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文化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建设文化

篇1

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是经济界、文化界、多个民族的诸多人士相结合的团体组织。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马骏廷说,促进会其中的一项总则是:“促进宁夏与全国各兄弟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宁夏与中东、东南亚各国间的交流。”意识决定行动,旗帜指明方向。可以说,促进会的成立,将是我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结出的一枚硕果。

2009年11月7日,总理在埃及阿拉伯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回眸近200多年来的历史,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被耽误的历史机遇太多太多了。马骏廷说:“我们有一百个理由、一千个理由振奋起来,加强合作、加快发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心存疑虑、踌躇不前。任何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政治家,任何有抱负、有作为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清醒地看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中国同阿拉伯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向新阶段!”马骏廷说,促进会将大力加强宁夏和全国及阿拉伯各国等穆斯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来宁夏投资发展,参与宁夏乃至西部大开发建设;积极促进宁夏和国内、国际企业界,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总商会的多方面交流合作;为宁夏各民族企业家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吸引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等。促进会还将为各民族企业家提供企业与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帮助各民族企业家和文化产业,调整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除此之外,维护各民族企业、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是促进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会员企业的诉求,促进会做到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群策群力,积极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方的反映、建议,从而深化沟通、协作,努力并切实维护到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协调处置有关的矛盾和纠纷,排除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干扰。

此外,促进会还将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举办有影响、有层次的经济、慈善论坛,救助、帮扶弱势群体。促进会还将积极与中央、省级媒体沟通,对各民族企业家进行宣传。

“我希望促进会,能够成为各会员单位忠实的亲友、坚实的后盾、贴心的知己。”马骏廷最后表示,“下一步,促进会的全面工作将逐步进入角色,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和会员发展的,促进会就会放手大胆地进行工作,促进会也会帮助大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篇2

[关键词] 文化民生 路径 思考

党的十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向和价值诉求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也即民生问题。文化与民生的结合点――文化民生应运而生,文化民生建设是以文化建设带动民生建设,以民生建设体现社会建设中的文化关怀,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带来人们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提升,从而构建基于文化民生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

一、何为文化民生

文化民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及其范围,包括获得安身立命之道、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教育、享受体育和医疗服务、文化消费等,都属于文化民生的基本方面。

当今社会,文化权益正成为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元素越来越深入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即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尊重人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倘若只有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而没有先进文化的正确引领,没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即使拥有丰盈的物质储备,国家的发展终将因软实力受限而难以真正强大,国民的生活也难有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活力。

文化民生可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文化民生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平性,即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科学文化进步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与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创造成果受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二是基本性,文化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多样性,文化民生要求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特色多样化,服务对象多样化;四是参与性,文化民生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开展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与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文化民生建设的意义

目前存在于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贫困虽是物质长期贫困的结果,但也是文化贫困直接影响的结果,作用于个人、家庭,乃至地区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但由于对文化贫困的扶持效果往往不如对物质贫困的扶持效果明显,且花费时间长,根除难,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得文化贫困代代相继,永续相传。就此而言,文化贫困虽由长期的物质贫困所导致,但它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后,所导致的将是更加严重的物质贫困。

文化民生建设,从宏观上讲,具有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经济基础。从微观上讲,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不仅有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而且具有先进文化属性的内容,包括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和谐,使人们精神振奋,价值观转变,素质提高,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消除文化贫困的重要途径,是根本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主要的、最高层次上的手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文化民生建设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回归民生本位,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快乐,从内心感受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甜蜜。文化民生建设,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和发展文化民生,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群众平等地参与文化建设,平等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文化民生本位的回归,从政府角度讲,一是明确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主导作用,真正当好文化民生回归的策划者、引领者和保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为首要任务,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好文化执行机构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中坚力量,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民生本位回归的实施主体。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文化发展的成果。三是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参与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关注文化建设,让群众成为文化的建设者、享受者、体验者,使文化概念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丰富起来。这种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不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文化贫困,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文化民生的建设者,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精神的构建。[1]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路径

1.大力发展经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民生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进步为依托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依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在精神层面生成人民群众的满足感,方能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精神和物质是积极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带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民生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

2.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民生建设。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全面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要加快文化民生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二是要调整文化民生建设的投入方式,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实施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发展经济建设外,更要着力发展文化民生工程,如育民工程:深入本土文化研究,让群众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建设惠民工程,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农民在集体文化生活中品味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价值。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民生建设。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因此,除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之外,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扶持文化市场的发育,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拓展新的文化服务领域和空间,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日益增长的人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城市文化优势,加强城市辐射功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各地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培育地方文化品牌。要改善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好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的下乡活动,丰富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使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3]

4.发展教育事业驱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只有一个: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摆脱贫困及其待机传递的必由之路。教育扶贫政策对于减少贫困程度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非常重要。政府是教育扶贫的基础,虽然市场力量越来越强大,但在影响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所有因素中,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一直最为重要,这在属于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政府须提高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必须调整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投入更多地用于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基础教育,对他们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改善教育条件,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彻底摆脱贫困。

5.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民生建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想法”“说法”“活法”难免千差万别,给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坚持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人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得到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满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当国民有高远的追求、良好的品性、文明的素质,国家的发展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共赢,才能对内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人民才能活的有内涵、有目标、有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东华.文化民生:民生视角下的文化建设[N].宁波日报,2011―05―03.

篇3

摘 要 新经济环境下,文化力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然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新经济 企业文化 困境 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生物技术的进步,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经济的含义是“指以知识主体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文化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但是,当前的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此进行探讨,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壮大。

一、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文化更重视团队协调与合作

在新经济环境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技术分工更加细化,生产环节更加繁琐,因此,员工要想体现自我价值,必须学会与团队的合作。企业也深刻认识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个重要措施,是重视培养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缺少了团队合作精神,员工自我价值难以实现,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形象的培育

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具备良好形象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反之,缺乏良好企业形象将不会有长远发展。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将企业形象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石,逐渐改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和外部投资,并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培养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认同能力与收益的相统一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能力是有区别的,工作能力与岗位的不同,其经济收益也不相同。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根据员工能力确定经济收入,并强调差别收益的合理性。在企业中有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所获得的收益属于资本收益,而有的员工则是按劳取得报酬,属于劳动收益。员工之间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所取得的收益具有较大差别,这也是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健康发展相适应的。

