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证券市场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 非稳态供求均衡
研究股票市场的另一种理论方法是股票市场的微观结构方法,该方法研究投资主体的行为及相互影响,认为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基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给定的均衡机制和交易委托流之下市场价格的产生机制。
Giovanni Cespa的均衡价格方法无疑是借助了微观经济的市场供求理论思想和方法,认为股票价格是供求相等时的价格,市场表现是交易者个人行为的综合,所以了解个人决策有助于研究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特征以及经济人或经济组织在特定经济制度下的行为及均衡的实现机制。
本文在Giovanni Cespa的均衡价格方法基础之上进一步从证券市场的需求、供给的动机、变化和影响因素出发,研究证券市场的非稳态均衡形成机制和运动过程,研究的本质不同是把证券市场的需求、供给和供求的均衡均看作一个动态过程。
证券市场的非稳态需求分析
首先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把证券市场的需求定义为众多投资者对证券的购买。与消费品不同,投资者对证券的需求动机是盈利而非消费。为了分析的方便,先作一些假设,然后再把这些假设一层一层剥掉以还其本来面目。
假设一:假设每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均以高收益、低风险作为投资对象效用评价的依据,且均对效用的大小进行了慎重分析。
在该假设下,证券的效用可表示为其盈利率和安全性的函数,即TU=f(R,S)。其中,TU为效用,其决定了投资者对证券的需求;R为盈利率,具体值为每股盈利额除于每股股价;S为安全性,可由企业的负债率、流动率、速动率、企业所处行业、企业规模、企业信用等级等因素综合评价而得。投资者在安全性水准下,希望获取最大盈利率,亦即
在盈利率的水准下,希望获取最大安全性,亦即
假设二:投资者对证券的效用认识相同,即同一证券对不同投资者的效用相同。
在假设一和假设二下,各证券的效用应相同。因为,如果某只证券由于某种原因效用增加(如盈利增加或风险减少),该证券必将得到投资者的追捧,价格上升,盈利率下降,效用减少;相反,如某只证券由于某种原因效用减少(如盈利下降或风险增加),该证券必将得到投资者的遗弃,价格下降,盈利率上升,效用增加。
假设三:假设经济运行平稳,不存在经济周期;政府也没有必要进行利率、税收、投资、行政法令等宏观调控;企业盈利稳定,不存在亏损和倒闭的可能性。
在假设一、假设二和假设三下,因企业证券、企业债券、国债的安全性相同,均为无穷大,所以其盈利率也应相同,证券需求者即为投资者,不存在投机行为,证券市场的股指恒定。
部分放弃假设三:假设整体经济运行平稳,政府对经济不进行任何干预,但放弃企业盈利稳定的假设。
在部分放弃假设三下,由于企业盈利不稳,甚至会出现亏损,这时证券的风险性大于国债的风险性,在人们追求高盈利、低风险条件下,证券的盈利率应大于国债的盈利率。因为如果证券的盈利率小于或等于国债的盈利率,人们会追捧国债,遗弃证券,致使证券的价格降低,盈利率增加,直至证券的盈利率大于国债的盈利率一定程度为止。
这时,如果存在着上百只证券、债券或国债,可以把它们描述在盈利率―安全性坐标系中(如图1所示),点(Si,Ri)表示第i只证券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根据以上上百个这样的点可回归出一条曲线AB。曲线上安全性最大的点为国债B,其相应的盈利率也最低;安全性最小的点是风险企业的证券A,这类企业的负债率高,流动率低,速动率低或处于风险产业,其相应的盈利率大。在同一市场条件下,企业证券的盈利率大于国债的盈利率,否则投资者会因国债的风险小,而追捧国债,遗弃证券,证券的价格下降,盈利率上升。由于投资者对证券效用认识相同,以上曲线上各点的效用应相同,所以该曲线可以称为无差异曲线。这条曲线是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结果,从而也就决定了证券、债券和国债之间的相对价格。
因为存在着一些企业盈利增加,一些企业盈利减少或亏损,这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投机行为,但因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企业的平均盈利不变,投资者会意识到股市不会过度繁荣,股指不会走得太远,因而不会出现过度投机行为。
完全放弃假设三:放弃经济运行平稳及不存在经济周期的假设。
在完全放弃假设三下,这时企业的盈利会随经济景气情况普遍上升或普遍下降,政府也会采取利率、税收或行政来调控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以上的无差异曲线会发生相应的移动或变化。
当利率下调,投资者追捧证券,致使证券的价格上升,盈利率下降,导致整个无差异曲线下移;当利率上调,国债利率上升时,投资者遗弃证券,致使证券的价格下降,盈利率上升,导致整个无差异曲线上移;当企业的盈利增加时,证券盈利率上升,投资者追捧证券,致使证券价格上升,证券盈利率下降,最终无差异曲线不会移动;当企业的盈利降低时,证券盈利率下降,投资者遗弃证券,致使证券价格下降,证券盈利率上升,最终无差异曲线不会移动。
放弃假设二:放弃投资者对证券的效用认识相同。
以上的分析,都假设投资者对证券效用的认识相同,而投资着对证券的效用认识不可能完全相同。在某时刻,一些投资者会认为i证券的效用大于j证券的效用,而另一些投资者会认为j证券的效用大于i证券的效用。这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对盈利率和安全性的价值观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和不对称,不同投资者对不同证券会有不同的预期,每位投资者又不会只分析一只证券。这样一来,在放弃假设二的条件下,当因利率下调或部分企业盈利上升等原因,一些投资者致使一些证券的价格上升时,由于投资者对多只证券平行分析而产生的比价效应,另一些投资者会追捧另外一些证券。证券价格相互攀比,相互促进,致使股指连续上升。这时也就出现了齐涨共跌的局面,出现了板块联动效应,出现了严重的投机行为,这些又反过来加重了股指的攀升。相反,当因为利率上调或企业盈利下降,一些投资者致使一些证券的价格下降时,证券的需求会持续下降。
放弃假设一:现在把“假设每位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都进行了慎重分析”的“都”字放弃。
因为,在众多投资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并没有做到慎重分析,这部分投资者可称为赌性投资者。可以认为,这部分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前期投资者(或投机者)的盈利,即取决于获利盘B的大小。某只证券获利盘可用该只证券流通股中现在获利股数和获利的大小表示,也可将其定义为流通股获利率。当B增加时,赌性需求增加,当B减少时,赌性需求减少。
按以上的分析,证券的需求量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列需求函数的形式。
QD=F(R,S,Pr,B)其中,QD为对某只证券的需求量,R为该证券的盈利率,S为该证券的安全性,ΔPr为相关证券的价格变化,B为该证券的获利盘。
QD与各因素的关系为
另外,需求量还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当利好信息出现时,出现抢购,需求增加;当利空信息出现时,出现恐慌,需求减少。
把外界信息也考虑进去,得到需求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ΔI为有关信息的变化,+ΔI为利好信息,-ΔI为利空信息。
各因素对QD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不同的证券市场和时期。对于比较成熟的市场,R、S对QD的影响较大;对于新兴、不成熟的市场,ΔPr、ΔI对QD的影响较大。
除了以上影响QD的因素以外,QD还受市场总资金供给量的影响。当入市资金放宽,货币供给增加,对证券的需求增加;当限制资金入市,货币供给减少,资金离场,对证券的需求减少;当新股发行增加,吸引大量的二级市场资金到一级市场申购,二级市场有效资金减少,对证券的需求减少;新股上市,吸引部分二级市场资金承接,二级市场的有效资金减少,对证券的需求减少。把市场的资金供给量M也考虑进去,则有:
证券市场非稳态供给分析
以上是从证券市场需求角度所作的分析,把证券需求定义为众多投资者对证券的购买。下面是从证券市场供给方面进行分析,把证券市场供给定义为众多证券持有者对证券的卖出。
证券持有者为先前认为某只(或多只)证券的效用被低估,或认为某只(或多只)证券的未来收益会增加,或其它原因预期股价会上升而先前购入者。当股价上升时,越来越多的持有者会认为其效用达到了其应有值或达到了对其预期,所以越来越多的证券持有者会卖出。因而供给量QS与获利盘B有着正向的关系,即
。
另外,供给量QS还和相关证券的价格升降ΔPr有关。当相关证券的价格下降时,QS增加;当相关证券的价格上升时,QS减少。即
, 。
除此之外,供给量还受外界信息ΔI的影响。当利空信息出现,出现恐慌抛售,供给增加;当利好信息出现,惜售心理加重,供给相对减少。即
。
综上所述,证券的供给量QS与以上各因素的关系,可表示为以下的供给函数的形式。
证券市场非稳态供求均衡分析
以上分别讨论了证券市场的需求、供给及其影响需求和供给的相关因素。当需求与供给相均衡时,股价稳定;当需求大于供给时,股价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股价下降。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决定了股价的运动和成交量的变化。
篇2
关键词:股权风险溢价;门限自回归模型;-P多重结构型断点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8-2670(204)06-0024-3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一种通过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其资源配置能力,而价格机制的扭曲将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证券市场最基本的作用之一即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其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实现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创造流动性、分散和降低市场风险等功能的前提条件。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运作良好的证券市场应在市场价格这个指挥棒下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证券市场综合了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各类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都应该能够在证券市场上得到体现。所以,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反之,一个扭曲的证券市场不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不到晴雨表的功能,而且不能合理地实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造成的是资源的浪费以及资源的扭曲配置。
