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

篇1

0 前言

生物多样性本身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资源消耗性经济的发展,资源总量严重下降,许多生物濒临灭绝,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与此同时,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实现根本性的提升,促进我国的发展。

1 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现状

城市作为当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其本身在进行人工建筑规划的同时,又融合了许多自然因素,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生存环境上的平衡性。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在城市中建设了许多大规模的工厂,由于其本身没有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处理工业废料、废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净化,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源给生物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许多生物因此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致许多生物被灭绝。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不断向外延伸,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公路以及房屋建设,土地资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下降,基于此,生物本身的栖息地就会逐渐减少,城市建设中留给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空间越来越小,许多生物无法在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定位,逐渐消亡。随着生物的逐渐减少,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给城市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

但是,经过有效的调查,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虽然对城市生物多样性有着一定的认识,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然而从认识的整体上而言,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未做到健全和完善,保护的整体水平未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在这样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化的措施,促使其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全面性的认识,促使其自主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2 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城市的环境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处于发展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有效缓解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对其进行保护,保证城市生态平衡,为城市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另外,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能够保证当前生存区域的平衡性发展,并且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本身的科学性,通过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建设水平,推动城市的发展。

3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性应用

3.1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注重物种多样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在工作过程中,对不同物种在当前区域中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全面性的分析和研究, 从而保证其引种和繁育工作的成功,为物种多样性的实现奠定基础。多样的物种构成对城市中的园林绿地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而单调的物种构成使园林系统相对脆弱,一旦发生不可抗的灾害或者病虫害,就可能失去原有的功能,如美国白蛾这种灾害性的病虫害。

另外对各种不同种类的物种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通过对乡土性物种的科学性驯化,促使其生物多样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种类的乡土植物有机组合搭配,不仅起到了绿化、美化作用,还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较好地反映该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使城市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增加园林绿化中的种类,从而实现植物上的多样性,利用植物,吸引不同的动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其的均匀性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此同时,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并有效保证其整体的生态平衡性,保证其实现长效永续性发展。

3.2 在城乡交错区域进行园林绿化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增强其功能,首先必须保证各个绿化带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各个区域绿化带上的联系性,有利于各个不同种类的物种进行迁移,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第二,在城乡交错的地带,同时也是城市和乡村重要的分界线,在城乡交错地带进行生态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其实现各种动物之间的迁移活动不会受到限制,从而保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城市实现健康高效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绿化趋势是多样性、群落性、生态性和功能性的,乡土树种将更受重视,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景观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4 结语

总之,城市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片面性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促使人们进行自主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运用生物多样性保证园林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并且为城市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平衡奠定重要的基础,最终提升城市整体的大环境的目的,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周福波.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J]. 绿色科技. 2015(5)

[2] 陈晓菲.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海绵城市景观途径探讨[J]. 生态经济. 2015(10)

[3] 邱玲,陈泓,高天. 融合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认知评价的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之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 2016(1)

[4] 沈清基. 土地利用规划与生物多样性——《针对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规划和发展部门的生物多样性指南》评介[J]. 城市规划汇刊. 2004(2)

[5] 张军,董彩丽,王崇,李治阳. 生物滞留设施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6(07)

[6] 张翔,王雪松. 台湾地区EEWH绿建筑评价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演进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3)

篇2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如何保护植物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所造成的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已被人们广泛关注。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解决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使国力增强,同时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因此,采取有效合理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农产品达到无污染、绿色标准,真正做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联系

(一)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由于植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完善了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了病虫监测保障工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与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同时也有效地开发了绿色无污染农产品,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了我国农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做好植物保护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促进与实现对植物资源的保护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在农业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向前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应注重食物安全生产,同时有效利用与保护农业生产的资源、生态及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对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实施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植物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落实相关措施,就要强化相关从业人员及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并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全社会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区、季节与作物的不同及生长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较合理的植物保护保障体系,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采取更加适宜的植物保护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抵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二)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加快新型农药与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要想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时,要对其化学特性、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等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所以,进行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并加快与重视对新型农药的研制,以及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新剂型、新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做好适用性、安全性评估。

(三)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与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联系,这是获更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与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包含植物保护)的一种农业生态体系,其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合理性与科学性,所以对生态农业要大力建设与推广。

(四)提倡生物防治

人们对害虫防治的方法无外乎两种方式: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虽可以快速彻底,但对自然生态平衡会造成较大破坏。相反,采取生物防治,以配合其他相关防治措施,既可改变以往定期施药的状况,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同时还可降低农业成本及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观赏果树;病虫;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

1 植物检疫

在观赏果树病虫防治的过程中,及时地对相关果树进行检疫,不仅能有效地防治病虫扩散,同时还能及时地发现观赏果树中存在的虫害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通过对观赏果树定时定点地检疫,及时地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1]。此外,相关部门能够从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针对观赏果树制定完善的检疫措施,及时地发现观赏果树中存在的病虫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栽培管理

观赏果树在日常生长中,每年冬季集中修剪虫害严重的枯枝叶。清净杂物,剥掉老皮及粗皮。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隐藏的害虫,以减轻第2年的危害;在枝干上涂石灰水,用铁丝钩杀蛀干害虫。在生长季节发现病虫危害时,应及时仔细地剪除销毁,减少下一代或第2年害虫的来源。

除了在季节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针对果树的日常生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2]。在果树生长中,相关部门应定时定点地对果树进行施肥,这些肥料一般以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为主,且灌溉必须依据果树的生长周期决定,适度地进行灌溉。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果树肥料过多而造成的浪费同时还能避免果树病虫害的发生。

