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的本质

篇1

【关键词】WTO 经济法 完善 对策

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谈判,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于2001年11月通过了中国的议定书,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其成员之一。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样,我国经济法为了应对新形势,也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

作为一个协调各成员多边贸易关系的国际机构,WTO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规范全球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经过长时间的发展,WTO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基本规则。这套基本规则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其中的三大法律原则对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非歧视待遇原则。WTO的非歧视待遇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包含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各国平等原则在贸易关系中得到的延伸,是各成员进行自由平等贸易的基本保障之一。最惠国待遇是指假如某一成员将某种优惠条件给了另一成员,相应地它就必须把该优惠条件给予WTO的其他所有成员,任何成员都不得对其他成员进行区别对待。国民待遇则是WTO的成员要保证本国公民、企业等在本国范围内所享受的待遇能同等地被其他成员国享受,而不应对本国和其他成员国的服务、产品或者人员之间进行区别对待。

公平竞争原则。WTO的公平竞争原则是指各成员在进行出口贸易往来时不能采用不公平的手段进行贸易竞争。这就要求各成员不得实行出口补贴或产品倾销等违反公平竞争的手段使其他成员的合法利益受损。按照WTO的规定,如果一方成员通过出口补贴或倾销的方式向其他成员出口产品,并对其他成员工业造成损害或者有发生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受损成员可依法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应对措施。同时,反补贴、反倾销等手段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措施,必须经全体成员的批准,不得滥用。

市场开放原则。WTO的市场开放原则包含关税减让、透明度原则、取消数量限制等三方面内容。其中关税减让一般是指减让进口关税。因为进口关税的额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出口量,所以减让进口关税可以促进自由贸易。透明度原则是指WTO的各成员要对其涉及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等对其他成员进行公开,以达到帮助其他成员熟悉的目的。取消数量限制则是要求各成员不能设定一定的配额限制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以达到限制其他成员的产品输入本国的目的。同样,各成员也不得采取配额限制向其他成员输出本国产品。

我国经济法存在的问题

根据WTO的原则和要求,对照我国的经济法,其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法体系存在弊端。我国的经济法存在两种立法体系:一种是以所有制不同为标准的立法体系,另一种是根据出资者的责任形式以及企业资本构成为标准的立法体系。而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国就自动认可了其要求各成员国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形式发展经济的要求。我国也应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但我国的这两种立法体系是不符合WTO的非歧视待遇原则的。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这两种立法体系所具有的弊端更加明显。

相关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总体而言,我国已有的经济立法太过于原则性,实际的可操作性不强。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有时候则出现以法律解释替代法律文本的情况,这就直接使立法的权威性受到影响。在经济立法的可诉性方面,新修订的破产法等法律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是我国的可诉性不强仍然是制约经济立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入WTO之后,我国应当按照其运行机制,通过该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我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但是因为其程序繁杂,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加之涉事企业认为我国经济立法赋予的相关诉权在实际中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导致在面对其他成员国的反倾销立案时应诉者较少。这给我国及其他成员国企业实现平等的经济贸易权益带来了阻碍。①

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法体系。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产业法和计划法,某些地方在和WTO其他成员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和只重视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外贸易在自由竞争状态下的杂乱无序,各种价格战越演越烈,其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在我国部分领域的对外贸易活动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已经成为了外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之一,反倾销案件在世界总量中几乎占了六分之一左右。因此我国经济法在政府宏观调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我国还存在对许可证管理过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自由贸易。②

市场管理法制不健全。我国在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相适应的统一市场规制法方面存在滞后,这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大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国内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垄断。它们采取兼并、收购我国传统民族企业的方式,对其进行商业垄断,这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威胁。同时,国内的部分企业还没有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其产品标准化的程度还有待提高,不能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在遇到其他成员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时显得束手无策。这都表明我国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对策

完善经济法调整对象。过去,考虑到市场体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良好的市场秩序还未建成、市场主体不遵守市场规则而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等情况,我国将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确立为市场主体经营关系。虽然它在强化政府的权威管理、防止经营行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没有意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尚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将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片面归结于市场调节存在局限。第二,不利于转变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职能。将市场主体经营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利于政企分开,也不利于使政府的管理得到有效规范。第三,不符合WTO的原则。WTO追求开放市场,要求各成员国规范政府的管理,而我国经济法则希望以重视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来搞活市场,这就与WTO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冲突。为了更好地适应WTO的规则,我国应当完善经济法调整对象,具体做法是:在给政府经济管理方面适当的行政立法和执法权力的基础之上,避免政府过多过滥地使用管理权力,参考世界贸易组织将成员国涉外经济管理关系作为重点调整对象之一,使我国经济法的重点调整对象从市场主体经营关系向政府经济管理关系转变。③

增强经济法的可操作性。我国在经济法立法方面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忽略了经济法规的可操作性。和WTO规则相矛盾的国内立法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得不到国内司法的有效监督。仅仅通过WTO成员国政府向国际贸易争端仲裁机构申诉而进行监督,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世界贸易组织针对我国经济法缺乏可操作性的情况,提出:“中国应建立一种机制使个人和企业可据以提请国家主管机关注意贸易制度未统一适用的情况”。因此,我国应当完善经济法的可操作性。具体做法是,可以加强将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抽象行为从国内法上的不可诉性向可诉性方面转化,更好的方式是这种可诉性不能仅局限于行政法,还应该扩大到传统民法,使其具有可诉性,因为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受民法的制约。④

完善经济法体系。完善我国经济法体系,一个较为重要的途径即从狭义法发展为广义法。根据广义法的概念,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潜在规则均具有约束力。这样,广义法的概念能够使成员清楚地了解贸易法律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WTO规则,更顺利地进行对外贸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贸易纠纷。

(作者为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李小年:《WTO法律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②王梦奎:《中国加入WTO与经济改革》,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第97~100页。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本质;蜕变;政府;博弈机制

一、外贸蜕变

外贸原本是应该促进全球经济和谐发展的,然而近年来歪曲国际贸易本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近年来国外屡有发生的打、砸、抢和焚烧中国商品仓库的事件;我们的出口商相互压价出口产品,使产品价格极度低廉,甚至某些出口的毛巾,每条才赚1分钱(RMB);从国外买回的产品回家一看,made in China,价格却比国内的便宜;某国流传一句话,一艘中国货船的到来之日,就是本国一家工厂倒闭之时等等;还有不少其他的贸易摩擦等。由此造成的危害是:严重偏离了外贸的本来意义,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使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严重贬值与浪费;使我国人力资源严重贬值;无序的出口贸易竞争扰乱了国内国际市场,影响了国内企业经营环境和国际贸易关系;使我国部分贸易产品技术含量得不到提升,甚至沦落为地摊产品,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尊严等。这些现象与后果令人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我们的外贸做错了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并且更好地让外贸为我国及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带来收益?要分析这些问题还得从国际贸易的本质和基础入手。

二、国际贸易的本质和基础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首先是亚当・斯密,然后是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的基础进行了研究。即使在今天,他们的经典理论也仍然被视为仅有的最基本的、最为有力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在《国富论》中,斯密将国家比做家庭:节俭的家庭主人从来不在家里生产自制比购买成本更为高昂的产品,这是一条公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是节俭的行为,对一个庞大的国家来说也很少是愚蠢的行为。如果外国能够以比我们自己的生产成本更低的价格来提供商品,那么更好的办法是,以我们的一些优势行业所生产的部分产品去交换国外其他产品。亚当・斯密的推理能够被大量的事例所说明。李嘉图则进一步证明了无论各国是否有绝对优势,都存在使双方收益的贸易基础,他在19世纪早期的著作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口那些它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这里的“比较”是很关键的,它意味着相对的而不必是绝对意义上的优势。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是最有效率的,而另一个国家则都是效率最低的,但是只要它们在生产不同产品的优势上存在任何差别,它们就能够从相互之间的贸易或是与第三者的贸易中获益。

