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园林专业 课程内容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69-02
园林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而在园林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阶段,生态学相关课程所占的分量很小,通常四年中只有一门景观生态学或园林生态学必修课,学生对生态学知识尤其是最基础的概念理论了解不多。因此,在针对园林专业的景观生态学课程设计上,首先应该突出基础概念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应加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过程和方法的讲解。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来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对该景观生态学课程重要程度认知不充分。园林专业本科生比较重视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而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理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二)生态学基础薄弱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开始讲授之前,学生对于生态学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另外,生态学很多理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用过程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如果学生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实例的讲解过程当中,就会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园林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相对都比较薄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动力,认识不足。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景观生态学课程选择的教材比较单一,园林专业更多应用了园林生态学的相关教材,比如温国胜、杨京平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刘建斌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刘常富、陈玮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此类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更加偏向于城市生态系统和园林植物生态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其中也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但是涉及内容很浅,而景观生态学最主要的内容为尺度、格局与过程,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念,因此只以园林生态学相关教材来备课的话,讲授的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的实验任务设计比较偏向于传统生态学,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园林专业的实践应用性。
二、教学改革探析
(一)强调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传统的教材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教材当中绪论部分的内容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前沿和社会相关热点。而园林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领域相关的期刊报纸,比如《中国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landscape urban planning》《landscape ecology》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内容和理念比较新颖,有大量的城市热岛、城市空气污染、城市水污染、城市暴雨时节内涝灾害等城市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解决途径,可总结提升并做成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对于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增加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课程内容革新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本科生唯一的生态类的课程,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需要兼顾基础性和应用性。与本课程相关的教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景观生态学教材,比如周志翔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王云才主编的《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二类是园林生态类教材,比如温国胜、杨京平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和刘建斌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第三类是传统生态学教材,比如宋永昌主编的《植被生态学》。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是在详细查阅了以上三类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后形成的,总体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划应用为主线,适当融合园林生态学和传统生态学的最重要的基础概念理论的讲解,比如对植物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概念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尽量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社会的需求。
景观生态学课程56学时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为16周,分讲述和实验两个部分,考察结果以考试为主。景观生态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景观生态学概念原理、种群及群落生态学基础、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园林植物与城市能量物质环境、园林植物与水、园林植物与大气、土壤与园林植物、城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等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讲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强调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在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景观生态学概念原理部分主要包括景观格局、过程、尺度相关的基础概念理论,比如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斑块、廊道、基质、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等概念及岛屿生物地理学、等级理论、复合种群理论和渗透理论等;种群及群落生态学部分主要讲授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密度、种群性比、种群年龄结构、种群空间格局、种内关系及种间竞争和种间互利等种间关系,群落方面主要包括群落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群落的基本特征、关于群落的主要观点、群落物种组成的定性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的定量分析、群落多样性(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种间关联与生态位、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地下结构、年龄结构、群落的动态(群落演替、自然干扰与演替、群落的波动性、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等概念理论;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部分主要从城市环境(环境的概念、尺度与类型、城市环境)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生态因子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原理)两部分来进行讲述;园林植物与城市能量环境部分主要包括光与园林植物(城市光环境、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温度与园林植物(城市温度环境、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等两部分;水与园林植物部分重点讲授城市水环境、水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调节作用等内容;园林植物与大气部分包括城市大气环境、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风与园林植物等几个方面;土壤与园林植物部分主要包括土壤理化性质与园林植物、土壤生物与园林植物、城市土壤特点、盐碱土与园林植物等四方面;城市生态系统部分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部分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梳理出近10年的相关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对景观生态相关原理的应用实践步骤和方法进行详细讲述。由于本课程多为基础性的知识,包括很多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传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因此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能够在将来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加以应用,增加实践当中的理性,学会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规划设计问题。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参与度良好。
(三)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业调查,此部分实验的开展需要与教学团队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科研项目主要是关于城市景观异质性与城市环境气候因子耦合关系的研究,在研究的前期阶段可以将班里学生分组,在研究区域布点或者设置样方进行生态环境因子数据的获取,通过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参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工程实践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大尺度项目的前期调研分析,例如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项目。另一部分为计算机实践,景观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尺度差异,景观生态学侧重于大尺度对象的研究,而3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景观生态学领域,那么一些最基本的3S技术也是园林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比如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波段融合、栅格图裁切、景观解译等一些技术的操作步骤对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或者大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计算机实践部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知识。
三、小结
基于目前景观生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方式进行了阐述,着重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希望能为景观生态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提出新的视角。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是当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园林专业培养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投身于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相关领域,因此景观生态学课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郑祚芳,高华,王在文,刘伟东.城市化对北京夏季极端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10):1689-1694.
[2] 张正栋,蒙金华.基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降温通道规划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3(6):1261-1267.
[3] 孙小莉,李生才,曾庆轩,冯长根.城市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4):73-76.
