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文化多样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文化多样化

篇1

我们以为这三种表述是用不同的命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意义。这个主题是基础,是着眼点,是关键所在,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了让师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该目内容,保持民族特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更坚定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笔者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文化生活的师生们有所帮助。

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对应,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的。世界文化,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相对于民族文化而言世界文化是整体性的文化,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其共同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创造、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其集中体现。

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离开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离不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从世界文化的长远发展而言,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元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弘扬和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文化也离不开世界文化,离开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世界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相对应,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文化具有民族性,即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正是这种个性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区分开来,是世界上的文化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根据。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为个性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可能。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采用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而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差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也对文化的民族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文化具有世界性,即文化具有普遍性。各民族的文化都蕴含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正是这种共同规律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必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此外,如自然科学、技术等文化内容,其本身就没有国界,极具世界性。

最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文化的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民族性表现出来,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也不能离开文化的世界性,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不论如何特殊,总包含着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包含文化共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三、“文化是世界的”与“文化是民族的”相对应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引导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都以知识教育为主,而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加大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的能力教育也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整体以知识性内容灌输为主,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逐渐降低了学习兴趣,问题解决多样化的思想也因此得不到落实和发展。问题解决多样化不仅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教育思想,还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导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多样化的思维和能力,小学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注重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实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的关键

1.科学地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为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的多样化,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科学地提出一些适用性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合理调整问题的难度,进而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探讨和解决。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当进行适当地考虑,因为问题的难度设置必须要有问实际的可行性,如果超过了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会导致学生产生盲目的感觉,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如果问题难度太低,对于问题解决多样化能力的提升也不会产生实际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地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并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强,很多课本内容都建立在生活问题的解Q上。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与生活的联系,并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与实际的生活偏离太大,且没有适当地提升趣味性,学生会认为数学问题十分枯燥乏味,不会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多样化解决的引导就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教学问题的时候,必须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进而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同时,教师应当将课本的核心知识贯穿于整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享受课堂的趣味性,并迅速汲取数学知识,培育高效的解题思维,逐步形成数学解题的多样化思考方法。比如,在学习基础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教室内的一些物件为引导,作为解题的实例,如粉笔盒内的粉笔,在一个空粉笔盒内,先放进2根粉笔,接着再放入5根,然后问学生:盒子里现在有几根粉笔了?在学生回答以后,可以鼓励一部分学生上讲台去数一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会迅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想出多种问题的解决思路,有效地培育了学生问题解决多样化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思维引导的方法

1.创新数学教学活动的形式,提升教学活力

正如前面提到的,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板块,分别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的问题解决多样化思维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掌握全面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升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由于许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对于这些图形面积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接龙,分别让学生说出一个对应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或面,如文具盒、书本、橡皮等,不仅可以迅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巩固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知,简化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形成多样的解题思维。

2.创新数学问题提问的模式,提高学习活力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思维的引导培育,主要通过数学问题提问的方式展开,当前阶段,由于问题的提出依旧采用了传统的课堂提问,教学氛围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也十分低,起不到实质的效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实时地对数学问题提问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使数学提问模式产生新的活力,带动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乐趣。比如,在讲解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入一些特别的设计,让每位同学代表一位数字,随机叫起两位同学,并向其他学生提问:他俩相乘的答案是多少?虽然也是乘法口诀提问,但是随机打乱数字后,可以增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可玩性,能够激起小学生对于这一部分问题的解题兴趣,促进多样化思维的生成。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要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须得到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教师要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问题解决多样化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文化是人类的胎记,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它承载着人类的命脉与灵魂。著名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所探究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

在我们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多元性是文明创生、演进的重要特征。多元文化意味着平等共存,同时也意味着自由选择。而平等共存和自由选择,正是世界和谐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挑战。信息化与数字化将整个世界连缀成一个地球村,通用的技术标准正以强大的力量整合着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范式。经济全球化撼动了文化多样性的根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被纳入到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与全球范围内的交往和交换的发展,民族的历史越来越被“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所取代,相应地,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世界文化则是人类在普遍化的交往中越来越自觉地共同追求的一些文化精神和基本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带有民族性、区域性的多种文化体系必将受到巨大冲击。

