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交媒体行业前景

篇1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和中国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2月15日,埃森哲宣布在北京成立其全球范围内的第五个“埃森哲技术实验室”,在进一步扩展全球研发网络的同时,更专注于新兴技术的研究,探索将技术和商业创新结合,以应对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市场需求与挑战。

“中国的CIO和CTO对于创新和变化的接受程度和兴趣比西方同行要强30%,他们的方法也很务实。”埃森哲信息技术业务部首席执行官邝克彬(Kevin Campbell)说。在高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市场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轨迹,中国的CIO、CTO面临着基础设施欠缺、监管规则有待改进等挑战。为此,埃森哲组建了一支由本地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实验室研发团队,充分利用埃森哲全球20余年的研发经验,与埃森哲全球研发网络联动,为一系列行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帮助中国的技术主管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埃森哲还了《埃森哲2012年技术展望》报告。那么,在产业发展整体向好的2012年,IT的主流趋势包括哪些?这些趋势又将如何发展,如何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编孙定和邝克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情境服务发挥

物联网力量

孙定:埃森哲的《2012年技术展望报告》里提到的新技术发展趋势,我们非常感兴趣。首先是“基于情境”的服务,在这个报告里面提到了很多应用的前景。那么IT行业是否已经达成共识,把“基于情境的服务”认定为明确的方向?如何定义和评估基于情境的服务能够给最终用户带来的体验和核心价值,以及带给企业的新竞争力?

邝克彬:埃森哲每年都会技术展望报告,但“基于情境的服务”是我们在这次技术展望报告中提出的独立视角之一。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正在兴起的趋势,在和很多CIO、分析师以及业内专家沟通时,他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只不过以前没有这样归纳总结过。

基于情境的服务已经有一些基础案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开车的时候,车上的智能系统就会通过车上是不是有孩子,以及车子正在行驶的方向,建议沿途的饭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智能系统可能会选择我爱吃的或者口味比较辣的餐厅;如果车上有孩子的话,可能就建议在麦当劳,或者一些孩子爱去的地方停车吃饭。

不过,将来基于情境服务的应用前景一定比现在看到的要宽广很多。比如一家开在火车站旁边的星巴克,知道有一趟火车会晚点十分钟,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GPS系统,以及火车乘客名单上面的手机号码,给所有受到这趟火车晚点影响的乘客的手机上发一张限时折扣券,凭折扣券半小时之内到这家星巴克喝咖啡,可以享受半价。这样虽然不会人人都来,但是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来,而基于情境的服务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为企业多带来一些收入。

孙定:这样的情境和服务,以及用户的特殊体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伴随这项技术,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比如星巴客的信息系统要和铁路、机场的信息系统整合,这就会面临许多挑战。那么现在整个社会是否已经具备了提供情境服务所需的生态环境?现在是否已经有一些情境服务的解决方案?

邝克彬:在中国,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推进GPS定位服务,以及基于情境的信息数据等服务;支付公司也非常注重把情境和数据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另外,中国各个行业中的IT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到位了,现在差的就是融合。

从埃森哲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在大力推进将已有技术、基础设施和行业解决方案相融合,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基于情境的解决方案。不过,基于情境的服务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趋势,目前还没有面向垂直行业的、现成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架构和集成工具,能把各地的经验组合在一起,形成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类解决方案正在不断涌现,处于竞争对手之间互为参考、互相超越的阶段。接下来的任务是把已有解决方案形成预置的解决方案和行业标准。

孙定:现在中国从政府到产业界都在花大力量地做物联网,那么物联网与情境服务如何衔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邝克彬:物联网主要强调的是“联网”,注重联接性,在智能设备到位的基础上,物联网为设备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通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数据和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实际上基于情境的服务,就是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智能设备和联网能力,推出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数据出发

孙定:最近业内在谈大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增加。在埃森哲看来,未来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将会如何发展,是变成统一的平台处理,还是非结构化数据会取代结构化的数据,变成主要的数据存在形式?

邝克彬:很多公司多年来都在进行结构化数据清理,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就迎来了非结构化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并不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对于非结构化数据需要非连续性的扁平数据库。而另一方面,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发生了飞跃,利用现在的内存计算技术,过去需要24个小时才能分析处理完的数据,现在只用3分钟就能完成,这给了我们一种访问和存取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我并不认为未来一种数据会代替另一种,而是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架构,把这两类数据融合在一起,当用户需要用哪一类数据的时候都能够清晰准确地找到。

孙定:从现在的技术架构来看,处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两套系统之间从应用开发到运维管理,成本非常高。将来是否能在技术平台上实现统一,简化技术的复杂性?

邝克彬:这样的前景是有的,但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需要所有公司和企业重新思考――不再是从已有的流程出发,将流程事务的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割裂开考虑,而是采纳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视角,首先判断公司需要哪些数据,然后再确定事务性的系统和非结构化的系统。换句话说,就是把数据作为第一出发点,有了数据和数据的需求,再去决定架构和流程。

孙定:关于融合型数据架构,埃森哲现在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推荐给客户吗?

邝克彬:大数据爆炸性的增长也是近来出现的一个话题,从埃森哲的角度来说,我们努力地推进这种架构的形成,已经开始和一些客户围绕具体职能或流程做一些工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实施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不光要考虑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架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与用户量有关的问题。例如中国的五大商业银行,平均每家都有2~3亿用户,而一家全球顶级的银行如果有1500万~2500万用户,规模就已经很大了。那么,面对这样巨大的用户量,我们要提升用户的体验,一定是从用户的体验和数据出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从事务和交易出发。

社交驱动IT

孙定:在埃森哲的技术展望报告中提到了关于“社交驱动IT”的趋势,社交媒体是目前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之一,社交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邝克彬:首先,社交媒体再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赶时髦,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工具。通过监控社交媒体,企业可以防止对自己不利的谣言,同时也是公司与企业客户、联盟伙伴,以及合作伙伴交互的方式。企业过去对社交媒体防范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大家都在谈论如何把社交媒体融入自己的系统,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中形成的关系网络。

孙定:有没有数据或事实表明,加入社交媒体元素能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哪些变化?