纵观我国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历史沿革,可发现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直观反映为A股上市企业数量高速增加;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A股开户数量一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的增势。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源于大规模的制度推进,其在建立之初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筹措资金,而并不是为了促进资源在普通民众和企业间进行有效的分配。所以,从市场设立的初衷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张,决策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提出发展市场的思路应回归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功能[ZW(DY]见国务院[2004]3号文件《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尚福林2009年在中国金融论坛的发言《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功能》。[ZW)]。在发展思路出现重大转变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合理、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配置,既是我们调整思路、深化改革所必须了解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针对现存不足,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先决条件。
股权风险溢价,是以股票为代表的股权风险资产收益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差额。从现代微观金融的基本原理来看,风险溢价的内涵是投资者投资于风险资产所要求的超额回报,这一超额回报源自风险。由于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同样直接源自风险与收益原理,由此,研究该机制的一个合理切入点即是股权风险溢价。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设立以来的股权风险溢价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寄希望于以一个较为前沿的视角透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通过定量研究明确我国市场的特征,为定位那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奠定实证研究基础。
二、我国股权风险溢价的测算
[DZ(]
篇3
(一)股市总体走势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股票市场总体成持续上扬走势,股票指数创历史新高。年初,上证指数震荡上行,3月份最高升至1313点,是2005年4月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恢复市场融资功能成为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5月25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招股书,成为第一家全流通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2006年,A股市场IPO公司数为71家,筹资额接近1600亿元。新股持续发行,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盘银行股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等因素,使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交易日趋活跃,股指不断走高,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675.47点,全年上涨1494.51点,涨幅为126.55%(2005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81.71点,跌幅为6.57%)。
预计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结构的不断优化、整体上市、重组等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幅增长;居民通过股票基金间接投资股市意愿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继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大幅提高,QFII额度将进一步上升,券商资金供给将大幅增长,我国股市资金流入将继续加速。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2007年A股市场将迎来融资高峰。
尽管预计2007年A股市场整体仍将有可观的涨幅,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股票价格都将上涨。恰恰相反,2007年股市将呈现剧烈的结构调整,主要蓝筹股将继续上涨,大部分绩差股、概念股将大幅下挫。
(二)股票发行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为1434家,流通市值为25003.64亿元,1~12月累计完成筹资金额5594.3亿元,成交额达90468.89亿元。12月底,投资者开户数7854万户,1~12月累计印花税收入为296.44亿元。
2006年1~12月,内地企业在股市上累计筹资5594.3亿元,同比增加197.17%。其中首发A股70家,累计筹资1572.24亿元,首发H股23家,累计筹资375.96亿美元;A股增发融资847.1亿元,H股再融资18.94亿美元。
(三)交易情况分析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投资者信心的逐渐恢复,沪深两市股票交易成交额和成交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2006年,股票市场成交量放量增加。全年累计成交90468.9亿元,比2005年增加58804.1亿元,同比增加185.7%。交易量变化趋势与股指走势大致相同。
1~12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成交金额为57816.6亿元,同比增加200.52%。日均成交金额239.9亿元,同比增加201.76%;股票成交数量为10283.91亿股,同比上升157.98%;日均成交185.59万笔,同比增加123.9%。
1~12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成交金额为32,652.31亿元,同比上升162.8%。日均成交金额135.49亿元,同比增加163.91%;股票成交数量为5861.31亿股,同比上升122.26%;日均成交113.86万笔,同比上升85.35%。
二、债券市场
(一)债券发行情况
2006年,共发行债券498次,发行量达到56766.11亿元,比上年增加159次,发行量增长34.57%。本年度,央票发行量最高,达36573.81亿元,占年度发行量的64.43%,其次为金融债券和国债,分别占16.24%和12.21%,再次为短期融资券(5.14%)和企业债(1.75%)。与2005年相比,除商业银行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发行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各券种均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其中,增幅最高的为地方企业债,高达586%,其次为资产支持证券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增长177.21%和105.02%。此外,记账式国债发行增长29.58%,政策性银行债增长42.94%。
本年度,新发行债券品种――储蓄国债。在总结凭证式国债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财政部历经长达3年的研究准备工作后,将于2006 年7月1日选择部分商业银行为试点,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发行第一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截至2006 年末,共发行二期,发行量共计400 亿元(面额)。
1~12月,发行债券中1年以下期限的债券占发行总量的77.2%,1~3年占6.4%,3~5年占4.6%,5~7年占3.7%,7~10年占4%,10年以上占4%。从期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债券发行以中短期债券为主。
商业银行为承销主力机构,其承销量占承销总量的84.28%,其次是证券公司(11.92%)和保险机构(2%)。然而,从分销情况看,除证券公司外,其他类型机构均为净买入。其中,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净买入额最高,分别为1217亿元和1103亿元。证券公司净卖出量占其承销量的44.37%,为2953.5亿元。
(二)债券兑付情况
2006年共有245只债券进行了兑付,均为人民币债券,其中到期兑付346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2.74%,利息支付2752.98亿元、增长122.13%。在到期兑付的债券中,央票占比最高,为73.02%,其次是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分别占12.54%和9.94%。利息支付量中,记账式国债支付1176.74亿元,占当年利息支付的42.73%,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和央票,分别支付798.74亿元和471.55亿元,占29.01%和17.13%。
从各月的兑付情况看,本年度的兑付量高峰出现在6月和9月,而利息支付高峰在12月,兑付次数最高的是3月。
(三)债券存量和持有结构
截至2006年12月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共有774只,比上年增加260只。人民币债券存量达9.2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万亿元,增幅达27%。美元债券存量42.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月末达到8.6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93.12%,其中跨市场托管量为1.5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16.72%;交易所可流通量0.35万亿元,占3.8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0.05万亿元,占0.51%;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0.4万亿元,占4.81%。从托管的主要品种看,本年末,债券托管量的主体为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国债托管量2.9万亿元,占市场托管总量的31.42%;央票托管量3.23万亿元,占34.94%;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2.28万亿元,占24.7%,其他券种占8.94%。
2006年,各类债券均显示了较高的增长率。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地方企业债,本年增长571.67%,带动企业债本年增长57.17%。短期融资券增长迅速,位居第二,为93.2%,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由上年的1.9%提高到本年的2.88%。央票年增42.74%,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至34.94%。去年以来,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影响下,国债发行控制增量,本年比上年增长7.29%,同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至31.42%。总体来看,如扣除储蓄国债(凭证式)兑付完毕和地方企业债的因素,单类债券平均增长率为35.7%。
