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社会利益

一、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就是指将企业的某些社会责任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规范化、形式化,受到法律的拘束,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履行其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以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当前尽管我国理论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专门化,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劳动法、自然资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企业法等诸多法律还是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散规定与收录。

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必要性

(一)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评价研究报告》中所列举计算评定的“2008年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排名”可知,我国百强企业的责任管理指数、市场责任指数、社会责任指数以及环境责任指数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1.6、37.6、30.2以及27。

不难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下,平均指数仅为31.7,仅14家企业勉强达到了合格线;企业尚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系统认识,未将其纳入管理体系,因此责任管理得分远低于市场、社会、环境三类责任实践得分,而责任实践中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的指数也要低于市场责任的指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在整体上要高于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当下,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情况并不容乐观,结合报告数据与社会现实,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对消费者、雇员、环境与资源三个方面。

1. 对消费者的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第一,产品与服务质量不达标,危害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未尽到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第三,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现象屡有发生。

2. 对雇员的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第一,虽然新《劳动合同法》明确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中小企业同雇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仍不足60%,这就使得雇员在自身利益遭受企业侵害时得不到法律上的有力保护,使得保障机制不能充分发挥。第二,企业工作环境较差。企业未能给雇员提供卫生安全的工作环境,近年来多起因工作环境不达标所引起的安全事故需引起我们重视。第三,企业不重视雇员心理环境的建设。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雇员的工作生活节奏也明显提速,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由于未对员工心理环境进行合理建设,适度疏导,也导致额不少悲剧的发生。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开始尝试从心理环境的角度去探讨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此外,企业强制加班、拒交社保、雇佣童工、克扣工资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3. 对环境、资源方面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粗放型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时期,但是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迅速发展的事例仍时有发生,这是同科学发展观相悖的,不利于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此外,一些新型材料,新兴能源的研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我国企业缺失社会责任的原因。第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第二,社会大众公共利益维护意识薄弱,公益诉讼制度的欠缺。第三,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外部动力不足。

政府在充当社会利益代表者以及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时没有很好的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形同虚设,未能给企业形成足够的外部压力,促使其在法律的约束和政府的监督下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可行性

虽然我国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不过短短数十年,但是在面临着我国社会经济现实需求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所需要的各种可行条件也应运而生,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核心文化价值支持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撑。“公平”、“正义”“和谐”是我国数千年来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映射到人们对利益的认识与判断上便形成了以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为首要目的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利益观。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提供了舆论以及思想上的支持。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且长时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也就使得企业与社会大众能够站在社会本位的角度,更快的去适应与接受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进程的加快。

(二)国内理论创新的指导以及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运动的推动。我国在吸收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精华的同时,紧密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经典理论扬弃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理论成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的推动,许多国家都已经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立法规范,这在推动我国加快法律化进程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三)法律的保障以及政策的支持。虽然较为分散,也未能形成体系,但我国的《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诸多法律均对企业社会责任涉及与规定,新《公司法》中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对于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实践更是起了宣示性的意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积累了立法经验,奠定了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第3期.

[2] 张士元,刘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商研究, 2001第6期.

[3] 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第3期.

篇2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被丰富被多元化的认知过程而建立在相关理论发展基础之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理解为是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从内容上看,可以将其分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和环境责任等,从履行程度上看,可以将其分为必尽责任、应尽责任和自愿责任。

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既是一个经济性组织,又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它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如何让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自身经济能力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共赢的局面,这就突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社会责任并不是让企业去做新的事情,只不过是让企业用新的方法、新的眼光去做事情,必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有效的处理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来增强全社会的幸福感。

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产生和公众的理解误区

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产生及解决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化,不少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会忽略社会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从而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拖欠工人工资、偷税漏税等。这些负面现象的产生不仅不利于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当这些问题频繁出现并且激化各群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有必要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对企业行为做出一定的规范和指导,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来维护我国经济正常健康的运行。

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必要性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生存中,它对企业循环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强自身的可信度,赢得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企业将社会责任落实到日常生产运行中,增强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互信意识,使利益相关者更愿意提供优质的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再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减少成本浪费、降低风险、增加企业商誉、提高工作效率等。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利他行为,更是一种利己行为,达到合作双方双赢的局面。

对此,企业社会责任应从三个层面来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第一,加强企业责任意识,重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正确看待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第二,建立相关完善的制度规定,制定一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来约束企业行为;第三,通过社会相关利益者的监督来促使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落实,利用现阶段社会关注日益广泛和加强,通过社会舆论压力来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2.我国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理解误区

在我国,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很片面,只有纠正了大众与企业的片面认知,才能更好的让企业自觉履行自身的职责,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经济阻力。

