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

篇1

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流程、实施要点、构建策略都是比较系统化的。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吸收其他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也要突出地理这一科目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教师在进行地理概念、成因、规律进行讲述时,还可以利用文字或者图像进行辅助表达,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适当减少对课堂的控制,充分结合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地理学习中的气候变化是大气状态中的一种长期变化,气候变化主要是: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

注重基本知识,了解教学目标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才能对地理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而案例教学的配合是很有必要的,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将地理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和学习地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时,不仅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气候变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案例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①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一般规律。②分析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归纳出变化特点及其以后变化的方向、带来的影响。③从多种方面来探究人类对气候变化所对应的策略。但是教学目标仅仅只针对基础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还应该增加相对应的能力目标:①培养和发展学生观看地理图表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③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在案例上标明教学目标来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高效完成地理的学习。

合理运用方法,认识教学重点

案例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方法,这种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有极大的作用。自从新课程标准推行后,更加要求教师改良教学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应用方法。同时,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要从贴近生活实际的、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想法,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小组的激烈讨论可以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通过引导小组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团队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都充分得到发展,让学生由知识走向能力、由书本走向现实、充分培养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全球气候变化案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明确提出教学的重点:①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②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及其人类的解决方法。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理解全球的气候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的过程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在案例设计中,案例的背景问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充分吸引W生的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

加强学科配合,重视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中,加强学科之间的配合是核心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对查阅、收集的资料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之间的配合,高效地提升案例和资料对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总之,课堂内外要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促进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完成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而且学生在寻找资料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提取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发展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气候变化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引进当地的气候变化事例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当地气候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教师还可以给出资料: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②过去一万年的气候变化。③近百年来气候的变化。然后给出问题: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的表现类型。③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篇2

关键词:课程设置;实践;能动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09-03

一、前言

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大气中的各种固态和液态粒子组成的混合体系,狭义上特指各种固态(干)和液态(湿)粒子。自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气溶胶因对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广受关注。气溶胶严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影响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过程,对大气辐射、大气光学现象和电学过程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大气科学和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普及大气气溶胶相关知识。

然而,各大高校大气科学以及环境相关专业很少专门针对大气气溶胶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实际上,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气溶胶相关研究已成为基础和应用科学中的一项特殊课题,吸引了物理学、化学和气象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关注,进而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1]。1955年,前苏联学者[2]出版了《气溶胶力学》,为气溶胶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中后期,各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世界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学科发展对气溶胶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各种微电子、激光以及计算机技术、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电镜技术的介入,气溶胶科学得以快速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针对大气科学与大气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大气气溶胶》特色专业课,课程内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课程涉及到的气溶胶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理论为深入研究气候效应和环境问题奠定了基础,相关知识还广泛应用在军事、卫生、工业和农业等领域。该课程侧重气溶胶动力学、光学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气溶胶相应测量技术。在讲授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问题,设置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习乐趣,从而做到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研究素质[3,4]。

二、课程设置

《大气气溶胶》课程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气溶胶基本概念、分类、尺度谱、主要形成机制等基础知识,并且能够从动力学理论出发,理解Brown运动、Stokes定律、Brown运动碰并、切变、重力沉降等内容,熟悉气溶胶粒子的一般动力学方程,理解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并在大气气溶胶消光原理基础上,理解气溶胶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进而在辐射强迫和气候效应概念基础上,熟悉气溶胶辐射强迫特征,最后从测量分析方法上,要求学生掌握气溶胶浓度、光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测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该课程分别从大气气溶胶基础知识、大气气溶胶的来源与化学特征、气溶胶粒子动力学、对流层气溶胶、平流层气溶胶、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气溶胶气候效应以及气溶胶测量与分析8个章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教学。