从托管期限看,一年以下(不含1 年)品种、1~3 年、3~5年债券占市场的主要份额,其合计托管量达6.7 万亿,占市场托管总量的72.5%。5~7年和7~10年期品种债券托管量合计为1.38万亿元,占比14.96%。10年期以上债券托管量为1.16万亿元,占比12.54%。
2006年,商业银行仍为投资人主体,其持有量占市场总托管量的71.21%。本年度,受到股市向好因素影响,基金、交易所及其他类投资人呈减持状态。除此以外,其他类别投资人均为增持状态,共增持1.99万亿(含本年度新发行债券1.46万亿)。其中,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增持幅度较高,各增持189%。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显示了较强的增长势头,本年度分别增持各类债券111%和79%。非银行金融机构增持率较高(85.14%)也显示了该类机构对债券资产的需求增长较快。
(四)债券交易结算情况
2006年,全部债券市场交易结算40.2万亿元,204.8万笔。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主体,结算量占95%,交易所和柜台结算量各占4.55%和0.02%。从单笔结算量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2.39亿元,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单笔结算量分别为10万元和7万元。
1.银行间债券市场
2006年,结算量接近40万亿,结算笔数超过16万笔,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62.82%。其中,结算量增长最多的是质押式回购,比上年增加10.77万亿元。增长最快的是远期交割,比去年增加326笔、627.82亿元,笔数和结算量分别增长了5倍和6倍。
2006年,共248个交易日,日均结算量达到1546.61亿元,日均结算648笔,单笔结算量为2.39亿元。从债券类别看,本年度交易结算量的主体是央票、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均超过11万亿,各占30%左右。其次是短融和商业银行债券,分别占5%和3%。美元债券的交易结算量与上年持平,共结算9笔,0.79亿美元。
2.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
(1)质押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70706笔、27.06万亿,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1%和66%,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43.97%和70.55%。日均结算285笔、1091.08亿元,月均结算5892笔、31963.19亿元,日均和月均结算量均为各交易类别之首。
从期限品种看,隔夜回购仍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19982笔,结算量达11.2万亿,占质押式回购结算总量的41.55%。其次为7天回购,共结算32125笔、9万亿,占33.26%。
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规模超过正回购规模的有商业银行、特殊结算成员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买断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1744笔、2924.84亿元,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33%,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1.08%和0.76%。日均结算7 笔、11.79亿元,月均结算145笔、243.74亿元。单笔结算量为1.68亿元。从期限品种看,7天回购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875笔、1515.17亿元,占买断式回购结算总量的51.8%。其次为14天回购,共结算296 笔459.31亿元,占15.7%。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方主要为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
3.远期交易
2006年,银行间市场远期交易结算量大幅提高,远期结算390笔,结算面额达到719.01亿元,笔数和结算面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09%和688%,分别占银行间市场结算总量的0.24%和0.19%。单笔结算量达到1.84亿元,日均结算2笔、2.9亿元,月均结算33笔、59.92亿元。从成交情况看,本年度共成交远期交易385笔,成交面额达到658.46亿元。
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仍为7天品种。其次是14天和21天品种。从成交后的资金流向看,主要的净买入机构为商业银行,共净买入144.22亿元。主要的净卖出机构为证券公司,共净卖出130.52亿元。
4.银行间现券交易
2006年,现券交易量和笔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2.5%和60.73%,达到10.9万亿元、8.8万笔。从各债券类别的现券交易比重看,央票比重最高,占41.79%,现券结算量达4.6万亿。其次是记账式国债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占11.5%和11.16%,结算量分别为1.3万亿和1.2万亿。
现券交易日均结算355笔,日均结算量440.83亿元。月均结算7330笔,月均结算量9110.55亿元。现券交易日均和月均结算笔数为各业务类别之首,日均和月均结算量仅次于质押式回购。从交易债券的剩余期限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对中短期债券较为偏好,短期品种为主要交易对象。从交易债券的比重看,1年以下期限债券交易量占一半以上,其次是1~5年(不含5 年)期限的债券,占26%。与上年相比,1~10年债券增长率最高,达122%,其次为10~15年(93%)、1年以下(77.48%)。剩余期限为1~5年和5~7年的债券现券交易平均增长57%。15~30年期限的债券交易比上年略有增长,为7.61%。
从债券流动性看,债券平均换手率为152%。其中,短期融资券以高达457.28%的换手率居流动性排名榜首,其次分别为商业银行债券、国际机构债券、企业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证券公司债。流动性最低的仍为资产支持证券,换手率仅为2.98%。
从机构买卖方向看,净买入最高的机构类型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净买入2448.52亿元,其次分别为信用社、特殊结算成员、基金、非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净卖出最高的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净卖出2613.54亿元,其次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
5.交易所债市成交量继续萎缩
2006年,交易所市场经历了一路飙升的行情,但债券交易量大幅萎缩。中债交易所国债指数年末开盘112.06,年末12月29日收于114.5843,年末比年初涨2.5243点,涨幅2.25%。
本年度,债券市场交易量延续并扩大了2005年的萎缩趋势,与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年内分别上涨130%和131%相比,债市涨幅只有2.25%,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上交所全年国债回购15487.34亿元,比2005年下降52.5%,现券交易1537.39亿元,比2005年下降40.4%。深交所全年交易国债现货3.31亿元,比上年下降57.7%,可转债105.47亿元,下降45%,企业债40.25亿,下降35%。
三、基金市场
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高度景气,广大投资者理财需求异常高涨,对证券投资基金认同度大幅提升,基金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6208亿份基金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超过855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一)基金规模大幅增长
得益于股票市场的强劲表现,2006年基金销售一路狂飙,募集规模迭创新高。百亿基金不断涌现,嘉实策略增长更是在一天募集规模达到419亿,创造了全球基金史上最高单日募集纪录。与2005年相比,基金总规模同比增长31.68%,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长82.26%。
2006年偏股型基金增长势头最为迅猛。目前股票型基金总规模约为2180 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93.39%;平衡型基金规模约为2129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约275%,两类基金占基金总规模的比重近70%。
虽然如此,普通债券型基金规模在2006年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年底,该类基金总规模约99.69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196%。但2006年是短债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赎回的重灾区,赎回比例分别高达66%和56%,显示了市场资金加速向股市流动的趋势。
(二)基金投资回报显著提升
2006年,基金业整体表现极为出色,基金净值连续爆发性增长带给广大投资者惊人的投资回报率。全年有125只基金实现净值翻倍。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高,平均份额净值增长率达114.73%,混合型基金平均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0.18%,53只封闭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6.35%,其中小盘封闭式基金表现优于大盘封闭式基金。
(三)基金公司规模急剧扩张,两极分化加剧
2006年,多数基金公司规模迅速膨胀,强势基金公司迅速崛起,边缘基金公司逐渐没落,行业分化格局逐渐清晰。2005年底,我国仅有10家基金管理份额过百亿,而2006年底,超百亿的基金公司达到21家。2006年,不少基金公司凭借优秀的业绩赢得市场认可。
嘉实基金公司以681亿份基金份额位居2006年基金行业规模第一;南方基金公司以586亿份规模排名第2;排名第三华夏基金公司在2006年底的规模为553亿,比2005年增长近140亿。
2006年,银行系基金突飞猛进,规模迅速增长,其中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表现尤为突出,2005年该公司旗下基金仅为38亿份,2006年底规模增长至255亿份,规模增长近6倍;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从24亿份飙升到162亿份;建信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也超过90亿份。
相比之下,一些过去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显得有些停滞不前,一些老牌公司在2006年规模甚至出现萎缩,有的全年没发出一只基金产品,有的发生大规模赎回;一些小基金公司则已经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
