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篇2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篇3

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思路为:完善机制,内涵发展,积极开拓,提升层次。下大力气抓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开拓,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

学科建设以教育部学位授权体系结构调整的改革为指导,稳步发展学术学位二级点设置,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设立交叉学科点,重点发展专业学位,把提升办学层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构建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

强化制度的落实,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学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培养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以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2013年下半年启动了第三阶段,主要内容已经转移到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上来。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巩固扩大近年来推行的学生课题制度、专业主文献阅读制度、国内外访学交流制度,使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定位落实到实处。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责权机制。以《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依据开展导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学术水平。完善学科负责人制度,评选优秀导师,适时引入淘汰机制。

中国学院李伟:

学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2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原有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为2个专业招生(哲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学院、基本原理专业属中国研究中心)。2009年,院系机构再次调整,哲学专业归属到新的学院。2012年,学院新增了外国哲学专业并招生。

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具备以下特点: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培养模式丰富多样,“第二课堂”发挥作用;严格管理不能松懈,建章建制立好规矩;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着力提高教育水平。

未来,学院将调整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交流合作,开放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导师制度;注重调查研究,优化考核体系。

青少年工作系吴鲁平:

在近10年的发展中,青少年工作系研究生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学科专业点不断壮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走向制度化,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高校思政专业普遍存在的招生难、出口难、学生进校后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青少年工作系坚定不移地走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之路,特别注意“两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指导与社科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相结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尤其是结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展开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举。未来,青少年工作系将为建构新型思政的“话语体系”做长期努力;走“科学化”之路;建构志同道合的“学术共同体”,加强沟通与交流;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社会工作学院陈树强:

社会工作学院于2006年成功申报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点,2007年招收首届学生,2011年获批成为社会学一级学科点。

学院注重打造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构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亦注重实践教学;在研究方面,鼓励导师带领学生科研,也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研究,尤其是积极参加学校资助的研究生科研项目;在社会服务方面,鼓励导师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时引领学生参与,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学院还把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全程育人”学生工作体系应用在研究生工作上,分阶段、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入学适应、社会适应、就业指导等服务。

未来,学院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积极申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二是认真研究社会工作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之间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法;三是对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较大幅度修订,进一步明确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四是配合研究处进一步完善有关研究生的规章制度。

法学院吴用:

法律系自1993年建系,从2003年开始招收刑法学硕士研究生,迄今已有10年,共培养研究生586人。目前,法律系硕士生导师为35名(含1位校外专家)。

回顾10年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法律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主动推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校外兼职导师聘任工作,目前聘任了60余位;推进实践类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司法职业能力;推进研究生科研工作,实施研究生科研立项资助计划;推进研究生海外交流项目,顺应国际化办学的大趋势。

经济管理学院谭祖谊:

2006年,世界经济学获批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经济系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在该一级学科之下,设立金融学和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经济系研究生培养历程有以下几个特征: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控制招生规模,走“少而精”的发展道路;培养质量很高,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生源质量相对较低,本系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较少,但增长快;研究生师资力量比较弱,指导教师专业学术背景多元化。

今后,经济系将优化专业布局;继续控制招生规模,坚持培养“精英人才”战略;进一步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以高质量的培养过程和良好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吸引本校优质生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充实导师队伍。

新闻与传播系罗自文:

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包含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总体上,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生源质量有一定保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究生学科体系;建立了一支有特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学术能力培养等教学体系相对比较完备;教学方式多样;实行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制度,学生学术能力有较大提升;研究生培养目标较为明确,研究生就业总体形势较好,特别是就业质量较高。

今后,新闻与传播系将主要从学科建设上下功夫,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力争打造两支队伍,制定两个计划: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可持续的发展规划、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以申报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和专业硕士为契机,为研究生营造更好的学科环境。优化培养方案、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建立培养效果反馈机制。

公共管理系柴宝勇:

公共管理系设有社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开始招收首届研究生。目前,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正处在论证阶段。一个学科的设立,需要具备内在的逻辑性,要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社会管理和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都符合学校的特色和定位。

从长远来看,公共管理系在办好现有学科点的基础上,要依靠社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培育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依靠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培育政治学一级学科,着重突破瓶颈,进一步实现学科整合,真正体现学校的青年和政治特色。这也符合社会对学校的期待。

学校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上具有多个优势:符合学校特色,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依托团中央的组织系统支持;学校有培训团干部的优厚资源和优良传统;MPA能整合学校各学科资源,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甚至社会学课程等。

中国语言文学系张跣:

2013年,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批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文化哲学硕士点正在建设中。文化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一方面,它将哲学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采用“文化性”思考的范式,把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寻求哲学可能具有的更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它对文化进行“哲学性”思考,通过对文化符号的不断反思和追问,对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展开形而上的思考,探寻贯穿多种文化现象的普遍性结论。

