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文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特点;企业文化;考核制度;激励方式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如果单单依靠物质激励是不能长期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膨胀的,人们除了物质需求,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和鼓励,因此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集合起来,去调到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一、以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改变员工目标结构
1. 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和考核制度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和充分汇集分析激励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然后执行并长期坚持这一激励制度;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人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发出了全视角绩效考核系统。该系统通过不同的考核者(上级主管、同事、下属和顾客等)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将考核结果平作为实施激励的依据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 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
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首先可以发挥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运用岗位轮换、职能多样化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决策管理提高员工权利和地位,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用电器的合力促进计划和ISS国际清洁公司实行员工财务目标实现上自我监督控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中也被比较普遍采用。
二、企业用人机制转换,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
首先激励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不能停留在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为适应人们对物质要求和自我实现的更高要求,制定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多条跑道激励可以克服仅行政职务升迁的单一跑道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和结构失衡。
其次用人机制建立上首先要制定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制定完整的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制度和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完整的人才结构和足够的人才储备。对外实行人才机制市场化,对内实行内部竞聘机制,解决“铁交椅‘,现象,实现人才合理竞争和流动,从而构建一支合格合理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在选拔人才上注意“水下冰山理论”。所谓“水下冰山理论”是根据每个员工的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分为可见的“水上部分”和深藏的“水下部分气“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重视的方面,也比较容易改变和发展,培训起来容易见成效。而“水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目标动机等,比较难于评价和改进,但最具有选择的预测价值,是“水下冰山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公司在选拔人才时要重视人的潜在能力和目标结构等,在人才培训上重视知识技能和潜在能力的发掘提高,并作跟踪管理根据培训效果反馈给真正的人才一个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在绩效考核上一方面要强调结果导向,通过公司目标设立分解和激励考评的强化引导将员工追求个人成就需要和目标结构动机转变为基于组织目标的个人绩效,另一方面要强调过程中的沟通辅导及重视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即重视员工实现工作目标和个人协调发展的过程。
三、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实践落实
1. 以实干主义精神灌输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这比阐述一个战略理念更为困难,它需要员工情感和直觉的支持而不是分析逻辑推理。高层管理者必须以实干主义精神将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从行为动机层次实现变革。
2. 给员工的工作赋予意义
(1)要员工认识到个人在学习型组织中的价值实现。这需要高层经理们在公司与每一位员工之间建立并保持联系,出于对员工的真心尊重和关心而开发出相互承诺的基础。这可以通过对所有成员成长与发展的平等关心来构建,例如宜家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家居装饰生产零售商,在20个国家拥有50000名员工,它的创始人因格瓦・卡姆普拉德仍然尽力去拜访公司75家商号的每一个,并会见每一位员工。他经常在商店打烨后邀请员工们在内部餐厅共进午餐而且四处走动并夸奖鼓励以及忠告那些为他工作的人们。
(2)培养个人的首创精神。一些公司中个体的努力和个人的贡献构成了组织过程的基石。3M公司将个人首创精神视为增长的源泉,通过政策和步骤证实并构建了这种坚强的信念。例如“15%法则”允许员工花费15%的时间去从事他们认为对公司有利的地下工程。当地下革新发展成为大型业务时,公司民间传奇式的充满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家故事。要实现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这种培养个人首创精神的企业家机制。
(3)从经济实体到社会结构。战略制定者习惯于将公司狭隘定义为谋求利润最大的实体,按照他们的观点,公司是一个广阔市场中从事经济交易的简单机构,是其股东、消费者、员工以及大型社区的从属物,战略的作用在于管理这些经常发生冲突的附属物,以实现他们所服务公司的利润最大化。这种简单消极的以及自我服务的定义是对现实的轻描淡写。现实中公司作为资源知识的重要宝库,承担着一个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竞争力创造财富的巨大责任,因此它们更应该是一个社会机构。这要求企业理念不要集中于公司狭隘的自我利益之上而去寻找实现与广泛人类愿望相联系的目标时产生的承诺。
篇2
关 键 词:运动员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欧洲
中图分类号:G807;G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71-04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也是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既是运动员更好地贯彻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在退役后顺利就学或再择业的“助推器”[1]。义务教育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生存而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是运动员(特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群体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运动员接受更高层次培训或发展的前提[2]。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做得较好,其做法对我国做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特点
2004年,作为“欧洲体育教育年”活动的一部分,欧盟曾专门委托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与休闲管理系对欧盟成员国中的25个国家的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均非常重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就欧洲各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制性。
(1)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强制性。欧洲多数国家规定运动员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基本上是6~16岁,如捷克义务教育年龄段为6~15岁;芬兰义务教育年龄段是7~16岁;法国义务教育年龄段是6~16岁。当然也有一些国家例外,如比利时政府规定义务教育年龄段为6~18岁[3]。由于义务教育年龄段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所以即使是那些很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国家规定的课程教育。这样就可以确保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较好的文化教育,并为后续的教育奠定基础。
(2)文化教育和训练时间的强制性。由于运动员在文化教育之外还要进行训练,为了避免学校在这两个方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欧洲很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和训练时间设定了下限。比利时政府要求体育专业学校要保证运动员每周有20 h的文化课教育和12 h的训练。在德国,即使是那些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他们的训练也必须要放在课余时间进行。法国的国民体育学院(INSEP)要求运动员每周接受24 h的文化课教育和20 h的训练。瑞典则要求那些承担有义务教育任务的体育专业学校必须达到法定的教育标准和目标。希腊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小学和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如果运动员上课时间不足每一学年总上课时间的8%,那么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和竞技成绩多么优秀,都不能进入下一级别的学习[3]。
欧洲各国通过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来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和训练之间的时间比例,这就为运动员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奠定了时间基础。
