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医疗综合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篇1

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创新是对中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优势的全面诠释。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管理、安全、园区、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物流、环保等众多领域,全方位助力城市应对城市化发展新挑战、创建更加智慧的城市、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目前,中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四大创新之处也已落地于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中。

技术创新

在TD―LTE的建设项目中,北京市TD―LTE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开创了无线政务专网先河,也是中国第一张TD―LTE无线商用网络。中兴通讯目前已建成200多个基站,覆盖四环以内区域,可满足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在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同时还将承载北京市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政市容、能源环境、公共安全等民生、应急、城市管理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并推动TD―LTE技术在专网上的应用推广,从而带动整个TD―LTE产业的发展。

应用创新

南京市公安局“3・20”道路图像监控系统数据汇聚项目,政府要求在市局集中建设一套适应海量数据处理的高性能道路图像监控数据云存储平台,该平台将从现有的六个数据分中心获取和汇聚道路监控数据,以便提供集中式的道路监控数据管理功能,为开展各种车辆监控数据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服务能力。

服务创新

在智慧园区的建设方面,中兴通讯为苏州太仓市科教新城园区提供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云主机、云桌面、云存储、融合通讯、协同办公、商旅等云服务。该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园区的IT和CT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管理应用缺乏、内外交流障碍等问题,实现整个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助力园区扩大品牌影响,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并实现向上海、江苏乃至全国相关产业互补性建设辐射。

篇2

在这场革命过程中,“超融合虚拟化”概念如今无疑正成为新一波热潮。据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超融合集成系统市场将在2016年增长79%,达到近200亿美元,推动着它在未来5年内步入业界主流。IDC的预测更加积极,报告显示更加细分的超融合架构产品在近年几乎都以每年扩大100%销售额的幅度增长,预期2016年会有94%销售额增长,届时总销售额也将超过15亿美元。

在如今的IT领域,某一细分市场能够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绝不简单,这一热潮隐含的是新形势下的技术暗涌。

超融合开启全新交付方式

“软件定义一切”不仅正在加速新一代IT架构的成熟,同时不断加速云计算的落地,催生千亿元市场。尽管如今已有众多运营商和企业都在云计算领域试水,但鲜有企业把全部IT基础设施迁移到公有云或私有云环境,甚至许多企业依然需要内部部署的基础设施来满足需求。

为什么企业IT管理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传统孤岛化的IT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效率、投资与业务支撑能力等方面的桎梏,却依然无法迅速升级?“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一种能够高效部署、快速上手,能够衔接传统IT与新云化技术的架构来完全消除企业面对IT架构变革时的忧虑。”赛特斯云平台产品线总监林强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为我们解答了这一困惑。

这就是超融合虚拟化所要探讨的概念。如今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分散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能力的服务模块,而是能够集这些功能于一体、既可以支持传统业务无缝迁移又同时能够满足未来升级的超融合资源池。

“超融合架构是将过去计算、网络、存储和管理运维等分离的物理设备集成到一个盒子中,实现功能的融合。”联想企业云产品总监高志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核心是软件定义和弹性可扩展,通过软件充分发挥固态硬盘、高速网卡、CPU等最佳的物理性能,并实现存储池、计算池的管理及资源的分配,并且系统可以随需求实时进行弹性伸缩。”

“超融合是云计算、软件定义、虚拟化等技术发展至今所必然带来的大趋势,是云计算的一种全新的交付方式。”林强表示。

IT趋向高效、开放、灵活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超千亿连接、全社会的信息化都将成为现实,各个行业都在不断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驱动业务的变革。在传统的领域,包括基础的IT应用、计费、业务应用、网络建设等方面,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在新技术、新形势的挑战下正逐渐趋同――高效、开放、灵活。

传统IT基础设施建设在新需求下捉襟见肘,特别是在IT能力的核心提供者――数据中心领域,传统IT建设的问题日渐严重,成为企业运营及业务革新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合专家观点,最核心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传统IT内生的复杂性,基础架构的每个部分都很复杂,包括购买、安装、维护等流程都异常繁琐。其次,传统“烟囱式”建设造成低效孤岛,每个业务系统的建设都很专业,管理的封闭性使得每个系统都需要专门的团队维护。再次,也是传统“烟囱式”纵向结构引申而来的问题,就是对未来扩展的无法预知而带来的扩容难题。最后,是直接制约企业业务创新的关键问题,难以适应新业务,传统的IT基础架构难以匹配企业新业务发展过程中快速应用发展周期、需求扩展、成本控制等多方面需求。

这些都是IT架构升级转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超融合系统的核心能力所在。

超融合虚拟化提供三大优势

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VMware、华为、赛特斯、联想、惠普、Nutanix、深信服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在融合系统方面积极探索,致力于提供集成、高效、开放的一体化融合解决方案。此外,由于各家厂商解决方案大都基于主流OpenStack标准框架,因此同时具备很强的灵活性。

“对比目前市场代表厂商推出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其特性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也是目前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最大优势所在。”高志国表示。

首先是开箱即用,用户打开箱子即可享用一个整套的解决方案,部署时间缩减了75%。其次是零负担、简运维,超融合解决方案让基础架构平台与企业应用软件、中间件及数据库软件得以完全解耦,实现统一资源平台管理。最后是易扩展,面对企业内部未来不可预测的流量和用户访问数量,超融合概念源自水平扩展的互联网技术,能够提供灵活和开放的横向扩展能力。

例如EMC和VMware联合开发的VxRail解决方案就是基于VMware虚拟化架构实现系统核心层全面集成、预先配置和测试的超融合架构,能够为企业迅速建立完全虚拟化的VMware环境,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实现提供最简单、快捷的途径。

在国内,前不久,赛特斯正式对外了计算存储一体机新产品――超融合一体机CF-HCS。这款由赛特斯自主研发的,基于OpenStack标准协议架构,将存储、计算资源作为基本要素集成到单一设备,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和配置的一体机系统,完美地具备了预集成、快速交付、弹性扩容、动态伸缩等特点。

