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区别

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当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新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1.1当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生态技术推广以促进农业增产及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并以增强农业与社会、经济效益为主要指导方向,并采取符合当地的技术推广措施与方法。由于我国目前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较大限制与影响。传统推广方式是国家统一管理,并通过试验、示范、培训等方式进行推广。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发生分离,而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相互间难以协调。同时,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功能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基于此,要改变以往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要尽快建立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体系。

1.2缺乏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良好的人才队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推广人员各方面素质不高,加之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及学习的机会不多,导致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受限,也因此难以传授高新技术给广大农户,无法满足农户们对新技术的强烈愿望与渴求。同时,一些基层农科站所的农技推广人员不足以及设备不够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对生态农业推广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与制约。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较单一

当下,我国许多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仍以传统的推广形式进行,如把农业技术以试验、示范为主,普及到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去。这种推广形式只注重单纯的技术推广,而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重要因素,也只在生产技术上做事,并未顾及到产前与产后的工作,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存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相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推广形式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非有利,而尽快建立与形成新型推广方式与机构,是当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4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在效益方面有一定区别,生态农业的远期效益较明显,因此需长期实施,有别于短期效益的传统农业,这也是导致相关部门对其关注度不够的原因之一。同时,通过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推广经费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较低,这无疑是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产生影响与制约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些地区用于生态农业推广的资费出现被挪用、挤占的现象,并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等。

2促进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

首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相互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其次,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把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和农户有机结合,避免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最后,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以确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快速发展。

2.2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力度

当下,资金是影响与制约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中,除了依靠国家政策资金之外,应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并广泛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素质培养,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以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2.3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培训机制

篇2

关键词:有机农业 耕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越发缺乏,人类一方面在寻找新资源和可替代资源的路上持续行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日益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重要性。早在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这拉开了众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序幕,而有机农业便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一、 有机农业的概述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二、 有机农业与其他农业的区别

1.中国传统农业注重天人合一,采用人畜力等原始方式耕种,在农业生产中注重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虽然投入很低,但产出也很低。

2.化学农业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耕作,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农作物,利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工产品,其特点是投入高,产出也高,但污染环境,是耕种环境不具备持续性。

3.有机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继承了传统农业优良的耕作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使用人力、畜力以及部分机械动力进行耕种,并用现代生态学知识加以总结;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防治方法;使用抗性品种、采用生态模式;有机肥、绿肥、农家肥、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具备较底的投入,高产出,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三、 有机农业耕种的主要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攘质量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污水灌溉、施用污泥等几个方面。目前,我国每年要施用80—100万吨的化学农药,高毒农药占37、4%,其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和含汞、砷等重金属的农药。由于施用方法和农药种类的影响,大约有50%左右的农药会进人土壤中。同时’由于锌、辐等重金属常与磷矿石伴生存在,极易通过磷肥的施用而被带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中锌、福等重金属的累积。另外,大量的重金属会随着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而进入到土壤中。有机生产中,严格禁止化学合成农药、除草剂和化学肥料的使用,并禁止使用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可以非常有效的阻断剧毒农药和重金属进入土壤的途径,降低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与常规农业相比,长期进行有机操作的土壤,其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数量都能够得到非常大的改善。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组织联盟在其负责的一次研究中,对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对比,证明有机农业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有机生产中,土壤微生物种群远较常规生产活跃。可以增加CH4的氧化性,从而减少甲烷的排放。另外,有机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无机氮肥,这就可以显著减少N02的排放。

3、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有机农业中,严格禁止化学合成肥料的施用,这大大降低了氮、磷等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累积,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这些营养元素进人水体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当然,水体富营养化还受水体地理位置、周边工业活动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努力。

4、规范野生采集行为。保护野生资源与自然环境

野生产品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可以为人类提供药材、浆果、坚果、茶叶等多种资源,是部分地区农民增加收人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目前的大部分野生采集行为都是农民自发进行的,没有统一的管理,加之野生产品多是公有资源,大部分农民都是抱着多多益善的心理,对野生资源进行无节制的采集。这种采集方式严重影响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实现野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合理的采集机制,有机农业恰恰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采集模式。GB/T19630-2005中严格规定,“采集活动不得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或对植物物种造成威胁,采集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的产量”,并“制定和提交有机野生植物采集区可持续生产的管理方案”。最后,还必须对采集人员进行培训,在他们掌握了正确技术后才能开始采集。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所采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如果能将国家强制性保护措施与有机采集模式结合起来,不失为保护野生资源的一个好办法。

结语

在农村环境日趋严重的当下,随着人们环境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有机农业在世界各国被提倡,并已然形成了发展趋势和模式,这是不容辩驳的事实。而这一事实其实也是在提示我们,也许人们需要重新界定和思考究竟什么是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虽然,中国传统农业存在各种问题,包括对环境的破坏,但是传统农业对土壤肥力的可持续维护、对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都使其具备环境友好型的特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机械化和化学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最终危及了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由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进而既能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照全,戴雷,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943-944.

