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篇1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32-02

前言

我国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基础也相对薄弱。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理――心理――教育整合式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构建起来,并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意义

在高校中构建起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能够帮助学校培养出素质更高的人才。当今社会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专业能力,还需要具有卓越的心理素质,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便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另外,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还能够帮助学生成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无论国家,还是社会,都对其有着很高的期望,而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建立起心理教育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释放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还能够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能够帮助学生稳定交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也有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想要构建起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构建教育体系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计划,直接或间接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新时期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课内与课外;自助与他助;指导与教育等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需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课堂始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高校中,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分成必修与选修两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结合实际的心理训练,以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打造援助体系

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运用有效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打造起健全的心理援助体系。在学生入学时,高校便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为每个学生建立起心理档案,以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另外,心理咨询工作是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的主要方式,高校可以在校园中开展多种咨询方式,如电话、网络、书信等,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办公室,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改善环境体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中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将学校中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高校可以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如举办知识竞赛或心理讲座、利用校园广播与校报等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另外,社团也是高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组织,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创办心理社团,进行朋辈教育,这种方式更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师生教育形式的效果更好。在当前条件下,网络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更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着眼于网络,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利用博客、BBS等网络工具,形成线上与线下的教育合力,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健全保障体系

在高校中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且系统的努力,而后期的有效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中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部门,并指派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形成观念、机构、师资、场地都有所保障的工作格局,形成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从观念方面看,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制定相关的工作实施细则,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重视起来;从机构方面看,高校需要将校园中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打造健全的教育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从师资方面看,高校需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从场地方面看,高校需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校园中成立起咨询室、治疗室、资料室、辅导室、活动室等活动场地,以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以学生为发展主体

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立足于学生,打造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少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培养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打造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念;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最后要坚持积极教育,将学生思想中的正面因素充分调动出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发展为教育主线

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以发展为原则,着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与心理调适力,为其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将“发展”作为教育主线,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以建设为工作重点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建设是整个过程的重点工作,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

第一,师资。高校教育中,除了学生以外的最大影响因素便是师资,一个专业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都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其科研滞后、地位不高的主要因素。所以,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少而精的建设原则,配备一些专职教师,并坚持持证上岗,以确保师资力量。

第二,学科。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的薄弱环节,发展速度很慢,而想要建立起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将其放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进行发展,打造更加完善与系统的学科发展平台。

第三,教材。自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教材,但因为学科建设工作发展的不够成熟,课程目标也并不明确,所以,在建材建设的过程中,也很难进行准确定位,心理教育工作也欠缺一套统一且完善的教材。所以,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改革创新,着力建设科学实效的心理教育教材。

第四,制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想要实现规范发展,就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在体制的高度上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一系列相关制度。另外,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及时『生与有效性也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进行确立,并构建起长效机制,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五,网络。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高校中的推广,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网站建设,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多样化的教育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网络的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以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建议

当今,高职教育蓬勃发展,“90后”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定群体,个性特点比较突出,有些叛逆;自我意识强烈,部分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现实,行为的功利性较强;追求独立又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交往方式多样,人际关系淡漠。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下面我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加强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专业化建设

在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申请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测量室等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工作条件。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之路,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规范化、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咨询辅导的专业化、场地和设施设备建设的标准化。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工作的教师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咨询、辅导和团体活动训练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方法辅助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

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培训、咨询辅导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有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早预防和发现,并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和快速控制。如借鉴一些院校的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五级目标体系、五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五位一体工作方式。五级塔式工作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4.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如开展“525”、“520”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举办心理专家讲座、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网络、邮件、QQ、微信、电话等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释放激情、缓解压力,宣泄负面情绪,健康快乐成长。

5.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表演式或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在具备相应资源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们可根据教学模块设计户外团体心理素质训练方案,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通过充分参与活动训练让学生获得实际体验和感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在体验训练中,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发展健康人格;在体验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团体体验训练活动中,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困惑,认识到团体的力量和作用,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参与意识。

篇4

一、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征    

艺术类大学生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有别于普通大学生,他们追求个体特立独行,学习目的不十分明确。同时,情绪稳定性较差,遇事容易激动,解决现实问题多采用冲动宣泄的方式「1]65,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盲目化      

