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疫防控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疫防控措施

篇1

[关键词] 口蹄疫 诊断 防控 猪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59-0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动物为牛、猪、羊等偶蹄动物,偶见人和其他动物感染该病的报道,临诊上以发热以及口腔黏膜、舌面、鼻镜、蹄叉、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该病于1514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目前,在非洲、亚洲、南美洲及欧洲的部分国家广泛分布。该病的发病率很高,可达100%,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大流行,需立即对病畜和疑似感染动物进行处理,隔离封锁疫点及周围广泛区域,以避免疫情传播。由于口蹄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此病,近年来,种猪和哺乳仔猪发生FMD的病例也不断增多,但主要以育肥猪和保育猪为主。本病的潜伏期为1~7天。猪只感染FMDV后7天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平均1~2天病猪表现精神沉郁、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41℃;2~4天后,病猪鼻吻、牙龈、口盖、舌面和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随病程延长,鼻吻部水疱变大增多,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或结痂,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病猪蹄冠部水肿苍白、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会出现水疱,但会很快破溃,严重者发生掉蹄病灶,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小猪感染FMD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有时舌头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牙龈与口盖水疱破裂,患部糜烂出血,鼻吻水疱大如乒乓球,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之前都张口呼吸,死亡率极高。育肥猪掉蹄后大量流血,发病猪场的母猪多躺、卧伏,能够站立的很少。如无细菌感染,本病经1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会延长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也称良性FMD。但如果一旦发生继发感染,有些病猪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称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60%~80%。

二、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和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则有赖于血清学检查鉴定毒型。实验室检查所需病料主要是水疱皮。采集病料时,首先将病猪蹄部用清水洗净,用干净剪刀剪取水疱皮,装人消毒无污染的空瓶,最好能采3一5头病猪的水疤皮,冷藏保存,迅速送检。检查方法传统的有补体结合试验、乳鼠血清保护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琼扩试验,近来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据报道,此法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更灵敏可靠。阻断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用于进出口动物血清的检测。临床上,本病应主要与猪水疱病鉴别诊断。鉴别手段主要是根据病毒学和血清学试验来进行。

三、防控

1.防控原则

我国防控口蹄疫的基本要求是“早、快、严、小”。“早”即尽早发现可疑猪及病猪,一经发现,尽快启动口蹄疫防控预案,将疫情扑灭在萌芽时期,减少损失。“快”即防疫工作行动要快,快确诊、快隔离、快封锁、快消毒、快处理感染猪只、快通报等。“严”即严格执行口蹄疫防控预案的全部措施,防止口蹄疫传播。“小”即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情况,划定疫点,减少工作量及工作阻力,努力将损失降到最小。

2.防控措施

2.1口蹄疫疫苗常规免疫程序

母猪每4个月接种高效疫苗1次,根据疫病流行情况,中间可以使用一次合成肽口蹄疫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和年轻公猪在配种前免疫1~2次;公猪每3~4个月接种1次;仔猪断奶后10~15d首免,4周后加强免疫1次;对于母猪群,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益百特,目的是控制病毒的复制,增强猪群的抗病力。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猪只,应对全场各年龄段的猪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疫苗,第1次接种后,间隔15d,各年龄段猪群加强免疫,同时,在受威胁区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散。

2.2强制封锁疫区

扑灭病畜和同群易感动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疫区内的动物及其产品向外流动,严格车辆、人员及货物的出入消毒制度,严防疫情扩散。

2.3强制扑杀

烧毁或深埋疫点的畜产品、饲草、垫料,同时,对疫点周围、控制动物移动区和监测区的家畜进行严格的疫情普查和检疫,对于检出的阳性者和污染的动物产品全部无害化处理。

2.4强制消毒

根据口蹄疫病毒对酸性和醛类、卤素类消毒剂敏感的特点,可使用复合醛类、碘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对栏舍环境消毒。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同时,禁止闲杂人员进出猪场,对外来人员和所有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口蹄疫防控工作是涉及国家声誉和畜牧业安全生产的大事,而防控口蹄疫的关键是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在FMD的防控中,有很多因素促使FMD难以控制,如FMDV的持续性亚临床感染、多宿主性、血清类型多、变异速度快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和防控措施执行不力等。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养殖单位和畜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执行口蹄疫防疫措施,研究人员应加强对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争取早日消灭口蹄疫。

参考文献

[1]林太明.猪口蹄疫的特点与防治[J].猪业科学,2009(2):68-69.

篇2

关键词:动物防疫;基层防疫;防疫工作

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代社会,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观点越来越全面,市场对于高质量肉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一情况的出现,给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首先,畜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的种类和养殖的数量都有所提升,品质也被拉到了更高的水平线。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促进当前我国养殖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防疫站的存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畜禽的患病率,更能够帮助畜牧业从业者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带动基层畜牧业的发展。

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动物疾病防疫相关法律条例还不够完善,养殖行业内部的权益保障得不到保护。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就是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能够在避免动物在遇到疾病危害的同时帮助养殖户降低养殖风险,为畜牧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集各界的力量保障人民的利益,为国家基层创造更多的财富。

2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已经实施多年,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首先,在养殖场本身的环境上有不足之处,整体环境较差,专业技能化工具较少,从业人员年龄较大且一般不具备专业的防疫知识;其次,当地的防疫站内设备老化或年久失修不能进行精准的防疫检疫工作,防疫站的兽医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且工作理念未更新,服务意识差;再者,当地的相关部门对防疫工作的保障没有做到位,兽医的基本工作条件差且工作薪水低,防疫站内的工作人员普遍知识储备量不足,不能及时开展具体的防疫工作并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有效反馈[1]。

3做好基层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

3.1有关部门加大对兽医工作支持力度

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人力和物力,当地的相关部门需要在资金上对防疫工作进行支持,帮助改善当前的基层动物防疫环境。首先,财政资金能够有效解决部分地区防疫站设备更新问题,促进动物疾病防疫检疫工作整体的准确度提升,用更现代化的工作设备提升整体的工作成效。

