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增长规模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增长规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增长规模

篇1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根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之前,对于中国经济上半年及未来的表现,学界和市场人士分歧很多。有如我认为总体表现良好的,但根据笔者的观察,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自二季度伊始就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很有可能硬着陆,担心中国经济滞胀。在笔者看来,9.6%的增长完全可以打一个A +以上的分数。在经济增长高于9%的情况下,说硬着陆,谈滞胀不仅违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更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不符。

为了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对上半年经济增长以及三驾马车的具体表现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一季度增长9.7%,而二季度的经济增长为9.5%。这两个数字,如果与去年比较,尽管有所下滑,但考虑到今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和信贷政策的大幅紧缩,以及通胀的加速,这样的增长数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去年上半年10.3%的数字都弥足珍贵。而从一些具体的数字表现而言,体征和各项指标都处于良好的区间。比如,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都是比较理想的数字,而消费和出口亦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因此,尽管在政策加大调控力度的情况下,二季度的增长比一季度慢了0.2个百分点,但这既是季节性变化,也是宏观政策调控的结果,和政策的预期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从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看,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滑,所谓硬着陆,所谓滞胀的说法根本不存在。如果说去年中国经济仍然属于快跑,那么,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则完全告别了危机时期的刺激效应,恢复到正常的增长和平稳状态,而并不是衰退和滑坡。对于中国经济的表现,国家统计局也认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笔者完全认同这一官方的判断结论,就增长而言,笔者从来都坚信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没有可担忧之处,应该看到,在经济增长良好的背后,风险的暗流涌动,其中最大的风险无疑有两个:一是通胀的未来走势,一是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先说物价,上半年,尽管货币政策一再收紧,但依然没有改变负利率的状况,价格上涨的动力依旧十足,居民价格消费指数高位运行。上半年物价指数平均5 .4%,特别是6月份,猪肉价格的暴涨使得C PI一举达到了6.4%的三年来的高点。这意味着,年内完成4%的调控目标基本已经没有可能。再看房价,在负利率和通胀效应之下,房地产政策尽管依旧处于严厉的调控之中,但房价由于通胀预期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迹象,而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一些没有采取限购措施的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势依旧,整个房地产调控的压力依然很大。

(马光远著名经济学家)

篇2

【关键词】信息消费 经济增长 产业化

一、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特征之一是供给制约需求向需求调节供给,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及终点,因此,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消费,要以消费为轴心。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占比越来越大,信息消费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首先,信息消费带动国民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我国信息消费率不断提高,自2010年起,我国信息消费率由2.54%提升至3.8%,表明以信息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比例不断提高,信息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商务部分析称,预计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率有望达到4.7%。受此影响,信息消费率占消费率比重也越来越高,信息消费率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

第二,信息消费带动新增产出。信息消费关联行业众多,产业感应系数大,信息消费每增长100亿元,对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的贡献分别为3亿元、120亿元、131亿元。以2015年为例,工信部,信息消费拉动相关产业1.2万亿,对GDP贡献0.8%。

第三,信息消费带动新增就业。信息消费在生产过程中充当纽带,将大部分产业联系在一起,直接推动传统产业审计,带来新就业。2013年,信息消费带动直接新增岗位130万个,间接新增岗位310万个。

二、我国信息消费现状

(一)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道路上,信息消费需求缺口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报告,2010~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8%。商务部研究院报告,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较2014年增长20%以上。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产品销量将稳步增加,便携式移动信息产品如手机游戏、手机阅读增长迅猛,网络购物热度不减,互联网+政策下,信息消费将继续扩大。

(二) 水平持续提高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报告,2013年中国人均信息消费水平为1616.79元,消费系数为10.34,较2010~2012三年提升分别为3.15%、2.3%、1.44%,中国信息消费水平逐步增高。以广东为例,2013年全省信息消费总额达5000亿元,至2015年,全省信息消费总额达9000亿,年均增长20%以上,十二五末,广东几乎抢占全国信息消费近三成份额。

(三) 地区差异明显

信息消费地区差异受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在我国,信息消费地区差异主要呈现东部地区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状况。代表性地区西部为云南、青海,中部为安徽、河南,东部为浙江、福建,其中,福建省平均信息消费额达5867元,为最高,河南为2189元,云南为987元,消费占比分别为36.34%、21%、10.09%。

三、发展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支持信息化发展,提高信息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

首先,国家要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支持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推动云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规范市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信息消费的扩大营造良好环境。第二,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以核心技术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突破核心技术,降低价格水平,推动消费增长。第三,要加大数字产业扶持力度,扩大信息服务业投入,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二)因地制宜,制定激励性政策

我国信息消费地域差异将持续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针对低于制定相应的激励性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补贴,推动信息产品及服务消费。操作中,可通过财政补贴、低收入人群消费补贴、信息产品及服务下乡等具体形式实现推动。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新生活方式,引领时尚,促进社会资源向信息产业靠拢,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三)构建安全的消费环境,保障信息消费秩序

信息消费环境之下,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关注度日渐提高。第一,应当为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市场法制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引导社会责任,强化行业规范性,如竞争协调机制、行业组织建设等;另一方面,要倡导文明的信息消费方式,可定期举办宣传活动,如防欺诈培训、防病毒培训等,倡导文明上网。最后,要设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网络警察作用,提供举报路径,持续打击网络违规案件。第二,要推动消费者权益维护体系的建立。在网络消费时代,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消费者权益侵害案件屡见不鲜,极大地打击了群众信息消费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建设高效、严肃的消费者权益维护体系。第三,明确商家职责,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商家与消费者利益,保护双方权益。第四,推动实名制应用,强化信息安全。

