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导则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导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导则

篇1

各位领导、同仁:

根据培训内容安排,我就三台县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主要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1、坚持“质量第一”工作目标

质量与安全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监理健全水务系统质量安全监督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民生水利促产业发展,围绕质量安全抓水利建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工作目标。在防洪堤、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农网改造、水电增效扩容、高效节水、“五小”水利、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近年来无一起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责任事故发生,促使农我县水利水电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为加快建设四川丘区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贡献了水务力量。

2、健全“管控结合”的监管机构

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范,我局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创新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三编委发〔2009〕40号)文成立了三台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质量监督站,落实了4名专职质量监督员、聘请了13名兼职质量监督员,负全县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二是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监管工作,进一步了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群众参与监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全县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含农田水利工程)均应申报质量监督;三是强化在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各申报质量监督的水利水电工程均制定了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不定期对监督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巡回,对涉及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严格实行“四方”验收后方可开展下一工序施工,从内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二)、规范程序,注重质量与安全

1、明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为规范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我县在借鉴外省经验,于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并印发了《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使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报、监督方式、监督资料等方面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使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寻,规范了各参建单位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质量安全行为,健全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注重了水利水电工程隐形和实体质量。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管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首先必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必须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法人在工程开工前,均按照《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质量负责人,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工程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其次要强化施工过程监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按照项目监督计划对在监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严把原材料进口关,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对涉及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主动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治隐患

按照"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局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项目法人是建设质量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工程建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我局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防洪度汛、抗旱减灾等方面相结合,一是对工程建设实体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施工各项措施安全,制定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预案执行的保障措施,提高质量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二是将工程建设管理与外部因素相结合,对防洪度汛、抗旱减灾、生产发展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工程防洪度汛方案、抗旱保安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不受外部条件影响。近年来我局分别于春季开复工、汛前、汛中等重点时段对水库大坝安全质量管理、水利行业重点工程和重要水利设施安全生产、在建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等方面进行全县水利系统安全质量大检查、专项督查整治活动,检查后及时下发通报要求整改。通过检查,使各有关单位认识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了对危险源的监控力度,防洪预警系统的监测力度,有效防范和遏止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质量安全意识

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夯实水利水电质量与安全知识的贯宣工作,努力培养系统职工、参建水利水电工程各方质量与安全意识,夯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人”的保障因素。一是认真领会、学习上级部门关于质量与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不断贯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水利行业质量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二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各项发展纲要制定实施方案,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展及建设管理等方面检查,积极宣传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制定并印发了《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三水局[2012]27号)、《三台县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三水局[2012]27号)《三台县水务局关于印发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的通知》(三水局[2016]75号)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办法,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各工程参与方的质量安全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呈现出了项目增多、越来越规范化实施的趋势,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申办不及时。

按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办应在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备齐项目建设相关资料主动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不如房建行业及时,特别是一些引资、PPP项目“未报先建”“违规开建”现象突出。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依据不完善

我县实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小型水利工程,在质量监督中缺乏制度性保障,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采取整改、停工等方式,无逗硬惩罚措施,严重损害质量监督的执行效力,导致屡禁不止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力量不足

由于受理监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虽小但多,质量监督站人员有限,缺乏专业型技术人才、检测设备不足等,使整个质量监督工作难度大,不能及时有效地确保全县范围内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篇2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地质的重要性

建设各种水利水电工程是人类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并为各种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先深入的了解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开展各种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地质条件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的是与水利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对水利工程而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指的是与水利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多种地质因素的集合。具体包括的有工程建设地区的土石的类型和具体性质,以及施工地的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其中,地质条件是与水利水电工程关系最密切,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任何水利工程都需要详细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各种可能会出现的工程地质作用,并积极的结合其特征,才能最终做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并顺利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并保证竣工后工程的长期安全可靠以及经济合理。地质环境不良,一方面可能需要在后期采取地基处理措施,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各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日常的正常使用。所以,只有事先了解并掌握各种地质条件的具体情况和规律,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恰恰相反,如果忽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工程施工后期或者施工过程之中产生类似意大利瓦伊昂拱坝类似的事故。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特点及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工作项目。是施工前,施工人员掌握施工现场工程地质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同时,工程地质测绘还是设计人员设计工程方案时,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2.工程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工作是工程地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还是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它们的施工建设,都离不开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地质勘探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问题的分析,以及从地表到地下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从问题的定性到定量评价,等等,在这些工作中,工程地质勘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水利水电地质勘探工作主要包括,地质的物探、钻探和坑探等。

3.水利水电地质工程的特点

总结以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发现,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地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工程地质问题常常表现出较长时间的潜伏性,往往从隐患出现到事故爆发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第二,做好工程地质工程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只有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相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将工程地质工作做好。第三,工程地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与许多专业技术交叉融合较为紧密,这就决定了工程地质的非凡性和复杂性特点。

4.3S技术应用

3S技术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即GPS、RS和GIS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和总称。其中遥感技术负责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是3S技术的基础。而GPS技术和GIS技术则分别用于对于遥感信息的准确定位和为获取的遥感信息提供辅助信息及专家思维,进而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制图的工作。最近几年间我国的很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工作都是采用了这种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三、目前工程地质中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在建时存在的地质问题

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原有地质环境的改变,因此就可能会发生诸如斜坡滑动、斜坡崩塌、泥石流、洞室围岩坍塌、溶洞、地质缺陷等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2、边坡地质问题

一般情况下,边坡变形破坏有松弛张裂和蠕动变形,以及崩塌和滑坡四种。另外还有各种过渡类型,例如塌滑和错落以及倾倒等。除此之外,较为常见的边坡破坏类型还包括了泥石流。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地形、地貌条件和岩土的类型、性质,以及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等。另外,风化、人工挖掘和振动以及地震等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山区的建筑场址,地质条件就比较复杂。将出现三个问题:1)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开裂;2)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3)基岩滑坡问题。

2.库区工程地质问题

水库在蓄水后,水位会上升,水深加大而流速减缓,在靠近坝体的一带的水会形成一个近似的静水体,而这种广阔人工湖的形成会给水库区域周边地带的地质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库区很可能会发生渗漏、淤积、浸没、坍岸,甚至可能会诱发地震。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与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其形成、发展、变化情况都是自然地质条件对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反馈。而这种对工程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施工和使用都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地质条件就是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地质现象、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等。

四、防治对策

1.斜坡滑动

斜坡滑动是由于原有的斜坡结构被破坏或者斜坡外部载荷大于其承受能力而产生的。为了防止斜坡滑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桩、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钢索锚固措施、焙烧法、灌浆法、砂井砂桩加固法等。

2.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很多,其中应满足流域内有足够的、并能随时对泥石流进行补充的固体物质,要有较大的沟床纵坡和陡峭的地形,流域的中上游也要有能充分进行补给的水源。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要将重点放在“防”上,并兼设工程措施。可以采用的防范措施有预防、拦截和排导。其中预防指的是在上游汇水区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调整地表径流,对岸堤进行加固;拦截指的是在中游流通区设置拦截物;排导则是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的设施使泥石流能被顺利排出。

