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信息安全范文

时间:2023-04-05 14:3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档案信息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档案信息安全

篇1

论文摘要:档案信息安全是我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保障工作。从技术角度讨论了档案信息安全5个保障措施:主机与客户机安全保障、网络安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保障、应用系统安全保障、容灾备份安全保障;并对有效建立多层次多维度档案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

档案资源信息化是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为工作手段和技术支持,完成信息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有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我院在数字化校园一揽子建设方案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工作规范建设、数据的规范化、档案应用系统、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

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网络上传输的、系统中存储的、用户使用的档案数据是真实、完整和有效的。档案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安全是档案信息化有效性的最基础性保障。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中重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及应急处理措施建设,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提供上述解决方案。管理层面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档案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着手;技术层面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安全预防措施,并在信息安全危害一旦发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本文就技术层面如何进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及恢复策略进行研究。

1技术保障方式

1.1主机及客户机安全保障

操作系统安全是档案信息安全最基础的屏障,不允许主机和客户机使用漏洞多的操作系统。随着信息攻击活动向纵深发展,安全攻击的目标往往是漏洞多的操作系统。因此我院在档案信息安全建设中,客户机和服务器应该使用安全、可靠、漏洞较少的操作系统。强调操作系统本身安全的前提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定期利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系统漏洞和系统配置情况,定期给操作系统打补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堵住各种安全漏洞。

新型病毒及其变种层出不穷,病毒泛滥直接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安全。防病毒技术是利用专用的防病毒软件和硬件,发现、诊断和消灭各种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病毒,主要措施是对客户机和主机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不定期的频繁扫描和检测,主机上采取防病毒芯片和设置网络目录及文件访问权限。从网络全局考虑,采取防病毒手段,要改变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以主动防御为主。除了单机病毒预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监控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充分利用定时查毒功能,对客户机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拟利用网络管理平台在线报警功能,当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发生病毒入侵时,网络管理人员能及时做出响应。

1.2网络安全保障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前端网络设备。主要部署在数字化校园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对非法信息进入计算机起到屏障作用,是两个网络之间执行控制与安全策略的保障设备,通过安全访问控制起到保护内部档案信息应用的安全。由于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加快,破坏信息安全手段多样化,档案信息化系统要充分利用防火墙提供的功能自行设定符合要求的安全策略,仅允许有效的信息类型通过防火墙,对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数据流动进行检查。防火墙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信息不被非法更改、破坏、拷贝。

任何一种安全技术不是万能的,防火墙技术仅能保障外部的侵害。在网络安全领域本文除了采用防火墙技术,还采用人侵检测技术,该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有效补充。人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它在检测来自外部入侵行为的同时,也能检测出内部用户的非法活动。其技术要领是收集计算机系统、网络及用户活动的过程信息,并对过程信息加以分析,来判断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证据。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中,我们主要采用2种主要的入侵检测体系结构:基于主机的人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人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的重要对象是主机服务器,主要采用实时监视可疑的连接,监控非法访问,同时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对各种非法入侵行为立即做出响应。

1.3用户信息安全保障

随着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密码学,不仅被用于解决信息的保密性,而且也用于解决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密码是解决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手段,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为防止核心档案数据发生泄漏,在保护档案信息安全的各种手段中,对密码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密码应用。一是用户密码强度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等级,二是采用定期更换核心密码策略。密码技术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最为最可靠且经济、直观的保护手段。

1.4应用系统安全保障

基于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系统安全非常重要,我院在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开发方案中拟定安全解决措施。

一是建设方案中单独建立权限管理平台进行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档案信息安全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有:一是防止非法的用户进入受限的档案资源;二是允许合法的用户访问受保护的档案资源;三是防止合法的用户对受保护的档案资源进行非授权的访问。权限平台的建设保障权限的分层、分级控制,并能在安全需求提升的情况下满足扩展要求。

二是建设方案中单独建立全方位的日志文档中心,便于安全追踪。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访问日志、数据库操作日志、非结构化数据操作日志、审计平台建设。在一般电脑系统中,文件内容若有任何的改变,电脑并不会加以记录,而作为档案数据,任何更改文件的动作一定要留有痕迹在日志系统中,这使得在相应安全事件发生之后,便于事后的追查。日志忠实地记录下在存取电子文件时留下的所有异动记录,本文称为档案追踪记录,主要记录下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并对原文件内容进行备份存档。

1.5容灾备份保障

高校档案信息作为高校重要的资源,无论在何种不可控的因素发生时,要达到档案信息不可失性的要求。

网络环境中除了要保证计算中心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我院在着手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这项工作中,还同时进行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规划。容灾备份中心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最后一道“安全岛”,为了绝对的物理安全,计划将灾备中心与数据中心物理隔离。灾备中心采用独立的网络安全机制,进行双机直备,并将档案信息数据中心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到灾备中心,防止数据中心意外发生造成的数据损失。

