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兽医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但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因此要从多个方面改革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动物解剖学专业知识。
关键词:
动物解剖学;畜牧兽医;教学创新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当中的一项基础课程,因此加强动物解剖学的教学创新,能够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动物解剖学是研究禽类与家畜基本形态以及其内在构造的一门科学学科。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动物解剖学进行学习,才能够了解禽类与家畜的基本状况,从而掌握其专业知识。但是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兽医专业的动物解剖学教学也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状况,很多教学方面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因此,探索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动物解剖学教学创新,有助于推动畜牧兽医学专业的发展。
1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当前在我国食品领域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如苏丹红、瘦肉精等,因此强化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学以致用,为人民群众培育出更好的禽类与家畜,为社会主义的畜牧兽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技术和实践能力,但是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不可能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因此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日常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加入职业道德的元素,帮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社会造福、为人民群众造福。
2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解剖学的专业名词和概念。动物解剖学当中涉及到许多的专业概念和知识,这些东西想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才能够进行记忆。动物解剖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动物解剖学中较为复杂的概念,从而让他们更加顺利地掌握专业的动物解剖学名词。比如动物解剖学当中的鼻窦这一种概念,主要是指动物的鼻腔两侧的结构,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鼻窦这一概念就需要他们通过分解的方式,认识其主要结构,从而帮助动物解剖学概念的分解。
动物解剖学需要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基础概念,这就需要动物解剖学的教师帮助学生分解这一基础概念中的构成,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基础概念。其次,动物解剖学当中需要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不同禽畜器官的解剖结构,包括其结构、形态等。对于动物解剖学当中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解剖学结构,单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进行认知,可能他们没办法形成具体形象的理解。因此,动物解剖学的教师应该结合标本挂图或者是动物尸体,进而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的解剖结构。这需要在教学方法上面进行突破,也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标本或者活体认知的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更快地掌握动物解剖学的相关概念。
最后,动物解剖学的教学当中,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各个动物的细胞器官结构。由于很多细胞结构都是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所以需要动物解剖学的教师通过标本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等途径进行观察,从而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在不同情况下,动物的细胞器官结构所产生的改变以及其包含的特征。这样能够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的微观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起更加完备的知识。
3结束语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真学习好动物解剖学的专业知识,对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方法上,应该尽可能地创新各种方式,通过标本、活体等不同的方式,让畜牧兽医学的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动物解剖学的有关概念,从而让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更加具备创新性。参考文献
[1]董玉兰,等.以提升综合能力为基础的《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J].家畜生态学报,2015(09).
[2]苏建青,等.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3).
篇2
1.1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使得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学校在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时,为了使得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学到比课程内容安排的更多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校花的前提下,再额外地增加一些与课堂相关的课外知识,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是十分关键的。如何使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丰富的知识,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病理学作为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兽医的基础学,另一头则连接着兽医的临床学,所以学号病理学是进行畜牧兽医专业学习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一定要事先手机一些与病理学、兽医基础学,以及兽医临床学有关的资料,通过交流与整理得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然后,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得到满足,使他们在畜牧兽医这个领域有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课堂的知识进行空间的转换,把可以贯通的知识进行融合,是的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课程可以得到有效的优化;在实训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有针对性的增加或者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实训项目以及应用性内容。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畜牧业的现代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把一些先进的理论,以及一些先进的技术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只是储备,同时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气氛。
1.2实施鼓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里,有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由于升学的失利使得他们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并且显示出对学习有较大的排斥力。使得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过分地依赖老师,不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积极性。由于学生本身的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那些对学习没有太大动力的学生,作为教师就要做到: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在平时,要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提问等等。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引领他们学习,是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对于那些学习较为积极的同学,教师则应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是他们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他们可以在学习中对那些不主动学习的学生进行引导。
2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概念抽象的学科,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仅仅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这些致使的讲解是无法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的。因此,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果把它置于一个实际的环境当中则可以变得清晰明了,在实验室进行教授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堂也可以很好地进行下去。说到对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教学计划以及体系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如何的呢?为了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增加一些专业实训的内容;第二,适当地减少专业课理论知识的授课学时;第三,把课堂的知识与实习进行有效的融合等等。为了能够达到教学要求,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人们只是注重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育,使得在畜牧兽医专业中普遍地出现了理论高于实践的现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现代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是整个教学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保证理论与实践可以有效地结合,可以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做以下的调整:教学的方法可以是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演示等等;而对于教学手段的改革则可以进行现场教授、直观教授,以及示范的形式进行综合调整。以上这些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结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畜牧兽医;效率;多媒体
伴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进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在寻求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改变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法、转换教育结构,助推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这样的新型理念给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办法及教学方式带来了许多机遇。在为推行新型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动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出现了更多挑战。
1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给教师的教学能力持续施加压力,特别是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是大多数教师的短板所在,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掌握新型教育方法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以往的课堂结构进行改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用时也对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按照教学任务进程进行组织,以课堂主导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学习内容,并且将教学主导权在手中牢牢把握。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理念则是把课堂的主导权交付给学生,树立起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教育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从台下走上台前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主动接收知识。而老师也应该从思想上树立角色转变意识,从主导的理念转变为指导和辅导,烘托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鞭策学生去学习,转变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以多元化教学方式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从理性教学更快的将学生带入到感性教学之中,通过展现多画面多直观的形式,采取PPT及Flsash等方法,将原本无法展示,只能通过老师描述、黑板板书的枯燥无味课堂,营造出活跃的气氛,增加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情景搭建的方式,使用代入感极强的畜牧兽医专业影视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实操兴趣,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专业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多元化的教育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多元化的锻炼,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直面困难的能力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教学资源来选择,找出自己喜欢的知识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还可在互联网平台上大胆展示自我,表达出自己独到的想法,与广泛网络信息进行交流,以多角度眼界进行分析。巩固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此过程中持续增强对本专业的知识积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交流平台上,或课余时间跟学生交流,不但能更深层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还能抓住学生们交谈的热议点,也能在交流中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薄弱环节,以此为切入点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来传播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满足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2]。
3模拟临床教学,增加实践阅历
临床病例教学有的特点就是有较为明显的随机性和实践性,有些病例也许长时间都不会遇到,而有些病例可能会在一定时间段大规模的暴发。在实际临床中,有一些病症的发病率较低,也许有的师生从业一生都无法遇到,既然无法遇到更无法谈论实际医治的问题[3]。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同多数文化课不同,他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架构动态且立体的生物概念,那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轻易达到。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情景架设,在模拟系统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出仿真的病例信息和临床诊疗的场景,让学生在无医疗风险的情况下得到实操的机会,以直观的形象将学习知识带展现至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发现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悟,提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现在教学技术在畜牧兽医教学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着重的体现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突出教学侧重点,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思维的创造性,在学习中展现自我,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教师也应该主动去了解新型教学技术的动态,不断研发新技术,利用新技能,向学生展现更加直观的知识平台,也为畜牧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军胜.关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2):3-4.
