有较大的变革,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律环璋、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的结算环境及支付环境等。由于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具有前面的变革,决定此模式下的国际贸易谈判、合同的签定及其产生贸易纠纷后的国际法律应用都要进行变革;由于各国的电商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支持国际贸易电商企业发展的贸易政策都有巨大差异,各国要按照传统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大的变革,其变革的方向是建立统一适用的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等问题由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更加简便、高效的方向变革。
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对策选择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企业电商模式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一潮流势必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及总体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企业来说,电商模式的运用,省却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中间环节,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及交易时间,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国际贸易企业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企业的形象及产品宣传,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及国际综合竞争力有极大的好处。另外,我国从事贸易业务的企业,其电商模式的运用熟悉程度与发展水平在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业务上表现不一样,国内贸易的电商水平高于国际贸易的电商水平,这将在电商模式世界潮流下整体影响我国国际经济的水平与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急须紧跟世界发展趋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适合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企业文化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通过对世界著名企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企业的文化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竞争提供了不衰的力量源泉。国际贸易企业在面临经济国际化及电商经营模式等外在条件变化时,其企业文化也要随之创新,才能跟上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变革。企业文化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构成,其中精神层面居于核心位置。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首先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其表现为企业价值观念等,还有其它更为具体的制度、规范、企业形象设计、企业环境及企业财务保障等方面具体的内容,要进行企业国际化趋势的学习与培训,并引进国际化企业的具体制度、价值观念及电商文化等内容的建设;要发挥企业领导的组织作用,培养企业领导的国际合作意识与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通过引导广大员工的参与,合理分工,组织协调好企业电商文化的建设。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没有企业领导的组织分工,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无序。同时,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行为决定企业的群体风貌,因而要组织员工参与到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及电商模式培训、学习等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去。其次是进行企业物质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企业形象设计、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硬件条件改善等。企业物质文化创新的方向与原则是体现贸易企业业务的国际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网络支撑及交易手段国际化等。再次是国际贸易企业的制度文化创新,主要建立适应国际电商贸易模式的企业人财物管理制度、谈判制度、交易制度、结算制度等,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升级。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资源整合策略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给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国际贸易企业整合以上领域的资源,改革旧有的资源运用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与传统类型的合同相比,差异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表达方式的不同。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引发的问题很多,如管辖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限于电子邮件这种要约与承诺传递的方式对合同成立的影响及合同主体身份认证问题等;还有就是往来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等问题;电子签名及其效力问题;在合同履行中的电子单证、电子支付安全与效力问题,在缔约责任中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责任问题等。面对以上法律环境的变化,电商国际贸易企业要与国际贸易企业及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作,培养了解国际贸易业务、国际贸易法律及电商模式运作等问题的法律专业人才。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物流一定是集仓储、运输及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且在电商国际贸易模式天然的个性化消费理念的引领下,国际贸易企业必需整合国际贸易综合物流链条上各种资源,结合低成本、高效率及个性化服务等方向优化国际贸易物流,使之完全匹配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发展。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的变化对国际贸易营销提出了新要求,国际贸易企业要运用电商技术及平台整合生产领域及商品流通领域及消费领域的相关资源与信息,如企业产品信息、广告信息、支付信息及金融信息等,并改革国际贸易营销的方式,以提高国际贸易营销的实际效果。
3.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
如前面分析,我国国内贸易企业与国际贸易企业在电商模式的运用上水平是有差异的,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较弱。所以国际贸易企业要加快进行电商模式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主要是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从而实施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投资建设的电商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互联互通。虽然我国电商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的建设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不清晰,我国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以便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国际贸易企业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培养电商人才,建设电商构架,实施电商模式,从而达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国际贸易基础。
三、结语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与迅猛发展,已经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我国国际贸易企业要研判形势,果断作出变革,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艳芳.我国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10(11):42.
[2]张成东,罗琼.浅析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和谐发展的对策.网络财富,2010(1):53.
篇4
一、典型案例反映出的问题
几年来经对几十起不同类型国际贸易拖欠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在外贸业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不重视对外商资信调查。资信调查是我国外贸公司对外成交不应缺少的一个环节,外商资信状况直接关系到外贸公司能否严格履行合同,安全收汇、收货。有些外贸公司在进出口贸易中,对外商既不做资信调查,又轻率采用对出口方具有极大风险的付款方式(D/A、D/P),给国外一些不法商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如某外贸公司与一外国公司签定出口黑白电视机合同,作为第一笔贸易,该公司仅凭买方自己提供的资信报告,不经查实就采用承兑交单方式成交(D/A60),交货后外方拒付货款。经追索,发现买方公司早已卖给其他公司,根本无法追回货款。在对外贸易中,即使多年合作的老客户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也并非一成不变。当老客户付款出现异常时,如果缺乏警觉,不及时进行资信调查,了解其目前营运状况,便会丧失避免风险的机会。
2.货物质量有问题,履约不严肃。出口中不按时交货,货物品质、数量、规格与合同不符,导致外方索赔现象时有发生。某外贸公司向美国出口玩具,货到后,买方拒不付款,在追索中,美方指出货物质量有严重问题,与样品不符,只能贱买支付运费。虽然合同中规定以中国商检证明为准,但我公司出口时并没有经过商检,由于拿不出商检证明,致使货款难以追回。
3.合同条款有纰漏,业务操作不规范。有些合同货物品质规格不具体,违约责任不明确,支付条款不对等,出现争议难以解决。在信用证条件下的交易中,由于不严格审证,操作不慎,出现单证不符,遭对方拒付货款的不乏其例。其公司出口石蜡给孟加拉国公司,由该省驻香港公司开立信用证,由于单证有不符点,而我方公司仅凭香港公司口头承诺接受不符点就发货,后买方公司以单证不符为由拒绝付款赎单,而船公司竟擅自拍卖货物,充抵运费。
4.不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对外贸易中“重关系,轻索赔”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宁可国家利益受损失,也不愿或不善于拆诸法律,有的公司选择国外不良讨债公司追款,反受其害。如某公司向香港公司出口服装,对方收货后提出质量问题,仅付50%货款。我方公司在多次追索无效的情况下,寻找香港一讨债公司,该公司追款后,与我方断了联系。当我方公司找买方公司时,买方称货款已被讨债公司拿走,如我公司,可在法庭上出示证据。
二、统计与综合分析
专门从事国际商帐追讨的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大陆被拖欠问题曾作过统计分析:
1.从国际贸易拖欠案直接起因看:(1)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2)产品质量/货期有争议占25%;(3)严重管理失误占10%;(4)其他占5%。
2.从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看:(1)海外华人公司(包括港、澳、台公司)占50%;(2)不良外籍公司占20%;(3)纯为货物有争议的公司占20%;(4)驻外机构占5%;(5)其他占5%。
3.从国际贸易拖欠案国内发案地区分布看:(1)1980—1990年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及经济特区;(2)1990—1994年主要在内地省份;(3)最新趋势,省或市所辖地区,市级外贸公司较多,并向缺乏外贸经验的地区和公司转移。