3.2强化宣传力度,落实责任

对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落实责任。可以由当地有关部门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加强对防疫工作的宣传,落实好具体的工作内容,与各村的相关负责人在公示情况下签定好责任书,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好线上线下的资源,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工作的推进。首先,可以利用好微信等手机网络通讯设备,将相关资料、相关政策发送给养殖户个人,由其自由学习。而对于知识水平不能够达到自己学习的养殖户,采用线下开展相关座谈会,召集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或直接由专家进入养殖场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技术培训力度。还可以利用村里的广播站,每日播放动物防疫知识,让防疫理念深入到群众的心里。这样进行防疫宣传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治疗患病畜禽上来。

3.3对基层防疫工作环境进行改善

基层防疫工作环境较差,在管理制度上有欠缺,在具体的兽医工作流程上也由不足之处。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及时对相关管理办法进行改善,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实时更新,保障防疫站内部的环境以及整体的防疫环境都严谨可靠。而实际工作流程的改善,也需要相关的条例对兽医进行约束,确保每次防疫排查工作没有遗漏点,不会产生因兽医本人而造成的防疫事故。同时,防疫站要针对兽医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考核,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具体的防疫知识和设备使用知识考核、服务群众的态度以及具体防疫检疫工作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前者需要由相关部门监督进行考试答题类的考核,后者则是需要根据该地区的民意调查问卷及平日里的工作考量进行,最后的考核情况将与近期的工资及奖金挂钩[2]。

3.4强化兽医团队的综合素养

防疫站的兽医都需要参与到具体的防疫工作中,工作人员个人的综合素养会对防疫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当前的兽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需要防疫站在兽医入职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具体的实践理论知识没有问题之后才能上岗。而对于上岗后没有实践知识的兽医,应当采用师傅指导徒弟的方式,由一位资历较老的工作人员指导一位或多位新人,同时定期举办知识学习会,学习新的防疫理念,以此强化防疫站的整体工作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防疫工作关乎到养殖户的实际收益以及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防疫工作做到位,不仅保障了养殖产品的品质,而且对于整个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同时,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这项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志霞.解读: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2):93,218.

篇3

[关键词] 吉林 猪场 疫病 消毒与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46-01

在我国,我们的主要养猪模式是一站式的,这与更为先进的隔离饲养的养殖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也是我们国家需要积极进步的地方。目前,我省的养猪规模也在需求量的影响下不断的扩建,多种的养殖方式也由此而研发出来。现在我省的养殖状况主要为:积极的培育优良品质的猪,实现繁殖更多的品种,建立更适合商品化的猪。另外,我省也在养猪的形式下由此发展出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比如饲料和有机肥料。而目前我们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猪产生的疫病,往往疫病一发生,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疫病传染和死亡。所以,我们只有建立更为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防御措施来保证猪的健康。

对全国的各个养猪地区而言,猪的疫病都是一项值得加强重视的问题。我们各地人们都在为防治猪疫病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对于我们兽医站来说,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大致可以通过这些来展现,我们在出现疫病之后通常是采取以下几大的方面来进行防治。

一、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

针对客观的制度建立,养殖猪要在建立卫生防护的组织下进行,必须具备有完善的基础设备作为养殖条件。这就要求在思想上加强认识,首先,我们必须做好自身防疫思想的学习,努力的学习《动物防疫法》,认识到猪场疫病防疫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动物医疗防控中心,对猪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的记录。

二、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

1.作为经常出入猪场的工作人员以及饲养人员而言,在进入猪场之前,必须更换消过毒的工作服,以防止人体携带病菌进入猪场。同时对于外来人员,除非有许可,禁止所有外来人员参观猪场。在进行猪的运输的时候,车辆等不许进入猪场内部,交易的时候也必须远离猪场,防止携带病源。在猪场内部的一系列设备,必须做到定时的检查和消毒。另外,猪场的兽医要遵守职业规则,不出外进行诊治。

2.猪场的卫生情况管理方面,必须做到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经常打扫,及时将猪粪等生活垃圾彻底清理,使猪场保持相对的清洁,同时及时的灭虫灭蚊,避免蚊虫的间接病毒传播。还有,通风对于封闭式的养殖环境而言相当的重要,确保猪场的空气流通。

3.鉴于对猪场的实际情况的客观记录,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猪每天的日常饮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应对任何的突发状况。要详细的记录猪场的疾病发生情况、死亡等数据。

4.猪源尽量采取自己繁殖自己养殖的方式,以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当然,如果猪是从外地购买的,必须具有相关的猪健康的证明。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在确保猪健康的前提下才转入猪场。

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猪场防疫制度

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下的这一点,只有在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猪场防疫病制度下,才能更好地及时进行预防疾病传播。这里主要就是针对消毒和寄生虫驱除这两大方面。

首先,关于消毒这一项,进场时要进行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之前,要先在更衣室里进行紫外线的照射消毒。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洗手,并用5%浓度的苛性钠消毒液对鞋子进行消毒,在准备好自身的消毒后才可以进入猪场。

其次,是猪生活的场所以及相关用具的消毒。猪场内的各个猪舍要制定一周一次的小型规模打扫,一月一次的大规模打扫。而如果出现母猪的分娩后,必须更为仔细的清扫消毒。走道、猪圈、饲槽都要注重打扫,还有最容易积聚污染物的下水道也是要充分的重视。可以用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融合来进行熏蒸。通常我们在消毒猪场的时候都是采取每半个月一次的频率,采用的依旧是常用的苛性钠溶液喷洒。另外,对于出现了病死猪的情况下,我们的处理为先隔离病源猪群,对于病猪的处理严格地遵守规则,及时的做好紧急处理,切忌在猪场内进行随意的处理方式。在处理好病猪后,对病猪生活的区域要用烧碱水来消毒。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方式和消毒物品,对于粪便通常用发酵的方法消毒,污水则多用漂白粉来处理,这里的比例根据详细的情况而定。

再次是针对猪场经常出现的寄生虫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对于母猪、公猪以及小猪,我们通常是采取母猪产前3个月实行一次驱虫,而公猪则一年高于两次的驱虫,小猪则在各个阶段进行驱虫。猪场的全部猪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检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有依据的治疗和预防。

最后,这所有的预防和消毒总的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防控,也就是日常性的防控、季节性的防控以及发病时期的防控。

四、总结

除了以上的内容,关于其他的一些综合性的方面,我们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在建立猪场时,合理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科学的养殖方式、先进的设备和培育方法都在养殖猪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猪场的工作人员要始终遵守职业的准则,做好自身的工作,确保猪的卫生健康,努力的避免疫病的传播和危害,积极的促进养猪这一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铁安,黄学康.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浅谈[J]. 畜禽业,2012,02:8-9.

