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性 防护 技术 计算机 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0-0209-01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按照其应用功能不同,可分为密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和陷阱网络。密码技术是基于密码学的原理的密码体制或一对数据变换,其中对称密码体制(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将明文消息按字符逐位加密分组,逐组加密。而加密技术本身也存在不足,一是加密信息可破解,二是密码泄露后,信息仍会被盗取。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只允许符合安全策略的通信通过的防外不防内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使用过滤路由器保护网络安全,具有过滤内部网络用户请求和数据包的功能,且工作时速度快、效率高,可提高网络范围内的反入侵技术成功率,有效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但防火墙技术还有一些缺点,不能彻底防止IP地址欺诈行为,且其正常数据包过滤路由器不能执行默写安全策略,不利于反黑客攻击;防火墙技术协议不完全适用于数据包过滤,也不支持应用层协议;不能实时更新以致于无法及时处理新安全威胁。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门通过搜集和分析信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并采取相应手段抵御网络内部攻击的新型安全防范技术,主要功能是监测、统计、分析和跟踪管理网络用户、计算机终端及其连接系统的异常行为模式,审计和检查系统本身属性安全性,检查和评估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记忆和识别分析已知的攻击行为模式,可弥补防火墙技术上的不足。入侵检测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如对于网络外部的攻击无法做到适时防御。
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而设计的隐藏在防火墙后的陷阱网络系统主要包括能模拟常见漏洞或其它操作系统或“牢笼式”主机,诱骗入侵者进入受控环境,降低正常系统被攻击的概率。陷阱网路主要用来学习了解攻击者的思路、工具和目的,并为特定组织提供网络安全风险和脆弱性经验,发展事件响应能力。事实上陷阱网络,对于一些高端用户或黑客而言,容易识别,可能行之无效。
2 安全防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2.1 安全防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有利影响
首先是防火墙技术通过应用级网关、地址转换、服务和数据包过滤等方式对流入或流出防火墙的信息进行检查和报警提示,有效的防火墙技术不仅可以避免重新编号,还能缓解IP地址紧张问题。
其次随着网络病毒的急速增加,其辨认难度也在逐步增加,扩散速度也逐步加快,防病毒技术和病毒查杀软件可将传统的被动防御形式,转化为主动防御模式,有效结合治理机制与技术手段逐步渗透到入口拦截、客户定制、反黑杀毒及全面优化等多个方面,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相关防护水平和功能应用。
再次信息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对非特定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不仅保证了数据安全性、完整性,还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和版权保护等手段有效控制数据传输安全。
最后入侵的检测技术不仅能免受网络协议、加密或速率的影响,还能进行检测特定用户监视和特洛伊木马,保证网络系统安全。
2.2 安全防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抵制作用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本身有着技术缺陷,如防火墙技术仅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内部网络攻击。而目前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仍亟待解决如黑客攻击威胁、计算机病毒入侵、IP地址盗用、垃圾邮件泛滥和计算机系统风险等,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并非一项技术能解决,而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缺陷往往会助长这些问题的发展扩张趋势。计算机病毒本身具有复制性、破坏性和传染性,多是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传播,也随着现有的防毒软件所存在的缺陷,不断地人为编造,变异发展,最后破坏计算机资源进,影响系统安全性。当然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机构的体制不健全,岗位分工不明确,对密码及权限管理不足,也会使用户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导致严重信息系统风险,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
3 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策略
3.1 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
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间架设网络防火墙过滤信息是防治黑客攻击最直接的办法,也是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关键。在将局域网、外部网地址分割开后,流入、流出计算机的网络通信、信息经防火墙的过滤掉威胁和攻击,禁止特殊站点访问和特定端口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以增加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3.2 加强病毒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增强网民的病毒防护意识,熟悉常见的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和防病毒卡的使用,紧密结合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定期检测与查杀计算病毒,还要做好备份措施,防止系统数据的破坏和丢失。
3.3 入侵检测技术的植入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对计算机网络资源及信息中隐藏或包含的恶意攻击行为有效的识别,拦截和响应入侵的主动性较强的安全防护技术,可实时防护错误操作、内部或外部攻击,并能够从网络安全的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提供安全服务,有效的降低网络的威胁和破坏。
3.4 拒绝垃圾邮件的收取
未经用户许可批量强行发送至用户邮箱的垃圾邮件已成为如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公害。拒绝垃圾邮件的收取的第一步是邮件地址的自我保护,控制邮箱地址使用率和安全使用率;或使用out-look Ex Press和Fax mail中的邮件管理来过滤、拒收垃圾文件。
总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得益于安全防护技术的综合有效地应用,单一的安全防护技术是无法保证网络安全的,所以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正常地运行,网络用户或计算机终端用户应充分考虑计算机整个系统的安全要求,有效地在计算机上设置安全防护软件,结合预防措施做好日常维护。
4 结语
安全性防护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充分了解其应用功能、使用缺陷,有效地综合利用它们,才能有效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钊.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的相关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3(04):76-76.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快速化和实时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工程技术得到越来越的认可和应用,逐渐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网络工程技术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问题的现状、以及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的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突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实施的重要性,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 安全防护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成为了目前大多数人与外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网络工程技术在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由于网络工程的开放性以及分散性等特点,关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健康的网络环境,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安全防护技术必须伴随信息化的进步共同发展,否则只会给网络安全带来更大的隐患。因此,研究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问题分析
网络安全防护是一种维护网络安全的技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信息交流、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国家的和平安全,其作用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显得格外重要,已经是一个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当前,网络工程安全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黑客的威胁攻击、计算机病毒入侵、IP地址被盗用、垃圾邮件的泛滥和计算机系统风险五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计算机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网络工程安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等特点,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编制者将指令、程序代码植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所谓的病毒是人为造成的,通过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对其他用户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破坏力强、传播迅速且不易被察觉,尤其是像木马、震网、火焰这些通过网络作为途径传播的病毒,一旦感染其他程序,将会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不难看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确保网络工程安全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黑客的威胁攻击
黑客的威胁攻击是网络工程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从黑客的定义上来看,黑客是指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破坏或窃取资料的人。一般来说,黑客在对网络工程进行攻击时,按黑客攻击的方式分类主要有两种攻击方式,即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非破坏性攻击通常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将阻碍系统正常运行作为目的, 并不盗窃系统资料,用拒绝服务和信息炸弹对系统进行攻击;破坏性攻击以侵入电脑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为目的,黑客会破坏电脑系统。
1.3 IP地址被盗用
