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生态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生态学理论

篇1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态度,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意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林类的课程,传授课程理论知识和一般原理不是林业生态工程学教育的全部,生态工程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应该采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提高实践能力而教。案例教学的理念是促进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强记知识和理论。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环境恶化、荒漠化、酸雨等问题的思考,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林业生态工程类课程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案例就是受教育者身边发生的事或自己经历过的事,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效果上充分挖掘教学过程蕴含的巨大潜力,让大学生体会到自我学习的乐趣,实现内在的自我需要和追求。林业生态工程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它不仅涉及水土保持学、森林培育学、防护林学等自然学科,同时还涉及生态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建设等工程和经济诸多学科,这就决定了林业生态工程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与概况、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与规划设计技术等四大模块,是一个相互承接、逐渐过渡的课程体系,而且课程应用性极强,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此,结合学校和教学实习基地周边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引入看得见且可参与的教学案例,将林业生态工程学课堂教学引入深入探讨、广泛学习、积极参与的氛围之中,意义深远。

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2.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生物种群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的前提,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主要是把种群按一定的时空顺序定植在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是草类。在这方面,农田防护林建设、防沙基干林建设、荒漠植物优化配置、梭梭无灌溉造林、乡土树种在城市中的营建技术与模式以及“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等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这些案例的讲解可以为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环境改良工程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在非森林环境中建造,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的立地条件,达到改地适树的目的。在干旱区一些严重退化的困难立地条件下,不采用环境改良或治理工程,就很难建造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的题材较多,例如:保水剂在干旱区造林中的应用、暗管排盐、荒漠区集水造林、沙地造林采用的人工沙障、固定活化沙丘的草方格等,可以为学生充分认识到干旱区生态环境改良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

2.3食物链工程

食物链工程可以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主要包括生产性食物链与“减耗”性食物链。在环境恶劣的干旱区受条件限制,食物链简单、产能较低,但是也有一些地域特色的食物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效益,例如:人工释放赤眼蜂控制杨二尾舟蛾、梭梭接种药用植物肉苁蓉、无叶假木贼等荒漠药用植物种植、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和林下养殖等。

3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教学模式

3.1选择合适的林业生态工程教学案例

一个好的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是开展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典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案例设置的作用,案例分析能够很好地阐明课程教学的原理和理论,有助于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2)案例内容要能够反映林业生态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以及新动向;(3)围绕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能够结合教师的课题或实习中涉及到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或问题开展案例教学与分析;(4)通过查资料、咨询、现场观摩等多种途径,设置的案例要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体系,例如城市林业建设案例。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林学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针对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大树移植、树种优化配置、园林施工等内容设立专题,既可以突出教学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讨论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学授课老师要在课前设计讨论题,先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熟悉案例教学内容,消除紧张情绪,进而切入案例模式,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案例讨论状态,比如: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的概念等。林业生态工程学的老师还应在相关理论讲授之前将案例发给学生,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在阅读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并撰写案例讨论发言提纲。对于一些较抽象、复杂的知识,可以用案例教学中的实物、照片或视频等方式先解释现象,然后再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让学生在直观、简单的讲解过程中寻找答案,比如:干旱区防护林树种的优化配置、防护林网的间距的确定、景观尺度上的防护林体系规划等问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3.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要使讨论的专题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要讨论的专题案例主题内容发展,还要避免将讨论变成老师或一个学生的讲座或偏离主题,尽量调动主动性、参与性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林业生态工程学是一门偏应用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相关学科内容较多,要对设置的案例进行广泛的考虑并认真选取较为恰当的细节,在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估计和预测的同时,还要请教研组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来参与评论,教师要准备好记录以备总结和改进。

3.4注重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应该包括几个方面:(1)评价讨论课或专题案例进行的情况,评估每一个案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起到了促进教学的目的,是否还要修正或完善;(2)评估学生对案例设置的看法和反应,总结学生视角下有待改进的地方;(3)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同时还要肯定和表扬有独到的见解、辩论精彩的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热情。专业教师在讨论课后,要由浅入深地对本次案例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应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技术的目的。就拿荒漠药用植物种植这个例子来讲,案例结束后的总结可以涉及到防沙治沙、开发荒山荒地、药用植物产品开发等和学生创业有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加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4结语

篇2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真正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迅猛发展,可是用著名经济学家布朗的话来形容,这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因为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容乐观的地球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可是这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经济理论和经济指标并不能解释经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南太平洋珊瑚礁大批死亡,为什么从南极冰原到北极冰盖冰雪融化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已处在自恐龙灭绝后最大一次物种灭绝的早期阶段?以及日常报道的森林缩减、牧场退化、土地风化、渔业崩溃等诸多问题都在表明着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激烈冲突。我们将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产生经济衰退的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即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2]它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多种可能的统计特征及其极端状况。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为环境问题,但却给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影响。它会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扩张、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等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受他们影响。”[3]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致命的。如上面提到的冰川融化,气象灾害频发,中国98洪水造成2.23亿人受灾,以及2005年的三场超级大西洋飓风,现在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二)物种多样性减少

地球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物种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人类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量侵占动植物栖息地,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我国,上海的淡水河流、湖泊的河面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1.10%减少到21世纪初的8.40%,减少了2.7%。[4]森林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20%-40%的物种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里,可在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5]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国家的人口从15%增加到36%,而森林毁灭的速度几乎加快了90%。[6]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环境恶化并带来长期经济衰退之前扭转局势,避免重蹈覆辙。

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Mekenzie)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而在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人类觉醒了,因此大批拥有生态意识的经济思想家如雨后春笋班出现。最终,在1966年,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迄今为止,西方理论界关于生态经济的多种思潮学派,大体可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悲观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是美国的米都斯及其于20世纪60年代末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悲观派学者认为,如果任由现在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在今后的100年内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极有可能被消耗殆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们认为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现今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零速增长”,即停止经济人口增长,停止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解救人类。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人类应该回归到18世纪的田园式农耕生活来解决现今的危机。

乐观派: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代表作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以及朱利安·西蒙,其代表作为《最后的资源》。他们认为,目前的粮食、能源、人口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伟大转折(1800~2000年)”的过渡时期带来的结果,即产业革命到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类由贫困到富裕的过渡时期。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的无竭性,生态环境会愈发好转,未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消失。

可持续发展派:悲观派过于强调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性后果,乐观派则夸大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两派人员都认识到自身观点的局限性,最终产生了观点趋同的趋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赖斯特·R·布朗(Leste R Brown),其代表作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他们主张人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正当手段干预生态经济,引导技术革命,使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朝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方向前进,追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生态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不过三十余年时间。但是其发展很快,并已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8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在青海西宁的一次会议上首次发出了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1982年11月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

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7]

经过30余年的研究讨论,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理论上,有对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估等学术成果;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生态经济预警研究,积极探索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三、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8]作者在此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建立的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即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科学,从广义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这两个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它转变了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事实上,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及伦理理论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接下来着重分析下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9]生物时刻改变着环境,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所以两者是共同进化的。因此人类必须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性,珍惜拥有的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同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受限制因子的限制,这时如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10]其两大核心思想为,物品是稀缺的,以及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传统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都构成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生态经济学探讨的人类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所占地球承载能力百分比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另一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也为生态经济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生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989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生态经济》杂志的创刊是生态经济学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即便研究生态经济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规范化,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课题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其发展史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上所说,从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主流,这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0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学讨论会的题目与中心议题就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的科学与管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讨论已经形成热潮。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已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过渡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鲍尔丁及许多科学家过去认为经济系统隶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下,人们应该努力寻找两者协调发展之道。但现在,生态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不仅仅是协调发展,如何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技术进步,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都能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更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必将是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大方向。

参考文献:

[1]Lester.R.Brown. Eco-Economy [M].NYC: W. W. Norton & Co.,2001.7.

[2]刘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A].李占峰.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气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

[3]UNFCC. Background on the UNFCCC: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items/6031.php,2013.8.1.

[4]成克武.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

[5]张广明.环境科学知识[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01.

[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7]韩威.百卷本生态全书生态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

[8]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

[9]Frodin.D.G.Guide to Standard Floras of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2.

