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城市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城市的特征

篇1

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生态型城市是古人融合对人与自然的崇拜,探寻安居乐业理想城市模式的重要方法。它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对当今生态型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生态城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拓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有的同志把生态城市理解为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生态城市必然是一个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而绿化非常好的城市不一定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它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情味,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勃勃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一个有绿色点缀的居住环境,而且是关心人、陶冶人、以人为本的聚集地。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每代人都要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为后代负责,通过发展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人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人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人类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今天,人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的任务和新的更高的境界,也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的发展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途径转向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到最终实现人与人和谐。

3.自然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好形式

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系统圈,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它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其内涵、发展思想、理论基础与生态城市基本一致,差别仅仅表现在生态化水平和程度上的差异。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相比,生态型城市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将生态学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生态型城市。所以说,生态城市是理想的居住场所,也是具有现代化的、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包括发达的交通体系、迅捷的信息网络、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发达的污染处理设施和技术、完善的市政服务系统,等等。

4.多样化的社会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集合体。一个城市要成为一个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在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中,各种关系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城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公众要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包括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居民身心健康、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生活满意,有一个自由、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载体丰富,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化与经济融合一体,共同展现着城市的生态特征,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生态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型城市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生态建设,它是建筑、文化、园林的有机结合,并在经济、文化及技术等层次有着深刻且多层次叠加的内在关系,所以也就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特征。

1.和谐性:生态型城市的核心

和谐是和外在形式无关的,所有事物的本质。它是存在于经济、社会、环境、居民四者之间的和谐,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生态型城市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既是和谐的支配者,也是和谐的最终受益者,人与自然环境、城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其中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做每一件事都应充分考虑人对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评价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不能以环境影响来制约人的可控行为,进而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该说,人类只要有活动,就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正如早在6000年以前,两河流域就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土地质量下降,我国渭水流域的水土流失,今天的撒哈拉沙漠,当时绝大部分只是干旷草原,是此后的放牧导致了持续的沙化。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时也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所以,我们在谈论人与环境的和谐时,是以将人类的活动控制在以不打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链条为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只要把握住这一底线,就能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存在的城市。

2.整体性:生态型城市的要义

城市是生物圈内人为的、为人的,并且经过人工修饰和创造的生态系统。生态型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生态型城市建设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我国,城市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擎,也是一个由居民与居住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成的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理区域中的全部生物与物理环境的统一体,其统一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居民的生存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居民的生活和生存带来障碍,人与整个生态系统组成了统一体;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之间都存在着生态学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人之外的生态系统本身也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两个统一体交互存在的外在表现,也就成为生态型城市的表现。虽然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但这一生态系统与地球生物圈中其他的自然生态系统有很多差异,它是因人口高度集中,人类活动起着支配作用,并且为人的健康幸福而运行的人工生态系统。此外,这种统一还体现在环境与发展的统一上,生态时代是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时代,生态化社会是体现这一时代精神而建立的新的社会状态。

3.持续性:生态型城市的基石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城市;基本特征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之最大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各国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我国低碳城市的概念是由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的主题报告中率先提出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3 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方伟坚 (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4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行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定位,构建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并融人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4.1 理清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二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都是侧重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低碳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概念之一来进行阐述。

4.2 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我们应该将其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

4.3 细化碳排放核算和模拟方法

定量分析和测算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4.4 合理量化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由概念到可操作的关键所在。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一方面需要注意尽量使指标体系简化,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控制和可操作性。此外,指标体系还应具有可考评性,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可进行有效指导。

5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5.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

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5.2 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 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5.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 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5.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6 低碳城市规划的建议

在进行低碳城市探索时,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做出充分的战略评估,结合城市自身特征,确立低碳发展的思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单不能盲目模仿现有模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解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问题联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ecological city spac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d with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ecological city space structure in design and use of comm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summarizes some advanced ecological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odel.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Spa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城市是人类生活极其重要的载体,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对于生活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因此如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的关键性问题。生态城市主要是在现有城市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理论以及先进的技术以及手段进行优化升级,在现代文明时代形成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可以说生态城市是生态系统与居住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是时代赋予现代城市的一种全新功能。

我国在20世纪开始着手研究生态城市的建设等问题,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成的指导方针与和方法体系,即建立以社会、经济、自然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而言,它必须满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只有将社区内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良性循环。在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过程中,需要始终以生态性能为主体结合整体环境与建筑相关的设计和管理要素,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环境水准和生活水准,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居住社区。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还重视对人们居住地各种非自然物质构成环境的生态作用的认识,即重视住宅以及多元化的生活区域设施环境的作用。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目标就是强化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主导作用,加强城市的自我协调能力。合理高效的利用物质能源与信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并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最终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生活的最优环境。

二、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由于城市的地域空间十分有限,但同时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形成了不同功能分区(如下表1所示)以及同类活动高度聚集等特点,而且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区域化空间急剧扩张,势必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能够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生态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问题。

功能区域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行政区 文化区 工业区

代表机构 金融机构、大型公司总部、现代化国际贸易中心 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超市以及娱乐场所 住宅楼以及服务性设施 政府、法院以及检查院等行政办公楼 学校、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展览馆等 工厂以及产科技业园区