篇3

关键词:镇江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0引言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最早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的概念,本意是指通过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小型农业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所构建起来的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产量的提升一般基于种植面积规模化、大量使用化肥、过度适用农药等,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当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已经处于饱和性开发和利用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农田生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镇江市是地处江苏南部一座美丽、古老、典雅的城市,农业经济一直是一项支柱经济。镇江市拥有2651km2的丘陵山地面积,16万hm2的耕地面积,5.33万hm2林地面积,8.2万hm2水域面积,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蚕桑、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水产品。因此,镇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何培树(2015)认为,镇江市农业的发展要做强“一体两翼”,认为镇江农业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精品茶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何培树、尤恒(2015)研究了镇江市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绿色、高效、融合、创新、统筹应成为镇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张文文、张利明(2016)研究了镇江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了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示范引导等策略。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安林海(2014)研究了镇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土地集约化等发展策略;钟志仁、刘长珍(2014)指出,镇江现代农业园区是镇江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镇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温小林、张玉军(2014)分析了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认为科技服务体系应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并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温小林、马媛媛(2015)探讨了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问题,认为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着供需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在智慧农业方面,夏露、罗明(2017)研究了新形势下镇江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启领了方向。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资源日益短缺、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等等,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现有的研究探讨了镇江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镇江生态农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远未形成完善的镇江市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机理、路径和方向,对于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第一,大力打造镇江市特色生态农业。镇江地处长江之南、长三角之北,其农业特征属于典型的长三角城郊型农业,既区别于苏州、无锡、常州的长三角城镇型农业,也不同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应有所差异。同时,即使在镇江市境内,各县、区内部也并不趋同。扬中、丹阳偏近于苏南的城镇型农业,而句容、丹徒偏近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第二,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是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涵盖生态伦理、社会伦理。当前,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尚不能满足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是生态农业和外部社会的一个结合点,需要汲取外部社会的有利因素。第三,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注重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建设。从长远看,生态伦理是生态农业的支柱性因素,正是生态伦理的缺失,才阻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伦理约束了反生态行为,将人类社会引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镇江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构建自身的生态伦理,并加入遵从。生态道德是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当前,镇江市生态道德处于低谷,引发了诸如食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生态伦理是防范生态危机的支柱,生态道德是防范食品危机的支柱,在健康的生态农业体系中,其价值和作用均高于法律监督。第四,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开发利用模式、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等。镇江市应根据自身农业资源的特征,在现有模式借鉴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独特的一般性发展模式。在这里,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的,即不能盲目仿照其他省市的生态农业模式。一般性是针对于镇江市本身而言的,即归纳了镇江市生态农业的一般性特征。第五,推动镇江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就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农业生活之中,实现农业发展的“信息支撑、管理协同、高效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终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来促进传统农业全面升级的全新命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互联网+生态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同时,农业信息基础也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和资金也较为短缺,农产品也缺乏品牌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第六,推动镇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式,也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可持续旅游。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镇江市具有丘陵、山地、平原、湖泊、森林、长江水域等多种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集观光、休闲、健康、求知、娱乐为一体,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第七,加强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食品安全保护。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积弊成灾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生态农业在广义上涵盖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如同全国一样,镇江市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敏感,一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镇江市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上较为重视,并逐渐加大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在执法力度、监管范围、执法人员素质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与生态伦理和社会道德息息相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第八,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在初级阶段,政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在市场上公平招标,寻找到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生态农业公司。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地进行宣传,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政府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成熟阶段,政府应逐步退出,生态农业变为由市场所主导。第九,做好镇江市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农业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和林学等学科,因此,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价需要以这些学科作为综合性理论基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国家、社会、农业企业、农户、消费者都是受益方,因而效益评价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获取,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安全与危机的影响。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是一个稳定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要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在生态农业研究中,效益评价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2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3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也就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动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这种做法,实现了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着增长作用,解决现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并朝着资源多功能分配和利用,循环式发展,多种产业共同受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是个衡量尺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新型生态农业还需不断深入发展,遍及各个县市。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从当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新型生态农业已有所体现与发展。林下养殖酒是一个典型例子,将养殖业与林业种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林业为主或仅仅以养殖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种物质循环的关系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副产品在林业中得到普遍利用,这使得养殖产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开发了林业生产。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农业的调整力度,将能很有效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农村劳动力外流,由于农村土地有限,收入少,使得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在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很普通。如果新型生态农业在各乡镇各村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现有的粮食种植为主,同时,蔬菜、花卉、烟叶、果树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种植业与饲养业以及其他有利产业结合发展,使人民真正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篇6

摘要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非凡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动世界的“中国粮食”,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非凡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闻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治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浇灌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治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假如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重,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给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给,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答应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把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非凡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假如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闻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熟悉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非凡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非凡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熟悉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熟悉,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重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续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究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熟悉,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熟悉和正确判定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翱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猜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治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治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治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治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治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治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治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治理,1996,(4):28~36。

篇7

[关键词]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地主制经济;农业现代化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学界所公认的;探讨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离不开精耕细作这个话题。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主流,而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基因”。这个观点并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许倬云先生在《汉代农业》等论著中对“精耕细作”多所论述,指出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三原色之一。也有的学者称“精耕细作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一切有异于西欧特点的最终归宿”[1]。其实,它不但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我想强调的是,精耕细作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比较正确地处理天(自然)与人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精耕细作的成因、内涵和价值。

一、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形成的原因

对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产生的原因,学界有不同看法,最常见的是用地主制经济下的小农制或人多地少格局下的“人口压力”来解释。的确,在封建地主制下个体小农(包括自耕农和佃农),比之西欧中世纪的农奴,有较多的人身自由,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甚至可以私有土地,而经营规模狭小,经济力量薄弱,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稳定,这就使得他们有必要、有可能、而且愿意通过多投放活劳动,精细耕作管理,争取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发展无疑与此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精耕细作的产生,的确需要以一定的人口为其必要的前提。最明显的是,精耕细作首先产生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南境由于地旷人稀,长期实行“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制度,只是在东汉末年以来大量中原人口的南移以后,才启动了了江南地区新的大规模开发的长期过程,并最终导致唐宋时代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不过,上述两种因素对精耕细作的形成和发展虽然起过重要作用,但并不可能构成精耕细作产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为在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经济尚未形成的时候,精耕细作已经出现了。