篇4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定制 零适应期 培养模式

21世纪企业人才需求呈现明显的个性化、专业化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应用型大学建设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定制式、零适应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一、“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的含义

“定制式”是相对于“大规模生产”的一个概念。工业化的发达带来了大规模生产的普及,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消费者逐渐从大众化需求转向个性化的需求,大规模生产不再适应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定制式”成为大势所趋。生产模式的变化最终引起人才需求的变化,精细分工使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加大,同时,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人才需求中逐渐显露出较大的差异性。由此,“定制式”人才的概念应运而生。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脱离企业实践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有限,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实践经历少,教学内容较多为“纸上谈兵”。企业、行业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难以预判几年后的市场状况。这些都拉开了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之间的距离。企业往往通过短期培训、“老带新”等方式才能帮助应届毕业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零适应期”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谓“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即符合市场需求,在校期间已经开始接触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毕业后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需求指向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其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是有效途径之一。

二、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

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出“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的培养目标,使之更加具体、明确,有效地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同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细分,如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包含:新闻采访人才的培养、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数字媒体采编人才培养、自媒体采编人才培养、数字期刊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图书出版人才培养、广告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新媒体广告人才培养和战略传播人才培养,等等。每一个培养目标针对一种行业需求,为该行业直接输送即用型人才。

(二)制订多模块、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1.围绕细分人才市场创建多样化专业模块

一直以来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通识课、专业课、公选课三大部分:通识课主要为大学生基础教育课程,包括马哲、思想道德修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公选课为学校、二级学院开设,学生选修时不受专业限制,全校选修课集中于晚间教学时段,院内选修课集中于高年级;专业课是本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集中于二三年级,其他专业学生一般无法修读。其中专业课又会因不同专业方向而有所区别,如传播学类往往下设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不同方向,其通识课、公选课基本相同,但专业课会各不相同。

“定制式、零m应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方案制订会更倾向于市场细分,以模块取代专业,组建多模块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举例来说,传播学类下设广告学,广告学根据市场细分下设多个模块,如:创意经济与创意产业模块、平面广告设计模块、内容营销模块、多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模块、自媒体广告与品牌推广模块、广告与娱乐传播模块、行业广告策划模块,等等。每个模块设置一门核心课程和两门辅修课程,针对行业内该类别岗位所需理论和实践知识安排课程内容,修完一个模块即可胜任一个特定岗位。学生按照模块选课,选择模块内一门课程后,必须在接下来的学年连续修完模块内全部课程。一名学生可根据学分要求自主选择多个模块。如此摆脱了传统的学生按照专业修习固定课程的窠臼,增强了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也提升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2.模块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在模块设置中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模块课程需满足学生对一个行业岗位的知识需求,能够达到修完后可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程度,缩短课堂与岗位之间的距离,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并适度地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一般来说,一个模块设置一门概论课程,辅以两门实践教学课程,如自媒体广告与品牌推广模块,概论课程为2学分,两门实践教学课程分别为2学分和3学分,概论课程介绍自媒体广告与品牌推广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课程则具体到自媒体广告创意、设计、策划、推广等环节的实际应用,是对概论课程的应用和融会贯通,以实验室教学和实训教学为主要形式,保证学生学以致用。

3.加大通选课的设置比例

为避免学生专业知识过于单一,可适当加大通选课的设置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模块。目前我院采取的方法是全院四个新闻传播类专业(新闻、新媒体、编辑出版、广告)分别划出八到十门模块作为全院学生的通选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两到三门课程,四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分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选择模块修读,打破以往每个专业的学生以修读本专业课程为主的限制。这种方式有效扩大了学生的专业领域,使学生可以结合兴趣、专业和市场需求在更大的范围内组建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

(三)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对于“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鉴于大多数学校不具备自建大规模实习实践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时间基地的建设成为有效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已经着手这一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当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只是挂牌而已,并不能真正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环境。一方面实习实践基地的数量较少,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训多半安排在暑期或者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这种阶段性的安排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吻合度不高,企业较难接受。

解决这一矛盾除了逐渐增加实习实践基地的数量外,根本方式是转变合作方式,从安排学生固定时段实习实训到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一种方式是接受长期、稳定的项目委托,如自媒体舆论监测,需要常年持续下去,每一届学生自然衔接,另一种合作方式是短期项目委托,合作企业不定期地提供需要学校支持的项目,根据项目所需人力情况选择学生配合完成。相较之下,第一种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项目内容和要求提前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如果足够稳定,完全可以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固定实践教学课程或模块,针对性大大增强。

(四)合理调整师资结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生进入高校任教,从坐在讲台下直接到站在讲台上、缺乏实践经验的科研型、教学型教师数量越来越多,社会推广型教师数量有限,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解决途径有三个:

