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耕文化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背景; 现代民族包装; 方法; 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 J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69-0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省份。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使得农耕文化在贵州各地保存较为完好。可以说,贵州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尤其黔东南,被列为世界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圈,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在一个艺术设计学科教师的眼里,这里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原生态的艺术设计元素。换言之,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民族原生态的艺术语言。
一、背景
“原生态”一词从自然科学领域借鉴在率先音乐领域成为流行语。近年来,原生态一词被社会学科广泛使用,诸如“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研讨会,文化刊物、生态博物馆、民族原生态旅游等称谓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不少民族原生态特色的设计作品,比如凯里市民族体育馆、公交车站、凯里学院新校区等设计方案。据悉,贵阳市中心即将建设“生态公园”事实上,现代的设计作品中应用民族元素比比皆是,也不乏优秀作品。
综观艺术设计史,传统与现代这两个相对概念从来就不是对立,而是相对的。传统又现代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艺术设计也早已不存在绝对主流的设计风格。风格多元化、多样化已成为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谈论传统与现代并没有多大意义。我要说的是,“民族”不等同于“传统”,“民族”同样可以“现代”。具体而言,“民族”的是风格、式样,而“现代”的是手段、思路、工具和方法等。本文据此提出“民族原生态艺术语言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问题,并以现代民族包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为例进行初步探索。
二、现代民族包装
(一)现代民族包装有三个含义。首先,现代民族包装设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一个构想,尚待建构和完善。其次,所谓现代民族包装设计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的手段、方法和技巧适用现在民族民间的设计语言做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现代”在此是时间概念,不是设计风格、思潮和流派,“民族”是地域性、地方特色和地方特产。再次,现代民族包装设计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或打造民族品牌,美化人民的生活,为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现代民族包装与普通包装有所区别。首先,现代民族包装的对象主要是民族产品,尤其是原生态民族传统土特产品。包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民族产品开发和利用,保证产品的地域特色、传统品质。其次,现代民族包装更注重民族原生态设计语言的应用。这种艺术语言非常丰富。有原生态材料,如粽叶包粽子,竹筒装酒,牛角酒,土法造纸手提袋;有民族原生态的某种艺术形式,比如用会址的造型包装茅台酒;还有一些特殊语言,如民族图腾、符号、方言等,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都是设计者需要重视、值得利用的。
(三)现代民族包装具有三种艺术特点。首先,现代民族包装具有民族性。使用民族原生态的艺术语言包装民族特色产品,地域性、独特性是其重要内容和特色。其次,现代民族包装具有传统性。民族特色产品都具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传统习俗和特殊传统的文化内涵。包装就应该尊重民族的传统,不仅要保护、传承,更要弘扬和发展。再次,现代民族包装具有兼容性。现代民族包装既强调传统也不排斥现代,要的是传统的优良品质和古朴的民族形式,不排斥现代的工具、设备、方法和手段。在保持自身特色之下,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式样、不同材质等可以取长补短。
三、方法
(一)实例分析。比如“凯里市公交车站站台”设计采用了侗族风雨桥的形式,“凯里学院新址规划设计方案”利用了苗族古歌传唱的“蝴蝶妈妈”的神话传说。据传蝴蝶妈产了12枚卵,由脊宇鸟孵化出保函人类始祖姜央和其他十一种动物,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开端,这个寓意正好与学校培育人才这种文化教育功能相吻合。
(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激情。作业多以各地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为包装设计对象。如“雷公山茶包装设计方案”、“包谷酒包装设计”、“参加贵州省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大赛”,“民族民间宴席酒菜肴的包装设计”等。要求充分利用民族原生态艺术语言,体现地方特色。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和利用民族语言,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本土文化。介绍并要求学生了解贵州本土文化、黔东南民族原生态文化。包括傩文化――农耕文化、文化(性文化)、夜郎文化(竹文化)、汉文化(安顺屯堡文化、锦屏隆里汉文化生态博物馆)等。推荐图书,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去感受民间生活,收获创作灵感。提示学生利用剪纸、刺绣等形式语言直接构成设计作品,借鉴民间建筑、器物模型,民族民间生活场景、场面等艺术语言。
(四)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手绘(素描、线描、水墨、书法、水彩、水粉、马克笔、彩铅等等)能力,电脑软件操作能力,摄影技巧等。只要能把传统产品保护得好、宣传得好、开发得好,使民族特色表现得到位,这就是包装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价值意义
(一)现代民族包装是现代包装多元化发展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原生态民族艺术语言在现代设计中应用是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现代设计风格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必然。现代民族设计发展具有肥沃土壤,使用民族原生态艺术语言做民族特色设计,树立民族设计艺术的奇葩。
(二)现代民族包装为民族而设计,为民族服务。原生态民族艺术语言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就会更多地关注民族民间生活。老百姓、农村人、城镇居民、农民也需要美化生活。民族地区有更值得我们关心的弱势群体。在进行现代民族包装设计教学中,我多次例举了“笨人煮酒”的案例,说明现代设计关注民族民间生活的重要性。
(三)有利于保护、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现代民族包装,强调原生态民族艺术语言在现代设计中应用。这个过程包含了设计者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不仅有利于民族产品的开发应用,同时包装本身也具有宣传得功能,也有助于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我们知道,很多物种在灭绝,不少文明成果在消失,许多传统文化在消亡。希望通过民族包装设计的推广,能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献上微薄之力。
五、结语
教学中发现,不少农村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产品有自卑感。总认为自己的东西很土,不够洋气,不好。事实上,很多民族民间的东西,其文化内涵远远超越表面的形式。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并且很可能回到各自的农村任教。我想通过现代民族包装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原生态民族艺术语言的价值和意义。把思想和方法传递到农村。包装民族产品,尊重民族传统,一方面可以宣传产品,同时也在保护、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为树立民族艺术的自信心,振兴民族设计艺术做点分内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2
1.1植物配置不适合广场气候
凤凰山海拔近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针、阔叶与落叶混交植物,山上树种有马尾松、柏树、栎树等,以柏树为主,一年四季常青,荆棘杂草共生.而广场栽种了800余棵香樟、皂角、银杏、水杉等高大乔木,红槿木等灌木4000㎡,草坪、麦冬14000㎡.由于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四周没有高大的建筑群遮风挡雨,终年处于风口上,广场植物栽了一批又一批,成活率却较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1.2土壤不适应植物生长忽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土壤里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而巴人文化广场在原页岩砖瓦厂的旧址上修建,烧砖将大量比较疏松的表层土、下层土取走,只剩下缺少养料的岩石层土,非常贫瘠,同时,属山地森林酸性黄棕壤,四川俗称石谷子,粘土少,石子多,植物难以生长.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凤凰山地貌特征,忽视广场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广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设计者缺乏对植物生态习性的了解,忽视凤凰山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异地移植银杏、水杉等再生树,导致许多银杏、水杉树在广场绿地中生长不良,极大地影响了广场绿地的综合效果,造成了绿化成本的成倍增长.
1.3植物景观设计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
巴人文化广场的一边背靠以柏树为主且四季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其余三边则是村民种的菜地及梯田,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而广场虽有成排的桂花树、成丛的银杏树、低矮的植物,以及现代草坪和麦冬等,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树栽花种草,华而不实,植物景观设计显得很生硬,与周围自然植物景观格格不入.
2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效果,结合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弊端,我们认为,其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一般性原则.
2.1经济适用美观原则
根据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原理,将广场的投入与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利益价值进行统筹规划,既要尽可能节约经济成本,避免奢侈浪费,降低资金投入,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合理配置各类植物,加强后期的管理与维护,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借各种植物独有的形状、韵律、色彩和香味,或者表现人的意志和品格,或者表现人的审美情趣,使人触景生情,赋予植物拟人化的品格.
2.2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乡土植物是在本土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从广场自然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周围自然景观要素和广场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植物,宜树则树,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如松树、菜地、梯田元素等,充分反映出广场特色.
2.3利用植物本身的文化属性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原则
在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表现、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在详细考察凤凰山植物特色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植物的文化美以及象征作用,充分利用植物的人格化特点,将巴民俗风情、巴文化内涵有机融入于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同时,充分利用凤凰山上本土植物的文化属性和四季变化的色彩,使广场的植物景观具有达州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巴文化特征.
2.4生态节能又师法自然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根据巴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规划,对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综合研判.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尽可能地合理利用植物,避免植物的浪费,还应重复利用现有植物,使植物循环再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适合广场土壤和气候的植物.同时,应遵循广场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既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又科学地处理好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寄生关系、附生关系等,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3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路径选择
植物景观不仅包括各种植物的选取,还包括各种植物的配置.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的设计表达,既要符合一般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而且还要考虑其本土性要求.
3.1植物景观设计与巴文化主题有机结合
巴文化是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灵魂.古代巴人以白虎为图腾,以洞穴为家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更练就出宛如山脊般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勇猛刚毅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豪迈豁达的心态,千年跋涉,百代传承,生生不息,既是达州巴文化内涵的根基,又是达州巴文化的灵魂和巴文化精神所在,更是达州巴文化的风韵和魅力所在.要从达州巴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入手,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条件有机结合,突出巴文化脉络的神韵,打造巴文化主题.植物景观又是巴文化的载体.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乡土植物是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如达州市的乡土树种松树柏树,是最能体现巴文化特色的植物,同时还是四季长青又长寿的乡土树种,永远代表崇高、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巴文化性格与精神风貌的概括提炼.又比如形态优美的斑竹、水竹,体现了富有气节、挺拔凌云、坚贞不屈的巴文化品质.将这些饱含巴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通过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表现技法,大力发挥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这些植物的形、色彩和线条等,用美学特征去设计创作植物景观,与广场上貔貅、汉阙和青铜虎钮这些具有鲜明巴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高度融合,共同体现巴文化主题.