艺术生专修音乐、美术和舞蹈等专业,初高中阶段主要精力投放在专业技能的精进上,对文化课和专业课区别对待,偏科现象严重。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跟随课堂整体进度,学习成果的反馈较小,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激励与学习动力脱节,学习积极性受挫,学习目的盲目。      

(二)情绪两极化      

艺术类专业需要情绪情感的投持续入,需要全身心调动思维和情绪,并将其融入到艺术作品中,情绪高涨饱满与低落松弛交替出现,情绪极易两极化「z7而艺术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创作过程中需要尽情释放情绪,将饱满的情绪带入绘画静物、即兴舞蹈和音乐演唱中,情绪瞬间的爆发力喷薄欲出,常常经历“情绪过山车”。      

(三)适应困难化      

艺术生在高三阶段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集训,家中的物质和亲情资源自然向其倾斜,进入大学后这些积极关注弱化,生活境遇骤然变化身心难以适应。另外,大学生活强调自主管理,艺术生缺少中学阶段的规划性学习,自主管理意识欠缺。同时,艺术类学生挖掘出了艺术特长,拥有才艺的他们在中学阶段充满优越感,进入到大学中各类专业的优秀学生争相展示自己,艺术生独有的优势慢慢稀释,对大学生活适应困难。

二、积极心理学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任何行为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积极心理的影响。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重行为矫正、轻能力发展的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把注意力放在发掘个体潜能上,注重培养艺术生积极的认知,增强其抵御挫折的能力。      

(一)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提升艺术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和快乐等积极情绪,能增强个体的体能、智能与社会协调能力,有力地拓展着个人的知行资源。积极情绪之间存在着协同一致的关系,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拥有积极情绪使得艺术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多重高峰体验「3]。大学生在对抗外部压力时,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促使其产生较强的消解能力,破除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减缓消极情绪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阻碍,使得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与教育,由“要你学”变成“你要学”。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的即时思维一一行动,扩展个体的认知范围,为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积累资源,

(二)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预防艺术生J使行为更精准高效。

理疾病的发生    

积极心理品质与消极心理品质是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通常情况下,心理疾病的产生多是由于消极心理品质过多。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代替传统的以改正缺点为主的方法,用希望和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预防抑郁和自闭等心理问题的发生85。艺术类学生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怀疑、否定和坚持等痛苦的煎熬。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铸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从容面对挫折,减少发生心理疾病的风险。夯实坚韧的心理素质,养成研磨艺术作品的静默能力,持续努力用强大的内心创作出经典作品。    

(三)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提高艺术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艺术生建立积极的认知图式,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描述的社会支持是指当个体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时,其他人会提供的情感上和物质上的支持。抱持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合理地进行社会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接纳自己的形体、性格与气质,提升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和谐亲子间的关系,发展大学生的家庭内支持,增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实载体,厚植高校思想土壤,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一)加强欣赏教育,倡导积极心理取向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需持续加强积极心理的宣传引导,强化欣赏教育。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增强静态宣传的力量即纸质与电子信息栏的宣传,扩展动态宣传的影响力即举办校园内各类心理活动。善用欣赏教育,发掘校园中艺术类学生的成长亮点,借助多媒体平台宣传榜样力量,以赏识和肯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其从内心里感受到自身价值被肯定,寻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加强积极心理取向的前瞻性引导,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心理暗示,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为艺术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死亡态度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7. 52,标准差9. 49,对应常模百分等级80,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死亡抱着正向的态度,而有少数大学生对死亡抱着排斥、拒绝和逃避的负向态度。    

从生命经验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8. 87,标准差9. 24,对应常模百分等级85,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用积极正向的态度看待经验,能获取经验所带来的丰富意义,在经验中学习与成长;而少数大学生倾向用负向的态度看待经验。     

篇5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既是时展的结果,也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它不是不研究问题与疾病,而是更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如何看待中职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中职校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关键。

(一)中职生是差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从正面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没有所谓的差生,学生都是有无限成长潜力与发展可能性的个体。职校生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是一种社会偏见。我国封建残余思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使社会认为职校学生没有多大的前途。随着国家、各省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的广泛开展,崇尚技能,“不唯学历唯能力”正形成一股清新之风,人们对职业教育以及对职校学生正确的、公正的认识开始回归。毋庸讳言,职校生基本都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身上也确实存在很多缺点,其中不乏“问题学生”。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一场考试的失败者,人生中的其他考试他们或许还能得高分。他们身上的缺点也不是职业学校学生特有的,在普通中学甚至重点高中的学生身上也会存在。学生的缺点或问题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中职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挖掘学生的人格力量、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打破传统的“问题”导向,让学生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二)没病就是健康

