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伤残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困境;保障;心理诉求
一直以来,军人作为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国防事业的建设和保卫上、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重视军人的优抚保障工作不仅有利于稳定军心、巩固国防,对社会的发展更是起到维护稳定、良好促进的作用,其中对于伤残军人的优抚和保障工作更应得到高度的重视。近年来,伤残军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并受到高度关注,国家的优抚安置政策为伤残军人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是在保障政策外,伤残军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其家庭问题等各方面生活困境同样需要得到重点对待。
一、目前我国伤残军人优抚安置政策
随着社保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伤残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建立。优抚安置政策是国家和社会抚恤烈士家属,保障残疾军人的基本生活,优待军人家属,妥善安排和管理退役军人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我国伤残军人优抚安置政策的主要对象是烈士家属、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主要内容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办理军人伤残证享受相应优待,建设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及政策支持等。
二、我国伤残军人优抚安置政策中的问题
(一)我国伤残军人优抚保障水平相对滞后
由于我国伤残军人优抚保障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当前我国伤残军人优抚保障水平仍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国家财政关于伤残军人优抚安置保障的投入不足,补偿金较少、抚恤金较低,关于伤残军人优抚保障经费的增长大大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二是,由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优抚保障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二)伤残军人优抚保障工作还不够规范合理
出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缺少一定的强制力和统一规范性,各地方政府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伤残军人属于弱势群体,部分相关执行部门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导致伤残军人优抚政策的执行满意程度不高。要想使伤残军人对优抚保障政策感到满意,关键还是要放在落实上,通过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合作,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相关部门的专业性,使其意识到正确处理此类问题的重要性。优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充分表达了国家和政府对于伤残军人的重视程度,因此更应该将这份重视切实有效的传递到每一位伤残军人的心中。
三、政策保障之外伤残军人所遭遇的困境
(一)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的优抚保障政策已基本能满足伤残军人生理层面的基本需求,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也能满足伤残军人关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但是在收获亲情、友情、爱情等高层次需求方面只有少部分伤残军人能够得到满足和理解,社会对伤残军人的尊重保护等情况依旧还存在问题,伤残军人关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更是难以得到实现。在今后的优抚政策完善过程中,可以针对满足伤残军人更高层次的需求予以更多的关心,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以便更好地为伤残军人服务。
(二)心理问题严重且频发
伤残军人伤病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部队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后,长期经受身体伤痛的影响,生理心理功能减退、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等因素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加上伤残军人长期住院疗养, 生活单调乏味,心理健康问题则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致使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使得伤残军人的患病率高居不下。
(三)社会对伤残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度不够
曾经抱有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和对军人的崇高敬意自愿参军加入部队,却在部队服役期间负伤造成终身残疾,伤残离队后,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他们再缺少关心照顾,则非常容易造成抵触情绪和心理失衡。所以在优抚保障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和基础医疗保障外,伤残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得到重点关注。此外,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伤残军人,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帮助伤残军人重拾信心,使他们更积极更乐观的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四、伤残军人的心理诉求及渴望
由于当下的优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繁琐刻板的制度规定,缺乏灵活性和便民性,因此,应将人性化切实的体现在优抚保障政策制定中,满足伤残军人的个人需求及社会需求。
伤残军人经常会去医院就诊进行康复治疗,因此他们十分看重医疗保障和相关流程及康复效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心下,医疗费用报销问题已经基本得到妥善解决,但在就诊过程中也存在着就医模式的相对繁琐,应当化繁为简,最大程度的满足伤残军人的健康保障。当下的军人医疗保障待遇福利性很强,获得官兵的一致好评。但近些年来,许多医疗单位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有所偏离为部队服务的根本宗旨,此次军队改革,其中涉及到的部队医院改革可以很好的提高军人服务质量与保障能力,这不仅有效维护了伤残军人正当的优抚权益,而且更是使伤残军人提升应有的归属感。
依法保障伤残军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因此全社会必须充分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群体,根据具体形势加强完善和创新,以推动关于伤残军人优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保障伤残军人权益的同时,也应着重注意伤残军人自身的需求和相应的尊重,以致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关系;策略
近年来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市场上的一些金融企业满足于钱生钱的游戏,没有真正地发挥金融经济的服务作用和价值,导致不少实体企业面临着资金上的困境。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振,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虽然我国积极地发展内需市场,但是在新旧经济政策衔接的过程中,实体经济还面临着发展中的困难。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地认识到了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的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研究,更好地理清二者的关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简介
金融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广义的虚拟经济指的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通过交换和分配来进行,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增值,在定价上使用资本化的方式。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完善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体经济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所有物质,同时也包含了文化等精神产品。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讨论
(一)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满足社会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提到了物质是决定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资本论》中直接指出了在人类社会中,不管财富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使用价值是构成物质的重要内容。实体经济作为马克思《资本论》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于人类财富的发展积累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再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实体经济通过相关的生产行为,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例如实体经济生产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建国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地成为了制造大国,目前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从金融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经济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了商品经济的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金融经济是围绕着实体经济而不断地发展的,这就要求金融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否则就会产生经济上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