2档案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在档案信息安全发生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和应用的恢复是另外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我院档案信息安全体系方案中,我们将建立有效的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以应对假想多种档案信息安全危害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方案,使档案信息系统尽快恢复正常,保证档案工作不受大的影响。主要进行以下安全机制的建设:一是灾备中心数据恢复机制;二是档案信息数据库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三是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安全应急机制;四是针对数据中心网络故障应急响应机制。

上述相应机制的建设保证了多个层面数据、应用的可恢复性。在建设相应机制的基础上对相应机制进行检验。在建设后期,将模拟各种档案信息安全发生场景,来启动相应安全应急响应预案,根据演练反馈效果,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这样最大程度地保证真实档案信息安全发生时,做到数据和应用有效地恢复、平滑地对接。

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人事档案 安全管理

一、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信息安全建设

传统型的档案管理会产生泄密的状况,并且黑客、电脑病毒的侵入,使得档案的安全性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2.落后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当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无法有效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所应用的一部分硬件在配置上会显现出落后的趋势,需要不断的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此外,还存在较低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缺失无纸化的阅档体系,不能够和信息化的管理需求相符。

3.缺乏综合素质型管理人才

现如今,大部分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因为对知识的严重缺乏,限制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档案信息利用的深度有所影响,同时对档案利用率上也会直接受到影响。一方面能够对业务知识精通,另一方面又对计算机管理了解的人才较为缺乏,导致人事档案的创建受到延迟[2]。

4.不够深入的档案资源开发

因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薄弱,对信息的内在意义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局限了人事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档案管理发展规律的相关需求不能够有所适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条件下,怎样强化档案资源的利用,成为了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

5.较差的信息数据库质量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数据库是进行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大部分高校中,人事档案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形式化的应付了事、将较为基本的数据临时性录入、不够完整的数据体系等。还会存在审核环节的忽略,不能够根据自填的内容进行档案的录入,以及不够准确的档案数据。其中数据还会存在不够新颖的局面,导致数据库的质量方面不能够得到确保,将档案信息的可信度和使用效率降低。

二、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档案信息数据的管理需要严格关注

安全管理档案信息方面,拥有的信息化程度在较高的情况下,就更加要多角度统筹档案的信息安全与实体安全。也就是要将保密意识相应树立,实施优质的信息技术方法,有效将数据的加密技术提升,有效根据制度进行档案管理,合理的将泄密、失密状况有所防范。针对较为缜密的档案材料,提倡实施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共同归档,对于系统服务器的管理一定要和计算机等信息网开展相应隔离,并要在数据库当中将备份做出,从而将档案信息安全有所保证[3]。

2.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团队需要强化

建设档案管理团队在档案管理方面是非常核心的成分。不同形式的档案部门需要严格关注观念的不断更新,关注培训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安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要素的提升,也就是要对人才成长的规律要有所遵守,引用、培养高校人事档案人才,对拥有潜质的青年人才更要相应挖掘,用最快的速度培养出一批遵守制度、坚持原则的管理团队。在进行系统维护和开发的过程中,若拥有综合素质型人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的人才支撑。

3.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对于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需要严格关注,要把工作的进展融入到学校的预算以及议事日程中,同时要强化档案信息的设施创建,并将经费投入增强,对信息的技术设备妥善添加,从而将人事档案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并建立起档案网络的应用型平台,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收集等环节要加大其相关力度,同时对现代化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加快开展[4]。

4.对档案信息的数据库建设标准要有所规范

档案数据中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标准化,会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总体质量,同时能够让信息化转化为网络化的共享模式。同时,有必要对档案信息的技术保护、安全传输等问题严格解除,并对人事档案材料的相关归档和收集不断强化,就能够将档案的著录有所规范。通过数码照相、计算机扫描等方式,能够在建设全文数据库以及目录数据库方面加快速度,还会将开发进程和人事档案的数据化建设不断加快。

三、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1.能够永恒的保护高校人事档案载体

最为传统型的证据材料就是纸质的人事档案载体,其中所记录的主要内容,会与高校教职工的个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具备着法律性、证据性等特点,在处理人事纠纷、工资晋升、评审职称方面都会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所拥有的必要性展现出其使用的较大频率,因此对人事档案纸质的载体需要严谨的保存。那么,最为便利的方式就是运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作用在利用率颇高或者易损的纸质档案中,会将人为的磨损情况有效减少,便于利用和保存纸质人事档案载体[1]。

2.能够对高校人才的潜在优势充分开发

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主要是高校教职员工作业绩、业务能力、品德作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实际写照,能够反映出个人的综合素质与成长经历,是作为主要的凭证存在的,同时也能够在挑选干部中作为具体的依据,是高校建设师资团队以及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对高校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之后,利用相应的检索方式,能够有效的对数据信息有所树立,在有效的分析之后能够成为直观的信息分析图表。

总结:

信息化在当今社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高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进行充分的管理一方面能够创新传统型的人事档案管理,另一方面还能够和高校人事制度信息化的发展需求相符。要力求做好档案信息的利用和开发,从而将自身竞争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大平.科学化与信息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取向[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13,12(09):123-124.

