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篇1

综合多方观点,本人将阅读教学落后的具体表现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语文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激情和创造的灵感。(二)语文教师忽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用题海战术强化阅读能力训练。(三)“以授代学”的教学思想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多解性阅读。(四)课外阅读时间少,阅读目标盲目,内容杂乱,探究不够,缺少指导。本文立足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从长远看,阅读教学探究仍是任重而道远,其中还有很多教学理论需要去完善和发掘,本文是在众多阅读教学理论中另辟蹊径,仍有很大深挖细凿的空间;从近期看,笔者着眼于一点,以论文的形式反映出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利弊并提出解决方案及对策,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无论是传统语文教学还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都一直承载着母语文化传承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但令人担忧的是,传统语文教学因其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而几乎引起全社会的批评与指责,惹起了众怒,与此同时,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则因尚处于转型时期而未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尤其是理念先进、形式新颖、设计科学的阅读教学更未能找到卓有成效的教学路径。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精心设计、深思熟虑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但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但没有更加浓厚,阅读习惯未能充分养成,反而连最基本的“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都不能顺利解决,更遑谈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的课外阅读的整体进行了。受高考指挥棒的决定性影响,语文课堂已经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表现为对文章的肢解性分析,忽略文学艺术的熏陶,偏重题海训练而忽略情感的交流和领悟。长此以往,阅读教学缺失了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完全成为枯燥的、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有的语文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与否对于学生情感培养与熏陶的重要作用,但在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之长期保持,以及怎样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问题上不甚了然。

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西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呈现的课堂行为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教师对文本进行条分缕析的分析很少顾及或无法顾及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感感悟,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填鸭式教学”。同时,标准化考试的引入使语文知识的答案趋向唯一性,语文阅读教学客观上呈现出一种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倾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很难凸现出来。种种弊端,引发了众所周知的20世纪末对语文教学的大批判、大讨论。不少人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阅读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依然存在,可以说阅读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讨论中的一些过激之词虽然有失客观,但阅读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革当务之急。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帷幕。为消除传统“填鸭式教学”诸多弊端,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很多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如个性化阅读、主观反应阅读、整体感知阅读、整体把握阅读、对话阅读等等,试图通过新理念的实施,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进行彻底革新。要准确地认识这些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必须对阅读的本质、阅读教学的目的等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思考。因此,我们在讨论新理念、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之前,先要对阅读教学的现状有一个简要的描述和概括,对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的目的等问题进行一定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新理念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回顾阅读教学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理论的探讨与摸索,还是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建构,亦或是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方法的变革,都在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延伸,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理论建设

关于阅读教学,叶圣陶先生阐述了两点意见:一是“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二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凭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先生这两点意见对后来的阅读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此后二十多年阅读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指导思想。众多相关理论的杂志刊物创刊为阅读教学的理论争鸣、实践探索与业内交流提供了重要阵地与专业平台。由此,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阅读教学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经历了文白之争、文道之争,也遭遇了20世纪末的大批判、大讨论,发展历程中的质疑问难,此起彼伏,总无停息。但是,应该承认,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阅读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也不可否认,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值得我们做深入研究。

二、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研究

(一)廓清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概念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倡通过对话的方式呈现出理想的教学形态。因此,要想弄清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内涵,首先就要明白“对话”的含义。那么,什么是对话呢?相关的研究中多把“对话”作为一种方式直接运用,较少对其进行科学描述。目前,较为明确的界定有:(1)相互作用说。“……正如巴赫金所说的那样,只要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之间具有‘同情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也应当看成是对话。”;(2)精神沟通说。“教学中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精神对话与沟通。”

总的来说,对话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它更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精神和境界。笔者认为,界定“对话”、“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明确对话在阅读教学中作用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首先廓清“对话”概念的内涵。

(二)分清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类型

关于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研究,虽然在表述上各有不同,如“自主学习――与心灵的对话;合作学习――与他人的对话;探究学习――与社会、自然、历史、未来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民主的智慧;学生与学生对话――灵活的智慧;学生与文本对话――平等的智慧;学生自我对话――自由的智慧。”“语文教学的‘对话’既包括学生与文本的作者的对话,也包括学生与教材编者的对话,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同时必然也包括学生与教师、教师与编者、作者的对话,这是由对话的教育性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合命题,阅读对话教学中,要以阅读对话为前提,教学对话为扩展。

