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建模培训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建模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数学建模建模竞赛工作总结

ˎ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who took part in 2011 national colleg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and obtain the second prize in the some feeling and harvest was summarized. 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in order to mobilize most students study mathematics enthusiasm,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th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we have carried out a new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 esta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student community, so that more students underst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us realize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 key words 】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 modeling work summary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家教委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2011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首次派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于领导支持、组织得当,取得了全国专科组二等奖的好成绩。总结我院参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学院、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数学建模领导小组”和“数学建模指导小组”,协调各项工作,出台了参加建模竞赛的补助及奖励办法,有专门的数学建模竞赛实验室,集训和竞赛期间,学院、教务处和经管系领导亲自动员并多次亲临现场看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这项竞赛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辅导教师队伍

在数学建模集训中,辅导教师是核心,辅导老师也是保证培训效果和竞赛成功的关键。我们成立了数学建模教学小组,集体备课,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在暑期集训期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放弃了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战酷暑高温。在竞赛过程中,布置好竞赛机房、网络,安排好学生的伙食、住宿、竞赛必需品,在选题、督促进度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在11日晚上陪学生熬夜奋战,最终经过72小时的不懈努力,顺利地解决了竞赛题,提交了完整的论文,竞赛圆满结束。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耕耘。

三、在课程设置上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我们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但我院已于2001年开始在数学教育专业“二下”开设了“数学建模”课,每周四节。作为指导老师,深刻钻研了近几年的建模竞赛专科题,经常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取经,邀请在建模方面有专长、有造诣的专家教授来院讲学。

四、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培训和参赛

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角是参赛队员,选拔参赛队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参赛成绩,确定参赛后,在“二下”一学期的建模课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计算机使用、编程能力,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后选拔出参加暑期集训的队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选拔队员:首先,选拔那些对数学建模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其次,选拔那些有创造能力、勤于思考、数学功底好的同学;最后,注意参赛队员的能力搭配和团结协作,参赛的每支代表尽可能由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

五、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法

经过摸索,笔者认为具有特色又实用的建模培训方法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培训阶段,包括:1. 补充学生欠缺的数学知识。2. 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学软件及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 简单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二阶段为数学建模常用的方法和范例讲评,包括网络模型、运筹与优化模型、种群生态学模型、微分方程模型、随机模型、层次分析法、数据拟合、计算机仿真。第三阶段为历年建模试题评析、讨论、建模论文的撰写。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参赛的能力,最终经过测试选拔出参赛队员。

六、重视参赛过程的指导

在学生参赛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及时指导是学生完成竞赛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好参赛队员的心理方面的指导。在竞赛的三天里,要连续进行72小时的奋战,并且要与同组的队员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里及身体方面的问题,因此,指导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关心,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整体培训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将是学生完成竞赛的动力。二是作好论文细节方面的指导。在竞赛的最后阶段,指导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论文的格式,检查是否按要求撰写论文,论文的摘要、关键词是否写得好,论文是否完整等,这些细节常常成为论文是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七、对建模竞赛工作的探索---以学生社团活动带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日常开展

数学建模竞赛存在以下弊端:

1、学生参赛人数少,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应用仍然重视不够

3、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

为了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更好地开展数学建模竞赛这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讨---成立了“数学建模”学生社团,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 举办了关于“数学建模”的讲座,使广大数学爱好者了解数学建模;

2. 举行了“数学建模经验交流会”,邀请指导老师和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介绍建模心得体会

3.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宣传数学建模知识等,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建模,了解数学建模知识,感觉数学建模并不陌生,而是与大家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数学应用广泛性。

4. 尝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使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态度和数学兴趣。

为推动数学建模活动在我院进一步开展,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将日常的数学教学与建模培训联系在一起,力争再创佳绩。