前3章内容主要介绍气溶胶相关基础知识。其中,绪论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大气气溶胶概念,理解大气气溶胶研究意义,了解大气气溶胶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大气气溶胶基础知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大气气溶胶的尺度、分类和浓度的表示方法,利用气溶胶谱观测资料画图,熟悉三模态气溶胶数浓度分布特征、常用的几类谱分布函数,理解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参量,了解谱分布函数应用现状。大气气溶胶的来源与化学特征内容中,需掌握大气气溶胶粒子的主要形成机制、几种常用的源解析方法,熟悉大气气溶胶的主要化学组成特征,理解不同来源的气溶胶尺度分布特征,了解全球气溶胶产生率。

气溶胶粒子动力学是本课程的重要基础理论,包括单个气溶胶粒子动力学和粒子群动力学。单个粒子动力学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平均自由程、Stokes定律和重力沉降等概念,理解Brown运动和相关概念(扩散、迁移),了解外力场单粒子运动。气溶胶粒子群动力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Brown运动碰并、层流切变和湍流中的聚合、重力沉降聚合,熟悉气溶胶粒子一般动力学方程,了解外力场对粒子聚合的作用。

对流层气溶胶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干湿沉降过程、气溶胶标高、沉降速度概念,熟悉典型气溶胶类型垂直分布特征、干沉降速度测量方法、湿沉降清除系数,理解干沉降阻力模型、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过程,了解大气气溶胶分布的时间变化特征、滞留时间。

平流层气溶胶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平流层气溶胶基本特征,熟悉火山气溶胶主要成分、极地平流层云形成过程,理解平流层气溶胶与对流层气溶胶特征差异,了解全球平流层气溶胶研究进展。

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相关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大气气溶胶的消光原理和相关表征参量(消光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相函数等),熟悉大、小尺度粒子的散射特征,大气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关系,理解气溶胶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及其参数化,了解全球和区域气溶胶光学特征。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内容中,掌握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基本概念及分类,熟悉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过程,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辐射强迫效应,了解云的辐射强迫。

大气气溶胶的测量和分析教学内容中,需要学生掌握气溶胶浓度、光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测量分析的常用方法,熟悉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和光学测量原理,理解气溶胶遥感探测技术,了解全球大气气溶胶遥感探测资料及相关产品。

三、实践教学内容

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同时结合实践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5-7]。《大气气溶胶》基础知识的授课内容中,讲授气溶胶粒子尺度、分类及其谱相关知识时,可结合不同类型气溶胶粒子谱仪观测资料,对各种等效直径、气溶胶粒子谱相关知识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气溶胶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可利用气溶胶宽范围粒子谱仪(WPS)的电迁移率和光学计数测量对不同粒径数浓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与光学等效直径的差别;还可利用该仪器观测资料,作出尺度在0.01~10μm范围的粒子谱分布,增强学生对不同模态气溶胶谱分布特征的形象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气气溶胶来源”相关内容可结合气溶胶单一类型源数值模式开展。如,通过编写沙尘和海盐等单一类型源数值模式估算沙尘和海盐产生通量,实践过程中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对气溶胶相关科研的认识和兴趣。此外,在对“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其来源解析”的教学中,利用离子色谱监测仪气溶胶观测资料,教师课堂演示结合学生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自身实践的成就感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8,9]。

“气溶胶粒子动力学”相关章节理论性较强,涉及Strokes粒子层流运动、Brown扩散、聚合方程等内容,内容中的理论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占了很大篇幅,在此情况下,要尽可能结合图形讲授相关公式内涵。如,不同尺度气溶胶粒子对应的聚合系数有较大差别,结合图形能更好地展现粒径尺度与聚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布朗扩散规律时,可对比学生比较熟悉的布朗运动,结合动画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课程对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分布特征展开较详细介绍,结合目前地面和卫星遥感探测资料,全面介绍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和全球及其区域分布特征。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编写和运行干沉降模式,量化评价气溶胶滞留时间和沉降通量特征。在平流层气溶胶中,结合典型的火山气溶胶事例讲授其特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内涵的把握,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该课程还可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讲授内容开展实践教学。如,可根据浊度仪、太阳光度计等探测资料,讲授单次散射反照率、后向散射系数、气溶胶波长指数等光学参量,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能很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简单的一维辐射模式介绍,提高学生对气溶胶光散射与吸收过程的理解。