(四)培育新消费需求

新业态、新行业的出现会创造新消费与新生产。提高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应该不断培育新的消费需求。一方面,要拓展信息服务业业态,将网络技术与服务融合,扩展信息服务应用范围及服务范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新型数字产品、数字内容的开发,鼓励市场生产积极向上的信息内容。第三,要不断拓展电子商务,为信息消费提供更完美的平台。第四,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消费提供优质平台。

参考文献:

[1]郑丽.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及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篇3

低基数上的高增长,产出仍有缺口

非常漂亮的经济数据!2010年的经济无疑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0%。而且与之佐证的发电量增长情况也很好。1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6.46%;2月份是7.87%。因为春节的因素,我们为了平滑数据波动, 更愿意将1、2月份一并考虑,则发电量的增幅是22.13%。

无论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是发电量增长情况,都是本世纪以来可数的几个峰值之一。

从PMI数据上看,虽然1、2月份的PMI数据在连续下降, 但是依然在50以上,显示经济整体仍然处于扩张的状态。

因此从这些数据的趋势看,一季度的经济显然处于恢复上升的通道,增长情况将会好于去年四季度。而当时的GDP同比增长是10.7%。

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出色,但是其中还是恢复性增长居多。原因就在于2009年一季度的基数很低。

2009年一季度是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低谷。当年1~2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整个一季度则是增长5.1%。

2010年的增长的确不错,但这仅是低基数上的高增长。

如果说因为基数的原因,仅与2009年相比,单纯的一个增长数字反映不了经济实际状况。那么我们可以再往前比较一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1~2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增长了25.29%。而2007年的(两年)增长幅度高达38.06%。因此虽然经济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并没有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产出缺口还存在,依然有恢复的余地。

观察最近几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数据,一般情况下都是3月份增长好于1~2月份。只有2005年,1~2月份增长了16.9%,3月份增长15.1%,两者相差了-1.8%。

即使今年也出现同样的情况,3月份的增长也在18.9%。但考虑到统计数据显示的一般规律, 以及经济正有着逼近潜在产出水平之势,我们认为,如果宏观政策上没有大的动作,3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大体与1~2月份持平,整个一季度的增长应该在20.7%左右。

一季度GDP增长13%

即使保守的估计,一季度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也是在20.5%。

国家统计局自2001年开始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和GDP增长的数据,我们做了一个回归分析,得出了二者关系之间的一个公式( 即GDP增速 = 0.41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 + 4.02%)。

据此计算出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为12.50%~12.70%。

测算的结果与实际增长之间上下平均有0.70%的误差。但从2006到2009年,4年的估算值都小于实际的增长幅度。预计今年的误差是负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我们判断,一季度的GDP增长应该在13%左右。

未来理性乐观

过去30年,中国经济保持近10%的高速增长。普遍认为,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要逐渐降下来。不过笔者认为,从中期看,大致到2015年前后,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包括人口红利、城镇化、投资、制度层面等因素都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力量。

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潜在增长水平(9%~11%),是不是经济已进入过热了?

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来讲,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是在9%~11%左右。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发展。

经济危机极大的影响了2008、2009年的经济发展,使得当时的产出水平有明显下降。因此造成基数相对较低,虽然现在增长很快,也并没有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从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现在也没有遇到明显的瓶颈,产出仍有余力。像2005~2007年那样的用煤紧张、供电紧张、拉闸限电等情形,并没有出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民工荒”的现象,但主要是结构性的原因和工资水平低等造成的。

笔者认为,现在整体上还没出现过热,但是局部的、行业性的过热已经显现。而中国经济具有易热的传统,因此警惕全局过热很有必要。

篇4

 “新经济”将成为经济理论界和研究机构的新课题和学术前沿。原因有二。 

 

 第一,生产率的内生化问题一直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无论从理论上的熊彼特创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等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来看,还是从实践中的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目前的“新经济”,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至少对经济学家而言,就是生产率的内生化及其度量问题。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极限和经济周期微波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新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政策含义。例如,即便存在增长的顶部、失业的底部或扩张的极限,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它们在哪里。因此,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有赖于把握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否则,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放弃陈旧的担忧,把自我牺牲性的先验性调整信条放在一边,顺其自然。对中国而言,实施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问题。所以,“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必将促进我们进一步加强生产率问题研究,加强对内生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 

 

