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利模式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盈利模式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盈利模式研究

篇1

关键词:东北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二十多年来,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成为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传统的盈利模式造成证券公司的收入曲线与市场走势密切相关,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盈利波动性很大,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以东北证券公司为例,针对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东北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状

从东北证券公司近五年的收入趋势图可以发现,证券经济业务一直是公司主要盈利来源,并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自营业务是东北证券公司第二大主业务,在2011年有亏损情况出现之后呈现上升趋势,在2014年末紧追经纪业务。虽然新开展了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且近几年波动不大,但是收入占比较少大概在2亿左右,有待进一步发展。信用交易业务在2013年开始正式运营且这两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发展态势比较好,但要追上传统业务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还需要一些时间。东北证券公司开展的其他业务收入较少,在收入业务中占比最少。每年都不超过1亿。但是国外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中,其他业务往往可以占百分之五十。

二、东北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东北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1.盈利模式业务单一

通过观察东北证券近五年的收入趋势图可知,证券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等传统业务依然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经纪业务在总收入中还是占据首位,盈利模式业务还是十分单一,在经济危机波及到我国或是整个行业低迷的时候就会出现公司经营的困难。

2.盈利结构不平衡

从东北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上看,目前的主营业务为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这四部分的收入占了总营业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收入过分依赖经纪业务,收入来源相当狭窄,这样的盈利模式不仅不利于公司发展,而且也十分脆弱。

3.抗风险能力较差

东北证券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四大传统业务,而这几项传统业务的收入都与二级市场的波动呈现正相关性,因此证券公司的盈利水平也随着二级市场波动强弱展现出一种高度波动的态势。风险永远存在于市场之中,它只能减少不能消除,这就容易导致东北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4.管理体系不完备

东北证券公司的管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公司控股方面,股份还不够分散。在风险控制方面,风险控制体系还比较弱且风险控制技术也比较落后,和国外创新的风险控制系统还有很大差距。在成本控制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东北证券公司走的是“高成本、高产出”的粗放式经营道路。

(二)东北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缺乏创新意识

从公司内部看,东北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于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证券的承销与保荐业务和资金管理业务等,由于每一个具有资格证的证券公司都可以做这些业务,业务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所以东北证券公司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没有形成自己的公司特色。公司的创新意识不够明确。

2.风险意识薄弱

证券公司所经营产品的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决定了风险管理是永恒的主题,风险是永远存在于这个市场之中的,只能减少不能消除。风险与收益是相对应的,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券商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东北证券公司很少进行主动创新,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

3.治理结构不健全

东北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制约着治理结构的发展,要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就要调整其股权结构。它股权过度集中极易造成内部委托关系的变质。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也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4.行业制度及监管不完善

我国由于政府监管的严格,创新型业务的开展不是证券公司随便进行的,只有先在所批准的创新类证券公司试行之后,才会在一般的公司中运用。这样一来许多没达到资格的公司只能凭借单一的方式获取利润。

三、东北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措施

(一)创新业务拓展

我国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慢慢的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正在不断地被压缩,证券公司要发展的话就需要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东北证券公司应该增强科研实力,加大对新兴金融工具的研究力度。同时要培养公司的品牌意识,从自身的投入能力、经营环境和现有资源出发,根据市场的需求,重点提升服务质量,发展特色业务。

(二)优化盈利结构

首先,东北证券公司可以多多学习国外的先进证券盈利模式增加其他业务的收入,这样当风险来临时可以有效抑制,保证公司较稳定的发展。其次,东北证券公司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大力发展证券自营业务,投资一些中短期的项目来获取利息。最后,投入一些高素质的人员去深入研究投资顾问业务转型,推进营业网点优化布局等工作。改革单一的收入结构使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慢慢转型。

(三)完善风险管理

东北证券公司应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监督委员会,确保公司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同时在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基础上,应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和计量体系,实现对风险资本的合理配置。

(四)构建新型管理体系

东北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分散化是证券公司内部治理体系调整的重要问题。首先,应借鉴外国成熟的电子系统模式并根据本身的业务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电子系统的创新,来满足客户的交易需要实现双赢的局面;其次,实行连锁经营。客户的需求不同,要实行专业化服务就要在不同城市开设多个营业部门,如果部门之间不能统筹大局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作者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加里・哈默尔著(美).领导企业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琼・玛格丽塔,南・斯通.什么是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2

摘要:本文从分析民营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现有的四种企业集团管理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内部银行模式是解决民营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最有效模式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在内部银行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必要策略。

关键词 :民营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集团化公司的经营模式阶段。民营集团公司成为一个拥有众多下属成员公司的庞大组织机构的核心,其经营范围不断地扩展。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使民营集团公司逐步发展成为跨行业和地区的法人联合体。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管理方式及水平的提高与配合,分散管控式的资金管理方式导致民营集团公司出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严重后果,民营集团公司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财务管理方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成为一种必然。

一、民营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员公司各自为政,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民营集团公司的下属成员公司并非都是新创立于集团公司的企业,有些成员公司是由过去的国营性质或集体性质企业改制并购而来的。这些成员公司都留有旧有的财务管理系统,特别是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辽宁省某民营集团公司为例,下属的成员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涉及的业务经营领域从钟表企业、酒店经营到蔬菜果品公司无所不有。这些成员公司中有些存在相对健全的财务体系,而有些则由于公司规模的原因只有一两名会计核算人员,且成员公司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资金使用权和决策权。各自为政的局面使集团公司总部对资金的管理相对分散,难以形成人、财、物、管理等要素的统一配置与协调。

(二)集团调配资金难度大,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各个成员公司分别进行资金管理,在银行开立账户,集团公司往往对成员公司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后知后觉。这使得集团公司不能及时了解资金的余缺,调配资金的难度大。当成员公司有资金盈余时,往往自行决定了短期投资方向,不但短期投资效益较低,更会形成新的投资风险。而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的成员单位还要从集团公司总部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不仅没有使其他成员单位的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还提高了集团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并加大了财务风险。

(三)资金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

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也要不断地更新与完善,民营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难以集中化,突出的表现在管理方式与手段的落后上,在集团公司内部没有统一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财务人员的缺乏或专业性不强使对专业化的财务管理软件的利用不能提到日程上来。信息不能及时地在集团公司内部传递就导致成员公司内部闲置的资金不能加以利用,从而使资金成本上升,资源浪费较大,并导致财务费用增加。

(四)资金预算流于形式,监控不力

预算是对目标的具体化,资金预算是以日常业务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预算期间现金收支情况的预算,应该能够帮助集团公司更好地明确和了解成员公司的资金流动状况。成员公司每年都会向集团公司总部递交资金预算报告,但由于集团公司对各成员公司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不甚了解,加之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的不了解,递交的资金预算报告基本上是基于上一年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做出的少量调整后形成的,不能及时地反映某个特定时期内成员公司资金的实际盈余与短缺状况,这也就对集团公司对成员公司资金的集体调动配置失去了指导意义。当预算在付诸实施时,集团公司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二、民营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

(一)我国企业集团现阶段推行的资金管理模式

1.统收统支模式

在统收统支模式下,集团公司总部要形成一个独立的报账中心,这是一种高度集权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下,要求集团公司的各个成员单位必须定期的将财务数据申报到集团公司总部,总部财务中心的责任重大,除了通过各成员单位的报账了解成员单位的财务状况等,还要独立地做出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决策工作。集团公司设定成员单位的资金使用范围与数额,下属成员单位以从集团公司总部报销的形式支出资金,所有的现金收入都集中于集团公司统一调配。统收统支模式的优点是使集团公司总部充分了解各个成员单位的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但是,在民营集团公司多元化经营与快速发展的今天,过度集权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效率较低,财务决策由总部独立做出风险也较大,并不适用于成员单位数目众多并且业务经营范围大的民营集团公司。

