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范文

时间:2023-03-14 15: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德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德育

篇1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

生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篇2

目前,高校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自我国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道德建设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道德建设成为举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理所当然应当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力量。

1、传统高校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在高校中,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掉,因为在高校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教学相长,晚辈与长辈之间的关系,而非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学校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缺乏民主意识和平等的地位。很多道德教师以导师自居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流。很多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抵触心理或者敬而远之的心理,这样便很难融入到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开展起来,也会与其它科目一样,没有彻底的融入社会中去,可能会导致高校的德育工作事倍功半。

2、高校的德育工作与现实脱节

在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与现实的巨大脱节,现实是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这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学生对义务的履行而忽略了对权利的享有。只片面的强调义务而忽视维护自身的权益,片面地把权利与自私自利混为一谈,学生不敢大胆追求自己内心里真正想要的,而只是一味的受到义务的牵扯。这种价值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分裂,矛盾和犹豫不决的内心世界。可能表面上在迁就义务而在内心却对权利发展为自私自利的占有欲。伪君子、卫道士、假大空都是典型的案例。其次,过分重视集体的作用,而忽视个体的作用。这样反而是一种对独立人格的蔑视,个体的角色在生活中严重缺位,集体的力量被夸大了,可能会产生过分追求集体利益,而忽略了个人实际合理诉求的怪现象。个人对集体长期形成依赖的习惯,无法自拔,严重阻碍了个人的发展,难以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造成盲目的集体崇拜,个人办事反而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

3、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较为落后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下,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高校的德育工作仍然较为落后。笔者根据调查发现。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落后。其一,高校德育工作强调对理想的要求而却在无形中忽略了现实规范的大量内容,以至于使得高校的德育课程更像宣讲理想的课堂,缺乏实践指导性。其二,高校的德育工作内容西化严重,过分强调西方化的思想道德意识,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很多丰富的传统美德,这样下去很容易造成高校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的脱节。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道德财富尽皆流逝,无以复加。其实,过去的优秀道德传统仍然值得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西方化的道德模范。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难于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演化成西方道德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需要特别警惕。

二、如何用民法精神完善高校德育

高校的德育工作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能在不停发展的社会中适应道德需要。目前来说,利用民法精神来丰富和完善高校的德育工作,改良高校的德育现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1、以学生为德育主体

正如笔者在上文论及的那样,德育工作异常重要,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育。按照德育工作的要求,这种教育可以大大增加道德的适应性,让德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在传统的德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参与,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是主体,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深刻的明确这一点,否则无法从主观上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依赖教师传授德育理论,同时也以老师为榜样,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能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觉性,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中真正的实践者。一个德育课程的好坏,并不只在于教师课堂教授的效果如何,更多的是在于学生自己是否建立了一种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学生可以有效的纠正自己不符合道德标准的地方,做到及时的改错。唯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让学生更明确的意识到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更有责任感地去履行自己的德育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中,要走出教与学的误区,让学生在德育中与教师保持平等的地位,旨在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进步,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自我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能力,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文来自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将民法精神中的价值观应用到德育工作中

当今社会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因此要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要明确这种时代环境,在此种环境下,计划经济的德育体系似乎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必要引入新的价值取向到德育工作中去。民法的价值取向,正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即一种强调权力本位和切实履行义务的价值观。何谓权力本位呢?要理解权力本位首先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法律层面,社会成员都平等的享有权力和义务,不论年龄、性别、种族、民族、信仰、职业等都平等的享有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同时拥有一定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在关系上,权利是目的,而义务则是一种手段,法律在设定义务和权利上,把义务看做更好的享受权力的保障,因为唯有每个人都履行自身的义务才能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伤害。不然,无限制的权力将会互相倾轧,反而限制到每个人更好的享受权利。权力的主体在行使自己的义务的同时要受到来自法律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出于对别人权力的一种维护。权力本位实际上指社会成员是权力的主体,而不是一种被动的享受。十五大召开以来,依法治国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共识,这也让权力意识、义务意识更上一层楼,在权利本位的价值取向中,道德建设要重视权力而不能一味的强调所谓的义务,否则,将很不利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体制。现代道德建设不要一味的强调“重义轻利”,而是要强调权利本位,当然正当的无可推卸的义务必须给予履行,不能违背法律的原则,要尊重法律的权威。要在合乎法律,遵守法规,认真履行自己义务的前提下,积极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遭到惨痛的淘汰。

