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1

>> 文化视野下高等教育的功能研究 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探析 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 刍议高等教育评价下新视野的研究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多元文化视野下高等教育中的通用性教学设计研究:基于美国的经验 文化传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畲族高等教育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文化管理视野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述评 国家战略视野下的美国高等教育 探究高等教育评价下的新视野 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研究 女性主义思潮视野下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中外研究者视野中的金融危机与高等教育 社会变革视野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田建国.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10430(2).

[3]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2.

[4]理查德・诺顿・史密斯.哈佛世纪[M].程方平,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27.

[5]谈娅.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0126.

[6]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01103.

[7]黄亚果.红色旅游载体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5157.

[8]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1921.

篇2

2014年12月,鸿茅药酒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研讨会在鸿茅药酒的故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召开,这次论坛是对鸿茅药酒于2014年11月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国务院文件“国发〔2014〕59号”的总结和见证,同时也作为对中国药酒文化的一次献礼,梳理药酒的传承与发展历史,向世人展示中医药“大药大方”的传统力量,从而增强人们对药酒的认知,促进中国药酒文化的发展。

此次论坛邀请了政府主管单位相关领导、行业专家等,共同探讨了鸿茅药酒取得非遗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以及未来传统药酒文化的发展方向,探讨了中国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问道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就未来中国药酒发展的重心达成一致:文化传承是中国药酒发展的“核武器”。这一共识是以鸿茅药酒近三百年的发展为例,研究得出的重要结果,同时也意味着“文化传承”将成为中国药酒发展的驱动力,靠文化的力量推动传统药酒发展,是行业腾飞的关键。

药酒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

论坛上,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就“中国保健产业需要功能也需要文化”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也发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传统药酒文化与新消费行为”的讲话。他指出:药酒作为我国的传统消费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灿烂的药酒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文化对我国药酒消费者的消费存在重要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空前关注使得药酒市场越发引人关注。在这种形势下,研究药酒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主任还谈到,通过研究现代消费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不难发现,现代的消费不仅仅是物的消费,还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味。而药酒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日常饮食消费品,其消费行为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必定有着潜在关系。业内人士必须从界定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概念着手,并将其运用到对药酒品类消费动机影响机制的研究中。通过这样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维度提炼药酒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毋庸置疑,文化传承必将成为药酒发展和营销实践的主线,对市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鸿茅文化对中国药酒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在鸿茅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生产车间、鸿茅文化馆等,对鸿茅药酒的历史传承有着较深的认知。鸿茅药酒配制技艺包括:67味药材合理配比,独特的选药、炮制、煎膏、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工艺等八步69道工序。独特的八步酿酒法,成就了鸿茅药酒卓然的品质和功效。其最后一道神秘而独特的工艺来自晋楚遗风,起源于三千年前周室天子祭祀神农远祖的仪式,鸿茅名中“茅”之真义,便是发隐于此。经过秉烛焚香祷告之后,再以茅束缩酒,滤除残渣取清液,始成了一剂“济世宁人,饮之奇效”的灵酒妙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在五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药酒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鸿茅药酒古法酿制工艺自乾隆四年始,至今已传承了近300年,独特的文化积淀是其永恒的灵魂。鸿茅药酒地处优越的自然环境,拥有独具特色的酿造工艺,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汲取蒙藏医学精华,对研究中华药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现代中药制剂的科学研究与工艺创新也具有借鉴与启迪意义,影响极为深远,使传统药酒旧貌换新颜,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保持药酒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发扬

药酒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与历史的沿革息息相关,药酒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当代要继承中国优秀的药酒文化遗产,尤为重要的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继承是基础,发扬是关键,两者相辅相成。药酒不仅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如果抽掉其文化内涵,就不会有好的药酒产品。在药酒的开发和创新中,鸿茅药酒将这样的理念一以贯之,始终坚守。鸿茅文化内涵丰富,正是有了这样以独立性为基础的文化传承,才多年来一直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可以说鸿茅药酒是继承和发扬中国药酒文化传统的一个典型范例。

篇3

关键词:酒文化;动画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230-02

酒文化题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包含的内容和蕴含的价值是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挖掘的,用怎样的方式去提炼和创新酒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并运用于动画创作之中。

每个国家在制作自己的动画片时都是基于自己本国的文化传统及文化习性的。所以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首先要有符合它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应该充分尊重观众的审美能力,融会深邃的智慧、纯真的童心、奇妙的想象、真挚的感情。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的中国儒、道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一、传统与非传统的酒文化故事

传统的酒文化故事:

1.神话传说类

仪狄酿酒、杜康酿酒等。

2.民间故事类(人物传记、企业文化)

民间故事类有水浒传、杯酒释兵权、饮中八仙、清圣浊贤、竹林七贤、煮酒论英雄、文君当垆、汉高祖醉斩白蛇、鸿门宴、鲁酒薄而邯郸围、酒池肉林等。

非传统的酒文化题材:

1.幽默搞笑类

2.情感类

3.剧情类

4.教育类

二、传统的信仰崇拜

酒文化题材中的传统信仰方面,人们把酒作为一种祭天祭神的一个道具,对神的一种敬仰和祈祷,把酒当作沟通工具来与天神相互交流,相信以酒作为五谷的结晶能够得到众神的庇佑,能够化解一切艰难困苦,这样就构成了中国民间对酒的原始信仰。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创造。这种精神文化创造,贯穿于酒祭、酒卜、酒禳、星占神供、禁忌以及民间关于酒、曲的酿造和泉、土的利用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中。