2.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是集团公司的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部门,它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在集团公司总部开立内部账户的方式,将集团公司与各个成员公司的资金收付和资金往来结算进行统一管理。集团公司的各个成员公司可以分别在银行开立独立的账户,具备独立的经营权与资金使用权。各个成员公司可以提出投资与筹资的计划方案,而最终的决策权仍然在集团公司总部。

3.内部银行

内部银行是在结算中心的基础上,将结算职能与银行体制相融合形成的一种资金管理方式。除了兼备结算中心进行资金收付与往来结算的统一管理以外,还补充了统一筹措资金与统一发放贷款的职能。在内部银行管理模式下,各个成员公司要在集团公司中心的内部银行开立账户,成员公司不具备独立对外融资的资格,当有融资需求时,有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统一对外借贷,这样可以将所有成员公司暂时或长期闲置的资金与外部借款统筹安排加以利用,大大扩充了集团公司包括其各个成员单位的融资能力。在内部银行模式下,成员单位仍然具有独立的经营权和一定的决策权。

4.财务公司

2004 年7 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财务公司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成立。从狭义的角度理解,财务公司由集团企业下属成员单位投资入股,成立后主要为本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具体包括:统筹安排成员单位的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成员单位进行资金融通,降低资金成本;提供融资、投资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等等。从广义的角度上理解,财务公司是可以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独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从事同业拆借或独立发行证券的能力,业务范围不止局限于为集团公司成员提供金融服务。

(二)内部银行模式--民营集团公司现阶段的资金管理模式选择

从民营集团公司现阶段发展的可能性和需求来看,内部银行模式应该成为绝大多数集团公司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应该采用的模式。财务公司模式虽然较内部银行模式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但纵观我国现实状况来看,采用财务公司模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集团并不多,而且多以大型国有性质的企业集团为多,再加之从法律制度等层面上对财务公司的定义还在不断地完善中,民营集团公司不应操之过急,而是脚踏实地的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资金集中管理方式—内部银行模式。为了保证民营集团公司能够有效地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在内部银行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1.完成资金集中管理中心职能的转变与定位

内部银行模式的采用,意味着集团公司原有的财务运作方式以及财务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都需要进行调整。资金管理中心不再仅仅完成成员公司的内部结算职能,而要向集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以及监控等多功能于一身的职能部门转变,这是一个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发挥重要功能的独立运行部门。为了成功的构建内部银行模式,集团管理层必须提高资金管理意识,特别是投融资管理方面,使资金管理中心无阻碍地履行职责。

2.规范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一方面,推行内部银行模式,必须要从规范集团公司自身的财务制度入手,使与资金管理有关的制度统一化,标准化。成员公司要配合集团公司完成资金集中管理,必须了解资金管理细则,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出现资金分散管控下只顾及自身利益,不愿意放权的现象。另一方面,制定的制度是否能充分发挥功效,以及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能否成功构建,需要人员的有效推广与实施,特别是财务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大部分民营集团公司存在的用人问题是“用人唯亲”,为了保证创办者即公司大老板的利益,只要涉及到资金都希望掌控在“自己人”手中,所以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高管往往是家族成员,他们的财务专业水平比较低,难以满足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对既掌握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财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可以从引进外来人才,或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等方面入手,入职或培训后经过考核再根据能力水平确定具体的岗位。

3.采用统一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方法

从财务管理的环节上来看,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这个过程中,计划即预算处于中间环节,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若失去有效的预算管理,谈不上控制与分析,也就再难以为企业未来的预测和决策提供指导作用。因此,若想做好资金集中管理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对于民营集团公司来说,必须转变财务人员固有的预算编制理念,更新和采用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在全集团公司内部要求各个成员公司用更有效的弹性预算方法替代固定预算编制方法,扩大预算范围,及时反映不同经营状况下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这样在预算实施时集团公司就可以根据对成员公司经营情况的变化估计资金变动情况,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另外,也有必要每隔几年要求全部成员公司进行一次零基预算,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修订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以及支出数额的大小的合理性。

4.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现代化管理平台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为内部银行模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一是集团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实现集团上下无信息沟通阻碍的网络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等银行管理技术实现银企对接,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成员公司的资金占有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集团公司适当的节省成本。二是积极引入erp 系统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强化对资金的控制。

5.完善资金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真正达到整合集团公司资源效益的目标,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对资金的有效监管。完善资金监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成员单位的资金收支报告,加强对成员单位特别是大额资金流入流出状况的监督与控制,从而满足资金调配所需;二是对融资与投资风险的监控。在内部银行模式下,集团公司代表各个成员公司与金融机构接洽进行资金的融通,以发挥整体规模优势。为了降低融资风险,资金的融通与投放应该尽量做到相匹配,做好对现金流的预测、控制和监督。三是从制度上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既包括财务审计,也要包括工程项目审计与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等,以保证资金安全。

基金项目:

本文为辽东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课题“民营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红花. 集团性公司的资金管理策略[J].审计与理财,2009,(11).

[2]邹莹.试论如何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J].会计之友,2009(16).

篇3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农产品买方市场下,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从生产领域转向生产与市场风险并存,甚至主要是市场风险,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更加频繁,农民的收入及其收入的预期非常不稳定,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市场流通领域。物流作为流通的主要职能之一,在衔接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在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组建联盟便具有更突出的现实意义。

1 供应链管理与动态物流联盟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横向一体化”,即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借助与合作伙伴建立的战略联盟关系提升企业的共同利益。因此供应链管理更注重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整条供应链共赢。

动态物流联盟就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由某一具有核心能力的核心企业发起,联合若干具备专业特色与互补特征的物流企业,以市场机遇为契机,以参与成员的核心能力为基础,以协议目标和任务为共同追求,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把相同地域或不同地域的现有物流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束缚、边界模糊、统一指挥的物流作业联合体,来共同完成目标物流任务。这一联盟因机遇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任务的完成而宣告结束。当下一次机遇来临时,又开始新一轮的结盟。

在激烈的供应链竞争环境和瞬息变化的市场中,物流企业为了更加快速地抓住市场机会,就必须完成自己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某个或某些物流功能,如运输、仓储、物流服务咨询、物流供应链整合与管理等等,而将自己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的物流企业,即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将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集成在一起,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完成目标,形成一个敏捷性的动态组织——集成化的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因此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是基于核心能力关联、由核心企业联合其他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以快速响应客户物流服务需求为战略目标的物流组织。

2 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农产品动态物流联盟的动因分析

2.1 农产品特性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因此造成了农产品物流存在季节性、集中性、品种大、批量大的特点。农产品物流旺季到来时,需求量激增。大批量集中爆发的物流需求单靠现有的农产品供应商的物流资源以及零散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客观要求社会化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产品的易腐性也对物流提出了时效性、技术性等要求,以保证物流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品质能够正常延续。这对于农产品物流资源的专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农产品价值低,体积规格不一样,质量参差不齐,对运输、包装、分拣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农产品物流资产的专用性,导致了农产品物流资产或者严重缺乏或者闲置。这些特性迫切要求对社会化的农产品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动态物流联盟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2.2 农产品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对农产品的绿色安全、营养性、口味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技术革新的加剧也推动着农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优势不再明显,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差异化、个性化、零散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要求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同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以最快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动态物流联盟可以降低企业的反应时间,缩短产品的加工周期,及时投放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满足用户。

2.3 农产品物流主体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落后,进入壁垒较低,物流主体很分散,主要由农户、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承担。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多、环节多、时间长、地域广,而中小农产品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实力较弱,不可能拥有各种完备的物流服务设施,也没有完善的信息网络,严重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但同时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机构灵活的优势,使他们可以迅速转型,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进行企业之间的协作,整合资源,迅速的响应市场的需求。而且,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物流企业可以互补资源不足的劣势,各企业可以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降低日新月异的技术对企业的冲击,提高各伙伴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水平,进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农产品的成本。