(三)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表现

关于下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研究者主要是通过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来思考,但做出系统归纳的不多,只有《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郑国民、黄显涵语文教学通讯,2003(15)、《阅读对话教学的特征及策略》(胡国军,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8))几篇,其它零星散见于文章各处。王尚文教授认为,“对话型教学观念之新,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相对于传统观念重学生的接受,对话型关注学生的感悟。其次,相对于传统观念的重训练,对话型教学重的是实践。第三,相对传统观念重听说读写的技巧,对话型教学更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第四,相对于传统观念重结果轻过程,对话型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郑国民、黄显涵认为,“对话理论使语文教育凸显以下特点:首先,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基于真诚和爱的合作过程;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信任与希望;再次,语文教学应充满创新与追求;最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具有批判性意识。”“如果说,过去的训练型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单的具有浓厚工具理性色彩的‘人―人模式’,那么,对话型语文教学模式则走向一种较为复杂、更具人性意味的‘人―境’模式。”“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课本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总体来看,关于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研究者达成了这样两方面的共识:一是教学主体交互性;二是意义的动态生成性。也可以说,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追求教学的创造性和师生关系的人性化。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各层次的研究者,特别是一线的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较多的精力,但这一研究还处于探究阶段,较系统的理论论述和实践探索还不多见。尤其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需要从理论高度进一步澄清,因为它混合了“阅读教学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而这,正是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基础。

篇2

一、“教言语形式”观点的提出及进步性

所谓“教言语形式”,即主张阅读教学要教选文的言语形式,即选文是“怎么说”的,反对阅读教学只教文本内容,即选文“说什么”。

这一观点,叶圣陶先生早已提出过,反对“阅读教学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地位”的做法[1]。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尚文先生进一步强调“其他学科重在‘说什么’,语文重在‘怎么说’。……而对语文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必要,但是为了领略它‘怎么说’,即主要通过语文教材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2]。这一段话是“教言语形式”的主要理论根据。及至新课改,语文教育界基于“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思考,再一次确认了“怎么写”的言语知识比“写了什么”的文本内容更适宜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并在2008年前后诞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教言语形式”的典型课例,如王春燕的《猴王出世》,该课被誉为是“具有探索意义、富有较大创新价值的好课,它是对长期以来以内容分析为核心的语文课堂的超越”[3]。至此,广大一线教师拥有了转变“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的“把手”,开始转向“教言语形式”的阅读课型。

首先要肯定的是,重视“教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发展的自觉:其一,发现文本内容解读“有问题”,能很大程度上扭转语文教学盲目跟着选文内容走的局面,有助于树立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意识和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意识。其二,能有效扭转新课改语文教学过分张扬人文的弊端,这是其备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实践基础。其三,这种观点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阅读教学“从语言中走个来回”的做法,并引入了言语运用的新视角,开辟了语文言语教学的新天地——突破了过去只讲“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的鉴赏性言语教学内容,开发了很多“好懂、管用”的言语运用规律。

二、“教言语形式”不宜视为阅读教学唯一的、高品位的课型

虽然“教言语形式”极大促进了“语文学科”的理论自觉,但是并不能把“教言语形式”等同于“阅读教学”,甚至把“教言语形式”当作唯一的、高品位的阅读教学形态。原因如下:

首先,要明确区分“阅读教学”和“教言语形式”的极大差异。虽然“教言语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教言语形式”绝不能代替“阅读教学”。一

个最朴素的推理是: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课上只理解文本内容而没有培养阅读能力固然不合适;但是阅读课只研读“怎么说”(或者“如何写”)的言语形式(且往往是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言语形式),似乎也未必就最恰当。因为“如何读”的阅读能力、策略、习惯,与“如何说”(或者“如何写”)的言语形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其次,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测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文本内容的教学来展开。比如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会结合具体文本提问“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不是“这段文字的写作有什么样的秘密”之类的问题。正因为此,虽然国内阅读教学热议“教言语形式”,但纵览国内外有关阅读素养的界定和各种阅读标准的规定,鲜有提及“语言运用、言语形式”者。再看国内外阅读测评试题也很少围绕“言语形式”来设计试题,反倒都离不开基于文本内容的试题设计。

因此,在对待阅读教学内容选择问题上,围绕教“文本内容”还是“言语形式”来思考,恐怕并没有抓住“阅读”的要害。那种以是否教“言语形式”来断定阅读教学内容选择正误的做法,是很草率的;而以“教言语形式”为高水平的阅读教学形态的说法,也是很武断的。

三、阅读教学的本体是培养阅读素养

上述关于“教言语形式”的片面认识,实质上反映了当前阅读教学本体的迷失。“如果说阅读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阅读教学教的就应该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技能或策略。但是,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并非如此,阅读的技能或策略的传授被忽略,反而是在借助文本进行识字、写字、听说、写作教学,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名存实亡。”[4]“我国阅读教学与文学、文章学、写作、语言、言语、内容、形式等,有着深度交织和缠绕。”[5]当阅读教学本体的认识不到位时,往往就会引入很多似是而非的阅读教学观点与实践;而且在缺乏阅读本体理论的语境下,关于阅读教学的话题讨论很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教言语形式”,再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狠抓“文本细读”等。

鉴于此,很有必要勾勒阅读素养的研究视域,以确立阅读教学的本体。国际上关于阅读素养的研究文献很丰富,这里以基于国内阅读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9(PISA2012年没有阅读项目测评)、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2011、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项目NAEP2009、美国兰德公司(RAND)和美国2010年CCSS英语语言艺术国家核心标准,对“阅读素养”所作的界定为研究文献,并综合著名阅读教学专家Catherine Snow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勾勒出当前阅读素养的研究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重视基本阅读能力。