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的宇宙和文化观中,一贯倡导“和而不同”。“和”是中华文化的底色,正所谓:和颜悦色的态度,和风细雨的方式,和气一堂的准则,和衷共济的精神,和光同尘的境界。同时,中华文化也特别强调“不同”,从先秦经典主张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现代社会倡扬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都把对差异和多样的尊重视为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

如何做到和而不同?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我们不应追求某种关于文化的精确的理性定义,而在寻求一种基于深刻的感悟而形成的文化印象。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像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生活,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在我看来,我们一方面当全力呵护文化存在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多元性,一方面又当超越具体的文化形态,构建充盈着人本精神、代表着共同利益的人类理想。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教育有义务保留各自优秀文化的本真面目,将其作为传统,作为财富,更作为生生不息的前行动力,真实地传承下去。

二、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今天的时代,新技术革命浪潮滚滚,新经济形态浪飞潮涌,教育在各个方面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甚至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未来世界的看法以及未来社会的走向。在传承文化、推广知识方面,教育担承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精神。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教育本身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育汇集了我们的文化和丰富的思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尔指出:“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传播。”那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何价值呢?通过教育传播多元文化,可以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扩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优秀思想文化。教育应强调“差异性”的价值以及“相互尊重”的必要性。以差异为核心,呈现文化的多样性,包括个别差异、群体差异与文化差异。学习不同文化团体的历史、文化及贡献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并能欣赏及尊重他人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要求在教材中反映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当下的教育应从多元文化中汲取养分,向学生展示世界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技能与技巧。