3.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水利水电工程活动中较为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同时也是较为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所谓水库地震指的是由水库的蓄水等活动而诱发的水库及周边区域的地震现象。总结水库地震发生的条件可以发现以下条件是影响最大的:第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水库地震诱发的自然条件,是由于水库选址不当,或者水库地区地质不稳定,加之水库蓄水活动的剧烈影响,从而使得这种不稳定得以加剧,进而导致地震的发生。第二,激发条件。进一步的细分可以将激发条件划分为直接激发条件和间接激发条件两种。常见的水库地震级别通常为三级左右,虽然地震的级别不高,但其对水库区域的影响去十分巨大。加强水库地震预防工作是有效降低地震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讲,降低地震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工程施工或者工程运营阶段的人类活动对水库工程地质的影响,防治人类活动催化地质问题的发展。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基于地质环境,而地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正常使用甚至是其安全稳定性。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明确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应用,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长久性,且做到地质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张家川.关于水利工程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市场开发也发展迅速。据水利部建管司的统计资料,自2009 年至今,在排查的29095 个项目中,共累计发现12402 个问题,问题之多,触目惊心,其中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有的甚至性质相当严重。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其质量安全往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因此,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安全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

1 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1.2 工程制度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的项目法人队伍建设不够规范,行政干预过多,责任意识不强,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项目法人责权不统一;工程招投标不合规范,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不严,招标文件不够规范、水平较低,人为干预及地方保护时有发生,评标工作未能真正按照择优的原则;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能力普遍不高,无证上岗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监理单位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甚至缺失责任和诚信。

1.3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1.4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1.5 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定性不清,继而引发了质量监督机构编制不落实、不健全的问题,导致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权责不清、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不能很好地履行政府监督的职能。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人员专业配备不齐全、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有待解决。质量监督机构经费普遍困难,严重影响质监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质量监管的力度和效果。部分质量监督机构监测仪器设备不齐全,致使质监工作精度不够,无法科学、准确、客观地做出评价,严重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2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质量观念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利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质量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观念,即工程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讲求“内实”),也包括外在的质量(讲求“外光”);既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也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管理体系是基础。有了体系,就有了程序,要有管理的措施、内容,还有管理的部门和管理的责任人。

(1)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力和职责。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其次,要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工序、环节,以及抽检结果、外观质量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同时,还应制定设计考核管理办法、监理考核办法或细则、验收管理办法和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并在一个单元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评定,及时整改,为后续单元工程质量的提高指明方向。

2.3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要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第一道工序起抓质量,做到质量不留后患,工程不留遗憾。

(1)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准备到位

包括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强化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责任到位

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推行“无缝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推行“样板单元”工程制度,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其他员工、其他部位的进步和提高;实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施工过程奖罚制度等。

(3)重视事后控制,做到督促检查,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处理已发现或怀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处理难度;坚持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质量月例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或限期整改,并在其后的施工中督促检查、落实; 坚持考核制度,实施质量“季考核、年评比”,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对重点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特别奖,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优质。

2.4 强化政府质量监督,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是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代表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建设工程的实物质量和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强制性的执法监督检查。对于水利项目监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应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执法属性,独立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切实保证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强制性和公正性。

(2)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切实提高质检人员素质。

(3)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作经费全额纳入部门预算,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实施。

(4) 配备必须的监测设备,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价,加大施工现场随机抽查取样的次数以及对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监察力度。

3 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工程从业者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建设单位通过严格的管理,在保证的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将提升企业形象。监理人员在质量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一环,监理单位只有而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项目施工优质,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措施

一:引言

质量是企业尤其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首要因素,它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事,关系到千家万户,子孙后代。作为水利施工一级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把好质量关,创出名牌来。

在水电建安公司已普遍在承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正因为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使得公司承建的水利工程大多数获得了优良工程得到确保。钱塘江标准塘、海宁盐官下河站闸的海盐秦山核电站三期海堤工程、海盐秦山核电站二期海堤工程、温州永兴围垦等工程都已取得优质工程的称号。

二: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另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

2、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投资形式主要是国家投资。一些建设单位和地方往往前期工作不够充分,而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就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是不具备实质条件的,权、责、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3、欠缺执纪执法力度

政策层面上一直未能解决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因而,经常会出现“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比较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监理企业、水电施工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有效,制约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和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

4、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不够重视,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一流工程”、“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的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而且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的要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

5、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二是精细化管理不足,缺乏精耕细作,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三是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闭合性较差。

6、人员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大大加强了监理、施工、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的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很难满足工程的要求。

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对策措施

1、增强质量观念意识

水电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社会问题,是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特点,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形象和效益,质量的实现过程就是水利电工程建设过程,质量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的观念,即工程质量不仅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量;不仅要包括内在质量,还要包括外在质量。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意识,使“质量是建设程永恒的主题”被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和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以及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就是严格质量控制过程。要从第一道工序起做到不留质量后患,不留工程遗憾。一是要加强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和责任到位。包括推行“无缝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实行严格的“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二是要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和准备到位。包括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的管理、控制,基础是管理体系。有了体系,就有了管理的措施、内容,有了程序,有了管理的责任人和管理的部门。一是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序、工艺、环节,以及外观质量、抽检结果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其次,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二是要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首先,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利和职责。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 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为适应目前的施工特点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以骨干培训为重点,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引导,以全员培训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一是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 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二是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三是编制质量手册,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使其了解工程总体概况和质量总体要求,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制度,全面加强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篇5

关建词:黄冲水库;水文地质;抗震性能;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Huangchong Reservoir,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Huangchong Reservoir.

Key words: Huangchong Reservoir; hydrogeology; seism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dam area;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U65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工程概况

黄冲水库位于来安县半塔镇红旗村境内。该水库属淮河流域,白塔河水系,集水面积0.64km2。黄冲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及水面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小(2)型水库。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255m,坝顶宽3~5m,最大坝高4.5m,坝顶高程42.61~43.01m(废黄高程系,下同);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宽4.5m,堰顶高程41.86m;东西放水涵分别位于大坝桩号0+155、0+000处,东涵为φ400mm素砼圆涵,涵洞出口底高程39.09m;西涵为φ200mm素砼圆涵,涵洞出口底高程40.0m。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椐含水层的性质和地下水类型;坝区地下水的动态和埋藏条件,主要含水层为孔隙性含水层,属潜水型,主要分布在坝体填土及第四系覆盖层内,受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及库水。

2010年7月通过简易水文观测量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00~1.94m,其相应高程为39.03~41.24m,主要为浸润线以下的坝体水,主要赋存于松散的坝体填土和第四系覆盖层中。勘探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3抗震性能评价[1] [2]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

4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4.1坝身体工程地质条件[3]

本次勘察揭示,坝体填土主要为①层素填土 (Qml),棕褐色,软塑~可塑,湿,质地以重粉质壤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层厚1.40~4.50m,层底分布高程38.33~41.21m。坝体填土与坝基结合部含有植物根茎等腐殖物,可见大坝施工时清基不彻底。

4.2坝体工程地质评价[3]

勘探中在坝顶钻孔取人工填土层的混和料进行了击实试验一组,试验结果:人工填土的最优含水量20.59%,最大干密度1.67g/cm3。

经野外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坝体填土主要为①层素填土,质地以重均值1.48g/cm3;标准贯入范围值为4.0~6.2击;液性指数均值0.79,塑性指数均值14.93;压实度范围值为86.8%~91.0%,均值88.6%,不满足规范要求[5]。在大坝坝顶孔3#做注水试验[4],成果表明渗透系数均值2.97×10-4 cm/s,属中等透水性,说明该大坝碾压不密实,防渗性能较差。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平均值29.5kPa,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小值平均值11.3о,Es=4.3Mpa。

