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用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链
一、引入信用管理链的必要性分析
(一)应收账款概念及信用管理链的基本内涵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存在,其范围主要是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企业应该回收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赊销形成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却没有即时收取购货单位或者接受服务单位的款项,即为应收账款。
商业信用方式基于商品交易存在发展,信用管理链也因与企业商品交易链相对应,在企业管理中,商品交易链一般包括客户接洽、谈判、订立合同、发货、货款收付、应收账款追缴几大环节,因此,企业的信用管理链内容相对应包括客户信用度考察、信用政策选定、保障机制订立、商品账款追踪、应收账款追缴、特殊情况处理等。信用管理链的工作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开展,其中,客户信用度考察、信用政策选定三方面管理的管理对象为客户,属于事前管理;保障机制订立的管理对象为商品或货物,属于事中管理;应收账款追缴、特殊情况处理管理对象为账款,属于事后管理。
(二)引入信用管理链的必要性分析
信用机制及相应的客户处理是企业长远利益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难预期的风险,我国的信用环境还不成熟,企业信用管理基础不坚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企业极易遭受信用风险,在企业中引入信用管理链观念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
二、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分析
(一)应收账款额度膨胀过快
商业赊销已经成为企业扩大销售量、提高营业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伴随商业赊销的普及,企业极易因为片面追求高收入进行盲目赊销,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额度资金占比超过稳定范围,造成了企业资金流转困难,增加了呆账、坏账风险,一旦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企业破产。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式粗放
资金是企业活力源泉,掌握企业发展命脉。但是,任何生产及运营都会伴随成本,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资金的运作也会产生成本,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重视账面利润,忽视了应收账款运营及拖欠产生的成本,就会导致风险产生,损害股东利益。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还较为粗放,大部分企业认为只要账款得以回收就无关紧要,不注重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分析,账款歉收长达一年或者几年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成本很可能超过利润额,造成企业亏损。
(三)应收账款责任落实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责权划分都不是很明确,没有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具体责任部门及人员没有落实,在出现呆账及坏账之后也难以落实追究,考核奖惩机制失效。在企业当中,应收账款欠收出现之后常常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主要表现在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
三、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现状
面临客户流失与账款拖欠两难境地已经成为企业赊销方式出现的常态,就大部分企业信用管理现状而言,企业信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信用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机制与客户风险控制都存在着矛盾,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常常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要,企业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客户信用管理办法,信用政策落实也得不到保障。在客户洽谈阶段,企业常常无法准确评定客户资信,企业与客户合作的程度不易把控,潜在风险较强。
(二)信用政策僵化
市场环境在变化,客户信用资质也在变化,然而,在信用政策选定环节,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对信用政策进行跟踪调整,极易造成机遇流失的状况,增大了坏账风险。其主要原因包括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制定信用跟踪政策;经管人员能力限制,无法全面掌握客户信用资质,在其信用资质发生变化之后也没有能力及时调整信用政策。
(三)信用监督考评机制缺失
商业信用发生之后,企业常常出现不制定监督机制的问题,没有对信用政策的执行实行绩效评价,没有安排专门部门及人员对信用政策的执行进行总结反馈,管理者难以获得信用管理执行的必要信息,无法有针对性地对信用管理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办法,奖惩措施无法落实,信用管理工作难以持续推进。
四、建设企业信用管理链,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果
信用管理链的建设及强化,主要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开展。
(一)建设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及业务需求,针对客户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建设客户信息数据库,使得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存录、传递更有效率。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信息化平台,在信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处理,从而保障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真实性。第二,要建设企业客户信息收集系统,对洽谈、合作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新客户信用信息。第三,要建立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检索的客户数据库,按照管理者、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的不同需求,建立检索方式,为企业内部部门及管理者提供查询及分析服务。
(二)构建信用评估系统
信用评估系统为分析客户信用、提供信用政策决策信息服务,其核心内容为客户管理,主要包括核心客户数量控制、客户还款特征评析、评估策略制定,要从销售方面、财务方面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分析。
在客户管理中核心客户数量控制,包括按照“二八原则”界定,占销售业绩80%的最大客户、持续多年享有优惠政策的中小客户。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客户是企业收入的核心来源,因而带来的风险较其他客户大,管理成本应该尽量偏向核心客户。还款特征,即客户交易习惯及交易能力判定,是制定区别催收政策的基础。评估策略制定为客户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的重要辅佐,也是信用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分析评估中,销售方面的分析评估应该主要从设计规范报告样式,定期报告制度执行两方面进行。应该结合客户调查表建设、定期回访报告、顾客印象表三方面综合设计并执行。财务方面,关键要利用客户销售回款记录对信用及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应该包括账龄分析、平均收账期分析、成本占用率分析、回款趋势分析、信用额度利用分析等多方面。在信用方面,可以以5C系统为基础确立客户信用品质,然后将客户信息归纳、细分,并对客户信用进行量化及非量化测评,最终得出客户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
(三)建设客户账款监管系统
客户账款监管系统应该围绕全面欠款分析以及决策工作进行,要从多方面分析欠款记录及规模,按照欠款水平为客户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及信用政策执行力度。主要包括客户类型、客户名称、利息金额、应收总额、总额占比、收款人姓名、问题记号、担保记号、上次行动日期等,通过这一体系,企业可以明确行业特征,将急需解决的客户有限排列,为应收账款提供法律证明及奖惩依据,提醒企业事态程度,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细节支撑。在这一系统中,需要标明的地方不多,报告简洁且明了,能够为管理者及员工提供直观的本质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
(四)建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
信用管理链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定位,必须有相应独立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如今大部分企业的信用管理都零散地存在于各个部门之内,缺少明确的职能及目标定位,信用管理职能的体现无从谈起。在建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以下几个原则。首先,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一定要过硬,能够为信用管理提供专业的技术观点。第二,能独立处于利益中间点提供中立的决策观点。第三,权责上不与其他职能冲突。第四,其操作能够为大多数职能部门接受。一般的,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信用经理,附设兼职助理,对决策层直接负责,提供报告及决策支持。此外,设立信用管理委员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晋力.浅谈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经济师,2012(7).