2)灵活性。
(1)文化教育时间的灵活性。这里的灵活性和上述的强制性并不矛盾,文化教育时间的强制性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总时间的约束,而灵活性意在说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路径去实现文化教育的总时间。
爱沙尼亚专业体育学校的学制要比普通中学的学制多1年。卢森堡的法令则允许运动员将1年的学习任务分成两年来完成。希腊政府2003年6月颁布了一项法令将运动员分为A、B、C 3类,A类是指那些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性质比赛或训练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50%;B类是指那些参加欧洲或国际性比赛或训练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30%;C类是指那些参加地中海或巴尔干半岛以及国内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20%。在匈牙利,运动员不用每天都去学校,但是在学期结束时他们必须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相同的期末考试[3]。
综上所述,由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欧洲各国虽强制性规定了运动员必须接受文化教育的总时间,但随后就通过诸多的灵活性措施保证文化教育的总时间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对某些特殊情况也都从政策上给予指导和说明。
(2)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安排方面,欧洲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有的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提供法定课程以外的教学内容,为运动员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如奥地利的Leistungzentren中学会提供一些义务教育法规定课程以外的课程供学生学习;有的国家则要求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达到的文化教育水平应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匈牙利则要求运动员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相同的期末考试;有的国家则针对运动员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上花费大量时间的特点,对运动员安排了异于同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内容。如捷克允许对参加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国民教育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法国运动员的课表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以方便他们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在荷兰,学校通常会通过免修某些课程调整运动员的课程内容;卢森堡则允许运动员放弃某些非核心课程的学习;在捷克斯洛伐克,无论是低年级段运动员还是高年级段运动员,他们要想顺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就必须通过4门课程的考试。这4门课程分别是:斯洛伐克语、一门外语(英语或德语)或者是数学、两门自选课程[3]。
由此可知,虽然欧洲各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差异,但他们基本上都采取了改变法定国民教育课程内容的措施,这使得运动员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实际操控性。
(3)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由于运动员的流动性大,学习时间、地点不固定,因此,欧洲各国均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3]。
在比利时,运动员可以选择不在学校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但是他们必须在家或者是其它组织接受相应水平的文化教育以保证他们和在校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达到相同的文化教育水平。在英国,有1/3以上的体育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个人学习导师,这些导师将对运动员的学习进行监督并帮助运动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其中就包括文化课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内容。意大利则根据运动员承担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安排他们的学习计划。如果运动员因为训练或比赛而长时间离校,学校会为他们安排专门的课程辅导。斯洛伐克对运动员进行小班授课,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老师进行交流。葡萄牙政府在125/95法令中要求葡萄牙语系的学校应该为运动员安排个人学习导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制定运动员的个人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学习进度、考试时间安排(以避免和训练工作相冲突)等内容[3]。
综上所述,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为运动员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权责明确。
为了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能够切实落到实处,欧洲各国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从而避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奠定了组织管理基础。
在比利时,体育学校是由教育部和体育部共同负责组建,教育部负责监督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内容和进度,而体育项目协会则负责运动员的训练。这样明确的分工使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尽可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在法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为高水平运动员服务,以确保他们训练学习两不误。在斯洛文尼亚,学校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方面的相关事宜,除此之外,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之间的协调工作[3]。
这种权责明确的组织管理方式提高了各部门责任感和办事效率,也使针对运动员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从而为运动员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中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瓶颈
2.1 “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选择的是“以物为本”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认为竞技体育顶峰就是奥运会,奥运会的顶点就是金牌,对竞技体育大发展完全是运动成绩或金牌至上的价值导向,而不考虑金牌的价值大小、内涵如何以及人民是否需要;在处理竞技体育的发展与人的关系时,忽视人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人当作工具而把竞技体育当作发展的目的,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竞技体育的异化[4]185。
在我国基层训练组织中,体育行政官员和教练员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无视运动员作为人这一身份的存在,把他们看作获取和带来物质利润的工具和机器,随意延长训练时间,使他们不能像同龄人一样接受9年义务教育,有的即使到校上学也由于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雷同而流于形式,致使很多运动员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只能放弃学业[5],最终使他们陷入“人为物役”的局面。
2.2 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是竞技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同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规范的有机统一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竞技体育组织做什么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做(按什么样的规范运行)[4]197。
在我国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运动员的培养过程,分别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由于两个部门之间缺少一个专门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使得两个部门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往往是以牺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为代价。
此外,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在1986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提到: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工作任务首先是要对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运动员进行9年义务教育,使他们在训期间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并取得文凭[6]。但是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困难,由于一些教练员对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且存在强烈的功利心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教结合”往往流于形式。体教结合,仍是只‘体’不‘教’,体育、教育两张皮”[7]。其结果是使一些运动员靠牺牲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时间出运动成绩,到退役时文化教育却停留在小学水平。曾经打破世界记录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直言:“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连拼音都不会”,她最后只能去做“搓澡工”[8]。