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支持,例如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能够帮助实体企业从市场中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能够从社会中合法地吸收和募集资金,当这些资金能够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金融经济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金融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否则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借贷,会产生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使市场中的每个人都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银行、债券等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为资金的提供者和借贷者都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在金融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从而激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得到资金,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扩大规模进行再生产。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使实体经济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金,这也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企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当回报越高、规模越大时,就会进一步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此外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走进了市场,例如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实现对市场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有效的分配,分散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衍生品能够满足市场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风险与收益的相对应,能够使不同的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满足了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能够使实体经济从多个方面来获取资金。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了资产定价的效率,从而使价格更好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隔离开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导致实体经济缺少金融经济“活水”的支持,例如实体经济面临资金困境时就难以扩大投资和生产,或者面临着市场困境资金周转不利时就可能发生破产,这就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资金在金融经济中打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的意愿不强烈;或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误导了市场和投资者,导致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发展,对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冲击,甚至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金融经济与市场的关联度比较高,当金融经济发生一定的风险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债券违约等金融违约事件发生时,会在市场中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而且其风险也比较大,最终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例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在房地产次级债券中,最后扩大到了全世界,导致全世界的需求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其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市场监管的滞后性,当风险大量积累或者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时,在经济繁荣时其风险不明显,在经济下行阶段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最终导致泡沫的破灭,引起实体经济的衰退。
三、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不同产业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都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面临着新常态,在告别过去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转型之痛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再加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动能不足,而且增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我国社会面临着脱虚向实的巨大压力。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涌向金融经济,“钱生钱”的游戏也愈演愈烈,例如今年年初的宝能与万科之间的控股大战,以及不久前宝能大力扫荡格力电器的股票,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上的恐慌,导致实体经济面临着野蛮人等困境。此外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税负重、政府费用多等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经济比较好时企业还可以承受,当经济下滑时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最近我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关于实体经济的论述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人们都在不断地思考我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策略
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认识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隔离局面,提出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策略,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不少的支持,而且还将进一步地加强支持力度。在新时期下,要进一步地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从而提高金融经济的服务能力。尽管国家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应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国家应当对实体经济中的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例如对于金融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于农村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实体经济应当加强政府在金融政策中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地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研究,探索二者的发展规律,从而协调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经济能够不偏离正常的轨道。此外,国家应当加强对金融经济特别是对金融产品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不断地提高金融经济中的信息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金融经济的风险,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隔绝,防止金融风险在市场中的蔓延。通过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金,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发挥金融经济的长处,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的重要经济任务。面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2016年国家在营改增、社保改革等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实体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相信2017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下,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作者:王韵琪 单位:石家庄市河北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彭博.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6.
[2]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3:170.
[3]徐垠.试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355-356.
篇3
记得七月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1.8%公布的时候,笔者就指出这是“假摔”,不是真跌。果然,8月份CPI又回到“2”时代。
物价回到“2”不仅正常,而且,从未来的趋势看,笔者认为,物价上涨的压力已经凸显。第一,8月份类消费品价格,除了通讯类的价格微跌之外,其余七大类消费品的价格都上涨,特别是随着房地产的持续回暖,未来居住类价格因房租的上涨会更加显著;其次,8月份猪肉价格虽然同比下降18%以上,但从猪肉价格单月的表现看,猪肉价格从7月份已经开始缓慢止跌。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缓慢上涨态势,猪肉价格的回升,将对未来物价上涨形成明显的压力;第三,随着稳增长一系列举措的继续加码,特别是8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加大项目审批的力度,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基调下,继续偏向宽松。预计未来4个月,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货币投放量至少将和上半年持平,全年将在9.5万亿左右,实质上属于稳中趋松的政策;第四,欧元区推行的“无上限收购债”的措施意味着,欧洲将不惜代价通过印钞来走出债务危机,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随时可能出台,这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下半年重拾升势的概率很大。国际油价在未来一个月已经超过了8%的涨幅,而受美国干旱的影响,国家粮价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可小视;第五,考虑到下半年将深化资源价格等深层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这意味着,就影响价格本身的因素而言,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多余拉动价格下跌的因素。