篇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信用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目前信用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销售、信用、应收账款、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咨询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及时回收。
一、企业目前信用管理存在问题
1、企业单纯追求没有现金流保证的销售收入
现在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维持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采用赊销方式刺激销售的增长,但在其背后却是资产周转率的下降,应收账款急速膨胀,收账费用、销售费用不断增加,呆账坏账数量上升,企业利润质量下降,形成“白条利润”,造成财务状况日益恶化。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急功近利,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的急速增长,偏离最终利润和合理的现金净流量等企业最主要的财务目标。强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在销售业绩增长与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建立和谐的动态均衡,确保企业获得高质量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企业缺乏对市场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
目前,在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由于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无法对客户的各种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能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监控,致使不能采取正确的信用政策,仅凭主观判断做出交易决策,产生信用风险难以避免。
3、企业内部缺少科学管理的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主要表现客户信息管理问题,档案不完整;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科学,领导主观盲目决策;
4、企业对客户缺少科学的信用政策和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
主要表现:缺少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的方法;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对应收帐款监控不严;对拖欠帐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段;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推销产品或承揽工程的目的,往往不收款或收取一部分款项,凭印象、情谊或经营经验,擅自发出约定货物或垫资开工,等到有关部门核对库存商品或结算时,应收账款已经发生。对方企业在经营中一旦发生变故,陷入困境或故意拖欠,或当事人发生变更,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将增大,企业资金风险随之上升。
5、企业对应收帐款缺少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是对销售以后形成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追账”上面,甚至成立专门的追账部门,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忽视了对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之中的客户信用的管理与控制。
二、信用风险及应收账款管理具体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风险意识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核心之一,企业没有健全的信用管理就没有竞争力,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增强风险防御能力,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企业要建立“完全销售,全额收款”的观念,深刻认识信用政策制定重要意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收账款既能令企业销售大增,市场占有率提高,亦能让企业陷入资金周转不灵、运营瘫痪的痛苦中。企业应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二)建立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包含信用管理政策、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原则及程序、应收账款监控制度、信用风险控制原则及程序、发货控制、逾期应收账款的处理程序、追账原则及方法和信用部门的建立等诸多具体内容。
1、建立客户网络中心和特殊账务科
信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完善的信用管理需要企业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用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需要专业人员从事大量的调查、分析的专业化管理。因此,建立客户网络中心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是有效信用管理的必经之路。只有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才能保证信用管理人员的独立、客观和公正性,增强信用部门的制约力,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殊账务科专门从事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信用审核制度,规范审核程序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以信用额度为中心的交易审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风险管理责任,以防止个别部门或人员利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谋取私利。
3、制定关键业务环节控制制度
三、加强客户筛选和监督
1、加强对客户资信状况的了解。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首先要做好赊销客户的资信调查,评价客户信用:为了确定赊购客户及其信用额度,信用管理人员要了解客户的及时付款能力和可能性,预测客户违约和破产的可能性。目前,广泛使用的客户信用评价6C系统可全面考察一个客户是否为合格的赊销对象。6C分别指客户的品行(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条件(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企业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搜集客户信息:销售部门提供和信用管理人员对客户实地访问和信用调查。这是目前企业获得客户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但需要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以诚相待密切配合;利用官方信息、银行信息、公众媒介信息;客户的会计报表等。
(2)核实、整理与更新客户信息:即对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不断更新,使之为企业的有用信息。
(3)通过对赊销客户的资信调查,按ABC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赊销规模、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可将赊销客户分为三类,A类为企业规模大,资金宽裕,还款能力强,以往业务往来中信誉较好的企业;B类为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一般,财务制度比较规范,有一定的资产作抵押,在以往业务往来中经催交后能结清货款的客户;C类为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财务制度混乱,没有资产抵押,以往没有业务往来或有业务往来但信誉不佳的客户。按照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确定赊销金额的大小、期限长短以及相应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
(4)建立和利用客户档案:信用部门对企业与客户交往中形成的客户信息以及中小企业自行制作的客户资信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和加工,形成客户档案。对客户档案实行集中、动态的管理,客户档案是企业制定信用政策的依据。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链断裂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自我毁灭。因此对于行业内销售赊销水平较高,发生坏账的机率较大的公司实行信用管理政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企业制定信用政策是为信用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行动准则和指导方针,以保证企业的信用管理人员有一致的理念和一致的行动。
信用政策的目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地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产生的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合理地扩大信用销售,在数量上扩大客户群,降低产成品的库存,争取公司的可变现销售收入最大。客户信用政策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权衡利弊,对处理客户的应收账款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竞争对手的信用政策,结合领导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同时,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维护,对客户资信材料进行分类、归档和保管,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与补充。
3.制定适当的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为了减少坏账损失,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回收机制,严格控制应收账款逾期时间,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收款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收账技巧方面的培训。定期进行帐龄分析,及时与客户对帐,以确保账款金额无误,动摇客户拖欠账款的信心。根据账款金额的大小与帐龄的长短分别实施不同的追账、监控与处置策略。
首先,将企业全部应收账款按其账龄和欠款额多少分类排队,并计算出累计欠款额的百分比,划分成A、B.C三类;其次,对三类债务人确定不同的收账策略。A类债务人,是关键的少数,欠款所占的比例较大,拖欠的时间较长,企业可以对他们发出措词严厉的信函催收或派人催收,必要时提供有关部门仲裁或诉诸法律;B类债务人,人数较多,欠款所占的比例不大,拖欠时间不太长,企业可以对他们多发几封催收信函,语气逐渐加重,并由赊销部门经理或企业律师出面催收;C类债务人,人数较多,欠款比例又很小,拖欠对间较短,企业对此类债务人不宜过多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只需向其发出通知付款信函即可。
企业一般追帐的基本程序:
1、到期未付,追帐人员应通过电话提醒客户付款,并询问是否收到到期付款通知单;
2、过期15天未付款,发出第一封催讨函,并打电话给对方负责人询问情况,了解其态度;
3、过期30天未付款,发出第二封催讨函,再次与对方通电话,停止供货,取消信用额度;
4、过期60天未付款,发出第三封催讨函,可能的话对客户进行巡访;
5、过期90天未付款,发出第四封催讨函,并采取下列行动:
(1)与专业追帐机构接触,咨询相关事宜;
(2)债务人进行资产调查;
(3)作债务分析;
(4)诉前准备。
6、超过三个月,作专案处理委托专业追帐机构追讨;
7、超过半年,考虑法律诉讼;
8、判决执行或破产清理。
信用管理,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信用作为商业交换的一种条件,守信者获益的时代一定会到来,但需要全体信用从业者与社会的各阶层共同来努力。
作者简介:
张慧(1962—)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南京市,现供职单位全称: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信用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 [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2]韩建国: 《完善信用管理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8
[3]张海:《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J].中国总会计师,2009.2