IP地址被盗用也是网络工程安全的瓶颈。对计算机网络而言,被盗用IP地址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网络,致使用户无法进行正常的网络连接。区域网络中常有lP被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用户被告知lP地址已被占用,致使用户无法进行正常的网络连接。这些lP地址权限通常较高,窃取lP者一般会以不知名的身份来扰乱用户的正常网络使用,这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影响,使用户的自身权益受到侵犯,也严重威胁网络的安全性。
2 解决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策略研究
2.1 加强病毒的防护措施
加强病毒的防护措施也是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防护是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计算机病毒在形式上越来越难以辨别,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常见的杀毒软件有:360安全卫士,卡巴斯基,金山毒霸等。网络工程在加强病毒的防护措施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人员而言,相关人员都应该掌握使用杀毒软件、防病毒卡等措施,一般情况下,要定期对计算进行病毒检测与查杀,一旦发现病毒时应询问后再处理,不仅如此,对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文件还要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病毒对系统造成的破坏导致数据的丢失。
2.2 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
最直接的黑客防治办法是运用防火墙技术,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是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关键。网络工程中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就是在外部网络和局域网之间架设防火墙,网络防火墙作为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可以将局域网与外部网的地址分割开,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均要经过此防火墙,经过防火墙的过滤,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增加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另外,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2.3 入侵检测技术的植入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对于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对网络工程而言,入侵检测技术对计算机网络资源及信息中隐藏或包含的恶意攻击行为有效的识别,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可以利用网络安全入侵检测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入侵检测系统能够从网络安全的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提供安全服务,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来自网络的威胁和破坏,必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3 结束语
总之,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应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加强病毒的防护措施、入侵检测技术的植入、拒绝垃圾邮件的收取、加强网络风险的防范,不断探索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网络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新鹏.谈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106-107.
[2]毕妍.关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1):790-791.
[3]彭德芳.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3(11):211-212.
[4]李巍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数据备份和容灾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383-384.
篇3
关键词:防火墙;内部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前言
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等行为日益加剧,给个人、企业、社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防火墙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其合理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隐患,为用户的内网信息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1 防火墙的基本介绍
防火墙是隔离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它能够帮助内部网络系统抵挡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与入侵,为内部网络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保障。从本质上来看,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技术,能够对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合理的控制,它能够允许外部数据、外部用户进入到内部网络当中,同时也能够将恶意的外部数据、外部用户阻隔在内部网络之外,未经授权的外部网络是不能够访问内部网络的,从而避免恶意的外部网络进行内部网络信息的更改、拷贝、销毁等行为,进一步确保计算机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防火墙主要包括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四个部分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比较丰富[1]。
2 防火墙的主要应用
2.1 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防火墙技术也趋于成熟,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通信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安全过滤的装置,能够将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入侵都阻隔在内部网络之外,为内部网络的运行划分出一个安全的区域,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在进行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规划方式,一种是在现行的网络中安装防火墙,通过合理添加防火墙的方式增强计算机内部网络的安全性能,采用透明模式进行防火墙的安装,虽然用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感受不到防火墙的存在,但是它确实对用户的网络安全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另一种方式是在设计网络结构的初级阶段就充分考虑网络安全的问题,在网络设计方案当中加入防火墙的设计的内容,相对于透明模式的防火墙设计,更加倾向于混合模式的设计理念,通过连接应用服务器和用户机来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最大限度的为网络安全提供有效防护,确保其他服务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这种模式的防火墙设计结构还具有极强的延展性,能够根据计算机网络结构设计的实际情况添加防火墙[2]。
2.2 防火墙在内网安全中的应用[3]
防火墙属于内网与外网之间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表面上看主要是阻隔来自外网的恶意入侵、散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没有直接进行内部网络的管理与保护。其实,防火墙在内网安全中的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将防火墙安装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的位置,所起到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异,放置于内网与外网之间的防火墙主要对外网进行管理,而放置在内网中的防火墙则是保护内网安全的控件。在放置于内网中的防火墙上安装TCP/UDP端口过滤功能,那么防火墙在应用的过程中就能够对计算机内网所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过滤,从而起到内网安全防护的作用。
3 基于防火墙的内网安全防护策略
使用防火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确保计算机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为用户的内部网络信息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但是,计算机内网的网络结构比较复杂,要想充分发挥出防火墙的保护作用还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本文主要采用增加防火墙数量的手段来提高计算机内网的安全运行,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我们能够知道,这种模型利用三个防火墙把一般内网中的传输服务器、用户终端与核心服务器三个区域进行区分,传输服务器、用户终端与核心服务器相互之间通信的时候都需要经过防火墙的同意,进一步确保计算机内网的安全性。图1中将最重要的信息安排在了最内层,外部网络如果想要获取最内层的信息首先要经过五层防火墙,用户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也需要经过三层防火墙,甚至就连内部用户与核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都需要经过两层防火墙,有效的对计算机内部的信息进行保护。
这种防火墙设计模式不仅能够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一种安全防护,还能够帮助计算机系统进行内部网络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l挥出计算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优势,利用防火墙技术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有机的区分开,并且在防护的过程中还能够加强对于内部网络的安全管理。另外,这种多层防火墙的设计模式还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设计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内部网络构架的复杂程度进行防火墙的添加,进一步增强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保护作用,对于提升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很大的帮助[4]。
4 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本文以三个防火墙技术为例进行内网安全防护策略的分析,确保防火墙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内网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为内网的正常使用提供安全保障。这种防护策略能够在原有内网防护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防火墙的个数,直到对内网中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进行妥善的保护。计算机内网安全防护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监督与维护,还需要计算机使用者的鼎力配合,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进行内网的安全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庞雄昌,王 .一种改进的内网安全防护策略[J].计算机安全,2011,12:9-12.