没有心理疾病不等于心理健康,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面临诸多“不上不下”“不死不活”的尴尬,流于形式,低效甚至无效,正是由于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疾病,自己心理很健康,消极对待或拒绝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尽管中职生中有心理疾病或行为异常的人确实很少,在笔者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让人觉得“有病”的学生也的确没有遇到。但是,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高。有研究表明,中职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9.03%,问题较重的占3.43%。这个数据的准确性暂不去讨论,但至少说明中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困惑是普遍存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亟待提高。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享受这个过程,满意于这种状态,体验成长的快乐,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火热”的学习生活中去。

(三)心育就是矫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教师不应把眼光放在中职生的缺点上,或者盯住学生的错误和犯错误的可能上,应以一种更为包容的胸怀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不要强化学生的问题和缺点,使学生自我否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和积极的期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长处、发展的潜力,从而增强自信。有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生身上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比问题多。因此,中职校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放在问题矫治上,无疑是“目中无人”“心中无情”,舍本逐末。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预防、发展与促进,将重点放在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和开发心理潜能上,这样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从根本上扭转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颓势。

二、营造积极氛围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全面的、积极的支持网络。积极的支持网络是指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多维互动的支持体系,形成心育合力,在学校中主要体现为一种良好心育氛围的营造。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四位一体”支持网络的构建关键在学校,学校要承担起最主要的责任。遗憾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中职学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境地。一些学校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办学的兴奋点在技能大赛与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申报上,因为这些能立刻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不菲的经济利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职校的三年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样就使得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能立马显现。于是,不少学校说一套、做一套。上级主管部门来督查了,做做样子、补补资料。检查或评估之后就不闻不问或让心育自生自灭。教育的成果、成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职业学校要有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智慧、勇敢和境界,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规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中职校三年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学生的一生,并为学生将来“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中职校要健全心育机构、加强心育研究与心育专职教师培训。利用橱窗、黑板报、校园网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实践活动、开放课堂教学、开通心理热线、开创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表现与形成途径的认识,使“健康心理、幸福人生”的理念入耳、入心,并被付诸于行动。

三、构建自助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实践活动,既要服务学生,更要依靠学生。学校要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对这些心理委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这些学生成为联系心育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同时,经过培养、培训和提高,将一批心理素质好、个性特征优秀,又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学生具有专职心育教师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相近的价值观、相似的情感体验,容易产生共鸣、彼此接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促进心理发展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心理自愈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关键要通过自助式测评、自助式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激励、自助式“营养餐厅”来激发这种潜能。

四、提供发展咨询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发展才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足点与终极追求。中职校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厘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主动优化,对自己的心理潜能进行主动开发,增强主体意识、做到主动发展。“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的策略或做事顺序很重要。中职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做很多事,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后做,要进行权衡。顺序一旦出错,就会影响发展。比如,对学生来说学习重要,就业重要、恋爱也重要。但是,作为中职生是先学习就业,还是先恋爱,这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如果先恋爱后学习,结果可能恋爱不成、学业无成。假如选择先认真学习、先就业再恋爱,可能会全面丰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选择,教师不能横加干涉,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是要提供咨询,说清道理,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思维与发展的措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五、加快课程建设

篇6

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较少,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杨忠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第一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包括领导组织和物质保障,这是工作的基础;第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主要指内容和方法,这是工作的核心;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即实效性,这是工作的关键。每个一级指标下再确定若干个二级指标。”钱兵将一级指标分为对学校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对学校的评估主要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教师的配备、资金的使用,在其他学科的渗透等;对教师的评估主要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定期参加培训的时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等;对学生的评估主要是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对社会的认识、学习人生处事态度,情感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等。方双虎和姚本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标准、基本设施工作标准、队伍建设工作标准、课程教学工作标准、心理咨询工作标准、心理测评工作标准、科学研究工作标准、评估督导工作标准等。

