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碳金融;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71-02
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努力寻求经济复苏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碳金融这个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业务是由两个重要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而兴起的,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如直接投融资、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一、碳金融的产生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全球气候日渐变暖,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03年,英国政府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其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这一观点。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绿色清洁能源、追求绿色的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最关键的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们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存。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CDM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用来确定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一种灵活机制。它的运用规则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温室气体的项目,把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抵扣一部分该国承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旨在达到双赢的效果: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CDM机制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启拥有巨大前景的碳交易市场。对我国而言,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指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而派生出来的金融活动。
二、国际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交易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机构参与度不断提高,碳金融业务逐步渗透到交易的各个环节,国际碳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一)全球碳交易量以及交易额迅速增长
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出巨大的跳跃式增长。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碳交易总额从2007年的630亿美元跃升到1260亿美元,升幅近100%,与2005年相比更是上升了约11倍。即便在2008年全球经济发生了严重衰退,碳交易市场仍然保持着非常强劲的增长,交易量增长较上一年上升了60%。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年至2012年间,市场规模甚至可达每年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跃居世界第一大商品市场。
(二)金融机构纷纷参与碳交易市场
随着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越来越频繁,业务范围也渗透到各个交易环节。目前,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碳交易业务,欧洲一些活跃的银行建立了碳交易柜台,提供买卖经纪、风险管理和交易操作等服务。二是基于碳排放权的金融衍生产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额度抵押贷款等,能够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及融资服务。三是碳排放额度保管服务。一些银行为客户提供了碳排放额度保管、账户登记和交易清算服务。四是碳基金,是专门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包括从现有减排项目中购买排放额或直接投资于新的减排项目。
(三)市场机制建设相对完善
很多实例说明,国际上碳金融业务的市场机制是非常完善的。例如,欧盟立法委员会于2003年6月通过的“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TradingScheme,EST)”指令规定,自2005年1月计划正式启动后,许多公司需要特别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部分行业的12 000处设施受到管制。该计划涵盖了29个国家。该交易体系采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交易模式,具体指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政府那里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额度——欧洲排放单位,而所有企业的排放总量不可超过该上限。若企业能使它的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度,则可将剩余的额度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以获得利润;反之,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三、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概况
篇2
(一)银行业稳健发展
十年来,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脚步,各类机构从无到有,至2014年末,我区有大型商业银行5家,政策性银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外资银行1家,小型农村金融法人机构9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7家,财务公司3家,信托公司2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4683个,从业人员9.4万人。(数据来源:2014年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总体来看,2005年以来,内蒙古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类型不断丰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扩张步伐明显。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银行业得以稳健发展。(数据来源:2005-2014年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二)资本市场发展平稳,活跃程度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2014年末,全区法人证券公司营业部增加到9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4046.5亿元,占全区GDP的22.8%。2005-2014年,全区非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筹资比例逐步扩大,累计筹资2932.9亿元,债券融资方式呈多元化发展,直接融资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债券融资比例已经达到26.7%,债券融资规模达524.3亿元,超过了2005年全区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总量。
整体来看,内蒙古资本市场发展较为平稳,活跃程度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其中,2007年受人民币升值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影响,股市迎来一轮快速上涨周期,全区上市公司股票筹资额达到历史高点100.9亿元,直接融资占比达到18.4%。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以及国内特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等影响,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波动,风险因素增加,全区证券经营机构利润下降38.4%,上市公司总市值同比下降69.6%。2014年受改革政策利好推动,股市行情好转,证券市场活跃度大幅增强,客户数量及证券交易额不断增加,股民开户数同比增长28.5%。
(三)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保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近十年来,全区保险业也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2005年开始,保险公司快速进驻自治区,自治区级保险分公司从2005年的9家发展到2014年的37家,且大部分在盟市设立了分支机构;截至2014年末,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35家,保险分公司20家,保险经纪分公司10家,兼业机构4226家。保险营销员85385人。全区财产险公司21家,人身险公司16家(数据来源:内蒙古保监局)。目前已建立起以基本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为三大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各年度数据对比分析来看,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60.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4亿元,增长了5倍多,其中,财产险与人身险的比例也更趋合理,保费收入稳定增长;保险密度由2005年的253.6元/人提高到2014年的1253元/人,增幅明显;保险深度变化不大,十年间仅提高了0.4个百分点;赔款及给付率逐年提升,从2005年的14.2亿元赔付额提高到2014年的110亿元,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不断增强,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二、内蒙古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相关率低
从内蒙古的金融相关率(贷款余额与GDP之比)可以看出,内蒙古的金融化程度偏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各地区平均水平。2005年以来,内蒙古金融机构贷款占GDP的比重持续4年呈逐年下降走势,且各年度值均低于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接近1倍左右。2012年以后略有改观,这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落有一定的关系,贷款增速并未有较大变化;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各年度指标均低于各地区平均值。十年来,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中等水平,存贷款余额始终居全国靠后水平,且存款额长期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可见,内蒙古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尚不适应,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
(二)内蒙古的货币市场发展滞后
一是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法人机构少。内蒙古法人机构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数量非常少,目前169家法人机构仅有28家加入。2014年仅有17家机构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发生了拆借业务。二是地区间、市场成员间业务发展不均衡,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单一。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及同业市场业务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达到八成以上;市场交易主体太过集中,债券市场交易主体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交易量占整个市场的90.8%。同业拆借市场交易主体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交易量占整个市场的97.6%。三是交易品种单一。票据工具的利用方面以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现为主,商业承兑汇票占比非常小。金融市场交易品种主要以传统基础产品为主,利率互换、债券远期等金融衍生品远未得到推广。四是没有建立较为发达的票据交易中心来实现票据业务的自由吞吐。
(三)资本市场发展缓慢
