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教育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教育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教育价值

篇1

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社会带来极大地进步,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足了。但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滋生了一些腐败分子、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让学生耳闻目睹,确让学校的德育教育有些尴尬。如当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等内容进行教育时,学生只知道一些官员贪污和腐化的存在;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学生只知道分配不公、就业困难等问题,个人理想都难以实现,怎谈得上共同理想。在这现实社会问题面前,我们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的无助。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学生,如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从而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社会问题。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状况带来的挑战,要求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近年来,随着中职校入学门槛的降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中存在部分“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轻者只是没有学习愿望。没有个人目标和理想;较严重者表现养成习惯差,没有组织纪律性,没有公德心,没有行为规范;再严重表现为破坏公物,打架斗殴,扰乱教学秩序等。这些“问题学生”的存在确实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学校德育工作者,除用常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外,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理想目标,教育学生知耻明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学会做人。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中职德育教育内容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层次。

2.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中职生作为社会公民,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必须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也是我们培养合格人才的底线。因此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引导教育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知荣明耻。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教育这是第二层面的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我们要以这两种精神为主旋律,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悲壮的历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能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是第三层面的教育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职生是否有这个共同理想,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素质,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实现。中职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时中职德育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要引导教育学生自觉认同这个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

2.4指导思想的教育这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当今世界各种思潮却在想法设法在我们青年学生中进行传播和渗透。如果我们不用思想占领学校的思想工作阵地,各种非思想甚至反思想就有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用思想引领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措施

中职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具体可运用以下方面的结合。

3.1德育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

中职校德育课是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目前中职校的德育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可以融合在这些课程中。如在《哲学与人生》中可进行思想教育;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课程中可进行理想信念、民主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德育课教师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合在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使德育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德育课时的限制,德育课程无法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所以我们要另开途径,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对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我们可开设以中国历史及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为主题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多年辉煌的历史,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采取专题讲座形式解决德育课课时少,内容不全的矛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又一大途径。

3.2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些途径都是通过理论教育的形式实现的。通过这些理论教育,学生掌握了体系内容的理论常识,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势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理论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是进行理论教育,学生获得的仅是抽象的知识,不能理解和消化,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优良品格,外化为道德行动。为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革命历史纪念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布置学生利用假期到农村、街道、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总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好把理论教育获得的知识内化优良品格,外化为道德行动。

3.3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的结合

传统的德育教育通常以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的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会学生知荣明耻,学会做人。这些以传统方式而开展的德育教育,在中职校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较好的德育效果,同时也适用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在新的德育环境下,面对新的德育内容,我们不仅要用好的传统教育方式,还要拓展适合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方式。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这个途径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德育新阵地;采用张贴标语,出好墙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营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开展各种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接受教育。只有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做好教育工作。

3.4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篇2

【关键词】教育政策 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

众所周知,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政策与一般公共政策有所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育政策的特点与特殊性

(一)教育政策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益性。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公共政策系统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教育政策也必须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隶属于第三产业,属于公共领域

教育作为公共政策领域,承担着很多的社会功能、社会目标与社会任务,不能成为一个盈利性的机构,也不能以盈利作为第一目的,更不能用企业盈利的标准来衡量的,公平才是第一位的。

(三)教育政策的特殊性

教育政策的特殊性主要是指教育政策活动的特殊性和教育政策利益分配的特殊性。教育政策活动的特殊性就是指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教育利益分配的特殊性主要指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是无偿的和非营利的。

二、目前,在现行的教育政策之下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

现行的教育政策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又会转化为教育过程不平等。而教育这种不平等使城乡差距、社会阶层差距在“人”这个本质因素上被拉大了,在社会发展的源头上制造了不平等,这将从另一方面消损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一)贫富差距拉大

现行的教育政策使得贫穷家庭的子女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望尘莫及,更不用说能通过教育来谋求出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只能使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使贫富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而贫富差距过大就会使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因为穷人在不能通过教育这种正当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时,他们就会采取不正当地甚至极端地手段去获取社会财富。

(二)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

多年来,教育政策采取的“效率优先”资源配置模式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极不均衡。表面上看,这种教育政策,倡导了竞争精神,与时代要求相符,但是,这却加剧了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重点学校、名牌学校就会被高收入阶层子女所占据,广大农民以及弱势群体的子女将被迫就读差的学校或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甚至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使考生在分数面前丧失平等,很多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子女主要选择就读农、林、军事、教育等收费较低的专业和学科。

