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篇1

[关键词] 一体化救治;无线移动数据通信;3G

[中图分类号] R605.97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望得到更高的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支持也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正值新昆明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新城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力量不足,医疗急救流程有待改进。本研究旨在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的运用,建立高效、可行、低投入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有效、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新昆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1国外急救的发展史和现状

创伤急救起源于战争年代,最早在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就开创了战场救护的先例。当时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做进一步救治,并建立了战地救护站,为现代创伤救治奠定了基础。随着运输、通讯、医疗装备的不断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已逐步得以下降。因此建立一支快捷的战伤急救队伍,开展合理及时的战场救护,能有效地提高创伤急救效能。

在和平年代,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大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导致的伤亡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美国科学院在1966年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此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创伤急救系统,开展各自的创伤紧急救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1.1美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美国1979年正式将急救医学列为一门学科,并配备了直升机用于院前急救,随后又建立了设备齐全的ICU(加强监护病房)和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形成特殊医疗体系。目前,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又建立了全美统一的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各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创伤急救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包括伤员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现场救治情况、院内救治过程以及康复情况等,并定期进行各类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指导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改进,合理调整创伤急救中心的布局,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创伤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创伤救治的效率。

1.2德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德国最早在1884年提出雇主必须提供强制意外保险,从而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预防意外创伤的发生。随之出现了认证专科创伤的外科医生,并成立了专门的认证部门来评估创伤后的严重性、后遗症及其分级。目前在德国,每1000例道路交通事故中约有40人死亡。因此德国社会创伤外科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通过收集分析德国红十字会、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各种数据,来评审从发生创伤到出院时间段内的最低限度治疗费用,同时推算出不同阶段(救援、急诊室、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正常护理等)的治疗情况,从而得出在不同急救时间下可采用救援方式以及急诊室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等一系列的举措。

1.3法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法国的院前急救水平比较高,且这种急救方法往往要涉及到一个监管系统。这个系统最初由配备一个单一号码(15或112)的电话交换机、紧急医疗援助服务(SAMU)和指挥中心组成,主要是通过电话方式给监管的医师提供资料信息决定需要哪些资源,而监管医师可以采取两个形式进行急救:派一个急救小组或一个医疗小组。这些救护小组来自于“可移动应急和复苏单元”(SMUR),即基于医院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一个民间组织。SMUR 主要由护士、医师、复苏救护车、值勤室以及电信系统等组成。其急救流程是:通过急救电话启动院前急救,并了解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应急方案,包括急救路线、运输工具、送往目的地以及急救措施;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等。

1.4日本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1964年日本消防防卫厅修订部分法律,规定转移急救伤员是消防队的一项责任。1965年,日本原生省和福利事业单位颁布了一项法律,划定了急救定点医院。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标准和政府财政支持,从而导致各医院之间推卸责任。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个5年规划,即建立一个国家或公共应急医疗中心,并划分为三类等级:初级紧急护理设施、二级应急医院、三级急救医院或中心。目前在日趋递增的交通意外刺激下,各种突发事件的创伤患者按三种类型应急医疗中心模式进行救治,但在院前急救上还比较落后。

2国内急救网络现状和急救特点

2.1国内急救网络现状

我国急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卫生部1980年10月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文件;1984年6月颁布《关于医院急诊室(科)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综合医院要建设急诊科。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于1987年5月在杭州成立。至此,我国急诊医学正式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向前迈进。1995年卫生部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第39号令,这对提高我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卫生部和世界银行帮助下,我国在浙江金华、江西九江、陕西宝鸡推行“区域卫生发展计划”,将发展急救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急诊(救)科和ICU的崛起,急诊医疗体系逐渐形成。但我国急救中心模式繁多,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救治水平参差不齐。

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医疗急救机构积极行动,参与急救;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激情救治”为主,缺乏高效、合理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未能充分发挥医疗急救力量的作用,急救信息的及时采集、整合、分析、共享成为了急救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

2.2目前国内急救医疗的特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部分社会矛盾的突出,目前国内的医疗急救对象主要集中在各种创伤和突发的急性心脑疾病方面[4];此类疾病的突出特点均是在短期内由于严重的原发病导致休克的迅速发生,造成各器官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在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脑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仅6~7min,超过此时间限度即可造成大脑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在此之后,虽可通过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维持心肺功能,但意识回复极为困难,由此不仅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家庭可因此而返贫;据此判断,不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效果很难说是成功的救治[5]。而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往往有所延误、甚至脱节,错过了急救治疗中宝贵的“黄金时间”,不能充分体现急救中的重点:即争分夺秒。从目前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来看,在“120”接到求助电话后到患者现场,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以初步了解病情并做出相应急救处理,由于救护车医疗条件的限制,随后即开始转诊过程,到达接诊医院后,需与接诊医务人员交接病情,接诊医生尚需进一步采集详细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此后才能做出相关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器官支持和心肺复苏后的病人,此过程每多一秒钟则救治希望就小一分。研究表明,在北京市区救护车平均行驶时间为11.55分,平均救治距离为5.82公里。院前急救反应能力不够理想,反应时间过长,抢救距离过大,难以满足市民医疗急救需要。昆明的急救网络建设远远不能与北京相比,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急救网络系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已成为目前急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移动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为此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通过对国外医疗急救网络的了解和对国内急救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的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有利、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但是以前由于流程不畅和信息通信手段等的限制,很难达到院前、院内治疗的无缝连接,延缓了救治过程。只有通过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深度介入,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1技术可行性

