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技术教程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工程技术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攻防;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58-02
1 概述
网络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焦点,国家安全不仅包含领土,领海和领空,而且还包含网络空间的安全。美国的黑客部队,俗称 “黑色精鹰”,通常用来攻击其他国家中心的核心计算机,来获取绝密信息,或者进行网络打击,起到比传统军队更具破坏力的作用。我国为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也在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来守卫我们的国家安全。攻防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核心技能,培养学生能使用现有的主流信息安全的技术,熟练攻击与防范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是适应现代互联网安全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方向,也是将来紧缺人才必备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网络技术人员如何维护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多维度设计网络攻防的教学内容。
2 课程特点
《网络攻防技术》课程学习需要搭建专用的硬件的网络攻防平台,典型的操作系统及软件环境,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1) 涉及范围广
《网络攻防技术》课程内容包括网络攻防技术概述,网络攻防实验环境构建,网络信息收集技术,网络嗅探与协议分析,TCP/IP网络协议攻击,Windows攻击技术,Windows防护和加固,等内容,可见内容涉猎之广。
2) 理论基础要雄厚,功底扎实
本课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具备网络安全管理的工作能力,能胜任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一线岗位。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设备安全配置》、《CCNA安全综合实训》、《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以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的专业服务理念,所以要求学生的理论功底要深厚,否则无法了解攻防原理,从而也没办法实现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3) 技术背景更新快,黑客技术发展迅猛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黑客工具的普及,掌握黑客技术的群体不断增加,素质也参差不齐,网络攻击越来越泛滥,网路安全的形势呈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态势,所以网络防御技术也要紧紧跟随,所以课程内容也是不断更新,难度不断在加大。
4) 解决实际问题,可操作性强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攻防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与协议,熟练掌握与使用现有的主流信息安全的技术,熟练攻击与防范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负责企业的网络的系统安全工作。
3 《网络攻防技术》的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任务驱动、技能知识的基本要求与攻防所需的技能等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以适应当前多变的网络管理需求。
本课程是一门以攻防技能为主的课程,因而教学要以操作为主线,力求把理论层面的相关内容,比如攻防原理,系统安全等级等知识贯穿到到实践教学中,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自己搭建攻防平台,或者让优秀的学生去学院的信息中心,或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可设计的项目包括信息收集、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三个项目。
1) 教学目标设计
目前的企业操作系统大部分是Windows Server 2008,所以针对该系统为主,同时兼顾LUNIX系统的加固及防御,对网络信息安全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掌握攻防环境构建、网络踩点、网络监听、Windows系统环境渗透、网络系统加固及主流攻击与防御技术等技能。
2) 教学内容设计
① 网络攻防技术概述:网络攻击和取证分析案例,黑客与黑客道德,物理攻击与社会工程学
② 网络攻防实验环境构建:Windows攻击系统和靶机介绍,Linux攻击系统和靶机介绍,基于虚拟蜜网的网络攻防实验环境
③ 网络信息收集技术:网络信息采集技术概述,网络踩点技术,网络扫描技术
④ 网络嗅探与协议分析:网络嗅探技术,网络基础协议分析,网络嗅探软件的使用
⑤ TCP/IP网络协议攻击:传输层网络协议攻击原理,网络层网络协议攻击原理,TCP/IP网络协议栈攻击防范措施
⑥ Windows攻击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Windows操作系统远程攻击技术,Windows渗透攻击技术
⑦ Windows防护和加固:Windows防护技术介绍,Windows系统加固介绍,Windows风险评估报告介绍
3) 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系统平台搭建,测试平台的漏洞及坚固性,形成报告。
案例二:各种常用系统安全工具的灵活运用,攻防双方各行其职
案例三:运用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攻防脚本。
案例四:攻防双方交换角色,实践安全防护。
4) 考核方案的设计
针对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设计着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项目考核,每个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验收结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打分,教师打分,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平时分为30分,三个项目考核为60分,答辩为10分。
4 《网络攻防技术》的教学展望
网络攻击和防御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对矛盾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攻防技术的内容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攻防技术的教学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采用攻防角色分组的情境教学方式是我们在多年教学中采用的非常有效的探索,分等级(初、中、高)、分角色(攻击、防御)教学。除了技术上的提高,还要与安全设备的厂商和软件安全厂商开展深度的合作,让教学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网络安全发展的紧缺人才。
5 结束语