在防治观赏果树病虫害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针对果树的密度以及排水防涝状况进行及时地改善,还要综合考虑到果树的通风透光状况,在增强树体抗逆性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减少土壤表层害虫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将表层的害虫与病菌埋入施肥沟中,以此来减少病虫来源。

3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

在观赏果树病虫综合防治的过程中,优质的抗病虫害品种,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对病虫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观赏果树与经济果树的根本区别在于观赏果树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防治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而选育优质的抗病虫害品种,除了能节省一定的经济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在观赏果树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中,相关部门应尽量选育抗病虫害品种之间或种间杂交抗性较强的果树品种。

4 生物防治

在观赏果树病虫综合防治的过程中,生物防治就是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对果树病虫的天敌进行保护[3][4]。这种防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具备高效、绿色等特点。在生物防治中,需要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树立保护益虫的观念,同时能够保护病虫的天敌与有益生物[5]。在当前追求“绿色”的背景下,针对观赏果树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大力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维护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发展规律。

5 物理、机械和人工防治

在观赏果树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中,人们在多数状况下会采用物理、机械以及人工防治等方法。而在物理方法中,管理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温度、光谱声响等方法,对害虫的特异性以及耐受力进行破坏,以此来达到保护果树的目的。而机械法中,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来捕捉、杀死果树害虫,这种方法简单且经济有效。而在观赏果树病虫防治的过程中,管理部门通常会使用黑光灯、性诱剂以及糖醋酒来诱杀多种害虫。这种防治方法简单,且防治效果较好。

6 化学防治

在观赏果树病虫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是指管理人员按照专业人员的指示,使用一定的化学药品,对果树虫害进行杀灭、控制的一种途径。在当前观赏果树病虫控制中,化学防治是果树病虫防治的必要手段,也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化学防治这一方法时,其最大优点在于见效快、效果好且使用方便,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即环境污染严重、天敌杀伤严重以及残毒遗留等相关问题。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在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配制,避免在喷洒的过程中对果树造成影响。

7 结语

综上所述,观赏果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美化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对观赏果树的病虫防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病虫灾害影响果树的观赏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希林.苹果树几种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19)

篇4

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第2条可知,外来物种入侵主要包括对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入侵。海洋是陆地面积的近2.5倍,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因其开放程度相比陆地更高因而更容易发生物种的转移,因此,对自然海域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对陆地系统的物种入侵来说影响范围更大、时间更长久,控制和治理也更加困难。同时,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入侵还可能对沿海国国家主权构成威胁。因此海洋生物多样性存在着比陆地生物多样性更为特殊的潜在危险性。但现实是,在海洋生物入侵方面,无论立法还是研究都落后于陆地生物入侵的防治。预防和控制海洋外来生物入侵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证沿海国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

一、海洋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特殊危害

目前,理论研究领域对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通过分析、研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于外来物种和外来物种入侵所下的经典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海洋外来物种入侵,是指某海洋物种通过自然途径或是人类有意无意的活动,被引入到其他海域生态系统,其建立的族群影响和威胁到了当地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并对当地海域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海洋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入两类。自然因素入侵诸如洋流运动,热带风暴等自然原因导致的物种转移;人为活动引入包括船底携带外来附着生物,压舱水,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等。相较于陆地物种入侵,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具有一定的特殊危害性。

首先,入侵的海洋生物会破坏本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区域生物的独特性,威胁本地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入侵物种可能通过占据当地物种的生态位,建立起自己的种群,逐步消灭当地种族群,打破了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它们还可能与本土物种进行杂交,对本地物种遗传多样性造成破坏。同时,还会破坏当地海底的自然原貌和特有景观,比如珊瑚礁。此外,外来赤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很可能连续爆发赤潮,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其次,入侵的海洋生物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当地经济上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危害农林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景观破坏进而影响旅游业的收入等,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改变生态系统。据农业部的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被400多种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的损失是海洋外来入侵物种导致的。

最后,入侵的海洋生物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海洋入侵物种有可能携带着一定的寄生细菌或病原体,这将对本地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特别是海水养殖类的物种,经常会携带各种病毒和病原体,稍有不慎就会在引入地区爆发疾病。例如,从1993年起,我国海水养殖对虾开始流行大规模病毒侵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当时从台湾等虾病流行地区引进了带病毒的苗种。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由于海洋处在地球的最低处,各种废弃、污染物质最终都将进入海洋,海水通过洋流运动进行着不停地流动,污染的来源往往难以确定。同时,海上作业的科学技术要求极高,海洋物种一经破坏便难以修复,损害结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尽管,目前已有二十余部有关外来物种入侵预防及管理的国际公约,但专门解决海洋和水生环境生物入侵问题的国际法律规制却发展缓慢,落后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对生物入侵防治的国际法律规范,也与海洋物种愈发严峻的形势不相适应。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特殊性探析

源于德国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最初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破坏环境。以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为开端,也就是从海洋环境保护开始,风险预防原则逐渐进入国际环境法领域。由于环境保护领域的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伦理、科学等多方面问题,哪怕是在海洋环境领域,目前在国际上都很难对风险预防原则下一个统一或权威的定义。但人们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价值角度是一致的,根据大量的国际条约和会议宣言对于该原则的表述,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该原则的核心要素:

首先,环境风险的潜在危害被怀疑达到了一定严重的程度。环境风险是指公众对环境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认识,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自然的环境风险几乎是不可控制的,而人为的环境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人类利用、开发、获取资源的活动,当这些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风险达到一定严重的程度时,应当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和扩大。当然,风险程度因地区和适用范围而异,各国可以基于自身对环境标准的要求进行衡量。