篇4

一、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剖析

1、机体因素

(1)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控制。猪群的品种较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群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样。有的猪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甚至马上死亡。

(2)母源抗体干扰。由于母猪个体免疫应答的差异,以及母猪所用疫苗的不同,造成不同来源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种疫苗在种畜中的广泛使用,可能使种畜的母源抗体水平提高。若接种过早,当疫苗病毒注入幼畜体内时,会被母源抗体中和,从而影响疫苗免疫力的产生,导致免疫失败。

(3)营养因素。营养水平的影响。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平衡都会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如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淋巴细胞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2、疫苗因素

(1)疫苗的质量。大部分养猪户不了解疫苗的质量标准,购买了质量差或已失效的疫苗,用于猪群其结果还是发病,所以在购买疫苗时,并且要到有疫苗资格证的地方购买,同时要检查疫苗的性状、日期、标签及说明书。发现瓶签不清、瓶内有异物等的疫苗,一定不要使用。

(2)疫苗接种方法不当。猪的免疫接种的方法饮水和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两种。肌肉注射免疫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针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不足并污染环境;引水免疫时,免疫前要停水3小时,饮水器要用非金属器具,且避免阳光直射。

3、免疫程序因素

猪场没有根据当地猪病流行规律及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的时机不当,对免疫的效果影响较大。如过早免疫接种,受母源抗体干扰,导致免疫失败;过迟接种,会出现免疫空白期,易造成猪群发病。同时进行多种疫苗免疫,有时会出现疫苗间相互抑制的现象,从而形成疫苗的免疫失败。

4、应激因素

猪只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运输等应激状态下,体内会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若此时接种疫苗,则免疫器官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能力降低,易发生免疫失败。

5、药物因素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等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而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导致免疫失败。

6、管理因素

密度过大;混群;疾病;通风不良;粪便不及时清理等,都可形成应激反应饲料霉菌的影响。当饲料发霉产生的一系列的霉菌毒素,能使胸腺淋巴萎缩,毒害巨噬细胞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产生免疫抑制。

7、疾病因素

当猪接种疫苗时,可能已经处于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时,接种疫苗后必然导致猪群发病。有时有些接种对象由于健康状况、品种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接种疫苗后,常可导致免疫副反应发生。

8、理化因素。

苯酚、甲醛等消毒剂,重金属(如汞),工业化学物质(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降低免疫器官活性,使抗体生成减少。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动物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继而导致其免疫功能的丧失。

二、提高动物免疫质量的对策

1、加强饲养管理

(1)猪只实行分群隔离饲养,给猪提供最适生长环境,尽可能实行“全进全出”。(2)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合理使用抗生素。(3)猪场严格消毒,定期驱虫、灭鼠。在种猪配种、母猪分娩、仔猪断奶、转群、断尾、剪牙、免疫接种等环节要注意降低各种应激反(4)养猪场特别是种猪场一定要建立疫病监测制度,每季度对猪群进行1次免疫抗体监测,重点监测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

2、加强防疫技能培训

要加强对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免疫注射技术,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广大防疫人员为千家万户服务,向广大养殖户宣传、普及科学的动物免疫知识。

3、合理正确的使用疫苗。两种疫苗尽量不要同时注射。注射器械要经过煮沸消毒后使用。根据免疫猪只数量、疫苗剂量,计算出所需疫苗数量,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避免浪费。一旦启封要尽快用完(三小时内),疫苗解冻稀释后,达到常温后使用。

4、加强抗体水平监测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强动物防疫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定期对畜禽饲养场饲养的畜禽进行抗体监测,为做好免疫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5、合理免疫

篇5

除目前留校学生外,其余全体学生不允许提前返校,具体返校及新生报到时间及相关安排另行通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哈尔滨理工大学疫情防控措施_哈尔滨理工大学疫情防控最新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哈尔滨理工大学疫情防控措施当前,全球疫情震荡反复明显,变异病毒传播加速,我国部分省市地区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复杂。每一位理工学子的健康平安是学校最大的牵挂。为进一步加强暑期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部门近期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按如下要求执行:

1.除目前留校学生外,其余全体学生不允许提前返校,具体返校及新生报到时间及相关安排另行通知。

2.当前处于中高风险地区(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疫情风险等级变化,查询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一览表,可使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服务的功能,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进入。

)或以下重点地区(名单根据黑龙江省管控政策持续更新,会随时通知)的学生,秋季开学暂不返校和报到,具体返校和报到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1)7月6日(含)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和溧水区全境;

(2)7月16日(含)以来郑州市全境;

(3)7月17日(含)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全境;

(4)7月21日(含)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全境;

(5)7月23日(含)以来湖南省益阳市全境;

(6)7月25日(含)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全境;

(7)7月26日(含)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全境;

(8)7月26日(含)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全境;

(9)7月26日(含)以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古丈县、吉首市全境;

(10)7月27日(含)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全境。

3.全体老生将于8月6日开始在钉钉APP平台进行健康打卡,未完成连续14天健康打卡学生,秋季开学暂缓返校。

新生钉钉健康打卡时间另行通知。即日起同学们要严格执行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精准防控,做到非必要不外出,共同织密织紧疫情防控网,为开学返校做好准备。