 “新经济”讨论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1. 就财政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财政约束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性的作用范围。财政约束在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美国历史上时期最长的经济扩张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是维持美国经济动力(momentum)的重要政策之一。财政赤字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克林顿任期内,美国通过加强财政约束、偿还债务而使美国由过去多年的财政赤字扭转成为财政盈余。美国以往的问题在于,当预算不应该盈余时出现了盈余;美国的私人债务太高了。因此,一旦出现预算盈余,重要的是偿还公共债务。虽然偿还公共债务不仅会影响私人公司和家庭,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但真正重要的是总储蓄率或总债务与财富的比率。美国国务院和国会明智地选择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盈余分离出来,用于偿还公众持有的财政债券,这个行动对于维持美国近几年来经历的个人资本的快速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偿还债务不仅是美国已取得的成功和为什么本轮扩张看起来如此年轻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赤字、转向盈余、开始偿还债务帮助美国拓宽了促进本轮生产率拉动型扩张的投资的空间。可以讲,美国“新经济”不仅仅是由于生产率回升本身,而且是由于它与严谨但不过度的财政政策和理智且果断的货币政策的相结合。这些都帮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2. 就货币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强调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和经济增长而非股票市场价格。就货币政策及其与“新经济”关系而言,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市场经济平衡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对于平衡储蓄和投资、保证低通货膨胀下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美国90年代初突然涌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投资收益预期,这种预期投资盈利能力的上升会传递到利率,利率最终构成了在非通胀经济中平衡储蓄和投资过程的政策选择。美联储之所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是因为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已经导致经济扩张的成本上升,这主要归咎于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和一定规模的财富效应的增强。尽管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说明生产率不能继续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经济的不平衡不能上升到使经济扩张偏离其轨道的程度。只有平衡发展的经济繁荣才会无限地继续下去。 第二,货币政策目标应该针对宏观经济,应该针对临近的通货膨胀性失衡或通货紧缩性失衡,而不应该是资产价格,即便是资产价格孕育了经济失衡。美国有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财富效应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失衡的危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使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恢复平衡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要求货币政策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撇开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是否是政府的正当职能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谈,以实现该目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成功的证据几乎没有。股权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对未来收益及其贴现率的不确定性,很少来自作为中央银行主要工具的隔夜利率的变动。因而,即使鼓励短期利率的大幅波动以应对股票价格的变动,投资者恐怕也很难正确应对股权风险的幻觉。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强调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经济”的作用,认为即使是最快的计算机也不能撕破规则之书,消除对持续性的财政约束、警觉性货币政策和对未来前景现实预期的需求。 

 

 3. 就贸易政策而言,既要注意贸易政策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又要注意相应的国际责任。美国的“新经济”,是伴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全球化而发生的。因此,当人们企盼新经济时,应该把它理解为全球经济。美国维持其经济增长动力的战略性政策选择,在贸易政策方面,一个是促进国外市场对国内出口品开放政策,一个是促使国内未开发地区的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一方面,促进国外市场开放,推动了美国把高利润的信息技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有力地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由于亚洲经济危机而促成的资金回流、商品廉价进口,抑制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和IT人才的流入。十年来,美国保持其市场开放,吸收了一定规模的贸易赤字。但是,克林顿政府充分利用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在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主动权,通过协调国际政策,既为美国“新经济”构筑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帮助使亚洲和墨西哥更快地复苏,因此,长期而言,也有益于美国经济。 

 

 4. 就教育政策而言,必须注意防范信息技术产生的数字化差距,在加强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和激励、推进科学技术前沿的同时,着力解决信息技术等基础实施的建设和教育问题。教育对维持美国经济动力的重要性及其对“新经济”的贡献也值得予以重视。“投资于人”、“推进科学技术前沿”和“缩小数字化差异”是美国维持其经济增长动力战略的另外三个政策。这启示我们强调政府投资于教育和技术对“新经济”的作用。忽略教育,尤其忽略城市地区贫穷、低阶层人们的教育,不仅会导致经济削弱,而且会导致阶级差距。因此,必须使教育系统调整到适应新技术现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确保全体大众都能够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全面而持续的参与“新经济”时代。可以认为,没有任何领域比教育更能享受信息技术的利益;但是,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导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数字化差异”。因此,需要扩大进入因特网的机会,在新技术方面培训教师,并提供税收激励以鼓励公司帮助跨越这一数字化差距。 

篇5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并存,中期经济,发展趋势

作者:吕钟

引言

三年通常为“中期”的界定时间,2014年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第4年,“中期经济”的发展趋势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不完全的倒W型成为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变化的趋势,其中主要历经了两次提升与降低。早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经济增长便出现了第一次下降,第一次降低是在六个季度中下跌了8.2个百分点,是从2007年二季度的14.8%,骤然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6.6%,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回升的举措。然而相对于第一次下降来说,第二次经济增长下降较为温和,从2010年一季度的12.1%,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的7.4%,十个季度下降4.7个百分点,在2012年5月又陆续出台了保稳增长的相关政策,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从内生动因的层面来看,以往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变化的短期需求,以及周期性调整所导致,而第二次经济增长下降,已经暗含了潜在的增长率变化以及结构因素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收缩而导致的,但是,逐渐降低的投资、出口动力更是对我国中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主因。

中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从总需求角度分析中期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减弱,投资增速放缓。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以及“十一五”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建设,使得沿海地区基础设施逐步趋于饱和,且西部地区也在逐渐缓解基础设施短缺的现状。另外,外需市场的逐步缩小以及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逐渐的缓慢,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旦继续扩大投资,不仅导致增加产能过剩问题,更会使企业债务负荷加剧,逐步削弱企业投资意愿,且过度加大投资规模,还会导致通货膨胀与资源要素供需出现矛盾。

其次,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增长将趋于平稳。扩大居民收入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与保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居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消费需求潜力获得进一步释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局势的不确定性,在今后的三年间,消费需求将出现增长平稳的总趋势。

