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学科评估

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11-02

一、引言

《国际贸易学》是“十一五”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规划教材,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加,对外贸易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市场对国贸专业的基础性人才需求量加大。为了能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大部分学校将《国际贸易学》设为重点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世界贸易规则的发展演变,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国际市场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内容具有时效性。《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状况、形态、特点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也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况,从而使得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比其他经济类学科更为困难。当今社会处于知识不断更新,现代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名词、新理论不断推陈出新。虽然国内众多学者会跟进社会发展,每隔几年会推出该学科的新教材,但是从教材编写、审核、等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国际市场可能又会推出许多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制度等,而这些最新的内容无法及时编写在新的教材中,所以无论怎么更新改版,总会存在教材内容的时效性滞后问题。

2.理论与实践不平衡。首先,由于学校的设施、经费等因素限制,同时学校硬件设施尚未建设完成,于是在体验式教学及参观式教学实践方面比较缺乏。从师资力量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未从事过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工作,严重缺乏实践经验,虽然理论性知识非常充分,但习惯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从而产生了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不能把学习到的理论基础知识合理地运用在当今世界贸易的现有问题中,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模式上,无法对当今世界贸易发生状况进行分析。例如:中美反倾销战争,学生只知道发生了经济战争,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发生了战争,以及战争之后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一个学期结束后只记住了考试内容,不知道学的是什么知识,也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

3.教学方法过于简单。由于《国际贸易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理论讲授。现在我校通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基本以教科书为主,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讲解中不分重点与难点,全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被动的学习,直接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4.考核方法单一化。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国际贸易学》的考试都是传统的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大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并且会有明确的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书本上的内容基本出现在试卷上即可。对于学生来说即使不去上课或者上课时不听讲,课后不复习,只要到了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划好的考试大纲,他们的成绩就可以及格甚至优秀。这样的单一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也无法检验学生是否全面地、系统地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也不利于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创新。

三、《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改革

1.选择性更新教材内容。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对教材的合理性和时效性进行全面评估,以防止教材过于陈旧,内容不符合实际,存在相互矛盾等现象。同时可在选择教材时适当听取学生代表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的收集、更新国际贸易政策、规定、制度等相关数据,从而进行合并教学,在授课中能很好地结合当下最新的实际案例,先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随后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分析。合并教学的过程要注意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研究,解决问题并达成共识,思维同步,创新性地完成教学活动。

2.校内和校外建设。首先,要在校内建立实训室。除了要建立国贸专业的软、硬件外,还可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培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中掌握贸易规章制度、贸易进出口流程、外贸函电、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等知识,学生们可以在实训环节中通过专家指导,自己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国贸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又可掌握如何应对实际贸易上发生的各类问题。其次,学校与企业搭建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需注意的是要规范合作单位,这类企业一定要能提供合适的、安全的工作场所。由企业专家带领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习,实行一对一的师徒模式,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贸易相关的工作中。学生实际操作时务必由师傅把关并指导工作,防止学生在工作中发生失误导致企业损失。校外实训可提升学生的严谨性,也对学生实际操作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国际贸易的氛围,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四、《国际贸易学》教学方式改革

1.多媒体教学法。为了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相应PPT制作过程中穿插图片、视频、表格、数据及动画,坚决避免PPT里全是文字描述。同时还可将互联网引入到教学上,与学生一同进入相关网站寻找最新的数据,有效地展示了最新国际贸易的动态。例如,讲到对外贸易量时,可以进入到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年贸易量。并且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历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自主分析,这样不仅加强了授课的权威性,还提升了学生研究的兴趣。

2.角色扮演法。在教学课上模拟组建贸易公司,提出相关任务条件,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运货、银行等相关贸易人员,进行模拟贸易流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提出任务、介绍业务操作要点、辅助学生了解谈判、签约、出口等活动并对学生操作结果进行总结。通过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感,让学生在模拟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围绕教学课程精心准备最新案例,准备案例时要考虑案例内容是否与课程内容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提倡的是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案例大多应为最新热点问题或者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真实的案例能加强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关税问题时如果麻木地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相关概念,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但是如果引用相关案例(中韩FTA签订)来讲授关税的分类和特点等,并且分析案例中相关关税措施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不仅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且产生兴趣,这样对学生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产生了促进作用。

4.提问启发法。如果完全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一味照本宣科,学生会在课程还没有过半就因为觉得无趣而缺乏兴趣,往往会形成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低头玩手机、走神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切入主题,例如,讲述关税措施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进口商品比国产商品贵?为什么相同的商品在我国与他国销售价格不同?