4.全体学生要及时关注所在地疫情防控的通知公告及要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现在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向所在社区及学校报告,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规定,每日如实报告个人所在位置及健康状况,未经学校允许暂不开学返校。

对现处国外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返校。

5.学生非必要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要出国出境或与海外归国人员密切接触。

减少流动和聚集。确需外出,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确保人身安全。

6.假期留校学生需遵守学校防疫规定,严格执行“白名单”出入校门管理,做到“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离哈”,未经批准不允许离校、离哈,批准离哈学生不允许中途返校。

切实做好个人每日健康监测,做好晚点名、日报告工作,如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应第一时间向所在学院报告。

7.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符合接种条件的、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同学应关注所在地疫苗接种安排,及时主动接种疫苗,做到“应种尽种”,尽快形成全国免疫屏障。

全民抗疫,理工有我。请同学们耐心等待,妥善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做好个人防护。如本通知和之前的通知内容有不一致之处,以本通知为准。如疫情形势变化或上级要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校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防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学校设有13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1.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游客或学生,抵返抚远市后要主动向目的地相关部门或社区报告,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及健康管理。

2.提醒公众尽量减少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如需前往住宿、购物、美容美发、沐浴、娱乐等密闭性公共场所,在公共空间非必要不摘掉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好手卫生。

3.家庭要储备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护用品,居家环境要常通风、定期消毒,接收境外快递、信函等可用酒精擦拭处理,并注意洗手。

4.节日备餐时尽量在商场或超市选购新鲜食物,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死因不明的畜禽、冷冻食品、水产品。

保证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食物应烧熟煮透后再食用,尽量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生熟用品用具分开使用。

5.外出旅行要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免洗消毒液

6.洗手液等。

出行前要做好自我和同行人员健康状况评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在旅行过程中,如进入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场所,需佩戴口罩并保持与人距离。旅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有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7.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8.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9.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

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10.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

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11.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

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

12.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

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篇6

被感染的中大猪体温升高至41~42℃。口腔黏膜、唇部、舌部、鼻镜、及蹄冠部出现水泡,水泡充满黄色透明液体,如破溃后,细菌污染,严重跛行,有的猪蹄爪脱落,疼痛不能站立。被感染的仔猪表现为心肌炎,急性死亡,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100%。为了防控猪口蹄疫病的发生,养殖户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免疫。应在每年的9~10月份接种口蹄疫疫苗,来年的1~2月份再接种一次。如果用进口浓缩苗接种效果更佳。

2.药物保健。虽然接种了疫苗,但也不是完全不会发病,在该病流行季节里,还应在饲料内添加黄芪多糖、核酸、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防控,增强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每次用药时间5~7天,隔10天再用药5~7天,这样防控效果特别好。

3.一旦有个别猪发病,应尽早隔离或宰杀,并全场消毒,全群进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主要用黄芪多糖、核酸、阿莫西林拌料,有条件的还可在饮水中加复合维生素,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蔓延。

4.注射免疫血清。已发病的猪场应尽快给猪注射免疫血清或蹄克。笔者用蹄克给发病猪场的猪注射,效果达90%以上,特别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注射后大大降低其死亡率。注射药量为哺乳仔猪每头注射0.2~0.3毫升,断奶仔猪每头注射0.5毫升,50公斤体重猪每头注射1毫升,100公斤体重猪每头注射2毫升,母猪每头注射3毫升,保护率达95%,能减少死亡和母猪流产,而且恢复较快。

篇7

(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

1964年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汽车拖拉机教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曾受聘担任江西省讲师团成员、汽车维修技工学校教师。1988年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1998年获得行业“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称号,1990年、1993年和1994年分别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3本。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插接器及真空管路的接头数量繁多。这些插接器或接头的形状和大小相差不多,而且距离很近。如果接错了位置,往往引发意想不到的故障,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1、容易插错的传感器插接器

(1)爆燃传感器的插接器

以捷达王轿车为例。该车设置了2个爆燃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汽缸体进气侧的1缸和2缸之间、3缸和4缸之间。这两个爆燃传感器插接器的形状完全一样,如果将它们插反,当1缸或2缸发生爆燃时,电控单元(ECU)会滞后3缸或4缸的点火提前角。将导致换挡“发闯”,高速加速不良的故障。

一般来说,如果一台发动机上安装了几个爆燃传感器,那么爆燃传感器的插接器带有不同的色标。例如捷达王轿车爆燃传感器G61(位于1缸和2缸之间)的插接器的颜色是黑色,而爆燃传感器G66(位于3缸和4缸之间)的插接器是棕色的,这样可以避免将两个爆燃传感器的插接器插反,或者与发动机的其他插接器混淆。

(2)氧传感器的插接器

一辆克莱斯勒V6轿车,在修理厂做完保养后,刚启动时发动机怠速平稳,但是30s后开始抖动。检查发现,忽而这个汽缸不工作,忽而那个汽缸不工作,“缺火”的汽缸总不固定,更换点火线圈也无效。最后发现,是两列汽缸的氧传感器插接器插反了。刚启动时,由于氧传感器没有达到工作温度,氧传感器不参与工作,所以发动机的怠速正常。运转30s后。氧传感器开始工作了,由于插接器插错,导致ECU对两列汽缸空燃比的调节错乱,最终造成发动机抖动。

因此,对于V形发动机,无论是V6还是V8。都要防止将左右两列汽缸的氧传感器插接器插反。

(3)自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和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的插接器

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变速器的前部(有的位于热交换器旁边),而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又称为车速传感器)则安装在变速器后部的传动轴上方。自动变速器这两个传感器的插接器不能插错,否则变速器ECU接收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转速信号,变速器ECU无法按存储的程序发出正确的控制指令,将导致自动变速器频繁换挡。由于变速器ECU可以接收到转速信号,所以此时不会存储故瞳码。