最后,出口增幅逐渐放缓,外部需求减弱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全球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增长方式,市场结构以及供需关系的调整,已由最初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到深度调整转型阶段,中期内依然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经济增长趋势,进入了相对低速的增长阶段。随着逐渐削弱的出口需求,市场放缓扩张速度,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都将减弱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从总供给角度分析中期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劳动人口比重下降且绝对减少。我国低成本劳动力是传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独生子女一代步入劳动年龄,其父母进入退休阶段,我国出现人口拐点,这便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逐渐消失,劳动供给增速持续下降,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依靠提高生产率与创新技术。

其次,向下调整储蓄率与投资率。人口抚养比提高及政策调整是储蓄率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抚养比逐渐上升,社会及家庭将持续增加用于医疗、养老的支出比例,促使高储蓄率逐渐向下调整,并且导致投资率的下降。

再次,技术引进削弱及劳动力再配置。2012年以前,我国主要是以低生产效率的第一产业,向高生产效率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劳动力转移逐渐结束,转移速度以及规模大幅度下降,并且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逐渐缩短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推动效果逐渐削弱。

最后,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持续加强。我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与大规模高强度的投入,都与资源环境储备密不可分,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加剧,能源消耗殆尽,将对能源环境进行约束,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强力的外部约束。

中期经济保稳增长面临的挑战

第一,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低迷,海外市场扩展速度放缓,发达国家进口需要逐渐变弱,世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导致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振兴本国经济促进再工业化,印度、越南诸国利用低价成本要素,对国际产业快速转移,利用低价产品占领我国的国际市场空间,使我国面临着双重挤压的市场竞争格局。

第二,财政金融风险增大。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公民收入、财政收入以及企业利润均将回落。我国在扩展债务以及信用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无意识地加大了财政金融潜在风险,随着逐渐增长的地方债务,中央财政收入以及放缓的土地收益,金融债务风险平台逐渐显现。

第三,逐渐突出产能过剩矛盾。近年来,迅速扩张的制造业不仅满足了我国经济增长,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需求,更是依赖于增加的出口,以带来发展的平衡。随着国际市场扩展放缓,国内经济增长逐渐下降,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第四,生产要素成本增加。经济增长出现阶段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传统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发生供求关系变化,使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原本的低成本优势逐渐衰减,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越来越难被持续增加的大规模投资所支撑。

第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世界产业核心逐渐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业,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很多工业企业的研发规模与研发水平较低,由于企业对低端加工组装过于依赖,缺乏品牌与技术的创新,逐渐与市场竞争环境脱轨,若不加速推动产业技术提高以及研发能力,现有的许多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将面临着淘汰的局面。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并存的中期经济发展策略

阶段性经济增长变化趋势下,我国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动力,探索新对策,将调整结构、稳定增长、促进改革相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转型,解决我国中期经济保稳增长所面临的挑战。

(一)扩城镇增内需,应对国际需求减弱

目前我国进入新经济增长阶段,需要扩大消费以及内需。我国政府应积极推进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改变消费结构与消费倾向,大幅度提高对工业品的需求以及购买能力,形成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作用。因此,要将农村转移人口有秩序地市民化,促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登记,对户籍制度进行变革,循序渐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制度,力求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还应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城镇的人口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严禁乱占耕地,对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建立起节约利用机制,建立起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型城镇。以促进小城镇与小城市的加速发展,对中小城市加大融资、财政等政策的支持,加强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人口聚集等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就近变为城镇人口。

进一步发展城乡一体化,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问题综合成整体进行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并形成大都市圈与城市群,形成开放性国际化都市体系,使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群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以挖掘城市潜在的消费需求,应对我国中期经济增长面临的双重挤压市场格局。

(二)释放改革红利,减弱财政金融风险

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将核心落在简政放权工作上,减少审批事项,将社会与市场能够承担的职责交还,使政府管理重心逐步由审批环节变为服务监管环节。积极推动改革大型国有企业的步伐,使其发挥出提升综合国力、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的价值。加强产权保护,确保各种所有制均能享受平等竞争与法律保障。政府需要深化财税体制的变革,使财政预算体系规范、公开、完整,建立覆盖所有国有企业的收益分享与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改革金融体系的步伐更快,推动健全的利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体系,促进市场供求在汇率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放宽金融准入门槛,建立现代化金融体系,以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减弱金融财政的投资风险。

(三)结合供需管理,抑制生产能力过剩

政府应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提高调整结构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使债务规模能够受到中期收支平衡的约束。进而推动产业重组兼并,产能过剩是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与重组兼并的有利时期,需要在市场化为导向的基础上,将低附加值,高排放、高耗能的产能进行淘汰,进行产业重组以促进技术进步。并加大企业走出国门的支持力度,支持建材、钢铁等原材料生产企业走出国门,建立生产基地,将直接进口资源变为就地使用,促进制造业向服务质量好,精深加工化转型,以解决我国供需失衡的问题,抑制进一步凸显的产能过剩矛盾。

(四)提高质量效益,适应生产要素上涨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提高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促进国民经济投入产出率的提高,增强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配置资源,加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提高效益主要体现在公民收入和劳动报酬的增加,以及提高企业的财政收入与利润。企业想要做到提质增效,就需要提高要素生产率,加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劳动力转移的趋近饱和,必须以加大科技与人力资本的投入进行应对,才能提高质量效益,适应生产要素的上涨。并要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十二五”以来,我国虽然在建设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排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能源消耗以及单位产出资源仍旧偏高,还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资源环境的压力作为产业进步、技术升级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化解我国经济增长与大规模投资之间的窘境。