3、以民法的平等精神处理好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篇3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

我们于2013年4月到7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经过了精心设计。调查对象为11所本专科院校学生,涉及近50个专业,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以及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学生。本次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6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将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一、复杂社会环境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关于“你对‘只要能得到个人最大的满足,违背一点道德规范也没关系’这句话的态度是什么”的设问:有52.7%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36.9%同学表示比较赞同,只有10.4%的同学不赞同。这说明我们一直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让大学生更多的为个人利益着想。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诱发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受访的学生中,有51%的同学表示经常遇到考试作弊的现象,45%的同学认为是个别现象,只有4%的同学表示不会作弊。诚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然而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却让许多人忽略了公平正义,这直接影响到身处社会中的大学生;同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也冲击着高校尚未完善的德育教育,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很大制约。

二、滞后的学校教育

在调查中,56.7%的同学认为合格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应排在首位,26.4%的同学认为实践能力排第一,只有13.5%的同学认为道德素质最重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从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可见一斑。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水平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这使高校教育更倾向于知识取向,而忽略了道德取向,导致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遭到冷遇和排挤,德育教师不受重视,德育课为专业课让路。由于政治理论课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使其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这与“90后”的学生追求新颖的特点形成矛盾。加之单一的说教形式和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受访的学生中,93.5%的同学表示德育课教学形式单一,也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在各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条件制约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分配上,基本上是理论36课时,实践18课时,这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相背离,因此减弱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家庭教育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庭教育的环境更为宽松,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由于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使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怠于关心他人等等。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6%的同学在家从不帮父母做家务,34.7%的同学是父母要求做家务才做,只有12.9%的同学是经常主动做家务。在能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问题上,33.1%的同学选择会积极参与,56.7%的同学有时参加,8.4%的同学从不参加任何活动。独生子女在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舔犊情深”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往往特立独行、喜欢彰显个性、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与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发生着碰撞。现实情况往往是“五二零”效应,即学校教育的五天,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情操天天好转,家庭教育的两天使教育成果几乎全部归零。

四、养成教育缺少必要的氛围

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入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中,有些制度虽已制定但由于执行不严或操作性不强而只能流于形式。调查显示,有51.9%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只有15.7%的同学认为课桌和墙壁属于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有43.8%同学认为自愧不如,21.4%人觉得可敬但不可学,甚至有7.8%的同学勾选了傻帽。可见养成教育氛围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实生活中,有人把摔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却被反过来讹诈,在好事做与不做之间徘徊的已经不是自己的道德良知,而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势必会减弱高校德育教育成果。也正是因为缺乏一种良好的互相推崇和模仿的德育学习氛围,在学生的心理上才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疑问,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学生思想上以正面引导。

五、高校德育教育对策

首先,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在高校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其中人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因此,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应深入到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坚持德育首位,优化育人环境,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德育为首即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智、体、美诸育缺一不可,正如我们常说的“有才无德是次品,德才兼备是合格品”,德育应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应该把高校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将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比如把我们河北省正在建设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从而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教育的立体、综合的育人环境。

其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同时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仍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往往考虑最多的是“今天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而不是“学生今天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要教育者改变这种情况,把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转变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重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整理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课上爱上德育课、课下想上德育课,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再次,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知识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就会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过程不乏显得过于空洞。德育教育本身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践,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准则才会转化为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素养才会得以提高。只有强化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改变德育教育“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现状。因此,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应在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特点,将德育教育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统一,提升高校德育知识教育的实践效果。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高校可以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会传达出个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进而使学生受到影响。作为传递道德价值观念的德育教学,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更深。因此高校德育教师要发挥人格示范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注意培养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崇拜的对象、可以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成功传递科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聂松竹.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4]王爱云.高校德育的现状与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5]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篇4

