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

篇1

2.1 研究对象

2014 年 7 月至 12 月来石家庄颈椎病研究所就诊的患者 80 例,平均年龄 47.9 岁,最大 55 岁,最小 41 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观察组进行姿势修正和功能训练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及必要的健康教育等。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 年版)除脊髓型颈椎病外其他类型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除颈性眩晕外其他原因所致眩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题录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 期刊全文库、NCBI 期刊全文库,分别以“颈椎病”、“颈椎运动疗法”、 “姿势”等为检索词,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 200 余篇,并从网络和相关书籍中搜集资料,同时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为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2 实验法

2.2.2.1 姿势训练

根据患者的职业,工作年限等个人病史结合颈椎影像学检查,分析其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动作模式,有针对性的提出修正意见,并指导其正确的基本动作模式,包括坐、卧、站、行走、跳跃等及相应的辅助工具,如枕头、椅子的选择和使用等(附录1)。

综合以往研究,在现有条件和遵循《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运动处方,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功能性动作,涉及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肌力等的训练,体现了基本的坐、站、蹲等动作和坐-站转换等(附录 2)。

静态对称动作:

①分腿坐:两脚平放在地面上,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脚、两髋关节角度 60?~120?,腰背部自然挺直有舒展放松感;两手张开掌心向下平放在两侧大腿上,手指顺着大腿方向,掌根抵在大腿根部,胸背部自然挺直、肩臂部放松、深呼吸舒畅轻。维持 30秒以上时间。

②叉腰站: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两脚距离大于肩宽,有不偏不倚的感觉,重心在两脚后跟上;收腹挺腰,双手拇指在后叉腰。体验肩髋的对称、身体的中正、脊椎的支柱作用。

③屈膝半蹲: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一脚宽,屈膝微蹲时脚尖与膝盖在一个垂直面上,有意放松身体。体验颈项、胸背、腰腹核心力量,提高脊椎的动态稳定。

动态协调动作:④叉手抱头,⑤两臂上举,⑥前推后拉,动作保持 3~5 秒钟,重复3~5 次,并脚站立、分腿坐位均可以,呼吸配合动作。体验动作的中正、对称,呼吸与动作协调,有气顺、眼亮感觉。

肌力锻炼动作:⑦颈项肌,⑧胸背肌,⑨上肢肌。通过屈肘状态下耸肩、摆臂,侧面上举下拉。重复 5~10 次。体验握拳聚力、反向对抗、呼吸配合、整体发力的感觉。每天做 8 次左右,动作强度以不产生疲劳为宜。治疗周期为三个月。

2.2.2.2 疗效评定

对患者进行颈椎张口位、侧位和双斜位 X 光检查。观察是否存在颈椎曲度异常,侧弯,寰枢椎不稳、棘突偏斜或椎体排列不稳等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

治疗效果判定: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③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2.2.2.3 身体成分测试

运用便携式 HBF-306 型体成分测试仪测量体成分相关指标,包括身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附录 3)。测量时间为早晨后 2 小时以上至午餐前,被测定者身穿薄衣,测试前 24 小时内不吃荤。测试前输入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测试方法:患者两脚稍分开站立,双手握住电极把手,双臂平举并伸直。测量前仪器可自动感知两手是否握紧,并开始测量。测量时避免手臂弯曲、身体移动、手臂过高或过低及卧姿和坐姿测量。

2.2.2.4 电生理检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32]检测作为一种电生理检测手段对各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定位性。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是通过外周给声刺激后在中枢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电活动,反映周围听神经及脑干听通路的功能状况。主要评价颈椎病的血供情况及脑干水肿情况。本研究测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常、颈前屈和上肢前屈状态下指标的变化情况。

测试方法[33]:在安静室内,20-25℃恒定室温下,受试者取坐位,采用丹麦 CANTATA型诱发电位仪,记录电极置于头顶正中,参考电极置于同侧耳垂,地线电极置于前额。听觉刺激为短声刺激,刺激强度为 90db,频率为 10Hz.测量 I、II、III、V 各波的潜伏期。

2.2.2.5 步态分析

颈椎病变及颈椎结构力学失衡,刺激、压迫到脊髓、神经、交感神经、椎动脉,均可影响患者下肢感觉和力量,本体觉和平衡能力,相应的步态表现为:痉挛步态、拖拉步态、外八字步态、内八字步态、慌张步态等。

测试方法:所有受试者均脱鞋袜,以平常步态自然行走[34].将 Footscan 测力平板放在地板上,测力平板两边铺上延长跑道。受试者脱鞋袜,以自然行经过测力平板,测试进行 3 次。测试指标包括步长、步频、步速等。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04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以保守为主。本文主要阐述物理疗法、颈椎牵引、手法按摩、小针刀、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以及掌握颈椎病各型的特点、康复评定的目的。现就康复科以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报告如下。

明确诊断,掌握各型的病理特点,防止误诊误治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减弱,向外膨出,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使颈椎椎管狭窄或椎间孔变小、变形,直接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颈部长期受风寒、劳累、反复落枕、坐姿不良、外伤或老化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各型颈椎病各有其特点,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上肢疼痛、麻木为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症;交感型颈椎病则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有头部、眼部、心脏、周围血管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则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症。

诊断原则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②颈椎病的X线片及其他检查证明椎间分级退变,并压迫神经血管;③影像学检查存在神经、血管压迫与刺激,同临床表现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辅助检查资料必须完备,据病情不同做颈椎X线拍片,颈椎CT、磁共振、颈颅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等。医生必须明确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熟悉颈椎的解剖及体检检查,除外颈部发育不良、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的颈部症状,确保医疗安全,只有正确的诊断方可施行正确、安全的治疗。

进行康复评定,明确治疗目的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目的是明确颈椎病损害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变化趋势,籍以制定合理康复方案,选择康复疗法、评定康复效果及功能预后。

颈椎病的评定可分为基本项目评定和专项评定。一般状况评定包括颈椎的活动范围、肌力、感觉和反射、疼痛与压痛点,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影像学和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专项评定有颈椎稳定性评定、颈椎间盘突出功能评定等。目前,以日本骨科学会对脊髓型颈椎病的17分评定法应用较为普遍。

康复的目的:减轻颈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受压和刺激,解除神经根的粘连和水肿,缓解颈、肩、臂肌痉挛,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保持颈椎稳定。

选择恰当合理的治疗方案,因人、因病、因时治宜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繁多,临证应据患者不同情况、医院条件、设备及医生技术专长,灵活选择。

基本治疗是卧床休息,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卧床休息可减少颈椎负载,有利于椎间盘关节的创伤、炎症消退,减轻或消除症状。颈托、颈围可选用,同时避免受凉、受累、不良姿势等各种诱发因素。

物理疗法适合大部分患者,运动疗法需慎重。物理疗法具有镇痛、消除炎症组织吸收、减轻粘连、改善局部组织与脑、脊髓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延缓肌肉萎缩并促进肌肉恢复等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石蜡疗法、红外线、磁疗、直流电离子导入、超短波、微波、中频等。运动疗法活动量应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避免过劳,对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转头”等动作幅度宜小或慎用,以防摔倒等意外的发生。

颈椎牵引是常法,要领需掌握,脊髓型慎用。颈椎牵引适合于肌型、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及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并非所有颈椎病都适用,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应当慎用,以免加重脊髓损伤程度,牵引时必须掌握好牵引的角度,牵引的时间和牵引重量三个要素。

按摩疗法简便廉,手法熟练忌粗暴。手法按摩可疏通经络,减轻疼痛麻木、缓解肌紧张与痉挛、加大椎间隙与椎间孔、整复滑膜嵌顿及小关节半脱位、改善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有传统按摩及关节松动术等方法,要求治疗前对患者病情应有全面的了解,手法要得当,切忌粗暴,对骨质疏松患者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慎用或忌用,诊断不明确禁用板法及关节松动术。