(五)加强科技创新,变革企业研发态势

篇6

关键词: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经济;经济增长

一、 引言

由信息通讯技术支撑的网络经济正深刻而广泛地改变世界,网络将整个世界的个人与企业紧密联结起来。它通过高效率地生产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提升世界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深入研究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已经很有必要。

回顾研究历程,可以发现对信息通讯技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索洛提出了著名的“索洛悖论”,即人们认识到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又找不到确实的证据。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问题随着事实证据的增加,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被逐步化解。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近20年的停滞,在1995年后出现了急速增长的势头。1996年~1999年,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7%,比1991年~1995年高1.24%,比1974年~1990年高1.30%,同时美国经济进入了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双低”时期。对此,经济学家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这个模式的基础就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又一次科技革命。与此同时,经济学界逐渐找到了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包括宏观层面在内的各个层面的证据。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学术界就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当然,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网络经济泡沫。随后,由于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对美国经济又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尽管如此,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同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有切实的、显著的、革命性的贡献。并且,网络危机时期反而成为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又一个黄金期,人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了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后网络危机时代,即2003年至今,美国经济复苏,产出增长速度和生产率提高速度不断增加,虽然没有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但是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至今,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没有随着信息资本投资放缓而减速,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增长——1995年~200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2000年~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为1.4%。在经济强劲增长的背后,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 信息通讯技术与经济增长

本文主要从经济整体出发,研究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在以索洛与斯旺等经济学家所建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存在的。由于技术的外生性,资本边际回报不断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停滞。然而这与经济现实并不相符,因此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被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期待突破性创新。罗默在1986年做出开创性贡献,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使得经济增长理论进入新阶段,即技术内生的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与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资本的边际收益具有非递减性。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本身具有技术进步的含义,还对知识的传播与人力资本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从内生经济理论来讲,信息通讯技术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将在此分别讨论技术进步通过各种途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1. 信息通讯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网络高效传播知识提高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劳动者素质,所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知识与信息并不是同义词,有其特定含义。按照辞海对知识的解释“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者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知识随社会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知识和信息的区别,知识是从原始信息中加工出来的,是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条理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它是信息的组成部分,但是比信息更为深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更有效率。

劳动者通过网络可以吸收更多更广的知识。网络通过以下两个手段高效传播知识,一是提高知识供给量,二是提高劳动者获取知识的效率。

(1)信息通讯技术大幅提高知识供给量。首先,信息通讯技术带给传统知识带来数字化革命,打破原有知识载体的限制,将一切知识数字化,从文字、符号、图形、视频等等都数字化。而且随着存储技术与传输技术的发展,这一数字化革命仍在不断深化。传统的图书馆将数字化,放在互联网上供读者使用。最近著名互联网公司GOOGLE提出一项规模庞大的计划,与传统图书馆合作,将原有馆藏图书进行扫描,放到互联网上。这样就大大的增加知识的供给量。

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具有共享性,即公共物品的性质,与人分享也不会减少所有者的知识储量,反而会通过知识共享与反馈提高知识储量。

(2)信息通讯技术提高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效率。传统上获取特定知识的途径为查询以纸张为载体的资料库或者图书馆,其必然存在效率低下的缺陷。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兴起,尤其是网络搜索技术的发展,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效率越来越高。首先,可以大大提高知识搜索的范围,从原有的某个资料库或者图书馆,扩展至全球的互联网络,以及所有联网的图书馆。知识获取范围的突破,必然带来知识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其次,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的获取知识。网络搜索引擎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搜索方式,比如可以搜索包含特定关键字的知识,这样大大提高了知识搜索的甄别效率。最后,知识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该知识的使用效果,以提高后来者对该知识的甄别速度。

2. 提高交易效率、交易范围。商品的买卖分离是商品经济的特征,在传统技术水平条件下,交易效率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中找到买家,卖出商品,以获取货币,并取得利润。而买方持有货币,其目的是在市场中寻找到卖家,付出货币,以获取商品,并取得该商品带来的使用效用。但是由于市场庞大,买方与卖方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导致买卖双方互相寻找的效率低下,使得交易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寻找交易对手的效率,双方纷纷使用媒体广告,比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等,但是由于这些媒体载体容量与时效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双方的需求。买卖双方始终都在寻找促进交易效率提升的工具。信息通讯技术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为买卖双方交易提供了高效率的工具。在20世纪末,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一方面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子商务模式与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新的信息与检索模式。

