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温的变化教案

篇1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化技术也快速渗入我们的教学课堂,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各学校也均有配备,在地理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长,对复杂的过程、烦琐的计算或者动态的图形提供高速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效果,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讲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节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非常有限,仅靠教师讲书上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地球自转就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如果我们此时利用制作的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很容易掌握的,对自转和公转也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对我们引导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直观地看到并知道太阳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变化,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气温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现象。

二、备好独特的教案

现在多数学校都采用集体备课的模式,这种做法固然好,但很容易影响到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容易产生惰性。甚至于集体备课教案出来后,不去认真思索,就按部就班去上课,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形成独特的教案,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个人教学心境都要求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特别是我们地理课上,对于引证资料和新的知识信息则更要详细记录备案,一方面显示出我们教师治教治学的活泼与严谨,科学与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性的要求。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节时,《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的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搜集大量的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史料,绝不能仅用教科书的一些数据图形,这样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激活学生已有的经历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到室外甚至校外去观察体验。地理课程更应走出去,让学生实地探访相关知识。中学地理教材已经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深化学生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授八年级《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一节时,要了解南北气温的差异,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也要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这仅仅是学生从书本中了解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到过的南方或北方,说说他们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还容易记住这些内容,效率自然提高了。

篇2

一、何谓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要明确这一问题,首先要引入生成性学习这一概念。生成性学习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先生,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例如,可以成功地教会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进行类比等。这些生成性活动有益于学生学习,而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教学中必须注重形成生成性的教学模式。在生成性教学模式下,必须注意教学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

预设即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预设并非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也不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环节都进行“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美地演示出来,从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教师成为编剧、导演、演员,同时它也强迫着学生成为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演员,这样的预设严重地限制学生的主动性。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

生成即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生成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可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动态生成”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

二、预设和生成的相互包容

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互相影响并充满变化的状态中进行的一种活动。教师的预设不能固定不变,应根据课堂变化做好调整,一个预设可以随着课堂变化随时调整,又成为具备一定水准的新预设。

案例Ⅰ 以高一必修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产生疑惑:“地球位于近日点时,离太阳近,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应该是夏季,怎么会是1月初?相反,地球位于远日点时,离太阳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应该是冬季,怎么会是7月初?”甚至有学生会说:“老师,您讲错了,课本上也写错了。”学生似乎分析得有条有理。面对具有批判精神的提问,教师可以抛出如下问题:“澳大利亚的学生会怎么想?远日点比近日点距离长500万千米,对于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而言,能成为影响太阳辐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吗?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夏季为什么比冬季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多?”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疑惑逐步解决,科学准确的知识也“生成”了。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地借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利用孩子的“错误”推进教学进程,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通过本实例可以看出,生成基于预设,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互补包容。

三、完善预设以促进生成

1.创设情境,促进生成

案例Ⅱ 以高一必修Ⅰ“天气与气候”为例,上课时,突然窗外狂风大作,瞬间电闪雷鸣,教室内也炸开了锅。见此,可立即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字“惊雷不动用心人!”“形成闪电的天气系统有哪些?”于是,学生的话题迅速转向,他们紧张地思考着,热切地讨论着,一幅幅“天气系统的成因示意图”最终跃然而生。

案例Ⅲ 以高二文科班“地图”教学为例,预设目标为:了解地图的意义、识记并辨别方向、理解比例尺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其内隐目标有:学习及使用地图的兴趣、使用地图的习惯、观察力(辨别方向等)的提高、比例尺的运用等。导入后,可用投影仪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对该课要掌握地图、方向、比例尺等知识以及掌握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技能一目了然,但极少有学生能了解培养兴趣等内隐情感要求,也极少有学生能明确“提高观察力(辨别方向等)”、“运用比例尺”等内隐目标。可从培养学习兴趣着手,以旅客问路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方向、比例尺、等高线等地图要素的组成,了解地图的重要性,接着可请学生动手绘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热情高涨,动手探究积极,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关注学生,促进生成

篇3

关键词:几何画板;高中数学;自主探究能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086-03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媒体和技术已经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已经成为拓展学生能力的有效工具,它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逐步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几何画板为例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产生有利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二、几何画板概述