关键词:高校德育大学生大学生社团网络社团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群体,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和逐渐增多的趋势,既为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也使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影响,就成为新时期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内涵以及现状透视

1、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界定

对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的界定不能做简单的处理,必须进行综合思考,多层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构成,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大学生网络社团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现实社团的网络化。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现实社团纷纷触网,实现网上网下联动,以增强影响和扩大活动空间,促进大学生社团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健康发展。二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网络作为新的媒体,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本身所固有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空间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甚至是违法行为,基于此,关心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部分大学生成立了网络文明协会,旨在倡导广大网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网络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日新月异性,也吸引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技术本身的强烈兴趣,他们纷纷建立网络爱好者协会等,这些都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三是基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适应现代社会开放性要求而建立的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渴望交往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的典型心理特征,网络的超时空性刚好可以以低成本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大学生社团也就从象牙塔内纷纷扩展至校园外,致使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总之,大学生网络社团就是大学生在认清网络影响和本质的条件下,在网络空间基于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而建立,旨在满足大学生自身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群体。

2、大学生网络社团现状透视

在网络发展的初期,网民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和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网民的主体构成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线上生存和符号世界对部分网民来说已不再陌生而是不可或缺。所以虚拟社区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网民的网上家园,论坛、聊天室、博客、新闻组等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形式,也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诞生地和寄居地。

由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而同时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分别达到6.5%和14.0%。,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调查结果显示,从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平均数来看,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团数多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团数。由此可见,网络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紧对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对策。[1]

虽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开放性为大学生建立各种网络社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客观上丰富了大学生社团的多样性。但是,由于社团成立的动机之一是大学生的需要,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也是基于大学生的需要这一重要的基础而兴起。现代大学生的突出需要是成就需要、就业需要、创新需要、情感需要等。相应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主要是考试类、职场类、学术类、情感类。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纷纷增强,于是考各种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基于此,他们纷纷在网上建各种以此为中心内容的社团。如寄居于著名的虚拟社区----天涯社区的“考场加油站”,腾讯聊天室的“英语角(四级、六级)”等。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实现就业,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的广泛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建立了各种围绕就业这个主题的社团。他们在社团内部共享各种就业信息,谈论各种就业技巧,交流就业的酸甜苦辣,既可以丰富就业的信息,又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发展程度日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开放性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与本校师生的交流,而是渴望与名师、名校的学生交流,而网络的低成本性和信息共享性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爱好科研的大学生主动在网络空间建立了“报告厅”社团,专门收集名师的学术讲座,然后就讲座内容展开交流,以达到开阔思维、丰富知识和增长见识的目的。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特殊心理特征,决定了情感生活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结识异性朋友,大学生自发地在各虚拟社区和聊天室建立了诸如男生夜话、女生夜话、青春杂言等版快,与同辈群体在网络空间交流与异往的技巧和心得,抓住机会寻觅自己的另一半,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群体,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二者具有共同的使命??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别。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在网络空间设立的,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当前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管理的真空。而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所以,积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德育一起形成合力;消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削弱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阻碍高校德育效果的发挥。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积极影响

首先,增强了高校德育主体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既是高校德育的客体,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群体,有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如网络文明协会、网络志愿者协会、网络伦理协会等。网络文明协会本身的宗旨就是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志愿者协会,就是以网络为媒介,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学生集中起来,以自己的行动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伦理协会,就是爱好网络道德研究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通过讨论、交流,致力于网络伦理的研究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可见,不管是以德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还是以德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客观上都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覆盖面,壮大了高校德育主体的队伍,提升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