篇4
关键词:动物 解剖 生理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14-01
一、《动物解剖生理》课程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作用和现状
动物解剖生理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与其他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他后续专业课成的学习。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既无法理解理论知识,也无法将课程内容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全国各个高职院校已经在《动物解剖生理》的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中学校《动物解剖生理学》的课程改革还属于空白,建立起适合中职学生的《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课程,培养适合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人才,是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
二、《动物解剖生理学》的改革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1.明确改革的思想
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传授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时,还要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了解畜牧业发展动态,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三维动态演示,融文本、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可将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展开为故事启发法、图片启发法、 联想启发法、游戏启发法、设疑启发法等几个方面。
3.实训内容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实验的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设多样性实验。结合动物解剖生理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直观性强大的大体解剖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实习周等教学过程,将动物结构真实、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将动物解剖学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人体结构知识及常见疾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扩大知识面并联系实际,建立起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将这些有理条件有机整合起来,逐步形成本学科独特的教学体系。
通过调查研究课程面对的岗位群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制定课程的内容、授课计划、教学方法及实训教学改革内容;在2015级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上进行教改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完善教改内容。
总结
动物解剖生理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学校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类课程,全国各个高职院校已经在《动物解剖生理》的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中职学校《动物解剖生理学》的课程改革还属于空白,这要求我们中职学校根据教学中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让实训教学模式越来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因生施教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徐 毅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予较大力度的扶持,畜牧业迅速发展,对畜牧业人才的需求也剧增。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适应性较广,且学生就业率高,因此培养大量的实用型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畜牧兽医专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进而从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双师型”师资、改善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已经成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这方面的高端科技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非常缺乏,农民的素质也不高,这些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新的崛起,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种种原因导致发展中仍存在着问题,职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依然面临就业难、升学难、生源减少的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就必须深入分析现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应时有效的改革措施,力求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畜牧兽医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1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当、课程内容陈旧与重复交叉、课程名称不能体现职教特色等方面。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畜禽生产与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及宠物驯养与保健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精细,不够实用
比如《家畜解剖生理学》中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多糖等组成,物质转运形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这些内容对于中职生来说就过于精、过于细了,他们不可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就算勉强记住了,在现实工作中也用的很少。但很多中职学校的教材却包含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老师也安排了很多课时去讲授这些过精、过细的内容,结果是学生听不明白、听不进去,白白浪费了时间。
1.3 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理论讲授多,实践操作少
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种田”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多数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操课比例一直偏低,如某中职学校的家畜病理学的教学,一共安排了80个课时,但很多教师把这80个课时几乎都用在理论的讲授上了,用来实操的不超过10个课时,结果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和掌握。
1.4 师资专业技能尚不能满足专业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校的专业课教师虽然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但专业理论水平不足以适应当前畜牧兽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
2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2.1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与逻辑设计思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畜牧兽医行业主要岗位的生产流程为主线,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即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拓展课程两段式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邀请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来校举办座谈会,讨论确定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认真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培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以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加以设计,避免以“知识”代替“能力”设计课程的倾向。专业拓展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扩充,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与就业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有利于学生职业、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2.2 根据中职教育的目标改革原有的教材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其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与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同步,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指的是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不过也要注意避免过分超前技能的出现;“变”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自行编制教材,比如阉鸡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都是社会上比较需要的,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专门编写这方面的教材。
2.3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历来是广大教职员工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传统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大多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手法单一,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也容易被此吸引,进而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为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尽快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将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声音和图像带入课堂,高水平完成“实景”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4 提高实操课的比例,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开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畜牧兽医专业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程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考核、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执业兽医师考试、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要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使实践教学由“验证型、认识型、单一型”转变为“操作型、设计型、技能型”。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与一些条件较好的畜牧兽医企业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以促进资源共享,从而共同发展。逐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效果。根据生产需要,相对集中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畜禽饲养、管理、防疫、生产、销售等岗位实践,产学研结合,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熟悉未来的工作岗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了解企业,毕业后就能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
2.5 师资力量建设
教学师资水平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可定期安排教师到现代化养殖场或兽医站去学习实践,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
3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能有更新更快的发展势头,经过一系列努力和改革之后,中职教育将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伟.畜牧兽医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9(6):115-117.
[2]陈君辉.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1,(26):70-70.
[3]罗永华等.产学合作教学模式使畜牧兽医专业办学步入良性循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341-345.