(四)企业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视,并大力倡导低碳生活,进入绿色时代。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减少废物的排放,注重保护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企业文化只有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制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一,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首先表现在认为企业文化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搞企业文化建设既浪费资金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增加员工向心力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和作用,很多企业对这一点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过分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效果,认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说明,往往只是搞一些口号、标语宣传,认为就是文化建设了。应当说不少企业在口号宣传、组织员工活动方面花费了不少力气,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做好最本质的东西,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都还欠缺。一些企业仅仅是将传统的做法改头换面,就充当企业文化了,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诚信。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不择手段,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欺骗顾客。企业文化建设中严重缺乏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信息化的削弱。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办公都实现了高度信息化,各个员工之间往往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无法形成对企业价值理念的深刻认识。很多企业文化只是体现在网络文字中,因此,员工很难形成对企业正确的认识,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文化环境。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较大的人治现象,而新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不完善必然给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很多问题,如投机行为、诚信缺失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

三、新经济环境下构建企业文化的策略

(一)企业经营者更新理念,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作用

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企业发展潮流,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文化底蕴,才能促使企业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使企业文化发展顺应时展潮流,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综合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在企业中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文化学习氛围

为了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要努力为企业员工创造学习的条件,提供员工学习知识的一个平台,如可以为员工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便利性,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随时对知识进行更新,鼓励员工积极的学习知识,促进专业知识、各种技能的不断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员工具有竞争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积极为企业文化的发展积极贡献的员工实施奖励,从而激发企业员工学习文化的热情。

(三)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行为约束机制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行为约束机制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企业的员工行为的规范有利于统一企业员工的行动,促进员工责任感和团结意识的形成。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纠正,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变为员工内在行动的需求,避免各种不良行为的再次产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四)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应明确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使企业管理更加的高效。企业应坚持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选择企业管理模式时要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企业员工不同的文化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参与到管理模式的设置中,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员工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文化学习氛围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营造文化学习的氛围,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一个外部强有力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创新,要鼓励人们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这种学习氛围,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同时也应当看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健全法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耀君.西方管理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沈翠珍.中小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陈祝平.新经济、传统经济与企业文化管理.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篇4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文化建设 思考

“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处于这样一种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水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乡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就搞好了。因此,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经济指标,客观上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工作。

2、资金投入不多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总体收入大幅度增涨,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生产经营性投资倾向日趋严重,财力吃紧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有所减少。而乡村及农户在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的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从而形成了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的部分“真空”,造成了活动场所少、宣传阵地少、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3、管理引导不力

少数地方农村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忽略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封建迷信、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建庙造神、求仙问卜、算命看相、大修坟墓等活动已经公开化。在一些地方,群众对建学校办教育舍不得投入,而建庙宇修坟墓花几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却不是奇事。

4、文化活动不活

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从内容到形式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吸引力,宣传教育仍停留在“我讲你听”的简单的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上,使农民感到厌烦乏味。尽管很多农村生活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改观,然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却让人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

5、人员编制不够

目前,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配备了专职文化管理人员。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管理人员,一旦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他们解决了城镇户口、转正式工作问题,就向县城、市区调离或就地改行,而新配备的人员大多对业务不熟,素质不高,待遇低又不够安心,工作没有积极性,再加上近年来转正机会逐年减少,愿意从事农村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文化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化管理职能的行使。

6、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相对完善,包括建立乡文化室、村文化站、乡村图书馆等,但事实上这些单位能否有效运作,能否起到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些都是未知的,而真实的情况确是有其名、无其实,各种文化设施形同虚设,文化资源不过是几本书、几张桌子而已,起不到文化建设的作用。造成了大量文化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各级财政的负担,基层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应对以上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要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其次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最后是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之成为不仅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而且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农民获取信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党员教育的平台,同时要注重普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1)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教育。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法把党的主张、思想、方针政策、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并被他们所接受,让他们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和最好的发展,脱离党的领导则会受到损害;要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成为农民群众最大的福祉,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此来坚实党执政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农村阵地。

(2)在社会伦理建设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新时代的“和”应当是和谐社会之“和”,这个“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追求的“和”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和”,执政党要求的社会稳定之“和”,还有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之“和”,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之“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之“和”。“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和内涵,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日益发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美”的追求更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人们既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也需要享受外来文化之“美”和新时代创造出来的更多的崭新的“美”。

(3)人文精神建设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人文精神要涵盖人类文化已到达的最好的精神境界,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农民塑造出健康和优良的品格,从对人的社会化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文化方面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建设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算真正起到了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了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由于农村社会化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时期既能体现农民价值观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文化的方式与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现等各个方面。精神文化等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实现。随着历史的进步,虽然大部分农村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广大农村也已步入了崭新的时代。建设这个时代的农村文化,既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新科学和高科技建设农村文化,又要不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传统,有针对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和设施列入小城镇、文明村寨建设的总体规划,改变农村文化站、广电站“四无”(无房子、无设施、无图书、无活动)的落后状况。要下大力气抓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需求,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并以此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2)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

(3)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既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氛围,使全民族养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风尚,又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式,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的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日俱进,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是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在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要坚持正确引导教育,同时要注重推进符合人类进步规律、促进农村社会进化的社会改革。制度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和乡镇要有固定的文化管理站和文化稽查队等职能机构,配备精干力量。

(2)完善法律规章。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促进探索有效形式,对地方风俗习惯、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确立科学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方式。

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036-02

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企业的文化建设应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企业的独特文化,打造属于企业的特色文化,为不断发展的企业经济提供动力支持。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塑造的意义更多的是用文化的力量激活企业的生产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经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和熏陶,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1 关于企业文化的解读

现代管理理论普遍认为,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对其主体行为的管理,大多依靠自我控制的手段。企业文化建设促使企业成员按照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为企业既定的目标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也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法宝。没有企业文化支持的企业,是没有发展信念与发展希望的企业。从这个层次意义的上,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有效举措。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与规章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体表现。当前,经济飞速的发展,企业在经济市场上竞争的成与败,关键在于企业的整体实力,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的体现企业的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新的竞争局势下,实现企业迅速发展以及适应市场竞争。通过企业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探究的新课题。