[10]Harper,Douglas.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Economy.http:///index.php?term=economy. 2013.8.2.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50-02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社会对于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商务英语为例,截止到2012年已有62家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1]

目前我国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的针对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专业发展的不科学、不平衡和资源浪费,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2]因此,当前我国急需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作为理论上的尝试,本文探讨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现实性和价值,研究建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的路径和方法。

二、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最初是用于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3]并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最初国外研究的重点是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后逐渐侧重于研究微观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因子生态学、宏观教育生态学。[4]教育生态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研究多以教育整体为对象,以教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界面。进入21世纪,随着生态思想的普及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关于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研究显著增多,从教育的宏观研究,如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学校制度等到微观研究,如课堂教学、课程等都有涉及,研究的也比较深入。

然而国内外研究者都没有系统地应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商务人才培养问题。笔者认为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指导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说,人才培养就是从学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环境因子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的过程。用生态学研究人才培养,就是将生态学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生态的概念、理论、观点、原则和学科解释,从个体、群体、群落、生态系统多个层面,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规律、条件、途径和方法。[5]

三、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的研究要素

(一)研究层次

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可从四个层次开展,即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个体层次上,关注于环境因子对有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环境因子的变动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变化;种群层次上,关注的是种群对于环境的反应;群落层次上,关注于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研究视角主要投射在环境变动与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之间的机制;生态系统层次上,关注的是生态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食物网和营养物的循环等。[6]当前研究者普遍将生态系统作为研究主体,从整体上探讨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其他三个层次具有同等的价值。由于商务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到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的工作,因而研究必须要从这四个层次入手。

(二)研究尺度

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总是围绕着学生这一特定的主体,生态因子的作用也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上的。因此,不同的生态环境必然地就成为了人才培养的研究尺度。环境是学生主体之外的学校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部要素总和。在环境要素中,对学生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要素,称之为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

1.人才培养生态环境

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是一个复合生态环境,它是指围绕生态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各种因素。[7]人才培养生态中学生是当然的生态主体,其他因素都纳入环境之中,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环境总是相对于一个主体而言的,站在不同主体的立场,环境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课堂环境、专业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纵向尺度,探讨环境因子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

2.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就是其生态环境,其中对人才培养起作用的因素就是生态因子。按生态因子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社会因子、学校因子和家庭因子。生态因子的作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表现着共同的基本特征,遵循着统一的作用定律。生态因子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对人才培养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有的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因子就是主导因子。任何因子都可能成为主导因子,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主导因子会发生变化。生态因子不能相互替代,任何生态因子的缺失都会对生物产生致死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以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如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是影响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但在条件缺乏的时候,教师的高水平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陷。在不同的阶段,作用于学生发展的生态因子或其强度是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8]

(三)研究对象

教学条件、教学资源、课程、师资、专业环境、规章制度等显性环境因子与校风教风学风、教育思想观念等隐性环境因子,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生态因子。其中,课程生态、师资生态、专业生态和管理生态是核心生态因子,也是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研究对象。

1.课程生态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性质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9]因此课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元素。商务外语课程应建立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群、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群、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和人文素养课程群等四个课程种群。在商务外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以“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与个人即课程”的生态观为指导,将个体生态、群体生态与教育环境有机结合,在摆脱局部生态效应的影响,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的基础之上,处理好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等六对生态关系,建设和谐互助的课程群落关系,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生态模式,以培养出适应专业及相关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教育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提供保证。[10]

2.师资生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共生关系。教师群体的结构和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既要将教师作为一个“生物种”来看待,又要将教师看作是一个种群,用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的结构状态,分析教师迁移和群落演替规律。

3.专业生态

专业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而一个学校的专业体系就是专业种群的集合,具有群落的特征。因此,要从种群和群落的视角,来看待专业内部的竞争和专业群落的演化发展。专业生态位、专业规模与环境容纳量、专业内外的竞争及协同进化、专业群落结构与演替、专业多样性等。

4.管理生态

管理制度是教学活动开展和教学行为发生的依据,具有规范、导向、激励与约束作用,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教学过程和结果公正公平的保证。[10]管理者必须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学生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规律性,为优化环境条件、调控环境资源、协调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外关系、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

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研究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应先以区域性研究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区域内商务外语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内外部生态系统和影响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如在黑龙江省,必须要根据经济区,即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和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的发展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商务外语人才,这样才能以区域经济为本,满足更宽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生态化模式下的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发展,还要关注群体、群落的内在结构、作用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发展及其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发展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状态和演化;不仅要关注学生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关注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校内各种因子的影响,还要关注社会环境的作用。

为更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区域内高校可以共享、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强点互补化,课程资源共享化,教师资源流动化,科研项目联合化,就业信息互助化”的教育教学资源生态平台,节约资源,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无限的人才培养之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立非.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新进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2] 薛金祥.生态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63-165.

[3] A.麦肯齐,A.S.鲍尔,S.R.弗迪著.生态学(中译本第二版)[M].孙儒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2010.

[6] 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8]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 刘志鹏,别敦荣,等.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规划与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will be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the require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three together to design and build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ndustrial park. But our country eco industrial park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not yet ripe, so the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 of this.

Keywords: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前言

全球工业的日益壮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资源,加剧了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恶劣天气的频繁出现与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和谐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难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这一领域的问题,有学者提出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可以模仿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与生物界的运行规律,这样将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甚至达到零排放,实现人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一种新的概念工业生态学开始在20世纪的90年代盛行。

生态型工业园区(简称EIP:Eco-Industrial Parks)是对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而且在很多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已经有了大量成功的应用,这是工业生态学思想广为传播的结果。它将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与工业生态学理论三者融合起来设计并建造的一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而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尚未成熟,在规划设计方面还没有本地化,所以本文尝试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并借鉴国外生态园区的成功案例,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的方法并阐述了这样做的优势。

2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的方法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应在传统的城市区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与环境规划方法得基础上建立,这样既能利用传统方法的实践经验又能增添新理论方法的新鲜动力。传统的规划方法,例如数学规划法、系统规划技术与空间规划法等都能利用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中。同时结合工业生态学本省的特性,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应结合生命周期分析、副产品交换、清洁能源、生态经济、绿色工业等思想或方法,通过物流或者能量流的方式把不同的企业或者工厂纳入到园区的生态链中,达到物质与能量闭合循环的目的。

2.1物质的循环利用

建立物质循环网是根据生态园区的前期产业设计,通过分析园区内企业或者工厂之间的物质需求与供给关系,并利用过程集成技术来统筹规划与调整物质流动的方向与数量,同时根据其它技术与标准来提高物质在流动过程中的质量,来保证工业生态网中的物质循环网的完成。根据工业生态学的思想,要达到上述目标,生态工业园区必须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规划设计:对于单个企业或者工厂,在其内部实施清洁生产;在园区内的不同企业或者工厂之间,通过副产品交换使一家企业或者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企业或者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以此来优化园区内物质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在园区外部,充分分析与挖掘外部对园区物质的需求信息,使园区在整个城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链接与节点作用,拓展园区物质循环的空间。

2.2能源的绿色利用

生态工业园区的能源绿色利用不仅仅指的是园区各企业或者工厂寻求自己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而是要使整个园区总能源消耗的最优化。它包括三种途径:

第一,最大可能的利用绿色资源,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与潮汐能源等等。

第二,阶梯方式利用能源。园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产品与服务、工艺等能源需求的等级差异,统筹安排园区内的能源阶梯利用流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热电联产。在部分园区中,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工业锅炉等设备,向园区和社区供热、供电,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总体消耗,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2.3信息技术的集成共享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是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强制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绿色生产等。因此在园区的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从一开始的产品设计初始阶段开始,遵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参照工业生态学的思想,应用高新技术、管理方法与废物回收利用与交换技术等等,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建立资源消耗最少,废物排放量最低的生态工业系统。

同时要配备先进的信息系统,以完成园区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使企业之间清晰的了解对方的供求信息,来达到物质与能量消耗最低的目标。除了园区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大量信息外,在工业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及时的信息的支持。包括园区废物与副产品的去向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先进技术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等等。

3 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

3.1 带动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运作,必然使生态经济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企业的生态经济效益与物质流动方式密切相关,回收利用相关技术的物质流动模式为:“资源—产品—市场—再生资源”,所以使得企业以及消费者开始关注回收利用的相关技术。通过对物质与能量的回收利用,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的目的。 园区内企业间建立的副产品与废弃物利用链,将利用不同企业产生的副产品与废弃物作为原料,经过加工重新使这部分物质与能量回到循环中,这种循环利用的思想,最大化的带动了回收利用相关技术的发展,体现出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的优势。