3.2植物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1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以人为本、以乡土自然为本、以乡土植物为本,以完整的生态链作为设计考虑的终极内容,充分尊重广场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植物的生态特征.生长于每一气候带的生物群落具有适应于本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不仅体现在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而且体现在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还体现在群落植物种类的生理习性上.所以,应充分综合考虑广场处于海拔800米山脊的气候和土壤因素,植物景观设计尽量保持原有环境的自然状态,以乡土松树为主,再灵动地配置春夏绿色秋冬金黄色的山野茅草,是广场最合适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四季的变换,茅草由青色变为棕色,与山道粗犷的线条相配合,同时精心设计种植茅草的场地,一定会呈现出植物景观中山地野草那巧夺天工的形式美,将构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似乎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情感、态度以及人生理想.因此,广场植物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也可以通过创造一些自然的景观,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气息,同时还能够使广场与周围的小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应对高达几十米的光秃秃的似刀切一般光滑陡峭的断崖进行治理,或将其崖面打造成适合攀岩运动的项目,或将其平整种上爬山虎植物,使其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3.3植物景观设计与乡土植物有机结合
乡土植物既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又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之于奇花异草来说不仅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后期的管理成本较低,更能彰显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魅力.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的南边,凤凰山成片的松树柏树使之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所以广场植物配置首选应该是松树柏树,易于生长.同时,凤凰山有漫山遍野自然生长的毛茅,春夏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秋冬呈现出大片的金黄色,生命力非常旺盛,是凤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像俞孔坚提出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可以作为广场有意味的植物景观元素,通过加工和再设计,以新形式、新意蕴和新的时代气息,使之形成十年景观、百年风景、千年风土,给生活在达州的人带来亲切感,表达对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的珍惜之情,从而创造出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
3.4植物景观设计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巴人文化广场除一边背山外,其余三边是梯田和菜地,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与周边的农耕文化紧密结合,才能使之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给市民提供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提供贴近自然和内心需求的景观.如设置菜地、荷田、稻田等,这些景观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也低,不仅有利于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和丰富,而且有利于提高绿化水平,有利于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通过将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农耕菜地、青青荷田、水稻田艺术地植入广场中,进而采用现代景观设计表现手法,使巴人文化广场既具有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又具有体现参与现代农村生产劳动等功能.耕种传统在这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农耕文化可以得到活生生的展现;可以唤醒都市人对儿时田野生活的记忆,并获得休闲娱乐和亲历生产劳动的体验,使人们也多了一份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乐趣.
4结语
篇3
摘 要:在现代化快速变迁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也在经历着急剧的变迁。面对急剧变迁的村落文化,建立一种和谐、生态的村落文化是变迁中村落文化保存和创新发展的最好选择。束河古镇在文化生态的建设中,创造了“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束河经验。创造了民族团结发展、文化多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的典范。关键词:村落文化;文化变迁;文化生态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11-02村落是我国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时最基本的农民生存的空间,是特定社区居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全部环境的总括。村落文化则是指生活在村落中居民群体的自身构成(素质等)、居民的特定社会行为(外在的动作行为、感情、思想等)及其所创造的全部成果(物质和内在的观念的和非物质的),这些因素世代积淀下来,深刻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乡村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众所周知,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村落文化变迁中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丽江束河古镇介绍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束河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玉龙雪山脚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现有近1 000户人家,5 000人口,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传统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束河古镇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自明代以来,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古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拥有明代壁画、明代建筑大觉宫、清代建筑三圣宫等珍贵文物和建筑。1997年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最佳人居环境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据《木氏宦谱》记载,木氏祖先:“秋阳,于公元674年至676年为三甸(即今丽江)总管。”至唐德宗贞元年(公元785年),木氏祖刺具普蒙任丽水(即丽江)节度使。唐朝末年木氏先祖叶古年定居丽江坝的白沙,一直到明洪武封木世为世袭土知府,木氏在丽江坝统治了六七百年。束河古镇以青山为屏,大河为带,坐西面东,背风向阳。古街东西中轴线从聚宝山脚九鼎河石板桥起,穿过青龙桥,经过四方街中心,通向大研古城。整个古镇依托山水,靠山筑屋,房屋错落有致,村前巷头渠水汤汤,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既有田野风光的自然美,又有江南小镇的水乡风韵。夜市萤火、烟柳平桥、鱼水亲人、断碑敲音、石莲夜读、龙门望月、大觉宫、千年银杏是广为流传的束河八景。二、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分析(一)农耕文化元代以来,丽江纳西族地区已由畜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1383年,在改朝换代中稳定了丽江地区合法统治地位的木得在大研大兴土木,建造丽江府公署,从此,丽江的政治军事中心及商业文化中心,由白沙迁移到大研,从而形成了白沙―束河―大研三位一体的丽江古城的整体格局。随着大研镇逐渐崛起,束河古镇从商业文化退回农耕文化,成为历史的活标本。木氏土司为发展农业生产,从中原聘请工匠、技师等到丽江传播先进技术经验,如制铜业、皮革业、造纸业等。束河古镇曾以发达的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过去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1942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束河古镇的优点在于当初把纳西族的农耕文明保存得很好,青稞梁、宽大的河道、清冽冰寒的玉龙雪水组成了一幅悠闲自在的图。(二)纳西文化丽江纳西族自唐代以来,就一直与汉、白、藏、彝、普米、傈僳等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纳西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实现了汉文化与纳西文化的有机融合。纳西族东巴文化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圈的一株奇葩。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是东巴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世界唯一流传下来和活着的古文字。东巴文属象型文字类型,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主要用作书写东巴教经典,故称东巴文。东巴文虽然在民间并不普及,但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最古老的象型文字。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大约产生公元11世纪以前,为纳西族所特有,属原始宗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经》就是用象形文字写成的,堪称丰富的纳西族百科全书,全书约二万多卷,它记录了纳西的生活面貌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古老的神话故事、叙事诗、民谣、谚语等等,为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语文文字、宗教、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纳西族具有优秀的音乐传统,纳西古乐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三)茶马文化历史上连接西南“丝绸之路”滇藏贸易、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是千余年民族往来文明史的沉淀,它贯穿历史上的昨天,开启将来。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换“茶马互市”的贸易古道,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走廊,对纳西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丽江处于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地理位置,从滇南经丽江直达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丽江古城是滇川藏交通要冲,其发展历史与茶马经济息息相关。可以说古城与茶马古道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丽江古城是兴于商,盛于商,茶马古道创造了古城的辉煌,谓之为“马蹄踏出的辉煌”。茶马文化是束河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水文化《元一统志》通安州条载:“山半(玉龙山)数泉涌出,下注成溪,灌溉民田万顷。”明代丽江水利条件改善,水资源相当丰富,加上纳西族人民的改造利用,形成了良好的水利灌溉网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水是束河古镇的灵魂。古镇前环绕着九鼎河、青龙河、疏河三条河之灵气。束河古镇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今天的束河古镇新建了一个生态公园,新建“飞花触水”、“信马由缰”、“放水冲街”等10多个景点。扩建环套水潭三个,扩大水面积三倍。使“雪山倒映”、“鱼水亲人”等景观更美丽,又使龙潭水源面积扩大,储量倍增,流入古镇的活水更丰沛、更清亮。为了排除每年夏季洪水冲击九鼎龙潭水源的水患,在九鼎龙潭和疏河源头上修筑了防洪堤,修泄洪渠600多米,使洪水绕过水源区,免去了千年来困扰束河人民的水患。三、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机制探讨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理念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遗产经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被誉为“束河经验”。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分为三个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古镇核心区,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新城区与古镇的结合带。“束河保护与开发的设计方案”本着“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将束河古镇建设项目分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开发和新区配套建设三部分。
文物古迹是束河历史文化的象征。束河古镇对大觉宫和三圣宫及12院古民居作了重点保护,还对普查认定了的一二类建筑511幢,制定了保护措施。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投资对古镇内的明代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将束河完小这一老校舍建成中国第一个“茶马博物馆”,搜集收购茶马文物1000多件。通过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古镇,又增添了束河文化新设施。2009年束河古镇又在茶马博物馆内建设了“束河皮匠600年展览馆”,展出纳西皮革文物。束河八景中的龙泉寺、石莲寺都是土木结构。束河保护工程启动后,在旧地址,按旧模样重建了石莲寺。又对龙泉寺进行了修缮如保护。恢复了“龙门望月”和“石莲夜读”,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在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中,未砍一棵树,未拆一幢房。今天的束河,树绿草青,花红果香,清洁卫生,满目生机。山水、园林、建筑仍然古貌依旧,古韵犹存,使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主要体现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次是走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最后是通过建设旅游小镇,让当地的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土著居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束河文化生态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科学发展,保护与发展和谐依存;二是首先保护好生活在遗产中的原住居民的长远利益;三是长远规划,精心设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而不是文化垃圾。通过对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再现了束河古镇的人文历史风貌,恢复茶马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保护好古迹、民居,合理利用水资源,升华产业结构。在保护好古镇原貌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保护与开发建立起一种具有纳西族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在保护农业生态、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完成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改善提升纳西农民的生活质量。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归根结底是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元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结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促进了束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束河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集镇,发展为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另外,当地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使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发展旅游业,加快了束河古镇的城镇化进程。参考文献:[1]葛勇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落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15).[2]李庆真,谢丽霞.社会变迁中失落的村落文化[J].新西部,2009,(7).[3]刘歆,徐良.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毛丹.村落变迁中的单位化――尝试村落研究的一种范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0,(4).[5]唐踔.古村落及村落文化遗产保护[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王小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3).[7]吴小华.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2010,(4).[8]张华龙.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篇4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例增多,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在《初中生生命存在现状的调查问卷》中,有42.2%的学生对与逃生、防身等有关知识会经常关注,43.9%的学生认为在突发事件中应变不及时、自救能力不强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差,平时很少考虑或者注意应对方法。有44.8%的学生在过马路时,如果车辆较少时,那么即使当时显示的是红灯也会选择过马路[1]。可见学生关注或掌握的安全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当灾难或危险来临时,真正的逃生、防身技术才是根本。如果青少年具备了一定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则可以在遭受意外伤害时尽快进行紧急救助,避免因延误治疗时间而使病情加重,并将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教育已经不容忽视。