综上所述,大坝虽经多年运行,但土体自重压密固结效果不明显;由于填筑大坝时,严重存在着质量控制不严,未经碾压或碾压不实所致;①层素填土,质地以重粉质壤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土质结构松散、混杂,碾压不密实,防渗能力较差;坝体填土与坝基结合部没有处理好,其接触面亦成为渗漏通道;坝体土填筑质量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致使下游坝脚多处出现散浸、渗漏出逸点和局部沼泽化现象[5]。

4.3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4.3.1坝基地层简述[3]

②层粉质粘土 (Q4al),棕褐色,可塑,湿;层厚0.80~4.30m,层顶分布高程38.33~39.25m,层底分布高程34.03~38.29m。

②1层重粉质壤土 (Q4al),棕褐色,软塑,湿;层厚1.50m,层顶分布高程34.03~34.92m,层底分布高程32.53~33.42m。

③层粘土,棕褐夹灰、黄褐夹灰色,可塑~硬塑,湿;含有铁锰结核。该层未揭穿,探及层厚4.95~08.05m,层顶分布高程32.53~41.21m,层底分布高程≤(27.47~32.34)m。

图1黄冲水库大坝地质剖面图

4.3.2坝基工程地质评价[3]

②层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坝体(除右坝坡)直接覆盖在本层之上;该层为中等强度,中压缩性;层厚不均,河槽段较厚。含水量范围值25.27~28.19%、均值26.30%;液性指数均值0.55;塑性指数均值15.80;压缩模量5.5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34.5KPa,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小值均值13.1°渗透系数为4.08×10-5cm/s,属弱透水;fk=130kPa。

②1层重粉质壤土,呈软塑状,呈透镜体状分布于河槽段;该层为软弱强度,中~高压缩性。含水量均值29.34%;液性指数均值0.80;塑性指数均值15.18;压缩模量4.0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28KPa,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小值均值11°渗透系数5.0×10-5cm/s,属弱透水;fk=100kPa。

③层粘土,呈可塑~硬塑状,右坝坡坝体直接覆盖在本层之上;该层为中等强度,中压缩性。含水量范围值22.75~24.58%、均值23.73%;液性指数均值0.18;塑性指数均值17.90;压缩模量10.0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58.8KPa,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小值均值18.9°渗透系数为3.0×10-6cm/s,属微透水;fk=200kPa。

4.4土的渗透变形判别[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中的规定,判断土的渗透变形的类型(流土);根据公式Jcr=(Gs-1)(1-n)计算土层的临界比降;再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除以1.5~2.0安全系数,确定允许比降,具体建议值见表4.1所示。

5正常溢洪工程地质条件评价[6]

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宽4.5m,堰顶高程41.86m。正常溢洪道为明渠结构,根据钻孔揭示,渠底为③层粘土,呈可塑~硬塑状;该层为中等强度,中压缩性。含水量范围值22.75~24.58%、均值23.73%;液性指数均值0.18;塑性指数均值17.90;压缩模量10.0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58.8KPa,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小值均值18.9°渗透系数建议值为3.0×10-6cm/s,属微透水;fk =200kPa。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满足设计要求;抗冲刷性能一般。

6 放水涵洞工程地质条件评价[6]

根据钻孔揭示,东西放水涵涵基持力层均为②层粉质粘土,呈可塑状;该层为中等强度,中压缩性;含水量范围值25.27~28.19%、均值26.30%;液性指数均值0.55;塑性指数均值15.80;压缩模量5.5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34.5KPa,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小值均值13.1°渗透系数为4.08×10-5cm/s,属弱透水;fk =130kPa。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满足设计要求;抗冲刷性能一般。

7 结论与建议

测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勘探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大坝坝体填土质量较差;坝身与坝基结合部处理较差;建议对大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②1层重粉质壤土,呈软塑状,建议对河槽段坝体稳定分析。正常溢洪道为明渠结构,渠底为③层粘土,呈可塑~硬塑状;fk=200kPa。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满足设计要求;抗冲刷性能一般。东西放水涵涵基持力层均为②层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属弱透水;fk =130kPa。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满足设计要求;抗冲刷性能一般。

参考文献

[1]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2

[2]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79

[3] GB5048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45-55,109-132,

[4] SL345-2007《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范》;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9.

[5] SL189-96.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5-9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肩负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两大任务。工程建设的质量高低,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在各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在各阶段施工过程中监管到位,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建设目标,取得良好效益。

1.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1 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力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三项制度”的核心问题,但是部分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甚至根本未组建项目法人,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行政干预过多,违反建设程序,只抓工期,不顾质量,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1.2 质量监督问题严重

稽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威慑能力不够;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市州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质监人员不足,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1.3 工程招投标亟待规范

招投标单位资质审核把关不严,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承建单位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招投标,致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

2.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策略

2.1加强招投标管理

改革招投标管理体制,实行“一条龙”服务。按照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由多个部门负责对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发挥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方面的长处,但也造成了多头管理难以避免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基层单位难以适从,容易造成部门垄断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招投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精干高效的省、市、县三级管理机构,将所有水利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都纳入这个机构来管理。对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招标等中介服务机构,要实行政企分开,与行政管理部门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法人实体,避免各级行政领导垄断和干预,彻底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格局和行政垄断、行政干预的现象。

推广无标底招标,实行低价中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借鉴国外,沿海部分城市的经验以及个别地方的经验,在工程项目总承包中推行无标底招标,实行低价中标。

2.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是工程的生命线。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只有加强从施工前期质量管理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到竣工评审至合格,才能建设出高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实现投资者的预期目标。

2.3管理理念的创新

2.3.1 确立与时俱进、全面创一流的管理思路,消除安于现状、盲目自满的思想。新工程在施工之前,首先,要认真总结以往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深刻的反思与科学的总结,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好思想基础。其次,要告诫领导和职工,必须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倡导“全面创一流”、“精细管理”以及“不优则退,不精则败”的理念,实现管理理念的自我超越。

2.3.2 依法治企,确立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威性地位。结合水利工程的施工实际,修订并完善关于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遵规律实施、按制度办事”的理念逐渐融入、渗透到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使施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3 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制度必须依靠严格的检查与考核才能落实, 需要全体员工和领导自觉地进行维护、执行。务必确保制度的严肃性,消除主观随意性;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消除主观片面性;实施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方式相统一,从而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

2.3.4 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创建学习型的组织,是企业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一流施工队伍的有效途径。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引导员工积极地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2.4 体制管理与运行的创新

2.4.1 创新管理体制。按照“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精干高效”的原则,实行机构人员的调整与分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管理体制,为企业注入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2.4.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与施工的设计规划,编制各种“工艺导则”和“作业指导书”来规范施工的管理活动。在质量的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须不断强化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各项制度的完善,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在安全生产方面,施工单位应将职业的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到每个施工项目与工作岗位,各个项目、管理部门、以及作业班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进行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的控制策划,建立重大安全事故的预警、紧急处理机制,制定紧急救援预案,为水利工程施工实现“创一流、安全、无事故”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安全管理的措施

“工程质量是生存之本,安全责任则重于泰山”。施工单位或项目经理部不能为了追求高利润、低成本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一个项目即使有丰厚的利润, 一旦管理不力出现大的人身、机械安全事故, 利润也就无从谈起。为此,安全管理必须把好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遵从以下四点要求:

3.1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组建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和安全监督小组。按照“目标绩效管理”方法,对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分解,细化落实每个岗位的安全目标, 实施全员安全制, 达到人人注意安全、人人实现安全的目的。

3.2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开始前对整个工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 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用技术方法加以消除和控制, 并形成安全记录或文件, 文件和记录对整个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强有力的安全指导作用。