[2]范一航.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的用途与管理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7):134-135.

篇3

我国高校应当对作为个人档案信息生产者的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培养他们在信息管理和利用中所应具备的素质来引导他们维护信息安全。高校宜分层次地进行教育规划,以体现不同的安全要素在具体要求与重要性上的差异;进而分阶段地实施规划,以应对大学不同阶段里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不同风险。我国应当将开展教育工作、完善高校信息管理组织建设、规制云数据平台营运者与利用者的行为加以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云计算;信息安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一、云计算下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安全维护的意义

(一)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诠释

在网络与大数据时代,随着云计算(cloudcomputing)技术被逐渐推广运用,与档案有关的云数据服务平台的运营者时常从高校内的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处获取到海量的大学生个人信息,进而将信息加以管理,由此形成个人档案信息。按照欧盟数据保护工作组的《关于公共部门信息和私人数据保护的意见》以及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的相关文件的界定,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personalarchiveinformation)通常包括他们的个人情况(如姓名、家庭状况)以及在校表现情况(如学习成绩、奖惩情况、诚信记录)等。[1]

(二)信息安全的意义及云计算下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的维护是个人档案信息管理与利用活动所应当遵循的重要准则。一般地,信息安全包括如下要素:一是完整性与真实性(Integrity);二是保密性(Confidentiality);三是可用性(Availability)。个人档案信息需要被作为个体(如大学生)与组织(如校外企业)的利用者所获取,以此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譬如大学生通过获取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来满足就业和升学等发展需求,又如企业通过获取信息来为大学生提供营利)。[2]然而云计算环境在提高了信息管理与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信息被篡改与披露的几率,由此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安全属性被损害,前述问题已在实证资料得到了清晰的反映。[3]

二、国外安全维护经验的借鉴

美国、俄罗斯与欧盟的高校均培养学生在信息管理和利用当中所应具备的素质,其经验值得被我国高校借鉴。美国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为在校大学生制定了九条信息素养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标准就是信息技术的培养以及相关知识的获取;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等机构以及华盛顿大学与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等高校依据前述标准,进一步制定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若干项执行标准与效果指标,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即为,大学生能够熟练地获取与分析信息进而创造新信息。[4]近年来美国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道德,这体现在了该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制定的行业自律规范当中。[5]

(二)俄罗斯与欧盟

根据实施于2015年1月的《俄联邦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方案》,高校教育者应当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与意识的培养,在此前提下才向大学生传授关于获取与利用信息的知识与技能。为贯彻这一方针,该国联邦政府在《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培育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道德;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互动和参与;第三阶段才是引导学生通过合理运用信息知识与技能来进行创新。[6]欧盟委员会数据保护工作组在于2014年修订的《数据保护指令》第一章中也做了类似要求。

(三)比较和取精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俄罗斯与欧盟都全面地规划了信息意识、道德、知识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不同的是,美国多数高校偏重于满足可用性这一信息安全属性的要求,而俄罗斯与欧盟的高校则更注重满足信息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要求。

三、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来维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思路

(一)首先促使大学生维护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在此前提下引导他们实现信息的可用性

在云计算环境下,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处于完整、真实与保密状态是它得以被有效获取与利用的前提。因为,按照科斯的解说,产权的清晰界定能够促进人们对个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学生应当是该信息的产权的最终享有者;[7](p140)另一方面,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体现着大学生的尊严与自由等基本人格价值。

(二)通过层次化的教育规划,体现信息安全各要素的重要性差异

大学生通过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得以维护信息的真实性与保密性;同时大学生通过接受信息道德教育,自觉避免对他人信息真实性与保密性的破坏。由此我国宜重点借鉴前述欧盟与俄罗斯经验,将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素养的培育置于基础与首要地位。

(三)分阶段地实施规划,以应对在大学不同阶段里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不同风险

高校需要分阶段地帮助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按照美国教育学家A.S.Pardard阐发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理论,大学生刚入学时就需要了解相关个人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如信息的内涵、特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各安全要素的具体要求),这些知识的获取不太可能危及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安全属性;[8]但是大学生往往需要在高年级才能深度学习有关知识并提升能力。由于这些活动难免会影响到信息真实性、完整性与保密性的维护,信息学家称之为“增值利用”。[9](p288-311)

四、基本思路下的具体安全维护措施

(一)为维护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对大学生开展以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素养教育。

为满足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安全要素的要求,高校需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基础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第一,培育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第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第三,向大学生传授有关个人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为满足信息的可用性要求,向大学生传授信息知识并帮助其提升相关能力。