2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独特文化可以表达出企业所倡导和发展的经营理念,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企业员工把注意力集中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的工作上,在无形中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中的含有的规章制度的理念,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外在约束,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去操作,减少违规操作的可能。企业文化可以弥补企业规章制度过于注重外在约束而忽略员工自身的内在约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使员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工作,并逐渐培养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理念。相关实践表明,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促使其形成高效工作的团队。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相结合,形成一种心理约束,使企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约束更为严谨。同时,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3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通过生产与经营活动扩展开来的,最终目标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文化融入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常常因忽略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其经营管理活动出现严重的问题。企业文化就如同空气一样,虽然有其独特的抽象性,却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是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企业员工的自身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作为现代企业的员工,参与工作希望得到的不仅是一定的经济回报,还有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与激励。希望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在社会中得到归属感与成就感。在这方面,企业文化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都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念,所以它在无形中促使企业员工形成规范的工作思维,并逐渐培养员工形成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这个方式,企业可以解决新老员工在交替方面保持一种延续性,为企业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

4 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

4.1 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

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及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思想,是从人本身出发,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管理理念。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方面减少失误,并且弥补已经发生的管理失误。同时,使企业员工摆脱过去一味的被动工作状态,最大程度的避免员工带着不满的情绪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否则很难实现企业定下的经济目标,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要把发展的重点定在启迪、吸引、熏陶的相关方面,按计划逐步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企业相关的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不意味这自上而下的说教活动,是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结合相关生产活动后,通过相关文化和教育组织的特殊方式的活动,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从企业员工的实际出发,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也可以通过征集员工的意见,组织形式多样的相关教育活动,创造企业轻松的教育氛围。另外,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既能反应时代的潮流精神,又能突出企业独特的文化理念。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特色方面与同行企业存在的雷同,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存在着缺乏个性、太过于抽象以及出现雷同的情况,提出的“开拓”、“奋进”、“创新”等口号不会适合所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应着力于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集中、全面的总结本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企业自身奋斗的目标。力求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对企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2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

对于一个企业能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的素质涉及文化素质、思想觉悟、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企业员工的思想与文化素质很重要,企业应该在这方面组织和鼓励员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自主学习,并制定企业对员工继续教育的计划以及相关活动,培养员工的企业意识,深化员工对本企业价值观的理解以及认可,这方面的学习内容包括员工对企业性质、特征的全面认识。从整体上提高员工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建立与企业核心价值体系观相符合的奖励制度,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配合这一制度的执行。

在此期间,企业不能间断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明确思想政治的教育意义。文化建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思想文化的传播,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避免出现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绝对的独立,继而引发另一个错误倾向。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这些是由我国企业发展与管理说出的特殊历史时期所决定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建设主流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体现。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通过各种途径树立员工正确的思想,引导企业员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并将其作为发展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

4.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效率。企业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企业的效率是其生命所在,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心中的激情,它提供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在企业里什么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企业所提倡的和不提倡的,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企业文化改变了员工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是培养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把广大员工的潜力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企业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使个人目标和企业文化得到统一。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的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创新。

5 结 语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出发点,建立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企业文化。从经济发展的实质来看,全球文化特征日益明显,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经济和文化综合起来发展的经济已经发展为一种珍贵的经济资源,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企业文化相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管理而言,是一种隐性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通过确立共同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无形中督促企业员工遵守企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使员工可以在愉悦的工作环境中自觉地完成本职工作。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原则、道德规范、企业精神风貌以及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失去企业文化的支撑,会使企业在发展的浪潮中随波逐流,失去竞争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孔玉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发展[J].工会博览,2010,(9).

篇6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更需要明确到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战略上定位是: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农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示范区域,明确来说就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平衡支点,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为国家提供最安全的粮食保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好示范榜样,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好的落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明确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对中原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与整合,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宽,逐渐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良好形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增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中原文化繁荣复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毕竟时展速度快,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会被很多领域所遗忘。而新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完全可以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载体等等,能有效宣传中原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局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

中原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原地区内的中原人以及祖先所创造的并一直继承延续发展的,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原特色,其历史比较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属于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无法复制的精髓所在,在整个中华文化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文化业态是指,对新兴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如电子技术、各种软硬件载体等等,对文字、图像、影像、语音等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数字化为主要操作模式,进行编辑、生产、传递等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其新兴文化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更新速度加快,覆盖领域较广。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关键还不是经费与人力方面的投入,关键是文化的传播与使用,因此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发展河南的新兴文化产业。首先,从传播入手,从发展中原传统文化入手,利用新兴文化各种技术上的优势,将博大精深的中原传统文化宣传出去,让中原传统文化更加直观的展示给人们,力求营造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中去,将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其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要重视文化凝聚力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培育具有河南特色文化的产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输出;再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结合要重视塑造新一代民族精神,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又必须重视文化融合过程中某些外来文化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原传统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传统文化可能被商业化的情况出现。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

1、以传统文化寻求创意灵感

中原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民间艺术在这样的趋势下发展比较好,具有区域特色,例如:朱仙镇年画、南阳玉雕、禹州钓瓷、洛阳三彩、浚县泥咕咕、开封汴绣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祖先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些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以及象征意义完全能成为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财富。河南省内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地区,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纪念品设计相互结合,主要是以当地著名的特色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旅游群众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追溯与向往。

新兴文化产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成功的转换,关键在于各方面创意的应用与开发,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创意为内核动力,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切入点,并且要准确找到市场卖点,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产品化,新兴产品文化化。对现代原材料进行广泛的分析与使用,并与数码建模结合起来,例如:印花、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等,有助于将中原传统文化直观形象的体现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提升产品在造型上的美观度,提升产品的色彩品质,将中原传统文化元素融于现代产品中,使其产品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精致,不仅有时代的特色,也同时有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树立中原新兴文化产品品牌形象出一份力,使其中原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河南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等等现代技术,让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现代化音乐、网络文化产品以及数字化影像等等宣传出去,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能对文化融合与生产方式、表现方式进行创新,有助于形成中原文化传播新的格局。

2、突出中原文化的特征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意义明确指出:如何要让华夏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貌、时代特征,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与中原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战略内容。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而其中的多样性无疑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原传统文化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手段在于如何宣传,如何在宣传与利用的过程中成为文化品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将河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元素与新兴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对中原传统文化深入系统地剖析与整合,让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势进行创新,有助于寻求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更多的增长点。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关于市场化运作方面,文化产品虽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只有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获得对应的经济效益,或者更多。我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真善美方面的看法其实是一致的。如何培育高新会计支持下的中原传统文化新的形态,就必须要从中原文化的特色与本质体现出来,要努力寻求一个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首先就必须有艺术、道德基本衡量的标准。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技术原理、设计哲学等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利益而违背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充分体现文化之本、艺术之本。数字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文化产业中必须注重克服机械复制艺术与大众文化,要明白原创艺术的现实意义,要善于通过原创的、艺术的、文化的东西来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唤醒,营造尊重、理解、对话、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在这个环境中创造出新的人类情感认知方式,有效拓展人类认知的视角,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氛围。

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相互结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较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完全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在博物馆中将中原所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其主题化、集约化;充分利用借势、移植、嫁接等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尽可能让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目标,并健康、稳定、持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92-97.