1.促进专任教师兼职、挂职企业

通过学校安排、教师个人申请的双向渠道鼓励教师在企业、行业单位兼职、挂职,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形势,以反向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这一举措推行的难点在于鼓励政策的确立,解除教师对于教学、科研工作量的担忧,以兼职、挂职期间的实际成果取代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建立合理转化标准。

2.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承担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

相对于专任教师而言,常年在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企业、行业人士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更了解行业、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行业、市场的需求。但是聘请企业行业人士固定授课的困难之处在于其对学校教学制度、教学规范不熟悉,轻则打破教学秩序,重则酿成教学事故,需要事前集中培训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企业行业人士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经验不足,授课效果不甚理想。

3.邀请企业专家开设定期讲座

目前企业行业人士参与教学更常用的方式是开设讲座,就某一问题、现象、热点设置讲座主题内容,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了强化讲座效果,可以将不定期的、分散的讲座安排过渡为定期讲座,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讲座内容和时间,将讲座作为固定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形成更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冯雨,金伟林.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7(04).

[2]李桂霞,康思琦,黄保德.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静.媒体融合趋势下应用型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工学院2013级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

[4]肖燕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实验班为例[J].东南传播,2015(09).

篇5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Zheng Jian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8)

AbstractA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re applied disciplines tha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tudies as well as of humanities, Grea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improv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deal with actual things.

Key word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practical teachingtraining of bright people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和产业和广告业呈几何级数飞跃发展,传媒事业、广告产业对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大为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校近年来新闻传播学各个本科专业的布点也呈现“”发展的态势,国内各种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纷纷开设传媒专业、广告专业。新闻传播学是兼具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特点的应用学科,它既不同于单纯的人文学科,也不同于单纯的理工学科,特别是其本科实践教学管理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是专业办学的难点。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两个本科专业: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多年来我院在两个专业的办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管理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2006年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培训部,《现代广告》杂志社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进行了抽样摸底调查,并推出了《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揭示了中国广告高等教育存在五大矛盾:第一, 扩招导致学生素质下降与广告业高素质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二, 落后的教材,课程设置与身处市场经济最前端的广告业的矛盾。第三, 老师无经验,学生无实践与广告业实务性很强之间的矛盾。第四, 专业课程不专业,基础课程不扎实造成学生边缘化倾向与广告行业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矛盾。第五, 大批专业水准缺失的学生纷纷毕业与行业面临产业升级期急需复合型人才的矛盾。调查显示,现在的广告学教育教授远不能适应广告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在实践教学领域需要尽快提升发展,才能满足广告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新闻学本科专业的情况同样类似,特别是一些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学校,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投入不够,师资结构有缺陷,又不能马上建立起与业界的深入关系,所培养的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很难达到当代传媒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一方面是大量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应专业的工作,一方面传媒用人单位急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又紧缺,形成了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隔阂。

从某种程度上看,以上问题也是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中面临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院在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领域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例如目前最缺少的是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业界经验的老师,例如广告媒体计划、广告设计与制作以及广告调查的老师,相对而言,各种理论性课程的老师需求较低。可见,实践性专业课程的师资不足,由此带来学生的学科结构不完整,在实际操作层面欠缺,严重制约我院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校外实习基地欠缺,长期以来,我院广告学、新闻学两个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能满足专业办学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情况有关,某一个新闻媒体或广告公司所容纳的实习生数量很有限,甚至一个内地城市所能容纳的实习生都有限,建设大量实习单位,往往会要跨区域,布点在全国范围内,这样在实践教学管理上带来很大的难度。三,在实践教学上还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情况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 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管理目标的确定

我院明确了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院将专业办学定位向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倾斜。

例如,目前中国需要的广告人才应该是能面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们不但要有好的文字能力,学会写长文案,提炼;好的表现能力,学会震撼性的设计;表达能力,学会沟通;策略分析,学会思考;而且能进行企划、营销、设计、管理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创造性地做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院明确广告学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学科知识基础,掌握广告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市场调查、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能独立从事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和制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交叉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广告公司、担任广告管理、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制作工作,还可以在个企事业单位中承担形象塑造,公共关系等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同样,新闻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新闻与传播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熟练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和摄像等业务的能力,能够独立编写和主持传播各类新闻作品。毕业生一般可胜任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记者、编辑工作,并在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和新闻研究部门的研究工作。两个专业都应面向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主战场,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强化计算机的能力和网络传播技能,同时努力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新闻采写,创意策划与制作的实习。除平时注重能力训练外,还应集中安排时间去省、市(地)县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单位和广告公司进行实习,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迅速是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快出成果。我院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许多专业课的教学中含有实践性的环节,像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课程,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有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要求教师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中升华,在实践中提高。某些操作性和技术性的课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还远远不够,还应开设相应的专业实验室,诸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中的非线性编辑,新闻摄影中的照相机、摄像机的维护和使用等,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课时,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习。我院实习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的学生的专业社会调查,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实习,四年纪的学生的毕业实习。由于这些实践性内容都直接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其实施是完全有制度保障的,收效也十分明显。同时,我院还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期自行到各个媒体、企事业和广告公司实习。