三、国际贸易拖欠的原因
国际贸易拖欠的形成,既有国外原因又有国内原因。就国外原因而言,海外一些不良公司利用我国开放之际,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但相应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外贸公司业务人员与管理者还未完全熟悉国际操作规范,又有急于求成的心态,用人情或小恩小惠等方式,将我外贸公司仅有的一些原始警戒攻破,或在合同条款和操作方法上设下圈套,为今后拖欠制造理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逾期未收汇属于国外方面诸多原因中,进口商信誉差和我驻外机构有意拖欠约占50%的比重。
我们自身的问题,主要是:1.外贸公司体制与现代化的国际经贸发展要求不适应。我国外贸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虽经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自,但在经营、企业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对业务人员和业务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因此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又不能妥善解决问题。
2.一些公司管理水平低和业务人员素质差是造成国际贸易拖欠的直接原因。近年来,过分强调国际市场开拓,忽略了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对风险的防范;过分强调开拓面和追求成交额,放松了对国际拖欠的管理。对外商进行资信调查在我国外贸公司中没有制度化,业务过程中随意性大,在调查的案件中,我外贸易公司以D/P或D/A成交的占50%,以T/T、银行转帐形式成交的占25%。
3.对外贸企业运作中的行为规范管理不严格。有些外贸公司以承包、放权为名,实际是放任自流,致使内外串通、损公肥私、的事件屡禁不止。
4.法律意识淡薄。一些企业负责人和业务人员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处理问题,不敢于、不善于动用法律手段解决对外贸易中的问题。有的公司在明显是外方违约或欺诈,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也不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
5.国有资产自我保护机制不健全。在财务和考绩制度上不能及时反映企业逾期未收汇的状况,对造成损失的直接责任者也无相应的惩治措施。主管部门不了解国际拖欠的问题,因而无法设立预警线,难以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对策
由于经营和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国际贸易拖欠问题不断发生,被拖欠的企业不愿意将事情暴露,所以问题难及早发现,形成一个逃避监管的死角。如不及早研究和解决国际拖欠问题,必然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深化我
国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使外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得到彻底改善。对此,应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国际拖欠案件的发生,并逐步建立起国际贸易风险的预防、监控、治理机制。
1.提高外贸业务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际贸易风险的研究,外贸企业要注重业务人员防范国际拖欠能力的培训,对刚刚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和近年来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尤为重要。外经贸院校也应开设有关课程,同时各进出口商会应对本行业进出口公司提供国际市场开拓与风险管理的咨询服务。
2.建立外贸风险管理的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内部管理和对外商资信调查,是避免发生国际拖欠的主要措施。尤其以D/P、D/A成交的贸易,需要进行严格的评审和有关部门出具的资信调查。从实际经验看,坚持对新客户先资信调查后成交,对老客户定期进行调查或发现疑点及时调查,可使境外拖欠案件下降50%。
3.外贸公司在无法确定交易风险程度的情况下,应向保险公司办理出口信用险。
4.货款逾期3个月,一定要有追索行动。发现对方逾期不付款,如3个月自己追收不回,应积极寻求外部途径解决(包括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国际贸易经验表明,在货款逾期3个月时即进行追索,损失可以减少70%左右。
篇5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所创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理论贡献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在克鲁格曼看来,这一系列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分析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所出现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四次浪潮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所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根据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经济的空间结构做出新的解释。克鲁格曼本人既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缔造者,又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军人物。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产业地方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聚集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篇6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206
【原刊页号】107~114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3
【 标 题】融合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
【 作 者】俞进
【作者简介】俞进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由于理论前提的截然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不相容的。尽管许多学者对两个理论的融合进行过积极的尝试,但成果并不显著。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果重拾长期被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国际分工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沿着杨小凯等人的思路进行展开,那么,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将融合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
【摘 要 题】国际贸易理论
【关 键 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分工
【 正 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融的趋势日渐明显,人们逐渐发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行为主体的不同选择,两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决定基础。因此,研究和探索有关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两种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融合,并建立起一个融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于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回顾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都是国际分工的结果,所以,用国际分工的思想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共同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一、两种理论的研究溯源与现状
(一)传统理论上的不相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则是由成本差异造成的,成本的不同是因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决定的。正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或价格优势。所以,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稀缺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就由各国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生长的空间。
现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否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完全的自由竞争导致完全的市场结构。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美,才是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市场的非完美性,跨国企业才有可能运用组织的效率,发挥它在获得资本、劳动、技术和知识等要素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世界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跨国企业在市场、生产、规模经济以及诸多方面的垄断优势是确保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可见,这一分析框架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是完全不相容的。
(二)两种理论融合的尝试
较早地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是美国学者弗农(r.vernon 1966)。他用“产品周期理论”来系统解释企业在出口、许可证形式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将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新产品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他认为,在新产品期,企业选择在国内生产,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采取出口贸易的形式;在产品成熟期,企业想保持最佳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期后,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使产品的生产或装配业务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发明产品的国家则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
澳大利亚学者科登(w.corden,1974)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瑞典学者赫克歇尔(e.f.hecksher,1919)和俄林(b.ohlin,1933)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h-0理论)中的要素在两国之间不可流动的假定,同时引进了第三个要素——知识,并允许资本、劳动和知识三要素进行国际流动,这使得扩展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
英国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h.dunning,1976)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是至今为止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邓宁提出了用折衷主义方法来解释国际生产活动,该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这就是说,如果三者都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同时取得内部化优势,则可以选择对外贸易;如果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他国区位优势又不明显,那么许可证贸易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正是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企业发展之间紧密关系的描述,使得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成为可能。