其次,发生的风险与其将要产生的危害的因果关系中存在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尚未取得支撑该因果关系的确切可靠的证据。尤其是在面对从未遇见过的新型海洋环境问题时,必然会存在不确定的认识。但是,这种科学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延迟行动或拒绝行动的理由,否则,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或许将遭受更为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这种损害远比提早做好预防措施的人力财力耗费大得多,更何况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最后,风险预防原则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正确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目前国际公认的风险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禁止与限制、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和清洁生产等。各国应当在本国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地就现有水平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以之为重要参考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环境风险。但是从上面对于科学不确定性的论述可以得知,这种不确定性会对成本效益分析构成一定的局限,人类只能够按照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科技水平进行分析,在将来甚至有可能被认为是与成本一一效益相违背的。因此,环境风险的成本效益分析只具有参考价值,而不能成为唯一的决定性依据。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中的适用

如上所述,海洋生物入侵问题所带来损害结果是灾难性的,但如今,该问题愈演愈烈的现状似乎还没有唤起人类的危机意识。风险预防原则在这一问题上是十分具有针对性的,在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上引入风险预防原则,并配以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国际协作,必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形成有力的保护。

(一)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性

1.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海洋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

国际海事组织指出,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对全球海洋健康造成致命威胁的元凶之一。海洋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物种的入侵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土著物种的生存空间被占据后,就很难再继续繁衍,只有逐渐消亡这一条路。海洋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复存在。风险预防原则正好与这一点相对应,只要出现对本地海洋物种产生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2.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弱化了海洋生物入侵对于科学因素的高要求

在无法预知环境对外来物种吸纳能力的情况下,根据法不禁止即允许的理论,现行法律一般默认不能证明对环境有害的即视为环境安全的的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上,无论是在事前预测还是事后治理上都对科学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在风险与损害的因果关系上一定会存在着科学的不确定性,若是都以无法证明对环境有害而逃避责任,那么必然会放纵外来物种的入侵。采用风险预防原则可以在这点上做到很好的弥补,各个国家都不得以缺乏准确的科学依据为理由,延迟或拒绝采取预防措施使海洋生物入侵带来的损害最小化。

3.对于海洋物种多样性的预防保护符合成本效益理论

在应对海洋物种入侵问题上,成本效益分析法确实比较难以适用。一方面是海洋环境复杂性、变化性的特点使得这种预防成本难以精确估测,另一方面是从历史上来看,对于生物多样性这一问题的保护,一直以来都遭到忽视,人类通常只会看到引入物种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往往不会考虑本地稀有物种所拥有的更为长久的生态利益。海洋物种一旦灭绝就无法修复,其生态价值是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贯彻风险预防原则防止海洋生物入侵所带来的效益一定远远大于事后修补所花费的成本。

在防治海洋生物入侵方面,较之损害预防原则,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明显更为合适。下面以船舶压载水这种海洋物种入侵最为典型的例子进行说明。为平衡船舶,保证安全航行,在船舶离岸时底舱都要注入一定的水体,当船舶装载为了空出吨位,就得将水体排除舱外,这样就产生了在不同海洋生态系统间进行的压载水排入和排出活动,同时发生无意的物种引入行为。据估计,船舶每年将约百亿吨压载水带到世界各地,几乎每九个星期就会在世界各地发现一种新的入侵者。这种合法的人类活动所引起外来海洋物种的入侵,比违法活动所带来的危害更大,并且更加难以控制。因此,风险预防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的防治上更加有效用。压载水所携带的外来物种往往会对本地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土著物种若是遭到排挤直至灭绝,这种后果是无法修复、无法逆转的。若是等到破坏后再进行治理,地球生态利益所遭受到的损失将难以估算。目前,将有害水生物体引入新的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被确定为全球海洋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因此,不仅在船舶压载水排放之前必须对排放地以及压载水中的生物进行调查,还应当在本国的能力范围之内采取足够的措施进行预防,比如及时清理压载水中的沉积物等。即便存在尚未确定的科学证明,也应当将预防措施最大化,倘若污染,便再没有进行治理的机会。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适用

1.将风险预防原则确立为制定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

将一项原则能够尽快用于解决现有问题,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以该原则为中心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如前所述,海洋生物入侵问题具有特殊性和不可逆转性,针对这类问题法律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弥补其稳定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空白,以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损害的目的。例如我国1988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虽然在立法宗旨、预防原则的精神,提出的诸多诉求,但遗憾的是该法并未明确设立风险预防原则,制度设计等方面或多或少渗透着风险其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风险社会所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上更是如此。把风险预防原则正式确立为制定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同时在环境立法中将该原则的几个要素一一科学的不确定性、危害结果的不可逆转性、本国范围内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等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中具体化,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能减轻海洋物种遭到破坏的程度。

2.借鉴其他国家相关方面的先进措施

对于海洋生物入侵问题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最富有经验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早在1991年,澳大利亚为预防及控制由压舱水携带引入外来有害水生生物,颁布了《压舱水管理指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执行的关于压舱水方面规定的法律。该法明确要求压舱水排放前要进行交换并去除其中的沉积物。1999年,为保护自然物种,《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全法》第一章第3条中规定了预防灭绝、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复和为鲸建立保护区等措施。此外,还要求行政机关制定有关生物多样性事务的决策时必须适用风险预防原则。2001年7月起,澳大利亚还加强了对进入其沿海地区船舶的压舱水管制。凡是由管制机构评估后显示含有危险外来海洋物种的高威胁度船舶,必须在公海更换压舱水。这种典型的风险预防方法可以成为我国国内法关于这方面防治的典范。