3.2 促进先进技术的绿色化

先进技术的绿色化是指将先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杜绝对大自然的污染,消耗最小化的能源和改善自然生态。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所以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促进技术的绿色化,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绿色化不仅仅涵盖治理污染、清洁生产等方面,最重要的是如何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废物和副产品的产生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解决生态恶化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能使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在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上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生态链,以达到物质与能量的闭环循环利用和污染物的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就能促使企业关注并致力于技术的绿色化,最终形成园区整个生产链上的绿色化。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改进现行技术,使技术向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企业纷纷致力于发展绿色技术。在生态工业园区这样的大环境下,绿色技术是如雨后春笋般大批量的涌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蔟状式创新。这直接促成了整个系统层面上的绿色技术革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鸭溪;旅游开发;生态平衡

图文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1、1区位概况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汉中市南郑县西南部,大巴山西段米仓山腹地。公园西达南郑县边界,与宁强县相邻,东至黄洋河东沟,北起白杨坪,南至冷坝南部梁脊,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现有居民7600多人。

1、2旅游资源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由西流河大峡谷、巴山松原始森林、石马山石林、中华龙山、冷坝草甸、红山云海、安汉垦区、黄洋河等景点组成。特殊的地质地貌使群峰、深壑、溪流、碧潭、山涧、峡谷和盆地相互交融,时而开阔,时而狭窄,十分秀美。景区的土壤环境、大气、地面水质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每立方厘米负离子含量达到5万个以上,是陕西省最大最好的天然氧吧。该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现代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景观为主,集山景、林景、石景、水景为一体。公园共规划为四大景区,现已探明的景点多达160余处。

1、3景观分区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共划分为黎坪、石马山、黄杨河、冷坝四大景区。黎坪景区以巴山松原始森林、黎坪垦区管理局旧址,巴山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和蜿蜒的西流河为主要景观;黎坪国家森林公园鸭溪景观规划设计的基地就位于黎坪景区的黎坪坝子。

黎坪坝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阳光充沛,就像是万山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片安居乐业的极好所在。几十户农户散居其间,到处都是竹篱瓦舍、小桥流水的场景,一片美丽恬静的田园风光。

2、景观生态学理论在鸭溪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1景观生态学理论

简单来说,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对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过程的科学。它通过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可以指导设计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生态系统更安全的景观,可成为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理论。景观生态学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而且对农业开发、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鸭溪景观规划的目的是充分保护基地自然景观的特色和质量,修复现有的生态破坏,创造顺畅的游览网络,建设优美的游览坏境,满足人们对观赏自然美景的渴求。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鸭溪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可以使得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增加鸭溪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可操作性。

2、2鸭溪生态肌理研究

2、2、1溪谷

由于鸭溪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因而其溪谷组成也多种多样,来自洪水的沉积物(沙、砾石、卵石等),和山林及湿地的有机质等组成了多变的河道。河漫滩的土壤构成和植物分布也是多样的,因此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的考察研究。

在进行景观规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哪些区域的生态是脆弱的,哪些地方是漫水区,哪些地方是汛期漫水区等。这样有利于我们景观节点的安全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保持河流的生态平衡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寻求到确切的科学依据。

2、2、2地表径流系数

旅游开发可能导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到达鸭溪的地表径流变化。基地现有的农业开发模式已使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多,景区建设将会加速恶化这一状况,也会使鸭溪的洪峰流量和频率增加。其后果将是水患增加、堤岸破坏和动植物栖息地的退化,进而会影响到鸭溪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科学而合理的景观规划要求我们必须对开发建设可能引起的鸭溪径流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研究,在这个准确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得到的地表径流系数(如表1)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并应用于指导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才能使规划和建设活动对基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表1)

2、2、3土地利用对坡度要求

为了防止对基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避免建成景观构筑物的潜在危险,我们必须寻求坡度与基地规划利用之间最佳的相互匹配的关系。坡地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景区规划建设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鸭溪景观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酒店的建设基址、交通的组织,景观节点的建设布局和形态等。必须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

(表2)

最低,包括减少水土流失,不打破原有自然景观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等。并进一步修复已有的生态破坏,如河道坍塌,农垦过度。

因此,基地的自然环境和坡度现状,及规划建设物所要求的合理坡度对整个规划设计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鸭溪景观规划设计基地各项利用活动而言,我们必须知道用于酒店建筑、停车场、车行道、景观步道、草地等建设的最适宜的坡度。(如表2)

2、2、4溪谷开发与生态平衡

鸭溪两侧的平缓坡地是流域内排水系统的汇水区,而坡地的农业开发使得60%以上的降水都形成了地表径流,从而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1、坡地对流水侵蚀的抵抗力减弱,土壤被侵蚀,2、河道沉积,加重了河道的排洪压力,3、部分堤段存在坍塌的威胁,4、水质恶化,河道生态遭破坏。

因此,在进行景观规划时,我们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鸭溪两岸的整改方案。这些整改措施包括:1、对鸭溪两侧耕地进行相应的改造,树木、草地和农作物相间种植,2、取缔部分耕地,改造为林地和草地,3、田园区相应地方补充植被,4、加固部分危险堤段。

2、3规划设计分析

2、3、1功能分区

根据黎坪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要求,游览与生产和服务与生活的多方面之间的联系,需要从景区发展的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合理利用基地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居民与游客的多种需求。我们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了各种功能系统,既突出了各功能区特点,又注意了整体的协调性,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鸭溪景观规划共分成四个区:(1)田园区;(2)林园区;(3)家园区;(4)庭园区。四个功能区与鸭溪及自然的山、林互相贯通,彼此呼应。(如图1)

(图1)

在四类功能区的划分上,我们综合考虑了园区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特色、交通现状和旅游设施现有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为了合理组织游览线路,引导游客行为和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推进,特将规划区划分为“一脉、两片、三组团”的游览空间结构布局。

其中,鸭溪成为贯穿整个景区的主脉络,林园与田园为游览片区,家园与庭园为综合服务片区。在片区内部依据景观特色和游览主题,按照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游览与服务的需要,划分为田园风光、林园魅影和酒店服务三个不同的功能组团,组团之间彼此独立,同时又通过景区内部的生态系统循环、景观节点序列以及游览路线组织使其紧密贯通。

2、3、2交通规划

景区主干道是指与黎坪国家森林公园车行道相连接的,供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使用和服务于游客游览、后勤服务的机动车道。规划基地现有车行道两条,分别为森林公园车行道(连接到综合服务区和各旅游区),和居民用车行道,宽度均为5米,为泊油路面和土路。因此,对于主干道的工作,我们只需完善标示、修整土路和调整绿化。

景区次干道指从主干道延伸到景区的道路,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和贯通各功能区,创造方便、舒适的交通条件,我们规划建设的次干道宽3米,为水泥路面。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地形复杂、影响自然景观和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在此我们采取了最为精简的方式设置次干道,将酒店区和田园区分别与主干道相连。这样既避开了地形的问题,同时有效的维持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并在路面下和空中以自然的方式为动物的迁徙提供了生态廊道。

游览步道主要是起到各个景点之间的连接作用,游览步道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游览的舒适度和游览的效果,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影响到景区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对游览步道的规划采取了随形就势,开合有序的方式。道宽为1.2—1.5米,路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块石、卵石进行自然铺砌,沿途适当位置设置园椅,供游客休息、观景。当游览步道坡度大于12度时,适宜随坡筑成台阶;当游步道纵坡大于25度时,我们采取每隔25—30米设一休息平台的方式缓解疲劳。规划设计的游览步道,将景区内各主要景点串联起来,在不破坏生态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走回头路,同时使道路本身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

2、3、3鸭溪防洪规划

由于过度农垦,鸭溪河道及河岸在旅游规划建设之前就已存在诸多的生态破坏问题,因此,我们此次的景观规划设计除了不能加重这种趋势之外,还应当借此契机,为生态的恢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1)恢复过度开垦地原有的自然植被,以减少雨期径流和防止土壤侵蚀;(2)疏浚河道,清除障碍物,种植水生植物,结合景观需求和河道状况拓宽水面,(3)为保持河道的自然性和加强安全性,只在需要加固堤岸和防止坍塌的区段进行少量硬化,其余部分堤段利用植物等软质景观加强水土保持性能;(4)将涉及安全性的景观节点和道路设置在汛期漫水区之外的安全位置。