更早一些,3月,联想与Nutanix二者在超融合领域的阶段性合作成果,推出了三款针对主流市场的超融合产品:针对VDI及入门级的虚拟化工作负载的HX3500,为有较大容量需求的服务器虚拟化工作负载的HX5500,以及为数据库和其他密集型I/O工作负载的HX7500。之后在5月时,作为超融合产业联盟发起者,联想企业云在广州隆重“寻找超融合最美合伙人”计划,继续扩大其生态合作力量。

依托这些产品与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端到端的交付能力,用户能够按需定制,享受开箱即用的产品,安装、调测时间只需几个小时。“这个过程在传统建设模式中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林强介绍。

这样一种能够为各种规模的运营商与企业用户提供“交钥匙”式的产品和“开箱即云”的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无疑会成为帮助企业拥抱新IT架构的“终极利器”。

超融合发展可从多领域突破

那么,究竟哪些领域、哪些企业可以利用超融合系统提升IT效率,获取更多数字红利呢?云计算/云存储、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大数据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都是可突破的代表领域。

篇3

看德国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重视顶层规划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德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多突出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德国的发展历史、发展目标以及总体战略密切相关。德国自二战以后,全面启动城市废墟治理和重建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生态原则,注重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法律、政策、建筑、景观、乡村、修复和雨洪管理等。当前,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生态城市着重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为战略,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整合都市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利用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等,达到强化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提升对社会和产业服务能力等目标。从世界绿色城市的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建设主题。法兰克福非常注重绿色发展,其目标是建设绿色城市,并成功提名为“2014年欧洲绿色之都”的候选城市;二是明确规划期建设内容。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提出了环城绿带、“超节能住房”、节电奖励、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兰克福电动交通2025战略”、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三是明确牵头单位。与绿色发展主题相对应,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主要是由环保局负责;四是重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法兰克福已经建立了“法兰克福/莱茵-美茵数字中心”,为提供商和用户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的平台,促进城市及都市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重点领域的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环境、交通、医疗、教育、建筑、金融、政务等。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医疗等领域。在智慧节能环保方面: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加快了弃核的步伐,并开始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制定了包括六个法律和一个法规的“一揽子能源法案”,成立了能源监管独立专家委员会,制定了3年资助35亿欧元的能源研发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少量的生物质能、地热,提出到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德国能源比例的80%,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的目标。2014年8月,又正式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201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传统褐煤。如德国日照最充足的城市――弗莱堡市,充分利用这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所――弗芝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优势,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将太阳能发电运用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智慧交通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柏林的电动交通项目。柏林的目标是成为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大都市。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迄今实施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涵盖了私人和家庭用车、电动汽车共享、企业车队、卡车货运、电动自行车等。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和理念,也推动了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促进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德国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和最近的《德国数字化战略》,不仅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发展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又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本地产业化,推动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的发展。柏林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该园区曾是德国乃至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心脏,此后亦经历了近30年的衰败,期间园区治安条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业居民纷纷搬迁撤离。自1991年开始,科技园区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实体。为支撑德国实现能源转型2050战略,园区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并在园区规划、开发和运营管理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理念,将生态友好、绿色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慢通系统、电动汽车和海绵城市等落实到园区实际建设之中。至今,科技园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德国领先,建造类型以被动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区域能源供应直接/间接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目前,在占地4.2平方公里的科技园里,已有科研院所16家,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超过1000家,从业人数16000人,集聚了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与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形成了科技城、高教城、传媒城、创业城、柏林州未来城等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它已成为德国实施生态和智慧建设战略的重点示范。

学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所长

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长期演进的过程,要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近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然后务实推进、分步实施。要从每个城市的实际出发,选择与当地居民关心关注和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难点领域开展试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分到合,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切忌贪大求洋,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购置先进设备、系统软件,而在整体规划方面缺乏有效统筹,在要素资源和能力支撑方面缺乏有力保障,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德国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虽多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等领域,但在具体项目的选择和运营方式上,各地都有各自的重点和特色。德国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并不是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不断出现的前沿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公共服务,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只要能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就可视为建设智慧城市。

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合作。德国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形成了运营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保证了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营。

按照政府与企业在投资、建设领域的不同角色,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了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运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和公众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态势。如德国柏林伙伴组织是柏林市的经济促进机构,由柏林市政府和私营企业各占一半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柏林市政府负责柏林智慧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六大主题,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方的组织联系,并建立公开的数据平台,将柏林800多个数据库全部开放;而柏林伙伴组织则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规划策略的实施和十个试点区运营。

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过多依赖政府投资的状况,而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模式,既要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也要激发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民生导向,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本质。建设智慧城市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供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篇4

“1+4”模式

近日,山东移动启动了“互联网+”齐鲁巡展活动,活动围绕“互联网+”主题,以“大篷车”为载体,设立“1+4”展区。其中,“1”为移动“互联网+”主题展区,突出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4”为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基础能力、互联网+管理信息化、互联网+指挥调度的分项展区,突出“互联网+创新驱动”和“智慧城市、改变生活”的主题,集中展示山东移动近期开发的“互联网+”类产品。展车还配备了实况视频传送装置,把4G高速上传下载、高清视频监控和即摄即传等应用集成在一起,客户通过4G手机终端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活动现场的动态。现场还为嘉宾提供了4G换卡、换套餐、终端销售等业务办理服务。