3.3加强安全教育。对制订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要有针对性地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训,“不经培训不准上岗, 上岗就要注重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使他们牢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不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就很难被发现, 时间拖长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开展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是施工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验收人”, 以达到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篇7

关键词: 水利水电 施工技术 管理措施

0、前沿

水利水电施工的技术管理, 贯穿施工中的各个专业和整个施工过程。施工项目是指施工企业通过投标、竞标等经营活动从业主方获得建造某一产品的权利后组织施工的活动对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建筑市场推行无标底招投标,施工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成本状况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

一、 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技术管理组织、 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施工图纸会检管理、设计变更管理、施工调查、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开工报告、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测量、施工技术总结、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 挡案管理、 技术培训管理、 技术信息管理、 内业资料、 竣工文件、 竣工资料、 竣工验收管理等等。

二、技术管理组织

建立精干、 有效的技术管理组织并使之正常运行,是实现项目技术管理的前提条件。按以下步骤建立技术管理组织: 确定组织结构形

式;合理确定管理层;制定岗位职责;选派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的合同目标, 明确列出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归并及组合,并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 性质、 工期、 工程复杂程度来决定管理的深度和管理跨度。为使技术管理工作科学、 有序地进行,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工作流程,规范化地开展工作。技术管理组织建立后,根据工作内容制定技术管理办法, 明确管理原则、体制、职责、内容等,确定管理方法和办法。

三、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

1 施工技术责任

一个良好的管理组织,关键在于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根据技术管理组织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把任务和责任分配到人;只有这样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才能各司其职。

2 奖罚分明

项目管理中, 技术管理者的责任重大,每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给项目施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建立技术组织时就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技术管理工作出色或有技术革新的技术工作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3 技术培训管理

任何一个组织, 如果长期不接受新思想和新信息,这个组织将面临退出历史舞台。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对组织内部的成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使之不断接受新的技术和思想,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 加强内、外沟通

沟通也是吸收新的思想和技术的良好手段,同时也是了解项目技术相关信息的必要手段。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 能让组织成员关系融洽,增加协作能力;对外部的沟通,能更好地理解发包人、 设计人、监理人的意图,同时也让发包人、 设计人、 监理人了解承包人的想法及采纳合理建议。

四、施工图纸会检管理和设计变更管理

1 施工图纸会检

施工图纸是施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使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内容及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正确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在开工前进行图纸会检。对于施工图中的差错和不合理部分, 应尽快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会检应由各级技术负责人组织, 一般按自班组到项目部, 由专业到综合的顺序逐步进行。也可视工程规模和承包方式调整。工程分别由多个施工单位承包施工,则由建设(监理) 单位负责组织对各承包范围之间结合部的相关问题进行会检。

会检一般分三个步骤: (1)由班组专职工程师( 专职技术员)主持专业会检。班(组) 施工人员参加, 并可邀请设计代表参加, 对本班( 组)施工项目或单位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熟悉,并进行检查和记录。会检中提出的问题由主持人负责整理后报工地专责工程师。(2)由工地专责工程师主持系统会检。工地全体技术人员及班组长参加, 并可邀请设计、 建设、 监理等单位相关人员和项目部技术、 质量管理部门参加。对本工地施工范围内的主要系统施工图纸和相关专业间结合部的有关问题进行会检。(3)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综合会检。项目部的各级技术负责人和技术管理部门人员参加。邀请建设、 设计、 监理、运行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对本项目工程的主要系统施工图纸、 施工各专业间结合部的有关问题进行会检。

图红会检的重点是: (1)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2)施工图纸与设备、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3)施工的主要技术方案与设计是否相适应; (4) 扩建工程的新老厂及新老系统之间的衔接是否吻合, 施工过渡是否可能。除按图面检查外, 还应按现场实际情况校核;(5)构件划分和加工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能力;(6)设计采用的四新在施工技术、 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有无困难; (7)各专业之间设计是否协调。如设备外形尺寸与基础设计尺寸、 土建和机务对建( 构) 筑物预留孔洞及埋件的设计是否吻合, 设备与系统连接部位、 管线之间、 电气、 热控和机务之间相关设计等是否吻合; (8)施工图之间和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9)设备布置及构件尺寸能否满足其运输及吊装要求;(10) 设计能否满足设备和系统的启动调试要求;(11)材料表中给出的数量和材质以及尺寸与图面表示是否相符;(12)能否满足生产运行对安全、 经济的要求和检修作业的合理需要; (13)施工图纸与招标图纸是否一致。

2 设计变更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在技术管理中,要把变更及时有效地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以便按变更后的设计进行施工。设计变更管理包括:设计变更会检、 原图纸的修改、 通知相关部门和下级单位、 变更档案管理等。设计变更管理重点是避免按原设计图进行施工和结算,避免竣工图按原设计图绘制等。

五、结 语

技术管理实际是一种知识、技术、管理水平和智慧的价值体现,必须组织一支专业齐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班子,要想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把技术工作搞好, 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主动、 超前思维。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内容是随施工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同阶段,技术管理的内容、对象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技术管理要走在其它部门的前面。

2) 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技术管理要以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随时协调各专业之间在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关系。

3) 条理清楚、抓住重点。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技术管理中要分清轻重缓急, 抓住主要矛盾, 认真落实质量控制点, 时刻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进展,确保工期、质量合同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青云 电力工程施工与技术管理手册?M+. 北京: 中国科技

文化出版社,

篇8

【关键词】除险加固;工程进度;主要措施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内容多,施工交叉及相互干扰多,施工关系复杂,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目标,工程进度经不起半点折腾,来不得丝毫放松。因此,我们采取超常规和特事特办的办法,狠抓进度控制不放松,并狠下功夫,主要通过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进行保证进度。

1.施工中组织与管理措施

1.1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进度控制工作

水库施工中,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进度控制工作,编制工作流程,落实进度计划的执行。经过咨询了解后,需要组织人员精心编制了一份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突出做好主体工程施工安排,重点确定主要建筑物,例如坝体、心墙或防渗墙、隧洞工程和钢筋砼工程等几项影响全局的关键项目的施工关系,解决它们的施工交叉干扰和相互影响问题,提出它们具体的开工、完工时间和控制性进度目标,并严格按此执行。

1.2加强进度管理,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工程施工时,应及时发现各主要工作环节进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比较,提出进度纠偏措施。例如在施工中检查发现,打压机夯实机械不能满足大坝防渗斜墙控制性进度目标要求,需要马上再增加一台打压机夯实机械,直到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根据此项及时措施纠偏,可以使原来认为很难按时完成的大坝防渗斜墙工程最后按期完工。隧洞工程施工进度往往较为迟缓,需要及时检查,及时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施工方案,也可以多个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进行施工,并提前规划出特殊情况预案。这样就可以及时为后续项目施工提供了工作面和工作便利。通过采取纠偏等管理措施,进度落后的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纠正。

1.3加强施工保障工作

及早落实完成了现场办公、供电、通路、占地、仓储和后勤等施工保障工作。工程一开工,即应解决了施工变压器安装和专线供电方案,保证工地施工无特殊情况不停电,及时修通了主要临时施工道路,确保施工交通需要。

2.施工技术保障

2.1优化设计,确定适用的加固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同时需聘请水利资深专家到现场召开 工程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研讨咨询会,重点对主要建筑物,例如防渗墙、坝基防渗、坝下涵管和输水隧洞等提出工程设计优化咨询意见。通过设计优化,采纳专家意见,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优化设计,确定了较为适用的加固设计方案,一般来说,可以较好地解决原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阻碍施工进度保证的重要技术难题,施工进度也更有了保证。