篇2
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但事实上,当人类占据了食物链顶端之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就难以脱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然而,社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则突出了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就十分必要。从社会学与生态学的双重视角出发,有利于解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异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道家重视“道法自然”被动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然观”,变为儒家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在自然中的能动性的“社会观”。这一本质转向引发了种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互动转向,从而为我们探究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相似性与差异性提供了原生动力。
一、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
(1)概念抽象与方法论上的相似性
从概念抽象上来看,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相互交叉的理论内涵。在我国学者研究中,社会生态系统是指:“人类社会系统及其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只要有人在其中活动,它们都是某种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圈的基本功能单元,而智慧圈则是一个极为庞大和复杂精巧的社会生态巨系统,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①。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有机紧密结合而成。社会系统包含人类活动的一切非自然的因素,而环境系统中的“环境要素即生存环境,则分为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部分”②。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坦斯利提出,他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在最广泛意义上,不仅包括复杂的有机体,还包括复杂物理因素组成的生物群落环境-生物因子,这个我们所谓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不同种类与规模”③。并且,自然生态系统还表示为一种“一切和别的一切东西相联系”④。那么,我们从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概念中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要素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交叉重合之处,而自然生态系统则作为社会系统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主导的人亦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从方法论上来看,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相似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整体论”的观点,用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是“系统论”的观点。这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建立在一个普遍的事实之上,那就是“我们是自然性动物(naturalcreatures)。也就是说我们是居住在富饶且复杂的生物情境关系种的一个动物物种”①。我们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从根本上讲,我们的行为能被生态学的系统论观念所囊括并加以解释。不仅个体如此,上升到群体与更高层面,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相关性与可类比性。这些相关性与联系源自于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交叉性,使得这种相关性是有机的相关,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将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类比。
(2)生态系统“阀值”理论研究的印证
目前较为流行的生态系统“弹性理论”以及社会学中“安全阀制度”的理论研究都体现了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社会”与“自然”的相似性。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生态系统弹性”是基于系统论与生态系统平衡观念的演变而发展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仅能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也能生动地阐释其在社会系统的发展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弹性,即一个系统在经历干扰后不会发生态势转变而是回复到原来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可持续的关键”②。与弹性相关的重要指标是“阈值”。“阈值”通俗的意义就是指系统不同状态之间过渡的一个临界点。阈值的突破可以利用“球-盆模型”加以模拟与解释(图1)③。生态学中的“球-盆模型”是一个解释系统如何在受到干扰从一个平衡进入另一个平衡中去的重要模型。当系统与系统之间转换的焦点———阈值一旦被突破。系统将会改变,任何原有的或是潜在的弹性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如在太湖水域生态系统的中,磷含量就是系统的一个阈值。因此,解决太湖问题就聚焦于解决突破磷含量阈值带来的问题。
社会系统也存在弹性,社会系统的改变也可以使用“球-盆模型”予以解释。决定社会系统弹性的因素在于社会系统的结构特质。在结构上同质性强烈的社会系统的弹性弱于异质性强烈的社会系统。异质性强烈的社会较容易自下而上地促进社会和谐,而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难以产生,即便产生也较为容易被多元文化的社会所吸纳与溶解。社会生态系统不仅仅存在阈值,而且存在一个“安全阀”,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塞用以解释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时使用的概念。社会冲突理论学派认为,社会安全阀是一种制度。科塞称之为“安全阀制度”。他使用“安全阀制度”用以表示“将敌对感情引向替代对象”④。社会中存在各种矛盾与冲突,冲突能量的集聚有可能破坏社会系统,而安全阀制度正是在社会可控范围内将这种力量与能量的制度化的发泄工具与疏导工具。
笔者认为,在“球-盆系统”中“安全阀”可以作为“阈值”的一个缓冲地带。安全阀具有自我释放压力的能力,使得各种负向指数无法突破“阈值”水平。在社会-生态的复合系统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对阈值的突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进而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化。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社会生态系统是伴随着人的产生而演变的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源于他们之间的结构与特点的相互交叉。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论也能与社会生态系统问题有机结合,并做出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有助于解决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问题。但因为社会生态系统远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所以他们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在阐释他们的相似性之后,必须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才能更好的寻找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发展规律。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性
(1)社会生态系统中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p#分页标题#e#
部分学者在对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定义时,唯一的区别就是系统描述的是“人类与环境的结合”还是“自然生命与环境的结合”。的确,我们不能否认人类与动物间存在的联系与相似性。但是,人类与动物具有很大的区别。早在笛卡尔的二元论中,已经开始强调人的主体性:作为主体的“我”具有完全的特殊性。一切均可怀疑,唯独“我”的纯粹的思维不受质疑。直至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现象学的诞生,突破了将人与周围各种事物划分成主客体二元,逐步认知到,“我”之外还有另外的主体。然而,就胡塞尔而言,通过移情也只能将人类与人类的主体性相连,而非人类的事物,包括动物以及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都被认为是为客体。但无一例外的,他们共同直接或者间接地强调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者的地位。人与动物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人具有能动性,可以主动积极地改造环境,而不是被动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具有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将成为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塑造一个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区别的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依据。人从出生开始,逐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形成自我的观念,从而进一步进行社会交往,并接受社会化的形塑。这一系列的道路与一般动物存在天壤之别。人类存在感性、知性、理性,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特性指导着人类主动改造(破坏)、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而有人加入的生态系统则成为社会生态系统。
(2)社会生态系统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存在
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与其生存环境。而人的生存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的无机和有机环境,还包括了人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也是社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我国学者马世骏曾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因为社会生态无论是区域生态(城市、乡村、城乡复合体等)还是全球生态(生物圈或生态圈),都有其自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①。之前所提到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则包含在社会子系统之中。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自然子系统并列组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笔者认为,将经济子系统单独列出且与社会子系统并列,出于以下两个原因。其一,经济子系统为社会子系统提供物质与经济基础,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深,经济子系统将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系统存在。其二,经济子系统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之上,讲求个体的理性选择,这与强调群体性的社会组织有明显的差别。社会子系统中强调社会性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又可划分为追求同质性的机械团结与异质性的有机团结。因此,在社会子系统中并不是以个体的理性选择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而是强调社会整体的结构功能最优,在同质性的社会中必要时会牺牲个体以满足群体利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常常被视为与自然并列的人类文化。“文化可以被视为社会环境或社会生态系统”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被视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一个文化系统。在这里,文化范畴更加广阔。人们生活在前人与当今人类创造的文化之中,并受到文化与被文化影响的自然的双重制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结构与功能两方面。从结构上看,自然界要早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但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仅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更大程度上源自于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这与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密切相关。社会生态系统的阈值不似自然生态系统那么单一,它包含着种类繁多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社会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并不等同与社会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因为有人的能动性与文化因素在内,使得“阈值”很容易被突破。从功能上看,因为结构复杂,所以一般而言,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复杂,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利用系统的复杂功能,主动控制系统本身,以抵制系统的负面效应的出现,但是违背了系统弹性的原理,已有的研究与事实也多次证明控制也可能造成弹性的丧失。所以当系统再无法加以控制,系统变革无法避免时,社会生态系统便会遭到严重的毁灭性打击。而非人的范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缺乏人的主动控制,各种变化受自然规律的控制,在弹性理论的指导下,有一套良好的自我调节与循环机制,在经历适应性循环转换时表现出较小的冲突性,系统能相对平缓地度过转换期。