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迅速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发展得非常迅速,网络迅速进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科学、技术、经济、工业和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在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满足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目标是培养出全面的网络人才。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应该适合企业需要的网络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除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1《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种最快速发展的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每一个行业都和计算机网络分不开。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应用能力。所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已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程。
2《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基于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强大的理论基础课程,本课程重点是很多术语、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其他网络知识的先决条件。专业课老师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很简单,但对初学者理解抽象概念和术语是相当困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要求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的意义,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有整体的把握,能够灵活地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并希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应用,对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网络实践能力。
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很多专业课程,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但很多专业课没有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和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一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没有去做专业需求的相关工作。许多学校仅仅因为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而开设了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并没有从今后的就业及实际的相关工作方面考虑设置相应的课程。
3.2理论知识抽象单调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结合的综合叉学科的产物。参与通信网络,2种技术有大量的概念,所以有大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方面的概念和协议,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老师经常按照完整的教学大纲,对课本的基本概念术语进行的解释,再加上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是很强,所以经常在听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理解,就放弃了,失去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3网络教学没有相应的教学环境
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相对较贵,学校建立一个网络培训室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网络实验室为学生实践操作。所以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实验项目设置通常是简单的网络连接,网络设备,网络应用和一些命令使用网络,缺乏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教学,因此,实验教学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帮助不大,实验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无法验证。这将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3.4缺少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很少的几个简单的网络配置实验,有些甚至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几乎不涉及工程和应用技术的使用,学生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主要目的。实践课程的许多知识没有自己实际操作,常常难以把握。常用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设备配置等许多实验,如果没有个人的实践操作,也不能完全掌握。
4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4.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应根据高职学生的教学要求,针对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内容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相关理论是必要的,还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行业所需的工作。同时结合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确定这门课的学习任务。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应该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以达到理论服务实践的目的。
4.2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网络应用系统的普及,网络人才需求倍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在网络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是其中的主体和关键。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普遍存在实验教学薄弱、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开展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是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技能,是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和认识,我们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
2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网络工程专业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网络工程的应用技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应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性能评估、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法规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研究,网络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网络工程设计及维护等工作。
3课程体系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所包含课程的种类较多,明确各门课程间的支撑关系是开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前提。对于我国的高校来说,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不同高校在进行网络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时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把计算机网络类课程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所示的各类课程中,网络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固定,是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基础;网络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弹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网络工程类、网络管理类、网络安全类和网络编程类课程则分别针对网络工程专业不同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以上各类课程所讲授的知识既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支撑关系,各类课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网络基础类课程是其他各类课程的基础;网络管理类课程需要从网络工程类课程中得到知识点的支撑;同样,网络安全类课程需要从网络编程类课程中得到知识点的支撑;而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类课程间又存在相互补充的情况,例如:安全管理是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网络安全又与具体的网络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明确了计算机网络类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更好地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在教学中根据各门课程的支撑关系,按顺序开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分类
4.1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
通过研究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方向和种类较多,涉及到的实验教学内容则更为繁杂。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有以下特点:
(1) 实验方式不同。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多种形式,包括:演示类实验,例如网络设备认知实验;操作类实验,例如物理线缆制作与设备连接实验;设计类实验,例如网络协议编程实验;综合类实验,将以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的复杂实验。