三、伦理道德礼仪

在酒中的道德礼仪方面,其中包含的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维护、长幼之间的孝义情感、上下级别之间微妙变化。构成了传统酒的伦理道德。

四、酒文化精神、性格

在酒文化精神、性格上来看,对于动画题材上的内容是每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本土文化性格的影响:像中国的酒文化中的豪放的酒文化情节,渐渐地辐射在周遭的各个层面,在个人的性格、做事的方式方法、生活的模式、待人交往的方式等,酒文化情节导致中国人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反应有特有的模式。同样的方式,动画题材中的人物性格和外形塑造可以注入一些酒文化精神、性格。这种富有中国特有的酒文化精神对于角色的塑造上有很丰富的造型空间。例如中国酒文化在精神上的本身的差异就很大,南北方的酒文化差异是一刚一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呈现方式,这也在人本身的精神塑造在大环境中的不同,南方的更为腼腆秀气、清秀淡雅,北方的则更为豪放大方、果断刚烈。动画的角色塑造的过程中,这种酒文化精神的内容赋予角色灵魂最灵性的一面,更近一步的从角色的本质上来创作,将实实在在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素材植入角色中,避免了角色造型的视觉泛滥和对角色人物在剧情中的不适用。

五、酒文化的趣味

中华酒文化从趣味上来讲,也有很多种类型。第一,酒本身的色、香、味。第二,酒器具的颜色、纹样、装饰、形状等。第三,酒文化中的游戏活动,包括行酒令等。 这三种类型是酒文化趣味中的几点,酒文化题材的动画怎么从酒文化的趣味当中吸取养分,最后通过提炼和创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装酒的容器向来就是收藏家门特别喜爱的物件,不仅仅因为他的实用美观的价值所在,背后所投射出来的文化魅力也很有价值。在动画创作中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和研究,这也是在动画剧本策划当中前期必须完善的一个步骤,道具设定。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在剧中的作用功效是不一样的,酒壶、酒碗、酒坛、酒杯等散发的使用价值和固定的阶级文化给予动画创作者无限的想象。在酒文化题材的动画作品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酒壶、酒碗、酒坛、酒杯这几种。原因来至于动画题材的历史性的特征,大多的酒文化题材作品都是以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和传统的民间故事为主,这也在道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的道具都是以常见的几种出现,在道具的使用和选择上没有更多的研究。

篇4

文化:在酒桌上传承

山东人善饮酒,天下皆知,山东的酒桌文化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座次表、行酒令、劝酒词……五花八门的山东酒桌文化礼仪绝对会让你哑口无言,乖乖就范。而说到这种酒桌文化的起源,还得追溯到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之后,就衍生出了一系列规范约束人们饮酒的条条框框,即酒德、酒礼等,完全把喝酒这种行为纳入到秩序道德的范畴之中。但这一系列的规章条例并不影响人们对酒的喜好,也没有束缚人们对鲁酒的追求。这种对酒的需求,到了魏晋上升到了极致,以至于魏晋士人说“三日不饮酒,觉神情不复相亲”。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极为形象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整体风貌。

与山东人同桌共饮的人肯定深有体会,山东人那种豪爽、憨厚、倔直的性格在饮酒过程中得到了淋漓致尽的展示,甚至有时会让某些远方朋友招架不住。那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触,似乎在这方齐鲁大地更能获得人们的共鸣。但实际上,论酒量山东人比不过蒙古人,而论饮酒的猛烈程度,山东人也比不上东北人。那么至于山东这些颇多的酒桌风俗和礼节,到底是好是坏,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看到的是山东酒桌文化的俗文化,比如请客送礼、聚饮酗酒,他们认为酒沦落成打通关节的必需品,李白挥毫的潇洒、文君当垆的浪漫、贵妃醉酒的雅致都荡然无存。而有的人看到的是山东酒桌文化的重大影响,调节气氛,活跃主宾,让大家吃得尽兴,玩得开心,增进宾客之间的交流,加深感情。

虽然大家对山东酒桌文化的争议一直存在,但是因为酒的激发,催生了很多千古流传的动人诗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杜甫《饮中八仙歌》有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杨万里在《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写道“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由此可见,酒桌上传承的不仅仅是喝酒的文化礼仪,还有酒后传承的文学文化。

承载着褒贬不一的言论,山东酒桌文化是依然兴盛还是传承断代;依托厚重的齐鲁文化,鲁酒的未来又是何种前景;鲁酒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否运用并发展好鲁酒文化……深挖鲁酒文化,了解鲁酒发展近况,我们还需走进鲁酒,了解鲁酒文化的发展渊源。

发展:昔日的辉煌

中国是酒的故乡,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飘散着酒香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翻开《二十五史》有关酒的记载更是无处不在。而谈起鲁酒的发展史,在中国白酒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与山东悠久的人文史一样久远。

“兰陵美酒夜光杯,玉碗盛来琥珀光”,作为鲁酒的代名词,兰陵美酒拥有三千多年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产于齐鲁三大古镇之一“景芝镇”的景芝景阳春酒,自元末清初伊始,也有千年历史;孔府家酒始酿于孔府内的酒坊;扳倒井始于唐末;就连泰山酒也是历代皇帝祭祀的泰山脚下的酿酒坊酿造。

作为中国的消费大省以及全国白酒生产第一大省,山东拥有白酒生产厂家近600家,兰陵、孔府家、泰山、景阳“四大家族”,以及景芝、扳倒井、琅琊台、古贝春、趵突泉等“金刚”,其酒厂年销售量逐年增长。