2、3、4酒店区总体景观规划

基地自然景观的稳定性取决于自然景观对开发建设和游客活动干扰的抗性,以及干扰之后的自我恢复能力。每一个景观单元都有着自己的内部稳定性,而基地自然景观的整体稳定性则反映在每个景观单元中各物质的比例上。一旦这种合理的比例被破坏,景观的整体稳定性便不复存在。比如道路和景观平台的建设,由于没有光合作用有效消蚀照射的阳光,其温度和湿度会迅速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这一单元系统的稳定性。当单元系统稳定性被过多破坏时,就会对景观的整体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鸭溪景观规划基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景观规划的结构与功能,运用分区分点分析与综合考虑的方法能深化研究的内容,使结论更具逻辑性和准确性,进而使规划设计方案本身更具有(图2)

科学性。通过规划结构解析、规划功能评价、场地生态系统的内部逻辑分析的方法,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景观结构与功能和生态安全三者之间关系的一般性原理,依据这些原理为鸭溪景观规划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使得居民和游客与动植物和谐共生,场地旅游开发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的规划成果成为可能。(如图2)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 沈守云. 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篇6

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或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思考。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风景园林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1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1.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1.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生态位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格林尼尔的“生境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超体积生态位”。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世骏的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1. 3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是没有其他植物的;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1.4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己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园林建设的道路,如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深圳、厦门等。

1.5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而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因而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人为的而不是负反馈的调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使其具有合理的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系统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达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需要以生态调控原理作为指导,使整个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2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2.1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2.1.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1.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2.2基于生态调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场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

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2.3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如在美国西雅图油库公园,旧炼油厂的土壤毒性很高,以至于几乎不适宜作为任何用途。设计师哈格没有采用简单且常用的用无毒土壤置换有毒土壤的方法,而是利用细菌来净化土壤表面现存的烃类物质,这样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投资。

2.4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2.4.1植物材料的选择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4.2运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2.4.3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系统也就愈稳定。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2.5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7

关键词: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滇池流域

中图分类号:S718.52;S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72 - 06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ques for Mining Wasteland in Dianchi Basin

ZHOU Huirong

(Ecology Branch of Yunnan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 types of mining wasteland in Dianchi Basin mining area, with the ideas combined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together, this paper proposed three kind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ques: topography recovery and maintain techniques, soil matrix recovery techniques vegetation recovery techniques, And elaborated methods and measures on various aspects of technology。 Taking Huangtupo quarry, Kunm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n Dianchi Basin as example, technical poin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quarry wasteland also been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ining waste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ianchi Basin

收稿日期:2012 - 01 - 13.

作者简介:周惠荣(1975 - ),女,广西柳州人,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长期以来,滇池流域范围内的大量矿山开采对流域生态环境及整体景观造成极大影响,为此,昆明市委、市政府作出全面关停滇池流域“五采区”的决定,矿区关停后形成的大量采矿废弃地亟需治理和开展生态恢复。

开展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是保护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昆明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镇上山”和工业项目上山实施的土地专项整治重点之一。由于采矿废弃地是一种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特点接近于裸地,生态恢复难度极大,恢复技术的选择和设计尤为关键。

1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主要理论基础

1.1恢复生态学理论

恢复生态学理论认为,退化生态系统依靠自然恢复或通过人工措施,采用适当的工程方法和植被重建,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1],且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能力。自然恢复指生态系统受损未超负荷,压力和干扰去除后,恢复可以自然发生。当生态系统的受损超负荷并不可逆时,依靠自然力很难或无法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须依靠人工措施恢复,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恢复途径

Fig. Way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许多研究认为,自然恢复会形成更为稳定、丰富的植被群落,但采矿废弃地上植被的自然恢复是十分缓慢的,出现木本植物定居最快也要在5年以上,再经过20~30年,木本植物的盖度才能达到14%~35%[2],50~100年左右才能渐渐恢复,而土壤系统的恢复可能要持续100~1 000年[3]。采矿废弃地属极度退化生态系统,其受损是超负荷的,是生态学中典型的极端条件下的恢复和重建[4],恢复途径应以人工恢复为主。

1.2基础生态学理论

相关的基础生态学理论主要有群落演替、限制因子、生态适宜性和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等理论。限制因子即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温度或光照等一个或多个因子;生态适宜性及生态位理论中,“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被认为是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决定因素[5]。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长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生态恢复一般应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先锋群落到顶级群落的演替规律,并首先解决恢复中的限制性因子问题。生态位宽的物种具有较强适应性,可作为先锋树种;生态位重叠小的物种适宜作为伴生树种,需考虑适宜的个体数量以维持物种多样性。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周惠荣: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1.3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景观异质性有利于物种生存延续和生态系统稳定,结合景观异质性原理建立生态恢复的目标,可给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带来现实、空间联系及高效的优势。

生态恢复除了物种层次、种群和群落层次的恢复外,还应考虑景观层次的恢复,即从更广的区域至景观尺度综合考虑。但景观层次的生态恢复实践刚起步,其尺度大小和有效性有待研究。

1.4土壤学理论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础,不同土壤的理化性状,即土壤物质组成、质地、结构、养分以及水、气、热状况等直接影响到植物能否健康持续生长。

采矿废弃地中,只有在土壤基质恢复的前提下,植物群落才能在废弃地上重新构建,而后生态系统才能渐渐恢复。

2采矿废弃地现状

2.1采矿废弃地类型及特点

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共224个,总面积为2 990.6 hm2,分布在主城四区及呈贡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宁县,均位于滇池流域Ⅱ级保护区范围内[6]。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根据采矿矿种可分为采石、采矿、取土和采砂4类废弃地,其中以采石、采矿(主要是磷矿)类废弃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3%和40.6%。

2.2采矿废弃地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2.1环境污染

由于废弃地内植被破坏、地表,产生大量扬尘污染大气环境;疏松堆积物极易流失,影响地表和地下水;采矿废弃物中含有污染成分,伴随着水土流失而污染滇池水体。据霍震等人(2009)研究,滇池流域生态环境高敏感区主要受到采石和磷矿污染源影响[7]。

2.2.2水土流失

矿产开采导致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滇池流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滇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36.84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2.8%,年土壤侵蚀总量283.1万 t,土壤侵蚀模数为994 t/(km2·a),年均剥蚀厚度0.74 mm/a[7]。

2.2.3景观破坏

露天采矿造成山体、岩石,特别是采石形成的众多山体缺口使城市面山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严重破坏了滇池面山景观,影响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

3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3.1恢复原则和思路

遵循可持续性、协调性、与景观再造相结合等原则,按照恢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结合“城镇上山”和工业项目上山的需求,尽快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消除安全隐患,将废弃地恢复到自然的或可利用的状态。

3.2技术分类

针对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特点,结合恢复原则及思路,将生态恢复技术分为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土壤基质恢复技术及植被恢复技术3类。在采取削坡、护坡、场地整治、客土覆盖等工程措施以维持地表基底稳定、恢复土壤本底的基础上,实施植物措施来恢复和重建稳定的植被群落。

对于分布在城镇面山、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有重大影响,或面积较大、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废弃地,必须先进行地形、地貌的恢复和修整,在此基础上恢复土壤基质及植被或进一步开发利用;面积小、影响不大或无开发利用价值的废弃地则以植被恢复措施为主。

3.3生态恢复技术及方法

3.3.1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

地形地貌恢复和修整包括山体修整、场地整治、防排水工程3方面,山体修整即实施削坡、护坡工程,使开挖边坡坡面和山体稳定;场地整治是通过回填、挖高填低或挖低填高,对破碎地形进行恢复或整理,使场地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为后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设置防排水系统是为满足场内防洪及安全的要求。

1)削坡工程

对土质边坡高度大于5 m、石质边坡高度大于8 m的不稳定边坡进行分级削坡,同时清除坡面浮土和松动危岩体,使坡面安全稳定。削坡一般采用直线型、台阶型和分级马道3种形式。直线型适用于高度小于15 m且结构紧密的均质土坡,或高度小于10 m的非均质土坡;台阶形适用于高度在12 m以上、结构较松散,或高度在20 m以上、结构较紧密的均质土坡以及石质坡面;分级马道适用于高度在10 m以上的弃渣场、排土场和采砂场边坡,马道宽2 m。削坡后的坡比一般应缓于1∶ 0.5。

2)护坡工程

护坡包括坡脚防护和坡面防护,坡脚防护以挡土墙为主,墙后排水;坡面防护以植物护坡为主,也可采用工程护坡或砌石草皮等综合护坡;另外,对现场条件不允许、削坡工程量太大或削坡无法有效改善其稳定性的边坡,可采取注浆加固法、预应力锚杆(索)和SNS主动防护网进行加固防护。

