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弊端;启示
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的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调控程序自身不平衡。计划经济本质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因为作为一个计划,发行计划的主体在指导和监督计划的执行上都应该是政府。如果政府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运行计划是平衡的,是客观的,具体说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各种指数都是平衡的。在这种前提下,政府职能就是监管,以确保计划的完美实施。但是,政府如何制定平衡的经济计划,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政府通过获取制定一个计划的全方位,立体式,符合实际的客观指数,及时,准确的GDP数据;其次,政府总体规划方法要符合市场规律,遵循客观情况;再次,一个系统的计划是否完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决策过程是否民主;而现实中,一方面由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落后,市场主体根据自己的喜好,故意歪曲信息将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制定一个全面,及时,准确计划所需要的全部经济信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政府在寻求最佳规划方法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投入----产出方法,优化方法已用于制订计划,但是,截止到目前,我们尚未完全掌握优化规划的有效方法。其实,规划方法的关键在于制定主体对于改善经济恒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程度已经很清楚了,也希望有简洁和实用的数学模型,但目前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一个国家的规划方法是计划经济的落后,许多的计划是,政策制定者和结果。再次,建立和完善规划制度在实践中是不容易的,而系统的建立和效率能保持各个利益之间的均衡,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最后,作为制定主体----规划师应该完全代表社会利益,完全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着眼全局,但事实上是,在现实中这是理想化的存在,计划制定师总是难逃自身利益的局限,往往从己出发,或从其代表的部门或地区的利益出发,制定一个反映少数人利益的计划,着眼小集团利益。鉴于上述事实,现实的计划常常是不完美的计划,计划本身难以避免出现不平衡的结果。
第二、计划调控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往往是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规划是已经预测了的,并且已经考虑在该项目中,但有些情况是计划中并尚没有出现,没有预测更无法提前考虑的,这些情况将使预先设定的平衡被打破。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令计划执行措手不及,所以,他们需要根据变化的经济环境,不断适应和更新计划,以求达到与时俱进。可是,这一简单的理想也不能完全实现,客观情况是规划方法和制度出台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等其他原因常常导致这种调整的滞后,计划调整往往滞后或者片面,不均衡,因此,在计划经济中,即使其中第一个计划是均衡的,也会因为规划调整导致宏观经济的片面失衡。为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而使计划能够跟上经济变化的脚步:首先,规划部门出台符合客观情况的执行规划和计划指标。其次,建立有效的评估或绩效识别系统。
第三,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体制。在优先考虑数据,技术,收益效益等环节的前提下,这些条件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在此前提下,计划经济时期,执行该计划时所产生的矛盾和不平衡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是不是一个很长的计划纲要下,为了实现计划指标指数不得不执行的现象出现。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恰恰说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宏观调控所导致的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只要存在客观的经济失衡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激励和监督机制予以纠正。因此,宏观调控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在计划经济的拟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激励造成的。
二,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示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有宏观调控。从形式看,似乎都没有区别,但事实是,也有明显的差异。要清理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但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适用宏观调控的程度也存在本质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计划经济是相排斥的。反映在客观情况下有必要建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本能的调解功能,让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控功能,它可以不遵循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对计划经济,更要能够使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重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破坏市场体系的正常功能,从而损害经济效率的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改革。因此,应加快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改革进程。
不得否认,政府的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规划制度是底线,底线不容僭越,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征服政策的实施是有效果的。但问题是,一方面,政策效果具有短期性,另一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不利于在市场经济的增长,因此损害长期的经济利益,甚至短期性的影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成立,并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相关征服部门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规律的情况,更加不能掌握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调节方法,也谈不上对宏观经济的操控有效性了,积累市场管理调控的经验教训,只有在宏观调控的变化情况才是可能的。目前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管理的体制机制体制,同时制定相配套的宏观调控规划计划,全面推进创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系统而努力。除此以外需要加快改革经济管理方式,始终不渝的坚持正确的政策方向,彻底变革落后的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尽快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调控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大繁荣,经济大发展。应当看到体制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应该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市安装公司)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经济融合发展,它是世界生产力整体发展的结果,是各个国家共同通寻求利润、谋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成长趋势逐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导致了国际的直接投资和各个国家的贸易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不断地跨国界流动,引导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信赖的统一整体。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会有反面效应。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之后出口的市场比较集中,这跟我国出口市场要求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自相矛盾。经济全球化容易对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的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绿色贸易的限制也同样给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目前一部分专家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们国家的出口、外贸和民族工业发展同样会造成消极影响。
2.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多的利用外资的机会,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早过去的20年中中国总共吸引了3000亿美元的国外投资,在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总量中占据了30%,这个数字的增长也表明经济全球化能够促使我们更多更好的利用外来投资,从而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还为我国带来了更多更先进的外国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很多技术领域都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有一部分技术已经与世界水平持平,可见经济全球化同样带动了科技技术全球化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企业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寻求发展,同时也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来公平合理的解决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遇见的经济贸易争端。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1.大力开发互利共赢战略