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黎兆宗
安徽省定远县池河畜牧兽医站 安徽 定远 233200
【摘 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农村生猪养殖数量在大幅度地上升,但是目前农户养猪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养猪业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猪;问题;建议
实践证明:农民想要富,发展畜禽养殖是条路。近几年来,一些农民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看到身边一些靠发展养猪致富起来的农民专业户,看到他们开起了轿车,当起了老板,受此影响而纷纷转产、改行,走上了养猪之路,但他们既没有聘请养猪专业技术人员,又没有受过系统的养猪技术培训,仅凭满腔热情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学到的一点养猪经验就干了起来,结果饲养过程中问题多多,有的养猪场很快就倒闭,血本无归。那么农村在养猪过程中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解决,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接触和走访了解,提出如下一些存在问题和建议以供参考。
1 选址、布局
1.1 选址
有的老猪场坐落在居民生活区,多年没有更新和迁址,甚至一些新建的猪场,也建在居民区,这严重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猪户应想方设法迁址,使规模猪场距离居民生活区、公路主干道、生活饮用水源等场所均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特别是新建场更要做到这一点。
1.2 布局
在布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隔离;净道、污道没有分开;母猪舍、育肥猪舍等设置位置不合理,这样增加了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了饲养员的劳动程度。对此,应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建立一道防疫隔墙,隔墙应为实墙,高度应在2m以上;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消毒通道,配备消毒设施、设备,设更衣室,配备衣、帽、鞋和防护服等;要建立污水、污物排放通道,尽量做到污水直通化粪池,排污通道越短越好;同时,要设法不让雨水流进排污通道,雨水可不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到场外池塘或农田;猪舍一律建在生产区,设置位置顺序由里往外依次是母猪舍-产房-仔培舍-育肥猪舍。
2 苗猪引进
在猪苗引进上,大部分的养猪户自己没有生产方向,多存在科学选种意识不够,使得选留种猪部分不符合种用要求,商品仔猪弄不清是什么品种、是杂交第几代。对此,养猪户应该要选定生产方向,现在地方品种因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生产方向;养母猪、还是商品猪要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仔猪价格高就侧重养母猪,肥猪价格高就侧重养商品猪;另外,行情好,饲养规模就搞大点,行情不好,饲养规模就搞小点,或只养部分母猪;自繁自养生产方向较好,但若自供不足,确需从外面引进苗猪的一定要来自非疫区,且经兽医临床检查健康,同时引进后要单圈隔离观察15d以上,无异常方可并大圈饲养。
3 饲料配制、使用
在饲料原料采购上,少数养猪户仍以价格低为好,不太注重原料质量,有的还任其自然,家里农副产品有什么就喂什么,不考虑营养全价;饲料配方从别人那里照抄照搬,不联系自己猪场实际,也不分季节要求均一种配方;不做饲料对比试验,缺乏比较。
首先,要注重原料的质量。如是原料质量不好,再便宜都不能用。就拿玉米来说,如果玉米有霉变,种猪绝对不能用,如果不注意则很容易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等;其次,配方要请畜牧技术部门专家或科研院所教授帮助制定,也可借鉴规模大场饲料配方。制定饲料配方时要结合季节适度调整,杜绝不分季节一种配方,同时加工和搅拌要充分均匀;再次,看成品料的性价比,选择部分猪只做饲料对比试验,计算投入、产出比,哪种饲料投入、产出比小就用哪种饲料;也可直接使用大厂知名品牌饲料,看猪只使用后的生长速度、毛色、健康状况等。
4 母猪配种
很多养猪户不清楚自己饲养的母猪是什么品种,是哪一代,因此在配种时随意选择一个公猪品种;少数的仍习惯自然,不认同人工授精技术,所以选择自己饲养公猪,造成饲养成本加大,有的甚至用社会上公猪配种,造成疫病交叉感染;在给母猪配种接产时技术操作不精细,卫生消毒不严等,造成母猪感染生殖道疾病,严重影响到下一情期配种和产仔。
要改变现状,就要选留好母猪,力争朝纯外二元或纯内二元方向选留。另外,每年要淘汰、更新母猪,经产母猪窝产仔低于8头且年龄在6年以上就可考虑淘汰;积极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凡养猪户都要学会这门技术;细致做好母猪分娩、接产、卫生消毒等护理工作,。
5 适时出栏
行情不好时,某些养猪户为了等猪价高,竟能把育肥猪喂到150kg以上才出栏,而春节过后出栏的价格下跌幅度大。因此,饲养商品猪要注重适时出栏,育肥猪在90~110kg体重段出栏最科学;通过调节母猪配种,或适时购进苗猪,可将肥猪出栏期调整到春节前,这样可卖个好价钱,因为每年春节前猪价均要上扬;多年实践考证,生猪价格波动一般3年左右为一周期,2011年升至波峰,2012年逐渐回落,2013年初期跌入波底,现如今又开始回升,养猪户应掌握此行情规律。
6 免疫、消毒
少数猪场事先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消毒程序,而是想起来就预防或效仿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注射疫苗时,不按规定配比稀释,操作时不细心,针管排空时容易将苗液溅到圈内地面,造成疫病潜伏滋生(即环境带毒),有的将用完的疫苗瓶随意丢弃,也造成环境带毒;消毒意识不强,平时不消毒,有病才消毒,有的长期只备一种消毒药;消毒时,消毒药不按要求严格配制,稀释时凭感觉,造成消毒效果不佳;有的消毒时,场地不清扫冲洗干净,也造成消毒效果不理想。
对于这些问题,养猪户应针对自己猪场饲养的猪群结构制定严格的免疫、消毒程序,并认真实施;注射疫苗时要随身带一不漏水的塑料(或金属)垃圾桶,针管排空时要对着垃圾桶,用完的疫苗瓶等杂物要随手投入垃圾桶,待免疫接种结束后挖坑集中深埋。另外,注射针头随猪更换,比较合理的要做到一圈一针;要多备几种消毒药,一种消毒药用一段时间要更换另一种消毒药;消毒药的浓度配制要按说明书执行;消毒时,要将粪便清扫、冲洗干净,最好将猪只清空,积极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7 防控隔离
少数猪场没有隔离观察圈,猪苗引进无法隔离观察,猪只一旦发病,也无法隔离消毒;饲养员随意进出生产区,甚至闲杂人员也随意进入生产区,不采取消毒措施,甚至不换鞋子、衣服,这样很容易造成病菌带入。对此,规模猪场在圈舍设计建造时应该要单独建1~2间隔离圈,猪场规模大的可多留些隔离圈作为病猪隔离区,位置一般选在普通猪舍的下风口,并与普通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要悬挂警示牌,规定闲杂人员等不得入内;病猪隔离必须安排专人饲喂、用药和卫生打扫,以防交叉感染。
8 圈舍内环境调节
夏季圈舍温度太高,降温设施条件差,室内温度常超出猪只生理适应范围的会影响生长。另外,纱门纱窗安装不到位或关闭不严的会造成蚊蝇猖獗;连阴雨天,门窗密闭不严则会造成圈内湿度过大;冬季为了增温,少数猪场将所有窗户用塑料薄膜钉死,无法通风换气,造成圈舍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入进刺鼻,眼睛睁不开,容易引起猪只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圈舍设计时应多采用工厂化设计,运动场要留在室内,好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根据猪群结构,四周要留有足够的窗户,门窗密封要好且开关方便;圈舍要悬挂温湿计,想方设法调整圈舍温度、湿度在猪只生理适应范围内;要增加冬季保暖、夏季降温设施条件,如冬季可采取建热水管道、安装保温箱、电热板、增加垫料等措施保暖,夏季可采取安装水淋(喷雾)、风扇、湿帘、空调等设施降温。若是老猪场,运动场在室外的,夏天降温要搭建遮阳网,冬天保暖要搭建塑料大棚;科学掌握开门窗通风的时间,以保证圈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冬季应选在中午10:00~14:00之间,夏季应选在早上5:00~7:00或傍晚16:00~18:00之间,每次开窗0.5~1h。
9 污粪、病死猪处理
少数猪场干粪随意堆放,污水随意流淌,猪场粪臭味浓,有的虽有排污沟却很窄很浅,有化粪池却很小,一下雨就涨满;无干粪堆积池,或虽有但在露天,一下雨就使得污染面积扩大;少数病死猪随意处置,有时虽挖坑掩埋,但坑很浅,处理场地有时也不消毒。对此,应坚持雨水、污水分开,在猪场兴建时优先考虑这一点;建化粪池和干粪堆积池,确保干粪、污水分开,另外,利用化粪池发酵产气可建沼气,倡导“猪-沼-鱼”、“猪-沼-果”等循环经济理念。干粪堆积池要建有上盖,以防雨淋粪污流淌;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窖,采用腐化法处理病死猪,也可采取挖坑、焚烧、深埋处理病死猪,但处理场地要严格消毒,处理点要远离猪舍,最好在猪场围墙外。
篇6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的放开,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与培养的方向、目标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往中职学校的教育是学历教育,学生是中考成绩较好的;而今中职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一般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的。
一、中等职业学校畜牧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师动手能力较差,实训指导能力薄弱。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实训能力、水平,决定着实训的成效。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且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多数青年教师缺乏实训执教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已成为现实。
2.教学内容陈旧,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实践的需要。
21世纪,我国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作为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教材却还是原地踏步,仍沿袭传统畜牧业的管理技术,现代畜牧业的知识内容占比例很少,让学生感受不到新技术发展的迅猛,更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
3.办学模式封闭,服务功能单一。