第一,企业的社会责任不等同于慈善捐助。慈善捐助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它属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层次境界,但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仅仅只涉及到捐助对象,还涉及到企业对股东、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会其他相关者的责任。这些责任的涉及面更广,也是企业应该负担的基本责任,而这些要求反而容易被人忽略。第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其发展阶段无关,而是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的发展过程的。很多人认为微小企业或者刚起步的企业不用承担社会责任,而应该是发展壮大的企业去做,这种想法显然是片面的。任何企业不管处于何种阶段都应该履行社会责任,而不应将基本责任忽略,只关注企业的自愿行为。所以,正确的社会导向和强有力的公众监督是保障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的基础。

三、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

1.政府监督层面展开

政府是影响企业行为最为主要的外部因素,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既缺乏公民社会的基础,也缺少相关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企业发展环境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私营中小企业的道德水平不高,所以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强制力来推行企业落实社会责任。

(1)制定科学的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标准

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以当地GDP数值为基础,很多政府官员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过分追求GDP增长,导致不加选择地招商引资,只重视企业的利润和税收,对企业的违法行为没有有效地引导和约束。有些地方官员只看到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没有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所隐藏的问题,势必会产生矛盾。所以当企业发生社会责任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追究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我认为还应该同样追究相关地方政府官运或负责人的责任,这样更能约束地方政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加强了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促使企业提高经营形象,也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2)出台有效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奖惩制度

所谓奖惩制度的建立,更多的是政府出台一些必要的奖励措施,来有效地激励和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强调的是政府的引导功能。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短期内,必然会增加成本,对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较大的冲击,政府应该从现实角度和发展的全局性出发,落实有效的引导机制,通过赋予履行社会责任优秀的企业税收优惠、信贷担保、减免规费、优先政府采购权等一系列措施,来激励小企业的自愿性,同时,政府也可以建立一系列的环境、员工福利以及社区服务等机制作为补偿,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帮助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增加市场竞争力。对于应履行而不履行的企业,也应该建立合理的惩罚机制,强制企业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性,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社会引导层面展开

企业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范畴上说,企业的身份可以理解为“社会公民”,企业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资源,而企业随着自身的成长也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发展状况与社会相关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新媒体的产生,拉近了企业与社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距离,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就尤为重要。

(1)倡导企业开展绿色生产,社会进行绿色消费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因素的影响,生产方式属于粗放经营型,不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所以积攒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其中消费行为成为了主要的推动者,正是由于大众过多的消费引导了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而且消费者行为习惯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倡导绿色消费。

我们应该培养绿色消费的观念,这样有利于促使企业开展绿色生产,使用环保材料生产产品,开发保护环境的新能源,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等等。通过消费习惯来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通过大众行为来规范企业行为,让社会公众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职责。

(2)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功能,约束企业行为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媒体力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关注呈现上升趋势,显然,这与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有关系的。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社会公众通过媒体的报导会引发媒体导向,既可以树立一个企业的美好形象,也可以让一个企业马失前蹄。所以,面对媒体舆论的“双刃剑”,我们要让其发挥独立的社会监督者的职能,公正客观的反映实际问题,不受企业影响,从而促使企业积极做好自己应负担的责任。

3.企业推进层面展开

要想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贯穿到企业中,光靠外界政府和社会大众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从企业自身出发,调动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要树立企业责任意识,就要弄清楚如何协调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与社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到企业所处的位置和发展前景,有助于企业很好的贯彻落实社会责任。

(1)树立企业责任价值观,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感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关系到企业与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关系,这就要求企业正确处理各方关系的价值导向,使企业各职员的思想意识保持一致。将纸面层次的价值观落实到实践层次的工作中,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及资源环境,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感。首先,从企业内部来说,要增强每个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员工真正的理解社会责任,转化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其次,当今市场经济不再是以资本和技术竞争为主流,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软实力也尤为看重,所以要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正视企业的软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2)认清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现实能力

企业要认清社会?任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正确看待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企业在经营中要兼顾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企业首先要努力增强自己的经济能力,这样才有资本去履行社会责任,而不要颠倒两者的位置,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尽最大力去履行社会责任。第二,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要考虑企业的实际能力,不要盲目的受到错误舆论的引导,而使企业陷入经济困境中。第三,企业要注重实效,行胜于言。企业要将理念落实到实处,注重实效,做到表里如一。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竞争了,而是包含多方面、多领域的综合性竞争。在这一大背景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社会责任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增强企业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日益重视,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被赋予新的内容。因此,加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一概念自产生起,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问题上,不同学者,不同流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一定环境下,对利益相关者以及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与自身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包含经济、法律、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责任。

煤炭企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企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煤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煤炭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内涵。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对其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环境、社区、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股东、债权人、员工等)承担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以创造企业价值,实现煤炭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响应国家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向全社会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曾经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由此可见,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其响应国家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利益以至全社会公众利益得到保护,这样,企业能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能够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践行社会责任还能够培养客户忠诚度,提高企业市场地位。特别是像煤炭企业这种对社会影响大的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更能够显著提高其自身竞争力。