3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启示
3.1 充分认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重要性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这一终极标准应当是‘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9]。只有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两全,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两全的情况下,才可以遵循“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4]214。
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每个公民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公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10]。义务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整个人生的文化基础和素质。在这个阶段,运动员不仅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既是运动员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既是他们后续接受再教育的基石,也是他们整个人生发展的根基。对运动员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欧洲各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方面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时间的强制性规定,还是对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灵活性,还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都表明欧洲各国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视。因此,对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而言,无论是体育政府机构,还是各级各类体育协会,抑或是从事竞技体育的事业单位、职业体育俱乐部等,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及后续的再教育奠定基础。
3.2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快制度建设
就目前而言,虽然体育系统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由当地教育系统进行监督,但是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使得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体育、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有必要在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基础上成立专门负责青少年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的部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妥善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加强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于感性多于理性的人而言,仅有相关组织机构还不够,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国家体委关于优秀的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意见》(1993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等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加快制度建设,使整个组织管理过程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11-12]。比如,将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成绩和态度等指标纳入教练员的考核体系中;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避免互相扯皮的现象,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等。
3.3 多措施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质量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和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个“运动员”的特殊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他们获得高质量的文化教育。首先,在保证运动员完成法定义务教育最低学习年限和时间的基础上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经国家层面考核论证后,可以适当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内容要保证运动员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低于全国义务教育的最低水平。再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安排个人导师,个人导师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计划。最后,要基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加大现代化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给文化教育所带来的一切成果。如远程教育等,使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能够通过网络教学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达到与其它青少年运动员共同交流、学习的目的[1]。
参考文献:
[1] 余静,邢中有,吴伟,等.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09,16(11):73-76.
[2] 王晓红. 运动员群体社会分层论域下的文化教育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10.
[3] Education of young sports persons (Final report)[R]. A Report by PMP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nstitute of Sport and Leisure Policy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ugust,2004:5-22.
[4] 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重[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85.
[5] 李杰凯,尹菲菲,程文广,等. 中国优秀运动队普九义务教育特殊规律及标准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8-12.
[6] 冯建中. 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 体育科学,2005,25(2):3.
[7] 公兵,王镜宇. 体教结合调研篇之四:国外体教结合有制度保证[EB/OL]. http:///
sports/2005-08/20/content_3379193.htm,2005-08-20.
[8] 朱迅华,何志林,虞重干,等. 乒乓球俱乐部建设对高校“体教结合”的启示——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 体育科研,2008(1):86-89.
[9] 姚轩鸽. 解读‘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EB/OL]. http//,2004-04-21.
[10] 李立国. 论义务教育的特点及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走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3):25-28.
篇3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旅游开发
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许多旅游地因被冠上“世界遗产”之名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和投资客。世界遗产在旅游开发背景下面临着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在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于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修旧如旧的“保护”和超量的游客观赏,对古迹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了极大影响,以至使之成为“濒危遗产”。一种是原本不太知名的文物古迹,因被列入世界遗产而受到特别关注和保护,文物的价值得以发掘和整理,并成为地方旅游发展的品牌形象和核心景区。
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我国首批6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0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2项遗产申报成功,我国共有40项遗产(文化遗产2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2项)。
随着遗产价值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学者有关世界遗产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申报的标准解读、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遗产的文化与价值等方面。尹国蔚通过计算比例和密度,分析了各大洲及全球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但对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2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点