因此,导致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是人类本身、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人所创造的文化。而其差异性表现在基于这些因素之上的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三、塑造社会生态学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比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我们发现在讨论社会生态系统时,必须研究人类社会行为。而涉及人和人的活动时,我们必然也会将其放入社会生态系统中加以分析。因此,社会科学在完善自身发展道路的时候必然会借鉴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社会生态系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似乎也是社会科学一贯分析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中国而言,“文明史早期,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中,天命论思想占统治地位,学者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①。在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在其发展初期都借用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来描述人类社会的发展,但这无疑是将人的自然属性放在了首要位置而造成的结果。在社会科学中后期的发展道路中,通过范式的转换,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意识到仅仅依靠借鉴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是不够的,进而发展了一套与人类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这一“社会人”属性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可是随着生态系统对人的影响日益曾加,人类也慢慢反思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倾向于作为一门希望涵盖并解释整个人类活动的社会学,追求其自身发展的完整性的学科,又重新与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交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生态学发展与多方面渗透的原因之一。生态学具有社会功能,“表现在科学的认识功能和生产力功能,即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②。这曾经在早期社会学中的整体论观点中得到体现。而且与现行的生态农村,生态城市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p#分页标题#e#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学者因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表述方式。从经济学看,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土地资源破坏与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即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景观环境,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即是通过把土地资源无弹性的自然供给量,转化为有弹性的经济供给量,来持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土地资源需求。
从1993年内罗必拟定的《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为“把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生产性)、降低土地生产风险(安全性)、保护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保持性)、经济上可行(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接受性)相结合”,这5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认为是土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从土地资源利用目的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持续增长和保持其稳定性,保护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核心都是保证土地资源持续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妨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义为 “能够持续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土地生产力和景观环境需要的土地利用”。
二、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一)景观生态学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片研究东非的土地利用时首次提出。1982年10月,在捷克正式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IALE),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遥感与GIS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我国学者肖笃宁(1999)将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总结为: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景观研究的尺度性;景观结构的镶嵌性;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景观和区域。生态学中,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斑块或生态系统组成的,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具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2、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景观结构与其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景观层次上的过程,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它们对景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景观结构对过程也有基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格局反衍过程,过程反衍机理,机理揭示规律”,一定的景观结构才能实现一定的景观功能。景观生态学认为,在景观尺度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均可看作是一个宽广的斑块(patch)、狭窄的廊道(corridor)或背景基质(matrix),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在景观元素间的流动形成景观功能,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
三、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领域
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应用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农村景观生态规划、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无机环境为基础,以生物为中心,以人类为主导,正确处理天、地、人、文的相互关系,合理调控现有景观生态系统和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景观生态系统。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周华荣等(1995,1996,1998,1999,2000)对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邱扬等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给予了一定的研究。
四、土地利用中的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目标
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当时更多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而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考虑不多。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得以明晰。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标,而这些目标也构成了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基本标准。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有数量,提高耕地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二)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尚不多见,仅有部分学者作了初步研究。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与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综合整体性,不仅包括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因素评价,还指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或区域等多等级评价。
2、尺度性,包括土地利用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重点尺度。
3、空间格局与土地生态过程,二者的关系分析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基础。
4、干扰与人类影响,干扰是景观或区域的必然因子,有助于发展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的适应性机制,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土地的持续利用有借鉴作用。
5、多重价值与多目标,景观生态学强调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是多重的,因而追求多目标之间的优化,而不是单目标的最大化。
(三)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探讨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土地规划、管理和恢复等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它注重土地利用如何影响物质流和能量流,注重结构和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使其在空间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土地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而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
景观生态学同时研究生态景观与视觉景观两个方面,注重协调形态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以人类对于景观的感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追求景观多重价值(经济、生态、社会与美学)的实现。因此,土地利用以持续性作为其功能目标,应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以及美学等多重价值的优化,充分发挥了土地自身的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等三大功能,综合技术、政策和行动来实现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与接受性。
土地生产力的维持与景观的结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不仅要包括对土地功能的优化,还包括对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的评价,同时分析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这种格局与过程的关联分析,正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的地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与持续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基本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理解。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土地利用研究联系密切,是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同时,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特征大不相同。离开了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将无从谈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传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在时间尺度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分析,缺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的内容。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研究范畴,既强调空间格局分析,又考虑生态关联,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分析、评价与管理,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应进一步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与理论,深入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探讨,重点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功能与动态变化等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需要关注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的相关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中景观生态学的引入,也将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很好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白金丹.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2).