几乎所有的阅读素养定义都提到“理解文本、解释含义、推论、评价”等基本的阅读能力内涵。鉴于此类研究国内也很成熟,此处不再赘述。

2.细化阅读的功能类型。阅读能力不是阅读课堂上纯粹的基本技能,而是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学习与工作等领域。而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类型文本、不同目的类型的阅读素养又有很大差异,所以阅读素养被分类区别对待成了当今阅读素养研究的主流:数学阅读教学、历史阅读教学等学科阅读教学成为国外阅读教学的显话题;针对大学和就业的专门阅读能力在课程标准中被作为重点项目独立设置;[6]为了个人兴趣和爱好而阅读(为了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参与社会而阅读、为了学习而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成为国际大型测评的主要形态。[7]

3.深化阅读文本的研究。从文本类型的区分上看,可分为印刷文本与电子文本,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文字性文本与非文字性文本,单一文本与多元文本等。从文本质量的研究来看,不仅关注了文本的内容领域(文学文本、信息文本等),还涉及了文本复杂度(文本的质、量,读者任务因素等)的研究。

4.大量开发阅读策略。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策略,在国外阅读研究文献、课程标准文件和阅读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策略也往往会因文本、阅读目的、阅读类型和阅读理论基础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分,比如精读、略读、速读之间的策略有很大的差异。

5.关注阅读主体的研究。主要包括:聚焦学生的阅读动机、习惯、行为、态度、兴趣的研究;重视阅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广泛开展关于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主张构建“阅读自我概念”(阅读能力、轻松阅读的观念、对待阅读的态度)。[8]

参照上述“阅读素养”的研究视域,能清晰看出当前我国阅读教学的重心偏移情况: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形式”“文本解读”“文本细读”等上面,而不太会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我们重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而不太重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我们重视课堂内的单篇精读阅读教学,而不太重视学习型阅读教学、研究性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我们重视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不太关注家庭和社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阅读的影响……诸如此类的种种偏移非常明显,消除其中任何一种偏移都需要经历长久而艰苦的转型。也许,这些才是阅读教学发展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序言2页.

[2]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161.

[3]张祖庆.中国语文岂能一张脸——由王春燕老师《猴王出世》一课说开去[J].人民教育,2009(02).

[4]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前期语文课程分合论——兼说“阅读教学”的含义[J].教育学报,2009(12).

[5]魏小娜.建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流行语”的解读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2(9).

[6]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Literac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Science,and Technical Subjects.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阅读

1 概念的界定

“开放”在现代汉语中有一意项,即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因此,开放就意味着创新。“所谓开放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自觉参与、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投入思考,达成情感、认知、行为目标的协调统一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开放性教学是引发学生多种渠道、多向思维达成自我发现、自我研究、自我体验成功感,达成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将社会生活好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使学生主体性得以突出,学习方式得以转变,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得以培养。在课堂中实施“开放性”可以满足全体学生及学生全部潜能发展的需要。所以,全面推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多元的教育信息空间、多样的教学方法、弹性的教育组织形式、网络的教育手段和个性的教学评价。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指导思想是新课程阅读理念,核心是实现阅读三维目标,解放阅读个性,手段是转变形式阅读策略方式,目的是养成学生独立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它是就传统阅读教学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提出的。

2 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2.1 重视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得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质疑的氛围,充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2.1.1 强调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阅读中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培养其自主独立的阅读尤为重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会阅读。

2.1.2 不要用教参答案去限制学生。比如:在《落花生》一文中,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但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富有弹性的,有的学生会说“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要善于推销、展示自己,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是吃不开的。”也有的学生会说“默默无闻固然可贵,但也要主动出击展示自己,否则就会埋没在茫茫人海。”

2.2 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其表现在:

2.2.1 课堂教学空间的开放。在如今知识竞争的社会中,仅靠课堂教学与书本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阅读教学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让学生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取时代信息,收集阅读资料,更替或拓展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阅读教学要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向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开放,引导学生把课文与实践生活相结合。教学中教学地点可根据需要放在室内,也可以放在室外;可适当实地参观,也可以图片媒体观摩;室内课进行座位重组,也可以自由组合;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只有一个――打破传统单一、呆板的教学形式,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

2.2.2 师生关系的开放。在开放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平等的、宽容的,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发表不同见解,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教学中,教师应使用激励的语言,商讨的口吻和学生对话,如:“你能试一试吗?”“相信你能行!”“你有什么不同看法?”等。