(2) 实验设备不同。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不同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的实验设备,例如:网络应用系统编程类实验只需要网络环境内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配置实验则需要性能更好的服务器;而某些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类实验需要在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核心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实验设备的不同除了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外,还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设备使用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网络编程类实验可以采取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的方式进行,而某些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类实验需要多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
(3) 实验的复杂程度不同。由于计算机网络类实验的实验方式和实验设备差别较大,因此实验的复杂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某些实验只需进行相对简单的操作,例如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实验、双绞线的制作等;某些实验需要在深入研究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在核心网络设备上进行实验,例如防火墙和IDS的配置实验。
4.2实验教学内容的分类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实验具有实验方式不同、实验设备种类繁多和实验的复杂程度差别较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实验进行分类,以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实验内容。这里把计算机网络各类课程的实验分为基本和提高两大类,如表2所示。
由于网络基础类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因此这类课程的实验内容较少,且都属于基本类实验。网络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为新型网络或热点技术,因此这类课程的实验内容没有在表中给出。实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把每类课程中与重点教学内容对应、具有代表性、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的实验内容列为基本类实验;把每类课程中难度较大、涉及的技术和设备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归入提高类实验。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所给出的分类只是一种参考形式,不同高校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根据各自的培养方向、师资特点、实验室条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5实验的开设和考核方式
5.1网络实验的特点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包括课堂实验方式。随着高校教学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需要。首先,某些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较难理解,不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有着较大差别,如果仅限于规定时间的课内实验教学,则会出现部分学生通过做实验达到了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的目的,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实验的情况;其次,有些计算机网络类实验,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配置,需要在精密、昂贵的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由于价格等方面的原因,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台,需要分组使用,这样同一组学生中,有的学生操作较多,得到了较多的实验机会,而有些学生操作较少,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基于以上原因,在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不应仅限于课内实验,应该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革。
5.2实验的开设方式
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开设方式是提高计算机网络类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表2中的基本类实验是各类课程中的重点实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适合采用课内实验的方式进行;对于提高类实验,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和实验室条件,采用课外开放实验的方式进行。
对于基本类实验中某些难度较大或重点的实验,可以采取以课内实验为主,以课后开放实验为辅的方式进行。
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机网络类实验教学包括以下步骤:
(1) 教师在课内实验中通过提问、检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关键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教师在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中纠正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后通过预约的方式与学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确定开放实验的时间、人数和实验内容
(3) 预约过的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外的开放实验,教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指导
另外,在阶段性教学结束和考前复习等教学阶段,可以安排针对特定知识点,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5.3实验的考核方式
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可以规定学生在完成每门课程中的课内基本类实验的基础上,以开放实验的方式选作规定数量的提高类实验,即基本类实验为必修实验,提高类实验为选修实验。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两部分构成。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完成必需的实验,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这种实验的考核方式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又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
6结论
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基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能够让学生学到切实可用的网络实用技能这两个原则。理清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合理地选取实验项目并分配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将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又可以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可以解决实验过程中实验课时和实验设备受限的问题,经过改革后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继升.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J]. 计算机教育,2007(6):25-27.
[2] 张铮. 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0):163-166.
[3] 綦朝晖,吴江文.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 高教论坛,2008(4):31-34.
篇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今人们办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更加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的高职业素质人才。然而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普及到各高校基础教学中去是不可能的,受限于课时及教学资源等各类因素,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基础的计算网络知识,而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性、创新性与职业性。项目式实验教学突破传统的填鸭式计算机网络教学,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项目任务设计与学生职业技术需求密切相关,加强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性与职业性。
1 项目式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来保证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系列的系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进而达到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目的。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时存在诸多缺陷。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知识基础不同,有些同学对计算机及其操作知识了解较多,相对这类同学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小,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而一些同学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甚少,往往不能一下子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导致这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产生畏惧,降低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的信心。另外,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虽然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分开教学,但是仍然不能够将两板块独立教学作用发挥出来,且往往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将两板块知识灵活融合,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丧失学习兴趣,产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无用的想法,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与活力,导致计算机网络课程死气沉沉,大大降低其教学效率。项目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是指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以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为教学载体,通过设立目标、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是充当指导角色,改变以往被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注重参与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必须不断的调整与更新。项目式教学法的提出无疑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改变传统计算机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实践上的不足。项目式教学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更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实践技术,还能够对计算机网络项目制作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任务强迫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能够将已学的理论知识与任务所需技术结合在一起。项目式教学教学成果能够在短时期内显现出来,便于教师及时改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累教学经验,为今后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参考资料,进而促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合作共赢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自主地弥补不足、丰富自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进而完成学习目标。
