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线上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线上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 新课程 ; 历史教师;素质提升探究;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使初中历史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虽然近年来对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但本人作为生活在边远农牧区的、工作在初级中学的、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想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切身感受试对此作一些探究,以此在于抛砖引玉,向各位同仁学习。
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 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
1树立“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2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关注学生的心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4确立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习惯;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历史的渠道,让学生“身临其境”;7不断提高专业化综合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8深入挖掘乡土历史,形成本校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课程。
三、农牧区初中历史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一)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国家教育部每年对西部师资培训给予了重点倾斜,举办不同种类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自治区教育厅规定,每五年内,教师要参加一次继续教育培训。同时也开展区级的培训。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是开展各类培训。面对这些,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抓住大好学习机会,尤其是中年教师要在学校教师中起好头,带好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努力投身教科研工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实践能力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四)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就在于每日进行教学反思,他号召广大青年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和写教学日记。反思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就要积极支持,努力提供各种可能的条件。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教学才能走上一个新的起点。其次,学校要在课改方面出台制度,引导和发展教师走上课程改革道路,最后,学校要努力为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如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组织专题讲座;举办历史课题研究和优质课比赛;构建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培训模式等。所以机制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历史教师新的历史重任,同时也为历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台。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强素质,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就能在课改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继亮主编,《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楠,《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新世界出版社
[4]施光跃,李荣,邬旭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高效历史课堂 教师角色 正确定位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课程追求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为目标,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讲解题目,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发展意识。
当前教学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目标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及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由原来的一个准备,全班等候;一人板书,全班笔记的授课方式改为全班积极准备,踊跃参与教学,走上讲台的形式。
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由课堂的主宰到课堂的辅助
传统的历史课堂,基本上采取“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很容易演变成注入式的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结果学生不是兴味索然,就是消化不良,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时间、空间和快乐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准备,上课时充分展示,把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交由学生掌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合理、公正和鼓励他们的评价。但是由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专题化的知识体系,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距离骤然增大,深度和难度也大大增加,而学生对教材所用知识把握的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分清楚重点和难点,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欠缺。所以在只占每堂课三分之一的教师的讲解时间里,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讲得精彩、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科学。突出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比较重大历史事件的异同,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应用历史为现实服务的能力。
1、教师在课堂上要变“牵引”为“引导”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教师对课堂要有精心的设计和系统的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教师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
3、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4、放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增长才干
知识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知识最终是在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效果和价值的。实际上,对社会有用的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恰当地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只关注知识的静态存在,而没有注意到知识的动态运转。同时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无法像从做中学那样,能够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试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
我们过去的教材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关注是不够的,如现在还在大部分省市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所设的活动课仅有3课。即《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活动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活动课“了解联合国、评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务”。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在突出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感悟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下,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课,初步改变了过去历史课“读书多,活动少”的局面。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活动课统计
必修1
探究活动一 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
探究活动二 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
探究活动三 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
必修2
探究活动一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
探究活动二 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
必修3
探究活动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探究活动二 走进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
选修1
探究活动一 改革与发展
探究活动二 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
探究活动三 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
1、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2、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生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在,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
总之,当今的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改革,还要适应我们社会的改革,为推动人才建设尽我们的全力。要学生创新,向学生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有责任对自身观念和行为进行创新,才可以适应教学上的创新。教师应该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去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然后让学生享受成功,达到我们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参考书目
[①]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4、3
[②]王维荣:《再现历史:六项有力的建构主义措施》《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