农产品物流各主体企业只有在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各农产品物流主体企业的资源,完成农产品物流运作,才能更好地达到双赢局面。而整合资源的最实际方法就是建立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通过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的建立,可以实现物流功能合理分配、信息和运作一体化、利益共享,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节约物流资源,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可以包括以下三种。

3.1 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在这种形式下,核心企业是首先发起农产品物流联盟的物流企业,根据物流需求的实际情况,核心企业选择必要的物流企业进行物流业务的合作,在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实力与信息管理,最终满足用户的农产品物流需求,具体实现形式包括以下两种。

3.1.1 不同功能物流企业组建动态联盟

此类联盟主要由执行不同物流功能的企业构成。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一般包括信息的采集、流通加工(如分拣、清洁、切割、标签贴示、包装等)、装卸、运输、仓储等不同功能环节。不同功能涉及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专用设施。所以,在物流行业内部存在着更深入的专业分工,大多数企业只专注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功能业务的发展。于是,农产品的整个物流过程就往往需要多个不同功能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

3.1.2 不同区域物流企业组建动态联盟

此类联盟组织由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组成。农产品的流通往往是跨区域的,而且随着交易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物流的区域范围也越来越广阔。而由于交易成本的约束,单个物流企业所能服务的区域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也为了在控制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发展业务规模,不同区域的物流企业之间有了相互协作的要求,从而构建起物流联盟组织。

3.2 以农合组织为核心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目前,我国农村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较为规范的有14万多个,广泛分布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销售服务行业等各领域,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借助信息平台和信息库资源选择若干恰当的物流企业,并最终满足用户的物流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农合组织是作为中介形式存在。由于农合组织与农产品生产者——农民更加接近,他们掌握了很多农产品物流需求相关信息,他们会代替农民寻找可以满足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这种发展模式以各种农业中介组织为纽带,组织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较大规模的经济群体,降低分散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3.3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模式下,身兼核心企业和最终物流需求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选择和整合物流服务的供应商来满足自身的物流需求。其主要适合于工业发展较好、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强,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大的地区。在该模式下,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同时企业在加工原料的供应商获得保证。该物流模式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生产者一方,通常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契约,而作为消费者的一方经各级经销商依附于加工企业。在该模式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该物流链的核心。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发展该物流链的核心。而加工企业必须根据物流网络组织理论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逐步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4 推进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加强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

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是各物流组织与用户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的转移。核心组织发起构建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动态联盟组织,并对组织成员提出要求,进行协调和运作。当有物流业务需求时, 核心组织将物流业务服务内容传递到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成员组织将业务信息传递到物流网络中,最终建立联盟组织,完成物流业务。因此利用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已成为联盟运作的关键内容。通过信息平台,联盟能够行使各项基本职能,共享各类信息和资源,与外界建立充分的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大联盟的规模。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由农合组织、物流行业协会组织或者加工企业承担建设和运行管理。

4.2 建立规范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契约

物流契约网络是具有互补关系的物流核心能力组织在双边谈判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关系。要保证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有效运行,契约平台的建设是重要保障。契约的存在在于成员组织对合作关系的确认,保证供应链动态联盟组织的稳定性。承担非关键性农产品物流业务主要是个体及私营储运者、中小型物流企业或涉农非物流企业等,通过采用以序列性为基础的动态合同,在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成员中寻找和调整物流合作伙伴,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组织的高度柔性。同时在契约中还应包括联盟中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的相关约定。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盈利模式

一、多种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并存的原因

如今商业模式离不开网络。产生新的一批经营模式,即各种网站经营模式,相对应地产生了多种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企业建立网站目的有两种:直接盈利(如:网上销售等)和间接盈利(如:企业信息等)。

二、九种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分析

(一)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之一:通过网站销售产品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大致可以按照交易对象分为五类: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B2B,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商业机构对政府管理部门的电子商务B2G,消费者对政府管理部门的电子商务C2G以及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虽然一些更新颖的模式如B-B-C已经出现,但要想大规模发展起来还需要经过比较长一段时间的成长。而B2G、C2G是政府的电子商务行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包括政府采购、网上报关、报税等,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常见的是B2C、C2C、B2B这三种商业行为的电子商务模式。

1.通过网站销售别人的产品(C2C 和 B2C模式) 典型例子:淘宝()、易趣(.cn) C2C在线竞拍,从成功交易中抽取佣金。 卓越()、当当( )。

2.通常的B2C网上零售大概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您自己经销的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另一种则是建立一个网上零售的平台,让更多的商家通过此平台销售他们的产品。

3.通过网站销售自己的产品(含B2C模式和B2B模式) 大多数外贸网站和国内中小企业网站。

(二)网站盈利模式之二:彩铃彩信下载、短信发送、电子杂志订阅等电信增值形式最赚钱的网络盈利模式之一,几乎每个进入全球排名前10万位的商业性网站和个人网站都在通过ISP(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获取经济回报。

(三)网站盈利模式之三:在线广告

1在网页上插入广告。最主要最常见的网络在线盈利模式,国内做得较好的是新浪(.cn)、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大多个人网站的盈利模式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主要依靠其他企业在本网站上做广告。

2.在视频开始之前播放广告。新兴的在线短视频网站,通过影音载入后的等待时间播放广告主的在线广告。典型例子:国内的56()、土豆()等。

3.网站盈利模式之四:注册会员收费,提供与免费会员差异化的服务典型例子: 阿里巴巴( )。

4.网站盈利模式之五:网络游戏运营,虚拟装备和道具买卖 典型例子: 网易游戏( ) 盛大游戏( .cn) 九城游戏( ) 及其游戏地方运营商。

5.网站盈利模式之六:搜索竞排、产品招商、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付费推荐和抽成盈利 典型例子:百度() 中国商机在线 () Hao123()。

6.网站盈利模式之七:广告中介。广告联盟网站通过给为广告主和站长服务,差价销售广告,获得利润。 典型例子: 弈天广告联盟( ) Iplus广告联盟(.cn) 好耶广告联盟( )。

7.网站盈利模式之八:企业信息化服务

(1)帮助企业建设维护推广网站 中企动力(.cn)、书生( ) 一站式服务,从销售网络实名起家。

(2)销售大公司的网络产品。几乎每个网络公司都在做。

(3)网络基础服务提供 万网(.cn) 新网( ) 很多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在做域名注册,服务器托管的生意,收入比较稳定。

(4)网络营销策划和搜索引擎优化的专业顾问公司。通王科技 ( ) 新竞争力 ()。

8.网站盈利模式之九:web网站。被巨头收购 Web类的网站一般都是用户制造内容,有了社区活跃度,自然会吸引消费者的眼光,最终的归属应该是被Google、yahoo、微软等巨头收购了。

三、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盈利模式没有固定的,只有成功和不成功之分。现实网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以及若干种盈利模式的组合。总结起来,网站的盈利的内容是销售产品或者销售服务或者两者结合,营销的方式区别是第三方网站销售或者企业自有网站销售。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要不断地创新,这样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网络盈利模式出现。寻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经营环境的盈利模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5

>> 报业联合网:数字报纸盈利模式新探 中美报业数字化途径及其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 信息免费浪潮中的报业盈利模式 探讨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 基于SWOT分析的网络招聘盈利模式选择 论日本手机报纸的盈利模式 携程网的盈利模式分析 《新周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基于协同发展的物流金融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ESL模型的中国家具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NS网站盈利模式研究 布局新媒体,报业急需创新盈利模式 “免费”的盈利模式 赵本山的盈利模式 基于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财务生命线的企业盈利模式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中国通用航空的盈利模式与发展路径分析 地方性报纸内容的商业化取材及盈利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9-10,2013-08-27.

