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质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质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生物概念性知识 学习方法

在近年来的高考生物学科评卷中,常常发现很多同学由于审题和表达不当而痛失分数,那么原因在哪里?如何避免此类失分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不透,下面结合例子谈谈生物学概念学习的几种方法。

一、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演示、实验、模型、标本、挂图、动画的观察和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管它多么抽象多么理论,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材料就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感性材料。因为它比较直观,这样做也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而且我们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也是由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到实验生物学阶段再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这也说明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观察。

二、分清事物现象,抓住本质属性

在获取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要要求学生对已经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对材料要进行“由外到内,由此及彼”的加工处理,达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目的。也就是说要通过分析比较,搞清楚材料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并且对具体的现象进行概括、归纳,最后得到完整的概念。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复习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思考:细胞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的有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必然是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和,从而引发出问题,以人为例,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如果是有丝分裂得到的细胞结合,则下一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92,以此类推,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因此在形成合子的时候,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比必须是减半的。在讲解减数分裂过程时,我们又可以和有丝分裂进行比较,明确两者在间期染色体都只是复制一次,减数分裂的关键是联会,分离,减半,从而保证了染色体均等的分成两组(由2n到n),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最后归纳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成熟之前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细胞减少了一半。这一部分的知识必须要求学生有深刻的记忆,它对后面学习遗传的两大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三、咬住关键字词,深入咀嚼推敲

面对一个概念,在总体上理解其文句意义的基础上,先从语法上分析其句子结构,找出并明确中心词和修饰成分,因为概念的关键字、关键词通常存在于中心词和修饰成分之中,然后再深入地推敲咀嚼、分析理解这些关键字词在概念中的确切含义。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例如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是这样叙述的:“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过句子结构的分析,明显可以看出:“两条染色体”是概念的中心词,“配对的”、“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是中心词的修饰成分,其中“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来自・・・”是概念的关键词。

四、联系相关知识,广泛延伸拓展

有些概念的理解,单纯理解其文句叙述和关键词的含义还不够,还要联系相关的结构生理,才能领会其深刻含义。因此,在学习概念时,广泛联系拓展延伸,对概念的学习也是重要的。例如“分化”是这样定义的:“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理解这一概念时,如果单从这一叙述和有关的关键字词理解,是很难弄清其深层次的含义的,我们应联系相关的生理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从“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一句,可联想到这实质上是指通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即它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但分化后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那么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概功能上从“相同走向不同”是如何产生的?引起细胞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环境还是内部因素,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为什么差异性变化是稳定的?在什么条件下能解除这种稳定性?通过深入的拓展延伸,刨根问底的分析,才能充分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

五、注重异同比较,力求融会贯通

篇2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即物权是一种支配权。

所谓直接支配物,是指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其权利,无须得到他人的同意或者通过他人行为的介入。权利人的支配可以通过民事行为来实现,如将自有房屋转让;也可以通过事实行为来实现,如在自家庭院里种花。

任何种类的物权都以权利人对物的直接支配为特征,但是,支配范围的大小依物权的种类而定。例如,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自己所有之物的一种总括的、全面的支配,而他物权则总是在某一个方面对他人所有的物进行的支配,例如,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只能占有、使用和收益,而无权处分。

第二,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

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必然具有排他性。排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物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对物上权利之行使的干涉,可以对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权是一种对世权或称绝对权。其二,同一物上不许有内容不相容的物权并存。如一间房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一块耕地上不能同时设定两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排他性,说明了物权不仅是人对于物的关系,而且还具有人与人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习得;障碍;改进建议

一、五年制高职生的简介

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由省级招生部门一次办理录取手续,在同一所高校就读。不发中专毕业证,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五年一贯制专科毕业证书,毕业证注明“五年一贯”字样,电子注册信息中考生特征写“五年一贯”。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前三年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对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进行分段培养的,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举办。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习得障碍的心理因素

英语习得心理障碍是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影响、制约甚至是阻碍其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投入英语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是指英语学习时的情绪、情感、动机、兴趣、信心、意志力、乃至责任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五年制高职学生较普通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心理障碍。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如下的几个心理问题:

第一、厌学情绪;五年制学生的厌学情绪很突出,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更是如此。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突出地表现为不重视英语课、上课玩手机甚至书都不拿出来、上课爱说话、看课外书、睡觉甚至缺课;上课很少听讲更不会与老师有所互动,作业大部分是抄少数听课学生的,更别谈课后背单词或者预习、复习。

第二、对英语的恐惧心理;有调查表明8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他们害怕英语课上老是的提问、害怕考试不及格、更害怕课堂对话怕讲不好英语在同学和教师面前丢面子。

第三、危难心理;他们之所以不重视英语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英语很难。虽然也知道学好英语对其顺利完成学业、对以后找工作有好处;但是认为学好英语是件很难的事情。他们觉得背单词很难、学口语很难、听力很难、语法更是令他们头痛的事情。

五年制高职学生之所以在英语学习上有诸多障碍的表现主要和他们自身特点决定的,他们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这时段的学生有以下的特点:

1.好面子。这时段的他们特别好面子,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面子。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能力和水平达不到的事就是件丢面子的事情。英语学习不好也是件没面子的事情,他们怕周遭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彻底不学英语,他们单纯地认为这样就不能证明其英语不好,不能证明自己没能力学好英语。

2.意志力薄弱、三分钟火热。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这样的学生意志力都很薄弱,对待学习没有持续耐久的力量。他们习惯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时候或者认为其重要就学一下,坚持一段时间碰到难题就放弃,于是一波一波的三分钟热就经常上演。

3.意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随大流。自控力差爱随大流也是这年龄段学生中的突出特点。这年龄段的学生大都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在乎周边人的看法。不可否认,上五年制的学生,大都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看着周边同学都在玩,而自己却在这刻苦地学习英语,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不好意思。

4.思想上不重视英语。虽然英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许多人都认为以后工作中不会用到英语,在生活中也不易用得到,因此在思想上就懈怠。

三、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习得障碍的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心理障碍阻碍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也造成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厌倦。这些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差。五年制高职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为起点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而又想取得大学文凭的同学。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就有所欠缺,这些学生中,他们的英语水平比其他学科更差;有的学生甚至英标识读都不会,更别奢谈其他方面的能力。他们对着英语课本犹如面对一本天书,听说读写译都不会。

2.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法方有欠缺。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较之普通大专生更差,他们较少在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能做到预习、复习的学生就很不错;他们的学习惰性又使得他们不会去探索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3.英语学习氛围不浓。由于学习底子不厚又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都不浓,英语学习氛围更是如此,有关英语学习的活动或团体就更少。

4.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有时对学生的不认同也是造成学生不愿意学英语的消极因素。

面对五年一贯制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着这样那样等诸多障碍,为了学生们在毕业时能够达到应有的英语水平,我们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面对学生此时敏感、自卑、厌学、恐惧的心理,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激励的手段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要抓住学生需要肯定的心理,但凡他们有所进步就应该当着同学们的面进行褒奖,鼓励他们持续努力。

第二、教师应该改进教法,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三、改进教材。现在的教材浩瀚烟海,但是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材还是屈指可数。教师在甄选教材的时候应该更加细心,选出符合所教授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教材;更应该鼓励学校教师编写符合本校学生自身特点的教材。

四、结语

总之,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性格形成上有着诸多缺血、在学习上有着诸多的障碍。但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强,只要教师本着全心为学生、为教学;只要努力地探索、研究,就一定能够把这些学生造就成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使他们的英语能力达到应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坤玉、史颖.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职业时空》第6卷,第10期

[2]姬文红.五年一贯制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及问题解决方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篇4

关键词 认知冲突 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A 

所谓冲突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把各自的理解表述出来,并由小组聚在一起讨论,甚至促其产生一定的冲突,以此使学生澄清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其教学的核心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冲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知冲突是指人们意识到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或者认知结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矛盾的一种知觉状态。当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差距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认知冲突是连结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是认知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前提。伴随着认知冲突的产生,学生的思维开始兴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思维活动也处在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既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甚至是课程资源和学生心理交流的接触点、共振点,也是教与学的共同机遇,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契机。 

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中将学生生物各种能力的考查做了要求: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注重学生生疑、析疑、释疑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1 悬念性冲突,激发学生概念探究欲望 