五、《国际贸易学》教学考核改革

多元化综合考核。考试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因此考核形式应采取多样化,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还可以避免按考试分数定出成绩,导致大部分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气氛,针对国际贸易学课程,考核分数可以采取课后作业占总分数的10%,出勤占20%,课堂发表占10%,期末考试占50%,其他占10%的比例(其他包含、参加关于国贸相关的国家或学校等级考核以及其他活动大赛中获取证书或名次),形成一套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的组合考试。

现实教学中部分学生经常会逃课,即使学生来上课,也并不都是100%认真听讲,因此设立20%的出勤和10%的课堂发言作为考核。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相同或不同的讨论话题,激励学生主动收集当今世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案例,让学生自己调查,搜索资料,整理分析并制作成PPT在课堂进行讲解,接受其他组员的打分及点评。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授课过程,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又结合了当今热点贸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考察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是否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多元化综合考核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何婷婷.高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微农业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03).

[2]张振举.《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世纪桥,2012,(21).

[3]孙阁斐.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02).

[4]王岩.高鹤.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篇2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文化特质;课程群;项目教学法

有关国际商务专业设置的规定最早出现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依照专业设置目的,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着明确的区别: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学类专业,而国际商务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而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国际商务专业由目录外专业变为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变化不大,仍归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

这种区别是必要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体化、全球化,企业从全球不同地区寻找生产和服务来源,从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收益,并形成从材料供应、生产管理、组织架构到市场营销的价值链。因此,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的目的正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变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企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国际企业管理的学科特征明显区别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强调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和进出口业务管理,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学科特点更倾向于应用经济学。

但是,在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如何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所区别。首先,很难想象一个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一无所知的毕业生能适应国际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总是包含大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其次,国际商务强调商务环境研究,如东道国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指标,国际商务环境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规避途径等。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析能力恰恰代表了一种高水平的综合经济分析能力,是国际企业管理的基础性活动。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也或多或少地包含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贸易理论课程。

这种培养方案设计从原理上来讲并没有问题,因为教育部有关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规定也透露出这种意图:虽然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但作为培养更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在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却被划分为经济学门类,与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同属于经济学学科。这说明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的角度看,随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学科建设的侧重点也从以管理学为主转向以经济学为主,高水平的国际商务管理人才需要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与拓展性的经济学理论。

从我国许多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减弱,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乃至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常相似,偏向经济学知识、弱化管理学技巧,注重贸易实务操作、忽视跨文化管理的倾向非常明显。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国际企业管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教育的现况,就如何提升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进行探讨。

一、注重“文化特质”培养,提升跨文化管理意识

虽然我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已注意到其管理学科的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但并未拉开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距离,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笔者检索了国内多家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发现有两个趋同性特点:(1)培养目标比较空泛。多数高校均强调“英语能力”“贸易业务运作能力”“通晓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等培养内容。我们认为,这种实务操作能力很难保证毕业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商务专门人才。(2)课程设置趋同,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几乎没有区别。绝大部分院校的主干课程都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英语能力模块,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和技能模块。从课程设置上看,很难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区别。

由于国外大学并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以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专业统称为“国际商务”“国际管理”“全球管理”等。除了强调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为了体现管理学特征,国外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均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特质”。例如:马歇尔商学院全球管理专业简介中就提出,此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分析能力;沃顿商学院认为从其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有能力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工作”;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培养计划中将培养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成为交流各国文化、掌握外国语以及拥有个人国外经历三者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强调“文化特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管理的实质,因为管理受文化的制约,文化给人以认同感,特别是在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方面。美国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就认为: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一方面,人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是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道德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是根据文化的变化而演变;另一方面,就管理实践而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也随文化的变化而改变。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则更为深刻:管理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并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它本身也是文化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国内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应该在培养计划中包含更多的“文化特质”类课程,如《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业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乃至《西方文化史和思想史》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毕业生适应跨国公司多元企业文化的能力,保证学生具备充分的文化沟通能力,以便在工作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