[2]张亮,黄子君.基于防火墙的内网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4,19:13.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分析
随着计算机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附力越来越大,但人们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受到安全问题的影响,这些隐藏问题不仅制约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活动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但是计算机本身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因此其安全防护工作也具备较高难度,尤其对信息技术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人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的革新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全方位、全时段的安全防护。对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安全防护工作必须具备全面性,在网络环境的设计以及开发中,必须做好事先、事中、事后的全面防护,健全安全体系才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网络运行的安全。
首先,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体现在安全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内容和种类具有多样化,因此当前的安全防护工作中必须以多技术多模式来面对网络安全多元化这一特点。
其次,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复杂化特点。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连接渠道越来越多,同时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也不断增多,最终使网络的安全隐患隐藏在各个部分,所以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积网络安全防护经验,才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类型。
最后,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体系化特点。体现在网络安全制度、安全技术的体系化,在当前形式下只有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并且安全防护措施应该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防护手段具有先进性,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安全防护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管是何种操作系统,或多或少都会有安全漏洞,就算及时的发现问题,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复,正是因为这些操作系统的漏洞难以发现或不易修补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其利用远端计算机对存在漏洞的计算机进行扫描,发现漏洞之后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最终使计算机内部资料被篡改或盗取。
其次,网络安全也会受到物理层的较大影响。物理安全威胁包含:自然客观因素对网络的破坏、电磁辐射、密码以及口令被盗取、误删或格式化磁盘、断电、死机。以上问题均属于物理通道被破坏、网线中断等情况。同时物理攻击防范难度较大,因为攻击者并不是利用远端计算机进行破坏,而是直接接触计算机。
然后,病毒、木马对于计算机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阻碍,根据其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互联网病毒以及局域网病毒,互联网病毒以网络为载体,下载为传播方式;局域网病毒则会使处于局域网内部所有的计算机都染上病毒,最终导致局域网崩溃。
最后,当前互联网的主要协议是TCP/IP,其具有较多优势,例如较强的扩展性和简单性等,但是此协议不会对接入计算机进行权限限制以及安全检测,这是网络协议安全缺陷的主要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源地址认证、路由协议、网络控制机制等问题。
三、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水平的有效措施
首先应该完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机制,从法律层面确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必要性,应该不断完善我国当前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计算机操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保护合法用户的权益,严厉打击通过网络散布病毒、盗取他人信息的不法分子。
其次,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因为物理层面出现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的现象较多,因此有必要加强物理层的安全防范,这要求强化机房的安全管理力度,硬件设备是计算技术必不可少的载体,在建设机房时候应避免环境因素对计算机造成的影响,包括遮阳、避光等,做好机房的消防工作,必要时可以安设空调调节机房温度,并且使用UPS稳压电源,做好物理层防范的每个细节工作。
最后需要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很多的情况下系统出现安全隐患都是因为用户操作不当。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包括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修复系统漏洞、不浏览异常网页、不下载浏览陌生邮件等,同时妥善设置系统管理账号以及密码,并且密码要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避免过于简单被破解,计算机当中的各项密码不可相同。总的来说只有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那么很大一部分的网络安全事故就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时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那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了解到信息被盗取或遗失造成的后果,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计算机知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而技术人员应该从加强管理、优化技术结构的方面来不断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上网服务,使计算机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德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技术探讨[J].消费电子,2013(20).
[2]蔡景装.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技术防范措施[J].消费电子,2013(20).
[3]周跃,鄢斌,谷会涛,赵进.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及防护体系架构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3(12).
篇5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但其在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4G通信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无线网络的便利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关注与认可,但其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本文旨在对4G通信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无线网络安全通信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使用者的通信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
4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
4G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行业的新产品之一,就目前而言,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也使人们对无线通讯技术的依赖逐渐加深。从总体上来看,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无疑是4G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尽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才能避免无线网络安全通信在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1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概述
一般来说,无线网络可分为局域网、个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等几类,其划分依据主要是覆盖范围,4G网络无疑应归入无线广域网之中。由于无线广域网具有着蜂窝覆盖、全球覆盖、高速移动、无缝切换等诸多特点,所以得到了许多用户的青睐和支持。无线个域网则有着更强的针对性,主要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虽然辐射范围相对较小,但其有着更强的服务性,更能通过无缝无线连接技术给用户提供诸多便利。与无线个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的复杂程度更高,其工作主要是借助无线终端来对无线节点进行访问,从而达到各个用户间的通信,在各类通信技术中较为常见。
2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2.14G通信接入系统及其移动终端