篇4

1.综合性的体制管理模式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模式。其中,历史苏格兰(HistoricScotland)是苏格兰政府的执行机构,6代表苏格兰部长7对苏格兰的历史环境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及保护活动。它不仅负责苏格兰所有的世界遗产地管理,同时也负责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爱丁堡市政府(EdinburghCityCouncil)是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和代表,它主要负责规划开发、土地使用,直接管理、监督和协调各种遗产保护,颁布城市范围内建筑遗产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特殊法令等。在市政府机构内部有专门的世界遗产官员来处理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各项事务,并在进行城市规划系统的审批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8这两者作为主导,负责了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与大部分资金拨款。同时,爱丁堡老城新城还设有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咨询执行机构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EdinburghWorldHeritageTrust)9,它作为第三方中介,专门处理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有关的具体性事务,其与行政机构的紧密联系,内部以职业专家学者为核心组建技术团队,确保可以对各项保护管理项目提供经费保障和实际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政府因缺乏专业经验而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还有科本协会(CockburnAssociation)10、苏格兰建筑遗产协会(ArchitecturalHeritageSocietyScotland)11、苏格兰城市信托(ScottishCivicTrust)12、苏格兰国家信托(NationalTrustforScotland)13等民间社团组织,共同对爱丁堡老城新城进行重要的监督、教育和推广作用。这种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咨询机构、民间私人团体同时参与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运作体系模式范围广泛、执行严格,且较为完善,确保了在爱丁堡老城新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相对开放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爱丁堡十分重视在规划系统和调控方面对老城新城的建筑、历史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管理。其规划政策法令、古迹保护法令、历史环境政策条例主要来自国家、区域、地方三个不同的层级。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作为区域和地方的规划政策框架的基本法《1997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苏格兰()TheTownandCountryPlanning(Scotland)Act1997)、《2006年规划法》(苏格兰)(ThePlanningetc(Scotland)Act2006);专门针对单体建筑、纪念物以及具有独特考古和历史价值地区的保护法律《1997年规划(登录建筑物及保护区)法令》(苏格兰)(ThePlanning(ListedBuildingandConservationAreas)(Scotland)Act1997)、《1979年古迹及考古地区法令》(1979AncientMonumentsandArchaeologicalAreasAct);苏格兰历史环境保护管理基本政策的指导文件《苏格兰历史环境政策》(ScottishHistoricEnvironmentPolicy)(SHEP)14(2008);苏格兰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政策法规《苏格兰规划政策》(ScottishPlanningPolic)(SPP)15。在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发展规划》(TheDevelopmentPlan)、《爱丁堡与洛锡安区结构规划》(EdinburghandtheLothiansStructurePlan)。与苏格兰政府国家、区域政策法令相比,由爱丁堡市政府颁布实行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则更为详细,如《爱丁堡城市地方规划》(EdinburghCityLocalPlan)(ECLP)16、《爱丁堡保护区特色评估》(ConservationAreaCharacterAppraisals)等,它们十分有效地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建筑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由以上分析可见,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从国家、区域、城市的不同层面,构成相当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对世界遗产地建筑环境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法律内容较为细致、规范,并且具有量化标准,例如,在《规划法》中,不但明确规定了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四个要素“必须具有建筑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普遍价值和与国家重要人物或重要时间相关”,而且还细分了相关的时间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7其次,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均将文化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通过对规划开发进行评估控制,来防止对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加以学习。此外,在其法律法规中“保护区”的特色评估政策也十分具有借鉴性,目前爱丁堡共有39个保护区,其中的中世纪旧城保护区、乔治亚新城保护区、迪恩村庄保护区(DeanVillage)以及西端保护区(WestEnd)构成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区域的大部分,对爱丁堡世界遗产地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一旦世界遗产地内有新开发项目进行申请,保护区的特色评估就可以与现有法定规划政策,具体导则以及特定场地的发展要求等一起,共同建立起框架,来严格评估和控制新项目对保护区特色和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遗产地规划政策以及开发控制决定的建议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3多元化的保护方法策略在完善的体制安排与法律体系基础上,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还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策略,积极保护老城新城的历史建筑及景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遗产地投资、旅游环境,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为了复兴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的历史价值和提高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爱丁堡进行了“首都街道”计划(CapitalStreetsProgramme),CastleStreet、St.AndrewSquare、Grassmarket以及RoyalMile、SouthBridge等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城新城中的街道广场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和改善(图2)。爱丁堡还进行了店面标志和广告视觉景观控制的项目尝试,即在爱丁堡老城新城最主要的街道RoyalMile沿街区域范围内,所有新店铺采用的标志都需要得到苏格兰政府的规划审批许可,而原有店铺如果会对保护区的特色和形象产生明显的破坏,政府也能够要求其进行去除。同时,爱丁堡也十分注重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文物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取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共赢。目前,爱丁堡老城新城中约有75%的建筑为A,B,C级登录建筑,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以及职业保护专家提供的建议保证了众多法定登录建筑在单体结构、建筑环境、庭院、建筑室内等方面进行整体性保护。18为确保保护工作与新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共生,相关政策从原先登陆建筑以“最佳的使用方式是延续原建筑的设计功能”为主导过渡到以持续合理发展为标准的改建方式,改建中应尽量减少变化,并适应新的抗震、防火、卫生、结构规范等建筑标准,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使建筑利用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具有适应性。在老城区,一些新建建筑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下,采用新技术、材料、建筑语汇反映时代特征,在设计中都很好地参考了老城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色、保存了文化价值的理念,并有机融入其周围环境,保持与历史、景观的紧密联系。它们与老城区历史建筑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爱丁堡独特的城市特色。比较成功的案例如苏格兰国家博物馆、Canongate112、苏格兰诗歌图书馆等(图3)。

4多方位互动式公众教育爱丁堡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确立了世界遗产层级化教育的原则,在大学、中小学、普通民众等不同年龄段、教育背景层面,构建起一个互动性强、立体多方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网络体系,以此推广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意识和价值观,增强城市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在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爱丁堡大学的苏格兰遗产保护中心(ScottishCenterforConservationStudies),设有专门的遗产保护硕士学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理论与研究是其中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有关爱丁堡遗产保护管理的研究不断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世界遗产历史、考古、环境监控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项目保护报告、城市经济发展、游客分析等。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爱丁堡还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每十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系列学术会议。以上研究为《爱丁堡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并正确有效地指导了爱丁堡世界遗产教育的实践。针对青少年为核心开展遗产教育也是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爱丁堡在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讲习会、设计竞赛等推广工作,例如CurriculumforExcellence、AuldReekiesession、LOOKINGuP!19等,以此来提升青少年对世界遗产及其价值的认知。这些项目目标鲜明、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生动,通常以爱丁堡世界遗产地研究的某个特定主题为目标,在过程中不仅局限于建筑或历史单一细节内容的讲述,而是将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内容与学校实际课程内容相结合,丰富有趣的项目整体策划在读写、艺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均提供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技巧的可能性。在普通大众层面上的教育则更为社会化和日常化。爱丁堡主要通过主题展览、大众传媒(电视节目、网站)、导游线路、城市活动、宣传出版物等多种方式途径,来提供多样化信息,增强民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度和热爱感,培养人们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其中的“爱丁堡开门日”(EdinburghDoorsOpenDays)活动20已成为爱丁堡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建筑、遗产、文化节日,DOD其实是欧洲遗产日(EuropeanHeritageDays)21的一部分,在爱丁堡已举办20年,由科本协会组织,与爱丁堡市政府合作,每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些最好的,现代的或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的许多建筑在平日是不向公众开放或是需要收费的。这些建筑遗产大部分位于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活动历时两天,包括导游、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大大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二、结语