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这里的“布惑”就是设置悬念性认知冲突,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如在教学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故事引入:1904年,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把一只雌天蚕蛾扣在一只纱笼中,而这只纱笼是放在被一片丛林包围着的黑屋里的。尽管风啸雨骤,还是引诱了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前来交尾。第二天夜晚,他又在雌蛾周围洒了樟脑丸和汽油,仍不能阻止雄蛾寻找雌蛾。那么,这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这一问题造就了学生认知的悬念性冲突,紧紧地抓住了学生。这时,教师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后教师点破“性外激素”,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 

2 阶梯性冲突,挖掘概念学习的思维深度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情境的问题应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期待欲,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索。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设置多个问题情境,引发阶梯性的认知冲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巧妙地引入教学情境。成功的阶梯性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索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一节内容时,笔者设计以下一组阶梯性问题:(1) 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2) 剧烈运动后,四肢骨胳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3) 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4) 水淹时高等植物能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水退后有些不能成活?(5) 水稻等植物的根又为什么能比较长时间在水中生存?(6) 水生生物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这些问题都源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又似懂非懂,属于认知过程中的阶梯性冲突。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完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向纵深处发展。 

3 发散性冲突,拓展概念教学的思维宽度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已有知识的干扰,也就是思维定式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发散性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就是发散性冲突。师生、生生一起解决了这些冲突,获得了新知的同时,学生思维的宽度也就得到了拓展。 

例如:高三复习“细胞分裂”这个重要概念的教学时,笔者先给出一张以细胞分裂为中心的知识图式(图1),引发学生产生一系列从中心点辐射出去的发散性冲突。师生一起探讨分析这些冲突并解决这些冲突,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中心知识点这一纽带将相关知识点通过发散性思维联系起来,让不同章节的知识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在某些知识上的盲点,深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能从各个方面搜集有效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课标的终极目标: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陷阱性冲突,培养概念教学的思维缜密度 

篇5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学生是支架式教学方式的中心,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进行概念框架的搭建,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目的。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支架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而且能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

1.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的支架搭设,使其具有量化指标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基础是支架的搭建。一般高中生物概念都比较抽象且很难理解,采取支架式教学模式,将原本复杂的概念根据具体情况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而学生则在教师搭建的支架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必须在教学开始之前认真分析,从而准确地找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发展区,而这些都是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在实际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对将要学习的概念内涵进行积极地延伸,将其与其他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予以准确地拿捏,并按照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及考试大纲提出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概念进一步深化。同时要求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已经具有的概念体系和认知能力,对于学生所掌握的概念进行筛除,确保其所掌握相关概念的准确性[1]。而且要求学生必须以已经掌握的经验为基础进行新概念的学习,而教师则必须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相关因素造成的影响加以充分的考虑,仔细地分析学生在新概念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及出现这些困难的原因,以实际分析的结果为基础搭建适合学生的支架,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相关学习的目标。

2.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的情景模拟,使其可以无痕导入

概念教学中的关键和必经环节就是概念的导入,教师以搭建好的平台为基础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概念情境之中,将学生的求知欲彻底地激发出来,并引导其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但要确保其真实性、生动性及简洁性,而且要以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及认知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然后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而学生则在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以下是生物情境创设经常采用几种方法:(1)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作为情境创设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的生物知识非常多,利用生活信息进行生物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2)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目前高中教育阶段所使用的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问然后题探讨”、“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等都为学习复杂、抽象的生物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现实意义较强的生物情境中。比如:在进行伴性遗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介绍的红绿色盲及康维生素倭病等进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这两种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出来[2]。(3)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生物情境的创设。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情境素材,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情境的创设,使得图文声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于学生进入情境、开展探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在进行基因突变这一概念的教学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正常的红细胞与铺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状进行动画比较。不但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而且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进行生物概念教学要合作共赢,使概念更易理解

学生独立进行生物概念的探索过程,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和疑问。而教师则必须按照学生生物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及个性特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独立思考,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拿出来共同讨论,而教师则在巡视的过程中掌握和了解各个小组合作的具体情况,把握讨论焦点的进程,而且可以参与小组的讨论中并给出一定的建议。各个小组讨论完成之后,然后派出一名代表将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汇报,而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及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的意见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并以集体思维的成果为基础进行概念的形成和同化,最终形成完整的生物概念。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独立探索与协作学习交替进行的方式,确保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4.结语