目前,随着生命教育的大力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生命教育,其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将生命教育纳入相关思想品德课程
比如: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一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中,安排了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第二课第二单元的“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共有六个单元:(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4)永不放弃生的希望;(5)肯定生命,尊重生命;(6)延伸生命的价值[2]。
(二)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活动以班集体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针对班上的某一倾向性问题,全班同学围绕生命教育相关主题而开展的活动,如《感恩的心》、《像花儿一样绽放》等[3]。主题班会活动虽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但这种形式往往只是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进行单方面讲授,并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教育的实质,收效甚微。
(三)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活动类别很多,但在初中阶段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有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育、环境教育、预防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六类[3]。但是很多学校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活动仅仅关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开展过程流于表面,忽略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不易激发学生对生命内涵的深刻认识,致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
二、生命教育探究活动理念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凯斯西楚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正式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的模型:活动(体验)―发表―反思―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式学习理论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目前,体验式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与之相应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也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认可和推崇[4]。
三、生命教育探究活动设计
所谓探究活动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与学习活动。[5]
基于活动的生命教育教学中,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探究主题,参与合作探究,反思与评价。在每一个环节,学生的技能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图1所示。
图1 探究活动流程图
第一环节:确定情境,分析问题。
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学习同伴而言也是知识的来源,这一步可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激发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情境的确定对于学生认知策略、学习态度的形成、问题解决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同时结合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关注点和心理需求,精心选取相关典型资源,设计一些富于趣味性及挑战性的问题,创设贴近学生认知起点、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培养其参与体验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体验,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第二环节: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其对信息有一个选择、加工及处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建构获得知识的意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并不是他人引导和传递的,其基础是学生先前的知识与经验。方案的设计过程是学生综合发挥其智慧与技能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同时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与设计活动。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进行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激励学生努力寻求自身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感受,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生命技能的掌握,生命价值的提升。这是基于探究活动的生命教育的核心环节。
当学生通过探究获得一定的生命认知并产生丰富的生命体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当学生充分展示完自己的成果和体验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的探讨和交流,才能集思广益,开阔学生视野。
第三环节:评价反思,改善提升。
在初中实施生命教育,其功能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熟练掌握生命技能,并促使学生将正确的生命观念及行为转化为自身实际行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因此,评价和反思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教学不能只停留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研究与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探究和体验后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探究能力提出不同要求,对学生行为表现予以肯定或者否定,逐步构筑学生认知策略。随着探究的深入,教师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反馈的方式方法,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进行反思,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各自的小组成员、同伴等对整个探究过程例如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活动表现是否积极、得出结论是否科学等维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并将其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或材料,形成生命教育学习档案袋,展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的进展过程及学生的发展经历。
四、案例研究――相城实验中学校园农耕活动
(一)案例简介
苏州实验中学是相城区的代表性学校,在我校开展尚德校园农耕活动也符合相城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相一致,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校园里开辟一块农耕地,是一种生态有机文化的象征,使校园变得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该探究项目主要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旨在让学生参与农作物的耕种,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该阶段的学生对实践探究活动有一定意识与经历,也能积极参与小组协作,并且对农作物耕种充满兴趣和期待。同时农作物的耕种对他们而言,易于操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农耕、植物、动物、季节、气候的奥秘,尊重和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学生体会自然的韵律和滋养,学习人类与自然的沟通及其基本精神,学生在感受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中学会尊重食物、尊重土地,在播种与收获中感受生命。让学生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增强团队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包容与爱护、有效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和强化学生的行动力和创新力,为学生建造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
(二)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的确定
我们围绕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与目标,分析了学生的认知与能力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目标,旨在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如下表所示。
表1 活动目标体系表
2.活动过程的设计
表2 活动过程设计表
3.活动评价的设计
生命教育探究活动突破了教师评价为主体的传统评价体系,评价分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
表3 活动评价量表
(三)案例实施
本研究中该活动是在苏州相城实验中学“相实农庄”开展的,参与对象是该校初一年级学生。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具体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
首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农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其次根据劳动需要分为策划组、管理组、技术组、美工组、宣传组四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由4名学生组成,分别处理相关策划、管理等工作。策划小组先组织整个活动小组的所有同学,根据初步制订的活动方案进行改进讨论具体实施过程。讨论的相关事宜为探究活动进行的时间及场地的分配等。
2.活动探究阶段
先进行前期开垦工作,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规划图对指定地点进行开垦。在此期间,活动小组谈论完成并且安排好的各个小组负责种植的农作物,小组人员进行安排时间或者求助活动负责教师进行农作物种子(幼苗)的购置。开垦完成及开垦过程中,收集学校清扫过程中的果皮、树叶、厨余等有机材料对土地进行堆肥。开垦工作完成之后,学生进行种植,为了便于试验地小组之间观察和比较,利用统一时间进行耕种幼苗的作业。而后按照之前每个小组制订的种植计划,定期对自己所负责的试验地进行浇灌除草等后期管理。
3.形成结论阶段
学生在进行校园农耕活动时实时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记录,由于学生不可能带相机手机等设备,拍摄统一由负责此项活动的老师进行,并由老师统一记录至电脑中用于存档。活动小组成员在利用课余时间,把活动过程中记录的文档资料整理成册,编辑校园农耕活动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用于宣传此活动,进而让更多人了解绿色农耕、生态农业及生态城市的概念,激发学生热爱环保的情感。
图2 农耕活动开展现场图
(四)案例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苏州相城实验中学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实践后的教师与学生对该活动及对生命教育的认识,笔者对本校20名教师与200学生进行了有关教师对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的认识、态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该活动给出了正面评价,表示自己乐于参与并很希望继续开展相关活动,80%的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自己对生命内涵和价值的认识;90%的教师认为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学生能力,75%的教师表示能正确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并初步掌握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有所提高。
总体而言,本校所实施的生命教育探究活动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对此类探究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与兴趣,增长了科学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分工协作,也使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篇5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景观设计的概述
现在的城市生活居住空间有限,高楼林立,人们休息、娱乐的空间较少,且城市中小区的位置远离山林,在享受小区设施便利的同时,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为人们在城市中开辟出供人们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区域,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园林景观的乐趣,为人与人之间架起亲近的桥梁。而与小区协调的景观设计,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通过植被的种植,响应城市绿化号召,小区因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于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优化。且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发展,无论是科技、文化各方面有着非常精湛的成果。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的同时,更是一个融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设计传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合谐共存,小区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实现人们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更是文化的传递、传统的一种继承。而每个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都是有着特有的文化寄托与深刻寓意的,楼盘与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城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每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所以设计中在实现这一目的要下真功夫。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1、盲目追求风格,缺乏人性
以人为本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立足之本,不过当前的设计师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园林风格、手法和外显形式等设计环节上,设计时考虑到的只有建成后的形象,缺乏对园林景观功能的思考,缺乏对人文元素和人性的挖掘。
2、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
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最后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也不论是否合理,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设计方案,就难以达到理想的质要求,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3、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
中华名园的景致,往往讲求蜿蜒衄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间大小的变化,带来丰富的游园乐趣。而现在一些设计师,不考虑现场地形的实际情况,照搬中国古典式园林,无论亭台楼榭多么精美华丽,都无法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的美。而有的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虽然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后期的维护缺乏管理,导致山枯水竭,反而影响景观。现场实际地形是否适合建造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应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认真考虑。
4、园林景观研究落后时展
目前,在这一领域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十分匮乏,一些人简单地将园林设计等同于花草种植、堆石修水―――虽然一些专业人士走出国门目睹了西方世界几何对称园林,也将这些西方元素融入到国内景观设计,但是,却只是盲目地照搬形式,没有结合东方古典园林特色,很好地考虑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