小针刀疗法是特色,选点是关键,安全是前提。采用小针刀闭合性局部松解疏通枕后肌群、枕下三角肌群及背肌肌群,对局部的粘连、瘢痕等病灶进行松解剥离,从而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消炎镇痛,恢复颈项部软组织生物力学状态。该疗法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佳。选择正确的治疗点是确保疗效的关键,治疗点大多分布在颈背肌的起止点上,临床可根据病情,辅助检查结果选5~10点治疗,对年老体弱及其他脏器病变较严重者当慎用。术后作手法进一步巩固疗效。一般作2~6次即可治愈,可作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首选用治疗方法。

针灸辨证施治,重视针刺补泻手法。“颈椎病”可属中医之“眩晕”、“头痛”、“肢麻”、“痹证”等范畴,有因心脾亏损、气血不足,不能上充髓海而发;有因肾阴不足,肝失润养,肝阳上扰清窍所致;有因素属湿盛之体,过食厚味,聚湿成痰,上蒙清窍为病;或因颈部过度劳损,复感外邪日久导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可分为气血不足、经脉闭阻、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不足等症型。一般针灸处方为:①神经根型多选:风池、风府、肩井、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②脊髓型多选:大椎、肩中俞、颈夹脊、肩井、绝骨、阳陵泉等穴;③椎动脉型多选;风池、天柱、百会、太阳、完骨、头维等穴;④交感神经型多选:百会、四神聪、太阳、劳宫、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辨证:头晕可加听宫、晕听区、平衡区、百会施灸;头痛选加太阳、率谷、印堂等穴;肢麻选加扶突、极泉、内关等;恶心、呕吐选加内关、丰隆等;肝肾不足加太溪、太冲;痰浊中阻者加中脘、足三里、丰隆。临症需据病情不同,灵活选择处方,补泻得当,方可取得较疗效。

以上各法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

篇3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是颈椎间盘和小关节本身因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从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颈椎退行性病变。对于颈椎病患者,在明确诊断、了解病史、评估病情之后,应在临床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将功能锻炼贯穿于治疗过程之始终。功能锻炼既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方法,又是促使颈椎病患者临床康复、防止病情发展的有效手段,甚至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功能锻炼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正逐步得到运用,现将颈椎病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并对近10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加以综述。

1颈椎病功能锻炼的方法

颈椎病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很多,但都是从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和增强颈项、肩背部肌肉力量两方面入手的。

(1)左顾右盼:患者取站位或坐位,双手叉腰,头颈轮流向左、右旋转。每当转到最大限度时,稍稍转回后再超过原来的幅度。两眼亦随之朝后方或上方看。

(2)与项争力:直立位,两脚分开,两手撑腰,抬头望天;还原至预备姿势;低头看地(下颌能触及胸骨柄为佳);还原。

(3)环绕颈部:取站位或坐位,头颈放松转动,依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4)往后观瞧:直立位,两脚分开。头颈向右后转,眼看右后方;还原;头颈向左后转,眼看左后方;还原。

(5)回头望月:直立位,两脚分开。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眼看右后上方,似向天空望月一样;还原;头颈转向左后上方,眼看左后上方;还原。

(6)前伸后缩:患者端坐,两手平放膝上。头部尽力向前伸,还原;颈稍向后缩。

(7)垂肩提颈:站立位,两肩放松下垂。颈部尽量上伸拉长颈部并持续数秒钟后还原。

(8)颈臂抗力:取站位或会位,双手交叉紧抵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则用力阻之,持续对抗数秒后还原。

(9)耸肩贴耳:取站位或坐位,耸立肩,头向左侧曲,使左肩尽量与左耳靠拢,稍停数秒钟,还原后做右侧。

(10)娇雁南飞:取站位或坐位,头颈后仰观天,同时提耸双肩,双手后撒如娇雁双翅,使头枕部尽量与背部贴紧,稍停数秒钟后还原。

患者可在上述各节中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功能锻炼。每节可做5~15次,其动作要领是速度缓慢,动静结合,幅度逐渐加大,每做完一次后,自然呼吸,间歇数秒钟后再重复下一次。引起症状的动作方向需逐步适应,顺势而动。在进行功能锻炼时需量力而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病情较重者应暂停功能锻炼,以防发生意外。

2功能锻炼在颈椎病康复过程中的价值评估

为了探讨功能锻炼在颈椎病康复过程中的价值,杨雪[1]将1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颈部牵引和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78例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并辅以理疗;对照组64例仅辅以理疗。结果提示,观察组在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减少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

3颈椎病功能锻炼的临床应用

目前,功能锻炼多为一种辅助康复手段,通常是在以针灸、推拿、牵引或药物治疗为主的情况下配合功能锻炼。如汪洪明[2]采用电针颈部夹脊穴为主,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疗效较为显著,其颈部功能锻炼是作者根据患者的病理特点编排的一组自主运动,包括颈部旋转、颈部侧屈、颈部前屈、颈部后仰和颈部“米”字操5个部分。罗福琴等人[3]运用功能锻炼、颈部牵引、推拿及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综合治疗颈椎病45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曲煜霞等人[4]采用红花酒湿热敷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18例,其方法是:红花15g,当归12g,赤芍12g,紫草9g,浸泡在60%酒精内4~5天备用。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在颈部脊柱两侧寻找压痛点,以压痛点为中心向四周涂擦红花酒,然后将湿热的布垫、塑料单、热水袋依次放于治疗部位,盖上被子即可,温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湿热敷后,患者取端坐位或站位,将面部向左肩部转动,复原;然后向右肩部转动,复原,如此反复活动8~10次。最后,采用俯卧位法,做飞燕式腰背肌锻炼。许高春等人[5]采用颈硬膜外注药配合牵引、推拿和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145例,显效率66.89%,总有效率91.72%。李新忠等人[6]则以牵引为主配合功能锻炼、温泉、理疗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颈椎病290例,临床治愈194例,显效4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24%,并通过随访发现,配合功能锻炼、温泉、理疗等,能在提高牵引效果、增强肌力、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徐旭阳等人[7]为提高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根据颈椎病多由于颈椎过屈性伤力导致颈后部韧带、肌肉等撕裂的特点,设计出注重颈肩背肌尽力背伸收缩的功能锻炼,以使长时间低头造成的颈后部松弛的肌组织紧张和增强,代偿项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后纵韧带及黄韧带撕裂后的不足,恢复或改善颈后伸功能及颈椎生理弯曲,治疗结果令人满意。

杨光等人[8]采用颈项肌功能锻炼方法治疗颈椎不稳之颈椎病,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借鉴。其方法是:患者取坐位,先双手手指交叉后放置于头枕部最突处,双手向前用力压头枕部,而头枕部向后用力对抗对手的力量,力量由小渐大。然后用左手掌放置于左颞顶部,左手掌用力向右侧压左颞顶部,而头部向左用力对抗左手掌的力量;再用右手掌放置于右颞顶部,右手掌用力向左侧压右颞顶部。以上每次2~3min,每天20次,分上下午各做10次。每个疗程30天。一般1个疗程见效,3~6个疗程即可治愈。

4 颈椎病功能锻炼的作用机理

颈椎病的主要病机是长期低头或颈部外伤,使颈椎间盘受损,含水量减少,导致椎间盘变薄,进而小关节承受的力量增加,日久使椎间孔相应变小;后纵韧带、黄韧带可有微小撕裂,继发纤维化或钙化[9]。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差,主要依赖周围肌肉、筋膜和韧带的保护,因此这些组织较易引起劳损。当劳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其代偿能力遭到破坏,可引起肌肉痉挛、缺氧,代谢产物增多,血管壁渗透性增加,组织液积聚而形成无菌性炎症。炎症继续发展,进一步影响组织代谢,导致组织粘连,弹性降低,失去了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导致颈脊柱的平衡失调,而发生弧度改变、退变和增生,致颈椎失稳,直接或间接损害和牵拉颈丛神经根,从而出现颈椎病的临床症状[10]。