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大气候影响,招生和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因此工作重点有向招生、就业方面倾斜的趋势。职业学校在强化专业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方面较为薄弱。师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在社会服务和信息调查反馈方面欠缺,先进技术不能及时转变为生产力,学校开门办学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特别是作为传统的畜牧畜医专业,仍然存在着“课本上养猪,黑板上喂鸡”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为授课而授课,体现不出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4.综合实训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实训教学规模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校内实训基地规模小,设备简陋,只能开展一些传统兽医的实训,且校外基地的建设目前有些学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畜牧产业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技能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5.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单一,只重视知识的考核。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办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重点也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上,试题的题型基本是复习题的翻版,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学生通常被这种考试方式引到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直接扼杀了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6.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不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及探究式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有些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短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因此,在中职畜牧教学方面,我们必须在教育思想、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现实及时展的需要。面对中职畜牧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要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二、中职学校畜牧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在思想品德、人文知识、心理及生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那么,中职学校畜牧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指的又是什么呢?具体来说,通过畜牧教学,让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文化素质方面:(1)正确掌握教材理论知识,(2)具有用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2.思想品德方面:(2)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3)有刻苦耐劳的毅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技能素质: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为以后更高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在中职畜牧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面对教学的困难局面,不应悲观丧气,而应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解决它;其次,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备一桶水。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勤于钻研,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加强自我进修,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再者,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师的灵魂,一切教育行为无不受其支配和制约。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就是牵马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劝导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尽量多扬少抑,对学生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待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依赖、鼓舞与激动的内心情感体验而产生共鸣,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去实现教师的期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篇7
[关键词]:高职 动物解剖生理 实训模式
动物解剖生理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类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解剖生理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动物解剖生理不仅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动物解剖生理实训课程约占50%课时,能巩固和演练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随着学生特点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往的实训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探索新的实训模式,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因生施教的要求。
一、动物解剖生理传统实训模式的缺点
1.以老师为主动、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
传统的实训模式中,老师掌握着整个过程的主动权,将知识一次性灌给学生。在实训开始之前,老师将所有需要的器材准备齐全;实训中老师主要是讲授理论和演示;实训后由老师负责整理实训现场,并批改学生上交的实训报告。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掌握着绝对主动权,虽然知识已经传授,但是这种实训没有考虑到学生因素,把学生当做了“客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调动和培养,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实训形式单一
动物解剖生理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学科的局限性,实训内容只能以验证理论来进行开展。实训形式都是以随堂实训+实训周的形式开展。这种实训形式对知识的联系训练不够,每一个系统学生都能掌握,但是由于实训周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各个系统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孤立,理解的理论难免片面。
3.实训考核体系简单、机械
学生实训成绩的高低是由实训考核的结果来体现的,动物解剖生理传统的考核方式和其他科目的一样,以实训报告的结果来衡量。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动物解剖生理来说却显得有些局限。首先,这种考核方式不能避免学生过分依赖课本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学生部进行实训也能完成实训报告。其次,这种考核方式难免有抄袭的情况出现,懒惰的学生直接抄袭表现好的学生的实训报告,导致实训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真实水平的两级分化。最后,传统的考核不能体现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成绩,实训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成绩,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机械不能将学生在小组中的地位在实训报告中体现出来。
二、动物解剖生理新型实训模式的特点
1.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的引导式、项目化教学
学生是老师的施教对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中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扮演角色的潜力。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尽情表演,发挥自己的才能,老师充当幕后导演无疑是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实训内容分为不同的体系,每个体系细化为不同的实训项目。实训前,老师讲解实训目的和原理,学生自己准备实训器材。老师实训步骤讲解完成之后,学生检查自己小组的器材是否完全;实训中,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操作,疑惑之处及时提问,辅助以适当的演示;实训结束后,学生不仅要自己整理实训现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实训结果进行分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实训形式的多样化
实训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更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新型实训模式将实训分为随堂实训、实训周和随机实训,和传统的实训模式相比较,主要是引入以动物医院为依托的随机实训。随堂实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单个知识体系知识和单项技能,实训周的任务是将不同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的理论和技能系统化和整体化。利用动物医院解剖诊断后的动物尸体,讲解动物解剖生理的理论和技能即为随机实训开展的形式。每一个随机实训都是解剖实训周的缩影,让学生不断地理解理论操练技能,并将之系统、整体化。
3.建立新型实训考核体系
新型实训考核体系的建立,不仅能监督实训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实训考核体系更加注重实训过程,体现学生的角色作用。实训报告只是参考之一,实训结果的分析更加重要,并时刻关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4.注重加入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适的人类关怀,表现对生命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就畜牧兽医领域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善待、尊重畜禽、让生命得到呵护。首先,入学教育中加入人文渗透:通过参观畜牧场和解剖生理实训室,让同学们初步明白自己珍爱动物、善待生命的重大责任。其次,把动物解剖生理课堂变成加强从业人员人文修养的阵地:第一,通过解剖动物,培养学生的细心、爱心和同情心,让学生感悟动物的生与死,更加珍爱生命、善待动物,不能因为实验对象是动物就粗心大意、动作粗暴、甚至草菅生命;第二,在课堂中适当加入非专业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放下心里负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对专业的热爱。
三、新型实训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
新型实训模式打破了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真正实现了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实训形式。在实训课上有老师主导,学生展现自己知识和才华的小舞台,及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开发了学生智力,提高了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在组织实训、主动实训、分析实训结果中的磨练,改变了原来无计划、盲目地做实验、超报告的现象,锻炼了学生围绕主题思考、组织材料、分析结果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开发散性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改掉了原来粗枝大叶、毛手毛脚的不良习惯,养成了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细心善良的良好从业品质,并且对专业有了收入的了解,能热爱专业、主动宣传专业。
动物解剖生理新型实训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采取了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形式多样化、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加入人文教育等措施,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小舞台,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初探[J].新课程,2010,(10):51.