2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项目式实验教学的必然性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实践上的技术应用能力,对此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有碍于人才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学必须改革创新,更加侧重其在技术实践上的教学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式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学生专业对应职业相结合,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技术项目作为教学载体,进而带着较强实践性与职业有利性来进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切实地与实践技术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去提前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遇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难题,由此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也更为深刻、更为扎实,该方法培养出的职业人才也更加能够胜任职业岗位所需。另外,现今计算机网络课程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一门必须课程,也是其他专业人才所需的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坚定了其越来越重要的技术地位,这也让项目式实验教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了更好地顺应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渴望自己的职业必须技术能够得到提高,具备职业竞争优势,因此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项目相结合更加易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加配合教师授课,同时尽早地让学生形成职业计算机技术思想,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在项目中所遇难题,发挥个人创新思想,加强团队的协作,达成项目目标。
3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根本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能够满足职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能够让学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项目式实验教学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也不可以忽略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需要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相关知识技能,为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打下基础知识基础。在形成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时首先要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向以及大体思路,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制定好教学大体目标,再整理明确课程结构,设计安排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形成以理论为基础,以项目式实践为教学主体的系统教学模式。另外,对于多重点的知识章节,可以设立多个重点知识项目任务,对应不同知识点在小组内成立子任务,达到多项目高效率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为使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更加系统科学,可将课程内容设计与系统工程知识结合,从设计、分配、实践、评估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教学模式的形成与改进,进而逐渐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学系统,使计算机网络教学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职业需求,进而达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4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的实践分析
4.1 课程的内容与环节设计
为了增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更加紧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需要参考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性,设计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课侧重点与实践项目。由于专业多样,教师不可能为各个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各不相同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可将不同专业大致分类,将职业性质相似归为一类,这样能够大大减少课程设计上花费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另外,需要项目式实验教学是教学重点,因此教师要注重项目的选取设计以及教学情景的设计于模拟,根据知识重点多提项目,多举案例,进而形成多项目多模块的综合计算机网络课程。
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设计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教会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各个基础软件的功能使用,重点培养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使用计算机工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职业素质。明确教学目标后根据目标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结构,增强课时间关联性,进而保障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模块,根据教学模块的特点设计教学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设计的教学项目制作教学程序,便于学生进一步操作学习,对学生项目完成起到指导作用。教学程序可包括项目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项目完成步骤、重点内容的操作指导以及学习参考资源、课后练习项目以及项目评分要求。总之,课程内容与环节的设计是需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实际需求的,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再次的熟悉深化并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4.2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与难易性。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对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遵循实用、适用且符合时展。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部分,教材能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相统一便于学生课上快速掌握完成项目任务、课后复习练习。另外,由于现今办公离不开计算机与各种办公设备,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可增加一部分与时俱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如电子商务技术等)以及一些电脑相关机器的使用、安装与维修(如打印机、扫描机等),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能够紧跟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另外,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每个章节知识的项目要设计多个,按照前后顺序由易到难排版,便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选择,使各个章节的项目训练丰富、选择性高。
4.3 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设计