邝克彬:成功的案例是很多的。比如一家航空公司,一开始主要是监控社交媒体上的负面消息,后来他们意识到,只要有人在社交媒体上面提到自己,就是一个回应的机会,甚至是把这个客户培养成自己忠实客户的机会。例如当航班晚点导致一些中转乘客误机时,如果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他们的言论,就可以通过手机号给他们发机场餐券或书店代金券,也可以用社交媒体帮助他们办理登机。根据这家航空公司的内部研究结果,用社交媒体和乘客沟通,如果乘客觉得是一种好事,他们会告诉一、二十个人。虽然乘客在碰到不好的体验时有可能会告诉50个人,但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交互,能够增加客户粘性,在下一次选择航空公司时很容易成为首选。

孙定:站在企业的IT架构和技术角度,是使用Facebook、Twitter等公共网络服务就足够了,还是企业需要在自己的IT系统上部署新系统,增加新功能,给用户提供额外的服务?

邝克彬:首先在技术基础设施上确实需要做一些改变,把社交媒体工具,以及实现社交媒体工具访问和互动的能力内置到IT系统当中,这样员工和客户管理部门就能够直接使用这些工具,而不仅仅是浏览信息。另外,社交媒体不仅要用在公司对外的交互当中,公司内部交互也要充分利用。

篇2

#1门户网站日渐衰落,社交媒体蓬勃发展门户网站的受关注程度正逐日下降,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其中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社交网站而非门户网站开始他们一天的网络生活,尤其是FACEBOOK。90%的受访者每月都会浏览社交网站;每个小时中,有16.6%的时间被贡献给了社交媒体。从12月的数据来看,FACEBOOK以每人每月7小时的平均在线时间拔得头筹,同比增长率为32%。而在过去的一年中,TWITTER和LinkedIn一直在为夺取第二名进行激烈的争夺。

Tip:消费者已经习惯于为社交网站上的内容付费,因此请提供更引人注目的商业内容以供消费。

#2 2011:在线视频网站的初次亮相ComScore的报告对此现象作出了最恰当的评价:“2011年,美国人观看的在线视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在线视频的观众人数增长了43%,超过了1亿人。与此同时,在线视频中插播的广告数量也猛增了20%,达到71亿之多。Youtube占领了视频网站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去年推出的按内容分类的合作伙伴对于受众群体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Tip:舍弃在公司网站和YOUTUBE上那些简单的广告吧,考虑开始创建你自己的商业频道。用节目编导的思维来思考,运用YOUTUBE更精确的衡量指标来观测是哪些人在收看,又是哪些人在上传。#3社交媒体与搜索引擎的结合:SEO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不会有人认为GOOGLE会让出其在搜索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在第二名的争夺上,BING令人惊讶的击败了YAHOO!。目前,80%的互联网搜索行为都通过这两家网站进行。报告中对转型期的搜索引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需要特别注意,搜索和社交在技术层面的结合,比如提供来自于Facebook, Twitter和Google+的搜索结果,证明了以新的有趣的方式提高搜索相关度是可行的,而这一结果也将进一步提高搜索引擎在2012年的使用率。”

篇3

“种菜游戏或将被禁止?”

10月11日,坊间有传言称鉴于SNS网站的偷菜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文化部将“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尽管随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相关负责人对业界的这一传闻给予了否定,但关于国内SNS网站的讨论再一次成为业界焦点。

9月9日,由MSN中国前副总裁陈啸与淘宝网前总裁孙彤宇联合创立的优众网也对外宣布测试版开始上线。据介绍,优众网络将通过独特的网络设计理念实现SNS与电子商务的嫁接,力求把SNS网站关于生活知识的传播、欣赏、情感认同和体验分享与生活类电子商务相结合,逐步走向物品、场所、事件等更广泛的生活电子商务领域。

一直以来,国内SNS网站生存在商业价值和赢利模式的质疑声中,伴随着今年7月360圈网站和蚂蚁网在一个月时间内相继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而倒闭,以及人人网和陈一舟的开心网的合二为一,SNS彳亍业再次站上了行业洗牌与划分新格局的“十字路口”。

娱乐SNS疲软

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已达到1.24亿。然而,拥有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体却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赢利。随着SNS热度的消退,2008年尼尔森评选的国内十大SNS网站的大多数如今已被边缘化或衰败。

“SNS的优势是用户,国内电子商务前景可观,两者结合不仅能增加SNS网站用户黏度,还能发挥社交优势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对于优众网的推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陈信祥表示,SNS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成为今后的一个方向。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领域,SNS的爆红来不及等待市场为其探索恰当的赢利模式。大多数公司只能按照传统模式,依靠广告收入和向会员收费等方式。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支持SNS网站继续走下去。

《2009年中国SNS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广告仍然是SNS类网站的主要赢利模式,而任何访问量高的网站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赢利。坐拥巨大用户资源,SNS网站却没有发挥优势针对用户需求推出更有实效性的广告,因而错失了不少商机。

近日,因由网友玩偷菜游戏干预到现实生活的事件,引起了文化部的重视。据传闻。文化部或将对“偷菜游戏”叫停或者改良。随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相关负责人对此给出回应,表示“偷菜只是一个游戏形式,就是我们要处理,也只可能说涉及到内容的整改、涉及到运营游戏公司的处理。”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新闻出版总署将制订《互联网游戏审批管理细则》及《互联网文学出版服务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对各个类别网络游戏的审批条件以及程序作细致严格的规定,其中涵盖SNS网游以及儿童SNS游戏。

实际上,陷入SNS发展瓶颈的不止国内。4月20日,美国旧金山举行的Inside SocialApps大会上,数位社交游戏领域大亨均表示,社交游戏的用户和收入从去年开始已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种说法得到了美国社交游戏领军企业Zynga首席运营官维希・马奇贾尼的认同,他宣称:“上一季度,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社交游戏增速下滑的迹象。”

经历了偷菜、抢车位等游戏的狂热及植入广告的新鲜之后,SNS该如何留住用户?糯米网、天际网、九帮网率先给出了答案――SNS+电子商务。随后,电子商务两大巨头――阿里巴巴和网盛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SNS“人脉通”和“生意人脉圈”。

对于依靠社交游戏而非通信和沟通的SNS网站来说,“它的优点是发展起来的速度非常快,但下去得也快。”早在2008年底,千橡互动集团COO刘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作出断言。“因此,这种容易复制的模式没有商业价值。”他补充道。