山东移动依托4G及有线网络,积极开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探索和应用,打造一流的综合数字信息网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山东移动已通过整合视频监控、GPS定位、远程VPN等多种技术,为诸多行业提供4G应急指挥、平安监控、无线公交等一系列应用,进一步丰富了面向政府、集团客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同时也应用到了大数据手段,“大数据就是将数据进行汇总,进行有效分析和挖掘。通过手机、信号分析人的流向,如景区历史游客流向、分析出淡旺季、人员组成等,为政府部门制定预案提供参考依据。”山东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山东移动4G基站数已达6万个,基站数超过2G,实现了全省所有市区、县城城区、乡镇驻地、重要交通干线的连续覆盖以及部分村庄的覆盖,并对京沪高铁山东段、胶济铁路、青荣城际铁路进行了4G专网覆盖,省内高速公路以及青岛、烟台、威海近海区域也基本实现了4G网络覆盖。全省平均实测下载速度超过37Mbps。

“4G进政企”

在山东移动主办的“互联网+齐鲁巡展大篷车”滨州会场上,展示了山东移动近期开发的云总机、云企信、云视讯、集团彩信等十多种“互联网+类产品”,“大篷车”将此打造成一流的综合数字信息网络。

山东移动“4G进政企”信息化应用也进入了正式启动阶段,活动以信息化“大篷车”为载体,展示4G政企信息化应用。

“4G进政企”信息化“大篷车”集中展示了4G特色业务,以及政务、公安、金融、商贸、教育8大行业信息化应用。在“大篷车”上,移动4G超高网速的便捷、流畅,网络平均每秒80Mbps,上网看世界杯比赛视频点击即开始播放,拖动进度条无丝毫卡顿。不仅如此,基于4G高速网络的视频会议、移动执法、单兵设备、移动定损、移动护士站、移动OA、移动外勤、无源巡更、温湿度监控等信息化应用。通过“移动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可利用移动4G网络将现场视频、音频实时回传到管理平台,平台可根据现场传回的实时图像进行实时调度指挥,提高了执法效率。

日常生活中,车辆剐蹭等交通事故难免发生,“移动定损”系统可在事故发生后自动判断并通知离出险地点最近的定损员,定损员利用系统可将查勘定损现场照片通过4G网络及时发送到后台,提升了理赔处理速度。利用“移动监控”应用,在手机上即可通过4G网络实时查看高清视频监控画面,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高考电子考场、医疗监护、学校管理、超市监控等多种场景。“无源巡更”应用通过在巡更地点设立NFC标签,巡更人员到达巡更点后直接用NFC手机一刷,巡更信息便可通过4G网络传回管理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森林、社区等不方便布线的场景。

截至目前,山东移动4G网络已实现全省市、县城区的连续覆盖以及部分乡镇的覆盖,其中包括胶济铁路线的全程覆盖。截至今年9月,4G基站总规模将接近5万个,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驻地以上区域的全部覆盖及部分村庄的有效覆盖,以及山东境内所有铁路、重要道路的连续覆盖。4G的发展,将为信息化应用提供高速的网络保障,并加快各类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新应用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生活、工作、消费行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更为行业和政府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启了互联网战略转型之路,为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堪称智慧城市

“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基础能力”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在医疗、教育、交通、工业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推广价值,将极大地助力滨州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发展。

“互联网+教育”推出的“和教育”平台是山东移动面向教育行业提供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基于移动互联的力量,打造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线下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化在线上进行分享。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智慧医疗”依靠移动自身大数据分析能力并进一步结合卫计委数据的融合,实现分析内容的高精准化输出,为卫生服务业务工作提供强大助力。以大数据理念指引政务工作,实现精细化运营、精准化分析、高效化执行,个性化服务,实现社会责任感综合提升。

“互联网+智慧农业”的推出,使得农户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大棚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及环境预警信息,并可以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实现作物的科学种植与管理。

滨州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滨州移动将紧跟步伐,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及优化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企业在信息化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丰富信息应用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消费水平提升。

篇5

同样,也是悄无声息中,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已经围绕郑州这个河南最大的中心城市开始布局,武陟、长葛、新郑3个项目签约,半径距离均在50公里以内。11月18日,武陟产业新城首批项目集中动工,在河南引发强烈反响。

华夏幸福是干什么的?华夏幸福要做什么?华夏幸福要怎么做?神秘的华夏幸福突降中原,一连串的问题不仅给业界带来大大疑问,也让更多的人们翘首以待。

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一座崭新的产业新城顺势崛起,这正是华夏幸福14年倾力打造的PPP标杆之作――固安产业新城。

PPP的故事

距离北京天安门只有5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区位优势明显,可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1亿元。彼时,县开发区已成立10年,各路开发商跑马灯似的来了不少,可全县招商成绩单依旧是不甚理想。

当时的情况是,固安县人民政府欲通过开发新型的开发区改变落后面貌,但在当时财政收入几乎只来源于一条国道收费站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独自出资方式开发工业园区,巨额的资金缺口将成为政府启动项目的阻碍。

固安县人民政府决定采用市场机制引入战略合作者,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固安工业园区。当年6月,通过公开竞标,固安县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协议,正式确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倾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

简单来说就是,固安县人民政府采购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内提供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主要包含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招商引资及城市运营等。

在完成园区基础的市政设施及其他配套建设后,华夏幸福的工作重心就落到了招商引资上。

华夏幸福一开始的做法很简单,简言之就是搬家模式:把企业从南方搬到北方、西边搬到东边,公司以最好的资源等保障确保能够把他们吸引过来。对于入驻的企业,华夏幸福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专业的人来办专业的事,可以让企业专注于经营、发展。

随着入驻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加,华夏幸福也开始了园区内部的升级整合,其中的核心在于产业链的整合集聚。对华夏幸福而言,其业务模式的本质是“产业新城+X”的平台型模式,它以所开发运营的产业新城为平台,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人口、产业聚集程度和需求增长程度,在平台上接入产业投资与运营、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及商贸物流服务等多元化配套业务,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的与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相关的投资与服务收益。

14年的辛勤耕耘,固安已蜕变为一个崛起的“产业新城”。华夏幸福打造的产城结合模式在固安得到发展壮大,高科技企业纷纷在此落户,推动固安工业园区在十余年间保持着“河北省发展最快的省级开发区”的头衔,一举从过去传统的农业县成长为包含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的知名开发区。城市建设方面,固安规划馆、五星级酒店、创业大厦、中央公园、幸福港湾……正逐步落实,城市规划蓝图得以成真。