总的来说,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少,不仅缺乏理论基础。同时也没有实证研究,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在针对作者所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所存在在问题提出的,不具备普遍性。在实际操作中,评价的出发点应该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在事实上更多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绩效进行评价,多以工作量以及奖金来衡量。

二、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评价指标的设想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评价指标的设想的说明:首先以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要素为基本框架,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其次以第三方评价模式为指导思想,由专门第三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构来执行,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最后根据具体指标的权重给予分数,可通过分数来判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根据每条具体指标及说明,学校有相关活动则得分,没有则不得分,满分为100分,75分以上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良好,75分以下则需要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结果,也是重在促其改进。通过评价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接着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最后再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具体指标及分数如下。

(一)背景评价

1.评价计划的制定:计划内容具体详实2′,计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2′。

2.组织架构: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5′,有分管的校级领导2′,组织定期的教育技能培训2′,成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小组2′。

3.规章制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3′,学校制定有心理危机干预预案2′,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的计算的执行标准1′。

(二)输入评价

1.人员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数与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5′,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相应的资质2′,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比例2′。

2.场地设施: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场所5′,心理辅导室软硬件设备齐全2′。

3.经费预算:学校每年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经费投入3′,经费使用情况符合预算2′。

(三)过程评价

1.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室有固定工作时间及专职人员10′,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并有保密管理措施5′,定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5′。

2.心理课程:开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课10′,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3′,能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开设课程2′,能普及到全体学生2′,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2′。

3.全面渗透: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各学科教学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课外活动中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2′,建立与家庭的联系1′。

(四)结果评价

篇7

关键词: 服务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85-02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休学、退学以及自杀等报道屡见不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之逐渐加强,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创造出一套自己的工作体系,但许多工作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实际效果不明显,为了促使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就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一、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研究现状

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研究,国内外在名词叫法上有很大的区别。在国外(美国和俄罗斯)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叫做学校心理服务体系。虽然每个学者的翻译不同,但心理服务这一名词已被大家公认。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已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人性化理念为宗旨,心理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为手段,集学校、家庭、社会所有力量为一体的心理服务体系。在美国,心理教育既不应只是心理学家的工作,也不应只是全体教育者的工作,而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工作。在我国高校,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学生工作者会参与心理教育工作,但还没有达到全体社会成员都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从这一点看,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念上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国外的心理服务体系已日臻成熟,所以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期望从中能借鉴一些宝贵的经验。我国学者赵俊茹[1]、易凌峰[2]、崔景贵[3]、汪亚芳等人[4],都对美国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同时也阐述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这对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近几年,由于国家、社会、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心理工作,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如韩继莹[5]、李军霞[6]、张延东[7]、徐黎理[8]、周永红等人从不同视角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问题[9]。虽然,我国学者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可真正的实效性研究很少,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很多工作体系设计得很好,但真正顺利实施很难,各种基础设施、人员、经费等很难得到保障。

二、基于服务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根据对国外有关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推测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即按照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走“服务路线”。基于服务理念,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业务工作和保障工作的建设。服务理念下的业务工作建设,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把心理健康中心分为三大中心:情绪释放中心、心理保健中心、心理潜能开发中心。情绪释放中心主要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保健中心主要是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服务,比如,为学生提供阅读心理书籍的场地,在这里学生可以从书上得到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或发放心理健康手册等;心理潜能开发中心主要是为心理正常的学生提供心理潜能开发的服务,比如,定期为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和团体训练,通过心理潜能的开发,目的是让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服务理念下的保障工作建设,即主要是为了保证业务工作更好地开展,即要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心理健康中心“消费”。所以要做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中心是为他们设立的服务机构。

三、非服务理念下未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能面临的危机

(一)学校心理咨询师信任度的危机

如果不以服务理念去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那么学校心理咨询师很难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工作,而且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师常常会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师生关系即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咨询师很难建立一种平等和尊重的咨询氛围,从而无法真正理解学生。尤其是在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冷漠的现象时常被很多学者关注,这样的师生关系很容易导致学校心理咨询师信任度的危机,最终会使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困境当中。

(二)咨询对象流失的危机

目前我国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是面向学生免费进行心理服务的机构,由于是非盈利性的,在管理理念上就很难有市场竞争意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常常会按照领导和上级的需求去做工作。但在社会上的心理机构,经营者为了谋取利益,获得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他们会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需求设立许多新颖繁多的服务项目。随着未来心理咨询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社会心理机构服务项目的吸引力,更多的学生会涌向社会心理机构,到那时学校心理机构将会出现很尴尬的境界。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渗透市场体制下的服务理念,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四、做好服务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进行的几个转变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的转变