2、周亚鹏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5(2).
3、李哈滨,J.Franklin.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M].生态学进展,1988.
4、宇振荣.景观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梁积汉.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3(9).
篇4
关键字:景观生态学 城市建设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landscape dynamic change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landscape beautification pattern, optimize the structur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subj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landscape ecology as a good idea to provide the landscape city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fers the basic concepts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ity environment.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1.2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上世纪30年代末前苏联C.特罗尔所倡导的学术方向。这个倡议和往后的B. H.苏卡乔夫提出的生物地理群落学说, 促进了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结合, 使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观点日趋接近融合[1]。在生态学与地理学结合后, 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概念扩大到与地理环境成分的有机结合和功能联系, 另一方面解决综合地理学的问题越来越多地采取生态学的观点。景观学移植到西方, 由西方国家的生态学家发展为景观生态学[2,3]。
我国改革开放后, 部分自然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十分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如景贵和等进行的景观生态分类和农业布局的地段设计研究[4],在景观生态分类基础上进行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5],钟晓青等的广西北海火车站广场景观生态工程分析研究[6]等, 实际上都是景观生态学应用方向的研究。
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
2.1城市生态景观研究的基本内容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聚居。关于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基本内容, 主要应侧重以下六个方面:
(1)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城市廊道、城市空间资源和城乡交接带的发展与演化。
(2)城市生态过程能源供应与消耗、水资源利用与循环、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城市人口的积聚与扩散、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3)城市环境问题。
(4)城市生态建设包括绿化、美化、环境优化、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
(5)城市景观风貌城市特征形象(CIS) 与景观视觉识别(CVI) 、城市风貌与环境空间艺术、景观文化与景观美学。
(6)城市景观规划包括城市规模与环境容量、环境敏感区的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2.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简述
城市生态景观主要依靠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来实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 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 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 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聚居[7]。城市景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的统一, 它兼有两种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属性, 因此,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除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的基础资料, 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外, 其规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和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8]。
2.2.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 加强城市景观功能,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9]:
(1)安全性: 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 作为疏散居民的场所, 从而保证广大市民免遭不幸, 这是社会目标。
(2)健康性: 有两种含义, 一是维护城市景观生态健康, 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二是保证市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健康。这既是生态目标, 又是社会目标, 同时也是经济目标。
(3)便利性: 经济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 游憩不用乘公车, 步行可方便地到达, 这是社会目标。
(4)舒适性: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精神以提高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并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既是社会目标, 又是生态目标。
3.景观生态学对城市景观建设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原理不仅具体的指导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城市景观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发生重大改变[10]。
(1)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等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全局、整体意识的建立。景观设计的对象往往比较具体,尺度相对较小。景观生态学整体而系统地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使设计者高瞻远瞩,使其设计界域提升到营造区域环境的高度,增加环境的生命力。
(2)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不是盲目地堆砌自然元素,而是运用相关的系统知识,适度开发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但环境设计师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生态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达到影响景观生态功能的目的。如增设廊道、增加景观连接度等来加强景观中各要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
(3)景观生态学原理提示人们要虚心向自然学习。自然不仅是可利用资源的宝库,也是解决所有设计问题的最好典范[11]。向自然学习美的形式,学习万物生长的规律。而最重要的,作为环境工作者,需要尊重自然,在设计中遵循自然的规律,做到生态设计,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
4.结语与展望
当今世界的一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如何合理运用景观生态学在未来城市景观中实现原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贯彻“适宜自然、保护自然”的宗旨, 从生态的角度进行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达到“天人合一”,将是未来城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重点。同时,如何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我们继续探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索恰瓦著(李世玢译).地理系统学说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79 - 80.
[2] Richard , Forman T T . Ecology of the landscape. Bioscience [J ].1983 , (10) : 535 - 539.
[3] Richard , Forman T T , Michel Godron. Landscape Ecology [M].New York : John Willey , 1988. 110 - 119.
[4] 景贵和.景观生态学•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5] 景贵和.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建设[M].自然地理学与国土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 7.
[6] 钟晓青,张宏达.北海车站广场景观生态设计与工程实施问题[J].热带地理, 1999 , 19 (4) : 3003051
[7] 黄志新,张建平.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8] 张晓锋,张玉清,林宏贵.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阿坝科技,2007,1.