该课程可结合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前沿,对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开展实践教学。授课内容结合五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讲授内容从课堂学习到动手实践,都可与相关研究课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培养专业综合素质,达到高校实践教学目标。研究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团结合作,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体现每个成员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该课程最后章节中,设置了“大气气溶胶的测量和分析技术”教学内容,章节内容全面开展实践教学,从气溶胶样品采集技术、气溶胶浓度测量技术、气溶胶化学组成测量分析方法以及气溶胶光学和遥感探测技术全面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气溶胶相关测量和分析技术理论知识指导下,开展气溶胶碰撞采样器、气溶胶粒子谱仪器操作、气溶胶光学参量观测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形成理性和感性认识,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与展望

本文全面介绍了《大气气溶胶》课程设置和各章节实践教学相关内容,通过气溶胶基础知识、气溶胶动力学、气溶胶光学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进行探索,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学生课堂和课后练习时间,实际参与的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学生既能动手实践,又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此外,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实践内容较多时,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完成实践课程内容。此时要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各成员间的合作,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公平合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都能与大气气溶胶相关科研资源配合开展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研究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开展气溶胶相关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达到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Davies,C.N. 1964. Recent Advances in Aerosol Research. New York:Macmillan Co.

[2]Fuchs,N.A.1955. Mechanika Aerozolei. Moscow:Academy of Science Press.

[3]魏凤荣.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11,(2):179-181.

[4]程小苏,刘粤惠,曾幸荣,刘涛.研究型大学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74-75.

[5]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34-37.

[6]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7]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64.

篇3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是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钻研并充分挖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经验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对应的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内容渗透进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知识的参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份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与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运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姐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饲养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往池塘里随意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生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对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是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日或各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植树节、中国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这些节日与相关的法规,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黑板报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览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德意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是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势的需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1).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12).

篇4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要照顾到同其他学科的配合。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学期主要进行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追求基础全面,主要针对所有知识点,夯实基础,牢固识记,真正理解,灵活运用,形成系统条理的知识体系。本阶段复习的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按照章节系统复习,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构建知识框架。立足课程标准,在复习中抓准知识点,对于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让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主要复习区域地理、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地理必修Ⅲ。区域地理包括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它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基础,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和地理必修Ⅲ是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教学进度

第一部分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图

第二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第二节 亚洲

第三节 五个重要地区

第四节 六个国家

第三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第二节 中国人文地理

第三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

第二部分 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结构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二)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

第四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第五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六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变迁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三部分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四部分 必修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为了有效提升我校高中地理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搞好高三地理备考复习,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益,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

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09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二轮复习重组知识,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一、加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教学

1.全面、扎实地复习基础知识

近年来,对基础知识要求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考查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或是再现基础知识,而是考查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但这并没有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反而有所提升,尤其是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应用在不断地加强。不直接考查并不意味着不考查,更不意味着学生不必要掌握,而是变相考查、深化考查。

因此在复习基础知识时,不应该是让学生记住地理术语、地理原理,关键是理解和应用。 ①认真、细致地复习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近年来常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情境和素材来进行考查,要求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对地理概念教学一要准确、全面、系统,二要进行适当拓展。

②把握原理规律,重在联系应用

地理原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前人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理论概括。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近年来对地理原理的考查主要呈现在分析应用上。

在复习地理原理时,一般先分析原理、总结规律,再结合实例、拓展运用,接着推理演绎、寻求步骤,最后强调难点,突破瓶颈。

2.把握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近年来,虽然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但有些内容出现的频率和分值比较高,其实这些知识正是学科里的主干知识。为了提高备考效率,必须弄清教材的主干知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知识观(地理学科特有的知识)、地理学科的价值观(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的能力观(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图象图表技能)等。

二、培养学科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1.构建思维模型,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区域地理学习模式、气候问题分析模式、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等。

最具地理学特征的思维品质是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把握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运动的特征,与地图关系密切。综合思维能力表现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过程。