篇3
【关键词】 信用评估; 5Cs; 应收账款; 管理对策
一、概述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运资金有效周转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就如同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一样重要。在企业资金管理的全部内容中,营运资金在数量上占企业资金的比重很大,同时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流动性最大、变化最快和周转性最强的资金,所以企业一定时期资金盈利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
毛付根(1995)把流动资产总额称之为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而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称为净营运资本。杨雄胜(2000)则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称为净营运资金,把流动资产总额称为总营运资金。但不管如何划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营运资金通常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和流动负债几个部分。其中应收账款实质是企业为客户垫付的一笔短期贷款,是企业为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一项投资,目标是要增加收益。因此,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其导致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构成了企业资金运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实现资金利用效率和提高财务绩效有重要意义。
二、5Cs信用评估
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赊销信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赊销。企业在评估某一顾客是否达到信用标准时,依据“5C”信用分析法进行。所谓“5C”是指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品质是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企业必须设法了解顾客过去的付款记录,看其是否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及与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是否良好。这一点经常被视为评价顾客信用的首要因素。能力是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顾客的流动资产越多,其转换为现金支付款项的能力越强。同时,还应注意顾客流动资产的质量,看是否有存货过多、过时或质量下降,影响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情况。资本是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抵押是指顾客拒付款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尤为重要。条件是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比如出现经济不景气,会对顾客的付款产生什么影响,顾客会如何做等等,这需要了解顾客在过去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
5Cs信用评估还需要确定信用期间,即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信用期过长可能又会导致占用资金的成本和收账费用增加。现金折扣是指企业在顾客及时付款时所给予金额上的扣减,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考虑。无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都会给企业既带来收益又带来成本,因此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再作抉择。
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仍在信用期间内,有的则可能超过了信用期。通常来说,拖欠时间越长,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实施严密监督。下面以某化工企业为例,进行分析。
三、案例背景
案例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大型化工集团,在中国西部投资总额6亿元,建成了年产12万吨磷项目和8万吨三聚磷酸钠项目,成为在全球黄磷制造与经销业中具有领先水平的公司之一。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剧烈动荡,磷化工行业在2007―2009年也经历了大起大落。通过对A公司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发现,三年间应收账款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26.2%,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2.4%,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7.5%,由此说明A公司的营运资产管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又由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不仅较大,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应收账款的管理又是A公司需要重点改善的方面。
如表1所示,A公司的应收账款在2008、2009年增长率分别为46.2%和39.2%,均大幅超过当年的销售增长率,反映出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积极催收。
四、通过5Cs应收账款信用评估管理应收账款
(一)5Cs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模板建立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包括折扣期间和折扣率),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信用标准是指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的基本要求,企业可以通过“5C”即从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五方面来对客户进行评估打分;然后以综合得分作为判断顾客是否达到信用标准和进一步确定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的依据。为综合反映顾客信用评价,笔者采用如表2所示的信用评估模板,具体项目的具体分值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仔细修订。其中客户的素质(品质)和发展前景(条件)由相关授权人员对客户进行定性的评估和打分,而资本、能力和抵押方面的指标则可以通过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资料定量计算得出。当实际指标值优于满分参照值时,则信用分值为满分;当实际指标值劣于0分参照值时,则信用分值为0分;当实际指标值处在满分参照值与0分参照值之间时,信用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B分别为与信用0分和满分相对应的指标阈值,C为实际指标值,D为信用满分值。
最后综合的信用得分为各项指标的信用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综合信用得分60分可以设定为最低的信用标准,即综合信用得分在60分以上的客户才可以享受企业的信用销售政策,并以10分为一个档次为不同信用档次的客户提供优惠程度不同的赊销政策。一般而言,信用档次越高的客户可以得到的信用额度会越大,信用期间和折扣期间越长,现金折扣的比率也越大,但最终不能超过企业最优信用赊销政策所对应的规定。信用(得分)档次与信用赊销政策的对应示例如表3所示。
(二)利用5Cs管理应收账款的决策思路
当企业与客户建立起信用赊销关系后,可以根据过往的销售、回款记录,适时改变对客户的信用赊销政策来促进销售并增加收益。改变信用条件促进销售的决策依据是由此增加的收益要大于成本的增加。其中相关成本包括增加的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利息、存货占用资金利息、现金折扣成本以及可抵减上述费用增加的应付账款节约的资金利息,各项目的计算公式如表4所示。表5是A公司借鉴的决策计算模板,其中平均收账期的计算为:估计会享受折扣的概率×折扣期+(1-估计会享受折扣的概率)×信用期。
五、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利用账龄分析表每月跟踪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A公司针对每个获得信用赊销政策的客户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追踪表,通过账龄分析追踪表,企业可以了解到超期账款占应收账款月末余额的比例,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超期比例的大小和超期时间的长短,分别采取不同的催收政策。对于尚在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也应该及时监督,每月定期同客户核对账目并保证金额一致,同时了解企业是否能在折扣期或者信用期内按时支付;如果发现客户的支付能力发生了异常变化,应该及时会同有关人员商讨应对措施。
(二)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应收账款催收政策
当应收账款超过信用期后,客户逾期拖欠的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就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根据拖欠时间从短到长,采取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收款措施,争取尽可能早和更多地收回超期账款。
收款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合理的催收程序,根据拖欠时间从短到长,催收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话或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比如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二是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对过期两个月内的客户,可以只寄送催收函,不予过多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两个月至半年的客户,可在寄送催收函基础上经常电话催询,并表示保留采取法律催收行为的权利,向客户适当表明强硬立场。对过期半年以上的顾客,在积极追讨的同时,可与有关法律顾问商讨对策,发挥律师的专业指导作用,直至提出诉讼。对人为制造拖欠、无理拒付货款、还款无期等行为,应实施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裁。
对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催收的,企业一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认真审查经济合同,在确认对方违约事实的同时,对合同中规定本企业应尽义务的条款是否落实进行审查,对义务未落实到位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要授权本企业的法律顾问,向被催收方发出催收律师函,既做到“先礼后兵”,又给对方施以法律责任的压力;三要注意债权诉讼时效,应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出债权诉讼请求,并向法庭提供充足的债权和对方违约的有效证据;四要及时收集被诉方资产的有关信息,在判决生效后,及时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并提供对方资产的有关信息,以提高判决执行的有效性。
若企业在催收超期应收账款过程中,了解到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财务困境,经努力可以较快地渡过难关,且客户以往的信用记录较好,则企业可以考虑不对客户采取法律行动,而进行合适的债务重组,方式有: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或现金予以偿还;修改债务额的偿还时间或偿还金额,可以采取分期偿还方式,甚至减少本金;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把债权转化为股权,协助客户扭亏为盈,从而以利润分配的方式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
(三)加强销售合同的管理、建立统一的审批监督制度
销售业务部门和人员在与客户商谈业务时应及时以书面合同、协议或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销售合同的签订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原则。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合同法》规定认真审查合同的签约对方是否是有权签订销售合同的法人代表,审查合同条款,主要审查合同标的是否完整、正确,价格是否合理,违约责任是否明确,避免无效合同产生。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赊销审批制度,赊销批准权要高度集中,避免经销人员有意识赊销,从中牟取私利。同时,落实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对各自经办的业务应各负其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确保资金的回笼。