[9] 石铁矛,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规划师,1999,1(15) :41-46
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自然生态系统;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02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1866年提出的。海克尔在《普通形态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后来,其他学者[2]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并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则被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美国生态学家E.P.Odum[3]38在其经典著作《生态学基础》中提出,生态学起源其生物学,但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生态学是一门广泛的多层次的学科,与其他相对较狭窄的传统学科有着较好的交叉。胡艳[4]认为,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两种:一是研究对象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如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等;二是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即研究对象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如知识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
在投资行业实际上也存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投资生态系统。硅谷银行主席魏高思[4]表示,美国硅谷产业群实际上就是一个整合了高校学科优势、风险资本和创业企业等资源要素的良好投资生态系统,使得该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效果。胡艳[3]等提出了风险投资生态系统概念,并对其框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也认识到投资行业里存在一个生态系统,并认为中国本地的(风险)投资生态系统越来越成熟[4]。
上面介绍的投资针对的是风险投资,目前还没有专门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生态系统的文章。而风险资本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在投资者、投资方式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从我国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凸显出OFDI在经济中的地位在加强。但是从十多年的成效来看,我国OFDI之路并不顺畅,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4]。笔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生态学特征。理论和实践日益表明,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加快,应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保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OFDI生态系统概念,并分析其基本特征。
一、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简称OFDI生态系统),是模仿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研究和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时提出的。OFDI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直接投资主体在特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制约束下,通过与对外直接投资运作中的劳动力、资本、管理、制度和信息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二)OFDI生态系统的内涵
理解OFDI生态系统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在该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完整统一体,主要投资主体是企业、政府、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个人也是重要投资者,但通常是依托于某个其完全控股企业的,因此将其视为企业组织。主体结构及其职能分布状况直接影响到投资生态系统的效率。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也覆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自身投资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投资效率的高低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文化、资源等部分。外部环境主要是影响企业OFDI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的总称。宏观环境主要是政府投资政策、经济周期、资本市场等因素。中观层面的环境主要指行业组织、投资产业相关政策及产业结构。微观环境主要指企业竞争力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包括金融机构)的影响。第三,OFDI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系统的能量(如劳动力、资本、管理能力、制度约束和信息等要素)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互为反作用。
(三)OFDI生态系统的意义
提出OFDI生态系统的概念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参考生态学比较成熟的思维模式,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框架,从整体效用最大化出发,明确相关利益方的职能和地位,推动我国“走出去”战略持续快速地发展。生态学的重要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和特定环境下,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是在实现国内外资源要素平衡和特定的投资环境下实现投资价值的持续积累。另一方面,如果对外直接投资符合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那么就可以借鉴比较完善的生态学数学模型和相关指标来定量测量OFDI有关指标,这也是很多其他学科积极与生态学结合的原因之一。
二、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随着生态学成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生态”二字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李宏煦[6]认为,生态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生态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的持续与和谐的系统整合功能。随着对OFDI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OFDI在机制和功能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下面从构成要素与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将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见图1。
生态位在生态学中的含义是指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它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者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7]。显然,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态位是指各参与方在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的定位,以及对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各相关利益方并没有充分认识各自的职能,甚至一些职能长期缺位,如中介机构队伍并没有相应壮大,相关的金融服务缺位,尚无专门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的保险公司,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阻碍了海外投资的步伐。同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分析模式,如种群增长模式,都可能适用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增长模式,因为OFDI中母国的投资企业要受到相关国家的资源、技术以及政策法律、市场规模影响的限制。
(二)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模式对比
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从各自的行为模式来看,也具有共同的生态学特征。以互利共生为例,自然生态系统中互利共生是指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的依存度达到了彼此不能独立生存的地步。在OFDI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中介机构与投资者的关系,还有投资产业分布中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其结构的优化都会促使其产生互利共生关系。再如竞争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食物网中资源有限,不同的物种之间可能产生竞争关系,是一种此强彼弱的关系。在OFDI生态系统中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比如东南亚接收外来投资,长期以来是日本占其直接投资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最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在东南亚投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中国在东南亚的市场侵入必然将引起中日两国在其投资市场的竞争关系加剧。从生态学的竞争关系考虑,或许我国可以找到一些投资应对策略。再如耗散结构系统、反馈调节机制方面,OFDI生态系统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类似特征。见表2。
三、OFDI生态系统框架的构建
1959年E.P.Odum[3]94建立了一个普适的能量流动模型。他认为该模型利用不同的能量通道,根据能量流动路径,将不同的营养级连接起来。其中自外由内有日光输入和现有有机物输入两个能量输入通道。同时也具有自内而外的三个能量输出通道,即光合作用中没有被固定的日光能、生物呼吸以及现成有机物的流失。
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中也具有类似的能量输入通道,并将各参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输入通道来看,一个是资格准入通道,通常一些国家都会对直接投资准入行业设置相关权限,或者对投资者身份有相关的规定;另一个是要素输入通道,通常会对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如对股权比例和用工条件设置要求。从输出通道来看,一方面是产品输出、技术输出(这有赖于OFDI不同的投资动机),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输出,表现为资本的回笼和利润的汇回。从实践来看,签订多边或者双边的投资协定,提供投资便利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通投资的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只有比较通畅的投资通道(包括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整个投资生态系统才能高效率地运转。
四、OFDI生态系统的特征
自然生态系统与OFDI生态系统都是依据生态学原理运作的,他们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但是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也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作为一个系统,OFDI生态系统具有其一般特征。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Bevtalanffy[7]3031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他认为系统都具有如下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自然生态系统与OFDI生态系统还存在如下共同特征:都具有开放性特征;都在远离平衡状态中发展;要素间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联系。