还有一些国家根据风险预防原则制定具体措施,并且对这类措施给予法律保障。例如,1993年,德国于《遗传工程法》第6条中规定,从事遗传改性生物体的任何人必须进行风险评价,这种评价程度应当根据最佳实践、适用最佳可行技术以避免对人类、自然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而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的相关法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定。

3.加强国际协作

由上述海洋的特殊性可以知道,海洋物种的维系和海洋环境的保护不是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做到的。防止海洋物种入侵,必须要加强国际协作,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国际公约对这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196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使用技术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或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或新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更是多处涉及了风险预防原则。其中第8条规定,各成员国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或其他管理战略,建立保护区,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复原,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2000年的《卡塔赫纳议定书》第15, 16条中有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规定更是充分体现了风险预防精神。

篇5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目的

在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生物种、基因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为指导,发挥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是解决林业有害生物大发生的重要途径。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一种有害生物种群管理策略和管理系统,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种群动态和相联系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IPM强调要充分利用天然控制因素,诸如天敌、益菌、生物种间竞争或(抑制因素)抑制关系,以及耕作、栽培、品种抗性、遗传等作用,同时不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并充分发挥生物种群之间的自然抑制因素和规律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这在害虫的综合治理方面有重要意义。有害生物生态治理就是利用了寄主与有害生物、寄主与天敌、寄主与生态环境、有害生物与天敌、有害生物与环境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与管理,而并不是对有害生物直接采用广谱性化学药物的灭杀。自然抑制因素不仅能使防治措施对农林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能使环境友好的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尽可能相互协调。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也包含着在总体上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和较高的生产效能为目的的优化管理方案。

2 林业技术防治措施是预防性的根本措施

除了由于病虫害本身的顽固性、防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们违反客观规律的人为因素所造成,如盲目引种、逆境造林、树种单一、重造轻管、重化学防治轻综合管理等弊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人工林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点在于提高林分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将森林病虫等灾害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之下。自然状态具有稳定性是长期选择的结果,造林后经营抚育的目的是使林分尽量发展到天然林分的状态,以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利用生态平衡,自然抑制有害生物的大爆发。

林业技术防治措施是预防性的根本措施涵盖了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森林保护与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工作要与森林经营管护密切相结合,始终贯穿着整个林业生产的全过程。要加强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林业技术防治措施的作用。良种壮苗、适地适树、精心栽植、营造混交林,对幼林和成林进行及时的抚育和疏伐管理等仍是抵御有害生物大爆发的有效和根本措施,也是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有效措施。林分卫生状况良好、疏密适度、通风良好、林木生长健壮,许多寄主主导病害自然没有发生或流行的条件。营林措施中及时清除病树病枝和转主寄主等以减少侵染来源,改善或避开对病原物生长、繁殖、传播和侵染有利的环境等,都能有效地防治病原物主导病害。有害生物大发生的机率低,化学药剂防治的应急措施使用率就低。

3 有害生物发生时,在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无公害防治措施

篇6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一、林业有害生物现状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危害形式、预防治理措施、生态经济评价及其法律政策制订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有效保护当地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治理实用技术体系,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立体防治网络,难以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持续监控和有效治理,无法满足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针对林业有害生物传播途径、传播机制、发生发展的特点,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才能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实施好、落实好,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发挥最大的防控效果。具体措施:

1、建立预警机制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治理策略。对通报发现有疫情的区域,应全面调查和清理病死木,做到全面无公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对疫区苗木的监管,严控从疫区调运苗木,加大对苗木的检疫检查力度,杜绝疫病向外传播。加强对隶属不同区域的苗木及其木制品调运的检疫检查力度,特别是应加强对外贸进出口的苗木及其木制品的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检查力度,对检疫出有害生物的物品应就地封存,尽快查明传播源后做无害化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相关情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因此,加强植物检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植物检疫水平和科技含量,建立以林业苗木检疫检测为主、进出口检测检疫为辅的联合防御体系,实现共建共防,联合预警。

2、做好干群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造林类型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造林面积大且较为零散,伴随而来的森林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加之防治经费有限,专门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相对缺乏,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导致治理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当前森林经营管理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条件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林农参与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有害生物的防控效率及其防控效果,而且对提升营造林的治理效果、增加林农的收入、缩减投入产出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采取有力措施,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彰显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群控群防,干群联动,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成败至关重要。

3、建立生物防治技术体系

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除采取人工去除染病林木植株,就地销毁外,还可以利用诱捕器、黑光灯诱杀等对成虫进行诱捕,利用化学试剂进行药物毒杀等。然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根据有害生物特性选择适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如推广使用对有益生物和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病毒、Bt、白僵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根据对有害生物的系统分析研究,在系统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引进、释放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如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利用大唼腊甲红脂大小蠹等。此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适时将遗传生物工程和基因技术应用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同样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防治技术实际应用与开发

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损害,除强化对有害生物本身的防治,采取生物、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有害生物消灭,达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外,更为直接科学有效的措施是充分利用森林植物本身的持续抗性作用,即通过混交的方式建立抗病虫的林分结构,或通过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将森林植物的防御、耐害、补偿和诱导抗性等调整到最佳状态。