2.2精心施工,采用实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精心安排施工作业,狠抓重点关键项目施工进度。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料场情况,认真分析,确定并采用实用合理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以笔者曾施工的某水库为例,主要的施工技术方案如下:

堆石坝体施工:堆石坝体堆石要求相对密度≥0.7,压实孔隙率≤30%,设计容重23KN/m3。堆石料采用质地坚硬,大中小块径级配比大致为6:3:1。碎石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碎石垫层粒径为2~4cm,自然的厚度,含泥量小于5%,碎石垫层以随铺随砌为原则,垫层材料不得从坝顶向下倾倒,以避免精细颗粒分离。

坝体粘土斜墙施工:坝体粘土斜墙填凹、置换部位采用粘土回填,回填前应拆除原上游块石护面,同时须将原坝坡表层松软、溃烂或龟裂土料清除,置换为新鲜、夯实粘土料,回填采用薄层轮加法,每层加20cm,打夯机夯实。压实度≥0.95,渗透系数≤1×10-5cm/s。

隧洞工程施工:进水口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采用薄层劈坡法。土方用人工开挖,石方用风钻造孔,炸药爆破,人工装双胶轮车运。因进水口高程较低,因而在汛期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汛措施。

洞身石方均采用全断面开挖,采用手风钻造孔,炸药爆破,人工装碴,双胶轮车出碴。

钢筋砼工程:

(1)水泥:所用水泥选用32.5级(425#)综合水泥,水泥每批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抽量试验合格证,严禁采用不合格或未经有资质测试单位测试的水泥,同一工程结构必须采用同一品牌水泥。

(2)砂砾石:砂砾石用二级配,砂砾石要求石质坚硬、清洁、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超径小于5%,逊径小于10%。

(3)砂:砂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细度模数1.6~3.0)。

(4)钢材: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直径等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钢筋的机械能符合GB1499《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要求。钢筋有出厂质量保证书,使用前按规定作拉力、延伸、冷弯试验。焊接的钢筋,作焊接工艺试验。

(5)砼:砼浇筑随浇、随平、随振,砼施工时配合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隧洞砼衬由内向外分段实施,底拱、边拱与顶拱采用木模,由拖式压砼泵入仓浇筑。

此外,其它各项工程施工,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对工艺进行改进、调整,也有力促进了进度加快。通过采用实用合理而成熟的施工技术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重点确保了几项主要关键项目的施工进度,为顺利施工和按期完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3.经济及其它措施

(1)资金优先保障。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必然加大施工资源投入及资金投入。在资金供应方面,优先予以保障,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2)通过签署“施工进度控制责任书”和制定“主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目标实行奖罚的办法”,对质量、进度目标实行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也有效促进了施工进度的加快。

(3)妥善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尽管进度问题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但我们始终坚持工程质量第一、确保质量优良和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不变。对于因保质量而影响进度的,坚决要求采取赶工或其它措施解决,把耽误的进度赶上来,决不因为抢进度而放松质量或影响质量。妥善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做到进度较快、质量优良。

4.结束语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往往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因此,工程的进度保证尤为重要,全体参加者需不懈努力拼搏,攻坚克难,采取各种控制措施,使工程按时顺利完成,且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优良。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科]

【参考文献】

[1]GB50201-94,防洪标准.

篇9

关键词:小型病险水库;水库除险加固;设计;防洪能力;工程措施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ilapidated small reservoirs reinforcement design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rough to the reservoir project status, the existing reservoir engineering hidden trouble and reservoir project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necessity problem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the problems of the appropriate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to be completely dilapidated reservoir management, play their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Keywords: dilapidated small reservoirs; Reservoir reinforcement problems; Design; Flood control ability; Engineer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1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重视地勘

我国小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忽视了前期的检测工作,没有做到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规划设计以及没有严密的施工安排,致使工程上存在很多安全问题。重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的地勘工作,这对水库的加固设计也是大有裨益的。在工程建设前期,主管部门应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病险水库进行一次全面的探查,为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加固方案的有的放矢。地勘工作只是查明建筑体及其地基的基本情况,有时也许能够找到病因所在,但不能过高地要求地质勘察能在查明工程地质基本条件的同时,一定要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一旦在有限的勘探工作量之内没有完全查明隐患所在,就否定地质勘察工作的必要性,甚至认为没有地勘工作也同样能搞设计,这对除险加固处理方案的选择和出台是极为不利的。工程地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侦察员,对于小型工程以利用人工钻现场查明土坝体及土基的基本情况,以及料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交通不便的小型水库,机械钻难以进场,采取人工钻和坑探取样,也能达到勘察目的。

二、小型病险水库的问题

2.1 土坝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

土坝未达标,坝顶偏低,后坝坡坡比过陡;施工时填筑土料不均,风化料碎块多、硬,块石超径和逊径较为严重,粒径大小不一,加之碾压质量较差,坝体土结构较为松散,往往导致坝体沉降、变形、渗漏,严重时影响大坝整体稳定;护坡块石受风化、波浪淘刷及冰冻影响,加之管理养护不善,护坡块石破坏严重;坝体后坝坡坡脚处既无排水设施,亦无减压设备,坝体长期“浸泡”在水中,部分坝体土已经泥化,影响坝体稳定;大坝无渗流及位移观测设施,无法观测坝体浸润线和坝移情况,致使管理人员无法全面掌握水库运行情况,对水库的安全调度带来很大困难。

2.2 溢洪道

溢洪道多数没有衬砌、无消能设施,渠底高程又较低,水库无法正常蓄水,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溢洪道无能力承担宣泄较大洪水任务。

2.3 输水隧(涵)洞

输水隧(涵)洞消力池翼墙受水流冲刷、风化侵蚀和墙后土压力作用及土体冻融等影响,使工程老化,洞身出现纵、横向裂缝,底板受水流冲刷,冻融破坏等,表层已被剥蚀。闸门一般在进口设手动杠杆斜拉闸,多数陈旧锈蚀、漏水严重、启闭失灵,拦污栅破损。洞身长度不满足土坝加高培厚要求。

2.4 工程管理

水库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权限及职责不明确,无必要的管理设备。

三、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性

3.1 工程隐患较多

当前小型病险水库存在比较多的隐患,比如土坝高程偏低,后坝坡坡比过陡,上游干砌石护坡己经基本失去防护作用,坝后无防渗措施;溢洪道一般为开敞明渠,不仅无任何工程措施,而且底坎高程较低;输水洞消力池破损,闸门陈旧、漏水、启闭设备失灵等。这些险情都直接威胁着水库的安全运行,小型水库多为险库,水库一旦失事,不仅会淹没下游大片农田,而且还将直接威胁下游村镇居民的生命安全。

3.2 除险加固要充分利用水资源

大多的小型病险水库由于溢洪道底坎高程较低,加上水库隐患较多,导致水库蓄水量少,有限的水资源没能充分得到利用。通过对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后每年都可提高农田灌溉用水量,由此可见,除险加固水库是充分利用本区域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3.3 水库除险加固为水利多种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多数的小型病险水库建于村镇附近,水库除险加固后,可以发展水面养殖,为当地改善和提供合理的膳食结构;宽阔的水面为当地村镇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提供了机遇,为城市居民度假休闲提供了优雅的场所。

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工程措施

对于有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其治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结合本人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几个治理思路。