4G核心网实际上是全IP网络,即其承载机制、网络资源控制、网络维护管理以及应用服务全部基于IP展开。4G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无缝互联,因此其接入系统需要包括无线系统、无线局域网系统、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系统、有线系统、广播电视接入系统等等。
2.24G通信技术的安全问题
4G系统包括无限核心网、智能移动终端、IP骨干网、无线接入网等几部分构成,与之相对应,安全威胁也大多来自这几个方面。就目前而言,无线网络安全隐患在4G系统中依然可以见到,如攻击者对无线网络链路数据进行篡改、窃听、删除或插入,以及无线局域网中认证服务器等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实体身份认证问题等等。
2.34G通信技术的安全策略
总的来看,4G安全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在设计安全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应考虑效率、安全性、兼容性、可移动性、可扩展性等诸多因素。主要包括:①尽可能通过减少移动终端任务量来实现计算时延的有效降低;②通过减少安全协议交互信息量、缩短单条信息数据长度来实现通信时延的降低;③确保被访问网络做到对用户的安全防护措施透明化;④用户应能够对被访问网络所采用的算法、安全协议和安全防护措施级别做到识别和了解;⑤合法用户能够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自由决定是否启用安全防护措施;⑥协议所需的计算能力必须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若计算负担较大,则应尽量在服务器端进行,并运用移动终端的空闲资源和空闲时间完成预认证、预计算等工作;⑦能够借助安全防护方案应对网络设备数目与用户数目的提升。具体说来,有着较强可行性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可配置机制:用户可对移动终端给出的安全防护选项进行自由配置;②可协商机制: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能够就算法与安全协议进行协商;③多策略机制:根据场景的不同来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整,如登陆和接入网络时的认证环节可以运用之前的验证信息来实现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约、切换认证的效率也比普通认证更高等等;④混合策略机制:将不同安全机制进行结合,如数字口令与生物密码、私钥体制与公钥体制相结合等等。一方面,系统的可扩展性、兼容性以及可移动性得到了公钥的保障;另一方面,实时性和可移动性也有高效性的私钥作为支持。
2.44G通信技术的有效安全措施
移动终端是4G通信技术的主要安全威胁来源之一,对此所能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种:①物理硬件防护。这主要包括集成度的提升、电压和电流检测电路的增设以及完整性检验、存储保护等措施的增加;②操作系统的加固。这需要尽可能使用可靠性更强的操作系统,从而使其能够支持域隔离控制、混合式访问控制、远程验证等多种安全策略。
3结语
无线网络具有着经济、灵活、便于安装等多重优势,使用户的自由度和体验效果都有了显著提升。但是,通信技术的便利性和自由度也为用户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威胁,针对移动终端和接入系统的病毒、木马等攻击行为十分常见。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合理安全防护策略的更新,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通信一定能够实现安全性的大幅提升,进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中亮.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探究[J].大科技,2015(7):274~275.
[2]董珂珂.4G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132.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安全漏洞 防护措施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中的使用,促进网络技术的快速发,但是,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网络病毒入侵、黑客盗号等网络安全漏洞问题影响着人们对网络的运用,也对人们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经常发现用户大量的信息被窃取,有时网络安全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用户的信息丢失,计算机受到损害等。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采用有效的防御手段是保证网络安全使用重要途径。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类型分析
网络安全漏洞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安全漏洞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但是黑客与病毒制造者正是利用这种漏洞,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网络病毒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蠕虫、木马病毒程序对用户的攻击目标就不相同。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表现形式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相同,一般地的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分为两种类型。
1.1 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常见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具有资源共享和交互特性,为了有效的提高用户之间交流与互动,就需要不断地拓展计算机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对各类计算机功能的需求,在新功能开发、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漏洞,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处在不安全的状态下。基于计算机网络多项功能的系统环境,黑客网络就会对新开发的功能漏洞进行攻击,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取用户信息,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周期越长,漏洞就越容易被发展,黑客对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计算机网络的链路是网络系统工作的基础支持,也是网络交互的重要保证,用户在进行一些特殊的功能通信与文件交互时,需要开放网络中的某些特殊端口,这时网络病毒就会对这些端口进行攻击,这种网络安全漏洞也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协议漏洞
协议漏洞主要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划分的,计算机网络主要以TCP/IP协议为基础进行通信,由于TCP/IP缺陷形成的漏洞,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存在缺陷,被划分为协议漏洞。协议漏洞在网络安全中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但是病毒利用协议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就需要从TCP/IP协议层对整个计算机进行防护,才能有效的保证网络的安全。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通道,是保证网络通信重要因素。但是,由于TCP/IP的技术本身还不完善,使得它不能有效的νㄐ判议漏洞进行控制,在网络通信的过程中,协议也不能正确判断IP的实际来源,这样在通信的过程中,TCP/IP受到的攻击也就比较多,也会影响着网络的正常通信。例:满足TCP/IP协议通信类、共享类等特殊需求时,在通信的过程中,就需打开相应的通信端口,在端口的信息交互是很快的,在这种情况下,TCP/IP协议就会出现漏洞,黑客利用打开的端口,就会对通信协议展开攻击,以解析的方式通过打开的端口侵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对网络系统能够的通信协议进行恶意的篡改,使得网络通信出现安全问题。
2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原因分析
安全漏洞最根本的原因是计算机不完善的原因造成的,而造成安全漏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一般集中在DoS和网络入侵两个方面,在网络安全管理中,DOS是拒绝类服务,主要是对系统中的安全权限进行限制,在DOS拒绝服务的同时,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漏洞权限就会被限制,网络的安全性能就会提高,但是如果用户需要利用某一个端口,就需要打开通信端口,修改端口的权限,就必须要个端口分配权限资源,导致网络系统的资源程序被分割,通信端口就存在安全的问题,同时由于通信端口并不能保障所有资源都可以被DOS有效利用,DOS安全管理就不能有效的对端口通信的所有资源进行管理,分割后的资源部分会转化成无效文件,这样就会被黑客与病毒利用,进而引发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入侵是一种网络攻击形式,它属于恶意攻击,往往会对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损害,它主要以网络安全漏洞为入侵目的,通过病毒的入侵,盗取系统的信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更大范围内的安全问题,例如,病毒以写入的方式,对系统的通信文件进行修改,使得用户的权限信息被修改,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能力降低或者瘫痪,从而使得一些非法用户盗取系统的信息,甚至会造成部分信息混淆,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网络安全漏洞,进而会造成大面积的数据泄露。由于计算机的DOS系统与网络入侵造成的网络安全漏洞,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就会使得用户的信息处于无保护状态,影响着网络信息的安全。
3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防范策略研究