中国虞夏之际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以下发展阶段: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农业以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为标识,虽然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若干痕迹,但精耕细作农艺已经萌芽于其中。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臻于成熟,并获得系统的总结。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逐步臻于成熟。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时期。宋以后出现的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人口激增导致原有耕地的紧缺,人们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说精耕细作技术出现在战国以前而不是以后,根据是什么呢?在战国以前的沟洫农业中,有三项相互关联的重要技术,这就是垄作、条播和中耕。沟洫体系所形成的畎亩农田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行垄作的农田,它为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我国中耕技术出现很早,商周时中耕就备受重视,当时出现了专用的青铜中耕农具——“钱”和“镈”,它们由于广泛使用甚至发展为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否实行中耕是中西传统农业重要的区别之一;日本学者称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的“休闲农业”相区别。中耕是以实行条播为前提的,而条播和中耕都是在垄作的形式下发展起来的。正是沟洫体系下所普遍形成的畎亩农田,为垄作、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垄作、条播和中耕技术的结合,加上适当的密植,就可以形成行列整齐、通风透光作物群体结构,使作物的生长由无序变为有序,这成为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最初表现形态。这套技术虽然是在《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中才获得系统的总结,但它的产生却不晩于西周春秋时期[2]。此外,据《国语·周语上》所载,我国传统土壤学中最有特色的“土脉论”在西周末年即已出现。春秋时代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天时”观念,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指时体系也在形成和完善之中。春秋时代的郑子产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农功是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的行为,它要求有缜密的思考和计划,其中包含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这正是精耕细作精神的体现。

既然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即已出现,而这时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经济均未形成,它们当然不可能成为精耕细作产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为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上是不可能逆时序的。

那么,精耕细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从有关记载看,上面所说的这套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在改造黄河流域低洼盐碱地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上古时代的黄河流域从总体上看是半干旱的草原,但在河流两岸比较低洼的地区有较多的沮洳薮泽,形成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局部生态环境。我国自原始社会末期起,农业向低平地区扩展,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干旱的威胁,却面临着如何排水洗碱、把低洼地改造成良田的突出问题,中国古代人民用建立沟洫体系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形成了畎亩农田和垄作、条播、中耕配套的技术。因此,可以说,精耕细作农业技术首先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因应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其实,这不独畎亩技术为然。形成并成熟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我国北方旱地“耕—耙—耢—压—锄”防旱保墒耕作体系,是当地先民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春旱多风的威胁而创造的。唐宋以来成为全国粮仓的长江下游精耕细作农业区,在《禹贡》所反映的时代是“厥土惟凃泥,厥田惟下下”的,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易涝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埔圩田系统,发展了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才使这一地区的面貌彻底改变的。我国农民改造利用盐碱地、干旱地、山区低产田等,有许多独特的创造,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我国自然条件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相当严峻的一面,精耕细作正是我国古代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条件中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而创造的巧妙的农艺。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农业不是象其他文明古国那样发生在自然条件单一的一隅之地,而是发生在十分宽广的地域内,它跨越寒温热三带,在辽阔的平原盆地,连绵的高山丘陵,众多的河流湖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形成大大小小有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单元。活动于不同地理单元的各民族,基于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而形成的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这些文化在经常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多元交汇、博大恢宏的体系。在这样一个农业体系中,中国古代人民的农业实践,无论广度和深度,在古代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他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也正是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融汇,使精耕细作体系不断扩充它的地盘,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使之成为覆盖宽广、影响深远,延续不断的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

总之,应该从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的高度来理解精耕细作的产生。我们不能昧于“人”而不见“天”,也不能昧于“天”而不见“人”。从天人互动关系来考察,精耕细作形成的真正基础是中国人“应对”既定自然环境的实践。这里说的“应对”,是适应与改造的结合。“应对”观既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区别于无视自然环境的唯人类中心论,比较好地反映了正确的天人关系。

--------------------------------------------------------------------------------

[1] 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2]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农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取材于《后稷》农书,它所反映的主要不是战国时代、而是战国以前尤其是春秋时代的情况。参见拙著:《试论诸篇的时代性》,载《农史研究》第9辑,农业出版社,1989年。

二、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今试举其荦荦大者如下: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精耕细作”是近人对中国传统农艺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以土地的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的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天”(主要是农业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地” (主要是农业环境中的土地因素)、“人”(农业的主体)、“稼”(农业生物)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不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农业生物之间、农业环境之间、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物质循环,而且摆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并列,既不是以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这样,人和自然就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对待自然,才能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是精耕细作的灵魂。“三才”理论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它是长期农业实践经验的升华。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语言和农业智慧。我在《“天人合一”和“三才”理论》一文中,论述了从农业实践中产生的“三才”理论,如何反过来成为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并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渗透到各种学派的学说中,以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斑烂的色谱中的一种“原色”。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传统农业影响到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而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特点的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也打下了以精耕细作为重要特点的传统农业的深刻烙印。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这大概没有比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表现得更多典型的了。以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塑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面貌。