三 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首先,在师资建设、培养和管理上,我院逐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组织教师在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采取各种方式获得业界工作经验。目前新闻、广告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少有老师真正涉足于新闻、广告业而具备实际操作的经验,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也无多少实践经验,实践的课程过少,也非常单一。而新闻和广告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读者、客户、鲜活的市场,必须具有丰富的实操能力和客户经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具备一支掌握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院送出多位老师参加高校和行业举办的短期培训,多位老师取得了全国广告学人才、新闻学专项能力培训的结业证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院专业教学师资结构中的短腿问题。

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教学设备固然重要,但设备不足问题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加大经济投入解决,而教师队伍的解决却需要实施中长期的建设战略。目前,我院新闻传播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大量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中挑选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则希望直接从业界适当引进高层次精英人才或者自己培养现有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因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业人员的加盟可以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所讲授的专业课程之中,起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作用。在学校支持下,我院今年聘任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为特聘教授,并准备继续在这方面加强,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业界资深人士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

其次,全面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由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校内课堂就能实现的,必须与业界合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年来,我院在学校支持下,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的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初步能够为我院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场所。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教育 供求脱节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31-02

笔者最近对广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毕业后到大众媒体从事采编播工作的人数比例仅30.2%①。这说明新闻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人数比例偏低。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新闻专业中同样存在,它凸显当代新闻教育供求脱节的弊病,即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各种问题,是新闻教育供求脱节的原因

具体表现为:

(一)培养目标错位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大众传媒不再是新闻信息的唯一载体,行行业业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收集、处理和,制作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均需要新闻人才。笔者通过对广州大学2002到2007级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有51.4%的毕业生从事着非对口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包括大众媒体的媒介营销,节目制作公司的节目制作和经营,广告公司的广告营销,网站编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营销策划、信息采写和等等。

传媒领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许多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定位为给传统媒体培养采编播人才,显然不合理。传统大众媒体的发展规模有限,对一般的采编播人才需求已经饱和。现在新闻专业在校人数16万以上,已经超过全国持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1】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接纳不断扩大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大军。

(二)师资力量不足

新闻专业大规模扩招的同时,办学条件并没有同比例改善,师资力量尤其不足,不仅师资数量上缺乏,而且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兼备理论造诣和资深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我国新闻专业的师资来源无非是:一,从相关专业转行,比如因为开办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从中文等专业转过来;二,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属科班出身。总之,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不多。这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不利。虽然学校也意识到实践资历对新闻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从媒体引进人才,但是受到高校的学历要求和待遇问题的瓶颈制约,效果并不理想。

(三)课程体系呆板

某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很有代表性:政治和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占28.8%的学时,占据了学生一二年级的大部分课堂时间;专业类的课程占60.6%的学时,课程多,面面俱到,广而不深;通识类选修课仅占10.6%,课程是规定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寥寥几门,学生并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形式呆板、缺乏人文内涵、缺乏弹性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课外实践和自主学习时间被剥夺,没有发展个人思维、兴趣、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余地。

(四)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多数新闻专业课程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的系统传授和形而上的概念阐释,结合少量的案例佐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即使把理论的条条框框背得滚瓜烂熟,也可能对真正的新闻专业内涵和实务操作不得要领。新闻传媒的发展日新月异,理论和概念往往滞后而封闭,故其专业教学应该有鲜活生动的现场和实践内容。按部就班、一板一眼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脱离专业实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效果可想而知。

(五)实践环节薄弱

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学生的专业实习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施实践环节时候,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影响效果。

首先,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时间往往短而零碎,没有和课程内容同步进行,学生对媒体里复杂的工作岗位和流程刚刚看出点门道,实习就结束了;

其次,实习内容无法保证:新闻专业招生数量大,大众媒体无法容纳这么多实习生,许多进不了媒体的学生只能到与专业无关的单位实习,即使进入主流大众媒体,还可能因为岗位上实习生众多,动手和见习机会少而达不到效果。

其三,实习过程管理困难:由于学生人数多,实习地点分散,每个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不同,学校很难有效监管。

二、解决思路

笔者认为,要解决供求脱节的问题,应抓住以下几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从为大众传媒培养人才,转为培养泛媒体人才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在缩小,不仅大众媒体,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可以利用网站、论坛、微博、手机等工具消息、阐述观点,这种人人都是媒体的可能性,就是泛媒体化。