高校有必要向大学生传授如下知识:第一,信息管理与利用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第二,大学生获得他人个人档案信息的合法途径以及在利用信息时中所享有的权利。大学生需要了解自己在利用他人信息时,应当如何处理自己作为利用者所享有的权利与本人的初始权利之间的潜在冲突;[7](p115)第三,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具体手段。

五、结语

在数字与网络时代,个人档案信息安全的充分维护不能仅仅依靠对作为信息本人的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管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档案管理者与立法者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设定管理和利用者在收集、归档、传输和分析信息中应当遵循的制度规范,从而督促他们改变自身片面追求管理和利用效率而损害信息安全要素的不良偏好。在信息安全维护中,制度与信息素养教育是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而对于如何协调发挥二者的作用,则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仪 秦祖伟 祝顺欣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齐爱民.数据权、数据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J].苏州大学学报,2015,(1).

[2]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2).

[3]罗军,李灵风.公民档案利用权利发展历程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4,(11).

[4]杜玉霞.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5]李仪,张娟.个人档案信息共享的规制措施研究[J].档案管理,2015(3).

[6]肖秋会.俄罗斯信息法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6).

[7][德]柯武刚,史曼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篇4

1.大数据的概念

目前人们对大数据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综合人们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大数据是通过对庞大数量、众多类型的数据进行信息分析、整合、交换等,形成的新知识,它创造了新价值。

2.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特点:数据信息量巨大、数据类型丰富、价值遴选难度大、信息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信息量巨大是大数据的显著特点,信息数据实现了三级提升:TBPBZB。信息数据还在以快速增长的态势增加, 信息数据类型也得到极大的丰富,从传统的数字文档、图片等,扩大到音视频、网页、E-mail、定位信息、运动信息、健康信息等多种类型。信息数量的巨幅提升与类型的丰富,提升了信息遴选的难度,但是通过遴选获得的数据信息价值得到有效提升,信息数据处理速度快速,已经达到秒级定律的高度。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特点

1.档案信息数量剧增

随着高校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校档案信息数量剧增,不仅档案信息数量日益膨胀,而且档案信息的类型也不断丰富,形成了涵盖文档、图文、音视频等在内的各种档案信息数据,而且随着高校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提升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档案信息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档案信息需求扩大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多个领域也实现了数字化办公,学生学籍管理电子化、提供电子化成绩单等。这无形中加大了高校档案信息需求,迫切需要高校档案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提升信息资源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全校师生等不断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

3.信息价值不断提升

大数据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信息的数量,而是信息价值含量。高校档案信息数据不同于其他信息资源,具有相对的领域属性,它是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人事管理工作等的有效记载,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因此,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更大,具有其他信息资源所不具备的资源价值优势,其资源价值密度高。

4.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大稻菔贝背景下,高校档案数字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开放度也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得高校档案资源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安全问题突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资源的共享也是一个大趋势,鉴于数据信息的立法滞后与法律的不完善,各个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安全隐患,需要高校基于大数据建立信息安全体系。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转变

1.转变思维方式

(1)解放思想,提升转变主动性。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提升档案工作转变的主动性,从消极应对变为主动转变,基于大数据优势,树立大数据战略思想,深入挖掘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资源价值,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建设能力,发挥档案资源的最大价值。

(2)解放思维,促进思维活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档案工作思维的束缚,促进档案工作思维活性,从传统思维中转变出来,形成“数据收集分析量化剖析关系提出方案优化方案”的新思维模式,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转变思维角度,从档案资源服务对象的视角进行思考,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信息数据资源需求、价值追求等,挖掘档案资源的知识价值、资源价值等,真正发挥高校档案资源的价值。

2.转变管理方式

(1)自动化收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数量巨大,信息资源种类丰富,不再是简单的文档与图片等,高校档案收集将借助云平台,实现档案自动化收集,这种收集方式的转变不仅效率高,还能够实现即时自动化信息资源收集。

(2)智能化管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将云平台强大的信息处理与运算能力,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计算、分类等,大大提升了档案资源管理效率,也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3)最优化使用。高校档案价值主要体现在档案资源的使用上,传统档案资源使用方式简单,主要为用户提供凭证或参考决策等简单的服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由于借助云平台,不仅能够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能够对档案信息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档案资源价值更高、密度更大,档案资源潜在价值更高、实现了档案资源最优化使用。

3.转变服务方式

(1)增强服务意识。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定位意识,根据新时期档案工作服务需求与高校发展需要,扩大档案工作定位,从被动、狭隘的档案工作理念中转变出来,树立档案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归档意识。高校档案服务能力取决于档案资源的资源效应。高校必须对所有的档案资源进行全归档,扩大高校档案资源的归档面,力求涵盖高校各个领域;其次,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与社会档案部门、其他高校档案部门的资源互动与共享,提升高校档案资源的资源效应;最后,提升档案服务的主动性。高校要从被动应对的服务状态中转变出来,向全校师生、社会等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同时强化档案信息服务安全意识,为用户提供优质、安全的档案资源服务。