[7] 王眉. “撤掉电子版”能拯救纸媒吗?[J]. 中国记者,2012(3):84-85.

[8] 郭全中.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误区、问题与可能的路径[J]. 新闻记者,2012(7):14-19.

[9] 晋雅芬. 2013年报纸广告降幅达8.1%[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1-29.

[10] 王菲,刘倩伶. 资源的重聚与强化[N]. 中国工商报,2014-01-07.

[11] 张立伟. 撤掉电子版 拯救纸媒[J]. 中国记者,2011(10):79-81.

[12] 余婷. 激进数字化的美国样本――新闻纪事报公司困境分析[J]. 新闻记者,2013(2):37-42.

[13] 李颖. 美国报业的“收割-衰退”螺旋趋势――对皮尤2013年美国新闻业年度报告的报业解读[J]. 中国记者,2013(7):125-127.

[14] [15] [16] 弗莱德瑞克・非鲁科斯,贾金玺. 报纸为什么必须提高价格?[J]. 中国报业,2012(21):68-69.

[17] [25] 丁军杰. 实行颠覆性重构 开启报业未来――从美国报业止跌看纸媒转型方向[J]. 新闻与写作,2013(6):83-84.

[18] 陈季冰. 中国与西方报业经济结构比较――瑞典报业观察与思索[J]. 新闻记者,2004(8):37-41.

[19] [22] [23] 党西民. 网络报纸收费现状及发展趋势[J]. 青年记者,2013(7):32-35,2-35.

[20] 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3).

[21] 张立伟. 纸媒数字化的五种盈利模式[J]. 新闻记者,2014(2):3-10.

[24] [29] [31] 喻国明,李慧娟. 从“付费墙”到“付费门”:报业数字化的进路与策略――以英国《卫报》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2013(7):56-61.

[26] 朱广盛. 地市报“收费墙”之路怎么走?[J]. 中国记者,2013(6):61-62.

[27] 胡泳. 解析《The Daily》之死[J]. 新闻记者,2013(1):8-10.

[28] 郭乐天.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报纸的危机与生机[J]. 新闻实践,2013(6):74-76.

[30] 谨. 收费墙导致"鬼城"网站 微型支付或能拯救报业[EB/OL]. 搜狐IT. /20121120/n358107740.shtml, 2013-09-10.

[32] 朱广盛. 地市报“收费墙”之路怎么走?[J]. 中国记者,2013(6):61-62.

篇6

证券市场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时证券市场的走势常常平稳而乐观。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结束了4年的熊市迎来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底的1161点,上升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牛市。但是证券市场常常有牛熊市的交替变换,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也是在周而复始的发生,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股票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最高6124点至1800点,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跌了70%,至2009年12月仍在3000点徘徊,大多市场投资者亏损过半,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二,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都无法幸免,这给依靠传统经纪业务获取主要收入的我国证券行业以沉重打击,不少证券企业面临倒闭风险。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A股的暴跌与国际金融危机是有很大联系的。当漫长的经济萧条时期到来时,如何在全行业低迷危机的时刻实现平稳过度,为下一轮的经济高涨作好准备是我们此刻所要研究的重点。

二、盈利模式稳定性的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明确,在现代金融环境和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应作如下理解:

(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稳定

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盈利能力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稳定状态或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即使出现大的偏离,所产生的损失也会限定在预先设定的可容忍幅度内。

(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稳定性是着眼于动态的过程,包含着积极进取的内容

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稳定的盈利模式强调的是盈利模式要适应市场环境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其经营策略,改善服务方式和技术,改善业务流程,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一成不变。如果证券公司消极保守,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敢于创新,就会导致市场份额不断收缩,竞争能力不断削弱,甚至破产倒闭,盈利的稳定性就得不到保证。

(三)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强调安全与效率兼顾

安全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协调可以增强盈利的稳定性;如果不能使二者统一,那么盈利的稳定就无法真正实现。

(四)证券公司稳定的盈利模式强调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并且发展不是一味无节制的扩张,而更应是在注重成本控制与收益基础上的战略发展

篇7

关键词:会展产业链;盈利模式;基地展览机构

中图分类号:F710 文

会展业具有1:9的经济关联带动效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把展览业作为商品流通、科技合作、文化交流、发展旅游、拉动经济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加剧,会展产业链既有传统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并出现一些全新的盈利节点。

一、企业盈利模式及会展盈利模式

企业盈利模式即企业通过怎样的模式和渠道来赚钱。企业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式盈利,通过开发产品,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实现盈利;一种是外延式盈利,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实现盈利。

会展盈利模式即会展企业在自身及上下游价值链中建立的赚钱渠道和模式。会展企业的运营包括展馆自身与展览项目的运营,本文主要论及以自有场馆为经营基地的会展企业(也称基地展览机构),不限定于以运营具体会展项目为主的展览项目公司。

二、会展产业链解构及盈利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会展经济是集商贸、交通、运输、宾馆、餐饮、购物、旅游、信息等为一体的经济消费链。从会展业务流程来看,会展产业链主要包括:会展策划与会展组织、场馆规划与建设、营销与广告宣传、工程(布展)及电信服务、运输报关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交通住宿与餐饮旅游娱乐休闲服务、人才培训、会展管理与评估等。

会展产业链的绝大多数收入目前集中在展览项目自身。自有展馆的展览机构(也称基地展览机构),如承办广交会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展览出租展位、展览服务、广告媒体经营收入等是传统盈利点。去年以来,每年两届广交会直接和间接效应之和超过300亿,占广州市全年GDP近4%。承办方的消费支出带动举办地广州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批发与零售贸易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信息传播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租赁业等部门。

会展经济兼具商业性和公益性。在办展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会展具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公益属性。如政治宣传类会展、司法展览、文体类会展、科教类会展等都有其社会效应。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媒介试水虚拟展会对实体展会造成冲击,会展企业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影响,有必要重新分析全产业链盈利节点,拓展有成长前景的新利润增长点;对现有盈利模式,也要进行更新,拓展其盈利潜能。

三、会展产业链盈利模式及利润增长点分析

1.场馆建设及物业增值盈利模式

场馆本身是会展经济的基础。从场馆建设角度出发,会展经济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周边土地的升值实现投资回报。涉及场馆的建设和经营,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政府统一建设和经营。发达国家如德国等就是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建展馆,并以综合效益提高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引入战略投资人,管理方是会展公司的董事局,而所在城市的市长可能出任董事局主席。政府投资有利于实现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结合。第二种模式类似香港模式,即以土地换展馆。政府划拨土地,由相关公司建设展馆,并可配套建设酒店、公寓、写字楼,展馆所有权归属政府,但政府不收使用费,展馆依靠自身运营实现良性循环。

展览场馆通过展览的举办可为当地带来高强度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剧相关服务业集中,带动周边地区配套设施的完善,从而带旺物业增值和盈利。如广州市在投资兴建国际会展中心时,不仅直接投资场馆建设,还投资改善场馆周边道路、绿化、停车等市政配套设施,铺设顺畅的路面和地下轨道交通网络,使展览场馆周边地价大幅升值。

2.场馆租赁盈利模式

场馆租赁盈利模式是展览场馆所有者通过合同形式将经营场地出租,并从中收取一定租金的盈利方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承租人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和维护资产外,享有较大的经营自,能够不受行政干预地安排和组织场馆的人、财、物。目前,场馆租赁是自有展馆的基地展览机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3.产业链增值服务盈利模式

展览机构通过向上下游客户即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采购商等提供增值服务获取盈利,通过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积极开发引进与展览、展馆配套的服务项目,包括工程搭建、展具租赁、广告制作、餐饮住宿、商务礼仪、旅游票务等,提供增值服务。这样能有效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也可在拓展利润渠道的同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形成核心竞争力。