5、城市园林建设缺乏个性
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
三、园林景观特色设计发展趋势
1、生态化设计
近年来,“生态化设计”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而目前条件下,景观的“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2、明确人性化的设计的主题
在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是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自然环境是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建设者一定要注意行为艺术心理学等学科运用,使园林设计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能让使用者看到到设计的巧妙之处,从而明确人性化的设计主题。
3、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以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
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上,遵循生物多样性,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协调植物间的关系,增加生态效益;以注重适地适树为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讲求科学,适地适树,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努力形成城市个性化的园林绿化特色;以注重因时绿化为原则,紧紧抓住春季重要时节,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防止园林绿化建设反季节施工,避免严寒酷暑种植绿化影响苗木成活率和绿化生长效果。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4、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的主题文化、植被特色和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艺术氛围、历史文化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文化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之中,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的个性。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宗教、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5、生物的多样性
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同时兼顾生态与景观,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注意生物品种的形式多样性,注重生态环境优先,增加生态效益。在生物的选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城市气候和特色的花草树木,还可以多引进一些乡土树种,在春季来临之际实施绿化,避免反季节给树种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乔灌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以实现绿化效果。
四、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1、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
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与文化消费影响下,市民对园林的审美,要求简洁、容易识别但影响深刻。这就要求传统中式园林要体现城市的现代感,体现民众的时代化审美要求。中式园林的设计不应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独立的空间,而要灵活的应用“天人合一”思想与城市建筑完美融合起来,在形式上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统一。
2、注重场所感与归属感传统园林意境、场所感和归属感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传统园林体现了主人的心理意境,与环境产生共鸣。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居民心理,尽量满足其归属感和场所感,使带有园林景观的城市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想要的生活场所,成为居民的心灵栖息地。
3、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传统园林意境中的“自然”情结,即是今天所说的生态设计理念
我国源于农耕社会,对自然有着崇拜及浓厚的感恩色彩,深深的积淀于民族文化结构中。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该注重体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发挥“天人合一”思想等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
在“中国(仙游)古典工艺博览城”景观设计中,我们充分的挖掘项目所在地――仙游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在设计中,有机将中华传统工艺文化和仙游历史文化融入有着“都城”气派的博览城,力求特色鲜明,气势恢宏。以“荟萃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古典工艺标杆。”作为项目设计的主导思想。
注重文化植入:
文化的融入,让文化灵魂无处不在。灵活使用景观语言,使文化与物质载体水融、浑然一体。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不仅是红木家具的商贸都市,也是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窗口和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一个展示中心,古典家具文化和现有地方文化的植入在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
1.古典元素的提取与运用:
提取古建筑、古典家具的元素和传统吉祥图案,广泛用于地面、花坛、景墙、灯具、标示系统、雕塑小品等各个方面。
2.“仁爱广场”:用六至八组情景雕塑,展示春秋、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家具使用与发展的历史状况。
3.“智慧广场”:塑中国古典工艺鼻祖鲁班塑像,四周塑古典家具制作工艺(锯、刨、雕、装)群雕。用六道景墙刊刻《家具与建筑》、《家具与礼》、《家具与社会》、《家具与绘画》、《家具与民俗》以及红木家具知识等内容。
4.步行街:用雕塑、小品展示几种可视性较强的的家具文化和仙游地方文化。分别展示《家具与佛教》、《家具与文人》、《家具与乐舞》、仙游“莆仙戏”和“提线木偶”。
5.仙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名列“宋四家”之一的大书法家蔡襄和享有“一品尚书、三朝元老”之誉的郑纪。以此,拟将东北部园区辟为“蔡襄园”,西北部园区辟为“郑纪园”。分别塑铜像,刻简介及主要事迹、言论和著述。
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
强化绿色环保意识,杜绝视觉、嗅觉、听觉和环境的污染,给人们创造一方赏心悦目的净土。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采用适应当地各种自然条件的植物。在注重美观的同时讲究科学搭配植物,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注重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
通过对场所性质、类别、功能的分析与定位,确定场所景观的布局与风格,强化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提升对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从而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结束语
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由于起步比较晚,导致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严重阻碍着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未来的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素养,使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点。
参考文献
[1]陈妍蕾,浅谈园林设计中甬道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2,(8).
[2]孙玲玲,浅谈园林景观绿化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2,(16).
篇6
关键词:德中同行; 竹子; 竹子的森林; 绿色环保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selection and actualization of the "Bamboo Forest" plan in the joint teaching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Wirtschaft und Kultur, Leipzig in the "Deutschland und China Gemeinsam in Bewegung" program in 2007, analyses the capability of Bamboo,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Bamboo structure, and exhibits the unique configuration, which aims to reactivate green material-bamboo constructions, and explores helpfully for the future Green Building.
Key words:Deutschland und China Gemeinsam in Bewegung; Bamboo; Bamboo Forest;Gree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2-0092-04
1项目背景
2007年10月19日至10月28日,“德中同行”之“德国大道”活动在南京大行宫广场举行①。“德国大道”活动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旨在促进中德两国在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相互了解,增进双方人民的友谊。
参加中德高校联合设计教学的单位是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方)和莱比锡科学应用大学(Hochschule für Technik Wirtschaft und Kultur, Leipzig)建筑系(德方)。根据联合设计教学计划,双方共有6名老师和16名学生共同参加了为期两个多星期的“竹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活动。
2 联合设计教学
2.1选题和项目安排
竹子是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有诸多优点,是一种可再生、可循环、经济且抗震的生态原材料,在中国自古至今广为使用。
这次“德国大道”的策展人选定竹子这一中国味浓郁的元素为一系列临时展棚、展厅的建筑材料,中国五合国际(5+1 Werkhart International)设计了“德国大道”广场总平面布局(图1),联合设计项目的基地位于长江路入口处,紧邻南京图书馆,设计概念沿用竹元素,8m高的竹塔将为“德国大道”广场增添一处标志性建筑。
根据联合设计教学的计划,双方拟定了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表1)。
2.2 教学过程
2.2.1对竹材的分析研究
1) 物理性质
竹,学名Bambusoideae(Bambusaceae),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已知全球约有150属,1225种。茎横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个的维管束,外层是韧皮部,内层是木质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没有形成层,这造成了竹子茎杆在生长到一定时候保持原有的粗细程度(图2)。
竹子4~5年成材,而且枝叶茂盛,根系发达,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减灾等良好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材料。
2)历史进程
4000多年来,人们将竹子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古代先民早已将竹子大量用于作战的武器,农耕、捕渔的工具,房屋建筑材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竹子被更广泛地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行业,如:造纸、建筑、交通、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近代更不断有加工利用的新技术被创造发明,新产品被开发利用。
3)竹材的连接方式
竹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有诸多优点,如成本低廉,生长速度快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等。但是,连接却很困难:横断面是圆形;中空结构;外表皮光滑;只有竖向的组织;天然材料的各项性能受气候影响而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绑扎方法:
1)竹篾绑扎(图3)
2)铁丝绑扎
3)榫卯结构
4)金属节点竹结构网架
以上方法中,铁丝绑扎方法至今仍普遍应用。
2.2.2 竹塔结构形态研究
竹塔的造型参照高层建筑的形态,借鉴现有成熟的结构体系进行设计。
1)筒中筒结构
2)双曲面结构
3)正多边形棱台结构
4)圆柱体结构
5)2~3种结构的组合结构
通过读“竹”思辩,我们认为结构体系应当稳定牢固,用料节省,美观实用。组合结构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同时反映了竹子造型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是本次设计结构选型的首选。
2.3 方案斟选和竹塔建造
方案1-双曲面竹塔:竹子相互交叉,外表面形成一个旋转的曲面,造型上给人以较大冲击。底层和顶层的旋转半径都比较大,中间较小,由此形成一个塔形体量。内部采用旋转楼梯,每上一层楼梯便可到达一个平台,供人们观赏大行宫广场和同学们做飞蛋实验之用(图4)。
方案2-城韵:遵循传统理念,九宫格模数网架,形态方正。两层竹子的网面围成了“城墙”的体量,引用明城墙的概念表达地域性特征。围合的天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院落理念。两层竹网构成内廊,交错排列的两组楼梯直达网架顶端,形成有趣的空间序列,悬挑出的平台作为“飞蛋”的场地(图5)。
方案3-贝塞尔曲线:一曲优美的音乐,节奏时而紧张,时而舒缓。采用了稳固的三棱锥和双曲面的组合结构,一个三棱锥在空间内绕顶点旋转,底层平台因此成为顶部平台,这是第一重转变。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加入另一个结构系统 “平缓和旋”:增大的底面平台和优美的竹子双曲面系统形成第二重转变,它分担了顶层平台传递下来的重量,且使得每个面更加连贯(图6)。
方案4-柏林城墙:看起来像是一段城墙,经过处理后,它已不再是简单的城墙形式。它长15m,高8m。采用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保证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体现了竹子独特的柔韧性、生命力以及自然亲和力,而且大大减小施工难度。人们通过茂密的竹林,攀登到平台,豁然开朗,惊喜之情犹如登上了世界之颠(图7)。
方案5-竹子的森林:这是5个设计方案中的胜出方案,称之为“竹子的森林”(图8)。灵感来源于在人们在漫山遍野的竹林中,闲庭信步、欢声笑语。这是一个欢快、智慧以及贴近自然的构思,它从更深层面上体现了中德师生对绿色建筑的深刻理解。
普通的脚手架采用矩形框架的规整结构,而我们这个设计的构架,则采用竹杆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并列、倾斜、交叉、依靠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竹子强韧的竖向受力优点。
结构体系采用传统的铁丝绑扎方式固定竹竿,这种方式在今日的建造领域广泛使用,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拆卸方便,造价低廉。
通向顶部平台的蜿蜒坡道,对整个结构体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附加固定作用。整个构筑物长24m,平台离地面高8m,参加“飞蛋”试验的学生可沿多折梯段漫步而上,到达“竹林”的最高处,在那里完成“飞蛋”实验。
设计所采用的构造节点,操作性很强,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施工便捷。整个安装建造的过程,由中德两校带队老师、参与设计的学生和专业施工队在现场共同完成(图9)。
2.4 “飞蛋”试验
这是联合教学任务的结束曲,参与“飞蛋”试验的同学均为南京工业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总共有28组。各设计小组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设计出多个智慧有趣的装置:运用橡皮筋的拉力和竹子的韧性制作而成的获奖作品“永结同心”,灵感来源于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运用螺旋桨原理的装置,运用空气动力学制成的降落伞等(图10)。很多方案获得成功,部分富有创意的成功方案得到评委们很高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飞蛋”试验当天,莱比锡市长和其他官员亲临现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竹塔,并对联合设计教学的成果给与很高评价,“竹子的森林”获得“德中大道”活动的特别大奖。
3体会与评价
联合设计的主旨是强调在一定时间内以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的结构、有效的方法、紧密的合作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这次活动开始前,中德双方老师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项目策划、材料选择、时间安排、建构研究等),这使得联合设计能在预定的框架内有条不紊地进行,德国人的严谨与中国人的效率有效地结合,参与的学生提高了空间造型能力,徒手模型制作能力,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学习的能力。
此次Workshop的课题是实际课题,而不是虚拟的;建造所使用的竹材是租用的竹脚手架,在活动结束后拆卸并收回,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目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这次联合设计教学,我们对竹子这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设计竹构建筑的思路与方法。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G].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 bambus.rwth-aachen.de/eng/
PDF-Files/Bamboo Connections. PDF.