此外,充分挖掘有害生物的潜在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某地区,利用有害生物紫茎泽兰通过“脱毒、脱苦、脱臭”处理,变成优质饲料,一方面,提升了群众防治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自觉性和推动力,有效地抑制了紫茎泽兰的蔓延,保护区域生态经济;另一方面,为当地畜牧业提供了廉价的饲料来源,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畜牧业的发展。

5、建立奖惩机制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与治理,应坚持“奖惩并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决不能顾此失彼。为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除林业检测检疫人员恪守职责、严格执法外,应通过立法或建立风险基金的方式予以规避,以减少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发生的机率。为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的积极性,应建立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激发人们参与的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之发挥最大的防控效果,进而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篇7

在IPM中,“综合”是采用几种治理措施共同处理一个问题的一种多学科方法。这样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环保、健全的、可行的长期战略措施。从一系列可能的治理策略中进行筛选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理与合适地点相结合。这种治理方式越好、产生的副作用越少。因此要求有害生物治理者必须综合考虑环境、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生活史,生态学以及合理的治理措施及应用效果,实施方法简单可行,而且不能影响环境。另外,有害生物治理不强调依赖化学农药,而是依据一个地点和具体情况,采用以下至少两种以上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栽培措施

导入农业IPM技术措施,特别是环境卫生,可有效控制城镇有害生物种群密度。

生物防治

不需要新的或更好的生物防治技术的发现,只需要治理者积极保护和鼓励自然存在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选择性农药

源于植物体的一些毒素,可作为诱饵,撒施剂、叶用性喷雾剂,使用分子遗传技术将可产生的植物毒素插入到植物体内。

化学农药

选择环境友好型、窄谱型、可选择的低毒性农药,剔除原始的、高影响的,缺乏与环境兼容的化学农药。

适时靶向施药

通过对病原菌、杂草、昆虫物候模型的建立,采用合适的定时喷药计划。以小面积防治代替大面积防治,不仅能降低农药使用量,还能保护已适宜的自然控制力。

对我国UIPM事业的借鉴

篇8

关键词:森林病害;营林措施;人工纯林;防治森林病害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人工林普遍存在多种地方性流行病害的现象,虽然各地对这些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措施。但是,依然有很多地方对于营林和森林保护二者的关系认知不足,并没有将营林措施归入到防治病害的措施中。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知营林措施和森林病害流行的关系,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森林保护措施,更有效的进行森林保护。

1 人工纯林为森林病害的流行创造了便利条件

通常情况下,森林侵染性病害的流行都需要满足3个基础条件,有足够多侵染力强的病原体;有足够多的感病性寄主;再就是有利的生长环境。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森林中,病原体是森林的主要微生物,主要分解树木活体,而寄主则是林木的主体,是生产者。病害现象实际上就是病原体受到一定条件的影响分解寄主的一种自然现象,很明显,病原体、寄主、病害群等3个生物群都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时刻保持着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转换,形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生物种群和自然环境之间都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保持相对的生态平衡状态。其中,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都是这种生态类型,病原体的数量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长期保持在特定的种群密度之内,因此,很少会出现流行性病害的现象发生,即使出现流行性病害现象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再加上人们对人工纯林与流行性病害的关系认知不足,大面积种植了如马尾松、杉木、柳杉、湿地松、毛竹等人工纯林,严重破坏了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群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人工纯林由于森林组成结构成分单一,极不稳定,一旦某种针对性强的病原体侵染了森林树种,就会立刻引起大面积扩散。很多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都采用人工针阔叶树种纯林造林,这种造林方式虽然可以扩大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已经严重违背了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严重破坏了寄主和病原体之间的体系平衡,极易引起森林病害的大流行。因此,营造符合自然生态平衡的针阔混交林,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变现有的人工纯林现状,建立相对平衡的混交林森林生态环境系统,才是控制流行性森林病害的有效途径。

2 营林措施在防治森林病害流行上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各地对保持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平衡制定了很多有效的营林措施,但是从整体上看,很多地方对营林措施在防止森林病害流行的作用和重要性上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因此在贯彻银鳞防病措施的过程中执行力不够,导致森林病害流行泛滥。因此,我们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到营林措施在防止森林病害流行性上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执行相应的营林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病害出现大面积的流行侵染。

2.1 要做好种苗检疫工作

这项工作是整个森林病害防病的基础。在采种和引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种源,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标准执行,尤其是引进外地种苗时一定要做好种苗检疫工作。比如20世纪70年代曾出现了严重的松针褐斑病大流行,究其原因就是在引种美国湿地松和火炬松时没有对种苗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导致种苗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降低了对寄生菌的抗性引起的病害流行。在整个育苗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选种,消毒催芽,土壤消毒,合理施肥,定期除草,及时灌水,遮阳,苗木出圃上山造林检疫等科学合理的营林措施培育壮苗的方法,减少林木早期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2 因地制宜

在实际的选种造林树种时,一定要因地制宜,严格符合当地生态环境情况。减少人工纯林的现象发生,营造科学合理的混交林。混交林植物种类多样化,空气湿度大,可以给鸟类以及对森林有益的生物提供有利的生存条件,从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生态食物链,促使微生物与病原体的相互抑制,有效的阻止病原体的大量繁殖和蔓延。另外,混交林还能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相对平衡。