(2)打造个性化服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出现同质化发展趋向,这就需要高校档案工作打造个性化服务。

首先,高校档案要强化用户群预设。高校档案工作要根据自身档案资源定位于服务特色,细化档案服务群定位,为用户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档案服务,优化档案分类;其次,强化档案信息资源推送服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要着眼于个性化服务,探索档案资源推送服务,使用户及时地获得档案资源信息;最后,加强品牌服务意识。高校在档案建设过程中,往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服务,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档案服务品牌意识,凸显高校档案服务个性与特色。

四、结论

总之,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档案工作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高校档案工作要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进一步提升发展意识,解放工作思想与理念,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新转变,以更好地彰显高校档案工作的时代价值,为社会发展与高校转型提供更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高校档案管理实行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高校档案的标准化建设指通过各种规范、标准的贯彻和实施,使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和技术具有科学、统一的工作依据和标准,以保障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有机组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克服当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散乱的管理局面,努力打破各高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体系分散的状态。

    编派专业人员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全面的研究,以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出统一的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协调具体行动,统一工作思想,集中资金和人力进行全文、媒体以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制定出统一的高校档案管理相关技术、工作、设备规范,并以国内、国际档案管理标准及发展趋势为导向制定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各高校应共同恪守的各项准则。如网络数据库及通讯标准、信息传输标准、文献索引即着录标准等。通过对各高校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组织,使各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进而实现高校标准化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各高校之间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互联以及保密安全。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

    高校传统档案其载体一般都以纸质为主,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量较大,不仅查阅困难,档案占用的空间也较大,致使高校档案管理费用支出逐年升高,同时由于其材质以纸质为主因此在长期保管的过程中易出现档案发脆、粘连、泛黄等现象使档案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则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档案的以上缺陷,使财力、物力、人力都得以极大的节约。数字化档案是指以计算机数据库形式对档案信息进行存放和组织,并通过特定软件对其进行排序和整理,通过软件检索功能则能够快速的查找到相应的档案信息。数字档案具有可复制性在存放上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更加安全和便于管理,并且通过网络的传播功能能够更好的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网络安全化建设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关网络安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在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解决,在这其中档案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一是要防止由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失误、计算机黑客病毒攻击、设备出现故障等原因而引起的高校档案信息遗失和损毁。二是高校档案信息保密的问题,依据学校规定有些档案的信息是要求保密的有些则是对外公开的,同时根据等级不同档案保密信息又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保密。

    因此,要想保障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有序建设,首先就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严格合理的档案信息化保密安全制度,不断强化和培养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防护保密的技能和意识;其次,高校应采用较为成熟严密的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实行责任到人,引入先进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并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结合物理、逻辑等安全隔离防范措施对网络“黑客”、“病毒”等危险因素和行为进行及时的防范和应对。

    四、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化培养

篇6

(一)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原则、理论与方法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新的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和原则等不断涌现,提出了一系列档案学基本理论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如高校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与档案工作体制的变化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电子档案的鉴定问题、电子文件数据管理问题、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问题、档案工作参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等等。对这些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因新技术运用所引发的理论问题,高校档案界都必须做出理性与科学的回答。

(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人类推进信息化进程的理想目标是在建立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公开与信息利用的社会公平。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这一目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程度的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也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认识长远并立足当前,认真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当前和今后都会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新时期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

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档案部门要以国家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为依据,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的实时接受、归档、管理和利用,确保有价值的电子文件及时、完整、真实、有效的保存在档案部门,为“电子公文和纸质公文一样得到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二)加快馆藏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建设

高校档案管理要从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方便利用这出发,不能仅仅满足于目录及的检索和下载一个表格等,而应当提到新的高度,要适应信息化的需要、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提高利用效率的需要,保证查得快、准、全。要在建立科学的检索体系上下工夫,做好原有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同时,加强机读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加快实现手工检索向计算机全文检索的全面过渡,为档案利用提供最大方便。作为实施的领导要充分意识到数字信息资源是根本而硬件是手段,要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全文录入、系统设计等环节上,特别要优先对一些重要的、珍贵的、容易受损的、利用频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

(三)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障包括两方面:一是档案信息存储安全,一是档案信息利用安全。在信息存储安全方面,要增强档案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做好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监控,存储档案信息的设备要加装有效的防毒软件,内部局域网要与一切外部网实行物理隔离,各种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备份,保存到符合保管要求的脱机载体上,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和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在利用安全上既不能只强调利用而忽视保密,将不该上网公开的内容公开或未设置访问权限,又不能只强调保密而限制利用,使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过少,应坚持利用和保密并重的原则。

三、有效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整体水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了档案信息化的整个硬件平台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关键在软件。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功能,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便于用户使用和管理。包括: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语言翻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安全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解决某些具体应用问题的程序,如: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软件等。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平衡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务必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只有做好基础建设,才能稳步、健康、高效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高校档案馆的经费投入