托马斯・A・普格尔等的一个例子很有启发性:设生产1蒲式耳小麦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分别需要2和1.5小时,生产1码布匹则分别需要4和1.0小时。斯密和李嘉图一样认为,只要不存在国际贸易,市场价格和价值便由劳动成本决定。因此在两个相互隔绝的国家经济中,价格水平会由小麦和布匹的相对劳动成本决定。在美国,小麦价格0.5码/蒲式耳,布匹价格2蒲式耳/码;在其他国家,小麦价格1.5码/蒲式耳,布匹价格0.67蒲式耳/码。就像在绝对优势的模型中一样,开放贸易在此时同样会带来套利的机会:可以在美国用0.5码布匹换得1蒲式耳小麦,然后在国外将小麦出售换得1.5码布匹,赚得1码布匹的毛利;同样,可以在其他国家用0.67蒲式耳小麦换得1码布匹,然后在美国出售布匹换得2.0码布匹,赚得1.33蒲式耳小麦。当然,开展有利可图的国际贸易,会逐渐使两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价格比率趋向新的国际均衡水平。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为了国家之间调剂资源余缺、实现比较优势。但是,这里隐含了这样一个背景:必须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与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贸易国之间的共赢!而恰恰人们忽视了这点。

三、问题的根源

1.机制缺失

国际贸易的本质是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与利益的基础上在国家之间调剂资源余缺、实现比较优势。博弈主体包括国家、各级相关行政部门及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具体国情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在国家之间调剂资源余缺、实现比较优势的方针政策法规,实行宏观调控;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并监督执行外贸的政策法规。而当政府有效管制缺失时,我国政府所代表的国家与民族利益就在很大程度上听由我国的外贸企业处置。在利益驱使下,外贸企业有时很难从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出发从事贸易活动。而真正要在外贸活动中维护我国的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必须要国家或者相关部门作为外贸博弈的最高层次的博弈主体,始终能够控制与把握外贸的本质意义,在维护政治、经济、环境与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济资源余缺、实现比较优势。

2.国际贸易本质误区

人们抱着美好的愿望:通过国际贸易,能够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调剂资源不均、实现比较优势、促进经济繁荣等,忽视了这其中隐含的这样一个背景:必须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与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贸易国之间的共赢!其实,全国一盘棋,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安全发展,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通过国际贸易调剂资源不均并实现比较优势,这些只是全局中的一部分,同时还必须防止环境与资源遭受破坏损失等。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与资源,通过外贸转嫁污染,进口自然资源要素高的产品等,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伙伴国产生了环境资源等的破坏与威胁。因此,在当今的形势下,国际贸易的本质必须要认清是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与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贸易国之间的共赢!

3.外贸企业集团追逐自身利益

一些外贸企业拼命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利令智昏,而不顾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导致无序竞争。

4.地方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外贸政绩

片面追求外贸业务总量等政绩,使部分政府部门管理者对一些外贸企业无序竞争推波助澜。

5.对市场经济的过度推崇

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高度推崇,也使得人们对国际贸易中市场的重要性深信不移,以至于过分依赖,而忽视了市场失灵,忽视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与效率。加上对贸易的误区,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中饱受痛苦,一旦从中解脱,对市场经济更是信任有加。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大量歪曲国际贸易本质的现象,形成外贸蜕变。

四、政策建议

1.构建政府参与的外贸博弈机制

本着国际贸易的积极的经济意义,政府积极有效地参与外贸,消除政府有效管制缺失,构建多层次的博弈机制,最高层次的是国家为博弈的局中人。各层次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包括各个国家的国家与人民利益、生产者利益、外贸企业利益、政府部门管理者利益等。

2.建立绿色和谐的外贸发展战略

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才与劳动力状况、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综合考虑我国如何通过外贸更好地促进我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等, 特别是要逐渐建立我国的绿色壁垒,由此形成绿色和谐的我国外贸发展战略。

3.建立外贸交易品种与价格形成机制

哪些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哪些是余缺?交易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都必须全面考虑,而不仅仅考虑单纯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外贸交易品种目录,并确定价格的范围。价格不仅由劳动决定,还包括自然资源,如何根据国内国际各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价格,杜绝无序竞争,是复杂而且必需的。

4.建立督察机制

对违反国家外贸发展战略、为了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督与查处。

5.制定合理的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对外服务贸易政策措施的制定,使得服务贸易政策成了各国对外经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与传统的商品贸易政策相比,各国政府有关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所涉及的领域要广泛得多,也更为错综复杂。服务贸易自由化需要逐步进行,发展中国家在此进程中享有较大的政策操作空间。只要这些政策措施得当,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取的收益就有可能超过损失。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逐步开放本国商品贸易市场,降低商品关税水平;逐步开放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只有提高经济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经济安全,而只有维护基本的国家经济安全,才可能谈得上提高经济竞争力。出于国家安全和竞争力考虑,服务贸易既不可能出现古典式的纯粹自由贸易,也不可能出现传统的工业进口替代那样的保护贸易,有管理的服务自由贸易最有可能成为各国发展的预定目标,但这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然,上述只是大体的思想框架,构建政府参与的外贸企业集团的博弈机制等是操作层面上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需要有识之士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贸经系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A・普格尔,彼得・H・林德特 著,李克宁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1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7-29.

[2]李国平,陈福明,仇荣国.基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我国外贸战略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7,2:27-28.

[3]刘助仁.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选择[J].经济丛刊,2005,3:39-40.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 伦理蕴涵 贸易公平 贸易竞争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6-0104-04

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国际技术交流速度显著加快的今天,国际贸易把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的合作囊括在内,使得国际贸易的内涵愈加完整和丰富。而国际贸易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经济伦理范畴,对贸易公平的追求以及贸易竞争从对抗到合作的走向,使得国际贸易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

一、贸易公平:国际贸易的伦理特质

自贸易产生之日起,对贸易公平的关注就从未间断。而对贸易公平的更为深入全面的探究,不妨从对以下四个问题的思考展开。

第一,什么是公平?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公平是指包括法律公平、政治公平、经济公平和伦理公平在内的一种广义的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规则下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合理和司法公正等”。因此,公平可以指经济公平,是有关经济活动结果分配的平等合理;公平也可以指政治公平,是社会成员平等地利用政治资源的权力;公平还可以指法律公平,包含法律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的公平以及司法的公正;公平当然亦可指伦理的公平,指平等、合乎比例和公正的对待,是涉及财务和义务分配体制的一种德性。

第二,为什么贸易要追求公平?我们可以想象最初的贸易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交换,也可以假设,这种交换是公平的,所交换的商品基本体现着内在的劳动价值。然而贸易交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用交换来的商品满足自己的需求,更确切地讲,贸易是为了获取交换者自身所需的利益,不论这种利益是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如果给这种对利益的追求限定一个合理的框架(逐利的方式、逐利的结果对其他主体利益的影响),其本身就应该是合乎伦理的。然而问题是,贸易一旦成为了一种专门逐利的方式,对其公平的判定就显得困难了,这不仅是一个依据客观事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主体主观感受的问题。但对公平判定的困难并不能否定贸易自身对公正平等的价值诉求的内在认同与追寻,因为贸易一旦失去公平,也就失去了长久而稳定发展的基础。贸易公平是贸易追求的目标,也是贸易自身所应当具备的伦理特质。