二、开设跨学科课程,完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国际商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经济贸易等专业性内容,更涵盖金融、管理、法律、物流、外语、信息技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商务人才,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教育,并随着现代国际商贸领域的发展而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课程,更新学生知识。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牛津大学就针对现代学科范围重叠交叉、出现边缘学科的情况,开始允许学生选择多学科同时学习。例如:同时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等。现在牛津大学的50种课程群中,有26个课程群是合并几种学科而成的,称为“综合性课程群”,这种做法被欧美等国的大学普遍仿效。近20年来,美国的高校成立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今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多学科的教学。

在我国高校的国际商务学科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比如,可以按照国际商务战略研究、作业过程和实务技巧将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商务战略包括国际商务环境研究、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国际商务竞争战略、国际商务组织战略4项内容,下设《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心理学》等课程,构成“基础性课程群”,着重夯实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作业过程包括国际生产与技术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项内容,下设《质量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实务》《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管理》等课程,构成“作业性课程群”,着重提升国际商务专业学生针对国际企业管理的作业能力;实务技巧包括商务英语能力、贸易操作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分析能力4项内容,下设《商务英语(中、高级)》《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业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构成“实务性课程群”,着重强化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贸易操作、商务交际能力。通过从“战略设计”“作业过程”到“实务技巧”的多个连贯课程群,完善本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分类方法来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群体系,只要课程群能够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供跨越多种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那么课程群建设就真正达到了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目的。

三、推广“教训研三位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增强国际商务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教育中非常普及。这种教学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外部真实世界作出贡献,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教育。从教学原理上看,项目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种模拟职场环境的学习情境,以某个具体的国际商务项目作为引导,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沟通协调、业务操作和学习创新能力。例如:在美国一些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紧密结合外贸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和防范外贸中的各类风险,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工商管理系创办了各类咨询中心、学生超市、旅行社、训练中心等教学实践场所,由课程责任教师担任项目经理,并且提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师生参与同一项目的研发。

针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采用下述原则在国际商务教学中落实项目教学法。(1)开发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国际商务岗位需求为原则,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结构来看,每个单元可设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介绍各相关国际商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二个模块是相关项目所要求的内容体系。(2)项目化教研课题。针对项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研课题,并对课题完成、应用状况建立考核制度。(3)“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合作办学力度、制订国内外进修资助计划,培养具有现代国际商务知识、业务技能优秀、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并建立项目化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4)创建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创造国际商务项目职场化工作环境。如包括谈判室、跨国企业管理中心、涉外综合服务大厅等部分。(5)实施“八步法”项目教学流程。8个步骤分别是:了解各类国际商务岗位要求、开发项目化课程、项目化教研课题、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评析项目教学效果、按修正后的课程体系与项目化课程再次展开项目教学、再进行总结和评价、聘请专家组对项目组的成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志娟.对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9).

[2]邱璐轶.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软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

[3]吴建,周庭芳.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专业与课程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10,(2).

篇3

在经济学领域,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领域。

理论经济学是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现在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具有6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有一部分学校新增了新型专业,比如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开设的网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开设的企业经济学等等。

应用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它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该专业着重面向各大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及大型企业培养所急需的、兼备较强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田宏老师告诉大家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包含的二级学科有:国民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A+,A,A-,B+,B,B-,C+,C,C-公布。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理论经济学中,参评高校共计90所,在此列出了其中一部分,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A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

B+ 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

应用经济学中,参评高校共计90所,在此列出了其中一部分,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A-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国贸实务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在文化领域的深化

“可持续发展”原是从生态发展角度提出的理论,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不仅涉及环境领域,还与经济、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是我国在国际社会彰显大国风度,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表明我国愿为本国乃至全球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尽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今天所做的经济决策要着力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气候、食品、社区和公民的利益为代价。从2000年开始,全球开始逐渐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联合国全球公约就鼓励把商业运作和策略与人权、劳动力、环境和反腐等十个普遍接受的原则联系起来。最初的动机是认识到商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旨在确保市场、商业、技术和金融的发展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在全球商业界成为主流。具体到文化领域,美国学者Pesonen(2003)认为关注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可以培养未来商界领导,使其具备在混乱的经济乱流中把控局势的技能。因此,对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负有将高等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将社会实践经验反馈于教育体系,引导高等教育进一步反思与改革,形成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的联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它要求不同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可持续挑战要求学生学会敏锐的批判思考技能,培养建立在体系基础上的独特视角,并且致力于对必要的价值的讨论。它要求深入思考新的为大众所接受的范式和假设,并要经常改变该思考方式以保持新鲜性。如Stubbs 和Schapper(2011)建议社会责任课程的学习要配套相关的内容,并要有合适的学习过程,要有益于批判性分析和评估商业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具体来说,社会责任主题教学的内容应旨在为学生提供根据市场、工作地点、社区和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社会责任的技能。