时光辗转到现代,鲁酒没有辜负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熏陶,其发展并没有辱没自己高贵的出身。1985年孔府家在全国推出了第一个低度白酒品种,引领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当其他企业还处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沉睡中时,鲁酒第一个推出了广告营销的模式,并大获成功;上世纪90年代鲁酒异军突起,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鲁酒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白酒市场创新的引领者,开启了白酒市场营销的新时代。

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引起了千万血性男儿的思家情怀;而一句“饮不尽的豪爽——扳倒井”,又将山东人的豪爽彰显得淋漓尽致。孔府家、景阳春、泰山特曲、秦池、孔府宴、扳倒井、董公酒、喜临门等诸多鲁酒品牌都在这一鲁酒兴盛时期大步走向全国,并且依靠这种广告营销模式迅速占据中国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1996年成都糖酒会鲁酒猛烈的宣传攻势,让竞争对手们目瞪口呆。而广告宣传更是铺天盖地,肆意蔓延在中国白酒阵地的上空。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鲁酒的兴盛之路也未能逃过这老话限定的宿命。随着秦池“标王”的负面效应以及消费者“川酒鲁卖”的错误认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鲁酒开始呈现严重的下坡之势,其各白酒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都严重下降。在消费者心目中也一度形成了“山东无好酒,产品全靠过度包装”的认知印象。鲁酒淡出人们的视野……

瓶颈:不堪回首的尴尬

一招之伤,必有性命之忧。1997年,秦池“标王”事件绝对是鲁酒不愿回首的痛。“勾兑酒”引爆的危机炸弹不仅炸毁了秦池,也不同程度地波及了其他鲁酒。“标王”的荣耀、风光和现实利益被炸得无影无踪,鲁酒一个个偃旗息鼓,在生存与亏损的线上挣扎。

篇5

中国黄酒天下一绝。中国黄酒的代表――绍兴黄酒以其低度、营养、保健及卓越的品质为世界各地消费者所喜爱。作为国内黄酒龙头企业的领头人、绍兴黄酒的薪火传人,傅建伟始终以振兴绍兴黄酒这一民族传统产业为己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致力于做大、做强、做优黄酒主业,使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在规模、技术、质量、效益等方面均居黄酒行业领先地位。

打“陈酒”牌?创“新天地”

绍兴黄酒集团现为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之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理事长单位,国内最大的黄酒生产、经营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黄酒生产工艺设备和全国唯一的省级黄酒技术中心,聚集了一批国家级评酒大师,年产优质绍兴黄酒13万吨,总资产40.5亿元,主要产品“古越龙山”、“沈永和”、“女儿红”、“鉴湖”牌绍兴酒是中国首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其中“古越龙山”是中国驰名商标、黄酒行业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和唯一国宴专用酒,老字号“沈永和”是浙江省著名商标,“女儿红”是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连续多年为绍兴市市直企业利税第一大户、绍兴市区工业综合优胜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浙江省纳税百强企业”、“绍兴市慈善之星”等荣誉称号。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主业黄酒销售同比增长1亿元,2006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继续保持着黄酒行业龙头地位。

傅建伟深知,品牌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对于一直以传统生产为主的黄酒企业来说,打破黄酒“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大品牌、大传播赢得大市场的营销理念,这本身就是一大创举,而要付诸实施,不仅需要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更需要管理者过人的胆识。傅建伟仔细分析黄酒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黄酒竞争者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大胆决策,聘请著名演员陈宝国做“古越龙山”品牌形象代言人,2004年首次在央视黄金时段投入6000万元做广告,打响了绍兴黄酒的第一炮。2006年继续与央视进行3年战略合作,持续的广告投入,为中国黄酒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越龙山”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幅提高,销售额更是以50%的速度增长,也带动了整个黄酒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古越龙山”以其引人注目的成长性和良好的品牌影响力,连续三届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6年最新品牌估值为14.19亿元,名列第353位,成为唯一一家进入500强的黄酒酿造品牌,并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古越龙山”还与法国卡慕国际成功签约合作,使“古越龙山”首次进入其全球免税店,为黄酒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傅建伟认为,一个传统产品生产企业,唯有重视传统,取其精华,才能得其精髓而传承至未来。为保留和保护黄酒传统工艺精华,他精心组织力量参与起草制定绍兴黄酒国家标准,保证了绍兴黄酒的品质统一、风味延续。绍兴黄酒的生产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古越龙山”成为首批使用中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企业,并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基地。

傅建伟意识到,黄酒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此,他着力做深做新拥有黄酒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章,在传承黄酒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引进黄酒冷冻、膜过滤等现代新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黄酒业的黄酒沉淀问题;依托中国绍兴黄酒技术中心的技术力量,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合作开展黄酒基础科研,先后进行了“黄酒沉淀原因分析及防止机理研究”、“黄酒制曲新工艺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部、省、市科技进步奖。黄酒是保健型酒种,但其保健机理过去人们一直无法理清,傅建伟组织力量进行多年攻关研究,揭开了黄酒养生保健机理,发现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降血压和降胆固醇活性肽及酚类和功能性低聚糖、r氨基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为黄酒的保健机理提供了确凿的科学依据;他还组织开展节约型企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米浆水回收利用,用板式换热器代替盘肠式煎酒器,减少重油消耗等节能降耗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他积极实施管理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先后通过了ISO9002、ISO14001、HACCP、QS认证,使“古越龙山”成为“产品质量国家免检”企业。