与价格的上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实体经济未来复苏的态势并不明显:其一,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5%,较7月份2.9%的降幅放大0.6个百分点,不仅自2012年3月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负增长”,而且创下34个月以来的新低;其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首度跌破50%,创9个月新低,其三,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也是年内的最低,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而8月份的发电量仅仅微增2.7%,这一系列的数字意味着,经济下行筑底的过程没有完成,下行的压力和风险依然很大。
这样,宏观经济将面临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一方面,无论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还是进出口数据等而言,宏观经济需要一系列的刺激政策遏制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在很多行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加大货币的投放来遏制经济下滑,释放出来的新增货币将无法为实体经济所吸收,只能在地面流动,最终推高物价。实体经济停滞,而物价又面临上涨危险的情况下,宏观经济面临的滞涨风险就会越来越大。
篇4
[关键词]产业转移;困境;产业升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7-0106-03
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大转移: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欧将传统产业向日本转移;第二次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美日德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和亚洲“四小龙”等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内地沿海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型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美国等国家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需求持续萎缩,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乏力,加上近来欧美等同大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于是出现了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南中国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或者由中国沿海地区向内陆中西部转移;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高端制造业回流欧美。
一、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有人用哭泣曲线即中国这个制造大国在流泪表明中国制造的困境。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增大、税收优惠减少等因素带来的制造业成本高企,加上出口的疲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中国制造业将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阻截,后有东盟、印度、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中国制造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能过剩
依靠着高投资带动经济高成长是中国经济最为鲜明的特征,正因为政策的激励,投资过多过猛,形成了可观的生产力,造成产能过剩。由于过低的产能利用率,我国长期积压而成的生产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释放,产能过剩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有产能过剩的问题。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都是产能过剩的代表性行业。产能过剩已经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
(二)核心技术缺失
我国制造业有竞争力的产品基本上处在产业链末端,即“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附加值低。而“微笑曲线”两端上游和下游我国技术所占的比例很低。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因此,对外技术依赖严重,如今已超50%,加上企业研发的投入低,研发能力不高,必然导致产业技术升级缓慢。由于外资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中国制造业不仅盈利水平低,而且因过分依赖技术转移而大大削弱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中国制造难以实现整体升级。
(三)“空心化”加剧
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以及土地要素价格的上升,造成制造企业成本急剧攀升,形成了对制造企业利润的无情吞噬。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下,利润的急剧萎缩已经构成了对制造企业经营热情的重大挫伤,加上金融、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之间比较收益的强烈落差也大大地贬损和冲抵制造企业生产动能,于是不少企业选择“逃离”制造业。通用电气和福特汽车等公司也开始将部分业务从中国转回到美国本土市场,中国制造业正遭遇“制造业回流”冲击,中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程度还将加剧。另外,还有不可忽视的“技术空心化”问题,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的低端制造、低成本竞争、低附加值出口的“三低”模式长期存在,制造业产业自身缺乏核心技术,形成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其后果是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技术上受制于人,导致盈利空间难以提升,产业升级也困难重重。中国制造业遭遇空心化,“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将成为空话。
二、基于第四次产业转移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探析
(一)宏观层面
1.各级政府对制造业的困境和地位要有清醒的认识。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支撑,是一国经济指数良好运行的保障。制造业不仅承担着创造就业的时代大任,而且贡献了我国90%以上的出口份额。只有大力发展制造业,实体经济才可以实现持续、稳健发展。中国制造业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将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釜底抽薪的作用。正当世界发达经济体重振制造业的时刻,我们更不能对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困境熟视无睹。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中国经济良好运行的基础,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将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当前,必须重回实体经济时代,夯实经济基础,继续深人推动工业化进程。
2.制定明确的产业转移及承接战略,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应制定明确的产业转移及承接的政策,合理引导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领导作用。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要依据本地区的发展环境和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切勿一哄而上,要避免出现区域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着重解决承建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鼓励金融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稳定宏观经济环境,从出口退税、削减税费、降低通关成本和简化行政审批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政府工作的重点还应该放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策的制定及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上来,为建立市场兼并机制创造条件,积极培育大企业,提高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3.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制度创新。解决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根本的途径是推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的经济领域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产业升级,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投入,确保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迈上大台阶。政府层面,需要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更完善的体制保障和制度设计。经验表明: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我国制造业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政府要倡导培育开放的思想文化,大力宣传创新、激发创新,营造敢于争先、善于突破、开放包容的氛围,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大环境。制定和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支持企业加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鼓励打造行业品牌,提升产业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人才信息、信用担保和行业自律等服务支撑体系。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因为制造业信息化是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要做好信息化的建设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我国产业升级的高度来重视和构建制造业的信息化格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绿色政绩考核体系。考核政府官员不仅仅看GDP,更要看产业科技水平。