2.1 从分布流域看,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留存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也相对较多,从表1中可以看到,包括遗产扩展项目在内,黄河流域有18处文化遗产人选《世界遗产名录》,长江流域有10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遗产数量较多,这一分布特点与中华文明繁荣于中原地带、在此留下众多人文遗存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珠江流域、辽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珠江流域有4处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辽河流域也有4处(其中3处为遗产扩展项目)入选。
2.2 从分布行政区划看,涉及省市众多,分布不平衡
从遗产分布的行政区划上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于20个省市,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市(见表2)。随着遗产申报策略的转变,在捆绑式、联合式、扩展式申报策略的指导下,未来各省市的文化遗产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2.3 从中报时间看,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经历了三个阶段。1987年~1995年为突变型阶段,具体表现为申报没有规律性,如:1987年申报成功6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0年申报成功1项(双重遗产),1994年又申报成功4项;而1988年、1989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这6年没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2002年为渐变型阶段,其间申报成功的情况是:1996年2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7年3项、1998年2项、1999年2项(含1项双重遗产)、2000年6项(2项为扩展项目)、2001年2项(1项为扩展项目),2002年1项(扩展项目)。2003年2009年为平稳型阶段,每年申报成功都不超过2项:2003年2项(扩展项目)、2004年3项(2项为扩展项目)、2005年~2010年每年有1项(见表3)。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中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早期对遗产保护和申报的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遗产的保护主要是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引导,在早期旅游业还没有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前,地方政府对保护遗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二是近期出现的遗产申报平稳现象,主要是受到“凯恩斯一苏州决议”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政策变化的影响,中国开始注重自然与文化的平衡发展。“凯恩斯一苏州决议”规定,每年每个国家限报2项,而且必须有1项是自然遗产,这样在申报过程中不能再片面强调某一种类型的遗产价值了。
2.4 从儒释道文化遗址数量看,以佛教遗址为最多
从儒、释、道文化遗址分布的数量看:佛教文化遗址有7处,包括的布达拉宫、四川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重庆的大足石刻、甘肃的莫高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冈石窟和五台山;儒家文化遗址有4处,包括北京的故宫和天坛、山东的孔府孔庙孔林以及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道家文化遗址有3处,包括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四川的青城山一都江堰、福建的武夷山。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佛教文化遗产保存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佛教文化的普适性已得到世界认同,其独特性价值更易于得到遗产委员会专家的青睐。
2.5 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看,建筑设计、雕刻艺术等受到专家青睐
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1项的有16处、符合第Ⅱ项的有21处、符合第Ⅲ项的有24处、符合第Ⅳ项有20处、符合第V项有10处、符合第Ⅵ项有17处(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雕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化特色的有形载体。
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使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研究将人与环境、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从重视单一类型的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过渡。1987年以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观念上不断前进,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走出了历史文物和风景名胜的局限,从“死的”、孤立的“点”走向“活的”、综合性的、联系完整的文化景观;不再单方面地展示帝王和贵族宫殿的壮观和辉煌,而是走向更全面地反映中国文明历程中人民与土地关系的文化景观。在2000年澳大利亚凯恩斯世界遗产大会上,入选的青城山一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等遗产,总体上体现出了这种集合性特色。其中青城山与都江堰,同在一个区域内,都是道法自然的文化典型,具有联合申报的优势。西递、宏村是地方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体现了我国从原来注重贵族豪宅和宫殿转向注重普通民众的居住空间。
3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要求影响着申报工作策略
《世界遗产名录》从1976年建立发展到今天,它所刻意关注的遗产目标已经发 生了一些变化。一是随着世界遗产总数的不断增加,国际社会审视遗产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了,因此要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的和普遍价值的项目。二是“凯恩斯一苏州决议”之后,为了使世界遗产的分布更具有平衡性,要求有20项以上遗产的4个国家少报或暂停申报,同时规定1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1个世界文化遗产。
国际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审定规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日益重视更具特质的遗产,如人类起源遗产、神秘遗产。这些遗产不能完全获知其来龙去脉,但因其具有的特殊意义,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而被列入名录之中。我国的史前岩画、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金沙遗址、广西花山崖壁画就具有这种特征。
二是联合申报项目成功的把握更大。几个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两个国家共同申报并共享1项世界遗产在欧洲、美洲、非洲都已经出现。我国的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跨国的文化遗产可以走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的路子,目前此项申报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三是文化景观遗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遗产名录》的青睐。文化景观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它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与单纯的主要以考古、建筑物、遗迹构成的文化遗产相比,文化景观遗产代表着人对所生活的世界认知的一种进步。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众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景观。
随着国际上有关世界遗产申报和审定规则发生的变化,国内对线性文化遗产(包括遗产廊道)、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日益被强调,这三大类遗产也首次出现在国家文物局2006年12月15日公布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列入最新《预备名单》的35项文化遗产是从全国申报的129个项目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包括古迹类5项、遗址类8项、建筑群类14项、文化景观2项、文化线路3项、工业遗产3项。其中线性遗产有:大运河、丝绸之路中国段、坎儿井;工业遗产有: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中国古瓷窑址、古铜矿遗址;文化景观有:杭州西湖一龙井茶园、哈尼梯田等。这份预备遗产名单,既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体现了近年来国际上对于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的新认识、新拓展。
4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方向
4.1 要重视尚未申报的部分省份,体现文化权力与利益的平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遍布20个省份,但还有部分省份没有世界遗产。因此在未来的申报中,应兼顾各个省份之间文化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对于那些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和代表性、可以填补空白的,要极力促进其按照申报政策要求,实行联合式、捆绑式申报。对于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应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在保护资金和申报名额上给予一定优惠。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量搞工业生产,但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具有旅游吸引力,适合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4.2 强化文化认同意识,将遗产申报上升到为国家统一服务的高度