第三,什么是贸易公平?贸易公平是否就等同于公平贸易?首先需要厘清两个概念,公平贸易和贸易公平。公平贸易之所以易于被人们接受,在于人们对“公平”二字在最低限度上存在着伦理上的共识,不论是自由贸易或是贸易保护,都不否认公平在价值排序上的优先性。公平贸易强调贸易结果所体现的平等收益,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包括成立一系列的公平贸易组织(公平贸易卷标组织、国际公平贸易协会等)和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公平贸易标签、公平贸易认证等)在内。司徒博对公平贸易作过狭义和广义的区分,他认为广义的公平贸易指的是根据公平、自由、持续性与和平的基本价值原则成立的贸易组织;而狭义的公平贸易是贸易主体之间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原则,比如追求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改善弱势地区和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可见,公平贸易并不等同于贸易公平,在我们看来,公平贸易是包括一系列以贸易的公平、自由、持续、发展、责任等价值基础为导向的组织、活动和标准的总称,公平贸易当然肯定并追求贸易公平,贸易公平是公平贸易基础性的内涵之一。诸多对贸易公平的界定用公平贸易的概念来替代,也只是从要公平地从事贸易活动这一角度来考虑的。

对于贸易公平的界定,学术界为数不多的讨论从法律或经济的角度展开。从法律的角度,认为公平原则是国际经济(贸易)法的一项根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各成员方和出口贸易经营者为促进货物、服务的自由贸易,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不得采取特权或歧视方式、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国际贸易竞争或扭曲国际贸易竞争”。从经济的角度,认为“公平贸易的本质含义就是使贸易利益能够公平地分配”。这里虽然使用了“公平贸易”,但其实质仍指代贸易公平。

第四,在我们看来,什么才是贸易公平?从属性上讲,贸易公平是经济伦理视阈下的公平,具备经济与伦理的双重公平维度。既是对贸易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的要求,又是对贸易主体行为平等公正的伦理规范约束和德性要求。

从时序上看,贸易公平包括贸易起点的公平、贸易过程的公平以及贸易结果的公平。国际贸易的起点公平是贸易主体条件的平等。而事实上,起点公平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任何贸易主体(国家、机构、个体)在从事贸易活动时,由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很难做到参与贸易之初的起点公平,这就需要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补充。国际贸易过程的公平也称为贸易的机会公平,即在贸易主体自身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发挥的前提下,给予其一切可以获得成就的机会。亚当,斯密就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在贸易的过程中每一个贸易主体只要不违反贸易法律法规,就可以自由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合理的贸易利益。国际贸易结果的公平是贸易给各贸易主体所带来的贸易利益的分配公平,也是贸易活动所追求的直接目标。而贸易公平则是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的整体公平,这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既互为条件,又互为补充。

从内容上看,贸易公平包括国际贸易规则的公平、国际贸易主体的公平(权利义务和关系地位)、国际贸易行为方式的公平。国际贸易的规则体现为WTO贸易规则和各国制定的贸易规则,前者力图构建全球视阈下的公正平等,应当确保其协议、规定及其制定的过程对所有成员国而言都是公平合理的;后者对于贸易规则的制定不可避免地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其规则的公平性要求不是否定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是如何在不损害他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贸易利益及其实现手段的合乎道义性。国际贸易主体的公平包括主体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以及相互贸易关系的平等性。贸易主体为获得贸易利益的权利必然以对其他贸易主体应尽的义务为条件,贸易伙伴间的关系不应当有某种意义上的优先性,一切的贸易关系应在对等的条件下展开。国际贸易行为方式应当公平,行为手段与实施过程的公平是衡量结果公平的前提与保证。对于贸易主体而言,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或个体。都不能采取显失公平的贸易行为。

在司徒博看来,公平作为一种基本价值取向。适用于十个方面,涉及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公平,且每一个方面都与贸易产生关联。第一。与执行相关的公平。每一个经济主体只要涉及产品的生产、贸易、销售或处理,就必须对这些执行的过程负责任。在贸易中,这种执行的公映了产品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交易的公平性,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在承担责任上应该是平等的。第二,与需求相关的公平。商品的交易一定要与人类需求相联系,要确保人类生存的最低水平以及有尊严的生活。依康德所言:“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所以“尊重人的人性的第一步要求是,人不能仅仅被利用……这意味着商业关系应该既不是强迫的,也不是欺骗的”。在贸易中更是如此,贸易关系的结成不是依靠强迫和欺骗的手段,而是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构建。第三,分配公平。这是执行的需求变成衡量追求公正平等目标后要确保的最重要的公平。在国际贸易中,因为各国所占的贸易份额和收益差距的增大,使得分配公平成为贸易公平最有待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各种贸易冲突产生与否取决于各国对贸易利益分配是否感到公正,各种贸易政策、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以及任何其他的贸易规定,衡量其是否公平的最主要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贸易利益的分配公平。第四,平等对待的公平。对不同的贸易主体应给予同等贸易地位和机会,比如WTO框架下的规范应当适用于所有的成员国,应当对所有成员国的贸易行为有同等的约束性,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而不是有所偏颇。但实际上对WTO框架下的各种规范的遵从并不是所有的成员国都表现出一致性。对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变相违背,WTO所显示出的态度并不符合平等对待的公平原则。第五,参与的公平。与平等对待的公平相比,参与公平更侧重于贸易主体在国际性贸易决策中的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公平应当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对国际贸易的参与公平是用来减少贸易冲突的基本手段,一方面表现为一个国家内部从公平价格的制定到贸易政策制定的各类贸易主体的民主参与;另一方面表现为国与国之间贸易谈判、国际贸易协定中的权利平等。第六,生态公平。WTO把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资源最优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宗旨,意味着将环境的因素纳入到贸易的考量之中。这一公平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与贸易关联。一是从事贸易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公平问题,二是各个国家在贸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上所应担负的责任平等。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伦理诉求是公平对待自然应当有的态度。事实上,自然对人类经济贸易行为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也并非逆来顺受,环境恶化给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正是自然寻求这种关系“公平”的方式之一。第七,分布的公平。对诸如产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公平布置与权衡。贸易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同时这一作用也是关键性的。例如持有开放性贸易政策的国家,对各类投资、贸易往来、跨国公司的态度是积极的,因而也促进了资源的流入。第八,关系的公平。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公平也是贸易公平的一个主要方面。贸易伙伴不仅仅是一个可创造最大利润的人格化的经济实体,同时还是由人主导的人的集合体,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伦理的烙印,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长久正是贸易伦理的诉求。贸易伙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被极大拓展,但同时也越来越复杂了,贸易关系应有的公平往往被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所掩盖,因而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增多。第九,程序公平。对贸易关系公平进行规范和监督的透明的、无腐败的程序是对贸易主体行为有效约束的制度因素。如果对关系公平缺乏程序上的监督与控制,关系公平的要求就只能流于一种理论或口头上的形式,而在贸易实践中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第十,连接公平。将连接公平理解成一种整体的公平似乎更合适,因其实际上是对贸易领域价值体系整体性意义的认可。也就是说,对公平在贸易中的地位,肯定它是贸易最本质的伦理特征,是贸易所要遵循的最底线的价值要求,但是只有在与诸如自由、和谐、竞争、团结等其他的贸易价值要求相互紧密关联成整体时,才能实现真正的贸易公平。