其次,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之一就是启发和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层次,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各种网络社团的建立,以其低成本性、便捷性、交互性、广泛性等,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就业需要等;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发展,大学生从校内走向了校外,从地区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网络社团内的信息具有面广、量多、传播快的特点,因而网络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信息、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缺陷,为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开拓知识层面提供了途径。网络社团成员之间相互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客观上起着补充校内信息沟通的网络作用,为情感的双向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满足同学的交往、友谊、自尊等心理需要。

再次,发展了高校德育的载体。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助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一方面适应了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推动了现实社团在网络条件下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社团是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社团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扩大和变形;是大学生社会关系扩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大学生社会性本质的发展。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是对高校德育载体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首先,大量消极网络社团的存在会抵消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发挥。大学生现实社团,不管是正式群体,亦或是非正式群体,都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门申请,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成立,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还配备一定的指导老师。所以,现实社团的活动,基本上都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监控的范围之内,从源头上保证了社团的健康性和积极性。然而,网络社团与现实社团相比要随意得多,且主体构成要复杂得多。没有了规约,一些消极的网络社团就会在网络空间大肆开展非法的活动,甚至延伸到网下。一些在现实校园没有活动空间的消极社团也纷纷把阵地转移到隐蔽性强的网络空间。如,考试团体,团体,网络传销团体等,他们的活动违反校园的纪律,甚至是触犯国家的法律,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扰乱了校园的正常运行秩序。

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存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难以把握好这个载体。德育载体是指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所运用的,能承载、传导德育的内容信息,并对德育的客体产生影响、对德育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可控方式和外显形态。网络所固有的数字化效应,导致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隐蔽性存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基本上是一种自发性存在。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隐蔽性存在,导致德育主体难以发现社团的存在,无法预测网络社团对社团成员的影响,从而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网络社团开展德育工作。

再次,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的复杂性、多样性,增加高校德育的引导难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主体本来就变得异常复杂。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不同高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生。由于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客观上决定了社团成员的素质的不同,异质性程度太高的成员聚集到一起,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引导的难度。大学生网络社团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集中起来,同时也就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猛烈爆发。尤其是在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通过校园文化中从众和集体规范的压力,胁迫大量的青年学生参与抗议社会的行为,有时会造成一种铺天盖地的潮流。形成社会和学校难以控制的恶性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由互联网为诱因生发出来的大量的社会性互动、聚会和某种意义的自发的结社行为对我们现有的校园社会框架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种解构性的威胁。”[2]

三、高校德育应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之一,物理世界和符号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已合二为一,他们是最先实践卡西尔所论述的人的符号生存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在当前学界研究已经大大滞后于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现状的情况下,高校德育只有下大力气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管理和引导好大学生网络社团,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3]“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4]

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主体应实现社会化。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社团成员自身必须能真正做到自我管理,尤其是社团的负责人,一定要牢牢把握社团的正确方向。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都是寄居在特定的网络空间,而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一样,也是有主人的。因为网络是实行的域名管理和IP地址管理,所以网站、网页的所有者,一定要密切监视网民在自己的空间内进行的活动。大学生网络社团一般是设在各大论坛和聊天室,当前论坛都有自己的版主,聊天室也设有管理员。所以,版主和管理员要自觉充当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再次,今年年初,我国又实行了互联网备案制度,即所有的网站都要到主管部门备案。而备案的内容之一就是网站经营或者宣传的内容,所以相应的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互联网站备案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各大网站传播的内容进行方向上的管理,让非法的、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没有立足之地。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主体,应主动深入大学生网络社团,以社团成员的身份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横向交流,形成合力。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突出特征就是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也就是说,网络社团的成员是来自全国不同的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网络社团已经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这一特征,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校园之间的横向交流。应该说,网络已经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地加以利用,可以在网络空间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尽量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的真空。

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众团体。开展“网络进社团、社团进网络”建设,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德育的客观要求。针对网络社团所固有的特征,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促进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网络社团的蓬勃发展,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把网络社团文化纳入到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克服网络社团文化的自发性,从而保证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方向性,以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消极影响。