(三)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1978)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同时置于国际分工框架下进行研究的方法,为我们对两种理论进行融合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小岛清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出发,在h-0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内,先确定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再根据国际分工原则选择合适的投资产业。
以克鲁格曼(p.r.krugman,1980)和赫尔普曼(a.helpman,1983)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完全是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他们试图用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跨国公司的产生: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间贸易;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如果当要素禀赋差异太大且公平的市场交易无法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时,国际直接投资则是最佳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跨国公司。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e.porter,1985)提出了全新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现象。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他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
我国学者在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方面以往只停留在总结述评他人的研究成果上(王福军、吴先明,1999),最近有人提出在比较优势下融合两种理论的观点(黄河,2002),并对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和统一的途径阐述了看法。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学者还没有就这两种理论如何融合进行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也没有出现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构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
(一)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不足
1.理论研究的重心发生偏移。从李嘉图(d.ricardo,1817)开始,古典经济学关于比较优势的产生问题开始偏离斯密(a.smith,1776)以早期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内生决定论。斯密认为,比较优势产生于分工和专业化,是内生的;而李嘉图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产生于资源配置过程,是外生的。另外,由于数学工具的局限,导致以马歇尔(a.marshall,1920)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放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内核(分工和专业化),研究重点完全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
2.假设条件与现实状况不符。例如,完全竞争市场、同质要素、信息对称、零交易费用等等,这些假设条件符合了经济学理论研究者的科学理想,可以用来构建清晰而精致的数学模型和推理严谨的分析框架,但是,用这些作为理论的前提是根本无法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3.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分离,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例如,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以企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以行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杨小凯等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
4.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例如,弗农是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来作为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小岛清是把比较成本原则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克鲁格曼是用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波特是用竞争优势的原则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
(二)为何重拾国际分工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200多年前的这一论述,至今仍为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关分工的研究,经济学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分工的基础和职能的分工。“由于机器和蒸汽的作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的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页。)国际分工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分工和专业化理论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微观经济学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领域中的延伸。随着国际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企业之间借助国际市场实现的国际分工可能并不经济,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加以替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国际分工的内容、性质和形式。
在当代国际分工的理论研究中,已形成三种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论体系:一是研究由市场机制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另一是研究由跨国公司为载体予以组织和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理论;第三种则是由杨小凯(x.yang,1993)等人为代表的研究由个人的专业化、生产的迂回程度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杨小凯等人用非线性规则(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分工和专业化等经济思想形式化,创立了以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重新将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其中许多命题的证明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性的典范并缩小了最优化范围。同时在此分析框架内,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融合在一起,不仅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将许多原来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分工和专业化)统一起来。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结果,所以交易费用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同理,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效率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沿用他们的思路,我们不难推出这样的结论:当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时,人们将会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会从国际分工中出现;当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比向东道国市场输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更有效率时,人们选择前者。
三、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
本文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类似,只是用“行为主体”(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来代替原来的“个体”的概念。第一层是行为主体在作出国际贸易或国际直接投资决策前,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第二层次是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行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层次是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国际市场结构、国际企业制度和行为主体的自利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第四层次则是与行为主体价值观有关联的所谓社会福利分析。
(一)从竞争优势的角度作出决策
我们把竞争优势定义为“组织结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的整合。所谓组织结构优势,即行为主体协调其组织活动的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包括人力结构和资本结构、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对国际一般惯例熟悉程度等优势。所谓社会资源优势,即影响组织收益分配的社会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它包括市场、客户、社会网络融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和增强竞争优势既是行为主体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又是其目标,它涉及内生函数和外生函数所包含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具有的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解释其国际贸易、技术许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见表1)
表1 竞争优势整合
组织结构优势
社会资源优势
国际贸易
必需具备
无需具备
技术许可转让
必需具备
有无均可
国际直接投资
必需具备
必需具备
(二)从收益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国家、行业、企业、个人)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是:在当前自身所拥有的总额为i的投资能力中,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对于行为主体而言,目标之一就是使总预期利润最大化。用公式表示为:
附图
式(1)中,npv[,f]为在东道国进行折现数额为i[,f]的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t]是向东道国出口折现数额为i[,t]的贸易所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d]是将剩余投资能力(i-i[,f]-i[,t])投资母国市场所得到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其等价形式是与净现值相等价的净现值流(每年等量的净收入)形式:
附图
式(2)中,r[,f]为从直接投资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t]为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d]为从母国市场中所获得的内部收益率。行为主体从目标函数出发作出决策:
1.如果r[,f]<r[,t]且r[,d]<r[,t],即当国际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且国内市场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
2.如果r[,t]<r[,d]且r[,f]<r[,d],行为主体选择在国内生产和销售;
3.如果r[,t]<r[,f]且r[,d]<r[,f],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
4.如果r[,d]<r[,t]或r[,d]<r[,f],行为主体选择的决策公式可表示为:
附图
根据公式(4)即可从收益的角度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从均衡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
附图
其中,β与消费偏好有关,k是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t为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
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的决策问题在于,确定每一种产品的自给量、市场购买量、市场销售量以及如何组织生产这两种产品。以下讨论四种可能出现的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解出其角点均衡,然后从这些角点均衡中识别出完全均衡。
1.结构a由组态(xy)组成。在这个组态中,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对无论是中间产品x还是最终产品y都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设在组态(xy)中。(注:详细的推导过程可参考:wenli cheng,jeffrey sachs,and xiaokai yang(2000),an inframarginal analysis of the ricardian model,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2):pp.209-213.)此结构的角点均衡是:
附图
附图
图1 国际市场结构和国际企业制度
附图
其中u[,1](d)和u[,2](d)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业主体在结构d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3.结构fy由组态(l[,x]/y)和(y/l[,x])组成。在组态(l[,x]/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它的劳动力而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中进口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x])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返回本国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家1。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只从事国际贸易,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结构fy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v是结构fy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u[,1](fy)和u[,2](fy)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y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4.结构fx由组态(l[,y]/y)和(y/l[,y])组成。在组态(l[,y]/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他的劳动力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的跨国公司中购买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y])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1,并且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在国家1的市场上销售,同时又把最终产品返销回本国。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既没有从事国际贸易也没有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了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了国际直接投资。此结构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u[,1](fx)和u[,2](fx)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x中的人均真实收入,r是结构fx中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
因为人均真实收入最大的角点均衡就是完全均衡,所以我们用微分的方法可以求得以上各式的最大值点,并得出以下推论:
1.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和劳动的交易效率足够小,则结构a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此时,行为主体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
2.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的交易效率(k,t)足够高,则结构d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都分别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
3.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k足够高,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t以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y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作出只从事国际贸易的决策;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4.若专业化经济程度足够高,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与产品的交易效率(k,t)以及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x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不从事国际贸易,又不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四)从福利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在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时,通常要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不同政策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通常是一国的国民福利或社会福利。他们一般会选择干预成本最小或使国民福利最大的政策,称之为最优政策选择。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即零干预或不干预政策。无论是从一国的国民福利还是从所有贸易参与国的国民福利的角度看,自由贸易政策都被认为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此时,行为主体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2)高关税政策,这种政策阻碍和限制了商品(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通,减少了人们通过自愿的国际贸易可能获得的好处。此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以此来规避高关税壁垒。
四、小结
以往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是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国家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行解释,本文则将它们放在同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分离的,对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本文则将这些基本分析单位统一在“行为主体”的概念之下;以往理论研究中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本文则以竞争优势的原则、收益最大化原则、市场结构均衡原则和社会福利最优原则来作为行为主体决策的共同判断标准。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虽然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wto后会趋向于逐渐公正和平等,但对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它们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整合和提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
上述分析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当是会有所启发。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近10年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把我国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投资的扩大,这些都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贸易—投资—生产—贸易一体化的方式将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利用跨国公司来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和拓展贸易与投资规模,形成“贸易—投资”双向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将是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普遍的战略选择;我们只有提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均衡、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理论研究的假定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两种理论的最后发展趋向势必是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融为一体。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15日
篇7
关键词:外贸;品牌营销;实施;探讨