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2009年中国的综合移动通信业务正式步入3G时代。中国联通的WCDMA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不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视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数据通信服务。完全能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对移动数据通信极高的要求,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技术支持。同时,由于联通的WCDMA标准已经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运用多年,有大量的成熟可靠的平台、终端、软件以及经验、模式等可直接利用或参考。可根据医院急诊的实际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较小的投入,水到渠成地促成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

3.2技术实现

中国联通3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WCDMA标准,它具有技术成熟、网络覆盖全面,终端丰富完善、功能强大等优势。医疗数据通过WCDMA网络传输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和安全性强、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实时完成救护车、120调度中心、急救接诊医院之间的多向无线高速数据信息传输。

利用中国联通成熟的WCDMA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的救护车中配备移动终端,与现有急救车设备结合,在急救医生采集病史同时即将急救病人的血压、脉搏、心跳等主要医疗数据及病历文档、图像等各种类型的相关文件实时发送至接诊医院中心平台,接诊医生可在病人到达之前即可比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步完成必要的人员和医疗器械、药品的调度等准备工作,提前安排下一步抢救措施。并可同时对救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3.3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在我国3G业务正式运营前,通过卫星通信或自建无线通信专网等技术手段,也可基本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在通信技术层面的需要,但实现起来技术上比较复杂,设备相当昂贵,对使用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从网络建设、终端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地区和医院都几乎不具操作性。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各运营商都将在国内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可靠的移动数据网络。其中,中国联通的W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标准,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中,能提供覆盖完善的可靠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时还有数量最多最成熟的通信终端及丰富的附属外设,能够在成熟的平台上以低廉的价格构建起一体化救治通信网络。此外,3G的数据通信费用也十分低廉,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低的。能以极小的社会经济投入实现较高的使用回报。

通过3G移动通信技术促进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将极大地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秒抢救时间的争取,即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甚至是对生命的挽救。对整个社会来说,将节约大量的后续医疗资源的投入,意味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展望

在3G高速移动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再整合车载GPS定位系统、无线远程视频、呼叫中心等手段后更可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力量,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分步投入,实现了调度网络化,将中心调度室、接诊医院、救护车、急救现场等各个关键环节有效地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急救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供了可靠流畅的信息保障系统。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及实时监控和指导。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统一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4结论

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在急救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起步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技术条件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但随着我国3G牌照的正式发放,为急救车、医院及急救中心间进行稳定高速的大数据量的信息交流和传输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手段。而城市急救车无线远程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内,基于联通WCDMA的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将会极大的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的迅速实施和快速发展。将填补急救医疗通信指挥调度中缺乏医疗急救高速移动数据信息通信的空白,弥补当前急救系统在完成呼叫受理以后,急救医院、救护车、患者等各个关键点脱节的缺陷,推动现代医疗急救系统向移动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传苗,黎爱军. 创伤急救网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2008,17(9):1007-1008.

[2] 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 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3] 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 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4]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 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9):353-354.

篇2

[关键词] A、B、C理念;基本技能;小儿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91-03

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对心搏呼吸骤停需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的经典古老话题,已被所有医护人员所掌握,但笔者认为A、B、C对所有高危患者,包括心搏呼吸未停危重患者亦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院前急救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中有其重要意义。基本技能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将基本技能落实在患者身上尤为重要。本科于2010年2月以来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4年2月本院小儿院前急救病例175例,根据时间点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为甲组,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为乙组,两组病例入选标准均按国际治疗分类为红色区域患儿,甲组75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1例(28%),交通事故、外伤15例(20%),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2例(16%),小儿惊厥8例(10.7%),溺水6例(8%),异物吸入4例(5.3%),其他9例(12%)。乙组100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6例(26%),交通事故、外伤22例(22%),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4例(14%),小儿惊厥10例(10%),溺水9例(9%),异物吸入5例(5%),其他14例(14%)。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科在2010年1月在科室进行小儿院前急救讨论,对基本技能进行规范化培训,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流程,于2010年2月开始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经实践4年,将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前后(甲、乙)两组病例,查看当时转运回本院的交接记录,送到医院时有生命体征定为成功,无生命体征或途中死亡定为失败。回顾性采用多位医师分析两组急救过程中是否规范存在缺陷,统计两组的成功率和规范率。

2 结果

甲组75例中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败8例(11%),急救过程中规范66例(88%),不规范、存在缺陷9例(12%);乙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败6例(6%),急救过程中规范95例(95%),不规范、存在缺陷5例(5%)。乙组急救成功率、规范率明显高于甲组。