3)场地整治工程

对采石场、采矿废弃地的采空区、采坑等坑凹地,利用煤矸石、粉煤灰或其它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或污泥、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填平,恢复原地形地貌;对于地形破碎的采区,按合理的场地标高,挖高填低修整地形;挖低填高则是利用场内采空区、采坑或凹陷地形,进一步深挖改建作为小水库、鱼塘等利用,填高部分恢复为农地、园地或林地。对整治后作为建设用地利用的,对场地稳定性和坡度要求较高,坡度一般应小于8°,回填材料以土夹碎石为主并分层铺设辗压;复垦为农地的一般坡度在15°以下即可,回填材料则以有机废弃物为主。

4)防排水工程

场内根据防洪排水需要修建浆砌石或土质排水沟渠,排水沟分干渠与支渠,断面形状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大小根据汇水量和洪峰流量计算确定。

3.3.2土壤基质恢复技术

1)覆土工程

对土层薄或无土壤层的采石场、采矿废弃地,须采用全面或局部客土覆盖的方法恢复土壤基质。客土土源首选表土或熟土,如昆阳磷矿开采时设置的内排土场存放剥离表60.7万 m3,全部用于闭坑区植被恢复。而绝大部分废弃地没有收集存放表土,若异地取土则会造成2次环境破坏,因此客土可利用渣土或基础建设开挖弃用的心土进行土壤熟化后再使用。常用土壤熟化技术措施有:施用有机肥(如人畜粪、塘泥、沼气渣肥、食用菌袋料渣、废弃中药渣等)、种植绿肥(如紫花苜蓿)、施用生土熟化专用肥等。全面客土覆盖厚度一般为:土质边坡3~5 cm,岩质土边坡5~10 cm,岩质边坡15~20 cm。

2)土壤改良工程

土壤瘠薄、结构差的取土场、采砂场废弃地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直接改良土壤,即通过深翻、施加有机质(如秸秆、锯木屑、糠壳等)等改善土壤结构,或施用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种植绿肥等提高土壤肥力。

3)水土保持工程

主要是通过坡顶修建截水沟、坡脚排水沟等措施,或用土工布、彩条膜等临时覆盖,在植被恢复前减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与防排水工程结合考虑。

3.3.3植被恢复技术

1)植物选配

植物种选择应遵循生态适应性、先锋性、可演替性及持续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兼顾景观效果等原则,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共选择推荐包括乔、灌、藤、草在内的41个植物种类用于生态恢复(表3)。

树种配置上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藤、草结合,配置时考虑生态位错开,如先锋树种与群落优势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乔木与灌木草本、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等。一般情况下,坡度35°以下可采用大中乔木、灌木、草本混合搭配,坡度36°~45°配置小乔木、灌木和草本,坡度46°~60°以草本、攀缘性灌木为主,坡度超过60°的种植藤本。

乔木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藏柏(Cupressus torulosn D.Don.)、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Schott)、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滇朴(Celtis Kunmingensis Cheng et Hong.)、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Poiss.ex Franch.)、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f.)、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ex Vent.)、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冬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s.) G.Don ex London)、银杏(Ginkgo biloba Linn.)、香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Nees)

灌木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车桑子(Dodonaea viscose.(L.) Jacq.)、苦刺(Solanum deflexicarpum C.Y.Wu et S.C.)、云南含笑(Michlia yunnanensis Franch.ex Finet et Gagnep.)、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L.)、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云南黄素馨(Jasminum subhumile W.W.Smith)、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

藤本 地石榴(Ficus tikoua Bur.)、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ensis (Tobl.) Rehd.)、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Choesy)

草本 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 D.Don)、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Cav.)、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金鸡菊(Coreopsis basalis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inn.)、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芒草(Miscanth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

2)建植技术

由于矿区立地条件差,采取挖大塘或开挖种植槽后回填客土的整地方法。坡度45°以下建植方式以植苗为主,超过45°坡面以播种为主,并结合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袋、三维网、生态灌浆、植生基材喷附等特殊措施建植;高陡边坡采用垂直绿化的方式,在坡顶坡脚及分台台阶上,或利用石壁中凹陷微地形、石缝等砌筑植生盆种植藤本。

3)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主要包括水肥管理、修剪、人工调控几个方面。植被恢复初期水分管理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地方应修建蓄水池和灌溉管网进行浇灌。早期人工调控指更换树种、补植,后期则通过整枝、间伐、刈割等措施,及时调整种内种间关系,使植被向稳定群落演替。

4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土坡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方案黄土坡采石场面积达277.7 hm2,是滇池流域面积最大的采石场,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洛羊街道办事处黄土坡村,老昆石公路和呈黄公路交叉口北侧,地理区位突出,拟建的呈黄快速公路及昆嵩高速公路从矿区纵贯而过。采石场地处滇池盆地边缘中山丘陵区域,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场内零星分布有云南松、圣诞树、圆柏、小叶栒子、火棘、蕨类、白茅等树种,周围主要森林类型为云南松林和圣诞树林。

4.1恢复重点及难点分析

采石场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极其破碎,边坡高陡,据调查,采石场内现有87个高陡不稳定边坡,坡度多在60°~80°,最高边坡高度达86.1 m;其次是基岩,土层极薄甚至没有土壤,坡质以石质、土石质为主,立地条件极差。采石场恢复重点是场地整治,高陡边坡是恢复难点,土壤是植被恢复的关键因子。

4.2恢复模式考虑

基于采石场面积较大、地理区位突出的优势,其恢复方向主要是土地开发利用,而植被恢复和景观营造可提升土地价值,因此恢复模式分为建设用地开发、绿地景观营造和植被恢复3种,建设用地按土地Ⅰ级开发整理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恢复,景观营造恢复为园林绿化用地和风景林地,植被恢复则起到防护、隔离作用。

4.3主要技术措施

4.3.1建设用地场地平整

为避免大挖大填,结合现状地形,采用分台场平的方法,各台标高参照道路设计标高等合理确定。

4.3.2高陡边坡削坡与植被恢复

削坡坡比为1∶ 1、1∶ 0.8、1∶ 0.67和1∶ 0.5,即削坡后的坡度分别为45°、51°、56°和63°,分2~4个台阶削坡,台面宽2 m、沿内侧按2°放坡排水;坡顶和坡脚种植地石榴,台阶上种植清香木和多花蔷薇,利用地形的凹陷处、石缝等种植多花蔷薇和地石榴。

4.3.3土壤改良及整地

由于采石场土壤缺乏,所以采用外调客土全面覆盖,客土来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1#主干道两侧的建设工地,经熟化处理后使用。植穴规格:乔木100 cm×100 cm×100 cm、灌木60 cm×60 cm×60 cm;种植槽规格为50 cm×50 cm,植穴或种植槽中回填客土。

4.3.4恢复目标群落拟定和树种选择

拟构建以滇青冈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选择滇青冈、旱冬瓜、构树、清香木、滇朴、黄连木、火棘、胡枝子、多花蔷薇、地石榴、草本地被(戟叶酸模、波斯菊、孔雀草和紫花苜蓿混播)等树种,根据场地坡度、坡质等的不同进行不同搭配,平台及缓坡区采用乔、灌、草混合搭配,坡度较陡区种植多花蔷薇和草本地被混播。

4.3.5绿地景观营造依山就势

如利用采石场内现有采坑,进一步深挖后改造为水体景观,保留部分开采遗迹景观作为科普和展示,稳定边坡改造后作为户外攀岩运动、拓展训练场地等。并选用红叶黄栌、银杏、黄连木等色叶树种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5讨论

1)采矿废弃地普遍存在地形地貌破坏、山体缺损、土层破坏、植被丧失等特点,须采用工程方法和植被措施结合进行生态恢复,视其恢复或利用方向而有所侧重。

2)植物群落的构建和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生态恢复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要评价其效果,应尽快建立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评价时间及标准体系,且该体系应尽量与管理体系相适应。

3)采矿废弃地恢复或利用形式可多样化,如复垦为农地,栽种经济林果,生态旅游,健身运动场地,修建小水库和鱼塘,种养业结合,苗木基地建设,开采遗迹景观保护及开发等。具有区位优势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可优先恢复为建设用地。另外,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矿区作为生态恢复示范点,进一步研究废弃地恢复技术和利用方向,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江红,孔素丽.浅谈矿区生态系统重建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J].矿山测量,2007(4):82 - 83.

[2]赵方莹,孙保平.矿山生态恢复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李洪远,鞠美庭.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白中科,赵景逵,朱荫湄.试论矿区生态重建[J].自然资源学报,1999(1):35 - 41.

[5]刘国华,舒洪岚,张金池.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构树种群及其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84 - 185,188.