景观特征 以高层或者超高层为主的建筑群密集 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密集的住宅楼 密集的办公楼 具有一定风格独特的建筑 具有一定规模的厂房等其他建筑

表1 城市功能区特征

在研究基于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的过程中,采取区域相关性、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生态城市的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土壤等指标,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生态城市敏感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最佳的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可以将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划分成优先开发区、引导开发区以及重要保护区三大部分。其中优先开发区是指城市的地生态敏感性较弱,可以用于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外延的经济建设;引导开发区是城市在一定生态保护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引导以及对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控制;重要保护区是指生态城市的敏感性较强,整个区域具有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屏障等生态防护功能。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就以生态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对城市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分配,在对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生态过程的稳定性为根本目的,并且对一些生态系统较为薄弱或者是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图

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是指在顺应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在城市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下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开放式的复合系统。城市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着各种独特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所以对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应该采用动态开放的设计理念,不断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功能的变化以及人们的需求。以下就对几种常见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进行探讨:

(一)中心集中式

中心集中式的空间优化模式主要是指从区域中心开始,以辐射状向和去向不断拓展的模式。这种空间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城市的核心位置较为固定并且突出,整体布局能够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以及完整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中心穿越交通的压力,并且便于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但是中心集中式的空间结构的缺点在于城市功能区域相对较为混杂,不利于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组织,而且中心集中式强调均衡发展,弹性小,对于一些存在特性差异的区域则会起到一定得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中心集中式空间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布局、区域性差异以及经济建设等各种客观因素。

(二)中心分散式

中心分散式的空间优化模式主要是指围绕一个核心区域在周围形成多点、分散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中心分散式与中心集中式的区别在于它不强调核心周围的均衡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经济特点突出或者某些新区的快速发展,而且具有较强的中心流散性,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心压力,对于组织生态城市绿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中心分散式的空间结构却无法突出城市的中心地位,而且较为分散的结构也不利于各区域间以及城乡间的交通联系,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三)沿江集中式

沿江集中式的空间优化模式主要是指沿江河的走向进行布局,顺式发展,形成集中连片的发展格局,这种模式能够分利用城市交通走廊的基础设施,所以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便于未来向着大规模城市的方向进行发展。但是沿江集中式的缺点在于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狭长的圈层状,城市功能区域相对较为混杂,不利于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组织,而且还不利于建筑用地与交通用地的相互协调,干扰性较大,存在较多的不经济性因素。

(四)沿江分散式

沿江分散式的空间优化模式主要是指沿着江河呈现出狭长分散的空间分布,形成中心组团加组团的发展格局,这种空间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所以有利于组织安排城市生态绿化系统。但是沿江分散式的空间结构却淡化了城市中心地位,同样不利于各区域间以及城乡间的交通联系,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心不适应于进行大规模发展的城市。

总之,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的选择上,需要因地制宜,符合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遵循《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保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加强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是对生态城市的敏感性以及安全性、生态系统质量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对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与升级。它体现了生态系统地域形成过程与特征,是阐明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本地特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方向的方法,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主体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着居住社区的自然条件、水文条件、气象特点、地表结构以及动植物区等等。而且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特点,另外通过对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也是人们对自己理想生活环境的一种实现方式。在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城市主体的结构以及功能区域的划分结合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进行组合、分配,这其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进行人造或者人为地进行配置调整,更多的是需要融入多种生态因素然后在人为控制或者影响下进行设计改造。

参考文献:

[1] 祝宁,关崇.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杨宝玉.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J].安徽建筑,2006年05期.

[3] 王东建.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践与思考[N].郑州日报,2011年.

[4] 赵建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篇4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聚类分析;集群特征;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189-03

生态型城市是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中提出的。1990-2002年,分别在伯利克、阿德莱德、约夫、库里蒂巴和深圳共召开了5次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使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理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在人们对环境、资源日益关注的前提下,生态型城市建设必然会得到国家和公众的重视。我国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生态型城市建设,自2002年启动我国首个生态城市贵阳试点后,天津、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20多座城市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后续跟进城市也不在少数。随着生态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普及,相互借鉴与比较[1]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后续城市来说,已建或在建试点城市的评价、规范等经验与教训更是宝贵的财富。

1 生态型城市建设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参考城市或参考标准的选取还处于初始阶段,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较为权威的生态城市标准[2]。后续城市在借鉴试点生态城市的经验时,要么主观性地从地理位置相近性角度出发选取相邻城市的发展情况作为参考标准,或者简单地从经济发达、一般、落后[3]这一传统角度出发选取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作为参考标准。这种简单地以地域或经济发展水平标准来选取参考城市的方式并不完全合适,有时甚至会造成误解。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聚类分析方法,将代表性城市进行集群,分析各个群体的特征和标准,使得后续城市可结合自身的全方位条件,选取特征更为接近的城市群作为参考标准,以便其更加高效地建设生态型城市。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选取是评价的基础。需要从反映生态型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众多指标中选取一系列主要指标。目前,各生态城市的基础指标往往较多,不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大[4]。为了便于比较,采用主成分分析,在众多指标中选取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80%~85%以上)的主成分作为各生态城市的指标[5,6]进行分析(表1),通过计算筛选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5个主成分作为二级指标,29个指标作为三级指标,既比较科学地筛选了严格独立意义的几个主成分,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又减少了工作量。