固安产业新城实施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14年,有力带动了固安县财政收入增长50倍,投资方华夏幸福的资产规模也增加了10多倍。2015年7月20日,华夏幸福与固安县政府共同探索的PPP,作为创造性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并入选国家发改委PPP示范项目。

在固安之外,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也正在国内外广泛布局。如今这些产业新城覆盖从北京到印度尼西亚等全球50余个区域,聚焦10大重点行业。但这些区域禀赋各异的特点决定了它们无法简单复制固安的模式。他们深知,每个区域在产业定位以及城市定位方面都不同,在复制PPP模式的同时,也要找到足够的差异化。

其实,华夏幸福还有更大的野心。华夏幸福将围绕规模扩张与将自身打造成平台型企业着手,向着“全球产业新城的引领者”的企业愿景迈进。

“产业优先”,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解决方案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新常态之下,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华夏幸福明确了“产业优先”核心策略,整合全球资源,从产业研究规划、产业集群集聚、产业载体建设到产业服务运营,为产业新城所在区域提业升级、经济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

产业研究规划上,华夏幸福与全球知名智库开展战略合作,结合区域产业基础、产业发展趋势、地方发展需求和政府产业政策,科学规划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华夏幸福还在公司内部组建了包括产业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等在内的专业团队,有条不紊地统筹落实既定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集群集聚方面,华夏幸福拥有全球最大的近1400人的产业发展团队,十余年间积累了海量企业信息,具备完善、创新的产业招商体系,为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华夏幸福坚持“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区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高端产业集群。公司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材料、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生活消费等10大重点产业,通过“科技驱动+资本驱动”的双轮驱动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集聚,逐步构建产业平台生态系统。

目前,华夏幸福已与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与30多家科研院所达成校企合作,与100多家研发机构深度对接,其中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京东方等多家产学研龙头,已在全国40余个产业新城中,形成近百个区域级高端产业集群。

如果说“产业优先”战略是华夏幸福的发展龙头,那么“科技驱动”和“资本驱动”就是华夏幸福的发展两翼。华夏幸福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产业新城”的产业培植链条,推进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内“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为加速创新企业产业化和龙头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华夏幸福还联动金融资源,加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发展,建成从天使、孵化、加速到并购、上市的全价值链、多层次的产业投资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实现资本驱动助力区域产业升级。目前,华夏幸福已经设立了总规模超百亿的产业投资基金,包括太库天使投资基金、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基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金等。

华夏幸福拥有200多人的产业园建设专业团队,先后在固安、大厂、香河、嘉善等地,建设并持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卫星导航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影视创意孵化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人才创业产业园等几十个产业园项目,涵盖10大重点行业,为政府、企业等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特色化”产业载体建设服务。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华夏幸福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组建了齐备的产业促进团队,蓄积了领先的产业服务能力。华夏幸福旗下的区域产业发展部门和产业园专业服务团队联动,拥有较强的产业规划实施能力、产业招商承接能力和产业要素保障能力,从企业需求出发,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服务,帮助入驻企业高效对接政府服务,对接华夏幸福的载体空间、产业集群、金融资源和物业服务,对接华夏幸福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的人才引培、法律财税、规划咨询等第三方企业服务。

建立“市长思维”,打造幸福城市载体

众所周知,PPP模式对于很多经济欠发达地方的政府和企业来说,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共赢。让民企单做工业园开发,县财政实力薄弱,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很难筑巢引凤,投资很可能打水漂;让民企只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运营,财政还是负担不起,企业回报也难以兑现。

华夏幸福从一开始就提出,企业要有“市长思维”“社区意识”,从规划之初,就要多从政府、社区的角度去想问题、做打算。

仅2002年,华夏幸福就邀请了9个国家的40多位城市战略、产业研究及空间规划等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来出谋划策,最终确立了“产城融合”整体开发机制。固安县政府采购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提供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最大的受益并不是GDP的快速增长,而是城市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一张科学规划管到底,面对任何外部挑战都按规划办事,政企双方都足够硬气。”不得不说,正是坚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正是坚持了讲大局,使企业多些“社区意识”,多照顾政企双方外的利益群体,才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在固安,没有人不知道大湖公园。很多老百姓都说:“这可是我们固安的骄傲,老百姓晨练、带孩子玩都去那儿,没人不说好!”

然而,这个大湖公园可是华夏幸福“牺牲”了13万平方米居住用地建成的湖景公园,不知让多少开发商瞠目结舌,却为百姓津津乐道。

目前,华夏幸福在固安建成8个公园,新建了170公里的柏油路,还把北京八中引了进来,这为固安工业园项目赢得了更多公众支持:尽管作为基建项目,涉及大量的土地征收与村民搬迁,但固安工业园PPP项目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

事实上,这正是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城市功能建设方面所贯彻的“以人为本”的主线,主要是从产业新城居民的需求出发,定制城市功能,形成城市发展三大体系:注重生态文明,贯彻“低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环境”三大生态理念,引领区域“绿色化”发展,融合自然与科技,规划“真自然、真科技”的智慧城市网络,形成智慧生态规划体系;根据产业新城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形成城市、片区、组团三个层级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包含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体育、养老等六大方面的配套设施,使人民的经济收入、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水平层次得到全面改善,形成产城融合建设体系;坚持规划、建设、运营三位一体的思路,项目层面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的保障运营及资源整合运营,城市层面涵盖城市品牌形象、文化魅力等综合性软实力的提升运营,形成提升价值的运营体系。