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是相互的,作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提高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充分的利用好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首先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必须要树立平等合作、共赢共利的发展理念,同时还需要联合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充分利用经济发展资源的同时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球化经济秩序能够更加的公平、公正、合理,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更稳定快速的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依靠高投资和高能消耗来进行的,首先搞投资必须要高积累,如果积累高于消费则会影响到国内公众的消费能力提高,引发供需不平衡,而自然资源属于有限资产,所以高能耗的经济是不可能长时间发展的,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两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无法关注长远利益的。目前经过研究发现,现代化的经济持续增长有三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首先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我国产业中的科学知识含量,才能直接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我们国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其次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逐渐的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最后还需要大力倡导发展低能耗的经济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节约能源的新型社会。
3.促进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而整体消费水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就业问题,因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提升国内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所以在经济化全球背景下,我国政府更应该大力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消费能力,建设消费型主导的消费社会新形势。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深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要是想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思考,加大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部署,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快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张国钦,宋周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05:609-616.
篇3
[关键词]科技交流,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8-0040-02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科技交流等愈来愈频繁,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之外。爆发于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可以说通过“蝴蝶效应”把这一危害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最终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绝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和科技领域的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局面下,我们的经济、科技领域里的对外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如何做好境外科技交流的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危机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成为全世界各国技术进步和共同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虽然我国的实体经济在这次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特别是2009年调查报告显示,经济正逐步的复苏,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渐渐消退。但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对外科技合作已成为国际间合作的第二大领域;(2)建设创新性的国家和实现经济的新一轮高速发展也需要我们继续实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3)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服务;(4)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外资项目在我国落户,既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见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对外开放的成果,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科技国际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对外科技交流也将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
二、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与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合作上,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科技合作和经贸合作基本上是完全封闭。1978年中国发展政策的转变,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也随之放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很多项目上也陷入了困境。
1 政府间合作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政府对于科技领域里的技术合作长期一来一直坚持政府为主导、积极引进的策略,合作初期,基本上是政府问合作为主,企业或者学术科研机构自行合作的案例并不多见。改革开放初期,这种策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贸、金融、技术、科技领域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间合作加入了过多的政治色彩,使得参与方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战略进行合作,所以出现了很多项目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另外,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往往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实效,所以在地方对外合作中并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优势。
2 合作方式不能有效地整合国际资源
我国的对外科技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比如,技术贸易合作、召开国际科技合作会议、建立共同科研基地等等多种方式,这些合作的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际间合作形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逐渐地显现出了对国际资源整合不利的缺陷,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由于缺乏平台支撑,我国长期以来合作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市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市场重视不够,也缺乏相应地合作平台,这两个领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又都是必要的,所以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了我国的国际间合作处于“一条腿走路”的模式,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
3 科技人才缺乏
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掌握科学技术的载体。从目前我国的对外合作来看,人才资源积累比较缺乏,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洽淡项目时,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科技人才,往往是临时到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请专家进行评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外来的和尚未必好念经。专家在各自领域里确实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比较丰富。但是,专家们并不了解本地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情况,短时期内作出的评估未必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就导致了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更有甚者,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中方合作机构上当受骗的现象,这都与人才的短缺十分不开的。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必须进一步建立人才开发和激励机制,只有拥有了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国际合作中才能做到“有利可图”。
三、加强对外科技交流的对策和建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提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更应该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扩大影响力,巩固合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科技交流的发展:
1 把对外科技交流的重点放在产业合作上