几何画板(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一个通用的数学、物理教学环境,提供丰富而方便的创造功能,使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编写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课件。它是目前全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被广泛推广使用的软件之一,可以有效表现出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和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是一个适合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教学的软件,演示教具。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算、动画、跟踪、轨迹等,能够显示或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大大超出了传统黑板的作用,如同一块展现动态图形的黑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几何图形内在关系的环境,为创新教学模式注入了无限活力,成为当前国内推广使用广泛的专业性教学软件。

几何画板具备形象化、具体化、动态性、操作简单、开发速度快等特点。几何画板能把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形象化,学生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可以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并形成丰富的几何经验背景;几何画板的动态性表现在“在运动中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即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只要用鼠标点取工具栏和菜单就可以开发课件,无需编制任何程序,一切只需借助几何关系来表现。

几何画板具有动画效果与数形表达效果的功能,具体如下。

作图功能——作点、线、面、体、轨迹,涂色。

动画功能——直移、转动、振动、曲线运动、追踪。

变换功能——平移、旋转、缩放、反射。

计算功能——四则运算、方根、三角函数、方程。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及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解读》中,课程基本理念别提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中提到有效教学的理念,认为“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数学课堂教学观察与实践

在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参与和跟踪过程中,主要和任课教师一同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和任课教师共同设计、制定和实施教学,主要采取观摩教案、参加例会、观察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

(1)通过观摩教案,针对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并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2)参加教学例会,听取一线教师的教学体验、观摩教学活动。

(3)通过访谈了解数学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

(4)采用比较研究的方式进行课堂观摩活动,深入掌握课堂教学现状,熟悉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

(5)随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师教学的特点和亮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提问、巡视观察和个别辅导,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参与度一般。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普遍喜欢传统的讲授方式,新技术的应用不是很普及。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对几何画板这一软件或者盲目迷信软件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使用几何画板,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不够;在课件使用方面,辅助教学目的不明确、课件的操作及交互功能了解不透彻等问题。

3.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目前,中小学的教学系统设计大都以乌美娜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一般模式图为基准开展教学,其定义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 1994)。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1]。

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因素,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教育部推行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在全国推广,目的就是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增强教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数学学习的本质和关键所在是培养探究精神和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高中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实施

1.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最常见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这种班级授课模式下,主要采取演示几何画板课件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下面以高一的《函数单调性》一堂数学课为例进行阐述说明。

这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首先教师以某地区某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为例提出气温如何变化的问题,来引出单调性现象,让学生类比单调性函数的概念(如图1),可以看出单调增函数图像从左到右上升,单调减函数图像从左到右下降。然后教师运用几何画板演示课件(如图2、图3),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概念运用,教师重点强调以下教学内容。

(1)区间端点如何处理。

(2)函数的单调区间之间不能写成并集(举反例阐述理由)。

(3)函数的单调性只是针对某个区间而言,有些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不是单调的,但是,在定义域的某些区间上却存在单调性即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性质[2]。

(4)以定义为主举例证明函数的增减性。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1)强调函数单调性概念、单调增减函数概念。

(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从“数”的角度阐述定义,从“形”的角度阐述图像。

(3)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判断符号——下结论。

2.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

在开展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如图4)复习活动课时,教师采取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形式的变化采取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如图4所示。几何画板为学生呈现了书本教材所无法提供的图像的动态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课件资料的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够有序地逐步开展探究活动,超文本形式的课件使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步调,有利于增强探究过程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自学课件后的小组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共同学习和讨论的交互空间。教师与每个小组的交互活动使教师能够掌握和控制小组学习活动的进程和方向;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可以使生生交互更加充分和深入,组内成员的相互讲解、讨论和倾听可以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3.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

在学习函数奇偶性(如图5)及函数的左右平移和伸缩变换(如图6)的教学内容和习题课时,教师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后,利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实验的教学,采取了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本文以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程类型,结合几何画板的特点和功能,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开拓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严强.设计、引领、指导——“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作用之管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04).