[6]李红旭,马玉春,马勇,等.滇池流域采矿区植被恢复规划[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2):132. - 134,135.

[7]霍震,李亚光.GIS支持下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5):12 - 16.

[8]顾卫,江源,余海龙,等.人工坡面植被恢复设计与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9]孙延良.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生态公路建设[J].森林工程,2011,27(3):80 - 82.

[10]宋海涛,王海波,刁云飞,等.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情况研究[J].森林工程,2011,27(5):29 - 34.

[11]董世魁,刘世梁,邵新庆.恢复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李斌,陈月华,童方平,等.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营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64 - 69.

[13]李秀珍,冷文芳,解伏菊,等.景观与恢复生态学——跨学科的挑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篇8

关键词:组织生态学;研究主线;主要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5―0111―07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组织理论领域产生了四个新的理论,即Williamson(1975)提出的市场和层级理论、Meyer和Rowan(1977)提出的组织制度理论、Hannan和Freeman(1977)提出的组织种群生态理论(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Pfeffer和Salancik(1978)提出的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logy)是在组织种群生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借鉴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组织个体的发展以及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组织生态学已成为了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完整的组织生态学理论体系包括组织个体生态学、组织种群生态学、组织群落生态学和组织生态系统生态学等不同的层次。当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组织种群生态学。

一、组织生态学的研究主线

组织生态学研究始终遵循5条主线。第一条研究主线是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的变量来检验组织种群之间的竞

争。Nielsen和Hannan(1977)、Carroll(1981)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教育组织种群的膨胀和收缩。Britain和Wholey(1988)研究了半导体制造商亚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Pherson(1983)利用LV模型中的均衡思想,分析了志愿者协会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和竞争问题,Pherson和Lovin(1988)用5个国家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

第二条研究主线是分析组织年龄的生态学意义。新制度理论早就提出了“新组织不适宜生存”(Liability of newness)的推断(Stinchcombe,1965),但只有组织生态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Carroll和Delacroix(1982)发现,阿根廷和伊朗的报业组织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存在新组织不适宜生存的现象。Carroll(1983)在分析零售商店、药品制造商、酒吧等56个种群的数据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Freeman、Carroll和Hannan(1983)探讨了年龄效应的形成与组织规模对组织死亡率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规模与组织年龄之间的关联。对报业公司种群、半导体制造商种群和工会组织种群的研究表明,规模的调整不会降低组织年龄对死亡率的影响。

第三条研究主线是研究环境扰动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Carroll和Delacroix(1983)发现,在政治混乱和革命时期,报业组织的设立率和死亡率上升。对芬兰报纸印刷组织(1771―1963)(Amburgey,1988)、美国报业组织(1880―1915)(Wes,1987)的研究均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在这一点上,组织生态理论和资源机动理论(Resource-mobilization theory)的观点相一致。在政治动乱时期,新的利益集团会设立报纸来宣传其政治观点,扩大其政治影响。因此,此时报纸业的设立率比平均死亡率要高。

另一种类型的环境扰动是技术变革。很多学者研究了微机业、平板玻璃业、水泥业(Anderson,1988)、电话业(Barnett,1988)、半导体制造业(Freeman和Hannan,1987)等行业技术变革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环境扰动的方式还有很多。Hannan和Freeman(1988)研究了法律变化对劳动力工会地位的影响。Barnett和Carroll(1987)研究了政府规制的改变对电话业的影响。Hannan和Freeman在对劳动力工会组织的设立率和死亡率研究中,估计了移民、工资、失业率、GNP、商业失败率和资本投资等变量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时间趋势和时期效应、年龄、种群内部或种群之间的竞争行为等多个因素。

第四条研究主线是探讨通才组织(具有多样化条件下的广适应力)与专才组织(具有有限环境条件下的高成长率)之间生存策略的差异。组织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环境变化通常对通才组织有利。但组织生态学的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并不总是对通才组织有利。组织形式的适应性取决于环境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频率,即“纹路”(Grain)。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变化快的“细纹”(Fine grain)组织和变化慢的“粗纹”组织(Coarse grain)均应采用专才战略。反之,则采取通用战略较为有利(Freeman和Hannan,1987)。对半导体产业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Hannan和Freeman,1989)。

第五条研究主线是研究种群内部竞争与种群之间的竞争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Hannan和Freeman(1989)以新制度理论和种群动态理论为基础,开发出了密度依赖(Density independent)模型。该模型假定种群密度对组织动态的影响反映了两个对立的过程:合法性(Legitimation)和竞争性。当密度较低时,新的组织形式缺乏合法性。新组织数量的增长强化了新组织形式的合法性,提高了其制度基础和政治权力,使特定组织形式的知识得以传播,从而增强了其存活的机率。当密度较低时,合法性随着密度的增长而增长。组织设立率与组织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单调的倒U型关系:密度的初始提高会提高组织的设立率,但密度的进一步增大会抑制组织设立率。组织死亡率与组织种群密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密度的初始提高会降低组织的死亡率,但密度的进一步增大会提高组织死亡率。

在这一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将密度依赖模型推广应用到了具体的组织种群。Hannan和Freeman(1989)研究了美国半导体制造业1945―1980年的退出问题。Barnett和Carroll(1987)研究了爱荷华州电话公司1900―1917年间的设立率和死亡率。Mitchell(1987)研究了医用诊断影像业的进入问题。Tucker等(1988)研究了多伦多1970―1982年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设立问题。Delacroix等(1989)研究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业1940―1985年间的退出问题。

二、组织生态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组织设立理论

组织生态学将组织设立理解为生态化过程和制度化过程两个基本的方面,并认为这两个过程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

1.组织设立的生态化过程。生态化过程主要分析组织种群密度、组织生态位与组织设立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生态位与组织设立之间的关系是:(1)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Overlap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负相关,非重叠密度(Nonoverlap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正相关。重叠密度是指在特定的资源集合体中,一个组织的生态位与组织种群中其他组织的生态位相互交错的程度。非重叠密度是组织种群中未交替密度的集合。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和非重叠密度直接影响着组织设立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在拥挤的组织生态位内设立组织比在宽松的组织生态位内设立组织具有更小的成功率,因为高的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意味着对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2)组织种群中非重叠强度与组织设立率正相关。非重叠强度指组织种群潜在竞争者成员中组织生态位不重叠的数量与组织生态位重叠数量的比率。组织生态位的非重叠强度低(差异程度低)意味着组织之间使用更多的共同资源,因而竞争程度高。高的非重叠强度(高的组织生态位差异)会降低竞争的潜势,增强合作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设立。

2.组织设立的制度化过程。制度化过程强调合法性、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组织设立成功率的影响。(1)关系密度(Relational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密度是指组织种群成员之间正式关系的数量和组织种群环境中关键制度的数量(Baum和Oliver,1992)。关键制度指种群环境中的政府者和社区组织。由于制度关系能够提供社会支持、合法性和资源,使组织进入的条件更具吸引力,因此,在种群成长的初始阶段,随着关系密度的提高,组织的设立率也会提高。但关系密度越高,组织设立者之间为争夺有限的制度性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这又会抑制组织设立率。(2)制度行动者的规制对组织设立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是重要的制度选手(Institutional players),它可通过开辟新的组织生态位和修改制度内容等措施来支持新的组织形式。Russo和Michael(1995)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稳定的电力销售安排来促进私营电力公司的设立。结果表明,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设定进行正式的定义将导致组织设立率的提高;事先详细设定的固定价格合同将导致高的组织设立率;合同的标准化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设立率。因为这些规制均能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有利于稳定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此外,行业协会的存在能极大地提高组织的设立率。它表明集体行动是增强组织合法性的可行途径,合法性可通过集体游说而得以保护(Aldrich和Fiol,1994)。