[2]王月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实训课上的应用[J].科技教育创新,2008,(10):194.
篇8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30-03
当前,中职培养人才规格由“知识型”转轨为“应用型”,教学核心由“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加上学生来源复杂,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套过硬的专业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对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校本教材是由中职自主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的一种教材,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坚持实用、够用、宽基础、活模块原则。这种教材与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构成完整的学校教材体系,体现学校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编写《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校本教材,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分析动物疫病防治员工作过程和任务(并参照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标准),然后依据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编写项目教材。编写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知行统一的实际动手能力,兼顾企业需要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校企合作,将课程内容按模块的方式重新组织、细化、归类。笔者根据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现行办学的性质要求,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校本教材。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为各临床课程提供诊断与治疗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目前,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使用的教材是胡在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该教材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建立诊断、给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实验实训共七章内容。该教材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同时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然而,从近年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直接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在生产第一线中学习,这说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节,不符合中职的办学宗旨。为了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兽医专业人才,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做法是压缩讲授时间,精选内容,重新定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适当降低系统性和理论性,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加强实践技能。笔者认为,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动物疾病防治员、防疫检疫人员、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上应着重讲解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一般临床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建立诊断、给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等,因为这些内容在生产中应用较多,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相反,心血管系统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特殊检查等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这部分内容应少讲或供学生自学。在技能上主要强化训练动物的保定、动物体温、呼吸数、脉搏数的测定方法、各系统、器官的检查方法、穿刺术、实验室检查法、采血术、给药方法、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冲洗术和去势术等,而在这些技能当中又有一些技能临床少用或意义不大,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肺部叩诊法、胸腔穿刺、气管切开术、眼球摘除术等,这些可以少训练或不要求训练。
(二)补充新内容,适应生产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蓬勃兴起,用于肉食的中小动物的饲养占主导地位,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饲养也日趋增多。但是,现用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材内容大部分偏重于牛、马等大动物而忽略了犬、猫、兔以及经济动物,不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有必要补充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临床诊疗知识,例如,讲授眼睑及眼结膜检查发现眼睑有分泌物时,除提到见于结膜炎、流感、慢性猪瘟外,还应提到见于犬瘟热;讲授粪便检查发现粪便稀软带血时,除解释见于仔猪红痢、猪痢疾、鸡球虫病外,还应解释见于兔球虫病、犬细小病毒病;讲授动物的呼吸类型时,应注意强调犬的正常呼吸式是以胸腹式呼吸为主,病理情况下,犬表现腹式呼吸常见于肺炎型犬瘟热;在外科手术疗法这一章应补充手术前的准备与术后措施、犬的消声术等内容。此外,目前童公鸡的技术已经在许多地方得以推广,而现用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材内容仅讲述成年公鸡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将童公鸡的技术补充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三)增编《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指导书》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习题集》两本校本教材。《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指导书》是讲授和学习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必备教材,是教师指导实训和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主要依据。它结合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知识,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重点技能分项目编写,包含知识准备、实训目的、实训器材、实训指导与考核等内容。全书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简明扼要,有所创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加强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习题集》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的配套习题集,其以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目标,紧扣相应教材,按照章节内容设题。习题设有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六种题型,加强了对各章节重点内容的考查,强化了重点与难点的实际演练,习题难度适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突出重点内容的特点。本书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顺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而编写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做题的时间与顺序,既可分章节地边复习边做题,也可全部复习完后再做题。本书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为学生布置作业的主要依据。
(四)合理分配时间,调整教学计划。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从 4年制的日校办学模式改为“2+1”年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传统日校办学模式相比,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因此,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总教学时数压缩为77节(理论时数为14节,实验实习时数为63节)。通过调整教学计划,精练课堂讲授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实习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进教学方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是用板书来传道授业,存在一些缺点:一是板书浪费时间,欠规范性,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是每节课讲授的知识信息量有限。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例如,有些典型症状如静脉怒张、观星症、劈叉姿势、腹式呼吸等以及难产救助术中的胎儿矫正术、截胎术、公鸡术等在临床实习时很难碰上,教师也难以描述到位,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病例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视频教学具有连续性、典型性和重复再出性特点,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在再现方法操作上优于图片资料,因此,可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制作成视频资源,并上传到课程网站供学生在线观看。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深入理解,开阔视野,锻炼诊断推理思维。此外,还可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及现场诊疗过程制作为视频资源,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以提高兽医临床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