2.重视图表分析,培养图表技能

地理图表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2010年高考试卷全卷共有各类图表23幅,提高学生的图表技能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审图能力也是重要的地理能力。审图的一般过程为:①看图名定主题;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

3.注意创新意识,理解探究过程

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从2010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实践,体现了学习终身有用的能力和意识。

对地理事物进行探究学习,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全过程,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4.指导解题方法,突破论述瓶颈

首先是提高审题能力,包括审读文字的能力和审图的能力。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要做到“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赋分。

还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主语”——确定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对综合题中的简答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在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①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最好标明①②③④;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②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答案文字要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可以适当多答。

③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如自然的与人文的,有利的与不利的,等等,要全面考虑。

在平时要训练学生做到答题语言规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例如“天气和气候”、“地形和地势”、“水利和水力”、“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土地和土壤”等,一定要能区分,否则就会词不达意。

三、平时教学关注身边、联系实际。

(1)体现“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以及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在教学中要关注地方特色、开发乡土教学资源。

(2)关注地理科学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是教学中仍需大力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区域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单位,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是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因此区域也是地理学科试题的重点内容。热点性、新闻性的问题,不必专门设立一个专题,在复习到每一个具体专题时,都要有意识地联系和联想当今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哪些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新闻事件,思考一下其中含有什么样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意义。

四、二轮复习进度安排与专题设置

(1)2021年2月至3月5日,复习完选修《海洋地理》、《环境保护》(各2个教学案),不再进行二轮复习。

(2)2021年3月月7日——4月30日,完成必修1、2、3的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要体现跨章节和跨版本的整合,不能照本宣科再来一遍。我们的构想是设置13个专题25个教学案:

①地球运动专题(2个教学案,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等基础知识1个,日照图解读与训练1个)

②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2个教学案,地球圈层结构及地壳物质循环、海底扩张学说1个;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板块运动1个)

③大气运动及天气系统专题(3个教学案,大气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1个,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1个,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及气候类型判断1个)

④气候类型分布与自然带分异规律专题(1个教学案)

⑤水循环与洋流专题(1个教学案)

⑥自然资源及其跨区域调配专题(结合必修3及海洋地理、环境保护,2个教学案) ⑦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专题(结合中国地理、海洋地理、环境保护,1个教学案)

⑧区位分析专题(6个教学案,工业区位类型与工业区位条件分析1个,世界和中国重要工业基地1个,农业区位因素(包括东北农业基地建设)1个,农业地域类型(包括亚洲水稻种植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乳畜业)1个,交通点线布局与建设热点1个,城市区位因素及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1个)

⑨人口与城市化专题(2个教学案,人口增长特点与人口问题和人口容量1个,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个)

⑩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2个教学案,水土流失(包括滑坡泥石流)与土地荒漠化(包括沙尘暴)治理1个,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包括五大湖、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长江流域等)1个)

⑾产业转移专题(1个教学案)

⑿空间定位专题(结合世界区域地图、中国区域地图,1个教学案)

⒀等值线专题(自然、人文,1个教学案)

(3)2021年5月3日——28日,综合模拟训练

篇5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3-02

目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月、季和年的气候变化和预测称为短期气候变化和预测,它是国际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一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南京气象学院建校初期就在天气动力学专业开设了“中长期预报基础”课程,在本世纪初,将其更名为“短期气候预测基础”。由于短期气候预测为气象台站预报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短期气候预测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该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将大气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中的能力。因此,该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近年来在该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利用实践教学提高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增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大气科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理论性强,公式多,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很难将理论概念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气象台站实际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就“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而言,其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及中国气象局培训班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1,2],2010年孙照渤教授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短期气候预测基础》[3]。2011年,该教材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该教材充分考虑了课程的性质及系统性,从短期气候预测对象开始到建立多种预测方法,特别设置了9个实习内容,并给出了部分计算机程序,突出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我们将理论讲课学时由48学时减少至32学时,增加了16学时的实践课时,并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设计》。此外,在大四下学期的生产大实习中还特别设置了8学时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相较于理论教学,学生更喜欢实践教学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丰富的实践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强大的学习动力。老师与学生大量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明确短期气候预测在自己专业学习中的意义,体会到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知识丰富,与实际息息相关,且饶有趣味的学科,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从而真正吃透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业务工作与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结合科研和业务工作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正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和解决短期气候预测的问题[4,5]。“短期气候预测基础”教学团队的老师不仅有着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还具备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2010年,“气候模拟与预测”创新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自1998年以来,团队每年参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的全国汛期降水预测会商工作,预测结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结合了老师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和业务工作的经验以及大气科学专业的特点,全面反映这一研究领域最新、最成熟的科研成果,实践项目也相应地不断丰富和完善。