3 讨论

3.1 A、B、C理念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院前急救患儿多为突发、病史多不详、环境复杂、辅助检查缺如,诊断一时不明,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尽快实施有效救护,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不可逆伤害,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有时医生不知道如何处理患者,应该先做什么,最该处理什么临床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种疾病、小儿情况如何,均应遵循A、B、C,把A、B、C作为首要的重中之重问题来解决,任何处理均应建立在A、B、C之后。任何患者均应首先开放气道,保持良好的呼吸、良好的循环,院前急救只有首先做好A、B、C三点,才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创造其他更多治疗机会。A目标为通畅气道,实施手段:摆,清除异物;手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管;喉罩;气管插管(必要时)。B目标为有效呼吸,维持一定氧饱和度及氧分压;实施手段:鼻导管、头罩给氧;必要时仍需气囊面罩通气或机械通气。C目标为良好循环,维持重要脏器灌注;实施手段: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止血,输血,胸外按压(必要时)。

3.2 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到达某一目标的手段有很多种,医护人员应尽可能掌握院前急救更多基本技能技术,很多院前急救经过简单、有效、及时的基本技能处理,有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赢得更多抢救时间,或进行手术的机会,基本技能为“三基”核心,有时不需要更高医疗技术及昂贵医疗设备即可达到目标。

常见基本技能技术,其中一般技术包括手法开放气道、摆、清除异物、普通氧疗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更深一步技术:液体容量复苏、气囊面罩通气给氧、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气管插管是最可靠的通气途径,但气管插管的操作在儿童较困难,且有可能产生并发症。所以只能由受过儿科急救培训、有良好插管经验者才能操作[1],且在抢救中如果没有给患者通气时,千万不要反复地尝试气管插管,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的两种通气方式具有相同治疗效果[2]。选择插管通气方法应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转运到医院急诊所需的时间和急救人员的实际经验进行确定,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给氧的操作技术。低氧血症及低血容量是可避免的危及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儿科医生还应掌握王一镗教授推荐的异物卡喉海姆立克(Heimilich)手法[3-4],这些基本技术关键时可挽回患者的生命。现代医务工作者在掌握高科技医疗技术同时,切不可忘记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3.3 A、B、C理念及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将A、B、C理念及基本技能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仅停留在理论上、模拟人上,未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并不少见,要掌握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方法,保证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并遵循:评估决策实施再评估再决策再实施的程序,切忌一种方法到底,不评估有效性。一般30 s~2 min评估一次,一种方法达不到目标应及时更换另一种方法方法。

要掌握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循环、意识基本的方法。评估应在2 min内完成,通过患儿哭声、问话、观察小儿面色、呼吸是否费力,即可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通过血压测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数6 s心率或脉搏(6 s心率×10=1 min心率)即可快速评估小儿的基本循环功能,对小儿血压测定有困难时可通过触摸脉搏来初步估计,笔者的经验是触摸到桡动脉搏动收缩压≥70 mm Hg,触摸到肱动脉搏动收缩压≥60 mm Hg,触摸到股动脉搏动收缩压≥50 mm Hg;对意识评估可采用AVPU系统评估:清醒(awake,A),对语言指令有反应(verbal response,V),对疼痛刺激有反应(painful response,P),无反应(unresponsive,U)。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把握在你手中的理念。院前急救应遵循快速、简单、安全、有效原则,快速询问病史,快速评估病情,及时有效现场救护,切忌在问病史、查体上消耗有效时间和决策犹豫不决,如新生儿心率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科学构建急救医疗体系。儿童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主要部分之一,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院前转运、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科学构建我国小儿急救医疗体系是广大急诊急救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6-7]。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在直辖市和各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部分儿童专科医院拥有院前急救系统,参与院前转运,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儿童急救体系的发展史,各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发展程度很不一致,医疗规范尚未基本一致[8]。目前边缘地区医护人员对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尚未接受过儿科急救技能培训,因此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和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迫在眉睫[9-10],其次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11]。据报到院外心跳骤停(CA)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2%~9%,而院内存活率可达18%, CA后开始CPR的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越低,开始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12]。因此对大众非医务人员普及急救知识,以便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对患儿的最终恢复非常重要[13-14]。早期伤害预防、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复苏后综合救治5个环节[15]构成了儿科患者的生存链,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确保急危重症患儿与创伤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绿色通道”。笔者认为小儿院前急救应遵循A、B、C理念及加强基本技能技术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及“适宜技术”培训,并将“三基”及“适宜技术”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这样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推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莹.儿童心肺复苏期间与复苏后通气策略[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5-7.

[2] 黄国英.儿科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98-60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54.

[4] 王一镗.急救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2-23.

[5]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4-446.

[6] 武秀昆.从“两个体系”建设的开篇说起―院前急救机构的职能定位与规划设计[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4.

[7] 武秀昆.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85-87.

[8] 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

[9] 王莹,钱素云,李壁如.我国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现状与推广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89-191.

[10] 杨子初.普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灾难应对能力[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1):1032-1035.

[11] 刘春峰,宋国维,钱素云.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 20(1):1-3.

[12] 陆国平,程晔.复苏后综合征得预后判断及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15-418.

[13] 王一镗.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14]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490.