可以预见,华夏幸福“市长思维”的提出,将会随着城市的快速生长,以城市运营取代城市建设,成为城市价值和市民幸福感提升的关键所在。

悄入中原,扛鼎产城融合大旗

旨在夯实巩固京津冀区域,积极布局长江经济带,谋划卡位“一带一路”的华夏幸福,悄然入主中原,或许能够给河南带来更多的产业发展机遇。

正如华夏幸福所认为:“PPP项目不可能赚快钱,不要指望捡一枚金蛋,而应该借助PPP平台养一窝金鸡。养鸡需要能力,专业化招商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

从3月份与武陟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几个月时间内,华夏幸福已相继牵手新郑市政府、长葛市政府,合作建设“武陟产业新城”“长葛产业新城”。

11月18日,武陟产业新城首批项目集中动工。武陟县将在郑云高速以东建设一座产业新城,嘉应观门户公园、城市规划展览馆、景观大道等8个项目将作为这座新城的起步项目。

武陟产业新城将由武陟县政府和华夏幸福联手建设运营。项目划定区域,北至原焦高速及武陟县界、东至武陟县界、西至郑云高速及郑焦城际铁路、南至黄河大堤。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片区域基本上涵盖了武陟县在郑云高速以东的大部分区域。

武陟产业新城首批开工的8大项目包括:嘉应观门户公园、武陟城市规划展览馆、郑北大道道路工程、覃怀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孔雀湖公园、展馆黄河文化公园、木栾漫步公园、建设路道路工程等。从项目内容看,都是一座“产业新城”所必须的基础建设项目。而且,既然说是“首批”项目,可以预测,未来还会有更多基础建设项目在这里落地。

武陟县与郑州仅一河之隔,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造纸及纸质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类等行业是该县的优势产业。武陟县境内的郑云高速、原焦高速、京广铁路、郑焦轻轨等快速交通通道也都集中在东部,与周边城市尤其是郑州的联动相当便捷。武陟县选择在东部建设“产业新城”显然更容易有利于接受郑州的产业辐射,使之成为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延伸部分。

篇6

【关键词】驱潮系统 变电站 端子箱 物联网 智能电网

1 背景介绍

1.1 驱潮系统现状

端子箱作为变电站设备之间的电气回路交汇点,其运行环境好坏对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保证箱体的防潮和干燥,每个端子箱内必定配有一套简易驱潮系统,它由温湿度传感器、驱潮控制器、加热板组成。通过传感器检测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当温度、湿度达到设定阈值即启动或停止加热板工作,实现驱潮。

然而,传统的驱潮手段存在以下问题:

(1)人工巡视劳动量大

目前变电站普遍无人值守,每月巡视1次,每次需要2至3人检查端子箱内驱潮系统,而端子箱数目至少是检查人数的10倍以上。传统驱潮系统无自我监测的功能,仅能通过人工巡视的方式逐个查看,效率低下且人工劳作量大。

(2)无法快速准确定位故障

依靠肉眼观察状态指示灯和热成像仪测温,不便于快速判断故障所在。一般将驱潮控制器设定为自启动,检查时必须通过按下加热按钮或对传感器喷雾的方法强制触发设定条件,若驱潮控制器能够正常启动,再进一步判断传感器、加热板是否完好,通常需要约5分钟的时间。

(3)箱体内凝露现象屡见不鲜

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大,因箱体设计、密封措施老化和质量等问题,容易在箱体内形成凝露和水珠。在端子箱的设计上,由于没有统一的驱潮规范,有的安装加热器或排风扇,有的加大通风排气孔等,形式多样。因对其凝露机理片面理解,这些设计不仅无法降低端子箱内的湿度,而且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导致端子箱内二次元件锈蚀发霉,甚至造成直流接地、继电器误动等问题,威胁电网安全运行[1]。

1.2 驱潮系统信息集成化需求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正在普及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实现了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过传感数据采集、信息通信等技术,提高了各行业的生产效能和信息服务水平,典型应用主要有智慧库房系统、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照明、智慧物流等[2-4]。

电网是由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组成的能源大网,其管理正面临与通信技术相互结合的转型。智能电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整合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而且还能大幅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保证可靠供电及优质服务水平[5-6]。

根据传统端子箱驱潮系统存在的疑难杂症[7-10],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以满足下列需求:

(1)变革端子箱驱潮系统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工作量。

(2)增强端子箱驱潮系统自我监测功能。通过站端主控系统对端子箱内环境数据和各模块状态统计分析,实现系统故障快速诊断定位。

(3)改善端子箱箱内环境指标。通过空气循环技术保持箱体内部干燥,有效保障二次元件功能和使用寿命。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结构介绍

文献[7]和[8]提出使用通信网络对端子箱内驱潮元件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的设想,但仍沿用传统加热板驱潮的模式;文献[9]和[10]提出加装通风装置,实现端子箱内空气流动排出水汽保持干燥的设想,做法是在每个端子箱内顶部安装一个半导体制冷除湿器,遗憾之处在于该元件成本高且空间占用大。借鉴以上设想的优势与不足,本文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工业除湿机、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无线模块、工业控制计算机、后台服务器(上级系统)等设备组成,工业除湿机与各端子箱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利用空气循环的方法实现集中式驱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结构图

(1)工业除湿机:由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循环各个端子箱箱体内空气,集中处理水汽和杂质,通过排水管将水汽排出。

(2)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由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组成元件有温湿度控制模块、传感器、小型轴流风机,满足一定条件启动驱潮功能,防止凝露。

(3)无线模块:沟通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将定期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上传,供工业控制计算机分析决策;接收工业控制计算机发送的指令,驱动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运作。

(4)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系统主脑而存在,具备分析、控制、通信、报警等功能,智能化协调各个部件灵活运作。

(5)后台服务器:通过光缆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提供人机对话界面,由Access数据库存储不同箱体参数及温湿度数据。接入互联网系统,通过Web Service技术实现外部访问和数据共享。