SNS+电子商务

国内的SNS几乎陷入了畸形发展的泥潭。

缔元信网络营销专家江礼坤表示,SNS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人脉经营与管理,现在却演变成了一个Web Game网站,“游戏的周期性不仅无益于打造成熟关系链,更使SNS陷入病态”。但行业内的另一部分声音却不是如此。天际网执行总裁林廷翰一直看好商务SNS前景,“SNS不仅是一个Web2.0的应用,还是一个趋势,会成为像搜索这样无处不在的应用。”尽管两种不同的声音在有关SNS发展前景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但不得不承认,SNS确实走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瓶颈期。

不久前,微软公司在科技博客TechCrunch消息称,微软将于2011年3月正式关闭Windows Live Spaces服务。windows live Spaces是微软社交网络平台的基础,微软放弃这项业务,意味着放弃社交平台市场。“甚至是全球PV值排名第一的Facebook,数据显示其发展速度已开始放缓并趋向于饱和状态。”业内人士认为。

产业领导者显然也认识到了这种局面,随着娱乐SNS逐渐走向低谷,各大网站纷纷探索SNS+电子商务模式。2009年12月,人人网携手淘宝网、京东商城、呼哈网、绿森数码等知名网络商城以及戴尔和兰蔻等著名品牌正式推出基于社区网络的“人人爱购”平台。今年5月份,开心网引入特价机票查询、电影票购买、团购等第三方实用组件,并将自身平台开放,通过电子商务与第三方进行赢利分成。6月末,千橡互动率先借助其SNS关系网,推出团购平台糯米网,成为国内首家社交化电子商务网站。除此之外,一起网也进入了团购领域,其SNS色彩正被团购取代。

今年3月,人人网邀请招聘企业入驻网站,在新平台上提供免费、可靠、准确的招聘信息。“在帮助高校毕业学生就业,协助企业在校园和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人才方面,人人网庞大的用户平台一定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千橡互动首席营销官江志强表示。目前,已有壳牌、雅虎、爱国者、中国日报、人民网等超过70家企业入驻人人网招聘平台。

篇4

时至今日,感光元件与电子设备完美结合,摄影人使用数码相机、手机拍摄的照片很p易就能获得理想的影像。而摄影操作性强,受过一定摄影训练的游客即可拍出优质的旅游目的地照片,能够准确还原旅游目的地风貌。作者有感而发摁下快门,使作品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富有表现力,这样的摄影作品是高质量的、有价值的旅游目的地宣传照。照片通过存储卡、硬盘存储,通过互联网传输,成为游客分享旅游感受、潜在游客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目的地宣传信息的最直接、最容易捕获的内容。

在此过程中,游客既是旅游目的地摄影作品的受众,又是旅游目的地的传播者。摄影作品对旅游目的地树立良好品牌形象起到最直接的作用。他们拍摄后,往往会通过社交媒体推送,让人眼前一亮的摄影作品很快可以引起观众共鸣。摄影人自身的游览、拍摄活动则传递了最真实、可信赖的用户体验,从而吸引了观众对景区的注意力,满足了潜在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了解的需求,使更多的潜在客户转化为付费客户。

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推广策略必须要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保持一致,应当以视觉形象为主进行推广。要想更加形象地展示旅游目的地景观,摄影是最好的方式,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初始阶段最直观的传播媒体。

作为广告主的旅游目的地组织机构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互联网线上传播、线下举办主题活动等。承载广告的媒体也不仅限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平台也成为广告主施展的舞台。摄影作品涵盖了媒体内容从创作、收集、存储到传输的整个过程,贯穿于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的广告、促销、公关、直销、包装、新闻媒体、旅游商品等各个环节,并由此影响到旅游目的地运营中作为投入与产出重要构成的产品、渠道、受众等。这一系列的推广方式说明整合营销传播相比单一营销传播的效果更好。

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一切皆在传递信息”这样的创建品牌原则由于社交媒体的兴起而得以放大。社交媒体用户往往需要将阅读水平控制在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以下,越浅显,要点越容易被人掌握。而反映旅游目的地的摄影作品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示旅游目的地的面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细分市场将把产品信息较为精准地推荐至客户端。起跑线已经拉平,“中间人”变得无足轻重。通过社交媒体,每个游客都可以成为“策展人”。旅游目的地需要高质量的照片,需要社交媒体中“高素质的策展人”。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行服务业年度报告(2015)》所指,旅游服务业迎来创新创业的大时代。报告认为,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包含了整个旅游行业,壮大了其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旅游”的现实版――在线旅游也随之兴起,迅速打破了旅游业的传统格局,并持续促进旧产业向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易观智库(EnfoDesk)公布的《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趋势预测2014-2017))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国内的在线旅游市场近几年保持稳定的交易规模并继续增长,到2015年突破人民币3523.8亿元,环比增长25.9%,在2017年将继续突破人民币4983.4亿元。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旅游服务业中快速渗透,为人们在地域之间流通提供信息咨询,并安排行程,以及到达目的地以后,协助人们进行住、行、食、玩乐或其他休闲活动,这些服务都包含在旅行服务业范围内。社交网络构成的信息平台,为人们提供共享和查找信息的功能。越来越多的旅游组织选择社交网络进行线上宣传,越来越多的用户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受益于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通过社交网络提升了自身形象。

篇5

日前,Facebook向外界公布了其最新财报,2011年总营收达37.11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为31.54亿美元,同比增幅达69%。截至去年12月31日,它拥有8.45亿月活跃用户。

而据腾讯2011年Q4财报数据显示,其“QQ空间”活跃帐户数达5.521亿,“朋友网”活跃帐户数达2.024亿,微博注册帐户数达3.73亿。

在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布局上,腾讯已经具备了Facebook+Twitter的特性与优势,但在社会化广告营收方面,差距显而易见。

3月中旬,腾讯对外宣布,将通过一场社交变革,将腾讯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个集用户、产品、技术、方法论于一身的“社会化营销平台”,成为广告主的新宠。

榜样的力量

腾讯变革的决心来自于Facebook的成功示范,更在于受在线广告未来广阔前景的驱动。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今年1月31日,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客户,宝洁宣布裁撤1600名广告营销人员。原因在于,它相信相比传统媒体投放渠道,Facebook更精准、有效且成本较低。与此相关的依据是,宝洁旗下的一款男士香水广告,曾经在Facebook上创下了18亿点击次数的纪录。

在宝洁的带动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对传统媒体说“不”,转而主动投向Facebook的怀抱。受益于广告主的青睐,Facebook的广告收入近两年有如火箭般上升。