注重人才培养?不忘回馈社会

傅建伟始终认为,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他十分重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学习型企业建设。一是要求干部职工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花巨资、拨专款,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在职MBA学习,鼓励员工参加学习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每年利用黄酒生产淡季开展全员培训,使干部的管理水平、员工的技能素质适应传统黄酒生产企业向现代黄酒制造业基地的转变。二是从制度上做文章,建立了职工学历工资和职称工资制度。三是立足职工职业技能创新基地,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献金点子、“安康杯”文明生产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傅建伟十分注重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一是组织企业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制度。二是切合实际地为职工着想,连续4年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及奖金福利。三是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每年通过“古越龙山”慈善救助基金、困难职工补助、工会互助互济金等形式,救助贫困职工,让他们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建设“古越龙山”特色企业文化,每年举行“古越龙山”文艺演出、职工运动会,办好《古越龙山》杂志、报纸、酿酒通讯和企业网站,为职工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

篇6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品牌;川酒

一、地理标志品牌的研究现状

杨柳(2008)认为地理界定了品牌的外延,品牌是对地理区域的标识,因此一定程度上地理标志品牌等同于区域品牌。牛永革(2007)认为,地理标志品牌是营销学上的概念,体现“地名+产品名”这类产品的特征与内涵。部分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地理标志品牌进行深入研究。王文玲(2013)从社会资本视角进行研究,指出地理标志品牌化建设薄弱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资本现状阻碍了其建设。谢向英(2011)基于战略联盟思想进行研究,指出地理标志品牌同质现象减弱了地理标志品牌的作用,需借鉴战略联盟思想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并推进产业集聚与延伸。汤跃(2013)基于知识产权产业化视角进行研究,指出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经济农业经济的未来走向。

二、川酒地理标志品牌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将地理标志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主要包括植物类和动物类产品;另一类是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白酒属于第二类。部分学者已开展相关研究。崔风暴(2014)基于传统品牌公信力理论,以川酒地理标志品牌为媒介载体,构建川酒行业信用结构体系及度量指标。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提出“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构想,雷蓉(2012)对该战略核心价值进行分析。冉景亮(2014)基于多中心视角对该战略发展现状、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需要通过协同合作寻求整体竞争优势。该战略的提出,提升了川酒产业的竞争优势,但企业间缺乏交流、存在恶性竞争等问题,制约了该战略发展。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川酒地理标志品牌与企业品牌

川酒地理标志品牌的构建与运营,提升了川酒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均衡等原因导致川酒企业之间仍任存在恶性竞争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川酒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设与运营(冉景亮,2014)。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川酒地理标志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明确两者的关系。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以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合理分工,通过创新要素有机结合,经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独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孙长青,2009)。可见,协同创新强调的是多主体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因此,将协同创新视角引入川酒地理品牌与企业品牌关系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认为,通过协同创新,川酒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以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为中心的纽带联系,建立健全川酒地理标志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明确两者的关系,改变以往企业之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从文化传承角度上来说,川酒文化,源远流长,各川酒企业只是代表了川酒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协同创新,真正将川酒文化发掘出来、保护起来、宣传开来,使各企业品牌依托于川酒地理标志品牌发挥出更大的品牌价值;从行业产业角度上来说,川酒也面临着其他地区名酒的激烈竞争,只有通过协同创新,减少川酒企业之间的内耗,整合川酒企业资源,才能使川酒以更强硬的姿态在全国白酒行业之中占领一席之地;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说,虽然白酒产业为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以川酒的名望而言,川酒的贡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川酒有潜力成为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各川酒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川酒发展,提升川酒地理标志品牌的价值,使川酒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3]崔风暴.川酒原产地地理标志品牌公信力研究———结构、内涵及措施[J].酿酒科技,2014(3):109-112.

[4]赵金丽,等.江苏省地理标志品牌溢出效应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31(6):761-767.

[5]冉景亮,等.多中心视角下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战略[J].酿酒科技,2014(4):107-111.

[6]王文玲.社会资本视角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5):83-87.

[7]雷蓉,等.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价值及其构建[J].酿酒科技,2012(9):17-21.

[8]谢向英.基于战略联盟思想的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研究———以福建白茶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2):299-303.

[9]杨柳.论地理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价值实现———基于中国白酒产业的分析[J].软科学.2008,12(22):114-118.

篇7

厚重的张謇文化底蕴,是常乐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今年5月,以东部张謇纪念馆、中部颐生酿造厂、西部官公岛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主要依托的张謇文化产业园获“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东部:张謇纪念馆文化游

张謇纪念馆位于常乐镇状元街东首,是一处纪念性的园林,占地40余亩。主体建筑由张公祠堂、史料展示馆组成。2010年,张謇纪念馆被上海世博局列入“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被新加坡列为“中国历史文化浸润项目”。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旅客20多万人次。

颇具民国建筑风格的史料展示馆内陈列了300多件珍贵文物和1000多幅图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张謇一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业绩,成为江苏省内内容最全、设施最好、功能最佳、档次最高的名人纪念馆。

常乐镇党委宣传委员童国华介绍说,张謇的许多思想在当时都是超越同时代人的,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张謇十分关注近代南通的公益性文化产业和文化艺术产业。他大力兴建博物苑、图书馆、公园、剧场、俱乐部、 体育场等公共设施,为南通公益性文化产业建设呕心沥血,成为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较早涉足文化产业的尝试者。同时,他还十分注重经营性和盈利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对印刷出版、刺绣、戏剧等文化艺术尤为关心,以一个企业家自觉而敏锐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文化事业的经营活动中去,对南通文化产业开发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如今,在张謇“以民为本”思想理念的熏陶和影响下,从常乐镇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纷纷回报家乡,他们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建设,捐资兴建养老院、幼儿园、小学、纪念馆等项目,涌现出了一批批张謇精神的实践者。