内蒙古的境内上市公司数近10年内仅增加3家;法人证券公司数仅有2家,近10年无变动;10年间法人基金公司数始终为0;唯一1家法人期货公司于2012年撤离。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也很少,截至2014年底仅有3家,上市公司后备资源较少。而截至2014年末,全国境内上市公司(A、B 股)总数2613 家,共有732家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全年筹资7059.6亿元,内蒙古只占到全国的0.2%。2014年内蒙古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046.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8%,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则达到58.3%。另外,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数量少,发展较为缓慢。总体看,内蒙古的资本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创新不足,直接融资工具尚未充分利用。
(四)保险业发展相对滞后
保险密度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可以衡量出一个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潜力,从而反映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全国情况对比来看,内蒙古的保险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14年保险密度为1253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6.3元/人;保险深度则多年来变化很小,2014年为2.0%,全国平均水平为3.2%,全国27个省份的保险深度普遍位于2%-4%之间,内蒙总体上处于靠后位次,与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差距相差2~3倍。
(五)内蒙古的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内蒙古地域辽阔,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网点密度(金融机构数与行政区域面积之比)很低。2014年内蒙古地区网点密度仅为39.6个/万平方公里,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27.1个/万平方公里,四川省为286.5个/万平方公里,河北省为577.3个/万平方公里,山西省为369.9个/万平方公里,辽宁省为634.4个/万平方公里,均远远高于内蒙古。可见,内蒙古人均享有金融资源量非常少,与全国、西部地区发展较快省市以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毗邻省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目前,全区信托公司只有2家,2005年资产总额为11.8亿元,2014年为44亿元,发展较为缓慢,而且信托品种不丰富,与企业和社会对信托产品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全区还没有法人金融租赁公司,租赁市场业务量少,品种也少。
(六)金融创新不足
一是目前内蒙古的金融机构主要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其他金融产品较少或尚未开展,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二是我区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少,范围窄,仍然集中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等产品,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发展不足,覆盖面窄。三是资产证券化等新业务在我区发展滞后,金融衍生品创新运用不足。四是全区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法人机构补充资本渠道单一。除包商银行外,其他法人机构基本没有通过次级债补充资本,制约了发展后劲。
三、促进内蒙古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金融相关率
金融机构需顺应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完善金融配套政策措施和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优化信贷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扩大信贷总量,保证信贷增速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金融相关率逐步接近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加强要素市场建设,满足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全面推进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基金市场以及股权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满足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三)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金融业合理有序竞争
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延伸服务网络。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创造条件上市融资。鼓励利用民营资本和信托方式等形式参与投资各类金融机构。适时引进和组建消费金融公司、汽车、住房金融公司,鼓励发展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稳步推进民营资本组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加快发展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保险、经纪等金融中介机构,尽快使全区金融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逐步构建主业突出、服务专业、布局合理、配套完善、错位竞争的金融体系。
(四)创新金融产品,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27-03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对银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并从根本上加速银行业业务模式的转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浪潮的推动,众多互联网巨鳄企业在逐渐涉足金融行业,正在大踏步地和金融进行深度融合,例如,阿里的小贷以及余额宝的推出,淘宝、京东深入到供应链金融,国内电商巨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也方兴未艾。互联网金融刺激着银行改变传统的“点对点”开发客户的业务方式,金融业正加速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转变支付手段和单纯依靠抵押、质押方式的贷款模式。许多商业银行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例如,深圳发展银行的“1+N供应链融资方案”、中行供应链融资中心的融资产品、华夏银行的“融资共赢链”和光大银行的“金色融资链”等,将各种结算业务融合在融资链中,客户在下订单、制造、装运、收款各个贸易环节都可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产生的意义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它注重对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催生多种创新贷款方式。根据Michael Lamoureux的定义,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性优化的过程(见图1)。从国际范围来看,同样是“1+N”模式,国外银行供应链融资主要以上游供应商为主、以“应收账款”为重点,通过电子平台实现订单、发票等数据信息流的公示和鉴证,以深化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为核心。WilIiam Roland Hartley-Urquhart(1998)认为,供应链融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准时制借款”,就像物料计划的“准时制”一样;供应链融资要减少由于供应链伙伴没有协调它的需求而产生的低效率。很多情况下,供应方的资金成本比买方的资金成本高。如果采用应付账款融资或卖方融资等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使供应方以买方的较低融资成本融资。应付账款融资减少了供应链中拥有较高资金使用成本的供应商的资金占用,保证了供应链的资产转换周期的资金成本尽可能最低,从而优化了供应链中的资金流。
二、基于网银平台的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近况
供应链金融在传统贸易中就已经存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类似于一条微笑曲线,核心企业处于中间位置,对上下游都有严格的资金管理、货物管理。因为核心企业的强势,在下游会赊购,在上游会赊销,就会导致供应链中资金紧张。小企业普遍具有分布广、数量多,融资周期短、频度高、金额小、用款急等特点。而由于银行很难掌握小微企业的信息,放款的效率比较低。若由人工进行实时监控,逐笔审查授信款项的用途,在成本上并不合算,但简化监管和流程又容易形成操作风险。因此对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进行电子信息化处理就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效率降低成本。利用电子化的渠道和平台,银行能够对供应链授信业务的用途进行逐笔监管,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降低授信业务的风险,实现小企业融资批量化,与企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较为依赖,因此成为银行布局大数据时代的重点。除了平安、招行以外,民生、中信、光大、兴业等多家银行也在逐步把供应链金融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构筑的供应链金融网银平台。 而平台经济对于本身就具有一定IT属性的银行业而言,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双刃剑。通过互联网与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银行传统的金融优势和平台经济高效、便捷、覆盖广等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网银平台可以通过银企直联模式实现与供应链上下游小企业、核心企业、仓储监管机构、交易市场等合作方实时对接,对信息流进行全面掌控和统一管理。小企业用户可以与核心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等的内部资金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平台、电子商务网站实时嵌入,共享“1+N”供应链实时交易信息,实现供应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在线整合。以在线融资功能在供应链经营中的应用为例,“平台金融”模式中,银行资金支付系统与核心企业销售系统对接,以核心企业为平台客户,为其指定的优质商提供订单融资。商小企业订单生成后,如需要融资则登陆信息平台,在线勾选需要融资的订单发起融资申请,银行则根据订单金额发放一定比例的贷款,资金定向支付到核心企业账户,保证专款专用。这种全流程电子化金融服务与“贷款到期跑银行”的传统方式相比,可使经销商自主掌握贷款、还贷进度,资金支配更灵活,节省了时间和资金成本,极大地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例如,在招商银行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订单、应收账款、存货和运输仓储等信息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分类归集和传递到所需的供应链各方;客户可以在线随时测算当前可以在招行申请贷款的金额,自助发起融资申请,平台在线自动审批,实时放款。
三、商业银行与电商平台合作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商业银行发展网银平台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同时,也开始陆续地展现出向电商融合的态势,因为供应链核心的主体通过银行往中间流通,目前电子商务企业是做得最好的。电商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可以做到全方位24小时掌握其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物流状况、发货记录以及相应的企业信息。电商平台积累了大量的交易数据,天然地成了信用评估的依据,所以,电商为银行提供数据,二者形成互补关系。例如,为配合供应链金融的展开,京东已经开始大力发展POP开放平台,可以在交易的各个环节向供应商提供贷款服务。具体分为4个类型:采购环节的订单融资,入库环节入库单融资,结算前应收账款融资以及担保、保单业务扩大融资。在整个放贷的过程中,京东只提供交易数据供银行参考,扮演供应商与银行之间的授信角色,所有的贷款资金都由银行提供,资金的发放由银行完成。
四、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发展的方向
篇4