(三)引发“择校热”

目前,由于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经费、有经验的教师、教育设施等等)的不合理分配和倾斜,加之许多地方仍在注重“突出重点”、“打造名牌”和“创建重点学校”, 因此,不断拉大的学校差距引发了全国各地的“择校热潮”,例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名校,竟然不惜代价在名校附近买房子;有些家长到处找关系走后门花重金只是为了孩子能上重点。这些“择校热”的现象极大地加重了家长们的教育支出负担,而一些无力花钱送孩子进名校的家长就只能就读教育资源贫乏的学校,这样的“择校热”在无形中也拉大了社会阶层的差距。

(四)城乡教育差距大

近年来,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渐向城市倾斜、向重点学校倾斜,农村和边远地区却很少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因此,越是国家重点学校和城市中的重点学校,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越集中;而在教育投入少的学校里,有关系或有能力的教师都会逐渐涌向教育投入多的学校,从而导致教育资源少的学校,其优质的教师资源也逐渐减少,因此越是差的学校就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

三、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核心的必要性

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和平等的入学机会,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而教育公平为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调控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一)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

教育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改变社会角色的最好途径,通过公平的教育可以使社会阶层产生合理的流动,使贫穷落后的人民有机会走进上层社会,减少社会矛盾,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

(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公益性的特点应把教育公平放在教育政策的首位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不能完全商品化或市场化,教育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是任何商品都不能比拟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三)教育政策应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主体

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应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把减小教育差距、增进教育公平作为政策目标,在教育政策安排上保护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公民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最大有条件地扩大和促进教育公平。

(四)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仍然是稀缺的公共资源

尽管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教育的变化是巨大的,成绩是斐然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每一个想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要尽量维持教育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四、制定以公平为导向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现行的教育政策已经使一部分人丧失了教育利益或在教育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而这种现有的教育不公可能会加剧并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因此,制定以教育公平为价值导向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势在必行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公平的教育投入分配政策

公平的教育投入分配政策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向名校、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倾斜的不公平的资源分配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资源贫乏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从教育资源分配的源头上而缩小学校的差距。

(二)制定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

在制定教育评估体系中,不仅应考虑教育数量、教育速度、教育规模和教育结构等这些基本的教育评估指标,更应该把将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机会均等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在对各个学校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差距,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指标,对经济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学校评估指标适当放宽,着重教育发展,兼顾公平,这才是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教育评估标准。

(三)建立公平的教育监测制度

首先对全国各地的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相关教育信息系统。通过对教育信息数据的合理分析,找出各地教育的差距和不均衡发展的因素,在些基础上,建立反映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促使不均衡发展地区的学校及时准确地找出差距,逐步向发发达地区的学校靠拢,最后促使各地区学校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教育能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社会秩序,即通过教育能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使社会的财富达到某种均衡,减少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有效地维持了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教育的不公平会对社会和人民群众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状,应该把教育政策作为调控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赵海利.《高等教育公共政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62.

[2]郝克明.《跨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2).

[3]余秀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与现实》[J].高教研究与探索(哲社版),1999,(3).

[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15.

[5]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0.

[6]萧宗六.《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N].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1).

[7][美]伊根·古巴.《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的影响》[J].教育领导出版社,1984,(10).

[8]张新平.《简论教育政策的本质、特点及功能》[J].江西教育科研,1999,(1).

[9]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7-18).

[10]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

[1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5.

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既有精神层面上的指导意义,又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可行性.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统一了思想,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地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一、共圆中国梦:明确教师的价值追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每一个春秋的执教,都是教师个人将自己的力量,汇入实现“中国梦”的大海的过程。

部分教师的正确价值观缺失。部分教师过分地看重个人的利益,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神圣事业,以至急功近利,轻奉献、重索取,敬业精神弱化,责任意识淡化,少数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做有偿家教、开培训班、兼职社会培训机构等;部分教师心胸不开阔,处处计较个人得失,自己有困难或遇到难解的问题,就记恨于学校,记恨于同事甚至学校领导,心理很不平衡,总觉得自己吃亏,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极不负责;个别教师不遵守校纪、校规,混迹于社会,与社会闲杂人员亲近、火热,交往甚密,经常打麻将,或发牢骚,散布“马路消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形象。