品牌战略专家认为品牌营销是指通过市场营销运用各种手段策略是目标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的从初步认识到深入的认识再到完全认可的过程。因此,品牌营销就是将企业的形象、知名度、良好的信誉等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对企业、差您、品牌、服务的形象。外贸中的品牌营销还会涉及到跨国、跨区域政策的影响,随着国家贸易的品牌化,品牌营销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分析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贸易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比例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排名随之飙升,跃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年贡献率一直很高。随着国际贸易的品牌国际化,我国的品牌营销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也相继涌现出了大量的全国性知名品牌与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海尔、美的、格力、波司登等等)。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世界名牌无处不在。从欧美的大都市到非洲的“原始部落”,都不可避免地在接受着名牌产品及名牌文化的冲击。世界名牌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魔力,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向世界输送的如泉涌一般的商品和极高的商业信誉。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一项调查表明,名牌在所有产品品牌中所占不足3%,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却达到40%以上,销售额占50%以上。从2007年到2011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入选品牌数量的国家及其数量来看,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而中国仅居世界第六位,从数量来看,美国的品牌数量均在220个以上,而中国从2007年的12个增加到2011年的21个,相差悬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贸易前列,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当时世界前50名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逐渐产生了一大批的知名品牌,中国品牌在世界品牌中的位置不断进步,而且进入世界500强品牌排行中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品牌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按GDP排名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但是在世界品牌500强的排行榜上,我国上榜的品牌比例不到4%,与美国比相差十几倍。而且在我国的这些品牌中,基本上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品牌,民营品牌的发展势头显然不足,如此看来我国在打造国际品牌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目前的品牌营销存在着自我品牌保护意识淡薄、出口商品品牌化程度低、品牌的附加值低、品牌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
二、我国外贸中的品牌营销实施战略
我国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全社会的品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呈与日俱增的趋势,如何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在国际贸易中形成“世界级”的“中国造”的品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根据我国国情采取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自我品牌保护意识
品牌营销关系到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品牌营销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观念导向与保护政策的职能,要加大企业在品牌营销策略中的支持与优惠力度,大力扶持市场广阔的民族品牌产品。一方面要扩大实施品牌营销战屡的宣传,建立、健全、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时督导我国品牌的境外商标注册,阻止外商以合资等手段侵食我国品牌;另一方面要针对我国企业在国外开展的品牌营销工作提供协作与帮助,并鼓励参与国际品牌竞争。加强自我品牌保护意识,加大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保护真正的品牌、维护国有品牌的声誉与利益。
(二)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为了扩大我国名牌在国际市场的国际知名度,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中首先要在品牌生产上以国际标准要求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高实效,具体体现在决策、设计、制造、检测、检测、销售、售后等品牌营销链的各个环节,并实施对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进行兼并、控股以及收购,开展名牌商标的资产评估,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国界、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名头龙头企业集团,增加品牌企业经营规模、资产规模的竞争实力。做好国际市场消费者调查,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适销对路产品,赢取更多消费者的满意度。首先应研究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争取品牌产品在外观设计、商标形象、内在质量、产品功能都是用当地市场的需要。对品牌产品的宣传,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开展公关活动,以及各种国际媒体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做好售后服务,以扩大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与国际竞争力。
(三)提高品牌附加值,实现品牌营销手段多样化
品牌的附加值体现在品牌中所包含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产品功能以外的东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满足感与荣誉感,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以“万宝路”香烟为例,据国外的商业调查显示,每盒香烟平均每天每人要从口袋中掏出来30次,其中三分之一的意图是自己喜欢欣赏与向他人显示品牌的魅力,说明了此产品的附加值非常高。我国的品牌附加值较低,直接影响着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增加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外贸品牌海外营销的特殊性,企业要形成一套适合外贸企业运用的营销体系,将产品及企业信息传递到国际市场的消费者手中,可以实现品牌自身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外贸品牌营销手段多种多样,包含:群发推广、广告、电话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展会营销、邮件营销、数据库营销、博客营销、微信营销、外贸整合营销、PPC广告、海外BTOB推广、海外黄页推广、海外论坛推广等等。企业要根据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分析,选择适合自己品牌的营销方式。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趋势下,我国的品牌营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各项有利于优化我国品牌营销结构的策略。借鉴一些国外的企业品牌营销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外贸的品牌营销,形成中国的国际驰名品牌特色,提升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国际品牌竞争优势,有助于带动我国经济实力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力地位的提升。(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宝玲. 对企业创建国际品牌的认识与思考[J]. 经济问题. 2006(01)
[2]宗永建. 以自主品牌战略铸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 机电信息. 2006(02)
篇8
张佰英,王庆,班晓娜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是我国钢铁企业同时存在的难题。行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使得钢铁企业产能严
重过剩,造成我国钢铁企业普遍挣扎在亏损的边缘;加大钢铁产品出口份额导致钢铁出口贸易逆差扩大又加大了钢铁产
品的国际贸易摩擦。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异常严峻。频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使得我国钢铁行业残酷的竞争环
境雪上加霜,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应认真研究化解产能过剩
与国际贸易摩擦的起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产能过剩;贸易摩擦;钢铁企业;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25-03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一届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
济健康发展的新举措,对防止钢铁行业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的形势恶化,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非常深远
的历史意义。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如何针对产能过剩,合理规划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钢铁企业的产业升级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世界贸易组织调查显示,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针对我
国钢铁企业发生贸易摩擦数量也呈递增的趋势,2011 年,国外针对我国出口钢材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
五千多万美元,例如: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集团连续遭受反倾销调查,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被动,使
得武汉钢铁集团这个超大企业陷入困境。2012 年,我国钢铁行业遭到的反倾销或反补贴事件进一步增多,达到
60 余起,刚刚进入2013 年,欧美等国就对我国出口的钢材产品进行了多起的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2013 年前
10 个月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遭遇困难,钢铁企业普遍在亏损中挣扎,仅有部分企业微利。工信部此前发
布的《2012 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 年运行展望》显示,2012 我国主要钢铁企业尽管实现利润将近十
六亿元,但销售利润率却几乎为零。未来几年全球经济难以根本扭转颓势,我国企业将遭遇更多的国际贸易摩
擦。因此,对于我国的钢铁企业来说,化解产能过剩并和研究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探寻化解产能过剩与应对
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过剩是频遭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
同其他行业一样,引发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屡遭贸易摩擦的原因也呈现出多面性。既有企业内部的原
因,也有国际经济大环境引发的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我国钢铁行业粗放式发展,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明显呈现出内
需不足的饱和状态。这一现象在钢铁行业体现的更为突出,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明显过剩,另一方面内需
又明显不足。这样就使得钢铁产能持续过剩的我国钢铁企业,为了盈利就势必向海外扩张,扩大钢铁产品的出
口,不断加大海外市场产品投放量。2012 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五千五百多万吨,与2011 年相比增长一成半。
不断的对外扩张,严重冲击了东道国的钢铁行业,引发相关进口国钢铁企业不满,从而引发贸易摩擦。
2.钢材进出口目标市场分布不均。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都稳居世界钢产量的第一位。我国钢材的进口国分
布相对集中,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进口国外钢材一千三百多万吨,其中七成多来自日本和韩国。