篇4

一、指导思想

《纲要》指出,紧紧围绕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与目标,以幼儿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发展个性为核心,不断丰富幼儿活动,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抓好常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重视对新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提高保教人员的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使我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将深入开展幼儿园园本教学研究,全面实施山东省幼儿园教材,并结合一年中的节日及威海的本土特点、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等内容安排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幼儿园课题的实施开展,丰富幼儿园课程,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研体系。完善一日活动细节,做到“保教结合,课程平衡,师幼合作,家园互动”。

三、教研重点:

1、打造各领域精品课程。以级部为单位开展领域研究,通过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反思等,完善和丰富领域课程。

2、优化一日生活活动。重新完善一日生活环节安排,将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结合,细化工作流程。

3、实施开展区域活动,逐个区域建立、开发、实施、评价、提升。

3、梳理、归纳各类活动的功能、价值及活动展开的有效手段,加强对保教活动中儿童需要的多种表现行为与活动倾向性等特点研究,初步形成“合理选择内容、科学把握目标、多视角的学与教,满足个体需要”的教育实施策略。

(一)、提高对儿童学习与有效性行为的科学认识。

1.围绕有效性教学的认识,理解儿童学习与教师行为有效性关系,结合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剖析,形成观点。

2.学习、了解、尝试幼儿活动评价的几类标准及评价方法。

(二)、充分认识幼儿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幼儿区域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三种组织活动形式开展中教师教学行为的适切与有效,关注幼儿自然行为,细化幼儿一日活动的管理。

1.以“课程平衡,内容适切,满足个体,活动有效”为指导,着力研究课程方案中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与设计,实践重点抓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学习”,打造领域精品课程。

2.结合本园幼儿一日活动对原已形成的基本经验重新修改,并研究对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基本经验,了解、观测的方法。

3.开展区域学习研究及生活自理行为研究,开展对活动有效性的评价,着重为区域材料设计与投放进行评价研究。

(三)重视保育与教育结合,加强开展“保育理念、保育措施、保育渗透”,推班级保教工作一体化实施工作的推进。

1.确立保教结合理念,在实践中提出本班班级保育工作的指导语(重点),分阶段落实本班保育措施(同时也作为对家长的承诺),对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形成共同预习保育行为。

2.推出“班级保育流程”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形成多种幼儿保育为出发点的有效的预习模式,推动全园各班保育工作规范与精致化。

3.汇集近两年幼儿患病的资料, (工作计划) 分析全年不同病情的分布,总结幼儿发病规律,研究针对发病特点的营养、运动、卫生、环境创设的园、班级的针对性措施。

四、日常保教工作:

1.关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助自理行为的主动性。

(1)为幼儿自理自助行为提供条件,生成幼儿良好的盥洗、入厕、进餐、午睡及卫生养成的行为。

(2)班级保教人员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合理地研究本班一日生活的流程。(思考一学期安排几种生活保育流程)

2.开展幼儿活动记录评价的研究。

(1)每阶段区域学习中选择几项重点项目(自定),将评价内容视觉化,对幼儿形成激励,让家长关注了解,促教师能进行每日集中性观察与汇总分析。(2)立足于集体教学常态化,对集体教学的评估做好“目标达成及方法有效性”的问题与调整的研究记录,各年级班组定期安排沟通与主动交流。

(3)确立本学期幼儿游戏定期效果,列出相应的观察项目,师生共同评价游戏行为,每两周班级作一次相应分析与调整。

3.拓展对幼儿体锻项目的开展,并深入研究幼儿运动素质的可达标项目。

(1)加强球、绳等训练,提高幼儿技能。

(2)加强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发,进行敏捷性、协调性及增强腿部力量的游戏。

4、加强保教管理,实行“班务工作规范”。

(1)计划记录规范:

按基本要求操作,按时明示、按序摆放,按内容顺序归档。

(2)班级管理规范:

①一日活动管理流程合理

②定期分析(有记录)

③班级物品齐全(有清单)

④幼儿生活自理行为养成有序

⑤班级环境课程化(创设有依据)

⑥卫生安全制度到位(有记录、有图示)。

(3)个别儿童管理规范(三有):

①对有发展问题的个别儿童特殊措施(有个别化档案)

②体弱儿童管理适时照顾方法规范(有特需服务卡和联系册)

③有问题、有患病、有困难及时家访(有家访手册)

五、园本培训:

(一)学习归纳《有效教学方法》《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理论界定、观点,尝试自修互评相结合的研修方式,提高教师对有效教学行为的认识。

(二)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师徒同课”活动,督促和展示学习效果,通过教师资源库,积累成长材料。

(三)针对教师共同难题,开展集体教学常态化的实践研究,加强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及设计,对个别师生互动、与幼儿回应策略有困难的教师进行集中性培训。

六、科研工作:

(一)完成省级立项课题《整合区域优质幼教资源,优化幼儿园管理工作,推动区域幼教事业高效发展》结题工作。

(二)整理归纳园本五大领域课程的标准,充实相关的信息采集、案例研究,继续完善开发园本课程。

篇5

关键词:高职 体育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

高职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银领人才,银领人才要求具备强健的体魄,相对其他性质高校体育教学,高职体育教学更加肩负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职责,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效。高职的前身大多是改制前的中专、技工学校、教育专科等,这种出身使其整个教育教学环境凸显软硬件上的欠缺,体育教学首当其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软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师在多年的执教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是从过去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固有的教学方法痕迹很重,甚至有些体育教师照搬过去中专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封闭,没有考虑教学主体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始终是自己的一套操,学生没有兴趣,和课程联系不紧密。

(二)课堂设计

现在高职体育课教案基本在延续“三段式”或“四段式”教案设计,不根据课程内容,固定各个阶段的时间。比如:不考虑天气和季节,把准备活动时间固定一个时间,这显然不够科学。冬季天气气温低,应该把时间延长一些;夏天天气热,人的体温较高,不需要通过慢跑等手段提高体温,所以时间可以短一些。不切实际的固定安排时间会给授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困难,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无论是什么课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体育课也不例外,所以对课程内容要有选择,要选择适合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分年级、专业固定教学内容就不能服务好专业培养目标,比如:工科类专业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增加一些力量性内容,在医护专业可以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心理游戏或拓展运动内容等。

(三)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示范讲解、分解教学、完整教学、或分解与完整相结合,这些教学方法在纯粹的学习运动技术动作时,还是有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切身感受,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增加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很明显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达到高职教学的要求,需要改进和丰富体育教学

方法,增加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促进教改的几点思路

(一)创新教学形式

教学组织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任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因为在软环境上,体育教师数量未按额定数量配置;在硬环境上,学校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需要,导致自主教学无法实施。所以,当务之急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构建符合实际的校本组织模式。

(二)强调以人为本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地增加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而且,体育教师要讲明所学专业体育课的具体要求,要达到的标准,使学生明确方向,有日的地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牛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如伏案型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中较多见的一种类型,财会、计算机、文秘、仪表、化验等职业均属此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增加拳击、形体、健身操、韵律操等项同。站立型专业,如物探、采矿、建筑、机械制造、纺织、医护、烹饪等专业。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个器官的负担过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型专业,如地质、交通建设、测量、农林、营销等专业。劳动强度高、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肺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远足、郊游、长跑、游泳等。

(三)形成制度规范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过程。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且应将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都纳入课程之中,树立和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体育与健身“大课程观”。体育与健康的“大课程观”,既是课程概念的本身含义,也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和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大课程观”,做到既要重视体育与健身的课堂教学,又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真正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充分体现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使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专人负责,并且注意开发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资源和指导人员资源,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全方位和有机结合。

(四)营造健身氛围

由于传统体育文化和经济的相对落后,国民健身意识普遍不强。学生体育素养不高,社会对体育的认知度比较低,对参与体育活动不重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国民进行体育教育,缺乏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及制度保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难以满足,缺乏家庭的支持,社区和学校的设备匮乏。

三、结语

高职体育教学和其他阶段的教学有着鲜明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这些特征,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情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6

幼儿园园长岗位职责

1、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管理,主持全园工作。

2、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主持制定全园工作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分级管理目标,建立结构合理、协¬调灵活、反馈及时的科学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园务会,深入第一线检查各项工作实施情况。

3、负责全园教职工的聘任,调整园内工作人员结构,定期对保教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做出正确评估。

4、全面了解教育、教研、卫生保健及膳食管理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工会及教代会的作用,发扬民主,尊重人格,加强“爱心、和谐、团结、向上”的园风建设。

5、全面掌握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修养。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合法权益,增强向心力,提高凝聚力。

6、定期召开家长会,展示教育成果,宣传家教方法,听取家长意见,提高办园质量。

7、及时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动态,研究幼儿教育新成果,关注幼儿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8、完成党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幼儿园主任(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1、协助园长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园务工作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及管理目标。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提高幼儿素质。重点抓好幼儿教育、教学、保育工作。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保教、保育质量。

2、协助园长做好幼儿园保教、保育工作。熟悉幼儿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熟悉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内容及要求,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听课、教研等各种学习笔记,定期测查幼儿教学效果以及各班教师、保育员对幼儿护理工作及执行一日生活常规的情况,每周定期检查各班执行卫生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情况。并做好记录。