童国华说:“将张謇纪念馆文化游作为东部发展的主打品牌,就是希望人们在参观后了解张謇、认识张謇、读懂张謇,通过旅游产业推崇他的思想和精神,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张謇纪念馆二期工程即将启动,规划建设状元府、状元街、古戏台、国学馆、关帝庙等工程,使之成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的又一重要景点。

中部:颐生酿造厂工业游

1894年在“张氏老宅”,张謇创办了颐生酿造厂,厂址位于常乐镇西首,现为南通颐生酒业有限公司。

颐生酒聚百年老窖之精华,融中医中药之精髓,是名副其实的酒中珍品,闻名于世100多年。1906年,颐生茵陈酒在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这是当时中国获得的唯一的世界博览会金奖。同年,茵陈酒被送往意大利参加万国博览会。至1912年,开发的颐生酒品种达到8个之多,曾一度热销全国。1991年,颐生“人像酒”首次销往奥地利;1992年,茵陈酒系列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奥地利、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悠久的颐生酒文化,新一代颐生人规划在颐生酿造厂内建立一座颐生酒文化博物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颐生的历史、颐生酒的酿造过程,体验制酒工艺与流程。

据了解,颐生酒文化博物馆规划分为六个区域。第一部分:创始人张謇,介绍颐生酒厂的由来;第二部分:百年沧桑,介绍颐生酿造厂的历史;第三部分:独特工艺,介绍颐生酒的制作工艺与流程;第四部分:世纪荣耀,介绍颐生在国内外获得的各项荣誉;第五部分:金奖品质,介绍颐生五大系列产品;第六部分:文化传承,介绍颐生酒的历史文化,包括广告文化、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以及颐生酒厂未来的发展规划。另外,酒文化博物馆还将专设品酒区域,供参观者品鉴。

目前,酒文化博物馆策划文案与设计图稿已完成对接,计划将于8月开始动工,对酿造厂的老建筑进行翻修。预计颐生酒文化博物馆将于明年5月开馆,与公众见面。

西部:官公岛休闲旅游生态游

官公岛,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常乐镇的历史文化遗存。南临官公河,北临通启运河。岛内陆域面积约200亩,一条主桥联系岛内外。岛上为原生态植被,四面环水,水质清澈,环境优美。

官公岛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将官公岛划分为几大功能区,包括生态采摘区、休闲垂钓区、观光体验区等等。

官公岛旅游休闲区的规划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农业文化,实现了本地农业的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增产。2012年12月31日下午,海门首届官公岛冬季捕鱼节就在官公岛休闲度假区的官公河畔隆重举行。捕鱼节为人们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官公河渔猎文化、淳朴的民俗民风、原始的捕捞方式和壮观的捕鱼场面,气氛热烈。2013年3月22日,文化常乐系列活动之“常乐草莓节”吸引了不少游客,与村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在草莓节上,大家不仅欣赏到了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也踊跃参与到各种游戏当中,草莓节更是为草莓种植者提供了一次交流种植经验的平台。

官公岛休闲园区旨在打造成为南通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效益最好、环境最优、配套最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发挥好“四大功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基地、农业旅游休闲的乐园、海门乃至南通农业农村形象展示的窗口。

官公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与张謇文化产业形成叠加优势,将成为常乐服务业特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篇8

关键词:张裕;旗帜;品牌;复兴之路

一、张裕红酒的简介

1.1、张裕红酒,中国葡萄酒的旗帜

酒,在中国人眼中被看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葡萄酒,是浪漫的化身,带着一点神秘,让生活变得优雅,被现代人看作是品味的象征。在众多红酒品牌当中,提及中国红酒,人们脑海里便会闪过张裕红酒。这个历经了120个年头的国民老品牌成为了中国葡萄酒的一面旗帜。张裕知名品牌红酒企业占据较大的国内市场份额,更是在国内品牌美誉度中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排名第一位。张裕红酒品种繁多,主要分为白兰地、葡萄酒、香槟、保健酒几大类。为应对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张裕公司将调整未来十年的经营策略,于2012年初对销售组织架构进行了战略调整,成立了自有品牌葡萄酒、白兰地、进口葡萄酒三大销售公司,“三驾并驱”并驾并驱,共同拉动张裕未来十年的发展。①张裕红酒一直以来是国内市场的宠儿,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市场上的进口洋葡萄酒给张裕带来的正面冲击。国外葡萄酒破门而入并且占据极大市场的销售额让张裕红酒在未来的发展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

1.2、张裕红酒,在国际舞台上黯淡失色

在世界十大品牌红酒中,排名第一位为波尔多红酒,在1855年万国博览会上,拉斐庄就已是排名第一的酒庄,波尔多是拉斐酒庄的招牌红酒。而张裕红酒在国际舞台上却略显黯淡失色,仅高于长城红酒一位,位居世界十大品牌红酒中第九位。法国、意大利、德国几大海外国家成为葡萄酒成为进口葡萄酒的巨头,他们代表着中国市场的高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的强势席卷国内市场,与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张裕连同众多国内品牌葡萄酒遭受到进口红酒的强大冲击。进口葡萄酒之所以能够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因其品牌质量、技术的革新、精湛的工艺与营销多样化等多方面强势竞争力。而我国葡萄酒虽然在近几年内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依旧被贴上了“低品牌”“劣品质”的标签。张裕红酒虽然是国内市场的一面旗帜,与国际上进口葡萄酒差距甚远,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但发展的空间还是可以继续延伸的。