三、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一)我国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所取得的成就

2007年,我国的神华企业第一次公布了规范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在以后每年连续社会责任报告,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两年后,中煤等20多家企业相继社会责任报告。

此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还专门组织对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明显增强。近些年来,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煤矿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煤炭企业在履行法律责任方面,表现也比较积极,大部分企业都认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执行。依法纳税,诚信经营。此外,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尝试开展有效的环境保护活动。

(二)我国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煤炭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持久动力

鉴于煤炭企业对经济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全社会对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较高。然而,很多煤炭企业仍然对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着很片面的看法,不能够充分理解践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和意义。一些煤炭企业仅仅是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承担社会责任,而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从而导致这些煤炭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持久动力。于是很多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只是应付性地去承担社会责任,其效果可想而知。

2.煤炭企业没有完整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相关经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是社会责任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煤炭企业由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无法建立社会责任的管理和推进体系。此外,很多企业出于公关目的,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立不感兴趣,而热衷于对外宣传。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这些企业仅仅完成了安全生产体系、节能环保体系等部分体系的建设,远远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

3.煤炭企业较重的负担影响了其履行社会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煤炭企业承担了很多企业办社会的责任,直到目前,很多企业仍没有完全卸下这部分包袱。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煤炭企业承担了过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这一情形下,煤炭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从事其他活动,将很难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煤炭企业过重的负担,阻碍了其践行社会责任。

4.煤炭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

在我国,大型煤炭企业与中小型煤炭企业之间,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数量较少的大型煤炭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处于领跑地位,这些企业在安全措施、员工待遇、慈善、履行法律责任和对外捐赠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较好地践行了社会责任。大企业由于其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在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型煤炭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金不足,利润少,因此并不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的来说,由于众多中小型煤炭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较差,我国煤炭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四、如何让煤炭企业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

要让煤炭企业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进行努力。企业社会责任看似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但事实上,企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的,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法律和政策支持,才能有效地践行社会责任。

(一)从政府层面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和措施

政府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为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给予保证,为这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1.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对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有效的约束

2005年10月27日,我国颁布新的公司法,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十七条也规定:“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促进我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新公司法中虽然明确提出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但是我国其他一些法律对这一问题涉及的较少。因此,我国政府和立法机构应该积极加快制定全面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法可依,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2.建立科学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对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对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评价,可以披露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促使这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首先必须将各煤炭企业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并且要积极动员政府审计部门、环保部门、司法部门等参与评价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企业的行为。其次,要确定评价的内容,要确定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内容,首先必须界定好煤炭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煤炭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股东、员工、社区、政府、债权人、消费者等,也包括环境。因此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对股东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和对环境的责任。第三,还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将评价活动量化,便于比较和分析。例如,可以根据利益相关者诉求,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为满足股东利益,设立股利增长指标,为了保护环境,设立“三废”减排指标等等。

3.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

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对煤炭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归根到底,是让企业中所有人形成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重点抓好三个方面教育:一是危机教育。危机感同责任感是有密切联系的。趋利避害是任何人或组织的共性,谁都害怕危机,有危机感就会有责任感,甚至产生排除万难去克服危机的强烈责任感。由危机产生的责任感,有时会激发出难以想象的能力,创造出超乎寻常的伟业。二是典范教育。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注意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较好地结合起来,防止先进人物奉献与索取的过大反差。三是事故教育。用事故教育来是树立企业的责任感。如煤矿的火灾安全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顶板塌陷事故、透水事故等等,给人的印象往往异常深刻。

(二)从企业层面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和措施

作为企业,要将社会基本价值与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在一起,这样方能有效地践行社会责任。

1.煤炭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影响,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要让煤炭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关键是要让企业领导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企业高层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高度,引领整个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践行社会责任。否则,企业社会责任将成为一纸空文,因缺乏有效动力而难以实施。

2.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意义显得越来越突出。国内学者陈明已经提出“责任性战略”的思想,即企业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为愿景,诚信经营,热爱员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以塑造具有高度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企业文化,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创立有利于与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煤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主动采取社会责任战略,将社会、环境以及其他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3.培养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煤炭企业,其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煤炭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煤炭生产经营一切活动的思想核心。培养煤炭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改善企业员工的福利条件,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结

当今社会,企业社会责任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煤炭企业虽然在践行社会责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要加强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努力,就政府方面,要制定相应的、促使煤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还应加强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就企业而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并培养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勇.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2,32(3).