短期气候预测实践教学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6]。首先,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的表征和分型。我们利用科研和业务工作中最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大气环流中的基本概念。第二,让学生掌握如何选择和计算预测因子。如通过合成分析和奇异值分解方法来选择大气内部因子和外部强迫因子,计算遥相关指数等。使学生熟悉短期气候预测中选择因子的基本方法。第三,让学生掌握业务工作中短期气候预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分别通过统计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对我国汛期降水进行预测,使学生熟悉短期气候预测的完整过程。最后,让学生熟悉对预测结果的评估,通过计算预测评分等,使学生了解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方法。

短期气候预测实践教学涉及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实习前对学生进行集中课堂指导,复习理论要点,讲解实习目的,然后详细讲解实习内容、资料、方法等,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实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编程,虽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一般学习过计算机语言课程,但主要是一些语言规则和算法,对于如何将计算机语言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实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仍有欠缺,教师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辅导。及时对学生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讨论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选取部分实践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员分工合作,由学生独立收集资料,编写程序,分析结果,教师只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指导,最后各组将结果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交流。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实践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步骤,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7]。“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开设在大气科学专业第四学年上学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大气科学专业基础,实践教学的开设可以促进学生将已学的大气科学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处理简单的业务工作。此外,可以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例如“大气环流因子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这个实习个例,需要用到已经学过的Fortran和GrADS绘图语言,统计预报中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现代气候学中的大气环流知识等。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仅提供所需数据,学生需要独立编写程序,根据程序的结果绘制图表,并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习报告。老师通过批阅实习报告,给予反馈意见。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过程,学生复习了已学的重要知识点,进一步深入理解奇异值分解方法,对于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上机实习,学生学会了选择短期气候预测的前期大气环流因子,并依此来制作短期气候预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了动手编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习惯,培养了创新意识,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即将进入业务工作单位,是注入气象业务部门的新鲜血液。气象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是优秀的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的能力。“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例如讲授“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内容时,向学生介绍参加全国汛期降水预测会商的部分预测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预测方法,得出自己的预测结果,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现场讲解基本方法思路和步骤,并以实例指导学生对关键部分进行编程计算,使学生逐步掌握建立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的基本技能。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降水预测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尽早掌握实际业务技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短期气候预测实践课程任重而道远,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再到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只是开始。作为一名实践教学团队中的老师,如何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和业务工作经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面对问题,有的放矢地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研究思路,学会团队合作,学会交流和取长补短,是我需要时刻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教材精益求精,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科学,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实用,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气象专业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章基嘉,葛玲.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2]章基嘉,葛玲,孙照渤.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修订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3]孙照渤,陈海山,谭桂容,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4]孙照渤,陈海山,李忠贤,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89-290.

[5]孙照渤,陈海山,李忠贤,等.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1-393.

[6]谭桂容、孙照渤.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8-410.