4.1 除险加固方案选择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应充分利用既有工程,以此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方案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依据最新的资料,复核水库规模、进行大坝安全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和建议;增设大坝浸润线、位移、沉降和渗流量等观测设施;完善达标建设但仍缺少的工程设施;维修加固已遭破坏的工程设施;提出运行管理措施。

1.1 大坝加高培厚: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除险加固措施应该利用既有工程,沿既有坝体进行加高培厚,以此来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针对大坝质量较好、坝身不长、淹没不大的水库,这样做优越性较大,宜对大坝采取加高培厚措施,但对坝身较长的大坝,一般来讲就显得不够经济合理。小型水库坝体一般以低液限粘土为主,根据检查,选用当地材料筑坝比较适宜。设计中采用风化料对既有坝体进行加高培厚,除险加固后的坝体为“上堵下排”的土石混合坝,一般上游是以低液限粘土为主的防渗体,下游为风化料透水体。

1.2 溢洪道拓宽:依据当前最新的资料,复核水库规模,拓宽溢洪道,拓宽进、出口段。一般水库溢洪道地处右岸或左岸山体坡脚处,闸室段为全风化的岩石,岩石完整性差,中等透水,应对溢洪道进行加固设计。

1.3 增建非常溢洪道:利用有利地形增建非常溢洪道,提高水库防洪标准。

1.4 输水隧(涵)洞:输水隧(涵)洞除险加固一般主要包括:洞身接长,消力池翻修,更换闸门和启闭设备。要对输水洞过流能力进行复核计算。

1.5 综合方案;根据水库的当时情况,考虑是否加高大坝同拓宽溢洪道相结合及加高大坝同增建非常溢洪道相结合等方案,工程规模可通过调洪演算确定。

4.2 设计标准与工程质量

小型病险水库设计应根据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确定水库属于小(一)型水库或小(二)型水库,然后确定工程等别,确定其主要建筑物大坝、输水隧洞和溢洪道为几级工程,临时性建筑物为几级。一般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P=3.3%)设计,300年一遇(P=0.3%)校核,根据《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的意见》(水规[1989]12号),并查《关于我省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农水[2002]2号),水库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P=0.5%)校核,临时性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10年,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49-88)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规定评定,对每个工程依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进行逐个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检查验收。

4.3 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可靠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重要依据就是新的水文资料复核水库规模。这就要求水文气象资料、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工程测量资料等基础资料完整、准确和可靠。这些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特别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要先验证后使用。不完整的地质及测量资料应及时补充完善。

4.4 新的技术、材料、工艺、设备

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特别是在有关水库规模、渗流、稳定等复核设计中,不宜采用传统手工计算,应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复核计算。对坝基防渗处理、坝体防渗及反滤处理等应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取代传统建筑材料;对闸门、启闭设施、观测设施、水库调度管理等设施应采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新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类小型病险水库设计由以功能性为主,逐渐改变为在保证既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由单一的防洪除涝转变为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使人类活动、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用现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对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设计,切实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治水思路。

4.5 水库除险加固评价

从经济评价角度看,治理之后的小型水库经济效益良好,经济内部收益率一般可达15%以上,敏感性分析表明,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4.6 病险小型水库存在因标准偏低,或者是工程本身质量差等先天不足,工程管理工作跟不上,也是重要的问题。在实施小型水库进行全面、系统地除险加固后,设计人员应对工程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议,使工程逐步走向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益。

篇10

关键词:河流流域水电开发梯级水电开发环境效益环境影响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有关的研究也开始增多。1988年12月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SDJ302-88),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和深入。1992年11月颁布《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92),强调流域规划要把流域的环境保护作为目标,首次规定了流域规划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99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1997年11月又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明确指出《导则》是水电及梯级水电开发项目环评的技术指导性文件。迄今为止,我国的水电开发多是进行单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而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很少。笔者结合单项工程和梯级开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1流域水电开发的环境效益分析

流域水电的建设可兼顾防洪、航运、供水、灌溉等多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流域水电开发及其它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正确,从宏观上分析,将对环境有所改善,是具有环境效益的。

1.1水电梯级开发可发挥梯级效益

梯级水电开发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协调水资源综合利用之间的矛盾,获得梯级效益。上游水电站水库调节径流可增大下游所有梯级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上、下游水库联合调度,可协调发电和其它用水要求的矛盾;上游水电站削减洪峰、蓄存洪量,可提高下游各级水电站防洪标准,减小泄洪设施规模;上游电站水库有时可为下游电站缩短初期蓄水时间。梯级连续开发,可优化安排各级水电站的施工进度,施工期互相搭接施工高峰又互相错开,利用上游水库蓄水时机减少下游电站的施工导流流量,减少施工队伍转移的费用和时间,提高施工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可缩短总体工期,减少总投资。

1.2发展水电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水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被利用,水电不仅可以代替部分火电、核电,具有调峰的优点,在电网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还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基本上不改变其水质,不排放污染物。例如[1],在电网系统中,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2000MW的水电站代替同等规模的燃煤火电厂,这样每年可节约原煤500万t,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4万t,减少排放氮氧化物4400万kg,一氧化碳115万kg,少产生废碴140万t,省却了火电厂所需要的冷却水运行和排放,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避免对水环境造成热污染。因而发展水电,在取得相同电能的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

1.3减灾防灾,保护环境

近30年来,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由于洪水引起的直接损失达几十亿美元,在美国共计有40%以上的城市和1400万hm2的土地均遭受洪水的威胁;1970年水灾给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造成了100亿列伊和77亿福林的损失,淹没了约106万hm2的耕地,全部或部分淹没800多个居民点[2];我国1998年洪水,主要为长江、松花江、西江、闽江洪水,受灾面积大,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hm2,成灾面积l378万hm2,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551亿元。水电站往往同时兼有抵御自然水文灾害的功能。水库运行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控制水位,梯级水库可联合调度调节,比单个水库更能提高抗御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标准和降低灾害的影响程度,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的生境,减少水灾和旱灾对人类及动、植物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减少洪水造成的污染扩散和疾病流行,为人们提供相对稳定、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1.4水电站水库的人工湿地作用

水电开发,在一个流域上建设一个或多个水库。水库库区形成许多库湾,生长了多种水生植物和动物,成为人工湿地,为湿地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因此在库区和库周会增加多种适合湿地环境的动、植物物种,提高了局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增加了水域的综合功能。

人工湿地的形成,可改善当地的环境小气候条件。水库水体的影响,可使周围陆地性气候得以改善:无霜期延长、温差缩小、降低了最高气温、增加了湿度。有关的研究表明,水面上空空气的透明度比成片的房屋群高8%~10%;水面上空紫外线辐射比陆地高30%;水库或水域上的气温在炎热季要降低4~5℃;相对湿度提高10%~15%[1]。

黄河龙羊峡水库蓄水后,国电公司西北勘测设计院、青海省电力局和气象局于1990年就龙羊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进行了观测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对降水的影响。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年降水量增加约3%,距库岸较远的山区年降水量增加约12%,影响范围内的夜雨量增加明显。

(2)对湿度的影响。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均有增加,其中冬季增加最明显,1月份增加24%。

(3)对气温的影响。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月平均气温其中有5个月升高,12月份升高最大为3℃,1月份升高1.2℃;6个月降低,10月份降低最大为0.7℃。而对这一范围以外的区域影响很小。

(4)对风的影响。对水库周围地区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静风频率减少,“湖陆风”方向上风频的增加、风向转换时间变化和风速略有减小