3、协助园长组织教师、保育员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保育员的业务能力。指导教师进行幼教改革与科研工作。贯彻保教结合方针,指导保育员及教师紧密配合教育工作,并经常检查督促,落实岗位责任制。

4、协助园长搞好职工队伍建设,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群众意见。

5、协助园长指导和审查各班学期、教研、保育工作计划,坚持入班听课。

6、协助院长整理教师业务档案、教育资料及保育工作文书档案。

7、协助园长组织幼儿园内的各项活动。

8、协助园长做好全园园舍设备、环境卫生及园内物品的管理。及时督促维修指导,增加人员时及时增添教学设备、用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9、协助园长做好安全防卫、防火、防毒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

10、协助园长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并进行工作总结。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职责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做到关心、细心、耐心,不偏爱,坚持正面教育,耐心细致地作幼儿的思想工作,教师要在各方面为幼儿作出表率。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

2、自觉执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仪表整洁大方,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不戴耳环、不穿奇装异服,不在教室里化妆和饮食。

4、努力学习幼教专业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和各种业务进修学习(课题、教研活动等),注重研究、探索过程;做到有分析、有目标、有实施方案、有记录、有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5、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培养目标,结合教研组计划及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及时制定好班主任计划,各种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各项活动的记载和效果记录,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积累经验,找出差距,研究改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每周至少有一次活动或反思记录,学期末有总结。

6、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案,认真上好每节课。自制教具、玩具,不断改进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7、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寓教育于游戏中。因材施教,促使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

8、每周定期参加集体教研、备课和专题班主任会议,总结安排班级周工作及各项班级活动,要有记录。

9、进班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手到” 精力集中,尽心尽责,严格执行幼儿园一日作息制度,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不随便离开班级,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及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不允许私自串课。带班时发生事故,立即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若教师离开班级而发生事故,以失职论处。

10、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教师未进班不能离开幼儿,幼儿离园一定要将幼儿交给保育老师才能离开。每日做好交接记录

11、认真执行幼儿园各项教育常规及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保教结合,对教育行为与过程及时进行反思、调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2、负责对本班幼儿进行思想品德和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幼儿的纪律教育,教育幼儿遵守课堂、课间、户外活动纪律。组织好上午课间、间操活动。

13、配合和帮助,指导其他教师做好本班日常工作,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打造阳光团队

14、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积极处理班级幼儿的偶发事件。做好晨午检和午餐工作,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15、根据教育需要,及时创设良好、适宜的环境,班级的环境布置,做到美观、实用、有教育意义。做好班级财产物品登记、保管、清理等工作,做好教室内的卫生清洁工作。

16、做好家长工作,平时要加强与家长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每个幼儿至少一次,有记录)。了解幼儿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商议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工作。幼儿缺席三天教师要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配合,共同教养好幼儿。

17、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效果突出,组织好园区及班级各类大活动,做到有方案、重实施、好反思。

18、建立幼儿档案,做好每月的各项收费工作,并按时结账。

19、积极完成幼儿园、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0、关心幼儿园发展,及时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学校、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全面负责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结合幼儿实际制定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3、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幼儿身心愉快,情绪稳定。

4、对幼儿态度要和蔼可亲,细心观察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选择教育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育形式,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5、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科研、业务学习以及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认真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制作教玩具并创设教育环境。按时上课、下课,认真书写教案、教研活动、听课等各种笔记,学期末上交一份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或论文。

6、协助班主任做好晨、午检、午餐工作。

7、发现幼儿问题要及时与班主任、保育员配合,及时通知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

8、注意幼儿安全,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每节课与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

幼儿园保育员岗位职责

保育老师一日工作程序

1、热爱幼儿,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关心、耐心、细心、热心对待幼儿,配合班主任教师,全面、细致地照顾幼儿每日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

2、9:00——1 0:55分清扫寝室卫生,备品摆放、被褥叠放整齐干净,按常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

