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校合作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良好的家校合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好习惯;成就未来
每个您都希望孩子有活力的生活、充满自信和激情、有情绪的调节力、有人际交往的能力,甚至也为孩子规划了一个宏伟的蓝图等待实现,但一切形成的根基都源于孩子有一个好的习惯。自主德育就是要关注到孩子们成长的每个细节,如今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开展的德育工作,尤其是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和沟通更显得重要。在《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探究》课题的引领下,学校与家庭携手共进,让好习惯成就孩子们的未来。
一、关注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习惯是人最主要的、最稳定的素质。您一定听过“习惯成就人生”这句话,也深知习惯对一个孩子成长乃至成功的重要性,但您可能并不知道,13岁对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13岁前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家有儿女是你的快乐,也是您甜蜜的负担。您会发现,家里的初中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让人头疼的不良习惯。你困惑,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但总是步履维艰;你痛苦,面对这个“屡教不改”的孩子心烦意乱。事实上,13岁前孩子们是多变的,他们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13岁是矫正不良习惯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期。
只要有信心世上无难事,如果您能够紧密围绕关键时期全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抓住家里这个13岁的初中生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同时也是矫正不良习惯的关键期,坚定地帮助孩子形成好的习惯,拥有理想的生活。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
二、教育案例
案例:午饭过后孩子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放松、有的在交流。而高函却在出神而认真地观看手里的一团白乎乎的东西。同学们走过各个惊讶地看着他,就连老师也惊呆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用保鲜膜包好的饭团,这个饭团做得挺精致,挺环保也挺讲究的,样子也还不错,他正准备吃呢。马上有同学告诉老师,他早上从家里带来了保鲜膜,别人都吃完了,他把餐盒里没有来得及吃的米饭精致地做了个饭团带到教室来吃。就是这个吃饭慢、做事慢的小家伙儿竟然将亲手做的饭团带到了教室,老师和他的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
看着他手里如此精致的饭团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对他笑了笑。保鲜膜是孩子早晨就从家带来的,一定是为了饭团的“食品安全”,看来他做事是有计划的,面对此举老师笑着说:“有创意。”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孩子是故意捣乱,因为他每次吃饭都没有别人快,后来便想了这个办法。孩子挺聪明的。从一件事情上说,这个孩子自学了吉他,并且表演起来有声有色的。很多别人做不出的题目他也能够说得一清二楚,就是做事情极慢。这个拖沓的毛病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很多时候考试题目都做不完,他做完了试卷就是名列前茅,但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写作文就交卷了。他的慢成了自己的心病,也成了妈妈的痛苦。
三、案例分析
在生活中,因习惯导致成败的例子很多。一个小故事更能够让家长深刻地认识到好习惯更重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关注孩子的习惯比单纯地关注成绩对孩子发展更有利。例如,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要求条件很高,但报酬丰厚。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胜利在望的时候,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面试开始前,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儿急事,要出去十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总经理的大办公桌翻东看西,没有一人闲着。十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不惑:“面试还没开始呢!” 总经理说:“我不在时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用乱翻别人东西的人。”年轻人全傻了,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习惯坏了一个大前程。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习惯、交际习惯、品行习惯、惜时习惯和自主习惯等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好习惯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面对孩子的慢动作,我们更应该在给予理解的基础上帮其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来矫正。并对不同的“慢”孩子进行认真地分析,对症下药,帮其改正。高函同学的慢,不是存心的,他希望自己快起来,本身也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孩,他能够思考到用保鲜膜做个饭团,这样能够把来不及吃的午饭卫生而便捷带走,虽然行为上有些不妥,但这个时候不能完全地否定。首先应看到孩子对拖拉是有认识的,也在为自己的慢动作做了补救措施,对于这种能够自我主动思考的孩子我们不需要和他重申“拖拉”的坏处,只要和他制订一个目标,做事之前给他个时间目标约束,慢慢地便会提升他的速度。
对于依依,丢三落四的毛病形成以久,但如果不改掉,会对她今后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弊端,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长更应该引导孩子有规律地做事,学会统筹和安排。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在耐心的基础上和孩子一同接受改进的挑战。
篇2
大家好!