3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实施途径

3.1 开放阅读资源。

3.1.1 开放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阅读教学的根基,尽管他非圣经,可他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就应深入研读文本,精心设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3.1.2 开放媒体资源。现在网络阅读已成为许多人喜欢的阅读方式。开展“网络读书活动”,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每个节假日,动员学生做不同内容的网络阅读,并就自己喜好写读书摘要、读后感言,记下自己阅读后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尤其是那些历史题材的文章,与学生相距甚远,通过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史实背景,加深理解。因此,学生常说“我们在网络上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看着学生的那份自信与满足,我们也倍感欣慰。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必修课 教学关系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102-01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及高考的要求,如何上好必修课是每个教师关心的话题,通过两年多的课改实践,笔者认为上好语文必修课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 整体把握课文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在目标别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建议也提出“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感情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这是基于阅读鉴赏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特点而提出的基本原则,是符合阅读鉴赏基本规律的总体要求。由于以往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肢解课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倾向,这一强调具有现实针对性。但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不能抓住课文的重点,不善于从局部指向课文整体,将整体把握变成大而化之、架空立论的倾向。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在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文体的特点。就像课标所指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不同文类(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和不同文体的课文,特点不同,教学的切入点往往也不同。

二 对课文的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意味着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他们开放、自由、多元的精神空间,使他们拥有寻找问题答案的现实可能性。学生有了阅读个性,课堂上就会形成对话情境,就会出现共鸣、争鸣、交融、存异等状态。这是语文课必须坚持的大目标,没有这样的目标追求,培养一代人的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

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应该从文本基础性内容的内在逻辑出发,按照它所包含的可能性来创造。课标规定的“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即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意图,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前提。阅读是对话,对话存在于文本与读者之间,同时受着读者和文本的双重制约,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文本的确定性是对话的前提之一。从文本方面看,它有作者设定的特定空间,有自觉的创作意图,是具有某种确定性的,或者说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对它的理解还是有正误、是非之分的,要防止对文本的任意解读或明显的误读。对文本的内容、形式、语言运用、个性特点,可以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答案可以有多种,不必强调“唯一”,但正误、是非,要组织学生辨别清楚,对学生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尤应指出。任意解读和误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阅读。教学中还应避免把非语文的内容带进语文课,用游离于语文本体以外的生活和实践来代替语文。

三 作文观点正确与感情真实健康的关系

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学习目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感情真实健康是第一位的。课标“教学建议”也指出,“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所谓“真实”写作,指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自己真实体验到的情感一致,所表达的思想与学生自己达到的思想认识一致,所反映的生活世界与客观实际的生活世界一致。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用表面的“观点正确”、“立意高”,牺牲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导致学生作文的成人化等倾向。我们认为,感情真实健康是学生作文的底线。

但这不等于说,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放弃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迁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错误思想。我们认为,写作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过程。课标根据新的理念,界定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不是一系列写作知识和理论的堆积,或单纯写作技巧的演练,所以特别强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这样,自然就把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成了引导学生具备健康的写作心态和良好的写作状态,在写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四 语言表达基本功与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有个性的表达,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与重视语言表达基本功并不矛盾。

篇5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篇6

一、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的精神心思越能自由活动,知能就越长进。”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不够的。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教师是外因,它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看是否触及到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是否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

在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我立足文本,紧扣题眼,围绕“夏天来了,我想变成什么”这一主线索引导学生学习。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感悟。不管是在感受夏日景象的过程中,还是在探究变化原因的过程中,总是让学生在先思考的基础上,再组织他们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这样学生学会了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探求文本,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出语文的味道?“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先生把“语文味”的概念界定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

在教学中,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情境的创设能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在感悟“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调动记忆,想象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的,此时课件显示“雨滴、绿叶”的画面,欣赏、想象、交流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的感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清凌凌”用词的准确,我在教学中采用看图、换词的方式,使学生从中想象、体会小鱼的快乐。

在感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蝈蝈欢快地歌唱的情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穿梭”,我指名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说、演、读”,亲身体验穿梭在花丛中的快乐,从而变外部给予为内部生成。蝈蝈是学生在夏天随处可见的昆虫,是自然界天生的音乐家,它会唱什么歌?这一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曲《幸福拍手歌》既让学生体验了快乐,也让低年级的小朋友得到了放松。教师则通过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诱导、评价,让学生的情感不断地向自然靠拢,让朗读不断成为他们表达感受的需要。

学生在可感、可触的情况下,静下心来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吟咏品味,含英咀华,体味到了语言的准确、生动及运用之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超越文本,回归自然

“立足文本”仅仅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语文教学中适度超越文本,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累,从而更具语文味,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篇课文的第五节是对第四节留下的疑问的回答,也是理解全文的难点。我在执教第五节时,引导学生欣赏荷塘图,结合图画再读诗句,感受荷叶的可爱,体会荷叶与大伞的相似。师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讨论: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在意得到什么统一的结论,只希望学生带着这一话题,去反复地读,用心地想,激烈地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句式训练: 来了,在荷叶 。学生仿照文本,展开想象,说出了许多富有个性化的诗句。

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的思维活跃,生成了一句句精彩而

篇7

关键词: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 相互作用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97-01