高校商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个与外向型企业组织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进出口业务中的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合同履行、进出口报关、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该专业旨在培养外向型和应用型人才,与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国贸实务课程群实际上是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规范与整合,当然它不是简单的重新归纳整合,而是根据外向型企业对国贸实务人才的需要进行资源优化组合,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过程。在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负有为外向型企业培养中高端人才的任务,同样外向型企业有为高校提供平台,共同培养人才的任务。按高校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专业课程群的技能要求,同时要兼修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商业道德类课程,而外向型企业承担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其在商业运营中遵循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任务。

三、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现状

“课程群”这个概念在我国是北京理工大学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目前,业界大多数人认可的课程群指的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国贸实务课程群的院校主要以一些职业高校为主,少部分一、二本院校也开设了国贸实务课程群。其中,一些高职院校,如上海海洋大学,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必要性,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探索既适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又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对软件操作的考核和注重对双语语言的应用,在教学实践环节应注重加强和校外企业的合作。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主要以一个中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作为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方式、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合同。此外,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和“国际结算”两门课程作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细化,将“国际经贸函电”课程作为对国贸实务课程的深化,而在实践环节开设了“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课程。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将“课程群”的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中。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教师在系列课程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把各门课程看作大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环节。宁波大红鹰学院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按企业岗位设置国贸实务课程群,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紧密联系江苏省外贸行业发展现状,立足外贸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建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法、外贸英语、拓展课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四大课程群,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实务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国际经济法基本技能培养和外贸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两翼,向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三个方向拓展”的课程群结构体系。九江学院合理利用课程群促进学科发展,使学生具备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的良好途径,并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优秀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模拟仿真教学软件运用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开设国贸实务课程群的本科院校主要有: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以“课程群”模式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在全国属首创,根据他们制定的2006级及以后各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学分为原理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两个层次,8门子课程共计176学时,其中“国际贸易合同”32学时、“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16学时、“国际贸易单证”16学时、“报关与通关”16学时、“国际结算”32学时、“国际贸易实务专题”32学时、“国际贸易交易流程仿真实验”16学时、“国际贸易公司模拟”16学时。该课程群内容完善,重点突出,有效整合了课程间的重复内容,节省了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采取实地实习和仿真实验两种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群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与调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建设的国际经贸学院课程群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一专业内课程组合的课程群形成“3+2”课程体系,“3”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经贸函电”三门基础理论课,“2”是“国际商务单证”和“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两门应用课。该大学从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夯实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革新教学方法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建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习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包括“国际商务单证实务”、“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报关实务”、“经贸英语函电”及“国际货运”等。为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还开设了“国际商务实践模拟”和“外贸综合模拟实习”两门课程。该学院围绕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和履行,即以市场行情调研、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为主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涵盖了9门课程,主讲教师达11人。

四、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

(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中课程的设置可根据进出口业务流程兼顾企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国际贸易课程群中的课程设置根据市场调研、商务谈判、签订合约、履行合同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等环节,分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1(侧重国际贸易实务理论),包括“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三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2(侧重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包括“外贸函电”和“国际贸易单据和模拟实训”两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3,包括“商业伦理学”、“国际商法”(侧重企业社会责任教学)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国贸操作综合技能。具体构想如下:

(二)通过教学及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进行可持续一体化学习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中应采用讲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行业(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将教学内容融入考试大纲以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开设实训课程,让学生学习单据填制和进行业务流程模拟等;使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使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使学生对业务内容和流程有较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商业道德规范渗透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使其认识到外向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只有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有更好的可持续性。此外,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横向研究,使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通过诸如讲座、专题等让学生参与研究,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事业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国贸实务相关课程的热情。

(三)相关企业与高校对接,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外贸企业有义务为高校培养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国贸实务人才提供支持,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大学通过使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高校教授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和企业社会责任规则指导,为培养企业的管理精英作充分准备。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为企业作咨询、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去企业进行调研等形式,帮企业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的宝贵经验,使高校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企业可以为学生和教师实践设置相应的岗位,并吸引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共同实现高校国贸专业、外贸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J].科教导刊,2015(2).