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以增添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各类知识的印象。通过实践发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分开授课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够明确项目的实践方法与目标,但理论与实践课绝对不是独立的,是对彼此的补充,知识的相互渗透。如金融财会等专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基础软件的使用;而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还要根据其未来职业需求培养其他计算机网络技术,如广电专业学生还要掌握动画制作、DV制作等。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在传授学生通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地对学生专业计算机技术进行提高培训。项目式实验教学是要求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践应用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应以项目实训为教学主体,将理论知识的重点再次在项目实训中强调,加深学生印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更加高难度的项目完成打下基础。另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上加入多媒体演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操作技巧,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在自己小组项目完成中创新操作。为了方便教学,教师应当建立本校的教学课程外站,提供平台将学生课堂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项目要求指南等整理成不同小节,学生可以再平台上直接完成项目任务并提交,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操作平台与学习环境。另外,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能够提高学生项目参与度与完成度,提高学科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设计应调高学生上机项目完成情况所占成绩,对此项目任务完成快、质量高的学生额外加分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篇4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网络为主体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以前五湖四海的世界,而是变成了一个村落,任何人通过互联网就能了解到国外的信息,而作为以技能为主的中职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走出社会之前学习到网络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高考做准备,我们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本人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就从个人上这门课的一些教学经验并结合这门课程的特征作以下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
1.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展最快的信息技术,是新世纪人才必须把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中明确定义了计算机网络:由分布在多个地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再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集合。在该定义中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生活中无形的数据(如:音乐、电影、照片)正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进行传输,如果作为当代中职学生还不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话,将来很难能够正确的使用网络。
宜宾县柳加职业中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在三年制高职计算机专业高二课程中开设《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以后学习计算机网络高级技术及其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未来的中高级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及至网络工程师等;二是为高考而学,该课程是四川省信息技术一类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分值更是达到了一百一十分,所以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若《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没有学好,那么考大学也是空谈。
通过《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最基本的认识,能查看网络管理中的基础问题,能根据不同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因特网接入方式及接入设备,能设置并修改计算机的IP地址,掌握常用传输介质双绞线的制作及使用,能够制作网页并进行。
2.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由于偏重于基础知识,而且该书的定位就是为了高考而生,所以理论知识显得比较多,而学生真正需要上机操作的内容比较少,比如说交换机的配置、无线网络的搭建等内容本书只在教学内容中提了一下,并没有深入的讲解,这使得我们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在整本书的教学内容编排上,个人感觉还是比较紧凑,只是在某些地方显得有点脱节。本书总共分5个章节,第一章讲述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OSI参考模型的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它是在总体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下网络的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而第二章则着重介绍了局域网的相关知识,如局域网的组成、虚拟局域网及局域网的设备等。在第三章中本书安排的是因特网的相关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当前主流的网络服务。第四章讲述了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安全的利用网络。第五章内容则简单的介绍了网页的制作。本人认为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而其他章节都显得联系精密。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局域网、广域网技术,懂得如何制作网页并在网络上,能够掌握双绞线的制作并正确的在不用设备之间使用不同的线组,会处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与管理的相关问题,从做网线开始,最终能模拟组建一个典型的小型局域网,并熟知这些技能的综合应用。
3.准备好相应的网络实训室,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比较重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实验室也需要不断完善。专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设备是组建局域网的必要基础设备。我校在2011年就建立了一间专业的综合布线实验室,用于日常教学和全国技能大赛使用,同时还建有企业网搭建实验室一间,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之后可以直接在该实验室里面进行实践操作。我在教学中使用常见的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与设备相同的组,以便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这使得分组教学得以更好地展开,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4.学会学以致用,个人制作网页并在网络上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被列为我校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的核心课程。考虑到该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对实训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对实训设备的依赖性较强,专业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做好实训外,还应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推荐更多、更好的学习网站及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在学习了第五章之后便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网页了,但是课本上并没有教学内容讲授网页的等相关知识,所以我把网页的作为课外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掌握通过IIS的安装网页和在网络上利用免费网站平台网页。
5.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人修养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特征是:“理论”满篇,操作较少,内容显得比较空洞,不如其它课程具体,但“理论”的学习又是这门课不可或缺的。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产生兴趣,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5.1整合教学资源,采取适用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训任务较少,虽然学生对这些操作性很强的实训感兴趣,但仅限于此,对实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则一无所知,就更别说运用了。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以多媒体为主,但板书也是重要的辅助形式。对于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等内容,可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其产生更直观、形象的认识,易于理解,也可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同时增加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对于IP地址、子网划分等内容,则采用黑板加讲解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
5.2讲课时多用生活中的事件,使复杂的新题目变得易懂,同时增加趣味性。比如,讲“通信介质”时,举“生活中用电时电的传输需要电线”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网络信号的传输也需要网络传输介质。又如在讲数据包的时候就用生活中寄送货物来讲解,货物的寄送需要打包进行,那么网络中数据的传输也是需要用“包”来完成的。
5.3多给学生时间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对于课程涉及的一些较难懂的、有争议的知识不妨抛给学生展开讨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优势。
6.完善测试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我们学校的课程大多数都是以考试为主,但是本课程还是可以采取半考试半考评的方式来进行,考试的内容选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考评的内容则着重在于查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明白操作的东西也是有用的。最后针对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当然不能少了奖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功宜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 世纪,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微博、博客、土豆、优酷等一样,微课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微课”的核心是组建相关教学视频,同时它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设计与练习测试等。它们以一定的呈现方式与组织关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主题式、半结构化的“小环境”,从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它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有别于传统的视频教学、同时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利用5至8分钟的短视频,在课上或课下给学生观看,同时利用课上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结合学生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样有的放矢,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从教学内容来看,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问题聚集在突出问题主题,更适合教师要求;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展现计算机网络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的同时,正确反映教学主题与教学环节,和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简单,所以又称微课堂。