篇3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护理措施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min,对危重病人急救的全过程而言,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我院2005~2006年共接诊工伤115例,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均得到有效的处置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5例,其中复合创伤65例,骨折30例,颅脑损伤10例,死亡5例,其中急诊手术60例,其余经抢救处理后继续住院治疗。

2 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接到呼救电话时必须认真记录:接电话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等,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在2~3min内出车。

3 现场评估

3.1 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

3.2 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创伤。

3.3 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4 护理措施

4.1 脱离危险环境 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解除可以造成继续损伤的因素,将患者从重物下解救出来,切记动作应轻稳,避免拖、拉、拽、以免造成继续损伤,将患者置于安全平稳的地方进行急救。

4.2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氧气顺利输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非常重要,护士应立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平卧、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并给予氧气吸入。

4.3 妥善处理出血创口,防创面二次损伤 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外出血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压法及加压包扎法。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迅速加压包扎,并抬高损伤部位的肢体,以控制出血。除非有大血管损伤,一时无法制止大出血的肢体损伤,才使用止血带,但必须按止血带操作要求使用,记录止血带开始使用时间并将其置于明显可见的肢体部位,防止阻断血流过久而缺血。有创面的创伤,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外面用绷带或布条包扎,骨折要妥善包扎固定。

4.4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液体顺利输出 护士必须马上建立1―2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在执行口头医嘱过程中应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浓度、剂量及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

4.5 伤员转送途中的护理 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在患者呼吸道通畅,休克得到基本纠正的情况下,立即转回医院抢救。对于多发性骨折的患者,为避免途中骨折断端移位致临近血管、神经再次损伤,须用夹板绷带暂时固定。担架放置要稳妥、固定牢靠,避免在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 行进中,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伤员面色、表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缺氧等。对输液的患者,必须保证管道通畅,防止坠入、脱出、移位、扭曲、受压和阻塞等。 做好护理记录及初步检查记录,通知院内领导和相关科室,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工作。

4.6 心理护理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重,变化快,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又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毁损,将给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家庭、婚姻和个人的前途,在躯体和心理上均有创伤,所以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有高度的同情和责任心,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卫生急救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院前急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急救应诊人

员均应专业培训上岗,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医护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应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估,实施紧急救护措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减轻伤患的痛苦,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创伤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疾病,随着交通发展,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类创伤比以往更为严重而复杂。创伤后,如得不到迅速、准确、有效的初步急救处理,将会增加伤残率并影响患者的生命,并给患者的后期治疗和功能恢复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创伤的急救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我院为乡镇卫生院,受医疗条件限制,很多病人需要及时转诊,现将对于此类患者急救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外伤急救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证实,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因创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有统计表明,因交通事故致死者约2/3死于事故发生后25分钟内。此时,伤者往往不能得到急救处理,而使死亡率剧增。因此,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全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1判断病情

正确判断伤情严重程度,对掌握急救护理要点、采取正确措施和决定伤员的转运时机均有重要意义。迅速准确地估计伤情: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员迅速脱离致伤环境,并对伤情迅速作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口唇颜色、肢端温度等迅速作出评估,判断伤情的轻重缓急,遇两人以上的伤员,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处理。

2注意生命体征

迅速确定直接危害生命的症状和体征,检查伤者的生命体征,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复苏和抗休克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

3止血

对于有外伤出血者,应迅速止血,防止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止血方法有:(1)加压包扎法:是安全可靠的常用止血法。在创口放置足够的无菌敷料后,用三角巾或绑带均匀包扎,包扎后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2)指压法:用手指将动脉压在骨骼表面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只适用暂时止血,在指压法的同时,应尽快做到创口的加压包扎。 (3)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有充气止血带和橡皮止血带。前者一般成人上肢压力采用33.3~40kPa,下肢压力采用53.2~62.5kPa,无压力表时,以动脉刚好不出血为标准。使用止血带时,应记录使用开始时间,每隔一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5~10分钟,使肢体远端能间断得到供血,以防组织坏死。若放松后无活动性出血,则不须再用止血带,应考虑是否改用加压包扎。(4)结扎止血法:对较大血管出血,可将血管残断予以钳夹,然后包扎。但切忌伤及神经。

4 包扎和固定

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出血和伤口污染。固定后可减轻疼痛和休克的发生,也可避免骨折断端再移动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并便于转运及护理。包扎和固定时应注意:(1)对穿出伤口的骨折端,未经清创处理前,不要还纳;(2)遇到断手断指等断肢情况,应将离断的肢体用无菌巾包好,放入完好的塑料袋内,周围放置冰块,断肢近端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应尽早送至医院;(3)伤肢固定物应足够长,原则上应超过上下各1个关节,适当抬高患肢,固定后肢体不宜随便移;(4)使用各种固定时,应保持松紧适中,固定带能上下移动1cm为宜。