值此丹桂飘香时节,xx大学-xx人才合作活动拉开了新的序幕。首先,我谨代表xx大学对成都高新区的领导及天府软件园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xx大学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人才,并在校地合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一直与全国各大产业园区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天府软件园是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园区,它有着良好的企业氛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每年以快速的速度在成长,先后有三十多家世界500强企及跨国软件企业、数十家国内电子百强企业及本土企业落户园区,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xx大学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xx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出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在校地合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基础。
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近年,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95%以上,并逐年提高。长期以来,我校毕业生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在单位的表现有着积极的评价。
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以及成渝地区,为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经济形势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校留在成渝地区的毕业生比例逐渐提高,由2011届的28%上升至2011届的近40%,并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由此,此次活动对我校与天府软件园的合作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3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
1、概述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而班级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集体,与学生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一个良好的班级,往往学生团结友爱、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且课余活动亦丰富多彩,在这样的班级学习、生活的学生,通常学习自觉性高、兴趣广泛、性格良好,尤其是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良好的班级建设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健康的人格塑造,无论是在其学业进步还是健康成长角度均是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部分孩子自幼与父母一同生活,父母对其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孩子步入中学之后,其许多行为习惯仍会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同时,孩子也更易于接受家人的教导。正因为此,学校在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时,越来越倾向于引导学生的父母共同加入其中,通过家校合作实现教师与家长协作开展的班级共建。
然而,家校合作这一理念的应用效果在城镇中学以及农村中学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由于农村家长对班级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且没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到家校合作之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存在欠缺,学生信息转达效果不理想等因素,导致农村初中家校合作进行班级建设的效果不甚理想,尚需通过相关教育者的不断努力以不断完善。
2、尚存问题分析
2.1家长的主体作用缺失现象严重
“家校合作”这一理念的初衷是将学生家长与教师联合起来,二者互为指导,彼此协作,最终收获良好的合作效果。然而,通过对目前大量农村家校合作效果调查不难发现,合作过程中家长的主体意识往往较差,更多的是以辅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家校合作进行的班级建设工作之中,不利于合作效果的实现。
例如,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尝试开展“家长开放日”,其目的是将家长引入学校的环境中来,感受学生的在校成长环境,同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在此基础上,学校希望家长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由于来自家长的建议很可能会更加贴近学生的感受,故通过建议的落实可以取得较好的班级改善效果。然而通过事实分析却不难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家长倾向于将学校、教师奉为“权威”,因此即使在参加“开放日”时,仍以教师的引导、讲解为主,并不能积极提出个人建议,或所提的建议多以称赞为主、意见为辅,这对于学校班级建设优化的初衷而言意义不大。
2.2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不强
由于家校合作的理念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教育改革思路,其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均需要一个逐渐接受后付诸实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家长的引导作用便显得颇为重要。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家长方能摆脱“教师为上”的传统观念,逐步加入到与学校、与老师的合作中来,为班级建设作出努力。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初中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现象,教师的业务素养尚有所欠缺,特别是在于家长进行沟通时,时常会出现各种状况。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家长由于农务繁忙拒绝前往学校参与活动的现象,大部分教师选择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然而,由于部分教师沟通能力不足,或准备工作不充分,家访过程难免碰壁,不能起到促进家校合作的效果。
2.3家校沟通信息转达效果不理想
随着通讯设备日益普及,“校讯通”已逐步成为了实现家校联络十分有效的信息传达工具并在农村初中亦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不同教师在使用“校讯通”发送信息时难免会出现偏差,有碍于家长理解。例如同样是通知召开运动会这一信息,体育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可能存在内容的出入,导致家长无法进行正确信息筛选。此外,由于通讯公司信息发送延迟等现象,亦会导致家长无法及时利用“校讯通”掌握有效信息的现象。
3、应对措施分析
针对上述在家校合作进行班级建设过程中尚存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提出如下的应对措施。
3.1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能力培训
教师沟通能力不强,往往是由于其在接受师范专业教育时忽略了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沟通问题,则需要通过再培训来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农村初中教师接受相关素质培训,如“家长交流培训班”等,帮助教师了解所在农村的人文、风俗背景,使其能够更顺利的融入到与家长的交流之中。同时,对于如何应对相对固执、传统的家长,也应形成一套合理的沟通模式,从而使得教师在于学生家长就家校合作开展班级建设等问题的沟通时能够更加和谐、高效。
3.2通过教师引导转变家长观念
农村家长中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十分不利于家校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平等性及互为主体性建设,教师的引导、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沟通能力有效提高之后,教师应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家访,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其意识到自己在建设班级以及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积极参与到家校互动中来。例如教师可每周安排两到三名学生进行家访,利用月半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家访任务,并在后半学期集中开展家校合作活动,“趁热打铁”,力争在班级建设中获得更多来自学生家长的支持。
3.3加强教师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交流、沟通
针对“校讯通”信息传达失误的现象,一方面,校内不同教师间应做好沟通,可以安排专门负责教师进行信息发送,其他教师只需进行消息汇总即可,避免多发、漏发、信息矛盾等现象。其次,作为家长也应加强与子女间的交流,收到校方信息后及时与子女进行确认,这也是确保消息可靠性的又一重要方法。