1.5水电站水库的景观与旅游作用

水电站水库形成人工湖泊,在功能上增加了美学和旅游价值。在水电开发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和造型,并适当加以装饰设计,使其在景观上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可根据具体要求和地势环境条件,修建人工港湾、池塘,放缓岸坡,建造森林公园、草坪、花圃及景观建筑,修建水上娱乐设施,组成新的水环境景观系统。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在上池周围开辟了草坪、花坛,种植了树木,利用地势修筑了护坡,环池修建游览道路和一些景观建筑物,在上池旁的山顶将防火瞭望塔修成仿明古塔,电站的上池现己成为十三陵风景区的一个新景点。另外,利用电站工程弃碴填筑冲沟,形成人工阶地,经绿化美化并修筑了人工景观建筑物,建起了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成为旅游区[3]。国外如莫斯科的水体系统由希姆金水库、卡拉梅舍大水库、别列文水库、雅乌斯回水河段、莫斯科河等水体组成,将水体系统进行美化后,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风景区;在明斯克利用斯维斯洛奇河支流上的梯级电站水库和许多小池塘,修建了滑水专用水道、浴场、码头和森林公园等,成为旅游胜地[2]。

1.6水库的供水、灌溉对环境的改善

水电站水库有调整河道径流的作用,库水和发电后的下泄水具备稳定、可控制供水和灌溉的条件。

(1)供水:水库改善了抽水站取水的条件并利用势能使之降低造价;水库可以降低水中的含沙量、色度、氧化度等,使自来水厂净化简便;水库使河水水量、水质季节性变化减小,保证水厂运行的稳定、均衡,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灌溉:天然状态下的河流水资源,由于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不可能保证流域内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建设水库后,径流得到充分利用,使灌溉面积大大增加,并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有关研究表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浇地的粮食收成比没有灌溉的高1~1.5倍;气候较湿润地区,灌溉后的收成可提高50%[2]。

2流域水电开发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分析

流域水电开发,特别是梯级开发,一般规模较大,使流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对环境产生若干不利影响,可分为施工期、水库初期蓄水期和运行期3个阶段进行分析。

2.1电站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电站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的影响、施工截流的影响、施工采石取土的影响和其它施工项目的影响。

2.1.1工程占地的影响

水电站开发要修筑水库及其它水工建筑物,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可分为施工占地和工程占地。施工占地基本上属临时占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夫等,影响为相对短期并可以恢复;工程占地主要是水库淹没占地,属永久占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水库淹没区达到了根本改变自然状态的程度。主要的影响是破坏原有的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淹没原有部分耕地和村庄,造成移民搬迁和一些设施的迁建;特别是水库淹没区的移民,有些工程移民量很大,在移民搬迁和安置方面,建新的村镇,要搞基本建设,新开耕地要破坏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并改变了局部自然条件,破坏了原有的区域生态平衡。

在水电梯级开发中,如工程施工安排合理,可减少施工占地。例如一个梯级工程的料场和部分施工占地,可同时为其它梯级工程服务,可减少那些工程的占地影响。

2.12施工采石、取土的影响

采石、取土施工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造成水土流失。

(1)采石施工。会破坏原有山体的表层植被,使表层较薄的土层流失;采石使山体原有形态发生变化,有些坡面变陡,并且爆破使岩石松动,容易造成流失,严重的可能发生塌方或泥石流,造成灾害性破坏;采石使山体,影响景观。

(2)取土施工。取土破坏植被,开挖面土层松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取土使表层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损失,特别是占用耕地取土,对施工后的覆垦很不利;取土场面,还容易造成扬尘;取土会损失部分土地资源。

2.1.3其它施工项目的影响

水电项目施工一般规模较大,施工人数和施工机械较多,又比较集中,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的影响分析如下。

(1)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均在水系河道附近,场地平整、截流、围堰填筑、隧洞排水、砂石骨料加工冲洗、混凝土拌和浇筑及养护、化学灌浆、材料水上运输、施工机械冲洗、附属企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放、职工医院排放废水、垃圾、废料及化学药品等,都会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

(2)施工弃碴对环境的影响。水电施工一般弃碴量较大,开挖山体、隧洞产生大量的废碴,堆放在固定的碴场,因此在设计碴场时就应考虑到环境影响。废碴中混有残留炸药、废油、废化学药品等,有些可能还有放射性物质。如果废碴处置不当,残留在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碴场管理不好,会造成流失,严重的还会形成泥石流,对环境造成较强的破坏;有些堆碴占地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损失;碴场影响自然景观。

(3)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爆破、骨料加工筛分、水泥仓库装卸、混凝土拌和、施工材料运输、施工机械运行等,造成施工场地扬尘、施工道路扬尘,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附属企业生产和施工营地生活燃煤烟气排放,其废气和悬浮颗粒物等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4)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主要包括:开挖爆破噪声、施工机械运转噪声、骨料筛分作业噪声、砂石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噪声、机动车辆行驶噪声等。其中开挖爆破噪声属点噪声源,影响是瞬时和间断的;施工机械运转噪声也属点噪声源,影响一般是连续的;骨料筛分作业噪声、砂石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噪声,属固定线噪声源;机动车辆行驶噪声属运动噪声源。这些噪声,会在整个施工期中影响当地的声环境,施工结束后影响会自行消失。

(5)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施工截流,使局部河道条件和水文条件发生变化,水运通航受到影响,运输量和运输条件等都发生改变。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大量增加,使道路车流量加大,增加当地公路交通的密度,会对交通条件产生影响。

(6)施工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水电站工程造成一定数量的居民搬迁、安置,这部分居民的生活环境将有较大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人群健康问题。例如:移民建镇使原来相对分散的居民集中居住,流行性疾病传染的机会增加;移民搬至安置区后,对该地区的地方病缺乏抗御能力等。施工期间,大量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形成施工人群。人员高度集中,如当地有流行性疾病、地方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可能会蔓延和发展,或由外地人员带来其它传染病而成为主要流行病。另外,施工人群要进行施工作业,有些作业对人体安全和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如:开挖爆破、接触一些有毒化学药品、高噪声机械操作、高粉尘作业等。

(7)其它影响。施工对附近地区的自然景观造成影响,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有些工程施工影响到文物古迹。

2.2水库初期蓄水阶段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库初期蓄水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下游河道和下游用水的影响。当水库库容较小时初期蓄水时间较短,对下游的影响也较小,但库容大时,初期蓄水时间较长,对下游的影响较大。例如,吉林松江河水电梯级开发小山电站,初期蓄水时间约为2个月。在这期间使松江河干流下泄水量大幅度减少,影响了下游沿江村屯和抚松镇的生活、生产用水及林蛙的养殖;影响了两岸过江交通的影响;同时对下游北江水电站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为补偿以上影响,曾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合计补偿费用约194万元。

2.3电站运行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电站运行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分为3个影响区来分析,即:河流、湖泊等水域水位升高区;水库相邻地区;下游及引水断流区。

2.3.1对河流、湖泊等水域水位升高区的影响

水电站运行后,水库蓄水便其上游部分河段和相连的湖泊等水域的水位升高。水电站运行期也是库区及库岸、水位升高区的重新平衡的过程,主要有3方面的影响:库区淤积和库岸浸蚀;蓄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蓄水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蓄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库区淤积和库岸浸蚀。水库蓄水后形成库盆,库区的淤积和库岸浸蚀,对库区水环境造成影响,并影响到水库的功能。大量的研究表明,水库淤积形成的主要来源为:从汇水流域进入水库的泥沙;由于库岸的改变、岛屿冲毁、库岸坡上不同的重力作用等产生的入库泥沙;由于水中悬移质沉降、淤积,成为库底沉积物,从而导致其重力固结、含水量减小、有机物质矿化。