(二)支撑了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发展

由于精耕细作以“三才”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天人关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巳故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尽管遇到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但从来没有由于技术指导的错误引起重大的失败。我国传统农业犹如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砍断了一个大枝,很快又长出新的大枝来代替,不但依然绿荫满地,而且比以前更加繁茂了。这是非常正确的论断。事实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精耕细作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过,而且,正是它成为农业生产和整个社会经济在困难中复苏的重要契机。北魏时,在长期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黄河流域农业亟待恢复,这时出现了《齐民要术》;元统一后,又一次面临振兴因游牧人蹂躏而残破的农业经济的任务,这时出现了《农桑辑要》和王桢《农书》,这并非偶然的巧合,它一方面说明精耕细作传统延綿不断,另一方面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发扬精耕细作传统作为克服困难、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发达的传统农业,为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根基。而中国传统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之一,正是因为它具有一个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体系。

(三)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前面说过,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农业对象(“稼”)、农业环境(“天”和“地”)和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它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不但要求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内容,而且把精细的管理贯彻到从耕种到收获、保藏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西欧中世纪比较呆板的种植制度和比较粗放的管理迥然不同。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和较高的生产主动性的劳动者,成为精耕细作农业的内在要求;精耕细作需要有一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现在看来,正是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西周以来实行的“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公田劳役制变得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走上了衰亡之路,最终导致了战国初年井田制的瓦解和独立自耕农的普遍出现。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制就是在井田制瓦解小农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地主阶级也面临着使用奴隶、雇工,还是使用佃农来经营土地的选择,在战国以后的一个时期,奴隶制的成分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发展,雇佣劳动一度也比较普遍,但它们都没有发展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租佃制的实行开始时尽管并不显山露水,但却是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已经明显地占了优势。这是为什么?重要原因之一是使用奴隶和雇工都难以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在精耕细作已经出现的条件下,农业上使用奴隶,生产效率低,监督费用高,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主人的皮鞭下劳动的奴隶是不可能精耕细作的。驱使雇工种地,监督也有困难,且不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采取分租的形式,使农业劳动者有独立经济,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才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精耕细作对劳动者耕作意愿和主动精神的要求,是租佃关系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获得发展,并最终战胜其他方式取得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正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特点。中国封建地主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私属性的租佃制到契约性租佃制,从分成租制到定额租制,佃农的经济独立性逐步加强,其社会地位逐步改善;而这一切都是与精耕细作农业的逐步发展相联系的。我们知道,战国以来长期实行封建地主制是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制度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欧的原因所在。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莫过于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四)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比西欧中世纪快得多,这也是与中国实行精耕细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第一,在主要利用人畜力耕作的条件下,精耕细作一般要求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因此,在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中,“人力”被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样,就产生了增殖人口的内在动力,历代统治者一般都注重人口的增殖。第二,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三个台阶,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时大致吻合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是在精耕细作形成以后的战国秦汉时代,在籍人口最多时达五千多万。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形成;到了宋代,我国人口进入又一个增长较快的、而且是长期趋势增长的时期,人口超过了一亿。清代,中国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夕人口巳突破四亿;这当然有赖于国家统一、社会长期稳定等条件,但其基础仍然是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明代以来精耕细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今天,我们能够以世界上1/7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仍然是与实行精耕细作分不开的。 三、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传统农业虽然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但在近世逐步落伍了。这是一个隐蔽发生的过程。、尤其是以后,由于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受到严重的挫折,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二十世纪末,许多朝野有识之士发出必须振兴农业的痛切呼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从此开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继续完成农业现代化的任务。

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既有农业科技外部的原因(封建地主制下小农分散孤立经营,封建剥削的苛重等),也有农业科技内部的原因(重综合轻分析,重定性轻定量,重应用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和精确的概念体系等)。由于不属于本文论题,于此从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无疑应该努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但这并不等于要抛弃传统农业中的一切。我们要抛弃的是传统农业中落后的成分,但对其中合理的成分应当继承和发扬。从根本上说(而不是就所有的技术细节说),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中合理的、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成分。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的必要性是很清楚的。上文谈到,精耕细作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既定自然条件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了对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深刻理解,这些认识的正确性是不会由于社会制度的更替而过时的。比起古代,我国自然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有增无减,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唯一正确的选择。扩大一点说,世界人口总是不断增加,而耕地却不可能无限的开垦,所以从总体看,世界农业必然是要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道路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重新认识精耕细作的意义。我们知道,西方式的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因而,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今天,我们再也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来谈农业现代化。而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天人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继承和发扬以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为灵魂的精耕细作传统,就不单是如何协调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

从物质再生产过程看,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在于,传统农业主要使用人畜力、比较简陋的农具和农家肥,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内循环,农产品的加工是很初步的;现代农业大量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外循环,农产品的加工非常深入。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农业有外源的能量(石油)的投入,传统农业则除太阳能利用以外,没有外源能投入。正是由于大量外源能的投入,现代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产业,支持了其他生产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方式过分依赖外源能。有资料说,美国家庭每消耗1卡食物能,要消耗9.8卡石油能,约1比10,相应的熵值为6300千卡,无效耗散系数高达90%。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6%,它的总能耗却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美国人夏季三个月消耗的空调电能,等于中国一年的总用电量。石油能是地球三十亿年以前的森林所固定的太阳能,经地质变化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储藏能,是不可再生的,好比没有后续的存款,用一点就少一点。如果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加改变地持续下去,就难免有能源枯竭、地球因超负载而崩溃的一天。由于过分依靠外源能,把农业工业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抗性增加、“投入—产出比”下降等一系列弊端已日益暴露。这些情况,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纷纷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传统农学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价值和生命力因而再次显露出来了。