服务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个别心理异常学生的教育转变为全体心理正常学生的潜能开发教育。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的主体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而服务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全体心理正常的学生。通过为全体心理正常的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心理服务,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维护校园稳定与和谐健康发展。

(二)学校心理咨询师角色的转变

学校心理咨询师应从教师角色和医生角色转变为服务者的角色。当学校心理咨询师以教师或医生的角色为学生服务时,势必会出现不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氛围,学生很难敞开自己的心扉。如果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学生就会从心理上接纳咨询师,双方很容易产生信任感。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说,以服务者的身份去作咨询,也避免了教师教育学生的谈话方式,这样的咨询使咨询师很容易体验到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无条件尊重。

(三)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的转变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有较少的高校开始从事这项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宣传教育方面也探索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但是由于心理健康工作者没有服务的理念,有些心理健康活动已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利用新的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例如,建设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利用心理DV的拍摄、校园心理话剧等。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转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由于每所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其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课都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基于服务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应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转变,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相应的心理课程,如根据开学时的心理普查结果,为排查出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团体训练等课程,或是为具有某一类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

五、服务理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来展望

服务理念下未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进入一个和谐发展的时代。学校与社会上的心理服务机构会和谐发展;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谐有序的发展。服务理念下的心理咨询师将被学生广泛认可,平等、尊重的服务理念将彻底融入到咨询服务过程中。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将更加深入学生心理的需求,心理健康特色的宣传活动会得到不断创新。心理健康课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也将得到提高,学生会很自然地接受心理健康中心给予的各种心理服务。人人享受心理健康服务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时尚。

参考文献:

[1]赵俊茹.国外学校心理健康研究新进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5).

[2]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3]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

[4]汪亚芳.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研究及其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韩继莹.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

[6]李军霞.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7]张延东.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思考[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4).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的国内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在理论层面,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和规范,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难点和瓶颈亟待解决和突破。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分析

随着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学生所能接触到负面信息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要。因此这一阶段心理素养的培养是教师必须要给予重视的。但是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划概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校方与教师并不太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对于心理教育的内涵与实质也并不具备系统化的认知。如果要确保心理教育在这一阶段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校方与教师需要先对教学体系的完善提起重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1]。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措施

2.1明确心理教育目标,确保心理引导针对性。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由于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先天弊端,许多教师都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视作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以教学过程的完成为目标,这样自然不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导作用,更不会帮助学生建立起坚实的思想基础,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够。所以在这一阶段,要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只有先明确教学目标,理解心理教育的主旨是维护学生的身心成长,而不是单纯去完成教学任务,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去规划教学,才能体现出对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视,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教师在规划教学时,应当摆脱固定思想的限制,融入更多交流、沟通、开导的环节,引入体验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才能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引导与开导,情绪和心理都得到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真正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2.2改革心理教育方式,保证教学符合时代趋势。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教师为确保学生在投入社会后能够尽快顺应社会趋势,应当审时度势改革教学方式,融入更多符合时代趋势的要素,增加社会心理学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社会对心理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在未踏入社会之前,就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另外,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要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中的融入便是十分有利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便能够为师生搭建起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交流平台,确保学生在遇到任何思想与生活问题时能够及时与教师达成沟通,得到及时的开导与帮助。其二是对网络思潮的引导。在当前信息繁杂的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当更注重对学生思想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削减网络负面思潮的影响,并确保正面的思想传播开来,才能让学生养成独立的思想,不被负面信息所误导,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培养至关重要[2]。2.3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完善自身。教师作为学习生涯的领路者,至关重要的一项作用便是标杆作用,要给学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认知,才能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完善自身的重要性,并开始自省,开始自我约束,这是教师的最主要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要求,一言一行都应以有利于自己与他人为原则,才能让学生也意识到自身应当怎样去做,自身的思想目前存在怎样的问题。有了自省与自我完善的意识,学生的思想自然会有更大进步。例如教师在平日可以更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用自身的努力去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公益性的活动当中,受到正面力量的感染,学生的思想境界自然会不断提升,成为思想更加积极正面,懂得包容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3]。