【参考文献】
[1] 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篇4
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和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具体内容包括客户信息的收集与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信用决策的制定、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等内容。下面就优化客户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信用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客户资源
通过企业的信用管理,对比筛选合作的客户。 对“信用”较差的客户降低赊款金额或中止合作,对“信用”较好的客户提升赊款金额,加深合作,从而促进企业的销售。存优去劣,优化客户资源,实现强强合作,将履约能力好,守信用的客户,作为持久合作的伙伴。
(二)有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通过企业的信用管理,能使客户拖欠账款的情况逐渐消失,使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发挥和有序的流动,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另外,通过企业事先的资信调查,可预防金融欺诈,避免企业资金和货物落入一些皮包公司,使企业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有利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有利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通过企业的信用管理,在选择客户合作的时候,企业应进行必要的信息收集,通过对客户的资信调查,确定较优的客户,从合作开始就有利地降低了应收账款催收的风险,保障企业的债权。在合作过程中财务部门对客户的跟踪管理,往来票据的审核,对合同履约情况做出评估,紧密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保证信用期满时及时收回账款。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控制与处理,包括委托专业追账公司实施追账、诉诸法律,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回收。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当前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意识淡薄
过去企业经营者拘泥于收入-成本=利润的管理模式中,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尽力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力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经营中没有注意到信用管理问题,客户信用缺失,导致企业坏账发生的概率加大,增加收账成本,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利润下降。有的企业自身与供应商合作中,不能自觉的具备信用意识,遵守合约,及时支付到期款项,也就获得不了合作方更大的授信度。为企业财务运作造成有限的资金空间,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容空泛
信用管理作为一个新的内容,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是陌生的。企业财务部门侧重于客户核对往来,催讨应收账款,财务人员甚至连总包合同都没看到过,更谈不上给客户建立信息档案。在企业的合作前期没有做必要的资信调查,没有确认客户的授信度.跟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也没有依据客户的履约情况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评估总结.这就造成了出现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不能迅速采取预防措施。
(三)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危及企业正常正经营
有些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信用管理问题,而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扩张市场,如何引进科技更新产品,或者如何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向客户提交更好的产品。
企业销售部门为了扩大销售,无节制的给予客户更多的赊销。企业在付出“信用”的时候,对方未能兑现“承诺”。着力体现在应收账款上,居高不下,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财务成本增加,甚至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有的企业还出现了,客户拖欠账款多年无人跟踪催讨,或者诉诸法律实现自己的债权,最终导致坏账的发生,危及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破产。企业只顾提升销售业绩,而忽视信用风险,使销售业绩与风险控制没有协调一致,最终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三、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信用管理知识学习,增强信用意识
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自觉学习信用管理知识,接受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关注国家和社会公共机关的信用信息平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搜索积累与企业相关的信用信息,为企业的经营业务与财务管理所用,充实企业信用资料档案。
财务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参与企业信用决策、项目立项的否决、供应商的选择、项目经理的任职条件,大胆提出财务信用方案,为企业的健康运行把握方向。将财务部门搜集整理,归纳的信用信息交付决策部门共享。
(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档案
企业财务部门应将信用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完善信用管理制度,给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客户、供应商、项目经理建立信用档案。
1.建立客户档案。针对客户,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内容包括客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档案的管理和分类、信用分级、应收账款的监控等。在与客户初次接触以前,可以对客户以前的运营情况、销售情况、社会口碑等做出调查。判断是否符合合作的意向。合作过程中,可以将客户对产品销售、宣传的配合、应收账款的履约情况进行记录存档。项目合作结束后,可以对客户的合作情况,做一个评分。对于优秀者可以相关部门,继续保持联络,争取新的合作机会。
2.建立供应商档案。针对供应商,虽然是提供服务方,同样可以建立诚信档案。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劳务服务做出记录,例如质量是否可靠,数量是否守信,发票等财务资料能否及时交付,能否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对于诚信守约者,可以推荐给内部其他项目继续合作,实现强强联合的目的。
3.建立项目经理档案。针对项目经理,作为重要的内部员工,可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包括与公司签约的《内部承包协议》是否能很好地履行;管理项目开发生产过程中,有否给企业带来外债或风险;项目经营管理能力是否称职;项目经理领用的备用金是否及时归还;财务部安排的工作,项目部是否能配合。财务部可以对项目经理做个记录,给个评价。财务部门还可以就项目经理本人的修养、专业技术、学历等做出存档。为企业选拔、任用人才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在控制应收账款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销售量.完善的信用管理要求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用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包括确定应收账款最高限额、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的管理、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坏账管理。
确定应收账款的最高限额,要考虑客户占用资金成本最低,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实力水平,要考虑企业的市场销售额.通过信用期内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在应收账款到期前就应该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通过催收和追讨方式来完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损失。坏账管理要求财务部门根据坏账风险的大小,合理估计损失,计提坏账准备金。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应收账款 内部控制制度 必要性 措施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一项重要的会计控制制度,但在当前,这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会计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原有的旧体制造成了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二是企业高层领导对控制经营风险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三是有的企业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比较茫然。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及加强其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以至企业无法顺利实现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企业大多数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多数形成坏账,不但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
1.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
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账成功率在50%以下,而在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60%以上。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际已成坏账但未作坏账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全过程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问题,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预防坏账的发生。
3.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救地规避风险,给应收账款的回收上了一道双保险。
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没有应收账款的责任部门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权责不够明确。有许多不应产生的应收账款产生了,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来负责,没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带来损失,最终无法追究责任。
(二)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
首先,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对加速资金的周转于事无补。
其次,财务部门没有专人负责对应收账款定期、定向的清欠;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几头上的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于收不回的应收账款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帐,账龄甚至多达10余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经收不回了。