(四)基民突破700万户
2006年,“基民”成为热门词汇,基金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006年国内基金新增开户总数为673.18万户,预计全年新增基金持有人突破700万户。高过A股同期新增开430万户数的1.65倍,创历年之最。
四、期货市场
2006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金融期货上市进程正式启动,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场监管体制更加完善,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期货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449474102手和2100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其中,铝、玉米、白糖和天然橡胶交易活跃,成交规模增长较快。12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46556530手,成交金额为1896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5.46%和37.53%,环比分别下降了17.32%和13.51%。
(一)分交易所情况
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116212002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5.86%,累计成交额126100.57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60.03%,同比分别增长了71.96%和92.81%。上海期交所12月份成交量为10777344手,成交额10853.2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3.15%和57.22%,同比分别增长了53.25%和72.77%,环比分别增长了1.62%和-0.28%。月末持仓总量392438手,较上月末增长了7.78%。
大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240699996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53.55%,累计成交额52153.16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24.83%,同比分别增长了21.35%和9.99%。大商所12月份成交量26188412手,成交额5432.55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56.25%和28.64%,同比分别增长了0.48%和-3.92%,环比分别下降了17.8%和18.81%。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2309964手,较上月末增长了2.08%。
郑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92562104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0.59%,累计成交额31792.59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15.14%,同比分别增长了62.62%和46.99%。郑商所12月份成交量9590774手,成交额为2681.52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6%和14.14%,同比分别增长了138.97%和44.55%,环比分别下降了30.73%和38.44%。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427694手,较上月末增长了1.18%。
(二)分品种情况
2006年,铜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107868384手,累计成交金额为33367.2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6.34%%和17.54%;铝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2786295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8467.25 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5.59%和666.39%;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5209412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55726.9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74.09%和257.18%;燃料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5,468,090手,累计成交金额8539.13亿元。
2006年,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9340332手,累计成交金额5065.2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72%和10.41%;普通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56104 手,成交金额为8.4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7.14%和97.24%;一号棉花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4148034手,成交金额为3064.81亿元,同比下降80.90%和80.44%。
篇4
一、 会计信息以及债券定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是用来处理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制度、法规以及方法来处理企业的相关数据的。会计信息既可以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包括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例如资产负债表,也包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如财务分析报表等。会计是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以及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并且会计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
(二) 债券定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债券的价格和到期收益呈反比,债券的收益率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时间和债券的价格变化呈正比。并且债券到期时间越长,债券价格波动幅度增加,并且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对于期限已定的债券来说,由收益率下降导致的债券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如果已经给定了收益率变动幅度,息票率越高,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小。
二、会计信息对债券定价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在一级市场中的作用
一级市场是证券的发行市场,债券能否发行的决定因素,是发行市场是否接纳它,会计信息虚假,或者是会计信息显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本就不足以支付债券的利息,那么企业债券根本就不可能发行。
(二)会计信息在二级市场中的作用
二级市场是证券的交易市场,在交易市场中,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所显示的现金流,总资产周转率等盈利能力指标以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判断。企业财务信息显示的指标条件优越,投资者就更容易接受,显示的条件不符合预期,那么投资者就会避而选择其他的投资对象。
(三) 会计信息对城投类债券定价的影响
城投类债券属于一种特殊的公司债,它定价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地方政府的实力,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以及债务压力,其次是地方政府对这类债券的支持力度,城投类公司在资金遇到困难时进行债券发售,若地方政府对此不支持,那么这类债券很难进行发行。其次是城投类公司本身的偿债能力,一般投资者都会先考虑到政府会对这类债券有一个隐形的担保,所以不太考虑本身公司的能力,所以对于投资来说在城投类债券,会计信息的作用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
(四)会计信息对一般企业债券定价的影响
对于非城投类企业来说,会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当前企业的最直接的证据,无论是财务报表,各种财务信息都影响着投资着对此类公司的判断。如果财务信息中显示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那么可能债券的定价极为低的情况下,也不会售出,相反如果企业的财务信息显示企业有着良好的偿债能力,并且收入很高的情况下,那么一些相对谨慎的投资者,在均衡利益和风险后,债券定价过高可能也不会影响投资者投资,这就给债券发行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
三、 对企业债券定价的建议
会计信息在公司债市场中是存在有用性的,企业在发行债券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市场信息的作用。首先,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一定是要真实的,广大债券购买者具有甄别的能力,尤其市场特征下。其次,企业要关注相关竞争企业的会计信息,将自己的债券定价与市场中同水平的相比较,制定一个合理的、能被投资者接受的价格,价格过低给企业造成损失,价格过高没有投资者都是得不偿失的,企业一定要合理考虑利弊,找到中间的平衡点。最后,企业在进行债券发型时,要广泛利用市场的作用,争取能够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企业,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理论建设以政治经济学为根基,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情况为出发点,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市场理论,形成了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性制度。政治经济学由四点构成:即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这四条理论构成了政治经济学的要义,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西方经济学提出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和重要理论来源。