从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我们可以总结出功能锻炼的作用机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功能锻炼能松解神经根的粘连,以及硬脊膜与后纵韧带的粘连,维持硬脊膜在椎管内的活动性,调整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改善神经根与病变组织的位置关系,解除神经根或血管的压迫或刺激[11]。②功能锻炼可理顺脊柱两侧的筋骨关系,增强颈项部肌肉及韧带的力量,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强肌肉对脊柱的固定作用,从而维持颈椎的稳定性[4]。③功能锻炼增加了骨的代谢,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质的退变[12]。④功能锻炼配合牵引可以锻炼颈肩肌肉,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平衡,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囊,增大横突间距离,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改善脑血液循环[13]。

参考文献

[1]杨雪.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推拿术后功能锻炼的价值.中

医正骨,1996,8(6):11~12

[2]汪洪明.电针夹脊穴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疗效观察.现代康复,2001,5(2):115

[3]罗福琴,李惠萍.功能锻炼及康复疗法治疗颈椎病45例

报告.中医正骨,1997,9(6):38

[4]曲煜霞,周平萍,张金花.红花酒湿热敷配合功能锻炼治

疗颈腰痛.中医正骨,2003,15(2):54

[5]许高春,陈玉琦,王俊岭,等.颈硬膜外注药配合牵引、推

拿和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145例.武警医学,1999,10(3):

180~181

[6]李新忠,杨雪.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290例临床分析.康

复与疗养杂志,1995,10(1):20~23

[7]徐旭阳,金明月.颈肩背后伸练功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

椎病42例.福建中医药,2003,34(6):23~24

[8]杨光,刘明伟.颈项肌功能锻炼治疗颈椎不稳之颈椎病

32例.广西中医药,2002,25(6):31

[9]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4

[10]程棕鹏.弹拨法加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会.

中医正骨,1996,8(6):20

[11]邵宣,许竟斌,主编.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人民军医出

版社,1992.261~291;195~207

[12]颜邦海.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术加功能锻炼的体会.浙

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1):55~56

[13]张伟.颈康细粒剂配合牵引及功能锻炼治疗椎动脉型

篇4

近日,记者采访了综合骨科副主任兼康复医学科、中医骨伤科主任黄振俊。黄主任除了擅长手法配合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颈腰痛疾病。还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折术后等肢体功能康复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对中医养生保健及相关心理疾病的防治、咨询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他多年的医疗实践、科研创新中,探索并实现了一条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骨科治疗新途径。

骨伤康复融入综合骨科发展新模式

黄振俊主任说,康复医学科主要致力于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利用各种先进设备使损伤部位消炎镇痛、消肿,在骨科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临床治疗包括各种骨外科手术后和肩关节脱位、网球肘、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医骨伤科主要是用正骨手法配合中药、针灸、理疗等手段治疗各种骨伤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颈肩腰腿痛疾患。

黄振俊回忆说,1999年康复科刚刚成立时,人力、物力资源都十分有限。2003年,康复科与理疗科合并成立康复医学科,仅有医技人员5名,工作区面积较小,设备也十分陈旧。2006年,科室结构调整,康复医学科被并入骨科,开展以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为主的诊疗项目。这七年间,因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科室从人员、设备到治疗项目的开展等均发展缓慢,进步甚微,处于康复医学专业的起步阶段。然而,科室的所有医务人员从未气馁过,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为科室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10月,在医院首长和机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原康复医学科的基础上又重新发展组建成分工更细致、技术更完善的两个科室,即中医骨伤科和康复医学科。2008年,组建的“综合骨科”被总医院评为首批研究型建设科室,实现了骨科规模和品牌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3月,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以两个亚专科形式融入“综合骨科”。在黄振俊主任的带领下,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全体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患者尽心尽力,使工作业绩逐年进步。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定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北京市工伤康复定点机构,同时成立了骨伤康复病区。

现今的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可谓人才济济,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针灸师5名,康复治疗师10余名,中医正骨推拿师5名,心理康复师3名。科室拥有中药熏蒸机、高级牵引床、微电脑中频治疗仪、半导体激光等多种先进康复理疗设备。其康复治疗病区面积发展到300余平米,床位数30余张。科室在完成临床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据黄振俊介绍,近几年,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以医院先进设备为基础、专家精湛技术为保证、军医严谨医德为宗旨,为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全面、连贯的服务。“综合骨科”还实施了门诊“一号通”服务,包括骨内科、手足外科、脊柱科、关节科、中医骨伤康复科五个专业诊室,开通了绿色救治通道。如遇突发骨折等病例,便立即启动高效、便捷的“急诊-入院-术前准备-手术-术后治疗-康复”一条龙式服务。这些都是将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融人“综合骨科”后发展起来的新模式。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广泛好评。

五大项目配合手术的综合治疗

黄振俊说,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的加入,为“综合骨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临床诊治上,我们始终坚持将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充分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诊疗项目从最初的以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为主,逐渐向心脑血管病康复、肺功能康复、烧伤后康复、老年康复、残疾人职业康复等众多领域发展。

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独立开展了五个主要项目疗法,并配合“综合骨科”患者治疗康复的全过程。第一是推拿按摩疗法。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针灸、理疗等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背部筋膜炎、骨性关节炎等颈肩腰腿痛疾病。例如,用“五步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疗效尤为显著。第二是针灸疗法。快、慢针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后遗症。帕金森病,血管性偏头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呃逆、呕吐等;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以及针灸减肥。第三是物理疗法。对于多种疾病,运用中药熏蒸、脉冲短波、半导体激光、微电脑疼痛等物理疗法治疗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疾患,以及腰椎骨质增生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老年骨关节病。第四是运动疗法。采用运动疗法恢复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的偏瘫肢体功能;有效防止颈椎、腰椎、髋关节、膝关节等术后神经粘连、血肿形成,消肿,减轻疼痛,减少复发。第五是康复疗法,主要治疗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手外伤,包括神经、肌腱吻合术后、运动损伤,以及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后遗症的肢体功能康复。

据黄主任介绍,颈椎病的类型包括:一是,颈型,一般采用牵引、按摩推拿、针灸、理疗、中草药、医疗体操等疗法,均可见效。少数有残存症状者可用颈围保护等一般措施继续治疗,原则上不须手术。二是,神经根型,主要采用牵引、按摩推拿、针灸、理疗、中草药、医疗体操等非手术疗法;其中牵引、按摩推拿、医疗体操三者结合的综合疗法效果较好。手术仅用于经非手术治疗后上肢放射性疼痛严重、肩臂部肌力减弱、明显肌萎缩等症状仍严重的病人。三是,椎动脉型,选择理疗、牵引、中草药、西药、颈围等方法,并可用抗凝疗法。在进行按摩推拿手法时,应避免大幅度的旋转等手法,以防中扯、激惹椎间孔或椎管内窦脊神经或兴奋交感神经而引起眩晕、恶心等症状。四是,脊髓型,原则上禁止牵引、按摩推拿手法治疗,可用保护性颈围。减少颈部活动,以及采用活血化瘀中草药等疗法。对较严重的病例,手术应及早进行。五是,混合型,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症,视各型的偏重不同。有重点、有目的地采用针对性方法治疗,多可获得良效。

以发展全军一流中西医结合

康复中心为己任

黄振俊说,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积极响应医院和“综合骨科”的号召,围绕全军乃至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中心的总体发展目标,不断深入开展科室文化建设。

篇5

[主题词] 颈椎病/针灸疗法Advances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CervicalS

pondylosisJiangQingqi1,ZhangBimeng2,WuHuangan2,etal(1ShanghaiUniversityofTCM,Shanghai200032;2ShanghaiMunicipalInstituteofAcupMoxibustionandMeridians)

[Abstract]Thepresentpaperreviewsacupointselection,treatmentmethodsandcombinedther

api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romapartsofliteratureaboutacupunctureandmox

ibustiontreatmentofcervicalspondylosis.Itisheldthatacupunctureandmoxib

ustionintreatmentofcervicalspondylosishasadvantagesofmarkedtherapeuticeffect,simplemanipulation,lowerexpensesandlesssideeffects,buttherearesomeproblemsurgenttobedealwithatonceinstandardsofc

linicaltherapeuticeffect,mechanism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actions,andstandar

dizationofacupointselectionfortreatmentandlongtermfollowingupforthepatients.