关键词: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一、金融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金融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也是科技含量高、创新步伐快的产业,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而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因此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金融业界的共识。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成为低成本的领先者或者研发出差别化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开发金融企业的特殊技能或核心能力,这就意味着金融企业必须要依赖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因为他们具有适应环境发展要求的能动特性。因此,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根基在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人力开发,离开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难以为继。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金融企业的管理目标是由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但在工作过程中,只有恰当的选用员工,才能圆满地实现金融企业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优秀的能力素质,理解管理者的真正意图。其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决策,在金融机构中,作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正确决策需要有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作为保障。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组织体系更健全,能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与机遇,更好地为金融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使金融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是金融企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业技术领先的保障
金融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先进的技术及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先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发展依赖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配合和开发先进的金融技术,实现金融企业的发展目标,使金融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企业技术领先的保障。
二、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大部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都出身于传统的人事工作部门,他们将一些落后的人事管理理念和方式带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往往习惯于将自己传统的观念灌输给员工,认为员工必须服从于领导,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员工的理解,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能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被员工真心地接纳。这种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正常发展,也阻碍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问题
很多金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详细的合理规划,在制定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盲目地追求简洁便利,使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造成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高效率运作具有重要影响,而所谓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就是使员工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同时,一个工作挑战性越高,未来发展前景越好,薪酬分配越公平合理,就越能吸引高素质的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当下,大多数金融行业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大多数金融企业存在着薪酬分配不合理及结构单一的问题。例如,大多数金融企业存在着工资和奖金随意发放的现象,过于重视部门领导的个人意愿,缺少对员工个人业绩的正确评价,没有达到激励应有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损失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金融业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部门对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论和实践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担心投入大量培养经费后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会流失。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投入较少,培训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仅仅几次讲座不能从根本上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误区,培养效果不佳。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内容大部分是员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对其他方面的培训涉及很少,使员工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对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认知与规划。另外,部分金融企业对人才培养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不合理,只是注重进行短时间的培训,希望运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培养的缺乏导致了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匮乏,这种不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发展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我国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树立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认识到员工是单位所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资本,认识到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就需要从理念着手,站在员工的角度和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角度,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胆引进和使用人才,实现金融企业人才队伍的充实,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应树立公平竞争、人事相宜的管理理念,在正确理念的支撑下合理选用适宜企业良性发展的人才,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竞争的过程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从而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制订有效的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金融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制订和实施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设立战略性的人才储备库。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回暖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总数量仍将会增加,业务种类和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会更为激烈。为此,应当依据金融行业今后发展的走势,早做策划、早做准备,加大对重点人才的吸引力度,制定科学的人才选聘机制,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和管理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金融业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是金融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国金融业应采取全面的薪酬体系,对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要合理公平。首先要制定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严格依据按劳分配、按能分配的原则,做到公平分配。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应做好绩效考核的工作,对业绩突出及贡献较大的员工实行奖励制度,实现人才激励机制的目标。其次,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时,还应该格外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训,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激励机制的制定要注重其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除了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还应给予员工人文关怀,加强精神方面的激励,充分发挥激励的效力,使企业得到员工的认可,同时达到金融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构建新型的金融业人才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在金融行业快速崛起的过程中,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构建一套新型合理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增强其适应时展的需要,已成为提高金融业竞争力的必然趋势。要注重人力资源的连续性开发,吸引和留住现有人才,以及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内部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建立现代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高校对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功能进行拓展和强化,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培养、金融技术创新等支持,为金融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各金融机构要对培训加以重视,构建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联动。各个金融机构要制订适宜自己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规划,尽力改善自身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培训模式,形成多元化并且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中与员工的互动,达到培训的目标。此外,除了加强员工基本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训外,金融机构还应该对员工进行新技能和新知识的教育,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帮助员工合理规划其职业生涯。还要合理规划培训和教育经费的使用,在注重短期培训的同时,更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计划,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从而多方面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后,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应注重金融人才的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以适应各类用人机构的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以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设备为载体进行个性化、专门化的培训,从而提升金融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当下,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尚未完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行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冲击,这就要求金融业必须要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通过改变理念、完善体系、增强培训等方式,做好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尽力挖掘员工的潜能与价值,保证金融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为使我国金融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与管理,只有具有了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才能确保我国金融企业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瑞文,张爽.中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06).
[2]苏继新.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07).