[3] bambus.rwth-aachen.de/eng/
PDF-Files/Bamboo as a building
篇7
关键词: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就是说,工艺美术学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系统论主导的思维方法问题,而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在现代设计早已成为了一门科学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总习惯于靠经验设计这一手工艺时代的观念来行事,要靠理论,靠思维方法;应该以形式美感、视觉冲击力、设计要素的分配三个方面为基准来进行设计,而这种设计的基准涉及工艺美术学,即为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
(一)工艺美术学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它带有明显农业时代的特征。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民艺品,但大部分是为少数官僚士大夫阶层服务的产物,儒士的审美趣味决定着传统工艺美术的方向和发展。而艺术设计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完成的,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它带有明显工业时代的特征,为大众服务,民主的意识较强。
(二)工艺美术学中的传统工艺美术相对于当代艺术设计在美学上,实质就是手工技术的装饰美与机械技术的功能美的比较。手工技术的美常带有个人的情趣,贯穿着个人的精神,保持着经验、感性的特征,以装饰为美。而机械技术的功能美是建立在流水线基础上的,以实用功能为最终目的,反映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功能美与技术美是当今艺术设计美学中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工艺美术学中的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那么艺术设计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作为结合体。
(三)工艺美术学所设计的对象主要是手工艺品,而艺术设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一个是传达了传统的道器思想,一个是体现现代人的设计理念。以往的工艺美术史论多是讲技术和现象,多是研究图案、装饰的问题,或者亦偏重于材料的工艺阐释。因此有人认为过去的工艺史是材料史,而设计史可能更偏向于器具史,是从器具的立场出发,研究和讨论的是具体的器具的形式与功能、以及从中反映出的设计思想,目的是为现代设计提供良性的参照体系。
(四)工艺美术学为艺术设计的物质体现提供了评价的标准。产品接受社会的检验应该是最好的评价,但如果要是失败了,那就晚了;所以应该设立一套民主的有原则的科学评价体系。或者说,设计应该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如果让最终的消费者来评判的话,那么对此次设计来说就是定论了,能做的工作只是推出改良产品或新的型号,而且一个设计要满足每个使用者的需求和评判标准是不太可能做到的,那么好设计就是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设计要求包括企业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定位的要求和产品自身的要求。工艺美术学为这些要求的满足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以及衡量的标准,使设计师对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一定的预先性,也为设计师优选多个设计方案提供了方法:先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方法对各方案作出评价,然后按正确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决策,逐步求得最优方案。
(五)伴随着人文和科学的进步,国内外各种新思潮在不断地涌现,它们对于工艺美术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该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不能光借鉴技术工艺进步所带来的方式更迭,有的时候民族文化、风俗人文精神也需要在产品中体现它的价值。同时,艺术设计也随着工艺美术学的发展,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手段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绿色设计的出现:
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围绕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时,提出了绿色设计这一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所谓绿色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又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繁荣。绿色设计实质上是一种对产品从“摇篮到再现”的全过程控制设计。这要求艺术设计必须从设计的初期阶段就按照绿色产品的特点规划、设计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符合消费个人情感要求、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商品。
(六)设计工具,它也是工艺美术学研究对象之一。它不是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所采用的工具,而是将众多系统方法信息分类、检索与分析的技术工具,甚至可以理解为实现对繁复信息的把握和分析所制定的工具方法,当然也要依靠具体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来支持。像TRIZ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都可归于设计工具。它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拿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说,过去一幅作品的创作要几天、几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运用电脑的美术创作只需几小时即可完成。运用电脑创作, 与传统艺术有机结合,二者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可比拟的。当然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会对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电脑美术将传统的二维(绘画)、三维(雕塑、建筑)的创作空间拓展到四维空间,这无疑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审美视野。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缩短了这一过程,而且通过数据库等模块设计方式将设计师从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设计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的工作当中,更好地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和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且具体地予以视觉化表现,为人们描述未来远景。
从上面对于工艺美术学和艺术设计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在概念的外延上,古代艺术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应大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例如,传统的工艺美术史论领域所称颂的道器思想,多只限制在官方以及宫廷工艺美术的范畴内。其实,中国古代科技和民间工艺中还有许多造物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剥析。应该说“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一样都是西方近代设计文化和思潮对我国设计教育界的影响而派生出来的。把一个语义符号与其产生的语境背景联系起来一起思考,才是一种系统和契合客观实际的思考方法。如果我们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即衣食住行用相对应的物质载体,会发现传统手工艺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出现的被称为工艺美术品或民艺品的对象,实质上就是艺术设计学专业对应的研究对象。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有机体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样都美化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二者之间相对于人性本质而言,都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它们之间只是表达上的不同,却没有根本的不同。
总之,工艺美术学与艺术设计,二者的关系同源而异流。研究中国古代设计造物思想是迎合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从工艺美术学史论的转向艺术设计史论拓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何伟民. 浅谈方法论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3).
[2]边守仁著.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2.
[3]刘志峰,刘光复编著.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日)黑川雅之著.世纪设计提案[M]. 王超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西安;风格;分析;评论
Abstract: Architecture from the Royal Garden, Xi'an as an early country have been brilliant garden, but not handed down. After the Millennium Garden facing the populace once again, we have to re-examine the Xi'an Garden, discuss its styl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Xi'an; style; analysis; review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中国园林起源于西安皇家①,秦宫汉苑,堪为中国建筑宫苑之极品。秦代兰池宫的兰池水景,汉代建章宫的“一池三山”格局,奠定了中国山水园发展的基础。但是现在提到中国园林人们只知道江南园林或北京皇家园林。历经千年沧桑,今天西安园林是什么情况?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在此对其风格做初步探索分析。园林风格由植物和园林建筑两方面形成。
1、西安园林植物景观特点
园林植物受环境气候限制,因此植物景观最能体现园林的地域特征。西安所处的陕西关中地区②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的北侧,南依秦岭、北靠黄土高原,地势相对较低。冬季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被黄土高原阻隔大幅度衰减,秦岭平均海拔约2000米、可阻挡空气南北对流。这使得关中平原比同纬度的我国其他地区温润而少风。因而这里既有众多的北方植物、又可以引种栽植许多南方植物,是北方园林露地栽培植物品种最多的地区。北方园林较稀缺的多种常绿阔叶树都可以在这里正常生长。常绿阔叶树中已作为园林主体植物的乔木有大叶女贞(Ligustrumlucidum)、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枇杷(Eriobotryajaponi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石楠(Photiniaserrulata)及多种竹子;藤灌木有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海桐(Pittosporumtobira)、凤尾兰(Yuccagloriosa)及火棘属(Pyracantha)、卫矛属(Euonymus)多种植物;在园林中少量点缀的有日本女贞(Ligustrumjaponicum)、蚊母(Distyliumracemosum)等。南北植物交汇、季相分明、四季有绿是西安园林的植物景观特点。
2、西安园林建筑风格
建筑的地域风格取决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2.1 自然环境对西安园林建筑的影响自然环境对民居影响较大。平民建房考虑财力、要使建筑成本最小化必须就地取材。关中地区黄土广厚,民居多以土坯或黏土砖为墙体材料,感觉厚实淳朴;气候是影响民居造型的另一重要因素,关中民居属北方类型,但由于风比较小、屋檐伸出多、屋脊稍高,没有华北民居那样的拱形屋面带来的圆滑感。民居风格间接地影响了西安园林的建筑风格,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园林最早出现在皇家,皇家建筑不受财力限制,因而自然环境对皇家建筑影响较小。因为园林建筑是皇家建筑的一部分,民间园林建筑是皇家建筑的衍生物。所以自然环境对园林建筑的直接影响也较小。自然环境对园林建筑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建材资源,如造园用的山石、江南以太湖石为主、岭南以英石为主、西安地区则以秦岭石为主。秦岭石广布于秦岭河沟、经水流长期冲刷形状浑圆、质感光洁,近年在西安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西安园林一大亮点。
2.2 历史文化对西安园林建筑的影响园林建筑属于皇家建筑范畴,而皇家建筑风格主要由历史文化决定、由皇族的性格风俗决定(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在明朝时为矩形,到清嘉靖时改为圆形,这与清朝皇族帽子造型风格相近)。西安早期园林建筑也由当时皇族风俗文化决定。以西安为都城的朝代主要有周、秦、汉、唐。周朝的已无从考证,但周人先祖精于农耕,性格应该粗中有细。秦人先祖是牧马部落,性格彪悍,后来移居关中与周人后代融为一体。周人和秦人都发迹于关中西部——西岐和雍城(今宝鸡市的岐山、凤翔一带),他们都曾在此经营发展数百年。由此可推断周秦两个朝代的皇族文化有诸多共同之处。体现在建筑物造型上是粗犷、简洁、得体。紧接的西汉沿袭了秦朝体制和文化。唐代的经济文化更加发达,建筑更加考究,相比秦汉建筑略显华贵。外来文化对西安园林建筑也有影响,如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文化曾影响西安,今天在西安地区的绿地公园中偶尔还可以看到具有西域特征的石雕,见图6。再如、近代我国江南园林对西安很有影响,在西安及周边城市有许多亭、桥、山、水都是模仿江南园林建造的。今天影响西安园林的外来文化主要是欧美文化,一些新建的城市广场有明显的几何流线气息。日本次之,在大雁塔附近有少量日本园林。