[2]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张照玉.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0).

[4]阳艳,唐纯翼.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9).

[5]刘颖,张海平,赵建夫.可持续发展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11(5).

[6]Aber J.,Mallory B.,Kelly T.The Sustainability Learning Community: One University’s Journey to the Future.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Lebanon, 2009.

篇5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和该区域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对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

一、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4-2006年连续3年在中国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到2006年末,中国-东盟经济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呈现区域加快发展的好势头。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区贸易额将从目前的1万亿美元,大幅提升到接近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水平,并使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提高1个和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中国-东盟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融入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轨道,并发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推动国际贸易和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宽厚的、全新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技能

为适应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需不断更新和提高。不能沿用过去的思维方式设想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而是要学习和掌握与国际接轨的宽厚、全新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一是必须掌握和熟悉会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二是掌握和熟练运用会计应用理论,主要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财务通则、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三是掌握与熟悉会计本质与属性、会计职能与地位、会计对象与任务等基本原理。特别需要掌握运用会计理论对某一特定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会计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比较系统的会计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提高财务分析能力。

(二)业务精湛,及时进行职业判断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加大了会计处理的难度和灵活性。新的经济业务、规定、处理方法不断出现,会计制度在不断完善之中;国际市场和区域经济贸易中的利率、汇率、股票价格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风险在不断变化等等情况,要求会计人员业务精湛,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多种方法中快速选择最佳的会计核算方法,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核算,降低风险和成本。

(三)开拓创新,实施高效、综合控制

国际通行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高度重视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会记账、算账、报账,还要能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算、风险控制、业绩考核与评价等工作,在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中,还要能够进行跨国投资决策与跨国营运资本管理等工作。

(四)知识结构多元化,成为经营理财的行家

随着跨国经济贸易形成的国际结算业务增加,在中国-东盟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趋于多样化和高级化,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网络、软件等IT系列新的技术和知识,还要了解和熟悉经济贸易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同时要能够运用外语(英语、东盟国家语言)进行交流,不断增强与东盟国家企业的沟通联系,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经济贸易竞争力。

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目前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教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客观情况,导致“两难”现象:一方面,会计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很多,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等素质的会计人才奇缺。随着中国-东盟经济贸易的发展,这“两难”现象更加突出,更应该引起重视和反思。

(一)学科结构单一,会计人才知识面窄

一个严重的缺陷是过分注重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忽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导致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面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上,基本上沿袭《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等课程框架,缺乏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技术所必需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如:经济管理、金融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和综合技能。近年来,部分高校虽然通过拓宽专业面、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推行第二学位制、主修辅修制等措施,但这些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面窄的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改变。

(二)本科教学力量薄弱,会计人才业务功底不牢

高校的会计本科、专科教育,既要进行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会计应用和研究水平。要有相当数量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的骨干老师在教学第一线,大胆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传授会计基础知识、业务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然而,我国高校的知名教师、骨干教师偏少,且这部分名师、骨干的主要工作是指导研究生或从事科研工作,致使会计本、专科教学力量薄弱。另外,在目前追求高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师生比严重不足,班级人数过多,教室过于拥挤,导致教师指导不力,严重影响了会计本、专科学生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的人才业务功底不牢。

(三)培养模式单一,会计人才能力不强

由于种种原因,在高校会计教育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把本来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人才苗子,用整齐划一的培养规格和模式,压成了千人一面的所谓“合格人才”,遏制了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力不强。

(四)不注重培养职业意识,培养的会计人才职业道德修养差

会计是一种职业性质很强的工作,有比较健全的职业规范。毋庸讳言,我国高校在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导致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不能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关系,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较为普遍,甚至发生人格扭曲的现象。

三、适应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作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原则,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教育市场、两种教育资源为培养方式,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为培养目标,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有效优化和配置国内外教育、企业和人才资源等,探索形成“不求整体教育水平一流,但求办学特色”的适应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

(一)发挥优势,加快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1.转变教学观念,倡导探索性、开放式的教学改革