总之,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之下,家校合作在初中班级建设中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农村环境下,虽然学校及家庭均存在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但仍不能放弃开展班级建设时家庭方面的有力协助。因此,必须深入把握农村初中班级建设时家校合作方面的尚存问题,不断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最终实现班级建设效果在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鸿.重庆A寄宿制中学的家校合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回汉杂居;农村教学点;习惯养成。
一、农村教学点回汉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忽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点和人格素养等。但是,在一些回汉杂居的农村教学点,很多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还有一些家长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照顾。这种由祖辈抚养的隔代家庭教育存在弊端,最典型的就是轻教重养,孩子吃饱穿暖就好,不懂得用知识来弥补生活的不足。其次就是溺爱过度,只要孩子不哭闹,提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使孩子变得自私而孤僻。
(二)家庭教育方式混乱,限制学生成长
不同民族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这不仅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为了适应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回汉杂居的农村教学点,很多家庭教育没有科学依据,家长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就是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产生“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往往会适得其反,限制他们的健康成长。在一些家庭里,父母的不良习惯也对孩子造成误导,比如父母炫耀自我的习惯,让孩子变得傲慢,不知足;父母的错误思想导致孩子自暴自弃,心理素质差;父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让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阻碍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形成。
(三)家校配合缺乏默契,习惯难以养成
回汉杂居的农村教学点家校配合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家长合作意识淡薄。家长将培养孩子习惯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出现问题就认为是教师没有教好。第二,家校合作形式单一。目前只是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进行沟通,制度上没有保障,缺乏组织规划,家校沟通不及时,效果不理想。第三,关注内容狭窄。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单向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致使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了解不全面,给家校合作带来阻碍。部分家长不愿意向教师反馈意见,担心教师对孩子产生偏见。
二、适合农村教学点家庭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尤其在回汉杂居的农村教学点,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要想使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首先必须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的全面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如果是少数民族,家长要适当调整宗教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的比例,引导孩子多接触同龄人,确保不同民族学生的正常交往。同时,还要增强家长教育能力,当地政府可组织专业人员到农村去开展讲座,向回汉杂居地区的农村家长传递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促使家长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从而有效减轻教育负担。
(二)适时进行榜样教育,明确行为规范
学生时代是榜样的时代,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所以家长要适时进行榜样教育。家长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孩子,优化教育方式,明确行为规范,使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到责任、担当、感恩等品质。比如,对于学习习惯,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班级中的榜样,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形成和谐、上进的学习氛围和家庭氛围。比如,对于礼仪习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教给孩子尊老爱幼、和谐相处、善待他人等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比如,对于生活习惯,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也是不同的。要认识到民族习惯的重要性,在回汉杂居地区,要尊重回族学生,不触碰回族的忌讳,使全体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篇5
关键词:班主任;现代班集体;人际构筑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班集体的重要特征。现代班集体的人际关系由三个因素组成,即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在班级的人际构筑上责无旁贷。班主任只有构筑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才能培养学生成才。
一、师生关系的构筑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学生首先是人,人都有要求受到他人尊重的权利和需求。所以,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而这种尊重是产生情感教育的基础。“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立足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动之以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诲。
第一,高尚的师德是班主任必备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行动可以有效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一个班内的学生,不可避免的会有层次之分。所以,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公正的,这有利于班主任良好教师形象的确立。
第二,班主任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班主任应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注意引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才能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并最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对学生的真心爱护与严格要求要辨证的统一。所谓爱要有度,严要有方。勿庸置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这种批评的艺术是严格与善意的完美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促进了师生间的理解与信任。
二、生生关系的构筑
学生是班集体的最重要组成因素。所以,生生关系的构筑情况就决定了班集体人际构筑的成败,成为检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指标。
第一,班主任应当着手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一个现代班集体,应该是一个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健康的舆论、有效果良好的班集体建设活动、有自觉的集体纪律的班集体。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班集体中同学之间交往积极与和谐的基础之上。而人际关系的积极与和谐实际上是建立在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应当让学生树立“爱集体”的共同目标,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志同道合”,从而产生建立真挚友情的基础,促进集体中良好生生关系的形成。
第二,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发展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学习小组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不但利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所以,班主任应与时俱进,学习课改精神,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例如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目标和各项班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并由各小组在班规的基础上具体详细的制定出组规;在小组中组建“一帮一,结对子”的互帮小组,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互相竞争、互帮互助,形成从班级到小组、由小组到个人的网络,使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集体的团结协作中获得进步,最终形成学生间良好的人际氛围。