二、从对抗到合作:贸易竞争的伦理诉求

对于竞争的产生,乔治·J.斯蒂格勒认为是“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这是典型的经济学视野下对竞争的界定,即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实现经济目标的角逐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于竞争的阐述多从经济的角度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只存在于经济领域中,更不意味着经济竞争就能涵盖竞争的所确方面。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人类社会的竞争更多的还是体现为一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相互角逐的现象,这种现象将经济竞争和社会伦理竞争的因素都囊括在内。一方面,竞争是具备经济属性的,作为一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形式而备受关注和推崇。从斯密以经济自由和自由竞争为核心的古典竞争论到张伯伦和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以及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再到的竞争理论,经济学家们对竞争的研究从未停止。尽管角度略有不同,但对竞争之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不容否认。另一方面,竞争这种经济活动又是有理性的,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下进行的,本身蕴含浓郁的伦理色彩。《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相反的角度对竞争的基本原则做出了合乎伦理的规定,即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以及不滥用竞争权利,无一不体现了正当的竞争所应当具备的伦理要求。因而,现代经济视角下的竞争概念更多的是强调竞争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一种理性意识。

篇4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国际贸易惯例的涵义、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等问题上认识都较模糊,分歧颇大。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一、国际贸易惯例要义阐释。

《辞海》对外贸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亦称进出口贸易,而国际贸易则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 ] (P411) 如果认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则这一定义并无不妥。但在国际贸易学界,占主流意见的观点是,商品专指有形的物质产品,无形的产品即是服务。因此,国际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长期以来,商品买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而所谓国际贸易惯例大多指有关商品买卖或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各类服务的惯例,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从买卖双方贸易洽商到最终履约(或未能履约) 整个过程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所谓服务贸易范畴,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国交换,并为卖方交付商品和买方支付货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关服务也属本文的研究范围。惯例是一个经常使用却又语义含糊的词,也是一个在我国学术界备受争议的用语(国外也有类似争议) 。学术界对惯例应用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惯例的本质问题方面,则歧见颇大。

(一) 惯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学者认为,惯例需经过民间国际组织或贸易协会的编纂后才会有明确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惯例。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固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却又为人所知并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也是国际贸易的惯例。[2 ] (P13) 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从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贸易惯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贸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实际做法。由于这些公司具有广泛影响力,以及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减少贸易障碍等方面的作用,这些做法逐渐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手法或对同一术语的解释不尽相同,这就难免造成地区间或行业间的贸易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组织担当了统一解释和编纂工作,这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会编写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过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广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没有载入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如纺织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开即不能退货的惯例。

甚至还有一些做法曾经被写入一些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惯例,后因歧见消失、做法统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惯例。比如,国际商会在1980 年出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CIF 术语卖方责任的表述中认为,卖方应提交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在提单上对货物的内容、重量、尺码、品质等无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该提单是不清洁提单。但在1990 年实行的新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里则没有这句话,这并不表明国际商会改变了看法,相反它正是显示了贸易界及相关各界已认同了这一点,从而无需再用文字描述了。也就是说,这并没有改变上述规定仍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事实。[ 3 ] (P527 - 528)(二)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当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没有表示是否接受有关国际惯例的约束,惯例自动约束有关当事人,即惯例具有强制约束性。《法学辞典》持的是这一观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际贸易惯例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国家意志的结果, 因而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 不能对当事人进行约束。[4 ] (P7 - 8) 第三种观点认为,惯例分两类:一类是不需要当事人选择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一类是经过当事人选择才对其有约束力的任意性规范。[5 ] (P27 - 28) 其实,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某国立法机关制定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国家间的国际公约,因而它不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惯例的广泛适用性和长期实践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合约当事人对自身及他人遵守惯例的心理期望,惯例对当事人各方又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一般是在当事人明示接受惯例的情况下产生的,国际商会出版的《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1990)在导言部分表达了这一观点《,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第1 条也阐述了这个意思,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这一规定符合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但是在一项国际贸易的契约中,不可能穷尽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默示做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 条第2 款规定: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认地同意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适用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在国际贸易上已为特定贸易所涉同类合同的当事人所广泛知道并为他们经常遵守。签定该公约的国家同意,何为惯例由法庭来决定。该款规定反映了国际贸易惯例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约束性(自动生效) 的一面,但是这也没有改变惯例作为任意规范的特点,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示的方法排除对某一惯例或某一惯例部分条款的适用。

以上分歧的主要表现是学者们对一些英文单词的解释不同,特别是对custom、usuage 的理解差异。有人认为custom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而usuage 则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也有人认为custom 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usuage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还有人有其它的看法。其实,翻查一下国际商会的出版文件我们会发现,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考究,在不同的文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词,甚至在同一份文件中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用语。比如,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使用的是custom 和practice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使用的是usuage ,而在《托收统一规则》使用的则是rule 一词。可见,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看重,他们重视的是某一术语或某一做法在商业实践中的状况,只要这种术语或这种做法广为人知(widely known) 和被业者经常遵守(regularly observed) ,它们即是惯例,而不管在国际商会或其它组织的出版物中用何词来描述它们,或有没有见诸文字。至于惯例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则要看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国际贸易惯例定义为:在国际商品贸易和与国际商品贸易有关的服务实践中形成的,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二、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

如上所述,国际贸易惯例有成文和不成文之分,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惯例有两个渊源: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与不成文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指的是经过某一组织编撰和公示的规范化文件。编撰国际贸易惯例的主体可以是一些有影响的基于国家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商会;也可以是民间的国际组织,如波罗的海黑海航运公会;还可以是能对市场起到主导作用的商事组织,如通用汽车公司,它们的产出物因而也相应地表现为具有一定法规性质的文件。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一般依据过去已有而且现在仍然流行的商业做法而作出,其主要行为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宣示的过程,因为比制订规范文件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广为人知。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之所以成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之一,原因主要是多数国际贸易惯例从本质上讲就是国际商业习惯做法的一个演进形式,而且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过去活跃在跨国或者说超国家或地区利益之上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通过编撰和公示之后变成了国际贸易惯例。今天的习惯性的商业做法还在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惯例的渊源,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步入认识的误区,或者认为惯例仅表现为成文化的规范,或者认为只能从过去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中寻找惯例。这两种僵化的认识不能反映现实,因而也不能指导发展中的国际贸易活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国之内或地方性的商业习惯做法也有可能演变成国际贸易惯例,这主要取决于该习惯是如何整合(incorperated) 到国际贸易流程中去的。

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 国际贸易 影响 对策

前言: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决策知识化、发展可持续化等特点,其本质是知识与经济的高度融合、渗透及互相促进。面对新时代,国际贸易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员,只有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够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争取话语权,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因此,加强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知识经济概述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知识经济主要是指在知识与信息资源耗竭、环境危机加剧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投入无形化特点,知识经济主要将无形资产作为投入基础,依靠知识、智力等投入,在社会发展中,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将获得更高的报酬,知识强国概念深入人心;二是经济决策知识化特点,知识经济将知识决策作为导向,经济决策和管理知识化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商品结构方面。与工业时代完全不同,服务与技术贸易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内容,知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此,服务与技术等将知识产品作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贸易将会迅速发展,在大环境影响下,将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受到高新技术的主导,经济活动流动性加快,货物、劳务及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更加便捷,使得规模日趋扩大。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渐紧密,任何国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随着关税壁垒的取消,国内外市场区域一体化,市场竞争逐渐演变为世界市场竞争[1]。正因如此,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随之加快。如21世纪初期20年间,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属于各自的区域性集团。