4.自办展览盈利模式

展览机构自办展览集场馆优势、服务优势、本土产业优势为一体,可有效拓宽盈利渠道。目前,国际基地型展览巨头,自办展均占绝对份额,如科隆展览公司展馆95%是自办展,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展馆自办展占70%;从经营收入来看,汉堡展览公司70%来自自办展、15%来自客展、另有15%来自会议;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自办展和客展各占50%。拓展自办展盈利模式,基地展览机构可利用自身资金和资源优势,以兼并、收购、合作等模式在外地或国外举办自办展、合办展;对于成熟的自主品牌大展,可通过服务、展期、展馆位置优先倾斜等措施,扶持其发展成为超大型的世界级品牌展;对于产业布局上有后发优势的题材、高新技术、创新型题材,要抢占展览题材,创办新展,并实行场租优惠等扶持策略[1]。

5.展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展会网站定位于为会展所有活动与企业提供各种营销服务。展会电子商务拓展展会宣传、招商、招展渠道,实现实体展会和网络展会的有效互动;优化展会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能延伸展会服务和功能,提供高附加值的捆绑式、一站式服务,有效锁定目标客户。展会电子商务业务如能运作上市,将是会展企业的重要新利润来源。

网上展会业务的运营重点在网上展会、网络广告、网络信息增值服务、数据库营销等方面,除与传统B2B网站类似的赢利方式即广告和收费会员收入外,展会网站还可销售会展的附属产品,如展商名录、会展杂志、会展刊物等。展会网站要实现盈利,要针对主办机构、会展服务商、参展商等不同用户进行个性化开发和维护,确保网站界面友好、导航准确、网速流畅、搜索到位。同时,加强展览项目相关资源整合,使网站成为资讯和贸易撮合平台,并提供各种会展定位、市场调研、品牌推广、渠道与客户资源共享等服务。

6.展览会议论坛模式

展会集聚大量人流、信息流,是商家获取信息、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场所。展览性会议功能的影响力可彰显展览本身的辐射力。如“广交会区域经济影响研究项目”调查显示,每届广交会参展商在广州举办会议、产品推介会等相关活动的费用总计为1.88亿元,两届合计约3.8亿元,市场容量非常诱人。开拓“展会论坛”及系列会议的主、承办业务将带来丰厚利润[2]。

7.展览场馆和展览公司的资本运作盈利模式

资本营运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或者壮大资本实力来增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展览场馆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仅仅靠国家拨款和企业自身积累,不符合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展览场馆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和租赁等方式,实现展馆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强展馆的盈利能力。此外,目前展览公司利用自有雄厚资金进行资本运营成为新趋势,运营方式主要是展览项目的并构重组、展览品牌收购等。

8.展馆品牌和展会品牌盈利模式

提升展馆品牌可增值无形资产。知名的品牌展览场馆普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拥有作为卖方市场的价格谈判筹码;同时,容易在注意力竞争中胜出,获取新闻宣传和政府管理资源的倾斜;此外,品牌价值的提升意味着展馆无形资产的升值以及较高的价格认同,办展方、参展商等愿意支付较高价格购买知名品牌的服务。

提升展会品牌价值可获取超额利润。知名展会以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参展效果提供品牌保证,同时,知名展会有能力应对竞争对手的攻势,巩固客户忠实度。因此,要注重对已有展会品牌的注册、防伪、维权以及内容创新,保持品牌在业内的领先地位,确保品牌自身的增值。

广州对外贸易展览公司借鉴其母公司运作广交会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自主知名展会。如对自有品牌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为解决展会规模扩张和展馆面积瓶颈的矛盾,学习广交会“分期办展”的做法,实行展会分期,展会规模扩容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专业性,巩固了其业内领先地位。

四、结语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加速,会展产业链的盈利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以“二八法则”确定会展产业链的盈利侧重点,以优势资源挖掘扶持影响全局的利润增长点;以“SWOT分析”为行业和企业把脉,准确定位战略方向;以“波士顿矩阵”原理分析展会品牌的战略取舍等,强化“金牛”和“明星”品牌,放弃“瘦狗”和“问题”品牌,改善业务组合; 以“流程再造”、“价值链分析”控制成本,突出竞争优势等[3]。国际会展业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作为极具经济拉动作用的新型经济形态,我国会展产业链如何实现盈利模式和达成方式的创新,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篇8

【关键词】保险,互联网,销售,盈利模式

一、保险网销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保险行业依托互联网开放交易和服务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时至今日,开展网销业务的保险公司已超过60%。财险公司方面,车险网销成为厮杀的主战场;寿险公司方面,短期意外险、万能险等新型寿险产品及健康险等传统寿险产品也遍地开花。但是,持续的不计回报的投入必将不会持久,尽快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是每一家开展网销业务的保险公司所要面临的必修课。

二、保险网销的业务模式

1、自营模式。自营模式是指保险公司通过公司官网开展保险产品的销售工作。业务流程一般包括产品浏览、保费试算、投保信息填写、核保问卷调查(主要是寿险长期险业务)、在线实时核保、投保信息确认、在线支付出单,流程能基本覆盖传统线下渠道销售时的各投保环节。通常,自营模式建设较好的保险公司还会相应配套电子保险单、在线实时人工客服等功能,以期提升客户体验。自营模式具有经营风险低、自主性强、客户信任度高的特点,国内各大型保险公司都在大力拓展自营网销业务,力求建立以保险网上销售、网上客户服务为核心的官方在线平台。

2、第三方合作模式。第三方合作模式是指保险公司通过在保险中介公司、保险兼业公司或互联网销售平台服务公司开办的网站投放保险产品并支持网上成交、出单。由于第三方平台开放的特性,往往会有多家保险公司、多个类似保险产品共同销售。第三方合作模式的业务流程和自营模式基本相同,不同公司、同类产品的投保及出单流程可复用性高,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只需利用第三方公司保险网上销售平台的现有功能并稍加改造,即能达到快速上线新产品、快速拓展第三方合作并降低自营模式下的自主建设及自主维护带来的开发与运营成本的目的。因此目前网销业务的规模上,以天猫为代表的第三方合作模式已快速增长并超过了自营模式。

三、保险网销渠道的盈利模式研究

国内最早试水网销的几家保险公司深耕近十年仍未实现网销渠道单独核算的盈利。因此,敢问“网销渠道的盈利模式”之路在何方?盈利会在何时?恐怕没有一家保险公司目前能给出充满信心的答案。笔者结合自身在保险行业二十余年从业经验及近几年在保险电子商务业务领域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种保险网销渠道的盈利模式:

1、中间渠道模式。所谓中间渠道模式,是指把自营网销平台当做一种中间服务的媒介,第三方平台本身就是一种中间渠道,其盈利模式较为清晰:为各保险公司提供销售平台并收取平台服务费或手续费(如有保险资质)。而保险公司的自营网销平台可以为公司内部传统渠道,诸如团险、银保渠道提供业务流程支撑。以团险渠道为例,团险渠道业务来源较为分散、产品形态相对简单、对被保险人个体核保要求较低、个人客户数据质量较差,而通过自营网销平台实现被保险人个体信息录入、电子保单等业务环节,能提升团险业务处理效率,并提升个人客户数据联系信息的准确性,利于对后续对个人客户进行二次开发。因此中间模式下,自营网销平台不再以传统渠道的保费产出作为KPI,应当以接入传统渠道的业务量、对传统渠道的业务提升情况作为服务考核指标,并考量可二次开发客户的增量价值。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传统团险业务的个人客户联系信息的准确性不到10%,而通过接入自营网销平台,准确性能提升至50%以上。