探索性、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在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主动寻求知识,知道怎么做和知道谁有能力去做,学会从丰富的知识系统中捕捉、提炼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并运用到会计实践中去。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探索性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强化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

2.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其内容包括:精通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熟悉国际特别是东盟国家会计准则和惯例,具备国内会计师执业水准和基本具有国际会计特别是东盟国家会计师执业水平,能熟练运用英语与计算机,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与适应能力,能在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国际或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实务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适应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培养规格,主要包括:(1)熟练掌握和运用会计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中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熟悉国际会计特别是东盟国家会计准则和惯例;(2)具备良好的管理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和能力;(3)具备良好的英语或东盟国家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达到与东盟人士无障碍交流水平;(4)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5)掌握良好的科研方法,具备一定的会计学研究能力,了解会计学发展前沿,把握会计学发展动态;(6)具有遵纪守法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品质和情操。

3.优化课程体系,突出重外语、厚基础、宽知识、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色

(1)重外语(英语、东盟国家语言),是指强化学生外语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因此,大学外语学习课程调整为巩固和加强学习英语的基础上,增设东盟国家语言(小语种)课程,无论是英语还是东盟国家小语种,强化口语、听力、阅读、写作与翻译等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大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通过国家四级、六级英语考试,熟练掌握和运用至少一个东盟国家语言进行交流。

(2)厚基础,是指具有较雄厚的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会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投资、国际贸易、国际税收、国际商法、中外会计准则与惯例比较等课程。

(3)宽知识,是指具有较宽的会计专业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投资学、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法学基础知识、经济法与税法等课程为必修课程,并要求学生选修管理类、经济类、人文科学类等2-5门课程。

(4)强化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习训练。采取“四段式三类实习”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分两段深入企业进行实习,熟悉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或审计的过程和要求;建立手工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实验室;建立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和电算化审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

4.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突出国际会计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会计准则与惯例,并能熟练运用专业英语,鼓励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和注册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学生既能熟练掌握中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如用友、金碟等财务软件),又能熟练应用国外财务软件。

(2)在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采用案例分析法、自学与讨论法、试验与实践相结合法、多形式作业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和研究型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5.改革教学管理

全面修订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明确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和保障措施。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包括主辅修制、选修制、弹性学制,为学生塑造自我、发展个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认真搞好教学管理,做好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学评估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抓好教材、教学大纲、题库建设,规范教学行为;完善院校、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的双重评教制度。

(二)加强同东盟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

1.大力借鉴和引进东盟国家会计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借鉴新加坡的双语教学、外部远程教育、海外办学和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等;引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学课程和外语版教材,部分课程直接用外语授课。

2.建立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办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联合办学方向上,可以同东盟高校在会计人才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层次进行交流和联合培养,包括开展联合办学的学位课程和双学位课程;在联合办学内容上,引进东盟的先进教育资源,学习的优秀办学理念和方法,借助东盟国家高校的管理经验;在办学方式上,可以互派访问学者、交流教师、交流学生到对方国家高校学习,互通学习课程;在学分机制上,扩大在教育质量监督和认证领域的合作,寻求建立中国―东盟之间互认学分、学位和文凭的互相认证制度。

3.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国家高等院校互招会计学留学生工作,促进双方高等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发展。中国-东盟国家高等院校互招会计学留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带动高等教育升级,推动高等教育的优化。通过招收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增进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了解,增加我国高校学生同东盟国家学生互相接触、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与东盟国家留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共同进步。

(三)校企联合,创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同东盟国家企业集团的联合办学,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我国高校同东盟国家企业集团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实现校企强强联手的培养模式。一是实行东盟国家企业给我国高等院校注资的方式联合办学,校企实行董事会方式进行管理,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二是东盟国家企业给予适当资金赞助我国高校,企业委托培养所需的会计人才;三是东盟国家的企业作为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海外实习基地,每年选派中国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可以在优秀的学生中挑选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