篇2

我的至爱,是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记得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的朋友送来一本《初等代数》,让我在阅读大量连环画的同时,认识了不定方程,知道了轮船航行要考虑船速和水速……数学的世界真是有趣极了!那时的我,未曾料到,数学会成为我以后生命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师范毕业当年,被称为“万金油”的中师生都是由学校安排教什么学科的,语文是学校安排我教学的第一门学科,期间上《草船借箭》一课,我用抽拉式灯片化静为动,生动演绎了诸葛亮当年借箭的过程,受到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电化教育的强大魅力。但对数学教学的那份期盼,却一直隐隐地留在心底。终于,当我调动到另一所学校时,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数学教学,从此我便开始了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知相伴的人生旅程。

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

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指出:教育学是迷恋儿童成长的一门学问。很幸运遇上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能乘着课改的东风,一路探寻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追寻着自己的教学主张。

1998年,我在江苏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现场执教《千米的认识》一课。为了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千米”,我巧妙\用多媒体,用镜头把生活引进课堂,用行走的路线、行走的时间让学生形象感知“千米”的实际长度,再让学生现学现用,帮助听课老师设计最经济的游览古城常熟的路线。课堂上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思维迭起。联系生活教数学,让我初尝了教学成功的喜悦,从此开始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2000年,我拿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数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正是我当时思索的“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观点: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问题融入学生的生活原型和动手实践之中,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上升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合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后再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信息技术是营造生活化情境的有效路径。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我用多媒体精心创设小播音员预告节目的情景,激起矛盾冲突。为突出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让学生观察发现一天24小时,而钟表上只有12个数,因此出现了两个1时、2时、3时……怎样区分这些相同的时刻呢?此时,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需求。为制作课件,我好几次工作到天亮,正如米开朗琪罗所言:“我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工作过。我除了夜以继日地工作外,什么都不想。”课堂因技术而改变,在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场景中,儿童沉浸其中,我也累并快乐着。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我认识到关注生活仅仅是关注了数学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沟通,要让这种沟通获得更好的效益,还需要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否则,关注了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还有可能是被动的、接受式的,虽然这样的学习也是必要的,但教学的含金量不高。从数学学习本身看,生活经验是拐杖,最终还是要抽象,要建模,要超越生活化!所以,我提出要活动化,让学生做数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写》一课,我以五个数学活动贯穿全课,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学生在试读、比较、观察中总结和完善读写数的方法,在丰富的活动中实现了读写数新经验的积累,完成了读写数方法的自主建构,简简单单又饱含数学味。

生活观、活动观让我的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如何超越?只有真正关注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思考我们的教学,顺应儿童的需要,悉心呵护儿童,彰显和发挥儿童的天赋潜能,数学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我提出了关于儿童数学的教学主张:“把握学科本质、坚守儿童立场”,以儿童为基点,“贴”着儿童的需要进行数学教学。

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在《我要做数学家》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数学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是概念?公理?定理?定义?证明?诚然,没有这些组成部分,数学就不存在了,这些都是数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核心所在。数学的核心应该是超越了这些表面知识的内在问题、思想和方法,并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基理念之一。

站在儿童的立场教学,才能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认识比”,我从一年级的“相减比较”切入,激活三年级的“倍比”和五年级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比”的原初意义。接着,我以甜度、陡峭度、图形的形状为素材,让学生在事物本源的地方深思。通过甘蔗汁饮料的配比、国旗的长宽比、树高和影长这些素材,学生体会到比中蕴含的变与不变。通过比快,比贵,比挤,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最后根据4∶3说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比其实就是个数学模型。“比”的教学,照本宣科,原本可以“水到渠成”;而以比较为本源,渗透变与不变、正比例函数、模型等数学思想,难免磕磕碰碰,节外生枝。但我觉得,这正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信息技术,是儿童创新的诱发剂。2016年12月,我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用iTools实时发微信红包,学生身临其境,感觉到用以往具体的、确定的数不能表示了,他们自主创造出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未知的数,开放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潜能开发的空间。