篇5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各国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与个体行为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各国的社会体制、社会结构不同,语言不同,习惯、信仰、风俗也不同,使得各国都有自己本国的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与此同时,开放的世界环境又给各国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各国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同时存在而且互相作用。在各国发展的过程中,本民族的文化仍然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同时又吸收了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精华,使得目前的世界文化不仅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国文化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对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内容

所谓音乐教育内容,主要指的是动作、乐器和语言三个方面。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的背景下,各国相互交流音乐教育的心得和经验,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使得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这个因素。因此,音乐教育内容的变化要适应多元文化的要求,跟上多元文化发展的步伐,应该致力于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使其能够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这种音乐教育内容,肯定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增进各国的友谊,缓解各国冲突,力求实现民族间的和平。

就我国而言,我国人口跨越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这些语言、风俗代表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允许其并存,并通过相互影响和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所以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是多元化的。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中,要体现这种多元性。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树立多元化的思想,调整教育结构,使那些优秀的世界音乐文化纳入到教材中,丰富现有的教育内容。

(二)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形式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不但音乐教育的内容会随之变化,音乐教育的形式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形式,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形势下,音乐教育的形式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要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要充分尊重个人的不同选择,这就可以保证不同种族的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来接受音乐教育。根据多元文化的理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各国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因此音乐教育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以此来适应、尊重不同的文化。

所以,多元文化要求音乐教育的形式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学生通过音乐教育,要能够理解本民族的文化,进而能够鉴赏别国文化,具备鉴赏世界文化的素质。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育的形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树立起新的音乐教育观念,运用新的音乐教育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生动。同时教师还要提高自己掌握课堂节奏的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尽量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方法

目前,国内的部分高校已经以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思想为出发点来进行音乐教育了,但是部分普通高校在这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位。音乐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门性的音乐人才,而非音乐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背景的能力。所以,以多元文化为出发点来进行音乐教育,既能够让学生获得足够的音乐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一)树立崭新的思想,促进音乐教育多元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也快速发展起来,为多元化音乐在大众中的普及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为树立崭新的音乐文化理念奠定了基础。不可否认,树立崭新的多元音乐文化理念,能够保证高校的音乐教育顺利进行。这种崭新的理念主要有以下两点:

1.树立音乐全球化的理念

要想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实现音乐教育的顺利发展,就要具备音乐全球化的理念,对音乐文化融合的背景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充分体会“音乐无国界”的意义。全球范围内的音乐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绚烂多姿,世界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样灿烂多彩。所以,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世界音乐文化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吸收其中的精华,将其纳入到我国的民族文化中,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同时还要全面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确保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兼有中国和世界的因素。

2.树立多元教育的理念

要想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实现音乐教育的顺利发展,除了要树立音乐全球化的理念之外,还应树立多元教育的理念。我们要从本民族的文化出发,构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确保音乐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我国不少音乐教育依然是以欧洲或者汉族为中心的,没有树立起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对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要以我国的本土音乐为出发点,同时吸收世界音乐的精华,形成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方式,确保高校实现音乐教育的多样性。