《网络攻击与防御》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该门课程,学生在熟练掌握攻击与防御技术的核心内容的同时,ν络安全应用领域的主流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熟练掌握,为以后从事相关的信息安全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本功。正如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的一样,学生完全可以承担中小企业系统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信息安全员等技术岗位的工作。同时,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信息安全师等证书的考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这些考试。以后我们会开展与高科技网络技术公司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公司一线的岗位去实践,将教学与企业无缝对接。
本课程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分析案例、应急处理网络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使学生迅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网络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的青睐,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分等级(初、中、高)、分角色(攻击、防御)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们在技能上获得长足的进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教学;市场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处于全面的网络化进程中,对懂理论、熟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1 现阶段网络综合布线的现状
1.1 目前职校开设综合布线出现的几个现象
1.1.1 理论与实践脱节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教师缺少经验或学校实训条件有限,部分教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实践课程少之又少,造成学生不能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同时对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不足,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1.1.2 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技能模块分成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和施工流程、实训设备器材与工具认知、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拓扑结构实训、双绞线制作、RJ45配线端接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施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管理等。但目前的教学中多数学校侧重网络拓扑结构、双绞线制作、RJ-45配线端接等网络方向的技能训练,忽略了施工方向的实训。而市场需要的是应用于智能楼宇等建筑物或建筑群间信息传输,这与施工布线,施工管理等技能是离不开的。
1.1.3 网络技术与工程施工技术不能结合
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综合布线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的国际标准和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大多是网络工程或相关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他们大多没有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学习经历,更没有工程管理和验收的现场施工经验。因而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只能是纸上谈兵,甚至是照本宣科。对于网络布线,链路测试则是他们的本行,往往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阐述和实践教学,使得学生顾此失彼,只知“这样做”,不知“为何这样做”。
1.2 以技能大赛为指导思想下的教学问题
2009年,综合布线项目进入到国家技能比赛的行列,各职业中学纷纷开设了综合布线这门课。有些高职校过于重视全国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的成绩,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和锻炼几个参赛选手。这样对全校技能比赛获得好名次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学习知识系统是不利的。由于集训过于针对比赛内容,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没有大的帮助。反而扭曲了综合布线这门课开设的意义。
2 针对上述现象及问题的解决建议
1)提高师资水平,向多元化发展。将教师送出去,走进企业,走上施工现场,整合网络技术和施工技术,丰富理论知识体系,增加项目参与经验,为教学打好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2)完善综合布线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淡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重新设置教学内容。加大实训实验室的投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动手规划、布线、实施的过程中能直观的了解结构化布线的应用环境,加深对理论的认知,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毕业后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3)深化“工学结合”。随着近年来的高职课改的发展,“工学结合”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学校建立综合布线实训室始终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可紧密联系处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让一线的工程师走进校园成为专业教师,让正在实施的项目走进课堂成为学生探讨,研究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所学即所用”。
3 结束语
随着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发展,综合布线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这就需要学校更加密切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也需不断充电,才能保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
【参考文献】
[1]钟九洲.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J].学术交流.
[2]张云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教学与研究[J].科技信息.
[3]李晶.工学结合下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2012.