(三)企业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所以,企业应加强和改善应收账款管理,首先要解决目标问题。利润最大化不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可能会导致对风险的忽视和企业长远利益的牺牲。应收账款管理的总目标应该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不能忽视资金的良好周转。
三、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采取的措施
(一)规范应收账款的业务流程
规范应收账款基本业务流程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符合企业的业务实际,从而保证可以有效实施。客户如采取自提货物方式,业务流程的变化较大,要注意健全以下各项手续:1.赊销通知单上要注明客户自提字样;2.客户自提货物之前,除了信用部门核准了赊销之外,还要交会计部门审验订单(合同)和自提货物凭证(有法人盖章),3.会计部门核准自提货物并收取自提货物凭证(作为收款依据,复印件可邮寄给客户)后,通知仓库由客户凭相关核准手续的赊销通知单提货,4.会计部门开具销售发票及处理账务时,运输部门的货物运输凭证(会计联)由客户自提货物凭证替代。
(二)明确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各项会计控制制度都应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应收账款内部的控制目标主要有:1.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2.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3.保证应收账款真实正确;4.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三)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井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据统计,采取财务总监负责下的信用管理成功率为70%,而采取销售总监负责下的成功率为30%。目前我国约有2%的国有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而外资企业的这一比率在10%以上。
(四)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
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
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力也可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它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C”系统),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等。
(五)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认真地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员证等方面。
(六)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和预警管理
责任管理就是针对应收账款经常出现的情形,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实现事前控制。主要内容有:
1.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某一家客户在某个时段的欠款应由业务经办人员负责,对公司全部的客户尽可能落实到个人;2.明确规定应收账款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公司。3.明确规定对超越权限形成应收账款和坏账应负的各种责任;4.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5.明确规定不按程序办事形成应收账款和坏账应负的各种责任; 6.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
预警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新手段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但移植到企业管理中却有报高的使用价值。作为一种初步尝试,建议设定两项预警指标,即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最高赊销额:对主要客户分别设定最高赊销金额,超过这一额度不能发货,对事实上高于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客户坚持每月的收款大于供货,逐步压缩到最高赊销额以内;最长赊销期:在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同时,设定最长的欠款期限,由业务人员在到期前跟单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则立即停止供货,组织追款;作为系统的方法,对预警机制尚需完善。
(七)建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
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年龄在2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视同坏账。而内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3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才视同坏账。目前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接受、也是最常用的信用期限是30天,信用期限一旦确定,买卖双方都要严格执行。而在我国企业间,虽然双方约定信用期限,但由于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实际上能守信用的企业并不多。
篇6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 应收账款 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债权,对促进企业经营规模和扩张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信用政策的运用能有效扩大销售量,增加营业利润;另一方面,由此而产生的呆、坏账风险是导致企业资金损失,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减少应收账款余额,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及经营性现金流状况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煤炭企业日益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国有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
一、国有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若管理无效,会造成企业赊销不断扩大,坏账损失风险快速积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国有煤炭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一)经营观念偏差
部分企业在经营观念上偏向于抓生产、重产值;抓销售、重收入,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企业规模,盲目地通过赊销去进行市场竞争,而忽略了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的呆账、坏账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过于追求市场规模的扩张,而疏忽了对市场经营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另一方面则是过于强调对客户资源的占有,而忽略了对拖欠账款的管理,导致应收账款上升、呆账坏账增加、利润下降。
(二)信用管理缺乏
企业信用管理是规避因赊销产生的风险,增加收回应收账款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产生的坏账与信用管理缺乏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企业在进行赊销前对客户的资信情况未作深入调查,导致客户信用缺失,赊销的货款不能及时收回。另一方面, 企业所制定的信用政策缺乏效益性,导致企业在信用交易中实现现金流和收益率不能最大化,造成呆账、坏账风险。
(三)货款结算方式不合理
采用可靠、合理、保险的结算方式是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防范呆、坏账风险的关键措施。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在货款结算方式的选择上缺乏有效的合理性评估,增加了呆、坏账风险。如在外贸交易市场中,选择了以商业信用为依据的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大大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难度及呆、坏账风险,导致企业坏账率的提高。
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
针对目前国有煤炭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经营观念偏差、信用管理缺乏及货款结算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管理体制及管理方案,以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一)树立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如何最大限度地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扩大市场规模,为客户提供有竞争优势的赊销方案是实现企业的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力途径。但企业必须同时重视商品货款的及时回收工作,树立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以不断增加企业的现金净流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管理体系的完善上,一是细化管理流程。即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的深入分析和优化调整,严格指定各项目负责人和收款负责人。并要求负责人对款项回款进度的进行全过程追踪,采取及时、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回款效率,降低呆、坏账风险。二是实时管理监控。对企业各项目应收账款的动态变化及回款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和报道,企业管理层通过实施管理监控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催款管理,以促进款项回款。
(二)重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合理的信用制度是降低坏账风险的根本保障,企业要重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规定合适的信用标准,采用合理的信用额度,并予以必要的信用备件,以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首先,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企业信用标准的确定需要在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及应收账款管理风险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衡量,以准确判断信用标准。实践制定中,企业应着重考虑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
其次,给予合理的信用额度。在信用额度的给予上,企业可与销售部门共同商榷。主要是因为销售部门是与经营项目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对市场规律及客户的信誉了解更为全面。因此,销售部门应参与制定,对客户的资质、资信进行调查,如以往在行业的信誉情况等。对客户的品质、能力、资产、抵押品等信用情况做出评价和分析,以此决定给予客户怎样的信用额度。
最后,实施必要的信用备件。信用条件主要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账款的条件。企业在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确提出付款时间及现金折扣、折扣期限和信用期限等相关要求,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维护企业的债权权益,减少坏账风险。
(三)选择适当的货款结算方式,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
企业在对销售合同进行签订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应收账款回收效率高,呆、坏账风险小的结算方式。目前,支票、本票、汇票、信用卡及银行承兑等结算方式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兑现性和票据的流通性等特点,能有效降低呆坏账风险,可优先选用。而商业承兑汇票因其风险大,不宜采用。
三、结束语
应收账款是国有煤炭企业总资产中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根据目前管理中所存在的经营观念偏差、信用管理缺乏及货款结算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以加快货款回收,防范坏账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建强.浅析加强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J].科技创业家. 2013(10)