以“天人相参、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比较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比较符合农业生产的本性,与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农业的原理是相通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各地广泛开展的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可持续农业的试验和推广,在某种意义都可视为传统农业中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但是,可持续农业并非完全排斥外源能的使用的封闭的系统。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外源能的投入,不改造传统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要有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拒绝使用化肥、农药、机械是行不通的。现在应该在强调太阳能循环利用的同时,把石油能的投入和使用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尽量恢复使用有机肥料。同时,作为未雨绸缪的措施,应该积极开展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新途径和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实行精耕细作要和现代科学相结合,使之适应现代的生产条件,取得精确的表现形式。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应该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

现在,有些地方的农业现代化仍在照搬西方过时的模式,把我们传统中的好东西丢得差不多了,这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因此,强调精耕细作的传统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Intensive Cultivation,Human-nature Rel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篇8

一个灵魂,品质决胜终端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表面浮华的功利主义、道德诚信的缺失、环境与食品问题突出的条件下,农业及其生态概念必然显现其产业的黄金价值和无与伦比的行业优势地位。

我们认为,农业的灵魂是品质而不是产量和规模。因此,排除污染、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性开发并让我们产品的消费客户完全信赖,是我们要最先去做、也是必须做到的第一步。

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诚信体系崩溃的现实等等,成就了我们推行品质化生产销售的大势。也就是说,这可能是目前唯一的卖方市场,只要我们有了品质,就不愁没有客户。同时,特产与特供更开始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2008年的国际奥运会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食品的特供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提醒,有能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开始寻求自救,这已经形成一股很强劲的需求市场,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我们就是这股自救群体的先驱者。

二条出路,扩展生存空间

整合行业资源,打造行业生态链延伸产业边界,拓宽价值赢收点农业的出路是“整合行业资源”与“延伸产业边界”,我们把这些措施归纳为打造“行业生态链”(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即在农业的生产、供应、销售等全程中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也叫利益共同体。

“延伸产业边界”,这个很容易让我们理解,例如,采摘,垂钓,无不都是传统农业链的边界延伸,但如何更深层次的延伸,就需要我们丰富自我创意性思维。曾经给一个休闲农庄设计了一个“八卦阵葡萄园”,在葡萄生产及采摘体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有奖破阵”的门票收益点并丰富了休闲娱乐的趣味性,更大程度的延长了客户滞留的时间。

三大要素包揽乡村资源

乡村民俗大舞台

即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整合,包括诗画沙龙、评书、民间手工艺、青少年生态教育实践等;

生态农业博物观

即地方特色产业的集群,也是我们渴望的产品结构,它等于是“永不落幕的农与庄的品牌展馆”;

自然景观嘉年华

即“人文切入手法+自然环境”――不是刻意的修饰和表面的镶嵌,而是在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与自然亲和的前提下,把我们想表现的设计巧妙地融入自然。

四项方针提升软实力

融文化

休闲农庄项目目前门槛很低,不象欧洲那么成熟,它注定有个生命周期问题,或者发热发酵阶段,目前是餐饮消费服务阶段,未来一定是做文化特色的文化消费为主。

我们把休闲农业定位为“休闲人的休闲生意”即:寻找富有情趣的投资人,共享休闲文化的归宿感!休闲农业的终极目标就是一种文化归属,农耕、农作、涉农消费既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和享受,更是一种最本质的农业休闲艺术。

休闲农业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栽培文化是项目的教育文化功能,这也是我们休闲农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塑品牌

有品牌的营销和没有品牌的营销,效益暂时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效果且截然不同。我们常常说到的“不看效率只看效果”,可能在品牌营销方面,就更容易区别效益与效果的价值了。

想要做好品牌营销,我们必须给自己的大脑装上“品牌管理”的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结构完成它固有的社会与生命的使命,这就是价值、更是一种光荣,甚至就是一种行业资源富积的手段,品牌即成为容纳这些资源和价值的无限巨大的口袋,否则,等于猴子搬包谷,搬一个丢一个,永远只有一个。“知识结构”就等同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是离不开系统的,不同的内部系统决定了电脑的不同功能和价值。

品牌的终极目标是归宿感!成功地塑造处一个品牌,需要我们完成一个相对漫长的心路体验的过程,首先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客户的利益,真诚服务客户需求,用心、从正万事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营人心,销售人品,只要我们至始至终坚守这样的经营理念,就一定会有好结果。

休闲农业的品牌理念无外乎就是“诚信、低碳、环保、生态”,它要求我们从解决社会焦点问题而切入,并认真做实,才可能突破行业瓶颈、赢得我们需要的成长空间。

我们常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做品牌、做模式,重点就是做好软实力,最后,由品牌来整合和提炼。

另外,由于休闲农业在全国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行业的竞争正快速加剧,差异化、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等等规划,都需要我们塑造品牌的主线来考虑。社会经济从物本经济时代过度到资本经济时代,眼前的信息时代,资源的广泛共享已经正式宣告智本经济(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也是塑造品牌为什么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 “软实力”的积累已经成为我们成就一项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做平台

休闲农业可以说是乡村人才成长的平台、投资放大的平台、品牌展示的平台;