篇4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社会责任; 董事

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修订后在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制度,期望通过宣示公司社会责任,解决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以及企业唯利是图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污染环境、侵犯职工利益等现象。然而,由于《公司法》并没有规定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实施的具体措施,理论上学者所倡导的共同治理等社会责任实施机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也难以付诸实践,这导致我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在近年来并没有得到实质改观。但上市公司由于实力强大其经营行为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社会责任的实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改善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笔者认为,在上市公司治理两权分离的状况下,公司的行为是由董事等经营者控制的,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尝试引入社会责任董事制度,以督促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施制度的现状及理论探讨困境

(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施制度的现状

公司社会责任是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而进入到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卡罗尔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公司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学界一般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是对公司在经营中唯利是图的反思,学者鲍恩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按照我们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要求,向有关政府靠拢,作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在我国《公司法》以立法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条款之后,鉴于这是一个原则性条文,缺乏具体的实施制度,为了落实《公司法》的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9月制定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8年5月14日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督促上市公司承担公司社会责任。但以上规范并未解决公司社会责任缺乏实施机制的问题:其一,以上规范均是指导性、倡导性规定,难以真正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其二,上述规范效力层次低,难以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其三,以上规范本身也未建立起公司社会责任实施的科学机制。比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建议上市公司将社会责任报告对外披露,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也确实在积极社会责任报告,在2008年以后甚至出现“井喷”,使社会责任运动表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社会责任报告几乎都成了上市公司的宣传手段而不是自我约束的措施,比如伊利、蒙牛也了社会责任报告,伊利集团的中国食品行业首份《企业公民报告》标榜长期以来,伊利集团始终坚持“社会价值高于商业利润,安全与健康大于物质财富”的价值理念,但质检总局在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中,蒙牛、伊利的液态奶也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有关机构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从治理与战略、管理、绩效陈述、可获得性和审计四个方面着手,对样本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后结果显示,四个指标的得分都不到满分的50%,质量差强人意。”

由于公司社会责任实施制度的缺失,导致我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经营中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事件近来频频发生,如紫金矿业污染环境事件、双汇食品安全事件等等,这些事件暴露出了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反映出我国公司总体上社会责任的缺失,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至今仍是一种未真实落实的“纸上的法”。在实践中,不少公司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其营业成本,降低盈利能力,从而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一些公司甚至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掩饰不法行为的手段,比如三鹿集团就曾在“非典”、汶川地震等事件中积极捐资,以热心社会责任自居,但毒奶粉事件还是使三鹿集团臭名远扬,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公司社会责任实施制度。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施制度理论探讨的困境

篇5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履行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利益相关者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这既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二)履行社会责任是全社会对企业的广泛要求

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骨干力量,尤其是中央企业大多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全社会对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

(三)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也对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四)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有利于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提升品牌形象,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提升。

三、社会责任嵌入公司治理的构建思路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模式、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可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与否的重要因素,那么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规制企业管理者的行为,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就极其有效。如果企业将社会责任的理念嵌入到公司治理中,可以协调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并将每个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均考虑在内,最大限度调动各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就可以从制度上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落到实处。现实中,很多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视而不见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有效地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导致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而那些拥有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客服短期行为、违法行为,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更好地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四、社会责任嵌入公司治理的机制设计

(一)法律和制度环境是直接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建立保护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明确地制定公司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事项,使社会责任在法律的作用下加以承担。同样通过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机构、关联交易等方面加以明确和说明,保障股东大会不流于形式,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整体利益,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二)构建富有责任感的公司治理文化

公司文化分布于公司组织各个层次中,它是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等公司重要成员在公司运作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公司治理的价值体系、道德伦理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能够给公司带来高报酬、高效益。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就需要塑造公司治理文化。在公司内部通过建立一套伦理道德体系来支持员工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并妥善地处理各个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并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

(三)组织结构方面,考虑增设公司社会责任董事

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往往以牺牲环境、员工利益为代价过分追求企业利润,因此在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中通过在董事会中增设社会责任董事,就可以从制度层面,合理保障企业将社会责任承担的作为一项基本义务。同时,进一步完善监事会职能。通过在监事会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行为的监督,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监事会代表公司行使监督权,监督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行为,避免发生违反国家法律制度、公司以及股东利益的行为。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当前,社会责任信息已受到利益相关方关注:政府要了解企业在慈善方面、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社区居民要了解企业在社区绿化建设方面的信息;消费者要了解公司品牌价值,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等等。建立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转公司治理机制。公司社会责任披露制度主要包括责任主体、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和评价标准等内容,以便社会各界监督和评价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佟丽娜,王玉平.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对企业目标的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07:289.