在泛媒体化时代,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传媒的运营和策划显得比一般采编工作更重要。新闻教育应该适应时代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培养大众媒体的采编播人才,而把为节目制作公司、网站、广告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泛媒体培养采编、媒介营销、宣传策划、信息等多层次的人才纳入教学目标。

(二)与媒体联合,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机制

新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在美、日、英各国,传媒对新闻教育渗透很深,表现在师资的提供,产学研合作、实践机制的保障等方面上,媒体有着参加新闻教育的自觉和热情。如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大部分教师是从媒体引进的资深从业人员,密苏里大学和NBC合作建立学生电视台,德国则由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基金组织等创办公益性新闻学校培养新闻人才。【2】

受此启发,我国许多新闻院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如设法引进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与当地媒体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这些改革措施加强了高校和媒体的合作,对高校新闻教育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这些小范围的改革对新闻教育大局的作用有限。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与媒体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机制,才能让媒体深度参与新闻教育。例如,有关部门从制度层面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把媒体从业经验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准入条件,要求媒体必须承担新闻人才的实践环节培养的义务,等等。

(三)在校内建立有效的实习基地

很多新闻院系都希望与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但从宏观上看,大众传媒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新闻专业学生去实习。因此,新闻院系必须另谋出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条件。

如台湾淡江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和资讯传播系,拥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淡江电视台、淡江之声电台、淡江时报作为实习基地,学生被吸纳到实习基地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节目制作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也得到很有价值的专业实践体验。

内地很多大学亦试图通过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学校广播台等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闻实践的机会。但这些实习基地多属于小打小闹,影响力仅限于校园,其运作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离专业媒体相去甚远。笔者认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聘请媒体专家指导,让专业老师参与到每个环节的监控中,以生产专业水准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行为目标。这样的实习基地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专业训练。

(四)建立灵活宽松的培养方案,重视学生专业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调查发现:广东电台新闻中心,毕业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员占39%;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和以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毕业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员占51%。员工的其它专业来源有中文、经济、政治、计算机、建筑、化学等等②。调查结果证明,在媒体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呈多元化态势,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或者专业化知识背景的人才更具优势。

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减少必修学分数和新闻专业课程数量,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发展专业化的知识,同时把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作课程体系的一个重点。如,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采取大平台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大一大二不细分专业,到了高年级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等等。

(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具体做法有:

1.以案例为中心。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紧跟新闻前沿变化,把新闻的专业知识渗透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这种案例不一定是新闻事件,也可能是某一个新闻栏目或者新闻媒体。让学生在近距离观察媒体、学习具体的新闻,而不仅是学习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2.以现场为中心。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带领学生到节目制作现场,观摩、见习、讨论、讲解,让学生获得生动的实践知识。

如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组织师生到美国去进行大选活动的报道,2012年3月又一次组织学生到缅甸,现场播报选举活动,让学生在新闻现场的学习中获得珍贵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以作品为中心。让学生在媒体或者校内实践基地,担任策划、采编、管理等职责,深度参与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新闻实务技能的运用。

如2011年,广州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院的硬件条件,与佛山电台合作节目《裸声时代》,一直稳定播出,成为一个很好的教与学的平台。

注释:

①笔者对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级到2007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161名毕业生参加。文中提到的相关数据均来自这次调查。

②数据来自笔者2011年7月对广东电台新闻中心69名在职人员以及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和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143名员工的学历背景的调查统计。

参考文献:

[1]吴廷俊.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 ~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新闻大学[J],2009

[2]刘斌.新闻学校:记者培训的重要环节——德国新闻教育见闻.新闻记者[J],2007

篇7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型媒体;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知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24-04

伴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的功能开始从分散走向融合。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获取更为便利,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发生改变,受众需要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作出适时调整,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媒介融合环境对媒体人才的需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理念

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各院系普遍重视讲授新闻传播的史论基础,实践能力的训练主要集中在采写能力的培养。但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渗透,媒体的组织结构与工作程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的传播内容可跨平台自由流动,传播内容的采集也可跨媒介完成。在信息的加工与过程中,多种媒介技术融合运用,培养有思想、跨媒体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各媒体的共同要求。

无论是报纸杂志等传统平面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等综合性媒体,抑或是以互联网各种传播技术和传播平台为载体的新兴媒体,虽然都需要采编结合、资源共享、集中处理,但是它们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制作方式与渠道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是要通过不同的平台、以不同形式同时传播给受众的。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从业者除了要具备团结协作,共同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提炼、整合并加以分析利用的基本能力外,更要具备跨媒介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多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和视角,有选择性地设计出不同的传播产品。因此,培养“全能型”“专家型”的传媒人才是当前新闻教育的重要目标。