注释:

[1]《调查显示:59.7%的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2005-5-915:26:00,新华网

[2]万新恒主编:《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篇5

一、坚持育人为本

高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即坚持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通过我们的认真细致、耐心周到、深入扎实的工作去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高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发,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自始至终贯穿主动、积极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思想,不断扩展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将管理变为引导,管理变为服务、严格管理变为优质服务。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一切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教师将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热心地引导学生并身体力行,发挥其表率作用。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言谈举止、工作作风及形象等方面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感情、道德素质、意志等来吸引、启迪学生。

篇6

(一)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

1.教学管理队伍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队伍担负着学科建设日常工作的各项开展,对在学科中开展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优势并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认为在学科中开展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而且由于学生就业压力所带来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思想,致使教学管理队伍的人员只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忽略学科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计划制定、优秀教师评比、教学成果奖评比等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涉及学科德育的内容很少,学科德育被弱化和边缘化。

2.教师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认为在学科中开展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的工作。虽有一部分教师知道要开展“育人”工作,但是由于自身意识和水平不高,对在学科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认识有限,也无法在教材中挖掘出德育内容,致使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技能传授上,使学科德育工作“被”忽略。

(二)评价标准缺少德育因素

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但评价的指标大多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听课情况、是否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指标为主,与德育相关的指标一般是与教师的道德行为有关,明确将学科德育作为评价标准的少之又少。由于评价标准中缺少学科德育的指标,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略掉这方面的内容。教学管理部门每年都会组织评选学校的优秀教师或者是教学名师。评选的指标多以教师完成的课时量和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量为主。甚至很多学校都是“唯科研论”。承担课题多、多、课题所获资金多的教师在评选中占的优势非常大,也让别人看起来“有面子”。由于评选条件中缺少学科德育指标,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很少关注学科德育。

(三)缺少学科德育沟通平台

由于对学科德育的认识不足,虽然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天职,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缺少搭建各学科之间德育沟通的平台,单纯地认为只要是与德育相关的工作都应是学工部门完成。因此,学科内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教师很少针对学科德育的内容进行研讨。交流的缺少导致在教师教学意识中学科德育意识的弱化,久而久之在教师的教学体系中学科德育的内容将“缺失”。

二、对策研究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学科德育意识

有什么样的意识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要广大教师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制度形式规定每学期教师必须接受相应学时的在岗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接受培训的学时可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中的继续教育学时,以此提高广大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培训可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结束要求教师递交学习心得或学习论文。通过培训和学习论文的思考,目的是让广大教师时刻清楚且意识到各学科和每门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一位学科的教师有肩负育人的职责。通过培训可使广大教师以更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做到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培训可使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学科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传授学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德育修养。

(二)构建学科德育平台

学科德育的发展较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除了队伍人员意识淡薄之外,缺少各类学科德育发展的平台也成为影响学科德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就学科德育的发展构建各类发展平台,以此促进学科德育的进一步发展。