3 对代表性生态城市集群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法[7]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它根据一批样本(或变量)数据本身的特性,按照一定的类定义准则,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归类,最终绘成一幅系统聚类的谱系图,再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最终分类结果。在这里就是分别对各代表性城市的主要因子数据作为观测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将代表性城市划分成不同群的过程。可科学地了解哪些城市状况相类似,以便于其他同类城市开展生态型城市建设时方便快捷地找到归属城市群,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同集群城市的特征,从而为后续跟进城市进行生态型城市建设时提供借鉴和评价的基础。

详细聚类分析过程如下:

3.1 数据标准化

对初始数据来说,不同指标有不同的量纲,为了便于比较,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采用平移·极差变化,即

x′ik=■ (k=1,2,…,m)

3.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按照传统聚类方法确定相似系数,建立模糊相似矩阵,xi与xj的相似程度rij即可得到模糊矩阵R=(rij),在此,采用数量积法,即

rij=1,i=j■■xik·xjk,i≠j

3.3 聚类

因模糊关系R必须是模糊等价关系才能聚类,而一般R只满足自反性(r=1)与对称性(rij=rji),不满足传递性。所以,采用“传递闭包法”将R改造成模糊等价矩阵R*,即t(R)=R*。对R*根据不同的λ∈[0,1]截水平分类,并画出动态聚类图。

4 实证分析

4.1 12个代表性城市的集群

选取天津、上海、厦门、长沙、广州、大连、贵阳、杭州、成都、深圳、绵阳、宁波等12个已建或在建城市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研究。从各省统计年鉴中查询相关数据,得到每个城市的29个指标的具体数值(鉴于篇幅所限,在此略去原始指标取值表),即为原始数据矩阵,为29×12矩阵。运用SPSS统计软件[8]得出层次聚类分析的树状图(图1)。图形左边代表进行聚类的对象,线条连接表示类别的合并过程。

4.2 合理集群数量及集群特征分析

根据聚类图,并结合生态城市的实际情况,可把12个代表性生态城市分为若干个群(表2)。相应的集群数量划分为相应的群,分群间能体现出不同的特征[9]。

分析12个城市的集群情况,将城市划分成11组的时候,贵阳和绵阳首先被归为一类,定义为A组,可见贵阳和绵阳最为相近;同样,将城市划分成10组的时候,长沙和宁波又被单独划出,组成B组;继续分成9组的话,广州和杭州又成为最接近的一组,令其为C组。继续再往下集群的话,天津(8组时)被归到B组;大连(7组时)、深圳(6组时)被归到C组;当划分为5组的时候,B、C两组合并为一组(称其为Z组);当划分为4组的时候,成都被划分到A组;当划分成3组的时候,厦门加入Z组;当最后划分成2组的时候,上海也加入到Z组。至此,A组成员有贵阳、绵阳和成都;其余9个城市全部为Z组成员。

由12个试点城市的归属过程可以看出,A、B、C 3个组最早出现,且在继续集群的过程中,使得其他城市纷纷加入,即数据证明这些城市大致可分为A、B、C 3个基础组。所以,在进行生态型城市集群时,A、B、C 3个集群的划分比较合理。当然,B、C组更为接近,在划分粗略的情况下会归属到一组,即合并为Z组。总结各组的特征见表3。

总的看来,以贵阳、绵阳为代表的A组,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有着天然的环境资源优势,对生态城市建设来说,其环境基础其它城市难以媲美。当然,同样由于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又有着较大的差距。后来归入到同组的成都也有着类似情况,只是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长沙作为内陆城市,既不占据天然的地理资源优势,也不具备高速发展的经济能力。但由于长久的历史积淀,使得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等各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以广州、杭州,尤其是随后加入的以上海为代表的C组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但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造成发展瓶颈,使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生活、自然环境的挑战。

4.3 参考城市及标准选择的实质分析

从上述生态型城市集群结果来看,地理与经济因素所占比重较大。这与传统的要么从临近城市,要么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参考对象的状况也是吻合的[10]。但从12个城市聚类的过程中仍可看出,仅从地理或经济两角度选取参考城市是不妥当的。

比如对绵阳来说,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于2006年启动生态型城市建设时,若直觉地从地理角度出发选取参考城市,则会倾向于选取临近的成都来建立参考标准。但从本集群过程来看,绵阳与成都确实具有相似性,但它在第一时间与贵阳划分到同一组。也就是说与成都相比,它跟贵阳有着更相近的基础条件。对绵阳来说,若选择贵阳作为参考城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更有实效性。

同样的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也是如此。对广州来说,与深圳经济水平相当、地理位置相近,但生态型城市建设却与杭州最接近。对后续生态城市建设来说要特别注意进入直觉地以地理或经济水平作为选择标准这一误区。

因此,本研究认为参考城市选择的实质是目标群的群集特征,地理或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其中的片面表现。即当包括地理、经济发展水平在内的综合群集特征相似时,才能作为理想的参考对象。确切地说,群集特征包括文中表1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主成分的主要指标。

5 结论

生态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选择参考城市很重要,本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了生态型城市参考对象。后续跟进城市在选取目标参考群时,更须关注相关群的综合集群特征,再结合其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后参照选定的目标城市群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文明指标进行生态型城市建设,必会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华荣,王晓鸣.基于聚类分析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分类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49-153.