篇7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措施;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95-02
1 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1 商业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除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广告等手段外,赊销作为扩大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采用,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
1.2 销售实现和收到款项的时间差
企业发出商品后,向购货单位开出销售发票,并在当期确认了销售收入,货款却往往没有同步收回,导致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这种商品销售和收到货款时间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通常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的时间越长;同时,购销单位之间距离远近、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及内部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都有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
1.3 应收账款内部管理不力
企业缺乏商业信用意识,例如没有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而违约或因质量异议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对方拒付货款;因客户恶意欺诈或销售人员携款潜逃,导致款项无法收回。企业信用管理不力,盲目地对信用不好的企业赊销,加上追讨欠款工作不力,导致货款难以收回等原因形成应收账款。
2 应收账款风险的影响因素
2.1 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管理的制度几乎是空白,进行信用管理的单位主要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则很少进行。而且社会信用意识也较薄弱,不少企业不重视自身的信用,恶意拖欠账款,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信用危机。赊销是商业信用的一种,在信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随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会因缺乏回收保障而产生风险。
2.2 企业自身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对于社会上的信用缺失现象不够重视,有些企业仍存在侥幸心理,未在销售时未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进行赊销,这虽然会使销售额有所攀升,但却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问题。
2.3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缺乏日常管理的有效方法不少企业没有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都有可能导致自身蒙受风险和损失。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的时间性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诸多企业并未及时地、不定期地对账,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造成资金外流,不能正常流转。
3 应收账款管理的防范机制
3.1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制
对赊销进行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须有固有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有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方面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主导作用。
3.2 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
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源情况。给客户建立资欣党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得人力也可以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是在其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的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
3.3 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督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我国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等方面,而对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遵守,揭示企业员工舞弊,贪污等工作进行的远远不够。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4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4.1 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可见,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有很大影响。企业确定信用标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以利润最大或信用成本最低作为中选标准。
(2)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则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但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4.2 加强内部控制
(1)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他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取得。在实际中,通常采用“5C”评估法、信用评估法等方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如:一是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条件销售。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科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使赊销业务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有利于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不可能对所有客户都单独管理,则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铨过程负责。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5 结 论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许多企业因为盲目赊销,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经营难以为继,甚至破产或被重组。大量国内外案例表明,应收账款风险吞噬企业生命力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其后果触目惊心。因此,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和掌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而是要加强对其进行辅助管理,随时准确地分析和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从而推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日常管理
一、企业应收账款发展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间诚信度不足,互相拖欠货物构成连环债的资金总额已达4000亿元左右,占全国流动资金
的20%。而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于此同时,部分应收账款实际已成坏帐但未作坏帐处理的比重也远大于发达国家。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合理的风险防范制度已迫在眉睫。
二、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成因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其中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由此必将引起应收账款的增加。
2.企业忽视信用管理,防范意识淡薄
由于企业自身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客户的资信度等相关情况,缺乏足够的调查,只追求片面销售额,对应收账款增加的后果认识不足。盲目赊销,上当受骗,因此,呆账、坏账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3.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及赊销管理制度不重视,赊销审批程序不规范,甚至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因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由于企业重销售而轻清欠,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
4.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力度不够
一方面企业部门间管理脱节,对应收账款数额、账龄等情况不明晰,对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收,导致企业出现呆账、坏账。另一方面,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因素都是造成企业自身承担风险和承受损失的导火线。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
目前,企业应收账款比重大,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制订一系列合理的、有效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1.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做的好,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
(1)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与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是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的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2)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企业为客户规定的不同的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用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等额外的成本支出。
(3)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的客户应当将其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当面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不影响业务关系的情况下妥善的解决账款拖欠问题。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