“课程应该为学生而设计,应该努力激发每一名学生发现真正的自我,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并成为最好的自己。”近两年来,我和我团队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开发长线课程,将一道题、一节课乃至一个单元开发成一段课程,让孩子们自主积累学习素材,形成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把精力、智慧、意志充分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数学视野,儿童基点,人文课堂,是儿童数学的要义。“儿童”和“数学”,恰如高速路两边的护栏,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才能让我们教学探索的大道始终延伸向教育理想的远方。

做有思想的研究者

有人说,研究就是过把瘾。苏霍姆林斯基曾向校长们建议:“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明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教学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在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快乐和苦恼。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

作为教研员,要有更为宏观的视野和全面的规划,要时刻关注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还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思维,站在“思想”的高度去研究问题,才能始终站在研究的前沿,引领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为践行我的教学主张,我开展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和策略的研究”,课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致管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我们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主要指向整体性构建知识的方式、学习方法与策略。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最终指向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如下图)。

e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要确定经验目标系列,及时唤醒和激活经验,不断丰富和积淀经验,实现经验的数学化,促进经验的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经验。

在苏州市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上,我两次结合课堂,通过讲座推广了课题研究的成果。2013年12月,课题被评为苏州市精品培育课题。2014年,被推荐为区域小学排名第一的网络管理研究课题。课题组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8篇,其中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出版专著1本,研究成果丰硕。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薄弱学校进行推广和应用,16个课例被评为“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在教研创新的路上

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永远在创造。“卷入式”校本教研,是我首创的教研方式。在调研中,我发现研究问题宽泛、团队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缺失、时间难以保证,是我市小学数学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让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学习磁场把教师吸引进去,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发展的自觉诉求,让一线教师的实际专业需求及其已有实践经验介入校本教研之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卷入式”校本教研。

卷入式教研以“课例”为载体,以全员参加,全程卷入为制度保证,以全程录像为技术手段,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聚焦问题,进行课例研究――现场互动――反思跟进,促进了区域内学校校本教研文化的有效转型,显著提升了教研组发现问题、策划组织活动、专业提升、提炼总结的能力。

卷入式教研的主要流程:①征集主题;②有备而来;③聚焦要点;④反思建构;⑤改进行为。其关键环节在于全员卷入、全程卷入、深度会谈、专业支持。

卷入式校本教研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群体分享教学经验和智慧,把那些散落在教师个体的零星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汇聚成为群体共同享有的专业知识资源。我们每次都全面收集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文字、图片,全程拍摄上课和研讨的录像,以这些真实材料作为反思和研究实践的过程性资源,从中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使学校真正成为创造知识的场所。

《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12期刊登了课题组开展卷入式教研的成功经验,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10期刊载了课题组开展研讨活动的具体实践的4篇文章,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4年9月在江苏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培训中,我做了“在卷入式校本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的主题发言。

“我还想再上一次,我愿意再上一次!”在卷入式教研现场,我好几次听到不同的上课老师重复着这样的话,是那么让人感动!让师生都卷入学习,这是我极力推动教研创新的初衷。

和教师们一起成长

长期的教研经历,也让我逐渐形成了作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和老师们一起备课、听课、再改进的工作方式。我坚持广泛阅读,以积累丰厚的理论功底,练就敏锐的学科洞察力。借助培训、听课、访谈调研等机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阅读方法、心得体会、学术思考和一线老师们分享,以激发教师们自觉进行专业阅读,不断提升专业视野。一位青年教师这样评价:“喜欢徐老师来听课和培训,每次他都能从头到尾与我们一起,从分析教材开始,再提出课堂实践设想与改进意见,这种参与式的培训特别接地气,让我们一下子觉得心里就有了底气!他组织的头脑风暴式的互动研讨,往往能引发争论、思辨,激发灵感。因为被鼓励、被欣赏、被期待,所以让你不能停下思考的节奏。于是,渐渐地,我们也能看到设计者的精妙、教材编排者的留白了,摸索到专业前进的方向,同时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对新课标理解的不足。这种培训没有说教,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因此我们的成长也是那么地不由自主!”