[2] 白 杨,黄宇驰,王 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3] 陈 辉.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1-15474.

[4] 王 伟.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41(4):715-718.

[5] 王 艳,曹俊茹,孟庆娟.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城市生态健康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211-3213

[6] 王 艳,曹俊茹,孟庆娟.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1):4524-4527.

[7] 郭 科,龚 灏.多元统计方法及其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8] 张文彤,董 伟.SPSS 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引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镇化有力推动了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却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诸如城市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挤、文化缺失等,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现代人们开始重视环境,并在努力探索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方法,生态城市概念也随之出现。生态城市强调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在规划城市过程中树立生态城市理念已经成为时展的需要。同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2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生态城市要统筹兼顾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空间布局及自然环境等,要充分运用各种物质、能量及信息资源,充分体现和谐发展和稳定发展的特征,进而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的进步相协调。和以往传统的城市相比较,生态城市有其独特的特征:第一,生态城市可以理解为一个高效率运行的流转系统,它以基础性设施设备为支撑,给物流、人流、能源流及信息流运作提供条件,从而加快各种流动运行,降低城市生态污染与经济损坏;第二,生态城市是一个具有较高效益的转换系统,生态城市可以实现少量的自然物质投入,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出,并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第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生态城市不仅要实现环境优美,还要保持在整体协调的秩序环境里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生态城市不仅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还重视城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行城市建设一定要运用自然生态基础,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与提升,并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

3生态城市的设计规划原则

3.1转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设计生态城市一定要转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将降低碳排放量为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中要节约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建设城市交通系统、建筑系统等活动中坚持循环再生和自然生态制衡的规律,时刻遵循低排放、低能耗的本质,运用生态理念分析并解决环境、能源及废弃物处理等各种问题。

3.2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城市设计要坚持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坚持生态优先,有效利用自然条件,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破坏,使城市和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延续环境保护。设计各类自然景观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不断完善其生态功能,提升基础设施的景观效应、生态效益及共享性。

3.3注重产业结构优化

建设生态城市要正确引导各产业发展,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和市场发展需求,渐渐将产业从消耗能源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结构,形成低碳产业链,建设科技型的支柱产业,特别要发展重点项目,使重点项目带动服务产业、文化产业等向低能耗、绿色产业方向发展。

4生态城市的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的总纲领,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与前提。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含有很多方面,例如:技术体制、自然环境、减排目标、交通系统、城市人口容量等。建立技术体制主要是根据碳减排的潜力,寻找适宜的节约能源技术、新能源开发等低碳技术,进而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概率,提升风能、氢能、太阳能及地热能的运用比率,使自然的生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断调整各能源的结构,迅速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建立技术体制还包括推行碳汇机制,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利用与开发城市的草地、森林及各种湿地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植树绿化、节能环保等技术;设计减排目标要合理利用生命周期法、实测法等测算碳排量法测算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碳排放量,进而深入分析碳减排的潜力,研究减少碳排量的途径,合理规划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设计自然生态环境要树立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观念,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减少市政工程的工程量,方便排放洪水,降低基本建设工程成本,同时,改善周围环境质量、调节气候。城区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留湖、河、塘等,把一些地段挖成人工河道,尽可能保留原有点,合理配置沿岸绿化;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碳排放量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变大。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加深及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各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较大的人口规模引起城市用水、用地和环境等较大生态负担。城市局部气候会受到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出现各种变化,严重时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设计城市的人口容量时,要结合国内外其他生态城市经验,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深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对人类碳排放量产生的影响,进而规划出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的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规划含有能源供给、交通工具及道路布局模式,设计交通系统时,要把用于发展低碳的资金投到节能交通工具的研发和使用中,与此同时,研究可以回收和处理交通工具排放气体的电动机技术。结合能源结构情况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征收碳税等手段,根据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物的含碳量合理征收税费。在日常生活中,多向人们宣传绿色公交理念,使人们树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提倡运用功能重构、空间感紧凑的交通模式,近距离范围内运用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远距离时运用公共交通。

5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正在改善,整体正处于恶化,环境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具体表现有沙漠化快速扩展,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森林资源正在锐减,草原退化不断加剧,水体污染较重,垃圾包围着城市,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致使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将这些原因归为三个方面,即:工业化的压力、人口压力和市场压力。工业化压力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较晚,要快速发展经济,难免以环境高代价、资源高消费换取的,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迫使人们为了生存,要开荒毁林,破坏植被,获取其利益,而获取利益的各种活动远远超过了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