篇6

关键词:城商行;社会责任型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城商行“社会责任型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工作现状

在浦发银行于2006年了中国银行业第一份正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我国各大银行都相继社会责任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工行等五大行还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社会责任工作,如工行的战略管理与投资关系部、建行的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部。关注公共利益成为各行的战略目标,交行董事会下设社会责任委员会,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家成立社会责任委员会的公司。作为处于积极转型期的城商行也不甘落后,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嘉兴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杭州银行等也了社会责任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例如,北京银行本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使命和“诚信、稳健、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了“积极回应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客户、员工、社区及环境等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不断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以规范责任治理为基础,勇于承担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的责任模型。上海银行已经有了五年的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历史,并将社会责任渗透到自身发展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方案的实施更是加强了员工银行的认同感,使得社会责任观念深入人心。江苏银行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推动人才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党风建设,也树立了良好的文化风尚。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指导下,不少城商行都被亲切地称为“百姓的银行”。

(二)存在问题

1.对社会责任认识比较单一

虽然在灾难来临之际许多城商行都做出了积极响应,纷纷捐款,但由于文化建设的缺失,大多数城商行仅仅将履行社会责任看做是提供经济支持,殊不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还需要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城商行建设社会责任型文化时过于强调经济责任,难以体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城商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差距之一。

2.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力度不够

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履行脱节是多数城商行在在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部分城商行仍然存在着经管分离、部门间合作不够紧密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城商行建设社会责任性文化任重道远。

二、城商行“社会责任型企业文化”建设必要途径

(一)必要性

1.是城商行提高自身软实力的基本要求

城商行扩大总资产规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员工福利,增加公益活动,或许短期内不能看到成果,但从长远角度看必定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

2.是城商行提高自身声誉和知名度的必要保证

由于城商行起步较晚,服务范围较为狭窄,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较为欠缺,所以提高自身声誉、扩大知名度成为了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与最普遍的商业性的广告宣传相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显然更容易从侧面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

3.有利于城商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虽然城商行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国内影响力,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化的竞争看要求城商行顺应建设社会责任型企业这一时代潮流。城商行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土,面向国际,企业文化是其根本,而发展社会责任型文化则是城商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措施

1.诚信经营,树立积极形象

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也是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尤需强调的一点。只有诚信经营的银行,才能树立正面形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行力度。在具体实行时,可将建立诚信文化与社会责任型文化相结合,力图谋求更好发展。

2.加强宣传,扩大内外影响

城商行可以通过举办公益性活动和研发立足公益的新型产品来服务大众。可先通过手册、网站等途径,扩大在行内影响力,然后进行全行宣传,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身认同感,最后通过社区支持等渠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用社会效益的提高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3.关心员工,实现共同发展

员工是城商行的核心力量,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员工,丰富员工生活、加强员工文化建设、完善员工福利制度,力图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4.科学发展,建设和谐企业

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建设和谐企业,营造出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对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也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详细、深入的解读,并组织会议讨论传达,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统筹规划后,将其分解为具体措施下发到部门。

5.立足整体,促进多方合作

社会责任型文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需要全行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完整的规划和各方积极响应、配合,这不仅体现在行内支持,行外也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提高企业自身盈利的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

篇7

关键词:旅游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涵义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学分支。其目标是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下的企业社会贡献率最大化,实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保值增值。

(一)国外的文献综述

西方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成熟。对我国社会责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1924)年在其著作《管理哲学》提出,书中泰勒被批评为过于简单化的看法是什么促使工人。奥利弗谢尔登的主题,泰勒曾帮助发展科学的管理,这种工作不应偏离的主要人力经理的工作管理。同时书中提到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的。

戴维斯(K.Davis,1968)他将企业社会责任化分为两方面,社会―人的责任和社会―经济的责任。这将社会责任的主体扩大到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它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由个人承担转化为由作为法人实体的企业承担。

弗里德曼(Friedman,1970)崇尚自有资本主义,因此他认为的公司社会责任是“依照所有者或股东的期望管理公司事务, 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 即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在自由经济下,公司是股东的公司,财完全私有,如果公司进行捐赠,就会减少股东的回报、降低员工的工资,这些都是违背自由社会的精神的。因此,“这样的捐赠应该由社会中作为财产所有者的个人来提供”。依照弗里德曼的观点,企业应尽社会会责任就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多赚钱。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1、法国

法国是最重视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国家,早在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部分企业编制年度社会平衡表,送送交公司劳资协议会、工会代表和法国劳工部。并且披露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工资成本;健康和安全保护;职工培训;职工住房、交通等其他生活条件。

2、美国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会计实务界都比较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目的”列入《公司法》。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信息应当包括:经济的增长和效率;教育;职工的雇佣和培训;公民权利和就业平等机会; 企业所在城市的改造和开发; 公害的消除;职工劳动保护和修养;文化和艺术;医疗;对政府的影响。

3、德国

德国除了要求企业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外,还要说明企业对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披露内容上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