而我国的钢材出口目的国则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整体上看,亚洲的邻国和地区仍是我国
钢材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其中对这些市场出口钢材的数量占我国出口钢材总量的三成以上。但近些年来,亚
洲主要产钢国钢材产量不断扩大,以韩国为例,包括现代制钢、浦项制铁和东国制钢的年产量不断提高,产能的
扩大使得这些国家对我国钢材的依赖度大大减弱,从而引发贸易摩擦。2012 年韩国钢铁协会就对我国出口到
韩国的主要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3.我国出口低端钢铁产品冲击了进口国的相关产业。在钢材出口的主要品种结构中,板材和棒线材占了绝
大部分,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出口的
优势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钢铁企业出口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少,且企业对品
牌的保护意识弱,对产品的国际标准转化不到位等等。[1]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钢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过于集
中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产品结构以及敏感的商品价格、汇率波动等因素都导致进口国频繁对我国钢铁企业进
行贸易制裁。
4.我国对世界主要国家的钢材出口长期顺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后,我国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出口呈现递增的态势。尤其是钢铁企业,近些年来,对欧美以及世界主要新兴市场
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据海关最新公布数据,2013 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钢材将近七百万吨,累计进口
金额达八十多亿美元;而同一时期累计出口钢材高达三千多万吨,与2012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一成多,累计出口
金额达近二百七十亿美元。持续的贸易顺差强烈的冲击进口国的钢铁企业,也间接地威胁到欧美国家的霸主地
位,因此,这些国家纷纷高举“双反”大旗,频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限制中国钢铁的进口。[2]
(二)外部原因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刺激政策效应逐渐减弱,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国
内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洲经济如履薄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呈疲软态势;为了改变
经济复苏速度放缓、经济增长乏力、应对国内较高失业率这一状况,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一些新兴经济
体国家纷纷选择放弃了2008 年10 月G20 华盛顿峰会达成的支持经济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纷纷提
出中国,采取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等措施,以保护其国内产业。这样就导致,欧美和新兴市场对我国的商
品需求量迅速降低;而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出口创汇主要行业之一,首先成为贸易摩擦的高发行业。
二、我国钢铁企业化解产能过剩,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选择
国际贸易摩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同世界主要国家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出现的,它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未来,我国经济将进一步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和贸易规模也将不断的扩大,因
此,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贸易摩擦发生的数量短期内不会下降,而且形式将会更加复杂多
样。我国钢铁企业应该正确选择规避贸易摩擦的路径。
(一)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的调节,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我国钢铁产能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控制,钢铁企业的整
体布局不尽合理,在利益的驱使下,各地钢铁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整个钢铁行业都呈现出粗放式的发展态
势,致使钢铁产能一直居高不下,从而造成了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后果。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必须
借鉴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限制产能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钢铁产业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宏观调
控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政府、钢铁行业协会以及钢铁企业的共同努力,来真正地解决产能
过剩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制订合理的政策,加快具有发展条件的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同
时,政府要做好企业善后的工作,对那些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逐步使其退出市场,从而真正解决产能过剩
问题。
(二)借鉴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端正心态,积极应诉
中国加入WTO 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营销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积累了大
量的经验,但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经验上仍存在很大差距,获得国际贸易争
端案例胜利的比率还很低。
欧美及日韩等国是世界上最要的经济体,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他们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过程中政府、行业以及企业三个层面分工协
作、相互协调,同时,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
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巧妙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针对不同种类的
贸易摩擦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要善于整合行业优势,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集中优势进行合理的抗辩;在开拓
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遵循国际市场规律,减少自身的失误,不给国外企业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在应对国际贸
易摩擦的过程中,要努力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和法律支持。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化
解贸易摩擦,寻求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环境,最大限度的实现互利共赢。
(三)完善对外经贸政策,帮助企业寻找新的细分市场
我国的钢铁行业要从总体上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平衡发展,扩大
内需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转型的重要方面。[3]扩大内需一方面可以减少我国钢铁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展
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的收入,从整体上减少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之所以不断升温,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严重不合理。[4]目
前,我国钢铁企业大量出口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为了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钢铁企业发起的贸易摩擦数量,我
国的钢铁企业必须提高环保、安全卫生的标准,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
含量,对产品进行科技、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
商品,营造钢铁产品的国际品牌,靠技术、品质赢得客户的长久青睐,提高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以智取胜,变
“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那么就势必可以将贸易摩擦降到最低点。
同时,我国政府在制定和调整相关的对外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降低我国经济发展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冲
击,加快消除国内市场存在的行业垄断和贸易壁垒,全面合理地推进国内市场的开放,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理顺产业链条。
(四)建立钢铁行业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以及应对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
发达国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职能部门建立符合WTO 规则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
制是当前各国应对国际钢铁贸易摩擦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政府的层面对国际钢铁市场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权威
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国际钢材市场的变化规律,随时关注我国主要钢铁贸易伙伴的市场发展动向,为钢铁企业
提供及时的分析材料,对可能遭遇贸易摩擦的钢铁企业发出预警,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策略咨询服务,从而尽
可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
建立钢材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是减少国际钢材贸易摩擦的预防手段。但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出口贸易涉及
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越来越多,在我国企业遇到反倾销,反补贴投诉时,有必要形成一个快速有效的应对机
制,即建立一个政府、钢铁行业协会以及钢铁企业联动的应急机制,形成一个快速反应链条,并结合我国钢铁企
业的实际情况,正确地制定应对策略,在应对技巧及相关法律方面给予相关企业以强力的支持。企业自身也应
该善于运用WTO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我国钢铁企业自身情况,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
贸易信息体系和国际摩擦预警和解决机制,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文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市场研究,2012(11).
[2] 陈丽娟.浅析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摩擦问题[J].金融经济,2012(10).
[3] 段建新.影响扩大内需的制度因素与破解路径[J].经济问题,2013(3).