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渗透途径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篇7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思想教育 社会发展 学生能力培养

笔者所在高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感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很重要。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可从观念、情感、意志行为三个方面衡量,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高中地理新教材注重深化人地关系,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依据新大纲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目标。

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所以,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还要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国情劣势。既使学生明确国情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使他们了解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通过教育活动,学生逐渐形成忧患意识与爱国情、责任感,树立报国志。

二、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思想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认识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观点的教育: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联系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业、农业、交通和商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的发展”、“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信息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都收看电视台的天气形势预报和天气预报,记录下本地一个月以来每天的天气预报内容,在讲天气时就可以利用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反映的天气状况,并说出天气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的关系。在讲课时,从感性到理性,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以上三个内容是高中地理思想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具体操作,教师还有必要将其深化细化为要素目标和课程目标,以保证各部分知识在各级目标的控制下,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促进观念的形成和情感的不断加深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投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有着直观、生动、形象和感人等优点,因而它们不仅有利于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有利于智能的培养,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今天强调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情况下,它可以起到“请进来”解决学生不易“走出去”的作用。因此,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的感性知识,对于加速和完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爱国主义情感的不断加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随堂进行,也可以专题进行。

五、展现新时期地理课堂思想教育

1.全球性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地理课堂思想教育要具有鲜明的全球性特点。许多国家在地理教科书中更突出环境教育的内容,并着手进行地理教育的国际合作。例如:目前正在实施的全球环境教育计划,旨在促进世界各国的青少年都关心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环境。

篇8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引言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地理核心素养基本概述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对地理事物全面、系统、动态认识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了解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对这些因素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做出一定的解释,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

(二)对地区区域有基本了解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分析、解释和预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特征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等问题,从而形成基于某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区域发展概念。

(三)提高地理的实践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实践活动包括户外地理调查、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地理工具完成已建立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索活动有兴趣和热情,并能从地理视角理解和欣赏地理环境[2]。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应试教育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单纯以结果为导向开展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没有详细讲授与之相关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理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能积极地学习和消化知识,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二)错误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依赖课件,而且课件不一定是自己制作的,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影响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来开展教学,就有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来及时调整教学方向[3]。

三、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树立地理核心素养观念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做好前期教学设计,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梳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确立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制图能力、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文理念等方面。地理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有其重点,而且一个地理知识点不可能同时包含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对某个知识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不同知识时获得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的提升[4]。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评价,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引领学生向综合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理念,有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自然发展规律。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第三部分的许多内容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接触到,学生虽然有亲身经历,但未能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根据课本内容联系实际在课堂前几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天气预报的片段,由于这个视频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他们会感到亲切,能够快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播放天气预报的相关视频,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有些高中地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象、变静态为动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冷、暖锋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及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地方的天气都有其特殊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之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有一股冷空气从北向南吹往我们的家乡,那么冷空气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本地的天气变化是什么样的?由于这个问题贴近实际生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和探究,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更促进了他们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图表结合讲解法天气系统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类型,这三种天气类型的示意图相似,但降水位置不同,有不少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时感到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这三种气象类型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动状态、降水分布、降水特征和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三种天气类型锋面的相同与不同,进而使他们轻松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不同的天气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使他们从理论概念转变为内化思考。比如,在确定某地的坐标后,学生就能推测出这个地方的气候特点、降水情况等。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课堂建构[J].地理教学,2016(24):12-16.

[2]刘文冬.基于中美教材对比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篇9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教学改革实践

海洋地质学属于海洋科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也是我院海洋科学专业大二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具有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其前修的专业课程较少,海洋地质学课程既承担着专业起步教育,又要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的任务,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必须调整在新形势下海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办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实现培养学习习惯、增强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目标。

一、对海洋地质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地质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课程。海洋地质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至今仅半个世纪,但已衍生出多个日益成熟的分支学科,最早出现的海洋沉积学,以研究现代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形成和演变机制为内容;经典的海洋地貌学,以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为内容,以及最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层学、海底矿产地质学、海洋灾害地质学和海洋工程地质学等[1]。作为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的产物,古海洋学迅速臻于成熟,以追索海洋发展变化史、海陆变迁、反演海洋成因和古环境的演化为内容,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角色[1]。