[3]王继红.现代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
篇5
[关键词]汽车金融;汽车金融公司;现状;发展建议
一、我国汽车金融现状
汽车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主要指与汽车有关的金融服务,包括为最终用户提供的零售性消费贷款,为经销商提供的批发性贷款,以及为汽车维修服务的硬件设施投资建厂等,它是汽车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我国的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是近几年来进入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新一类金融机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金融公司的诞生改变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业务主体单一的现状,促进了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也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通过信贷和租赁买车,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方式。欧美国家的汽车消费贷款比例普遍在70%~80%,甚至更高。大量使用贷款买车的不仅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消费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才是贷款购车的主力。目前我国汽车贷款比例低于20%,在低潮期,贷款比例甚至在10%以下(2006年3.8%,2007年7.4%),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中国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的比例在10年后会增加到40%至50%,按此保守估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会有5500亿元左右的市场。通过汽车金融服务来普及汽车消费,对国民经济意义不可小觑。
二、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分析
(一)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2009年6月份汽车产销延续了3月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连续4个月产销超过百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近90万,增幅近五成,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国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600万辆。2009年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5.32万辆和114.21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4.18%和2.0%。6月乘用车产销创出历史新高,分别完成89.86万辆和87.2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49%和48.36%。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的增长都使中国的汽车市场炙手可热,以致国外汽车巨头都把我国视为“香饽饽”。我国在汽车产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汽车需求的增长和关联性会引发市场对汽车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潜力巨大。
(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2,456美元。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677美元,同年中国汽车销量已突破千万大关。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消费信贷时代,当人均GDP达到5,000~6,000美元时,居民汽车消费将出现高峰。目前,我国有购车能力的人口在5,000万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有七成以上的居民考虑将在今后几年购买汽车。收入的提高提供了汽车消费的基础。随着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变迁,为改善生活品质的适度超前消费深入人心,35岁以下的消费者购买能力较强,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将是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为汽车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享有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2008年出台的《汽车金融管理办法》放宽了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推动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为我国设立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制度基础,为外资进入我国市场打开了大门,意味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从此迈入了多元化、专业化,金融与非金融公司并存竞争的新时代,推动了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在业务范围方面的不断扩大,使得汽车金融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能为我国汽车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
(四)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在经历了多年的起伏之后,从2007年起,汽车金融市场开始回暖。来自中国银监会的消息称,截至2008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达到381,15亿元,首次实现全行业整体扭亏为盈。截至2008年底,我国各金融机构发放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中,汽车金融公司已占比达20%,发展势头良好。虽然目前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但其与汽车厂商关系密切、具有风险专业化控制和管理技术,汽车金融公司将成为汽车金融市场一股强大的力量。
三、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完善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尽管《贷款通则》、《担保法》针对消费信贷有一些介绍,但还没有形成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立法、司法、执法成套的法规。此外,虽然在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渤中增加了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但是受部分法规和政策制约,汽车融资租赁业务难以开展。由于业务受限较多,跨国汽车金融公司在欧美市场成熟的商业模式一直不能在国内复制。
(二)投融资问题依然突出
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成立的相关法规规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亿元人民币,高额的注册资本阻碍了我国国内汽车公司的进入。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主要依靠股东存款、转让汽车贷款和银行借款。股东存款虽然有着很高的可行性,但数额有限,而且主要是短期资金,很难长期有效;我国没有汽车贷款的转让市场,无法进行该渠道的融资;银行贷款的再贷款难度更大。虽然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拓宽了融资渠道,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并且在2009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14号,对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开闸,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汽车金融公司获准发行金融债。目前国内汽车金融公司还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融资:一是接受境外股东及其所在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和境内股东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二是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依靠银行贷款的汽车金融公司,面对高企的资金成本,只能将车贷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存在竞争关系,融资能否畅通也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融资担保过程比较复杂,造成了很多不便。
(三)缺乏完善的信用征信体系
目前我国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标准和体系尚在探索阶段,汽车金融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比较弱。汽车金融公司无法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经济变化情况,对客户、担保人等在
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经济情况的变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对出现的贷款风险不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增加了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一些汽车金融公司主要针对经销商开展信贷业务,致使消费信贷市场未能迅速发展的现状。
四、我国汽车金融发展建议
(一)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法律颁布填补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法律空白。我国汽车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仍然不健全:一方面需要出台一些新法规,填补法规缺失的空白;另一方面对不适应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逐步完善和制定汽车信贷管理办法、抵押登记办法、经营审批管理办法、规范汽车信贷方式等。从有利于促进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和提高监管有效性的角度,从机构准入、业务界定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对汽车金融公司做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定,着重体现监管机构监管理念和规制监管与原则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要求,尽快使汽车信贷市场趋于成熟。