经费不足是影响档案馆走向网络化的最大障碍。加大投入取决于学校领导对现代化档案馆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程度。通过Internet、CERnet网可以看到,网络化的优越性和作用是巨大的,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档案馆,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领导的重视,预示着经费的加大投入。档案馆自身也要通过多种创收渠道增加收入,增强造血功能。近年来,许多高校拨专款给档案馆购置了性能较好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7

1高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

在强大科技的支撑下,加之高校自身不懈努力,采取了物理、技术、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纵观高校信息安全管理整体,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述如下:

1.1制度体系缺失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高校信息安全管理亦是如此。近年来,大多数高校已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先后制定了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以保证此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效完成,然而从客观的角度上讲,其相关建设还不尽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网络环境愈加复杂,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变化多端,并且具有很强的突变性。有些高校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特性认识不到位,尚未设置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遇到信息安全问题突然爆发,势必会导致高校应对不及,从而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影响。甚至有些高校并未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相关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形同虚设,加之监管不力,直接影响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成效。

1.2技术人才不足

高校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单凭几项管理条例就能解决的,其核心还在于专业技术人才。部分高校在安全技术举措方面投入大量经费本无可厚非,但其过度依赖软硬件技术防护,轻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则很难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目标。首先,从数量上来看,高校所设信息安全管理各岗位人数不尽合理,甚至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此不仅分散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还暴露出了其在某个岗位上的能力缺陷,直接影响了工作成效;其次,从质量上来看,高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及能力表现普遍不高。影响信息安全的因素众多,并且具有多变的特性。由于高校培训力度不够,加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自主学习意识弱化,逐渐与网络发展脱节,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不能快速、有效解决。

2高校信息安全管理强化策略

信息安全管理是高校教育迈入发展快车道的保障基础。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强化高校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完善规章制度

成熟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可以使得高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新时期,高校必须要转变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观念,统筹发展规划,尽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技术投资的同时,提高管理投入,以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运转和实施。具体而言,高校应结合信息安全管理需求,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并明确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严格审查各部门及个人工作表现情况,进而作出相应的奖励或处罚,督导其提高工作实效。此外,高校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预警机制,理性分析现代网络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深刻认识到网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数据信息等都可能成为威胁信息安全的目标,并逐步形成制度化,以免这些对高校信息网络造成干扰。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针对应急预警机制做预控方案,考虑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造成的影响度和损坏度,避免事态扩大。

2.2加强人才建设

就现阶段而言,高校信息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在此过程中,高校应依据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设计,配置相等数量的人才,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业特长,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上。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组织相关专业导师及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安全管理。如此不仅缓解了投入压力,同时还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此外,高校还应定时定期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及时更新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及专业知识,分享有效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之提供更完善、高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服务,夯实工作的人才基础。与此同时,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不同角度、层面认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积极促动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保证技术与人才的先进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信息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威胁信息安全因素众多,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各高校提高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可结合本文论点,深刻分析和总结此项工作中的不足或问题,并进行深化与拓展,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完善措施,从而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成效,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良好的应用环境。

作者:张威 单位:沈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济玲,陈仕品,程吉麟,艾贤明.基于ISO/IEC27001标准的高校信息安全治理[J].现代教育技术,2016(09):60-65.

篇8

一、电子档案中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电子档案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资产,尤其是在网络化、信息化日益重要的21世纪,电子档案信息更是企业所有的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对于某些单位来说,电子档案不仅是记载重要客户信息的载体,同时又是企业成功开拓市场的重要信息资源,此外,重视并建立起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某些企业来说,不仅是对客户的隐私的保护,同时又是取得客户信任的重要前提,亦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二、电子档案中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虚拟环境,其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电子档案管理在网络环境下存在很大的风险及漏洞,出现泄密、伪造等问题,给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挑战与潜在风险。

(一)黑客入侵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对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知识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黑客分子。这些人拥有很高的计算机水平,专门攻破各网站,并获取大量电子信息资源,以谋取个人利益,给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带来了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形式多样,即使一个链接也可能是潜在的计算机病毒。电脑系统一旦染上这些病毒,严重威胁到了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三)个别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低下

个别单位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在金钱等其他方面的诱惑下,违背自己的职业操守,以非法的途径向某些单位人员出售电子档案信息。

三、电子档案中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安全存在的潜在风险的一种主动性预防和控制,是为减少甚至是杜绝信息安全管理出现漏洞时,给个人或者企事业单位所带来的损失。

(一)开发研究更加严密、技术水平

更高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上,应该聘请具有更高资格、更高技术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开发设计,并设置多道保护程序,进行反复试验,寻找潜在的风险漏洞,一旦发现,立刻修补。