随着全球遗产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遗产是关乎民族自我认识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遗产可以作为消弭彼此纷争的切入点,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共存成为可能。文化遗产是民族认同的终极表现,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多元的文化艺术形式,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文化遗产具有整合性和认同性的价值,促使我们将文化遗产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为国家利益服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必须要重视台湾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强调互动发展,在文化上也应该力求互动共赢。要主动争取和推动台湾地区文化遗产的申报,增强两岸的文化互动,以文化促进和平统一。
4.3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竞争性和选择性,要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具有竞争性、选择性,何者可认作遗产、何者不被认作遗产,甄别之中糅杂着“精英话语权”因素。在遗产的选择性与竞争性中,形成了社区性遗产、国家性遗产、世界性遗产的三级梯度,国家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区域性遗产要维持、世界性遗产要落实保障,都要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通过选择、竞争、取舍,个别遗产可以从区域性遗产中脱颖而出,经国家认可而上升为国家乃至世界性遗产。
遗产是“过去”、“历史”的一部分,但不可能容纳所有“历史”,总有相当部分的“过去”、“历史”的东西会被遗忘。自然界的遗存与人类的文化创造,都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东西我们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为了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遗产的选择性过程中,需要以相对宽容的胸怀,将更多的“历史”、“过去”的东西作为“遗产”来看待和保护。
5 结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40处遗产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对于提升遗产地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申遗热”。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在于保护遗产,进入遗产名录可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足够的道义、物力和制度保障。然而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地方“申遗热”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利益之争,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变成优先发展的产业,遗产自然成为最优先的资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已有和正在申报的遗产的动态管理,加强监管力度,防止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遭受人为的过多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原真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勰界世界遗产大会有感[J],中国园林,2004(11):68-70
[2]吕舟,凯恩斯决定后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的新趋向[J],中华遗产,2004(1):14-15
[3]丁超,世界遗产人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1-237
[4]景峰,从亚太地区的视角看世界遗产的代表性[J],中国园林,2008(5):54-59
[5]范今朝,范文君,遗产概念的发展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遗产保护体系[J],经济地理,2008(3):503-07
[6]郭旃,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J],中国名城,2009(2):4-11
[7]宋峰,祝佳杰,李雁飞,世界遗产“完整性”原则的再思考――基于《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4个概念的辨析[J],中国园林,2009(5):14-18
[8]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上)(中)(下)[J],旅游学刊,2002(6):10-18;2003(1):44-50;2003(2):52-58
[9]谢元鲁,世界遗产:公共产权的转移与约束[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3-27
[10]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16-22
[11]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12]德村志成,世界遗产开发与旅游发展问题之探索――兼论中国和日本的相关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1-26
[13]王惠,以张家界世界遗产地为例看中国的“申遗热”[刀,经济地理,2008(3):508-601,
[14]张浩,张薇,构建世界遗产地和谐旅游环境的制度路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0-14
[15]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68
[16]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
[17]张成渝,《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申――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29-138
[18]阙维民,谢凝高,等,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五岳[J],人文地理,2009(4):26-31
[19]尹国蔚,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4):104-108
篇4
一、“文化线路”与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关系
1994年,在西班牙中央政府主导召开的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会议过程中,参会者在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相关研究问题展开讨论和表述实践的过程中,最早提及和阐释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基本概念,并且在该次会议结束后具体形成的《专家报告》文本中明确引入了关于“文化线路”的有关理论表述,并且在此基础上具体针对“文化线路”的基本定义展开了全面且系统的分析。文献性研究资料梳理总结成果显示,也有部分学者将“文化线路”的最早形成时点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世界遗产报告”运动实践行为。从1972年开始,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国家接连签订和执行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98,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以官方主导的方式,建设了具备专门性工作职能的“文化线路国际科学委员会”(CIIC),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和彰显了“文化线路”学理概念,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践领域所获取到的广泛接纳和确认,并且逐步发展演化为当前历史发展阶段背景下,世界文化保护事业领域的全新工作方向和全新工作范围。2001年,“文化线路国际科学委员会”(CIIC)组织编写并公开出版的独立著作《无形遗产与文化线路的多元性》一书,明确针对“文化线路”的基本理论学说、基本事业发展原则、基础性研究工作指导理念,以及相关性科学研究项目,展开了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分析,为世界各国学者切实实现对“文化线路”相关问题基础性理论研究现状的全面认识,构筑和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条件。在2002年12月4日制定生成并且通过的《马德里宣言》官方性指导文件,明确阐释了关于“文化线路”学理概念的官方性定义,并且在针对“文化线路”的基础性学理研究问题展开系统化分论述背景之下,明确阐释了关于“文化线路”问题的三个认知共识:第一,“文化线路”学理概念在具体发展演化过程中,全面且充分地揭示和彰显了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具备的、非物质的且极富生机的动态性属性表现特征,因而在根本性观念认知层次上,超越和突破了文化遗产项目原本具备的物质性内容层次;第二,“文化线路”通常会长期处于动态生成和极富生机的历史性发展演化背景下,其基础性的动态特质和历史文脉通常都会展现出较为完整的表现形式,且在未来发展演化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继续形成和展现出更多的文化要素;第三,在具体理解“文化线路”的基本内涵过程中,不应当将其单纯认定或者是理解为具备“线性特征”,或者是“非线性特征”的文化遗产项目形态。
二、关于中国苗族(蚩尤)的历史文化线路
篇5
开平碉楼到了。大家请带齐行李物品下车。大家请看: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为什么样会建筑开平碉堡楼呢?那是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防贼患,所以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开平碉楼建筑很有特点。
它造型别致,中西合璧。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
篇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16