1.构建各学科教师沟通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属于显性教育,其他学科的德育知识不可能生搬硬套到该门课程中,需要教师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知识才能呈现,属于隐性教育。由于教师自身水平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一教师都能很好地从学科中完全挖掘出德育知识。此时需要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德育知识方面的敏感性相对一般教师要高。两个学科的教师沟通有助于专业学科教师从专业知识点中挖掘出德育知识。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为各学科教师构建多种沟通平台。如:建立学科德育发展论坛,让广大教师就学科德育的发展在论坛中讨论,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的学科德育知识进行探讨;或者建立学科德育之家,给各学科教师提供一定的场地和设施,让各学科教师有机会面对面交流探讨学科德育问题。国内知名的大学都建立教师发展中心,虽然教师发展中心涵盖的内容很多,覆盖面比较广,但很多教师发展中心都有教学咨询服务职能,由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团队为学科教师解答问题。一旦教师有了学科德育意识,针对这方面的咨询必定会增加,建立教师发展中的模式对学科德育的发展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2.构建学科德育教学平台。上好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德育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效果更有效。教学管理部门可建立学科德育教学网站,网站可由文件精神、学科教师教案、教师上课视频、学科德育教学讨论区等模块组成。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有代表性的学科和教案进行网上点评,重点突出学科德育方面的特色和不足。教学管理部门还可安排专家随堂听课,安排现代教育技术部门的人员现场录制学科教师上课情况,然后由专家组进行点评,并将点评意见上传到网站上。专家组的点评除专业点评外,应针对学科德育方面进行重点点评。通过构建网站沟通平台,使广大学科教师吸收专家的点评意见,学习如何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内容,从而提高学科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构建学科德育科研平台。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辅助,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必须辅以科研工作,没有深入的学科研究是不可能上好学科课程或提高学科课程的“层次”。教学管理部门应鼓励广大教师申报以学科德育为课题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特别是专业学科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共同申报的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严格考核,督促教师实实在在地研究学科德育,对学科德育项目的优秀成果予以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并对优秀成果大力奖励,激励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管理部门还应与科研部门沟通,在科研课题申报指南中有意识地指导非思政科教师申报学科德育课题,对于学科德育课题未结题的项目允许教师再以主持人的身份主持其他课题的科研项目。在学校中形成教师积极申报学科德育课题项目的氛围,以此达到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完善学科德育制度

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维护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教学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性,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科德育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1.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应体现学科德育要求。专业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它让师生都清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在审核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时应有意识地对制定目标的学科教师给予学科德育方面的导向,以便于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科德育内容。

2.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应体现学科德育要求。各门学科教育由具体的各门课程所构成,当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科德育内容后,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相应增加学科德育知识,这样才能更加细化该门学科的德育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科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可通过入学教育、班会等方式接受本学科德育教育,上《网络安全》课程时,教学大纲辅以网络诚信教育、网络“黑客”法制教育、网络侵权行为教育等,则更有利于提高该门学科的德育教育,也有利于对该门学科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3.完善管理制度中的学科德育标准。教学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有一些常规的评比活动,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学期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成果奖评比、教学名师评比等活动。教学管理部门对这些活动进行评比时应该加重学科德育的标准,检查考核时多关注学科教学是否挖掘学科德育内容,教师上课是否有学科德育内容,教师学科道德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教师是否有科研成果道德行为失范问题,评选教学名师时更应以师德为首要评选条件。通过在管理制度中完善学科德育的标准,以此来鞭策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学科德育,更应在行动上践行学科德育。

(四)通过竞赛践行学科德育

篇7

艺术教育与德育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首先,艺术教育和德育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是一致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具有艺术修养和气质,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大学生;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行为。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通的,艺术教育和德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情感,并最终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其次,艺术教育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艺术教育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单纯的道德说教或许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抵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艺术教育则通过最富于情感、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仅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更能唤醒和打动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更好的道德教育效果。第三,德育促使艺术教育更好的把握道德方向。艺术也有高雅与庸俗之分,高雅的艺术养人,而庸俗的艺术坏人。因此,有了德育的指引,会使艺术更具道德方向,艺术会变得更加真善美,艺术教育的成效会更加凸显。而且有很多艺术家、教育家和科学家都认为,未来艺术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是一种发展大势,对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德育功能