3、10:55分进入班级,摆放餐具,给幼儿盛饭,用餐后收拾餐具,带领幼儿到室外活动(天气不好可直接进入寝室或在一楼大厅统一组织活动)。

4、11:45分带领幼儿进寝室午睡(睡前有生病的幼儿,负责帮助服药)。

5、保育员在看护幼儿午睡时,不能睡觉。

6、1:50分准时护理幼儿起床,(检查幼儿衣裤,鞋袜是否穿整齐,根据气温变化为幼儿增减衣物),带领幼儿到室外活动。

7、2:05分把幼儿护送上楼。

8、2:05——2:35分、4:20——4:10分进行寝室卫生清扫。

9、2:35分和3:20分在一楼梯口接幼儿,带领幼儿到室外活动(天气不好可在教室内带领幼儿活动)。

10、3:20分和3:40分护送幼儿上楼。

11、4:10分进班,帮助幼儿整理衣物。

12、4:15分带领幼儿离园。

13、保育教师负责幼儿的中午、下午课间和午休看护工作及放学,各保育教师要认真负责,保证每位孩子在活动期间的安全,如由于工作不认真、没按时到岗或失职造成的安全事故,看护教师做相应处罚。

14、做好临时想的班级看护工作,如教师开会、学习,看护教师要急时到班,认真负责本班学生的学习和看护,如出现问题追求责任,根据情况严重性进行处理。

15、配合本班教室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相互及时沟通本班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各种相应的记录。

16、积极参加学校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非常重要。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形式。对于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明确学习目标,促进数学兴趣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指一个人对学习有兴趣、有毅力,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迫使下学习的一种动机,即“我要学习”。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很重要。只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其乐学心理,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教师应以具体明确、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切、适度、重难点恰当的内容,体现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统一的方式激趣、导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例如:在学习负数时,请学生说说自己常见的数字, 学生发言热烈, 列举了家里的手机号码、报警电话、身高、体重、丰都冬天的气温等,学生自己引入了负数,一节枯燥的数字课就使学生积极参与,笑声不断,收获很多。激发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动力。

二、紧抓学生求知心理。保住学习兴趣

学好数学的最好教师就是兴趣。学习兴趣的大小决定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有所不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喜好变化, 抓住那些对课堂教学有用的资源,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唤醒自信,引发兴趣。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 确保在不同班级或年级教学时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教态。在七年级课堂教学中,我曾使用色彩鲜艳, 造型可爱的卡通图或者活泼生动的多媒体短片, 营造具有冲击力的听觉和视觉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说起来、学起来。

三、方法要新颖,使学生的兴趣能持续

方法求新,是指要结合学生生活、好奇心理、认知规律,创设实用型、阶梯型、争论型等问题情景。数学来源于生活,它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回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提供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素材,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我探究能力。例如:我在讲指数时以“国王下象棋”游戏为例,棋盘空格和小麦颗粒的数学关系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四、训练思维,增强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内容处理上具有新颖、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利用变式引申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得每一个环节“入口”紧密相连,“题型”不断加深;对于有些学生有“会了不一定做对,对了不一定做全”的现象,教师要经常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训练,实现认知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理性变化;充分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在认识上更加深化,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本质过渡;充分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可以使学生产生处变不惊的感觉,让学生达到“学一题,会一类”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意识,为自主创新性学习搭建平台。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种植园里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然后出示种有竹子和杜鹃的地块,分别呈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青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样求?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猜测:①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②长边和它的高的积。③短边和它的高的积。④先拼成一个长方形,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关……,学生见自己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有一种快乐的成就感,从而更激起了主动探索的欲望。精巧的例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培养良好行为,使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习惯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试图发现、寻求、观察、归纳事物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方法。对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还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要养成认真、独立完成预习案,整理笔记的习惯。认真完成预习案可以帮助学生先了解课堂内容,带着问题听课,课堂上着重看老师的思想方法与分析过程,再与自己的想法相比较,从而深入地理解,效果更佳。学会将课堂笔记大概地记在学教案上,课后抽时间整理,然后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不但可以使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可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

第二,养成规范化解题的习惯。数学的解题是讲究格式、逻辑条理的。要教育学生注重解体的规范化。要求学生坚持解题的“三观”:① 审题观 ② 思想方法观 ③ 步骤清晰观,做到层次分明。做题首先要仔细审清题目中的条件、数量间的关系以及题目意图,再通过思考、归纳、分析,形成解题方法,然后清晰规范的书写解题过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既能给人留下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也是一种良好的数学素养的体现。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多媒体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普及,很多学校全部教室都已布置成多媒体教室,但是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存在一些争议,有些教师还是倾向于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为此本文对多媒体教学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总结。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多媒体教室投影屏幕的位置不当