山区中、小型水库淤积多为推移质泥沙,平原中、小型水库淤积多为悬移质泥沙,大型水库开阔地带的淤积既有悬移质泥沙又有推移质泥沙,水库沿岸地带和变动回水区则推移质居多。随着水库的运行年限的增加,库底淤积也会逐渐加重,淤积的面积也会逐渐增加。例如伏尔加河上的库伊贝舍夫水库,建库5年淤积占库底总面积的22.5%,8年后增加到32.5%;鄂毕河上的新西伯利亚水库,建库8年淤积占库底总面积的55.0%,14年后增加到69.6%[2]。

从水库蓄水开始,由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开始了库岸形成的过程。大型水库的运行经验表明,库岸的形成正是冲蚀和堆积直接作用的结果,从地质、地球化学和生态过程角度分析,库岸可分为多种类型:以崩塌、坍落、侵蚀、滑坡、流沙和剥蚀等形式表现的库岸为冲蚀型库岸;以地球化学作用和冲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库岸为冲蚀—喀斯特型库岸;以生态作用和冲蚀作用结合情况下形成的库岸为冲蚀一泥炭型库岸及其它类型的库岸;在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过程和堆积共同作用下,形成泥沙三角洲库岸、淤泥盐岩型、漂浮泥炭型、贝壳泥炭型、贝壳石灰岩型和芦苇植物型库岸[2]。

水库发育,除了库岸形成外,还有其它过程和现象,如:淹没、浸没、地下水位上升及上升区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等,水库沿岸地带形成新的工程地质条件。在水库淤积和库岸形成的过程中,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变化、水质的变化等,水库运行后,在较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工程与自然环境新的协调和平衡。

(2)蓄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水库蓄水后会诱发地震,1973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次关于水库与地震的学术会议,1979年在新德里召开了关于大坝安全与地震问题的国际大坝会议,1980年在伦敦又召开了全英工程师学会关于这一问题的学术讨论会。

(3)蓄水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水库蓄水后,将导致沿岸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实质性的改变,首先是地下水状态发生变化,水库渗漏在最初几年中较为剧烈,对含水层影响最大。通常在水库的近坝部分出现地下水升高的最大值,而在水库上游,地下水位升高则相应较小,影响范围也小。

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升高会引起土地的浸没和沼泽化。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距地面1.0~1.5m,干旱地区达到2.0~3.0m时,浸没就开始了,当潜水层达到耕作层时,造成土壤湿度过大,以至大多数包气带破坏,结果是使大片土地沼泽化。在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区库岸沼泽化相对严重,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土壤常会发生盐渍化。水库影响区域浸没带的形成,地下水位升高,区域自然综合体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物种、种群结构、生物量等都会随之改变。原有的生态结构被破坏,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

(4)蓄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蓄水后,使部分陆地变成为水域,浅水变成了深水,流动的水变成相对静止的水,电站运行及汛期泄水等,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

①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水域由河道型变为湖泊型,使得水生动物的区系组成发生了变化。对鱼类的影响较大,主要有迫迁,即水库蓄水和泄水淹没和冲毁鱼类原有的产卵场地,改变产卵的水文条件;对洄游鱼类的阻隔,大坝切断了天然河道或江河与湖泊之间的通道,使鱼类觅食洄游和生殖洄游受阻;对鱼的伤害,鱼类经过溢洪道、水轮机等,因高压高速水流的冲击而受伤和死亡。例如,美国的哥伦比亚河和斯内克河,每年汛期大坝泄洪,因含氮气过饱和造成幼萨门鱼死亡。又如,美国缅因州的爱德华水电站,始建于1830年,坝长280m,主要功能为发电。但水坝妨碍了鲑鱼、条纹鲈鱼和其它6种鱼类洄游产卵繁殖,造成对水生生态的破坏,为此联邦政府下令强行拆除电站。

②对水生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对浮游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的影响。水库形成的头几年,对浮游植物区系组成、生物量、初级生产力等都产生影响,常因藻类的大量繁殖而加重水库的富营养化,影响水库的水质。对高等水生植物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淹没,间接改变了水域的形态特性、土壤、水的营养性能、水位状况和原始种源,而影响了高等水生植物的生存和生长。

③对底栖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建库后水文条件、水温、水质和底质的变化对底栖生物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

2.3.2对水库相邻地区的影响

对水库相邻地区的影响,主要是对库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对生物地理群落的影响。水库淹没使林地减少,人为生产活动的增加,使林地等植被遭到破坏,人工生态恢复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植物资源量减少。由此,破坏了部分野生动、植物的生境,使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类减少,数量下降,森林植物群落减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2.3.3对下游及引水断流区的影响

(1)水电站调峰运行对下游的影响。有些水电站运行期中有调峰运行时段,有的水电站在电网中就是调峰电站。调峰运行是根据电网中用电的需求情况进行调节,因此,发电向下游泄水量随需要而变化,对下游地区的航运和用水有影响。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如:控制下泄的保证水量;监控上游来水量,合理安排电站运行调度;根据电网总的用电峰、谷规律,适时预报,将信息及时传达到下游等。广东省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其电站具有不完全日调节能力,参与系统调峰运行。电站的调峰运行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水库天然来水情况进行。当天然来水量在250~630m3/s时,电站调峰工作容量约在9~14万kW;枯水期一般可调峰2~4h,时段为18~21点。电站调峰运行同样要保证水库下泄流量≥200m3/s,满足了下游正常通航和用水的要求,在枯水期这一下泄流量改变了建库前下游的断航状态。

(2)对引水式电站断流段的影响。引水式电站是利用天然河道落差,由引水系统集中发电水头的电站;还有些电站既用挡水建筑物、又用引水系统共同集中发电水头,成为混合式水电站。引水式电站会造成挡水建筑物至发电厂房段的河道断流,或是永久性断流,或是间断性断流,跨流域引水发电,可造成较长河段的断流或流量减少。河道断流造成的影响很大,主要是对森林植物、动物的栖息环境、断流段的小气候等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和不可逆转的。必须要采取必要的可行措施,来保护断流段的生态环境,如:从挡水建筑物下泄一定的水量,保证该段的生态环境用水,将这部分水称为生态需水量,或称最小生态用水量。

4结语

(1)水电开发项目,特别是梯级开发,是河流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宏伟工程,它既可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又可以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水电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就是要将问题提出,要明确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处理好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要努力做到水电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注意针对由于开发项目造成的环境问题,采取强有力的环保对策和措施,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使受到破坏的环境尽快得到恢复。并注意在水电工程建设时,应尽量兼顾当地环境问题的解决。

(3)河流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单一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在空间尺度上、时间尺度上、影响内容上、评价方法和目标上,都有差别。应在单个水电站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累积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累积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累积影响形成的主要途径;累积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模式的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等。

(4)目前,应尽早开展流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规划阶段,就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期在流域开发决策前,对流域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流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区域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防止措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论证,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流域开发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子云编著.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与量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Γ.B.沃洛巴耶夫、A.B.阿瓦克扬主编,李砚阁、程玉慧等译,杨景辉等校.水库及其环境影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3]刘兰芬,陈凯麒,朱瑶.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水土保持及景观恢复措施效果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0,16(3).

[4]中国水力发电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年鉴第五卷,1995-1997[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