2.3西安园林建筑风格特点周秦皇族的性格风俗奠定了西安地区园林建筑风格的框架。早期只是为了满足游猎期间临时栖居的需要,园林建筑比较简单。到了隋唐、山水画意境引入造园活动,使园林建筑更侧重于观赏性,因而唐代园林建筑的色彩更加丰富、屋面轮廓线多有弯曲。这满足了繁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简洁自然的大气。唐代以后西安地区不再做国都,原有的宫苑等园林建筑由于战乱和地震等原因全部毁灭消失。今天西安城区存留下来的蕞古老建筑物可能是唐代的大雁塔和小雁塔。从唐朝到民国、西安基本无园林可言,正规园林在西安的重新出现的标志是1922年在唐“承天门”遗址上修建莲湖公园以及五年后修建的革命公园。当时尚没有自我风格意识,公园中古建筑沿用明清样式、山水布局采用江南园林手法。1958年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兴庆公园才重建了沉香亭和花萼相辉楼等少量唐代园林建筑。西安园林真正复兴是在20世纪末,城市园林大量修建。源于西方的城市广场园林由于其实用性和满足时代的功能性在西安广泛普及,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但这并没有淹没西安园林的自我意识,西安园林在共性中逐渐确定了以秦汉建筑与唐代建筑为自己的风格特征。2005年建成的丰庆公园、大唐芙蓉园都是以仿唐建筑为主题。2008年建成的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及正着手建设的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大型园林都坚持了唐代建筑风格。目前正在筹建的绕汉长安城遗址公园设计方案则秉承汉代建筑风格。其他小体量的秦汉风格建筑在西安及周边城市也随处可见。这种秦汉风格精髓还延伸到一些现代化的园林建筑。秦汉建筑与唐建筑外观虽略有不同,但共同特征是以直线条为主,简洁流畅、自然大方。可以确定秦汉及唐建筑风格将成为西安园林建筑的主流风格。
3、结束语
西安园林具有我国南北交汇的植物景观;经过周边文化长期渗透影响和现代西方文化、日本文化强烈冲击,西安园林呈现出多元文化。但是西安园林在发展中没有迷失自我,其主体风格仍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近年来凡经官方或正规专业设计单位之手的大型园林建筑都坚持了鲜明的主题风格,即以唐代皇家风格为主、兼有秦汉神韵。
参考资料
篇9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选择;设计原则;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公路建设的速度不断的加快。但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要受到设计路线的很大制约,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公路附近的环境状况、设计现场的地质情况等外在条件,还包括公路投入运行后的安全性等内在条件。除此之外,公路工程在建设完工之后,会对附近的自然地质环境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确定公路路线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状况,科学、高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1 选择公路路线时应遵循的原则
公路路线选择其实就是在将要设计道路的起点以及终点之间使用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的经济来确定道路的中心线,以保证后续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设计中,公路路线选择和设计质量的勘测是一项基础工作,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使设计成本大大减少。在确定公路的路线时,一定要在各个阶段、各个步骤都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比较,将多个方案比选之后,才可以最终敲定公路路线,这样才能保证所选择的公路路线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正式的公路建设之前,一定要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此外,必须对影响公路路线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来开展工作,这样才可以使公路工程建设效率、质量更高。
确定公路路线时,必须要遵循下列几点工作原则:首先,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工作前,必须要对设计现场的实际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透彻的分析之后,才能在多个可行方案中确定最科学、适宜的工作方案。在这里的重点注意事项是:在选择公路路线时还要确保其建成后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一般要结合具体的建设情况,科学确定建设资金投入和周期。在工作过程中,切忌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公路质量。要深入了解公路建成后在横向、纵向、平面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保证公路能够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公路建设以后,势必给周围环境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所以,在选择路线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周边环境详细调查分析后,研究其地质地貌特征,不但要有效地防范大自然可能带来的危害,更应降低对当地的农耕土地的使用率,要将不破坏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完好性作为前提,并且要和当地经济协调发展,这样才能起到公路建设的真正作用。最后,进行公路工程的建设时,原则上规定不应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恶劣影响,但实际工作中这种影响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选择公路路线时,就必须考虑到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2 设计公路路线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设计公路路线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公路建设期间路基、桥梁和交叉建筑的重要参照物。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对于公路建设中各个基础构造物的建设成本和公路建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公路建设附近环境的考察以及分析工作,并对各个线性要素间的联系和差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后期公路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些年来,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在路线设计环节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只有高效的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1)缓和曲线过短。公路路线以平面的角度来看,存在直线和曲线的区别。为了使直线与曲线之间的相交位置更加平缓,在设计时普遍将直线和曲线之间的交汇处设计成缓和曲线。可是,在设计期间,选线工作应用于平面指标时常常会受到地形的限制,或者是为了追求经济性而忽视了这项工作,最终使得缓和曲线长度不够,而这对于行车视距和超高渐变等都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公路的安全美观性也会因此而降低。
(2)线位调整中存在的问题。现今,我国的设计工作者在确定公路的路线时,一般都是将多个公路路线进行比较,然后从中选出最优的公路路线。可是,实际工作中常常一味的追求高技术指标或者是低技术指标,最终使得线位不够科学。
(3)未认真进行地质地形调查工作。在设计某些公路路线时,一些勘察人员常常没有对当地的地质地形开展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这不仅会使公路建设成本增加,还可能给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4)变坡点的选择。公路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沿线相关控制点资料收集不全,并未合理按沿线控制点及重要构造物的位置等设置合理变坡点,导致变坡点设置不合理、填挖差较大,可能给后续设计带来麻烦及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5)未给予连续纵坡足够的重视。在设计越岭线时,需要克服高差的影响,但某些设计工作者却未给予这项工作足够的重视,仅将工作重点放在局部坡长以及缓和坡路段。设计路线的过程中,对于某段路的平均纵坡的设计也不够科学,最终使得连续纵坡超出规范的规定,公路的安全性也因此大大降低。
(6)平纵面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平纵组合设计工作时,若坡度太小则常常会产生排水不畅的问题,导致交通意外。小半径曲线的通视距离太小的话也会是路面地形产生很大的差异,驾驶员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极易导致交通意外。
3 如何有效处理上述问题
(1)保证缓和曲线的长度符合规定。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时,必须考虑缓和曲线的长度与超高、加宽渐变率和路线线形的有关规范是否相符,要科学的确定设计路线,以保证其安全、高效性。
(2)优化线位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路线选择时,不但要比较不同方案,选择最优,更应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的测量数据,合理设计线位调整,坚持平纵横相结合的调整原则,有效结合实际地形走廊,灵活运用指标使线位更具合理性。
(3)全面考虑地质地形特征。要对沿线的地质地形进行认真的勘察,为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开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地段。
(4)科学确定变坡点。设计工作者应重视变坡点设置工作,要从公路路线设计的整体处罚,获取项目有关控制点的资料并针对问题展开分析,还要根据地形状况开确定变坡点的位置,以减少工程挖填方的工作量,更好的降低工程的造价。
(5)重视连续纵坡设置。在纵坡偏大的路段,除在选线中考虑适当展线外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地形特征和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连续纵坡,避免设置短缓坡加极限纵坡及大纵坡与小半径组合,提高公路路线的安全性。
(6)科学进行平纵面设计工作。开展平纵面设计工作时,不仅要考虑投资成本,还要考虑公路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设计时应使公路路线有较好的连续性,不使用公路极限值,还要将公路等级和车流量作为确定公路路幅的依据,要在符合通行能力和行驶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建设成本。
4 结束语
总之,公路路线选择原则及设计对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设计工作者开展公路路线选择及设计工作时,必须结合公路附近的地质地形状况,根据实际需求,还要对公路项目建设的重点、难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达成公路建设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公路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3]赵海云.浅谈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篇10
2014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10.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4648.9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08%和30.1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08.7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8526.12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08%和30.27%;接待入境游客14560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94.9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86%和22.37%。
1.景区门票收入逆势增长。中央八项规定、禁公费旅游及群众路线教育的深入推进,导致门票市场中“公务消费”的份额几乎下降为零,省内部份知名景区门票收入降幅高达30%,而我县景区却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以4个4A级景区为例,门票收入增幅为12.08%。其中,神龙谷景区门票收入增幅为22.82%。预计至年底,各景区门票收入超过5677万元,增幅10 %以上。
2.旅行社组团业务发展红火。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团散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团队游客总量上仍与去年保持基本持平。绿谷、联合、含晖、遂金、黄金假日旅行社地接总量均超万人。地接的相对“遇冷”使更多旅行社转型到拓展县内散客组团市场,旅行社组团量增幅达26.65%。
3.旅游住宿业稳中有升。2014年,我县在政府型会议大量减少、星级饭店和景区住宿的会议市场大面积缩小的形势下,2014年1-11月县城内星级饭店和主要经济型酒店仍实现销售客房204024间,较去年增加了37308间,增幅为22.38%。