5 伤员的转运与途中护理

经过初步处理后,应迅速将伤员转院,转院前应重新检查包扎、固定是否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基本稳定,在确认伤者不会在转运中出现危险后方可进行。患者应平躺于担架上,采取良好的安全固定措施方可搬运,如搬动颈椎骨折的伤员应给予颈围外固定,颈部制动,防止在途中再次损伤导致瘫痪,对脊柱损伤者禁止由一人背、抱,应由三人协同动作保持脊柱的中立位,转运途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观察并记录局部伤情变化。对精神紧张或疼痛较重的伤员,除安慰患者查看伤情外,应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

讨论

1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加强技术训练和严格的组织管理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提。护士必须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同时,要有较全面的急救护理知识和熟练的各种护理操作技能。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必须服从统一安排、密切与医生配合,做好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

2加强危重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是危重伤员院前急救的重点。窒息是伤后可能立即致命的威胁,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创伤急救处理的重要环节,这对颅脑外伤、脑外伤病人尤为重要,因为这类病人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在处理成批伤员,对轻症病人不能照顾周全时,可以帮助病人屈膝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即可使病人最大程度的放松,又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的发生。

3合理的创面处理为院内的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伤员多系意外伤害,伤口被污染的机会较多,应对伤口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直接覆盖伤口的敷料必须经灭菌处理,尽可能执行无菌操作。

4重视心理护理:外伤患者大多是突然遭受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常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万分。创伤患者中以青年男性居多,大多处于事业和家庭的关键之时,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极大的创伤,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在急救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静、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给病人以安全感,赢得病人的信任。

总之,需院前急救的外伤患者大多病情较重,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中,应做到快速反应,迅速而准确地对伤情进行评估,保证病人的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积极抗休克,妥善的创面处理与伤肢固定,以及安全转运,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从而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参考文献

[1]黄秋莲,李东华,范玉英,等.影响院前急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6):103-104.

[2]任伟.院前急救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5):82.

篇5

关键词:创伤救治;全科医学;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交通事故、地震、洪涝等灾害等引发的大量创伤事件是极为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1]。据我国临床统计显示,在14~40岁年龄段的人群中,创伤是主要死因。初级创伤救治(PTC)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救治突发事件中的受伤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创伤治疗措施[2,3],此培训是通过模拟事故现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操作[4]。

2011年6月2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全科医师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提出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5]。

目前全科医学教学中因部分患者不配合临床教学,学生见习机会少,在临床工作中缺少直观面对患者的经验,所以影响临床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引。现行全科医学教学还在使用"填鸭式"教学,讲授模式比较僵化,多注重知识点的学习,师生之间互动较少,缺乏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6]。

利用PTC培训模式弥补上述教学中的缺点,使学生熟练运用规范化、标准化的创伤救治原则,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应用PTC培训模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师资选择 已取得PTC讲师资格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1.2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0级订单定向培养的全科本科学生,共60人,随机分为两组,30

人接受PTC培训,30人未接受PTC培训。

1.3方法。

1.3.1理论教学 观察组在PTC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选择题40道),收回有效问卷30份。对照组未接受PTC知识培训,课后同样理论考试,收回有效问卷30份。PTC培训主要包括气道管理(A)、呼吸管理(B)、循环管理(C)、神经损伤程度评估(D)、全身检查(E)。

1.3.2情景模拟教学 依据PTC培训的内容分别模拟不同的情景创伤病例,准备好所需各种教具(包括颈托、气管插管设备、吸引器、血压计、胸腔闭式引流器械等),利用模拟人进行操作,教师先进行演示,分别进行角色分配(接诊医师、助手等)。以五人为一小组,进行各种现场模拟演练,分别让学生担任各种角色,使每人都能熟练独立操作,操作后小组讨论,指出不足。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1.3评估教学效果 在PTC理论和操作培训完成后,对二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选择题40道)和模拟现场操作能力考核,评价教学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所采集的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学生测试题成绩(满分100分:操作50分,理论50分)比较,见表1。

2.2观察组学生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见表2。

3讨论

3.1PTC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全科学生的院前急救能力 PTC培训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先进行理论课程学习,课程结束后马上进行情景病例模拟,在情景模拟教学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处理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相对于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学生培训后相对于培训前理论考试成绩显著提高。现场模拟考试的内容包括初级评估中讲授的内容:气道管理(A)、呼吸管理(B)、循环管理(C)、神经损伤程度评估(D)、全身检查(E)[7]。通过模拟各种创伤患者的现场,进行院前初步急救,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次损伤。让学生熟练掌握偶见临床意外场景的处理,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操作,争分夺秒,做到临场不慌,通ABCDE点进行有效的系统化全身评估,找出最威胁生命的伤害,果断施救,并减少其他损伤。培养学生的院前急救能力。

3.2模拟必要的场景与病例结合的教学法有助于将培训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模拟必要的场景和各种复合创伤病例与传统的模拟教学不同,通过设定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融入到现实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伤情评估和在最短时间内妥善处理病情,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并且因学生轮换不同角色,参与的积极性高,临床操作能力增强。小组每人轮换不同角色进行急救后,小组进行讨论,大家自由发言,评估每个人操作时的优缺点,如何改进,讨论结束后再重新转换角色练习,最后做到每个病例急救操作都熟记于心。在操作和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根据考核结果,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表明观察组学生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了PTC培训课程对学生教育的优越性。

3.3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互动教学,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 PTC培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教学,在改变场景和角色中演习院前急救,使学生有新鲜感,易于接受新知识。运用学生对队友的评价,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比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3.4 PTC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PTC培训中以5人为一组为单位进行情景病例模拟训练,在模拟训练中使用合理的分工和默契的相互配合,通过团体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后互相交流心得,纠正缺点,发挥别人的优点,使临床思维和操作技术能力快速提高。也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4结论

院前创伤救治是急救工作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做好院前创伤救治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在全科医师的教学中不仅要掌握理论问题,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结合现场示范讲解及演练的教学方法,明显提高创伤救治培训的教学效果,很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会民,宁宗.PTC培训项目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91-192.