(6)主控箱:放置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除湿机、集成线路、通风管道的容器。

2.2 主要功能描述

(1)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应用

ZigBee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监视各种系统的低数据速率、低功耗联网的无线标准,拟应用于环境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工业传感器以及医疗监控系统等传输数据量少、负载周期短的系统。在需要监控的端子箱中,各安装一套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对变电站各端子箱的温湿度数据24小时不间断监测、控制、越限报警、存储和访问。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包含温湿度控制模块1个、传感器2个、小型轴流风机2个。其中,风机A可逆时针旋转,风机B可顺时针旋转,受控于温湿度控制模块,辅助促进箱体内空气流动。温湿度监控成套装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之间由ZigBee无线网络构成通信链路,实现温湿度数据上传、参数设置、指令接收和反馈。

(2)工业控制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平台

采用集中管理方式,采集和显示各个端子箱的温湿度数据,可灵活设置温湿度控制范围,对温湿度越限、各站元件故障等事件进行记录和报警。每分钟采集各个端子箱温湿度数据1次,保存于工业控制计算机ROM;数据分析完毕即向各个温湿度控制模块发送指令。

(3)基于Web Service远程方法调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据与后台服务器通过光缆+光电转换器模式实现数据同步,使用相同的人机交互程序接入Internet。后台服务器每5分钟1次从工业控制计算机ROM读取数据保存入本地Access数据库。通过Web Service组件即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解决不同局域网所采用的通信标准、平台和技术不同带来的困难[11],只需要访问固定IP,即可通过不同电脑终端访问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便于远程监控,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3 现场勘查和设备选型

3.1 现场勘查

根据需求,选定某220kV变电站作为试点,现场勘查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端子箱位置分布,可得到以下信息:

(1)地理位置:坐标(北纬23°,东经107°),四面环山,附近有一条江河。

(2)环境特征:常年环境温度5℃~37℃,湿度50%~90% RH。周围均为强电场环境,存在电磁波干扰。

(3)端子箱位置分布:相同电压等级设备区端子箱水平排列,220kV设备区端子箱相邻间隔12m,共10个,首尾直线跨度110m;110kV设备区端子箱相邻间隔6.5m,共15个,首尾直线跨度91m。

3.2 设备选型

根据现场勘查信息进行建模设计,确定ZigBee网络拓扑结构、设备摆放位置、设备类型和参数等。

(1)ZigBee网络拓扑

结合各个端子箱位置分布,决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这种结构主要由中心节点和终端节点组成,适合实时性要求高、节点数目少的情况。其中:

中心节点:在星型网络中,所有通信由该节点发起,它可以和任何一个终端节点通信。该类型节点的ZigBee模块安装于主控箱内,天线引出室外。

终端节点:受中心节点控制,只能够和中心节点通信。该类型节点的ZigBee模块安装于各个端子箱内,天线引出至箱体外部。

(2)设备类型和参数

所有设备考虑环境气候影响,选用工业级产品;交流220V电源统一从低压配电室引出,每个端子箱内提供电源插座,通过交直流转换充电器给无线模块供电。主要设备的型号和参数如表1所示:

4 系统功能验证

基于现场实际和需求定位,为保证设备能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下持续工作,选择试点变电站110kV设备区3个密封不严的箱体作为测试对象开展研究应用。

预先在实验室将模块编号,使用C语言编写ZigBee无线网络中心节点与终端节点的通信程序;使用C#语言开发基于框架的服务器终端程序,调试无误后将设备拿到现场安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安装位置俯视图如图2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站端主控系统和后台服务器,温湿度传感器将定期采集各个端子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使用标准温湿度测量仪作为参考量,校正系统参数。

(2)用喷雾法提高箱体内部湿度,强制满足驱潮启动条件,检验系统能否自动触发驱潮功能。确定当各个模块正常时,运行指示灯亮,告警灯灭,后台无告警报文。

(3)分别设置3个端子箱驱潮系统工作状态:测试箱A,仅靠传统加热板持续加热驱潮;测试箱B,不使用任何驱潮手段;测试箱C,接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采集湿度数据作为驱潮系统启动或停止的判断量(温度数据仅供参考),当湿度≥45%启动,当湿度≤40%停止。

(4)抽选2015年3月某日07:00、10:00、13:00、17:00、20:00、23:00这6个时刻对3个测试箱体内部湿度进行监控记录,同时与大气湿度做对比,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使用传统加热板加热驱潮的测试箱A虽然内部湿度得到一定控制,但是受大气影响仍然存在明显波动;不使用任何驱潮手段的测试箱B内部湿度接近大气湿度;使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的测试箱C内部湿度得到有效控制,基本稳定在设定的阈值附近,驱潮效果好。

5 结束语

根据当前端子箱驱潮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鉴于测试箱C的良好效果,目前已将驱潮管道连通至测试箱A和B,经过较长时间运行验证,加装新驱潮系统的3个箱体均能有效保持干燥,未再出现凝露现象,即使大雨后渗水也能迅速干燥。而且当该系统某元件出现问题时,后台也能及时告警,从而节约查找故障时间,提高系统智能化程度。

下一步,将敷设驱潮管道延伸至110kV设备区所有端子箱,检验集中式驱潮对较远距离端子箱的空气循环能力;同时,将后台服务延伸至手机终端,借助移动LTE网络实现信息高速、高效传递,优化人机对话服务。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主要应用是无线抄表、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本文提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为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供又一新的参考依据,符合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冯旭. 变电站端子箱凝露现象探究及改进[J]. 大众用电, 2011(12): 27-28.

[2] 邵建,黄何,杭跃斌.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生活[J]. 移动通信, 2014(21): 77-81.

[3] 唐美华,王峰,黄航. 基于城市照明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J]. 移动通信, 2014(21): 42-45.

[4] 张琨,刘春梅,彭景. 打造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J]. 移动通信, 2014(16): 77-81.

[5] 饶威,丁坚勇,李锐.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华中电力, 2011(2): 1-5.

[6] 凌俊斌,刘婷.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14,43(1): 67-69.