6结束语

生态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应对转型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现如今,城市面临危机越来越严重,必须合理规划生态城市,深刻理解生态城市内涵,坚持各项规划原则,结合低碳经济、生态思想的理念,建设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梅.生态城市规划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田芮.浅析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原则;规划;设计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政府逐渐展开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设定一些生态省、市、县、村进行试验点,进行生态建设,使我国的生态规划建设工作在全国内蓬勃开展。下面我们就针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事业的发展,指出其基本概念,规划的原则以及内容,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的建设规模、建设布局等都和城市的规划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今的生态城市的规划就是以建设生态为目的,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发展结为一体,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理论作为知道,运用科学的手段去建设出最适宜人类居住、社会发展和自然得到保护的城市环境。

三、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可循,在既定的原则指导下去进行城市建设的工作才能够达到目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讲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一)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它是人们生活、工作等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建设必须要站在长远的利益上,同时城市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那么城市的规划就应当根据城市的发展步伐而不断的进行方针改变,在规划的时候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另外对于城市资源的利用也应当遵循成长性的原则,否则将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注重城市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等物质和精神的建设。

(二)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对空间和营养等因素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第二,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尽管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本质上的区别不是很大。

(三)承载力原则

承载力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系统对人们长期生活的承受力的水平,这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做好其规划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城市的人口承受力,城市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增加多方面的消耗,过多的人口不仅会造成的资源的不足,还会产生大过多的垃圾量,人流量的加大,必然形成管理的难度。其次是城市能够承受的生态能力,这就应当从城市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从全局去把握生态的建设。再者是对城市的产业结构的维持,要构建一个生态城市,就必须有着良好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低排放、低污染,减少浪费,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是环境问题的解决,在城市中一定的垃圾排放是必然的,做好废弃物的处理是城市环境的关键。要对一些可以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这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不能循环利用的资源要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以及人工的处理去解决。一个城市的自净能力和城市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的规模有着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绿化面积的规划,做好绿化工作,提高城市的自净能力,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四)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__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和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条件具有较大的不同,这也使得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特色。

(五)整体性原则

城市中的绿化、生活环境、资源等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依赖性、不完善性和不稳定,每个因素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对城市的生态性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城市整体效益的实现,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同步发展。遵循整体性原则首先就是要把握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然后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在此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环境、人口、土地面积以及经济实力等因素。其次是要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根据具体的区域进行生态规划,不能盲目的对环境进行开采和利用。最后是循环再生与节能。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两者紧密联系,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

四、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要素的调查。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二)生态分析与评价。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评价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性能生态过程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认识和了解评价区域内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生态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过程分析; 生态潜力分析; 土地质量及区位评价; 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适宜度评价。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及规划目标包括对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方面。评价体系的建立是生态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要之处,这个体系能较为公平、客观的对城市的规划作出评价,最终使城市的建设在科学的规划体系指导下顺利开展。

所谓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还要明确规划目标和年限。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四)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首先是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__对策。区划的方法可采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其次是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出发制定好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环境要素的发展趋势、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状况的影响,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六)人口适宜度规划。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必须通过研究人口分布、规模、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男女性比、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人口流动等基本情况,从而确定近远期的人口规模,提出城区人口密度调整意见、提高人口素质对策以及实施人口规划对策。

(七)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产业结构不仅表现在3 个产业的比例关系,还有生产工艺合理没计的问题,即在功能区( 工业区) 中要设计合理的“生态工业链”,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调整、改善老城市产业布局、搞好新建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

(八)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将治污与绿化、美化相结合,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气候、环境特征等,合理组织绿地,制定出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研究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绿量( 市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人均公共绿地等) ,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绿地、水面自然相融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九)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很多都是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问题突出,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要建立生态城市,就要在规划中以国家土地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根据城市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环境的现状,对城市的土地资源、水、和动植物物种做出合理的规划,并拟定相对的保护措施。

(十)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对策研究。目前,从城市环境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已有9 项有关规定,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企业环保达标制度”。国家有关部门自1995 年开始又陆续颁布了有关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的文件,这些法规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施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各地在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仅有这些国家的有关法规条例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补充规定,并建立健全执法机构。

篇7

关键词:城市建筑 规划设计 生态化 布局创新 遵守原则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050-01

城市建筑规划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设计理念。城市规划必须要做好更好地继承昨日、创造今日、预见未来的要求。城市建筑规划对于一座城市将来的发展、壮大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开始在规划设计上做到不好,就可能导致日后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很难所有突破,导致城市的发展空间被限制。因此,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特别注意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城市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以科学、发展的眼观来掌握一些重要的设计要点,以保证建筑群落在整体规划设计中,能够做到统一、协调。真正让城市建筑融入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和谐、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计体系来能够促进城市建筑规划工作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地,城市规划应该特别注重整体下隐藏着个体特征,因为个体是组成整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整体魅力之所在。

第一,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点之个性化。

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渊源、地形条件、自然环境等等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些不同点为每座城市提供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要点。因此,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要点应当是充分认识到城市个性化问题,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特征来进行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