4.创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园区。创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园区是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载体的重要举措。为此,政府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原则,整合辖区内各级各类开发区。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聚集的园区建设,加快工业企业和大项目向园区集聚,引导企业和各种创新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聚,进一步提升集约化水平,使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园区成为支撑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主要行业领域的“排头兵”。为此,各级政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政策,完善组织保障和管理办法的制定;二是加强统筹规划,结合各地实际,与产业特色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四是做好服务协调,探索新办法新举措,进一步提高效率。
(二)微观层面
1.重新定位市场,进行产业融合,创造新产品、新需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收入的提高,一些传统产业出现了新特点和新需求。如自行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升级为高端的健身、休闲用品。同时,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结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如纺织品已从生活基本用品,升级为集防臭、抗菌等多功能为一体并具高科技含量的用品。通过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的重新定位,提升品牌价值与附加值,企业实现了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行业边界趋向模糊,产业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信息产业领域的微软、英特尔、IBM不约而同地走向产业融合升级路径。由于产业融合是制造业自身内部或者与其他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因此,企业要增加技术投入和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和锻造跨行业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2.控制并高效整合产业链。产业链本质上是社会分工的体现,对产业链的利用就是对社会分工网络的利用。任何一个企业在当前条件下都不可能在产业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是最优的,只能是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上具有突出优势。因此,优化资源在每个环节的配置,从而获得高价值,这是现代制造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产业链高效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能做全整条产业链的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的整合,从而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从而以最少的成本完成从采购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流程,并持续不断提升这个过程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苹果公司今日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它的全球产业链整合能力。我国制造企业必须抛弃和修正追求企业收益增长的主要途径甚至唯一途径是扩大企业规模的传统观念,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改变既定社会分工网络和产业链的构成。如何在社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微笑曲线中尽量向两端靠拢,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天,企业的重重压力来自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价格的上涨和生产效率的低下等等,已经没有太多空间留给中国制造企业继续玩低价竞争的游戏。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产业变革的背后,无不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作为支撑,世界主要国家都在为经济发展作战略谋划,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其次,要完善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要舍得投入,把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集中到创新上来,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加大人才引领、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既要强化自主创新,也要加强合作,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理念,通过股权投资、产学研合作等多元方式获得技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4.科学管理是制造企业振兴之路。科学管理是运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去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使管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构建科学管理模式必须始终本着创新的思维,根据外在环境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改变自身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立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制造企业在科学管理上下足了功夫,但在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和精细管理等方面不如人意。当前,制造企业必须在加强科学管理上下大功夫、真功夫、硬功夫,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要效益。企业要做好内部基础管理的转型和升级,从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管理等方面建立企业的科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以实现在服务环节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在运作模式上实施产业链再造。
5.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能力。制造服务化就是企业将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增值延伸,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者,而是集成服务提供商。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再仅仅提品,而是提品、服务、支持和知识的“集合体”。而中国制造企业目前仍停留在仅提品或产品的附加服务上,而在为行业提供串联、组合、集成化等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零部件定制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依然欠缺。服务型制造既是制造业增加值的主要来源,也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此,应加快构建服务型制造业的产业技术体系,突破关键技术,鼓励探索行业新业态,实施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基于第四次产业转移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中国制造业要走出困境,就要战胜自己,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找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并迎头赶上,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郭海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与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09,(2):36-37.
篇5
从实际运用上来说,这些手段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过度的干预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干预力度不够则无法阻止企业的会计信息造假倾向;要提高查处几率就必须加大检查频率,此举势必增加监管成本;加大惩戒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震慑造假动机,但必须有一定的查处比例作保证。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均无法彻底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因为只要有利益所在,会计主体就有造假的动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兴经济模式的盛行,使得业务形式日益复杂多变,使得会计政策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也日益加剧,会计信息监管的漏洞不断加大,面临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重新分析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据此研究解决会计信息监管新的思路。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当前很多针对会计信息监管的研究都只是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大前提下去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没有考虑这一前提是如何产生、如何造成的,所以形成了在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上的种种困惑。事实上,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而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又在客观上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在此情况下采取的“被动”性的会计约束根本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是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对企业有利就不存在道德约束,就有动力去粉饰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从企业的业务层面到最终提供给信息需求者,需要经过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两个环节进行监管,所以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会计主体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由此产生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而一旦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可能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是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2“.会计主体”假设客观上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