(二)巧用现代职业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式,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已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应注重利用现代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知识。这些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应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瘤胃切开术”教学时,笔者将羊瘤胃切开手术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分为以下六个子项目:(1)拟定手术计划;(2)术前检查与给药;(3)手术器械的准备;(4)保定与麻醉;(5)瘤胃切开手术;(6)术后治疗与护理。要求利用四个课时(180分钟)完成整个项目,并对这六个子项目规定相应的时间,分别为30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70 分钟、25 分钟,此外,进行项目评价与成果展示10 分钟。具体实施是: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8~10人,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只羊的瘤胃切开手术,各组组长根据子项目做好分工,定职定责。教师在学生开始手术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将羊瘤胃切开手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展示给学生观看,实训当中,教师巡视,指导。手术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手术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经验、教训。
2.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属于情境学习,学生通过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进行体验与思考,构建新的理解和知识。它是一种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它要求教师创设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将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控制与设计中,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讲授“问诊”这一内容时,笔者将病人到医院看病作为例子,进行合情化类比,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询问的问题是什么?当学生说出医生往往要问病人的年龄、发病时间、具体表现、曾用药情况等以后,教师作相应补充,并归纳总结,适时指出“医生向病人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诊断疾病的需要,这一步叫问诊,在兽医上也有问诊,不同的是人医是询问病人,而兽医是询问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兽医上的‘问诊’是指兽医师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调查了解动物发病情况与经过的方法。”紧接着笔者设问“问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而讲解其主要内容(既往病史、现病史、饲养管理)及方法。讲清楚问诊的内容及方法后,由学生自由推选出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兽医师,另一个扮演畜主)共同表演“问诊”这一情节。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表演情况,进一步讲解问诊应注意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兽医师角色和畜主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掌握临床辩证思维的方法、实际动手的技能、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能熟悉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畜主在求诊时的切身感受,为学生过渡到兽医师的角色起到了桥梁作用。
3.应用病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病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动物疾病诊断技术时常引用牛瘤胃臌气这一常见病例。病例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向畜主进行问诊,主要了解患牛的发病时间、病前饮食情况、曾用药物情况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患牛进行现症检查,即视诊患牛食欲、反刍、嗳气、腹围、眼结膜、舌苔等情况,测定患牛体温、呼吸与脉搏,触诊瘤胃内容物性状,听诊和叩诊瘤胃;检查的目的是收集症状(患牛不食、不反刍,左侧腹围隆起、触诊瘤胃感觉空虚而弹性大,叩诊瘤胃上方呈明显臌音,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体温不高、呼吸困难,眼结膜与舌苔发绀等);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综合分析症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诊断为牛瘤胃臌气。通过牛瘤胃臌气病例的现场诊断,学生能熟练掌握临床检查基本方法与程序,并能深刻地领会建立诊断的步骤:一是病史调查,即问诊;二是检查收集症状;三是综合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四是实施防治、观察经过、验证并完善诊断。
(三)抓好实验实习,加强技能训练。一是引导学生重视实习课,纠正学生忽视实习课的错误思想,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实习课中。还应使学生明确实习课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对实习产生兴趣。此外,还应提出实习课中的注意事项:注意人和动物的安全、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等。二是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操作,此时教师应在旁边督促、指导,注重发现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详细、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谦虚谨慎、胆大心细、勤学好问、勇于进取的精神。三是在实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地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或心得体会。
(四)按操作技能的形成规律组织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接触感知、操作模仿、协调完善、熟练掌握。接触感知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学生明确本层次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操作模仿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示范下,按照正确的程序与动作规范要求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协调完善是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操作技能的完整性,加强局部动作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把已掌握了的局部动作连接起来;熟练掌握是指经过反复训练,技能已经达到精练纯熟的程度,并能将已掌握的动作运用到实际工作或模拟环境中。例如,“手术疗法”这章的教学是典型的实践性教学,绝大部分内容要通过实训才能掌握。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即接触感知,通过讲解、示范演示,学生理解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缝合、绷带、去势术等概念,明确消毒、麻醉的目的、组织切开及缝合的原则、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常用外科手术的适应症、难产救助的原则及适应症、手术前后的措施等;第二阶段即操作模仿,教师提供实习动物、手术器械等材料,让学生训练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绷带包扎等操作,在训练中,教师做好指导工作;第三阶段即协调完善,通过教师的反复检查与纠正,学生进一步熟练外科手术基本功,教师引导学生将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绷带包扎等这些操作技能协调、完整地运用到外科手术中;第四阶段即熟练掌握,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进行外科手术训练如公鸡去势术、公畜去势术、小母猪去势术等,让学生扎实掌握技能,并能运用外科手术疗法治疗动物疾病。
三、改革考试方式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应建立一种开放式、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在传统考试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是依据段考和期考的分数来确定,考核方法简单,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对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测试环节,不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为此,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改变了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考评体系,强化过程考核按照“做中考”原则,重点考核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提升情况。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将学生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习操作、期中和期末的考试等考核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并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注重了学习过程,又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的目的,保障了教学效果。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从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上课出勤和课堂纪律情况)、实习操作(动手操作情况)、实习报告及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内容文字表述和认知程度、结论及合理性)、段考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期考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考核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教师设计40道考核试题签,学生随机抽题,立即现场操作)这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加权平均数的方式评定期评成绩。具体评分标准为: 期评成绩 = 20%期考成绩 + 20%段考成绩+ 20%技能考核成绩 + 15%实习操作+ 15%实习报告及作业 + 10%学习态度。实践证明,考试方式的改革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可从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对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篇9
关键词:中职 家畜解剖学 教学法