由于计算机网络中安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进行防护时,需要根据安全漏洞的种类,来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形成的原因,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安全防范策略。
3.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对网络中的病毒数据进行隔离,进而起到保护网络安全,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根据防火墙技术的工作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三种网络安全防护方式:第一种是过滤防护,这是防火墙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采用路由器技术对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分析,通过漏油器来筛选网络数据的访问行为,对非法的数据进行隔离,但是采用防火墙不能对隐蔽的地址进行过滤,对一些隐蔽性的攻击不能做到有效的防护;第二种是技术,它是对访问计算机系统的程序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发现病毒直接阻断程序的访问,采用技术可以对访问系统的数据进行记录,并生成加密信息列表,以便与后期扫描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发现异常就阻断网络访问,进而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防护,保证网络的安全;第三是方位控制技术,实时控制网络的非法访问,对非法访问的用户进行控制,访控技术的实现也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采用防火墙的安全功能对访问的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通过设计用户访问的全新,采用口令与密码结合的方式对用户的访问进行控制,限制非法的用户访问系统的数据,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文件、数据的安全,进而达到网络安全防护的目的。
3.2 病毒防范措施
采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防护是网络安全常用的方法与手段之一,病毒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攻击力非常强,常常能够绕过防火墙对计算机进行攻击,而且计算机病毒具有依附性、多变性的特点,这样使用杀毒软件能够有效的对病毒进行防护。一旦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病毒,病毒就可以借助网络的安全漏洞,进入到用户计算机中,对用户计算机系统进行干扰与破坏。因此,在网络系统中,可以按照防病毒软件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目前,我国主要利用多层防卫系统作为病毒防范的措施,采取主动防御的办法,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计算机杀毒软件,例如卡巴斯基、360、小红伞等病毒查杀软件,防止病毒入侵,它们一般都具有主动防御的功能,利用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测,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及时的修复计算机的漏洞,使得计算机能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工作。由于计算机病毒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病毒的变异能力也十分强大,这就需要做好计算机病毒库的升级工作,防止病毒侵入到计算机中,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可以有效的切断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优化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环境。
3.3 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技术的作用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漏洞问题,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模拟实际的漏洞攻击,对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各种探测方式,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的漏洞或者不合理的行为,然后以错误的注册方式,分析系统的漏洞,例如在通讯的主机端口,进行路径扫描,然后根据主机反馈的信息,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是够存在安全漏洞,在采用模拟漏洞攻击的方式,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机进行检查与分析,并逐步的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的发现网络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的问题,并根据计算机系统反馈的信息,分析安全漏洞的实质,这样以达到能够有效的防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目前,漏洞扫描的主要技术为DOS扫描,来达到扫描缓冲的目的,以便于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扫描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它不仅能够对本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查分析,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远程扫描。漏洞扫描技术需要定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并定期的对安全系统进行维护,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服务器、通信端口、运行软件等作为漏洞扫描的防o对象,加强对计算机安全进行防护,由于这类维护对象经常需要网络环境进行接触,也是用户需要经常运行的部分,容易出现网络安全漏洞,成为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同时还会这类维护对象还能够成为病毒的依附对象,引发大规模的病毒工具,造成用户文件的丢失或者被盗。因此,将此类维护对象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漏洞扫描关键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4 端口解析技术
端口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通信的USB接口,一般是计算机系统的对外信息接口,在计算机系统中,USB接口的安全性也做了防护,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因此,在接入USB接口时,需要做好计算机安全防护,在USB端口接入设备时,系统就会对其通信端口进行解析,并及时的向用户反馈信息,一旦出现病毒就会及时的发出报警,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病毒、木马等行为进行检测,避免计算机病毒通过USB通信端口植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在计算机中使用USB设备时,需要做好计算机安全漏洞防护措施,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5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计算机系统自我防护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在工作时必须具备数据的备份与还原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的数据威胁进行防范。如果计算机出现威胁导致用户数据破坏时,系统能自动的进行还原,为用户提供备份的数据。虽然,数据备份对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是一项比较乏味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对用户不会起到帮助的作用,但是,一旦用户的电脑出现安全问题时,数据备份能够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内降低了用户的损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
3.6 入侵检测
虽然网络安全防患措施都在使用,但大多数的网络安全防患措施都具有被动防患的弱点,主动防御的性能较差,有的属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采用入侵检测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能够在病毒对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攻击之前进行检测,然后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在入侵检测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为入侵攻击造成的财产损失,增强系统的安全防护的性能,有利于增强网络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也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为了有效的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控制,就需要深入的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网络安全漏洞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的提出安全防护措施。在具体的防护过程中,需要综合的利用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杀毒软件控制技术等网络进行安全的防护,科学合理的制定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达聪.邹议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J].硅谷,2016(06).
[2]魏英韬.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
[3]罗耀.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4).
[4]王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5).