自从开展国际合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等等各个层面上的国际科技交流基本上把重点都放在了研发上,纵然通过国际交流的平台、借助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前期控制不当,导致出现了很多为了研发而研发的项目。项目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再高,要是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科技合作都是失败的。随着国际间科技交流的不断向纵深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几乎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今后在国家宏观的调控下,应该继续放开对外科技合作的政策,使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这样一方面通国际合作实现了产学研为一体的合作方式,另一方面也大大地提高了中方合作企业或者合作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探讨对我国重工业、制造业以及其它一些
夕阳产业的技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正确区分科技合作和引进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交流合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引进的层次上,所以大多数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基本上变成了从国外合作方买进产品和技术。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换来的却是对方已经淘汰很多年的设备或者过时的技术。如果确实需要引进对方该水平的设备,莫不如直接用交易的方式进行更为稳妥,以避免对方打着科技合作的幌子把一些淘汰的设备等卖到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前沿的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甚至于在航空、高新技术上面我们已经走到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前面。只有正确地区分合作与引进的关系才能使我们在对外科技交流的过程中,占据主动,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利益。
3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展国际合作新局面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一些产业的科技水平也位居世界的前列,适时地转变合作的方式,转变合作的思维是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中国不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进口国,很多产品已经遍及欧美市场和美国市场,比如,海尔电冰箱、电视机产品在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家非常畅销,并且在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可以说“Made in cbina”在国外已经具备了较大的知名度。可见,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领先水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在科研领域和产业发展方面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4 国际合作要注重张弛有度
在实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使国家、企业和合作机构的利益最大化,这时我们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第一出发点。由于经济体制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合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通国家的合作对象,比如,面对当前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企业、政府在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日本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的合作机构进行合作,尽量避免与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合作;尽量加强实体经济领域的合作,减少虚拟经济领域的项目合作,这对于我国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冬天”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4
>>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浅论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分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 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分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构想 破解十个难题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障碍及突破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河北省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石家庄市的发展定位研究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协作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 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低调取消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浅析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1-6)
24.周伟,祝尔娟.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思考—2008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
25.刘卫东.京津冀滨海节水产业带建设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3)
26.纪良纲,晓国,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错位发展[J].河北学刊,2004(6)
27.王宪明,王立平.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26)
28.张雪梅,孙武志.加快区域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J].商场现代化,2005(12)
作者简介
涂英柯,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篇5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对我国在世界贸易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对外经贸策略。
一、国际经济法发展新趋势
1.国际经济法原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国经济交易大量增加。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能被交易各方普遍接受的规则。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市场一体化必然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市场规则的统一又使市场的统一成为可能。国际经济法原则统一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一是国际公约,二是国际惯例,三是各国法律,主要是各国经济法、商法方面的趋同化,四是通过各种跨国交流平台,如国际会议等开展学术交流,通过教学等方式来促进各国法学界观念的逐渐接近。
2.对各国国内法影响日益加深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经济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从而推动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律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缩小。随着WTO、欧盟等国际公约或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入或准备加入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各缔约方及申请加入方必然要依据有关公约或协定等对国内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国际经济法律规则也就越来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3.国际经济法的统一加快
国际经济法统一趋势的表现之一,就是处理各种国际经贸关系的国际公约不仅数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增强,而且各国规制市场方面的经济立法出现趋同现象,在这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效果最为显着的实体法统一化的突出范例;表现之二,就是作为相关国际经济法主要法律渊源的现存条约或公约的参加国的数目大幅增加。国际经济法作为调整是世界间贸易关系的部门法,其作用及地位早已在许许多多的方面充分地展现,涉及国际间金融、投资、债券、货币、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与纠纷都是需要国际经济法这一大杠杆的平衡的。
二、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法变化的策略
1.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最终能够迫使一个国家执行裁决的还在于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我国要获得国家主权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途径是要依靠自身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尚不足以使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因此,要通过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推进世界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产业,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有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