(二)突出民族的特点,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

从全球范围内来说,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民族音乐和社会背景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作为传播文化的音乐教育需要突出民族音乐的特点,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和进行音乐教育。然而,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不少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依然遵循着欧洲传统的教育结构,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因素少之又少,这是不利于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的。只有掌握了世界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才能使各民族更加了解对方,才能拓宽音乐文化的视野,为音乐教育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1.设计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音乐课程的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单一的民族音乐科目,也不仅仅是把全部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课程中,而是要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可以提高其音乐素养的音乐课程,使得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实现交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率有着直接作用,所以在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以期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当下,国内的音乐教材在世界音乐方面数量很少,而国外在这方面的教材数量却很多,为高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合适的教材。国外的高校在应用这些教材的同时,还会把专家学者聚集到一起来翻译世界民族文化的著作,力求为学生找到更加合适的音乐教材。

3.改进教学方法

在更新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把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不但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化音乐的定义和表现,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听到各种民族音乐,让其对民族音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增强师资力量

目前,国内的不少高校在音乐教育上没有设置出合理的适合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再加上教师缺少扎实的知识和音乐素养,使得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建立起强大的师资,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这直接决定着高校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那些师资力量强大或者是专业人才比较多的高校具备举办培训班的条件,所以这些院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了解目前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提高教师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意识,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其次,院校还应该让教师掌握专业性的知识,定期召集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并邀请专家举行讲座,让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但如此,还应该定期让他们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重视音乐教育的本土化特征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我国的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具体要求以及本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建立起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当下文化交流和碰撞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坚持自我,从而更好地迎接其他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实现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音乐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种族、民族、地域、社会等级等,因此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必须找到关键点,这样才能让本土文化持续发展下去,同时又能把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观念应用到整个音乐教学中。

篇6

关键词: 花卉文化 民俗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篇7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志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建设和谐文化,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把建设不同文化和谐共处、协同并进的有机文化体系作为重要方向。和谐文化是一个由多种不同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包括本土文化,又包括外来文化;既包括民族文化,又包括地域文化;既包括主流文化,又包括非主流文化;等等。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文化体系,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协同并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同时,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有机的文化体系,还体现在它能与时展相协调。文化在不同时代必然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与现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相协调的文化体系,才称得上是和谐文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建设和谐文化,必然具有特殊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应该是与时展潮流、世界发展状况相协调的文化体系,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相协调的文化体系,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努力建设这样一种有机的文化体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把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作为根本目的。任何社会的主流文化,本质上都是对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肯定和追求,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一个社会只有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合力。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能够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把推动形成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作为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要在这种多样性中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关键是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和谐理念和和谐精神。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这一关键,把它贯穿到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去,贯穿到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关系中去,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去。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引导人们形成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和群众基础。

把鼓励和保护创新作为有效途径。和谐是动态的、发展的,和谐文化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宝库中吸取营养,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密切关注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新趋势,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提高文化的科技含量;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精神文化产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篇8

1.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美术作为贯穿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记载之一,其表达艺术形式从传承和记载各个时期不同思想的变迁为主,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向后来人展示了人类文明史的变化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美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每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被演绎成不同的美术艺术作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里经历从远古到现代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化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至今留存下了多样的文化表现艺术形式。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同时具有对远古文化、近代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艺术表达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下的美术教学内容中,美术不仅仅要从理解认识的角度上来理解和学习,还要从丰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来学习。美术艺术的表达形式不仅传承了时代变迁的文化,还呈现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从众多的表现形式当中,我们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精妙绝伦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更能理解美术艺术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和意义。所以,在对美术的学习中,要结合对不同文化理念的理解,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将文化底蕴渗入到美术学术中,这样才能对美术艺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运用的更好。

2.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意义

(1)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是机遇,是挑战,有的国家会崛起,有的国家会被淘汰掉,有的人会崛起,有的人也会被淘汰掉。行业要求专业人才要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的知识储备,我们的学生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应对挑战,适者生存,一个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于文化知识掌握的多少也决定了他人生发展的高低。

(2)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有感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知识匮乏来参加招聘会“一问三不知”的状况,盛大网络总裁唐骏向大学生再三强调: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而关系知识了解甚少,提高全体高职生的文化品位、审关情趣、人文素养已经刻不容缓,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毕业生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必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