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应由特定的部门来完成,而以往由财务部门或销售部门担当此角色已不能适应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要对赊销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控制,因此企业应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信用管理部门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信用调查、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2)建立部门审批的职责和权限。企业应建立内部审批制度,规定业务员、业务主管的审批限额,限额以上的审批由总经理批准,数额特别大的由企业领导集体决策。同时,财务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审批制度,在销售部门相关人员审批的同时由财务部门进行复合审批,数额超过其审批权限时,由上级领导审批。对应收账款超过赊销额度的,必须严格按赊销审批程序进行逐级审批,对没有审批权限的或超越审批权限的人员擅自做出的赊销行为,实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并承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3)建立应收账款定期对账,年度清查制度。企业必须定期组织专人与债务人进行账务核对,年末时进行全面清查,并做到债权明确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并同时向债务人逐一发放催收函以保证债权时效。对既有债权又有债务的同一债务人,应付该债务人的款项,应当从应收账款中抵扣,以确认应收款项的真实数额。对有逾期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实行“前账不清,后账不付”的原则,以减少企业资产的流失。
(4)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财务部门按月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加强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控制,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等,及时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发生及收回情况,通过报表的分析及时监督掌握欠款超期状况,以便企业调整其信用政策并向相关部门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数据及比率,催促相关部门收回逾期的账款。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可以分为a级、aa级、aaa级三级管理,对于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可以划为a级管理,对于账龄在3--6个月以内的可以划为aa级管理 ,对于账龄在6个月以上的可以划为aaa级管理,对于不同级别的应区分管理定向分析,严格控制账龄,这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帐、帐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给有关领导。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修定当前的赊销策略。
(5)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应根据账龄逾期的程度或应收账款的总额合理地估计坏账的风险,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因此要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及坏账损失审批核销制度。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正确估计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选择恰当的坏账会计政策。正确及时计提坏账准备。
(6)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环节的各个部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7)建立科学的催收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企业应当依法理财,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提醒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将催收的工作落实到不同的部门,由不同的人员具体负责。另外,加强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积极性,主要控制应收账款回收率,兼顾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的控制。销售过程中营销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收责任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销售人员选择赊销的可能性或选择赊销客户、信用额度等的谨慎程度。企业可以将销售人员工资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作为一项指标来考核衡量,对催收货款清理欠款有成绩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因催收账款不利而造成呆账,坏账损失的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8)加强相关部门的辅助管理功能。
第一,加强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辅助作用。
第二,加强开发生产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辅助作用。
第三,借助与银行的融资业务提高应收账款出售的变现能力。
总之,为保证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要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才能降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云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方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若干建议。财务与会计,2004(1).
篇9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在扩大销路、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也形成了应收账款风险,主要体现在:
1.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着潜亏或损失。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税法、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支付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高达60%以上,而西方国家不到10%),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其次,因应收账款而引起在催收过程中,迫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催收成本;同时,因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由于各种成本费用加大,使得资金丧失了赢利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应收账款是企业向客户提供销售信用。这种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是:
1.信用管理不健全因素。客户的信用风险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目前企业授予客户的信用是在主观决策控制下运作的,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企业没有统二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和客户授信制度,企业对客户的信用档案不完整,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由于企业盲目地提供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
2.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落后,缺乏法律观念。由于全民信用意识不普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不可靠,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
3.商品质量因素。商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及品种规格是否齐全均会影响客户的付款愿望。一些企业销售的商品价格高、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购买此类商品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导致了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
4.市场竞争因素。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它除了能够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外,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起码与他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相等,甚至更优一些。货币信用改策使其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由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来完成,而以往由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应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信用管理部门一般由财务总监领导,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2.进行信用调查分析
企业对自己的客户应收集其信息,对其信用状况调查分析。对老客户,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对新客户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改策。如果企业不注重信用调查便进行盲目的赊销,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倍加大。而一些企业以经营为幌子,实行诈骗,屡屡得逞的原因正是由于销售企业不注重信用调查、轻信对方所致。因此,企业在向客户提供信用之前,必须严格调查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并经内部授权批准后方可提供,以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另外,对客户提供信用后,企业还应随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若对方出现信用恶化,经营状况不佳时,企业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措施。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收账政策三方面。(1)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商业信用应达到的最低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2)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这个期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必须谨慎确定。(3)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政策与措施。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将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
4.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企业除了信用管理外,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多下工夫。在产品质量上,应采取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先进技术人员,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争取采用现销方式销售产品。如果生产的产品畅销,供不应求,应收账款就会大幅下降,还会出现预收账款。同时,在服务上,企业应形成售前、售中、售后一整套服务体系。
5.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