不管应用怎样的教学模式,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随着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知识,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成绩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重要概念 科学素养 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73-0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这成为修订中最为重要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我对概念教学进行了学习和实践,对重要概念的教学形成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标准》在课程理念关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描述中说:“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学概念,即离不开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在生物学教学中如果忽视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来谈科学素养,这样的科学素养就好比空中楼阁,无本之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对如何传递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进行简要解析。

教学实例:《营养物质的吸收》(人教版.七下)

教学设计(选取部分内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说出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认同小肠壁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面积。

【解析】对重要概念的表述明确。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并没有说:“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而是说“使学生能够说出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肠壁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面积”。相比之下,显然后者更加明确具体地表达出希望学生理解的内容。前者可以解释为学生只要知道了小肠的具体结构(长度、皱襞、绒毛)就可以了,容易偏向于对知识的单纯记忆;而后者需要根据小肠的特点联想到小肠内壁表面积的增加,从而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达到的目标,是一种主观愿望,也就是教师在结束教学活动之后所期望学生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和水平”,[1]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过程有的放失,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2.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察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片,用软绳分别测量出图中大肠的长度和小肠的长度,记录数据,进行比较,粗略感受小肠在消化道中是最长的一段 。

活动二:用放大镜观察纵剖开的一段猪小肠和一段猪大肠,进行对比,分别描述其肠壁的结构特点,找出主要区别。

活动三:准备粗细、长短相同的两根塑料管,一根是可伸缩的(例如洗衣机排水管),另一根是不能伸缩的,纵剖开,对比观察,然后将可伸缩的塑料管向两端拉开,体会有“环形皱襞”的塑料管表面积更大。

活动四:教师准备一块豆腐、一个芒果和两本一样的书,提出问题:①用什么办法增加豆腐的表面积?(引导学生切割)②比较一本合着的书和翻开的书,其表面积的大小;如果将书的每一页都打开,那么面积将大大增加。③演示吃芒果的方法,将一半芒果切成许多菱形块。由此,让学生体会大量小肠绒毛的作用。

【解析】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以重要概念为中心。上述活动都是针对重要概念――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选择和展开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对重要概念有更深层理解。例如,在“活动一”中,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更好地感受到小肠确实比较长;“活动三”是围绕小肠皱襞这一特点展开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为后面理解小肠的面积与吸收功能奠定基础。

活动五:分组讨论

问题① 大肠和小肠哪个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请加以说明。

(知识拓展:小肠绒毛的存在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如果所有的小肠绒毛都展开摊平,那么小肠的总面积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巨大的表面积使小肠吸收食物更快,如果小肠的表面是平坦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快速吸收食物。[2])

问题② 既然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小肠,不是大肠,那“小肠”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呢?

(资料介绍――小肠有5-6米长,占了消化道总长的2/3,称为“小”肠,主要原因是小肠直径大约2-3厘米,大约是大肠直径的1/2。[3])

【解析】问题的设计趋向于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而非对事实名词的记忆;纠正学生的固有认知,强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评价检测对学生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如果教师在考查中仍然侧重对生物学事实的记忆,显然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也是不负责任。教师在提问时,要求学生说明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丰富的事实性知识是作为学生获得重要概念的基础。以事实为基础抽象概括出生物学概念是必要的。例如,观察到小肠和大肠内壁有皱襞是事实,小肠壁上有大量的绒毛是事实,翻开的书面积增大也是事实。教师选择运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并认识了这些事实,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思维加工,概括出小肠的结构使其表面积大大增加,比大肠吸收要快得多。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加深了,更加容易体验到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总之,《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的重要概念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的表述,在教学过程中又围绕此概念运用了观察、测量、探究、讨论、讲授等多种教学策略,从事实到概念,如众星捧月般烘托出小肠的重要性。教师重视从事实到概念的思维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记忆性的知识。例如学生会记住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等,而对于内在的原理无法说清楚,这样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淡化,直到忘记。因此,学生说出小肠壁的结构特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小肠适于吸收的道理。课程标准中确定的重要概念需要学生认同,而教师教学的重心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认同这些概念。正如《标准》所指出的“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运用直观的教学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具,运用教具直观教学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及辅助使用的录象片、计算机软件等。要上好一节生物课,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模型,挂图和实物等直观形象的教具。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观察中逐步养成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演示实验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三、生物科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启迪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膜控制的出入,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内容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也是过去初一教材不涉及的内容。解决这个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客观出发,实现微观方面的理解,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在这节课中要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把生活经验和抽象、深奥的学习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