[4]是强.《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理论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18-02
一、前言
“工程式项目化”指在与企业深度合作收集到的网络行业中真实的工程项目,通过科学的分析并按照高职教育特定面向的层次,对其实施裁剪、序化、组合,形成可真正适用于教学的项目;“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指的是以高职院校(三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对象,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环境研究、教学组织方式研究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力求构建科学的、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教学模式,本研究既是应用研究,也是实践探索。
二、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缺乏,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具有良好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教师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应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多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已普遍建立网络机房,但由于建设经费问题,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滞后网络新技术发展的实训需求,也没有足够的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四)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应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观念
高职学生的素质相对本科院校低了许多,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比较散漫。在教育学生由被动学习、依靠教师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靠自己学习时比转变教师的观念更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注重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三、 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基于工程式项目化教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以联合办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岗位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为主旨,紧贴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适应于项目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主要采取学校主导模式(即以学校为主组织和实训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运行。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要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任务。)、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组织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科类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类型有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共建共享模式(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等三种模式。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设采取第三种共建共享模式进行建设。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不仅满足《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网络管理配置与应用》、《工业企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应具有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的功能。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与思科(中国)系统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大部分设备,校方提供场地和师资,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了思科网络设备实训室,不仅满足了专业教学,同时还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了多次培训。
(三)工程式项目化教学组织方式
基于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协调人,以项目案例驱动,遵循“咨询(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取项目驱动法为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网路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其步骤是:下达任务书(提出问题或项目背景)? 分析任务(分析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任务实施(合作实践)?任务完成(客户反馈)?项目展示、点评与总结。
(四)创建项目教室
创设项目教室的想法来源于企业都需要项目实施人员,强调毕业生若有项目实施经验的优先录用,而在学校很难有机会让全班的学生去外面承担实际工程项目,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有工程经验,是我们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对企业的项目实施流程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采用“裁剪、序化、组合”方法,转化成教学项目的实施流程,再依据这个项目实施流程设立项目教室。
项目实施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项目教室的功能主要用于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能置身于一个情境仿真的工程项目中,真实的去体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确认、开箱验收设备、现场安装设备进机柜、连网布线、设备配置调试、系统测试、工程验收等等实际工程项目需要的环节。项目教室的具体布局按方案区、安装区、配置区、验收区共4块功能区划分,如图3示意。
项目教室中的安装区可针对不同类的核心课安装不同的设备。如核心课《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可分别选用三家不同厂商的路由交换设备,并配置三台机柜,项目实施前应将这些设备装箱(与新设备到货时一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所有其他实验实训室都无法进行的设备开箱验收过程。同样,现场布置安装设备也让学生真正实践了设备安装的技能。
(五)编制教材
针对目前高职教材难以满足“教学做”的现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兄弟院校教师积极探索、共同研究,编写反映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的工程式项目化教材。
四、结束语
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项新的尝试,以网络行业为渠道,选择实际项目为载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实施,推动专业建设,最终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行业运作的衔接,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无缝连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培养适应下一代网络发展需求,掌握网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及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工程能力的高技能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 王琴 唐林伟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发展研究 2011年5期
[2]宗序炎 项目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与职业 2010(26)
[3]张跃西 课程项目化理论创新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4]刘科 祁春清 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术 2011(09)
[5]刘高山 专业课程项目化及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 职教论坛 2012(16)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的特点:知识结构涉及计算机科学和数据通信等核心技术,知识更新快,与应用实践结合紧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应对工程技术知识和素质教育有严格的要求,对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三个方面: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方法,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属于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急需的专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设置立足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加强多学科理论基础教育,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特点,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探索主动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一些核心的学科基础课应有统一的要求,在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和应用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上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在专业课程设计和建设上只有突出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的教学,才能形成网络工程专业特色。还要考虑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学习有基本的要求。
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分别为140学分和20学分。课内教学按课程类别进一步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课。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设置如图1所示。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课空间,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的学分中,选修课的比例占31.5%。
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160学分,加上规定的创新能力2学分和课外教育项目学分11学分,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为173学分,专业最低毕业学分构成如图2所示。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科学导引、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IPv6技术、网络编程、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和模拟课程设计。
专业知识领域模块包括:计算机软件基础、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怎样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的特色,同时也需要考虑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联系。在制订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时,往往要考虑课程先修关系。由于一些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时数的限制,以及需要满足对学科基础课程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和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3专业课程层次设计
采用三个层次描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自底向上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下层课程知识为上层课程知识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一门课程中可能存在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技术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情况,例如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设计可以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使知识结构流畅、看起来一目了然、学习起来循序渐进。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知识描述如图3所示。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设计出理论、技术和应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知识领域框架,可以很好地使各课程内容前后衔接、连贯相通、循序渐进、易学易懂。