作为一个非自然的生态系统,OFDI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人为的、非自律的生态系统。自律系统是指那些处于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但OFDI生态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社会投资环境为依托,以生产要素为命脉,以政策体制为经络的复合生态体系。投资体系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需要人为地传输转换和加工处理。人既是决策者又是调控者;既是建设者又是破坏者。
第二,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依赖性很强而且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虽然该系统本身具有投资运作中客观存在的反馈调节机制,但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对政策的严重依赖且参与者较少,从而使得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例如,跨国公司依据全球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分布等因素决定其经营决策,并通过掌握这些相关的市场要素变化来调整其经营决策。这些市场要素在短期内并不会轻易改变,但是对外直接投资流动规模却受要素之外的政策影响较大,如税收、对外国投资者政策等,同时少数的巨型跨国公司占据了直接投资市场的较大份额,因此当环境变化时,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OFDI波动更为明显,这表明OFDI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反过来说,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OFDI生态系统,就要努力控制经济系统参数之外的变量,如保持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形成一致性预期。
第三,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流量大运转快的开放生态系统。从二战以来,世界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资兼并浪潮,并且从二战以来的经济周期和数次金融危机来看,直接投资规模变化都较为显著,这表明OFDI生态系统的运转速率较快。同时,OFDI生态系统是开放的,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外部条件的成熟,除了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进入到这个系统,成为系统分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OFDI生态系统能量和信息是循环流动并且增值的过程。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将以热的形式不断逸散于环境之中。能量在生态系统流动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7]124。但是,OFDI生态系统中,能量和信息是循环流动的,并且在投资运作中与其他资源要素结合,通过再投资运作产生增值。在外部和内部环境承受范围之内,通过能量和信息的循环和增值流动,投资者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发展。
五、结语
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企业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元素,通过搭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长期合作平台,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的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使得各国近年来日益重视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OFDI生态系统的构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其投资增值的可持续性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合理构建投资框架体系提供了指导。提出OFDI生态系统概念后,后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生态运行的机制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型OFDI生态系统,并建立系统的运行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2]孙振钧,王冲.基础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7.
[3]E.P.Odum,Gary W.Barrett.生态学基础[M].陆健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9.
[4]胡艳,张光辉.风险投资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特征分析[J].: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9899.
[5]薛松.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屡受挫 失败率全球最高[EB/OL].(20110225)[20120328]http:∥/a/20110225/000163.htm.
[6]李宏煦.生态社会学概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7.
篇6
公元16世纪以前,已有关于生态学知识的记载,但没有形成系统、成文的科学。生物一出现就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注意到了这种关系,积累了有关生物习性和生态特征的生态学知识。
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一书中有草、木两章,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的《管子・地员》中叙述了植物分布的生态现象: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性质有关,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各不相同;植物的分布与地势的高低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4类。之后出现了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均记述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公元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生态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在学科理论、方法和结构上并不成熟。
曾被推举为第一个现代化学家的波义耳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魏德诺在《草学基础》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气候、水分与高山深谷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这本已表现出近代植物地理学的雏形,说明了近代植物地理学的种属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三个部分(李继侗,1958)。1807年德国植物学家洪堡在《植物地理学知识》一书中,提出植物群落、群落外貌等概念,并结合气候和地理因子描述了物种的分布规律。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促进了达尔文“生存斗争”及“物种形成”理论的形成,并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及“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使不少生物学家开展了环境诱导生态变异的实验生态学工作。1866年,海克尔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定义了生态学。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明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作者本人改写,改名为《植物生态学》),和1898年德国施姆普的《植物地理学》两部划时代著作,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生态学已作为一门生物科学的独立分支而诞生。
三、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大量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20世纪50?60年代,传统生态学开始向现代生态学过渡。
动物生态学方面,主要是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群落学和种群研究,尤其是种群调节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1937年,我国费鸿年的《动物生态学纲要》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动物生态学著作;1949年,阿里等合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植物生态学方面,主要研究生理生态与群落生态。
这一时期,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生态学由植物群落研究向生态系统研究方向迈进。1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生态学发展史上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有了最基本的发展,如埃尔顿的能量金字塔和林德曼的生物营养及十分之一定律。基本的生物生态学学科体系已建立,欧德姆在《生态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四、现代生态学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生态学蓬勃发展。生态学的定义也由“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视点,研究生物多样性各种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纯的生物生态学发展到关心人类未来的科W;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的渗透,使生态学从定性走向定量,从部门走向综合与交叉;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态学获得了新的研究条件。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下:
(1)生态系统生态学
国际生物学计划(IBP,1964-1974)是有97个国家参加,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资源利用和管理等7个领域的生物科学中空前浩大的计划,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其研究重在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演变、调控的机制及其空间格局、尺度特征、评估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尺度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等。
(2)系统生态学
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是系统分析和生态学的结合,它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欧德姆甚至称其为生态学发展中的革命。Patten等(1971)的《生态学中的系统分析和模拟》、Smith(1975)的《生态学模型》,Jorgenson(1983,1988)的《生态模型法原理》和H. Odum(1983)的《系统生态学引论》等为这方面的主要专著。
(3)群落生态学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群落生态学有明显发展,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群落的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如 Strong等(1984)的《生态群落》、Gee等(1987)的《群落的组织》和Hastings(1988)的《群落生态学》文集。Tilman(1982,1988)则从植物资源竞争模型研究开始探讨群落结构理论,如《资源竞争与植物群落》和《植物对策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Cohen的《食物网和生态位空间》(1978)、《群落食物网:资料和理论》(1990)和Pimm的《食物网》(1982)等著作,使食物网理论有明显发展,特别是提出一些统计规律和预测模型(如级联模型cascade model)。Schoener(1986)则明确提出《群落生态学的机理性研究:一种新还原论?》。
(4)应用生态学