教师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由残缺走向完美。教育之梦任重而道远,待到我们的教育梦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教育腾飞之时。农民耕耘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果实;而教师耕耘则用的是心血,收获的是人才。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一生奉献爱,尤其是对特殊的学生,要爱中求理解,爱中求信任.爱中求进取,爱中求转变。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人生是清淡的,但教师肩上的使命却是神圣的。若每一位教师都甘于平凡,立足三尺讲台;若每一位教师都无怨无悔、奉献自己:若每一位教师都用爱去浇灌祖国的花朵,那么每一位教师都会美丽、风采。平凡教师梦的实现.一定是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助推器。

二、张扬正能量:塑造教师时代形象

正能量原是天文学的术语,后多被引申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追求、促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与人交流时,若言行中传递的信息能给人以希望,激发人的动力,这就是“正能量”。反之,就是“负能量”。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正能量,反映的是教师行为中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体现的是教师整体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部分教师的劳动纪律观念有所松懈。学校多年来实行“弹性的签到坐班制”,要求教职员工按时签到上下班,并坐班守岗;教师确实因特殊情况,比如孩子年幼,需接送上学和放学、家中有特殊的实际困难等,可以延迟签到或提早离校;上午最后一节无课的教师,可以在上课的铃声响过之后,离校处理自己的事务;确实有事需处理的,教师可以在签到后向年级总指导临时请假离校。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发挥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育环境的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学校的发展。

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传递正能量。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正能量,并且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植学生的正能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传递正能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更新与充实,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多年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开展正面的师德师风教育,向教师传递正能量,坚定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每学期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学习党的十会议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法治热点面对面》《改革热点面对面》、“党的八项规定”等时政性理论,观看《雷锋》《焦裕禄》及其他弘扬奉献精神的影片,开展教师论坛,让一些先进教师现身说法,还组织教师参加“道德讲堂”等活动:二是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每季度评选“身边的好榜样”等活动,弘扬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三是通过校内网的“最新信息栏”,以及学校外网的“园丁风采”、“校园新闻”、“德育之窗”等栏目,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四是对待教师工作的问题,或个别教师,学校是按制度办事(依法治校),让教师清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制度不只是对人的束缚,更是对人的保护。

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坚持为人师表,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一位富有人格魅力、为学生膜拜并效仿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注重修身立德、充满为人师表使命感的教师。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三、忠诚于教育:增加教师生命长度

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书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有位名人说过,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显得简单、粗暴。有的教师依据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等方面,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和“不太守规矩”的学生,不给予关心和爱护,采取冷漠、辱骂、惩罚、讥讽等手段;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出现偏袒行为。若这样做,势必会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反感,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扭曲,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消失的创伤。近年来,有的学校教师出现一些浮躁现象:因学生出现一点违纪的事情,个别班主任就以偏概全,甚至在学生面前爆粗口,引起班级学生的强烈反感,最终工作无法开展:个别老师唯学生分数论,常揪住一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做文章,以惩罚代替思想教育;一些教师唯教学业务量化分数论,只要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比同级同科教师差,就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用高压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结果是暂时提高了分数,却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忠诚于教育,生命才富有意义。忠诚于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行业就像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要求,明确地提出做好老师的四个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同时强调指出,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四、执着地追求:做一个幸福的师者

理想信念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

部分教师思想守旧,业务松懈。有少数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教学缺乏创新,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穿新鞋,走老路”,不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危机意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学校推行“研学助教”课堂教学改革,一些教师不是做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和执行者,而是冷言热讽谈改革、敷衍了事做工作;学校年度的教师业务考试,个别老师总借机请假或缺考;一些教师评上高级职称之后,对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布置的各类活动,不是阻挠就是推诿,对所有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理想信念是教师守望幸福的明灯。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近些年来,学校通过系列活动,搭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广阔平台,不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一是发挥领导班子的统领作用,牢固确立质量意识,依法依规治校,全面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是积极实施“引进来”策略,邀请专家团队和省内名师,指导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三是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外出洋思中学、衡水中学,以及省内外其他名校,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并认真整合资源,充分结合实际,掀起课堂教学改革浪潮;四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多渠道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比如每学期都开展2―3次全校性重大时政学习讲座、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年会及相关专题讲座、教研专题讲座,从校本教研角度丰富和充实教师的理论和业务素养;五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夯实教师的业务素质:六是每年举行教职工文体活动,分年级和部门,男女教职工同组参与,在活动中增进教职员工之间的感情,有效地培植教师的协作与团队精神。