现在有些学校把全部教室都布置成多媒体教室,但是对呈现投影的屏幕放在哪里却没有仔细考虑。有时屏幕占据了大部分黑板,造成那些既使用多媒体又需要大量使用板书的教师的教学困难,比如很多数学教师喜欢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大量内容,特别是公式的推导等,而屏幕占据大部分黑板就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更多的情况是,很多教师因为要操纵电脑或使用话筒,要站在或坐在台式机平台周围,但是投影的大屏幕离台式机平台很远,致使学生必须不停地大范围转移目光,一会看教室这边的教师,一会看教室另一端的大屏幕。有些教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不停地在屏幕与电脑之间走来走去。

(二)多媒体教室的电脑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台式机电脑是每个多媒体教室必备的,但是在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很多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没有连接互联网,一方面致使教师在上课时无法使用网络资源,影响了多媒体设备优越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导致这些电脑极易被病毒、木马感染,成为病毒、木马的集散地。教师在这些教室使用U盘之后,U盘上的文件就有可能被破坏,并感染其他电脑。

还有些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对电脑实行网吧式管理,在每台电脑上安装还原卡,在电脑重启后会恢复到安装还原卡时的状态。这样电脑不易受病毒、木马的影响,但后来安装与复制到电脑上的东西就都会消失,这样也是非常不方便。笔者曾亲身经历这样的事情,在上统计课时,每次上课前都必须在电脑上安装SPSS软件,因为每次关机后,这个软件就会消失。

(三)PPT课件内容过多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有些教师把PPT课件当做教案,在页面上呈现过多内容,而且很多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相比于传统教学,多媒体PPT的使用,极大地缩短了教师上课板书的时间,但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认知负担,致使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记笔记。有些教师还不让学生拷贝自己的课件,说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这就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以至于有些学生想出分头记录PPT不同部分的内容,课下再合并笔记的方法,这已经成了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主要问题。

(四)多媒体教学有时会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在课前和课后,有些教师喜欢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文件。播放这些文件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有时也能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但是播放视频时喧闹的声音会妨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此时,教师只能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或离开教室,独自到外面去。这无形之中减少了很多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有些学生想问老师问题也很不方便,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师生关系恶化。

(五)多媒体教室环境恶劣

很多多媒体教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投影仪的灯泡会变暗,造成大屏幕上投影内容变暗,只有在环境光线较暗时才能看清上面内容,因而上课时必须拉上厚厚的窗帘。这样,教室通风不畅,空气污浊,特别是夏天,气温很高,会使室内温度极高,难以忍受,极大地影响教学。而很多学校又不能较频繁地更换价格昂贵的投影仪灯泡,导致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二、解决措施

(一)改造多媒体教室

将多媒体教室的屏幕放在合适的位置,既适合喜欢板书的教师,又和台式机平台距离较近,方便教师使用。

(二)课前课后不给学生播放视频

在课前和课后不给学生播放视频文件,让学生和教师真正在课间得到休息,这样,安静的环境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三)教师配备随身话筒和多媒体遥控仪

这样老师就不用一直在台式机平台旁边站着或坐着,可以在适当范围内走动,使用更多的身体语言、表情变化提示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

(四)管理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

给每台电脑都连接上互联网,并安装好杀毒软件定期对这些电脑进行维护,而不要图省事而安装还原卡。

(五)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室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质量的提高,很多学校可以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加大投入,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总之,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缺点。教师及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曙光.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9).

[2]李姜.理性看待多媒体教学[J].教育信息化,2009(4).

[3]许红春.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对策[J].农业职业教育,2012(2).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既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

找有关温室效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录像放1~2分钟。

提出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

2、多些行否?

3、没有行否?

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质?

【展开】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条件不同,采取不同方案。

方案一: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课堂上简单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后又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实验,边实验边填表分析每个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方案二:学生以组为单位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教师讲一个实验学生做一个实验,总结一个实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方案三:学生边讲边实验。

方案四: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逐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

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

实验2:溶解性实验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3:灭火实验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实验4:密度实验

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观察。

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试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与水反应实验

实验7:趣味实验

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学案表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结论

实验1

观察气体实验

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

实验2

溶解性试验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3

灭火实验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实验4

密度实验

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

实验5

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

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

实验7

趣味实验

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总结: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密度

溶解性

熔沸点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1.5倍)

能溶于水(1:1)

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灯火试验)

2.与水反应

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2CO3====CO2+H2O(碳酸饮料)

3.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抹墙)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化工产品的原料

3.制冷剂

4.植物光合作用

四、石灰是的用途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

主要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生石灰:CaCO3=====CaO+CO2­

3.制水泥

结束: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氢氧化钙)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炭火盆是为了生成CO2

C+O2====CO2

CO2+Ca(OH)2===CaCO3¯+H2O

生成的CaCO3会比较坚硬。但引有水生成,反而开始墙壁会潮湿。

探究活动

1.试设计家庭化学实验证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0.03%,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4%。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3.调查报告: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试写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

4.讨论: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温室效应的?