一辆捷达轿车,配置01M自动变速器,因检修发动机需要,拆下了自动变速器,装复后试车,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车速只能达到40km/h,感觉只有1挡和2挡工作,不能升入高速挡。连接VAG1551故障诊断仪检测,显示输出轴转速传感器G68偶发性故障。由于这次没有解体变速器内部,所以怀疑线路存在问题。试着将输出轴转速传感器G68与输入轴转速传感器G38(用于指示行星齿轮系大太阳轮的转速)的位置对调安装,试车发现,故障已经消除。

01M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传感器(G38)插接器与输出轴转速传感器(G68)插接器的位置比较接近,而且两者的形状一样。如果它们的安装位置颠倒,在车辆行驶中,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只能在1挡和2挡之间来动,不能升入3挡(即所谓“锁挡”)。

另外,东风本田CR-V轿车自动变速器的主轴转速传感器与副轴转速传感器的2个导线侧插接器也不能插错,否则无倒挡。

2、容易接错的软管

电控汽车的不少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真空式执行器,而真空源在进气歧管,因此需要采用软管将负压从进气歧管引入执行器内。如果维修人员在工作中不留意,将汽车上的真空软管装错,将人为地改变负压的走向,可能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1)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真空管

对于废气涡轮增压型柴油发动机,在更换正时带或者调整燃油泵的供油量时。可能需要拆下中冷器、EGR阀的真空管以及电磁阀上的真空管。如果安装时粗心大意,误把常通真空管插到了EGR阀上,EGR阀会常开,导致废气无节制地进入进气歧管,排气管会冒黑烟。因此,在装复时要特别注意插对这两根真空软管。实际上,两者的直径是不同的,不应当插错。

一辆捷达1.9LSD柴油出租车,行驶里程4.6万km。出现加速无力,达不到最高车速(120km/h)。偶尔冒黑烟的故障。经过反复检查,发现废气再循环系统接进气管(真空源)的真空软管与连接EGR阀的真空软管插错了位置(两者靠得很近),导致大负荷时EGR阀依然开启,废气进入汽缸。造成发动机功率损失,汽车加速无力。分析原因,可能是维修人员在绑扎计价器线束时,将EGR电磁阀上的真空软管拔下来了,但是在装复时却插错了位置。

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两根真空管插错位置后,有的表现为功率明显下降(如上例),有的表现为发动机舱内有“嗡嗡”的响声,同时加速无力。

(2)燃油蒸气排放控制(EVAP)系统的软管

①活性炭罐上的软管与控制电磁阀的软管接错。一辆2阀捷达轿车,出现启动困难,排气管冒黑烟,加速“发冲”。怠速不稳,有时自动熄火的故障。检查发现,燃油箱上的蒸气回收管没有接到活性炭罐,而是接到了活性炭罐的控制电磁阀上。当发动机运转时,进气歧管的真空度使炭罐控制电磁阀处于常开状态,于是燃油箱的汽油蒸气不间断地吸入汽缸。因而造成混合汽过浓、排气管冒黑烟等故障。

②活性炭罐的真空软管与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真空软管接错。一辆丰田皇冠3.0L轿车、在某修理厂清洗喷油器后,发动机高速运转正常,但是怠速运转时出现排气管大量冒黑烟的现象。调取故障码为“26”,含义是混合汽过浓。既然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正常。可能是怠速时不该供油的装置在工作,于是对冷启动喷油器断电(即断油),但是故障依旧。用真空表测量连接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真空软管(应该位于节气门之后)的真空度为32kPa,低于正常值(61~70 kPa)。而测量连接活性炭罐的真空软管(应该位于节气门之前)的真空度为64 kPa。明显高于正常值(30~38 kPa)。按理说,在怠速状态下,节气门基本关闭,节气门后方应该比节气门前方具有较高的真空度。但是检测结果恰恰相反,因此怀疑节气门前后这两根真空软管接反了。将上述两根真空软管调换位置,清除故障码,进行试车,故障被排除。这是由于维修人员粗心大意,在清洗喷油器后,将活性炭罐真空软管与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真空管接错了。ECU接收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反映的是节气门前方的进气管压力,所以加大喷油量,造成怠速时排气管大量冒黑烟的现

象。而高速运转时,节气门全开,节气门前方和后方的压力几乎相等,因此高速时工作基本正常。

③活性炭罐的蒸气回收软管与回油管接错。一辆新款丰田“大霸王”,配备2AZ-FE型发动机,在行驶中排气管冒黑烟,而且耗油量增大。经过反复检查,发现该车的回油管与活性炭罐的蒸气回收软管接错了位置。这两根软管的直径相同。距离很近,一上一下,极易混淆。回油管本来应当接在燃油箱的底部,与活性炭罐软管接错后。产生了如下后果:一方面,燃油箱内的蒸气无法进入活性炭罐;另一方面,部分汽油从该软管进入活性炭罐,当EVAP电磁阀开启时。汽油被吸入汽缸内,造成混合汽过浓并冒黑烟。将回油管与燃油蒸气回收软管对调过来,用压缩空气吹尽活性炭罐中的积油,装复后。汽车恢复正常。

3、容易接错的自动变速器电磁阀插头

一辆1994款丰田大霸王(PREVIA―TCRl0)子弹头面包车,搭载A-46DE型自动变速器,在更换了发动机飞轮之后,发生在D位时感觉只有两个前进挡位,而且起步加速时动力明显不足的故障。众所周知。更换发动机飞轮。必须要拆卸变速器及其线束插接器。经过反复检查,发现是在安装变速器及其线束过程中,N01换挡控制电磁阀与N03锁止电磁阀的插头插反了,造成N01换挡控制电磁阀失效,变速器在D位时,可以实现的挡位只有3挡和0/D挡这两个挡位,所以导致“起步加速时动力明显不足”的故障现象。

4、其他容易插错的接头或插接器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在维修实践中,还有下列部件的接头或插接器比较容易装错。