(二)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为保障单位电子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应督促单位安装防火墙,保障单位内部局域网的安全,使其在与外网之前形成一道安全屏障。此外,应督促每台电脑安装杀毒软件,每天进行电脑杀毒。

(三)规范和完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

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单位内部应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档案制度,采取规范性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奖罚分明。

(四)其它一些对策

篇9

引言

新时期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档案办公自动化的必然之路,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档、文字、图像等信息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更好的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资源利用率,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一、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高校领导没有清晰的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意识,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内容、形式进行创新,日常管理手段落后,只是简单的借用信息资源。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面对信息、网络等各种手段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使档案管理工作速度慢,内容流程繁琐[1]。不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操作,对于信息的整理与加工能力也不高。在人才结构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缺乏能够熟练的管理档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资金投入不足

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阻碍就是资金投入较少,档案管理需要信息处理、网络等硬件设施,需要高素质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很多高校由于忽视档案管理工作,且不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档案管理设施的购买当中,因而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4.网络安全问题严重

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集中化与多样化发展,高校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在校内外之间的联系也变得密切起来,因此在实现管理的过程当中也就加大了信息安全的风险。一些网络黑客、不法分子等利用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盗取,就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不稳定,使高校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

二、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

在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方式。现阶段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发展了,需要改变原有的传统观念,不断的与时俱进,积极的利用信息化技术重新整合、定位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

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是能够全面的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档案的管理和创新,因此要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可以对档案管理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培养创新意识,或是通过知识讲座、继续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力。还要积极的引进各种高质量的人才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为档案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3]。引进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人员,使之与高校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分享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手段。

3.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高校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做好安全措施,设置好防火墙,采用杀毒软件防止黑客的侵入,避免将病毒带入档案数据之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的检查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的丢失,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刻升级安全级数[4]。

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科学化的档案安全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用户身份实名制认证,并完善档案管理的收集、输出、加工、处理体制,对硬件设施的建设标准、软件资源的开发标准以及数据库资源的格式标准等及时更新。

4.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

首先需要建设基础平台,购入完整的基础设施,如计算机、数码相机、?陀?、图像识别仪等设施,并组织科研人员积极的开发信息化软件程序。其次是要大力建设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服务平台。例如建立电话咨询或是网络资源共享服务。最后还需要高校实现与合作企业的对接,将本校的学生信息档案资源推荐给企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5.大力整合信息资源

新时期下要想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首先对高校档案资源重新收集、归纳、处理、统计,将学校的人事、行政、教学、党群等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重新分类归档。其次是传统的纸质的档案容易出现纸质老化、腐烂、破损,字迹模糊等现象,这样就加剧了档案管理的困难性。因此要加强高校电子资源档案的整合,将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备份到数据资源库之中。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完善档案目录,实现全文信息化。以档案室为中心,构建全面的档案管理网络资源体系,方便资源的收集、处理与加工。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信息;高校;档案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潮流,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速了高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高校档案记录学校教学、科研、迎评等重要信息,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缩影,作为高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已经感受到了信息化的影响,并且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感受到信息时代到来的挑战,做了一些迎战的工作,不过整体上看来,我国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探讨信息时代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问题显得非常必要与重要。

一、信息时展与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关联

信息时代生成的数据种类繁多,比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数据容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信息价值含量高,海量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当前,信息时代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走向,极大推动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阵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提升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技术和思维档次;反过来,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信息时展的重要平台,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信息时展与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具有很多的内在关联。

(一)信息时代的发展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多种力量推动的,既是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国民生活、工作和学习发展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到来是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量之一,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发展,社会化、开放化和科学化等等理念也要求纳入整个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还能够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体系更加多元与宽泛,更能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能够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后勤保障不断发展,能够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从而不断拓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展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去推动,尤其是与信息方面相关的各类信息产业。高校档案建设发展就是一个信息不断需要及时更新与进行快速处理的工作,其各方面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让信息技术展现其无限的魅力和价值,能够将信息的理念、信息资源和诸多要求付诸于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整个体系之中,能够让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信息时展的一个好平台。