据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统计,Facebook于去年已成为美国最大在线广告商,在美国在线展示广告业务中占比达16.3%,远远超过之前的两代互联网明星(雅虎13.1%,谷歌9.3%)。

Facebook最有力的武器是,外界公认的社会化营销。在业内看来,这是一个不亚于传统搜索引擎的在线营销新市场。与传统搜索引擎相比,社会化营销拥有绝对的优势,其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传统搜索引擎。

更致命的是,以Facebook、Twitter等为代表掀起的社会化浪潮,正在对传统在线数字营销产业链进行重构,未来前景光明。eMarkter预测,2012年全球将有14.3亿社交网络用户,同比增加19.2%。其中,社交网络上的广告投放将达77.2亿美元,到2014年将接近120亿美元。

去年,Facebook80%的营收来自于广告,而腾讯去年营收虽然高达285亿元,但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网络游戏等业务。

目前,在国内,社会化营销才刚启程,不但市场化程度低,而且缺乏产业链共识的标准和方法论支持。业内认为,腾讯在国内拥有数量最多的社交用户平台,完全可以在社会化营销方面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借此让广告主从中获得更多营销价值。

对于腾讯的这一变革,其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参加“中国高层发展论坛”时认为,谷歌是通过搜索关键字的媒体形式获得广告主的投放,Fecabook是通过用户在社交中的行为把人进行划分,可以针对人不同的属性做广告。在他看来,这种社交媒体的广告还是一个待挖掘的宝藏。

现在,腾讯正将目光瞄准这个新的蓝海市场。

变革进行时

3月中旬,腾讯低调宣布了旗下网络媒体业务的社会化营销平台变革战略,计划通过一场社交变革,整合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打造一个集成的社会化营销平台。

据悉,腾讯将微博平台与QQ空间平台彻底打通,挖掘两大平台的社会化营销价值。未来,QQ空间和微博上的社交广告可以同时指向两个平台的企业页面;在功能方面,实现内容、权限、用户管理后台互通;针对商业化、互动活动、社交广告实现显示互动。

本刊获悉,为彻底实现社会化转型,目前被形容为腾讯网络媒体业务“铁三角”的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均在升级之列。

促使腾讯如此“大动干戈”的背后,是因为腾讯本身就是一家经营用户关系链的公司,用户的互动、社交化洞察与把握,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无人与之匹敌。一个利好消息是,企业对于社交媒体带来的益处有着共同的认可。来自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88%的商家认为社交媒体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85%的认为可以促进与消费者的对话,58%的认为可以促进销量和合作,41%的认为可以节约成本。

目前,腾讯网络媒体变革战略已全面启动,腾讯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内部融合也随之展开,通过对旗下腾讯网、腾讯视频、腾讯微博、QQ空间等平台的社交化改造以及平台融合,进而增强了腾讯的社交价值,提升了腾讯网络媒体在社会化营销领域的实效。

其中,腾讯微博与QQ空间已经开始全面融合,完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社交网络。各媒体产品也将在战略指导下进行升级,比如,腾讯网将着力于向社交集成、产品智能、资讯交互三个方向发展,腾讯微博将朝着展现智能化、内容简约化等方向发展,腾讯视频则将朝着移动化和社会化发展。

据了解,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上线后,腾讯的营销资源将对广告主开放,重点着力于平台、工具及数据三个维度的开放。QQ空间的开放平台和微博的微空间,目前都已经开始为第三方提供开放式的自主营销服务,Discuz等平台覆盖的众多社区,也将建立起广泛的社交广告联盟。

可以预料的是,腾讯网络媒体的变革将带来营销方法论的提升。据悉,新的方法论是基于社交化、人性化及便携化的思考,将会在4月下旬出炉。升级后的腾讯智慧营销方法论将以影响人的内心及价值观为核心的营销3.0时代为背景,体现了互联网眼球经济向互动经济演进。

在营销3.0时代,“消费者”被还原成“整体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以前简单的“目标人群”,“交换”与“交易”被提升成“互动”与“共鸣”。营销的价值主张从“功能与情感的差异化”被深化至“精神与价值观的相应”。

显然,腾讯网络媒体的社交化变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让网媒的用户服务及互联网营销,变得更加人性化。

从做广告到讲故事

腾讯正在进行的社交变革,意味着它将构建起一个中国最大、最活跃的社交网络。对这个国内互联网巨头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腾讯要实现的是将QQ空间与微博之间的全面融合,而这两者针对不同的用户关系链,QQ空间意味着用户之间的强关系,微博则是相对较弱的关系链,如何将两者打通,没有一个成功的范例可循。

“不少投行认为,我们拥有的巨大流量并没有在商务价值上得到更好地应用。”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网络媒体总裁刘胜义说,“如何真正实现腾讯网媒系统的社会化转型,充分挖掘其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是摆在腾讯面前的迫切命题。”

刘胜义认为,社会化营销和传统1.0营销的核心区别是要纠正以往企业们“大喇叭”式的推广理念,企业应该学习如何用一种新的观点去跟他的群体沟通。腾讯决定打造的社会化营销平台绝非一个传统广告平台,而是构建一个跟用户建立多频次互动、沟通的平台,企业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借助用户的关系链和社交流,通过讲“故事”而非做“广告”的方式获得独特的价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社会化平台与环境中,网民不再是纯粹的消费者,而是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兼具了生产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媒体在继续扮演生产者的同时,也是组织者、平台提供者、参与者;而对广告主而言,品牌曝光不是唯一追求指标,互动、参与、沟通以及营销实效也是它们所渴望的。

社会化营销的未来市场空间不会亚于一个搜索引擎市场,而且从ROI实效的角度看,社会化营销也远高于搜索引擎和传统广告。”刘胜义告诉记者,“在成本上,腾讯社交广告点击成本低于业内平均数的40%以上;注册成本则低于目前业内平均数的60%;引流方面,则已达到日引流百万以上。”

事实上,并非只有腾讯洞察到其中的商机。目前,无论是传统的搜索、门户,还是视频、微博等企业,都已经有意识地借助开放和社交的力量,对自身的传统业务进行社会化改造。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刘胜义认为,腾讯的优势是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社交用户,在社会化营销方面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让广告主从中获得更多营销价值。