利用难点启发思维。在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能力得到了锻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本课始终一环扣一环地贯穿着知识的因果关系,运用逻辑思维抓住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如无机物、有机物概念的给出,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以及细胞生活需要能量等;本课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举例和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物质”,“能量”,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本课还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处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培养。本课通过微观知识的教学和一些隐藏的悬念,如“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的进出”等,培养了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本课的抽象知识都是从事实中得来的,如细胞有物质的进出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都是通过宏观的生命现象推导出的。

四、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关键词:MiniQuest教学模板;概念教学;实验评价

这些年来,笔者所在市、县教研室一再强调要重视概念教学,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如何运用好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传授的重要环节。而MiniQuest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而生物学概念能否很好地掌握又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前提。本文试图通过“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课为教学案例,尝试寻求在课堂上如何利用MiniQuest教学设计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等为主的概念体系,达成教学目标,并促进“模、概”相长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情境

本节教学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第二十章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它介绍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和功能,侧重于通过MiniQuest教学模板来完成核心概念的建构。从整体地位来说,该节内容既承前――“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又启后――“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别和性别的决定”,因此该节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而要使该节真正起到衔接作用,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任务

教学任务:①简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②描述生物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成对存在;③结合课本说出基因的重要作用;④初步学会DNA的粗提取。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才有努力的目标。这堂课我们给学生的任务是:让学生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八级学生处于转型期,生性活泼,活跃,但稳重不足。要把有激情、爱钻研,热情高的这些优点通过实验、问题等任务转移到课堂上来。有利有弊,这些浮躁不安的学习习惯也为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就进行了任务的操作,极大地影响了课堂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成果

通过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体系;通过实验学会DNA的粗提取及其提取的基本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过程一:图文展示、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为什么看着像绳梯的DNA能够成为高端生物技术的标杆?它是在细胞的哪个结构里,遗传物质的储存又是怎样实现的?生物的性状是受什么控制的?(提示:这就要从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寻找答案了)

教学中展示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主要载体、DNA和基因等,同时运用形象类比方法,将基因比喻为工程师绘制的一架飞机设计蓝图,可用图示如下:

通过上图让学生对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形成感性认识,与上一节内容自然承接。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下一概念图,使学生真正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

过程二:初步提取DNA,提高实验能力 不管是生活经验还是对以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于DNA这一物质的理解都无法在感性方面有很明确的了解。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60℃以上的温水条件下研磨?清洁剂有什么作用?不同品牌洗涤剂、不同剂量的洗涤剂对实验效果有没有影响?用枯枝落叶做实验,能不能提取到DNA?为什么?让学生提出猜想,并对学生的猜想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为了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明确注意事项: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时如何分工合作;怎样处理实验数据,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等等。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DNA的粗提取,使学生对DNA形成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对核心概念的理性认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及问题的推测判断能力。

过程三:巩固知识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问题提出、实验操作记录、得出结论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活动,然后让学生以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为主线,介绍学到的知识;同时,尝试让学生以圆圈简单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大小关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资源和评价

资源 资源分为两类:第一信息,通过网络获得图解图片和幻灯片,运用PowerPoint演示;第二器材,新鲜树叶、研钵、酒精、洗涤剂、牙签等。

评价 评价等级分为四项:A优;B良;C合格;D不合格。

评价项目:A能从实验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能从这些中有选择地灵活运用;B能从实验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能从这些中有选择地较为灵活运用;C能从实验中获取有用信息,这些选择正确,但不能灵活运用信息;D能从实验中获取有用信息,但这些选择不正确,且能灵活运用信息。