第三,贸易方式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渗透及推广,使得国际贸易方式逐渐由传统方式转向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等方式。网络贸易作为整个交易过程,涉及交易磋商、签约等多个方面,大多数通过全球电信网络完成。且交易产品呈现数字化趋势,如金融服务、网络娱乐等,而实物交易中的签约等环节也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网络贸易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

第四,贸易政策方面。由于时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被重新定义。对于对外贸易而言,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发展经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贸易政策[2]。且随着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渐密切,自由贸易政策将成为主流政策,同时,国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还应积极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从本质上来看,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推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我国知识经济水平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重新审视全新的时代,了解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自身紧迫感与使命感,并采取政策等多个手段,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切实立足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战略性发展目标,适当增加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大力提高知识经济水平,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坚持的保障。

(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产物。我国要想应对国际贸易带来的挑战,应从自身出发,大力发展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优化,积极创新产品,提高产品知识及技术含量,抢占更多市场资源[3]。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够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水平,优化我国产品结构,使之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产品,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外贸经济收益。

(三)大力推广电子商务

网络及电子商务以其自身优越性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贸易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我国应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具体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方面应从宏观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引导网络贸易健康发展。适当增加投资,改善网络硬件环境,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加紧出台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网络贸易行为,创建良好的网络贸易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树立现代贸易理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建立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同时,积极借鉴和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企自身发展的高效率、低成本网络商业发展模式。

(四)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对外贸易决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树立创新意识,加强与高校及科研组织的合作,充分挖掘创新型人才。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将高新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中,促进我国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争取在知识资源形成、积累等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4]。国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主体,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产业改变发展方向,并采取税收、信贷等政策手段,促进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展趋势。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为了有效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明确认识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情况,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从多个角度入手,提高我国综合实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余长林.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13,01.

[2]张靓.论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02.

篇6

    1 国际贸易的法治

    在历史条件与社会条件不断的变化中,法治也被丰富了其含义与原则性,在法治以正义、秩序、和平的权力制衡中,其良法之治,以及对权力和法治的公开化程序的确定性等方面,均有符合于法治的含义与原则问题。法治的原则已成为在历史的进程中的根基,因此,在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进程中,法治的秩序也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也自然成为了理性的诉求结果。在国际贸易的活动中,规定了其法治,而国际贸易法已经成为了在全球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法治部分。它的历史不仅悠久,并且为世界经济贸易在全球化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尚未有的动力。在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中,其本质就要为解决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因其增加成本的问题,维护各国间的贸易安全,实现降低资本的资源配置。而当前的国际贸易法治,它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国际运输货物的问题、国际货物运输的保险问题以及国际货物的买卖问题等因素,都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贸易。例如,在国际贸易中所制定的反垄断法,它所指的就是在违反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和政策方面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问题,通过协商安排签订了相关的协议,再通过不正当的经济地位优势,来控制和排挤其他人的正常经济运作活动,然后在流通和生产的领域中限制和扰乱正当竞争的行为。当前,在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中,其秩序混乱的主要因素就是严重的垄断问题,国际贸易间的不正当垄断行为,它不仅扰乱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同时也扰乱了国际贸易间的秩序。在国际贸易的多边法治中,它主要包含了国内法、国际法以及公法与私法,但是,国际贸易的条约与惯例是最为重要的。在国际贸易的经济条约中也充分概括了其贸易买卖问题、贸易的技术问题、贸易的管理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的支付问题等等,都在国际贸易的领域之内。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这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创造出了一定的机会,更加体现在外贸中间,在国际的投资带动资本的流动,但是,在这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的缺陷,在金融市场的开放中,也增加了一定的隐形风险因素,在把知识产权的资产领域进入这个市场当中,给发达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给发展中的国家却形成了一种的负荷。所以,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统一平等,是适用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国际经济间的贸易法治秩序

    法治的基石就是权利。在法治关系的内容里,权利和义务是基本,其法治的结构基点与核心力量就是权利。从法的本质出发,在法治的秩序中,权利创造出了义务,但又牵动于义务,限定于义务,所以没有权利就不会产生相对的义务。所以法治的的出发点就是权利,权利的本位就是法治,在国际贸易中,从法治形式特征观察,它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义务来保护和规范权利的,所以法的基石就是权利。在法治过程中,只有权利才能反映其主体性,也更能真实的反映出价值的属性。国际贸易的法治是为了维护其各国间的平等往来,所以在法治的构建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正当合理,享受其共同的利益,其法治的权利能效是为了保障各国的自由贸易、自由组织以及自主决定的条件。但是,所指的权利功能是在法治的角度阐述的,因为它是法治的基础,在其他的一般原则当中,也适用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往来,但在主体方面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WTO的贸易往来中,一般是各国的政府或是企业,而政府成员则是权利的统一体,所以,在它们之间只能形成权利的关系。在受到国际贸易的法治制约时,这种权利也是会受到相应的制约,所以法治秩序的根本目的是有助于保护贸易的往来,其主要表现在:

    (1)要加强国际贸易程序决策的透明度。在国际贸易经济制定的规则中,这是经济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要求,在这其中国际贸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制定中,它是由多边贸易的会谈建立的,只有通过在全世界国家的贸易领域里同等权利的参与其中,各国可以发表其看法,从而才能保证法治秩序的合理有效性。

    (2)在国际贸易的法治中,要逐步的加强完善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以及待遇。加强对已有的待遇优惠方面的有关规定,其实施的情况要进行检查,把有关的条款内容精细明确化,加强力度,把贸易间待遇落在点上。

    (3)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要平衡的维持好各国间的利益,提倡公平、平等。所谓公平不仅是在形式上的平等机会,而且在全球经济化发展中,要促进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发展进程中,不能抛弃发展中的国家,在公平的分配进程之外,所以,对于国际贸易法治构成的作用要充分的认识,在建立多边贸易的体制中,首先要构建国际经济的法治秩序,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共同发展。

    所以,在国际贸易的秩序中,其主要的追求和保障就是贸易的有序往来,而在WTO中,它所建立的宗旨就是在正常的法治秩序中,以一个完整、开放、持久以及健全的多边贸易管理体系,从而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

    3 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进程

    (1)在国际贸易法治有效规范的治理中,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的规范为全球的发展治理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原则。如果没有形成国际贸易法治规范则国际的贸易合作往来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乃至无力的进行。所以,在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构建中,这给全世界的贸易交往提供了透明度和确定性,在各种行为的主体之间透视出了可靠的预期,通过国际贸易的法治从而得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用构建的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提供出一个规范的领域平台,改善其行为主体的主观认识,从而提高了合作的态度。因此,在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中,加强规范了在国际社会领域中的责任感,以及归属感。

    (2)在全世界的治理实践中,它是有利于形成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有效规范。在国际贸易的法治形成规范中,它是在全世界领域的各个国家中理性的选择以及互相博弈的结果中产生的,也是在有效的运行主体接受的范围内。在伴随全世界的实践治理展开,很多行为的主体在全世界的不同领域中经过了多次反复的运行,从而开成了这种惯例,同时,在实践的惯例中也就形成了相关的国际贸易法治的秩序规范。在世界各个国家之外的其他主体方面,都是根据自身的建议来提供对国际贸易法治秩序,并且,在世界的背景治理下,在国际权威组织的强加下,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必将起到相关的作用。在全世界的治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关系,以确立共同认可的目标以及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所以,对于国际贸易的法治构建,是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是在国际贸易的体制中,达成了共赢的目标。