在他看来,中国的社交广告才初见端倪,很多广告主对社交广告及社会化营销的价值还处在认知阶段,腾讯率先引发这场变革风暴,将让更多营销人认识到“社会化营销”的实效。

篇6

2月下旬,有国外媒体报道称,社交游戏(SNG)开发商Zynga正进行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100亿美元。按这一数字计算,Zynga估值超过了市值64.7亿美元的老牌游戏公司EA,仅次于市值133亿美元的视动暴雪,成为全球第二大游戏公司。

Zynga骄人的战绩在让人惊叹之余,也使原本沉静的社交游戏产业成为业界的“新星”。中国市场自然不例外――越来越多的中国社交游戏开发商开始见诸报端。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亦作出预测:“未来两年中国类似(Zynga)的公司也会很有价值。”

的确,这一产业有着美好的前景。但在这股发展热潮的背后,是越来越激烈的“红海战争”。

SNG产业的“放大效应”

中国社交游戏开发市场真的很火热。

数据公司CNZZ报告显示,2011年初,中国社交类网游的累计数量仍然以每月近百款的速度递增。此外,当《中国计算机报》记者打开一些社交游戏开发商的主页时,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企业在主页很显眼的位置上,甚至是拿出主页的一大部分页面来展示“招募人员”的信息,有的企业只在官方网站上留下人力资源部门的联系方式而没有其他联系方式――开发商扩大规模的急切心情可见一斑。

与这些现象相伴随着的是资本高涨的热情。

“目前,市面上很多大家认可的公司都融到资了,小的融到百万美元左右,大的已经融到千万美元级别了。” 清科创投执行副总裁叶滨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清科创投于不久前刚完成了对国内社交游戏开发商恺英网络的投资。叶滨表示,恺英网络是他们在这个领域投资的第一个企业,清科创投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至少再投资1~2家这类企业。

之所以有这样的投资热情,源于叶滨坚信社交游戏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交游戏的推广平台主要是社交网络(SNS),如果有个游戏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做成功了,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移植到海外的社交平台上去。这种易复制性会使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被放大。”叶滨解释道,“此外,传统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网游的用户规模有限,但社交游戏和移动网络结合后,一款游戏既可在传统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玩,又可以在手机上玩,这样就产生了另一种放大效应。”

据叶滨介绍,原来的一款大型网游有几万用户就已经算很成功了,到后来出现的网页游戏,其核心用户群还是大型网游的那些用户。而目前,社交游戏的用户数量则可达到千万级别。

也许正是这种放大效应和庞大的用户规模,让中国的许多开发商和投资者愿意投入其中。但目前,中国的社交游戏开发商却更愿意进军海外市场。原因何在?

盈利主要源于国外

2009年6月成立的中国社交游戏开发公司乐元素,在其成立的三个月后就开始盈利。另一家同样成立于2009年的开发商MagnetJoy也已经盈利。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主要收入都来源于海外。

这一现象不止发生在乐元素和MagnetJoy身上。“目前,大部分中国社交游戏开发商的盈利都来自海外市场。”乐元素首席产品官徐辉透露。这也就不难理解很多中国开发商的网站主页以英文示人的原因了。

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从中国社交平台的开放性和中国消费者的付费习惯上找到原因。

“当时,我们看到国外社交平台开放得更彻底,进入门槛更低,所以我们选择了先进入国外市场。”徐辉直言,“而在国内,由于各种商业环境因素,导致企业对开放持谨慎乐观态度,有时候一个平台开放后又退回去,然后又开放。”

叶滨也指出,中国社交游戏市场本身很大,但是中国的社交游戏市场很依赖于腾讯这个平台。腾讯在目前的开放程度没有那么高,要进入其平台不会那么容易。

而与开放性相关的是开发者十分关心的分成比例。

据了解,Facebook的分成比例是3:7(Facebook分走三成),海外市场很多平台都采用3:7或4:6的分成比例(社交平台分走较少的部分),而在中国,比如人人网就会分走毛利润的52%。

“游戏开发商并没有获得社交平台的核心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只分到一半以下的收入,很影响开发商的兴趣。平台如果能给予开发商更大支持的话,它肯定也能得到更多开发商的支持。” MagnetJoy联合创始人郭启睿表示。

除了平台本身的问题,消费习惯是另一道坎儿。

“我国的玩家在这个领域的消费能力较低是这一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CNZZ的分析师表示。郭启睿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国内用户不大习惯在虚拟物品上付费。国外用户的付费能力要比国内高一些。

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小公司现在想进入这个行业,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郭启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2010年初的时候,欧洲那边的社交平台上基本没有社交游戏,你做得再差可能都有人玩,但你现在再过去,全是中国公司做的社交游戏。” 郭启睿向记者描述了过去与现在发生的变化。在他看来,现在,这个行业的主要门槛是获得用户的成本。“目前,各种题材都已经被做过了。在这个先发优势很明显的领域,有了先进入者,后来者即便完全山寨别人的游戏,也很难再有市场了”。

CNZZ的分析师也认为后来者获得用户的门槛正在提高:“2011年以来,社交类网游的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几大社交网站提供的主流社交游戏应用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一款新的社交游戏从投放进入市场到获得一定数量用户的周期越来越长。”

实际上,用户获得成本的提高从另一角度来看,是游戏设计和运营门槛的提升――因为只有更好的设计和运营才能使产品在社交网站脱颖而出。

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互动;口碑营销;六度空间理论;平台

一、引言

社交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形态以及媒体使用情况发生了改变。作为社交网络的代表Facebook,在2011年1月份,Facebook独立访问用户数量为1.53亿,相当于美国网民的72.2%, 它使网络在继Google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一个‘关系’的时代。

国内外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社交网络的由来以及其社会问题、社交网络给社会化营销带来的机会等问题上。与媒体发展相伴随的是广告的发展。社交网络的发展必然带动了广告的发展。那么它到底对品牌的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人人网的分析来找出答案。

(一)社交网络简介。

社交网络一般由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人空间。主要放置个人的日志、照片、新鲜事等等。第二个层面是熟人空间,即好友关系加好友动态。第三个层次是陌生人空间,即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网络,如论坛、圈子等。第四个层次是开放平台加各种应用,主要是以社会活动为主。通过这四个层面,可以发现社交网络的抓住了网络的本质―沟通。它把线下的社交搬到了线上。这一形式,使人们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市场营销也随着媒体的分众化、消费者的碎片化,把目光渐渐的投向了社交网络。