3.1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
计算机网络理论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原理、TCP/IP协议分析。
计算机网络原理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接口和对等层定义和功用出发,描述当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5个层次的功能、位置和协议数据单元(PDU),涉及可靠数据传输(RDT)、网络协议设计及实现、流量和拥塞控制、网络寻址、路由选择协议、网络互连、局域网络、无线和移动网络、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通信原理讲述通信基本理论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涉及到传输介质、信道容量、信道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编码技术、差错控制技术,这部分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原则。通信原理的知识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会多次用到,在计算机网络中包含“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一章内容,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层面归纳两种技术的结合和联系。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语言,是计算机网络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讲述时结合与开放系统互连(OSI)框架,以及当代5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强调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分层的基本原理。讨论因特网和身边网络正在使用的各层网络协议,涉及的网络协议有:HTTP、SMTP、POP3MIME、DNS、FTP、SNMP、TCP、UDP、IP、ICMP、ARP、RARP、IGMP等。
3.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网络实现的技术和方法。开设的课程有:网络编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IPv6技术等。
采用三个层次描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自底向上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网络编程课程讲述网络软件设计技术和方法,重点是理解网络协议、对等层协议实现、套接字编程、C/S计算模式、B/S计算模式的方法和技术。
网络安全涉及网络中的认证和加密技术,涉及对称密钥加密机制、公钥加密机制、安全认证、数字签名与报文摘要、网络病毒防治技术、网络协议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网络管理涉及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抽象语法标记ASN.1;管理信息库MIB;网络管理协议;远程网络监控;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实现技术。
IPv6技术是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内容涉及IPv4存在的问题;IPv6技术历程;IPv6协议格式;IPv6与IPv4的主要差异;IPv6地址技术;IPv6路由技术;IPv6安全技术;IPv6过渡方法;移动IPv6。
3.3计算机网络设计及应用课程
这部分课程的选择和讲述主要是围绕当前网络的主要应用展开。涉及的课程有: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与模拟、网络工具应用等。
结合因特网和身边的网络介绍和描述网络应用课程,让学生知道学的理论和技术用在哪里、如何应用、怎样用好。
这部分课程内容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和代表性。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网络软件实践,以及组网技术训练,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网络组网、维护和管理中对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知识进行检验。从应用的层面使学生明白学到的知识用在哪里、在哪里,将来怎样用的更好。学生学的懂、又会用,增加了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3.4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学科基础课的知识架构上,为网络工程专业课提供基础和支撑,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知识更新的加快和内容的增多,把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为理论课,重点讲深、讲透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增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无线网络、对等(P2P)网络、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初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第五学期,问题是学生反映接触到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较晚,也影响到后续网络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经过取舍,最后这门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第四学期,与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第四学期同时开课,使得后续的网络专业课程可以提前开始,使学生尽早开始网络专业课程的学习。
4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及开课学期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几门重要的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课,均分别设置至少两周的课程设计和课内实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一程序设计基础等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基础上,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从大二开始设置,目的是使专业实践早接触、不间断、相互联系和支撑。网络工程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课程如表1所示。
从这些课程的属性中可以看出,有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有单独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专业学生早接触实际工程应用,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背景和特色。
5注重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的课程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学习网络知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大纲。针对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把专业知识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和体现“理论、技术与应用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理论的阐述,说明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例如交换、复用、协议分析、寻址、路由等技术),结合因特网应用(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需要的技术、明白怎样使用网络的方法。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软、硬结合,面向工程和应用的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网络设计、规划、组网、编程和管理的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开发、应用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课程的学习,在学生掌握和具备了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上,鼓励网络工程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国际上认可的思科网络认证考试和网络工程师认证等考试,使学生较早了解实际工作要求和社会需求,检验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水平,找到差距,制定新的学习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相比较,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往往在一门课程中就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教学内容比较杂、比较散,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一门课程中又不能对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有过多介绍,一般时数够用为止,这会对学生较好地理解、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带来影响。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技术与应用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了各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之间的联系,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所涉及学科知识的兴趣,通过阅读相关学科知识文献,通过身边的应用学习技术,并上升到理论,进一步理清楚各课程之间的脉络关系。结合专业实践课程,明白怎样应用专业知识,对技术和理论课程知识更深一步验证和理解,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学会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对专业课程系统的学习,掌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读书方法。
6专业建设和教学计划实施的分析和讨论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的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实现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问题的创新型网络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扎实基础。可以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网、应用和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经过几年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与探讨,感到把网络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长期的、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专业课程建设需要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置。设计出与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培养计划,有与培养计划配套的课程体系与教材,重点建设一至两门精品示范课程。同时积极采用网络化教学、案例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采取进校后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育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是什么、学习哪些知识内容、课程有哪些,将来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学的明白、知道怎样学、对所学习专业有兴趣。从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熟悉设计、组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全部过程,以及所要学习主要专业课程,需要阅读的相关学科的书籍。
实施专业年级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制度。实现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及时帮助和指导。为帮助学生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给出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选课示例,供学生参考。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2007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含独立学院)已经有207所,各高校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由于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实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建设、积累和拥有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实验教学环境。在专业教学研究基础上,出版学术著作和编写配套实验指导书,设计和编写符合我国高等教学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同时,加强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并尽早成立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协调和引导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步伐,为信息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网络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25.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143.