[Keywords] CervicalSpondylosls/acupther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据初步统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高达50%以上。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搜集到的近3年的部分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1 选穴

11 体穴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是针灸治疗颈椎病较为常用的方法,同时又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并结合腧穴的主治特性进行选穴。朱氏等[1]以大杼、天柱、百劳、颈4~7夹脊为主穴,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张氏[2]选用颈4~6夹脊穴进行毫针直刺。刘氏[3]用颈2~7夹脊穴,配合风池及患侧的肩井、肩、曲池等穴。胡氏[4]取病变颈椎处的夹脊穴,配用风池、肩井、秉风、天宗、肩、外关诸穴。龚氏[5]取病变部位的夹脊穴配合“纳络取穴法”取值时经和对称经上的络穴。田氏[6]取大椎、平大椎及向上3个椎间盘水平线与小关节外缘连线的交叉点6穴为主治疗颈椎病。张氏[7]轮流针刺①率谷、上星、内关;②风池、百会、太阳两组穴位。董氏[8]单取外关穴针刺,并配合患者缓慢旋转头颈部。吴氏[9]取颈三针(大椎、双侧百劳)为主,随症配穴。于氏[10]选取相应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及阿是穴。滕氏[1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以颈夹脊为主,随症配用肩、曲池、外关、合谷或肩、小海、外关、中渚等穴。黄氏[12]以风池、颈2~7夹脊穴为主,配合患侧肩井、肩、曲池、合谷等穴。钟氏[13]治疗颈椎病,以颈夹脊、天柱、大椎、天宗等为主穴,随症配用他穴。

12 耳穴

吴氏[14]选颈椎、神门、肝、肾,头痛及肩痛者加枕、肩;头晕者加心;汗出者加交感;有外伤血瘀者加用耳中;若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加内分泌、肾上腺。丁氏等[15]则以颈椎、枕小神经点为主穴,配穴为神门、肾、内分泌、肝。

13 特殊取穴

夏氏[16]等取顶枕带(百会至脑户的条带)上1/3(双侧)(条带是指百会至脑户的连接左右各旁开05寸的治疗带)、顶后斜带(络却至百会的条带)(病灶对侧)、额中带(神庭起向下1寸的条带)、顶中带(前顶至百会的条带),头晕重加颞后带(率谷至角孙的条带)、痰湿盛加额顶带(神庭至前顶的条带中1/3)。乔氏[17]以透刺法治疗颈椎病,方法是在两侧斜方肌外缘,平颈椎棘突下(通常平颈4~7棘突)压痛最明显处进针。毫针刺入后,针尖经斜方肌前向椎间孔方向作横向透刺,以得气为准,并随症配用其他穴位。陈氏[18]以腕踝针治疗颈椎病患者。进针点在双腕部上4、上5、上6(腕部腕横纹上二横指绕内关与外关一圈处)。徐氏[19]运用颈经验穴埋线治疗颈椎病患者,标定颈穴1与颈穴2(分别位于C5和C7棘突旁开15寸处,均为双侧)。

2 治疗方法

21 针法与灸法

朱氏等[1]以大杼、天柱、百劳、颈4~7夹脊为主穴,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每分钟15次,留针25min治疗颈椎病30例,结果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8例。张氏[2]选用颈4~6夹脊穴毫针直刺,以针感向上肢放射为度,治疗63例颈椎病患者,痊愈13例,显效20例,好转27例。常氏[20]采用针刺结合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法治疗颈椎病,方法是针刺风池、大椎、颈夹脊穴、颈部阿是穴、外关等穴。王氏[21]治疗40例颈椎病患者,用2~25寸毫针直刺相应夹脊穴,以针感向颈、臂部放散为宜,然后接G6805型电针仪,以连续波,频率15Hz刺激,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20分钟,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7例。张氏[22]运用电针治疗颈椎病患者54例,方法是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的颈夹脊穴,每次取2~3对,针刺得气后,加70IDMB型电麻仪,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留针15~30分钟。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38例,有效7例。靳氏[23]取大椎及相应病变椎体处的颈夹脊穴3对针刺,待有针感传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后,接G6805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出针后,再配合颈椎枕颌牵引。治疗87例颈椎病患者,治愈48例,显效13例,有效24例。乔氏[17]以透刺法治疗颈椎病86例,方法是在两侧斜方肌外缘,平颈椎棘突下(通常平颈4~7棘突)压痛最明显处进针。毫针刺入后,针尖经斜方肌前向椎间孔方向作横向透刺,以得气为准,并随症配穴,结果治愈65例,好转19例。王氏[24]治疗482例颈椎病,选用风池、颈夹脊穴、阿是穴常规针刺并施温针灸,灸后去艾灰起针。王氏[25]以艾炷灸其椎体邻近穴位为法治疗16例患者,以有热感或有热传导者为良,30日为一疗程,结果治愈5例,显效7例,减轻3例。

22 耳穴疗法

用75%的酒精消毒耳郭后,将消毒过的王不留行籽用05~2cm大小的医用胶布粘在相应的穴位上,以单手拇指揉压2分钟左右,手法由轻到重,使耳郭有酸、胀、灼热感,但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嘱患者每日按6~7次,每2日换1次王不留行籽,并换耳郭,8次为一疗程。

23 穴位注射疗法

岳氏[26]取颈4~7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配合肩、肩贞、臂、外关、曲池;椎动脉型配合风池、百会。每次治疗选颈夹脊穴1~2对,另加配穴2~3个,以5号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缓缓注入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与当归注射液的混合液)05~10ml,治疗本病72例,痊愈42例,显效25例,有效5例,于氏[10]选取相应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及阿是穴,并随症配穴,用7号针头分别吸入当归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并将药液混匀针刺上述穴位,出现得气感后,缓慢注入药液,每穴05~10ml,收治72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26例,好转17例。王氏[24]治疗482例,选用风池、颈夹脊穴、阿是穴常规针刺并施温针灸,灸后去艾灰起针,再选择2~4穴进行穴位注射,即用10ml注射器吸入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按2∶1比例抽吸)快速进针,得气后每穴注射1~5ml药液。治愈420例,好转48例。胡氏[27]用注射器抽取醋酸曲安缩松混悬液2ml(20mg)及2%利多卡因注射液,针刺双侧百劳穴,得气后每穴注射混合液2ml,共治32例,治愈15例,好转16例。

24 穴位埋线疗法

徐氏[19]运用颈经验穴埋线治疗120例。方法:先令患者俯伏坐位,标定颈穴1与颈穴2(分别位于C5和C7棘突旁开15寸处,均为双侧),用2%利多卡因作穴位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剪取0~1号铬制羊肠线3cm,用小镊子将其穿入制作好的9号腰椎穿刺针管中,垂直快速进针。当针尖达皮下组织及斜方肌之间时,迅速调整针尖方向,以15°角向枕部透刺,寻找强烈针感向头部或肩臂部放射后,缓慢退针,边退边推针芯,回至皮下后拔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创口贴敷固定,1次为一疗程,15天后行第2疗程,共治3个疗程,临床痊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17例。

25腕踝针疗法

陈氏[18]以腕踝针治疗105例颈椎病患者。进针点为腕部上4、上5、上6(腕部腕横纹上二横指绕内关与外关一圈处),针尖呈30°角刺入皮肤后将针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直线进针,进针时要求阻力小,进针深度一般为平刺14寸。26 头针疗法夏氏[16]等取顶枕带(百会至脑户的条带)上1/3(双侧)(条带是指百会至脑户的连接左右各旁开05寸的治疗带)、顶后斜带(络却至百会的条带)(病灶对侧)、额中带(神庭起向下1寸的条带)、顶中带(前顶至百会的条带),头晕重加颞后带(率谷至角孙的条带)、痰湿盛加额顶带(神庭至前顶的条带中1/3)。取30号15寸针斜刺,施小幅度提插泻法,行针时配合患者头部前后左右自主运动,留针2~12小时。