评价内容:A实验时小组成员能分工合作,任务明确,能很好地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并得出正确结论;B实验时小组成员能分工合作,任务明确,能较好地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并得出正确结论;C实验时小组成员能分工合作,任务明确,基本完成实验过程记录,但得出错误结论;D实验时小组成员不能分工合作,任务不明确,不能完成实验过程记录,但得出错误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一个概念的认识一般是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运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直观材料的认识与了解,感性认识到深入理解的升华,对概念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重点。在探究性学习中,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进行的有计划的探究性学习,结合MiniQuest教学模板,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顺利实现学生对概念从了解、理解到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课本和课堂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来看,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进行本节教学设计时,运用MiniQuest教学模板,一着力于概念教学的强化,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教学重新组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不仅形成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也让学生头脑中的零散的感性概念通过活跃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过程建构起来;二力图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精心科学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去观察、实验、探索知识,再让学生利用感悟到的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恩山.生物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人体的每一个形态特征或者生理特征,叫做性状。人体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遗传物质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遗传物质(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课本是通过由“性状的认识”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认识”进行编排的,符合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通过对“探究竟”三个步骤的逐步研究,学生会逐步认识到“性状染色体控制性状染色体承载着遗传物质(DNA)基因是DNA上的功能单位”。

然后,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研究“大家谈”的问题。在学生得出“基因是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结论以后,教师讲解“知识链”的内容,着重把握(1)染色体、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2)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条绳子上染上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的片段就代表一个 基因,以示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补充DNA和蛋白质是怎样超螺旋形成染色体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来源:学科网]

2.阐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控制生物性状物质的分析,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实际用”中关于中国参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材料,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1)染色体、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 ;(2)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难点: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难点 突破:引导学生多讨论发言,通过相互补充和评价,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知识链”中这一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在“知识链”中,教师结合图片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

自制的彩绳,相关图片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应该多举一些关于相对性状的例子,比如:人有无耳垂、直发与卷发、拇指能否弯曲、中指长于无名指与短语无名指等等,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并请学生讲述自己那里与妈妈长得像,哪里与爸爸长得像,借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这些性状的例子引出“性状”的概念。以及“遗传”的定义。指出后代长得像妈妈或者像爸爸的现象就是遗传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自己的身上的相对性状属于哪种类型。(学生积极发言)

(二)讲授新课

探究1:

仔细观察“长臂猿”,“父子情深”图片。描述亲代和子代之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可能回答:

学生1:眼睛长得很相。

学生2:嘴长得相。

学生3:手长得也相………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对照能力。

归纳总结

遗传的概念。

阅读“小辞典”,根据上图举例说出几个生物的性状。

每种生物所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 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长臂猿母子的眼睛都是圆的。眼睛的形状就是一个性状.父子的嘴形状很相,嘴的形状也是一个性状。

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探究2:

仔细观察一组谷穗照片。分析它们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你 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因为它们体内的染色体不同。染色体导致生物的性状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讨论

谷子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的不同,会导致谷穗的形状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可能回答:

染色体的变化导致了生物的性状不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探究3:观察“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图。

明确:染色体的概念和染色体的组成及基因的概念。

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讨论

你认为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图片资料分析

“人的每个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玉米的体细胞内含有10对染色体,蚯蚓的体细胞内含有16对染色体,狗的体细胞内含有39对染色体。”分析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

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

1.知道DNA指纹鉴定有哪些应用吗?

2.你对人类基因组计划了解有多少?

可能回答:

生1:用于亲子鉴定。

生2:用于犯罪认定。

生3:疾病检查,遗传病诊断,血液配型… …等等。

生1:"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

生2: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六个国家参加研究.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 国家。

生3:2002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等等。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关注当代生物新成果,新技术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学以致用

讨论:

为什么种瓜得瓜,种瓜不能得豆?因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瓜的种子中 含有遗传物质,决定了种瓜只能长瓜,不能长豆。考查学生对知 识的活学活用能力。

认真完成教师 提供的练习题。巩固加深,使知识内化。

(四)知识拓展

生活在草原上的牛和羊,吃同样的草,饮同样的水,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相差甚远,试分析原因。肉的味道是由其蛋白质的 性状决定的,而不同的蛋白质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因为牛和羊具有不同的基因,所以牛羊肉味道相差甚远。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七、小 结

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本单位,存在于DNA上。DNA包含着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所有信息。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而且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工程、DNA指纹鉴定等技术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 一  生物的性状和遗传物质

一、生物的性状

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表现:直发和卷发、拇指能否弯曲、有无耳垂……

二、生物的遗传

篇10

关键词:化学教学,数学,物理,生物

目前,体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已在全国范围内试用,它对于学生培养的重点是―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进行迁移,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中明确指出: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在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数学、物理、生物思维和知识,不仅适应新课程的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而且往往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化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渗透