提示: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

一、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的原因

1.教师的原因

(1)缺乏敬业精神,责任心差,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教师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不安心工作,在课堂上敷衍了事,不能严格要求学生,甚至采用“放羊式”教学,安全意识淡薄。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教学,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上课时,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的讲解不详细,落实力度不到位。常抱侥幸心理,这些都是导致体育课意外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专业素质不够,业务能力不强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课堂调控能力差,缺乏对学生有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以致课堂组织纪律性差。课前对场地、器材的布置未充分重视,致使场地、器材布置不合理,埋下了安全隐患。对体育教育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律未能自如运用,教材安排不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运动负荷安排不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的个体差异,运动负荷超过了学生可以承受的生理负荷量;指导方法不正确,教师对动作技术理解不够,保护帮助措施不当,给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在发生损伤事件中,由于临场处理能力差,方法不当,易造成二次损伤。

(3)课前准备不足

很多体育教师对备课不太重视,造成在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此上课的效果就较差。体育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部分教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对教材的结构了解不够,重点与难点掌握不准,不能运用自如,不知道怎样教才能教好。没有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已有的运动水平认识不清,不能够区别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习惯等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场地器材的安排缺乏预见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2.学生的原因

(1)学生身体本身存在着某种不适于体育锻炼的疾病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有些学生没有把自己的特异体质告诉教师甚至出于各种原因故意隐瞒教师,导致教师忽视了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2)学生对安全问题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体育课着装不符合要求,课堂纪律松散,不听从教师指挥,没有做好准备活动,在各器官系统活动功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就投入紧张的体育运动。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对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危险缺乏预见,特别是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不遵守规则,动作莽撞,技术动作不合理,也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学生自我认识不够

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差,平时不爱活动,做技术动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在自身缺乏必要的保护帮助的情况下去练习,或在需要相互保护帮助的项目练习中未能尽心尽职,也极易引发意外事件。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做出了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导致在运动中常见的“冒失”和“胆怯”现象,而这些现象也是导致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3.场地器材以及环境天气等的原因

场地设计、安排不合理,不符合体育卫生标准。如,场地不平,跑道过硬过滑,沙坑有杂物、内沿过高,室外器材年久失修都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趋之若鹜的择校风,让“实验学校”“重点学校”等一些名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捉襟见肘、不堪重负。器材数量和师资力量有限,同时上课班级多,因而造成学生运动项目冲突,运动场地器材超负荷运转,难免发生体育器械伤人事故。环境天气的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汗水流失引起疲劳或中暑;在冬季易发生冻伤肌肉拉伤等事故。

4.纯粹的意外

不管如何防范,要想在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和高风险的体育课中,不遭遇突发意外事故几乎是不可能的。客观地讲,一个教师组织几十个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学生在室外进行身体练习活动,加之体育课独有的特点,就决定了体育课意外事故的不可避免性。

二、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的预防

1.重视《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开展

加强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从思想上加强对体育课安全的重视。通过《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知识、方法以及意外事故的急救常识。

2.增强教师责任感,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加强体育教学安全评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按体育课教学的课堂常规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规范的体育课学习。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策划教案,做到组织有序、方法得当。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要提高安全评估能力和现场处理能力,建立学生间相互向教师报告制度,教学中始终将学生安排在可控范围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预防和化解学生因为家庭、学校、同学交往等原因而产生的一些心理异常问题,还要解决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胆怯”“冒失”等问题。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学生是否有情绪波动、行为反常、身体不适等异常表现,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因为某个学生的“反常”导致本人或者其他学生遭受伤害而造成安全事故。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健康愉快地进行身体锻炼。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重视对学生的体检

在美国、加拿大,很多中小学每逢开学初都要让学生家长详细填写子女的健康卡片,然后再由学校有关教师归类存档。这一方法的借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应时刻准确掌握所授班级每名学生的健康状况,以便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毛振民,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