相比传统媒体而言,社交网络的特点有:1.公征性。在信息碎片化的社会,传统的媒体很难抓住受众的注意力。社交网络能把喜欢同类事物的人聚在一起。在消费者“碎片化”的今天,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2. 能动参与性。传统的媒体的播放方式是少数对多数,把经过精心编制的内容传达给面目模糊的媒体大众,而社交网络是参与者自己把他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社交网络的平台出去,并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广泛分享。3. 无时空限制。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按时间段、地区播出,观看受到时空的限制。而社交网络则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主动权在受众的手里。

与MySpace、天涯、猫扑社区网络等相比,社交网络的实名制与强大的互动性,给参与者创造了很轻松友好的空间与平台。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交友,而是以线下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与新朋旧有联系。这点使得其社交网站显得可信度与好感度较高。

二、理论背景

(一)六度空间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六度空间理论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正在发挥它的强大功能。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从线下的生活搬上了线上的平台,使这种纽带呈几何的速度增长、加强。并且,由于这种平台的开放性与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使产生并加强‘纽带’的交流成本缩小,使其方式更加多元化。

社交网络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也赋予了社交网络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拥有强大而精准的用户数据库,可以知道用户的真实身份、交际圈子、兴趣爱好等内容。

(二)口碑营销。

赛斯•高汀在《紫牛》里提到‘喷嚏效应’。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营销并非简单运用多重影小工具,在不同的接触点创造与消费者对话的机会。网络的‘圈子’的参与式营销是通过一个‘有意义’的营销创意(创意病毒),邀请或吸引某个网络圈子中的消费者加入创意体验中,那个容易被创意病毒多感染的“打喷嚏的人”,这时候就会主动在自己的圈子中推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价值交流,让营销活动在消费者之间互相的营销、传递,进而吸引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圈子的参与。

由于社交网络的公征性与能动参与性,社交网络成为口碑营销首选的媒介平台。

三、对人人网广告的研究

通过对社交网络的综合比较,笔者选择以人人网为例,对社交网络广告进行分析。研究其广告对品牌的影响。人人网的目标用户:18-23岁大学生人群,注册用户:2200万(在校)3500万(累计)已开通国内3000所,海外1500所大学。是比较典型的社交网络。

通过对人人网网页的浏览分析,笔者总结了人人网广告的四种形式。1. 人人网互赠礼物。人人网的免费礼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过年过节,或是弘扬爱国精神的礼物。另一种就是又特定的公司赞助的礼物。比如百事可乐,必胜客,卡尼尔赞助过校内的免费礼品。2. 人人网群组。人人网群组中点击推荐群组,右边会出现赞助商群3. 主题新鲜事。在这些分享中有很多都是广告的潜在形式,一种是直接让你产生兴趣前去购买或消费的。诸如像上海好玩的去处。但更多是做品牌的,如APPLE的透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帖子。4. BANNER广告。与其他网站的广告形式并无太大的区别。

关于研究一个媒体平台对品牌的影响,主要应从两个指标来看:1.品牌的认知度 2.品牌的好感度。

笔者用在线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人人网用户进行了调查。分别对人人网用户的人人网使用情况、人人网用户对校内各种类型的广告的认知度以及好感度、对人人网上广告各种品牌的认知情况做了调查。

人人网的用户有84.31%是21-25岁的。每天都上人人网的占50.98%,每周上人人网的次数在3―6次的占17.65%。每次在人人网上花费的时间在30分钟至40分钟的占39.22%,少于30分钟的占45.10%。在上人人网的目的时,联系朋友的占92.16%,获取信息的占70.59%,分享信息的占62.75%,休闲娱乐的占49.02%。在问到人人网上的主要活动时,有80.39%的人是阅读与分享他人的日志、照片,有72.55%的人是浏览朋友的新鲜事,有58.82%的人是在人人上给朋友留言。

关于人人网广告的调查,有45.10%的人没留意过人人网上的广告,有25.49%的人留意过但并未点击过广告。在关于为什么会留意到人人网的广告时,27.45%的人是因为朋友的推荐,其比重最大。60.78%的人会关注朋友推荐的品牌,但不一定购买。

在问及什么样的广告更易引起兴趣时,有43.14%的人认为娱乐、游戏等类型的广告更易引起兴趣,39.22%的人认为公共服务信息更易引起兴趣。

另外,有70.59%的人认为人人网上的广告与其他网站的广告并无多大的区别。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看出,人人网用户的年龄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在20-25岁,人人网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些年轻人喜欢在人人上联系朋友,关注他人的动态,与自己圈子里的人联系比较紧密。他们喜欢公共服务信息、贴近自己生活的信息或者有娱乐传播价值的信息。对朋友或是推荐的广告信息信赖并且关注。对平常的网络广告形态持消极态度,不太关注。

人人网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主要是在满足用户进行人际沟通、体验归属感等心理需求。人人网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品牌的核心目标受众,他们的口碑宣传会数倍的放大营销效果,使品牌能与消费者发生一对一的互动,从而博得消费者的好感与忠诚度。

(一)问题与局限。

人人网上有70.59%的人认为人人网上的广告与其他网站的广告并无多大的差别。

笔者通过对二手资料的分析整理,认为人人网上的广告投放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互动的问题。

人人网上的广告大多数都是传统的banner广告,有很多都是通过点击进入其品牌的网站。这样的广告并没有很好的利用社交网络这样一个平台,而仅是选择它的精准目标受众。殊不知,没有与受众产生互动的,没有让受众主动去寻找信息的广告在web2.0时代是行不通的。

2.顺势的问题。

在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如果一条信息能够影响到一群受众的话,那么这条信息的传播就会呈几何的发展。在社交网络上,广告主应该很好的了解社交网络上的用户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然后去他们所关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把自己门户的广告又投到人人网站上。

社交网络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社交网络的发展也逐渐与商业模式接轨。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方式。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媒体。在这里,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社交网络的发展就是品牌与个人沟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刚.新媒体与广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休斯/Hughes,李芳龄,口碑营销/ Buzz marketing: get people to talk about your stuff,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马成, 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4】卓骏,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系列丛书/E-Marketing,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郭振玺,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来自移动互联行业的投资者、开发者、行业专家、媒体人等百位参与者将被分为十个小组,就移动互联网领域的20个热点议题进行讨论。