高端品读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目标,更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引。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主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准确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讲求实际,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个人权利,不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人权利的内涵。凡是自己不能获得利益或者不能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事,就不愿意干,凡事都先主张权利,却极力回避责任义务,不愿承担责任或者是推卸责任。

2.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占上风

不少中职学生理想价值取向基本趋近于无,真正为社会利益、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淡泊。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找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主要看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松与否,这往往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取向也逐步弱化,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有危害的事往往也去做,而不是判断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3.价值观念盲从、模糊

价值认知摇摆不定,今天了解日本的价值文化,认为要学日本,明天认识了美国的价值文化,又认定要学习美国,社会上流行韩国思潮就一窝蜂地认定韩国的价值观念是最好的。没有稳定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观需要引导和培育。

二、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对学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且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不允许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引导宣传他们做的,反而不信任。所以,对中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2.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良好的校风、学风,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也是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基础且有力牵引,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观和道德相互联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所倡导的,而和道德相背离的价值观,为人类所不容许,要受到人类社会的谴责和限制。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建立在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有力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3.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借助于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优势地位,利用网络上的种种便利倾销其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西方价值观中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但西方价值观念中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甚至是糟粕的东西,这些误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长。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的正确引领下,才能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各项事业朝着符合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前进。

三、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德育课堂始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不露痕迹,不生搬硬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可信、可接受,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职中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强,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心信念,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任何价值观念最终都将表现为人的活动行为,将价值观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从小事着手,树立明确的价值标准,长此以往,养成良好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实现知行统一。

4.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全社会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局面下,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的作用,要求家长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展现积极向上的言行给学生,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与社区、政府配合,积极参加社区、政府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5.创先争优,树立榜样,激励青年学生健康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创设人人争先的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树为典型,这样的榜样来自学生身边,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向明,李清泉,李景治.十精神解读,2012(11).

篇5

专题主持人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改革、价值教育等,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途径、方法创新研究”等项目,出版《教育学的文化性格》(1999)、《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2001)、《公共教育学》(主编,2007)、《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2007)、《教育哲学》(2008)等学术专著和教材,发表研究论文130多篇。

党的十凝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期也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部、北京市等先后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让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蔚然成风,方兴未艾。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要在如何“融入”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及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组从北京市近百所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地调研发现的案例中选择出来的,现以专题形式予以发表,旨在展现一线中小学在结合区情、校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丰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多元途径与方法,如义务支教、经典传承、同伴引领、家校联动、红色游学、班级管理、课堂渗透、舞台体验、榜样示范等,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在这些文章中,《关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则是对入校调研过程中校长和教师普遍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应,希望能够起到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坚定信念、促进行动的作用。

篇6

心理认知是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情感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只有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培养他们强烈的情感意识,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过程中的实效性和积极性。本文浅析了心理认知情感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认知情感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知;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对于加强人文关怀,进行心理疏导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应然”和“实然”达到统一。

1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

心理认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它是人类行为中最基础的心理机制,其基本准则是强调知识的作用,心理认知的基本准则包括,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去看待事物,学会理智处事。具有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就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怎样的行为。心理认同是个体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规范和情感认同上达成一致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逐渐达成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思想,使得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倾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人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高兴和欢快、气愤和憎恶、喜爱和崇拜等,这些都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要想达到这三者的情感程度,则离不开教育。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概念相对应的,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灵魂则是“情感”。情感教育的过程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育内容,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通过进行某些教育活动,引导和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新的积极变化,使其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并形成高尚的情感品质。学校教育是培养和形成人格的重要领地,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更应该注重学习时有什么样的体验与感受。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