2.运用国际经济法来保护贸易发展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的研究并构建处理WTO事务的法律体系。主要注重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的研究,利用关于豁免成员国义务的规定,分析研究WTO关于义务豁免和例外情况的规定与实践,有效运用豁免条款或例外条款的规定,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切实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充分研究、利用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优惠条件,努力发展高新产业和知识产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观察了解和学习其他成员方运用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的实际情况;在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充分、有效利用保障制度,为我国产业发展建立起“安全阀门”,确保经济安全,从而强化和维护国家主权。
篇6
从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建会计文化的路径和建议出发,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会计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1401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已经创造的,并且与会计相关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称作为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会计文化是政治、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渗透的结果。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环境、手段、工具等方面的内容;会计制度文化是指会计人员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和制度约束等;例如,会计法律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规定了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这些要求。
构建会计文化,突出其对会计人员价值观、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作用,对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制约的不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财务管理需要把培育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切入点,同时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可以将会计目标和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同时规划会计行为准则,把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由这些内在的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构成。
1.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间的协调
会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影响,也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要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会计人员造假账”、“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琼民源”、“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舞弊案件的曝光,凸显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5年财政部抽查的中央部门及6000多家国企,发现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及小金库等事实;在国企的审计中,违规资金达400多亿元,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损益不实。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趋于一致,并受其制约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2.2会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
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作用,或者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建立起来,在管理活动中,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权利轻责任,组织氛围不好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2.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讲究小团体,个人伦理重于整体伦理,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官本位,和为贵,重情轻法等现象已影响到会计行业,对优良会计风气的建设产生很大障碍。
3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塑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的塑造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发展的正负影响以及会计人员现实存在状况而提出的。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以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发展人。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人,要重塑民族精神、集体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把人的内在激情、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人塑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以完善人的社会心理。对破坏会计人员形象,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情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对维护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要能受到表彰,破坏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一定受到处罚,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会计文化环境。
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增加工作热情,提高主观能动性,而明哲保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3.2借鉴外来文化建设开放性的中国会计文化
与经济不同,各国文化是多样性的,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融合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合理部分,是人类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由于其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成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对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或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具有极大地包容性,儒家思想的中庸,也是追求一种平衡,重视自己原有文化的精华,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冲击,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博采众长,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承担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传统文化,学习和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文化须对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批判性继承。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
3.3宣扬社会大环境优良传统
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环境,应当是诚信、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如果在一个公德缺乏,信誉不高、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而大获成功的社会,就算拥有一个优良品质的会计行业,也是不能长久地,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同样他也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路口,各种思想、文化充斥其间,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主动承担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只有这样,其他的行业才会避免会产生一些同样重大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上层建筑建设好以后,我们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相关建设,如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内部风气和体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等等。
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当前会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理解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构建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文化的构建路径应立足制度基础、智力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依托融合机制、反馈机制全面推进。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是文化价值的取向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构建优良的会计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会计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惠.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与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彭才根.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途径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0.
[3]张建梅.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浅析[J].财会通讯,2009.