活动将至,主办方今日揭晓了活动参与嘉宾与热点议题。据悉,参与活动的投资者包括:上地天使投资、蓝驰创投、CyberAgent Ventures、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联想投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DCM等国内外知名投资公司。

活动当天将现场《Mobile workshop 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发者调查报告*数据简报》完整报告。

关于移动互联的20个细分话题包括:

系统平台——不同OS与浏览器走势分析;浏览器的开放平台机会;Web App在浏览器端的机会;Android变异系统机会分析;从OS进化看开发方向

应用工具——典型、热点应用工具分析;不同类别工具市场成熟度集中度分析;应用工具开发盲区;跨平台工具开发;App安全、统计、工具开发

social社区——IM-微博-SNS等主流应用分析;Kik类市场机会分析;碎片时间与用户社交使用行为分析;与LBS相关的SNS;Social开放潮分析

娱乐游戏——热点排行游戏产品分析,游戏应用盈利状况分析,不同游戏平台动向分析,音乐类产品应用与版权渠道分析,手机视频市场前景探讨

电子商务——团购如何通过手机到达用户;电子商务植入Apps;基于Apps的电子商务Network可能性;移动支付与Apps微支付市场推进分析

广告营销——App如何用来营销;典型Case Study;移动广告网络;用户习惯-偏好-场景与营销方法,移动广告-媒介接触与营销效果评估

LBS——位置服务如何超越Check In;LBS与SNS、电子商务、微博、结合状况及融合前景;GIS、街景、AR与LBS 关系变化趋向;Layar分析

手机阅读——电子书、电子杂志在手机端市场前景;手机与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未来市场格局分析;典型、热点手机阅读应用产品分析

生活服务——移动互联与本地化生效消费资讯服务的最佳结合案例分析;房产、餐饮、娱乐、电商、团购、地方门户网站的移动互联网布局

特别例外——编外主题,非常规话题,创新、特异主题

渠道分发——App海外市场在i OS、Android等多平台分发渠道分析;如何选择优秀的商;、联合运营与直接卖掉产品之间的分界如何把握

版权合作——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音乐、出版物、游戏版权交易市场状况分析;版权渠道选择;计量与计费方法;版权保护新技术手段

推广合作——App自己的营销怎么做,推广方法与营销渠道;用户发展、流量推广与交换;提高用户黏性的关键;如何以免费带动收费

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所必须关注的重大技术创新;AR增强现实技术、3D显示技术与应用、html5与内容应用分发、云视频

应用商店——运营商、终端商、OS、浏览器、第三方等不同应用商店发展状况分析 ;开发者的跨平台策略; 如何利用In-app payments杠杆

终端设备——从终端技术、产品形态看应用开发方向;终端的标准化与开放平台选择;终端厂商的价值链扩展路径差异及前景分析

电信产业——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应用层的新动向分析;运营商的OS、IM、微博、Kik、移动支付业务分析;移动互联网生态基础变化

互联网公司——门户、视频、搜索、电商、社区等互联网公司的移动战略;在互联网App化的当下,Web思维如何转换为App思维,具体如何行动

娱乐产业——娱乐产业的移动机遇?音乐、影视、电视业者进驻移动互联网的路径与方法,传统基于SP的无线娱乐产业如何向App转换

特别例外——编外主题,非常规话题,创新、特异主题

篇9

社交数据是一座大金矿,这一点社交平台深信不疑。伴随越来越多的广告商、产品生产商、品牌营销商对连接社交网络世界的迫切渴望,用户数据所蕴藏的价值能量正日渐浮出水面。接下来,就看社交平台自己及其他数据营销公司如何对这一宝藏探索了。

社交数据掘金之路

社交巨头Facebook和Twitter很早时就开始他们在社交数据领域的掘金之路。

衡量一个事物的真正价值不仅要看它已经做了什么,更要看它还能做些什么。如今的Facebook就像是一个刚刚打好地基的庞大数字城堡,在历经了股市浩劫之后,如何尽快将用户数据变为实现增收的利器对Facebook来说已刻不容缓。至于它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的,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它的一系列动作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2011年5月,Facebook加深了与微软Bing间的合作,开始利用Bing深度整合Facebook的社交数据库。比如,在你给出一个搜索请求后,Bing不再仅是用一个单独的悬浮面板展示你朋友在Facebook上“喜欢”的内容了,而是将直接根据“喜欢”对搜索结果进行重新排序。

到了2012年8月,Facebook在挖掘用户数据价值的道路上又向前跨一大步,它收购了曾开发社交分析工具Swaylo的社交数据分析公司Threadsy。而这意味着Facebook开始将对挖掘用户数据价值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不仅如此,其CEO扎克伯格在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曾公开表示:“在回答用户问题方面,Facebook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引发了媒体和业界对其做搜索引擎的疯狂猜测,而最终他也如大家所愿地确认了这一点。推出搜索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建立在拥有足够大的数据基础以及对这些数据有一个全面的结构梳理的基础上。

“Facebook的价值在于他们掌握了庞大的用户数据。这家公司将会通过页面的连接、内容还有自家的社交内容来提高搜索引擎的效果。”法国网络技术公司X-Prime Group的社交媒体经理Christophe Henner清晰地指出了Facebook涉足搜素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扎克伯格也表示,目前Facebook上每天有超过10亿个查询,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将为具体用户打造量身定做的搜索引擎。

不同于Facebook用户所形成的强关系链,Twitter用户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弱关系链,它也更强调自己是一个注重新闻传播以及话题性内容讨论的社交媒体。在这个平台上产生的用户数据样本或许不具备Facebook那种带有明显的个体行为因素特征,但也极具公共信息分析价值。

尽管用户数量方面不及Facebook,但在很多人看来,Twitter的兴趣图谱优于Facebook的社交图谱。Twitter的用户数据所能产生的潜在价值同样令人惊叹。这从人们正在发明的利用Twitter社交数据各种让人吃惊的应用就可看得出,从社交监测到医疗应用,甚至可以去追踪疫情爆发。对于这些细分领域的应用所产生的实际价值,Twitter用户数据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这些用户数据的挖掘上,Twitter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不久前Twitter与Salesforce.com签署了数据管道授权协议,Salesforce因此能访问所有的Twitter公共数据,这也是Twitter的社交大数据与企业应用直接对接的一个信号。