2.3 营林措施

营林措施的管理和实施是防止病害流行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讲,森林病害大流行主要是因为营林措施管理不当,实施力度不足造成的。只有定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除草、松土、间伐抚育、修枝等营林措施,才能有效的改善林分的生长环境条件,有效的促使幼林健康成长,有效的阻止病原体对幼林的侵染,减少病害的流行和危害性。当林分郁闭成林后,我们需要按照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对其采取恰当的透光伐和卫生伐的营林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病原体的繁殖和侵染,从而减少森林病害的流行现象发生。另外,对于一些危害性较大,且难以防治的森林病害,应该选育抗病能力强,生长特性好的树种进行造林,尤其是严重的病区更应选择抗病树种进行造林,通过这种营林措施来降低森林病害的传播。

3 结语

总的说来森林病害是森林生态体系中一种常见现象,由于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以及人工针阔混交林的生态体系中,各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因此,森林病害不会造成大范围的流行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由于人们对营林措施和森林病害流行的问题和关系认知不足,出现人工纯种林、育苗、选种不科学等情况,破坏了森林生态体系,导致了森林病害的流行和扩散。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知营林措施在森林病害流行问题上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严格执行各环节的营林措施,有效的防止森林病害流行性的产生,降低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林业;防治;控制;有害生物;对策

收稿日期:20131125

作者简介:安云芳(1978―),男,贵州遵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13902

1引言

当前,全国各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受有害生物影响严重,受灾林业面积逐年增加。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为有害生物的繁衍提供了温床,加之人工林面积广阔,林木抗逆性较差,导致有害生物很容易就泛滥成灾,给国家林业资源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以受灾较重的河南省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害生物灾害严重,常年受灾林业7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给生态环境建设造成巨大阻力。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控制工作是关系生态平衡,保护林业安全的大事,除了来自本土的生物侵害之外,随着国内外交流的不断频繁,外来生物对本土林业也产生了着巨大的危害,值得注意和防范。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

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林业生态面临着危机。为了扭转生态恶化的态势,顺应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林业有害生物也快速传播,给林业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

(1)温和的气候环境,加上森林里潮湿阴凉的环境给有害生物提供了繁殖的温床。病菌类的有害生物多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由于森林深处阳光照射不足,难以提供有效的光线杀菌,有害病菌得以大面积繁殖,给林木的健康造成巨大伤害,往往是树木腐烂坏死的根源。

(2)有害生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能力。由于有害生物生长条件恶劣,常依靠寄生的方式存活在林木之中,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以及主动传播的能力。同时由于林业防控过程中广泛的使用农药等,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其天敌也往往被一同消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和再生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其后代往往具有更强的繁殖和破坏能力,对林业生态的危害也更为巨大。

(3)缺乏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体系,为及时发现并遏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视,未能及时建立起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缺乏监管、预警、治理机制。首先在有害生物繁殖支出对有害生物的预见性不够,有害生物繁殖成灾之中预警机制不到位,最后实在治理中缺乏有效手段和举措,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有害生物的扩展。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困难

随着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发生的面积不断扩大,有害生物危害性进一步增强,防控工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展,尤其是大面积的单一树种,造成了林木抗有害生物能力下降,给有害生物的繁衍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危害不断加剧。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实施防控目标管理,对有害生物的治理投入不断加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但灾害问题严重,治理之路还很漫长。

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由于地区性的交往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有害生物随着人类的生产运输活动而迁移扩展,而其他地区由于缺乏病害天敌的遏制,使得生物病害威胁更加严重,治理难度不断提升。当前有害生物种类的增加已经不仅仅是地区性的问题,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全国性问题,需要地区加强联合治理,寻找防控的有效措施。最后是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治理难度不断增加,顽固性病害防不胜防。由于气候以及防控工作的不彻底,加上病菌的顽固性,具有特区特性的病害时有反复的潜在危害,局部地区爆发严重。

4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措施

4.1针对病菌类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措施

(1)选好圃地,加强管理。首先优良的圃地是防控有害生物的第一步,因此在圃地的选择上要满足以下条件:土壤要肥沃、地势要平整、排水要顺畅,而且要属于非病害发生土壤。苗圃种植之后要及时浇水施肥、清除杂草,进行必要的病虫害虫防治,以保障苗木的健壮生长。

(2)及时施肥、促进苗木生长。增施有机肥对苗木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可有效提升苗木抗病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病菌,有效降低病害发病率。

(3)及时喷洒杀菌抗病药物,对发病区林木进行药物治理。当前我国在生物医药研制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针对不同的病菌都有较为理想的治理药物,在林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物,可有效杀伤病菌,抑制病害,保护林木。

(4)土壤消毒,保障土壤安全。为了保证苗木生长环境的健康,可在种植之前,使用五氯硝基苯粉剂或者生石灰,将之与细土一起拌匀,撒到种植的目标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消毒,也可起到防控病害的目的。

4.2针对虫害类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措施

4.2.1加强对林木管理、营造混合林

单一树种林木是生物病害发生的一个原因,根据地区环境特征,营造混合型林业可以降低害虫的规模数量,防止虫害成片发生。同时还要对林木进行定期维护治理,保证树干清洁,一旦发现病害倾向要及时治理,防止病害扩大。

4.2.2加强对幼虫的集中消灭

相对而言,幼虫生命力较低,活动范围有限,治理起来相对简单,因此每年在幼虫繁殖阶段可采用地毯式的干基喷药、虫洞施药以及干基薰杀等手段,将幼虫杀死在萌芽阶段。

4.2.3加强对成虫的集中诱捕

在虫害的诱捕上,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为“三诱”技术,也即是化学物质诱杀、灯光诱杀以及颜杀。“三诱”技术的成熟对害虫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虫害的特性,综合使用“三诱”技术,可以有效治理虫害。