突出城市的个性化,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

围绕个性进行来建设特色城市,应该做到尊重城市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特征。比如说,沿海地区可以将城市建设成海滨城市,而内陆地区就不能进行海滨城市建设。再者,很多地区存在众多风景名胜或者自然景观,那么,在城市建筑建设时,应该更好地与这些自然景观或名胜古迹相互照应,使城市建筑与这些景观相互协调。

2 打造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

城市应该是文化的容器。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该把这点优先考虑进去。人文气息对于一座城市的规划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文气息可以为城市增添许多名声和光彩。比如说,提起法国,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与“浪漫”这个词连接起来。“浪漫”是法国人的人文特征标志之一,而这种人文气息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将人文气息作为一个要点考虑进去,人文气息将为一座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3 处理好建筑的继承和新建关系

打造个性化建筑特色城市时,不能够打破原有的建筑风貌,应该做到对旧建筑的继承和新建工作。只有合理规划建筑的继承和新建工作,才能够使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整体更加协调、统一。做好建筑的继承将为城市环境空间的布局创造优势。处理好建筑的继承与新建关系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很大意义。因为城市古迹一旦消失,就无法再恢复。失去古迹的城市俨然失去了另一番趣味。对古迹的保护和发展也可以为城市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处理好建筑的继承和新建关系对于发展城市的个性化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创新发展的布局。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特别注重对布局的创新设计。城市布局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建筑体系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城市布局一旦敲定,在日后就很难再重头做起。因此,布局的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是,要对布局进行必要的创新,城市布局虽然可以参照其他城市,但是,最终还是应该回归自身、从自身上寻找创新的突破点。照搬别的城市布局是不可能完全适合城市的布局设计发展的。在对城市布局进行创新上,应该充分利用现金技术、让知识和科技来推动创新。培养创新能力,要注重培育和增强创新意识,吸引优秀人才,集合更多的聪明才智来探索一条城市布局创新之路。

第三,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要紧密联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城市景观逐渐扩展起来。但是,现代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让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存亡。只有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城市才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时,应该十分注意现代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协调、尽量做到二者的平衡。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功不可没。生态规划应该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章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城市规划呈现科学、合理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生态规划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广泛考虑如建筑规划设计中,因此,站在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西方先进国家,致力于将生态规划重点考虑进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进程中去。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紧密结合,平衡发展的目标在于为人类创造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氛围,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第四,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几点原则。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做到几点科学、发展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满足整体性原则。这种整体性体现在建筑群落的整体性上。城市建筑应该在空间分布上满足整体性原则,也在时间上满足整体性原则。空间上的整体性原则主要考虑到,建筑群落在空间上的布局应该满足一定的整体性原则,建筑不要过于分散、不要东一栋建筑、西一栋建筑,这样就失去了建筑群落的整体性。另外,在时间上,也应该满足整体性原则。一个建筑群落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整,不要将一个建筑群落在时间上拆分成好几个年限来完成。

(2)区域分异原则。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应该做到按照区域有所区分。一座城市内部还将分为好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存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的异同点,因此,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区域分异,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如上文所述几点,归纳为:个性化、新布局、生态化、等几点。另外,在进行规划时,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上文代表性地提出了两点原则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篇8

“智慧城市”于2008年由IBM公司首次提出,在我国被认为推动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速度非常快,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领先也有不少城市,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武汉市、宁波市等,已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 “智慧”为人们创造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与完美的特性,但在实际的智慧城市化进程中仍可能产生“非智慧性”现象。如今关于智慧城市研究与实践存在着技术化倾向严重、与信息化城市概念混淆、生态环境因素考虑欠缺。因此,生态理念的提出,确定“智慧”与“生态”二者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必须将智慧城市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以“智慧生态城市”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以解决人口健康问题、商业系统的效率问题、交通拥堵问题、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能源问题以及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的挑战。通过这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促进城市的智慧化和生态化的和谐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提高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全面信息感知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提升公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一定义未提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对经济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一、智慧生态城市的概念

“智慧”二字包括常规智慧和应变智慧、道德智慧和自然智慧。首先是能力方面,智慧是指效率、竞争力、预见性、创造性,是人与社会融合发展的综合能力;其次是结构体系方面,智慧是由知识结构体系、智力和非智力体系、方法和技能体系等多个子系统的构成的错综复杂综合系统;角色关系方面,智慧是处理人和人、人和自然环境、人和地域等关系时,最大限度地整合竞争与协调的关系,沿用自然和生态关系的和谐,如智慧旅游减少了游客的盲目性,提高了旅游的预见性,促使旅游产业生态化。

智慧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智慧城市+生态城市”,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合发展的完整模式,是将智慧特征与生态特征融为一体并予以升华,以和谐作为其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起点,从经济上、生活上和管理上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通过上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路径,采取高新技术做为支撑对管理能力进行再升级,构建新型的商业模式和体系加强产业活力,最终全方位地提升城市的智慧化运作水平”。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硬件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互动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中人的行为的全面感知,优化和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实现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环境更加友好、资源能够更加地全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二、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一)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与发展进程

以智慧城市而言,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提出的《指导意见》,将智慧城市建设概括为: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本文认为,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是在提高城市的智慧水平和生态水平的基础上,将智慧与生态给予完美的融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图1)。