篇7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
2.1唐代茶叶贸易的盛行。
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东南的一个集散地,经济交易十分频繁。唐中叶以后,由于交易的经一步推进,使得茶叶文化从南向北扩散,呈网状结构覆盖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更是罗列了无数的产茶州县,现阶段已经明确知道的茶业产区已有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覆盖大江南北。这样的网状结构,在唐代这样的广泛交流时代,为茶叶的传播和茶风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条件。
2.2贡茶制度的施行。
由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在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监督。当时最著名的贡茶院设在湖州、常州以及顾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将上好的明前茶上贡至朝廷。贡茶制度劳民伤财,每次运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其负面性。但另一方面该制度确实对茶叶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皇家饮茶习惯的发展带动民间饮茶消费,当时宫廷里产生的许多新兴茶饮模式成为民间习俗的风向标。自唐代开元以来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产茶地设下御用制茶场。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叶税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3茶书发展及流传。
唐代社会经济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产性—茶书兴盛,对茶文化系统理论性研究愈加广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陆续撰写了《茶记》、《顾渚山记》等卷,系统介绍采茶、制茶、煎茶、饮茶之法并分列等级[4]。《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以。”[5]另外诗僧皎然、张又新、温庭筠等著作《茶诀》、《煎茶水记》、《采茶录》、《十六汤品》、《茶述》、《茶学大典》、《茶谱》等较为著名。这些茶书将饮茶学问详细地论述,更加推动茶经济贸易的发展。
2.4茶禅关系的发展。
由于茶味先苦后甘,与禅境十分相像,故自东晋后,饮茶便被列入禅规之中[6]。僧徒行踪遍布全国,也使南方饮茶之风传播到北方。茶对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层面,茶道所言清雅、宁静、和谐、自由俭德等精神领悟与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晓茶品、体验自然、又可以通过观茶色品茶味,识解佛性。总而言之,其共同特点在于,领悟自然的神妙。[7]同时,寺庙因为其清幽雅致、古朴无华的环境,成为了文人墨客与僧人进行儒释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这些活动与交往,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8]
3.茶文化对饮茶物品贸易的带动
《茶经》对采茶天气、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详细说明,[9]明确了茶文化除茶叶贸易外,还存在饮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饮茶器具总共有二十八种,并称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则称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陆羽所言,乃文人学士所用。二是在陕西出土的金银、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孙贵族和宫廷所用。比如风炉、水方、碗、札等,平时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还是备齐全套,否则,“茶废矣”。
4.结论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饮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在唐朝国富力强的时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甚至人民的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除了与饮茶实物的贸易外,茶文化在茶馆、家庭消费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迄今不衰。茶饮已逐渐艺术化,国际化。
作者:光梓宜 汪翔 单位:西安交大附中 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郑永球
[2]《封氏闻见录》,[唐]封演著,《雅雨堂丛书》本
[3]《茶经》,[宋]陆羽著,1956,百部丛书集成,艺文印书馆出版
[4]《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5]《新唐书-陆羽传》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
[6]《饮茶与禅修》,沈柏村,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2000.5
[7]《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陕西人民出版社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农业区;经济转型;宁陵县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78-03
对于农业区经济而言,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是其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有助于顺利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1]。除了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外,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又是关联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对于河南省宁陵县而言,虽然其是典型的中原内陆地区,但同时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文化旅游业成为宁陵县近年来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本次调研以宁陵县文化产业为例,目的是探讨传统农业地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作用。
一、理论基础
关于经济转型,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推进的经济转型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即市场化;(2)发展阶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即现代化;(3)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型,即国际化[2]。具体表现为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导要素的农业经济向以机械力和地矿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再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要素的知识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向以文化和创意为主导要素的文创经济转型升级[3]。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中原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封闭农业区,具有浓厚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痕迹,所以,对其而言工业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4]。同时鉴于“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和更大的外在压力,文化产业也将承担更重要的产业角色,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和领域。
二、研究方法
以宁陵县作为案例地,以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宁陵县地处黄河下游豫东平原,总面积79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结合经济转型趋势,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方法为统计调查研究,具体资料搜集方法为文献调查法、问卷法和访问法。
访谈法采用无结构化的方式对县志办主任和葛天文化协会会员进行深入交流,访谈结果以SWOT分析法说明,分析现阶段宁陵县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及提出对策。