上世o70年代以来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涉及多个领域,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结合。生态学与环境问题研究相结合,是70年代后期应用生态学最重要的领域。主要著作如:Anderson(1981)的《环境科学用的生态学》,Park(1980)的《生态学与环境管理》、Polunin(1986)的《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IUCN(1980)的《世界保护对策: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等。
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生态学。虽然这是还未成熟的学科,但国内外都给以相当重视。它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的过程与经济过程相互作用方式、调节机制及其经济价值的体现。
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我国在农业生态工程应用上广为群众按受,创造了许多不同形式,已引起国际上重视,虽然其理论发展还落后于实践。Mitsch(1989)等的《生态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本生态工程专著。
人类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虽然70年代已有人类生态学专著出现,如 Sargent(1974)、Ehrlich(1973)和 Smith(1976),以后有Clapham(1981)的《人类生态系统》,但尚未见公认而比较系统的专著。马世骏(1983)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人类生态系统很接近,而前苏联的《社会生态学》(马尔科夫,1989)大致与人类生态学相一致。人类生态学近年主要研究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不同类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健康、区域自然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从涉及人类和动物公共卫生实践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城乡发展统筹规划等各个接点,应用生态系统原则应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此外,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放射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应用的重要领域。
(5)恢复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近年在森林、草地、土壤、湿地、矿区、农业、城市等退化生态系统及极端退化生境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保护生物学主要研究如何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起源/维持/丧失、编目与分类、监测/保护/恢复/持续利用,目前进展较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和保护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宏生态学、谱系生物地理学、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NA条形码技术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编目/监测等。
(6)产业生态学
篇7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答:宏观生态学: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宏观层次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生态学: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就是在分子、细胞等微观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一、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19世纪生态学的两本标志性的书籍。
3.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生态学按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5、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
6、20世纪,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学派,包括(北欧)(法瑞)、(英美)、(苏联)。
7、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等)等。
8、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
9、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生态学派,其中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是法瑞)学派的代表人物。
10、目前,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篇8
关键词:企业生态 劳动力市场 生态学 组织生态
组织生态学家认为企业的产生、成长、成熟和消亡的过程就如同一个生命的出生、长大、成熟和死亡,他们借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niche)的概念来描述企业生存所需要的资源空间。具有多维性的生态位是从生态学借来的核心概念,生态位的多纬度本质通常被用来衡量不同资源对不同物种的效用。组织生态学家一直把企业的产品市场等同于企业的生态位,他们对各种组织种群的研究都用可识别的产品市场来定义组织种群,并用产品和地区组成的矩阵来定义企业的生态位。显然,这种定义是承接了经济学研究企业组织的传统――企业的生产职能,但是后续的研究逐渐发现仅用产品市场作为企业的生态位纬度是片面的。
企业活动同时需要得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在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的环境下,劳动力已经脱离企业生产要素链的派生需求环节而进入企业生态位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纬度。在这个纬度上,企业生态位重叠得越多,企业之间对劳动力的竞争就越激烈,因此企业能不能在劳动力这个纬度占据自己的空间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Sorensen(1999)指出企业之间由劳动力纬度引起的生态竞争对已经建立的企业间的动态竞争有重大影响。
劳动力需求的经济学与生态学解释
对劳动力的需求上劳动经济学的解释和生态学角度的解释差异:
需求主体上。都是企业,但是劳动经济认为是产品派生了劳动力需求,而生态学认为劳动力需求是企业生存的自然纬度;前者把存在的企业看作市场竞争的结果,后者把存在的企业看作对生存环境的依赖和适应。
劳动力需求的形式上。两者都把劳动力作为资源对待并且这种资源对不同的需求者存在效用的差异。但是,劳动经济学中把劳动力作为企业资源链条的一环,而生态学则把劳动力作为企业生态位的不可或缺的纬度。差别在于链条具有可修补性,而空间纬度无法修补。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两者都认为资源支持生存,并且资源是有限的,需求的增加自然会导致竞争。然而劳动经济认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主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差距来决定,需求越多,供给越少,竞争就越激烈。而生态学认为,对劳动力的竞争是以企业的资源生态位为基础,以资源生态纬度的重叠为条件。资源需求相似的企业就成为竞争对手,资源需求差异越大在劳动力纬度重叠的越多竞争就越不可避免。
企业间劳动力竞争的二重性。扩散竞争(diffuse competition)与排他竞争(exclusive competition)是相互重叠共生的。企业对劳动力的竞争一方面来自于产品市场的需求,这是产品市场导致的对劳动力的扩散性竞争;另一方面企业生态位在劳动力纬度联系异常紧密的企业受到劳动力市场规模和结构的限制不得不在雇佣特殊人力资源的竞争中淘汰对手,即排他竞争。扩散竞争是企业群落之间的资源竞争,而排他竞争是企业种群之间的竞争。因此,Sorensen(2004)指出“企业受到的劳动力资源压力默默地影响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对劳动力的竞争边界与产品市场边界并不重合,因为企业间的劳动力需求有重叠性。”
篇9
关键词:生态学;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9302
1引言
生态学是研究地球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具有强的应用性与交叉性等特点[1~3]。作为生物、环境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生态学授课质量与教学效果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交叉性、应用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生态学教学需要[4~6],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和调整,以充分满足和适应本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需要[4]。
笔者结合生态学课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以科学阐释生态学问题与现象,讲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取得良好效果。
2问题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1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造性教学的一种方法[5],即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与此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由此可见,科学创设情境是问题教学法的重要基础,合理设计问题则是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的关键。
2.2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问题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把知识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用问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教学概念和知识的认识,从而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并加深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结构和运用规律的理解。问题教学法强调把对问题的质疑权交给学生,利用其好奇与探索的心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挖掘学生综合潜能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问题教学法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内容广泛、领域繁多,涵盖基础、应用等多个方面内容,又涉及诸多层次与生态阶元[6],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教学效果往往不明显。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与实践很好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1突出全球变化的时代背景,合理设计科学问题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是指在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驱动下,导致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最终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过程。全球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化,它是由大范围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环境变化组成的。因此,现代生态学问题需要在这一大背景下去阐释和考量。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影《后天》、《A Convenient Truth》的介绍,为学生创设出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等实际问题,组织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对问题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揭示相关生态学规律与本质。