[2]Amiri H,Gholipour C,Mokhtarpour M,et al.Two-day primary trauma care workshop:early and late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J].Eur J Emerg Med,2012,14(23):58-59.

[3]Vafaee Najar A,Khabbazkhood M,Alidadi-Soltangholi H,et al.Investigating the relative risk factors of injuries caused by accidents on roads in the mashhad area in 2007[J].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1,13(8):530-536.

[4]张海涛,郭建英,吴红梅,等.借鉴灾害医学教育国际化标准培养我国实用性灾害医学人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1061-1063.

[5]王柳行,辛程远.农村定向全科医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153-154.

篇6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2例,年龄14~72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7例,高空坠落伤32例,打架斗殴致伤3例。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者42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13例,以腹部损伤为主者25例,以多发性骨折为主者12例。

1.2方法

为做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相关工作,保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有效实施,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科室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及人员素质培养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制度建设及规范流程

(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优化抢救流程,加强医护技术训练,抓好质量检查等,为急救绿色通道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2)规范流程,急事急办。危急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医学科后由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处置,抢救室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上报二线医生或创伤中心医生,由二线或创伤中心医生启动绿色通道。科室将相关表格包括病情记录单、检查单、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入院证等右上方均盖上“创伤救治急救绿色通道”印章,其他救治科室接到盖有印章的相关表单后,急事急办,一律执行“先处理后交费”的优先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急诊医学科后病情记录单由每个环节的医生进行填写和移交,要求护士填写好病情观察表。原始医疗资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详细记录好患者出入急诊医学科及各项辅助检查室的时间节点,便于总结和分析,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1.2.2人员管理

(1)定人定时。创伤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无规律,伤病员时多时少,病情轻重不一,难以预测。针对此特点,护士长合理安排抢救人员,提高工作主动性,面对批量伤员时做到忙而有序。具体做法是以人定事,谁值班,谁就负责到底,时刻不离岗位,全天24h安排护士机动班、120值班等。(2)增强急救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急诊医学科具有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加之护士人力不足,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救治的质量和成功率,科室积极开展“假如患者是我亲人”的活动及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护士的急救及服务意识,热心为患者提供服务,把握“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3)加强在职训练。为了提高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与水平,不贻误患者抢救时机,本科室严格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管理手册》上的要求演练,并不定时进行抽查。采用操作训练、授课、教学查房、晨间提问、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使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并了解国内外急救医学的新进展。在抢救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参与抢救工作。

1.2.3物资管理

(1)树立“五常法”管理意识。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请专业讲师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向全科护理人员讲解“五常法”管理内容与标准,提高认识。五常法包括常组织:根据急救物品的使用率进行分层管理,重新摆放,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常整顿:是现场所需物品放置方法的标准化,培养护士养成物归原位的好习惯;常清洁:保持抢救室内整洁,发现脏乱及时整理,发现损坏的仪器设备和物品及时维修,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共同完成;常规范:制订抢救室相关管理规定和抢救制度与流程,对照标准自评互评;常自律:是五常法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护士能够自律,通过自律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2)物资齐全,确保各种抢救仪器处于功能备用状态。抢救室的急救物资做到专人专管,各班认真检查并交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因物资不足、仪器设备未处于功能备用状态而耽误患者的抢救时机,保证抢救效果及提高抢救时效性。

1.2.4把握环节质量,提高抢救时效性

(1)医护一体化。强调医护之间的配合,进行医护一体化教育。护士长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制订改进计划和进行针对性培训,保证护士能够掌握与医生沟通合作的方法,形成规范性、程序化的医护配合流程。(2)沟通与协调。各个救治环节的有效沟通,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是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很重要的环节,当遇到批量伤员或科室人员紧张时,应通知相关人员支援,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会诊并参与协作抢救。

2结果

通过规范建设抢救相关制度与流程,进一步加强人员及物资管理,有效缩短了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及获得确切性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伤残率。

2.1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时间由原来平均20min下降到现在15min内,得到确切手术治疗时间缩短5min。

2.2胸、腹部损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时间缩短8min,得到确切性治疗时间缩短5min。

2.3多发性骨折患者整体救治时间缩短6min。

3讨论

急诊医学科是抢救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重要窗口站,在院内救治的最前沿,护理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严重创伤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和作风建设才能适应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工作的需要。“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是急诊医学科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在接诊、检查、住院、手术等环节上实施一系列快捷有效的全程急救服务。其目的是让患者快速通过,缩短在院内各救治环节中的处置或停留时间,从而提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3.1护理队伍的建设在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初期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科室基本保证了参与创伤急救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其业务能力精、服务意识强、急救水平高、综合素质好。