我们根据交易者的身份与交易物品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即B2B),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即B2C),个人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即C2C),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等4种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2种模式。电子商务可凭借企业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的浏览,在Internet上发播各类商业信息。客户可借助网上的检索工具(Search)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而商家可利用网上主页(Home Page)和电子邮件(E-mail)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与以往的各类广告相比,网上的广告成本最为低廉,而给顾客的信息量却最为丰富。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能给买卖双方带来大大高于传统方式的交易效率。首先,电子商务可以大大提高买卖双方信息检索速度。在电子商务网站,买卖双方可以提供各自需求,而这些需求均可以按照某种关键词进行检索。作为买方,仅通过敲击键盘或者点击鼠标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作为卖方,也可以快速检索到买方的需求信息。其次,电子商务促进均衡价格实现,促进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竞争始终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价格竞争是竞争的基本手段。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只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效率最高。在传统商业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价格可能处于垄断高价,导致消费者福利损失。在电子商务模式中,由于信息检索的便利性,各个商家提高的商品报价可以被高效率的比较。因此,商品价格可以更高的效率向均衡价格收敛,经济效率得以提升,买方福利得到提高。最后,电子商务可以促进商品质量的提高。电子商务的功能不仅是通过促进价格竞争而提高经济效率,也可以通过促进产品质量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由于电子商务促进了价格竞争,卖方利润可能快速下降,卖方不得不从价格竞争转向产品竞争。尽管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价格竞争也会促使卖方转向产品竞争,但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该效率被大大提高了。一方面是由于价格竞争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效率的迅速提高,卖方可以更迅速地得到其他竞争者的产品信息,以便更有效的改进产品质量。

3. 分工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分工深化。所谓分工深化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商品交换范围扩大,相应地使社会分工范围扩大;第二层含义是指通过提高社会分工岗位与劳动者的匹配程度,以提高劳动效率。

社会分工协作一直被看作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社会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劳动分工可以促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这是因为劳动分工使劳动者更专注于某项专业工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他认为劳动分工进一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程度,劳动分工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兴起,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经济的本质是经济组织的参与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在生产与交换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生产与交换不顺畅。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生产出无效,即社会不需要的产品,二是社会需要的产品没有缺乏有效供给。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不对称情况有所改观,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被方便的检索到。在大型电子商务网站,比如中国的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站,供需双方均可以己方信息,也可以检索到对方信息。社会分工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也来自于需求增长。通过互联网,可以发现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进而促进该商品生产,相应地增加劳动岗位。通过阿里巴巴与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创业成功,从最开始的小的商品生产商,成长为有影响力的企业。

传统的企业招聘方式渠道主要通过媒体广告与猎头,以及熟人推荐等。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招聘从传统渠道开始转向互联网招聘。互联网招聘相对于传统招聘手段的优势在于以下方面。首先,互联网招聘手段扩大了招聘信息的传播范围。传统媒体的招聘广告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而且受限制于该媒体的发行数量。由于互联网使用的普遍性,传播范围大大超越传统媒体。从概率上讲,传播范围越大,寻找到合适的招聘对象的概率越大。同样,求职者求职的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发生了变革。在互联网时代,求职者所能搜寻到的招聘职位信息已经大大超越过去。同样,从概率上讲,能搜索到的招聘职位信息越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概率越大。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招聘者与应聘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其次,互联网招聘方式提高了招聘职位与求职者的匹配程度。尽管每个人都有可能适应多种工作岗位,但是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效率高低客观上存在差别。在过去,由于传统招聘信息的传播范围局限性,求职者面对的是有限的招聘岗位,其所应聘的岗位未必是其最擅长和效率最高的。基于同样的理由,招聘方面对的应聘者也未必最恰当人选。最终,双方的选择有可能是次优选择。这样导致的宏观结果是整体经济效率的低下。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基于互联网的招聘与应聘方式,招聘者与求职者的选择相对过去增加了。自然,双方选择结果将提高职位的匹配程度。其产生的宏观结果是整体经济效率相对过去有所提高。

4. 信息通讯产业本身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通讯技术作为一般通用目的的技术,不仅通过多种途径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是经济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通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其中美国拔得头筹。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引领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主要份额。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7%归功于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其产值占GDP的75%以上,而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只占14%,汽车工业仅占4%。

从国内数据来看,从1991年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最高的1999年更是达到了41.9的增速,包括电信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升,已经由1991年的1.53%上升到2002年的5.7%。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信息产业经历了短暂的低潮,随后便恢复了高速增长的势态。十年之后,在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万亿元大关,达到11.0万亿元,增幅超过15%,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50%,稳固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还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 001万人,比上年增长6.5%,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比重达到2.8%。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信息通讯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加,信息通讯产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 大力应用信息通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当前,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框架基本建立;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均已经将发展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此,我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国家层面将信息通讯技术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相应对策,以迎头赶上。我们应当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首先大力发展硬件设施建设。网络运行的速度与覆盖的广度是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应用的关键。我国正准备实施"宽带中国"工程,以光纤宽带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为重点,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提高接入带宽、网络速率和宽带普及率。其次积极推进信息化与互联网经济的应用。推广使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加快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进程,积极引入管理信息系统,以便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供应链与客户资源等。引导与促进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水平,向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发展。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形成教育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苏惠香.信息技术扩散过程的经济学分析.现代情报,2007,(4).

2. 林毅夫,董先安.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03006),2003.

3. 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管理世界,2004,(8).