3.组织设立的空间过程。地理空间之间的合法性和竞争性对组织设立、死亡和变化的影响是组织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1)空间竞争。空间市场定价理论假定,组织越临近,竞争越激烈(Schmalensee,1978)。公司进入一个地区时,总是力图选择一个距离现有竞争者最远的区位(Prescott和Visscher,1977)。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的进入,远离现有竞争者的区位选择越来越困难,最终将导致新进入者无利可图。在给定的范围内,公司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公司数量负相关。在组织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特定区域的组织进入率与其邻近地区的组织数量负相关。(2)空间传染。由于网络中个体之间的联系和相同社会角色的存在,创新容易在组织之间传播(Palmer,1993)。组织设立总是伴随着掌握现存组织形式知识的个体与缺乏这些知识的个体之间的接触扩散(Contact transmission)。接触扩散受社会网络的调整,当空间距离增加时,其密度降低(Pherson,1991)。组织设立遵循空间传染模型,即与现存组织的距离越远,空间传染对组织设立的影响越小(Hedstrom,2000)。在组织种群密度较低的条件下,特定区域的组织进入率与其邻近地区的组织数量正相关。(3)空间密度依赖。空间密度依赖模型试图说明,影响组织设立和组织死亡的竞争性过程和合法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空间意义和空间边界,其中合法性的空间范围比竞争性的空间范围要大。这是因为,合法性建立在现存组织关于建立、运营和交易的信息交换基础之上,不易受运输成本、法律和技术壁垒等因素的限制。而组织之间的竞争性则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运输成本的提高而逐渐削弱,且能通过法律和技术的隔离而得以消除(如贸易壁垒和标准的不兼容)。所以,临近空间互动模型认为,竞争效应主要发生在本地,合法性效应的范围更广(Hannan,1995)。

(二)组织成长理论

基于组织生态的经典组织成长理论是吉布莱特定律(Gibrat's law)。Gibrat(1931)认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在每个时期预期的增长值与该企业当前的规模成比例。在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在相同的时期内,其成长的概率是相同的,即企业的成长率是独立于其规模的变量。吉布莱特定律的两个基本推论是:(1)企业的成长是个随机过程,即影响企业成长有诸多因素,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预测;(2)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成长率并不因为各自的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吉布莱特定律忽视了组织的出生和死亡,对组织自身因素和行业环境因素也缺乏考虑。为了完善吉布莱特定律,Evans(1987)以1876至1982年美国制造业为例,研究了企业成长、企业规模、企业生存年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结论是:(1)企业的生存能力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已存活下来的企业成长率随着其规模的扩大而下降。(2)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随着其生存年限的增加,其成长率会有所降低,但生存能力却随之提高。Dunne(1988)等对单厂企业(Single-plant firm)和多厂企业(Multi-plant firm)的研究证实,单厂企业的成长率随着其规模扩大和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对多厂企业,其净成长率与其规模和年龄同步增长。McCloughan(1995)的研究表明,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公司组织成长的可变性降低,且组织成长率是自相关的,这意味着如果公司在某年内高速成长,则其在次年高速成长的可能性更大。总的行业进入率和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Sutton(1997)对组织成长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公司成长率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在组织种群的动态背景下,组织生态位对组织成长策略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根据MacArthur(1962)提出的R-K选择理论,组织成长的策略可分为R策略和K策略。其中,R成长策略是一种变态繁殖策略,它指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Per capital rate of increase)的选择,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通过产生大量变态的后代适应不稳定的环境。当组织的生态环境不稳定时,组织种群通过生产多种局部性质不同的个体占据组织群落空间的不同生态位,以保证组织种群实现动态平衡和增长。K成长策略是一种饱和策略,它指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表现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组织种群在稳定环境下的环境容量,以达到更高的饱和密度。当组织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时,组织个体通过改善组织内部要素的效率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保证组织个体能从单项资源中获取足够的成长支持。

(三)组织死亡理论

组织生态学将个体组织的死亡视为组织种群的自发调节的结果。当组织数量低于最小能生存种群水平时,现存的组织都将死亡。个体组织的死亡是组织种群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和进化机制。

1.组织自疏(self-thinning)。种内竞争的确是影响组织死亡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导致死亡。Hannan和Freeman建立的规模性本地化竞争模型认为,种群中大规模的组织会对中等规模的组织产生威胁,但不会威胁小规模的组织;中等规模的组织在与大规模的组织竞争的同时,还容易受到小规模组织的攻击。大规模组织出现的同时,中等规模的组织会衰落,而小规模组织则蓬勃发展。种内组织专业化程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种内竞争的主要因素,Carroll建立的资源分割模型说明,大型通用性组织市场竞争的集中会提高它们死亡的比率,但会为小型专业性组织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美国报社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随着竞争范围的集中,大型通用性组织的死亡比率提升,而小型专业化组织的死亡比率下降。

密度效应是制约组织死亡的关键因素。最后产量恒值法则(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表明,不管初始组织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特定组织种群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在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产量随着组织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超过一定程度之后,最终产量不再随着组织种群密度而变化。在高密度情况下,个体组织之间对资源的竞争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个体的成长率降低,规模变小。这表明在组织种群中存在明显的自疏现象。即如果组织种群密度进一步提高且组织个体继续成长,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到个体组织的存活率。企业并购就是企业种群通过个体企业的死亡来提高企业种群存活能力的自疏行为。

2.ALLEE效应。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种群规模适合度,规模低于最低适合度的组织种群不仅不会给个体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最终还会导致该组织种群的灭绝,即ALLEE效应。ALLEE效应表明,在客观上存在一个最小能生存种群水平,单个组织或小组织种群难以应对环境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此外,小组织种群常常面临建群者效应(Founder effects),如果建群者数量很少,或某个大组织种群由于自然因素等原因而数量锐减,即经历了所谓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s)的打击,则近亲(Inbreeding)的机率将大大上升,加上遗传变异的作用会导致组织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匮乏,最终将关系到该种群的生死存亡。

3.程序性组织死亡(Programmed organizational death,POD)。组织生态学认为,死亡是种群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组织种群来说,组织个体正常的成长和组织数量稳态的维持是依赖于种群内个体组织设立和死亡之间的动态平衡来实现的。因此,从组织种群的水平上看,组织死亡具有某种程度的主动性和意识性,这样的组织死亡可称为程序性组织死亡。当生存条件不利时,一部分组织以不影响其他组织生存的方式而死亡,一方面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另一方面,死亡组织自身分解的产物为周围组织进一步提供了部分营养来源,从而为其余个体创造相对“充裕”的生存环境来维持本组织种群的生存。POD的存在使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组织种群的个体数量与生存环境之间可以达到相对的平衡,最具生命力的组织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能够形成对应于不同环境的最佳组织数量,从而在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具有更大程度上的适应性,有可能形成较具竞争力的组织种群。

三、组织生态学的发展方向

组织生态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进入、组织退出、组织存活率、组织设立和组织死亡率等方面。此时,组织变革未被纳入到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Carroll(1987)认为,适应性变革(Adaptive change)很罕见,并受到严格的约束。绝大多数组织变革是组织选择和组织替代(Replacement)过程的结果,而不是组织内部转化和适应的过程。因此,该阶段组织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理论,而不是依赖资源依赖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适应理论。

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组织进化阶段。该阶段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如何影响组织的创建和死亡以及组织形式的变化。在该阶段,组织变革被纳入到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组织进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开始从选择性转向既定模型,比如从确定风险选择转移到新组织生存不利性模型,从选择的群体依赖转移到密度依赖模型。在第二阶段,适应与选择之间的关系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织生态学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进一步融合。

第三阶段是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组织演化动力学阶段。该阶段主要研究影响组织种群演化的各种因素。演化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制度理论、技术和创新管理理论等都被极大程度地吸纳到组织生态学研究中。如Lovas和Ghohal(2000)以生态学的演化观念观察了组织的战略变动,他们发现组织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本在战略演化过程中具有自然选择的力量,会引导战略的演化方向。Dobrev(2002)研究了1885―1981年美国汽车工业的演化,探讨了组织生态位与组织演化之间的关系。Agarwal(2002)整合了科技管理及演化经济学理论来探讨组织年龄、组织规模、种群密度等时间相关变量对组织死亡的影响。

目前,组织生态学研究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一是研究新型组织的生态学问题,如网络组织生态学和虚拟组织生态学等;二是将组织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形成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框架。如组织制度生态学、职业发展生态学和组织战略生态学等。

(一)网络组织生态学

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网络组织的快速成长会带来大量的补充资产、协调问题、合法性短缺等问题,会引起中介组织的兴起和死亡,这为组织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当前,网络组织生态学需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基于生物链原理的网络组织生成机理研究;(2)网络组织之间特有的“合争关系”(Co-opetition)对组织竞争性和合法性以及组织成长性的影响;(3)网络组织边界的开放性对组织设立、组织适应和组织演化的影响。