自古人们就很注重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主张将艺术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制订“理想国”蓝图时主张将影响不好的艺术作品一一驱逐;孔子的“善”在先,然后才“美”,“善”比“美”更加重要的观点;汉代的《毛诗序》中提出的“教以化之”的理论等等。可见,艺术中的德育因素对人的影响非常重大,对大学生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归结起来,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承担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对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教育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通过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时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引导大学生反思历史,参照现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要义,培养起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比如革命年代的战地文工团,为了战争的早日胜利,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不惜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生命的危险,到革命前线慰问演出,给将士们鼓舞士气,提升斗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虽有短短几分钟,但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给人振奋和力量,但每当乐曲响起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热情;油画艺术,过去中国的油画被称为“西洋画”,但现在中国的油画是带有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中国油画”,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虽然这一艺术种类首先起源于西方,但它却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并经由中国画家的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不断壮大的,所有这些,让学生学习了解后自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和价值观。大学时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加上社会上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极端自私现象的时时出现,这势必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产生很大的冲击,影响他们对于人生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思考,甚至会产生迷茫和信仰危机。高校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基本艺术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学生对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学生们在欣赏和感受艺术中美的同时,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并能以实际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感之以形,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在参与艺术中有直观的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同时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不仅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形成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正确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3)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由于学业繁重、感情挫折或者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犹豫、焦虑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和沟通,会消耗人的意志,降低人的免疫力,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而研究证实,艺术教育对人情绪的调节,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是心灵的体操”,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可以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矫正,它能调节人的植物神经,促使大脑得到休息,帮助人们消除疲劳,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以艺术的一种形式———音乐为例,不同的音乐调节不同的心情,它通过音调、音节、音律表达出人内心深处的焦躁与宁静、烦恼与欢乐、忧愁与幸福,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兴奋、镇静和降压作用,并随着音乐的曲调、节奏和旋律,最终使人恢复到平静和自然。因此,艺术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地表达感情,排除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心态。

(4)能够陶冶大学生情感,完善大学生个性。艺术教育具有“以情感人”、“以美动人”的特点,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之处,它能使人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情感起伏,在美术的色彩光影中心弦触动,在舞蹈的身姿中身心愉悦,在戏剧舞台的身影中咀嚼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影视的声画世界里沉浸共鸣,它能直接的进入人们的感情世界,点燃人们的情感火花,使人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内心得到充实,情感得到陶冶。同时,艺术教育还能塑造、完善大学生的个性。艺术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空间和超脱狭隘功利的意念世界———驰骋个性的自由王国,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原型人物或事件与个体相比较,看到不足和优势,找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适合做什么和不适合做什么,使他们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目标努力。而且,艺术教育具有很好的调节功能,它能够使帮助学生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克服弱点、缺陷,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个性。

(5)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行为高尚。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行为高尚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艺术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播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情趣、意志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以形象的陶冶、情感的交融,使人心灵美好、人格完善,并能促进大学生以实际行动,通过“精神—实践”的方式来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达到身心合一,行为高尚。

三、结语

篇8

“交往”既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当代西方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论”,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体态度”的交往。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著称,认为交往是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单向关系,交往的目的就是要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是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交往是人的社会本性的体现,同时它又确证和实现着人的本质。可见,交往理论直接产生于人们对人自身的深切关怀,它关于人的主体间性、实践性、生活性的交往特点和交往本质的观点,对当前我国的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交往德育论》一书将交往理念引入高校德育领域,从交往理论视角对德育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交往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是属于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主体间的交流,是人的自觉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者把“灌输”作为与“交往”相对应的理论范畴,对两者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比较,认为前者具有强制性,后者具有解放性;前者具有工具性,后者具有人本性;前者具有被动性,后者具有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交往德育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指向的是人的完整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意义关系情景化的“主体间性”教育。它是诉诸于师生和生生主体之间的、自主的、平等的、创造性的主动参与,是规范原则的共生、共享,并以此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它的目标始终朝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对人性与人格关怀的执着,旨在通过德育实践致人以觉解和新生。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交往实践观为指导,从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出发,遵循受教育者生命的完整性存在、主体性存在、独立性存在的基本理念,在大力弘扬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个体觉悟和人生价值,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地由个人主体向类主体、个人独立人格向类主体人格提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自由个性、国际视野和人类意识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作为一种与传统灌输德育不同的德育理念,作者提出的交往德育立往理论,将交往作为德育新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认为德育应在交往中进行,并且最终还是要回归交往的生活世界,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篇9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了一个使师生身心愉悦放松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对于开展德育工作同样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高校和谐校园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的校园空间能够带给师生愉悦的感受,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学生手册、文明公约等制度明确化、严格化,通过制度约束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制度基础。