三、家校关系的构筑
现代班集体的人际构成中,家校关系是很重要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想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家长工作。做好家长工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做后进生工作方面,班主任不要把家长当作泄愤对象,说一些伤害家长自尊心的话,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家长受到教师教训,就有可能会把这股怒火撒向孩子,甚至拳脚相加。结果孩子就更记恨老师,使教师进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的圈子,也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走进了死胡同。所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其家长在教育上也确有不足,班主任也应该把家长视为朋友。只有和家长建立起感情,赢得家长的信任,才能和家长携起手来,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篇6
关键词:初中生,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造成恶劣影响。上海市教委每年都会对中小学生与大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调查,其所的报告上结果并不乐观,自杀学生的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患有忧郁症的学生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忧郁症患病学生小龄化趋势明显。对初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就可获得良好效果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离不开家庭以及社会的关心与帮助。
一、国外家校合作实践活动
二战后,日本引入的PTA项目在促进家校沟通以及青少年的发展中发挥出显著作用。PTA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其中的委员是家长自愿或者是推荐产生的,这些委员和班主任一起组成班级PTA,而学校中的班级PTA则构成学校PTA。
1967年美国的“家庭――学校研究会”成立了Mega Skill。其任务是帮助家庭与学校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关系,并利用这种方式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会为参加活动的家长提供指导。在所开展的活动中有大量的亲子互动内容,因此活动中家长与其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得到改善。
美国学校改进计划,总体计划是学校的董事会来拟定。由家长、教师以及支持这个计划的人员参与到其活动中。学校中还存在有专门的组织以促进计划的开展。
美国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生作业项目,该项目是由爱泼斯坦于1987年所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子女作业的情况,让子女愿意向家长讲述学校中发生的事件,让家长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子女的的学习中去。
二、家校合作开展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指导
(一)学校帮助家长成为教育主人
学校需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让家长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孩子的学习。学校需要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家长能够在业余时间中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这样帮助家长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认识,更好的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发展,让家长能够摸索出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自身则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部分管理工作中,家长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调查访问。家长还应该对自身的职业优势进行发挥,承载学校中的部分教育职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对学校教育职能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二)搭建网络学校,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
通过网络,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以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网络,家长能够与学校之间开展及时的、全面的、有效的交流。网络学校平台上家长能够更好的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而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家长最为真实的想法。利用网络学校,学校能够更好的对科学文化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传播,家长之间可更好的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使得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的家长都能够得到启发。在当前这个网络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家校合作的拓展领域的重点应该放在网络上,利用网络来为家长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三)积极开展新型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较为传统的、重要的方式,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这是最为主要的措施。但是这种形式较为老套,并且只能够与学生家长探讨一些共性的问题,不能够对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为了更好的应对外部环境的发展,我们应该要积极的对家长会进行创新,让家长会上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例如交流式家长会与观摩式家长会。
交流式家长会的交流并不局限于本班之中,主要是让家长对教育的得失以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进行讲述,然后一起与学校进行共同分析并找到解决的方案,这样将能够让学校与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上产生良好的默契。同时家长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为众多的家长提供宝贵的经验。
观摩式家长会则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教师精彩的讲课,这样可以让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从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了解。还可以让家长观摩班会,并参与到班会活动中,一起与学生进行互动,或者是为学生举办成人礼仪式等等。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班会活动等加强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寻找到解决的方法。其中,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都不可或缺。在国外,对于家校合作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而在国内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在家校合作研究上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成果之一(立项编号为11C078)
参考文献:
篇7
本学期,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结合二年级学生个性特点,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贯彻十七大精神,促进德育与课改的融合。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让墙壁开口说话”等多项德育活动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在二年级班级建设中进一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进一步提升班级集体荣誉感。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这些孩子都聪明活泼,调皮可爱,有很强的可塑性;虽然已经能适应学校的生活,能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步很大,但他们的自主能力较差,不能离开老师,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主要工作及目标:
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学会复习和预习,养成当天功课当天完成的良好习惯;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
(一)以六个形象标准为主线,主要落实四项活动。