[2]喻新安.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44-50.

[3]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大计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新途径[N].河南日报,2012-07-18(006).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无为而治;老子思想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84-03

1 老子无为思想的综合性分析

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社会中人们思想矛盾日渐明显的同时,人们逐渐重视发展自身道德修养。老子思想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中重要精神财富,为现代人们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学习资源。现代人们通过对老子哲学研究学习,有效提升了自身道德情操,也为社会法制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而对老子思想展开的现代化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老子思想内涵,更应注重社会现实与老子思想融合,通过对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探究实现老子哲学现代化发展。

1.1 老子思想内涵

老子思想核心内容在于“无为而治”,无为,是对行为内容加以定义。传统意义上无为是指不作为,无所作为,含有贬义色彩,而老子思想中无为,实质是在对不为进行强调,不为即不去作为,是指不以自身思想为依照随意为之。无为是对自身行为进行强调,强调自身思想对行为有效约束力,通过自身意志控制使行为内容顺应自然发展,不随意做出违反自然规律的举动。无为虽是建立于人主观意识之上,但行为内容不完全受主观支配,而是更加注重与自然发展和谐统一,通过顺应自然事物发展规律,进而实现对事物有效引导与控制。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实质是对自然发展规律的遵守,以顺应发展规律的手段进行管制,达到有效治理目的。

从更为广阔意义分析,无为不仅是对人行为方式加以引导,更是对个人精神建设中思想方向有效指引。在思想精神领域,无为着重强调个人心理状态,以平常心态对待任何事物,不因事物好坏影响心境,也不因得到或失去产生悲喜,淡看实际事物价值,注重充盈内心世界。无为实质是强调在个人生活中,不把物质追求作为生活主要内容,而是更加注重对精神层面追求,通过精神充盈健全个人内心,提升自身对事物领悟能力,建立起独特处事方法,丰富自身经验,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1.2 老子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开展对老子思想学习,不仅要认清老子思想内涵,更应注重与社会思想发展实际相结合。社会现实行为中,无为即无所作为,是思想消极的直观表现,是个人精神状态的一种病态形式,病态心理对实际行为产生影响,进而使个体脱离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而这恰违反了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建设进程中一种阻碍形式。对老子思想现实意义开展学习是对消极思想摒弃,对正确思想内容展开学习。结合现实发展意义上的无为是指在社会发展中,注重对个人内心修养,通过隔离外界浮躁,喧嚣状态,建立起独立内心世界,以平和充盈精神状态进行发展,追求个人思想与精神顺应社会正确方向发展。面对社会中现存多方面矛盾,现实意义中无为则是指对社会中思想价值实质的追求,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节制自身行为而实现有利于他人进步与促进社会发展,不以个人私利谋求为最终目的,通过实际行动来教育他人,有效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他人发展。面对社会中现存多重矛盾与冲突,应注重对人心中思想实质进行教育开导,在事物中懂得合理取舍,以自身行为对社会中现存现象进行影响,在随别人教育同时注重思想内容传播,进而有效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整体进步。在社会中,思想多样性以及欲望追求使得社会中事物实质不为人们所认清,多数人在对事物狂热追求的过程中迷失无法认清事物本质,进而迷失自我。老子思想在现实中传播学习能够有效解决人们精神思想问题,通过对人们自身心灵思想进行指引,使人们从本质上对事物展开认知,在有效分析事物实质与价值基础上做出行动,这是老子思想对现代人们行为的指导意义所在。

2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有效保证企业运营并获取效益成为企业建设发展主要目的。为有效保证企业稳固发展,始终以盈利状态不断进步,就要针对企业各部门能力进行提升,在客户维系中注重建立起长期稳定客户合作关系,在产业运营中强调经营细节,通过对交易各部分展开职能细化而进行全面掌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有效经营手段固然重要,但有效展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则是企业文化素养。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科学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发展长足进步中更为有效促进手段。

2.1 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基于长期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下对企业及其员工进行企业整体观念与企业发展观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企业运营,不是对企业提出物质要求,而是注重在企业运转中,对组成具体人员进行思想侧面统一,在企业运营中以个体高度自觉性组建起企业稳定文化系统。企业文化建立,实质是对企业精神发展与建设,通过在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精神素养,来实现对企业工作进一步规范和企业运营传统有效维系。就现代市场中企业建设规模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企业建立伊始形成的固有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企业运营体系,在企业体系建立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企业发展,以此继续巩固企业运营体系,巩固过程不仅是对企业发展有效促进,也是企业运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二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精神文明风貌,这一点无法在企业实际运营中得以展现,但却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一旦企业整体发展中忽略对企业团体精神风貌建设,企业发展就会失去中心凝聚力,团体力量就会形如一盘散沙,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期稳定发展。注重在企业运营中建立稳固文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维持企业运营,还能通过对企业中精神思想统一建立起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与进步。

2.2 企业建设中文化建设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现代市场竞争竞争形势日趋激烈,面临同等能力水平上企业竞争,如何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具备高层次文化底蕴与企业精神,而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在企业中树立建设起集体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开展素质水平建设,通过提升企业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在企业今后发展中能够具备稳定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自身发展中建立起企业精神的传承与维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向管理人员及员工灌输企业精神,使其在企业运营中逐渐融合到人们内心中,并在个人价值观中得以确立,这样就能有效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稳固性与基础性。不同于企业经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侧重点在于: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员工精神面貌塑造,通过以经营中的良好精神文明面貌来赢取客户关注,以此有效维持企业与客户关系。企业发展中良好精神面貌,是企业活力的直接体现,不论市场竞争形势如何发展,企业运营面貌所吸纳客户量不会因此改变,因此,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稳定客户群体有效保障。