篇7

Abstract:Along with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question already became restricts the bottleneck which our country economical trade further develops. Under this kind of new situati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action structure also comes under the unprecedented influence. This article urged the change which to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consumer, the trade middle man as well as between Production enterprise's function mechanism produced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action structure, proposed under the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environment the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action structure mentality and the strategy.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交易结构

key word:Electronic commerce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action structure

一、传统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1、传统国际贸易的交易结构的构成

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结构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消费者、贸易中间商、生产企业。在整个国际贸易交易活动中,每个个体的最终目标都是出于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而且各方为了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往往是不惜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的。这时候,充当中介的贸易中间商就扮演了有一定信任度的中介的角色,他一方面可以保障双方交易顺利实行,另一方面能很好的阻止投机主义行为的产生。为交易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国际贸易交易的次数繁多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处在交易活动的两端,并且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数量也非常大,因此双方市场上搜寻适合的交易对象不仅是困难的,而且其成本也因搜寻的频率而倍增。此时往往作为产品交易中间层的贸易中间商在市场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因为其常常拥有比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更多的市场信息。

3、中间商是促进交易实施的主导力量

在国际贸易交易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地域差距性,其想要顺利地实现交易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充当桥梁的贸易中间商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贸易中间商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全球销售网络和物流配送渠道将生产企业的产品放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他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替消费者整理市场信息,并选购所需要的产品。消费者成功选购后进行反馈,中间商又可以把信息传递给生产企业,为企业生产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产品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影响

1、对贸易中间商的影响

对于贸易中间商来说,电子商务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先,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信息流、物流和商流。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活动中,从贸易合同签订之日起,产品的所有权便由买方变为卖方,同时产品也伴随着相应的物流活动,但是直至签订合同的那一时刻商品实体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移;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信息网络的运用,使得某些商品和服务的供货、收货和结算等完整的交易过程可完全在电子信息网络上完成,此时的物流和商流很有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模式下,参与整个交易活动的主要角色是贸易中间商,因为贸易中间商直接参与了上游生产企业,下游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因此可以说,传统交易模式的中心是贸易中间商;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贸易中间商仅仅为整个交易提供媒介、信息和交易平台,他只是有效的促进整个交易活动,不可能直接参与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中。其次,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贸易中间商可以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更方便、更快捷的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收集大量的信息,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迅速、方便地获取产品需求和供给信息,使整个市场运营处于良性的循环。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越过中间商直接进行沟通,削弱了其交易实施功能。

2、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商家、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手段把整个支付过程联系起来,支付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在银行机构进行处理,网上资金的流动可以提高资金跨国间的高效率转换,这样极大的降低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和中介成本。其次,电子商务降低了贸易中间商的信息沟通枢纽的作用,这从另一方面来说,提高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在整个交易活动中的地位。而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可以实现自己个性化趋势的要求,生产企业通过网络也能更便利的得到信息,并提供完全按照消费者需求而生产的产品。避免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需求不对称的现象。

三、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及本质

1、贸易中间商的构成发生改变

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传统意义上的贸易中间商受到莫大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除了部分国际知名、实力雄厚的贸易中间商可以继续保持外,其余的贸易中间商纷纷在原有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转换,一方面强化物流配送功能,生产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高效率的运往全球,也愿意将产品物流承包给贸易中间商,因此贸易中间商正在逐渐向拥有较强的货物运送和仓储能力方向转移,以此作为未来经营的主要竞争力。在这种前提下,一些贸易中间商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对自己原有的良好货运和仓储能力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将物流配送作为长远发展的保证。另一方面,由实物传送向虚拟转化。贸易中间商通过设立智能站点、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电子虚拟市场等做法实现由传统向虚拟的转化,从而通过解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网络壁垒而拓展新的业务。

2、权力重新分配

在国际贸易交易结构中,一方成员要想促使其他成员为其做事,其必须拥有一种可以拥有和控制其他成员所依赖的资源的力量,权利就是指这种力量的大小。电子商务环境下,虽然绝大多数的生产企业在直接与海外消费者进行交易上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双方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几率,从而使买卖双方对贸易中间商的依赖性大大降低。电子商务的发展降低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使得生产企业、贸易中间商和消费者三者的权力配置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产生,生产企业可以部分甚至完全绕过贸易中间商,他通过直接接触到目标顾客降低了对贸易中间商所信息的依赖程度,享有了部分贸易中间商的权利。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权利向消费者倾斜。消费者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结构中由于处于终端的位置,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由于电子商务的存在,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轻松的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产品信息,增强自身对信息的掌握能力,从而摆脱了在传统国际贸易交易结构中完全受制于贸易中间商的命运,降低对贸易中间商的依赖。

3、交易活动的机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随着贸易中间商在交易活动中主导地位的削弱,生产企业、贸易中间商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交易结构中,贸易中间商和生产企业合作的加强使贸易中间商的构成发生改变,各成员的权利也重新分配。此时,生产企业与贸易中间商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各不相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于产品的生产方面;而对于贸易中间商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则主要集中于产品的仓储和配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商的主要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发展自己的现有资源来充分提高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优势;而贸易中间商则需充分发挥自己在产品仓储和配送方面的优势,实现物流过程的不断优化。这样在为生产企业树立良好国际品牌信誉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树立了自己的中间商品牌。生产企业和贸易中间商通过合作,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实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2] 周江.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现状及问题[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人们开始注重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展开了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影响作用的研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外贸易中创新技术的应用。如何通过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成本的最大程度节约和企业生产产出效益的增加,以提高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成为各大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指的是企业通过应用一些新的知识、技术以及工艺等,改变自身的生产方式以及经营管理的模式,以实现企业生产品质量的提高,或者是通过运用新的技术,研发出新的品牌和提供新的企业服务,以此来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1]。客观来说,所谓的技术创新,其实是企业从新工艺设想、新产品研发最终到新产品的市场应用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本质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科技与经济实现一体化的完整过程。将其再细化的话,就是新工艺或者设想的产生、研究以及开发,到最后实现其商业化生产等一些列的完整活。因此,技术创新就是科技进步和应用创新相结合的一个产物。技术创新的核心包含着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两个环节。

二、技术创新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技术创新改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

技术创新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改变。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开展,我国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传统的许多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所占比例在逐渐减少,而一些高附加值,且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其所占的比重却极大提升。其次是技术创新的不断开展,使得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速度发展迅猛,发展趋势良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开始,由于技术创新的应用,各国服务业通过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继而影响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其中,我国的服务贸易也获得了长足有力的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最后,技术创新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勃兴[2]。由于新技术、工艺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竞争的实质,转变成了相互间技术水平的竞争。因此,作为一种市场贸易中非常特殊的商品,技术的交易极大地推动了国家技术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

2.技术创新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

技术创新对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以及国际分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技术创新通常能够较快地引起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能够实现社会分工的改变,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国际分工,最终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实现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对改变我国产业结构,对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我国对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3.技术创新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效率及效益

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各项创新技术在我国对外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效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最为主要的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实质,反映的是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她的出现和应用,彻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结构、方式等,实现了我国对外国际贸易的电子化,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效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4.技术创新提高了我国国际产品的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一个国家所出口的产品,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是企业自身极其贸易伙伴之间的产品优势和相对价格。产品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具有的比其他国家出口产品更具优势,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势。而技术创新是保持一个国家产品优势的基础,具体体现在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的净出口增长,及其相对价格低的优势。而这一优势的主要来源,是该生产国的各生产要素的应用效率。其中,提高各国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对促进我国产品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对外国家贸易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要实现以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最基本的一个途径就是实现技术创新。它同时也是我国国际贸易长足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使其不断的优化升级,还极大的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国际分工,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成功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长期、稳定和快速的发展,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篇9