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的重要性,主张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需求、供给和价格要通过市场来形成。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体制虽然也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调节生产、消费,但是没有像西方经济学理论强调的那么重要,并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在市场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资源配置不能按照供需的有效性进行流动,导致了经常性的物资短缺和相对过剩,整个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统筹好物资的分配,如何最大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的需要。但是这项工作却不像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如何能在年初实现对经济的有效预期,如何能够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有效调配,这对于当时信息传递不太发达,计算能力比较弱的中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改革开放初期,与西方经济发达程度对比中发现,中国经济社会明显出现了落后,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改善我们的经济制度,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西方经济中的市场经济概念逐渐成为中国与西方对接最重要桥梁,也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样大背景下,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最为重要的理论构成。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开始完善市场主体,开始允许商品的自由流通,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产品市场、劳动市场、消费市场逐渐形成,这三个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
通过上图,厂商通过产品市场实现了产品的销售,家庭通过劳动市场实现了就业,资本市场是扩大规模,盘活已有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开辟新市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重要依托,同时,也帮助家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超前消费等。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根本就不存在竞争,一切都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竞争。西方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却不是这样的,通过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厂商必然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投资领域来生产商品,很多厂家同时投入到同一个行业,必然会造成这个行业的生产过剩,也就出现了竞争,购买者对同样商品必然会对价格、质量、服务等做出不同的权衡,然后决定买那个,这就是竞争,在竞争的格局中,购买者处于有选择的地位,他有权利去选择购买那个商品,不买那个商品,有些厂家价格高,产品质量不好,服务差必然会被市场拓淘汰,这叫完全竞争市场,厂家都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但是也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吸取了完全市场理论和不完全市场理论,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防发展,针对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行业,采取国家垄断,实行国家独有,或者国家控股形式。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不足值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警惕
西方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百年多的发展历程,其学术成果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都值得学界的肯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西方经济体制和成功经验帮助中国逐渐完善了特色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和推广,同样,西方经济学通过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建立,完善了其理论到实践的论证,丰富了其研究视野。但是要警惕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部分市场经济研究者与实践者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象,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完美的,是无懈可击,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照搬西方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看法是不能得到认同的,目前,西方经济制度也存在缺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研究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从中获益良多,在某些领域开始照搬中国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
西方经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最重要的是西方经济危机,这种挥之不去的西方经济制度问题已经被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百年,但是知道今天依然无法建立一套更为有效的规避机制。另外,工会权利过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电视中,经常会看到西方罢工,导致航班延误、供水供电中断等,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西方市场经济有竞争性无排他性,是一种公有资源的私有化进程。所谓无排他性是不能禁止另外的人使用;所谓有竞争性是一个人的使用减少了他人能使用的量。所以无约束的时候会被过度利用。解决方式是限制使用或者有偿使用。在现实中,此限制或收费要通过国家的强制措施,诸如现在实行的排污限量超额收费的制度。在西方私权大于公权的市场格局中,国家有时候难以对其采取更为有效的调控手段,来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
三、中国经济学理论需要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融合
篇6
关键词:证券市场;效率;内涵;评价
从理论上说,科学的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原则和方法,首先要建立在科学合理地界定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上说,如何制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各种政策的制定及其导向。因此,科学全面地理解和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确定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辨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金融学逐步形成了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简称为EMH。也称为“有效市场理论”)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效率理论。1965年,法玛(Fama)首次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如果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可得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则该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理论(EMH)使用市场定价的信息有效性来衡量证券市场的效率。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学者把信息有效性与资本市场效率等同起来了,认为“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够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从信息上说)就是有效率的”。
20世纪70年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外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主要围绕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检验和实证研究。大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态有效态和半强态有效的状态特征,我国证券市场也尚未达到中强态有效;但对于是否达到弱态有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半数以上的学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已达到或接近弱态有效。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效市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即使一些学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修正,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但该理论仍无法解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异常现象。市场有效理论对中外证券市场效率状态评价结论的不确定性,加之对市场异常现象的无法解释。暴露出其理论上的缺陷和现实解释能力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批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也进行了理论探讨。一般认为,证券市场效率应理解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资金的有效动员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笔者认为,无论是有效市场理论对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界定,还是按照其他学者的观点——把证券市场效率理解为资源配置效率。都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效率的全貌。那么应该如何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呢?