(二)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汽车金融公司在当前利润来源单一的情况下,仅靠贷款利差和有限的中间服务是不足以支撑自己发展的,必须寻求其他的利润来源。国家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尝试扩大业务范围,给予更多的经营自;鼓励和支持各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展多领域的业务合作;可以将尝试将保险资金车金融信贷市场:合理引导国外资金进入汽车金融信贷市场。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吸收存款范围,通过发行债券、票据、抵押融资等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和创新融资渠道,扩大汽车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规模,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利率的浮动范围,多方面增加资金来源。
(三)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在我国建立完善的信用环境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在目前条件下,汽车金融公司不能被动接受现状,应与银行、经销商、加油站等加强合作,实现专业化分工来加快信用购车服务体系的建设。详细说来,就是由汽车金融公司负责建立专业的汽车消费信用评估部门,并对汽车购买者进行信用考察与评估,制定相关的风险防治预案,银行向汽车金融公司发放贷款时,只需要对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管理进行一般的监督即可,经销商主要负责汽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与此同时注重与加油站等合作,共同协助汽车金融公司获得汽车消费者的信息,从而更好的进行风险跟踪管理。
(四)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
商业银行对于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极其重要,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不能离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具体合作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开展:第一,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汽车消费客户群体广泛的优势与商业银行的信用优势相结合,进而提供金融服务;第二,汽车金融公司通过把银行密集的网络优势、充足的资金优势引入到业务开展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汽车金融服务,同时通过自己掌握的客户个人信用信息与银行进行共享,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五)加大业务领域的延伸和创新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受到制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业务服务单一,业务领域过于狭窄导致的。汽车金融公司在做好上文中提到的相关事项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大业务领域的延伸,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只局限在新车市场,在二手车和汽车租赁市场依然有很大的业务空间。我国二手车和汽车租赁的金融服务基本上处于空白,急需相关的汽车金融公司将其业务延伸到该领域,同时二手车和租赁车市场的售后也需要相关的金融服务予以支持。业务领域的创新与延伸是市场的需求更是自身发展的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再祥,汽车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赵玉峰,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及策略思考,市场研究,2007(1)
[3]刘清涛,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比较研究及借鉴,北京汽车,2006
[4]汤清,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汽车消费信贷行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4)
[6]iZn~,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发展与完善的对策,农村金融研究[J],2004(6)
篇6
【关键词】现金清分业务;设备配置;清分质量;清分作业方式;业务发展;建议
一、现金收付业务量及后台清分情况
据统计,我行上半年现金收付业务量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现金收入增幅高于现金付出增幅,净投放量同比下降。其中现金付出总量同比增长12.75%;现金收入总量同比增长18.67%。净投放现金同比降低11.87%。
上半年经过后台清分后对外付出量占现金付出总量的33%,其余均是通过点验钞机清点和人工鉴伪后对外付出。
二、全额清分的详细计划
根据人民银行要求,我行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柜面、自动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回笼券四种不同渠道付出现金实现全额清分制定了差异化的计划,确保2015年底前不同渠道付出现金全部实现全额清分。
1.缴存人行发行库
2013年6月底前地市以上缴存机构实现全额清分,县级及以下缴存机构于2013年年底前实现全额清分。
2.网点
从2014年起至2015年,分二年在银川辖区、地市级二级行和县级行各营业机构配备小型纸币清分机,用于柜面收入现金、自动取款机加钞和存取款一体机收入现金的清分。
3.自动取款机
2013年年底前,集中维护的设备实现全额清分。对于附行式自动取款机,可采用由清分中心集中供钞的方式达到全额清分,考虑到目前多数二级行尚未成立清分中心或集中供钞条件不具备的原因,先由网点通过A级点钞机清点后再加钞,以达到记录冠字号码的目的。待2015年全部网点配备小型清分机后,才能真正实现全额清分的目标。
4.存取款一体机收入的现金
如设备未开通循环功能,必须经过金库集中清分或网点清分机清分;如设备开通循环功能,则必须保证设备达到清分机鉴伪和清分要求。2014年年底前完成。
三、清分设备配置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清分设备配置情况
我行的后台清分中心均已配备了小型纸币清分机。在附行式自助设备较多的网点也尝试性地配备了三口以下的小型纸币清分机。根据人民银行办公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我行计划在2014年和2015年用两年的时间在所有营业机构配备小型纸币清分机,到2015年年底实现全额清分的目标,较人民银行工作要求时间提前一年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从已经配备清分机的机构使用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偏好使用点验钞机清点现金,导致清分机的使用率不高,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主要原因一是清分机操作方法相对点验钞机复杂,工作人员从掌握使用方法到熟练操作阶段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二是在使用中偶尔会造成扯币、夹币的现象,清理较困难;三是清点速度相对较慢,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各种清分作业方式的优劣对比
1.集中清分:即营业机构柜面收入的现金上缴到清分中心进行集中清分。优势是:不仅能够集中资源、清分质量有保障、工作效率高,而且能够减轻前台员工挑剔回笼券的压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客户;缺点是:成立清分整点中心需要有面积适宜、符合安防标准的清分整点场地和人数相当的清分整点人员,同时柜面收入款项需由网点上缴到清分中心,再由清分中心集中清分后再配送到网点,现金流转距离加大、时间变长,必将大大增加银行的调运成本、资金占用成本,操作风险系数也同时增加。
2.网点配备清分机独立清分:优势是:现金周转速度加快,减少资金占用成本和调运成本。缺点是:由于网点数量较多,清分机成本较高,设备购置资金会大幅度增加。就我行现有现金管理模式,此种方式较为合适,加之自助设备尚未全部实现集中维护,网点配备清分机独立清分更为快捷,较集中清分的网点上缴---集中清分---集中配送模式减少了周转环节。
3.驻场式清分业务外包:优势是:降低风险,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前提是要以协议形式明确我行与外包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切实防范外包业务在各操作环节的风险。
4.银行共建清分中心:能够减少环节层次,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但前期的共建方式、操作环节等诸多细节需要人民银行提供指导,各商业银行互商协调,目前的可行性不强。
五、未来现金清分业务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1.实现全额清分是杜绝对外误付假币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商业银行不仅要投入大额资金采购设备,而且后期还需要占用大量人力来操作机具,工作压力会增大。但是为净化货币流通环境,使群众能够使用“放心钱”,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这些投入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2.由于营业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情况,所以即使配备了清分机,也有可能出现清分机实际使用率不高的情况。因此在后期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营业机构对柜面收入现金实现全额清分。
3.商业银行金库或配送中心应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清分中心,将现金集中清分后用于各营业机构对外支付和自助设备加钞,避免前台人员因业务繁忙导致清分环节疏漏情况的发生。
4.允许符合现金处理资质的社会机构进入现金处理环节,实现社会商业化清分。现金处理公司承担了现金处理业务以后, 现金物流及管理更加完整,银行业机构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 外包公司多数可以 24 小时运作,不但会提高钞票处理机具设备的利用率,还为加速现金的周转提供便利,能够有效缓解央行及银行业机构现金处理压力。此种模式实行前提是费用收取要合理,业务交转流程快捷,人民银行要牵头管理并对其现金处理结果予以认可,后期对其业务的指导和管理要到位。
篇7
1 金融物流的概念
金融物流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是指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2 金融物流业务市场兴起的原因
2.1政府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当下政府越来越重视的事情,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及信贷政策无疑也为金融物流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法律环境方面,《合同法》、《担保法》和2007年7月出台的《物权法》中的某些条款都为金融物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法律环境上给金融物流业务增加了保障。金融政策方面,2005年7月银监会颁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2011年,为缓解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题,深化银商合作,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商务部、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支持商圈融资发展的指导意见》。
2.2 中小型企业
一方面,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解决就业、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我国GDP中的60%、就业人口的75%,以及税收的50%都来自于中小企业。因此,国家对其发展及融资的支持是既定的,并且是长期的。另一方面,从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现状来看,其具有活力,不乏人才和市场,不足之处在于自身发展还不成熟,资产规模有限,应对风险能力不足,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资金容易出现紧张局面,融资成为一个难题。因此,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将是长期存在的。