内容提要: 商标平行进口是否合法,其本质属于贸易政策的判断问题,不能单用商标法基本原理与制度进行简单裁判。其中,应当重点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取舍,应当遵循先国际贸易法、再竞争法与商标法的适用序位。

 

 

一、问题的提出

商标平行进口行为是否合法,是商标法理论与实务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各国法院的不同态度引起了商标法学界的广泛注意。对统一市场内的平行进口,欧盟法院一直严格贯彻《罗马条约》自由贸易精神,直接利用该条约第85 条有关贸易禁止措施的规定来裁判。但对统一市场外的平行进口,欧盟法院一直坚持否定的立场。1996 年,欧洲法院在silhouette v. hartlauer 案中做出引起广泛争议但又有决定意义的判决,再次在司法领域确认了在欧盟外不得适用“权利穷竭”理论的原则。[1]考察他国商标法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也会采取不同态度。

对商标平行进口,欧盟法院为何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立场? 为什么仅因市场范围不同,相同事实就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同结果? 显然,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权利穷竭原则理论难以对此作令人信服的解释。我们认为,由于要涉及商标权利的效力,商标平行进口确实是商标法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仅仅依靠商标法本身难以解决。因为商标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一种贸易秩序,商标平行进口在本质上属于贸易政策问题的范畴。而这,为我国商标法理论界所忽略。鉴于此,本文试图回归事物的本源,从贸易政策的角度来讨论商标平行进口问题。

二、国际贸易政策视野下的商标平行进口

(一)平行进口问题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实质

以商标权为基础的、市场分割的合同行为,由于会影响消费者对销售对象的选择、影响供求关系,具有通过控制商品渠道而排斥外来竞争的意图与效果,平行进口与国内市场竞争与国际市场竞争都有联系。从消费者利益保护和国际市场开放的角度考虑,应当承认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合法性。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分析。在法制实践中,理论的可能与现实选择总有差距,这在商标平行进口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所以,仅基于纯粹的竞争法则,我们无法对各国在商标平行进口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做合理解释。就实践看,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采纳与否,两态度同时存在。究其根源,商标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判断,本质上不是交易公平问题,而是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正如此, trip s 第6条才把选择权交给各国。美国国会匆忙通过《关税法》第526 节而直接的否定了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其基础并不在于商标权的什么法理,而是完全基于国家贸易政策的考虑。[2]所以,平行进口是否被允许,无法把正当性基础建立在商标权本身的属性分析上,必须回归到国际贸易领域,考虑贸易政策的选择。采纳商标权的国际用尽原则,消费者会获得更加大的实惠,但是某国的选择并不只是考虑消费者。事实上,构成不正当竞争而禁止平行进口行为的那些论证,无法当然地成为该国一般性禁止平行进口的充分理由。欧盟对于商标权的用尽问题在统一市场内外做不同处理即是最典型的证明。而欧盟法院于1997 年在mag instrument inc v. california trading company norway 一案中也明确裁定,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使用国际用尽。这些结论,显然不只是建立在不公平竞争判断基础之上的。针对有关纠纷,法院首先考虑的是贸易政策是如何规定的,然后在根据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进行裁决。

(二)个案裁判与国际贸易政策的关系

贸易政策,可以表现在贸易法中,也可以存在于法官的意识中。不过,前者并不总是存在。所以,除非有关国际贸易法有明确规定,法官对个案的裁决必须建立在其他有关法律的具体规定上,如竞争法、商标法。不过,这种裁判理由的表达方式给我们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几乎诱导我们直接从商标权本身的属性而不是从贸易政策上去反思法官的意图。所以,我们应当正确对待个案,拨开裁判依据的表面,进入法官对待本问题的贸易政策判断以及相关意识场景。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合法性,需要由法院进行个案裁判。但我们应认识到,个案裁判并不都能表征该国的国际贸易政策。

首先,法院裁决的效力仅针对个案。特定案件的判决对具体平行进口行为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所有平行进口人行为的否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规定,权利人可以依据关税法以及商标法要求法院在海关没有禁止平行进口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或禁止国内销售,或去除商标,并且要求赔偿。该判决只能够针对该特定人,并不产生之外的其他效力。[3]事实上,法律也并不禁止所有的平行进口,《关税法》第526 条( c)规定了排除适用的三种例外:当外国商标与美国商标属于同一个主体所有,或者外国商标所有权人与美国商标所有权人系母子公司关系,或由同一个主体控制或所有,当产品为外国所制造并且所贴商标是在美国商标所有权人的授权下获得的。

其次,法院审查的重点在于,该具体平行进口行为是否构成限制竞争或不公平竞争的行为。也就是说法院必须利用竞争法的基本原理去对具体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然后再做出判断。在此,法院直接依据的,不是国际贸易政策。在a. bourijois & co. v. katzel 案,美国法院的判决理由并不是刚刚通过的关税法,而是考虑公众对商品来源的认识。美国贸易法典第337 条的规定,在有不公平竞争的情况,私人可以向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要求禁止该产品进入美国或在美国销售。也就是说,法院处理的依据在于竞争法原则,而不是贸易政策。

第三,对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平行进口行为的禁止,并不产生禁止所有平行进口的必要。平行进口的赞成者与反对者争论的主要问题在于,该行为是否扰乱市场交易秩序、其他法律是否能够提供有效救济。[4]我们看来,争论集中在是否损害公平竞争以及利益保护手段上。反对论者关心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过程,赞成论者关心自由竞争促进的市场后果。商标保护的目的在于促进市场有效竞争,使消费者受益;竞争法律制度的终极关怀在于消费者利益保护,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竞争又是其皈依。[5]商标权人与一般消费大众的利益进行比较,贸易法没有一般性禁止平行进口的必要,而应当由公平交易法对平行进口具体行为进行规范。公平交易法也能够对平行进口具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赞成平行进口,在此基础上利用诉讼对侵权行为提起赔偿诉讼以救济,是世界各国法院处理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的基本经验。

三、平行进口的法律适用序位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同时涉及商标权的效力、国内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政策。商标权的效力,关注专属进口权的有无,关注原权利人是否仍得限制与商标产品的后续交易。关于竞争,则关注平行进口人的行为对商标权之所有人而言是否构成不公平竞争。关于国际贸易,主要讨论限制平行进口对贸易流通是否有负面影响。求解商标平行进口难题,目光应当首先聚焦于商标权法律规则之外的贸易政策,不应局限于商标法的思维。在处理有关纠纷时,法院必须首先依据国际贸易政策法,确立该国在这个特定时期的贸易政策立场。此后,再依据有关法律的具体规定进行裁决。

是否允许商标平行进口,在贸易法中不外是允许与禁止两种情况,即商标权国际用尽采纳与否的两种态度。目前,完全采纳商标权国际用尽原则的国家已经渐少,以前采用了国际用尽原则的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诸国现在也纷纷放弃。对商标平行进口,目前各国的一般态度是,原则禁止而例外允许,例外允许的情况一般属于不会违背公平竞争的情形。

商标平行进口涉及国内市场的开放,依据trip s 协议,各国完全有权利衡量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行决策。即使决策结果不利于自由贸易,只要行使结果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该选择也是合理的。是否在原则上允许平行进口,主要考虑国内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以及各国之间的贸易互惠安排。在处理纠纷时,法院首先要考察该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原则性规定。如果原则不允许,则要考察是否存在例外,这些例外一般是属于公平竞争的情形。原则允许,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平行进口都是合法的。这些行为还必须符合该国对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的规范与管理,如果该进口行为扰乱了交易秩序、有不正当竞争,当然要被法律否定。