1 引言

随着时展,英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占据着意义非凡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我国对各级英语教育制订了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初中学习阶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关键,它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在这个关键期打好基础尤为重要。当然,作为接收技能的阅读考察着学习者如英语语言内容知识掌握、技能运用、逻辑思辨等综合英语能力。怎样使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阅读这门技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阅读的本质与教学模式

英语语言教育者要想教好英语阅读,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阅读。阅读可被看做是一种猜测过程,学习者不断地把自己的心理语言与外部的语言文字结合,利用结构知识、语言现象等来实现经验的概念活动,然后进行预测、检验,最后做出判断。当然,阅读也可以是一种交流的互动过程,读者自身所拥有与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可以被激发出来,根据读者所带入到文本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他们可以重新构建其对整个阅读材料的意义。当然,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等研究方式,得出三种主要的阅读模式,“自下而上”模式强调读者应从文章的细节内容开始理解,最后理解全文;“自上而下”模式注重读者应利用阅读材料的语境信息与现存的知识来理解文章;“交互式”是前两者的综合,兼并了前两种阅读模式优点又对其各自的局限进行了弥补,使阅读模式更加完善。

3 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这个概念首次由Kant提出,之后许多专家对图式理论进行研究,并给出自己的界定。有人认为图式理论是个体过去行为或经验的积极活跃的整体组织(Bartlett,1932)。随后,图式理论逐渐被引入到阅读过程中。Rumelhart(1977)指出图式即知识的结构,个体以前所习得的知识被定义为这个个体的背景知识。实际上,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个体获取的某种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每个人记忆事物也是以图式为基础,根据已有的图式来理解与判定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图式,随后不断的纳新与同化来变更现存的认知结构。图式有三个类型,语言图式主要与语言的基础知识相关;内容图式指的是篇章的主题或者是文章内容;形式图式具体指的是如语篇的组织结构等。当然,越来越多的学者来研究图式理论并对其不断地完善,足以表明图式理论受欢迎的程度。

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英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及技能,更要使他们能通过英语课程来开拓视野、丰富经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而,这两重性质都没有得到理想的体现。目前,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初中英语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法即语言知识教授为主,从词汇意义的讲解,到篇章中句子成分的划分等。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教授学生怎样去阅读进而掌握文章,从而导致学习者既没能有效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也没有培养成一定的文化意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他们没有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二是英语教育者们没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理论指导,怎样有效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这对初中英语教育者们提出了挑战。

5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可以为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较好的解决思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目的,阅读的教学目的不是教师一味单调地给学习者们灌输英语语言知识来使他们表面性的理解文章大意,而是培养学习者一种自主阅读的能力并使其能够运用综合英语语言知识来深刻、全面地掌握整个阅读材料,进而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教师除了应教授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更要使其掌握阅读的策略。“交互式”阅读模式既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的细节同时也兼顾从整体把握整篇文章意义。同样,图式理论具有交互即相互作用的性质(朱玉,201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原有的图式知识来理解阅读材料中新的信息结构,通过现存的图式与新信息从细节到整体或者整体到细节反复不断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与影响,来及时地更新头脑中的图式结构即对阅读材料的意义理解,最终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学习者自己对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体裁等的把握与见解。教育者可以明确好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从图式理论中寻得方法,或运用图式理论所提供的依据,来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6 结语

总之,教育者应了解阅读的本质,清楚地把握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灵活地把图式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去,帮助学习者们理解阅读材料含义,不断拓展与延伸新的图式,这有利于语言知识与技能增长、学习策略的形成、文化意识的培养,继而解决相应问题。

参考文献:

[1]Bartlett,F.C.Remembering: A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Stud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Rumelhart,D. Toward an interacive model of reading. In Dornices.(Ed.)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IV.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职,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索与尝试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博赞最先创立的思维导图,给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创造了较为真切的助力。“思维导图”以简洁直观的图形架构形式,实现了对人类大脑区位中复杂繁复的内在思维体验内容的真切呈现,对于有效提升学生对基本知识内容的理解分析水平,改善学生对特定知识内容的记忆效果,具备着较为重要的实践助力作用。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务工作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引入,能够有效助力学生放射性思维品质的养成实践过程,在充分有效运用这一教学事业辅助工具的前在条件之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将会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学生个体实际具备的个人智力潜能的充分挖掘,与此同时,还能切实助力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实际具备的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水平的有效提升,本文将针对思维导图引入高职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尝试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界定与基本功能分析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界定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Tony Buzan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创立的一种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学理对象,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引入和运用,能够切实助力学习者在知识或者是技能性学习对象层面的便捷特征,并深刻影响使用者实际化的“放射性”发散思维形态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

在“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中,要求使用者在实际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体验行为的初始时点,首先实施基本性学理概念内容对象的确认以及书写操作行为,之后在以这一操作步骤为实现基点,通过对自身已经学习获取的知识内容对象以及学理思维路径建制基础条件的充分调动,绘制与最初认知和书写的基本概念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网络结构,以及思维演化路径发展动态图。