休闲农业是为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体验需求而服务的,是环境文化在人们心中普及的必然结果,对提升国民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起到了媒体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休闲农业”注定是“农业经济”与“城乡要素”整合的平台,还是一种“展示与体验经济”的平台,它强调客户的“文化体验”和“参与感”,对提升农业的文化和影响力有重大的“社会功能”。终端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及食品的可替代性特征以及农业生产与销售高度集中的压力,促使我们自觉走上行业资源整合的轨道上来。另外,没有哪一个个体可以完成的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就注定我们要广泛地与当地农民有一种相对紧密的合作。

休闲农业相关的项目及其功能定位注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它抓的是眼球,探索的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商业模式”。如果我们仍然抱着小农经济意识,那注定我们走不远。

认识休闲农业的这种角色定位很重要。休闲农业本身就是农业的转型升级产品,它取材于良好生态环境与传统农业,目的是“把客户请进来”,把我们的优势(产品及服务)通过体验消费的形式而塑造出良好的口碑并传播开去。它的社会功能及存在的价值就是示范和带动地方农业整体水平有一个程度的提升,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以生俱有的使命,那么等待我们的就一定是艰难和困苦。

做接口

我们的全部努力无非就是“对称城乡要素”。但是,如果我们把土地或项目或其它所有的乡村要素(资源)称为插座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的人才、资金、渠道、客户这类城市消费或投资等资源,就等于是插头,如果我们没有做好插座,或者说我们没有插孔或接通电源,那么插头是看不到我

们价值的。

这里所说的接口也是一种平台,是团队结构、股份结构与独特的商业模式等所有“软实力”的综合,也是我们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个接口问题就是解决我们资金问题、人才问题的关键问题。

五大措施――抢占行业的品牌制高点

诚信机制

资格是什么?简单地说,资格就是我们的产品与服务被客户信赖的程度,即信誉度。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卓越发展的长效机制,也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诚信体系的建设,例如,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曾经有人问我,他们是生产有机食品的,可产品生产出来后,自己消化不了,卖又卖不出去,只好送人甚至由其乱掉。问我如何销售有机食品的还不止一家,问题出在哪呢?难道不就是这个诚信体系没有提前营销或者还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同吗?

诚信是本、更是一种资格!我们平常积极争取的认证或评比,无非是用高度的诚信谋求社会更广泛认可的资格。

高定位

思想高度决定行为的价值。世界很大很大,而我们的心且很小很小,或者说,世界很小很小,而我们的心且很大很大,我们用第一句话来安慰那些还没有成功的人,也可以用第二句话来安慰失败了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感悟到,心太大或心太小,都是风险,唯有适合才是硬道理。

关于区域品牌的定位,我们可以把休闲农业项目放到城市品牌建设的大环境中来定位,把我们开创的项目作为城市亮丽的名片来塑造,包括我们开始说到的,把行业问题作为己务,勇敢地对自己说:“这都是我的错”!这无疑是提高我们行业视野及认识高度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获得操作运营水平的提高;另外,全国品牌就需要我们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放到全国农业的大环境中去定位。

如今,国际品牌已经开始渗透到乡村化了(例如服装、快餐、电器等行业),由不得我们不思考和好好把控我们的品牌定位;不思进取就等于是拱手让路,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超越、被淘汰的危机和风险。

宽布局

铁路工业停止了增长并非因为转运乘客和货物的需求下降,而是铁路不能满足转运乘客和货物的需求,结果被其它运输工具便取而代之来满足转运乘客和货物的需求。铁路的经营者认为自己是在“铁路”产业而非“运输”产业,这使得他们无法创意性地随着快速变化的时代而变化。

因此,我们生产的不再只是粮食、蔬菜和水果,而是健康的食品。把我们的“产品营销”当作“采购客户”来看待(简单理解就是用产品采购钞票),或者我们可以产生很多新的启发。运用这个铁路与运输定位的例证,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组织必须学会思考自己是在‘购买’消费人而不是在提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别人‘愿意’与其交易”。

渠道切入整合乡村要素

渠道端永远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整合行业资源”的重点是“渠道切入”。也就是说,从攻克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例如品牌塑造和管理、渠道营销和客户组织等方面人手,简单地说就是“搞活”。

目前,投入效果表现最好的也是“渠道切入”,即类似以销定产。它就要求我们以最贴近市场的方式去了解客户需求,从着力维护客户价值来聚集消费者,锻炼自己对客户的组织能力。同时强化信息的对称和智能化管理,成就一个完整的信息通路,再反向匹配生产要素,从而降低中间成本并逐渐延伸产业链的边界,搭建产销对称的接口及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链”,实现“借资源增长而非自主投资的方式获得自我的快速成长及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说说“特色”,这是一个很容易误导我们的概念,我们不是武当、少林、娥眉,说大特色,我们没有,但我们应该拥有我们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我们农庄的主题、是创意(新)、是拳头产品。例如,从产品质量的细节标准人手,以产品的分时最佳食用期,可以重量论质量,也可以生长期论质量(生长期长的产品对比生长期短的产品并找出质量或口感上的不同),甚至可以水果生长的位置即上、中、下、内、外等不同的部位来区分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喂养的饲料来区分质量,早有“喝啤酒、听音乐的牛肉在北京卖到800元一盘”。

创一流

一流等于是榜样、是典范、是标杆――这也是我们塑造品牌的最大愿望!