基于这样的课程特点,授课老师在讲解时既要介绍海洋地质的发展历程.又要关注海洋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灵活的教学思想,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实用教学,整合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海洋技术专业的定位认识。海洋技术专业是我院国家级特色专业,但该专业刚设置不久,课程设置与建设还有待完善,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还有待理顺,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海洋地质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从低年级的迷茫中走出来,对自己的应该掌握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走上社会后自己的发展定位有较清晰的认识。二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海洋科学的知识体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海洋地质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以及野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既介绍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又讲授海洋科学的内容、理论,以及最新的海洋地质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样就使学生从不了解海洋地质学到了解较多,再到掌握系统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于海洋地质,除去教授方法之外,我们还要提倡追求真理的精神。只有对海洋之谜抱有孜孜不倦的探求之心,对海洋开发事业充满热爱,才能使海洋科学蓬勃发展、一往直前。

我院是培养海洋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工科院校,我们讲授海洋地质时要做到知识重点突出、内容由浅入深、丰富易懂。以海洋地质的内容和方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为宗旨,加强实用性教学。一方面使授课内容井然有序,突出教学的实用性、系统性,另一方面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有些章节进行增删,将讲课、作业、实习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现场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

二、对海洋地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感性化、形象化[2],[3],不仅可以增大信息量,而且可以产生图文并茂的效果。这对于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尤为适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把搜集到的关于海洋形态、海洋现象、海洋地质地貌、海洋调查、海洋生物、卫星海洋遥感及自然地理、地质学的图片,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海洋的认识由模糊转变为清晰,由常识性了解转变为从专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取知识。例如讲解大洋钻探中沉积物柱状样的采集,仅靠授课老师口头描述是讲解不清楚的,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采集仪器,也没有亲身参与过,对于如何使用钻孔设备采集沉积物柱状样更是无从理解。通过Flash课件,学生不仅认识了仪器,而且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认识到沉积物柱状样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我们在课堂上还进行简单仪器的演示教学,例如抓斗式采泥器使用的讲述。

(二)播放录像资料,开展相关知识讲座。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集中时间来播放有关影像,在讲授到重要章节时会安排一些有关海洋科学的录像资料。如在讲授完前言后,我们播放了有关大洋钻探的发展历史的影像资料,此前的教学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记忆,并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程的探求兴趣,而影像的播放更是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影像的内容应丰富,例如泰坦尼克号探秘、深海探测、大洋钻探等。通过观看影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感到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现实应用紧密相关。除了在课堂的教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成立海洋科技活动小组,由专家老师不定期做一些讲座,向学生讲授海洋调查方面的知识并回答他们的提问,展开讨论,等等。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们为我们做了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古生物专业的调查研究等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学习机会。

(三)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实施拓展教学。

海洋地质学课程体系繁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授课方法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将此庞大内容体系组织成为三大主题,即海洋地质构造运动及其相关结果,海洋沉积动力及其地貌演变,以及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其相关资源。同一主题知识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学习、理解和掌握都较有规律。授课时主要讲授知识结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内容作为典型,结合幻灯、图片、模型、标本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而其他知识仅进行对比讲解,指出其共性和异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单位课时的知识容量,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讲授内容量,可视课时数量、学生接受能力等灵活调整,既可精深、引申和拓展,又可提纲挈领地讲授,而不影响整体知识结构[4]。

(四)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教学既可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海洋地质学的认识,又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是进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替代的环节。基础教学是海洋地质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分别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其进度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例如参观海洋地质标本、化石标本、海洋生物标本,在海洋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参观标本实验室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地质标本和化石标本向学生展示了地层的演化和变迁,生物标本给学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通过实物标本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学生对海洋这一知之甚少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采集和积累大量矿物、岩石、古生物等标本,加强室内认识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有通过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条纹、光学、力学等特征;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观察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标本,分析其典型结构、构造特征;了解三大类岩石间的形成环境及其转化关系;参观地质模型、图片陈列展,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及其转化关系。为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除采用布置课前预习、课前提问等方式,我们在学生观察描述过程中加大巡视和辅导力度,从学生报告进展、姿势、表情等方面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有效保证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五)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基础与前沿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将基础知识与新发展的学科知识及实践应用成果有机融合。目前的研究重点和趋势集中于三方面:(1)海洋的起源、发育和演化。主要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古气候与古海洋学研究和大洋发展史等。(2)海洋资源研究。研究油气资源、深海底矿产资源和近海矿产资源等海底自然资源的成因、分布特征和开发。(3)全球变化与海洋环境的研究。研究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海表和深部变化及与陆地相互关系的研究,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联系,以及极地地区的海陆变化对整个全球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5]。上述内容在教学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和体现。教学内容需与学科发展同步,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此种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注重课程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基础训练和地质功底的培养,另一方面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学科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三、结语