从资源容量来看,微课视频与相关设施总容量一般都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rm,.flv,.mov等多媒体格式。在教学实践中,师生能流畅地观摩课例,查阅课件与教案等相关资源;同时它还可以方便灵活地保存到手机、笔记本电脑、MP4 等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对计算机网络教师评课、观摩、研究、反思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空间。在计算机网络微课资源结构中,资源使用更加便利,计算机网络微课的教学内容是指向明确、主题突出和相对完整。它以教学片段为主线,以学案、教案、课堂多媒体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意见以及专家点评为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类型多样、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单元性资源主题包,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真实有用的微教学环境。这样也就让计算机网络微课具有广大教学视频案例的特征。师生通过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不断迁移、模仿、提高隐形知识、默会知识等高新思维方式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帮助教师专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往后计算机网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2.1增强内容规划,搭建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
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成果,必须做好计算机网络微课整体规划工作,在确立方案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建设体系和规范,从而避免计算机网络教学无序开发和重复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规划根据新课程具体要求,正确使用教材,在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确立各个知识体系的同时,征求相关教师以及学生代表意见,支持学校与教师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
同时,计算机网络微课堂作为一门区域性很强的学习领域,在微课资源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微课教学内容。在日常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满足微课要求,在管理、建设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充分应用到微课研究和应用中去,进而形成集应用、管理、建设、研究为一体的微课学习服务环境。
2.2注重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的开发与交流应用
根据微课的教学理念,从微处入手,重视引导工作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基础知识与掌握能力、学习能力为导向,注重微课开发。由于计算机网络微课开发是一门系复杂的工作,建设模式通常面向教师本人以及项目开发单位结构,所以在区域性资源建设中,必须努力做好技术培训、宣传活动、课例拍摄、选题设计、在线报送、审核反馈、评价、后续加工等细节环节,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质量和应用效益。
在微课交流应用中,我们应该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微课,通过专家评价、综合展播以及交流共享等方式,向广大学生、教师展示、推荐优秀获奖计算机网络微课作品。通过定期进行老师微课库学习、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活动,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网络区域网和本研究区的教学实践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
另外,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项实验性的学科,它要求更加方便人员观察与控制,进而得到正确的研究结果。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我们除了保障学生学习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意识,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效率,创造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作为当今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的目标,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与经验,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70-02
计算机网络课程已成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现在各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基本上是由理论课程和实验环节两部分构成。在教学方式上基本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适当使用一些板书。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课程涉及知识广泛、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等。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由教师根据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进行取舍,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自己建网的实际经验,难以把握教学内容,难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1.理论基础问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主要以TCP/IP参考模型为理论基础,虽然TCP/IP协议获得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是目前Internet的理论基础,但该协议本身仅提供TCP/IP协议簇的相关应用,协议本身不是通用的。另外,该协议层次划分不合理,未能明确区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也不利于作为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各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所选教材大同小异,都以理论为主,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无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网络应用。授课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在授课过程中,未能融合主流技术,讲授内容仅仅局限于书本,甚至讲授内容还是多年前的知识。目前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讨论OSI/RM 7层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核心是协议,包括协议的基本功能和内容,但协议间的联系、协议采用的方法、技术与应用等内容比较缺乏,学生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各种协议的具体内容的记忆上。
3.教学模式不合理
学校教学内容主要针对OSI和TCP/IP的体系结构,特别是关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是不易理解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既不适合讲授网络知识,又缺乏实践操作,不利于学生网络层次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对实际网络环境分析能力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集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课程,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需要课堂和生活的结合,需要教学和市场的结合。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简单的以灌输方式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认知的主体地位,更忽略了学生课外的学习过程,不仅缺乏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热情;更磨灭了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实践教学薄弱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特别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但是,教师往往更注重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认为计算机网络的实践主要是验证性实践,实践课依附于理论教学,从而导致实验内容不系统、形式松散,甚至没有实践课,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薄弱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对网络原理知识感到抽象和空洞,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不佳。[1]
上述情况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而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缺乏认识,更谈不上与课程教学的计算机网络相结合进行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改革方案