问卷调查用于当地居民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及建议,为根据SWOT分析提出建议的补充对策来源。选择县城天天鲜超市门口和石桥乡后周楼村两地作为调查地点,问卷现场发放,居民做完立刻收回。根据该县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两地分别发放15份和85份,共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宁陵文化产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1)历史文化厚重,葛天文化特色突出。自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建县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是“葛天氏之乐”中华乐舞文化的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封地;曹操在己吾起兵拉开三国序幕。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宁陵享有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宁陵县积极发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了葛天公园,葛天剧院,葛天艺术节等一系列以葛天文化为底蕴的工程和项目。(2)生态环境优越。宁陵县自古经济建设以传统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8万公顷。其中以白蜡杆和酥梨最为驰名。白蜡条作为制作少林棍、岳家枪的原材料,拥有大片生产基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酥梨之乡”,被誉为“花海果洋、天然氧吧”。宁陵县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以梨文化为主题,连续举办多届梨花节、梨果节,打造成了“万顷生态梨园旅游”文化品牌。今年梨花会上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和旅游推介活动,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金额达18.61亿元,“十二五”规划期间,预计年递增4亿元[5]。(3)交通便利。宁陵县是商丘市辖行政区,地处黄淮平原,境内交通便利。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325省道、327省道横纵交织,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干线公路为骨架内畅外联的交通公路网络。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础,方便游客往返。尤其每至清明时节梨花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每天的观花人数多至数万人。
2.劣势(Weaknesses)分析。(1)产业综合竞争力较低。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葛天遗址,万亩梨园等少量景点。目前只在商丘地区尚有知名度,文化旅游业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力较低。(2)高素质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宁陵县现有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多家技工培训机构,但缺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人力管理水平较低,创新规划能力不足,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建立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市场机制。(3)产业结构化较弱。除了当前宁陵县大力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以外,在与其相关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关联文化产业发展较弱。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1)消费需求增加。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2)政策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将对贫困地区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宁陵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投资特别是文化产业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外部环境良好。近几年,按照全省对商丘“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定位,商丘地区各县文化品牌建设如火如荼。民权“庄子故里”文化研究、永城汉文化研究、睢县“中原水城”文化研究、夏邑“孔子故里”文化研究、柘城朱襄文化研究,都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宁陵县以葛天文化研究为基础,易与相邻县域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商丘地区文化之乡的品牌。
4.威胁(Threats)分析。(1)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家进一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税费,对宁陵今后文化的项目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宁陵县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都难以满足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发展的需要。(2)周边县域竞争激烈。正如上文所述,商丘各县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品牌,宁陵县作为起步较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地区,与相邻县域有着对生产要素的激烈竞争,面临资金分流的压力。(3)优化产业结构难度大。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小,项目少,产业配套协作和关联度低。(4)文化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区相比,当地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非常有限。根据调查宁陵县居民文化消费方式,除了上网外其他项目基本属于传统文化项目,文化消费方式较为单一,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表1 宁陵县文化产业SWOT分析小结
当前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但从总体上看优势和机遇远大于挑战。自从2005年葛天文化协会成立以来,县政府大力投资文化旅游业,人均GDP从2004年的3 874元增长为2010年的11 54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GDP年均增长15%,增幅高于全省各县平均水平,由此可看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宁陵县由于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只要能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契机,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就一定能打响葛天文化品牌,变农业强县为文化大县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宁陵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从宁陵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当地民生综合来看,要加速文化旅游业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现状,其“文化立县、旅游活县”战略重点应放在加快产业聚集、促进宣传推介、加快品牌创新三个环节上。
1.加强行政推动,加快产业聚集。根据居民问卷调查显示,有65%的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26%的人认为是发展生态旅游,仅有9%的人认为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由此可见,居民对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较大,农业区的经济转型势不可当。另外由于其中一个调查地点在农村,被调查者有很多是春节返乡的打工人员,考虑到其长期不在家乡的现状,因此9%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的调查结果仍有待考究。
对于这样一个民间现状,宁陵县政府今年颁布了《宁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积极落实,充分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另外积极制定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文化园区、葛天文化广场、葛天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参照优惠政策,吸引招商引资,尽快形成专业化市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2.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宣传推介。宁陵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围绕葛天文化打造相关的系列文化项目。于2005年成立了葛天文化研究会,但采访中得知,该协会仅由宁陵县文化界知名人士不足30人组成,从事着葛天氏及葛天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包括筹资修缮与维护葛天氏陵遗址墓冢、石器等。当地居民中基本了解葛天文化的人数仅为53%,非常了解的只有7%,只听说过不了解的为37%,甚至有11%表示没听说过葛天文化。足以证明葛天文化的发展研究只是县里少数知识分子参与,宣传力度不够。