1.证券市场效率是“效率”的经济学内涵在证券市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在经济学一般意义上。效率是指生产活动所得到的经济成果与投入的比较值,即收益与成本之比,比值越高,则效率越高。因此,相应地,证券市场效率可以从证券市场资源的配置利用、信息处理、资产定价、交易运行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环节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中得以体现。因此,证券市场效率应该既包括作为证券市场效率核心的信息效率,也包括以最低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融资效率,还包括使市场投资者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投资交易的运行效率。
2.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从根本上讲,证券市场效率高低就是其功能发挥程度的高低。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必须从对证券市场功能的分析人手——应由证券市场功能的构成以及影响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证券市场效率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因而,证券市场由其基本功能和辅助(或附属)功能决定。
3.证券市场效率是一个多侧面的多种子效率的综合体。如果将证券市场效率内涵仅局限于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来评价证券市场,就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的全貌。事实上,证券市场效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相互联系且彼此相互作用的子效率体系。如可以从影响范围的角度划分为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从功能角度分为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等。
二、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
正因为证券市场效率内涵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说,由于证券市场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证券市场的效率需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同时需要从实体经济中得到检验。因此,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结果,应当与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功能发挥程度相一致,与其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效应相符。
2.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包含但不限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合考察。证券市场效率不仅仅表现为信息效率,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与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因此,对证券市场效率的考察绝不能仅限于基于有效市场的各种信息有效性检验,还应当依据帕累托标准,包括对各种子效率状态的综合考察。
3.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经济体制特征。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是影响证券市场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期,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才不过16年的时间,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证券市场的部分功能受到制度性约束和内部结构不健全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却对我国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所没有的。尽管按照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率的。但实际上,证券市场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资源动员、优化配置等多元化的巨大促进作用。因此,确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证券市场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三、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总体评价
1.融资效率迅速提高,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篇7
关键词:证券市场 风险因素 风险原因 我国证券市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的证券投资市场也在迅速的发展中。但是,由于证券市场存在着各种客观风险,与证券投资的利益相生相伴,所以,广大投资者在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前,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证券投资的相关知识认真学习,理解并不断剖析微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策略对上市公司的运营影响,加强证券投资风险意识和防范。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也正处于起步阶段。
现资理论认为证券投资是有风险的,造成证券投资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股市价格的风险、银行的利率、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等。但是面对变化的市场,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意料不到的因素将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证券投资市场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风险的地方,投资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证券投资的有效技术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证券的价格变化规律,及时的根据那些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来决定自己的投资方向。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市场日趋完善、各种政策也在不断出台,证券投资者应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充分分析和了解投资市场,使投资得到较高的回报。
二、什么是证券市场的风险
(一)风险的含义
风险的含义非常广泛,在社会经济的各项活动中到处都是风险,人们经常将风险与各种危险、不确定性、各种损失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三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所以,风险是一种对预期的后果估计中较为不利的一面。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测性、不利性、同利益之间存在着对等性等基本特征。
(二)证券市场风险的含义
根据前面对风险的定义,学者们对证券市场的风险做出了不同的定义,普遍认为:证券市场风险是实际收益对期望收益的偏离,是资产价值的损失,是收益的不确定性。由于在证券市场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最终导致证券资产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三、证券投资风险的类型
证券投资风险根据其性质可以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一些因素对证券市场上所有的证券价格出现变动的现象,并会给所有的证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一种可能性。这种风险首先是由于某些共同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将会影响到所有的证券投资收益,这种风险是不可能通过证券的多样化特征来回避或消除的。例如: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都是这种风险的来源和主要表现。造成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动。
1、购买力风险
又被称为通货膨胀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国家经济发生通货膨胀而引发的投资者实际收益率的不确定。证券市场是一个企业与投资者都直接接触的融资场所,所以,社会货币资金的总供给量就成为证券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当社会的货币资金供应量增长过快时必然导致通货膨涨的发生,而通货膨胀的出现又导致证券市场的价格出现变动。如果通货膨胀的程度比较严重就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证券迅速贬值,最终导致抛售股票时获得货币收入出现实际购买力下降的局面。
2、利率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信用活动中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杠杆,国家银行的利率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会给证券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一般而言,当国家银行的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会下跌;当国家银行的利率下降时就会导致股票的价格上涨。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人们在面对相同的收益率时,喜欢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金融工具作为投资;另一方面,当银行的利率上升时,相应会引起信贷市场的银根缩紧,企业资金会出现流动不畅、利息成本提高的现象,那么企业的生产发展与盈利能力将会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造成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
3、汇率风险
汇率与证券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本国货币的升值将大大有利于那些以进口原材料为主而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但是不利于那些主要产品出口的企业,而投资者如果从有利于企业生产发展的角度看,将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动。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汇率的变化必将引起资本的输出与输入,最终影响到国内货币资金和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交易(Margin Tmding)又被称为“证券信用交易”或者“垫头交易”,是成熟资本市场普遍实施的一项重要交易制度。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与其他国家对融资融券交易的限制或禁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选择了推行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成熟证券市场发展和运作的经验,也要认真分析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各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规范开展。
一、成熟市场国家和地区融资融券交易业务的发展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最早诞生于美国。在美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为了满足市场融资的需求,就出现了融资融券的交易,但欺诈与违约的现象频现。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政府将股市震荡崩盘的部分归因于过度融资融券交易,因此美联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法案来规范融资融券交易。随着金融机构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美国融资融券交易典型的市场化融资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在分散授信的模式下,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集中表现为市场主体的业务风险。监管机构只须对市场运行的规则做出统一的制度安排并监督执行。另外,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协会等一些自律机构也从自身出发,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条例来约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作为对监管机构法律和法规的有益补充。可见,美国的融资融券活动是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而自发形成的,是以微观经济个体为主体一种制度变迁过程。
日本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是建立在二战以后证券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整个金融制度尚不健全的基础上,引入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导入临时供求,来确保证券市场的交易量与流动性,促进公允价格机制等目的实现。其融资融券制度建立伊始就具备了中央控制的强制性,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激进性质的发展过程。日本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还由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专业化证券金融公司为证券公司提供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服务,以实现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活动进行机动的管理。这种典型的专业化模式的特点即:证券抵押和融券的转融通完全由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来完成,证券公司与银行在证券抵押融资上被分隔开,南证券金融公司充当中介,证券金融公司通过控制资金量和证券量来实现对融资融券交易规模的控制,在整个融资融券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