3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以及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学生接受正规化、系统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打好心理基础,让学生懂得合作、学会适应,才能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景,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此外,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自然也会促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高职院校广泛的校际和校企合作中,为院校建立起优秀的教学形象。

作者:姜言波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春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31-134.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4-01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国内很多心理学者、教育工作者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未能摆脱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也不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极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功效。在“问题导向”模式下,目前的很多研究内容仅仅局限于学生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消极的心理问题上,涉及学生潜力开发、素质提升、幸福感培养等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在“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而以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被辅导者,这就很容易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立起来,导致关系的紧张,这些都有悖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应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把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等,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大学生都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对立关系。重视大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帮助发展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以一种宽泛的视野,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构建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三、高校积极心理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

1.积极心理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增加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的愉悦性,增强其应对困难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塑造积极人格。人格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人格特质通过发掘与发挥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帮助大学生悦纳自我,提高应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

(3)构建积极环境。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最终形成积极的人文环境系统。

2.积极心理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把眼光放远,要从整个人生的深度上进行教育。

(2)坚持激发学生内驱力和引导为主。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努力开展学生自助式教育。

(3)重视发展规律。教师要学会认识学生成才的规律,积极科学地处理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4)教育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鼓励全校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帮助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

3.实施途径

(1)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及心理健康宣传氛围

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生动活泼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集体活动环境,使大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个性与品格。

(2)教师积极力量的构建

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浸染下,不断增加自己所具有的积极品质和能量,这样,在日常教学和接触中,教师就能逐渐减少片面的关注学生不足,慢慢变为发现并欣赏学生的优点与长处,促成学生积极心理力量的提升,获得更好的发展。

(3)积极的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在以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程中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开设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并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下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健康活动中融入积极心理理念

心理健康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与度广,参与性高。同时,由于心理健康活动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性高,易于将心理健康课上的知识内化。通过团体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心理氛围中,学会交往的技巧,体验合作的快乐,提升积极心理品质。

(5)积极的评估体系

评估具有导向、监督、调解、激励的作用。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套评估体系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并能根据评估结果来修正教育体系的构建。评估应包含:一是硬件评估,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硬件设施以及教师资质的评估;二是实施过程评估,对整个实施过程分阶段进行评估。三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模式,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得平衡,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因素,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发展与成长。积极心理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银小兰,朱翠英.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课堂环境的探索[J].首都教育学报,2008(10)

[3]苗元江,徐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

篇10

【关键词】心育文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模式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也有自身鲜明的个性。在“心育文化”视域下,要想做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握好高职生的心理特征,构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做到机制健全、有的放矢。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资源和实施路径进行有效优化整合,构建起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将“内趋式”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实现高职生心灵的和谐发展,继而转变为高职院校的一种理念――使学生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一路阳光相伴 !

一、“心育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 “心育文化”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尚无普适性模式

“心育文化”视域下,高校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从育“全人”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在我国,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尚无通用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内有一些学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过研究,如: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探讨;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女生、贫困生、学习困难学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研究在一些方面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心育文化”视域下,上述研究还不能解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性研究、不能形成通用模式,缺乏普适性等。

(二)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调研结果表明,多数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建设方面投入不够,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相关院校的足够重视。整体上讲,各高职院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也会有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老师,但专职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却远远不够。从师资队伍建设、咨询师的培训培养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做得不够到位。从而导致开设心理必修课面临师资短缺的现实难题,咨询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咨询需求的局面。更有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心理健康场地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二、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在“心育文化”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正视挫折,提升生活质量