宁陵县的文化产业现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子网站等载体,宣传推介宁陵文化旅游业。据问卷调查,有49%的人参加过相关文化活动,但参加者大多为单位组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县文化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应积极组织民众参加文化活动,了解家乡文化积淀,促进宁陵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3.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宁陵品牌。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宁陵县文化产业链条首先要向第一产业延伸,包括农家乐、农副产品的销售,其次向第二产业延伸,结合宁陵县传统刘腾龙笔庄,开发一批具有宁陵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同时积极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延伸,吸引更大范围游客,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境界应是景区追求“零门票”,将门票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6],因此,对宁陵而言,这就是要利用葛天文化和梨文化的旅游品牌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留住客源和财源,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特点,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点就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催生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升级。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不仅要带动一个产业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起相关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县域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形成合力。宁陵县在具体实施宣传推广中,通过“八个一”加快文化资源品牌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建一批历史文化网、编一批历史文化丛书、摄制一批电视纪录片、公布一批历史文化景点、打造一批标志性历史文化产品、培养一批本土的文化精英人才、规划一套翔实的旅游路线、制定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规划。
四、结语
传统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是从“一二三”向“二一三”,进而向“三二一”转变,即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河南省宁陵县仅是作为中原地区典型农业区的代表,从其例子可以看出,在现今文化大繁荣发展的条件下,具有文化积淀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加速其经济转型升级一条很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22).
[2] 洪银兴,郑江淮,孙宁华.经济转型和转型理论研究——洪银兴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4,(6).
[3] 左银宝.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4] 李燕燕.文化与经济转型:基于中原发展经验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
篇9
关键词:极地国际竞争;极地文化;作用与反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南极和北极的宁静也已被人类彻底打破。根据科学家预测,2040年北极地区的冰层将完全融化,届时北极也将成为一片大海,为人类呈现两条新航线“东北航线”与“西北航线”,将欧亚美三个大陆用更短的航程连接起来,可成为未来的“黄金水道”。同时,诸多科学考察数据表明,看似“不毛之地”的南极和北极,在厚厚的冰层下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质等重要资源,有独特的“可燃冰”,除此之外还有陆地生物、海洋生物等资源。一时之间,先前被认为贫瘠的两极变成了聚宝盆,对人类发展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为此,一些国家纷纷展开行动对两极地区提出权益,并制定两极相关政策,加强科考或军事存在,甚至实施两极战略,使得极地国际竞争态势愈演愈烈。而由于两地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人类对极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极地文化。因此,理清极地国际竞争与极地文化的关系对极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极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极地国际竞争特点
现阶段,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逐渐一体化,世界各国在相互合作、互通有无的过程中,竞争程度明显增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极地国际竞争的特点:
1.极地国际竞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两极地区资源丰富,但环境险恶。对于极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要求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具有良好的军事实力,更要求该国具有深厚的极地文化理念。因此,极地国际竞争不是国家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竞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极地国际竞争越发表现出了一国综合实力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2.极地国际竞争矛盾不断、程度升级。为了争夺极地海底资源和极地权益,一些国家纷纷展开行动对两极地区提出权益,并制定两极相关政策,加强科考或军事存在,甚至实施两极战略,使得两极开发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在激烈争夺的过程中,矛盾不断产生。
3.各国极地资源开发在竞争中合作。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丛林之外,世界各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增强,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尽管相互竞争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中仍然占据主要方面,但是在广泛的合作中竞争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海洋这一排他性不强的资源开发利用中,世界各海洋国家在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保护、海上交通安全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相互学习,互利共赢。极地资源作为海洋资源的一部分,各国在极地竞争中也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合作。
二、极地文化概念界定
极地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一部分,是涉及海洋中南北极的文化,是指与极地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的,是人类在两极地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带有极地特征并与两极地区密切相关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行为、制度等的总和。
极地文化涉及内容广泛,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极地文化系统。
1.物质层面。一切与极地有关的物质存在,如冰山、荒原、海洋、极地饮食、极地服饰、极地旅游景区建设等;
2.精神层面。一切与极地有关的观念和思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文学、诗歌、美学、音乐等;
3.制度层面。一切与极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管理制度等;
4.行为层面。一切与极地有关的娱乐方式及科学活动,人们长期与极地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风尚习俗等。