[3] 王相林. 计算机网络[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2-25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Building for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ANG Xiang-lin
(College of Computer,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篇5
关键词: 网络综合布线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
1983年贝尔实验室最初提出“综合布线”的设计思想,上个世纪90年代综合布线技术引入我国,随着综合布线技术在我国网络工程和楼宇建筑中的迅猛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逐步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技术、智能化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学科的基础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涉及电子电路学、物理学基础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同时还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涉及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多,动手能力要求高,教师讲授、学生学习都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是课程学期安排。由于网络综合布线是整个网络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多,因此建议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左右,在学生已经学完物理学、机械基础和电子电路基础之后。另外,该门课程中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图的话,笔者强烈建议在此之前开设工程制图和AutoCAD课程,这样学生才能设计和读懂一些基本的图纸。
其次,是授课内容的问题。在理论教学环节中,许多教师泛泛而讲,没能把握重要的和关键的理论知识。比如双绞线参数的讲解,仅仅告诉学生有关参数的规定是不行的,而应该结合电学物理学基础,讲解参数的由来和设定的原因,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重视相关国家标准的介绍。我国现阶段综合布线国家标准包含两个规范,分别为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这两个国标是综合布线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标准,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这两个标准是经常使用的。所以,从长远考虑,教师要重视标准的介绍,对相关的内容最好安排一定的课时讲解。整个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不仅仅包括工科技术的内容,还包括工程管理的科学内容,很多教师常常忽略这点。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最终成功与否,除了跟设计、施工技术有关系外,跟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甚至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讲授工科技术内容的同时,多向学生渗透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结合工程管理的实际案例教学则效果更佳。还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发展迅速,对一些前沿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介绍,也应该及时地纳入教学大纲中。
再次,授课方法的建议。对于该课程的实践环节,有些院校不够重视,实践课和实习课很少,并且没有相应的实验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甚至与一些综合布线中的常用设备只知道名字,对基础操作和使用一无所知,影响了其将来的工作和就业。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一些基础的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掌握基础操作和一些常用设备的使用;最好能够安排学生参加实地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对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相应的工程管理有一个总体把握。“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学生才能够具有更深刻掌握知识和提高的能力。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通过语言结合幻灯片讲授之外,最好结合一些实物,动手操作演示,比如,RJ-45网线的制作。实验课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另外,教师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分组协作、互相沟通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
最后,有些中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全国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的成绩,抽出全校的人力物力去培养和锻炼几个参赛选手,这样虽然有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名次,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且这种脱离实践和就业情况去搞竞赛,恐怕只能培养比赛选手,而不是造就真正企业需要的人才。很多中高职院校的老师就反应了这点,有些比赛获奖的选手企业并不认可,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很多企业并不看重学生参加这种技能比赛的成绩。企业真正需要的是那种能够扎实工作,操作规范,懂得合作,能长期不懈努力的人才。
综上,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的核心。笔者针对目前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期望能够对有关课程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篇6
关键词:虚拟主机;服务器;网站;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521-02