5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对策

(1)加强领导机制的完善,提高对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认识,强化领导问责制。提高认识是有效实施防控的第一步,首先,必须认识到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上,必须认识到这是国家可持续战略的发展要求。其次,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减轻有害生物对林业造成的损害,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发展,是加强国家交流,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声誉的必然要求。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要而艰巨,因此除了提高认识,还要加强领导问责制建设,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精力投入,将该项工作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同时还要保证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到位,采取定人定责的机制,保证防控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2)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将有害生物消灭在萌芽期,避免泛滥成灾。加强预警机制建立就是要针对林业有害生物展开有效的调研和监控,形成完善的预警监察网,经常查看林业生长情况,形成监察报告,一旦出现有害生物大面积繁殖的倾向,就要及时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达到早发现早治理的目的,将病害发生控制在萌芽阶段。预警机制的建立还要求针对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规模、危害程度、治理难度等划分风险等级,不同的等级建立不同级别的应对措施。不仅如此,在预警机制中还要确保相关责任落实到位,以及信息传达的顺畅,保证预警信息可以及时发出。最后是及时加强疫情的封锁,避免出现的病害进一步扩展,保护周边健康林密。

(3)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引进当前先进的科技防控手段,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先进科技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首先值得一提的是“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中的应用,“3S”技术是包括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总称。该体系的运作方式是首先通过遥感系统检测林区情况,根据遥感数字记录,通过图像识别,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施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监测,可在第一时间发现病害区域。最后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来锁定有害生物发生地点,及时开展综合治理,保证林区健康。目前“3S”技术正不断朝着集成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对提升灾害监控有着巨大帮助。

6结语

林业健康关乎国家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国际形象树立的大事,林业管理部门要提高对林业治理的认识,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防控治理。同时为了保障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建立起包括领导机制、预警机制、治理机制在内的完善防控体系,强化多部门、跨地区联合治理,提高林业治理工作效果,保障林业资源的安全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玉双,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10(6).

篇10

关键词:两河口;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7603

1引言

河南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境内,北枕中原,南襟荆楚,左轭两淮,右控汉江。这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又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博物馆。平桥区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这里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雨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适宜多种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动植物生长繁衍。

2研究地概况

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和桐柏山北麓、淮河上游,东连罗山县,北接确山县、正阳县,西界桐柏县、湖北省随州市,南邻浉河区。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平桥区的东双河、杜河、浉河、南灌渠、七龙溪及其周边部分地区。总面积752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114°25′,北纬32°02′~32°37′。

3现状生物调查

植物多样性调查分为物种与群落两部分,物种调查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详查相结合的方法;群落调查采用取样方法,在各个典型样地内随机选择 10m×10 m的大样方,按对角线取9个1m×1 m 的小样方,分别记录群落特征。动物调查采取GPS地面辅助取样,结合实地路线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鸟类调查主要采取样线法,辅以样方法,共调查了浉河、东双河、杜河、南灌渠和七龙溪5条样线,保证生物调查的全面覆盖和可靠性。

3.1植物资源

湿地内环境独特,是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森林覆盖率高达80%,森林植物景观良好,季相变化丰富,种类繁多。初步统计,境内有维管植物113科、377属、78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4科、19属、41种。裸子植物有4科、9属、14种。被子植物95科、349属、726种。在科的组成中,含1种的科27个,占全部科的24.1%,含2~9种的科68个,占全部科的60.71%,含10种以上的科17个,占全部科的15.2%;其中禾本科含74种,菊科含64种,豆科含53种,蔷薇科含31种,莎草科含37种,上述5科含259种,占全部种的33.1%。在属的组成中,含1种的属201个,占全部属的53.3%,含2~5种的属156个,占全部属的41.3%,含6~9种的较大属18个,占全部属的4.77%,含10种以上的大属2属,分别是莎草科11种,蓼属18种。种子植物特有属7个,银杏属、杉木属、水杉属为栽培品种,翼朴属、枳属为该区常见木本植物,地构叶属、星毛芥属是该区的草本植物。

该区位于江淮之间,属我国北亚热带范围,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山地乔木主要分布有栓皮栎、马尾松、枫杨、麻栎、化香等。灌木主要有杜鹃、白鹃梅、算盘子、黄荆群落、酸枣、胡枝子。草本植被主要有五节芒、黄背草、隐子草、荩草、蒿类等优势品种。河滩地和浅水湿地沼泽分布有香蒲、芦苇、菰草、菖蒲、水蓼、水花生、酸模。水域分布有莲、野菱、狐尾藻、沮草和黑藻。栽培的人工植被主要有水稻、小麦、花生、红薯、豆类、棉花、芝麻、油菜等农作物及板栗、梨、桃、葡萄等果树和茶园;在村旁、路边、河堤、渠岸还有欧杨、河柳、泡桐、水杉、湿地松等乔木树种以及水竹、毛竹、刚竹、桂竹等竹类。两河口湿地内生长着基本与陆地一样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存在着以狗牙根、莲子草为主的草本植物;两岸多以成片的竹林及高大的乔灌木为主。陆地部分的覆盖率均在90%以上。水生植物有20余种,主要是斑块分布的芦苇、菱角、菖蒲、阔叶蓼等,鸭跖草、稗草、苔藓植物伴生其间。根据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1980)“中国植被区划图”,以及《河南省植被》的划分,该地区植被划分属于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区域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淮扬山地丘陵落叶栎类、青冈栎、马尾松林区。