二、 张裕红酒,在市场上失宠的原由

2.1张裕红酒失宠的外在原因

进口红酒的凶猛来袭确实是给了张裕重重一击,它抢占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让张裕略显落寞。进口葡萄酒市场发展高涨,在于其强势且知名度、美誉度高的品牌企业。一瓶82年的拉菲价格高达万元以上,一瓶张裕百年酒窖珍品的价格在千元游走,面对价格昂贵和价格略低的两瓶红酒,消费者似乎更青睐前者。中国人常说物美价廉,但在酒的选择上,并不一定低价就能吸引住消费者的眼球,更重要的在于品牌和品质。进口品牌价格高昂在于其品牌形象塑造好、品牌企业文化浓厚、品牌品质过硬,在消费者脑海里烙下的深深的印记。因此,进口红酒席卷国内市场给张裕红酒带来的冲击仅是张裕失宠的外在原因,而真正导致张裕的竞争力不足的另有原由。

2.2张裕红酒失宠的内在原因

张裕自身产品品牌的塑造是其失宠的内在原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由。一个品牌的好坏最关键在于产品自身。张裕的品质是核心问题。近几年来张裕在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现了不规范的现状。为了谋取利益,争取市场份额,酒商弄虚作假,导致张裕红酒市场出现混乱状态。因张裕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作为葡萄酒品牌中的“名牌”商品被商家仿造的淋漓尽致。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而这些仿造品的品质却是被消费者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至此消费者不仅对手中的仿造品产生了抗拒心理,同时也对张裕企业品牌提出了质疑。假冒产品的肆意猖狂,直接危害到的是品牌企业的利益和品牌形象严重受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诚信是品牌企业的根基,品牌的发展要在塑造好产品自身品质与形象的同时,加强品牌的规范管理。

张裕红酒在市场上失宠有多方面的原因,面对强劲竞争对手略显弱势在于品牌不够壮大、品牌企业文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品质出现问题、品牌形象不佳。这些都是张裕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张裕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更让我们坚定了振兴张裕民族品牌的决心。

三、 张裕红酒,品牌复兴之路

3.1品牌的传承与创新,沿用与改变

张裕红酒作为百年民族老品牌,发展老品牌应该正确的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握好其中的度,是品牌复兴的重要的策略之一。企业的品牌和文化是张裕红酒的核心,一味的沿用只会让品牌毫无新意,而一味的改变又会失去百年民族品牌自身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只能在传承中创新,在沿用中改变,才能振兴张裕品牌,使其走的更远道路更宽。

1、文化传承,百年张裕

历经120年的历史,张裕酒文化底蕴厚重敦实,张裕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强势品牌,文化也成就张裕中国葡萄酒行业领导地位。“传奇品质,百年张裕”这一品牌形象已深深植入人们的脑海,并且带给人们张裕式葡萄酒文化理念和消费观。这些深入人心的品牌文化、品牌理念是张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我们必须传承与延续下去的品牌文化。它就是百年张裕,独一无二,无可取代。

2、创新与改变,与时俱进

即便张裕红酒是百年老字号,也不能停滞不前,那样只会加速张裕的老化,并且会使得张裕慢慢淡出人们的眼球。唯有不断的创新与改变,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让品牌存活并且壮大。酒瓶的包装、电视广告、品牌标识、营销模式、推广渠道都是张裕红酒创新的切入点。只有时刻跟进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品牌的策略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3.2品牌形象重塑,坚持以产品为核心

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灵魂和精髓,是品牌建设的基点,也是品牌一切资产的源泉。它代表一个品牌最核心、最独一无二的要素,成为品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重要标志。②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一定是对品牌进行提升与创新。在品牌定位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了解到竞争者的实力,突出品牌最具有吸引力、最与众不同的方面作为产品的核心价值。在我国国内市场,出现了过多的假冒品,这是我们在做品牌重塑时不能忽视的重点。品牌形象因为假冒品的出现,美誉度也会随之下降、信誉度也开始下跌,品牌形象将会被摧毁。因此我们在品牌形象塑造的同时我们应该规范管理,同时维护好市场持续。给张裕,品牌复兴之路营造一个好的市场氛围。

总结

21世纪是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加快实施我国民族品牌的战略步伐,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日趋变幻莫测的葡萄酒竞争市场下,作为百年民族老品牌的张裕应该通过传承“传奇品质,百年张裕”的企业理念,并且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同时只有不断的提升品牌形象,才能使得张裕延续百年品牌并且不断的壮大。(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林著.品牌突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和平.品牌经营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余阳明,戴世福.品牌文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郭欣.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复兴策略探析.[J]2009年第九期

[5]刘文意.中国企业品牌文化战略研究.[J]中国电子期刊网

注解:

篇9

然而回到现实,我们不无忧虑的看到,目前整个白酒行业的美誉度不高,与暴利、酒驾、腐败等这些不良词语的联系,引发了许多人的反思。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疏远白酒,中国白酒的发展,特别是酒文化建设,正在面临一个历史节点的考验。

一个形象力差的行业,我们难以想象它的未来发展空间;若不把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市场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要仅仅看到白酒表面的繁荣,一旦消费者不高兴、不满意、不买账,那么危机随时会来。部分行业已有前车之鉴,我们千万不可大意。

我认为,要“倡导文明饮酒,促进中国白酒文化建设”,进一步打开中国白酒发展的深层制约,就要回答好“为什么饮酒”,“饮什么样的酒”,“怎样饮酒?”这“酒界三问”。

为什么饮酒?