1.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调整优化计算机网络的授课内容,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内容符合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良好应用并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简称UIUC)以及济南大学的2011年秋季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对比分析,[2]如表所示:各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内容近似,涵盖计算机五层体系结构、TCP/IP协议和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知识。济南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因为大部分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这个专业学生在后续学年会陆续开设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课程,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没有覆盖此内容。但是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而言,后续没有对应课程,所以要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内容。而网络程序设计的内容也是济南大学欠缺的部分,国内各高校中西安交大课程中涵盖此内容。对比国内高校,国外高校非常重视网络程序设计。在此课程中,程序设计占最后课程评定分数的30%-35%,如下图所示。在美国同一所高校中,不同的老师讲授同一门课程时,评定分数的标准有差异,但是总体上分类相同,百分比略微有不同。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信息方向的学生而言,程序设计是未来工作的必备手段,因此应该增加网络程序设计的内容。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自身特点,经多年实践,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目的。第一,丰富教学素材,多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既简单直观,又能提高课堂效率。第二,针对协议应用,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协议在案例当中的应用过程,能够形象化协议的概念和理论。第三,实行仿真环境实践教学。可以依靠网络设备仿真软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并配合以具体案例,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结合国外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先进经验,采用启发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国外高校教授在上课时,会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并不断问学生对所讲内容是否有疑问,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并给予解答。还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看不同专题的文献,并在课上进行讨论。因此,我们也探讨启发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希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教材为基础研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为学生提供质疑、探讨问题和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社会对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作为计算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更应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以适应社会需求。除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外,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也是整个课程建设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开设何种试验,如何开发试验将是学校下一步进行重点改革的内容。?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 高职高专 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17-01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与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师队伍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研究精品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特色精品课程的创建与改革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从精品课程内涵为出发点,为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的改革明确了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现在已成为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主要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能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实践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开阔本专业前沿视野。所以,推进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现状
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材到管理、从教师到学生,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广泛。然而,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紧抓每一个环节。
1.1 教学实践比重失衡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创建中,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比例相比,其学时比例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不均、课程学期设置不合理、实训环境缺乏等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1.2 教材的更新与实践教学不符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来就是一种更新较快的技术,但为了追求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品牌效应,某些高职高专院校未将精品课程当作事业,而是当成一项荣誉。久而久之就造成教材的更新与教学实践要求不符的情况。不能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以及计算机网络课程自身特色来选取、更新教材,忽略了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教学方式就是实践教学,导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教材,更与社会所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脱轨。
1.3 师资队伍亟待调整
高职高专扩招,使得教师人数跟不上快速递增的学生人数,在工作负担加重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致力于精品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调整师资结构,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师资队伍。在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制作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善、职称学历偏低等现象,都对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造成阻碍。
2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改革实践
2.1 课程建设目标的建立
要创建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设“双师化”教师队伍。为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将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继续推行下去。第二,进行综合化考核。在运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平时表现、课堂实践、项目评审评判原则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培养。第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避免教学手段的单调性和单一性,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第四,创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想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以赛、评、做、学、教为主,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真实项目以及真实案例,模块化教学内容。第五,更新个性化、国际化、数字化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教学为目标,将计算机网络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
2.2 精品课程实践
将知识的灌输式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与实践应从校企共建、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等多方面开展。
2.3 校企共建
积极开发校企合作,采纳面向企业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实验指导书,采取工程项目式的实习方式营造了仿真环境,解决网络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进企业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实训环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建设可聘请相关网络企业专家担任讲师,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并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培训。
2.4 综合化考评体系的建立
为更清楚了解学生工作岗位表现,让学生参与网络技术项目开发等过程。完成项目后,校内外专家与教师组成答辩组,开展学生项目答辩。通过学生答辩提问和项目展示等方式,对学生掌控所学网络技术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项目开发能力达到进一步明确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考试成绩和项目答辩,对学生专业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
2.5 实施贯穿式教学
根据专业需求和教学理念优化网络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提出计算机网络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大案例驱动”教学法、“虚拟软件先行法”、“SCL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蕴含于项目和任务之中,将建网、管网、用网的经验融合在案例之中,利用校园局域网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网络,以实际的网络案例,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和任务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3 总结
高职高专应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尽快启动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深化、加大和保障对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高职高专应针对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实践措施,从而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只有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价值。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参考文献:
[1]冯立国.高职高专网上教学及其网上资源建设的现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3).