在“思维导图”学习工具的学习应用体验路径中,要重点关注使用者自身对中心性思维概念基点的确认能力。因为只有在正确认知中心性概念考量基点的前提之下,才能充分保障实际建制的思维导图实体,能够对实际使用者的知识和技能性学习对象的认知以及确认行为发挥充分的助力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工具在使用者学习效果提升,以及只有思维品质改良过程中的重要助力意义。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功能分析

第一、有效提升教学工作的实际效率水平。缘于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在你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专业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倾向性地将思维中心设置在关键词知识学习对象之上,进而较为有效且充分地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单位数量的知识内容过程中的知识投入数量。与此同时,在实际开展思维导图辅助学习工具的建设实务过程中,通过对图片表意元素,以及色彩表现工具的大量引入,在有效平衡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左、右脑”生理功能使用强度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对复杂混乱的知识学习对象的充分简化处理目标,使得学生实际面对的英语知识学习对象具备了较为充分的直观化以及形象化特征,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实现对思维导图辅助学习工具中承载的学习关键词的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助力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英语学科学习效率水平的有效提升。

第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在英语学科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的想象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在开展英语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创造性品质。从学理性属性角度分析,思维导图是具备充分的发散性特征的思维品质建构与训练工具,其在建制环节结束之后,实际呈现的外在图形结构特征,与人类颅脑内部的神经元细胞群系的空间网络分布图形极其相似,在实际进行思维导图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是从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是关键词作为基点,并伴随着实际思维路径的深度逐渐提升,逐步实现思维流程路径的充分拓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知识脉络流程图的建设实务目标。在这样的思维流程发展路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通过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调动,实现对学生群体想象力以及创造性的培养目标。

第三,思维导图在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英语学科教学实务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对象学生群体对“意义”范畴的深切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开英语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实践行为,对于自身专业知识实务发展行为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思维导图辅助学习工具的引入和运用,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能够较为有效地实现对想象以及联想思维品质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切实在学习行为开展过程中,充分认知和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对自有知识体系的建设和拓展目标,助力自身英语学科学习成绩水平切实而有效地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高职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语词汇教学

第一,新词汇的教学实务工作。高职英语教师在针对学生群体开展新词汇内容的讲授教学时,可以切实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将要学习的“新词汇”的“多个解释义项”以及“同义词、反义词、相近词或者词形变化”等知识内容及时展开总结归纳行为。

举例论之,对于英文单词“rescue”而言,从词汇本身具备的词性角度分析,同时包含了名词,以及及物动词词性特征,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针对词汇对象本身具备的具体词性约制,-要有针对性地对其实际具备的用法规则进行归纳和提炼行为,并在此同时对这一词汇实际具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以及词形变化和相近词等内容展开相对详细的总结归纳行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路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指令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开始前,进行自主化的初始性思维导图的绘制行为,之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路径中,通过教师的即时指导,以及对字典文本中涉及到的知识信息的充分获取,切实实现对之前已经建制成型的思维导图对象的发展成熟,要切实通过思维导图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扎实提升学生学习英文单词知识过程中的灵活度,在有效提升学习行为开展效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在学习实务过程中的能动性以及兴趣发展特征。

第二,对词根词缀知识对象以及应用内容的教学。词根词缀法,是实现英文单词生成演化目标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以基本英语词根为基础,通过添加前词缀能够实现对英文单词实际具备的含义的改变或者是拓展。因此,切实而充分地领会和记忆常见的英文单词前后缀的基本含义,对于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个体的英文单词积累量,改善相关专业学生个体的思维导图建设质量,具备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三,语义场英文词汇扩展教学法,在这种英文词汇积累量扩展教学实务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英语学科的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具体化英语语言形态表意情境的建构和呈现行为,帮助学生切实实现对陌生英语词汇学习对象的认知,理解,以及记忆等学习实践行为目标。所谓的语义场,就是要运用较大数量占比的已学英语词汇以及较少数量的陌生英语词汇为学生编写等候学习的英文表意文章或者是对象阅读段落,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对充分的熟悉词汇的衬托之下,通过对目标性英语学习语段的阅读分析,实现对陌生英语词汇对象的认知和记忆。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分析,英语语言表意体系中词汇元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忽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互关联关系,通过对英语单词之间相互关联关系的深入挖掘,并将其切实运用到英语学科的教学实务过程中,势必会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度,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成绩提升效率的有效增大。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切实指令学生通过对已学英文单词展开基于表意层面的归类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词汇知识元素学习语义场的建设目标。距离而言,通过blue,red,yellow,以及black,等具备颜色表示意义的单词可以实现对颜色表示英文单词语义场的建设目标,并通过对词汇表意语义场的建设,将具备共通性语义特征的词汇实现稳定有序的相互连接,通过对具备相同词义表征属性的英文词汇对象的集中学习处理,能够充分提升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在开展英语口语交际以及书面表达实务过程中的词汇丰富度。