篇6

关键词:语言推广;经济学;汉语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109―02

一、语言推广中所遵循的经济规律

在论述语言推广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确语言经济学家在研究语言的时候,往往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资源或者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作为资源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属性和经济价值。语言推广中的语言的民族属性更多地体现在语言融合的应用过程中,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语言的民族属性又往往是制约语言推广的重要原因。语言推广中的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另一个则是语言的应用中所包涵的直接价值。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思维等诸多领域的信息,所以语言的推广可以增加本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地位,也就是增加国家软实力的价值表现。而本国语言的推广和应用可以给对外贸易、跨文化沟通、民族旅游业、非物质文化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增长,这也就是语言的硬实力。语言作为人力资本,是人们在学习、生产、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工具,学习语言或者准确地说是学习第二语言则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投资。有研究通过对新移民中儿童移民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语言能力与工资收入分配的关系,也证明了掌握语言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经济效用。也就是说语言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技能,它所被发挥的程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西方的经济学家通过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得出推广本国的语言,可以降低对外贸易、外交、跨文化沟通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从潜在层面提高了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双语言同样也可以增加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人力资本优势。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在经济学视角下完全可以将语言看作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经济元素,那么它也必将遵循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所以在我们进行语言的推广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研究语言推广的市场规律,关注汉语言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变化,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在进行汉语言推广的经济规律研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用经济学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语言与经济的关系,集中探索双语的商业性、语言的培训与商业化、语言政策问题的优化等近年来热门的语言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从而研究经济规律对语言推广的优化作用。

二、经济学对汉语国际推广的优化作用

(一)经济学对对外汉语教材的优化作用

现阶段市场上的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都是根据大纲需要而编写出来的,这使得这些教材忽略了市场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材研究中缺少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认知规律、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学习环境等问题的研究,使得学生获得学习成果的效率低下。所以,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借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成功经验,针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并结合汉语言自身特点,形成具有汉语言特色的实用汉语教材。同时,我们应该参考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原则,对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研,满足市场上对于教材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程度上的需求变化。通过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找寻降低学习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径。降低课本中因文化障碍所造成的学习成本,使学生花费最短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汉字学习成本,因为汉字的学习往往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母语是使用表音体系文字的学生,要学习汉字这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就非常困难。所以,在进行汉语教学的时候,虽然汉字是汉语中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为了实现学生投入产出的效益,应该尽量减少复杂的汉字教学,教授有特点、容易学习的汉字。

(二)经济学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优化作用

随着汉语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成为了一种趋势,这就造成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市场上有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高校也有大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供给,为什么还会出现对外汉语“教师荒”和找不到工作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呢?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好市场机制下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没有满足或者说是没有完全地适合市场上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从而导致在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这些不满足要求的人力资源被淘汰,而市场上的需求方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力资源。所以,要做到经济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优化,应该首先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性和异质性的教师。对外汉语教师专业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现在市场上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并没有经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培训,而是根据自己以前学习汉语的知识直接教授给外国学生,这就造成了教学成果低下、教师资源浪费、教师素质低下等问题。而异质性是指使得人力资本能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属性。简单来讲就是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具有这个专业的专业知识,所以能够决定这些学生优化配置的关键就是异质性。比如说高校可以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期间开设一门小语种的课程,使得学生拥有教授这个国家语言的优势。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以后与该国学生交流的交流成本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成本,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异质性,同时也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对外汉语教师市场的优化配置。

(三)经济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优化作用

经济学映射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是指将外汉语教学看作是一种经济的投资过程,更关注在教学中的投入和产出,以效率为驱动设计整个教学的过程。根据经济学的原则,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参考经济运营模式的相关设计,比如ESP教学模式和体验型教学法。ESP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需求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学习者和学习者的目的为中心,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强调使用的教学体系。在ESP教学模式下,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可能很有限,但是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者更多地获取了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开展工作的能力,使得这个教学模式在21世纪的教学模式中备受关注。还有就是在20世纪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型教学法,他所教授的内容是以国际贸易的内容为基础,所以他直接将教学设计成一次谈判,按照对外贸易中谈判的原则和技巧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国际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流程设计教案。这些教学模式都是运用或者参考了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了改进,实现了经济学对汉语国际推广教学模式的优化。

三、结论

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我们除了要考虑汉语本身的研究以外,也应该注意到与汉语言推广所相关的经济学问题的研究。深入探索语言和经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潜在的经济特性,提高经济特性在语言推广中的作用,从而加快语言推广的进程,提高语言推广的效率,达到语言推广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04).

[3]何文贤.语言的经济属性与ESP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2).