2.3 金融机构
从几大国有银行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看,近年来,其信贷业务比例逐步下降,而动产贸易融资类贷款在业务中占比却在显著上升,尤其在《物权法》颁布后,各大银行都加快了贸易类 “表外融资”的步伐。另外,从一些地方城商行来讲,其自身也希望通过更多的贸易融资获利来上市,其自身利益的驱动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商业银行加入到与金融物流相关行业的合作行列中来。
3 金融物流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瓶颈分析
3.1 金融物流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1.1 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不利于该业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为行业进入门槛低,业务模式可复制性强,越来越多的民营物流企业和监管公司加入,使得目前各监管公司之间监管费率价格竞争已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在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融资企业过分关注费率问题,而各家物流企业没有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做文章,反而形成了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这种现象不利于金融物流业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3.1.2 受外部市场环境经济下行的压力
2011年,受欧美经济疲软、债务危机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冲击,加之国内住房限购政策、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增大、民间高利贷盛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紧缩,部分大宗物资库存有所增加,经营压力增加。特别是11年以来经济下行造成钢材贸易市场产大于求、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能源市场需求萎缩,煤炭市场陷入低迷,这都对金融物流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3.1.3 市场操作不规范
我国还处于金融物流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物流仓储企业鱼龙混杂,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行业竞争激烈,对金融物流业务了解不透彻、审查不细致,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控制;部分融资企业投机取巧,采用重复质押、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手段恶意骗取银行贷款投向高风险行业,破坏了金融物流市场的健康运营;物流企业、银行、借款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相关业务操作混乱且标准不统一,而且缺乏规避和分散风险的转让机制和违约后的处置机制,甚至出现部分参与者或局外人使用暴力手段强行破坏金融物流业务运作机制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以及金融物流参与者不断摸索解决办法,逐步规范市场环境,确保健康稳定发展。
3.1.4 专业人才匮乏
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依托于大批的专业人才,金融物流业务理论的发展需要大批学者和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努力。金融物流作为物流学科前沿性的研究,还有很多理论没有成熟,特别是在我国,关于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比较晚,配套于物流金融的法律制度等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从业人员方面看,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在精通物流、金融和法律,以及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储备上差距很大。
3.2 我国金融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
3.2.1 监管法律关系的界定不清晰
在金融物流业务中,物流企业不仅要面临普通仓储保管人的风险,而且还要承担因未履行妥善监管义务给银行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我国《合同法》规定,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仓储物;储存期问,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仓储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金融物流合同也应遵守此规定,即物流企业应根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承担质押监管风险和责任。但是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对监管法律关系做明确的预设,所以对金融物流业务的开展方造成一些困扰,无据可依,只能通过在具体的合同案例中规定权利义务来达到各方面平衡。在当前金融物流业务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法律依据的缺失将对金融物流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束缚。
篇8
关键词:金融机构;中间业务;金融创新
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金融机构以传统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将不可持续,与此同时,2007年银监会对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提出了指导性目标,要求各银行力争大幅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并加大了考核力度,增强了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约束力,中间业务正逐步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重点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省,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省内实体经济对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一、湖南省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湖南省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已成为金融机构营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2011年全省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0.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1.97%,较2005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2005-2011年年均增幅为36.5%,高出营业收入年均增幅9个百分点。
(一)传统中间业务的稳步快速增长
受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银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及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相关业务量不断扩大,其中中间业务量也随着金融机构客户资源的拓展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成倍增长,2011年湖南省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等传统中间业务交易量较2005年分别增长了近5倍和10倍。在此背景下,全省结算类和银行卡等传统中间业务收入保持年均41.5%的增幅,2011年达到53.3%,占中间业务的比重达57.9%,成为推动中间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大量由信贷资源派生出的中间业务发展速度加快
迫于金融监管部门考核压力和自身业务转型的需求,部分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信贷资产派生类中间业务,如按贷款比例收取财务顾问费、贷款承诺费等,将一部分贷款利息收入直接转化为财务顾问收益,尤其在2011年信贷规模趋紧,银行议价能力提高的背景下,部分银行财务顾问类业务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对省内6家股份制银行调查显示,2011年上述银行财务顾问收入较上年增长幅度超过60%。
(三)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快速膨胀
近年来,银信合作等信贷类资产和票据类资产大规模发展,加之近年通货膨胀加剧、存款利率上限与其他投资渠道受限等因素激发了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快速发展,理财产品的手续费也“水涨船高”,部分商业银行理财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如2011年长沙银行和民生银行长沙分行理财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近4倍和5倍。
二、湖南省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湖南省中间业务近年来保持着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从其收入结构和推动因素来看,仍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将影响到湖南省中间业务收入的可持续发展,预计短期内湖南省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
(一)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且含金量明显不足
目前,国外大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大多高于40%,美国花旗银行中间业务占比甚至达到了80%,而全省大部分金融机构该比例未超过15%,反差明显。与此同时,在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中,创新的成分明显不足。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靠传统业务类的增长来拉动,投资银行、债券融资类新型业务尚未形成可靠稳定的增长源,上述业务收入在2011年中间业务的占比仅为3.2%,这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操作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
商业银行为达到金融监管部门的考核要求,将部分利息收入以财务顾问费用等名义收取,造成了中间业务收入的虚高,同时部分银行在中间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收费不合理等问题。2011年7月三部委关于免除“34+1”项个人服务项目收费的政策执行,以及同时《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对银行的个人和信用卡中间业务增收会带来持续性影响,部分不合理的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将取消,这将极大地压缩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空间。