所谓“全能型”新闻人才,是指既能采访、写稿,又能拍照、摄像;既能后期编辑,又善于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信息转化和专业的人才。“专家型”新闻人才是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者在全面掌握基本传播技能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看法,并熟练地运用新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独到看法及时快捷地传播出去,为受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接受。培养“全能型”“专家型”人才是媒介融合大环境对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相关专业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持有的育人理念。

二、目前新闻传媒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众多院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硕士与博士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在快速扩容。然而,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大多数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模式并不符合当前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实际,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研究的成果与新闻传播的实践差距较大,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融合度较低,师资队伍力量薄弱。面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传统的传媒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将多种传播媒介所需的能力培养融合起来,实验教学课程按传统专业实施,难以培养出融合型媒体人才。

现今我国的传媒类专业大多按照行业划分,其中的实验课程也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设置。例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只注重采写稿件与编排报纸,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只注重影像摄录与后期制作,播音主持专业只注重播音与主持实验课,……,如此,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相对单一,学生毕业进入业界后很难适应现今媒介融合的实际需求,势必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除了课程设置与业界需求融合度低以外,制约全能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师资问题。在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机构中,除了少数新闻传媒学院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极其缺乏,多数高校的新闻传媒类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着严重结构性缺陷。这些机构的教师不乏具有硕士、博士的高学历和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他们在相应的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但是毋庸讳言,这些教师大多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术型师资,几乎没有新闻传播的从业经历,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长期与业界的疏离和隔膜,不了解也跟不上媒体融合的发展步伐。而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又往往因为学历、职称等其他因素的制约,很难进入高校登上讲台。因此,缺乏拥有丰富从业经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新闻传媒学科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与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课程结构不合理相比,缺乏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大,解决的难度也更高。

2. 实验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模式陈旧。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专业划分上属于人文科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即便是硬件设施稍好一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实验室,也存在着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学生不能够及时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仿真实战训练和实践检验相结合,制约着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也必将制约着学生将来进入业界后与媒介融合大环境的无缝衔接。

新闻传播的实验教学不但教学体系不完善,而且教学模式陈旧。相关课程的教学至今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实验教学实战环节的缺陷,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统筹协作能力,难以应对现今庞大繁杂、融合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多媒体的多元化媒体工作的需要。

三、中外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经验借鉴

面对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势,解决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迈克・麦金(Mike McKean)教授始创媒介融合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媒介融合的报道手段,灵活掌握并运用多种媒介技术,在四个学年中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并修满相应的学分。第一阶段,通过开设通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第二阶段通过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新闻和媒介融合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资料的基本专业技能;第三阶段则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专攻方向,在校内搭建实践实战平台,供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高级的多媒体制作技术,使学生不仅掌握到最先进的专业设备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最后一个阶段则根据学生的就业倾向指导学生结成团队来实际完成传媒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能够具备进入业界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这四个阶段形成了一个能力培养链条,环环相扣,使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到就业实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但是在如何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关系上,迈克・麦金教授也表示,一些传统的新闻技能如新闻写作、报道、摄影等仍然是该学科教学的基础。应该在夯实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前提下强化新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融合,一切完全抛弃传统的创新都是脱离实际的。而且学生们毕业后仍然要在一个多元化媒体并存的环境中就业[1],所以媒体融合实际上也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做法,对我国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部分新闻传播院校也开始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应对媒介融合环境的试验教学改革。拥有全国首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实验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梯形”结构的复合型实验教学体系。即以课堂实验为基础,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包括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校内外媒体兼职、各种专业竞赛等)为提高、以专业大实习为创新的梯形结构体系[2]。作为我国较早成立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倡导实验室集中管理、传媒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实验课题的设计、实验方案的策划、技术路径的实现,还是实验仪器的组合、实验手段的选择,均由学生自主完成[3]。学生在媒介融合实验室仿真的全媒体环境中模拟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些院校在传媒实验教学上的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传媒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设想

新闻传播学虽然属于文科专业,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应该积极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使接受该专业培训的学生既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开阔的视野,又掌握多种传播技能,拥有多平台的传播实践经验,以适应将来的新闻传播工作需要。

1.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改善师资力量。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新闻传播学的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急需作出适时变革。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的壁垒,既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又注重加强对学生跨媒体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应再按照传统媒介形式划分,而应将不同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加以融合,将所有实验课程划分等级、设置相应学分,使学生跨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掌握各种专业传播技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工作需要,在实验课程里,应让学生参与到选题策划、信息采集、稿件写作、影音录制、后期编辑、审查等各个环节,使学生熟悉各种媒介的传播设备,拥有媒介融合的视角,掌握不同媒介的操作技能,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制作相应的新闻传播作品,熟悉多种媒体的传播形式,并能够在各种媒介之间熟练切换,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走出校门后与业界无缝对接,才能在将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考验和鞭策着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适应当今的多媒体融合环境,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应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更要了解熟知业界的发展。只有“全能型”“专家型”师资才能培养出“全能型”学生,而面对实验教学中多数教师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和与媒体实际融合的现状,一方面要打破身份壁垒,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资深媒体人进入大学课堂,提升授课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与历练,不但要鼓励教师在学术上有所作为,更要鼓励他们具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将与业界的结合作为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师资的一个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核标准,以切实保证实验教学师资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与时俱进。

可以说,完善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满足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媒体人才需求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篇8

>>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素养教育的兴起 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 论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下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 新媒介背景下高校教育类期刊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加强新媒介生态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论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EB/OL〕../2012-03-12.