2.1认知上的浅薄性和功利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接受知识、思考问题并转换思维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变动性和可塑性,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但判断事物和辨别是非,尤其是遇事冷静思考的能力差。如今的大学生,是在时代转型和多元文化交织的大时代背景下长大的一代新人,他们由于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全面的理解,再加上学校到学校的过渡,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对具体事物的理性认知和思考,从而导致一些青年群体对国家出现意识上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基础日益丰厚的今天,很多人向利益看齐,忽视了身边的善与美,丢掉了自己的道德和尊严,去换取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利益和权力。如为了得到奖学金和自己出国的机会,做表面的东西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功利性则会很明显,对自己直接有利的知识突击训练,对威胁不到自己的考试则抱着糊弄过去的心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与其要求的价值观方向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2.2过程中的渲染性和多变性

理性的心理认知和感性的情感体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这一体系在认知上没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稳定性不够,大学生情感丰富,对一些事物容易动情,思想上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易产生冲动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是高尚的人格标准,大学生应该具有浓厚的情感,但是在实际的认知上由于环境和自身心理活动特征的各异,表现出了多变性和不稳定性。这一系列的变动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过程中的难度。

2.3体验机制知和行的矛盾性

人作为一个独特社会人,经常表现出知和行的不一致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这种知和行的不一致性经常暴露出来。由于社会的发展,掌握的理论知识经常与实际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脱节,在成长中,学校教育占主导,而家庭教育却跟不上,有的甚至忽略这一教育,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多地倾向于课本和课堂,实践的感悟就相对欠缺,这些联系的错位,使得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中出现知和行的不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有很高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现象,小月月事件,老人跌倒事件,不让座挨打事件……这就是学生两面人格形成的一个导火线。有些学生有极强的爱国志向但缺乏行动,对于治国之道侃侃而谈,但却在网吧消磨应该奋斗的光阴;有些学生看到好人做好事被讹,就对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产生怀疑,这种知和行的矛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及时调和,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心理认知情感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3.1开展学术性的理论研究,加强心理认知教育

首先,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高校这一学术性研究的平台,充分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性的研究,对于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措施,扩展其外延。大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群体,还是思考问题的群体,重视其认知和认同这一主体地位,聘请在这一方面有很大成就的著名学者做学术上的报告,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对于自己接受的知识多研究多思考,使其自觉的抵制错误观念。注重思想政治的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要求严格,制订理论化、系统化、现实化的内容来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通俗化的讲解,生活化的理解,则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承担的任务,以理服人,才能加强认知的教育性和深刻性。其次,关注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将心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将德与智完美地结合起来,逐渐构成其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框架,形成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情感认同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威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是否接受这种教育,愿不愿意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完善,努力学习和深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使学生在心中由衷地佩服这位老师,,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情感上的交流选择到理性上的接受,这不仅达到情感上的认同,还深入到理性的认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不仅是德高望重的老师,还有社会这一大导师的感染与教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呈现的榜样例子很多,而且这些榜样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历程,从孝道到治理国家,这些在理论上,给予我们更多的心理认知,但是他们的不足则表现在太理想化,使人望而止步。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想对其进行榜样的教育,可以从身边的学长学姐为榜样做起,这样可以使得榜样接地气化、生活化和大众化。通过在校报上刊登先进人物和优秀干部,这样可以在大学生中产生较强的感召力,激励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让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加以强化和发扬。

3.3结合实际,提升大学生需要驱动力

大学生的心理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的价值取向。人在追求不合理需要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就业、人际交往、感情等具体问题引发的心理不平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这种心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愉悦。在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教程,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积极面对生活,正确对待感情,勇敢的挑战困难,将心理的认知转化为一种行为。现在的大学生自身的压力很大,毕业面对的是毕业论文和工作两大困难,连续的挫折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如何去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呢,其一,引导,引导是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引导,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寻找希望。其二,培训。比如研究生的课程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书籍,但从这几年的就业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偏向于经验性,所以,应该给他们相应的时间去讲课,锻炼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这样学生也就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

3.4进行情景设计和情感体验,加强实效性

情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校的宣传部和电视台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一主题,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镜头的设计使其表现出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将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及公共生活设计成一个场景,通过表演来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情感体验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对于情感体验则有很多的方式,首先是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理性的实践和体验,通过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去了解党的政策,了解社区民意,了解基层社会的文化,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勤工俭学等,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勤俭节约的美德。情感体验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论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麦燕 单位:宁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梅.情感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篇7