1、把承诺交给班级,养成三个习惯,做文明诚信少年。二把祝福送给科任老师,获取尊重的金钥匙。三把友爱送给同学,合作从此开始。四把快乐留给自己,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1)文明教育: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继续落实《守则》和《规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本学期的好习惯养成活动更自主开展活动,可自行选择小主题,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各中队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班级的活动方案。帮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新进步。
(2)诚信教育:开展“崇尚真善美学做诚信人”活动。阅读有关诚信的书籍、收集了自己喜欢的有关诚信的格言,和老师一起制作有关诚信的板报,并把自己对诚信的认识在班队会上和大家进行交流。通过活动,对“诚信”的含义和基本要求进一步的理解,做传播诚信的使者。
(3)负责教育:开展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家乡负责、对祖国负责系列活动
a、开展“爱我学校”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并能主动用自己的行为维护新的校貌,对学校负责,做学校的小主人。
b、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出“金点子”,做学校的“小当家”。
(4)尊重教育:开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教育活动,其中把“尊重生命” “尊重自然”是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
(5)“合作”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的品质,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6)“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抛弃冷漠、拥抱爱心、责任。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对于学校布置的工作要积极的参与并做好和自己班级有关的工作。总结本班学生的优秀事迹加以宣传、发扬。开展各项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各续抓好小干部队伍的培养。小干部要群策群力,将班级的一切日常事物管理好,充分利用好“红星章”的作用。做到班干部都有自己的管理岗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岗位中发挥作用,大家一同进步。
(三)、创造性地开展“温馨教室”建设,积极营建和谐校园氛围。
1、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根据本班级特点和班级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温馨教室”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引导创造有班级特色、有年龄特点、有归属感的“温馨教室”。
2、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从学校公物保护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等方面开展教育,以和谐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与创设为抓手,以艺术人文为主题,逐步使班级的墙壁处处成为育人的教材,处处成为美的景观。定期更换软木板上内容。
3、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和家长联系,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和联系。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篇8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不仅拓宽了人类关于智力的概念,并揭示了智能是个体与环境相互有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环境创设进行初步探讨,希望为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小学数学教学;环境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重要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不仅拓宽了人类关于智力的概念,并揭示了人的智能发展最初以身体潜能为基础的,“但最终却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成立“学习共同体”,建立真诚平等、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拥有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小学课堂是学生自我认知智能发展的初级群体,师生关系是学生面对的主要社会关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源于他们的课堂感受.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他们是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的课堂权益,才可能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同步健康发展.
(二)成立“学习共同体”,创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融合渗透的交往环境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交往”意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让师生之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如学生以3-4人一组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每组选一名“辅导员”进行平时活动的组织,“辅导员”每月由小组成员自己进行推选更换,老师参与活动的指导与监督.这样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彼此渗透,互相融合,使学生个体能够发挥特长,承担角色,彼此间取长补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协变共生.
二、利用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创设和谐的家校合作教育氛围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一个成功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的家庭.可见家庭参与对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
(一)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充分发挥沟通与桥梁作用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加大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要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1.成立班级数学教育委员会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数学委员会,让“数委会”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一些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定期把学校以及班级教学的目标和活动通过“数学会”告知所有的家长;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等,这样通过“数委会”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2.开展“数学大讲堂”和“家长进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请在数学方面有专长或有独特见解的家长对学生进行“数学大讲堂”讲座,还可定期请对教学有兴趣的家长进课堂给学生上课,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提高家校合作力度与效度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教师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和渠道畅通家校沟通平台,如建立班级QQ或微信群,定期上门或打电话家访等等.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表现出的诚意与良苦用心,以及平易、谦和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这样会深深感染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工作的热情.这样,教师实施教育的效率、效果便大大增强,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三、营造书香底蕴的校园文化
小学时期是儿童从游戏为主的朦胧期向以学习为主的责任期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较为关键期.一名学生从早到晚,要有近八小时在学校学习生活,那么校园文化的熏染作用绝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所能替代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教育性、审美性和渐进性三种功能.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随时可见、可读、可听、可思、可做、可想的书香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对于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可塑性极大的学生来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环境创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智能情境,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和发展个性.