篇8
论文摘 要:《计算机网络》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急需对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各类学生层次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层次界限逐渐明晰。构架在信息技术教育这条主线上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的难度逐步加大,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组织都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要改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1 教学体系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且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并且是一门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交叉科学,按传统自然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由于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已不再适合新形式的发展。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形成适应差异,发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而分层教学体系可以使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需求,适当掌握教学进度与深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
1.1 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可采用三层次的教学模式。
第一个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理论教育。该层次教育主要从完善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方面打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基础,同时为后续课程服务。
第二个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技能教育,该层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配置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技能。进而能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个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设计技能教育。该层次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系统设计与施工能力,使之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动态发展及与其它学科(如通讯、自动控制)的交叉应用,具有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能力。进而成为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设计、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1.2 教学过程的层次化
首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分层次教学的准备。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结合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该层次学习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可补充教材上不详细的内容或进行适当的引申,明确每次课的基础内容和引申内容。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好分层次教学的准备。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放低要求和起点,注重讲解和演示,使其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精讲精练,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课本知识已巩固的情况下,教师要引申一些实例让其多加练习,给该层次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有问题时随时可以提问、讨论,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在练习环节,对基本习题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对,较难的习题要使低层次的学生能听懂但不必要求会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分层次教学。
再次,在上机辅导中要做好分层次实践的准备。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实验环节对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其实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对实验教学内容层次化。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做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基础,巩固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加入设计性实验,在知识、技能巩固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一些应用性、灵活性及探索性较强、思维量大的实验。
1.3 教学考评的层次化
由于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层次化,教师在教学进度安排、考评标准的设定等方面,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形成教学考评的层次化。不能只看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高低,应考虑学生的层次,以学生在其所在层次取得的进步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的比重要增加,淡化记忆性内容的测试,增加机试比重,尽量减少评估的偏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
2 教学内容组织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可分为3个部分,共有12章,其中第1章属于入门篇,主要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2~9章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部分,主要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以及围绕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各层软硬件情况和基本通信原理等。第10~12章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应用工具等。
1.1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2.1概述,2.2m/m/1排队模型。
3.1数据传输基本原理,3.2常用的物理层标准。
4.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4.2停止等待协议,4.3连续arq协议,4.4选择重传arq协议,4.5hdlc,4.6ppp。
5.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5.2路径选择,5.3拥塞控制,5.4x.25。
6.1网络互连概念,6.2因特网上的网络层。
7.1运输层概述,7.2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7.3udp,7.4tcp,7.5影响计算机网络的若干因素。
8.1ieee802标准概述,8.2ieee802.3,8.3快速以太网。
9.1iso/osi rm的高三层,9.2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9.3域名系统dns,9.4计算机网络管理,9.5计算机网络安全,9.6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10.1联网设备概述,10.2调制解调器,10.3网卡,10.4中继器和集线器,10.5网桥10.6交换机,10.7路由器,10.8建网技术,10.9网络建设方法。
11.1帧中继,11.2接入网技术,11.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12.1网络信息系统开发。
3 教学方法选择
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角色定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如何选择、使用教学方法,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精讲多练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采用精讲多练的过程式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上机练习与作业为主线,将所教内容建立知识点实践体系,对每个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2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讲课为主并辅助以学生上台讲课和自己给自己辅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讨论教学内容,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自学能力。
3.3 类比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归纳和总结。例如:对于osi七层模型的理解,用一个“从上海到罗马的贸易过程”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七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
3.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同轴电缆、光纤、以太网收发器、各种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或直接将学生引至实验室,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例如,模拟组建一个校园网,对所给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进行选型。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不同传输介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合、具体局域网标准的含义,使学生基本具备中小型网络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选型能力。
3.5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把握教学内容,提出任务;然后要和学生共同分析任务,讲解重点、难点,还可以给出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知识点的有趣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定期检查、监督任务完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制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例如在讲授dns域名系统时,对企业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dns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工作流程,最后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多种教学法,使教学过程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低层次学生,通过教师的生动讲授和自己的练习能较快、较好地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对于中高层次学生,他们学到了许多过去不了解或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加深了对计算机的认识与了解。
4 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重难点反复讲解,也做不到知识点的面面俱到,而作为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我们在充分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及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开发了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课程的全部电子教案、实验指导、应用案例、重难点讲解、操作演示、示范授课等多种资源,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库、试题库等备课资源。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教学内容的载体从单一纸介质的教材向多媒体教学资源发展,教学方法也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通过资源库,学生可以更多的采用自学加咨询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 结语
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其教学体系,今后希望进一步加大教改的穿插力度,以改善现有教学带来的不良结果,并且结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内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及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成忠.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 蒋中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
篇9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Analysis of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Song Wenhui
(Zhengzhou Jinrong Xuexiao,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As computers and networks in the country's popularit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s in vocational courses,but also as a basis for practical lessons into the curriculum being.But in the textbook style of writing,and not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vocational students compiled.In addition,some teachers are not very suitable for the teaching mode,making the course,in practice,and can not receive the expected good results.I combine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this question from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s Analysis of issu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really feel the course should be valuable.