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实现德育目标、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时期的“三个倡导”,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扩大和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院校学生指明了具体、可行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对价值认同机制的审视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同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表现为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为其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互动能力及与其相应的道德意识形成与发展而付出意志努力的结果,是价值主体行为的内在驱动,也是其行为的价值导向。个体价值观培养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有效的价值认同机制。价值认同机制的建立一般要经历盲目认同、审视认同、被动认同、自觉认同等阶段,最后将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主体的意识和行为。价值认同不仅涉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还包括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显示,也是一主体对另一主体认可与否的反映。

1.盲目认同阶段

盲目认同主要指价值主体在没有完全认知或完全没有认知外部价值观念,也没有理性把握其他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的情况下,仅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根据自我潜意识盲目地接受外部的价值标准。由于此阶段价值主体的认知水平较低,其价值选择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外发性,因此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很不稳定。

2.审视认同阶段

当价值主体面临价值选择或碰到价值冲突时,自然会进入对价值的审视、辨别、判断阶段。审视就是价值主体依据自身原有经验对不同价值观念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这一过程不仅受价值主体“前价值认知水平”的影响,还受情境、环境的影响。而且,现实生活中价值主体对自我价值取向的思考往往比较感性,审视阶段的价值选择具有明显的短时效应。

3.被动认同阶段

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必然折射到其价值行为上,同理,价值主体的价值行为也会反映其价值取向。被动认同就是价值主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压力”,被动放弃原来的价值取向或被迫接受新的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被动认同的价值取向不断与主体原有的价值体系产生冲突,在冲突中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受到限制或放大,从而得以强化。同时,长期的被动强化会固化价值主体的思维,因此被动认同往往不被察觉或显得主体“无能为力”。

4.自觉认同阶段

自觉认同是指价值主体经过价值选择或面对外部的环境“压力”,对主体的信仰产生经验固化,最终把价值信仰落实到主体行为上。一方面,自觉认同具有迁移效应,会影响价值主体其他附属价值取向的确立;另一方面,价值自觉认同是深层价值确认。价值主体通过对价值本身清晰的理性认识,改善原有的价值体系,从而主动接受新的价值观。

三、以价值认同为基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基数大、群体影响力大,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代表着未来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搞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1.加强理论教育,矫正学生的盲从认同

人们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利益、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近似的价值观。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评价。 确立价值取向的过程就是达成思想共识的过程,而思想认识基于理论认知,所以理论认知是价值观确立的源头。长期以来,由于受“分数导向”的困扰,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核心价值的终极关怀。学校德育不仅缺乏实践体验,其理论体系的认知教育也远远落后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价值的迷失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加强理论认知教育,能有效克服高职院校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的盲从认同现象。首先,加强国内政策、国际形势教育,构建科学的价值体系。当前国内政策、国际形势是最大的外部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国内政策和国际形势教育,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在全局层面深层次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国情,是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加强理论体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其在价值选择时更加理性,不断实现个人正确的价值追求。再次,加强认知心理、价值信仰教育。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受价值主体主观心理的影响。改善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培育其理想、信念,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评价取向的成熟定型,帮助学生克服在价值观上的盲目认同现象。

2.加强冲突鉴别,形成学生的审视认同

价值主体的价值选择受主观内在因素和客观外在因素影响,而主观选择起决定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认知是当代年轻人对价值取向“自我性”及“自我独立性”的彰显。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价值鉴别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搞好理论知识传授,更要将教育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革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利用价值冲突情境,培育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价值选择是价值主体内心价值冲突的结果和表现,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来源于对价值的认识,而且要依靠价值主体的坚定信念。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毅力、信念等心理素质训练,目的就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二是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方法论的教育。重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价值评价方法,发挥方法论在价值冲突中的指导作用,从而使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航向。三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自我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将价值转换置于学生的价值审视范围内,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

3.加强熏陶体验,提升学生的被动认同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其体现出的文化、精神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加强熏陶体验,就是通过整洁的校园、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活跃的社团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展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用“大学精神”完善学生的价值认同。一是搞好校园环境建设。要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融入文化感染元素,让每一扇窗、每一堵墙都时时散发出文明的气息,提升学生的价值取向品味。二是加强校园虚拟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定严谨、完善的制度,发挥制度的育人功能;通过吸纳学生参与制度的人性化设计和制定,彰显制度的人本属性;通过构建和谐的网络空间,倡导网络道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阵地。三是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榜样参照。实践证明,无论是价值认同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同伴的肯定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有效果,同伴的示范效果常常比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大。要通过榜样力量的折射,给学生造成一种“同伴价值压力”。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和奖励机制,通过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4.加强内化实践,实现学生的自觉认同