二、目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环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场景,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整体上看来,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信息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高校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时,没有好好分析信息时代人们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档案信息化而信息化,侧重于档案本身发展的视角,这就导致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视角、思路等不够开阔,规划管理与执行矛盾逐渐显现。以我校为例,学校各类应用系统齐全却独立存在,形成信息孤岛、产生了严重的信息碎片化问题,有些信息比如学生信息同时存在于教务、学生和档案馆三个部门,其通用性、兼容性差,数据之间难以兼容,难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档案信息化设定目标和内容层面步伐不一致。高校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时,没有深入考察广大师生和社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目标的诉求,导致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设计显得与时俱进不够,这极大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的服务发展。高校档案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档案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后勤保障、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良好服务,仍以我校为例,我校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归档、管理档案,充分发挥档案馆网站的作用,基本符合档案信息化目标。但是档案重要职责――编研和鉴定销毁工作未得到深入挖掘:学校档案工作偏重整理轻编研,档案整理是最为耗时的环节,工作人员无暇顾及档案编研工作使高质量的编研资料成为稀有产物;重收集、轻鉴定销毁环节:档案馆藏日渐丰富,归档率年年攀升,却忽视了档案的价值鉴定环节,日渐增加利用率却不高的档案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日积月累的库房压力终将在不得不鉴定销毁时茫茫然无从下手。档案信息多如牛毛的问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三)档案信息安全保护仍需加强建设。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档案部门已将馆藏的纸质档案信息归档成数字化档案信息,实现对馆藏的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将所有高校档案数字化信息上传到档案管理系统时,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建设是重中之重。档案信息化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实现、依靠磁盘等存储介质存储海量数据,这些便携化的工具虽有效率高、操作简易等优势,但也存在安全隐患:对档案内容修改、删除等操作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原始信息的完整性无法保证;另外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设备故障等无法避免的问题都给档案信息的安全增加了风险,我们无法保证对档案信息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需要从多方面保护档案信息安全,防患于未然。

(四)档案信息化工作宣传不到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我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认可和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不断健全我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逐步提升完善档案馆各项硬件、软件基础设施,我校档案馆的管理水准达到省五星级标准。但学校档案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上,却不够重视档案宣传工作,对各类档案法和依法治档方面宣传不到位。档案使用者脑海里仍然沿用传统档案的管理规定制度,在档案信息化大力发展的时代,档案的快捷性和安全性需大力向社会宣传推广。

(五)档案功能作用层面的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面对现有档案的功能与价值开发不足的现状,没有好好根据信息时代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功能要求,导致高校档案的教育价值发挥不足,文化功能发挥乏力、知识性与休闲缺位。

(六)后勤保障层面的问题。高校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着经费不足问题、配套设施欠缺、制度规范不全问题、同时精通档案和信息化人才还有欠缺,导致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后劲动力不足,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功能和开发利用。

三、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针对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关联,高校务必要把握信息时展的新要求,好好分析和把握信息给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的便捷与挑战,树立起信息时代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念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加大档案信息化的设施建设、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和资源标准化、国际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加大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素质的提升与培训力度,努力拓展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多种功能,从各个层面增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后勤保障工作,以此建构起信息时代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按照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理念要求,高校应该建构信息化理念主导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理念。这就要求高校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分析信息时代人们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诉求,根据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规律,建构其开放性、多元化、社会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理念,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多元视角下推进,纳入系统化发展的轨道,在校园内真正实现数据共享,以此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比如档案管理系统中学生信息属性扩展至可兼容教务处和学生处所采集的学生信息属性,可以实现数据在线归档,省去重复的人力物力;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科研类目也不仅仅是传统档案管理使用的成果的收纳,更应该是思路、研究过程的见证,等等。

(二)按照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化本身的要求,高校应该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基础工作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由档案本身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的信息化建设来支撑,这就要求高校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分析信息时代对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要求,既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归档整理工作,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网络建设水平,做好档案信息化的数据库建设,更要将大量精力投放至资料编研上来,将看似杂乱无关联的档案提炼出对学校发展有益的精华;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销毁、去杂存精,以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坚实有力的档案工作基础保障。

(三)应对档案信息化安全问题,首先高校档案部门要完善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可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针对目前存在的、影响档案信息化网络系统数据安全的隐患,应该制定尽量全面、安全的制度,保证档案信息化数据的安全,减少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其次,保护好档案系统中海量数据需要多重的保护屏障。档案馆内计算机系统访问档案信息查询系统须经过身份认证系统;校园网用户需要通过档案馆网站接口系统链接到内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工作人员信息要注意保密性,保证档案信息不被篡改和泄漏。再次,用软件设置为档案信息化安全再加一道屏障。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可以更好地保护系统数据,定期查杀各种威胁档案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病毒,严格管理工作人员的查询、修改工作权限。最后,要有专人专地管理服务器,确保服务器能够正常安全运转,及时对数据备份,以防止突况造成的数据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档案信息化建设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良好发展。

(四)按照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化的功能与价值发展的要求,努力拓展档案信息化服务的覆盖面与惠及范围。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其价值功能的拓展来提升其合法性基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一样需要不断发展其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的功能体系来拓展其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高校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时,根据广大师生本身的学习与发展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将档案发展、师生发展、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全力拓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以此不断扩大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场域。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种很好的发展契机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高校务必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切实按照信息时代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将信息时代的理念融合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中去,力求构建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机制,不断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石良芬.浅谈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与运用.四川档案,2014(04):61-62.

[2]周枫.资源・技术・思维――信息时代档案馆的三维诠释.档案学研究,2013 (06):61-64.

[3]张欣.解读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的价值提升.理论观察,2014(01):108-109.

[4]石冬梅.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挑战与机遇.现代商业,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