由于传统会计理论起源于经营者的个体需求,其包含的内容也只能是核算与反应“会计主体”的内部信息。当前的会计理论四大假设之一就是“会计主体”,主流研究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是核算或监督或反映或管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核算和反映业务层面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生产必须是孤立的、个体性的,这就从理论上人为割裂了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信息联系,认为会计信息就必须是个体化的生产过程,,把会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局限在每个“会计主体”的内部,从而无法全面充分地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信息,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
3“.被动”性约束无法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传统会计是以“会计主体”为基础建立的。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会计主体”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会计信息。“但通常情况下,对外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提供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权力或法律‘迫使’的结果。”,这在种“被动”性的约束下,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有修饰与失真的可能性。从会计信息的监管者的角度看,其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来约束会计行为,来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实践证明,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这种“迫使”的约束下是不可能避免的。经济活动的互为条件、互为前提,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与真实的惟一条件,是对信息真实性比较和验证的条件,但在现有理论下不可能提出反映各个“会计主体”之间联系的要求。仅靠“会计主体”的自我监督来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不仅是不科学和难以实现的,在逻辑上更是矛盾的。通过上述阐述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的社会需要与个体产生的矛盾既是会计信息监管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是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信息监管的新思路
会计信息监管所面临困境的理想解决办法就是改变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会计主体”假设使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转变为社会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这并非不可能,因为会计信息产生的基础条件是合法性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契约,可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对契约的管控力,构筑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处理模式,来完成会计信息的加工和监管。
1.利用社会组织集约化汇总会计信息
税务机关可以查验交易票据,公正机关可以鉴证交易合同与契约,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监督交易行为,而银行则可以管控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由此造成了会计信息的社会感知性,并形成了若干汇集点,不仅产生了由社会组织处理会计信息的可能,信息的汇聚也形成了集约化加工的可行性。
2.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处理会计信息
篇6
【关键词】网络营销;汽车行业;现实问题;优化策略
一、汽车网络营销中的现实问题
虽然汽车互联网营销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有助于企业展开全方位的市场营销,使其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随着互联网营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采取互联网营销的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中,不乏一些经销商会采取卑劣手段恶意诋毁对手,再加上网上相关信息可能涉及造假等问题,使得消费者在网上购车更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汽车互联网营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具体分析如下:
1.交易风险不断加大。由于我国互联网交易平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网上交易存在的风险较大,易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汽车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营销的过程中必须在网上进行部分交易,如汽车的首付和办理的手续费,很多客户在对汽车进行挑选之后会选定产品,但是也会不断改变自身的决定,因此会对已经进行部分交易的企业申请退款,并采取各种维权措施进行投诉,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汽车销售企业面临很大的交易风险。一旦交易风险产生就会对整个销售商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其市场声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互联网营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汽车行业的互联网营销进行规范,对交易平台进行有效规范和完善,以降低汽车企业的交易风险。
2.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虽然很多汽车经销商纷纷选择互联网营销模式,但是面临的各方面竞争也不断加剧。首先,同行业的竞争不断激化。随着世界品牌汽车的不断涌入,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品牌影响力,在互联网上的营销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国内汽车品牌压力倍增。其次,如果客户在互联网上得不到满意的服务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故而对企业进行恶性评价,使企业在互联网营销过程中的声誉下降,进而导致营销策略陷入困境。此外,国家相关政策对互联网营销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交易平台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市场风险不断加大。企业所有的营销行为都会伴随着市场风险,互联网营销也不例外。互联网营销虽然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征,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的市场风险会更大。因此,汽车互联网营销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时刻面临严重的市场风险,比如市场开拓风险,当汽车销售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开拓,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面临一系列经营风险;另外,市场维护风险也较大,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汽车整体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要对现有的营销方式和渠道进行维护,故而使得企业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变为“沉没成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改善汽车网络营销效果的优化策略
1.提高汽车品牌竞争力。品牌作为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品牌的培育,以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对汽车互联网营销而言,要不断加强对自身品牌的培育、宣传和管理。尤其是国产汽车品牌,由于市场知名度较低,难以与国外汽车品牌相抗衡,营销策略的有效性也难以真正有效发挥。所以,要在现有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广告宣传、人员推销及促销活动等来增强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同时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而这也是目前汽车互联网营销实现自身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2.加强与线下实体店的合作。汽车互联网营销具有虚拟性,无法提供实体店带来的具体化服务,这是其短板所在。所以,汽车互联网营销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与实体店的合作,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汽车互联网营销的发展具有稳定的根据和依靠,一旦发生风险就能够通过发挥实体店的优势进行公关处理。网络营销与实体营销相结合是目前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效营销方式,能够在现有稳定根基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发展。
3.完善相关的网站服务。服务是网络营销吸引客户的重要措施。我国汽车品牌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完善网站的构架,也有必要开展行业服务和业内交换工作,以此传播自身的品牌与内涵。同时,要不断实施差异化的汽车网站服务,在内容宣传及信息互动方面形成特色化的工作作风,在设计和创意方面要做到独特性,与其他网站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网络的推广方面,则可通过加强与网站的合作,深化信息的公共服务,将信息资讯及广告进行进一步整合以向消费者宣传。此外,还可以与专业汽车网站进行互动,与企业产业协会等机构进行深入合作,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合作,以此提升服务质量,使得网络营销更具有目标性。
参考文献:
[1]王万利. 汽车互联网营销模式面临新变革[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 2014(13):33-34.