篇9
一、补贴与反补贴的相关概念
反补贴是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保障国际贸易自由发展,针对某些补贴行为采取的必要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等。反补贴调查是实施贸易制裁的主要手段,实施主体是政府。补贴是指某国或某机构向本国生产者或出口经营者提供资金或财政上的政策优惠,包括现金补助和其他政策优惠,目的是使获得补贴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WTO 反补贴贸易协议将补贴分为三种类型: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1)禁止性补贴即红灯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明确将出口补贴和进口补贴纳入了禁止性补贴, 任何成员国不得实施或维持此类补贴。(2)可诉补贴即黄灯补贴(不是一律被禁止但容易受到质疑的补贴),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 但如果使用此类补贴的成员国的补贴行为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则受损的成员国可以据此向使用此类补贴的成员国提起申诉。可诉补贴不能造成以下任何情况发生: 阻碍其他区域的产品进口或出口; 补贴的结果造成产品价格具有明显的变化或导致销量发生明显变化; 补贴后国际市场份额显著增加。(3)不可诉补贴即绿色补贴。根据反补贴协议规定,不可诉补贴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补贴申诉,一般包含以下两种类型:非专项性补贴和政府对科研、落后地区的环保性补贴。
反补贴调查范围非常广,它对一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近年来,虽然国际社会针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不多见。黄东黎分析了美国的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和WTO 框架下的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并从多个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国补贴政策与WTO 规则的相符性。甘瑛通过分析国际贸易中反补贴额问题,深入研究了我国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体系建设。总的来说,我国学术界对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研究不够透彻, 尤其是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的贸易保护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研究比较欠缺。
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概况及其原因
(一)遭遇反补贴调查概况
自2006 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2009年,美国对我国发起377 调查10 起,涉案金额为45.44亿美元。2010 年, 美国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26起,涉案金额为8.50 亿美元。2012 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11 起,占美国总调查数量的37.90%。自2010 年起,欧盟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8 起,其中2013年3 起,涉案产品为光伏玻璃、长丝玻璃纤维和聚酯短纤。2014 年1 月16 日商务部发表的公告称,2013 年共有19 个国家对我国发起92 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同比增长17.9%。涉及国家包括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墨西哥、阿根廷等。其中,反倾销调查71 起,反补贴调查14 起,保障措施7 起。中国成为连续18 年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连续8 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反观2013 年,我国对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11 起, 涉及进口产品6 种,发起反补贴调查1 起,涉及进口产品1 种。针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产品征税税率一般在15%以上, 有的高达50%, 而我国针对国外的反补贴调查产品征税税率一般在10%以下。如2014 年1 月20 日,商务部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对赫姆洛克半导体公司、AEPolysilicon Corporation等公司征收的反补贴税率为2.1%。从表1 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针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产品数量有增无减,展开调查的主体依然以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为主。
(二)频繁遭遇反补贴调查的原因
第一,我国的补贴政策与WTO 基本宗旨存在直接矛盾。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补贴是平衡各个产业发展、引导产业结构按照规划运行的重要策略。一直以来,我国对农业、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了大量直接补贴,补贴的方式主要是财政贴息、税收优惠以及财政专项资金补贴。我国财政资金充足,补贴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各个区域、各个行业,且补贴数量非常大。因此,我国的政策性补贴特征非常明显, 绝大多数补贴属于可诉补贴范畴。在各种补贴政策推动下,我国的企业生产技术得到提升,企业产品价值得到一定补偿,从而使得企业产品市场价格相对较低, 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得到一定改善。但这种直接的专项补助、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补贴方式与WTO 反补贴贸易协议不符。这是引起WTO 其他成员国不断对我国产品、行业和政府行为提出反补贴调查的直接原因。
第二,我国的补贴政策没有围绕WTO 自由贸易协议进行规划。近年来, 在各国反补贴调查的直接影响下,我国开始着力完善针对企业、产业的补贴政策,对企业、产业的补贴数量开始下降。但基于产业发展需要,我国不可能对企业、产业的所有补贴清零。目前,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区域经济水平协调必须依托政府各种补贴政策推动才能实现。可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补贴政策依然是推动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不可或缺的经济手段。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政策不是补贴与不补贴的问题,而是如何协调补贴政策与WTO 反补贴贸易协议相匹配的问题。WTO 反补贴贸易协议并不杜绝补贴,而是反对直接的进出口补贴和针对企业、产业的专项补贴。此外,对经济环境的改善其实是对企业的间接补贴,但我国的政策过多专注于针对产业、企业的专项补贴、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等直接补贴,没有围绕WTO 自由贸易相关规定和协议设置补贴方式, 没有规避一些国际自由贸易的禁令。
第三,我国反补贴的相关法律不完善,没有及时根据WTO 自由贸易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修订。从表1 可以看出,近三年来,我国针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也进行了反补贴调查,但取得的成效不显著。美国反补贴的相关法律经过了多次修改,而我国反补贴相关法律经久不变,导致我国在进行反补贴调查时非常被动。美国反补贴相关法律修改主要从各个国家的补贴方式着手,且修改的频率非常高。近年来,各国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的企业、产业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甚至对部分企业和产业形成压迫性影响。对此,我国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对照WTO 对外贸易相关法律与协议,深入研究国内外对外贸易补贴方式与特点,不断完善我国反补贴相关法律,切实保护国内企业、产业发展。
三、我国国际贸易补贴问题解决路径
(一)补贴政策的调整
1.从直接补贴改为间接补贴。直接补贴即各种专项补助、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财政补贴方式。间接补贴是指政府没有直接对企业、产业给予政策优惠,但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即为了促进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政府从多个维度提供了间接补助。如改善企业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特定工业园物流条件,降低企业土地使用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 提高对企业的审批速度和监督水平等等。实际上,企业的许多社会生产成本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企业自己独立支付,如交通、通信、水利和电力等设施完善、人力资源培训等等。我国的政府服务发展滞后,限制了企业、产业发展,从这个角度看, 提升政府为企业的服务能力也是一种间接补贴,包括政府对各种产品的推广服务、咨询服务、人才服务等等。
2.从专项补贴改为技术等研究性补贴。我国每年都会将大量项目资金投入高校等研究机构, 应不断完善研发项目资金投入方式, 真正实现校企合作。WTO的限制性规定是: 政府补贴不得超过工业研究费用的75%或竞争前开发活动费用的50%, 且补贴仅限于人员开支、仪器设备、土地或建筑、咨询服务以及研究活动直接产生的其他费用等。我国政府应严格区分研究人员的基本工资、奖励、福利待遇以及项目支出,防止项目资金补贴范围扩大化。
(二)反补贴法律体系的完善
1.深入分析国外企业、产业补贴方式。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各国的反补贴法律, 充分熟悉和了解各国企业、产业的补贴方式。目前我国许多产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基本能够与国外产品相媲美,但由于我国对企业产品的补贴水平远远低于各国对企业产品的补贴水平,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外汇储备;结构;激增;原因;对策
1.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现状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到2005年超过8000亿美元,9年间增长近7倍。特别是近3年来,储备增速进一步加快,每年新增储备都超过4000亿美元。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0447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同时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日本所拥有的外汇储备的三倍。外汇储备激增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我们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表中我们看出,1978年到2003年年底,我国积累了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然而自2004年到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是8000多亿美元,到2008年,已经达到19460.30亿美元。也就是说,三年的时间里面,总共有11200多亿美元的外汇新增。
2.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逐渐增强等,归结起来可分为四个因素:
2.1 根本原因
从宏观角度来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来看。从国际层面来看,在当前全球分工格局下,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国际分工的中末端,承担了大量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出口转移,从而在贸易创造和转移过程中创造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同时,自2000年以来的本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中,我国等发展国家资本回报率优于发达国家,使得大量外资以战略投资等渠道涌入国内,从而通过资本项目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从国内层面来看,近年来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在此过程中以出口为导向、以引资为重点的对外经贸政策扮演了重要角色。
2.2 外部环境