3.2脊椎动物资源

两河口湿地公园内水栖类动物种类繁多。在调查时,GPS样点是卫星遥感影像判读各类景观类型的基础,根据室内判读的环境类型初图,现场核实判读的正误率,并对每个GPS取样点作以下几方面的记录:海拔表读出测点的海拔值和经纬度;记录植被、地貌和人类活动状况;记录样线观察到的动物及相关信息;拍摄动物群落生活环境和典型环境外貌。在调查过程中,确定规划范围内动物种类及资源状况,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类及生境等。针对优势种和常见种这些非常熟悉、数量又多的物种,利用其外形和生态环境就可以辨别,并利用实地计数和统计丰度断定数量;少见种和偶见种这些大部分动物群体,分布广,遇见率高,但是数量较少,针对这类动物,除利用外形和生境进行判别外,还参考其他因素,特别是利用专用设备记载和辨别其形态特征,最后加以判读,定出其名称和数量。如果还有疑问,利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进行拍摄,返回基地后再进行室内综合分析,判断其种类。对于数量很少的稀有动物,处理用上述方法进行辨别外,主要是采集标本,进行传统检索判断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室内鉴定。 经统计,区域内脊椎动物共有5纲34目63科300种。其中,鱼纲9目15科76种;两栖纲2目5科13种;爬行纲2目7科27种;鸟纲16目43科165种;哺乳纲5目9科19种。

4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的基因库、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环境3个水平上的保护。

4.1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

4.1.1生态学原理

采用生态学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和解决生态破坏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项目团队在进行天然植被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要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演变规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尹春,等:河南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自然与生态

4.1.2系统学原理

河流是两河口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水域、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各系统内为不同物种的生存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环境,蕴藏着丰富的物种。因此,在加强森林植被保护的同时不能只是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要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平衡的高度出发,全面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4.1.3岛屿生物学原理

岛屿上栖息的物种种类和数量与岛屿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要尽可能地扩大适宜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达到保护区内新物种迁入与原物种迁出之间的平衡,从而丰富保护区内物种资源。

4.1.4就地保护原则

保护区内的现存生物是在长期地质和环境演变的过程中,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因素的产物,开展就地保护更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和发展,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护区内生存的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有时会超过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最佳环境不一定在保护区内,因此在保护区内采取就地保护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

4.1.5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基础,必须保护好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持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1]。

4.2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有广泛的领域和规模,这个过程通常分成3个基本部分:抢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持续、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保护行动必须通过多层次的合作才能进行。河南两河口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了以下措施。

4.2.1健全保护管理体制

由于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较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处于起步阶段,湿地公园内的动植物资源统计还不全面,因此建立珍稀动植物物种的档案管理是首要工作,应坚持档案的延续性。另外根据生物分布情况和生长繁殖习性,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制定和落实相关的保护措施,依法加强管理。

4.2.2建立生物资源监测网络

对珍稀濒危物种,及时展开抢救性的保护行动,建立生物资源监测网络。通常恢复前和恢复后的都进行一定强度的监测。对受干扰物种进行恢复前监测可以为恢复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同时恢复后长期的监测对于评价和理解生物恢复技术的有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恢复后的监测在前期保证了数据的精确和有效性,按月为周期进行监测,等生物群落逐步成长和稳定之后可以按低频率如3个月或1年进行继续监测,直到系统进入自然循环状态。监测应该记录的是恢复后长期的自我持续状态。

4.2.3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的开展。保护物种、种群和遗传多样性,提高在自然生境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加强迁地保护[2]时的建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民众并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扩大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增加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和重要性的正确评议和了解;帮助公共机构传递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发挥其效益所需的信息;改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4.2.4栖息地保护

针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按照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区分级保护区域,设置相应的界桩,明确区域的范围并设置标志牌。对两河口湿地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加强管理,必要时在相应区域设置隔离保护设施。严禁在公园范围内捕鱼,同时开展特有鱼的保护工作,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论证,避开保护鱼类的产卵区域以及鱼类的洄游路线。建立野生动物救助站,及时对湿地公园内伤残、病害动物提供必要的人工救治,待其康复后放归大自然[3]。

4.2.5栖息地恢复

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富有弹性,能自我维持,能承受一定的环境压力及变化,其主要生态因子能在一定的自然变化范围内正常运转。湿地恢复是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其组成、结构、功能与自然生态过程,湿地公园的生物栖息地恢复采用自然恢复法和人工促进恢复法消除导致湿地退化或丧生的威胁因素,从而恢复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4.2.6建立湿地宣传、展示园

在湿地走廊的岸边,结合南灌渠生态柔性护坡工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音响系统展示两河口湿地文化、水利文化和农耕文化。游客在湿地文化长廊中游览时,一方面体验湿地自然植物景观、生态群落景观,一方面通过沿路的宣传资料增强生物保护的责任和认识。在河州榭地域建立了湿地植物园。河州榭属于两河口的分水嘴,区域湿地类型多样,湿地植物种类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地势平坦,在此建立鸟类文化展示平台、湿地植物收集与展示区。湿地植物园一方面展示两河口湿地丰富的植物景观和优美的生态景观,打造以湿地植物为特色的田园风光,让游客学习湿地植物的相关知识[4]。

5结语

两河口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到逐步改善、持续增长,把严格的科学分析和能为广大公众所确认的社会、经济和精神上的价值结合起来。做好豫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有利于豫东南地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河南履行国际公约、树立国际形象,为全省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和积累经验,有利于河南省“生态立省”和“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孙建忠,柴文运.永昌东大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J].甘肃科技,2008(1):17~18.

[2]徐广,李萍.张掖黑河湿地资源现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10(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