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两个角度(提升型目标和降低型目标)来确定。第一,将信息和数据最大化地转化成智力资源。智力资源包括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和科研机构,还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存在的有形资源,使转化过程消耗的物质、能源最小化;第二,将智力资源以极高的效率转化成城市的发展竞争力,使城市在经济、就业、水力、电力、道路建设、卫生、民生事业等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最小化;第三,将城市的发展竞争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自我完善能力和城市创造力,使城市发展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最小化;第四,将城市发展的自我完善能力和城市创造力转化为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使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维持成本最小化;第五,在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中为使市民的文明水平和幸福感指数提升最大化,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最小化。

(二)智慧生态城市模型

图1表达的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层次递进关系。一个城市的智慧建设可以根据的自身的发展情况,确定从哪个阶段介入;二是可以同时结合多个因素加以组合。同时,各阶段目标之间也存在着递进关系(图2)。通过本模型可以对智慧生态城市进行渐进认识,为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从理论上提供补充和完善,为我国城市制定差异化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三、智慧生态城市空间模型的构建

城市就象一个生命有机体,根据智慧生态城市的基本组成,搭建了智慧生态城市空间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是为了公众提供智慧服务,以信息流的方式将政府、企业和民众等各项数据信息需求传递给智慧管理中心,对智慧生态城市运营规划与管理以及高效建设起着助推的作用;其次,智慧管理中心是的最核心的部分,不仅对整个智慧生态城市实现自上而下的监控和管理,采用集体智慧理论,通过VR、RS、GPS、GIS等先进技术,将基本数据通过智能网络平台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过信息整合实现更加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与规划决策的完美结合,将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能够大幅度地提升。

智慧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统筹考虑智能技术与数据平台建设的影响,构建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空间。根据以上分析,搭建出智慧生态城市的立体空间模型,将智慧生态城市结构布局从整体上更清晰地展现。

(一)时间维度。时间维度记录了智慧生态城市从启动、发展和提升完善三个阶段,充分展示了智慧生态城市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二)思维维度。思维维度集中了人类的智慧,一方面开拓了全新的智慧生态城市空间,另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公众的服务需求。先进的终端设备捕获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共享,使公众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更上一层楼。

(三)技术维度。以技术支撑为保障的智慧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和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

(四)物理维度。智慧生态城市的物理维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城市物理架构,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供水、道路建设、城市交通、公共服务等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街道、自然景观、医疗等。二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城市全方位进行数字化管理生成的虚拟数字空间。

(五)网络维度。依托互联网而存在,主要包括网络和数据通信设备、网络空间以及网络软件支持,完成大数据的收集,实现资源共享,是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六)信息维度。智慧生态城市通过互联网把城市的各种元素连接起来,海量信息的流转和交换,结合大数据挖掘对大量数据和信息高度共享,实现城市资源物联,创造城市协同工作和生活环境,打破城市管理信息孤岛。同时,信息安全问题在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需引起高度重视。

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仅限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充分让公众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参与者,通知智慧管理中心设计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空间模型从多个角度描绘了智慧生态城市的基本形态。信息维度完全改变了城市运行模式和和管理形态,使城市资源进行整合;技术维度是信息与网络维度的保障,只有技术的长足进步与发展,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各个维度是在物理维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物理维度是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整个生态系统以思维维度为中心,即是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源头,也是终点。六个维度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从不同方面智慧生态城市全面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篇9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标准;原则

城市建设是发展永恒的主体,生态型城市规划涉及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两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城市发展方向。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但是目前在现代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之间缺乏有机的融合,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概念界定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生态型城市与城市规划标准二者的结合,生态型城市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整体和谐为目标的一种城市类型,是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性质与目标。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实现城市管理和规划编制的标准化而制定的准则与规定,来指导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就是将一般城市的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的准则、特征进行密切联系而制定的相关城市规划的标准,是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服务的。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构思

1.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与普通城市规划内容相结合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城市规划的,因此,要将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和普通城市规划内容进行统一,做到二者的严密结合。在普通城市规划中,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内容主要有规模预测、空间布局、功能分布、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开放强度等,生态型城市规划中土地使用的规划内容主要有生态容量控制、生态结构规划、生态园区、土地混合利用与利用的多样性、生态社区规划、生态绿地景观规划、公共空间、开发强度控制等。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交通和市政设施两块,而生态型城市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有公共交通体系、停车空间供应、人行友好的非机动交通体系、机动交通安静化设计、道路设施生态化、再生能源供应利用、能源资源供应量节约化控制、雨污分流等。其他城市规划内容不一而足,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而生态城市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最优化的人类生活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环境下诱发人的创造性与生产力,实现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上文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块详细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城市规划的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也有着很多交叉的地方。

2.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应相对应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就是“规划标准”与“生态”,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将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生态城市规划一般包括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规划目标的研究、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的规划标准主要内容有总则、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城市用地、城市环境卫生、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等几大方面。其中,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中环境容量与生态适宜度分析、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人口适宜容量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则等几方面与城市规划标准中的城市用地相呼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与城市环境卫生的标准相对应。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思中应该注重扩大内容上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加强在详细的规划层面二者的有机结合。