(二)国内的文献综述

相对而言,国内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一词第一次出现还是1990年在常勋教授编写的《国际会计学》教材中,其中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对于社会所带来影响的计量和报告。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曹立村, 阳秋林(2005)在《基于SA8000 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必然性》中指出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的不断推广与普及,必将对我国的企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有企业赚取利润应体现人性原则、企业应更多关注利益相关者、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方面。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所以以SA8000的标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王鲁璐、金建在(2009)《关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构想》中指出利润最大化这一过分狭窄的企业经营目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为了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并通过相关例证指出我国现行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阎丽恩(2010)在《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建议》一文中主要介绍了科学发展观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内容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利用,人力资源方面的责任,对其产品质量或售后服务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我国企业披露存在的问题是披露的内容不充分,没有形成独立的报告形式,以非会计形式为主进行披露。从科学发展观下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加强政府监管,发展计量科学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研究,提倡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曹兵(2011)在《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价值相关性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使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情况下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从而否定了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以损害企业价值为代价这一观点。

从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主要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从企业外部还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都要求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主要是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形式单一,主要以非会计形式进行披露;没有形成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报告。

谢芳、廖筠(2008)《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旅游业公司伦理规范治理探讨》中从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理念出发,介绍了一个是有伦理规范的一个是没有把伦理规范,从而引出旅游企业伦理治理内部运行机制与外部支撑体系的构建。强调了内外都要加强其企业伦理规范。

唐小亚(2009)主要是从旅游旅游业发展利益相关者对社会的责任主要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究了谁应该对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责任负责。比如:政府、消费者、开发商、旅游地的当地居民等。

高午阳(2010)《论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和途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构建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成为越来越多旅游界人士的共识。文章结合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着重阐述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并对推动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进行探讨。作者认为旅游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旅游企业要努力成为社会公民。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监督职责。

安微娜(2011)论低碳旅游与社会责任,文章使用了当前最流行的经济词语“低碳”,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旅游业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低碳旅游”,而“低碳旅游”并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文中作者认为这种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部门、企业、旅游者几方共同履行,才能真正走上经济、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道路。

吴振鹏(2012)《试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从旅游业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说明了旅游开发商的不合理开发已经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所以要想保护旅游行业不受破坏就必须走课持续发展道路。在文中还介绍了要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完善法律法规、限制游客人数、加强宣传力度。

对我国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大部分还是从整体上进行的研究,对旅游业的社会责任的研究也大多是从必要性和现状来看的,对旅游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较少。

我认为,对于旅游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首先从观念入手长久以来,大家认为旅游企业是第三产业,不会造成污染和环境破坏。从而使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忽略了旅游活动中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导致后来的环境后果。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水质下降、交通拥挤、旅游过度开发所导致的景观地貌的破坏、人文景观遭到破坏、风土民情被商业化等等。其实旅游资源有时候往往是不可再生资源更例如开发地的风俗习惯、一些古老的人文景观等,所以旅游业对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要深入研究,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社会责任的披露 一个很重要的阻碍就是不能很好的用会计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因此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将其披露出来。对于旅游业这种第三产业造成的社会问题和它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更难用会计方法进行披露了。所以研究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旅游业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那么对社会信息进行披露就是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Oliver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1924.74

[2]K.Davis.social-Economic.Accounting[J].Accounting Research ,1960.

[3]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Profits[J].New York Times.

[4]曹立村,阳秋林.基于SA8000 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必然性[J].南华大学学报,2005;6:53-55.

[5]陈留星.从传统会计视角看社会责任会计[J].时代金融,2011:8-9.

[6]陈巧慧.从国外的社会责任会计动态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J].论坛,2011;9:8-10.

[7]王鲁璐,金建.关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构想[J].财会探析,2009;8:104-106.

[8]阎丽恩.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67-168.

[9]刘红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构想―基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北方经济,2010:58-60.

[10]曹兵.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价值相关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3-134.

[11]谢芳,廖筠.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旅游业公司伦理规范治理探讨[J].现代财经,2008;9:79-84.

篇8

关键词:社会责任;环境经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11—02

我国政府出台的《中国21世界议程》,明确要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执行者和体验者的企业,必须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将环境经营思想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协调起来,走一条可持续的适合本企业情况的环境经营道路。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的必要性

21世纪将是绿色文明的世纪。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完善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以及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执行者——企业,不仅仅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这是社会赋予企业神圣的责任。这就要求企业自觉实施环境经营。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消费者消费意识“绿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其产品诉求不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求,而是越来越讲求生活质量,因而“绿色产品”得到大多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有两方面的绿色需求:一是消费过程中的绿色需求,即在产品消费过程中不会造成身心的伤害;二是消费过程外的绿色需求,消费者会在平时更多地关注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环保。而消费者这种消费转移往往会形成那些实施环境经营的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任何有远见的企业都会顺应这种消费意识的转变,从自身的社会责任入手,实施环境经营。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冲破“绿色壁垒”,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任何想有所作为的企业都必须两条腿走路,即要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绿色壁垒”,一种新形势下的贸易壁垒,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绿色关税、绿色环境标志、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包装制度。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相继推出很多绿色条款,限制进口。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反倾销”的影响。面对巨大的挑战,我国的企业首要的目标就是要取得ISO14000认证,自觉践行环保责任,实施环境经营。可以说,ISO14000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地利用原料,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实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终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环境经营思想是管理思想的最前沿,企业通过强化各层次员工的环境经营意识,能够使员工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第三,能够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企业通过公开自己的环境经营报告,凸显自己的环保实力以及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能够很好地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