一个企业要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文化等信息,就要制作一个企业网站。网站做好了,应该放在Internet上的服务器里才能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现在,有三种架设Web服务器的方式:申请免费主页空间;虚拟主机;架设独立的服务器。免费主页空间现在很难申请到,企业独立架设一台Web服务器代价较高,所以对于小单位以及个人用户而言,使用虚拟主机方式网站就成了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
1 什么是虚拟主机
虚拟主机技术就是把一台运行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划分成多个“小的”服务器,我们将这每个“小的”服务器称为一个虚拟主机。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虚拟主机是相互独立的,并由用户自行管理和维护,在Internet用户看来,每一台虚拟主机和一立的主机完全一样。
从资源划分角度上看,虚拟主机技术是将一台系统性能较好服务器的资源(系统资源、网络带宽、磁盘空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成若干台相对独立的“小主机”的技术。从功能上看,每一台这样的“小主机”和独立的主机一样,都可以提供Web、Ftp等网络服务。
2 使用虚拟主机的好处
2.1 虚拟主机技术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
虚拟主机和独立的主机提供相同的网站服务,Internet用户能够正常的访问到网站。两者提供服务相同,但费用却相差很大。由于多台虚拟主机共享了一台真实主机的资源,每个虚拟主机用户承受的硬件费用、网络维护费用、租用线路的费用均大幅度降低,极大的降低了企业架设网站的费用。另外,使用和维护服务器的技术问题可以让服务商去负责,减少了维护和管理的费用。
2.2 虚拟主机技术可以平衡系统资源
把一台服务器主机的资源分配给多个虚拟主机,如果主机台数过多,势必会影响每个虚拟主机的性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服务器主机的性能及所开设虚拟主机的数量,如果配置得当,再加上采用高带宽的线路和高性能的服务器主机,虚拟主机的综合性能会优于采用较低带宽线路连接和性能一般的独立服务器主机。每台服务器主机的用户数量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可以较好的平衡系统资源。
2.3 虚拟主机技术可以支持先进技术
虚拟主机服务可以支持最先进的技术如PHP、CGI、、数据库连接等。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轻松管理网站:
1)按要求生成各类统计报告,网站访问统计、各类日志等等。
2)自行备份以及恢复网站数据(包括数据库)。
3)创建自己的邮件账户、以及邮件列表。
4)轻松的通过Frontpage2000以及Dreamweaver修改自己的页面
2.4 虚拟主机技术可以提高网站建设效率
企业架设独立的Web服务器主机,需要自己架设网络并设置服务器主机的位置和相关参数,然后将制作好的网站到Web服务器上。这样需要较多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而使用虚拟主机技术架设网站显得较便捷。现在很多服务商都提供了便捷的虚拟主机业务服务,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虚拟主机,马上就可以开通并企业网站。
3 虚拟主机的硬件条件
作为架设虚拟主机的服务器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网络速度和主机的稳定性和较高性能等。
速度:服务器主机所接入的网络速度要求高带宽,建议使用电信骨干线路。这样,网速肯定要比那些采用电话线拨号等低速线路连接的独立主机要快得多。
稳定性:虚拟主机的硬件条件除了网络速度,还要保证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服务器主机是否有专门的防火墙保护,是否有入侵检测设备监视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等等。
高性能:服务器主机本身要具备较高的性能。例如:配置较高CPU和内存,配有冗余设备、RAID卡等;有保证电源输入稳定的UPS、应急发电机;有较好的机房环境等等。选择使用哪个服务商的虚拟主机服务要通过多种途径(比如登陆服务商的网站)多了解服务商的情况非常重要!
4 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
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目前基本分为Windows2003系列和UNIX系列。由于WEB Server与平台的相对独立,用户选择哪种类型的虚拟主机的变化已经不再明显,WEB浏览,FTP服务基本一致,只是选择不同的开发语言而已。
1)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2003系列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支持ASP、等语言。程序设计多为ASP语言,较为简单,网站开发成本也较低。同时,此主机提供对Access、SQL Server等数据库的支持,为数据存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UNIX操作系统。
UNIX主机系列一般操作系统以BSD和LINUX居多。支持PHP等语言。数据库使用Mysql。稳定性更好,是UNIX虚拟主机的优势之一。
5 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虚拟主机会朝着专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根据用户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将虚拟主机分三大产品服务类别:小空间的高质量企业主机、大空间高质量的共享主机、虚拟独享的VPS主机。一个用户在建站的过程,一般会经历三种需求:建网站之初,站点的访问人数以及数据量不大,此时他支付一个较低的价格成本购买一个高质量的企业主机即可;当他的网站经过不断发展后,数据量G级容量增长时,他需要一个大容量的主机;用户的站点还在继续发展,站点的发展对主机的支持的功能等各个方面自然有更高的要求,用户需求已接近独立主机服务器所提供的需求,而独立服务器的可使用资源对他来说会出现极大剩余,考虑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他自然会愿意购买一个虚拟独享的VPS主机。根据这个需求可以得出结论,用户对虚拟主机的需求不会消失并且必然存在。这三大产品服务类别正好满足了一个建站用户在使用独立服务器前的三大层次的需求。这三大层次类别的虚拟主机产品都将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6 结束语
可见,网站是采用虚拟主机还是专用服务器,需要根据网站的情况和预期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小型企业网站或者是个人网站内容比较少,功能简单,访问量也不大,采用虚拟主机即可,如果虚拟主机无法满足网站的正常运营,或者网站有某些特殊功能,则应考虑采用专用服务器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馗.商务网站建设中的虚拟主机技术[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6-28.