2.3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伴随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现代企业运营中更加注重趋从国际发展形势,以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有效管制。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渐注重多元化发展方式,通过将科技进步与信息网络建立科学应用到企业建设中,提高企业业务处理效率。其次,现代企业通过对市场管理手段开展全方位学习,并以此为基础依照企业发展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加以利用,企业科学发展方式及运营理念融入,都是企业文化建设范畴,通过企业各部门间共同努力,将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落实,并为企业运营发展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在现代市场中,企业之间竞争究其根本是企业综合实力之间竞争。在企业运营竞争中,不仅是对企业业务处理能力考察,也是对企业产品性能测试,通过市场中企业各方面能力对比,评定出企业发展形势,其间,对企业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素便是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建设企业文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建设与发展,即使现阶段企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但保持对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维持企业良好发展态势,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逐渐建立起企业稳固发展方式,并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业务办理能力和产品性能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注重对文化建设与发展,实质是在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以此丰富企业发展底蕴,只有企业建立起稳固浑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切实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有效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综合竞争力与发展动力。

3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问题

现代激烈市场竞争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但由于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多方面受到市场发展限制,市场经济发展又无法紧跟世界经济进步趋势,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中文化建设进程中多方面出现问题。问题出现不仅阻碍企业文化建设,也严重滞后企业经济发展,为企业现代化进步带来诸多困难。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3.1 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

在世界经济建设潮流推动下,如今我国众多企业竞相模仿国外企业发展模式,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而形式上跟从不意味着本质上认知,市场经济发展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却无法使企业真正领会精神文化建设本质,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背离了文化建设本质,在社会发展影响下,加之以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不深入了解,造成现代多数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表象,如在工作日中建立起工作口号,平时加一些员工问题活动等,而这些表层行为无法对员工进行更为深入的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切实落实,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仅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企业文化发展实质,不能够切实反映企业发展中价值取向和管制风格,对企业自身价值取向无法全面认知使得企业长期文化建设无法跟从企业发展实际,甚至与企业发展方向产生背离。企业文化建设一旦无法与企业发展切实相关,就会直接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资源投入却无法达到预期时效,这在企业运营进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上阻碍。

就企业文化建设实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发展实质集中体现,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在企业文化中表层活动只是表象,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只有通过丰富其内涵,才能有效实现表层现象下的实质意义,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落实与发展,不仅丰富企业运营实质,也在员工工作得到有效普及,使得企业运营更具时效性意义。现代市场中面临文化建设形式化是文化建设一大弊端,对表层现象进行实质改良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3.2 文化发展不具备兼容性

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带动企业经济进步。在市场经济发展作用下,企业文化建设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由于现代企业中多种发展因素制约,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只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建设,而忽略企业文化素养提升与塑造。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企业着重强调对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确保企业运营发展。而将重心全部投入经济建设,虽然有效提升了企业资产,却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被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进步两者之间不均衡发展逐渐降低企业经济增长速率,也为企业发展带来诸多发展中问题,二者不均衡发展严重限制了企业进步发展。

现代企业发展中对于经济增长片面性追求导致企业建设中缺乏兼容性,激烈市场经济竞争虽对企业经济发展提出挑战,但市场经济对企业促进目的是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经济一时增长并不代表企业经济能力水平,真正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水平发展是企业长期稳定运营,在此基础上获取稳定经济收益,促进企业建设与进步。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兼容性展现。现代企业在发展中过多注重眼前发展态势,没有对企业将来发展做好完备规划,使得企业发展过多看重当下经济效益增长,忽略了文化建设在其中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中重要软实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均衡才能有效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经济增长与发展,因此,解决企业文化发展兼容性问题有效处理方式是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4 基于无为思想的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4.1 增强企业文化超前化建设

现代化企业发展中,无一不在对经济效益进行强调,过分注重经济效益提升使得企业忽略了对文化与精神建设。现代市场中企业发展普遍形式是通过最初经济进步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后,才发觉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性,而这使得企业思想建设严重滞后。在企业中,应注重充分发扬老子思想,在对经济进行发展时,注重与企业思想建设和谐统一,以老子思想中无为而治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际意义是指不刻意强调企业中文化建设,过分注重对文化发展只会使企业在文化发展中注重表象,无法对文化建设实质进行理解。因此,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中与老子思想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建设,还能够有效带动企业文化发展。

老子思想中强调思想意识超前于现实行为,因此,对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时应注重首先发展文化建设,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来奠定发展基础,以精神文化发展为指导展开企业建设,不仅明确企业发展方向,还能对经济建设起到稳固促进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对老子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将其思想文化有效融入到企业文化管理中,通过此方式在企业建立之初便确立稳衡企业价值观,以此鞭策企业之后的建设发展,以信念与文化传统作为企业传承内容进行延续并在经济建设中发展,以此方法有效调动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提高工作热情,主动为企业建设贡献力量。

4.2 无为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之根本,是企业从建立到发展中不断增厚的底蕴,对企业发展方向指导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老子思想内涵中包括极为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将文化建设与老子思想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实现企业文化基础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重加深对老子思想内涵分析,将老子思想中“道”的建立应用于企业实际建设当中,对企业文化建设,应顺应市场中企业发展规律,以现实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有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老子思想中,道的概念具有一定笼统性,要根据不同适用环境进行相应改变,对于企业发展来讲,盲目学习不能够解决文化建设根本问题,通过对老子无为思想与道的概念进行综合后,对企业文化建设方法进行分析。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顺应市场客观发展规律,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建立起相应文化建设,抓住市场文化建设弱点进行改进,在企业中建立并发展,定会使得企业文化得以快速建设,并有效促进企业经济进步。

4.3 对老子思想辩证开展文化建设

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企业发展进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仅凭老子思想与建设融合远不能对企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老子思想中蕴含丰富辩证思想,在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对辩证思想实际应用,有效解决企业实际经济发展中面临问题。老子辩证思想是通过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来得出问题实质,进而以有力方式加以解决。在文化建设中,老子思想辩证方法应用还包括对事物矛盾性分析,老子思想中,矛盾现象在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对矛盾进行辩证分析能够深入了解矛盾实质。在文化建设中,加强对老子思想矛盾分析方法应用,是对辩证思想实际性质应用,通过对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矛盾进行哲学分析,将问题形式进行有效转化,制订有效解决方案,通过此方法进一步丰富企业运营经验,稳固企业发展基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开展对老子思想辩证方法学习,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对市场实际问题处理,以老子思想内涵为有效指导,不仅保证问题处理方式哲学性,还能针对问题分析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建立。因此,在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对老子辩证思想学习与应用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综合能力提升。