(3)在现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改变以往只针对学生美术技术技巧类的培训教学,结合多元化多文化的教学渗入,结合丰富的文化教学,让美术课从认知到掌握其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了解美术这一学科的文化背景,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去学习美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有趣的信息,将美术学习视为文化学习,学生们就会通过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这门专业课,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思路

(1)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将文化渗入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系统中,加入跟美术课相关的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美术艺术文化的深入理解,将多彩的文化艺术渗入到传统的教学中来,能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美术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如专题讨论、名著导读、学术观摩、影视评论、名曲欣赏、演讲等,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教师首先要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主动了解更多的综合文化知识。

(2)介绍美术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课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不要让美术学习变成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人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推荐一些相关文化、哲学名著课外阅读书籍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美术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学科内以及学科外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审关能力与文化素养。将美术与丰富的人化背景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多学习一些跨学科知识,鼓励学习第二专业,培养自己的特长及兴趣,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触类旁通,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特别强。

(3)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要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随着中国走向国际与国际进入中国,美术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比如:设计是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形式,是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国际化向设计人的挑战是一种文化挑战。而向国际,设计人必须在文化视野上做到国际化,努力保持与世界文化同步,对所处的多元化环境有清醒的认识,要接受、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欣赏其他不同文化价值,了解本国及世界文化,心中要有一张世界文化地图,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审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都应有所了解。

篇9

1.明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起点

教育国际化至今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我们认同教育国际化不等同于教育“西化”的观点,教育国际化绝非要将国内学生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纳入西方轨道,而是要培养学生博闻强识,开阔视野,学会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世界中体现能力。[1] 因此,学校开办国际班旨在借鉴西方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中西融合,培养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中生,同时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而并非一个单纯的以回避国内高考压力,追求海外升学出口的“留学预备班”。

在招生过程中,学校采用了中考成绩加面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中考成绩考查的是学生学科基础方面的知识储备情况,面试考查的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入学后,班主任与学生进一步的沟通和调查,并收集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体来说,国际班的学生具有一些共性:从性格特点来说,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纪律观念淡薄,独立意识强、自我约束力弱、好胜心强、意志力弱;从家庭背景来说,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国外有亲戚朋友和有出国旅游经历;从升学目标来看,一部分学生有强烈的留学意愿,一部分学生期望对国际教育有一定了解后再做选择,但无论哪种类型,学生甚至家长对于具体学校、专业以及申请要求都不明确。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学校确定了国际班的具体育人目标,即通过高中阶段的中美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具备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同时具有较强升学竞争力和综合能力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合理设置课程,兼顾中外优势

目前国内高中阶段开设的国际课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国际组织开发的课程。这类课程通用性强,自成体系,而且比较严密,如国际文凭组织高中课程(IBDP)、美国全球评估证书课程(PGA)。二是国际性的考试课程。如英国的中学高级水平证书考试课程(A—LEIVEL)、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考试课程(SAT)。学生通过考试,可以去相关国家申请高一级学校就读。三是国别课程。如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加拿大BC省高中毕业证书课程。[2] 为实现学校国际班的育人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比较,学校初步构建了国内必修课程、国别课程和国际性考试课程相结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以发挥中外课程优势,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首先,我们根据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学分规定,开齐开足国家必修课程。学生完成全部必修内容,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取得国内高中毕业资格,为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其次,数理等通用课程采用学分认定的方式转换为美国高中部分学分,其余学分则直接引进美国现行高中课程,达到美国高中毕业标准的学生可同时获得美国高中毕业文凭。对于有出国升学需要的学生,我们设置了托福和雅思考试辅导课程和SAT考试辅导课程。此外,在完成国内高中必修课程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修美国高中的部分大学先修课程(AP)。在高中三年,国际班学生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分层教学。他们的学习过程是由其自身程度来决定的,不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升学需求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内容、课程难度和学习时间的分配都是有差异的。

这样,国家课程与国际课程相互配合,既满足了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升学以及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需要。

3.坚持中方主导,实施双重管理

在我国境内,针对中国公民的基础教育应当以中国的法律法规为准绳,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我们也曾了解到在一些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以外方管理为主,中方对于国际课程设置基本无权干涉而导致的纠纷。因此,在国际课程的管理机制上,学校采用中外双方共同管理、以中方管理为主的模式。学校直接承担国内课程教育教学任务、国际课程教学和活动课程的指导与监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日常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等。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这种以中方为主导的双重管理模式,坚持中方的办学主体地位,同时给予外方一定的教学管理权,既加强了对国际班学生的管理,又增强了双方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意识,有利于高效推进国际课程项目的工作开展。