篇7
一、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欧债危机产生和持续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总体上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个层面来分析和解读。
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冲击,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并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政府不得不在原本高企的债务水平上继续推进杠杆化以应对危机,导致政府债务水平激增,最终出现无法偿付的债务危机。而希腊债务危机成为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导火索。当年为了加入欧元区,希腊与高盛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实现自身外币债务的缩减,从而达到欧元区财政赤字率的要求。但希腊为此也付出了长期向高盛支付高额回报的巨大代价,从而使希腊无论是经济竞争力还是债务水平都逐渐陷入泥沼,最终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引爆债务危机并持续扩散和蔓延。
欧债危机长期蔓延并难以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是欧元区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缺陷,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进程严重错位。以希腊为代表的部分竞争力较差的国家在自身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勉强加入欧元区,其自身的问题和矛盾虽一时得以掩盖,但随后仍逐步凸现并最终爆发,从而拖累整个欧元区。相对于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区财政政策不统一、欧洲央行缺乏最终贷款人角色,南北经济体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导致欧元区缺乏解决危机的高效手段,使债务危机持续蔓延。
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根源是欧元区部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与其为维持老龄化和高福利社会而产生的国家债务水平严重不匹配。如果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私人金融部门发展的脱轨,那么欧债危机就是以老龄化、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条件下公共金融部门财政管理的异化。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福利的刚性特点以及争取选民等政治需要,欧洲弱国通过大肆举债维持高额的国民福利。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高额福利与其本国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效率水平即国家竞争力并不相符,也就是说,其经济实力与国家竞争力无法长期支撑其福利水平,只能不断提升债务水平。这种低竞争力国家的高福利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无以为继,经济增长的乏力使国家债务、国民福利、国家竞争力的矛盾迅速凸现,国家财政被高福利社会绑架而无法自拔,导致国家财政面临破产风险。
二、欧债危机的现实困境
欧债危机已持续三年之久,而预计未来3—5年内仍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之所以积重难返、危机干预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三大现实困境持续发挥影响,制约了欧债危机的快速有效解决,导致了欧债危机解决进程缓慢。
一是欧洲重债国深陷刺激经济增长与缩减财政支出两难困境而左右摇摆、无法自拔。全球金融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整体面临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各国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普遍处于历史高位。从2011年全年来看,欧盟及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葡萄牙等主要成员国GDP同比增速呈现四个季度逐季下行态势,投资与消费都出现持续萎缩,失业率不断攀升,其中西班牙和希腊失业率一度超过20%,而失业率最高的这些国家恰恰也是欧债危机中最具危险性的,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累积。同时,虽然银行流动性有所改善,但由于补充资本充足率等需求以及受经济不景气、投资与消费持续下滑的影响,银行流动性并未有效注入实体经济。如何在财政紧缩、满足救援条件的同时有效刺激经济和保障就业将是重债国未来最大的挑战,而这一过程必将艰难而漫长。
二是欧元区经济体综合实力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欧元区政策出台的效率和效果。欧元区各国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债务水平等诸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的国家,未来其债务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要求其加强财政纪律的实际约束力和操作性如何令人怀疑,可能会继续拖累整个欧洲经济,成为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例如近半年西班牙债务问题凸显。欧元区经济体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并非短期能够改善,为欧洲经济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三是欧洲国家内部、各国之间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博弈大大制肘欧债危机解决进程。事实上,就危机本身而言,欧元区有解决危机的能力,通过“财政契约”、再融资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也已初见成效。但欧债危机的解决进程却艰难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洲既面临着致力于美元霸权的美国等国际力量的挤压以及全球主要评级机构的打压,也充斥着欧元区及欧盟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博弈,涉及到修改各国法律、执政党民众支持、缩减福利开支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欧洲各国需要经过反复博弈来找到利益平衡和妥协的解决办法,需要根据事态发展的严重程度倒逼大家形成一致意见,这都大大阻滞了欧债问题的解决进程。这就如同美国国债违约危机中的政治博弈,这种一致性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候才能达成,但终究会达成,否则结局对博弈各方都是损害。
三、欧债危机的解决思路
从长期来看,欧债危机的总体解决方向必然是推进欧洲一体化。辩证的看问题,欧债危机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欧洲国家面对问题思考解决思路,大大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欧洲一体化历史上的里程碑。统一的欧洲是历史的趋势和潮流,当前实现了货币一体化的欧洲,正从有限的财政一体化走向完全的财政一体化,其理想的未来将形成统一的类似美利坚合众国的“欧巴罗合众国”。
就中短期而言,欧债危机的解决路径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振兴各国实体经济,寻求各国经济平衡,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使社会福利与经济实力相匹配。欧洲各国要规范财政金融,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处理好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希腊、葡萄牙等“欧猪五国”来说,要进一步强化财政纪律,使本国国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财政资金更重要的用途在于培育本国的实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欧洲各国才能有效推进财政、政治一体化进程。
其次,为有效遏制当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需继续强化ESM等救助机制作用,必要时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加快推进财政一体化进程。目前欧洲也正朝着这一方向缓慢前进。2011年底以来,欧元区采取的几项重大措施。一是欧盟峰会26个成员国缔结了“财政契约”,同意加强各国财政纪律,并强化了EFSF和ESM等危机救助工具。二是欧央行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实施了两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以1%的低息向欧元区银行提供了1万亿欧元的贷款。三是2012年9月份欧洲央行议息会议上,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启动OMT。央行要求西班牙等重债国推行债权国家要求的严格的财政缩减以及改革计划,在此前提下央行帮助相关国家压低举债成本,为重债国争取时间制定较长期的危机应对措施。同月,德国裁决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ESM(欧洲稳定机制)合法。目前欧央行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宽松的流动性政策,而对于发行欧洲统一债券的讨论也此起彼伏。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66-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均经济增长保持了近10%的快速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1、国际方面
从国际方面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
2、国内方面
从国内方面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1)资源能源难以支撑
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占有量方面, 45种主要矿产资源我国人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2)生态环境难以承受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005年接受环境监测的522个城市中,有近四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在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市、县中,有一半以上出现酸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临近生态阈值,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继续扩张。
(3)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
产业要在国际上开拓市场,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靠劳动力、土地资源、政策优惠发挥“成本优势”;获得一定的资本积累进行研发产生“技术优势”;然后自创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品牌优势”。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急需探讨的重大问题。
二、解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建议
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1988年,联合国理事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指出: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出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使得这次大会成为人类社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应当学会珍重自然,爱惜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一种可以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没有把它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源泉的错误态度。
2、加强防控风险
加强防控风险,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
3、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需求结构,着力提高社会最终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在调整、转型中科学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功能,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性转变,根本上要依靠深化改革,依靠市场体制机制的保障。