3.2严格护理管理,实行时限服务

要求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处置停留时间不超过15min,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急救服务。

3.3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严重创伤的诊断及救治流程

掌握各种监护仪器及设备的性能、使用、保养、操作等。本科室通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及专业技能培训,树立“急诊、急救”意识,最终做到反应迅速、思维敏捷、救治有序。

3.4接送患者做到无缝连接

篇7

[关键词] 多发伤; 救治策略; 急救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R641;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33-02

Treatment Strategy of Multiple Injuries

LIN Ruyun XU Ya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injuries by analyzing 85 cases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4 years. Methods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consulting relevant on-the-spot and case records. Results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injury and call for help and the emergency handling time in rescue success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death group. ConclusionThe integration of both pre-hospital rescue and hospital emergenc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injuries. Increasing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pacity and shortening the time for help after injury and emergency handling tim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

[Key words]Multiple injuries; Treatment strategy; Emergency integration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创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在我国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约十余万人,伤者达百万人之多,创伤已从上世纪50年代第9位死亡原因上升至第5位[1]。其中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是多发伤,多发伤占创伤人数的1%~1.8%[2]。

多发伤是指由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两个以上部位、器官的严重损伤。而这些损伤即使单独存在也可危及生命。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病死率高达20%~70%[3]。如何提高多发伤救治的成功率依旧是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收集我院救治的8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急救一体化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选取我院近4年救治的85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由120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均施行院前急救;②120出诊抢救记录及病历资料完整;③创伤记分TS≤12分,损伤严重度记分ISS>16分。排出标准:在急救途中以及在急诊科即死亡者。

1.2 一般情况

本组85例患者,男65例,女2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25∶1;年龄16~85岁,平均年龄(28.5±4.2)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伤58例,坠落伤11例,刀伤9例,钝器击伤7例;损伤部位以脑外伤为主33例,胸部为主21例,腹部为主17例,脊柱四肢为主14例;两处伤43例,三处伤25例,三处以上17例;合并休克35例,昏迷者15例。

院前急救措施为:吸氧75例,外周静脉套管针留置55例,气管插管4例,止血带止血9例,夹板固定14例,伤口加压包扎24例。全部患者到急诊科后施行院内急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液37例,气管插管6例,气管切开2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心脏除颤起搏5例,清创缝合11例,并行X线片、B超、血气分析等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施行确定性手术治疗76例(89.41%),同时施行两个部位手术11例,术后69例(90.79%)患者收入ICU病房。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

2 结果

本组85例患者抢救成功65例,成功率76.47%;死亡20例,死亡率23.53%。死亡原因:重型颅脑外伤11例,MODS 6例,严重骨盆骨折1例,心脏刀刺伤2例。

抢救成功组从受伤至呼救时间3~30min(17.25±11.28min),院前急救反应时间3~23min(7.32±4.12min),急诊处置时间20~60min(31.23±10.12min)。死亡组从受伤至呼救时间20~110min(61.36±18.61min),院前急救反应时间3~24min(9.48±5.16min),急诊处置时间30~110min(66.71±25.23min)。抢救成功组伤后呼救时间和急诊处置时间明显短于死亡组(P

3 讨论

3.1 努力缩短创伤后呼救的时间

多发伤病情危重、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伤者主要是男性青壮年,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大。重视多发伤的救治,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快速有效的治疗是关键,多发伤救治必须抓住伤后1h的“黄金时间”,“黄金时间”的概念要求缩短创伤到确定性手术的时间[4]。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的受伤至呼救时间远超过成功组(P

3.2 提高院前急救的处置能力

随着云南省急救中心各急救分站的建立,已在我市全面形成了急救网络,大大缩小了急救半径,同时急救中心向社会承诺“1分钟接诊,1分钟出车”,提高了院前急救的反应速度,缩短了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本研究证实,死亡组和抢救成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在院前,对多发伤的救治关键是要提高处治能力,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而不是简单的搬运。院前急救的主要工作是现场伤情评估、有限生命拯救和快速安全护送。

院前急救的主要原则有:①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区域;②紧急救命处理,遵循ABC法则,保持气道通畅(airway)、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功能维持[5];③其他处理,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和功能评估、全身检查等;④联系医疗单位;⑤快速转运。院前急救的具体内容主要有: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包括非侵入性干预,如包扎伤口、压迫止血、骨折夹板固定、给氧及徒手心肺复苏等;②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提供,除BLS技术外,还包括气管插管、静脉输液、药物应用、胸腔穿刺引流等侵入性操作;③超高级生命支持: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用便携式体外循环泵和人工肺(膜肺)进行体外循环和呼吸支持。只有把急救车建成流动的急救单元,配备专业的医疗急救人才,院前急救才能成为多发伤患者生命的保护神。

3.3 缩短院内急诊抢救到送入手术室的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到达急诊科抢救至送入手术室的时间(急诊处置时间),抢救成功组大大低于死亡组(P

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院前、急诊科、手术室、ICU的协作,实现了四个环节“一体化”,避免了过去“踢皮球”现象的发生,使我院多发伤的救治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多发伤救治成功率达到76.74%,但和国内同行相比我们的救治水平仍偏低[6],为此,我院在现有基础上,成立了创伤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创伤救治队伍,进一步提高我院多发伤救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 我国创伤研究的现况和未来[J]. 中国急救医学,2009,4(29):368-371.