价值观是以价值主体的行为表现为存在依据的。“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空洞的纲领”,价值观的形成基于价值的主体内化。价值认同是一个从价值教化向价值内化的演变过程。实践是促使“知”与“行”统一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融合。任何价值观的培养都不在价值观本身,而在于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构建符合学生价值体系的“生活实习场”,把价值内化实践置于重要地位。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科学的实践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加对强学生生活实践中的行为引导。通过实践总结、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青年,肩负着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巩固祖国边防疆土及增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优秀学子迈进高校大门时,民族之间历史、地理及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凸显出来,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繁荣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适时调整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曾说过:“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普遍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分阶段、分年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等为契机渐进式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力求为大学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将他们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一、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曾说:“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表明了对某种事物或思想的认同培养是可行的观点。高校是塑造青年英才、培育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度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重大。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学习能力,从个人的行为做起,从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开始,积极推进全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助推实现我们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思考和甄别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科技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着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障碍重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润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把握他们的心态形成、变化及发展规律,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社会文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注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文化底蕴、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价值内核,引导学生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献身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有利于他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专业学习与实践活动,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贴近思想为原则

当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样,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一定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这些大学生大都来自于生活较落后、信息不通畅、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聚居生活,受到本民族习惯、文化,特别是信仰的深刻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深深烙下本民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的印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二)以贴近实际为原则

高校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又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理解他们的内在感受,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统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抵制各类非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致认同和遵循的政治信仰。

(三)以贴近民族为原则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每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特点的充分体现,这些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符号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尊重他们所独有的民族特点和思维习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能够兼顾本民族的优良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民族理论、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强化学生“大家庭、大团结”理念,教育学生树立“大中华”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包容共进。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新生来自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特点,将民族团结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课,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及党课等,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族文化,让汉族学生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组织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庆祝,以联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共同理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民族教育的任务之一。高校应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民族精神、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梦”“青”“成才梦”等,组织学校、学院、年级、班级进行“四级”大讨论,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谈理想,畅谈“中国梦”,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三)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机制

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畅通的信息渠道有助于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学校通过建立思想动态信息员、学生公寓巡查员、网络动态监控员等学生信息反馈队伍,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与团队意识强、立场坚定、思维敏捷的学生担任信息员,通过日常信息反馈交流,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心理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步入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随之开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与普查的工作,重点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测量数据加以分析与研判,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辅导员或班主任,适时开展追踪教育。此外,学校通过组织心理协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阳光形象大使”“心理剧”“心理运动会”及“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通过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能够积极正确地对待,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4]张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篇9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根本诉求。由于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新的特点,新时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教育十分必要,也成为面临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应然,将二者有效嫁接和融合,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与管理。在新时期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引领师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趋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设定的国家目标、社会目标及个人目标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表明的是对三个层次应遵循及持之以恒进取的方向,在价值认知上有着明确而精准的导向。在现代教育的新时期,学校教育与管理主要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环境教育等要素。对教育学生坚定学生基本的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仰,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正确认识和良好心态以及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常规教育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基本的价值需求为起点,以价值传递为过程,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育范畴划定了边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确切的价值依据和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内容的一致性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维度实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不断提升与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为民族品格、民族精神的塑造源源不断地输血,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相对应。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随时代进步正逐步走上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兼收并蓄社会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的指向一致。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内容既体现党的意志、国家准则等稳定性内容,又有随时代变化和教育对象变化而增添新内容,彰显了意识形态领域所应保持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稳定度体现的是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性,同时又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而作出的调整性思想理念,以其内容来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和稳定性的统一。[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目标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勾勒出了我国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所要遵循并实现的网状目标,其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层级目标不谋而合。一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认同。学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梳理我国发展历史,正视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坚定其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信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展望的愿景一致;二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社会认同。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素养和社会心态,并深刻认识到自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并身体力行去维护和践行;三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公民认同。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政治合格、社会认同、爱岗敬业、道德高尚的公民,要使学生把爱国作为道德约束,把敬业作为道德追求,把诚信作为道德底线,把友善作为道德要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变化和各种负能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诉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描述了经济、政治、精神和社会的理想状态,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追求。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了解我国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可能发展的方向,分清主流和支流,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信仰,切实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辨别能力,并将个人的命运与发展与国家、民族的进步相结合,以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在完成国家大业、民族伟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诉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具有普世价值和全球视野的价值观,已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主流趋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价值冲撞和矛盾杂陈的信息时代,受各种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深刻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炫富心理作祟与仇富心理滋生、怀旧心理泛化与弱势心态萌生、焦虑情绪的纠缠与倦怠心态的困扰,对“体制内”的盲目迷恋与对政府公信力的非理性质疑等不良社会心态。[2]需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正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学会分析与辨认偏颇或错误的社会价值观,抵御各种消极价值观的诱惑。