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师资培养

一、引言

商务英语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国际商务领域和活动中具有行为能力的专业人才,并非简单的英语语言教学,比传统的英语专业有更强的专业性,教学中应体现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应使学生不但要具备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商贸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专业术语颇多的商务英语从事商务活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

二、商务英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我国的商务英语学科是在社会需求推动及ESP理论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商务英语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逐步深入、不断完善。概括地讲,我们对商务英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认识路径。一种是把商务英语当作“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分支来看待,另一种是从“商务话语”(business discourse)的视角来认识商务英语,把它看作英语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的使用。两种路径各有自己依赖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揭示了商务英语的不同侧面,也揭示了对商务英语教师能力的不同要求。

1.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的教师能力要求

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它从产生之日到现在都是一种英语教学理论。在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要求教师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习者在目标领域或情景下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大纲设计要以需求分析、语言描述、学习理论为三大支柱。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ESP理论、需求分析理论、语言学、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等。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设计课程及定期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

2.商务话语视角下的教师能力要求

商务英语是商务人士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沟通的工具。英语在商务活动中如何使用?与在其他活动中的使用有何不同?这其实就是从“商务话语”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的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就是英语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的使用。话语包括语言以及语言与行为、互动、评价、信仰、感受的协调,也包括语言与情境语境的协调。从商务话语来认识商务英语的路径可以让我们对英语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的使用进行系统、深入的描述,从而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提供内容方面的支持。

对商务话语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文体学的方法,把商务英语看作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重视文本本身体现的语言表层特征(廖瑛,2004)。另一种重视话语产生的过程,关注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对英语在商务活动中使用的影响。从话语角度研究商务英语,我们认识到商务英语不只是一系列的词汇、语法、语篇特征,还包括这些表层特征在商务交际中的价值,商务领域和活动中的社会文化规范、认知结构、策略和技巧等各个方面。从商务话语视角来看,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领域和活动中,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社会文化规约和行业惯例、程序,运用语用策略,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符号资源和视觉、听觉符号资源,以书面或/及口头形式或/及其他媒介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张佐成,2005)。

基于这一视角,商务英语教师需要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性知识结构,包括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商务英语教师是特殊的双语教育教师。一般来讲,双语教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必须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专业教育素质(一般素质),一是外语教育素质(特殊素质)。而商英教师恰恰相反,其外语教育素质是一般素质,专业教育素质是特殊素质。因此对其的培养应重点强调专业教育素质。

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和商务话语两种路径来认识商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让我们对研究对象有了深入、完整的把握。两种路径及其研究成果对商务英语学科都必不可少,两者互相补充、促进。

三、商务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的建议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在英美等国家,教师教育还包括入职教育这一独立的形式(王少非,2001)。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英国在1983年的政府白皮书《教育质量》中认为,教师应具备如下三个方面的素质:(1)适宜的人格品质;(2)适当的学业水平;(3)足够的教育专业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师资培训

对于商务英语师资的培养,从师资培训的角度(即“应该怎么教”)来考虑,应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职前教育方面,高校教师高门槛的准入制度确保了教师在上岗前接受很好的专业及职业培训,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法的重要性,使受训者了解语言教学的特点,并意识到商务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需求分析理论),并尽可能为受训学员提供实习的机会,培养其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于教学中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必得从教学实践中才能逐渐获得。

而对于在职教育,校本培训及参加教学研讨会都是很好的方式。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校本培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长期连续性。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地学校为受训场所,可进行比较持续而长久的培训。二是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前提是教师没有脱离工作岗位,将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能及时的学以致用。三是灵活性。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机动地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并能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个体特点加以安排。四是经济性。校本培训免除了教师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学习费,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教师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校本培训最好能达到制度化。

此外,应鼓励商务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比如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组织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等,多于同行交流,获得教学科研的最新信息。

2.师资教育

从师资教育的角度(即“应该知道什么”)来考虑,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商务英语教师,外语教育素质是一般素质,专业教育素质是特殊素质。也就是说,在职前教育阶段,使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做到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专业素质方面,尽可能涵盖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之前提到的与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获取可通过让受训者跨院系选修课程,申请第二学位,与国外联合办学培养师资,在学习期间为学员创造去具有涉外商务活动的企业实习或兼职机会等方式。这样可以扩充受训者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同时,深入企业,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文化、行政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结语

商务英语是现代商务和应用语言的相互融合,是英语的一种应用变体。由于商务英语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社会需求的存在,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应用叉学科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并将随着商务英语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而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06(3).

篇8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