27 其它疗法

刘氏[28]使用PK2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机治疗84例颈椎病患者,选择全波型、电压70V、频率50Hz、3号磁头(直径10cm),令病人侧卧,磁头直接与颈部阿是穴垂直相交,用沙袋予以固定。场强003~004T(300~400GS)。余氏[29]在大椎穴处用七星针叩刺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微微出血为度,再拔1号大火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共治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痊愈17例,显效27例。

3 综合疗法

唐氏[30]采用针刺加醋湿热敷法为主,佐以按摩治疗颈椎病86例。醋敷法是取45cm×85cm纱布米醋浸湿后敷贴于颈椎部;针刺取大椎、风池、大杼、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穴;按摩主要是以理筋法按摩肩胛冈内缘条索状硬结,捏脊,局部肌肉放松手法等。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58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杨氏[31]采用针刺加穴位敷贴治疗86例,方法是将86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寒湿阻滞、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不足、气血两亏型,分别给予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上述诸药研末后醋调敷贴于压痛点、大椎等处,并配合针刺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安眠等穴。每日针刺,敷贴1次,10天1个疗程。结果治愈35例,好转46例,无效5例。常氏[20]采用针刺结合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法治疗68例,方法是先针刺风池、大椎、颈夹脊穴、颈部阿是穴、外关等穴,然后用毛笔蘸取药液(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独活各3g,元胡6g,研末加入350ml米醋,浸泡48小时,浸泡期间每隔4~8小时搅动药物1次,使药物得到充分浸泡,48小时后药液即可使用)涂于颈夹脊穴、阿是穴及大椎穴周围,再将艾条切成数个2cm长的小段,把艾灸盒放于颈部,使得针刺留针的同时配合颈部艾条熏烤,留针30~4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3天,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27例,好转40例,无效1例。许氏[32]应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等方法治疗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愈56例。王氏[33]用挑刺、火罐、中药药枕等方法治疗50例,治愈率达72%。

4 问题与展望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其它型五种。其中,颈型是症状最轻的一种,临床取穴以阿是穴为主,治愈率最高;而神经根型是发病最多,症状最复杂的一种,选穴则以颈夹脊穴为主,并多配合电针及穴位注射治疗,效果较理想;椎动脉型和脊髓型的临床疗效则相对较差,针灸仅能缓解症状[34,35]。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但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中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①在疗效评定问题上,主要依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一些体征的改善情况来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没有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所以有效率从703%到987%,差异很大。这种评判标准客观化程度低,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的可比性差。②文献报道主要偏重于临床观察,而涉及针灸治疗颈椎病机理研究的文献较少。针灸在镇痛、抗炎等方面具有优势,借鉴针灸学其它研究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技术及思路,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水平开展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③对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效的腧穴进行筛选,应用生化、免疫学等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其作用规律,分析针灸效应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等影响因素,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④针灸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这一点已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对开展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还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针灸治疗颈椎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对有关穴位进行筛选,尽量做到规范化,并就针药结合以提高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等问题展开一系列探讨。

5 参考文献

1 朱毅,吴焕淦,蒋和鑫.电针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现代康复,2000;4(2):294

2 张毅明,熊飚.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上海针灸杂志,1998;17(1):19

3 刘晓敏.对应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8;18(10):598

4 胡卡明,金平林.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德国人颈椎病神经根型30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4):32

5 龚丹.针刺夹脊穴加“纳络取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中国针灸,1998;18(7):445

6 田永红,等.针刺治疗颈椎病.内蒙古中医药,1998;2:37

7 张卫.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陕西中医,1998;19(10):463

8 董建.针刺外关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针灸,2000;20(1):38

9 吴琛.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疗效观察.

江苏中医,1998;19(10):34

10 于东歌.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72例.针灸临床杂志,1998;14(3):44

11 滕斌权,邹淑凡.夹脊与循经取穴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21

12 黄国明.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132例.按摩与导引,1999;15(4):19

13 钟山.电针配走罐治疗颈椎病72例.针灸临床杂志,1999;15(5):28

14 吴耘生.综合治疗颈椎病231例分析.按摩与导引,1999,15(2):30

15 丁东海,丁东辉.按摩配合贴耳穴药物渗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按摩与导引,1999,15(5):20

16 夏阳,王朝阳.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针灸临床杂志,1999;15(9):41

17 乔成安.透刺法治疗颈椎病86例.四川中医,1999;17(4):53

18 陈世忠.腕踝针治疗颈椎病105例.中国针灸,1999;19(5):318

19 徐三文,汪厚根.穴位埋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8;18(5):267

20 常静玲,李凤婷,宋兰萍.针刺及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治疗颈椎病68例.中国针灸,1999,19(6):341

21 王升旭,赖新生.电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针刺研究,1999;24(3):227

22 张玉珍,胡超巍.电针治疗颈椎病54例.黑龙江医药,1999;12(4):248

23 靳建宏,刘丰艳.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87例.中原医刊,1999;26(4):45

24 王光月,屈凤林.穴位注射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482例.中医杂志,1998;39(12):741

25 王增聚,等.艾灸配合颈通冲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例的临床报告.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54

26 岳玉华.颈夹脊穴注射为主治疗颈椎病72例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26

27 胡纪原,韩咏竹.水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1):38

28 刘宝环,董春哲,等.电磁疗法治疗颈椎病84例疗效观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25(5):669

29 余梅英,柴兆璋.七星针叩刺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8;17(2):46

30 唐琼.针刺、醋敷、按摩并治颈椎病86例临床体会.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4):155

31 杨晋红.针刺加穴位敷贴治疗颈椎病86例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14

32 许剑波.综合运用推拿针刺穴注治疗颈椎病96例.中国民间疗法,1999;5:27

33 王泽文,尹华.挑刺加火罐配合中药枕治疗颈椎病50例临床报道.甘肃中医,1999;12(5):47

篇6

最近,孙阿姨总是感觉后背酸痛、僵硬,就像身上驮着一块大石头一样,只能去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检查了解到,是腰背部的肌筋膜炎在作怪,除了避免慢性劳损外,常做“反序”运动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肌筋膜炎又称为腰背肌损伤,是肌肉和筋膜发生了无菌性炎症反应,尤其是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就会诱发病情,很多老年朋友形容为“就像背了一块大石头”。具体表现为腰背部慢性、持续性的酸胀痛或钝痛,疼痛呈紧束感或重物压迫感,有的患者在睡觉时痛醒,活动后减轻,情绪不佳时也可加重疼痛。有的老人认为,上了年纪就容易出现腰背痛,吃点药、贴上膏药就能缓解,这是一种误区,肌筋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不单疼痛让人难以忍受,治疗难度也会加大。

明确诊断后,患者首先要去除病因,比如抗类风湿、消炎等,并通过锻炼、按摩、热疗等康复方法,达到改善血供、消炎镇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康复效果虽好,但要选对方法,最好采用反序运动。这是因为体重是肌肉、筋膜受压并导致慢性劳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胖人容易腰背痛的原因),做反序运动,会减少重力因素的影响,使承受压力的部位得到松弛。

反序运动是指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完全相反的运动,比如倒着走、倒立、单杠悬垂、下腰、爬行、向后立定跳远、向后立定跳高、篮球后抛投篮等动作。其中爬行动作对缓解腰背疼痛效果较好,可在室外、室内进行,但在室外一定要保护好手掌和膝盖。爬行运动时间不宜太长,每次10-20分钟,每天1-2次即可。爬行时可采用手替依次爬行的方法,头抬起,两手十指分开着地,两臂与肩同宽,双脚前掌着地,膝微屈。爬行姿势宜多样化,比如可选择直线向前爬,也可慢速向后爬,或左右爬、曲线爬、环形爬等。需要注意的是,爬行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徒手操或热身跑5-10分钟,爬行后不要马上站立,要由爬式先改为坐式,再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脑瞬间缺氧晕倒。对于年老体弱,以及患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的患者则不宜采用这种锻炼方法。

篇7

我们往往认为推拿就是患者被动接受手法治疗,疗效虽佳,但是缺少主动运动。其实不然,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功法训练就是主动运动或者说是传统运动疗法,它是根据临床需要,推拿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