看一些大品牌的营销口号我们发现,有的在说“做绿色产业的风向标”,有的在说“寻找绿色力量”、“打造未来人类社会生存形态探索的焦点”等等。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其实就是“抢占品牌的制高点”,争做行业标杆。大家花招百样,无非是为了“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特别是“牵动媒体的神经”(做成媒体关注的焦点就等于是免费广告――这就是品牌自动营销的品牌力),以获得最经济的眼球效应。

结语

篇9

关键词:新型农业现代化;转变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1—0043—04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和农业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特色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为有力支撑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商品率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是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协调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高产高效。新型农业现代化盈仓富农、强基固本,不仅注重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注重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而且注重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走的是数量、质量、效益三者并重之路,全面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绿色生态安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农产品的营养、生态、安全。新型农业现代化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发展节约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碳汇林业,确保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

3.信息化覆盖广。新型农业现代化能够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4.“六化”程度高。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特色化产业化并进,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是手段,标准化、特色化是方苗洁,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郑州 450002)。

向,产业化是有效途径。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促进农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提升农业的标准化、组织化,突出农业生产特色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5.多功能性。新型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具有生态调节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休闲观光等功能。新型农业现代化要求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立体农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保障食品供给、提供工业原料、促进就业增收、发展休闲观光、传承优秀文化、涵养生态环境等功能,拉长农业产业价值链条,使农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6.拥有较有力的支撑体系。新型农业现代化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打破传统农业地域和时令的限制,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使单位面积产出成倍增长。新型农业现代化拥有现代的农业机械装备,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成本。新型农业现代化拥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对接,大幅度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现代化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则是解决“将来谁来种好田”这一难题的根本,是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7.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劳动力,为新型城镇化拓展发展空间。同时,新型城镇化有效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新型工业化则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装备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力。新型“三化”的协调发展,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化而言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与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从基本内容上看,传统的农业现代化注重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转变,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从市场化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从发展目标看,传统农业现代化注重提高农业效率、保证农产品供需平衡等,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保证食品安全等。从思想观念看,传统农业现代化注重效率、产量、技术、收入等,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效益、质量、创新、环境等。从转化动力看,传统农业现代化注重由技术、制度、资本、人口、工业化等因素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由知识、信息、创新、生态意识、市场竞争等因素推动。从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看,传统农业现代化服务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奉献多、回报少,新型农业现代化则是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融合,三者成为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广度进军,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持续增加农民务农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提高粮食和农业产量,必须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要加大农业主产区投入力度,重视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基本农田保护为主导,把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重中之重,整体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灌溉工程建设,进一步发挥灌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和扶持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农田治理改造,加快沃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立节水型农作制度和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体系、工程体系,推广“喷灌”、“滴灌”。加强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加快粮食核心区排涝设备更新改造,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拨付资金,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在人增田减的背景下,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其关键是靠科技创新。要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产学研密切结合,形成开放、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重视种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加强高产优质农产品品种的研发、选育、引进、推广,基本实现良种化。加强集约化种养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业绿色生产和农产品安全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技术、生物灾害预警和防控技术等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引导农民改善耕地质量和耕作制度,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3.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操作安全的农业机械发展。从过去侧重于小麦生产机械化转向玉米、水稻、花生、蔬菜、花卉等更广阔领域的机械化;从侧重于产中转向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机械化。重点实施秋粮生产机械化工程,积极推进秋作物生产机械化。搞好高效低碳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集成与示范、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项目,加快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县级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

4.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要素,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从拓展农业多功能出发,科学划分农业功能区,确定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促进农业在衣食保障之外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开发,通过完善相关区域政策,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体系。要围绕主导产品,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及农村二三产业等,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以此为重点,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聚集,促进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新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注重依托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把特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5.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集约规模经营,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要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户引领到农业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发展的轨道。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建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农业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专业协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推动土地、资金、技术、装备和劳动力的联合和合作。

6.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信息化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链条一体化的基本手段。要全面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强化各级部门信息服务功能,形成与国内外接轨的高效畅通的农业信息网络,多渠道把科技信息、供求信息及时准确提供给每个农户。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围绕农产品安全控制,加强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围绕农村市场流通,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围绕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7.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及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村镇绿化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推动平原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开展库区水保综合治理、重点水保工程建设、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风沙、酸雨、干热风、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节能减排格局,杜绝工业化向农村“污染转移”。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完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营造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和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

8.强化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农业内部循环体系、企业内部循环体系及农户家庭循环体系。强化农村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扶持秸秆还田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和普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秸秆气化。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能、节种、节肥、节药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良土壤。推广应用立体种养等新型高效农作模式。推进生物质能源开发,普及以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化,努力打造功能多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9.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在平原地区,围绕粮、棉、油、肉类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基地,重点提升大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强化保障性基本农产品生产功能,建成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在山地丘陵区,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重点发展食草畜牧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业,努力扩大加工规模,促进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农业区,积极开发多元服务城市的农业,拓展农业衍生服务功能,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功能的城市服务型农业,实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

10.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科学制定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原产地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适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坚持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科技推广、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着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标准化建设。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切实落实好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形成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7).

[2]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求是,2010,(10).

[3]吴海峰.河南新农村建设“三化”合力推进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3).

[4]盛小平.对衡阳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EB/OL],,2008-10-21.