①高速、低速冷却风扇的插接器。

一辆2003款别克君威2.5L轿车,行驶里程5.4万km,发生碰撞事故后,在某修理店进行钣金作业,出现故障指示灯点亮的现象。连接故障诊断仪Tech 2,读取故障码为“PO481”,含义是散热器风扇继电器2控制电路故障。检查发现,左侧和右侧电子风扇低速运转正常,但是高速时左侧电子风扇不转,高速电子风扇熔丝(21#,15A)烧坏。测量左侧电子风扇的电阻为0,6Ω,右侧电子风扇的电阻为0,3Ω。均符合规定。转动电子风扇叶片,没有卡滞感觉。用感应式电流表测量电子风扇的启动电流,高速时左侧电子风扇的启动电流为9A,而正常汽车高速时的启动电流,左侧是33A,右侧是7,5A。进一步检查发现,电子风扇线束的颜色和布置都不合理。将左侧、右侧电子风扇线束插头对调安装并试车,故障不再存在。

②喷油器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插接器。

一辆昌河微型汽车。配置东安462型电喷发动机,由于严重烧机油而进厂大修,但是,最后发动机无法启动。经过反复检查,发现第4缸喷油器导线侧插接器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侧插接器插反了。由于发动机电控单元(ECU)接收不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只能按照默认的冷却液温度进行喷油控制,无法实现冷启动加浓。所以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事实上。该插头接反后,喷油器也无法正常聩油。

③相邻两缸喷油器的导线侧插接器。

④进气温度传感器与怠速控制阀导线侧插接器。

⑤在东风悦达起亚赛拉图轿车仪表盘上。后行李厢开关插接器与后雾灯开关插接器,以及危险警告灯开关的插接器与后窗除霜器开关的插接器容易插错。

⑥别克GL8商务车(配4T65-E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器C111插头与C101插头(外形一样)弄反。将导致串行数据总线瘫痪,发动机也无法启动。

⑦在奇瑞QQ轿车上,发动机ECU的插接器与变速器ECU插接器的插接口非常相似,很容易插反,一旦插反,发动机将无法启动。在这种情况下,若用诊断仪进行检测,没有故障码,挡位自学习也无法完成。

⑧在长安福特蒙迪欧2,0L轿车发动机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插头容易插在制动液液面警报开关的插座上。

⑨在奥迪100S 2,8L轿车上,从发动机ECU到点火模块的1/6缸信号线与3/5缸的信号线容易接反,若接反,将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⑩在雷诺梅甘娜轿车上,如果发动机信号输出线插接器与机油压力开关的导线插接器接错,将引起行驶中充电指示灯常亮的现象。

⑩ABS系统左前轮与右前轮的液压油管接头也容易接错。

5、防止插接器、电磁阀或真空管接错的几项措施

①越是汽修人员无意中造成的故障,自身越难以发现。因此,修理人员应当养成“缜密思考、谨慎动手”的良好职业习惯。

②努力学习和了解各车型的结构特征,掌握各零件的安装规律,防止在维修中犯原理性的错误。细心揣摩各传感器、执行器的插接器或真空软管接头的形状、尺寸(粗细)以及颜色的细微差别(见表1),务必防止装反。

区分A-46DE型自动变速器换挡电磁阀插头的方法是,根据阀体上3个电磁阀导线的颜色来区分(见表2)。

③有的轿车(如奥迪A6等)在维修手册中提供了全车气路图,维修人员可以对照气路图进行安装和检查,这样有助于识别走向不正确的真空软管。

④现代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如果条件允许,在开始拆卸之前,使用照相机或录象机记录发动机舱内的情况,以便安装时帮助回忆发动机各插头的具置。

篇8

关键词:猪;夏季;疫病;诊断;防控;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夏季由于高湿热应激以及蚊、蝇、鼠盛行等原因,肉猪饲养常会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弓形体、肉猪突然倒地等病症,对肉猪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给规模化养场带来很大危害,应引起广大养殖户注意。现将肉猪常见症状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弓形虫病

1.1诊断要点

该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肉猪免疫力低下时,如曾发生过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容易诱发弓形虫病。急性病例表现为高热(41 ℃以上)持续数日,耳、腹部与四肢发绀、斑点状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数倍;有的表现呼吸困难,或四肢(尤其是后肢)麻痹或瘫痪。慢性的表现为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消瘦,长速减慢,体表淋巴结肿大。剖检表现为呈典型的肺间质增宽和水肿,多数内脏有散灰白坏死点;多数淋巴结肿大数倍,切面有灰白坏死灶,或有出血点。

1.2防控措施

1.2.1常规防控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猪场内禁止养猫,及时灭鼠,定期使用磺胺类药拌料预防,如磺胺二甲嘧啶(SM2)100 g/t,或与甲氧苄氨嘧啶(TMP)按5∶1比例混饲,同时注意添加同样浓度的碳酸氢钠粉,连用5~7 d。

1.2.2病猪治疗。用10%磺胺嘧啶钠(或增效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首次用量加倍[1]。

2猪链球菌病

2.1诊断要点

猪链球菌病有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3种,以败血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

2.1.1败血型。最急性型表现为突然减料急性死亡,或体温高达41~42 ℃,死前呼吸急促,12~24h内死亡,其剖检表现不明显;急性型表现为病初体温40~41.5 ℃,之后升至42 ℃以上,精神沉郁,嗜卧,眼结膜潮红,流泪,鼻镜干燥,鼻腔流出浆液性、脓性鼻汁,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多经3~5 d因心力衰竭而亡,死前可从天然孔中流出暗红色血液,凝固不良。剖检时胸腔积有黄色液体,含微黄色纤维素絮片;心包液增量,心肌柔软,色淡如煮肉样,心耳、心冠状沟和右心室内膜有出血斑点。脾脏肿大1~3倍,呈暗红色,质脆而软,边缘有出血梗死区。肾有出血斑点[2-3];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关节炎型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高度跛行,站立困难;切开关节囊有纤维素性炎症,滑液混浊,并含有黄白色奶酪样快状物。

2.1.2脑膜炎型。其表现体温升高、停食、便秘、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迅速表现神经症状,盲目走动,步态不稳或作转圈运动,磨牙、空嚼。触摸时发出尖叫或抽搐;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情稍长的表现为关节炎。剖检脑部可见出血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膜充血,脑回或见白色脓样物质。