《家畜解剖学》是中职学校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门课程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名词多、基本概念多、抽象难懂、记忆难。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家畜解剖学》知识,是每位任课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画图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生一般比较喜欢动感的、形象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画图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一。 教师运用画图法教学时,可以讲什么画什么,边讲边画,画一层,讲一层,界线清楚,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时,画图能使学生迅速理清有关结构的层次关系,并可通过不同的颜色标明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又如,在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可画出肾小球结构简图,这样肾小球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及其滤过作用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了。有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要求学生试着画一些简图。学生通过画图记忆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和逻辑记忆于一体,其效果远远超过单靠语言文字表述的逻辑记忆。画图法教学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教学手段,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即使是已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今天,我们仍不应放弃。
二、利用标本、模型和新鲜实物开展直观性教学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学实践证明,开展直观性教学是提高解剖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平时讲课时,我充分利用标本、模型,针对实物具体讲,讲到哪一部分内容,就展示哪一部分的标本和模型,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繁多的形态结构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到瘤胃的外形时,我先是按照挂图这样讲:“瘤胃的前端和后端有较深的前沟和后沟,两条沟分别沿瘤胃的左、右侧延伸,形成较深的左纵沟和右纵沟……较深的瘤胃前后沟又把背囊和腹囊分为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但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理解,因为他们平时都没见过瘤胃,缺少感性认识。于是,我拿来瘤胃模型,对着瘤胃模型又将上述内容讲了一遍,这时学生大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学生都反映,借助标本和模型教学,比以前单独用挂图教学接受起来容易多了。
另外,为使直观教学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讲授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时,我先从市场上购回猪、羊完整的消化器官、泌尿生殖器官和心脏,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对照实物加以讲解。这样,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记忆,学生反应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家畜解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尤其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反响强烈。多媒体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板书、挂图和教师讲授外,还增加了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能将各种知识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有助于记忆。许多动态的描述,如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瓣膜的关闭与心房、心室的收缩关系,单靠讲解效果往往不理想,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动态的图解演示,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又如,尿液的生成过程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实物和模型中均无法看到这一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可将其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认识尿液生成对动物的重要性。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可边看边思考,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授课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适当联系和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形象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家畜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上课如果只讲理论,不适当联系实际,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兴趣,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把解剖学课程讲得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联系兽医临床和家畜生产实践,甚至与人医临床联系起来。如讲述消化系统时,联系到动物的大多数疾病发生在消化系统,联系到动物各种肠炎腹泻、消化机能和消化生理,使学生明白病从口入的观念,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意义等。讲述生殖系统时,自然联系到动物的选种、繁育,联系到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如繁殖障碍、如何加强种畜的饲养管理、如何加强配种工作和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等。理论联系实际的形象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更贴近临床,能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五、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增强学生记忆力
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干枯的内容变得生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可巧用谚语、歌诀或成语、俗语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用口诀记忆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又如,前臂肌肉难记,就引用歌诀:“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桡屈肘本事大,旋前圆肌能旋前,屈肘本领别拉下……”,非常方便,还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这样,学生熟背了歌诀,就牢牢掌握前臂肌名称及作用了。在教学中可把成语、俗语改编,巧妙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如把以动制静引用到肺根结构中,将“制”的谐音比喻为支气管的“支”,用“以动制静”来比喻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的排列关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了。
教室设计包括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它既要满足学生群体对环境的要求,又要尽量提高教学效果满足教学工作的技术要求。其中建筑设计主要是确定教室的样式、结构类型、各部位尺寸及材料性能等,技术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及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的设计。这里主要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普通教室的功能关系与室内设计。
六、教室与实训室可以兼用
出于校园内各种建筑结构整齐划一考虑,一般做法都是把教学楼与实训楼分开、把教室与实训室分开,教学楼内有的把多媒体室与普通教室分开,有的多媒体教室单用白板或黑板,或白板与黑板相结合。总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谓想尽了千方百计,但总还不如意。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室通常有解剖生理实训室、药理实训室、家畜病理、动物微生物与传染病、动物寄生虫、兽医临床综合、畜牧基础、畜禽生产、显微镜室、内科与诊断、生物生化、外科与产科、宠物训养与美容、中兽医等实训室,另外还有中草药园、牧草栽培园、各种小型动物养殖场等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些实训室仪器小而多,有些则仪器大而贵,有些则化学药品多且有毒,有些则经久耐用且无毒副作用或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由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活的动物,接触的是鲜活的个体,学习的是实用技术,其实践操作性非常强,实训所需仪器设备多且不方便挪动;学生人数一般不太多,多为小班授课,其专业课教学不需要大型阶梯教室。根据这些特点,本人觉得其教室设计可考虑与实训室兼用。这样可增强直观性,方便老师进行演示试验,方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还能提高教室利用率。但教室作为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场所,是除寝室以外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如果与实训室兼用,则要求室内没有对人体有害的药品或其他物质,室内仪器较耐用、不易损坏且较廉价,当然还需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教室可与畜禽生产实训室结合,教室外可以与中草药园、植物园、牧草栽培基地相邻;或者教室内贮放一些小型仪器设备,或教室与存放小型仪器设备的小间相连,改变以往教室只有课桌与讲台的现象。如果从整栋建筑来看就是教室设在实训楼,教室与实训室有机结合。不过对桌椅也要精心设计,既要讲究使用的舒适性又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空间浪费,必要时可考虑在教室中间的桌椅上安装滑轮,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自由组合,靠墙安装柜子存放什物或做成桌子与柜子两用式。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室内布置完全可以与教学结合,增加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机会与频率,强化与巩固其专业知识。如室内摆设动物的整体骨架、动物的体表各部位名称图、各种组织器官的结构挂图、各种牧草图片、各种穴位图、药物配伍禁忌图等等,还可张贴各种专业报刊杂志的内容,窗台上可以种植各种真实的牧草或中草药植物,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天长日久的接触中熟悉、学会专业知识。教室内的多媒体经常播放一些专业视频,也方便学习,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剖学教师只有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地运用,才能将内容要点明确、易于理解地讲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民,章承林.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N].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胡卓生.板图在运动解剖生理教学中的重要性[N].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
[3]谭美芸.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N].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0).