4.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职能授权

市场发展需求带动企业运营,而并非每个企业都具有处理每项业务能力,因此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建立起职能授权机制,能够将企业文化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在各部门处理业务同时,共同为企业文化建设而努力。企业中详尽部门职能规划也是老子思想“道法自然,善利万物”实际展现。这一思想内容本质是指在依照“道”自然发展规律对待事物,以自然之道处理,定会有利于自然中事物发展,顺应发展趋势才能有效实现管理。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着重对企业部门职能进行合理规划,依照市场与企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职能管理,进而在企业发展同时展开文化建设,使企业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紧密相关,形成统一发展体系。就企业发展实际意义上讲,依照老子思想中善利万物观点对企业职能进行有效授权划分,并以此方式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建设中企业文化发展一大时效性策略。

5 结 论

老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一大瑰宝,所包含哲学内容值得当今社会研究并学习。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老子思想内涵科学性融入,不仅有效解决企业现实发展所面临诸多问题,也为企业今后文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当下市场经济发展逐渐使得企业建设偏重与经济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开展对老子思想学习应用,是对企业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企业保持高速科学发展的思想原则,强化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环境下的护身符,能够使企业不被激烈的商业竞争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周止礼.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管理思想[M].北京:中国学林出版社,2006.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曹格军.道家思想在现实经济中战略应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篇8

一、开展“两防一体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史,特别是一些发达目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证明,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高,政府对社会提供的保障服务也随之不断提高和完善。密切关注社会生产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全,不断提高社会运作和人民生活的质量,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各种灾害事故隐患也逐渐增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和生存环境,已成为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建国五十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各种灾害而死亡的人数多达数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大大高于发达国家0.3—0.5%的比率。且不说震灾、水患等自然灾害,生产、生活中的灾害事故亦频频发生,在一些领域甚至呈上升趋势。如化工事故,据统计,1969年至1981年,全国登记在案的为102起,到1987年已增至3617起,不仅上升趋势很快,而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来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大。仅黄岛油库、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两起爆炸事件,就造成20多人死亡、100余人受伤,疏散转移居民13万余人,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这些灾害事故,不仅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和损失,而且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组织人民群众对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防护与救援,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的防灾和抢险救灾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比较松散,没有从总体上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社会救援组织体制和自如高效的运行机制,各种灾害救援力量分散于不同行业,隶属于不同部门。这种组织体制,固然有专业性较强的特点,但又有综合性不足以及条条管理、自成相对封闭体系,不便统筹救灾准备工作和协调使用各种救灾力量等严重缺陷,特别是现在,“复合型”灾害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来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多,这种救援工作体制更显得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直接影响着防护和救援效果,也难以使防灾救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防灾害事故的计划性、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和抢险救灾行动的综合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管理开展灾害事故风险评估和研究制定防灾救灾预案,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使用各种防灾救灾力量的组织机构,以便有效组织调度有关部门、单位,制定防灾救灾预案,在出现灾害事故时,根据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形成防灾和抢险救灾合力,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煞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就目前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分工情况看,人防部门承担防灾救灾职能,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一是人防部门军地共管的领导体制和业已形成的军地密切协作的运行机制,便于协调军地两方面的力量参加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二是人防部门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和通信警报系统,具有实施抢险救灾指挥调度的便利条件和迅速有效的灾情报知手段;三是人防部门既有的组织指挥专业人才队伍,熟悉组织指挥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由于组织实施人民防空与防灾救援行动特点相近、方法通用,人防部门的干部队伍完全有能力承担从灾害事故风险评估、防灾救灾预案准备到组织实施防灾救灾行动等一整套防灾救援任务;四是人防部门已经组建和训练了一支包括七种专业技术力量的人防专业队伍,可基本适应遂行各种抢险救援任务的需要。战时组织人民防空和平时组织防灾救援总体要求和目的的一致性,敌空袭后果和灾害事故后果的相似性,消除空袭后果和消除灾害事故后果在组织指挥方法、程序和力量使用上的共同点,说明人防部门承担综合管理防灾救灾的职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合理配置政府职能的最佳选择。

二、“两防一体化”是促进人防平战结合向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人防向民防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人防建设的重大举措

在人防平战结合进程中,人防工程等设施的开发利用,推动了人防建设由封闭到开放,由消耗型向增值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是人防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项重大成果。“两防一体化”势必有力推动人防工作在更宽广的领域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更具体地体现其“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的宗旨,加快我国人防与国际民防接轨的步伐,这既符合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规律,也符合国际民防的发展规律;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人防建设新的生机、活力之源。

从国际上看,国外“民防”最早也是以“防空”的概念提出来。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民防”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了防空袭,而且包括了保护居民在战争中免受各种伤害,进而延伸到平时保护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在国际上,民防已发展成为战时和平时保国保民的一项重要的防御国策,其职责已从保护平民生命财产少受战争和灾害事故的威胁与破坏,一直延伸到各种人道主义救援;从保存国家战争潜力拓展到平时抢险救灾,甚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遗址。可见国际“民防”已经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概念,其职能已囊括战时和平时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研究和落实的是生存与发展这两个事关国家安全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一种体制和机制上的高层次的平战结合。我国已于1992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又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与国际民防的差距,应当深入研究国际民防的发展规律,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要通过实施“两防一体化”,推动人防平战结合向更深程度和更高层次发展,把人防战时防空救灾的职能延伸到平时的防灾救灾,把两者在体制的层面上结合起来,并切实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中和蓝图上,使人防建设不仅能够筑牢空天防护的“盾牌”,而且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系上一条“安全带”。