20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广东省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使江门侨乡文物保护得到更大的重视,提升了江门侨乡文化旅游,推动了侨乡江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开平的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由申遗前2006年的174万人次、6.97亿元上升为申遗成功后的2016年(前三季度)466.72万人次、47.99亿元人民币。但对比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还是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侨乡文化遗产旅游给游客带来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还不高。目前,开平碉楼正致力于创建国家5A景区。游客的满意度是衡量旅游景区服务的重要标准,对旅游景区企业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景区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准确、及时把握游客对侨乡文化遗产旅游的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原因,有助于优化开平碉楼景区管理质量及服务水平,提高开平碉楼的市场竞争力和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形象;也有助增强于侨乡文化的影响力,壮大华侨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为江门市创建成为具有侨乡特色的“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持。?榇耍?本文通过媒体报道以及游客在网络留下的“游记、评论”等反馈信息,分析影响广东开平碉楼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提升广东开平碉楼的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建议对策。
1影响侨乡文化遗产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因素
主要从游客来访目的、游客参与度、旅游区服务管理、旅游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广东开平碉楼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
1.1从游客来访目的分析,开平碉楼已形成独立品牌
旅游动机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通过观察游客的来访动机不难发现,多数游客选择开平碉楼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其拥有“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这说明开平碉楼的品牌塑造较为成功,游客对“碉楼与村落”这一旅游吸引物持有积极态度。然而,多数旅游者对开平碉楼的申遗大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们知道碉楼是归国华侨建造,明白其作用是用于居住与防御,却并未感知到其作为侨乡文化标志性景点的形象。需要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开平碉楼的灵魂是侨乡文化,正是有了这一文化才造就了古村落的价值。开平碉楼应不断提升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力,让游客从简单的村落旅游过渡到文化旅游,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1.2从游客参与度分析,主要以观光性的游览活动为主
从目前的状况看,开平碉楼给游客参与的机会不多。游客的旅游形式单一,普遍是走马观花似的游览,欣赏一下建筑构造,看看村落的自然环境,然后寻找当地美食。也有不少游客看了几座碉楼便产生视觉疲劳,形成了“碉楼半日游”,看完就走的状况。尽管开平碉楼近年来也相继举办了碉楼文化旅游节、碉楼油菜花节、碉楼农耕节、三月穿旗袍免费游碉楼等品牌性活动,但不难发现,这些活动的具有季节性、受众范围小等特点,而且与碉楼的实际关联性不大,更妄谈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碉楼的旅游开发忽视了侨乡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不够深入,那么游客由此得来的感受必定十分有限。
1.3从旅游区服务管理分析,景区门票性价比低
“门票价格高,可进入的碉楼数量少”是开平碉楼门票性价比低的体现,并由此引发游客对景点与自己的期望不符的消极情绪。此外,旅游区范围较大,景区服务人员较少,游客出现身体不适等突况需要帮助或游玩途中遇到困难时,服务人员不能及时出现给予帮助,会影响游客的游玩心情,降低游客旅游质量。另一方面,景区正规导游相对较少,且并未设立完善的电子解说系统。尽管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设有“语音导览”功能,但旅游区缺少wifi全覆盖,因此这一功能未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1.4从旅游基础设施分析,交通、购物、住宿等设施有待完善
自驾游的旅游者认为开平碉楼的可进入性强,公路的标示清晰,满意度较高。但对于散客而言,景区之间的交通就显得尤为不便,接驳车辆的上落点离景点较远以及发车时间不确定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另一方面,开平碉楼的特色纪念品很少,除了赤坎古镇的豆腐角和煲仔饭以外,似乎很难寻到令人惊叹的物品。此外,住进碉楼是很多游客希望得到的旅游体验,但由于碉楼的独特性,使得游客很难得到这种居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区的卫生间得到全面整改,体现了“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游客对此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较高。
2提升侨乡文化遗产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对策
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游客在开平碉楼的旅游体验满意度的提升和改进呢?笔者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1)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有着辉煌的侨乡文化作为内在支撑。对于碉楼价值的延伸,首要突出它的展示与教育价值,以宣传碉楼为核心,进一步提升碉楼的精神内涵,把提高游客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作为开平碉楼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2)以侨乡文化、岭南文化适度打造碉楼主题酒店、客栈、酒吧、茶楼,进一步深化游客对碉楼文化内涵的感知,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到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刺激。
(3)提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开设提供开平地方特色的实体购物店,规范购物系统。例如开平的广合牌腐乳、麦芽糖、烧饼等食品都具有地方特色。
篇7
关键字: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23
一、多元文化
美国学者霍拉斯・卡伦在1915年发表的 《民主与熔炉》 和1924年出版的 《文化与民主》中,提出多元文化的思想,但未获积极响应。多元文化正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加拿大,又称文化多元,是西方主张民族文化多样性、关注弱势群体、尊重差异、追求民族文化多元共存与社会和谐的一种理论。
1. 多元文化的基本主张
多元文化强调文化平等。它承认文化差异,认为每种文化都有权利保持其独立性,反对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的是非优劣反,对某种文化居于统治或霸权的地位。多元文化认为,文化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不同群体在政治经济权力占有上的不平等,要实现文化平等,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权力资源分配机制。在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是与主体文化相对而言的。多元文化的实质是主体社会如何对待和整合弱势文化、消除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传统的政治理论忽视了不同族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特殊要求,疏于保护弱势文化群体应享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使他们无法真正充分地享有民主、自由和平等。
2.多元文化的影响
首先,多元文化得到弱势文化群体的支持与拥护。西方很多国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族裔的文化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自然对其表示支持与拥护。 保持多元文化的发展, 就是在尊重和理解异质与别样文化的基础上,给予它们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其按照应有的模式持续健康发展。这对于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平等的权利。 文化多样性所承载的开放、包容的丰富内涵,无疑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表示支持,甚至将其提升到普世价值的高度,认为多元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蕴涵,将惠及一切民族、种族和文化集团,并将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多元文化也引起反对之声。有人认为,多元文化缺乏共同价值观念的引导,容易导致社会分裂和“虚假联合”,是国家分裂的根源。而且,也会导致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的是非优劣反,有些国家甚至会强力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使某种文化居于统治或霸权的地位。
我认为,虽然多元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但它确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各民族在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欣赏并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这一点是很好的。但是近年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有些国家甚至强力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实行文化霸权,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受到严重挑战。既然多元文化具有两面性,那么为了更好的发挥其长处:首先,我们要尊重他者,尊重差别,提倡多样文化的共存与互补。其次,了解自身文化的最基本的特点,并在如今全球化的环境下对其进行现代解读,向未来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最后,还要有全球视野,使自身文化成为全球文化多元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世界和历史的客观事实,多元文化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印证着新的世界格局之下人们对教育与多样文化关系的新认识。随着多元文化教育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多元文化教育内涵的日益丰富, 当前的多元文化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培养目标。
1. 树立多样文化和谐发展的文化观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也使不同文化在交往中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但不同文化的互补和