篇10

论文关键词:物理学科 农业学科 学科交叉 物理农业 人才培养

论文摘 要:通过在农业科研中把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利作用。展望学科交叉对培养新世纪具有全新知识结构人才的广阔前景,推动物理农业的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潜能。 

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实施科教兴农不仅要善于创造新知识,吸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要善于把新知识、新成果转化成新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知识和科技的价值[1]。农业院校在科研中,考虑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基础学科与优势学科整合,通过学科边缘交叉是技术创新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结合魔芋科研项目中物理技术在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就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结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展开论述。探索通过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有益结合,思考对培养新世纪合格农业人才、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等问题。

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进了科学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现代科技发展的学科高达分化基础上的高达综合的特点说明,科技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和技术的横向联合就能形成整体优势,边缘交叉容易出现新的生长点 [2]。尤其是物理学这一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是越来越突出,如计算物理学、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延伸。其中物理学与农业科学的交叉渗透,使“物理农业”脱颖而出,并且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物理学科与农科知识结合的必然与优势

1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相结合的必然

(1)自然科学领域内必然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20世纪以来,以数学为工具、物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发展,已逐步把除生物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同一起来[3]。而物理学研究的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它渗透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系统,因此物理学也要研究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它与生物学科也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这一点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写下了《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现今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遗传密码”,就是由薛定谔首次提出的;21世纪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性信息太多了,新的工作框架——定量生物学的应运而生,使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联系起来;同时在农科教材中也不乏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如离心分离技术、宏观、微观方法——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红外测温、卫星遥感、生物与熵、正常细胞的电模型、衍射现象、生物体的旋光现象、核磁共振技术和物质的放射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学的力、热、电、光、磁,原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方面。可见,物理科学与农科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已日益渗透和应用于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农科的生物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物理学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的成就与发展技术被引进了生物学,从而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至今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仍是分析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最精确的技术[3];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生物物理学在研究思路、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就突出了物理学的特点。

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走在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美国、英国的趋势来看,21世纪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融会贯通已经势不可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卫生研究院联手资助大学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的Bio-X中心,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基金会在2003年也建立了以10年为期的重大研究计划——预测生物学。这个蓬勃发展的交叉学科正在成为大量学术会议、高质量学术杂志以及基金资助机构的主角。可见,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间的交叉融合是必然的。

2把物理知识用于农业的现代物理农业的优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等国就已开始研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物理农业—物理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应用物理学技术、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生物生命过程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的作用机制,涉及物理学、材料学、动植物学及农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新生学科[4]。随着国际贸易农药残留标准越来越严格的动态趋势,消费者对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高要求,“物理农业”的精英们在中国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近5年来,在天津、大连等地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取得骄人的成绩,有力地说明把物理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能推动传统农业的变革,是一种独特有效的生产方式。

在我国,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有:磁化、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等等,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于化学农业来说是一种高效、无环境污染且成本低廉,易实现效益转化的农业技术 [5] ,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达到提高品质、抗病增产的目的,保证农产品达到质量、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把物理科学知识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利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技术应用于农业,有着诱人的前景与潜力。

三、在农业科研中,进行物理技术与农业栽培措施有机结合的探索

前人把物理技术应用于科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低温和紫外线辐射植株地上部分后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并对植株生长产生良好的影响,这在小麦、大豆、玉米、郁金香、百合、大蒜等作物上已得到证实。

魔芋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近年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魔芋生产中,魔芋软腐病已成为魔芋生产和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鉴于魔芋软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种芋及土壤,种芋带菌是引起植株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一特性,以及温度、紫外线等物理因子影响魔芋生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低温、紫外线对魔芋种芋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魔芋种芋进行不同强度的低温冷藏和不同时长的紫外线辐射,研究不同处理对魔芋生长过程中软腐病的控制及产量表现的影响,把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知识结合应用于科研生产。通过此研究得出结论:用低温冷刺激、紫外线杀菌处理魔芋种芋能降低病害,提高产量,把物理因子低温、紫外线这样应用对魔芋的影响是正向的;试验中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生产的魔芋没有药物残留,绿色环保。

笔者在科研中把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种生产成本低、简便易行的生产方式对改善和提高魔芋品质、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四、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展望与思考

1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与升造

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中注意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的融合,有利于教师的农业科研拓展,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同时能加强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素养,能拓宽农科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毕业生面对需要大量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业更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毕业且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选择由交叉学科而产生的新兴领域为方向,而现代新兴的物理农业中所涉及的有关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等诸多问题有待应用科学理念和现代技术加以解决,农业院校的学生由此领域为方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融合的培养对他们的知识积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中国理论生物物理学家欧阳钟灿院士呼吁:“为培养具有全新知识结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应革新大学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呼吁高校生物系反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适当增加数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美国著名的倡议“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本科生的生物学教育”(Undergraduate biology education to prepare research scient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Bio2010)相呼应[3]。现在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已开设了生物物理学等交叉学科专业,希望“培养出来的跨学科学生能操同一种语言去建造生命科学的通天塔”。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在“绿色革命”“转基因作物”的粮食增产模式一一亮相的时候,物理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增产技术也在低碳农业、节水农业的倡导环境中备受关注。把物理中的力、热、光、电、磁等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农业”,区别于传统的“化学农业”,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是解决“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物理农业已展示了它的“神奇”,相信物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粮食生产的健康安全、增产增收方面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也能兼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容,同时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物理科学知识的作用,充分展示交叉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文胜,程立佳.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努力为科教兴农服务[J].高等农业教育,1999(4):29—31.

[2]胡跃高主编.农业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9).

[3]袁观宇.生物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