3.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

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是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服务的,而一般的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促进城市规划的标准化与法制化,二者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又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应关系,城市规划标准中蕴含的某些元素还是可以为生态城市建设服务的。笔者认为,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标准就要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标准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去,实现二者的结合统一。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虽然层次分明、指标刚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如只考虑环境生态较少考虑人的发展,只关注某个时间点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轨迹,计划性很强,针对性却很弱。城市规划标准随着不断的发展完善具备了容易落实、有法律保障、指标综合全面等优点,但是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关注较少。二者各有千秋,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时应将二者有效结合。

三、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三项重要指标

1.人性层面指标

城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人类、环境的共同发展,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更突出人性化、社会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规划指标一方面指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城市规划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外貌,还是一个城市散发出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因此,生态型城市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与表率,在规划时不仅要有社会指标、特色指标,还要有文化指标与历史指标。特色指标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只有有特色才能使一个城市脱颖而出。看一个城市,首先就要看这个城市的特色,如今的生态型城市,无论是科技、文化、体育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很多城市的特色都通过文化表现出来,因此城市规划的文化指标也备受重视,通过一些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里等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彰显一个城市的魅力。至于城市的人文性则在一些小的细节中体现,如基础设施、城市建筑、寻常街道等。通过一些手绘、雕刻来将城市的历史展现出来,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人文性”指标是生态型城市规划指标的一个新突破,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魅力,关乎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时代对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2.物质层面指标

物质指的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建筑的革新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的环境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沦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环境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水资源,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生产活动的必须品,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以及水污染的加剧,带来严重的用水困难,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自然资源的保护是生态型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准,也是其内涵的体现。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但是只有健康的发展模式才是长久之道,正如上述所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不合理的增长。在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中,我们应该采用内外结合的双线增长模式,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来调整经济增长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用完整的标准来规划城市的格局,促进生态型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

3.空间层面指标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要有空间意识,全面衡量世界与城市之间的利弊,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引进真正适用于自身的发展因素,加强城与城之间的联系。将城市规划的立体化与平面化相结合,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制定规划标准,全方位地为城市建设服务,创造空间的支持。

在全球城市的生态化进程中,生态型城市规划指标还是一种新兴事物,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它还有着很多的不足,我们应该将现有的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的建设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增加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沈清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城市规划.2008(04)

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72-1

0 引言

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冲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城市的园林绿化制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是城市生态建设和改善城市生存环境的重要环节。我国东北地区的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特殊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东北主要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部分农田绿地面积急剧缩小,不透水的建筑和水泥地面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东北地区城市变热,而热量交换能力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强,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纬度较高。通常情况下,常绿树木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同时,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如内蒙古兴安盟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7-2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以下。这种自然气候状况下,给城市的园林绿化带来不可回避的难题。

然而,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大连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9%,人均公共绿地达7m2,是第一批国家卫生城;沈阳城市绿地率达到了3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被国家评为森林城市;长春,赤峰等城市的园林生态建设也在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1 科学提高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质量

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早晚温差较大。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特点,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由于东北地区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这些自然气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大大影响了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提高东北地区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必须统筹好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对城市植物生态功能性及生态适应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对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做出科学的规划。

1.1 要统筹好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园林绿化大致可以分为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维护三个方面。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园林绿化需要城市的经济建设作为依托;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态建设又能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和谐发展。园林绿化与建设要融入到城市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1.2 城市植物生态功能性及生态适应性

选择适合东北地区气候特征的植物,是搞好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考虑到所选植物能够发挥多大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应,另一方面,也必须要考虑到所选植物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选择绿化植物要从东北地区实际气候情况入手。对于东北地区可以选择如乔木类的黑松、章子松、云杉、银中杨、水曲柳等植物。

1.3 对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做出科学的规划

对城市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性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城市生态建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园林绿化做出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测评。在采集完相关数据、指标后,可以采用专家评估的德尔菲法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不同时期的绿化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

2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讲究实效

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同时,城市的生态投入不会像其他投入那样在近期内取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可能的、因地制宜的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档次”。切勿生搬硬套,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达到低收入、高效益的目的。选择适合东北地区生长的植物,从分考虑到植物对东北气候适应性。

2.2 园林植物的技术管理

目前,城市对绿地的技术管理,属于市政园林管理部门,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单位、学校、公园等也有专业的机构负责一定范围的绿化管理。这些管理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切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从温度、湿度、阳光、土壤、空气等多个因素入手,注重植物的微小变化,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2.3 加大普及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城市的生态建设市民应该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只有全民动手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园林绿化与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意识,保卫城市园林建设的成果。提倡居民“见缝插针”把每一个城市局部绿化好。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城市中现有古木的保护,城市中的每一株古木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3 结语

影响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气候、纬度等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因素的努力,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手段,对城市进行绿化和生态建设。通过种种有效的措施建立生态良好的森林城市,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鲁敏,张月华.沈阳城市绿化植物综合评价分级选择[J].中国园林,2003,7:66-68.

[2] 徐涛.长春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问题析论[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