[2] 熊艳.虚拟主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s1):41-43.
[3] 黄治国.Apache服务器中WWW虚拟主机技术[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2):54-56.
[4] 杨志勇,杨宇仙,肖云.Windows 2000系统中虚拟主机的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11):24-25.
[5] 汪海涛.计算机网络基础[M].1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网络综合布线
一、课程内容和特点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施工技术和技能,还要具备工程规划设计、 组织管理、系统调试的能力,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工程标准。 综合布线课程一般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概论、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系统的验收与鉴定等主要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网络布线工程师、布线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专业工作。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涵盖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专业技术性强,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多,一般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授课内容亟待整合
综合布线的理论内容涉及面广,与实践结合紧密,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工程施工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扎实的理论指导,孤立地讲授很难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为了避免麻烦, 常常分阶段讲授理论和实践,通常先把理论知识集中在教室一起讲授,再到实践场所中实践, 这样的授课方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大多数教材的编写也采取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通常先介绍理论再讲实践技能,造成教材内容空泛,与实际应用脱节。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根据工程实际,以工程项目来组织教学,把理论教学寓于实践中,或是在实践体会中总结理论,对授课内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二)授课方法不科学,缺乏有效性
该课程实践项目多,需要掌握的操作、施工技能密集,与理论结合紧密,是一门专业特点明显的课程。如果强化实践忽略理论就会造成只掌握施工技巧而不能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只能成为普通技术工人,阻碍学生的职业发展。如果重理论轻实践就会造成实践技能掌握不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达不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实践方式匮乏,无法接轨实际需要
现有的综合布线课程实践环节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没有完善配套的实践场地和设施。该课程实践环节众多,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实践场地和设施,配备完整的专用工具和足够的工位。有些学校不具备应有的条件,工具不全,工位不够,在实践中等的时间多、练的时间少,效率低下,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②现有的实践局限于实验室或仿真设备,缺乏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体验。实验室或仿真设备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但不会使学生获得一线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能, 导致学生的技能经验不符社会要求,不利于学生快速融入社会真实岗位;③随意精简实践实训环节,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 实践课程准备工作复杂,实训开销大, 加之有些学校不够重视实践课,使得实验开出率偏低,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系统的锻炼, 无法胜任社会岗位,影响了其工作和就业。
三、基于项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办学积累,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把实际的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把理论、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形成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把理论教学、实验以及实训自然融为一体,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织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教程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且每个子项目都安排实训,加大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训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教师也能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一体化。诚然,综合布线课程在实验室、实训室方面的投入非常大,我校也在不断增大对综合布线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投入,目前建有北讯的综合布线实训室(布线产品展示台、布线加工场地,网络测试实验室、专用培训教室,购置了网络测试等设备及装置,如美国FLUKE最新的布线链路测试仪器DTX-1800、光纤熔接机等。综合布线实训室的设备和规模在省内同类技工院校处于领先地位。
(二)用企业的真实项目来设立实训教学项目
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和企业技能要求无缝衔接,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中,主要通过校企合作, 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项目、技术资源来实现计算机实训项目的设立。在网络布线的实训课程中,选定一小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安装工程中的线路安装项目来设立为本课程的实训项目,对网络线路安装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追踪:需求确定、现场勘探、施工方案确定、现场施工、网络布线、埋管、上设备、测试等。然后,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进行技术层次的定位, 并结合学生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具体情况,完成项目实训教案的编写和实训器材的配备。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基本上是现场的技术项目,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受益极大。我们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根据项目需求建立实训示范和学生操作场地。 在实训示范场地, 教师向学生充分展示、介绍和分析小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布线设计、施工的各项环节和工艺。并展示现场的视频图片资料,消除了学生对网络的陌生感,使学生对小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有了一定认识。由于强调了项目的真实性,实训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项目实训中, 强调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需求参与设计,并拟定学生小组讨论方案,以培养合作与协调能力。 学生视项目实训为一个在建的工程,在逐步的展示和分析中让学生跟着工程的进度学习和思考。课程快结束时,老师以企业的工程师身份介绍工程情况,评议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感。
(三)用综合项目来重构与整合知识点
- 上一篇:线上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 下一篇:骨折的康复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