作者简介
仝乃礼(1969-),大学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管理。
篇7
【关键词】网络安全 局域网 无线网络应用
自互联网逐渐一体化以后,其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安全上容易受到一些黑客以及不法分子的入侵,从而使得网络系统崩溃,使得用户的信息被盗取。因此加强局域网以及无线网络的网络安全极为重要。
1 虚拟局域网和无线网络的网络安全的问题
1.1 网络黑客的入侵是一个极大的网络安全问题,在我国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黑客的入侵也越来越猖獗
其主要攻击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利用木马等程序进行攻击,从而盗取户主的个人信息。通常情况下,虚拟局域网以及无线网络都是有相应的密码进行保护的,但是很多黑客会直接侵入其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如果网络安全防范系数过低,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户主个人信息泄露,严重时甚至造成了财产损失和计算机系统瘫痪。
1.2 网络病毒也是导致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计算机造成最大危害的就是病毒。其具有较强的频繁性,能够多次和重复的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入侵。在虚拟局域网和无线网络在提供网络共享的同时,也有利于病毒的传播。近年来网络病毒层出不穷,尤其蠕虫病毒以及木马病毒表现的尤为显著。比较传统的病毒入侵方式就是,用蠕虫病毒让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陷于瘫痪,然后使用木马病毒进行个人信息的盗取。使得很多用户的生活以及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其二另一个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是网络安全认证出现漏洞。从而出现IP地址被盗用,账号密码泄露等在无线网络的应用中也时有发生。
2 虚拟局域网的安全防护措施
2.1 使用VLAN技术能够对虚拟局域网进行有效地防护
VLAN技术可以不受位置地域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进行虚拟局域网的网络分段,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以及扩张性。而利用VLAN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电视、广播以及电信信号的相互干扰,从而使得网络运行的更加流畅。提高了虚拟局域网运行的效率。其次VLAN在经过详细的划分后,在缩小其广播域的同时还能降低网络网络广播包所消耗宽带占的比例,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网络运行的安全效率。在进行VLAN网络层的实现时,要加强VLAN数据之间的传输。然后结合数据链路层进行网络层设备之间的转化,从而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
2.2 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网络安全的防护
对虚拟局域网的入口处进行防火墙的部署,主要是针对其外部做出的防御。防火墙还能对非授权访问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智能化的识别,从而提高其对网络环境的进化功能。从而有效的保障互联网内部网络环境的安全。通常情况下,防火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外部防火墙,其主要是针对防火墙的外部进行网络安全的防护,主要针对一些病毒的入侵,例如蠕虫病毒以及木马病毒。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网络黑客对网络内部进行入侵,其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网络进出通道对网络环境进行限制,从而对外来的非法信息进行有效地抵御。因此外部防火墙是保证虚拟局域网安全的关键。其二就是内部防火墙的防护。内部防火墙主要是将局域网进行分段管理。可以对虚拟局域网进行分段保护,从而使得外部攻击的损失受到限制。
2.3 使用入侵保护系统进行保护监督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网络监督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网络传输进行一定的监督。当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其不仅可以提出警示还能进行主动防御,其有效的弥补了防火墙被动防御上的不足。如果说防火墙是门卫,那么IDS就是监视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网络安全环境,防患于未然。
2.4 要加强数据库的信息防护和保密工作
通常情况下为了工作的方便,人们很少对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网络安全的保护。而数据库的信息可以以可读的方式储存在系统中。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数据库信息的保密。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安全。
3 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
(1)要做好临时密钥完整性。在目前的很多无线网络中都会使用WEP进行加密,而在加密过程中,要加强临时密钥的完整性,做好无线网络的安全设置,网络安全可以通过网络的安全选项设置进行安全防护,此外,还可以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软件进行网络攻击的组织等。防火墙是能够有效阻止网络攻击的有效途径,因此给自己的计算机安装防火墙以及网络防护软件,也是有效阻止网络攻击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无线网络,更要加强其安全防护。现在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设置功能。其中防火墙就是最基本的安全设置,尤其是针对于网络的安全设置。其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防护。有效地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
(2)使用TKIP能够增强无线网络共享时的安全性,其能够对网络的IP以及个人的账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与其他的保密措施相比其有以下四个功能的保护:一是消息完整性的编码;其二是IV次序机制;其三是密钥的混合函数,其四是密钥的重置机制。
(3)要加强WPAI方面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加密保护。WPAI采用国家密码进行管理,进行精确的运算,实现了身份鉴别,实名认证以等多方面的访问控制,不断提高用户在无线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效率。WAPI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 结语
虚拟局域网以及网线网络的安全运行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一旦网络环境出现不安全因素,其必然会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以及系统发生崩溃等多方面的危害。因此要做好网络安全的预防以及防控。
参考文献
[1]李培强、郑铁成,企业计算机安全运行的研究和解决[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2):33-34.
[2]韦容、申希兵、蓝振师,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问题和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2(04):84-84.
[3]余苏毅,使用虚拟局域网和访问控制列表实现机房访问控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54-56.
作者简介
王航伟(1979-),男,陕西省户县人。工学学士学位。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移动通信核心网。
篇8
关键词:安全等级;防护;设备配置
随着铁路全路范围内通信基础网设施改造的逐步完成,各路局都已搭建起铁路数据通信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完善铁路数据通信网的网络安全。《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做好铁路数据网网络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运电通信函[2016]123号)(以下简称“123”号文)中对铁路数据通信网网管系统安全防护提出要求。
1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介绍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1.1定级要素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标准定级有两大要素:1)等级保护时受到侵害的客体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一般侵害;严重侵害;特别严重侵害。
1.2五个等级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按照定级要素分为5个等级,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看出,随着级别的递增,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客体的级别及造成侵害的程度递增。
2铁路数据通信网安全防护配置要求