[7] 谢亮. 变电站户外端子箱智能加热器的研发[J]. 江苏电机工程, 2011,30(3): 44-47.

[8] 强,李津. 变电站智能端子箱防凝露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广东电力, 2013,26(8): 73-77.

[9] 张伟骏,蔡新蕾,高伟,等. 变电站端子箱防潮控温系统的研制[J]. 电测与仪表, 2014,51(21): 102-109.

篇7

[关键词]绿色发展;城市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政策建议

作为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业,相比于传统的工业,服务外包业不需要消费太多的自然资源、所需的工作场地也较小,从而在高效的人均产出之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小。随着当前我国政府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大力推动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率的绿色发展模式,城市服务外包业恰好迎合了这一要求,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一、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全球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服务外包业是知识、创意、人才、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除物质资源以外的其他要素的加入,大大缓解了城市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并且能够保证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视为平衡资源需求和保护生态需求的重要手段,该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随着各国城市服务外包业的不断发展,随着人力资源在某一区域的集中,会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特大型、大型或者中小型城市成为服务外包业的主要载体,并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以及人才素质的提升,各种思想交流、科技创新以及文化交融而发生规模经济,资源利用也会更加高效,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新技术手段的兴起推动

城市服务外包业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网络中积累了大量的人类活动数据,以智能互联、大数据分析、云平台为载体的ICT第三方平台技术开始成为各国争夺的业务制高点。由于该类平台技术主要依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摆脱了对传统煤炭、石油等资源的过多依赖,因此,各国城市都对发展此类服务外包业格外重视。比如,我国的贵州在今年开始布局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力图摆脱对传统稀土资源产业的依赖,使得贵州的经济更为绿色高效。相关数据显示,基于ICT的数据业务将在2020年达到全球的总服务外包产额的40%左右,近50%的企业将会将自身的内部管理以及数据应用转移到云计算平台上,将会减轻世界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三)城市服务外包业的整体模式正在被重塑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各大主要经济体既注重能源利用效率,又重视生态保护,进而导致服务外包业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发生产业结构以及商务模式的变化,向着更为经济、绿色的大方向发生转变。首先,原来一元的单向合作模式开始逐渐被多元化的商务模式所取代,原有的竞争对手之间甚至都开始订立合作协议,力图互相借用对方的优势,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实体,在节约企业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精诚合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也为企业所在城市带来生态效益。其次,服务外包的交付模式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原有的单纯交付开始向离岸交付中心扩散,开始形成全球交付的业务模式,演变成当前在岸和离岸、近岸和在岸多层次相结合的外包业务模式,大大拓展了企业的业务空间。最后,BPO与IPO双向渗透的趋势较为明显。不断的渗透融合使得企业在开拓创新、节约资源、创造利润等方面成绩显著。

(四)城市服务外包业的价值链条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盛行,城市的服务业开始呈现泛信息化和泛外包化,原有的产业边界开始被逐渐打破,产业的价值链条开始发生深刻改变。相关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该行业的原有的以单一服务外包为特征的价值链条,开始向自然资源分配、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重塑以及商业模式整合等方面综合拓展,在业务上表现为服务内容主要以提供企业资源整合、综合解决方案等一揽子产品为主。尤其在当前服务外包开始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特定时代背景下,譬如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制造业中的融合趋势愈发愈明显,并开始发挥出协同效应。

二、绿色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面临的机遇

未来20年内,各国正抓紧进行服务外包业的产业布局,目前还没有一家形成市场支配地位,拥有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各类基本要素的各国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我国的城市服务外包业发展将面临着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期,应抓紧时间在全球逐渐形成基本的服务外包产业格局之前,积极布局服务外包业,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首先,随着我国为布局服务外包业而建设的各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教育投入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知名统计机构国际数据公司的相关统计,到2020年,全球的预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总额将接近5000亿美元,我国的各大城市可以利用自身强劲的竞争力来从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更好地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其次,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不断升高,发达国家的知名跨国公司正抓紧将一些非核心业务转移至其他国家。我国各大城市可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通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使得自身的服务外包业向产业链的上端转移,花最小的资源赚取最多的收益。另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正掀起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世界各国的信息服务外包业均处于重塑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均有机会通过发展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产业,在服务外包业中拔得头筹,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后,我国政府当前正处于经济攻坚的深化改革阶段,对服务外包业能够发挥的产业积极作用寄予了厚望,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关键产业战略之一,为国内城市指明了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方向,并给与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而且,随着我国不断在国内推进信息消费、打造智慧城市以及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并且在国际上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这些都将给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带来重大机遇。

三、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各大城市意识到发展服务外包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积极采取举措推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以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但目前我国城市的服务外包业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服务外包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有效供应能力不足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签订的服务外包合同总额同比增长22.1%,达到1309.3亿美元,具体执行金额则同比增长18.9%,达到966.9亿美元。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服务外包业发展水平占GDP的比例较高,开始接近发达国家同类型城市的水平。而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长江沿线经济带,例如中部的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的服务外包业的平均增长率为32.5%,远高于全国城市平均增速。此外,随着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的能源消耗水平不断降低,每万元所消费的煤炭吨数不断下降。例如,京沪两地的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平均煤炭吨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5%左右。但这些进步与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所带来的要求相比,各大城市的服务外包业的突出问题就是有效供应能力不足。一方面,已承接的服务外包业中包含的内容并非经济、绿色有效的供给。因为西方国家多将消耗资源较多的服务外包转由我国企业,因此国内企业承接的服务外包内容供给多为低效,还无法做到有效的绿色经济,而且没有与高端制造业进行有效融合;另一方面,针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外包业,还没有完全跟上外部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还未能做到完全的经济节约、低碳环保,急需改进。