酒是天地共酿、人神相通的产物。从酿酒的神秘过程、饮酒的神魅力量、行酒的神奇效果来看,正如诗人艾青所写,“她是欢乐的精灵,哪儿有喜庆,就有她光临。”通过饮酒,在一种微醺状态下,凡人超越了庸常的生活,飘飘然与天地一体,赫赫然俯瞰众生,体悟到了人生另一层境界。

英雄见酒豪情万丈,“妖魔”见酒原形毕露,正是“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无论是洞房花烛夜,还是金榜题名时,生老病死,人的一生何时少得了酒?

“天不管,地不管,酒管(馆);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吧)”,中国白酒甚至超越了经济周期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千年不衰、万年长青的产业。所以,自古我们就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之说。

此外,中国自古也有以酒养生,视酒为“百药之长”。《诗经》中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说,意思是说饮酒有助长寿。饮酒即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是“身为物所役”。

作为中华药都、华夏酒城的亳州,自古就有以酒养生的风俗,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所以才有曹操诗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华佗更是把酒应用到医疗各个方面,发明了最早的手术麻醉剂“麻沸散”。

饮什么样的酒?

首要的是,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这是一个前提;

其次,要具有地方特色,特色愈是鲜明,发展愈有潜能;

其三,要坚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要求。

如我们古井集团,早在十年前就研制推出了“淡雅香型”白酒,2007年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了中国淡雅香型白酒研究院。

所谓淡雅香型,就是为了适应人们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更加雅致的生活追求,在保持浓香型白酒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酒香细腻、柔和、舒适,口感不冲、不辣、不燥,入口绵软,后味爽净,各种理化指标均指向人体健康。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市面上已经广泛接受并流行淡雅、清爽、绵柔等风格的创新型白酒产品,“少喝酒,喝好酒”成为酒类消费新时尚,这些都确保了中国白酒与时俱进,永葆生机与活力。

怎样饮酒?

这方面我们应向古人学习。

西周时期,为了深刻吸取商纣王“酒池肉林”亡国亡身的教训,统治者作《酒诰》以示警戒,并设专门的“监”、“史”官,形成了禁严繁琐的饮酒礼仪制度。虽然是“无酒不成礼”,但是“饮酒必依礼,饮酒必有仪”,饮酒风范成为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

后来更有诸葛亮等人,借饮酒来考察干部,从酒德看品德,从酒趣看志趣。这可以说是最早的“酒精考验”的方式了。

更有文人雅士,如王羲之曲水流觞,欧阳修“醉翁亭记”,均是借酒抒怀,留一世清名。山野之士、下层人群则是划拳行令,高喊低吼,老虎杠子、大压小,豪爽机智,享人生乐趣。

最具特征的是民间流行的“乡饮酒”:每三年集一乡之人举行一次酒宴,在筵席上请贤能的乡老及乡大夫为主人,举杯明长幼之序,饮酒习宾主之礼,大家通过饮酒,营造和睦相亲、尊卑相让的高雅风尚。此酒俗自西周《礼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至今酒桌上仍能见到一二。

篇10

面对80后独特的消费观念和心理;面对80后在夜场对啤酒的疯狂,在酒吧对红酒的沉醉;面对“后继无人”这个令所有白酒企业堪忧的战略命题;面对谁拥有80后,谁就主宰了中国白酒的未来。我们的白酒企业该如何围绕80后规划自己的路线图呢?

战略路线图——发现80后白酒消费的新趋势

当前,白酒的主流消费群是50后、60后、70后,诸多的白酒企业研究的对象是这些群体,很少有企业关心80后的白酒消费,因为大部分白酒企业眼中没有80后。他们就像定位自己的品牌文化一样,只喜欢远古并怀念过去,忽略了白酒文化的与时俱进,更忽略了80后白酒消费的新需求,80后白酒消费更注重的是心理需求,对白酒核心产品价值的需求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满足消费心理,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心理上的愉悦。《2010商业模式》一书中强调,“以客户而不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以一整套的服务与解决方案而不是以单纯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客户价值”。

也就是说,谁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里,谁第一个感觉到了消费者的消费心跳,谁才可能在市场中取胜,或者领先。这句话引申到80后的白酒消费上,可以告诫我们的白酒企业,如果面对80后,你卖的只是酒,他们是不会买单的。80后今天喝什么,80后明天喝什么,当然80后的地盘80后说了算,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消费群体,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念,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不管是超前还是落后,不管是超值还是贬值,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80后就是80后。

笔者认为,要想抓住80后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研究80后白酒消费的新趋势,经过研究笔者发现,80后喜欢热闹,不喜欢默默无闻的产品和品牌,即使质量很高,他们依然不会掏腰包;他们钟情时尚,源自远古又渗透着时尚气息的产品是他们的最爱;他们追求享乐,消费产品的本身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追求的是个性化的生活;他们充满理想而又容易幻想,他们激情四射而又少年老成。

80后的消费参与性较强。他们喜欢在消费中参与到产品的每个环节,不单单追求产品消费中的满足感,他们更不喜欢强加给他们的产品诉求,甚至更讨厌被动的接受一种新产品。因为他们更趋于流行,更需要在消费时吸引眼球。