极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通过各个国家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的交往和互动,极地文化呈现兼容性、开放性、多元性。
三、极地国际竞争与极地文化关系阐述
在极地国际竞争中,不仅包括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经济实力、海防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竞争,海洋文化、民族精神以及国际形象等“软实力”竞争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文化力量在国际竞争中可发挥导向、支撑、动力等重要基础作用。因此,极地国际竞争与极地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极地国际竞争的产生与发展为极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极地文化的繁荣发展。伴随着极地国际竞争的出现,极地文化发展更加迅速。一方面,极地国际竞争需要极地文化给予技术支持与精神支撑。主要表现在:在极地海域争夺方面,当代海洋国家纷争不断,这不仅需要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经济实力、海防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更需要军事才能、精神支持等“软实力”,这强烈呼唤极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极地国际竞争的出现也为极地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各国为在极地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争相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实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海洋经济,逐渐积累物质财富,这为极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其次,极地文化的发展反作用于极地国际竞争,加剧了极地国际竞争。一方面,各国日益重视文化“软实力”在极地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极地文化建设与发展。极地文化的发展为极地文化产业与极地科考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增强了各国的海洋经济实力,为其参与极地国际竞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极地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各国参与极地国际竞争必不可少的条件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极地国际竞争又是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极地文化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从而对各国在两极地区的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极地国际竞争与极地文化发展有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极地国际竞争促进极地文化的发展,极地文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极地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于志刚.极地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旅游业 知识经济 文化经济 创意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后怎样使旅游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的多重积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中国旅游业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旅游界共商的主要话题。我们必须首先找准21世纪旅游业目标定位,笔者认为,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目标定位是文化经济。
一、21世纪文化产业本身成为了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目标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培育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由于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经济附加值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从资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文化与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历史文化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核心资源和基础,也是城市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成功的深层因素。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并没有首都或中心城市的显要地位,但是仍然利用自己某些特有的因素来塑造一个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产业将达到鼎盛时期。
文化及相关产业涉及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和九个大类。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无论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层、相关层,都能够找到21世纪旅游业所依赖的痕迹。有的甚至成为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二、世纪旅游资源潜力的深度挖掘需要文化作灵魂
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因此,发展旅游需要从文化这个内涵丰富、古今兼容、动静结合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能让他们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能让他们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
进入21世纪,文化旅游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认知、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手段和创意,对于很多文化型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景点景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分散的旅游资源犹如散兵游勇,缺乏一个灵魂将其统领起来。因此,有必要用文化这根主线来统领其旅游的整体发展。所谓文化主线,就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用来统一其旅游产品、要素,以此作为未来旅游产品设计、产业布局、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的指针。
三、世纪文化所衍生的具体的旅游产品形式更为明显
21世纪的旅游业目标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由此定义可衍生出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创意和旅游者由于对文化认知的期望所采纳的旅游方法这两个方面,文化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观念意识反映,是旅游经营者设计旅游产品时的一种创意思维,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方法。我们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使旅游者以文化审美、文化鉴赏的心理去从事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增强旅游对旅游者的效用,而且有利于旅游业界形成一类以强化文化感受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思路,从产品创意、设计到导游功能及其业务素质要求等方面形成一个以文化意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体系。
21世纪文化旅游的需求趋势更为明显,根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的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是进行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综上,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去体验社会风俗, 感悟历史痕迹, 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逐渐取代自然观光旅游而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
- 下一篇:生物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