2、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网销渠道相对于传统线下渠道(例如个险渠道),具有低保单附加成本(佣金、管理费等)的特性,但也面临客户二次拓展路径窄、手段欠缺的困惑。通过将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能有效的取长补短、形成互补优势。例如:将保险公司的所有个人产品在网销平台上开放保费试算、投保意向咨询、保险需求测算及保险产品推荐等功能, 利用互联网媒介快速传播的特点,多入口引流增加访问量,将线上获得的意向客户转由个险营销员跟进并促成。国外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的Insweb公司,可视为典型的网销渠道,其业务规模虽不大,但通过客户保险需求测算、保险产品推荐、向被推荐产品所属保险公司提供客户需求并由保险公司跟进促成的业务模式已实现运营盈利。

3、网电移一体化模式。2010年起,移动智能终端及3G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内的迅速普及,保险公司应当利用网移结合的方式,一是做到网、移后台数据融合,二是实现移动端的业务流程简化及应用的轻量级,让每一个潜在客户随时随地能便捷接入网销平台、提升客户转化率。

但仅依靠网移结合方式实现转化率的提升还不够,可以通过设置在线支持坐席实时跟进客户咨询、交易路径,引导客户留下联系方式,并立即流转至电销坐席跟进促成或适时推荐高价值的电销渠道专属产品,实现潜在客户价值的充分挖掘;而电销渠道的高保费产品又可以通过网销平台由客户自主确认投保单信息、完成在线支付,实现业务合规性的提升并减少客户对通过电话沟通后支付高额保费的疑虑。此模式目前在国内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均有开展试点,例如某保险公司通过网销平台赠送高额交通意外险,每天能稳定获取一批潜在客户,通过电销跟进销售高价值产品,实现网销获客的价值深挖,以期达到网电渠道的共赢。

篇9

【关键词】淘宝网 第四方物流 C2C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043 【文献标识码】A

基于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及网络平台所进行的一切商业活动就是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是电子商务的内容之一,C2C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部分,是淘宝网最主要的一种买卖方式。C2C电子商务,这种买卖双方互不谋面即可进行的商业过程有着传统商业活动所完全不同的特征,即网上选购、网上支付和物流运输。然而,2011年占我国网购市场三分之二以上份额的淘宝网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被纳入C2C运营模式的物流体系,实在是一种缺憾―这既是电子商务C2C运营环节的缺项,也是电子商务C2C盈利模式的损失。而在淘宝网现有盈利内涵中,不菲的广告费用、不低的人力成本、网络运用成本、科技研发成本及物质折旧成本都使得淘宝网面临巨大竞争压力①,并亟需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第四方物流运营体系的实施。第四方物流运营体系的实施在本质上是原有C2C盈利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本文欲就此做一些探讨。

淘宝网C2C盈利模式的基本特征

C2C是电子商务的其中一种,是“Consumer to Consumer”的简称,指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和“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个人)相对应。C2C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是通过网站为个体商户和个人消费者提供网络化的购销平台,买方通过进入卖方的网店而进行商品选购;同时,为提高这种交易的安全性、信誉度及质量水平,网站还提拱了相应的配套服务功能,如商品广告、第三方支付系统、交易监管与评级、网店设计等,这些服务功能其实也正是C2C最基本的盈利来源。C2C电子上商务的典型是淘宝网、易趣、拍拍等,但淘宝网的份额显然要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二以上,研究淘宝网的C2C盈利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淘宝网C2C盈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员费。C2C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为加盟会员提供店铺出租、店面设计、公司认证、商品信息展示等服务而收取的费用。C2C电子商务服务是加盟商户进行在线交易时所无法脱离的系统功能,当然也是C2C运作盈利的重要来源,是C2C运作方、商户及消费者三方都非常必要、不能缺少且彼此互惠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服务,加盟商户可以顺利展开业务、迅速提高营业额;而对客户来说,安全的网购渠道、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也会使消费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而对C2C运营商来说,运营体系的良好运转也意味着这一盈利模式的成功。

二是交易提成。交易提成是商业市场的本性,C2C作为网络交易平台收取交易提成应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三是广告收费。广告是商户快速推销商品、提高交易量的一种手段,当然也是C2C电子商务商的又一块收入来源。网站广告的效果就是经营的效益,网站广告的位置和浏览量对交易效益的影响是明显的,将网站上有价值的位置留作商户推介商品并收取一定费用是盈利环节之一。

四是雅虎搜索排名。雅虎搜索排名是雅虎中国和淘宝网进行资源整合而推出的竞价排名模式。由于网站商品的丰富及商户之间的竞争,客户对商品的搜索与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同类商品在搜索过程中的排名显示将决定彼此的销售量。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同类商品可通过竞价获得靠前的排位,从而为C2C带来盈利。

五是支付环节收费。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促进了网上在线支付业务的开展,这种通过中间环节的支付在提供安全交易的同时,也为支付公司收获了一定的手续费,成为盈利的来源之一。

淘宝网C2C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显然,淘宝网的盈利模式与其在C2C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很大关系,但领先所带来的压力同样也要大得多,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商业领域,竞争所导致的此消彼长的变化速度犹如网上交易一样的快速,认真审视、认真对待目前盈利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失为减缓压力、提高竞争力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方法。

C2C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淘宝网的C2C运作模式是其盈利的根本与关键,尽管这一运作模式为淘宝网赚取了不菲的利润,并一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但仔细推敲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如果不能对这些缺陷与不足有清晰认识,那么这些缺陷与不足就会在将来变成某种阻滞因素,而使之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首先,淘宝的运营商提供给商户的增值服务(收费服务)在效果上有所折扣。商户要想增加网上交易量,推销自己的商铺货品是一种常用方法。为此,淘宝网站也特意预留了这样的空间,并提供“淘买家”广告方式,通过为卖家分析潜在的买家而指向性的广告。但因其分析是基于客户已经购买过的商品和记录,并不代表客户后续的购买需要,所以这种指向性未必准确,那么商户所付出的广告费所收到的效果也就打了折。类似的情况还有雅虎搜索排名,雅虎搜索排名也是收费服务项目,但却是以客户的点击率作为收费计算的根据,而不是根据成交量,有的商户的商品即使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但成交量却未必如愿,而所付费用也并不因此而减少,有时反而得不偿失,这会让加盟会员失去兴趣与信心。

其次,淘宝的运营商提供给商户的增值服务(收费服务)有些“绑架”的味道,尽管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淘宝网站的商家信誉是提升其网络交易量及利润规模的重要条件,这对购销双方来讲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刚刚加盟的用户来说,可能要处于极其不利的竞争地位了,因为他们在“信誉”上积累不够,所以人气寡薄,自然也就对生意大为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有两个:一是赔本赚信誉,二是加大广告投入。赚信誉不仅要花钱,而且还会造成不正当竞争,并形成在线“刷信誉”这一行业;而作广告同样要花钱,势必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付费服务中去,否则就寸步难行。这对后入的商户其实是一大考验,也是一大难关,经不起考验、过不了关,就得关门大吉,这就会导致加盟会员的两极分化,使弱者丧失信心或转投他行。

再次,淘宝的运营商提供给商户的增值服务(收费服务)会让竞争对手视为一个弱点而加以利用。淘宝网的增值服务是其盈利的重要来源,免费似乎是不现实的。不过,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收费服务在大打价格战的现代市场是不占优势的,因为收费,商户的商品出售价格必然难以下调,或下调幅度受限,这就会在与免费服务的运营商的竞争中先败一着;二是免费服务必然有着另外的盈利模式和来源,而淘宝可能还并不具备,这种缺陷所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利润的折扣,还会对未来的经营战略造成致命影响,从而阻碍整体发展。