大量的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角色转变、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恋爱问题、挫折心理、择业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其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有家庭的因素,有学校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主观上,高职生大多处在18至22岁之间,生理发育已经成熟,而心理正处在走向成熟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高职生有着各方面消极与积极的心理特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如果这些矛盾与冲突过于激烈与持久,高职生的心理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一般来讲,高职院校有其较强的行业依托性,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期待建立一种面向全体高职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标,促进高职生整体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在“心育文化”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开发高职生的心理潜能,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重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新课题,它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的潜能开发、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顺利地走向职场,并获得职业的成长、发展与成功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在“心育文化”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创建良好而和谐的育人环境,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心育文化视域下,在实际育人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的心灵,增强心育文化的育人效果,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加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整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心育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心理育人理念,兼顾高职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总体上,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在年龄、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并无差异,但在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招生录取时,高职生属于最后一批录取,在平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控能力方面普遍与本科生存在差距。针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在呵护心灵方面更要注重“因材施教”。高职院校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专业差异,制定适合他们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尤其是在高职生的弱项上下功夫。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高职生普遍缺乏自信,在进入高职以前,他们经常被认为不爱学习、成绩不够好,父母、师长给予的正向评价不够多,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经常被父母指责:你学习不努力,考个高职算了!在学生心里已经留下了负面的印记:我不是一个会学习的人!对于多数高职生来说,高职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度时期,个体依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依然可以找回自信,在专业学习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阶段让自己成长起来,为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六大体系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入学初、学习中、毕业前各具不同需求的高职教育的各个阶段。具体为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障体系、宣传体系、教育咨询体系、危机干预体系、教学、科研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等。

1.保障体系

一是组织保障。高职院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高职院校还要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亲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组员由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同时,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制定一系列制度: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暂行办法》、《心理辅导站工作职责》等。用制度来明确学生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处理原则、方法和流程,以便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随意处置,从而充分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而有序地进行。

二是人员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人员保障是开展工作的关键。从总体上讲,要抓好几支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专职心理教师的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要重视心理必修课的教学队伍建设,从学院层面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待遇不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第三是抓好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面向学生工作队伍,鼓励大家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要求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的全体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对于获得资格证书者的培训费用等予以报销。第四是抓好班级心理委员、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开设班级心理委员限制选修课、朋辈辅导员心理技能培训课等,使活跃在学生中的这个心理工作队伍具备一定的预警敏感性,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成为全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力支撑。

三是硬件保障。从场地资源上讲个高职院校应设有咨询室、放松室、宣泄室、团体训练室和公寓心理咨询室、户外拓展场地等心理关怀场所等。从设备上讲,应具有相应的心理调适等设备等,为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和设备保障。

四是经费保障。高职院校应每年按人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硬件添置、场地改造等按实际需要另行划拨。

2.宣传体系网络服务体系

现阶段,高职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再是“谈心色变”了,更多是能够理解一些心理现象了。高职院校在宣传手段方面除了常规的媒介,还需要迎合高职生的兴趣需求。在利用橱窗、宣传板、宣传册的同时,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心理网站,由专职心理教师进行把关管理,这样既便利了学校层面的心理普查、心理测试,同时又可以做好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工作。

3.教育咨询体系

各高职院校应健全教育咨询体系,在工作日有咨询师坐班,双休日设有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为呵护学生心灵提供最大的便利。从调研中发现,个体咨询毕竟是少数学生的需求,大量的学生需要的心理教育引导。因而,各类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讲座在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4.危机干预体系

高职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结合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形成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在流程图中体现出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开展危机干预,同时对危机后的相关处理工作也做出明确分工,对个体及相关群体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做出安排。

5.教学、科研体系

调研中发现,开设心理选修课的高职院校比比皆是,而开必修课并且开足课时的并不多。课堂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一些对个体的、针对性强的教育放在整体层面上来讲,更具有教育意义。课堂教学可以进一步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达到全员受教育的目的;科研可以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改进心理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学科研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6.交流服务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老师,学校提供一定的交流平台。这样可以使老师们将堆积在心理的“垃圾”及时抖掉,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学生。各高职院校,定期开展案例交流、研讨等,可以有效促进各院校之间取长补短。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社会活动,普及心理知识,服务更多的社会群体,创造更为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

(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四级网络体系有助于各级网络联动,有效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实施危机干预。具体四级网络为院心理中心―各系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其中,心理中心负责指导、统筹安排全院性的心理健康工作;各系辅导站负责本系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指导;班级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寝室长负责寝室内部的心理晴雨监控,重点工作是及时传递预警信息。这个金字塔型的网络,实现了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区到生活区的全覆盖,实施24小时信息畅通制度。对于各项制度的执行、活动的开展、心里异常情况的及时反馈、心理危机干预等,四级网络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以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前提,构建适合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科学模式,将对培育高职生健康心理、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起到无不裨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建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2]王少群,金益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1).

[3]杨酥,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J].理论导刊,2011,(3).

作者简介:

董敏杰(197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