同时,因现代生态学关注的重点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在此变化过程中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内容讲授时,分别向学生提出了生态农业、城市化等当前热点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结合区域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其生态环境具有典型的三角洲特色。而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这一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国务院于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若干区域生态热点问题向学生展示,并引发积极思考与热烈讨论。如在讲授湿地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时,结合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资源开发与保护实际,以图片、新闻报道等素材为核心,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并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系统阐述有关概念与科学原理。
3.3关注现实生态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料储备。如课前搜集整理山东省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资料,特别注意将黄河三角洲地区两个重要自然保护区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以备教学需要。在讲授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相关内容时,以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境内的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贝壳堤岛近20年来的植被变化动态,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贝壳堤岛生态系统与植被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重建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自然生态系统会发生剧烈变化,同时理解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受群落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这样的问题设计与讨论过程,不仅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态学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的动力与兴趣。
3.4以问题为核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态学体系中的核心主题。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时,列举“生物圈二号”试验,引出地球环境系统与生命系统的协同进化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这一试验的过程与结果等方面总结经验与启示,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反思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能力,同时也通过让学生从认识表象到揭示问题内在本质一步一步进行剖析,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在生态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做好设计问题、创设情境以及合理切入、组织讨论和揭示规律、释疑解惑等各个环节,通过对问题的引入、讨论、解答,阐释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问题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在于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生态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一方面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窠臼,合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适度”、“适时”、“适当”、“适法”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7],才能真正发挥好问题教学法的固有作用,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掌握生态学基本原理,并锻炼和提高应用能力。如何更好地运用问题教学法,发挥其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功能优势,有待于广大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牛翠娟.基础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4] 耿红.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90~191.
[5] 张桂萍,茹文明,金山,等.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模式[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 (2): 100~101.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学理念;应用
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concepts into building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well; make the building system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 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整体设计。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当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出发,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人、建筑、环境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其次, 高效无污染。这一原则是前一原则的延伸。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自然环境以及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最少的非再生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即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这是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生态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贯穿于建筑的始终。
再次,灵活多适。由于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周期内,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建筑物的功能在这个周期之内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过早废弃,需要建筑师采用 “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以及“合理废弃概念”等策略,以使建筑物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 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 ),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 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
3、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就会引发生态危机。城市生态系统亦然。一个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除要求功能多样,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调节能力,还要求各项功能协调,系统内耗最小,这样才能达到系统整体的功能效率最高。因此一栋建筑的设计, 甚或是一个街区设计就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尽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态要素,并且与特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减少城市系统循环的梗阻,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把问题的各个要素放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 而是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 建筑设计, 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气候、地形、心理行为等要素加以考虑,把问题与答案、思考过程与设计结果放在整个系统内,动态地研究或探讨它,以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这就是作为生态学角度进行建筑创作的整体方法论。( 图 1)
图1生态学角度的创作方法论图解
城市生态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外,又具有人为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建筑活动要兼顾这两方面的特性,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使建筑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与大自然生态系统协调, 从而使建筑环境与城市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程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内,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特定地段的物种多样性, 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并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相适应, 注意节能。自然景观的破坏是一个无法修复的不可逆过程,有效地利用自然景观资源远比破环它更经济,更容易形成特色。城市物种本已贫乏,保护犹不及,更不应毁坏。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为生物提供繁衍之地, 增加人类对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同时也能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其次,建筑设计处于特定的人类文化系统之中,要注重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心理行为等要素的继承和创新。这与近年来所探讨的文脉的继承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本文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这些要素放置到一个动态系统之内,来考虑建筑设计在这个系统中的操作过程。建筑设计不应当消灭或改变这些要素而是要进行创新和重组,疏导原系统的梗阻,降低原系统的内耗,达到系统内的新平衡。当代人常会感到环境的混乱不定和无归属感,这是由于建筑与环境设计和文化诸要素割裂所致。
4、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4.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4.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4.3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
建筑物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审美品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建筑语言,设计恰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物在其全寿周期内,对当地的地域景观、传统建筑能够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对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保持作用,对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压力作用,能够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过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与活力等。
5、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5.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5.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 上一篇: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 下一篇: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