就人防事业本身的发展而言,空袭与反空袭、防空袭已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矛”与“盾”的较量空前尖锐、剧烈,人民防空的建设水平和御敌能力,直接关系战争胜负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现代高技术战争,敌空袭的隐蔽性增强、突然性增大,目标破坏集中,毁伤程度严重,消除空袭后果任务艰巨,因此,也需要通过平时的防灾救灾行动,锻炼提高处置各种突发性事故的能力,不断增强人民防空队伍的战斗力,为赢得防空袭斗争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人防系统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指挥、人口疏散、通信警报和掩蔽工程体系,组建了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但实战能力尚未经过检验,尤其是人民防空的组织指挥系统和专业队伍,由于缺少类似实战的锻炼,战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_,能否确保“打赢”,目前尚不好完全做出肯定性的回答,亟需通过参加平时的抢险救灾,大力推进“两防一体化”工作,使人防队伍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不断检验和提高其战斗力。由此可见,加强“两防一体化”工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关乎人防建设质量和人防事业生存、发展的一件大事。

三、省级人防部门在“两防一体化”工作中应抓好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于如何搞好“两防一体化”工作,近年来,一些省、市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1999年,我省按照“以承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为重点,兼顾其他与人民防空关系紧密的救援,组织协调社会有关方面力量,消除事故(灾害)后果,推进人民防空与应急救援一体化”的思路,在石家庄等五个城市开展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试点,在取得初步经验后,从20__年开始将此作为人防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向全省各市人防部门做出部署,县级人防部门的专业队伍,正在按照“两防一体化”的要求组建。目前,沧州市已在人防办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邯郸市邯山区人防办已承担防汛和抗洪救灾职能,其他各市也在结合实际,积极研究开展“两防一体化”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从试点至今,已有五个市共接警处警30多次,迈出了实施“两防一体化”的第一步。但从我省乃至全国范围看,“两防一体化”工作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尤其是各省、自治区,所辖各城市情况差别较大,防救重点不尽相同,领导层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也不尽一致。如何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坚持下去,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认为,推动“两防一体化”工作,并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省人防部门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政策推动。开展“两防一体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是人防平战结合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新生事物,要在一省范围内展开,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措施。在这项工作中,省人防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宏观指导,总体调度,出台政策,推动各市以政府行为抓好落实。应把“两防一体化”工作作为人防工作改革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精心谋划,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政府、军事机关沟通协调,阐明利害;积极为省政府、省军区当好参谋,站在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深化人防工作改革,大力提高人民防空建设水平和战时、平时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实施“两防一体化”的意见建议,以省政府、省军区或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名义出台开展“两防一体化”的政策措施,确保其高起点开头、举步。

二是制订规范。围绕“两个适应”、平战两个需要和遂行防灾救援任务,对“两防一体化”工作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人防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的防护职责界定和任务分工,建立社会救援网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对事故灾害风险评估、分门别类制订防灾救灾预案和各项保障计划、完善指挥通信手段、整组专业队伍以及器械装备配备等明确标准,做出规范,并督导各市抓好落实,确保“两防一体化”工作沿着规范化轨道发展。

篇9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文化保护

[作者]马伟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人类学博士。天津,30007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053-005

有学者曾指出:“民族精神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文化哲理凝聚的表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重要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的飞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精神家园的建设与营造文化氛围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一个空洞的事物,必须通过文化载体得以呈现。因此,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文化精髓,尤其这些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力量,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模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与文化保护,民族精神的继承、弘扬、创新等要素密切关联,总体看来这一模式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文化保护模式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承载着各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展现了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重要产物。文化的产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而且蕴含了民族情感与民族心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语言文化,都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不管哪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要素都具有一种鼓舞人们适应环境,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这种精神动力恰好是推动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由此看来,从民族文化中发掘精神要素,并将其进行凝练,提升出一种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对于推动这个民族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各个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以汉族为主体所构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水融的民族关系。各个民族之间如同兄弟一般创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相互借用,相互学习,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要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一定要认真发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要素不断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合理引导,科学有步骤地加以保护。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当盲目无章,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应当在文化保护中,有意突出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关的一些内容。例如我国各族群众创造的伦理文化、审美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传统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国家观念等都可以作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而得以发展。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在物质、精神、制度、观念、心理等方面比较综合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以及无穷的智慧,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文化的保护一定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保护中做到提升;在提升中,做到民族精神的凝聚。

(二)民族精神的继承模式

民族精神的继承,就是要从现有的精神要素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并将其应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包括对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也包括对现有民族精神的提升与创新。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有的责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一部凝结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哲学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除汉族的优良传统外,少数民族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此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历史上结成的“水溶相融、生死与共”的民族关系,也为我们在继承传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提供了极为稳定、和谐的发展空间。

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绝不是对已有精神财富的全盘接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财富中仍然具有良莠不齐的成分。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精神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构建过程中,应当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做好民族精神的弘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做好民族精神的创新。通过这样的不同机制,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提升,从而使之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思想武器。

(三)民族精神的弘扬模式

作为精神层面的民族精神,应当在不断弘扬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鼓舞力量与智力支持。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不断向前的灵魂,没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面临着重重迷雾。此外,民族精神的弘扬,还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各族人民社会归属感的确认。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于民族的一种心理归属以及自我身份的确认,只有每个成员都对国家、民族产生认同,他们才会以国家和民族为自豪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中。因此,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弘扬,有着无比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只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寻找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体系。

弘扬民族精神,从具体的操作来看,要做到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从中国历史长河中积极发掘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个案等较为鲜活的事例。此外,还要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中华民族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鼓舞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懈努力来建设美好家园。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从一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进行提升。例如,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制度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从我们的现有机制来看,当前我们的社会生活主流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社会各界将最多的时间以及最大的力量都投入到发展经济的相关环节中,从而忽视了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许多制度与法规也没有在塑造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彰显民族精神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找出我们精神中出现的问题,用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优良传统去鼓舞各族群众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解

决出现的精神信仰问题。

(四)民族精神的创新模式

民族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做到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全球化。时展到今天,创新民族精神摆在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面前。不创新民族精神,就无法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民族精神的创新,要采取各种机制来提升其内涵。民族精神的精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例如,在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同仇敌忾,抵御外敌;时期,我们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奋力拼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时期,我们的精神力量则是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往往被赋予了很强的时代性以及使命感。因此,当前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创新。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博采众长”的理念,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优良传统,来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欧美各国自近代以来,不仅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其创造的各项制度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也曾一度引领世界的潮流。因此,我们对于欧美各国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应当在“批判继承”的继承上,进行合理地吸收。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民族。创新曾经使我们这个民族,在诸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明清之际,随着我们的思想逐渐僵化,以及在对外政策上采取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逐渐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时至今日,我们需要创新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更应该创新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发掘中华文化的合理要素,并且处理好文化保护与精神价值提升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的关系。