[3]杨云兰;赵清明.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2).

[4]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肖润谋.研究生Internet网站的建设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57- 59.

[6]参见李月莲.香港传媒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04).

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教学理念陈旧,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在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学生扩招的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1]大量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从新闻院校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未经过媒体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和业务经验不足。据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王大丽对我国五所著名的新闻学专业的65位在职教师的调查,其中只有18位有新闻业务实践经验,仅占总调查对象的27.97%。[2]在大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教师看来,新闻实践教学内容的学理性不深,简单易学,学生毕业后经短期培训即可胜任相关工作,相较于实践,学生更应在学校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结果是教学内容往往纸上谈兵,学生应用能力不足。此外,教育部考评高校的重要指标是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职晋级考核也以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依据,鼓励学术研究型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师对业务实践的重视程度。

(2)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未与时俱进。首先,传统新闻教育中,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基于专业导向,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形式划分,忽略了现今不同媒体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媒介融合思维匮乏。专业间分业较为明显,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同一种实务技能根据不同媒体分设课程,也必将造成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其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因教师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或因专业实践平台条件所限,我国为数不少的高校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课程的现象,实践性课程和学时偏少,结果是实践教学虽然存在却流于形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3)专业实验室单一,且建设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专业作为人文社科学科,开设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专业的原因之一。因各高校办学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专业实验室并非高校新闻院系“标配”。即使是具有专业实验室的高校,实验室设置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独立的普遍现象。例如,报纸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相对独立的实验室无法满足融合性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现有专业实验室设备老化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满足新时期实践教学。

(4)地方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联系,社会媒体实践基地多以传统媒体为主。因所在地区的媒体欠发达,我国很多地方新闻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和联系,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平台,毕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毕业实习单位以传统媒体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新媒体实践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及新媒体机构接受实习能力有限。

二、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人所必须具备的跨媒体传播策划、资讯整合的能力、“融合新闻”的制作能力以及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两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3]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定位和办学实力,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侧重。传媒类高校可以将第一种人才类型作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整合传播意识、综合策划、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等,地方综合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后者,主要培养学生多媒体技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应成为当下多数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专”体现在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多能”体现在多学科背景和多媒体技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媒体工作。从新闻传播学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造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4]

三、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1)加强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培训和教学理念更新。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新闻教师队伍面临着知识体系重构、实践技能向全媒体化发展的迫切形势。首先,高校应加强专业间的内部融合,探索与媒介技术相关的专业与新闻专业在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合作,将具有媒体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到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带动本专业教师学习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提高其全媒体实践技能。其次,高校新闻院系应加强与新闻业界的业务交流“融合”,创造条件支持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新兴媒体进行中短期的实践锻炼,掌握全媒体实践技能和业界的发展动态;同时做到“请进来”,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定期开办业界前沿讲座,专业教师要与业界媒体人经常性地讨论媒介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改进新闻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简称:MJC),实行高校与媒体双导师制,这可为新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范式借鉴。当然,在尝试将业界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的实践中,应在教学方案的制定、遴选教师的标准、教学方式方法探讨等环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2)构建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课内实训与专业实验、校内外实践平台为主的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体系。

1)开设适应时代形势的媒介融合专业。美国密苏里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新时期,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应及时改变对专业求精求专的陈旧教学观念,改革以往以单一媒介设置专业的陈旧做法,着力建设媒介融合专业。

2)革新专业实践课程以及考查方式。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周期性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前瞻性,在课程设置时应洞察未来几年内媒介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提高融合媒体实践课程和学时的比重。在实践课程考查方式上,以实践作品为评判依据,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以融合新闻实践为主的尝试和锻炼。

3)建立校内外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在校内媒体建设方面,高校新闻院系要和学校宣传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着力构建以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双微(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为主的多层次的校内媒体实践平台。在履行高校对外宣传职责的同时,平台也将成为新闻专业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新闻的试验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特别注重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以此提高对外宣传的信息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锻炼学生新媒体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这方面工作成果较为突出,每天及时更新的图文、视频信息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加强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建设,将校内实验平台与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在业务上进行衔接合作,鼓励低年级的专业学生在校内实验平台实践,最后一学年的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到校外媒体实践锻炼,要扩展校外实践基地渠道,特别是让学生到新媒体机构锻炼学习。

(3)更新教学设施,着力建设融和媒体实验平台,构建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环境。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已不是简单的单一媒介信息采集和编辑整合,应打破传统教学实验平台设置以媒介形式为依据的藩篱,着力建立多功能、跨媒体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新,力争做到时新性和前沿性,同时要注重平台与业界的衔接,在业务流程和工作环境方面模拟真实的媒体工作模式。要把融合媒体实验平台打造成为课内外实践与实验、校内外实习的综合性平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平台为新闻实践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J].现代传播,2013(3).