1 推拿与主动运动

1.1 推拿包括主动运动推拿中的主动运动实际上就是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传统导引运动。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秦汉时期,导引和按摩已经作为一种健身疗疾的方法广泛流传于民间。《辞海》“导引”词条作如下解释:“中国古代一种强身除病的养生方法。……以主动的肢体运动,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按摩而进行锻炼。”导引用在推拿中以增强推拿医生体质、提高治疗效果,称为推拿练功,近年改称为功法训练或推拿功法。强调推拿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

导引有时直接称为“按摩”、“按摩气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老子按摩法》,名为按摩法,实为各种肢体的主动运动。民国二十三年,北平宝仁堂书店以《按摩气功易筋经图说》为书名发行“易筋经”,并附有十二段锦。导引术以按摩气功为名发行。由此可见导引属于按摩。

1.2 主动运动与推拿手法的关系 推拿中主动运动与推拿手法的关系也就是功法和手法的关系。

1.2.1 治疗中两者配合:手法和功法往往配合运用。以增强疗效。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摩腹法治疗腹胀即手法和功法共用:“卷二・风邪论曰:养生方导引法云:脾主土,土暖如人肉,始得发汗,去风冷邪气。若腹内有气胀,先须暖足,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如得左回右转三七。……心气放散,送至涌泉,一一不失气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疑如气乱。”

如近代内功推拿流派手法治疗前患者练习少林内功,是主动被动运动结合增强疗效的典范。

1.2.2 治疗后功法延伸:医生可根据病情让患者练习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中的某些动作,给予运动处方以延伸手法效果。如腰椎间盘突出可练习易筋经中的饿虎扑食,腰肌劳损可练习易筋经中的青龙探爪,颈椎病可练习易筋经中九鬼拔马刀。

严隽陶教授主编十五规划教材《推拿学》中强调功法训练的延伸作用。根据临床需要。推拿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和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可见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1.2.3 功法优化手法:推拿医生练功以柔化手法。增强医生体质,提高推拿疗效。《一指禅说明书》有较详细的论述:一指禅推拿需练内外功。须先练外功。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如棉。更需练内功,调匀气息,使周身力气,贯注于指顶,务使医者之指,着于病者之身,其柔如棉。然极柔之中,又须济以至刚……虽隔重裘,皆能按穴……去病神速……。

2 推拿中主动运动的作用

2.1 保健作用 易筋经、洗髓经、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功法以及自我按摩法,如摩面、摩耳、叩齿、摩腹、振足等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后汉书・华佗传》所载五禽戏,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安祥、熊之沉着、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舒展肢体,活动筋骨,是传统运动疗法的经典功法。其具体行法,见于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可以起到消谷食、益乏力、除百病,而延年的作用。

2.2 治疗作用传统运动疗法防治疾病内容丰富。《景岳全书》中记载治耳聋、耳鸣法:松静而坐,两手轻置膝盖上,闭目养神。以两手中指分别轻轻按于两耳耳窍中,一按一放,反复多次,再以手指定按住,轻轻摇动,以引导内气,使耳窍通畅。治疗耳聋、耳鸣。

《内功图说辑要・诸仙引导图》载健脾益胃法一身仰卧,右脚架放在左脚上,直舒两手攀肩,存守下丹田,意想内气围绕肚脐顺势针运转,共六次。可治脾胃虚弱,五谷不消。

2.3 康复作用 推拿中的主动运动有康复作用价值。《内经遗篇・刺法论》中有“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饵舌下津令无数。”指出肾久病的康复方法。这里提到主动运动要和时间相结合的康复方法。

《诸病源候论・卷五・消渴候》中说“解衣卧,伸腰嗔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导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是对消渴病(糖尿病)人康复采用的运动疗法。

3 推拿中主动运动的特点

传统主动运动和现代康复医学中的主动运动方式各有特点。现代康复医学中的主动运动指肌肉主动收缩所参与的运动称为主动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通过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和的牵拉作用,能松解疏松的粘连组织,牵拉挛缩不严重的组织,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最常用的是各种徒手体操,一般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内容可简可繁,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将有相同的患者分组集体练习。主动适应面广,不受场地限制,缺点是运动强度一般不太大。在重度粘连和挛缩时治疗作用不太明显。

传统主动运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行自作,自主运动,有着自身的特点。

3.1 配合意识锻炼功法训练往往配合意识锻炼。

意识锻炼一是指意守身体某一部位或意识沿某条经脉路线循行感知。如《导引养生法》中治疗中风法:以背靠墙正立,两脚趾展开,平心静气,以意引气,从头向下行,至两脚十趾及足掌心,反复二十一次,待脚步有气感为止……。可“上引泥丸。下达涌泉”。可治疗半身不遂。

现代康复医学在脑卒中康复中采取意想法疗效可靠,可见和传统推拿疗法不谋而合。

3.2 配合呼吸锻炼功法训练一般都配合呼吸锻炼。呼吸锻炼古代称吐纳、练气、调气、调息等。呼吸锻炼的方法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胎息法等。往往要求呼吸自然和平。呼吸要深、长、匀、细。

“六字诀”中发出“嘘(xu)、咳(ke或he)、呼(hu)、泗(si)、吹(chui)、唏(xi)”六音,通过不同声音进行呼吸锻炼以调整不同的脏腑。如呼调脾,咳调心,嘘调肝胆,泗调肾,唏调三焦。体现了中医五行独特的理论。

3.3 顺应时间变化传统主动运动必须和时间相应。《内经》中“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以为生活规律和运动必须适应四季变化,否则就不能健康长寿。

《内经遗篇・刺法论》中“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指出肾久病的康复方法要和时间相结合。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却病图》,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采取不同的运动健身疗法。

3.4 坚持内外兼修传统主动运动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指肢体、脊柱、肌肉、关节训练;内练一口气指呼吸锻炼和意识锻炼,既使肌肉柔韧、骨骼坚强、关节灵活,又使呼吸平稳、心情舒畅。体现了内外兼修的特点。

3.5 主张医患同练传统主动运动首先是医生练习,以增强体质,提高疗效。古今很多推拿名家均为功法或武功高手。如南北朝时达摩。现代之马万龙等。同时功法训练是医生根据临床需要。制定运动处方,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

4 问题与展望

篇8

【关键词】复方芪麝片;正交实验;提取工艺;粉防己碱和青藤碱

复方芪麝片为主治气虚血瘀兼痰湿阻络型颈椎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芪、麝香、青风藤、川芎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效果较好。方中青风藤为臣药,防己为佐药,其主要有效成分均为生物碱,即粉防己碱和青藤碱。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青藤碱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镇痛、降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1,2]。易丹丹等[3]研究发现青藤碱凝胶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且效果良好。粉防己碱具有广谱抗炎作用,对局部和全身的多种急、慢性炎症、免疫性炎症、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是多方面的,对炎症的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5]。此外粉防己碱还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肿瘤等作用[6,7]。根据方中两药味有效成分理化性质的特征,本研究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拟通过正交实验对醇提工艺中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粉防己碱和青藤碱含量为指标成分筛选工艺条件。

1材料与仪器

防己购自上海养和堂药材有限公司,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药教研室鉴定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

青风藤购自上海养和堂药材有限公司,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药教研室鉴定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acutum(Thunb.)Rehd.etWils.及毛青藤S.acutum(Thunb.)Rehd.etWils.var.CinerumRehd.etWils.的干燥藤茎。

粉防己碱、青藤碱对照品:含量测定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Agilent1100色谱工作站。

2方法与结果

2.1因素水平表根据文献资料和预实验结果,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各取3水平,具体因素水平见表1。表1提取工艺优选水平(略)

2.2醇提实验根据表1,选用L9正交表,按各实验号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按处方量称取青风藤120g,防己90g,加热回流,提取液进行浓缩,称重,计算得膏率,分别称取各组浸膏适量,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得9组供试品,分别测定青藤碱和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青藤碱的HPLC条件:十八烷基硅烷为填充剂;甲醇乙腈水二乙胺(18∶14∶58∶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测定粉防己碱含量的HPLC条件:十八烷基硅烷为填充剂;甲醇乙腈水二乙胺(70∶10∶2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