4.重视能力培养,满足个性发展

课堂上,外教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外,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国际班的独具特色。国际班开办近一年来,学校举行了30余次主题各异的英语沙龙、4场世界文化讲座、2届“我爱记单词”竞赛、4次中外传统节日庆典、2批海外修学团以及“世界文化嘉年华”和“歌舞青春”英文舞台剧等活动。以世界文化嘉年华活动为例,国际班的学生分组代表十几个国家,自行研究这些国家的历史习俗特色等资料,募集活动赞助商,设计制作展示区,再通过解说、服饰、歌舞、美食等形式将他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展示出来。我们发现,通过活动中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体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类活动课程的开展,更是使一些原来性格内向的学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一些原本因为成绩不佳缺乏信心的学生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而树立了自信,从而使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5.资源互通共享,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

就学校发展层面而言,开办国际班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学校高中新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国际班资源是学校资源的一部分,不能将国际班与普通班割裂开来。学校鼓励中方教师对外方课程推门听课,支持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就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并着力引导中方教师对国际教育进行研究和开拓中方教师的国际视野。国际班的特色活动,例如英语沙龙、文化讲座、世界文化嘉年华等都对普通班学生开放,使国际班的优质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得以辐射。同时,国际班学生也经常参与学校的各种外事接待活动,如耶鲁大学中国协会,美国、港台的友好学校来访,等等。

学校的国际课程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收获一些体会和经验的同时,在此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英语学科,我们遵循优势互补原则,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共同致力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各有侧重,而其他中方学科还是相对比较封闭和独立的,如何进行中外教育内容,特别是中外方知识关联度高的科学类课程的整合,在国内核心课程体系中引入国际性内容是学校国际课程项目的努力发展方向之一。另一方面,要提高学校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仅依赖外方课程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将国际化理念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和教师培养目标之中,提高中方教师的国际意识,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双语教学,在视野和能力方面具备国际化水准的各个学科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全面营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谐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柳州高级中学,广西 柳州,545006)

参考文献:

篇10

从文化视角对武术复杂多样化形式的认识

从文化视角对武术多样化形式发展的分析与其说“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内外兼修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是因为它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1],不如说是武术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而使其发展成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内外兼修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中华武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拼搏、成长中积累、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和思维在搏斗技术的运用、演变、创造过程中有着独特之处”[2],其中传统意识和思维就是传统文化在人脑中的体现,我国地缘辽阔、民族众多、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我国丰富而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这种多样化的文化进而决定了武术形式的多样性。各武术门派和拳种的产生其实都是各时期武术技击运用理念在武术人脑中形成的,而理念又受其当时文化思想背景的重要影响,其技击特点就体现在不同拳种各异的外在运动形式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不同武术门派和拳种的“形”,而其包含的不同内在原理特性与文化思想就体现为不同武术门派和拳种的“神”,所以不同门派和拳种,在产生时都有其各异的外在运动风格和内在文化哲理,有些拳种是在前有拳种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也就具有多种文化内涵,如太极拳就具有阴阳、养生等哲学理论;而有些拳种在各传承时期又受各武术继承人本身武技运用特点和其内在观念思想的影响,又会派生出不同风格和特点的传统流派,如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等传统流派。所以纵观各武术门派和拳种都是不同的技击理念与不同文化思想观念结合的产物,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它在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表现为它的民族文化特点。因此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与积累,丰富的文化思想在种类门派繁多的武术上得以体现,也因此武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了丰富的武术文化。所以在理解武术时,不管它是什么门派和拳种,都是技法与特定文化思想的结合,体现出不同的外在运动方式和内在的文化特性,也就是外在的“形”与内在“神”的结合,也因此可以透过纷繁复杂多样的武术形式清楚地了解武术的一般规律。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在各种门派和拳种的武术学练时,只有理解其武术的“神”,也就是了解各不同种类武术文化内涵,遇“神”于“形”之中,才能顺利地学成各种类的武术,练出各拳种的武术味道来。从文化视角对武术多样化认识的意义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研究者们和武术学练者们都认同的观点,但从武术所含的文化角度去认识武术,还是从文化的大角度去认识武术,结果则是不同的,武术文化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形式,从武术所含文化的角度去认识武术,视角较窄,往往产生“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从文化的大角度去认识武术,视角则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武术内涵深刻,种类繁多,就连许多武术家都觉得武术复杂难以了解,学武术入门难,许多国外人爱好中华武术却很难理解和学好武术,有些千里迢迢来中国学习武术,学了几年却还是不懂中国武术到底是什么,练了长时间的武术还是没有那种武术味道,武术认识和学习的许多难点源于没有了解武术的“神”,许多学者对武术的“神”有过许多独特见解和阐述,但笔者认为“神”与武术所含有的文化特性密切相关,在武术学练中外在“形”或者说是“技”没有表现出的那种武术气质和味道,主要源于没有了解武术“神”,没有把“行与神”或“技法与文化”结合,正如国外人难以练成的那种味道,主要是文化的差异性和其外化成的行为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现象,也就是没有了解中国文化及至武术文化和由其指向的运动行为方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士不能理解和认识武术文化,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偏见,阻碍着武术走向国际,但武术向世界范围的发展,又必须大量培养西方的武术人才,因此在培养武术技法时,同样使其接受对应的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武带文,文武并举,方能奏效,这也是武术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从文化视角对当前武术发展困境的分析