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6.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客户目的非常明确,愿意迅速付清货款,享受现金折扣。因此,企业对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一般不用过问。而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按其拖欠的账龄、金额进行排队分析,因为应收账款账龄越长,收不回来的可能性越大,产生坏帐的可能性越大。通过分析,确定优先收账的对象,尽量在发生欠款的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同时应分清债务人是故意拖欠,还是愿意付款却没有付款的能力。对故意拖欠的债务人,采取通常的催收办法只能是延误时间,对此类欠款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追讨,或迅速通过法律途径采取诉讼保全等措施加以追讨。而对于愿意付款,但目前没有付款能力的企业,看是债务人暂时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还是由于其财务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甚至达到资不抵债所致。如果是债务人财务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无力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转变为故意拖欠,对此类欠款必须从一开始就采取强有力的追收措施或相应的债权保障措施,切不能碍于情面而坐失收款良机。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应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使得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求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坏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路、敖治平、曾一梅。应收账款管理与会计政策选择。四川会计[J].2003年第5期。
[2]方斌、郑方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若干建议。财务与会计[J].2002年第1期。
[3]张连萍。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会计之友[J].2003年第2期。
篇10
一、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销售已成为商家争取客户、扩大销售额和经营规模的最有效手段,以信用方式为主的结算方式已日趋成为取代现金结算而占主导地位的企业间交易形式。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虽然利润表上的盈利数额非常可观,但实际上现金流量表上可供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却捉襟见肘。企业无法将盈利转变为可供支配的现金流,从而无法把握投资机会,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甚至于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就中国的企业群体而言,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营业利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没有落实
在许多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司其职,没有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真正负责,因此也没有人对收款问题承担责任。在外部信用风险增大时,便产生大量拖欠账款,而且是在被拖欠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开始催收。其结果是前清后欠,屡禁不绝,包袱越背越重。
2.销售部门考核扭偏
由销售部门承担收账职责虽然改变了应收账款无人管理的状况,但实际上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拖欠风险,因为销售业务人员的目标和能力在于销售而不在于收款。实际情况是:许多业务人员在销售激励机制下,盲目放账,而事后收款力度又不够,虽然销售额上去了,却往往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呆账、坏账损失。
3.财务部门难以控制信用销售和收账
由财务部门负责虽然加强了应收账款的专门管理,但往往与实际相差太远。因为财务部门实际上不了解客户情况和交易背景,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应收账款要么控制过严,企业销售额下降;要么失去控制,拖欠仍会大量发生。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赊销收益率和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并最终使企业的效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实际上,也就是追求最好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其中,收账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提高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指标。另外,按照效益性的要求,应收账款要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规模上,以便既能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又不至于发生太高的持有成本。而且,应收账款发生之后应该及时催收,以免形成坏账损失。
三、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在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缺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企业现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大都采取了相关举措,比如:设置信用部门或者明确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制定信用管理目标和政策、对应收账款加强监管和催收的力度等。但总体而言,信用管理的职能还是相对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
1.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管理目标
首先需要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对企业目前应收账款状况和客户来往的情况做具体深入的分析。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建立信用管理目标:①确保快速收回应收账款;②维持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最大化;③维持和客户的关系;④提高公司的形象。
2.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
信用部门集中保存并及时更新客户信息,不能再零散无序。这些资料应该包括企业与银行及主要客户交往的历史资料,主要有客户的基本信息、近期的财务报表、开户银行的证明以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信用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信用调查报告、合同或订单、付款记录及往来信函等。建立这些完整的档案亦可防止因业务人员的离职而导致客户资源流失的情况。信用部门应逐步完善自身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职能,根据已收集的信用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3.制定严格统一的信用政策,并在企业信用部门内部严格执行
从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三方面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在制定时,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成本收益原则和客户信用状况,制定出准确、规范的信用政策。在信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按信用等级对客户执行不同的信用标准,同时要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对其的信用额度,从动态上保持信用政策执行的一贯性。另外,在信用政策制定时,要区别对待不同产品,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信用政策。
4.建立信用管理人员的奖惩激励制度
通过赊销责任制或者销售收款责任制的方式,将销售和信用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统一起来。可以采用销售人员销售和收款一条线负责制,将完成货款回笼作为销售人员业务流程的重要环节,对其考核标准采用销售额和货款回笼额双层次指标,同时将其与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
5.加强客户信息反馈工作的力度
一方面,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等级评级标准,另一方面,业务人员要对在具体业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对老客户,可以按季度或者月份定期对其信用情况进行总结;对新客户和零散业务客户,应该在每笔业务结束后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总结,并且按相应标准,由业务人员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评分,并将这些相应的资料作为客户信用资料纳入客户档案。企业应该把客户以后的表现和业务人员的总结进行及时的比较,加强考核力度。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应收账款从其存续的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信用期内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对于信用期内应收账款,企业关心的是能否或有没有必要提前变现;对于逾期应收账款,则必须想办法尽快收回,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1.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配合信用部门的工作,设立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设计和填报各种表格,随时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动态情况。财务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上报的销售记录进行汇总,然后写出分析报告,做出应收账款明细的月报,送信用部门的主管经理。同时,财务部门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收回欠款的奖励制度,加速逾期账款回收。
2.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信用部门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对客户的欠款情况进行分析,每月定期公布应收账款的催收计划。企业对每项应收账款要落实责任人,限期收回。企业负责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企业有关部门还应分析收回应收账款的可能性,掌握客户最新的财务信息,防止客户转移资产和抵押物。
由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企业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①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欠款是正常的,但到期后能否收回,还要待时再定,故及时的催收仍是必要的。②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做出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3.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企业在收到全额货款前,一定要把所有的销售资料保管好,以此作为催收乃至诉讼的依据。这些销售资料包括:销售合同、订单、发票、往来传真和信件、货运单据、信用申请表等一切能够证明企业对应收账款具有权利的文件。
(1)逾期应收账款的处理原则。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是企业维持市场份额的关键。因此,对于非恶意的客户应继续保持业务往来,力争以最低的成本完整收回欠款,并获得客户违约金或其他补偿;对不良客户应采取一切合法手段,将应收账款的损失降到最低;对资信很好的客户,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如果客户仅仅处于暂时的付款困难,可以适当延长信用期,不能轻易得罪客户。
(2)逾期应收账款的收款方式。企业的收款方式并无明确标准,企业信用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手段,既要维护企业利益,减少企业损失,又要尽可能地维持与客户的关系。企业向客户追收货款必须讲究方式,才能达到收回货款的目的。
(3)必须考虑收账成本。在收款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必须考虑收账成本,也就是要从效益的角度考虑。因此,企业应尽可能采取最低的收账成本,将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以下一些收款方式可供借鉴:
第一,由企业内部业务员直接出面:因为业务员亲自参与业务交易,对客户情况最熟悉。一般情况下,业务员可能与客户有多年的交情,见面易于沟通。
第二,由企业内部专职机构出面:优点是可以集中多数人的智慧,采取最佳方法与客户接触谈判,避免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给追收造成的不必要麻烦。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业务员的配合和支持。
-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 下一篇:网络安全防护技巧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应收账款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