2.3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见表2~3。表2正交实验设计(略)表3方差分析(略)

X:青风藤为方中臣药,防己为佐药,所以经过加权后,X=青风藤×60%+防己×40%。X1,X2分别表示两次重复实验所得数据经加权后的数值。

F0.05(2,17)=3.59,F0.01(2,17)=6.11,由方差分析表可知,4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因素D应取D3,即提取3次。因素B应取B3,即加10倍量醇。因素A应取A2,即70%醇提。因素C应取C2,即提取时间为2h。

2.4乙醇用量的单因素考察在其他因素确定的前提下,以粉防己碱和青藤碱含量为指标成分考察乙醇用量为14倍,18倍时工艺提取情况。结果见表4。表4乙醇用量的单因素考察(略)

乙醇用量为14倍时,提取的指标成分含量高,因此确定乙醇用量为14倍。

2.5工艺验证取同样药材,按上述优选工艺进行操作,粉防己碱含量为0.34%。青藤碱含量为0.58%(与药材比)。

3讨论

根据正交实验,确定防己和青风藤最佳提取工艺为以70%醇浓度的乙醇为提取液,加醇量为药材的16倍,提取3次,2h/次。

防己、青风藤提取工艺中所依据的指标,采用的是将粉防己碱和青藤碱含量进行加权后的数值。加权系数应根据两味药物在方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慎重选择,本实验确定臣药青风藤的加权系数为0.6,佐药防己的加权系数为0.4。

正交实验中,因素B和D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极差分析,所取水平均为设定的最高水平,因此应考察加醇量在10倍以上,提取次数在3次以上时的情况。结合大生产的实际情况和两因素的交互作用,确定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基础上,对乙醇用量进行单因素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当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14倍时,成分含量较高,提取较完全。新晨:

【参考文献】

1]王勇,方勇飞,周新,等.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7):415.

[2]陈光星,刘良,赵诗哲,等.青藤碱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284.

[3]易丹丹,蔡鸿生,罗顺德,等.青藤碱凝胶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8):465.

[4]张乐之,何华美,李新芳,等.粉防己碱的抗炎作用与炎症白细胞cAMP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7):791.

[5]张乐之,何华美,李新芳,等.粉防己碱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2,18(3):172.

篇9

析张锡纯诊汗的学术思想冯瑞雪 张再康 (3)

中药局部喷撒治疗子宫颈糜烂,阴道炎刘军君 韩岭梅 (5)

骨伤宁促进骨伤愈合临床研究王中华 赵国存 (6)

中药为主治愈罕见视网膜脉管炎1例报道牛光学 丁跃玲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00例疗效观察薄慕真 姚福军 (9)

三金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刘建平 连淑霞 (11)

清肝利胆妙方——龙胆泻肝汤安胜平 扈国杰 (12)

加味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刘立华 (14)

消痛饮治疗三叉神经痛158例刘延君 靳洪年 (15)

中西药物外治各种皮肤感染64例姜佩洁 姜佩英 (16)

505神功元气袋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的观察张清 王慧娟 (17)

“奇正消痛贴”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等120例临床观察姜正谦 刘文龙 (18)

滋肾生血冲剂治疗肾性贫血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司秋菊 贾淑兰 (19)

山萸肉口服液的工艺研究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徐金英 李士懋 (20)

子,酉时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对“脾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李永方 汤德安 (22)

消渴舒I号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王林 张建平 (24)

本草十八反的源流,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概述吕志杰 (26)

经方方名探析毛字湘 (30)

针灸治疗雀斑112例何岩 杜素琳 (32)

860例刺络拔罐疗效总结刘炎 (33)

多经多穴按摩法治疗小儿痿证560例刘忙柱 王彩仙 (35)

“五虎拔羊”针法及其临床应用董云强 马玉平 (36)

夏锦堂教授治疗水肿经验狄玉敏 姚勇 (38)

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方法的探讨于莹 张惠芬 (40)

食物酶,中药与现代病郝晓芳 常欣欣 (4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术后腹胀1例徐德润 马洪仕 (43)

我院本科95级《中医诊断学》试卷分析杨牧祥 方朝义 (44)

体育锻炼与预防癌症甄小路 (46)

加味青麟丸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佘延芬 杨继军 张瑞娟 肖红玲 曹赫然 (1)

骨复活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浆ET-1、NO的影响徐国华 田伟明 柴仪 (3)

养心益肝汤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血清ET、NO含量的影响王文兰 付彩文 (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TNF—α和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孟翠弟 刘学明 刘雪白 (7)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临证探析王春勇 (9)

补肾化痰通络治疗老年性痴呆48例寇胜玲 赵姗 (11)

榴莲皮软膏治疗老年性瘙痒症临床研究杨玉峰 梁少琼 文焕琛 郭岱炯 刘燕 王丽娜 (12)

《河北中医药学报》荣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13)

通腑方灌肠对腹部术后MTL、CG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研究刘满君 贾利辉 陈霄 刘研 (14)

超微粉碎麻术散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49例临床观察李成东 高良 田华 (16)

中药外治促进肛裂术后创面修复130例李利霞 陈雪清 范世慧 (18)

腰络通胶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刘海永 王成 陈晓强 (19)

中药布病灵胶囊合抗生素对急性布鲁氏菌病240例的疗效探讨 李瑞科 刘晓丽 王书义 张海红 胡朝安 田玉明 杨富华 (21)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糖脉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张玉璞 (22)

中药弹性桶状布袋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临床研究 甄志刚 高五海 李涛 李栓格 受春利 王志丹 刘长虹 (24)

参芪明目颗粒治疗肌性视疲劳临床观察张凤梅 冯玉明 庞朝善 滕晓晓 (25)

温肾益气汤治疗前列腺增生31例杨运池 (26)

中药芪柏制剂塌渍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翟鑫宏 洪月光 张敬 李丽清 (27)

养阴降糖片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36例疗效观察郑俊付 范玮 张玉双 常妙 (28)

调经止血汤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5例陈爱兰 武秋林 白洁 (29)

中药对牙周致病厌氧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李立芳 张勇 (30)

RP—HPLC法测定复方刺五加糖浆中紫丁香苷的含量张旭东 王蕊 张淑慧 张咏梅 (32)

细胞破壁蚕龙胶囊的毒理实验研究游国师 高良 田华 (33)

针灸与推拿伸筋液为膏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观察王智 殷慧 王非 (35)

火针正骨疗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王成 刘海永 陈晓强 (36)

针刺拔罐起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例王永梅 徐晓英 (37)

耳穴贴压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女性黄褐斑机制的临床研究刘丽 李文丽 (39)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概况张丽欣 张瑞娟 张会珍 孙丽芳 (40)

中医药院校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梁文杰 马国平 周韶辉 魏艳静 曹刚 (42)

中药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曹秀莲 牛丽颖 刘娇 王鑫国 窦玉红 (4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网络课程的制作李忠青 (4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补肾方和苦参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唐茁芯 陈建杰 (3)

葶苈生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郭秋红 赵淑明 张一昕 周桦 张志良 吴翟 (5)

消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孙会娟 章建辉 周桦 吴翟 李昌 张一昕 (7)

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主体发展的思考杨威 于峥 (9)

传统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王永梅 刘杰 柴会立 李风峰 武智 (10)

中医传统饮食的辨证论忌张玉苹 (13)

降糖护目方对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戎曙欣 肖汇颖 白世淼 张庆玉 (15)

从肾论治冠心病一得宋长春 张拴平 郭建利 (16)

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李俊 郭亚萍 (17)

小归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相聪坤 刘启泉 白海燕 (19)

放疗联合生津增效汤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杜海峰 张学红 张炳冉 于云翔 王亚娟 (20)

中药薰洗治疗骨折康复病人的效果评价郭秀红 (22)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艾徽 (24)

温通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胡京华 (25)

微波合自拟烫伤油治疗宫颈糜烂210例分析商月苓 刘凤茹 王汝琴 王平 (26)