“123”号文主要参考的标准有:《IP承载网安全防护要求》(YD/T1746-2014);《IP网络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框架》(YD/T1163-200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总体》(YD/T1170-2001);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按照以上标准规范的要求,参照铁路数据通信网安全测评情况,“123”号文提出:“各单位以《铁路数据通信网网络安全检查关键项点》(附件1)为基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检查内容,定期开展数据网的网络安全检查,并将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纳入问题库督办销号,形成闭环管理。”,并给出了数据网网管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配置要求。按照“123”号文要求,铁路数据通信网网管系统安全防护硬件设施部署主要包括网管冗余设备、防火墙、堡垒机、入侵检测设备(IDS)、终端管控设备等。
2.1网管冗余设备
网管冗余设备主要为网管服务器及存储设备。配置网管冗余设备主要满足要求:“数据网相关的网管重要设备(服务器、存储等)应采用冗余的方式保证网络及业务的抗灾以及灾难恢复能力。”
2.2防火墙
防火墙主要实现网管局域网与网络设备间的逻辑隔离。防火墙的配置需满足:1)技术隔离功能:网管系统与网络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且禁止直接连接其他系统;2)过滤功能:对进出网管系统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实现对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应用层协议命令级的控制;3)逻辑隔离功能:实现数据网业务网络与运维、管理、监测等辅助系统(或平台)间逻辑隔离,并启用安全域访问控制策略,严格限制对有关设备的访问。
2.3堡垒机
堡垒机主要实现网管操作人员的集中登录与行为审计。堡垒机部署在网管局域网内。堡垒机的配置需满足:1)访问控制功能:依据设定的安全策略,对用户访问资源进行有效控制;2)权限控制功能:为不同管理用户设置不同权限,分离不同管理用户的权限,合理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权限。
2.4入侵检测设备
在网管局域网内部部署IDS,对网络的恶意代码及恶意入侵行为进行分析。IDS设备的配置需满足:1)追踪功能:对安全事件进行追踪,对非法访问或入侵源进行追溯;2)告警监测功能:对数据网的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及安全设备等产生的安全告警事件进行监测,并每月对安全告警日志进行分析;3)入侵检测及报警功能:能够实时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的入侵行为,并记录入侵源的IP、攻击类型、目的、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发出报警;4)完整性检测功能:可检测重要程序的完整性,当检测到重要程序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可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恢复;5)恶意代码防御功能:可在网管系统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2.5终端管控设备
在网管系统局域网内设置,管内所有数据网网管服务器和终端安装用户准入客户端软件。终端管控设备的配置需满足:1)接入阻断功能:网管系统可监测到非授权设备接入网管局域网的行为,并能够准确定位接入的设备,对其进行阻断;2)接出阻断功能:网管系统可监测到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连接外部网络的行为,并能够准确定位接出的设备,对其进行阻断。
2.6其他配置
除“123号文”中要求的基本配置外,根据要求的铁路数据通信网网络安全检查关键点,还可增加以下设备。1)入侵防御设备入侵防御设备的配置需满足:数据网应具有监测常见网络攻击、差错防范和处理的设计,在网络边界部署入侵防范技术手段,防范针对网络设备的常见攻击和入侵。2)日志审计设备日志审计设备可以统一采集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和安全设备的告警日志,并集中存储,定期分析。日志审计设备的配置需满足以下功能:监测功能,实时监测主机、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及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网管操作等,并将监测和报警数据生成日志记录;记录分析功能,可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如发现可疑行为,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集中管理功能,可集中管理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相关安全事项。3)漏洞扫描机配置核查设备漏洞扫描机配置核查设备的配置需满足:a.能扫描网络系统的漏洞,并提供漏洞官方修补补丁,指导管理人员进行漏洞修补;b.可对网络设备、主机设备的安全设置进行自动化检查。
3总结
篇9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目前整个IT系统的建设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网络、服务器、终端机和运行在上面的应用系统形成了整个业务运行的基础支撑环境,业务系统越来越依赖于IT系统,而作为整个IT基础设施中数量最多的终端机,是IT管理部门最为头疼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设备的更新和变化,对计算机设备的管理经常处于一种无序及手工统计的状态;另一方面,安全漏洞与日俱增,新的病毒充斥网络,原有的手工安装和分发升级文件包及补丁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还会造成时间的迟滞,影响运行效率,给单位带来损失;再者,非法办公软件及其他软件的使用,不但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也给单位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终端桌面安全管理技术的兴起是伴随着网络管理事务密集度的增加,作为网络管理技术的边缘产物而衍生的,它同传统安全防御体系的缺陷相关联,是传统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补充,也是未来网络安全防范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内部网络面临安全问题
现代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日臻完善,使得对网络终端桌面安全管理的需求强烈凸现出来。正确、全面地认识终端桌面管理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是IT研发厂商面临的发展抉择,同时也是企、事业IT管理人员和高层决策人员在进行终端桌面安全防护部署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近两年的安全防御调查也表明,政府、企业及金融证券等单位中超过80%的管理和安全问题来自终端,计算机终端广泛涉及每个用户,由于其分散性、不被重视、安全手段缺乏的特点,已成为信息安全体系的薄弱环节。因此,网络安全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对于各政府企业网络来说,安全战场已经逐步由核心与主干的防护,转向网络边缘的每一个终端。
提起网络安全,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病毒破坏和黑客攻击,其实不然。常规安全防御理念往往局限在网关级别、网络边界(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IDS)等方面的防御,重要的安全设施大致集中于机房或网络入口处,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减小。相反,来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终端的安全威胁却是众多安全管理人员普遍反映的问题。
自2003年来,以SQL蠕虫、“冲击波”、“震荡波”等病毒的连续性爆发以及多种木马程序的蔓延为起点,到计算机文件泄密、硬件资产丢失、服务器系统瘫痪等诸多终端安全事件在各地网络频繁发生,增加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一些常见的终端安全威胁随时随地都可能影响着用户网络的正常运行,这也显现出终端管理的缺乏。
对症下药主动防御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建立终端安全管理体系。
操作系统存在自身的弱点就是在应用中不断出现漏洞,这将形成一个变化中的安全风险,让攻击者有威胁计算机安全的可乘之机。一些蠕虫会发现并利用漏洞进入计算机操作系统。过去,我们被迫要等到爆发之后再写一个特征码来防护操作系统;现在,我们要采用混合型威胁防护,即主动式防护来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安全性。
病毒、蠕虫破坏一类的网络安全事件在网络安全领域一直没有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的原因,如不安装防杀病毒软件、病毒库未及时升级等等;也有技术上的原因,如杀毒软件、入侵防范系统等安全技术对新类型、新变异的病毒、蠕虫的防护往往要落后一步,危害无法避免。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我们可以控制病毒、蠕虫的危害程度,只要我们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防护办法,就会使病毒、蠕虫对网络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仅靠单一、简单的防护技术是难以防护病毒、蠕虫的威胁的。对当前肆虐于开放网络环境中的大量病毒、蠕虫威胁,必须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归结起来是:事前预防、事中隔离、事后修复和杀毒联动。
新型的网络准入控制技术(Network Access Control, NAC )是在端点连接到网络之前对它们的安全状态进行审计,并在连接到标准企业网络之前进行适当地更新,从而将蠕虫和病毒屏蔽在网络之外,也能强制执行应用级的安全策略。网络准入控制是一个过程,它通过强制执行作为网络访问前提条件的IT安全策略,来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增强对安全制度的遵从。网络准入系统通过保证每个端点在安全上不做任何妥协,阻止不安全和未授权的行为,在网络中排除未授权的设备,从而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网络准入系统通过确认设备的安全策略,创建加密的虚拟桌面环境,在会话结束后清除所有传输过去的数据,将对机密数据的保护延展到非企业所属的设备之上。