(三)理财产品业务出现非常规增长
在资产规模增长受限、流动性需求增强时,金融机构将债券、贷款、票据等打包作为配置资产,将其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客户,通过压缩表内资产以获取业务发展空间和流动性支持,并通过发行高收益的短期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冲高存款,以达到监管部门考核要求,上述违规行为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收入,但随着理财产品的进一步规范,银行相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将受到影响。银信合作及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后,理财产品业务规模显著萎缩,2011年4季度省内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大幅减少,同比下降86.2%,而银行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高速增长的态势将不可持续。
三、对策建议
(一)巩固和强化传统中间业务
目前,省内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才刚刚起步,同时其业务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支付结算、银行卡等业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各金融机构中间业务的主导和支撑,因此,各银行要充分利用IT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支付结算渠道和平台建设,创新和完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功能,要以广布的营业网点、固有的客户资源和优质的服务,不断的拓展客户群体,巩固强化传统中间业务,为中间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创新新兴中间业务品种
银行产品是商业银行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与金融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银行产品需求会随社会和科技进步以及实体经济发展而变化。当前,实体经济正加快发展,需要银行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金融脱媒”正积极推进,同样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重组并购、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顾问、银团安排等中间业务,探索和创新开展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类业务,既能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又可以加快推进其业务转型步伐。
(三)有效防控中间业务风险
相对于资产业务,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金融衍生品、投资型理财等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表外业务,同样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准确把握中间业务的相关监管政策,遵循产品创新和市场准入的合规性。一方面要防范操作风险。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内部管理,严密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要注意规范发展,及时对冲风险。任何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都有必要对隐含的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对暴露的风险敞口进行合理计量,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冲可能出现的风险,防止金融领域的风险聚集与扩散。
参考文献:
1.吴丽霞 中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探讨——基于中间业务收入视角 金融理论与实务 2009
2.杨冬花 从盈利结构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程 经济管理 2009
篇9
网络时代金融服务的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提供任何方式(any style)的金融服务。显然,这种要求只能在网络上实现、而且这种服务需求也迫使传统金融业的大规模调整,主要表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运用和依托网络拓展金融业务,而且这种金融业务必须是全方位的、覆盖银行、证券、保险 、理财等各个领域的“大金融”服务。
事实上,网络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网络金融大潮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0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在亚洲的蓬勃发展、不少地区的网络金融业务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如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均表示将推出网上银行服务;渣打银行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网上楼宇按揭、外汇买卖、个人零售和公司融资业务;东亚、永亨银行表示计划分拆电子银行上市;大新银行也打算利用其私人银行安新银行的银行牌照,设立一家独立的电子银行。显然,网上银行服务已经逐步成为银行必须提供的金融服务之一,否则银行就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我国内地的情况看,网络金融的发展已经迅速起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的网上支付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据报道,由中国光大证券和光大集团其它成员共同组建的光大银证数据网络公司将于2000年4月到5月开始内地的网上股票买卖业务。伴随着内地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已经越来越逼近中国金融业。
在传统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要素的构成是有形资产和劳动力,基于其经营的金融产品的同质性、价格易于同一性等方面的原因,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一般都是采取增加规模效益性地增加营业网点、外延式扩大营销渠道的大规模无差异营销策略。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加强,处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代的网络银行的出现已经是时代所趋的必然了。以有形资产和知识资本为资本构成要素,经营无纸化、理念化、数字化的金融产品,突破了传统条件下的时空限制,实际上,不知不觉,我们早已置身于网络银行之中,早已从电子货币和网络服务中体会到“无需等待,无需远行”的快捷了。
目录
网络银行的产生背景
遭遇网络时代
全球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网络银行概述
网络银行的基本特征
网络银行的主要业务
网络经济时代的金融游戏新规则
网络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的存在
篇10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经济转型升级;金融业;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江苏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在长江经济带的辐射下经济快速增长。但在新一轮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的发展也显露出很多的问题,虽然在经济转型中金融发展已经作为主要的支撑力量,但仍旧面临着较多的约束问题,如金融产业中的品牌缺少知名度、金融人才缺乏等,这些约束问题严重制约着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和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此,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解析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从而构建出全面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江苏省经济发展与金融现状分析
(一)江苏省金融总体发展现状
江苏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二级中心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显著带动力的战略增长极的城市之一,分布在长江经济带的下游,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长江经济带的金融总体发展现状,选择长江经济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和江苏进行分析和描述。2015年江苏的GDP为69836.3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二,人均GDP为78348元。湖南GDP为25793.9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人均GDP为36780元,约为江苏的二分之一。在银行业资产总额方面,湖南为34000亿元,江苏为108928亿元,约为江苏的34%。江苏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56902亿元,而湖南的只有46902亿元,在人均方面湖南只有77659元,而江苏则达到198278元。在证券市场上,到2015年年底,在江苏设置总部的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分别为8家和15家,境内上市公司为238家。而湖南的证券公司有3家,期货公司有4家,到2015年年底,境内上市公司为75家。在保险市场方面,江苏省到2015年年底,保险费用收入为1446.9亿元,保险密度人均为18967.3元,湖南到2015年年底,保险费用收入只有508亿元,保险密度人均为7631.2元。在江苏省设置保险公司总部的有5家,在湖南的只有2家。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江苏与湖南相关金融数据统计表
分类 江苏 湖南
GDP(亿元) 69836.3 25793.9
人均GDP(元) 78348 36780
银行资产总额(亿元) 108928 34000
存贷余额(亿元) 156902 46902
人均存贷余额(元) 198278 77659
境内上市公司数(家) 238 75
保险费收入(亿元) 1446.9 508
保险密度(元/人) 18967.3 7631.2
证券公司总部(家) 8 3
期货公司总部(家) 15 4
保险公司总部(家) 5 2
数据来源:2015年各省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整理而来。
(二)江苏省新兴产业与服务业发展现状
1.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江苏省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以及生物技术等工业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5年的1-6月,江苏省工业新兴产业投资完成95亿元,增长25.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2.5%,占工业总投资的55%,与去年同期投资增长3.1%。其次,民间新兴产业投资所占比重较大。2015年1-6月份,江苏省民间新兴产业投资完成89亿元,增长45.3%,占新兴产业投资的78%,比去年同期增长6.7%。最后新兴产业企业的投资意向不断增加。2015年6月,国家统计局对江苏省105年企业的投资意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45家企业来年会加大行业的投入,占56%,超过20%的企业会在本行业其他领域进行投资,占34%,其中超过90%以上的企业当前已经具备投资要素和建设条件。