补气养血荣肌汤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陈艳红 陈雅民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86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房玉祥 (28)

姜黄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杨海英 彭新华 喇万英 (29)

防芷鼻咽颗粒治疗急慢性鼻炎咽炎的实验研究郭进 郭安然 苏桔之 胡玉录 刘灵改 戎成才 (30)

舒肝利胆排石丸甲醇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李红 吴文博 李青 (32)HttP://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马会杰 马慧娟 吉恩生 沈雪艳 张翼 (34)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周万先 贾婕 陈丽萍 柳江红 (36)

延肾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白介素-1β、自介素-6影响及疗效观察魏晓娜 檀金川 郭晓玲 王月华 王刚 (37)

快针治疗颈椎病166例的疗效观察杨臻 王伟明 张慎 (39)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羊肠线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王志刚 (40)

手法复位为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临床观察郑庆山 (42)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陈晓强 赵金荣 王成 杜双庆 (43)

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36例疗效观察赵建群 戴剑华 易恒 (45)

跌打七厘片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56例临床观察何立 马俊强 (46)

痛泻要方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王彦刚 周琰 杨金国 苏春芝 (6)

论“寒之真假”杨金国 王艳君 王彦刚 梅建强 (8)

癌痛酊外用搽剂合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盖贵堂 卢海丽 刘耀平 王素霞 张文明 (10)

益气化痰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李猛 (12)

“气虚发热”证治刍议张明泉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评价周文彬 陈德宁 程可佳 黄忠旺 (16)

消痰活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50例疗效观察王香婷 朱晓红 赵润生 魏民 (18)

同病异治话“瘾疹”王霞 韩淑芬 王蕊 (20)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观察占戈 满伟 (21)

冠心通痹煎剂治疗胸痹的临床应用研究刘耀平 盖贵堂 卢海丽 王素霞 杨素霞 (23)

电针血清促进BDNF分泌增强脑保护作用陆利 白丽敏 洪庆涛 (26)

无烟隔姜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杨臻 宋燕文 程丽萍 马永磊 顾煜 王伟明(指导) (28)

针刺放血治疗麦粒肿172例刘树珍 蒋国卿 (31)

大豆异黄酮对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王娜 关鹏 常彦忠 段相林 (32)

妇科止带片的薄层鉴别研究 李国川 张边江 魏春娥 黄芸 陈征 朱学梅 王红艳 (34)

家种梁外甘草最佳采收期研究陈 王秀歧 张尚斌 (3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中总黄酮含量李云鹏 黄芸 魏春娥 崔力剑 窦玉红 (36)

吴凤全教授用经方治呕逆临床经验举隅王永梅 王桂英 (38)

清眩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观察樊建平 张子明(指导) (39)

黄酮类化合物降血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尤翠兰 苏佩清 (41)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冯贞梅 张青 丁旭 (43)

篇10

何为五行六合法

五行六合法中的“五行”包括水、木、金、火、土,“六合”是指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的关系,同时配合一项修炼的功法,整体调节身体机能,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称之为“五行六合法”。此法中的五行在查病、排毒的实践过程中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意义。

1. 水,通过手法,在人体上准确查找病源,扶正筋骨,调顺内气。

2. 木,采用传统中草药,经过细化加工,来清理体表垃圾,疏通体内经络。

3. 金,以九针来清理经络中的瘀血,风毒。

4. 火,艾灸,补足体内气血、经络的亏虚。

5. 土,砭石,解除机体的僵硬,生养肌肉,消肿。

6. 功法,即一项能使身体四肢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使气血调和的运动方法,以通透功法为核心内容,有五套动功一静一自发功,通过功法训练改善亚健康状态,开发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通透健康服务”整体调节人体机能

人的身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自我调节的机制和许多再生因子。这种自愈体系类似于自然界的水自净现象。水中的生物群落不断的发挥其净化功能,使得流水不腐,保持着江河湖泊的洁净。人体得病以后,至少有十几种生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 “自净”,持续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直至恢复健康的机能。

通透健康服务就能够充分调动人体的这些自净机制,提升人体的能量,使这一过程更快更稳,使我们身体尽快恢复正常。使人的精力越发充沛,身上的不适也就被一扫而光。

此法对人体的循环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疏通循环通道,使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顺利快速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有助于提高人体生命机能。

除上述作用外,通透健康服务对人体代谢的调节也有显著的成效。从生命开始的第一天起,人就不断的吐故纳新,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进而排出体外。经科学证明:人的一生中要排出几吨垃圾,当体内垃圾不能正常排出时,就会堆积在体内,形成功能障碍,引发各种疾病。接受通透健康服务就可以针对此种状况,通过体表清除这些障碍。

“通透健康服务”具体作用

《素问・皮部论》记载:“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清楚的讲明皮肤是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联系的;当人体受到外邪攻击致病时,疾病由表及里,逐渐加重的过程。

不同的经络在人的身体表面都有固定的分布区域,当体表在无外伤的情况下出现凉、热、硬、厚、肿、黑、红、烂、疮等诸多症状时,我们可以根据症状所在的部位,判断此证与哪条经络或脏腑有关。并且根据症状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脏腑病变程度和性质。由此可见,通过体表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准确的推断病因是完全可行的。并依据中医经络的理论,运用五行六合法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

当人体受到风、湿、寒、火、燥、暑的侵犯,无力抵御时,邪气就会通过身体表面侵入或从口鼻吸入而引发疾病。在起病的初期,积极的采取措施,可用酒、姜或特制的通透粉中的一种擦抹全身,结合一系列的排毒手法,重点揉擦背部,将邪气又从体表排出,症状就会随之消失,防止疾病向内传变。这也是中医所说治未病的内涵之一。

通透健康的服务群体还包括患有常见病,多发病(如脑瘤、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血压高、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膑骨软化、牛皮癣,无名痛、痒、酸、麻、胀、肿等),久治不愈的人,如早期发现并且积极配合通透健康服务者,都会具备恢复健康的能力。

“通透健康服务”神奇功效

1. 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皮肤功能和色泽,使皮肤通透正常,排出体内垃圾。

2. 使腠理作用趋于正常,通过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祛除瘀滞,改善功能障碍。

3. 解除筋的僵硬、瘀滞、增强肌肉灵活度,消除疼痛。

4. 扶正骨骼。有些微小的问题,x光片子上是看不见的,但是在不同的部位,会引起各种慢性病,吃药几十年也无法根除,接受扶正后病痛消失,使内循环畅通。

5. 排除经络中的风毒和瘀血,否则会疼痛难忍,久治不愈。

6. 调顺内气,达到呼吸正常,大小便通畅,各种内痛消失。

以上六种对人体的作用手法是通透健康服务所特有的。其作用的关键是找到真正病根,给出相应的服务措施,尽最大努力激活人体各项机能,把健康送到每一个人身边。

“通透健康粉”

通透健康粉,采用彭组秘方结合现代工艺加工而成。芦绍华教授认为通透健康粉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排除毒素,使用简单方便,快捷有效,用途广泛,是家庭必备保护健康之品。还兼有美容,美体等作用,达到国际卫生标准。它的神奇效果,请您来亲身体验吧!

1. 洗头:可与洗发液合用,也可单独使用。对头屑、头痒、头风,头痛等作用明显。

2. 面膜: 取粉5克,用开水溶成糊状,稍冷却后,用小刷在面部涂抹一层即可,20~30分钟后洗净,适用于酒糟鼻,黑斑,青春痘、脸热等,还可去 铅毒。

3. 刷牙;单独使用或与牙膏合用,有固齿效果,对龋齿、牙周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症状效果好。

4. 泡足:将5克粉,用开水冲好再调温后泡足,可除脚臭,脚痒;血糖高者,可降血糖指标;改善微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5. 熏洗:取5克粉放入盆中,加入开水搅匀,用热气熏蒸不适部位,以舒适为度,而后再洗。可用于痔疮,腹痛,便秘。

6. 外擦:用开水冲成糊状,再用小刷子涂在皮肤上,对紫外线过敏,皮肤痒痛,腰痛,牛皮癣同样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