(二)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创新能力较弱,无法完全发挥经济领头羊作用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浪潮带来的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融合,城市服务外包业已经开始逐渐从“劳动力套利”转变为“技术套利”。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在这样的大趋势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我国城市的服务外包业开始摆脱传统的制造业外包为主的行业状态,比如信息制造业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在2015年其离岸外包执行额达到315.6亿美元,占全行业的48.8%。虽然面对新型信息浪潮,国内的城市服务外包业开始积极改变产业结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国内的信息制造业外包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部分,具体表现为针对创新进行投资的意愿较弱,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外包行业主要还是依赖通过大量的投入传统的生产要素,比如土地资源、厂房设备等诸多固定资产的投资,来获取经营收益,忽视了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技术流程以及文化氛围进行创新投入。近年来,以软通动力为代表的7家外包公司从美国退市,归根结底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产品解决方案。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创新能力的匮乏,直接制约了该城市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无法完全发挥服务外包业在城市绿色发展中的领头作用。

(三)人力成本增长较快,高端人才存在缺口

城市服务外包业作为一种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点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绿色引擎。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服务外包业虽然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爆发点。但随之而生的是我国不断攀升的人力资源成本。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在服务外包业中,人力资源成本占比大概在60%到70%之间。我国多年以来相对于印度、越南等国家在人力资源成本上的优势,正随着国内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而不断减弱。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行业统计,快速上升的人力成本,使得我国参与服务外包业的企业的利润率已经由20%下降到10%左右。此外,从服务外包业的行业特点来说,该行业最急需的核心生产要素就是高端人才。在2015年,国内企业从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获得的服务外包执行额进一步增加,占其获得的离岸外包服务总额的61.6%,来自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包,对国内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间接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虽然该行业内参与外包服务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熟悉国际商务规则以及相应行业需求的各类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过大,直接制约了我国服务外包业的高端化进程,限制了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对城市服务外包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较弱

在政策支持方面,对于我国各大城市的服务外包业而言,服务外包业急需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相应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以剔除不良企业在服务外包业中做出的不良行为而对整个行业造成的伤害,但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政策都还不齐全,已有的法律以及相关政策也与该行业“重知识,轻资产”的行业特点不一致,急需做出相关改进。在金融支持方面,正如上文中所说,由于从事服务外包业的企业“重知识,轻资产”,其企业中有形设备相对较少,而技术、产权等无形资产较多,这恰好与我国商业银行重视有形资产抵押,并据此来对企业进行授信的贷款政策相背离。因此,我国从事服务外包业的企业旺旺只能从其他途径获得贷款。另外,我国股票等资本市场对“轻资产”的服务外包企业的估值准备也不充分,服务外包企业也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因此,我国急需改变国内从事服务外包业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给予它们必要的融资支持。

四、绿色发展背景下促进城市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国家战略

在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背景下,应从国民经济的全局统筹出发,合理安排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计划,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首先,应采取适应性国际化战略。在当前信息技术导向的泛服务化趋势下,国家应鼓励企业针对信息时代的产业信息化趋势,积极布局未来,对其创新行为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帮助其形成面向世界的智能创新能力、方案整合能力以及即时交付能力。其次,由于国内内需的不断扩大,应引导企业扩大在岸外包市场可获得的份额。还应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拓展离岸外包市场。具体来说,随着国内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多,各大城市应鼓励当地从事服务外包企业努力获得更多的在岸外包市场订单。而且,随着当前全球的服务业开始新一轮的转移,国内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应积极走向国际,在继续深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外包业务市场的基础上,追随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发掘沿线国家潜力,努力打开中东市场,将企业的业务进行国际多元化布局。最后,应努力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名片,使之成为具有优良形象的国家产业品牌。国家应积极建立相关行业组织,努力整合行业内公司,鼓励行业全体进行卓尔有效的品牌宣传,从而树立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品牌美誉,获得更多的国际订单。

(二)努力推进以供给为导向的结构改革

当前,我国对企业的行政管制过于集中,国内市场也存在着一些垄断现象,对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西方的研究表明,减少垄断和放松管制能促进淘汰服务外包业的一些落后产能和过时技术。在当前我国的服务外包业领域内,某些领域监管过严,某些领域监管则近乎空白,形成了一些行业乱象。因此,相关监管主体应进行监管理念创新,在该松的地方适度放松,在该严的地方则适度加强监管,并进一步通过监管模式创新,来促使城市服务外包业更好的贯彻经济、绿色、创新以及高效等新常态下的生态经济理念。

(三)优化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市场环境

首先要加大力度清除市场障碍,加快推广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各个服务外包业务参与方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参与服务外包双方的劳动成果所包含的知识结晶。此外,还要建立一个数据详实、动态可靠地企业诚信数据库,从而将服务外包市场中不诚实的企业剔除出去,营造行业良好的风气。另外,海关要为服务外包业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类商业物资流动提供便利。最后,应鼓励各类企业进行新兴生产要素的进出口,从而充分发挥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的溢出效应,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四)鼓励企业多做技术储备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政府应鼓励企业面向新时代的产业趋势,针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投入。尤其鼓励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应用软件以及各类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技术储备以及实际创新产品研发。鼓励各类企业通力合作,各取所长,通力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并为企业研发的新技术进行国际认证提供诸多便利。另外,政府应改变落后的发展思维,适应服务外包业“轻资产化”的行业特性,逐步抛弃以往“重资产化”的经济政策导向。应制定各种激励政策,激发相关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从而推动原来以土地和机器设备为代表的资源消耗型生产要素向具有正溢出效应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倾斜。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和学校搭建联合培养通道的方式,鼓励二者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使适应服务外包业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另外,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人才照顾政策,对企业急需引进的服务外包业高端人才可以相机抉择给予一些政策红利,比如在税收、户口、医疗等方面予以便利,从而利用这些人才更好的发展服务外包业,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实现了城市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劲军.深圳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开放导报,2011(3):45-48.

[2]贾峭羽.关于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统计体系建立、演进和改革方向的研究[J].统计研究,2016(5).

[3]施锦芳,闫飞虎.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6(3).

[4]季成.跨界融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途径[J].服务外包,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