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专职英语教师,可以切实根据本专业涉及到的英语知识内容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将实际阅读教学实务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英文词汇类型展开总结,并针对实际面对的具体化专业技术对象,展开有针对性专业领域英文词汇集中学习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适合具体专业技术形态的词汇语义场建设工作目标。

(二)英语阅读教学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石油化工专业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工作,可以将实际的教学工作环节划分为读前活动环节以及读后活动环节,通过对两个教学工作开展环节的划分,可以帮助学生在开展英语阅读课程思维导图的建构和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中,充分激发“思维导图”教学工具对学生实际化的教学效果提升所发挥的助力作用。

想要实现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工作的最佳实务效能,并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实际具备的石油化工知识理解水平,相关任课教师应当切实做好阅读教学文本语料的选择工作。针对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本身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介,或者是校园图书馆外文资源查找库,切实选取与石油化工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类英语文本作为学生实际进行专业英语阅读课程学习实务过程中的阅读语料,根据对现有专业教学体系的分析,教师实际可以选取的英语文章阅读话题应当包括:原油开采(Extraction of crude petroleum)、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石油精炼(Refining petroleum)、重油裂化(Heavy oil cracking)、油气资源勘探(Oil and gas exploration)、以及石油资源运输(Transportation of oil resources)等。通过选择和引入包含这些专业技术知识内涵的英语文章文本,在帮助学生实现英语文章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逐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承载的知识技术内容的深化理解。在现有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工作过程中,可将教学工作划分为读前活动以及读后活动两个实践环节。

在读前活动环节,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应当指令学生对即将开展阅读学习课堂讲授环节的目标英语文段展开提前预读行为,通过提前预读行为的开展,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对文章的基本表述主题的真切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厘清对象阅读文本在表达其基本的论述和情感主题过程中的行文结构,和语言表意技巧特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获得初步的学习结论,留待课程讲授环节的进一步验证。

在此基础之上,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在校学生,应当切实依据自身在前一学习步骤中已经获取到的思维探究与梳理行为的结论雏形为基点,进行适当程度的关联性思维发散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思维导图”的初步建构实践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切实促进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建构水平的稳定提升。

在读后活动中,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认可教师,可以切实指令学生,依照在之前的阅读学习体验实践环节过程中已经建设成型的“思维导图”学习辅助工具,对之前已经阅读完成的文本语段对象的基本内容进行复述,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学生对文章实际涉及到的有关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实现对学生个体实际具备的英文语境之下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检验。在这一过程中,也切实实现了对“思维导图”工具实际具备的教学效果检验功能的充分开发。

结束语:针对思维导图引入高职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尝试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具体的角度展开了相应的论述分析,文中涉及了对“思维导图”教学辅助工具的概念认知以及应用路径的分析内容,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昀,董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3:128-129.

篇9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从字面上看,群文阅读主要由“群”与“文”两层涵义构成,“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所谓的群文阅读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老师集中呈现给学生看的一组文章。这只是对群文阅读一种教育教学范畴内的理解,其实,群文阅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群文阅读是指一种阅读的形态,是读者通过当下的传统媒体或者新媒体的不同平台上实现阅读的自我价值体现。这里探讨的是狭义上的群文阅读,主要是群文阅读教育。

二、群文阅读选文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一)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从上面提到的群文阅读的定义中,可以发现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一组文章”,这些文章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也就是说有相似之处,或者是主题相同,或者是体裁相同,又或者是风格类似,这些都为阅读者掌握阅读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学生可以通过一组文章的比较阅读,来找出其中的阅读方法,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对于老师来说,可以帮助老师探索阅读的方法

教学中的语文教材的编排往往就是按照一组组文章来进行的,这就可以看成是“群文”。老师在课前要对课文进行一定的课前准备,例如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学等。通过群文阅读的形式,老师要不断对各组文章进行分析、训练,从而得出自己的发现,掌握新的阅读教学方法,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阅读教学方法就会不断增多,而这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只有不断进行方法的创新,才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帮助学校建造“阅读校园”

通过群文阅读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更容易掌握阅读方法,也更容易读到自己喜爱的文章类型,阅读兴趣大增。只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真正地发现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才会建成真正的“阅读校园”。“阅读校园”的建构是积极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现。

(四)还有利于建构群文阅读资料库

群文阅读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现有的一些纸质的阅读书本、教材等,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下的有利条件,将各种优质阅读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是电子版的,从而建立起丰富的群文阅读资料库。

三、群文阅读选文策略探讨

(一)要注重结合阅读对象的实际情况

在群文阅读教育中,要根据阅读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提出一些过高的目标,例如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要让学生读多少本书;让小学生读一些成年人都看不懂的书等等,有些根本就是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让学生受到阅读的压力,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不利影响。

(二)要注重群文阅读选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既然群文指的是“一组文章”那么这组文章就不是随随便便地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因为在进行群文的选文时,就要特别注重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也有利于老师进一步探索阅读教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等等。