作为C2C运营模式的环节缺项。淘宝网的运营模式是C2C型,即商户“个体”对消费者“个体”型,仔细推敲,它其实只是整个运营系统的一个初始环节,即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的环节。达成协议及网上交易成功,这并不等于交易的完成。试想:在买卖双方进行付款时,还有一个支付控制系统,以避免交易的欺诈与纠纷;那么在买卖双方进行货物交付时,为什么在整个C2C运营模式中就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物流系统呢?这种通过第三方进行货物交付的渠道当然存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并不属于C2C体系,这一环节的缺项不仅使各商户在交付货物于客户时,要付出高低不一的运费给各个物流公司,而且也造成了C2C盈利模式中的一个缺口,致使盈利总规模有所缩减。如果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一方面,这种物流体系的填充与镶入可以降低自我系统内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交易规模,从而通过交易服务收费与提成而实现盈利增长;另一方面,物流本身的运营也是盈利来源之一,这一块大蛋糕本来应由自己切割分配,实际上却拱手让与了他人。

当然,如果要求淘宝网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第三方物力系统,已经不现实,一方面,各大购物网站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稳定的物流管理体系,淘宝网很难再另起炉灶;另一方面,第三方民营物流公司的各自为政已渐显其整体效率的低下,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国内网络购物市场的巨大需求,淘宝网若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已没有多少创生的意义。总之,物流环节是淘宝运营体系内的一个环节缺陷,一个不应该缺少的盈利来源。

实施第四方物流―C2C盈利模式新的增长点

从上述论述可知,淘宝网不负责货物运送,没有自己的物流管理体系,货物的发送也由商户自行解决,这是其盈利模式的一个缺陷。各商户均以自己选定的快递公司进行投送,货物零散,规模较小,势必会在价格及服务质量两方面均形成劣势,这在以价格和服务为竞争点的商品市场,淘宝显然不会占到多少便宜。当然,如果淘宝能就此抓住机遇,在现有第三方物流合作公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营销优势,将商户、客户、运输等各方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及有效整合,不仅可以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供应链条,而且还能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使C2C盈利模式更加完整与完善,这就必须实施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物流概念,是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能力、技术与管理整合形成的具有供应链特征的物流集成系统,是组合了商户、消费者、第三方物流并领导这一组合体的集成商。第四方物流在整体上将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能为客户提供最佳化的增值服务。最佳体现在什么地方?从物流的效益特点来看,应是以最快的速度、花最少的价钱来完成商品的运送任务,这对商户、消费者及运输者来说肯定都是合适的。二是将原来各自为政并彼此竞争的各物流公司加以整合,不仅有效利用了各自的优质资源部分,使资源效能在系统内发挥出更大的效能,而且也使运营成本大为降低,相应提高了物流公司利润收益。三是整合后的物流系统在第四方物流集成商的统一管理下,通过充分运用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与技术,对整合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为客户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及咨询、物流信息系统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并通过电子商务将整个过程集成化,使整个服务一体化、自主化、高效化、人性化②,从而实现链条服务的低成本与高效益。

第四方物流的功能。相比于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具有更为优异的服务功能。一是整合功能。整合的作用就在于把原本处于竞争位置且各自为战的各物流公司组成了一个统一系统,并在这一系统内实行供应链式的系统化服务。第三方物流虽然拥有包装、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过硬业务能力,但在信息技术、集成技术、综合技术、区域或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拓展能方面则相对较弱;而第四方物流通过整合作用则可以从整体上将各物流运输公司合理布局在系统之内的合适位置之上,均成为整个供应链条的重要环节,均能发挥各自最关键的作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物流系统的规划能力与服务能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服务更上一层楼。二是优化服务功能。第四方物流通过整合作用而为用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及电子商务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三是网络优势功能。第四方物流公司的运作优势在于信息掌握,而信息优势又在于网络优势,而这正是网络购销的长处,现在将网络购销与商品运送信息的网络服务融为一体,其强大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广泛的网络支持能力将为客户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使客户订单及物流业务均能实现增长,并因这种增长而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使盈利来源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淘宝实施第四方物流的必要性。在以价格和服务为竞争支点的销售市场,价格的一降再降是有底线的,通过降价实现销售业绩并不能以亏本为代价;而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已基本达到极限,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已并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开拓新的领域才会迎来商战新的转机。其实,对淘宝网来说,实施第四方物流并非是新的开拓,因为物流环节原本就是他们失去的领地。看来,实施第四方物流的确是淘宝网十分必要的一次补项。首先,实施第四方物流可以降低淘宝网自建物流的风险。淘宝没有物流部门,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硬件配套设施不健全③,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已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再投资自建,风险将会很大,而实施第四方物流就可规避风险。其次,实施第四方物流可以提升淘宝网的电商市场竞争力。淘宝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及市场号召力,借助这一优势实施第四物流不仅可以规避风险,而且可以形成其他电商企业所不具备的更强竞争力④。再次,实施第四物流可以提升淘宝网的服务能力。由于第三方物流是散兵作战,物流成本较高是普遍现象,服务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水平表现不高。而实施第四方物流是对各物流公司的资源整合,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的双重改变促使了服务水平的整体上升,并因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或商家。

淘宝实施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淘宝网实施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并不会过于复杂,它只需在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之间起到自己的联络与整合作用即可。那么,原来有的物流服务已经在客户和物流公司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淘宝网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问题的关键不在这儿,而在于淘宝网要在所有的网内客户与所有的网内合作物流公司之间建立网络式联系,而不再是“一对一”的单线联系,这种网络化联系将会通过适配关系而让某客户和某物流公司发生业务关系,以实现物流服务的系统化控制及运送成本与运送服务的最优化选择。显然,实现这种网络式“适配”的最佳商人还是淘宝网,一方面他们掌握有网内商户的大量销售信息,而这些信息也正是物流公司所迫切需要的;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这一商品销售的有利平台和各物流公司建立协同关系,或者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以将销售信息合理分配给不同区域内的物流公司,这样既可以赢得客户的满意度,也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输效率,而淘宝作为一个中间平台也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实现盈利⑤。

总之,无论是从提高网售服务质量,还是从提高网络销售盈利,或者从各方的实际需求来说,淘宝网实施第四方物流都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淘宝网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细化、精致化自己的服务功能,才能使自己的盈利模式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开辟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作者分别为钦州学院商学院讲师,钦州学院教授)

【注释】

①②⑤郝花瑞:“从第四方物流看中国C2C盈利模式”,《观察》,2009年第6期。

③魏国辰,王海鹏:“淘宝实施第四方物流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商贸流通》,2014年第18期。

篇10

 

本文通过综述现有的研究归纳出智能快递柜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智能快递柜具有快递企业自建自用模式、线上交易线下收货体验模式、第三方平台共用模式和O2O商圈引流模式四种盈利模式;同时提出智能快递柜单一自提模式较难盈利,必须拓展其他增值和辅助功能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此提高收益。

 

一、智能快递柜发展契机

 

快递服务业在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下得以迅猛发展。末端配送服务,特别是投递服务是快递价值的最终体现,直接关系到用户对快递和电商服务的满意度的提升。末端配送物流存在服务区域分散、需求随机等特点,随之而来的高破损率和难控的服务质量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末端配送服务中实现突破与创新,如何更好地来提升快递服务水平,成为各快递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社区O2O门店、第三方服务合作、校园配送等末端配送模式不断涌现,而智能快递柜是一种新兴的快递投送模式,安全而高效,随时取件,有效保护业主隐私,且实现了集中投递,也能有效减少快递员工与物业之间的冲突。智能快递柜是末端配送创新物流服务的重要手段,基于智能快递柜的末端配送模式是必然趋势。

 

二、智能快递柜模式研究现状

 