扎根课堂,与一线教师成为朋友,一起摸爬滚打,成为志同道合的小学数学研究者,这既是对他人的成全,也是对自我的超越。2015年,我在农村偏远学校建立了5个工作坊,基于所展现的真实的课堂进行研究,每一次活动都能催生出新的教学设想和智慧火花,有力助推了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研员,能否为其他老师提供专业的指导,这是教研员的教育素养问题;是否愿意为他人提供指导,这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而甘为人梯,引领不息,这是我作为教研员的追求和生命享受所在。

篇3

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中都会较多的接触电气设备,如果工作岗位是在工厂企业的生产一线,那么就会接触到较大容量的用电设备,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操作,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得比例相当大,这说明了人们对于电气安全重要性的忽视。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利用学校中的实验设备,学习和掌握正确用电以及安全常识,对于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2改革电工学课程,使学生掌握电气安全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在学生中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对电工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中征求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对一些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对电工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电气安全教育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安全用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工学》课程理论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减少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比如说复杂电路的计算和分析,增加供电与用电实用知识的讲解。在讲到交流电源这一部分时,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单相交流电路———照明灯接线为例,让学生明白单相电路的组成。三相电路以大家最熟悉的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为例,使学生感觉没有理论讲解那么复杂。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了电源组成后,再慢慢地增加日常用电常识的学习,这部分一定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实验课方面,传统的实验都为验证性实验,针对的是理论和定理的验证,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只是应付了事。因此我们把实验改为独立的实践模块,不完全都在实验室中进行,而是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完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课程,把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为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模式[4]。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分为四大实训模块:第一模块:“日常用电常识”。相关理论就是课堂中讲过的单相交流电路的组成,学生也已经观看过多媒体,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这次实践课程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面进行,让学生分组在教室中寻找用电设备、插座、照明灯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教室的用电设备的实物接线图画出来,分组讨论结束后选择一个最优电路,将实物连接图建模,画出电气元件连接原理图。接下来教学生正确使用试电笔区分火线零线,分析三头插座和两头插座的区别,开关的接法,最后进行总结讨论。这种上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所学知识也能有深刻的记忆。通过这一模块,学生已经明白了生活用电电路的组成和接线方式,也知道了电气安全的重要性。第二模块:“实验室用电安全”。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先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基本用电情况,分为照明用电和实验仪器用电两大部分,照明用电不再重复,对学生分组,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画出用电设备实际接线示意图和元件连接原理图,观察实验室中用电设备和仪器的铭牌,记录各项参数,然后针对不同实验仪器,分析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用电故障及这些故障所导致的后果,针对每一种故障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中已经有相应的保护装置,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保护措施,对比已有的保护装置,找出差异进行讨论。这一模块结束后,学生已经明白了用电设备可能存在哪些故障,对应用什么装置进行保护。第三模块:“工厂安全用电常识”。这一模块由于条件限制,因此主要由教师在工厂企业中进行调研,了解三方面内容:在工厂低压用电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问题;工厂低压用电中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企业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在课堂上先对调研的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可附上实物图片,加深印象。然后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选取工厂用电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发言,在具体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6]。第四模块:“触电类型及急救常识演练”。这部分主要为实训模拟演练,先是理论讲解,结合前面学过的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讲解在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中最常见的触电方式,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掌握常见的触电类型及带来的后果。实训演练内容观看电厂电气安全培训视频和触电急救视频让学生了解急救过程和方法,然后针对不同的触电情况分别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急救水平[7]。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不但产生了兴趣,也掌握了基本的触电急救能力,有一定的预防意义。课程结束后,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可进行改革,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了电工电子相关理论,还掌握了实践动手的能力。除了了理论部分的考试以外,实践课程考查改为两部分:首先让学生写出该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其次要求每位学生查找资料,找出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学生交来的课程体会中可以发现,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革后,相对于教学传统方式有几点优势: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上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学生掌握的不再是死知识,而是对于工作生活中的电气设备的用电方式、电路连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应付了事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到实践环节,敢于提出疑问,勇于进行分析讨论,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今后的职业素质培养也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将会对电子电气设备规范操作,明白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