3.“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是学校教育基本诉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社会群体,内在要求其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锋和模范。但当前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冲动爱国、诚信缺失、校园暴力、冷漠心理等现象还很普遍,与其应有的学生群体性特征严重不符。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统领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理想和基本的道德品质,正确认识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开放与包容的体系,有着鲜明的思想深邃性和与时俱进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张扬理想抱负,融入创新创业大潮,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优质文化的涵养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期待的中流砥柱和优秀群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路径

1.掌握融合教育方法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尤其是在渗透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之中,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要从现实的变化了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出发,从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方法向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转变,要从僵硬的单一整齐的方法向关注人文关怀的丰富多元的方法体系转变。要抛却习惯性的对于受教育者的阶层属性、教育背景、年龄结构等缺乏必要的研究与分析,缺乏对受教育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性和自我思考、分辨能力的鲜活个体的认知、用威权主义和居高临下的说教的传统教育模式,尝试运用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用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理念,推动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为其提供足够的平台和载体,这样才更加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和现代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要求。

2.构建整体和分层教育结合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和分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要用“整体教育+分层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阵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宣传媒介等将其融入到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为学生共同思想价值的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要在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有机协调中,尊重各种差异,兼容并蓄地区分学生的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实施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分层教育。具体包括一是因势施教,紧跟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势,以政策出台、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发生等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国情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二是因群施教,需要加强对学生群体性特征的分析与研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对学生不同群体进行科学、客观的摸底与分析,掌握他们基本的类型和发展的特定规律,实施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教育;三是因人施教,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内容与指标,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实施专项辅导和跟踪性培养,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性规律的各类平台,促进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深层次沟通,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3]

3.把握融入教育整体过程的规律

学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整体过程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是时间过程、空间过程和思维过程的有机统一。从施教过程看,主要是根据学生在不同期间的成长变化,不同领域思想观念对其影响的程度及其可能会呈现的行为方式等,确定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分阶段教育。在小学和初中学生主要是实施适应性的法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其行为规范的培养,正确的成才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培养,对社会的认知及较强的使命感;在中学的高级阶段,可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侧重其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成长规划教育,侧重其成长反思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增强其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和未来职业的基本素质需求;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可结合就业创业培训,侧重其职业适应性、社会生存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职业适应性教育,培养他们报效国家、回赠社会、感恩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从受教育过程看,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通过研究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实现理论向感知的转变,并以雄辩的事实和客观的描述促进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在其内心实现稳定的认同感和逐渐生长的自觉意识,并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为,并逐渐固化为学生的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

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方向,也是新时期的时代要求。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中,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兴国.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教育评论,2011(4).

[2] 路强.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15(1).

篇10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教育理念的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教师教育理念中不仅会促使教师在思想上对教书育人产生深刻体悟,指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塑造乐观心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下,促使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调整旧有的教学行为,为打造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本领过硬的人才提供理论雏形,同时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教学水平提升和科研能力进步的一种表现,这一切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和引领。

2“.三层理论”建设与教师教育理念的联系。“三层理论”中的第一层理论民主与和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相连。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呈现民主之风与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层理论中的自由平等与尊重学生息息相关,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学生自身也要按照合理意愿去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层理论为敬业与友善,重点侧重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敬业态度会感染学生。学生便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会激励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双方和谐共生,三层理论环环相扣,若每层都做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加之在每个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新的交流与学习形式,在不断创新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持续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