【参考文献】
[1]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校互动;教师;家长;教育衔接
一、家校互动的重要意义
幼儿教育中,增强家校互动有重要意义。家校互动主要表现为教师和家长教育之间的良好衔接。家校互动首先是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的家校互动能够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及时联系,有利于教师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反映给家长,然后家长根据教师的建议衔接好孩子在家的教育。这样一来,孩子在家在校的成长情况都能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并且根据孩子面临的问题,及时做出反映,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增强家校互动的有效措施
增强家校互动对提高幼儿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结合实践中的教学经验,我提出了三个增强家校互动的措施。
1.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在开学初、期中和期末三个时间段召开家长会。教师在家长会上主要是和家长交流一些孩子的在校情况,为家长提供一些在家教育的建议以及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关注的内容,并且告诉家长如何和教师开展合作教育,将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结合起来,关注孩子在成长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孩子在校在家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教师可以通过为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教育衔接。幼儿园教师在给孩子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要求孩子和家长合作完成的作业。比如,中秋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手工灯笼的制作,或者家长为孩子讲述寓言故事等。这样,家长在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能通过和孩子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在校学习的内容,遇到的苦恼等。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衔接教育,比如提高孩子做手工的能力和对幼儿园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3.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与孩子一起游戏,并且在游戏中与教师合作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比如说,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种主题的亲子活动,包括节日由来、游戏环节和课外教育等内容,这样家长通过参加亲子活动可以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而且能够通过与孩子一起游戏,增进感情,对孩子实施其他教育。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在儿童节的时候,举行周末庆祝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参与到老鹰做小鸡、躲猫猫等游戏中,或者以家长和孩子为一支队伍,与其他的家庭进行比赛,看谁的孩子最会讲故事、哪家的手工做得最好,哪个孩子最懂礼貌、养成的卫生习惯最好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不仅能增进和孩子的情感,更有利于家长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便于能教师和家长合作,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
增强家校互动对于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衔接教育十分重要,教师应该从召开家长会、布置孩子的家庭作业和举办亲子活动三个方面加强与家长的衔接,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亓桂茹.谈学前教育中家与园的沟通策略[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03).
[2]张德光.家校互动 有效沟通[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1).
篇10
1小学生文明素养与学校、家庭关联分析
1.1学校因素对小学生文明素养的影响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在小学生眼中,教师几乎都是比较完美的,教师说的话都是正确的。通过对家长的调查问卷了解到,90%的家长认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和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素养,首先应该规范教师的言行。
1.2家庭因素对小学生文明素养的影响
就当前社会现状而言,我国较多家庭中独生子女占据比例相对较大。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外加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使得他们文明礼貌观念比较淡薄。独身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宠爱,凸显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一些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孩子一般都是家中的老人看管,看管学生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会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提高小学生文明素养策略――以学校为视角
2.1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三种。其中社会环境是影响学校风气的环境条件,文化环境主要是学校自身的文化水平,一定程度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人文环境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处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素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与学校的接触比较密切,学校环境的好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环境的杂乱无章则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的容貌建设非常重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作为教育结构,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场所。例如,可以将学校中空闲的空地建设成学生的植物园,让小学生自己种植花草并且进行管理。也可以在校园的公务栏上粘贴名人名言或者是一些名人字画,利用这些事迹影响学生,并且能够让他们在平时了解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2.2提高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家校合作技能,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就当今的教育体系而言,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沟通,但是往往会忽略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技能。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家校合作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当发现校园中有学生乱扔垃圾时,不一定非要用指责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将垃圾捡起来丢进拉进桶里,然后告诉学生乱扔垃圾行为是错误的,会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会打乱整洁的环境,然后分析乱扔垃圾的厉害,让学生懂得养成文明习惯。
3提高小学生文明素养策略――家庭为视角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终身的导师。家长的言行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外加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对家长的影响,使得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理念更新较慢,往往采用的教育方式较为保守,导致良好家庭教育理念的形成变得步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家长应该和学校的教师多多进行沟通,将学校作为家庭教育层面的感情支撑者,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综合考虑一套教育措施。家长可以利用学校发的家校联系本,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具体行为方式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就能够对家长进行指导,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在家庭中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他们自己应该在生活中做出好的榜样。家长可以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减少对学生的溺爱,对他们好的行为习惯进行鼓励,教会他们平时应该注意的礼仪,客人面前应该怎么问好,长辈面前应该如何表现。严格要求孩子,长期以往,他们会形成一种固有的行为习惯,逐渐改掉他们生活中的种种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