篇9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和货币政策不断调整,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别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个层面探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解决对策
一、小微企业概况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有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注册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的重要基础。小微企业规模小、资产总量低、经营风险大、生产技术较落后等使其成为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题,并且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近些年来,由于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持续波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结构性问题,社会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的迫切要求,在转型中必然会淘汰部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步伐的企业,其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压力最大。一方面,小微企业是经济组成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其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以融资难最为突出。
小微企业融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创新发展,涉及到实体经济运行与金融体系的紧密结合,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层面
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如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式经营、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信用水平较低等,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在因素。
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难。小微企业无法达到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不能像大型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那样在资本市场通过发现股票、债券、信托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另外,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对于直接融资渠道的监管较严,短期内小微企业难以涉足资本市场。二是间接融资难。间接融资主要通过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条件有限,银行出于贷款成本及风险的考虑,往往不愿贷款或贷款成本较高。此外,部分小微企业对于融资政策和金融工具与产品不熟悉,缺乏适宜的融资理念和策略,这样使得企业和银行间的鸿沟不断扩大,银企沟通不畅,造成融资困境。
(二)银行层面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和资本市场的中介,对于企业通过贷款改善资金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营利性组织的商业银行,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追求最大利润是其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是其经营原则。基于其经营原则和风险等方面的考虑,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在融资工具创新方面,银行也没有进行有效地创新和提供适合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的金融产品。另外,缺乏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贷供给与需求出现了双向操作问题。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短期内的扩张和收缩,这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伴随着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也应运而生,对于大型工商企业融资的门槛提高,更何况是本身处于先天弱势的小微企业。
(三)政策层面
政策层面包括政府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与优惠政策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用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意见与行动。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先后出台了一些鼓励小微企业发展、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但这些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三大货币政策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近些年来,由于外汇储备被动扩张,使得基础货币量迅速膨胀,为了缓解通胀压力,中央银行不得不频繁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回笼基础货币。由此带来商业银行信贷在短期的紧缩,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产生一定的冲击。即便之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仍然存在“惜贷”现象,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不言而喻。
在金融监管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新的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缩,而对于小微企业融资并没有差异化的监管和信贷政策,这必将对一些致力于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产生影响,从而成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成因。
政府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欠缺,货币政策的调整使得商业银行信贷在短期的扩张与紧缩也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产生一定的冲击。一方面政府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控制银行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希望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以改善其融资难题,这种矛盾也是小微企业困境的难以摆脱的原因之一。
三、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改良
打铁还需自身硬,小微企业要想破解其融资困境,还必须从自身改良做起。首先,小微企业应转变其经营理念,通过改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加强资本运作,从自身劣势逐渐转向优势,逐渐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其次,小微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应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引进和创新技术,增长其利润空间,从而保持资金的充裕和流动性。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参股等运营方式,加强小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资本实力,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
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于实体经济的投入,逐步减少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以避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企业的打击。小微企业自身也应重视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其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从各方面增强企业竞争力,完成企业转型。
(二)银行创新融资渠道
首先,银行要通过创新信贷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制定适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细分战略,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金融产品、营销以及风险控制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业务体系。对小微企业实行形式多样的信贷业务培训,帮助小微企业寻求转型的有效途径。银行通过开展金融创新拓展自身收益渠道的同时,也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实现了银企信贷关系共赢的局面。
其次,构建中小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按照“小银行优势”理论的观点,银行规模与提供的服务于企业规模和需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服务成本的角度考虑,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最后,商业银行变其“惜贷”的态度为谨慎放贷,在其主要业务由信贷向中间业务转型的同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对小微企业进行适量的信贷融资,这样不仅扩大银行自身收入来源,也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现金流。
(三)政府改善融资环境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放松金融管制与有效金融监管以及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与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三方面的关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使得有效激励小微企业成长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通过政策的扶持,促进小微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另一方面差别化的政策又不至于被缺少竞争优势的小微企业搭便车,成为企业转型和成长的束缚。
企业的创新离不开宽松的制度环境,包括便利的融资条件、较少的行政审批限制。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财税及监管方面的政策,使得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时能够按照“大数定律”确定信贷违约风险。在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营业税征收时适当减免,减免部分可用于核销小微企业贷款坏账,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经营利润的所得税税率适当下调。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恢复小微企业改善其融资困境的信心,对于金融市场也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和示范效应,引起金融企业对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视,从而创造一个适合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环境,进而逐渐突破其融资瓶颈,迎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时代。
篇10
惨烈的九月行情让偏股型基金全军覆没。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9月30日,813只基金(不计货币型和QDII)中,只有5只债券型基金获得正收益,最差的一只偏股型基金亏损幅度已高达32.1%。即便经历了“国庆节”后两天的反弹行情,至10月13日,偏股型基金依然无一正收益,仅10只债基为正。
如何能挽回一些难堪的面子,为“荣誉”而战?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除范迪钊之外,还有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国投瑞银策略分析师吴土金,他们将集中讨论四季度基金的不同“过冬”策略。
市场仍处底部区域的左侧
《投资者报》:南方基金近期了题为“寻找中长期底部”的四季度策略报告,判断四季度A股将延续震荡探底、伺机反弹的走势。这个标题的指向非常明确,得出它的逻辑是什么?