2.1.3淋巴结脓肿型。以颌下、咽部、颈部等处淋巴结形成脓肿为特征,脓肿成熟时触摸呈柔软状,有波动感,病猪不死亡,容易诊断。

2.2防控措施

2.2.1日常防控措施。除了搞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外,消除应激因素,适当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通风、防暑降温等可预防猪链球菌病;猪只出现外伤(如咬伤等)应及时消毒处理;有条件的猪场使用自己猪厂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免疫接种,如使用猪败血性链球菌活菌苗,使用前后7 d内不得使用抗菌素。药物拌料预防:阿莫西林粉500~1 000 g/t、氟苯尼考40~100 g/t、磺胺-6-甲氧嘧啶钠(SMM)50~100 g/t、环丙沙星100 g/t,连用3~5 d。如果用环丙沙星混饮给药,以添加白砂糖1.0%~1.5%调味为佳。

2.2.2猪只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磺胺-6-甲氧嘧啶钠,磺胺嘧啶钠(脑炎型首选)、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等。连用2~3 d。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耳静脉推注或者滴注,同时进行强心、补液(5%葡萄糖盐水、樟脑磺酸钠、安钠咖等),治愈率可以大大提高。出现体表淋巴结脓肿的在脓肿柔软熟化后行切开排脓手术[3]。

3猪肺疫

3.1诊断要点

感染猪肺疫的猪有的无症状突然倒地死亡。病程稍长(1~3 d)的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呈犬坐式姿势,呼吸极度困难,颈部皮肤肿大、硬实,发烫,耳根、腹侧、四肢内侧出现红斑,口鼻流出泡沫。有的表现为胸膜肺炎,发生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流粘稠性鼻液,或混有血液,胸部疼痛,可视黏膜发绀,最后心力衰竭,窒息而死,耐过者转为慢性,剖检以呼吸器官病变为特征,咽部淋巴结出血性炎症,扁桃体明显肿大,肺出血性纤维素性炎,呈肝变病灶,肺小叶间质水肿增宽,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4]。慢性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肺炎,肺脏与肋膜等粘连。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具有诊断意义。

3.2防控及治疗

3.2.1日常防控措施。主要消除应激因素作用,特别注意天气突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药物保健防控。药物选择有:头孢氨苄、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泰妙菌素(200 g/t,抑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或复发)、磺胺药或磺胺增效剂等,拌料混饮,连用4~7 d。

3.2.2病猪治疗。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最好进行注射给药。首先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头孢氨苄、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次选长效抗菌剂、新强米先针剂、氟苯尼考、磺胺药或增效磺胺等。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使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5]。

4猪附红细胞体病

4.1诊断要点

病猪表现为发热、采食减少,耳、臀部及全身皮肤有红斑点,似绿豆大小,突出于体表;之后表现为拉稀,多为糊状,黄色。病情较为顽固,对症治疗常不易康复。耐过猪只长速变慢。病情较长的表现为耳廓与四肢末端皮肤暗红,温度较其他部位为低,严重者会出现耳廓坏死,皮肤苍白或土黄色,可视黏膜苍白或黄疸。剖检时多个内脏苍白贫血或黄疸,血液稀薄,或凝固不良;有的可能是肺有出血,胸腹腔积液。诊断时注意与蚊虫叮咬、疥螨病、湿疹鉴别诊断。蚊虫叮咬的红斑点比较小,但无体温升高和其他不适症状。湿疹而致的则皮肤有疹块,但体温度正常,猪舍为长期阴暗潮湿的环境。疥螨病表现为呈片状的红色斑,被毛粗乱,有红斑处被毛逐渐脱落,有痂皮,猪有痒感,尤其是温度由凉转暖时痒感明显,体温正常。

4.2防控及治疗

篇9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监测;乙肝疫苗;接种率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给乙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本文综合分析商洛市2001-2012年乙肝疫情资料,对所采取的乙肝防控措施与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商洛市乙肝疫情数据;乙肝监测及乙肝疫苗接种率资料来源于商洛市计划免疫工作资料。

1.2 方法 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病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合乙肝发病率及发病构成变化,分析探讨防控措施效果。

2 乙肝发病情况 2001~2012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30212例,年均发病率为104.0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8/10万, 其中2003-2006年4年累计报告15961例,占12年总发病数52.83%, 2001~2012年乙肝历年发病趋势见图1。2006-2012年,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1.87/10万、54.33/10万;各年龄组人群乙肝发病构成见表1。

3 防控措施

3.1 开展乙肝病原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乙肝病毒感染者,减少传染源危害。 2002年对商州、洛南、丹凤、柞水4县区13158人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共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868例,阳性率为6.60%。2005年对商州监狱648名羁押人员进行乙肝检测,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57例,阳性率为8.80%;对镇安县96445名村民进行乙肝检测,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759例,阳性率5.97%。对监测发现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和乙肝病人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3.2 开展乙肝抗体检测,为乙肝免疫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002年对商州、洛南、丹凤、柞水4县区13158名村民进行乙肝抗体水平检测,检出乙肝抗体阳性1159人、阳性率8.81%;对2261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进行抗体乙肝抗体检测,抗体阳性1159人,阳性率为51.26%。

3.3 开展乙肝免疫预防,提高人群乙肝特异性免疫水平。 2002年对全市12~24月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程接种率达96.12%。2003年3月6日,我市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当年全市乙肝疫苗平均接种率96.4%。2005-2007年全市目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达100%、97.62%、99.6%,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达95.71%、97.62%、97.6%。2008-2009年目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达98.10%、99.68%。2010年,对全市132020名2—15岁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补种率为99.52 %(329493/331096针次)。 2012年,乙肝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98%、98.53%。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采取知情、自愿、自费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增强广大群众乙肝预防意识,自费接种乙肝疫苗,全市尤其是农村,自费接种乙肝疫苗者较少。