Keywords:Vocational;Computer network;Practice;Method
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全国的普及和飞速发展,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纳入到课程设置之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就此问题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的主要内容方面进行简述,让学生真正地感觉到该课程的应有价值。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高校和中职的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从课程的设置上看,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起步晚,并且呈现出在各个学校的发展出现不统一的现象。由于职业的学校不同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在课程教学目标单一、所教授的内容理论知识枯燥、教法上存在实验项目难以操作。从学生对课程的感知上看,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由于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得到了普及,开始都是抱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大减,到最后仅仅学到了一些时尚的网络词语和网络中所涉及的概念,还有就是一张张的网络结构图。据对学习一年了的中职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效果反馈,惊人地发现,学生选择“理论和实践都几乎无收获”的占了85%之多。学生所学会的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依然停留在会用各种浏览器,会上网查询资料,多数还是在上网聊天。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学校教学存在不小的问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改革创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就此问题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简述。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问题的主要应对措施
(一)确立教学总体目标。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应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网络构建、日常维护以及管理的方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首先对该课程在思想上有个总体的大致认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计算机网络教程相关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对于中职学生的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学生兴趣为基础,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某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自主探索、互动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完成既定任务,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中职学校的大多都以《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为教材文本资源。先讲理论后实训内容,理论内容多为较抽象的,涉及了许多网络概念、名词定义、构建原理等,所以刚开始接触的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这就需要教师的激趣。
笔者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本校学生的基础实际,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以学生现有兴趣作为切入点因材施教,突出章节的主线增减教材内容,对于非主要内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带领学生探究。多年的理论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接受有难度,笔者一改教学方式,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训内容穿插教学之中。在实训操作运用相关的原理。如在讲如何做水晶头,让学生实地实训;如何组建小型对等网,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实训。将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训活动有机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兴趣,充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对web组建感兴趣的学生,调动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组网技术知识,对Windows网管感兴趣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资料研究活动目录设计和Windows域管理。给对DNS感兴趣的学生推荐,配置使用FTP、Serv-U服务器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保证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课程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在中职教学中,课时有限,教师能够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以全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内容讲解的同时,插入合理的实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成中.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
[2]卢加元.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8:214-215
[3]周山雪.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方法;问题;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中,网络技术必将在更为广泛的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包括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传播等等。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旧有的教材往往无法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显得较为陈旧与过时。而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野损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到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开阔思路、加强创新,真正的使学生们能学有所成、学有所乐,是教师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Internet的工作原理、WWW的应用、E-mail的应用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其实验课都应在Internet上进行。当然这门课程也包括一些网络技术硬件方面的内容,这主要指网线的制作、网络地址分配、网络路由配置、交换机配置等。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网络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 并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上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课本内容,并且忽视学生们对此的反馈,这造成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够。例如,在理论课中,教师们忙于介绍各种网络技术的概念,不能将之与现实内容相联系,由此带来的便是课堂教学的乏味与学生们的厌学情绪。
其次,教师们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内容,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在同一个课堂上,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网络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任何网络技术。如果教师们只是照搬书本的内容,不联系实际,会导致水平较高的学生不满足于教学内容,而导致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三、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包涵面较为广泛、内容较为驳杂、理论知识相对深入、技术性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上课效率。
(一)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们首先要做的便是避免以讲授概念与实际操作相分离的做法,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保持学习热情。为此,上课时,教师可以一边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网络技术,一边从旁指导,对一些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的概念重点解释。然后,再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概念,加深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各种反馈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能让学生看到这门课程的现实价值,提高他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分层教学 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通过小测试的方式,准确掌握不同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了解程度,再将学生们按照不同的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适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比如,在对网络技术有一定了解的、水平相对较高的那一组学生中间,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类似于网络安全的维护、网络故障诊断、网络设计规划、网络编程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对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应当从最基本的做起,逐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了解与应用。这样就不会因为学习内容过于深奥使得学生们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的安排。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进步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采用“项目”驱动型评价模式
教师也可以从评价手段的创新入手,改变教学模式。以往教学中,成绩是唯一的评价方式,这就导致无论怎样创新教学方法,最终都免不了要回到应试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以考试成绩评价的方式转变成 “项目”驱动的评价方式。所谓的“项目”驱动是研究性教学的一种评价模式。以网络应用基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5到6人。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说,小组A在一学期内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小组B完成对某种网络病毒的研究,小组C完成一个网络程序的编辑等等。当然,除了整个学期的总项目以外,在每一个阶段教师也可以分配各种小任务,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而当学生结束时,根据各小组任务完成的状况给予其相应的评价。这种以项目驱动代替成绩评价的新型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同时在合作中也能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一举多得。
总之,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积极的加以改进,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实际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 下一篇:临床兽医学和兽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