融合依然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这一发展过程离不开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传播与传递, 并通过多元文化的教育探索引领世界文化新体系的建立。所以, 多元文化教育应当在对各民族自身文化的传递过程中,渗透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沟通与传播, 建立起开放平等的文化观,使人类文化图景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中达到平衡。多元文化教育必须抛弃工具性和功利性取向,抛弃外在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极端, 而要以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多元文化教育价值的最终诉求,保护文化多样性。
2. 培养跨文化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是提高年轻一代跨文化发展力和适应力的教育。它不仅倡导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珍视、热爱与自豪感, 同时倡导对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与接纳。总而言之 ,多元文化教育通过让学生掌握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和理解,培养积极的跨文化情感,养成参与民主决策的政治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的局面下能够敏锐把握文化动向,调整自身行为与观念的跨文化发展力与适应力。
3. 培养学生与国际教育合作接轨的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跨地区的国际合作已成为人们共同合作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向学生提供了解和接触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机会,培养他们对多样性与差异性敏锐的洞察力与批判思考能力。为此,应该打破东西方民族教育对峙的局面, 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中, 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优秀成果中, 来扩大本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三、结论
总之,所谓多元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文化群体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特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环境。但是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少数民族也有权自由地保留自己民族特有的语言以及文化传统,主张这些所谓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和谐共存。同样,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也是以多样文化和谐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为使命,最终达到与国际教育合作接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
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征是“多元一体”,这意味着在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前提下,各民族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各民族的人平等、和谐相处,就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同时理解其他民族、地域的文化,从而学会尊重差异,相互理解,学会合作,在保持各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维护祖国的统一,共同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承担起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
一、多元文化概念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代就存在多元文化状况,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群体的交往必然会对交往对象产生影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同化”或“合一”,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差异,也就产生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就己经出现,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着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存在原住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即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并存;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它指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存在着,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此时的多元文化涵盖的内容比较狭隐,仅仅包涵了种族和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对多元文化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发生变化,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扩大。后现论研究者认为多元文化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都存在差异,此外,这种差异还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等方面。此后,“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由仅关注宏观层面一种族、民族差异,逐渐进展到涵盖微观层面一价值规范等差异,开始越来越多地与“文化”自身的含义相对应。综上所述,多元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群体之间,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多元文化具有多种内涵,它渗透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层次性,很难对文化下定义,因此对多元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综观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笔者较为认同西方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定义,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多元文化,人们在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不只存在于民族之间,还存在于各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宗教等群体之间。
二、历史教材中多元文化的类型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长期发展和融合而形成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民族或群体创造、保存并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或群体性,民族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
2、地域文化
“因地理区域中文化构成因素与结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有时会呈现出文化上的差异。地域文化直接表现为不同地域间人们的语言、意识、情感、心理等的不同。”在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人们孕育出了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这就构成了了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从空间位置和文化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世界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化类型:古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玛雅文化、阿拉伯文化。
3、阶层文化
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阶层是指阶级内部之间不同等级的群体,在古代社会,阶级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身份等级。今天我国学者更多使用“阶层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是为了有别于在政治上“划阶级、定成分”的做法。“阶级”或“阶层”在现代社会理论里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阶级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社会中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对立,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定义的;阶层更多地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
4、年龄文化
这里所讲的年龄文化一般将不同的年龄阶段作为分类标准,把同处于一定年龄阶段将共享社会文化的人分为一个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从属于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的成员有着各自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人拥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年龄文化一般可分为少年儿童文化、青年文化、中年文化和老年文化。?高中阶段的学生介于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之间,这个年龄群体的学生情绪化、理想化、自主性、独立性、进取性和叛逆性都较强,有着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本文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历史教材的特点,将教材中所反映的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视为同辈群体文化。