智能快递柜的发展正处于投资探索阶段,因而针对智能快递柜实施末端配送的理论研究较少。国外大多研究的是“自提服务”,国内目前多以智能快递柜的发展现状研究、智能快递柜的推行问题研究以及发展对策建议研究为主。而针对运用智能快递柜实施末端配送的研究处于空白,现阶段也没有学者对基于智能快递柜模式的末端配送收益分配模式进行相应地研究。

 

1.末端配送研究综述

 

目前众多学者末端配送模式进行了详细而且深入的研究。杨朋珏[1]在对比分析便利店、共同配送门店以及自提柜三种典型的末端共同配送模式的优越性以及局限性后,设计出末端共同配送网点模式,丰富了物流配送理论意义。武晓钊[2]提出在传统物流的困境下,物流产业必须创新模式以寻求发展,现有的末端配送模式包括:百世汇通在京沪实行智能快递柜、顺丰O2O社区生活服务平台、社区物流。

 

王艳详细阐述了社区物流共同配送站模式、物业代收模式、顺丰嘿客模式、便利店合作代收模式以及智能快递柜模式的优缺点,指出智能自提柜已经成为社区末端配送的主力。郑捷扬,徐杰对比了国内外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模式,指出国外末端配送主要包括储物柜服务和包裹暂存服务模式、网络+杂志+地面自提点模式,国内即以亚马逊的外包物流+储物柜、京东商城的自营物流送货以及终端配送公司为主,必须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理的末端配送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快递行业不断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现已偏重物流服务品质的竞争,末端配送作为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更要考虑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利用。末端配送模式逐渐趋于智能化,智能快递柜作为末端配送模式的良好践行方式,在未来将成为物流企业的重点发展对象。

 

2.智能快递柜研究综述

 

智能快递柜现处于建设初期,无论是智能快递柜实施末端配送的理论研究还是智能快递柜的运营模式研究等都处于空白期。针对我国智能快递柜的发展情况,将针对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主要分为智能快递柜的发展问题以及对策研究和智能快递柜的选址布局以及运营模式研究。

 

(1)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在智能快递柜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方面,学者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王嘉琦等通过分析提出智能快递柜存在价格高、无合理盈利模式以及消费者业务认知度较低等问题。梁欢欢指出智能快件箱受信息共享、盈利模式、行业规范等条件的限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而胡治杰等以配送成本和客户满意度作为出发点探讨了智能快递柜的可行性,指出智能快递柜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智能快递柜选址布局以及运营模式研究

 

在智能快递柜的网点布局和运营模式研究方面,学者们正在逐步进行深入的研究。施书彪等以智能快递柜固定租金费用、快递公司配送和成本方案惩罚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探讨智能快递柜的最优布局点。冯斌分析了智能快递柜的市场份额,然后确立精确的布局点,最后根据选址规模探讨了智能快递柜的投资开发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学者进行智能快递柜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3)智能快递柜研究概述

 

对智能快递柜的研究局限于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问题的研究不能够拓展末端配送服务的功能与质量,不能实现快递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智能快递柜作为末端配送模式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智能快递柜尚处于投资建设初期,无清晰的盈利模式,而且作为单一的自提方式很难获得盈利,且智能快递柜的使用也没有明确的规范。

 

张博语等认为现有的智能快递柜模式受维护成本、自提商品以及盈利模式等限制未能取得良好发展,智能快递柜的发展必须借助合理的布局、良好的政策保障制度、优质的宣传以及合理的盈利模式进行改变。智能快递柜的利益主体必须通过创新盈利模式,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从根本上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寻求新的利润点,实现合理的预期收益,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三、智能快递柜盈利模式分析

 

以智能快递柜进行电子商务物流末端配送能够真实而近距离地接近顾客群体,基于智能快递柜模式的末端配送通过掌握每个社区的人群的大数据,能实现物流资本的融合以及资源的整合。因此智能快递柜经过几年的探寻发展,现今已得到诸多企业以及投资者的认可。

 

然而,由于智能快递柜的投资建设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智能快递柜制作成本、先期投入、研发成本高且较难收回;且各大不同投资主体由于不同的投资目标,在智能快递柜的投入运营中缺乏理性以及合理而完善的投资合作机制。因此必须探寻较为合理运营模式,真正凸显智能快递柜在末端配送中的作用。

 

1.智能快递柜盈利点分析

 

智能快递柜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包括智能快递柜制造研发商、开发商、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广告商以及物业(各大社区、写字楼、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运营主体不同则智能快递柜盈利模式不同。智能快递柜的盈利模式选择必须明确智能快递柜的利润对象和利润点。

 

智能快递柜的盈利点包括基本功能、辅助功能以及增值服务功能带来的不同收入。智能快递柜的基本收入主要包括快递计件收入和逾期取件收入。而智能快递柜的主要收入将寄托于增值服务,智能快递柜的增值服务主要与智能快递柜的功能设置有关,利用智能快递柜创造箱体广告和显示屏广告收入;通过网络后台接口连接相关平台,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自助缴费功能等;智能快递柜也可提供社区生活信息等增值服务。

 

2.智能快递柜盈利模式分析

 

智能快递柜现期的使用情况以及自身功能布局都不够完善,这种情况是由智能快递柜的投资运用主体决定的。不同的投资运营主体针对自身发展目标进行智能快递柜的推广,在推广过程中根据智能快递柜的功能设计,与合作企业共同决定智能快递柜的盈利模式。

 

(1)快递企业自建自用模式

 

快递企业自建自用模式的运营主体是快递企业,如顺丰和韵达快递。这种模式能够优化快递投递渠道,使得客户能够随时存取包裹,快递企业可以在业务量较为集中的区域节约物流服务成本,并据此建立新的服务渠道。快递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客户群并积累相关行业经验,但是由于自建自用具有排他性,因此当快递业务量较少的时候难以实现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的实现,不能实现规模效应。

 

(2)线上交易线下收货体验模式

 

线上交易线下收货体验模式的运营主体是电商企业,典型代表京东商城。该模式通过智能快递柜给线上购物的用户提供便利的自助取货服务,让用户体验差异化服务从而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实现竞争力的提升。电商企业可以利用智能快递柜进行产品的宣传,与网购市场深入结合,及时而有效地掌握网购信息,通过分析顾客的消费热点调整发展策略。

 

(3)第三方平台共用模式

 

第三方平台共用模式的主要代表有速递易、宝盒快递柜等,该模式对所有的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开放智能快递柜,其选址布局规模和宣传推广力度都要优于自建自用模式,能较好的聚拢客户。第三方平台共用模式面对前期投资成本高,后期维护难度大以及市场风险难以预测等问题,必须通过规模经济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

 

(4)O2O商圈引流模式

 

2016年是智能快递柜行业发展社区O2O平台,实现互联网+快递柜盈利模式的关键期。O2O模式利用智能快递柜发展出自己的商圈闭环,精确地锁定消费群体和线下网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实现盈利。O2O模式在创立初期必须明确商业资源的来源以及衔接资源的方式方法,制定合适的服务策略以及定价策略,推动用户规模增长,为特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小结

 

如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深入挖掘末端配送服务潜藏的商业价值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单一的智能快递柜自提模式较难盈利,必须通过拓展其他增值和辅助功能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此提高预期收益。由当前的盈利模式可知,O2O模式与线上交易线下收货体验模式可培养客户群进行消费者偏好的数据分析,快递企业自建自用模式与第三方平台共用模式则较难实现数据的收集与整合。

 

总体来看智能快递柜的盈利模式并没有综合考虑可能的利润点以及相应的预期收益,智能快递柜作为末端配送的主要方式,必须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无论是布点还是培养优势客户的粘性,必须建立基于智能快递柜的为快递企业、电商企业以及各类商家提供聚合线上线下资源的开放性平台,提升末端配送服务品质,为智能快递柜的利益群体创造更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