篇10
关键词:高效养羊 养羊业 生产新体系
1、高效养羊的概念与指导思想
1.1 高效养羊的概念
高效养羊特点是:羊场规模大,饲养密度高,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密集,生产周期短,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高,产品适应市场需求,饲养方式以全舍饲为主。这种理想的新体系也就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羊生产体系,它要求生产者和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掌握羊群对不同环境的反应特点,采用人为控制环境的配套技术,包括营养,繁殖,兽医保健等重要环节的调控,对养羊生产实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建立或组织完善的服务体系,达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生产与产业化服务的平衡协调。
1.2高效养羊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畜牧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生产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适宜,配套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体系中,最大潜力的发挥和调动新技术的效力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养羊业成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形成支柱产业。
2、实现高效养羊的途径
从我国的养羊生产实际出发,建立新技术体系,推广和应用现代畜牧科技综合配套技术。在推动千家万户养羊的同时,依不同地区生态条件,组织建立养羊生产基地,不断推动专业化、规模化和集越化养羊的进程,提高我国养羊业的水平。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及杂交利用新体系。
3、建立饲草、料高产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的生产一供应新体系
养羊的成本60%~70%是饲草、料。要使养羊生产有利润,首要条件是保证饲草、料的充足、平衡供应和大幅度降低饲草、料生产成本。我国青、粗饲料,农副产品资源,特别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利用潜力巨大。
4、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变靠天养羊,粗放饲养的传统养羊习惯,建立巩固的饲草、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全价配合饲料工业,按营养需要进行标准化营养饲养。同时,要加强棚圈建设,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修建羊舍。北方和高寒牧区要大力推广塑料暖棚养羊技术,南方潮湿地区提倡修建简易楼式羊舍。
5、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产加销、贸工牧生产新体系
在高效养羊生产中,时时刻刻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确保养羊业的活力,要建设好各类羊生产基地,突出特点,形成整体规模,抗御市场风险。
6、加强养羊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养羊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养羊生产,面向未来。紧密围绕养羊生产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采取实用技术的合理组装配套等方法,发挥技术的整体效应,是加快实现养羊现代化的关键。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广泛采用现代化养羊技术和科研成果,不断提高养羊生产的科技含量。
7、高效养羊的技术体系与技术要点
7.1 优质饲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要点
从生态学的食物链理论角度出发,这就是食物链的“源头”,只有加大发掘、扩大和“开源”的力度,才能有充足的“流”,高效养羊的生产基础才能牢固,也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高速发展。所以,应当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优质饲草高产栽培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7.2优良品种推广与品种改良技术体系要点
养羊生产方向 依各地的自然环境、消费习惯、经济、文化及市场的特点,科学地确定适合本地的养羊生产方向。适合饲养肉羊的,应以肉羊为主加速发展,适合发展山羊的,应加大发展的力度。
7.3高效饲养与管理技术体系要点
非蛋白氮的利用 充分发掘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的生物学潜力,用好用足非蛋白氮。
饲料组合效应 建立正确判断饲料组合效应的测定方法,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饲料和饲草。
饲料卫生 建立饲料卫生的技术体系,减少饲料污染,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养羊产品。
饲草青贮与秸杆微贮 实行全部饲草的青贮和秸杆的微贮加工的技术措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羔羊早期断奶与代乳品 采用先进的羔羊早期断奶料或代乳品,对羔羊实行早期断奶,集中育肥,生产优质羔羊肉。
系统管理 将养羊生产视为系统工程,采用系统管理技术。
环境调控 对羊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标准化羊舍的设计,塑料暖圈及饲养设施的优化。
营养调控 按照各类羊的和生产目标营养需要特点,对羊群实施有效的营养调控,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各品种羊的生产潜力。
高效繁殖的计算机管理 建立羊群高频繁殖的计算机管理体系,发挥多学科技术的集合优胜,使养羊生产实现高效益。
7.4高效养羊的兽医综合保健技术体系要点
羔羊常发病的综合防治 对羔羊常发的18种疾病实行有效的综合防治,保障羔羊的健康。
种羊的兽医综合保健 建立种羊的综合保健体系,确保种羊的种用价值和高频繁殖对种羊的要求,在一年内任一时期都能保持旺盛的和生产高质量的。
围产期母羊的综合兽医保健 对围产期母羊实行有计划的综合保健,确保母羊的健康和妊娠安全。
工厂化饲养羊群主要疾病的防、检、驱程序 按工厂化饲养的要求对羊群主要疾病实施重点的防、检、驱程序,确保大群的安全。
饲草、料及饮水的卫生质量控制 对饲草、料和饮水进行卫生控制,定期、定指标对所用的饲草、料和饮水进行质量检测,及时纠正不合格现象。
羊舍环境净化 定期检测羊舍环境,及时消除病原,最终达到羊舍环境的净化。
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采用综合措施,正确诊断和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选用对症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注重营养的合理配合。
7.5过腹还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要点
工厂化养羊的积肥模式 建立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养羊生产积肥模式,多积肥,积好肥。
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稳产高产田的建立 在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农区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田,建立相应的高产栽培模式。
农、牧结合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模式 依生态学原理建立新型的养羊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形成各自的产业支柱。
参考文献:
[1]壬正周.食物链原理在畜牧业上的应用[J].家畜生态,1992,13,(2):36~ 39。
[2]卢德勋.计量营养学是当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前沿[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2,13: (1) 11~ 13
[3]马月辉.我国羊肉生产的前景与途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3,16~8
[4]涂友仁.中国养羊业和羊毛生产概况[J].1993: 117~ 20
[5]顾洪如,牧草饲料作物在发展节粮型养殖业中的地位与作用[J].草业科学.1993: 347~ 49
- 上一篇:道路工程实施方案
- 下一篇: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