5 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崇尚与禁忌等各方面的特点,千百年来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宗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小说,都受到了基督教精神的影响。西方的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更有鲜明的基督教色调和风格,至今以其高超的审美价值所形成的巨大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前来观赏参访。
3 结语
总之,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正是各种不同类型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相互影响,才形成了今天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化,所有文化都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整合、提炼胥城大厦企业文化理念,编制胥城大厦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为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打下理念基础和框架。
2、采用文化营销的思路和手法,结合、利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苏州召开的契机,策划和体现“情满胥城迎‘世遗’”的主题,密切胥城大厦和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的关系,在“情满胥城迎‘世遗’”的主线(或红线)上,系统性地策划系列活动,以进一步有效提升胥城大厦的社会影响力、良好形象和知名度,促进胥城大厦的营销业绩的提升。
二、主题含义:
1、隐含性、对应性、延伸性地体现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土人情:
“小桥”——连接、沟通的功能,这里用“迎接”的“迎”来对应体现;
“流水”——流动的水,对应“多”情流露,即这里的“情满”;
“人家”——是地方的含义,在这里对应“胥城”和“世遗”。
2、“情”将体现:
(1)风土人情——“苏帮菜”、“湘菜”等美食节,给客人赠送法式点心——天使的味道,给重点、重要客户赠送“世遗展”的参观券;
(2)亲情和柔情——庆祝“五一”的优秀员工“群英会”;欢庆“六一”赠职工儿童“好伦哥”;
(3)友情和亲情——缅怀英雄蒋勇,祭扫英雄墓;慰问与胥城大厦相关的母亲;
(4)激情——纪念参加金钥匙联盟一周年活动,体现“客人的满意和惊喜一定是来源我们对自己工作和胥城顾客的热情和激情”;
3、“满”将体现:
带有多“情”的主题活动,表明胥城人满腔热情、以情感人的服务理念。
4、“情满”一词体现情感的气氛充满于胥城里。
5、“胥城”表明地方,一语双关,既是胥城大厦,又是苏州的代名词。
6、“世遗”——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盛会,成为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地方。
7、用“情”为红线系上“金钥匙”,把胥城大厦的“多情”和“满意+惊喜”理念贯穿于系列活动中,似“流水”流过4月---7月,似“流水”流进胥城大厦顾客的心里,流进参加“世遗”盛会的代表心里、并通过他们流到“世遗”的地方和申报“世遗”的地方。
三、系列活动:
1、4月4日——28日:
举办美食节,策划和体现“食全食美在胥城”的主题,对美食节期间来消费的客户送一个“浪漫和惊喜”的赠品或礼品,“天使的味道”点心和参观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的参观券。具体执行部门为市场营销部、餐饮部,配合部门为总办。
2、4月14日:
庆祝胥城大厦加入金钥匙联盟一周年活动,举办“让‘金钥匙’在胥城每个角落闪闪发光”的文化论坛活动,请“金钥匙”联盟中国部的领导来培训,组织“金钥匙”员工和各部门员工在论坛上交流,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和体现金钥匙的理念。具体执行部门为总办和人事培训部,配合部门为各部门。
3、5月1日-5月4日:版权所有
欢庆劳动节、青年节,策划带有“红色”概念的主题活动和事件,体现劳动光荣、岗位立功、奉献精神等,“胥城群英会,欢庆五一节”的活动,以创元集团和胥城大厦对获得苏州十佳蓝领的员工嘉奖为主题,召开优秀员工的聚会。具体执行部门为总办、人事培训部、工会,配合部门为各部门。
4、5月9日:
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向英雄蒋勇的母亲赠送节日礼品的活动,胥城大厦的领导到蒋勇家慰问;向每位住店的母亲客户赠送小礼品;向每位做母亲的胥城职工赠送礼品。具体执行部门为总办、人事培训部。
5、6月1日:
策划和组织胥城大厦为胥城大厦职工儿童送礼品——“好伦哥”的活动——“胥城儿童乐呵呵,个个喜获好伦哥”,体现胥城大厦的人文特点,同时提升“好伦哥”的知名度。具体执行部门为总办、人事培训部、工会。
6、6月1日——7月7日:
对下榻胥城的长期客户和提过意见的客户送一份惊喜的礼品,由胥城大厦提供参观世界遗产展览的参观券,具体执行部门为房务部、市场营销部。
7、4月4日——7月14日
与交通合举办活动“胥城人迎世遗,好伦哥谢的哥”有奖竞答活动,把苏州的流动出租车变成流动的宣传车,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能接受胥城大厦有关的信息,以胥城大厦的美食节和“世遗盛会”为背景,设立与胥城大厦基本情况、美食节、胥称大厦企业文化及其主题活动、世界文化遗产、苏州世界文化遗产等有关的题目,出租车司机竞答,答对的获得一份由胥城大厦好伦哥提供的食用奖品。
四、新闻宣传: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课外读物;重要性;应对策略
在新课程政策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仍未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仍然以“考”为中心,围绕“考”来组织教学。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又会扼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理论性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学生就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才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成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各模块教材相关的书籍种类繁杂,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科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刊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课外阅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外读物是必要的、可行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多个板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使用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认识世界,做到以生活为导师,理论联系实际,并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符合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 ,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 ,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调配时间,处理好课内外的学习任务;高中生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想象能力也迅速的发展,所以他们对常识性的读物能有深刻理解和体会;高中生情感的丰富、意志力的增强,兴趣的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的强烈,使其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
三、应对策略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取相关模块的读物 。例如:必修1《经济生活》中选取《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美)弗里德曼著;必修2《政治生活》中选取《政治学是什么》,时和兴著;必修3《文化生活》中选取《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编委会编;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选取《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孟云剑著, 《苏菲的世界》,(挪威)贾德著。
2.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了学生太多的课内时间而影响了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读上三五页,相互讨论以获得收益。
3.教师要精心备课,把课外读物与教学联系起来,落实课外读物的阅读价值,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教材原理分析课外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外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情境,或在课外读物中找出合适的切点集体讨论,这样的教课方式能够更好的理解、强化教材知识。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讲到“文化遗产”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交流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一书中最震撼自己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并由此归纳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保护意义;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4.定期组织班上同学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
5.在课外读物选择上,要精选,不宜过多但必须精准;要选择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
6.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也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7.教师要把课外读物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内课外相统一,并且要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外读物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有利于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