3.4 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 各医院产科将HBsAg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对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0.5ml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

3.5 严格医院消毒和采供血管理,阻断医源性传播。 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和医院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提倡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对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采供血由市中心血站统一管理,严格检测,防止医源性感染。

4 讨论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所辖7个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2001~2012年各县区乙肝均有不同程度发病,全市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04.03/10万,最高发病年份2004年发病率达237.82/10万,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2002-2010年年均发病率(73.04/10万)1]。其发病具有显著的年龄(15岁以上占94.38%)、性别(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1.87/10万、54.33/10万)、地区(年均发病率最高县丹凤县90.53/10万)分布特点。

商洛市2003年3月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历年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对2-15岁儿童开展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补种率达99.52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抗体阳性率达51.26%,使低年龄组儿童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对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预防接种、医疗注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及严格采供血质量管理等综合性措施。使乙肝发病率由2004年237.82/10万下降到2012年66.06/10万,预防效果非常显著。各年龄组发病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构成由2006年11.18%下降到2012年1.67%,可见,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是预防控制乙肝的有效措施[2]。

成人是乙肝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其发病构成由2006年88.82%上升到2012年98.33%,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者很少,缺乏乙肝特异性免疫力;二是成年人尤其是男性青壮年外出工作机会较多,社会接触面较广,人际交往频繁,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较多;三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成年人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通过吸毒和性接触途径传播的机会增加。

综上所述,商洛市所采取的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加强乙肝监测,早期发现和及时隔离治疗乙肝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控制医源性感染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性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是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高凤华,冯谦谨,江丽凤,等.中国大陆2002-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756

篇10

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砌体结构成为整个建筑业中主要部分。砌体结构裂缝这一质量通病也就成了建筑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对温度裂缝、收缩裂缝以及沉降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影响砌体结构开裂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成因预防措施防裂建议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裂缝是砌体结构质量中最主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裂缝给居住者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1、裂缝的成因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三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1.1、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干缩裂缝

粘土砌体和混凝土砌体对含水率变化的反应不同。粘土砌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当砖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砖的长期湿膨胀在0.0002和0.0009之间。混凝土砌块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养生而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逐渐失水而干缩,砌干缩量因材料和成型质量而异,并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在自然条件下,成型28天后,混凝土砌块收缩趋于稳定。其干缩率为0.03%~0.035%,含水量在50%~60%左右。砌成砌体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含水量继续下降,可达10%左右,其干缩率为0.018%~0.07%。对于干缩已趋稳定的混凝土砌块,如再次被浸湿后,会再次发生干缩,通常称为第二干缩。混凝土砌块在含水饱和后的第二干缩,稳定时间比成型硬化过程的第一干缩时间要短,一般为15天左右。第二干缩的收缩率约为第一干缩的80%左右。当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受到约束并且收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了块材的抗拉强度或块材与砂浆之间的抗弯强度,会出现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

1.3、沉降裂缝

砌体房屋结构中,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在结构应力较大部位出现沉降裂缝,在多层建筑里这种裂缝可能会发展到2层的地方。若建筑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出现突变,沉降裂缝也有可能向建筑物的下方发展,严重时可能布满整个建筑物。这种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法不当或者设计失误造成的;若建筑采用桩基础,当桩基础依靠静载试验对地基承载能力检测时,因桩基础施工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的数量也有限,因而很难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影响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进而导致基础因沉降作用而产生裂缝。

2、砌体裂缝的预防控制

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尚不能完全防止和杜绝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只能通过一些合理的构造措施,使砌体房屋墙体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张达到可接受的程度。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这涉及到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问题。

2.1、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

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1、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应满足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控制缝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5、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内,配置适当转角钢筋。

2.2、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开裂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制品,如果以90d的干燥收缩值为基准,28d只完成收缩的80%左右。而且这类砌块,28d前含水率大,物理化学变形不稳定,干燥收缩值大,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出厂含水率有时高达60%以上;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

2.3、地基沉降引起的开裂

防止主要由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1、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2、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3、减轻结构自重;4、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等;5、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

3、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及建议

3.1、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3.1.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3.1.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1.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3.1.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3.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3.2.1、设置控制缝

3.2.1.1、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3.2.1.2、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3.2.1.3、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

3.2.1.4、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3.2.1.5、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

3.2.1.6、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

3.2.1.7、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3.2.1.8、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3.2.2、控制缝的间距

3.2.2.1、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

3.2.2.2、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

3.2.2.3、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3.2.3、设置灰缝钢筋

3.2.3.1、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设置,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

3.2.3.2、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设置;

3.2.3.3、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

3.2.3.4、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于600mm;

3.2.3.5、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2.3.6、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上下不小于38;

3.2.3.7、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3.2.3.8、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

3.2.3.9、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处理;

3.2.3.10、当利用灰缝钢筋作砌体抗剪钢筋时,其配筋量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于75d和300mm;

3.2.3.11、不配筋的外叶墙应设控制缝,控制缝间距不宜大于6m;

3.2.3.12、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3.2.4、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

3.2.4.1、在楼盖处和屋盖处设置;

3.2.4.2、墙体的顶部设置;

3.2.4.3、窗台的下部设置;

3.2.4.4、配筋带的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

3.2.4.5、配筋带的钢筋,对190mm厚墙,不应小于2ф12,对250~300mm厚墙不应小于2ф16,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

3.2.4.6、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

3.2.4.7、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

3.2.4.8、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

3.2.4.9、对地震设防裂度≥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190mm×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

3.2.4.10、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结论】

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小,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在很大的程度上只能预防。一旦出现裂缝则要注意观察,必要时采取灌浆或加固措施以阻止裂缝的开展。也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如场地土及地震设防裂度、基础结构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综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

【参考文献】

1、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苑振芳,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工程建议标准化》1996.2期;

3、配置灰缝钢筋砌体的裂缝控制,第10届国际砌体会议论文集,1994;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S];

5、Narendra Taly著,周克荣等译。现代配筋砌体结构,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