(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是靠大规模人员与资金投入、大量的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粗放型发展来取得的。我们取得成就是世界瞩目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是破坏力极强的,是不可取的。进入新世纪,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思想,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逐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原来的依靠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消耗资源和能源,单纯追求GNP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依靠科技进步以及技术创新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而这种转变必须实施环境经营,走技术进步之路。企业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单元,这种质的转变就要求企业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社会责任,实施环境经营。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的基本措施

(一)转变企业家的经营意识

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关键在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代表着整个企业,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浅薄直接体现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只有企业家率先树立起环境经营的经营意识,才会向全体员工灌输这一意识,注重环保的企业文化才会形成。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具备环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把握住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轨迹,通过对现在和未来的衡量,及时发现企业未来的机会和威胁,善于把握机会,建立起新的企业经营战略。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必将使自己置于和环境对立的境地,则企业将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站住脚,必将遭到社会的唾弃和惩罚。

(二)树立绿色形象,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就是靠文化来管理。而绿色教育是形成绿色文化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基础做起,从思想抓起,对员工进行“洗脑”,使之真正的理解和领悟环境经营的内涵,真正树立起绿色企业文化,这样企业全面的环境经营就会顺利的运转。企业可以通过请专业的绿色环保专家到企业为员工作报告以及报纸、宣传栏、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绿色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弘扬绿色企业文化,在全企业进行一场绿色革命。绿色企业文化形成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主动的去实施环境经营,而不是过去的那种为了应对社会和法律的要求而被动的做出反应,有时候更是“被”而不“动”。

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 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制度

一、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境外上市的企业数量节节攀升,要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更好地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的认知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履行和披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亟需改进和提升。

(二)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是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伴随中小板、创业板的设立和发展,民营企业上市数量逐步增多。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巨额造富、利润下滑、高管套现引起的争议不绝于耳。对于上市不久的民营企业而言,在逐步完成公众公司角色转换的同时,如何由关注自身的发展,转变为逐步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环境,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关乎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这就要求民营上市公司建立将核算对象由狭义的“经济责任”扩展为广义的“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三)建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有助于增加股东价值

虽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上有一定争议,但总体上而言,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或是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能够协同增益,仍然是主流的结论观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终会增加股东的财富。高盛集团对亚洲最大的20家企业与最大的100家A股上市公司评估发现,在亚洲最为透明的,或者在环境治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其股票估值会增长20%。

二、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在很多领域也还是空白,对这方面的规范很少。另一方面,社会责任会计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产生一些传统会计难以突破的瓶颈。由于计量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企业要么不对某些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予以计量,要么常常伴有主观的臆测,虚增和虚减社会效益和成本,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企业对社会责任了解、认知的真实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则不然,企业可以聘请专门的机构撰写这一报告,履行的真实情况和披露的内容不一定吻合,且定性披露多,定量披露少。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看似没有瑕疵,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中却未必如此,如中石油。2010 年7 月,中石油大连分公司引发的污染事件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类似事件,2010 年1月发生的渭河油污染事件也是一例。

三、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对策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从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发展历程和实施经验来看,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等方式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促进企业步入良好态势发展。建议我国政府部门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制定一套具有实务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其内容涵盖环境资源、社保、公共事业、劳动、产品质量和税收等各方面。同时,政府还应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严格监督企业的社会活动,修正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目标,使企业在国家机关的监督控制之下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此外,社会责任会计也必须建立一系列准则和制度,这是企业处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开展对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研究,规定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收益等具体内容和信息披露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披露信息时有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可循,用以指导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

(二)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使得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停滞不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国会计界可参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社会计量委员会机构,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个机构除了包括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外,还应吸收经济学、社会学、人力资源学、计量学、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文化理论等学科的专家或学者,解决社会责任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

(三)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为早日构建起有效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改善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状况,需要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1、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

企业改善其社会责任绩效的意愿是由制度、道德、经济等因素共同驱动的,但经济动因才是最根本的内在动因。基于市场的经济子系统是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源泉;而制度、法律和政府行政干预是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保障,缺乏这些保障,消费者参与社会责任运动就会失去依据。

2、增强第三方审验

审验对于报告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独立的第三方出具审验报告,对社会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验证和评价,可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增加决策的有用性。欧洲会计专家协会的可持续性审核主席Lars-Olle Larsson 说:“没有经过审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被视为比广告好不了多少。”在毕马威2005年的调查中,全球25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有第三方审验声明的比例2002 年为29%,2005 年为30%;在N100 样本中,2002 年为27%,2005 年为33%。