(三)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和谐的校园一定满足学生学习的各项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校园中具有群体性,情绪、感情容易在群体中传播,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样能够感染彼此,浓郁的学习氛围同样是和谐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民主的校园风气:注重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方式的民主性,让学生在校园的各项事务中具有参与感和融入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和谐能够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和促进事业发展,因此,具有以上特征的和谐校园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二、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共同目标与实际意义

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内社会变革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越是这样,越充分说明了开展这两项工作的必要性。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帮助大学生养成美与善的个人素养,并借此形成一个广大的作为和谐社会根基的群体。可见,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和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在当今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础,为和谐社会好的构建提供了动力源泉。

(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增强了大学生的主观辨识能力,使其在接触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同时,能够固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三)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在不断的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成。

篇10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网络

1 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2.1%,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超过总体网民规模的半数以上[1]。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00余万,9成以上的在校大学生都上网,可见,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2 高校开展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网络是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主要的交流工具,高校是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最集中的地方,网络对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信息以广泛性、多样性、多媒体化等特点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兴趣。但网上信息的来源和传播途径难以控制,加上网络具有交互性、选择性、超时空性、隐蔽性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

网络德育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全新的德育手段,包括网络文化、网上心理辅导、网络德育课、虚拟社区、网上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等,这些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难于推行的原因探析

尽管大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网络时代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积极的防范,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德育工作者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阻碍了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少德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并不熟悉,他们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迎接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他们不是积极地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好网络,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德育工作者不适应网络环境、看不到网络这种先进科技手段给德育工作带来的便利和机遇,是网络德育难以开展、效果不佳的首要因素。

(2)对大学生应对网络的心理和行为缺乏引导。从信息传播学角度来讲,德育过程是学生接收信息源传来的德育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通过网络可以做的事越来越多,他们上网的时问越来越长,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但是,很多大学并没有向他们开展系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观念教育以培养他们对网络“虚拟社会”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学生就很容易陷入“网络文明”的陷阱,容易出现“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以及对现实社会认识的扭曲。因此,德育工作者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网络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并规范其网络行为。

(3)网络德育环境不能适应现有网络的发展速度。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从信息数量上严重冲击了高校德育在学生思想成长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从信息质量方面造成了对德育环境的污染。三是,学校本身的网络信息太少,有些交互式栏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引导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很好的回复,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网络环境限制了德育工作的空间,无法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4 构建网络德育体系,打造高校德育工作新平台

(1)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德育工作者应更新德育观念,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新模式。德育工作者不仅不能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而应正视网络发展的趋势,认识和把握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新特点。主动驾驭网络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德育,让德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从而改变目前网络控制人的被动局面。

(2)加强校园网建设,优化校园网络德育环境,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积极有效地建设德育资源,建立正确导向的网络宣传阵地,通过监控、过滤、清除侵入学校的不良信息,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评判中正确选择并合理吸收。同时,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网络德育大环境,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庭以及学校与社会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形成学校网络与社会网络的优化组合。为网络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争取有利的社会大环境。

(3)积极干预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加强网络德育课程体系研究,开展网络德育课。德育工作者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网络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并规范其网络行为,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还需将德育教育向社会延伸,加强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网络法规、网络文明、以及网络犯罪等内容研究;要将德育课搬上网络是网络德育的重要体现。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调用课件库中的德育课件,有选择性地、自发地感受德育内容;在专业教学中要渗透网络德育,在计算机文化、法律常识等课程的教学中贯穿网络与道德、网络与法律,努力培养学生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在网上的渗透和消极腐朽文化在网上的传播。

5 结束语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加强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总结经验,加速德育现代化进程,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不断探索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