1.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1月,__县旅游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旅委党工委书记。2014年9月,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__县旅游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新增了相关的职责,尤其是新增了乡村旅游管理和农家乐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等职责;明确了与农办、林业局、湖山景区开发建设委员会的职责划分。2014年10月,旅委总工程师、执法大队长配备到位,执法大队、乡村旅游管理中心等职能科室开始运转。
2.旅游管理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一是以开展执行力锻造年为载体,建立了县旅委《旅游项目领导班子联系负责制》,将全年的旅游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形成旅游项目人人抓的良好氛围。二是制定与__旅游发展相关的政策和细则,印发《__县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三是在全省首度制定并落实《高层次人才__疗休养优惠政策》,为全国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各大景区免门票、免住宿及打折特惠的休闲旅游服务。
3.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举措。一是针对非星级酒店缺乏监管、游客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联合质监、发改、经贸、公安等部门召开《__县非星级酒店服务规范》标准审定会,探索以标准化促非星级酒店质量提升。二是以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优化乡村旅游业态结构、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为目标,着手制订乡村旅游提升发展方案。三是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尝试在乡村旅游投资和建设中引入“众筹”的模式。以“众筹泥坯房”项目作为这一模式的试点,探索“众筹”模式可行性,积累相关经验,已经有相关团队到__调研该项目。
旅游项目投资保持增长态势。1-11月份全县累计完成旅游建设投入49487万元。其中通景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232万元,全县旅游项目建设投入35255万元(其中我委作为责任单位项目完成投资28382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6.3%),同比增长31.8%。
1.前期项目有序落地。三墩旅游综合体项目完成项目主题策划并编制详细
规划建设方案,完成一期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和土地农转用报批,正在开展一期约37亩土地挂牌出让,启动二期土地和房屋征收政策处理工作前期;三墩民俗文化博览园编制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正在开展土地和地面建筑挂牌出让;千佛山景区三期开展小考入口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前期工作;白马山生态旅游区项目完成规划建设方案、环评、水保方案评审,开展公益林调整报批前期;北界上坪艺术村项目完成规划建设方案评审,开展一期约77亩土地征收政策处理;湖山温泉小镇开展一期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批,基本完成场平工程,启动土建基础工程;大柘民俗文化园开展一期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批,实施场平工程;焦滩龙门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开展一期约25亩土地征收政策处理;焦滩独山历史文化村完成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实施村庄搬迁和安置小区建设,正在实施独山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在建项目进展平稳。古院新区大酒店项目开展场地平整、土方清运工程,启动土建基础工程;牡丹亭开发项目完成民俗博物馆区块建设;完成古民居文化街区项目供地并实施场平工程;旅游集散中心项目酒店主体工程结顶,实施内部管网安装工程、外墙装饰工程和绿化等附属设施工程;高坪高山避暑休闲养生基地项目完成景观通道、游步道、观光索道、缆车和滑草滑雪场建设工程,开展景区景点设施提升和游客综合楼工程前期;金钻养生园酒店实施装修工程;黄金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工程,启动二期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前期。
3.招商引资成效显。1-11月全县完成旅游招商项目签约11个,合计合同投资额57.35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创下历年新高;同时填补了我县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文化创意等复合型新业态旅游项目的空白,丰富了我县旅游产品的内涵、优化了旅游产业的结构,大力助推我县旅游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
4.高等级景区创建取得阶段成果。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可研通过省级部门联席审查,已报省政府待批,正在开展度假区总体规划和环评报告编制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总体规划县级评审和环评报告编制。__金矿创5A工程完成提升规划和新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编制,新游客接待中心工程完成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公益林调整,正在开展林地使用和土地农转用报批;汤沐园创4A完成茶山自行车道40公里路基工程,正在编制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和海啸馆规划建设方案;高坪新村、长濂村全面开展创3A工程,根据市旅游局初审后相关要求开展整改提升工作,力争年底前成功通过省旅游局验收。
围绕“市场细分化、产品多样化、营销精准化、效益最大化”的总体思路,以提升我县旅游整体品牌形象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抓手,积极拓展客源地市场,喜获“2014年度中国最美休闲小城”、“ 年度最佳旅游推广县”等荣誉,成功入选2014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候选名单。“五行__、一诺千金”的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
1.搭借大平台立体宣传。先后组织我县各旅游企业参加浙江省(山东)旅交会、无锡长三角休闲旅游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海500家旅行社销售洽谈会、天津旅交会、西安旅交会、义乌森博会等大型的旅游展会,广泛推介__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2.多彩活动亮点纷呈。针对自助游、自驾游日益兴起的特点,精心选择上海的100家及杭州50家社区,举办125场“__旅游进社区”的终端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借力汤公文化节,广泛宣传,力邀媒体记者、美食达人深入体验,美食之旅大放异彩,并荣获“最美自驾游精品线路”称号;以报商联盟大会旅游高峰论坛在遂举行为契机,举办__旅游宣传版面大赛,现已经有十多家全国各地的日报刊登了__旅游的宣传专版。此外,还组织旅游企业直接面向社区市民“卖旅游”,开展广场推广、文化演艺、社区叫卖、企业拜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步开展现场收客活动,增强现场互动性。据统计,上海和杭州已成为我县今年最大散客客源地。
3.大力拓展新兴市场。通过与无锡、常州旅游协会合作,与福建旅游同行合作,组织当地旅行社老总赴__踩线,同时在福建南平市、邵武市举办了“__旅游”专场文艺晚会,为__旅游“进驻”中远端市场打开通道。此外,结合“花一开满就相爱”、“仲夏微凉夜”、“秋韵__”的春、夏、秋季主题宣传,同步跟进“温州人免费游__”、“宁波人免费旅游__”、“__人免费游__”活动,刺激大众的出游愿望,有效地巩固目标市场。据统计,免费游__活动反映热烈,免票金额高达136.85万元。
4.“微”营销大绽魅力。继成功开通“中国·淘宝__馆”“__旅游”旗舰店,实现网络预定销售__旅游产品后;又与同程、携程、去哪儿等大型知名网站携手合作,借助了网站集群效应;更积极致力于微博、微信的运营,实现“小投入,大宣传”效益。“__旅游”作为县域级旅游公众微信号,已拥有6000余粉丝。1至12月推出百余期图文:“印象__”之乡村系列、“四季玩转__攻略”、“秋韵__”系列主题游等,不仅提高了__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的关注度,更是活跃了粉丝的参与度和来目的地的兴趣度。__的旅游品牌通过移动终端广泛地被传播,实现了指尖上的营销和互动。同时与省旅游信息中心合作,进行了“微信导航”、旅游信息采集等微应用的试点工作,努力打造__的智慧旅游平台。
1.勤检查夯实旅游安全基石。完善__县旅游企业安全管理网络,与企业签订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书首次加入了具体考核表,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强化部门联合检查工作,注重各重要节点和重要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开展“
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前旅游安全暨旅游市场秩序联合大检查;同时,积极开展景区紧急救援工作和漂流安全工作、在建景区安全工作,A级景区防雷安全工作等专项检查,且落实假日期间领导带班巡查制。1-11月共组织检查54次,235人次参加检查,发现隐患85个,整改隐患81个,整改率95.29%。 2.重细节促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截止目前,我委举办各类培训9期,参训人员达2040人次。其中,随着__旅游在韩国的知名度与日俱增,“韩流”来袭,2月我县举办首次韩语基础免费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韩语发音、基本对话、韩国酒店和饭店日常服务用语、涉韩接待礼仪知识等,景区、旅行社、酒店的110余名从业人员参训。结合__旅游发展实际和企业所需,还举办了导游年审培训班,省导资格取证培训班(新增省导39名)、乡村旅游人才免费培训班、国导资格考试培训班、国导资格考试强化班、__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修班等。同时,组织人员参加省旅游培训中心的旅行社岗位职务培训、全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营销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训、工业旅游景区讲解员专题培训和首期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专题研讨班等。此外,10月份开始组织落实县内各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取证培训。11月至12月,开展旅行社、酒店全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到2015年,做到旅游行业培训率达90%以上,并要求企业取证救护员比例达10%。
3.聚合力添旅游发展动力。在各小长假、黄金周中旅游做好“六个一”工作,即做到节前一次检查部署,每天报送一次信息,节后写一份分析材料,召开一次分析例会,掀一次宣传热潮,做到一次整改提高,真正做到既总结亮点,又整改提高,切实为旅游发展增添动力。经各涉旅部门协作合力,节假日期间在汽车站新增志愿者咨询处,解决车站散客咨询难问题;解决节假日志愿者用餐难的问题;在高速出口等处增设临时垃圾箱,解决黄金周、小长假垃圾乱丢等问题;与团县委举办微笑志愿者__旅游知识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与建设局环卫处多次沟通协调,国庆期间在__东高速口设置移动公厕,解决游客内急无场所的问题。目前,建设局在__东高速口将建设固定旅游公厕,并专门划分区域给志愿者服务点。
1.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效开展。严格按照县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办的要求,保质保量地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建立了组织机构,并专门抽调相关科室精干力量为办公室具体工作人员,为全面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大会,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强化了旅委全体干部职工对开展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制订《__县旅游委员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__县旅游委员会教育实践活动计划》等;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制度,开设了路线教育专栏,集中开展了《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与群众路线》、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积极开展“赶考在路上”主题论坛活动;广泛听取民意,全方位征集意见和建议,专门召开班子会,讨论研究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到立行立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求实效;认真开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服务县”及“三思三观”、“三破三立”等“四个专题”讨论活动,献计献策共谋__旅游发展;集中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等八部电影,向身边的典型人物学习;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等等。积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面对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立即整改落实,整章建制,以扎实的行动巩固路线教育活动成果。