参考文献:

[1]胡承德.《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湖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09年7月1日)

[2]刘倩.《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与金融,2009(3)

篇10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社会环境;核算体系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

经济的发展、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伪劣产品销售、作假账、职工生活无保障等。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所有者的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会计的新兴分枝——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向政府及公民全面反映企业对社会的各种影响,最终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二、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加快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研究的脚步对企业自身、对我国会计学界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宏观调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是企业建立自身形象的需要

在我国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企业建立自身形象,维持良好信誉的需要。企业的形象、信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是成正比的。企业通过披露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业绩,体现企业对社会的关爱,对环境的爱护,对职工的关怀,可以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

(二)可以为我国会计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型管理向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型管理转变。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会计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模式,以便引导企业注意市场需求,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减少社会成本。

(三)可充实市场经济规范并加强监督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本身的机制,揭示并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履行情况,可以形成一种固定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的不良行为得到调整(如存在的企业隐瞒利润总额而少缴所得税,掠夺生态资源和污染环境等),促使我国整个市场机制健康、良性的运转。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减少或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目前,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环境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长久以来,企业唯一的目标都被定义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企业运转就是在为股东服务、是在为股东创造价值。所有的员工、资源都是为企业所有者创造财富的工具。这样产生的弊端是:第一,把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排除在外,仅着眼于资本收益;第二,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功能和发挥会计的职能,而是引导会计人员在不正当的会计手段上钻营;第三,无视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使企业成为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经济动物,而不是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2.社会责任相关法规不健全。社会责任的履行从法律上看,属于义务的范畴。无论是在社会责任意识强,道德风尚高的国家和地区,还是在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社会道德风尚差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保障公民和组织履行其应有的义务都是必要的。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阶段,加强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2006年9月25日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但是内容都比较笼统,可操作性差,也没有指出不承担社会责任应受何处罚。

(二)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1.没有确立相应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要发展和完善,要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架构,首先要和传统财务会计区分开来。因为传统财务会计是以企业追求自身利润为核心设立的,而社会责任会计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受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出发的角度不一样,核算的内容必然也不相同,只有确立了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才能进一步确立核算的科目、计量的方法等等更深入的操作细节,进一步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2.各种计量方法不成体系。社会责任会计计量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可选的主要方法有:(1)客观历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机会成本法;(3)替代品评价法;(4)社会公正法;(5)预防成本法;(6)调查分析法。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复原或避免成本法、模糊数学法、影子价格法、文字描述法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体系。

3.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绝大多数以非会计基础型为主。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日益深化以及政府相应法规的颁布,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带头披露的多是一些跨国集团,如可口可乐、诺基亚等等,以及国有龙头企业如建设银行等。在他们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绝大多数是文字性描述,而没有通过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全部是文字性描述,而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相对数字化的分析要多一些。这反映了我国披露水平较低。由于计量方法的多样性,文字性的叙述应该是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但会计专业信息过少会降低信息可比性,不利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无法满足社会各界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环境

1.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应大力宣传有关社会责任知识,以提高企业包括厂长经理在内的各级人员对推广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针对目前有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对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的现状,应鼓励企业在运用社会责任会计过程中,通过实践工作中社会责任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为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2.完善社会责任的法规建设。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国家必须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用法律规定使之法律化,并对企业给社会造成的“外部经济”进行奖励以鼓励其发展,对给社会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进行惩罚。目前,社会责任相关法规覆盖面较窄,尽可能使法律涵盖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法律条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必须尽快地制定出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职工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只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与社会会计信息揭示不断走向规范化。

(二)科学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1.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不同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便于企业间会计信息的比较,但具体到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项目却基本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未来社会责任会计发展过程中,将全社会的企业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行业,并将该企业归入与之相对应的行业,对行业内的核算内容和方式进行具体规定并实现标准化,这是完全可能的,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2.灵活选择计量方法。在我国计量方法的选择上,目前应考虑如下情况,第一,计量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第二,社会责任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非财务信息,因此,在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上也应该突破传统会计的模式,应采取比较现实、灵活的做法,即在计量单位上实行多元化:可用货币计量的,采用货币计量,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采用实物计量;在计量方法上灵活化:可计量的才用货币或实物计量,无法计量或无法充分计量的,采用文字加以说明。

3.报告应以会计基础型披露方法为主。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是可以确认和进行数据计量的,则应尽量选用定量指标加以反映,因为定量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比较强,再者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会计数据处理经验,善于从会计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也可以用文字表述的方法进行披露。

参考文献:

[1]刘广生,肖好峰.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6,(10):62.

[2]阳秋林.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企业经济,2003,(1):136.

[3]刘立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目标与计量[J].财会通讯,2006,(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