4. 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篇7

从去年到今年,为了应对经济下滑,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已经调整了多次,但距离预期目标仍然有些差距。

刺激计划的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在投资决策中,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便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金融危机笼罩下的中国,抑制经济衰退进而保增长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经济下滑速度的加快促使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与以往的经济刺激计划相比,本周期的成本代价或许要高于任何一次。因为政策出台的密集度和政策调整的幅度,都是此前所无法比拟的。

总理在5月上旬视察福建时表示,应对危机绝不仅仅是4万亿的计划,更多的措施将在年内出台。可想而知,年初的计划额在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面前,已经远远不够。为实现“保8”的刚性指标,需要更多的刺激计划,其相应的机会成本自然也会增大。

货币供应量的剧增造成通胀预期可能的加大,政府举债投资导致的财政赤字,政府主导经济增长背后的民资被挤压,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机会成本。

财政赤字高企的隐忧

在其他主要国家仍深陷全球经济下滑泥潭的时候,投资和大幅财政支出帮助我国经济实现了稳定。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经济刺激的规模最大,数额最多。

今年,我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比例适中。实际上,这种正式预算只占2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大约四分之一。刺激计划中,由中央政府提供一部分资金,其他资金大部分则需由地方政府补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政府财政趋紧。

在今年两会结束前后,地方债的额度就已经确定。2000亿的地方债,数额不算小。本次地方债券拟定为三年期限,考虑于2012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全部还本付息。

随着各地方债券的相继发放,过去几个月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急剧增长。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驻上海的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Green)认为,政府背负相对巨额的债务,是刺激经济计划的相应代价。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国政府在5月份对刺激项目进行的一次审计发现,地方政府只投入了它们需筹集配套资金的48%。审计人员认为,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极其糟糕,以致于要用从中央获得的刺激资金来偿还原先的旧债。因此地方政府普遍只能借款投入新项目。由于中国的地方政府基本不被允许直接发债,它们只能通过政府支持的公司筹集资金。

目前尚无坚实数据显示有多少贷款从国有银行流向了此类公司。但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总计获得了人民币8948亿元的新贷款,相当于刺激计划规模的22%;基础设施项目通常都是由有政府关系的公司负责实施的。

我国相对较新的公司债券市场的透明度稍微高一些,许多地方政府也通过这个市场筹资。截至5月底,地方公司债券的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025.3亿元,已经高于2008年全年的683.9亿元,这些公司债券的发行实际上全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间接支持。

中央政府允许甚至鼓励地方发债,因为中央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刺激计划能获得资金。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5月底说,最关键的是要安排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优先顺序。

与其他出台了庞大刺激计划的经济体一样,中国也在押注未来更快速的经济增长会减轻当前承受的债务负担。这一招以前很奏效,现在许多人也觉得信心十足。

财政部智库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刘尚希说,只要经济实现增长,税收收入就会增加,归还债务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他的判断是,这些债务的规模是可控的。

然而,即使在今年极大地增加开支之前,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了。财政科学研究所预计,没有列入预算的地方政府债务约为人民币4万亿元,巧合的是,这个数字刚好是刺激计划的规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5%。由于这些隐藏的债务最终都要由中央政府负责,中国的国家债务实际上接近GDP的35%,而不是官方数据所显示的18%。

随着税收收入大幅下降,政府今年的赤字可能超过GDP的3%这一官方目标。政府编制预算时假定今年的税收收入能增长8%,但截至4月份政府的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9%,到了5月才略见起色。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的经济学家马骏认为,2009年政府收入至多能与上年持平,并预计最终的预算赤字将为GDP的4%。

这样看来,政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强劲,虽然仍然好于日本、意大利或美国这类负债严重的国家。

政策回旋余地捉襟见肘

今年一季度,投资计划完成了全年的六成;从去年开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就开始上调,信贷数额屡创高峰;刚刚过去的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又创了5年以来新高。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驾护航下,5月财政收入实现6569亿元,同比增长4.8%,年内增幅首次转正。这一不错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保增长的努力。

在西方国家,当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会空前加强。但因为华尔街等利益群体的存在,政府对于公司的指导与管理只是停留在表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边是美国政府对困境中的企业施援手,而公司管理层大派红包与奖金的现象。

相比之下,我国应对危机时更多是政府主导的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力度投资。因为企业的国有属性,使投资指令的上行下达有着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更容易达成西方国家不易实现的协同性。

但与此同时,当有朝一日铁路与公路趋近饱和,当政府主导投资的大项目不像现在这样紧迫,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势将淡出刺激计划的舞台,至少其重要性不会像今天这样非他不可。那时候,经济将凭借什么保持增长?

事实上,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考验着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考验了政府应对经济下滑的灵动性。

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  ;消费  ;投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651.8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91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1053元增加到2011年的61649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各省第二位。然而,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江苏省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增幅不同程度回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掌握江苏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探析其经济波动的内在规律,积极寻找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对于科学地制定江苏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实现“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驱动力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样本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为了更好地分析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现状,本节采用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来建立模型。该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依照国家统计局的核算方法: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它们各自的增长率与其所占权重之积。在这里,我们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区别于国家统计局核算方法,将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细分为四个部分:S,I,X,N,得出经济增长率的核算方程:

gGDP=gs(S/GDP)+gI(I/GDP)+gx(X/GDP)+gN(N/GDP)

其中,gGDP、gs、gI、gx、gN是采用支出法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S)、投资(I)、政府支出(X)、净出口(N)的增长率。S/GDP、I/GDP、X/GDP、N/GDP分别是S、I、X和N占GDP的比重。

具体研究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江苏省GDP,消费(S)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I)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政府支出(X)采用财政支出,进出口贸易净额(N)。其中,进出口贸易净额为出口与进口的差值,而进口值和出口值分别采用当年平均汇价(中间价)换算成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进出口值。各项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为了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以1985年为基期,对样本考察期1985-2011年内的名义数据都除以GDP平减指数使之变成实际数据。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借鉴司春林(2003)的做法,按公式(1.1)进行换算:

Deflstor=  ;  ;  ;  ;(1.1)

其中,Deflator代表GDP平减指数,GDPi代表第i年支出法计算出来的名义GDP值,GDPiindex代表第i年的GDP指数,GDP1985index代表1985年的GDP指数(等于100),GDP1985代表1985年的GDP名义值。本文实证分析中用到的所有数据都是根据各名义数据除以GDP平减指数计算得出的。

(二)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图1  ;各支出占GDP的比重

在样本考察期1985-2011年,如图1,消费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中2007年消费占GDP的比重为整个样本考察期的最低值30.69%;投资占GDP的比重从1989年之后逐步上升,2010年达到最大值55.97%;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在7%―12%之间;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则由最初的平稳波动到2004年呈现出加速上升趋势直到2008年达到最大值18.79%,2008年之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受阻下降至2011年的11.24%。

从年均增长率这个指标来看(见表1),在样本考察期1985-2011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1.08%,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为10.17%,相对于其他各项支出偏低,可能由于其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导致的;政府支出的年均增长率略高于GDP年均增长率;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和净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57%和14.19%,均高于GDP和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反映了江苏经济增长受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特征。

表1  ;各支出部分的年均增长率及其对GDP的贡献率

注:支出部分V从t1到t2年均增长率计算方法为:〔(Vt2/Vt1)1/t2-t1-1〕*100%, 各个支出部分对GDP的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Vt2/-Vt1)/(GDPt2/-GDPt1)*100%

从各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来看(见表1),在样本考察期1985-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为55.05%;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31.76%,仅次于投资,这主要由于消费占GDP的比重较高抵消了消费年均增长率相对偏低的影响;由于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政府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也稳定在其年均增长率附近;净出口的年均增长率较大,但由于其占GDP的比重相对偏低,对GDP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若对整个样本期进行分段考察,1985-1990、1990-2000、2000-2011,经过测算,净出口和投资贡献率都呈现出持续攀升的特征,而消费的贡献率则呈现走低态势。

综上所述,江苏省经济增长呈现出投资和净出口驱动的特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趋弱,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表明:江苏省经济波动主要源于自身因素,在各支出成分中,消费和投资冲击是造成GDP波动的最重要原因,但相对投资而言消费的贡献度较弱。改革开放后江苏省经济为投资和出口驱动型,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在很长一段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净出口作为外生需求,外在的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是明显的。相对来说,消费的经济稳定性作用还是具有解释力的,因为消费具有“棘轮效应”,扩大居民消费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外需可能的负面冲击会加大经济下行的风险,继续依靠高速增长的出口驱动经济已不现实的背景下,扩大居民消费更具有重要意义。1985-2011年,江苏省消费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消费增长也慢于GDP增长,说明总体上居民并未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存在使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政府需要从相关的制度创新入手,构建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以利于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协调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内涵。要重点支持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业的发展,构建生产业和生活业相均衡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品种,丰富消费内容,完善消费产品供给结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交通运输、仓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服务的需求。

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推广、专利应用、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加工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农业专业服务,加快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努力构建和完善以科技、营销、信息、金融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加快建立传统交易市场与新型商业业态相结合、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加大对农村村镇建设、交通通信、安全饮用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保等公共服务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管理功能,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出行条件,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欲实现“逆周期”运行,只能激发“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的活力,以消除外部经济疲软带来的出口不畅。而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显著,将成为新的内需发动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健康的城镇化要均衡发展,在发展大城市群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要做大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具体而言,一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二要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缩小地区差异,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膨胀;三要把城镇化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不能搞“空城计”和农民“被上楼”;四要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第三,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混乱的市场经济秩序会恶化消费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政府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提高违法和丧失职业道德的“犯罪”成本,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使群众放心消费。制定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刺激消费者潜在需求,带动和引导消费需求。要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不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第四,培育新的消费业态。要积极培育信息消费需求,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鼓励企业设立移动应用开发创新基金,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各级政府要出台仓储建设用地、配送车辆管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等跨行业业务,完善互联网支付体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可信交易、网络电子发票等电子商务政策试点。

参考文献:

[1]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东皇,孟范昆.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研究:1952-

1999[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2,(7).

篇9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同比增长6.9%。从2016年前三季度的3个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中国经济画出一条平稳的上扬曲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1%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66亿元,增幅达到14.1%,反映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尤为可喜的是,中高端制造、居民消费相关行业税收快速增长,体现出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居民文化、旅游、信息消费需求旺盛。

进出口总值增长21.8%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亮眼的数字是国内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力体现。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

一季度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3777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2016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57313 亿元,同比增长 7.7%,从2016年9月至今呈现回升态势。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7.2%

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5823亿元,同比增长10.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9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显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M2余额同比增长10.6%

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M2增速平稳回落,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具体体现。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跑赢”GDP0.1个百分点,显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规模达到334万人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扩大,达到334万人,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6万人,市场整体就业环境较好。

制造业PMI升至51.8%

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PMI保持扩张区间,并连续8个月站上荣枯线,显示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CPI上涨0.9%、PPI上涨7.6%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两个月低于1%,保持平稳态势,预计全年物价总水平仍将维持温和上涨态势,通胀压力不会明显上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6%,涨幅在连续五个月扩大后首次出现回落。

“三去一降一补”新成绩

1.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原煤产量同比下降0.3%。

2.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上年末扩大3.2个百分点。

3.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