杨德龙:我们大致从四个方面对四季度策略做了研究,从国内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速平稳回落,这是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并不是经济本身出现问题,因此经济增长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
当下通胀已是强弩之末,流动性的持续收缩和经济增速的回落必会导致通胀回落。到了明年,通胀也许不再是问题。
具体到A股市场,我们认为,虽然股市精确底部难以测算,但据A股在2005年11月(资金供求极端恶化)和2008年10月(经济极端恶化)形成的两个大底的标准来看,目前已逐步进入底部区域。估值上看,当前的整体PE水平相当于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的整体PB依然高于2008年,极端情况下,如果PB全部回归到2008年,上证指数还有20%以内的下降幅度。
整体看,市场仍然处于底部区域的左侧,短期内将继续向下寻求支撑,四季度将延续震荡探底、伺机反弹的走势。
《投资者报》:根据上面的判断,南方会执行怎样的投资策略?
杨德龙:南方的投资策略将以α策略为主,通过精选个股和行业来应对股市的震荡波动性。
重点配置行业:逻辑一是三季度经济回落,通胀和成本压力都会随之回落。在此阶段,最受益的行业是成本压力缓解、毛利率提升的中下游制造业,如工程机械、汽车、电力设备等;二是随着通胀见顶、政策担忧减缓,逐步加仓低估值的金融、地产等板块;三是下半年通胀回落后,居民真实收入和购买力将再次回升,因此可以布局消费品。主题投资看好保障房受益板块,如水泥、建材等。
无限供给和有限需求交织
《投资者报》:汪晖最近对A股当前面临的困境与2005年、2008年的不同做了研究,今天的困难与前两次有何异同?
汪晖: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2005年市场低迷,投资者不满的是股权分置,大股东与流通股利益不一致。当股权分置改革之声响起,制度变革催化了一轮牛市开始。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我们担忧经济衰退。但四万亿投资计划扭转了市场预期,股票市场先于实体经济大幅度反弹。今天,A股市场同样低迷,估值与2005年和2008年基本相同,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却复杂得多。
首先是金融危机的阴影再次袭来;其次,从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看,我们面临的是无限的供给和相对有限的需求。无限的供给表现在中国股市市值大幅扩张,总市值从2000年末5万亿元升到今天30万亿元,流通市值更从当时1.5万亿元扩张至约20万亿元,增长12倍多。中国证券化率已达75%,未来仍将快速增长。
需求的有限从流通市值与储蓄余额之比来度量,2000年末该比值仅0.24,2005年末为0.07,今天上升至0.60。供给相对于需求快速膨胀,使估值中枢系统性向下,这是我们面对的又一困境。
《投资者报》:诸多困境下,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汪晖:答案是肯定的。历史统计上看,优秀企业完全可以穿越经济周期和各种危机。例如,扣除重组股,从1995年到今年中期,历经约17年,大约有15%的公司带给我们年均15%以上复合收益率;同样,2001年到今年中期,有约8%公司给我们15%以上复合收益率;2008年到今年中期,有约7%带来19%以上复合收益率。
因此,不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A股中都有10%的优秀公司有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高回报。我们的出路就在于以PE和VC的视角挖掘公司的长期价值,以巴菲特式的理念在无限中寻找有限的投资目标。
“现在投资不适合跑来跑去”
《投资者报》:国投瑞银和国泰四季度怎么“过冬”?
吴土金:我们认为四季度国内经济将继续面临增速下滑、通胀高位、政策难松的态势,且A股扩容压力大、资金面偏紧,此背景下,难现趋势性反转行情。但另一方面,整体估值中枢不断下移,政策最紧阶段正在过去,一旦市场捕捉到积极信号,四季度仍有望出现阶段性反弹机会。
具体的投资方向,国投瑞银建议三条主线布局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