所以,先贸易法,后公平交易法,是解决平行进口问题法律适用的基本顺序。行为是否公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商标法的规定与原理是依据之一。我们可以从商标的基本功能出发,对具体行为进行合理性分析,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6]

 

 

 

注释:

[1]case -355 /96: (1998) 2 c. m. l. r 953

[2]美国1897 年《关税法》第11 条禁止带有复制或仿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进口。受1920 年发生的a. bourijois & co. v. katzel 案的影响,国会为了改变美国国内分销商相对于平行进口商所处的不利竞争地位,匆忙修改了《关税法》第526 节,把以前的“复制”、“模仿”等术语全部删除,规定,只要商标由美国公民、或由在美国国内成立或组织的公司或协会所拥有,进口带有该商标标记的商品的任何行为都违法。

[3][4]罗昌发:《贸易与竞争之法律互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16 -218, 213 页。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国贸专业;教学模式;现状;缺陷;改善

一、高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教学方式的目前情况

自开展新课程教学之后,高等职业学校国贸专业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针对基本知识传授,高职老师在课程安排时引进了多媒体教学,使整个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这门专业的兴趣。另外,随着教材系统的变化,学生能够在基本理论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学习全部结束之后,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一般都会设计相应的工作实践课程,指引学生参与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实习中,共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贸专业的学习背景、提升基本工作技能,然而现在仍旧存在小部分学生毕业之后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在某个岗位试用期过长等问题。

二、高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教学通常局限于基本理论的讲解和探讨。一般因为对外经济贸易的国际法律比较多,内容比较冗长,尤其一些专业名词的使用使得学生对一些法律记忆错乱,同时学生不能体会到国际贸易的本质,难以理解并记住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一旦高等职业学校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就难以掌握相关基本业务的处理,也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一些突发状况和常见问题。由此可见,单单凭借教材基本专业知识和按照相关教学要求进行课程安排和学习,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相关的操作方式和技巧,最终造成专业理论偏离实际操作。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只能简单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难以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目的。

然而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由于相关的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实践相脱轨,仍然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导致学生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工作标准,在实务处理时很容易被一些经济假象所蒙蔽,造成一些额外损失,进而导致学生质疑自身能力以及基本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教学问题,为了保证与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法的变化相吻合,同时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开展实践活动,摒弃以前以基本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迅速适应工作的要求。

事实上国内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手段简单、难以投入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只关注基本专业知识的讲解,教材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少具体的实例说明,学生难以掌握贸易处理时的具体情况。

2.大部分学生实际操作经验比较少,同时大部分公司拒绝接受毫无操作经验的学生,学生难以感受到国际贸易行业的魅力,也就不愿意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3.大部分的高等职业学校缺少相关的实践场所,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理论的讲解比较生硬,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难以掌握基本专业理论,更不用说实践经历,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安排和学习时缺乏沟通,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好。

所以绝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都是不完善的。在一定意义上国际贸易主要对国家间商品劳务贸易过程进行探讨,其涉及的理论范围比较广、实践标准比较高、背景比较复杂,是跨众多领域的一门专业,涵盖了金融、法律、经济交易等众多内容。由此可见,要想学好国际贸易学科,掌握贸易专业技能,不能仅仅凭借简单的理论讲解,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然而要实现这个教育目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1)学校与社会单位合作,安排学生到该单位进行工作实习;

(2)构建简单的贸易场景,促使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实际。然而因为关系到企业机密等一些问题,学生到实际企业实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专业课程安排应当跟上时展的脚步,对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另外构建贸易场景,将基本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统一,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感受到国际贸易的魅力以及获得相关的实践经历,这个方法可以被高等职业学校所采用。

三、高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改善

根据上文的系统分析,高等职业学校国贸专业教学模式的改善首先应引入动态知识传授,再慢慢发展为技能专项培训以及工作模拟培训,最终将学生职业发展与实践学习相统一,实现向社会输入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1.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动态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具有不具体性,高职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安排时,必须保证知识的简单易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解释专业知识,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促进学生意识到这门专业的学习意义。所以高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课程安排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整理相

关的教学资料,同时进行课程流程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对这门专业的兴趣,接着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例如,在财政学的课程安排方面,高职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具体对外贸易实例相联系。一般各国的对外贸易以稳定的全球经济趋势为前提条件,5年前的经济危机对国内经济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高职教师可以以当时经济危机对相关公司的影响程度为切入点,进而引入相关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另外,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该专业中的双语课程相对难掌握。针对这方面,高职老师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创造出相关的贸易现场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到对外贸易中口语表达以及书面交流的作用。

2.技能专项培训的重点教学

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之后,高职教师还需要通过一些技能专项培训,提高学生处理国际贸易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专业技能指的是在掌握课程基本知识之后,能够更深层次了解理论本质以及掌握一些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基础和主要元素之一。例如,国际贸易专业中的外贸实务学,虽然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贸易交流方法、凭证记载标准、简单凭证核查,同时对工作抱有严谨的态度,就能够掌握这门课程。然而从课程学习的最高要求而言,这门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另外一方面又帮助学生从基本岗位做起,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降低国际贸易带来的威胁,这方面从某种程度可表现出职业修养。由此可见,高职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职业修养的完善,在进行这方面课程设计时,创造不同的贸易场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另外,高职教师应当将经济交流方法和客户维系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改正、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3.模拟岗位实践的分块教学

国贸专业的课程种类繁多,同时任何一门的理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要求学生能够融合相关课程的理论,为之后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奠定基础。所以,高职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方向,采取分块教学的模式,创造不同情况的贸易场景,设计各种贸易突发状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讨论和研究,共同给出最佳解决方案,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如,21世纪以来国家贸易阻碍现象越来越多。贸易阻碍通常包括经济贸易要求、经济法律、国际汇率等各类理论知识,另外由于国内产业改革以及科技水平增强,我国贸易阻碍表现出新特点。高职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题――怎样面对21世纪的国际贸易障碍。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各组进行讨论研究给出合适的处理方案。接着每一组选出解说者对该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相关说明,在全班范围内互相探讨,从而帮助学生悟出相关的道理。工作模拟训练的分块教学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由于经济贸易处理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每个人不可能单独工作,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才能有效地处理好贸易纠纷等经济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长时间的分块训练后,工作实践的能力和信心都相应提高了。

4.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

职业规划一般指个人对以后职业发展的期望和安排,其内容不仅包括了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而且还包含了对潜在心理的鼓励作用。职业发展课程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学生可以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求学过程中得到这方面的启发,那么在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将能够从容地面对工作挑战,解决工作问题,逐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一般职业发展应当与学生的个性以及目标设定相结合,只有保证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相适应,才能帮助学生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高职教师需要在课程安排前以及开展时,协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保证学生工作实践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另外,学院可以通过聘请一些专业学者参加职业发展教育,对当下全球经济情况、企业内部提升制度、人才发展方向等一些热门话题进行解说,同时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解决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因此,高等职业学校需要与一些工作机构保持联系,构建稳定的发展关系。高等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实践经历,在学习中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另外针对专业技能较好和职业修养较高的学生,合作机构应当优先聘用,实现学校与合作机构双赢的局面。

高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改善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注重传统理论传授与个性追求的统一,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基础,能够迅速地熟悉工作的性质与要求,从而投入工作之中,为之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爱祥,俞林.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5(2).

[2]高自非.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刍议[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0(3).

[3].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煤炭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