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金融、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贸易额高速增长,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潮流下,我国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从国际贸易看,在不断增加的世界贸易额中我国所占份额逐年增加。
2.3 直接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从国际收支表来看,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我国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优惠、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项目顺差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但这些债务性储备稳定性较差,并且随着美元的贬值趋势,使得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一定风险。
我国近几年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出现顺差,并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大幅增长。因为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关项目的比例大体一致,所以下面仅以2010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说明影响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
从上表可知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发生了双顺差,并且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远远低于经常项目的差额。经常项目顺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货物贸易,而服务贸易出现了逆差。服务贸易的逆差说明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差,尤其是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项目的逆差比较严重。在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金融项目,并且该项目当中的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是较高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国外汇储备变动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直接投资,尤其是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我国的外汇储备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债务性储备所构成的。
2.4 制度原因
首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促使外汇储备的增长。1994年初,我国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实行强制结汇和有条件售汇制度。强制结汇制度使得居民和企业所创造的外汇必须出售给国家,使外汇资源集中于央行,从而促使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其次,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制度也促使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长。1996年,我国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这一制度使企业在经常项目交易下,可自由兑换外汇,进一步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及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
另外,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促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加。在2005年7月汇改之前,我国汇率制度名义上是盯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但实质却是固定汇率制,出于维持汇率稳定的需要,央行被动地动用吸收外汇储备,从而加剧储备的增长。在汇改之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汇率浮动区间有所扩大,部分缓解了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压力。但在当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预期增加了人民币需求,在套利因素驱动下,大量外汇通过多种渠道涌入国内,反而加大了外汇储备增长压力。
3.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营运的对策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和储备规模较高,意味着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长期如此,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害无利,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当前条件下,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应从两方面着手:即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解决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另一方面要提高现有储备资产的运用效率,两者不可偏废。
3.1 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
当前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外汇资源的低效和浪费,减轻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良的影响,是我国最明智的选择。关于如何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存量,一般来说,可以确定一个下限和上限。即根据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保证该国最低限度进出口贸易总量所必需的外汇储备来确定下限;同时,充分考虑该国经济发展最快时,可能出现的对外支付所需要的外汇储备来确定上限;下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临界制约点,而上限则表明该国拥有充分的国际清偿能力。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形成一个适当的外汇储备区间。
3.2 适度调整外贸、外资和外债政策
在对外贸易方面,传统的出口指标、导向、激励机制需要调整,要改变出口量多、价低、靠出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短时发展的局面。不要再过分追求外贸顺差,做到进出口基本平衡即可。在引进外资方面,改变“招商引资是政绩的做法,做到“适度引进”,取消各种引资优惠政策和考核量化指标,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并提高外资进入我国的“门槛”,欢迎高新技术的外资进入我国,坚决杜绝资源消耗大或污染密集产业的外资进入我国。在外债方面应严格控制,以使用国内外汇资源为主,数据来源将国家外汇储备充分利用起来。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外部均衡,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3.3 严格控制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热钱)的流入
国家外汇管理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办法,切断热钱进入我国的渠道及方式。要强化对贸易、非贸易、外商投资、外债、地下钱庄的外汇管理,要加强各类外汇流入的真实性审查,特别是对于热钱容易进入的渠道更要重点布防,严加盘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决不能姑息养奸,任其自由。外汇银行要加强与外汇管理部门的配合,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热钱)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危害性,协助外汇管理部门做好“把关”除此而外,外汇管理部门还要与海关、公安、司法、商、税务等部门加强联系,形成合力,时刻注意国内外热钱的一举一动,坚决打击国际热钱的投机套利,护我国经济金融的安全。
3.4 建立外汇“双藏”机制
在发达国家,国家的外汇储备和企业、民间持有的外汇都非常多。而我国存在的问题是,国家外汇储备的池子过满,而企业、民间持有外汇的池子几乎是空的。其中居民外汇储蓄存款在2003年为855亿美元,2004年802.37亿美元,2005年大约仍然是800亿美元左右;比居民外汇储蓄更惨的是企业外汇存款,连续多年徘徊在700亿美元左右,而此间我国对外贸易额早就翻了几番。这一点外汇存款仅仅相当于日本的一家基金公司。目前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外汇管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持有一定的外汇,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可以利用此契机,建立“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的外汇“双藏”机制,改变原有的“藏汇于国”的策略,鼓励企业和居民持有外币,让企业、民众与市场分担汇率风险,改变国家被动吸纳外汇导致储备大幅增加的被动局面。
3.5 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采取相应的战略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去,打破现在美元、欧元主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储备货币格局,建立多极的储备货币体系,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也是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采取中国一贯的渐进性策略,首先让人民币在与文化相近、经贸关系更紧密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的结算货币后,再让它成为这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之一。其次,则是应当发展以人民币计值的、开放的国际资产市场,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人民币金融资产选择。只有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才不会再为外汇储备的多寡而伤脑筋。
4.结束语
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加了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但是持有如此巨额外汇储备不仅成本是巨大的,并且还需要应对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必须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充分发挥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优势基础,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加以调整,进行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能力,更快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争取早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蓝星,胡志才.浅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J].市场论坛,2008(12):94-96.
[2]郑艳娜.山东县域金融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1).
[3]郭娜.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1).
[4]宋俊芳.中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1).
[5]丁志杰.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成因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8(9):33-37.
作者简介:
武霞(1982―),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讲师。
- 上一篇: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
- 下一篇: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教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