[2]吴廷俊,王大丽.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3]蔡雯.媒介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J].传媒观察,2006(10).

篇10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广告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存在的问题 相关对策

自从厦门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先后在1983年和1988年在中国大陆创办广告本科专业后,目前全国已有综合性、理工类、农业类、师范类、职业技术类等300多所公立和民办大学相继创办广告专业,它们分设在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软件学院等专业院系,从而形成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广告教育培养人才学历层次。随着广告专业的高校火速增长,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适用人才,部分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化。

由于广告人才市场需求量大,门槛相对较低,有关进行广告教育和培训的机构一夜之间遍地开花。一般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环节与培养方式三方面的内容。在高校中由于广告专业分设在传播新闻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软件学院等不同的院系,依托自身学科背景下所开设的广告课程就不相同。一般而言,新闻传播学院侧重新闻传播类课程,经管学院侧重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美术学院侧重广告设计与创意类课程,软件学院侧重PhotoShop、Illustrator等应用软件课程的设置。虽然院校在课程安排上不同,但在培养广告人才目标上都要求具备深厚的广告理论与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在广告部门等从事广告营销策划、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与制作的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培养方式相似,形成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地方高校在大肆扩招的同时,盲目借鉴名校的培养方式,不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地方属性,就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

2.重视理论轻视实践。

从课程体系上看,目前部分高校的广告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突出问题,大多数课程以专业课为主,以人文学科课程为辅,出现传统文化缺失。[1]在专业课方面以理论课为主,强调知识性,以讲授法为主;实践课程由于实验设备资金的投入或难以量化操作,上课采用放羊式,所占比重较少。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一方面专业理论素质并不强,只懂得些“皮毛”,另一方面由于不重视实践课程,缺乏实训环节及相关技能的考核保证,结果就会出现学生一方面知识面过于狭隘,不杂也不全,另一方面普遍存在专业技能欠缺,既不精又不专。所以院校应该向广告专业实验设备方面倾斜,重视实践教学。

二、相关对策

广告是应用型非常强的学科,要想使地方高校的广告专业得到长期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地方文化与经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1.走差异化办学理念。

广告学是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范围极广,包括社会学、文化语言学、心理传播学、美术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在当前广告界激烈竞争环境中,高校必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全国名校都把广告专业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时候,地方高校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培养多层次专业人才,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以适应广告行业不同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广告行业地方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合地方经济需求的特色人才。武汉科技学院广告专业利用工科技术平台和艺术龙头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传统文科的新闻传播”为主色,以“经营管理、工程设计”为底色,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艺术设计创新”为亮色,多元集成式“三合一”广告人才培养模式。[2]浙江万里学院采用了实战型“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四年本科学制中,前3年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学年让学生在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3]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

(1)以市场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广告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广告人才的培养虽然分设在不同院系,但基本上都是依托于自身的教学背景下来设置的课程,这样会导致课程体系偏向某一学科,相对单一,广告学学科体系被分裂开,从而使美术学院学习广告的不懂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经管学院学习广告策划的不懂得构图、色彩版式、广告摄影;软件学院学习广告的不懂得市场调研、媒介的经营与管理、广告文案等,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广告的人不懂得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学生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与现实的落差,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广告调查、品牌管理、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摄影与摄像、广告媒介研究、广告文案、广告经营管理等相关课程。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的广告专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适时地进行广告课程的更新。而传统的广告学课程体系杂乱无序,除了依托自身学院优势设置课程,部分高校还实施“因人设课”,不会不懂就不开课,成了“挂羊头卖狗肉”,这样培养的人才境况可想而知。在课程设置上,要区分为基础课、选修课、实践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形成不同的方向,有效避免“一刀切”的现象。针对某些课程中出现部分内容重叠的情况,教师在讲授时,可从其他角度进行拓展或分专题讲授,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此外,为了扩大广告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实行双学位制和专业辅修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学位和第二专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还要改革教师的绩效考核规定。由于部分老师在辅导学生参加广告大赛时候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因此在评定有关教师绩效考核的同时,也可以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激发教师参与广告实践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