2.中心工作主动融入。积极学习贯彻省委、县委关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的精神,根据《__县“百个部门联村、千名干部治水、万人洁净家园”行动方案》要求,安排委班子成员,县管后备干部、优秀青年干部到结对乡高坪乡开展河道污染情况调查摸底,并召开座谈会作精心布署,要求各位领导干部从__旅游发展离不开青山绿水好生态支撑的实际出发,切实认识到“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全县“万人清千河,河长晒垃圾”活动要求,安排多名干部赴高坪乡清理河道。抽调骨干力量配合做好“三改一拆”工作,并要求从每位干部自身做起,带头如实填报、拆除自家违法建筑,全力支持旧城改造工作,齐心协力为创建无违建县而努力。
3.作风建设成效明显。结合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实施细则、“六项禁令”,省纪委“七个一律”、“县委群众路线教育实施意见”等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会议制度”等十项内部管理各项制度,从委领导班子成员做起,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搞边界迎送、简化接待,切实做到远离“酒局”、“牌局”,会风文风明显好转,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1-11月接待费支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32.69%,真正打造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旅游环境百日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出台《__县旅游环境百日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旅游环境百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不定期进行专项整顿,联合多个涉旅部门进行专项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着力优化“五行__、一诺千金”的旅游市场环境。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融入、全民参与的模式,结合“三改一拆”、“五美__”等中心工作,旅游环境百日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并向常态化发展:全县街道、景区、景区周边的乡村,基本消除可视污染;通景公路路面硬化、路肩杂物清除已基本完成;全县河流基本保持河畅水清风貌。
年初就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全年整体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先后开展了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充分运用正、反典型开展有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党风党纪教育,从思想上构筑反腐长堤。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重大工作做到民主科学决策。同时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以制度规范行为,切实做到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2015年,县旅委将深入贯彻省旅发大会及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系列部署,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深入实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推进__旅游转型升级。
1.突显旅游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综合管理,推进“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格局的早日形成。充分发挥旅游综合执法大队、乡村旅游管理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新设机构的作用,加强行业规范、提升乡村旅游管理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2.继续推进旅游企业运
行机制改革。促进旅游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开放的投融资平台,放开旅游市场准入、吸引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业;研究探索“众筹”的资本运作模式吸引民间闲散资金,并着手试点。 3.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政策。一是联合县委人才办,拟出台《__县本土特色旅游人才等级认证及培养管理办法》。完善旅游企业的考核结果运用,对优秀的企业建议从宣传营销、培训力度等方面加以支持。二是探索制定各类乡村旅游业态准入标准、质量等级标准、服务标准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标准,构建乡村旅游标准评定体系,引领全县乡村旅游在科学规范中提升发展。重点制订乡村旅游示范村标准、乡村旅游特色名宿标准等。
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选送学习、外派挂职、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手段,加强对分管旅游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干部、旅游企业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实施“乡村旅游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与专业院校定向培养的形式,多层次开发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全面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餐饮客房管理、接待礼仪、安全卫生、民俗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实务技能。重点培养懂经营、善管理、讲诚信的乡村旅游领军人才、优秀营销员和服务明星队伍。
1.强化规划引领,做好一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从规划工作来看,2015年要完成一批启动一批。“完成一批”即要完成黄金省级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市级、省级评审,度假区环评报告的省级评审,这是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动作和既定要求。“启动一批”即要启动我县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规划的编制工作。
2.强化项目投资,加快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着力强化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前期和在建重大旅游项目进度,努力实现前期项目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优质投资,进一步拉动投资增长,增强行业发展信心,掀起新一轮旅游项目建设。启动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建设,三墩旅游综合体确保启动一期建设工程,力争完成二期工程前期,白马山生态旅游区力争完成一期土地出让并启动旅游小镇一期工程建设,湖山景区实施温泉小镇一期土建工程。推进一批中高端酒店建设,凯兴开元五星级酒店完成酒店土建基础工程,实施主体工程建设,长濂古民居文化街区力争完成建筑主体工程,古院主题文化酒店完成土建基础工程,实施主体工程。
3.强化创建提升,做好一批景区创A和转型升级。在现有景区产品的基础上,以创建为载体,以提升为目标,加快景区产品建设提档升级。一是全力推进__金矿创5A。按照确保2017年,力争2016年完成创建的总体节奏,明年全力推进新游客接待中心用地场平并力争启动建设工程,实施金矿供水工程,启动金矿创5A外游客中心项目包装、选址和供地等前期工作,力争完成国家景评委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价;二是开展若干景区创4A准备工作。开展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创4A论证和贯标提升工作。长濂村景区在成功创建3A级景区的基础上,加快古民居文化街区工程和村庄区块的环境整治、立面改造、游览线建设和业态提升工程,为下步创4A奠定扎实基础;三是稳步推进景区提升工程。谋划实施南尖岩景区龙门景点开发、千佛山景区景区入口服务区改建和三期佛文化改造工程、神龙谷景区扩容和拓展工程、红星坪温泉扩建工程等。
4.强化项目包装,做好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谋划招商。科学分析当前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结合我县旅游发展实际,围绕城市、乡村、度假区和重大旅游区平台,尤其注重产业融合、效益特色和可落地性、方向性来谋项目、引项目和上项目,助推旅游产业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紧扣当前城市建设脉搏,发展城市休闲旅游业态项目,谋划包装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餐饮、酒店、购物和休闲娱乐设施,大力发展“月光经济”,壮大城市旅游经济。另一方面强化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的乡村休闲旅游类项目谋划包装。第三,大力谋划黄金省级度假区、湖山旅游区旅游招商项目,力争推动平台用地、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第四,研究优化项目政策,增强投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规范招商项目论证、投资商审查等环节,确保招好商招对商。
1.规划引领,培育乡村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__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领全县乡村旅游向集约化、生态化、民俗化和品质化发展。引导各乡镇切实做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各类规划有机统一。高度重视规划中的旅游功能要素配套,引导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合理布局,提高建设质量和品位。
2.培育典型,打造特色精品乡村旅游点。以有效推进旅游强镇、特色旅游村(农家乐示范村)、示范农庄、示范农家(洋家)等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乡镇(村)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乡镇(村),做到示范引领带动。2015年,车前村着重打造中高端的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体验基地等;红星坪村充分发挥“湖+温泉+农家乐”的组合优势,利用温泉度假村的品牌效应,通过完善村内农家乐各项设施,策划包装渔业体验项目,打造全省首个“湖+温泉+农家乐”的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深化以高坪乡为代表的“避暑+体验”、以大田村为代表的“温泉+农家”、以独山村为代表的“文化+古村”、以长濂村为代表的“农庄+游购”乡村旅游发展样板,推进乡村驿站、乡村酒店、山水人家、生态渔庄、休闲农庄等精品园区建设。结合2015生态体育年的各项活动,逐步构建以观光、餐饮为基础,以民俗体验为特色,以休闲度假运动为重点,以高端会所为亮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等级消费需求的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业态体系。
3.提升标准,实现乡村旅游景区化建设。结合市“1311”工程,加速推进乡村旅游景区化创建工作,在高坪新村、长濂村成功创3A的基础上,继续谋划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村开展景区化建设。通过管理制度创新、配套设施建设、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经营户庭院客房美化、参与体验性项目设置等方式,建成管理更合理、设施更完善、服务更标准、环境更整洁、庭院更优美的乡村旅游景区。
1.善于分析,精准旅游市场范围。今年我县旅游接待人数的前五名是上海、金华、温州、台州、杭州。除丽水市外,上升最快的是苏南三市,2015年针对前五名的城市将采取不同战略拓展。2015年将在上海100个社区覆盖的基础上,再扩展50个社区,重点工作做好覆盖过的100个社区的维护和宣传渠道的畅通;金华以形象宣传和主体活动为主;温州、台州以县市区宣传为主,杭州以自驾车活动为主,丽水以市级媒体宣传和惠民政策相结合为主。苏南市场的开发还是以形象宣传和自驾活动为主,扩展南京市场。福建扩展福州市场,应对年底开通丽水至福州动车班次,抢占先机。
2.对接高铁,谋划开通龙游——__散客班。上海、杭州、龙游的高铁线路开通,大大缩短了上海到__的时间距离,计划开通龙
游火车站——__的旅游散客班,解决最后40公里的问题。与县内大旅行社合作,成本补贴,班车运行,填补我县火车班线游客的空白。 3.加强创意,适时推出特色活动。一是与同程网合作,推出交换旅行活动,充分利用__居民空闲客房,在同程网上建立互助旅行平台,炒作“免费客房的交换旅行”概念。二是与新浪旅游和杭州五云山疗养院心理学家团队合作,打造以文化养生为核心的全方位养身之旅。三是与省级电台合作,推出不同季节的自驾活动。四是邀请新浪、腾讯各大v或微信名人齐聚__,根据不同季节开展不同宣传活动。
4.提升“智慧”,推进平台建设。一是继续完善微平台的功能建设,深度开发微信公众号,加强模块建设,定期定计划定主题制作专栏,确保每期特色鲜明。三是探索游客流量监控统计系统的建设,为科学分析市场走向提供有力佐证。
5.策划亮点,推出特色旅游商品。重点扶持和包装几个高端乡村旅游点,如大柘车前村、湖山红星坪村、珠村畈村等,以优质高端的乡村民宿、农事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同时打造乡村旅游营销新形象。与专业团队合作,开发__的旅游商品、伴手礼等,提升我县旅游商品的档次和形象。以汤公文化为底蕴,融合好川文化符号,取材__乡村,设计一款特色旅游文化商品。
1.抓执法,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质量监管、行政执法、旅游投诉等方面的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媒体、业内的专家、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消费者等对旅游企业的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实现从旅游行业监管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监管转变,从重视投诉监管向旅游全过程监管转变,从单一的旅游部门监管向多部门联合执法和监管转变,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