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放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实行了独特的双轨制信用模式,即:证券金融公司不但可以对证券公司办理资金和证券转融通业务,还可以直接为一部分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处于一种半垄断半竞争的市场地位。随着证券公司办理融资融券业务门槛的逐步降低,证券公司的交易占有量得到不断的增长,而相应的证券金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因此受到影响,加之证券金融公司需要直接对投资者进行征信,很难深入了解客户的真实状况,其地位陷入比较尴尬的窘境,这也使得台湾地区融资融券制交易模式的功效受到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推行融资融券业务恰合时宜
当前由美国次级房屋贷款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向全世界范围蔓延的形势不可遏止,深刻影响着全球金融体系。市场和监管机构将买空卖空的融资融券交易列为亟待限制或加强监管的业务之一,美日等国监管机构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融资融券交易。与此相对,我国则开放了融资融券业务,笔者认为,此举是适时可行的。
首先,融资融券制度的卖空机制并非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在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缺位或失灵的情况下,投资主体与证券经营机构过度的投机卖空以致财务杠杆和投资风险加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才是金融危机发生并加剧的罪魁祸首。摒弃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本身实际是本末倒置。我国此时推行融资融券交易是对我国证券市场现有交易格局的创新和调整,更是我国规范证券交易市场、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我国证券市场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买空卖空交易机制的引入将为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其次,我国现阶段推行融资融券交易具备了较强的现实可行性。第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使证券市场的规模得以扩容,为融资融券交易提供了更为安全、合理的交易对象;日益壮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第二,《证券法》的修改放开了对信用交易的限制,为融资融券交易具体操作规定的制定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三,以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改善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格局,这种投资者结构的变革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还有,证券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原因都表明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建立已经到了恰当的时机。
篇9
论文关键词:证券监管体制内在机理发展完善
一、证券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演进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并随之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其体制变迁及其特征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格局相适应,并与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的政府监管目标相吻合。我国政府对监管体制的选择和调整决定于我国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1981—1985年,无实体监管部门阶段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萌芽期。除了国债发行之外,基本上不存在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虽然于1984年公开发行了股票,但股份制试点与股票交易仅限于极其狭小范围。该阶段不存在真正的监管体制或明确的管理主体。
2.1986—1992年,监管体系雏形阶段
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规模极小的“婴儿期”,与之相对应,在政府管理层面上出现了若干监管上述证券市场领域的部门主体,但未形成统一、有序、通畅的集中管理体系。监管体制框架中的政府部门和自律组织等若干因素已出现,但仍表现出明显的初创特征和摸索性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管理企业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管理金融市场”被正式法规确立为证券市场主管机关。但监管职责不明确,实践中的管制权力缺乏集中型模式所要求的权威性和管制力度。地方政府体现出监管框架中的分权性和非集中性。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政府管制。多部门介入的管理格局略见雏形。行业自律监管组织尚未担负实质性自律职能。
3.1992一l998年,初级集中型监管体制阶段
1992年l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步人了集中型监管体制阶段。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出,1996年以后,市场取得飞速发展,无论是日均成交金额还是日均开户数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充分说明了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此相呼应,集中型管理体系逐渐形成。确立中央监管机构,一部分权力根据证券活动性质和归口的不同划分给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相当程度地介入证券市场管理,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市场管理体系。首次确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专门性证券主管部门,摆脱了依附于财政或中国人民银行的旧模式。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与规范进程中所牵涉到的错综复杂的诸多方面的难题。但是,仍表现出权力分散、独立性和权威性弱、缺乏覆盖全国性的监管机构的动态特征。总体上,这个阶段表现出多层次的、多元化以及部门分工协作的中国特色,且明显地显示出过渡期的特征。
二、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其内在机理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框架。
1.监管主体
1998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监会的职能、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确定了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并成为取代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职能的惟一最高证券监管机构。根据该方案的规定,证监会将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派出监管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但在现实中,我国监管主体存在多元化现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和不协调。
2.自律组织是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律组织有两种形式,即社会性的监督组织和行业自律。前者主要包括证券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包括两方面:一是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自律,二是场外交易的自律,即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的自律监管。
3.监管法规体系
1998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和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包括全国性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的行政法规。1998年《证券法》的通过标志我国证券市场依法治市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证券法》和《公司法》作为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其他证券法规共同构成证券监管法规体系。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具有集权性和一元化、权威性和独立性高、两级管理垂直化以及自律性弱的特征。虽然仍存在自律管理作用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但这个体制框架与我国证券市场现在高速发展相适应。现行证券监管体制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针对如何克服原体制存在的内在弊病和矛盾。
三、未来证券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全球化程度加快的大环境下,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应当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不断健全、完善。证券监管体制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安全,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完善证券监管体制必须全面考虑,放眼未来,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造。
1.加强证券监管体制的自身建设,逐步健全与完善
证券市场是变化无穷的,只有依据客观规律,制定完善制度才能保障市场健康运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树立科学监管理念。监管理念主要包括:第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确保公平、高效、透明;第三,降低系统风险;第四,树立国际化意识。
(2)明确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水平。监管机构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职能就是保障市场的公平、公开以及公正地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体现了监管理念和目标。相应的权限,应当依据其职能而定,即仅能作为“裁判员”。并非事无巨细一概全揽,不能把“运动员”兼于一身,应减少证监会在监管中的行政干预色彩,增强其对上市企业以及证券市场的各参与者的监管手段和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监管过程中,要加强对行为和过程的监管,而不仅仅是对结果的监管,对监管者而言,行为本身比结果更值得关注。同时,改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手段的间接化、多样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操纵。此外,应当提倡监管行为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公正地权衡各方利益,保护投资者信心。(3)完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日益成为大多数国家选择的主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避免各自的缺憾,对于完善监管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自律监管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加强自身监管机构的组织建设;第二,要尽快完善自律管理规则;第三,要理顺证券交易所管理制度。
2.改善证券监管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良性的立法、司法环境。证券市场的发展,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这就要求首先要完善立法,去掉或者完善一些与现有政策和法规相矛盾的条文,法律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结合目前市场需求不断完备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尽快细化证券法的相关规则,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形成完善的证券法规体系。其次是要加强执法,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措施,再完善的法律条文也无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有法必依的重要性。
(2)重构社会信用体系,恢复我国证券市场的公信力。
篇10
关键词:创业板;退市制度;评析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09-02
一、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
1.上市公司退市的内涵
上市公司退市,又称为终止上市,俗称“摘牌”。关于退市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上市公司退市包括了上市公司因企业破产等原因完全丧失市场主体资格,公司消灭等多种情形,而狭义的上市公司退市则仅指上市公司证券因各种原因不再在特定的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交易,从而退出特定证券交易市场的法律行为。如无特别指出,本文所指的上市公司退市为狭义的上市公司退市。