(一)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民族精神价值提升的关系

周伟洲教授曾指出:“中华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优良的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建构。”在各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如果不做好从传统文化中提升民族精神的工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将显得苍白无力。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这些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的认知与追溯。当前,我们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旨,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唤起我们的精神追求,并塑造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只有在这种精神气质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才能在我国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彰显出其巨大的魅力。

在保护传统文化以及提升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社会化的重要作用。社会学认为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从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环境,学习生存技能与人格塑造,最终完成自己社会定位的过程。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社会中的风俗习惯、道德约束、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无形中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得个体与社会已有的行为模式达成一致。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离不开人的社会化。各族群众,尤其居住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传统文化、人生礼仪、、村规族约,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也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提升精神情操,完善道德修养,理解人生意义的重要渠道。一些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语言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化往往是他们获取知识,提升人格的桥梁。因此,搞好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对于发掘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价值的提升,就一定要在各族群众社会化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学习本民族优良传统,以先辈楷模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

(二)处理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因为文化是展现民族精神家园的符号,文化的创新也意味着民族精神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一点一滴逐渐形成的。它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特定的活动空间等要素的影响。而且,很多民族文化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空背景,展现了各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时至今日,社会在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许多特有的传统文化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与世界接轨。有学者曾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为了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葆青春活力,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要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新的管理格局;要通过推动传统文化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创新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要着眼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在遵循文化规律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反复磨砺、精益求精,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

总体而言,要处理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要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收一些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之本;对一些不适应现代化建设,与时展背道而驰的文化我们则要及时摒弃。创新不等于建设“空中楼阁”,一定是在已有基础上的进行创造与更新。时展到今天,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之间的流动将会逐渐增多,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积极应对“全球化”的一种重要举措。

(三)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之间的关系

发展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而弘扬民族精神又是重塑民族文化的载体。当前,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必要。文化只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增强自身活力,也才能成为展现民族认同,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符号。文化人类学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塑性、能产性、全民性、继承性”等重要特性,这几个特性都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重塑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当前,要做好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的工作,就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

拓宽工作思路,从一些实际工作人手,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对此,有学者曾指出:“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变化,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与管理方式,形成鼓励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极大丰富文化品种、样式、载体与风格,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努力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民族精神的弘扬,是唤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前提。当前的社会发展与国防、科技、国力、经济相对应的是强大的民族精神。只有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真正调动每一个国民,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极高的民族热情,应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构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还要面对社会现实,认真反思当前一些群众所出现的“丧失信仰”等“精神危机”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出行的这些精神信仰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尤其当面对社会转型时,都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在此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信仰以及心理归属等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并合理引导。社会各界必须对此高度重视,一定要通过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还是天灾人祸,我们这个民族都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具有临危不惧,“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情操。当前,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只要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用强大的民族精神进行鼓舞与疏导,这些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结束语

篇10

根据Smithsonian机构的调查资料显示,1937年8月4日,MichaelJ.Cullen在纽约皇后区JamaiCa的一个汽车修理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大卖场,其占地约56000平方米。自此以后,大卖场因其供货种类丰富,购物环境舒适,操作便捷,价格有一定的优势而渐渐备受青睐,而连锁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卖场的模式自198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众多的的商家中,具有门店数量优势、品牌知名度高的连锁商业企业,明显更受上海消费者喜爱和欢迎。

以建材大卖场的调查为例,消费者对连锁超市的喜爱度与其门店数量呈较大的相关性。当被问及“最喜欢的建材大卖场”时,有15.9%的受访者选择了百安居,有14.6%选择了好美家,而这两家卖场目前在上海的门店数分别达到10家和9家,位居前列。在发达的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房地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对建材及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建材大卖场产业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在经营模式和方法上沿袭借鉴了当时已较为成熟的大卖场形式,区别于传统的五金配件店和装饰装潢材料店,其经营范围和可选种类大大增多,既能满足于普通家庭装潢又能迎合多方位不同的装修要求,同时在价格定位上也更加有竞争力。

最早的中国本土建材大卖场“家世界”家居装饰建材大卖场,于1996年12月6日在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诞生,最初这家

连锁建材大卖场从各个方面向当时全球最大的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学习,试图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材大卖场。然而,十年后,也就是2006年,“家世界”被“家得宝”并购。企业要适应在中国的发展,不可简单的拿来主义,要符合中国市场的文化意境,吻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

建材大卖场设计的文化意境

建材大卖场设计越来越呈现现代文化意境的态势,而美学理念是设计的灵魂和精髓。它在传承与创新文化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发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变化,因而摆脱了以往单纯的、陈式化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创新性的思维之路。

建材大卖场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建材大卖场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环境美,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建材大卖场室内的空间环境艺术。文化意境产生高度的现代文明与科技。就设计本质而言,建材大卖场中的文化意境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设计中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

一、环境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运用高新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新形象、新艺术。环境空间规划:首先空间的布局应是合理的,并能给客户留下美的感受,室内局部,借助高新科技手段凭借良好的审美眼光赋予建材大卖场的空间新形象,带给顾客更好的文化意境体验。

二、美学色彩要素:建材大卖场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地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建材大卖场内的环境色彩并不仅仅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心情和购物情绪,专柜销售用文字和图片,要考虑不能使用过于强烈的视觉效果,要用柔和的色彩,保持一个品牌与另一个品牌的协调,又要考虑消费者在环境中身心放松。

三、美学装饰要素:建材大卖场室内整体空间中固有的建筑构件以及墙、地、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不同材质的变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建材大卖场内VIP休息室给客户以宾至如归的感受体验。建

材大卖场中难免有些店面位置不佳,显得狭小,易使人感到压抑,可利用冷色调能使视觉产生后退收缩的作用,将墙面布置成淡淡的冷色,同时门框窗框装饰成白色,视觉上放大,使整个空间放大。环境色彩的设计效果在空间中会左右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建材大卖场环境色彩的设计既要给环境创造美感,又要有助于商业销售,不能给消费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反应。作为装饰建材大卖场,其室内色彩的设计还应符合时代潮流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充满时尚感。

建材大卖场销售模式改变与环境展示形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