2.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首先,总量再上新的台阶。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整体上发展趋于稳定的状态,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79.9亿元,比去年一年相比增长21.%,三产增速在长江经济带省市中占据第二。其次,服务业税收呈现稳步的增长态势。服务业的税收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源泉。随着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税收保持稳步的增长调试。在2015年全省服务业税收在、长江经济带地区占据着第一位。
(三)江苏省金融业发展现状
1.金融业态丰富,总量呈现持续的增长态
2015年,江苏省新增的各类企业中金融机构有457家,,其中新增银行机构100多家,新增保险公司150多家,新增备案投资创业企业达到120多家,新增担保公司达到50多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00多家。2015年以来全省金融资产总量超过60000亿元,同比增长35%。
2.银行体系结构完善,存贷总量省内领先
从总体上看,截止到2015年年底,江苏省全省新增银行的数量一共12加,形成了包括城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等多种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银行体系。2015年江苏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689.6亿元,新增658.6亿元;个人贷款余额为983.6亿元,同比增长16.6%。2015年全省银行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为9862.3亿元,同比增长63.2%。
3.金融创新纵深发展,金融环境不断优化
一方面江苏省在金融体系创新中不断创新服务项目,金融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科技金融方面,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城乡一体化金融发展脚步不断增速,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另一方面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形成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为科技创新构建金融平台,建立了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提高了科技研发的力度,并且逐渐提升金融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二、金融业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金融缺少综合的竞争力。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发展和成熟,地方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优势还未凸显出来。同时金融缺乏创新体制和创新服务特色。主要表现在金融的投资方面,吸引的资金数量十分有限,且金融的投资体系难以达成长效的机制。其次缺乏金融方面的高端人才。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金融业的从业人数只有不到5%的比例,在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中缺少区域的辐射作用。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才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员的缺失和具有一定技能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成为当前制约金融带动经济发展转型的主要问题之一。最后新的金融业态发展还不稳定。新的金融业态处于一种创新的发展态势,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未被开发出来。长江经济带中如江苏、上海等城市金融机构的区域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一些新的金融业态在市场中缺少竞争力。
(二)经济转型的金融约束
首先是资金瓶颈的约束。在新一轮的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一些企业如江苏省产权交易的平台还不完善,一些企业在发展中缺少长远的目标,因此在需要企业的发展中都依赖于国外的一些技术,进而降低了自身的创新水平。其次,商业银行的贷款动力不足。商业银行的贷款中要求未来还款的稳定性和未来风险的控制性与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银行接受贷款只能自己承担风险,因此这会抑制银行的贷款。最后企业融资的抵押条件和担保条件存在约束。在长江经济带中由于中心级城市较多,且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较多,因此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金融资源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资源较少,这也成为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三、金融业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投融资模式,破解融资瓶颈
首先要创新信贷模式融资,增强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建立起与投融资体系相互保障的补偿机制和约束机制,推行债偿准备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发展银团贷款,提高银团贷款在信贷融资中的比例,进一步扩大企业的信用规模。对银团贷款市场进行规范和约束,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在融资授信方面要实施灵活的方式,整合多种信贷的种类和投资项目,优化对重点项目的审核和评定。其次,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将政府支出一部分的责任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移到市场中,建立市场与政府相互协作的机制,通过长期持有和经营,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使得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利益,加快民间资本的流动。最后强化信贷投融资的功能。在政府的指导下优化银行的信贷结构,重点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提高信贷的支持力度,支持一些优秀的中小型企业努力拓展市场,提高信贷品牌的创新。
(二)树立地方金融品牌,增强地方金融竞争力
首先要为当前的金融投资集团搭建完善的金融平台体系,进一步做大金融企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提高净资产的投资效益,优创服务品质和品牌,通过创新投资和融资的模式,将金融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扩大,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打造成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其次,做活股权的投资。努力建造国内基金的聚集地,金融人才的聚集地,创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创投产业体系,构建完整的股权产业链,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实现资本、项目和人才三者之间的有效对接。最后做实小额的贷款公司。在中小型企业数量庞大的背景下,要为这些中小型的企业提供小额的的贷款支持,增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潜力,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从而进一步的稳定金融的业态,降低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风险。
(三)集中力量建设新型金融机构的集聚地
首先要借助新一轮发展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开展大型的金融招商活动,在区域内设立各类的商业银行,加强外资银行区域总部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资本在市场中的开放程度,重点培育一些具有实力的金融服务企业。努力引导好保险机构分支布局,扩大区域范围内保险的覆盖面积。其次,加快发展新型的金融业态。注重培养企业的创新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发展优势,推进金融企业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合作效应引进新型的金融机构,实现现有金融机构的跨越性发展。其次进一步优化金融企业的布局。要按照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区域规划,实现经济带内金融发展的一体化。利用长江经济带的竞争优势,逐步转变金融业发展的思路,迎接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新的挑战,全力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集群效应,引导各类的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到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规划项目中,提升整体的发展实力。最后,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的环境。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积极引进高端的金融人才,同时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各类具有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选拔优秀的金融人才,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四、结语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要想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重点在于发挥金融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的模式,实现整个区域内的合作互利,发挥金融的融资和服务优势,促进区域内的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佳,张文明.内生型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2015,(2):34-40.
[2]曾光.江西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定位与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15,(6):17-21.
[3]刘毅,周成虎,王传胜等.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45-1355.
[4]张绍良,张燕,张黎明等.找准市场力量和政府干预平衡点,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J].中国发展,2015,15(1):38-4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