文化路线图——把握80后白酒消费的新个性。

对于白酒企业面对80后的白酒消费而言,把传统文化玩出时尚是文化路线图的核心命脉。这也是白酒企业如何与80后融合的重要命题。

就白酒文化而言,中国的白酒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酒文化,即以历史文化、酿酒文化和技术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主要强调文化底蕴。另一种是现代酒文化,主要以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心理需求为依托的文化,主要强调健康、阳光、活力。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走入了酒文化的误区,凡酒文化就必然去追踪溯源,可笑的是一些企业制造、捏造根本不沾边的文化,甚至是牵强附会的“借”文化。而一些白酒企业深入研究现代白酒消费之后,成功的利用现代酒文化,演绎了现代白酒消费的经典,实现了企业的迅速崛起。如枝江大曲的“越来越好,越来越近,每次见面都来一瓶!枝江大曲,枝江大曲,喝吧”;洋河蓝色经典的“男人的情怀”;四五老酒的“听我的歌,喝我的酒,四五老酒,真心朋友”;衡水老白干的“喝出男人味”。

如今,80后已经从学校走进了社会,况且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在企业中担任骨干管理者角色,而咖啡馆或酒吧、夜场是这个群体常去的场所,因此,如果白酒企业还只注重眼前的产品促销和不断标榜久远的历史文化,那么对消费者的情感挽留必将越来越薄弱,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文化认可正像对待京剧表演一样,仅停留在思想意识的底层中,少有人产生饮用冲动。

由于80后一代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传统的理性认知观,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情感态度观。他们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一种感觉或附加价值。因此,在广告与品牌沟通中,传播与沟通的重点是体验产品与品牌价值。

所以,对白酒企业而言,针对80后的消费者们,有时即使你花大力气做广告,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看;产品质量上乘,也不会完全因此而心动,在合适的机会抓住他们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对此,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白酒品牌需要在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思路的开拓上,酝酿一场时尚化革命。年轻消费者,喜欢追赶时尚,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暗示和启发,因此,研究现代消费者的心理是白酒发展未来几年的当务之急。”

从他的话引申来看,我们必须意识到,一场白酒文化的创新运动已经迫在眉睫,而这场文化革新的意义绝非仅仅针对80后,而是事关白酒的发展,要针对整个市场,积极改变行业形象,让所有消费者都感受到白酒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白酒行业要通过考虑如何打动80后消费群,进而找到新的竞争力元素,从而在今后的国际化竞争中独树一帜,活力不减,到那时,白酒将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产品路线图——以产品撬动80后白酒消费

面对80后的白酒消费,我们的白酒企业必须从产品的角度,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白酒的度数呈现低度化。与60后、70后们相比,80后对白酒的消费就是低度化,因为对于这些“尚嫩”的群体来说,高度酒的刺辣感他们还难以承受,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不断的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衡量高质量的标志就是健康。白酒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承品,80后接受的就是:过度饮酒,对身体有害。他们认为度数越高就危害越大。事实上,低度化的白酒更容易让80后感受激情,活力的一面。

二是对酒的口感要求趋向绵甜、软香。有人说,中国的大部分白酒是体力活的人给喝掉了,他们劳累了一天后,需要痛饮几杯烈性酒来解乏,于是刺辣感越强他们的满意度酒越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对于50后、60后和70后来说的,而80后面临的体力活将会有机械化来完成的,80后更善于用智慧代替体力。这就是说80后是温和的一代,他们喝白酒是一种休闲、娱乐,他们选择会更趋于绵甜、软香的白酒。

三是白酒的香型需求多样化。传统的白酒香型很难满足80后消费群体的白酒消费需求,因为80后消费追求的是差异华,他们喜欢模仿“前辈们”喝白酒,但他们更喜欢另类。

四是白酒产品的外延价值要求更高。80后是追求变化而又叛逆的一族,他们喜欢自己钟爱的品牌不断给自己带来新奇的感觉。白酒企业面对80后的消费群,必须在产品定位和产品诉求确定后,在坚持产品核心价值和要素的同时,要不断强化产品的外延价值,比如包装创新、消费诉求等。

五是价格策略。面对80后的白酒消费,更要知道他们尚在自我生存阶段,必须把握他们的价格承受能力。80后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是一个演变过程,短期内他们掌握的资源还有限,他们的收入不高,这就决定了他们现实的消费购买力不高,但他们会消费高于自身承受能力的产品,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或者他们或随着自身购买力的提升把中国白酒消费推向更高的一个消费层次。

六是产品定位要有个性。没有个性的白酒产品就找不到让80后选择的理由。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在深入研究80后白酒消费的基础上,针对80后的白酒消费需求为这一群体定制产品。以满足80后张扬、叛逆的消费特性。

值得庆贺的是,沉寂10年的林河酒业高调复出,在继承其“中国的XO”现代白酒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中国白酒首创技术的“中国静酒”,以其可以加冰、加水任意调和的核心技术,其夜场、酒吧产品的消费风景线,不仅标志着80后有了自己的白酒。也率先开辟了中国白酒的新革命,开创了中国现代新型白酒的新纪元。

营销路线图——让白酒成为80后的快乐天使

面对80后白酒消费,白酒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营销策略的突破口:

一是时尚营销。笔者建议,白酒企业可以将时尚营销作为战术,在市场推广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如:运用文艺表演来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以“酒模特”取代传统的促销小姐,利用声、光、色、形来包装终端产品的推广;运用生动化的品牌形象传播来吸引80后白酒消费的注意力;运用时尚、活力、流行趋势赋予白酒产品新的内涵。如:浏阳河酒利用超女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给原来传统的、死板的,甚至是落后的白酒营销披上了时尚营销的外衣,焕发出闪亮的青春活力。把80后追求时尚的需要与白酒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这既符合年轻一代的消费方式,又体现了中国白酒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