海洋地质学是一门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各章节相互关联,其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需要随教改的深入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例如: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广度和深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要求;教学的内容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和实践活动相联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把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和直观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炳全.海洋地质学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惠元.试论课堂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3]董春来,焦明连,周立,汤均博,蒋廷臣.“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测绘工程,2006,(6).

[4]王永红.“海岸动力地貌”课程中的互动式教学和人文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10,(1).

篇10

其实,问题没这么简单。

学习是为了形成知识体系、世界观,比如学数理化是为了形成科学素质。但是,科学素质的形成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学习的科学方法、领略科学精神、浸润科学文化,而后几方面在我们中小学教育中安排不多,甚至没有。比如,我们不教给学生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调查取样、实验分析、总结归纳。我们的课堂上很少乃至从不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现实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垃圾分类、禽流感、地质灾害气象等。

我们当中一直流行这样的说法,美国的中小学课程进度、知识量远不如我们,考试竞赛常被华裔夺冠。这种评价对于少数考入美国常春藤名校的中国学生而言是对的。但是,用世界通用的程序调查,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美国高于我们五六倍,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被世界公认。从前几次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看,我国公民对于“地球围着太阳转”“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这些传统知识都知道,但对相对论、宇宙大爆炸、遗传学这些构成现代科技的基础知识了解很少。从现实角度看,胡万林、张晤本、王林等骗子鼓吹喝硝水、吃绿豆、发神功就能治病等低劣骗术总有市场,各种健康诈骗、美容欺诈此起彼伏,印证了国民整体素质的差距。

在人文课程方面值得探讨的更多。学语文不是为了学会交流吗?学地理不掌握识图能力、没有方位概念,能算及格?学历史如果不学阅读史料、质疑求证、理性判断,能否“使人明智”?当这些都被考高分这唯一的目标所遮蔽时,学习就变成了简单枯燥的寻求标准答案,变成了令人厌恶的死记硬背,变成了艰苦的体力劳动,而人文素质低下对于国民素质的负面影响,要甚于科技知识的匮乏。

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素质包括文化科技知识,更包括各种非智力素质,世界观、人生观、融入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等,具体还有是非观念、诚信、责任心、遵守法纪、秩序的意识、公德心、自尊心、奉献精神、意志品质等,这些个人素质构成民族素质的基础。下一代的这些素质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来培养,学校教育不可缺位。这些素质培养大都不在大纲、考试范围内,很多没有编入课程,或者有安排也被边缘化。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写作文编故事、满篇套话的发言稿、开假证明来应付实践环节,给学生人格、品格的伤害不可小觑。

素质培养既包括知识体系、品德意志,也包括能力。学校教育形式不仅是课堂讲授,还必须包括校园内外的训练,生活能力、劳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训练等。一些国家的小学生要学会烹饪、缝纫。以色列对半大孩子的德育形式之一,是安排他们去新移民家里做几年“向导”,帮助新移民适应环境。加拿大小学生的环境体验课是领取工具和种子,种几棵小树,共同成长。能力训练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技能,这些适合孩子成长发育的训练,还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会运用知识,增强自信、促进正确价值观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一个孩子有助人的愿望,但是自顾不暇,何谈帮助别人?

浮躁功利的风气,也使得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发生严重偏斜,把本应是提升国民素质、造就合格公民的国民教育,理解为考高分“脱颖而出”。比如,我们评价一所农村学校、赞扬一位农村教师的标准,是他教出了多少大学生,却不管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获得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