武术发展的困境回眸过去的一个世纪以来,西方体育从19世纪末实质性地传入我国,并逐渐在我国体育中取得了的主导地位,对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挤压之势“,我们不仅接受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同时还在效仿奥林匹克模式改变着我们本民族的传统体育”[3]。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多少国人期待武术进入奥运,但事与愿违的是,中国武术被国际奥委会封杀于门外。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世界武术锦标赛,遭遇冷落,在竞技体育领域,武术也一直处在边路“小卒”的位置上,甚至有人把当前中国武术认为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大众与学校体育中,西方体育项目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体育活动的主流,当前许多外来武术又纷纷抢滩中国,吸引了无数的国人,许多原本学习武术的人改学跆拳道、柔道、合气道等外来武术,且势头越演越烈,更使中华武术陷入了窘迫局面。有学者在分析中国武术发展时,对武术的竞技化现状提出了许多质疑,认为武术应该回归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对武术回归自己的发展道路理解为是与世无争,走自己原本的道路,那将是武术的发展之路越来越窄,最后是条绝路。从武术发展困境的文化视角分析“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的强势等于经济的强势,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4],因此从20世纪以来,武术受到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是由西方经济与文化及政治的强势决定的,这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应遵从社会发展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实施,以科学发展的视野对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武术,对许多外来武术纷纷抢滩中国其实我们不要泄气,我们中华武术也同样在国外寻求发展,我国许多的武术家在国外开设了中华武术馆,传播中华武术,吸引着无数的外国人,这就是文化全球传播和各民族文化相互竞争的表现,虽然中国武术在国外发展缓慢,与跆拳道、柔道等外国武技相比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武术的发展问题其实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把握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才能把握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才能更好的去解决中国武术发展的问题。我国有着丰富、深奥的传统文化,同样武术有着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复杂多样化的运动形式等特点,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其这些特点同时也带来发展上的问题,国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就连我们自己的国人也感觉迷惑,不像跆拳道、柔道等武技那样单一,内涵浅显容易被人接受。当然武术发展还存在包装、宣传等不足之处,但文化发展的问题才是关键,“文化是人们行为方式的自动导向系统,指挥人的一举一动,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持续起作用的因素”[5],单靠武术家在国外传授武术,没有健康的文化传播,那只能永远停留在形式上,就像伊索寓言中“狐狸请客”的故事一样会败兴而归,武术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就无法体现,武术就不能健康的走向世界,不能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武术发展的道路也就越走越窄。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武术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和价值,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只有随着时代、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获得新的内涵,才能顺应社会的变化,不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术的发展当然要尊重我们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示本民族的辉煌与壮美,但也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不同民族的交流中,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我们的武术才能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造、更新和升华,才能使武术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