在如何梳理海量数据的问题上,Twitter更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该公司数据科学家Edwin Chen透露,Twitter内部希望尝试一种全新的大数据系统——Spark。Spark是一个基于内存计算的开源的集群计算系统,目的是让数据分析更加快速。这一方法将大大提升Twitter进行数据分析服务的速度。

通过过滤用户归属地、发推位置和相关关键词,Twitter建立了一系列定制化的客户数据流。比如,通过过滤电影片名、位置和情绪标签,你可以知道洛杉矶、纽约和伦敦等城市最受欢迎的电影是哪些。而根据用户的个人行为描述,你甚至能搜索到那些在加拿大化学的日本游客。如果将社交数据与其他金融数据结合,你甚至能把Twitter变成一个股票交易工具。

隐私问题成最大障碍

既然这些数据产自用户,那么对用户隐私的触及便不可避免,这也是从事掘金用户数据不可规避的风险。Facebook就曾因通过与数据收集公司Datalogix的合作,跟踪和使用用户的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评估Facebook的广告效果,而引发了隐私维权机构的质疑。

在挖掘并使用用户数据的道路上,用户隐私的问题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正是这一问题的不同监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国内社交平台对数据开发的相对滞后。

在国内,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众多开放式社交平台均未对用户数据进行公开的商业性开发。据微博平台的运营人员介绍,对用户数据的开发运用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开发这些用户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会触及用户以及舆论对保护隐私的敏感神经。国内的这种对用户隐私高度保护大环境,最终造成了如今国内较大社交开放平台对社交数据大规模开发的延迟。在国内的数据市场上,有得仅是一部分第三方数据监控管理公司的小打小闹。

众趣(Social Touch)是国内第一家社交媒体数据管理平台,据其事业总监吴璇介绍,目前国内主要的社交开放平台在用户数据的开放性方面仍比较保守,身为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能够获得的用户数据还十分有限,要使用这些用户数据需获得用户许可。众趣通过运营统计学等相关数据分析原理对用户数据进行过滤,最终完成的是对一个用户的行为、动作等个体特征的描述。这些描述可以帮助品牌营销者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需求;也可以帮助企业的领导增强对自己员工的了解。

除了对个体以及群体行为特征的描述外,吴璇还表示,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还可用于对用户群体的行为预测,从而为营销者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市场分析。

由于受到目前开放平台在用户数据方面开放程度的限制,这些第三放数据监测机构在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上还不能做到十分精准。吴璇指出,目前众趣数据分析的结果只能精准到群组而无法达到个人。

据吴璇介绍,目前,此类的用户数据研究除在市场营销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之外,目前大多还主要用于配合一些小调研。此外,这些数据还可以实现对用户甚至企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其在金融领域也有一定程度的使用。

对于所获得这些用户数据的价值变现问题,吴璇表示,由于受到数据获取量及准确性的限制,众趣还尚未考虑这一问题。不过她相信,开发社交平台上的用户数据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数据的发展前景必然十分广阔。

人人都知道社交网络的数据是一座金山,当中蕴含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对此社交平台自然不会无动于衷,2012年4月,新浪微博与全球最大面向企业的社交数据提供商Gnip签订协议,允许其对新浪微博的公开社交数据进行访问和抓取。借助Gnip的力量,新浪微博上开启了对用户数据价值的挖掘。

虽然各大社交平台至今还没有公开地对更多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开发,但据微博平台的工作人员介绍,平台上所产生的用户数据依然被平台运营者牢牢掌握在手中,而如何将这些数据的价值释放出来则是这些平台一直在暗暗探索的。

当分享已成普遍现象,大数据时代来临成为大势所趋,海量用户数据将制造出巨大的价值早已是不争的事实。IBM社交分析师玛丽·华莱士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社交媒体网站正在收集越来越多的数据的形势下,它们或许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利用这些数据盈利,并使其取代广告成为自身提高收入的主要方式。这些社交网站真正的价值可能在于数据本身。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寻找到既能充分利用用户数据,又可合理规避对用户隐私的威胁,社交数据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将会彻底被开启。(来源:腾讯科技;编选:)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篇10

N=Shantanu Narayen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和社交媒体的流行,创意人员在企业中的角色正快速发生转变。从业人员面对多方压力,跨越不同的媒介和领域展开工作,关注消费数据和技术分析,以此创造出更加吸引公众的内容。在Adob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hantanu Narayen的眼中,这是件可喜的事。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创意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创意带来的商业影响力,创意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也愈加重要。

C:在多平台的社交网络时代,移动端对创意行业有怎样的价值?

N:设计师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刻可能会有不同的灵感,移动端的好处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再单纯作为消费者的娱乐产品,而成为设计师构思设计的工具。中国市场移动终端设备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非常高,中国用户在移动端上消费各种各样的内容,在移动端耗费的时间非常多,而且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对创意人员来说,他们应该已经看到消费者对于创意内容的海量需求,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创造出更多的内容来满足市场。

C:Adobe最近的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意人员越来越关注商业影响力,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N:从全球的角度来说,人们越来越追求美观,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每个行业都存在的趋势。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创造出来的内容对商业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当创意人员在公司制定一个战略或者规划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扮演中心角色。新的技g和复杂的产品虽然为创意人员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能展现不一样的东西。移动应用程序的出现已经颠覆了很多行业。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跟商业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可以更加密切地关注到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最终在商业世界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创意人员开始注重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让我们更加清楚目标人群是谁。比如说我们通过数据分析知道在某一类人群当中,他们彼此推荐内容时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数据使我们从另一个维度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

C:在你看来,中国的创意行业中还有哪些潜力有待挖掘?

N:人们提到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往往会把这个群体想像成一个狭窄的类别,总是认为是指那些以创意为生的专业人员,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把思路拓展开来。我认为还有很多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工具去实现自己对某个创意的表达,比如摄影师、公司里面定期公司信息的人员,或者制作产品手册的负责人,他们都有这样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培训创意行业的人才在未来是有巨大前景的,因为当下一代成长起来的时候,他们做家庭作业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某一个项目、任务就可能使用到这些工具。你观察中国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的年销量,会发现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数字创业市场。根据我们的预计,中国现在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是350多万,每年贡献了4500万元的GDP,每年的成长速度是11%。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中国在数字化体验的转变上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加速的过程当中,市场对于内容的差异化有着极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