2.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再探讨
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定性,学界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退市行为和上市公司上市行为同为一种契约行为,均为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作为平等法律主体而达成契约,并由契约约束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有学者认为,上市公司上市和退市过程均存在浓厚的公法干预色彩,尤其是上市公司退市的退市程序在中国由行政主导,应将其定性为行政许可。对于这两种观点,笔者尝试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特征和证券法律责任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上市公司退市作为一项完整的法律制度,同其他证券法律制度相比,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退市是上市公司违反上市协议所面临的法律后果,上市协议作为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权利义务载体,一旦上市公司触发了上市协议所订立的退市条件,上市公司则必须退市。第二,退市是对上市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上市公司退市是剥夺上市公司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资格,是对上市公司此项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1]。第三,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由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构成,上市公司退市除了相关的实体性退市标准外,还包含了退市程序方面的内容[2]212。
其次,证券法律责任是指与证券和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直接相关的法律责任。证券法律责任在法律责任形式上分为:证券民事法律责任、证券行政法律责任和证券刑事法律责任。证券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证券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违反了相关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证券违约责任、证券缔约过失责任和证券侵权责任。证券行政责任是指证券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在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实施了破坏证券市场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证券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证券市场禁入。证券刑事责任是指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证券犯罪行为人应承担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强制其接收到否定性法律评价和制裁。
再次,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特征来看,上市公司退市是证券交易所根据其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上市协议剥夺上市公司上市交易资格,对上市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上市公司退市主要是一种根据双方协议而为之的契约行为,但另一方面,虽然新《证券法》明确赋予证券交易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的决定权,但由于“妥善行使权限”标准的约束和证监会强势的行政监督,使得证券交易所缺乏应有的自[3],上市公司退市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最后,从上市公司退市承担的证券法律责任来看,上市公司退市主要是承担证券违约责任,上市公司因违反上市协议而承担违约责任不得已退市。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为平等地位的民事法律主体,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上市协议具有契约的效力,上市公司退市是上市公司因违反契约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而有学者认为,上市公司退市的过程是证券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强势的行政监督下进行的,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上市资格的剥夺,具有行政处罚的色彩。对于这一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友苏教授明确指出“《证券法》第55条、56条60条61条和70条规定的暂停或终止上市交易只能是自律性处罚措施,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内容”。
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退市是上市公司履行契约义务,承担上市公司证券民事责任的契约行为,而不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
二、成熟的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特征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发展并成熟于美国[2]213。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呼应,具有一致性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一致是上市公司退市渠道畅通的前提和保障。创业板尤其如此,创业板上市门槛相对主板市场普遍较低,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退市标准和相应的退出渠道,则不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为例,纳斯达克市场规定,上市条件分为初始上市标准和持续上市标准,且后者与前者是相对应的,只有符合初始上市标准的公司才能上市。上市以后,由于上市公司的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但起码应符合一个最低的要求,即所谓的持续上市标准,否则将会被纳斯达克摘牌[1]。与纳斯达克市场相似,大多成熟的证券市场的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的规定相一致。
2.退市标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的科学结合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英国创业板市场(AIM)、日本佳斯达克市场(JASDAQ)等成熟创业板市场规定的退市标准大多包括公众股东数量及持股量、股票交易量等数量标准和违反上市协议、不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非数量标准,即定性标准。这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退市标准,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3.严密合理的退市程序
退市程序是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一环,退市程序集中反映了证券交易所监管理念的实施过程,因此,成熟的创业板市场大多具有严密合理又具有操作性的退市程序。主要体现在:第一,退市程序实行交易所集中管理和分层次决策相结合。上市公司的退市程序在上市规则中决定,由证券交易所集中管理。同时,建立了负责审核退市的各个程序的专门机构,分层决策。第二,严格管理与缓冲执行相结合。创业板市场在严格执行退市标准的同时,为了减少市场随机因素对退市决定的影响,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机会,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机会,降低投资者的损失,往往采取缓冲执行的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一段时间用于自我补救[4]。
4.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建设
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大多存在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不但存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即通常所说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一般还存在三级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后,可以转向次级市场即第三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继续交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证券市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的成熟与成功经验在于,给予退市公司继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和机会,不但减轻了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最大程度上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也为退市的上市公司的继续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三、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评析
2012年4月2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从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是将新的创业板退市方案落实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整体来看,本次推出的创业板退市规则有以下几方面发展进步。
1.在退市标准设计上,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呼应。《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从上市公司净资产、股东数、净利润、遵纪守法等方面规定了创业板退市标准,这与创业板退市标准遥相呼应。在保留原有退市标准的基础上,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并新增了“公开谴责”和“股价低于股票面值”等两个退市标准。与创业板低门槛的上市标准相呼应,创业板退市规则更加严格和丰富。有利于有效化解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募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金额的“三高”现象,有效遏制资本炒作,提升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2.注重定性化的退市标准。新的创业板退市标准,在更加多元化、市场化、定量化以及对称化之外,更加注重定性化的退市标准。不但新增了“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定性化标准,而且修改了上市公司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的退市标准,并增加规定了对于财务造假的追溯调整权,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造假的成本和风险,使得“有财无德”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大增,也有利于净化我国证券市场环境。
3.投资者“买者自负”意识的建立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部分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监管层面出于社会稳定等方面原因的考虑,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也形同虚设,证券市场基本是一个“有进无出”的局面。随着本次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出台和逐步落实,不但有利于形成一个“有进有出、动态平衡”的创业板市场,而且对于我国投资者风险意识提高和“买者自负”意识的建立不无裨益。同时,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通过强化退市风险信息披露,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完善多层次证券市场。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明确规定了三十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和上市公司退市后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两个制度。这一规定有利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给予退市公司投资者转让股票和减少损失提供了途径,对于退市公司也是有益的缓冲,更是对我国场外市场建设和多层次证券市场建设的有益尝试。
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证券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是新兴的市场,尚处在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存在诸如上市公司退市程序行政化,不易操作、证券市场监管体制行政性过强,自律性过弱、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待在我国证券市场近一步发展过程中解决。
参考文献:
[1]夏军.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2]周友苏.新证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 上一篇: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重要案例
- 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步骤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证券投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