网络准入系统基于一个全新系统架构,它将整个内网安全防护策略划分为逻辑上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内网边界安全防护:此部分架构实现对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进行安全防护。
2. 内网安全威胁防护:此部分架构实现对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进行防护。
3. 外网移动用户安全接入防护:此部分架构用于保证内部移动用户所处网络环境的变换,以及当移动用户处于外网安全防护薄弱网络环境中自身安全、接入企业网络安全。
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完整的终端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内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管理体系是能够提供端点的全程、纵深端点安全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利用全新系统架构,我们建立的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主动的安全防御体系,与传统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如图2 所示)。打个比方:子弹射出之后,如何阻截飞速前进的子弹,以了解我们是否有比利用磁铁来追赶子弹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适当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比如防弹背心),以便在子弹导致破坏之前阻截子弹;或者为枪装一把锁,以防止子弹射出枪膛;或者我们可以使攻击者不知道向哪里发射子弹,就像在布满镜子的大厅中一样。在计算机世界,我们可能正在对付数以百万的“子弹” ―― 互联网上每时每刻存在着数百万蠕虫和混合型威胁。要阻截这数百万的“子弹”,我们必须在主机、服务器和整个网络结构中部署功能相似的各种技术,积极阻截这些威胁。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Risks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Wang Jinghai
(Hunan Loudi Municipal Bureau Radio,Film and Television,Loudi417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s,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computer networks not only provide people with a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but also reveals to us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security.Data transfer process to ensure the integrity,confidentiality and availability,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technology is fundamental.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Protec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security
一、前言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信息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而构建的强大信息平台,是我们目前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通常我们所说的网络安全技术指的是逻辑安全,就是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与可用性。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网络安全技术主要针对人为因素带来的各种威胁,防止不法之徒利用网络漏洞侵入系统、盗用资源、截获数据、篡改程序、编制病毒等行为。
二、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中,既有针对信息数据的威胁,同时也有针对网络硬件设备的攻击威胁。针对信息数据的非法修改、窃取、删除和使用等都属于计算机网络逻辑安全隐患,而针对网络硬件设施的破坏则属于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隐患。
(一)网络结构与设备的安全隐患。网络的构成具有其鲜明的结构特性,网络拓补结构有很多种,通常在搭建网络的过程中大多会选择混合型结构,其中既包括星型拓补也包括总线型。拓补结构的节点正是网络安全隐患的切入点,不同的节点上可能使用不同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而受设备自身的技术约束与功能约束,存在不同的安全缺陷,因此也就构成了设备安全隐患。
(二)操作系统安全隐患。为我们提供实现各种信息处理功能的软件,都是基于操作系统而开发出来的,因此,如果操作系统本身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将很难保障我们在处理信息时能够受到保护。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需要获得操作系统的兼容许可,需要在操作系统中获得许可,因此,操作系统的任何漏洞和缺陷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使我们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变成间接泄露信息的一种途径。
(三)病毒和黑客。当我们谈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时候,病毒与黑客总是谈论的焦点,病毒既可以针对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进行攻击,同时也可以破坏逻辑安全,因此,病毒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最大的隐患。而黑客通常是病毒的制造者与使用者,黑客与病毒已经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形成一种伴生的状态,成为目前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一)数据加密技术。从数据安全的角度出发,最根本的防护技术之一就是数据加密,也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所谓加密,就是将原有的信息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置换成不易被识别的另一种密文方式,然后在进行存储或传输。信息数据的使用者必须在调用密文的过程中输入相应的密匙才能够正确破译并还原数据为可读状态,加固了信息数据的保密性,确保了信息复原之后的可用性。在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时,最重要的是加密与解密的过程中算法与密匙的使用,随着黑客破译手段的不断提高,加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二)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够顺利通过防火墙,对计算机数据进行访问和使用,从而防止了外部非法用户的侵入,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网内资源的使用权限。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有了防火墙技术,通过检测数据包中的源地址、源端口等信息来判断数据包的安全性可以很大程度上过滤掉含有威胁的数据包,从而保障网内数据的安全。但防火墙也并不是完全对安全威胁能够进行阻截的,只能作为网络安全技术的一种存在于我们的网络中。
(三)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是针对用户非正常访问计算机的情况来进行拦截的,一方面入侵检测技术的通用性较强,受系统约束较小,但另一方面入侵检测技术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即入侵检测很难进行全面扫描,因此会出现误警的情况。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误警率已经大大降低,相应速度也相应提高了很多,但数据的加密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入侵检测对数据包的正常扫描。
(四)防病毒技术。近年来随着网络病毒愈演愈烈,防病毒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包括病毒的预防、病毒的监测与检测、病毒的消除等。计算机网络安全首先应当具备完善的病毒防护系统,建立一套坚固的预防体系,使病毒入侵的可能降低到最低。其次,对非法代码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程序或可疑代码,便于进行隔离清除,防止病毒扩大影响范围,或对数据造成损害。病毒检测是在掌握了病毒特征与数据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数据比对,从而判断被检测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如果被检测文件没能通过比对将会被视为被感染文件。通常病毒的消除常常是产生于病毒诞生之后,而开发出的逆程序。病毒消除通常借助杀毒软件或专杀程序,随着网络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病毒查杀也升级到云查杀阶段。
四、结语
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安全也遍布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网络安全隐患的滋生与网络安全技术始终是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只有从安全隐患的角度进行深刻剖析,才能够在安全技术开发上契合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引起各界的一致关注,保护网络安全不仅要依靠被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信息安全与保护意识,从主观认识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隐患的滋生,并积极的进行安全防护技术改进,使信息安全成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