钱学森教授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而“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高考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1.集合思想

利用集合中的图示对化学物质或者是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在加强学科间联系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设U={纯净物},A={化合物},CUA={单质},B={电解质},A中除去B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即A∩CUB={非电解质}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从而帮助学生走出“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这个概念上的误区。

集合还可以用于化学反应分类以及有机物概念的理解,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烃等概念时,若能与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等知识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数学推导的思想

平常的教学中,不少学生总是把化学归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他们总觉得化学“不讲道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只是简单的将方法或结论灌输给学生,但是由于学生不知道该方法的推导过程,因此关于为什么可以这么用、还有什么情况可以这么用、什么情况就不能用了,仍处于“混沌”状态。如果能够将此法的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该方法,并且能够触类旁通,迁移到其他相似的情况。

例:“十字交叉法” 的推导

已知一定条件下,A、B两种气体混合后,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已知A的分子量为MA,B的分子量为MB,求该混合气体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设混合气体中A的物质的量为x mol, B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

气体总质量=(MA×x+MB×y)g 气体总物质的量=(x+y)mol

则根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气体的总质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分子量在数值上与摩尔质量相等,可得:M=(MA×x+MB×y)/(x+y)(1)

将(1)式变形可得:M(x+y)=(MA×x+MB×y),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

x(M-MA)=y(MB-M) 则 x/y =(M-MA)/ (MB-M) 即:

3.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定量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的精髓之一,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杠杆,它可以使某些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尤其是在求解“变量反应”和“取值范围”等问题时,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用数轴思想解决化学难题的步骤是:(1)根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求出不同情况下反应的临界值;(2)把临界值表示在数轴上,以此划分区间;(3)在不同的区间里,按相应的比例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进行计算。

4.数列极限思想

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各元素的极值含量以及有机合成原料计算问题时,常常需要用到数列与极限思维。

例:已知烷烃的同式为CnH2n+2(nR1),求烷烃碳质量分数的最大值。

5.排列组合思想

涉及到混合物组分讨论或者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的问题时,往往会用到排列组合思想。

例:已知固体混合物A由NaHCO3、KH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生成CO2的量为定值,则A的组成可能有 种。

上述各物质均为单碳,故无论以什么比例混合,何种组分混合,生成CO2的量恒为定值,故只需满足“两种混合”即可,即从四种物质中随机挑出2种,即 ,共6种。

除了上述之外,如假设证明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不等式讨论等思想在化学中都有较多的应用。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不仅可以借助数学工具进行化学计算、推理,优化化学教学,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二、物理学原理及技术对理解化学概念的辅助作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与物理无论是从微观还是从宏观上都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学生在接触化学知识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物理知识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辅助工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1. 以已有的物理知识类比,帮助学生接受新的化学概念、原理。

在学习某些新的概念或原理时,如果能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类比,学生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接受。

举例1:在引入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联系物理中的速率问题:

2. 以已有的物理知识解释新的化学概念、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在学习某些新的概念或原理时,如果能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学生可以通过理解而加深记忆,并且灵活运用。例如,下表中的几个知识点。

3. 通过物理技术,使学生对抽象、微观的知识形成感性、宏观的认识。

物理和化学还有很多相通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比较、测量、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模拟假说等。在化学教材和教学中引入与化学相关的物理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还可以向学生表明物理技术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更加重视物理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三、生物学知识与化学知识的对比学习

生物体内部的新陈代谢过程,实际就是生物体内各种复杂化学变化的总称,只要是生物体就离不开化学反应,化学与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一斑。

1. 利用化学与生物重合的知识点,突出差异,提高课堂效率

2. 以化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使学生体会学以致用

化学和生物课程关系密切,如果化学和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生物或化学知识出发,从原理到现象,再由现象到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和化学知识,加深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科学由学科内容组成,由不同机构研究,组织形式上,是所有不同科学领域或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 在自然科学分科越来越细致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看到,自然科学在更加具体化的基础上,正逐渐走向统一与整合。各种学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搭起了桥梁,促进了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与发展。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不断探索适合新课程理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优化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路,使学生自身的科学知识体系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德华,张晓燕.数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7),110-115.

[2] 尹亚东.论化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渗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