(二)组织制度生态学

新制度理论已成了组织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决定组织设立、成长和死亡的合法性、影响组织结构趋同现象的制度性同形(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等概念就直接来自新制度理论。反过来,组织生态学对制度理论的影响也日渐显现,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利用组织选择理论来研究组织形式的配置对现存制度安排的破坏和对组织――制度共同进化(Co-evolution)的影响;(2)利用生态位重叠理论和共生(Symbiosis)理论来研究组织之间对制度资源的竞争,以明确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生态学基础;(3)利用种群演化理论来研究制度演进的规律,以建立基于自然选择过程的制度演化研究框架;(4)以家庭选择(Family selection)、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和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为基础,研究进化利他主义(Revolutionary altruism)和本土利他主义(Vernacular altruism)的制度基础;(5)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来研究组织制度的分化和组织多样性的形成机理。

(三)职业发展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研究与职业研究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强。Abbott(1990)认为,职业内部的竞争和职业之间的差异在职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组织生态学的分析已证明,基于密度依赖的合法性和竞争性会影响职业的优势。当前,职业发展研究对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借鉴体现在如下方面:(1)利用组织生态位原理来研究雇员职业选择的策略,分析组织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生态位压缩对雇员职业发展的影响;(2)分析雇员密度、组织密度对雇员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建立密度依赖的工资决定模型;(3)利用种群动态原理来研究组织设立、组织成长和组织死亡对雇员迁移率的影响;(4)利用竞争性-合法性范式来研究职业演化和职业衰退;(5)利用种群结构理论来研究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的不均衡性。

(四)组织战略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对企业战略研究也能产生影响。Freeman和Boeker(1984)研究了种群动态的战略含义,并认为基于组织种群的实证研究能提高战略研究的水平。Carroll(1984)强调,报纸印刷业、酿酒业、音乐唱片业和书籍出版业等组织应采取专一化战略。Aldrich和Auster(1986)说明了年龄依赖死亡率和规模依赖死亡率的战略含义。但基于组织生态学的战略观与主流的战略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主流的战略理论强调个体组织对竞争与环境的适应,它要求组织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变革能力。而组织生态学的观点与此相反,它强调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发生在种群和产业层次,而不是在组织个体层次。组织战略生态学是一种社会化的组织理论,它认为进化动态会对具有结构惰性(Structural inertia)的组织产生有利的影响。结构惰性能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而组织变革会破坏结构惰性,并降低组织绩效。因此,组织战略生态学对战略的解释与高绩效的组织结构惰性相关。当前,组织战略理论对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借鉴表现在如下方面:(1)借鉴组织生态位定位模型来分析公司战略经营领域的确定,建立基于种群水平的战略选择理论;(2)将组织种群的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融入行业环境分析之中,拓展Potter提出的“五种力量”分析框架;(3)将组织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即稳定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与组织战略的发展态势设计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组织种群寿命周期的组织战略演化框架;(4)将组织生态位宽度模型与组织战略类型设计结合起来,分析通用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设计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参考文献:

[1]Freeman & Hannan,1989,“Commentary and Debat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425-440

[2]Amburgey,Terry L,Rao,Hayagreeva,1996,“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9:1265-1287

[3]Baum,Joel A C,Mezias,Stephen J,1992,“Localized compet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ailure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1898-1990”,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580-605

[4]Joel A C Baum,Paul Ingram,1998,“Survival-enhancing learning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 1898-1980”,Management Science,7:?996-1017

[5]Haveman,Heather A,1993,“Ghosts of managers past:Managerial succession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864-882

[6]Baum,Joel A C;Oliver,Christine,1996,“Toward an institutional ecology of organizational found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1378-1427

篇9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绿地系统、斑块廊道基质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地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努力,但在城市总体发展上仍然赶不上城市中人工环境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步伐。由于人口源源不断的向城市集聚,城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关系被极大地改造或破坏,环境问题逐步恶化,污染、噪音、拥挤等都充斥着我们的周围。因此,人们对城市的景观设计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开始明白运用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1.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一词的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首次提出的。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其经历了思想酝酿阶段(德国著名地理学家E.纳夫称之为史前阶段,时间是19-20世纪30年代)、概念形成阶段(1939年)、深入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等四个阶段,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综合学科,其内涵和外延已相当广泛。

景观生态学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内容概括为: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四是,景观规划与管理,即根据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作用,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对策。

1.2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是景观生态学中对景观结构的描述,是将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3种基本类型,来描述景观的组成、结构、格局、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并将景观规划管理看作对这3类成分的调节和控制。

斑块是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的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其大小、数量、形状和格局都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侧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类型有河流保护型廊道、生物保护型廊道、环境防护型廊道和游憩使用型廊道等;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接度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的迁移。

2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与廊道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城市绿化用地, 其整体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 并在城市中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职能。现在的绿地系统往往与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相结合, 将城市的绿化用地、广场、道路系统、文物古迹、娱乐设施、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因素统一考虑。不同的系统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系统功效, 绿地系统的整体功效应当大于各个绿地功效之和,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是相对稳定而长久的。

3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来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使城市的绿地景观符合生态学意义,有助于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问题。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从区域范围角度看,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在较小尺度上,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而构成。在其中,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绿地系统规划中包含有城市公园、植物风景区等各类绿色斑块,以及各类作为环境资源走廊和种植走廊的江、湖、河岸绿带或其他防护绿带。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绿带如林荫道、沿河绿带、防护林带等绿色走廊互相交叉相连,形成绿色网络,起到基质的作用,充分发挥着其动态控制能力。

其一,利用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依照面积大小,将城市内各类绿地斑块进行合理调整。大中型的绿色斑块作为城市的“绿肺”,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小型的绿色斑块作为大中型绿色斑块的补充,可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石”,改善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三种类型的绿色斑块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城市绿地系统中,使得物种呈现多样性,其物质、能量和生物的有效循环和流动,构建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生态效益。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应尽可能增加城市中绿地斑块的数量,修建不同功能、不同大小的公园、游园;加强对居住小区的绿地斑块的合理规划;保证城郊自然风景区、森林等大型绿地斑块不被破坏,与城郊农地共同形成城市的生态保护区。

其二,城市绿地系统中线型绿地主要由城市道路系统、防护林带、滨河绿带等组成,其除具有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外,还起到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在进行城市绿地廊道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及其他条件,在城市各组团以及不同功能区之间建设一定规模的绿化隔离带,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必须尽可能的建设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作为城市防尘、防噪、防污、治污的绿色生态屏障。连通性好的城市绿色廊道能在夏天引入凉风;冬季能防止寒风的侵袭。所以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绿色廊道必须成网状分布,连成一个系统。

其三,根据景观生态学基质理论,基质作为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控制作用也最强的景观要素,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通过提高各类绿地的品质和连接度,加强绿地的建设,合理调整块状绿地、绿带(廊) 与基质的空间布局,促进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并借助绿廊将城市内部的绿地与城郊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不仅有利于城镇空气库存与外界的交流, 引入外界的新鲜空气, 缓解热岛效应, 改善城镇气候, 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并促进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持自然群落的连续性,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相处。

四.结语

顺应时代的发展, 通过城市空间环境的合理组织, 使得景观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营造一个符合生态良性循环、与外部空间有机联系、内部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并朝着健康的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前行。景观生态学理念应当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 .城市规划,2001.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

篇10

1.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其研究目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环境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环境伦理学、自然美学以及景观美学。环境美学要求物质条件既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条件,又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现主要针对的环境为自然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包括:风景旅游区以及周围建筑等;室内环境包括:房间格局布置、室内设施等;室外环境包括:街道设施、周边绿化等。总之,环境美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美学的突破。

2.生态美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在研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生态美学就生长在这个结合点上。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二、从文化立场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西方环境美学是中国生态美学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参照。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都是以保护当代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早在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就发表了《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赫伯恩也因此文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从时间上看,中国生态美学明显接受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资源。

然而,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地区以及历史背景是不相同的。环境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当时,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逐步深化的时期,人们发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审美相结合,于是,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美学建设面对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

三、从字意学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字意学的角度来说,“环境”与“生态”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环境”(Environment)有:围绕、包围、围绕物等含义,明显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与人是二元对立的。而“生态”(Ecological)的含义则是: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其词头“eco”有:家庭的、生态的、经济的等含义。“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okios(“家”或“家园”)与logos(研究)这两个希腊词组合而成的。因此,“生态”一词除了有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等含义,还有居住、家园、逗留等含义。

四、从美学内涵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美学内涵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者中,生态美学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了人类一百多年来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探索成果。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生态的科学关系,经历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苦痛教训。事实证明,人类作为生态环链中的一员,与所有包括在内的物种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因此,“生态中心主义”的绝对平等观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即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综合与调和,汲取二者的有利因素、摈弃二者的不利因素。生态美学也正是以这种“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