(三)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课后的群文阅读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虽然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考试、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但是学生面临的学业、升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中高考的“千人过独木桥”的现状依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所以这就造成在学校学习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有些老师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迫于学校,或者学生升学的压力,还是主要让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学习。这就需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课后的群文阅读,例如在一些中段小假期、寒暑假,等,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一些群文阅读作品,或者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性作用,在课外群文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篇10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还提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小时候的习惯养成将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着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关注文学,养成阅读的习惯,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文化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小学生文学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通过研究论述,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作用,探究如何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发挥其美育功能,并指导教育实践,使理论与教育相结合,更好地以理论指导实践,发挥课外阅读在学生人格培养,美感培养中的作用这一问题。

一、文学是提高人、进化人、塑造人的语言艺术。

(一)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

文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又新鲜的命题。《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为‘语言艺术’。”[2]《文学概论》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样式,是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它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话,即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3]不管如何界定“文学”的涵义,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具有语言、情意与审美三要素。

但是,文学最主要的要素应该是审美。它讲究文质的真、善、美,传递给人们的是它语言的美,思想的真与善,能给人以持久的审美的浸润、感染与回味。纵观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到《离骚》,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剧,中国从有文明开始,便产生了无数的文学经典,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语言精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体现了古典美学的意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以及《窦娥冤》等古典戏剧都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历数国外的名著,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这些作品能享誉世界,读者遍及每个时代,也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

因此,概括而言,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因其自身蕴含的审美价值,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代代传承,风光无限。

(二)文学是心灵鸡汤

从《辞海》一类的工具书或教科书上查阅到的有关文学的定义,或许能够让人准确地记住它的概念,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真正地领悟其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其实文学乃是人生的构成部分。它始终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生产等人生的主要内容,与人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本身就是人的心灵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它“伴随着人的诞生而诞生,人的发展而发展”,[4]所以刘熙载指出:“文,心也。”高尔基把文学称为“人学”。作为美的语言艺术,文学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文学能够给人愉悦。凡是文学作品都能够通过语言的描绘、人物的刻画等给人以,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自觉。当人们处于这种审美状态的时候,他的身与心沉浸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艺术美之中,超脱了尘世间浮华与喧嚣,挣脱了一切功利主义的束缚,就真正获得了自然而然的发自心灵深处的赤子般纯净无华的愉悦。“这种快乐,是精神自由的遨游,是想象力无羁的腾飞,是心灵的旅游,是超越时光的思索。只有文字构筑的世界――书籍,才能创造这种快乐”。[5]

其次,文学使人心灵自由。席勒曾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6]这里的“游戏”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一种脱离功利的审美游戏。当整个人沉浸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时,他便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犹如一个在游戏当中的孩子,一心关注的只是“游戏”。此时,他的精神是自由的,心情是放松的。即便他一贫如洗,他还是满足的,自由的。

当然,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文学作品,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总是灌注着作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生动感人的文字描绘,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读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榜样,在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成人的引导、榜样的作用在他们的人格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将美与丑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了学生一个鲜明的标准,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榜样,也指出了一条条光辉的人生之路。在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有很多流光溢彩的典型形象,把握这些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苦辣酸甜,是对青少年情感发展的一种有益熏陶。比如,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廊中,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是那些伟大的爱国者形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古代诗人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的诗人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生的荣华和死的惨烈间选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这些光辉的形象上,我们看到了人的心灵中最神圣、最珍贵、最不可动摇、最无法遏止的东西,那就是爱国的信念。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在美好理想的指引下,会不断地反思衡量自己,不断地朝着优秀人物的思想境界而努力,久而久之,他们知道了人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为一种气质,一种人格。因此,引导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二、文学教育的缺失,特别是低质量的课外阅读,造成了童年生态危机。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蓬勃开展着。培养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的人,使学生能和谐健康地成长,是当今素质教育坚持不懈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整个教育界,让每一位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张扬,良好人格的养成,如何健康快乐地成长。语文课程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需要情趣、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人文性主要表现在:(1)学语文与学做人并重;(2)重视文学在情感熏陶方面的作用;(3)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涉及很多因素,如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但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学教育。当今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这是个大趋势。

但是,在普通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文学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落实。例如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在具体实践中,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阅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随便否定一个学生,不扼杀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等等,让学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但在实践中,许多老师不是这样做的,迫于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轻视课文中情感、精神、思想等蕴涵着真、善、美的事物的审美体验。目前,也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以文学知识的获得取代文学阅读,不注重强调语感、感受意象感情之美。结果是将经典作品平庸化,把文学感受知识化,以为汲取了大量的文学常识就是在进行文学阅读。其实不然,这种读书方式并未挖掘出文学作品内含的美、感染人的地方。教育界普遍认识到,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形成审美个性,塑造完善人格。随着人们对人格塑造的重视和心灵培育的强调,文学教育将获得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振村.班级读书会:通向阅读世界的窗口――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访谈录.小学语文教师,2008,(2),(总245):5.

[2]田本娜.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2):11.

[3]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1.

[4]黄健,王东莉.文学与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