[2] 曲雷. 急诊多发伤的救治[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22-124.

[3] 何忠杰. 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

[4] 李国民,袁冬,王建国,等. 严重多发伤救治一体化探讨[J]. 中国现代医师,2008,3(46):13-15.

[5] Coimbra R. From the trauma surgeon,viewpoint:multiple injuries-which cavity to open first[J]. J Trauma Nurs,2005,12:7-9.

篇8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40-02

近年来因工伤、车祸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创伤较多,临床上由于创伤死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达32.6%~59.5%,因此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成为急诊医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能否进行及时有效地救治对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各种原因引起的创伤失血性休克,使机体有效循环急剧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1]。临床急诊中,由于诊断及时,早期快速静脉补液及输血,尽早消除病因,在短时间内使血压迅速回升,使患者转危为安,抢救效果较为满意。本院急诊科2003年6月~2006年4月共救治了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132例,现将救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诊科2003年6月~2006年4月共救治了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132例,男85例,女4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8岁,平均37.9岁。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受伤原因:车祸伤62例,刀砍伤25例,高处坠落伤29例,机器绞伤16例。受伤类别:颅脑损伤并多处骨折38例,开放性胸部外伤41例,闭合性腹部伤16例,四肢骨盆伤29例;复合伤8例。

1.2 评估标准

伤者至急诊科后对其休克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休克程度的参考标准[2]见表1,132例伤者中休克前期18例,轻度休克37例,中度休克63例,重度休克14例(表1)。急救治疗后对伤者休克和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分为好转、无变化、恶化3个方面。

1.3 救护方法

1.3.1 体征监测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搬动,采取头胸部与下肢(下肢骨折除外)均抬高30°。立即为患者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测血压、脉搏,并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心率,准确记录。注意保暖,防止着凉[3]。

1.3.2 止血包扎对明显出血者应立即压迫止血或包扎止血。如为大血管断裂者可用血管钳止血,待病情稳定后立即清创缝合。对开放性伤口或四肢骨折应妥善包扎和固定[4]。

1.3.3 积极抗休克补液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抽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输入晶体溶液或代血浆,快速扩充血容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及止血药物。

1.3.4 吸氧时刻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呼吸循环。清除口腔呼吸道痰液、呕吐物、血液。必要时吸氧,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4~6 L/min,直至休克好转,以改善组织的缺氧状况,促进气体交换,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提高动脉的血氧含量。

1.3.5 做好术前准备血压基本稳定后,急诊实施必要的急救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护送患者做CT、B超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做好皮肤清洁准备以及药物过敏试验和术前导尿等[5]。

1.3.6 心理护理 创伤可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当创伤较重而患者意识清楚时,可发生惊恐、焦虑、郁抑或愤恨等情绪变化。因此在抢救患者的同时,要同样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关心患者,给予其言语安慰,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实行有计划用药,热心帮助患者联系家属,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共同安慰患者,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6]。

2 结果

132例不同程度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护结果见表2,好转总数96例,占72.73%,无变化24例,占18.18%,恶化12例,占9.09%。休克前期好转达88.89%,轻度休克好转达81.08%,中度休克好转达71.43%,重度休克好转达35.71%。结果显示,休克程度越低,救治越早越及时,好转痊愈的程度越大。

3 讨论

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判断休克程度的各指标同样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组织管理及急救护理配合、及时正确地运用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由资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可将参与抢救人员大致分为呼吸道管理人员、生命体征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及机动人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确保抢救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病情的正确评估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和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

休克患者的急救必须遵循“先救命,后诊断治病”的原则,由于伤员来势凶、发展快,院前急救来不得迟缓,其重点在于救命。一旦伤情确定,立即吸氧(面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建立1~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液体。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除颤、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同时要认真做好止血和包扎。当患者窒息、止血、休克得到初步控制后,应对其进一步检查,尽可能准确诊断,减少误诊或漏诊。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非常严重的状况,急救过程中强调“黄金1 h”,在未彻底控制出血之前,液体复苏是极其必要的手段,如何将补液量、补液速度、补液成分、血压等调节到最佳状态,是关乎患者病愈好转的重要环节。大量补液时,补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前30 min输入平衡液1 500 ml,右旋糖酐500 ml,休克好转时可减慢输液速度,如果血压不回升可再快速输入平衡液1 000 ml,若仍无反应,可输全血600~800 ml或用7.5%氯化钠溶液250 ml,其余液体可在6~8 h内输入,输液量和速度必须依临床检测结果及时调整。

救护创伤致失血性休克不能间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脱节,都将出现严重后果,且救治效果与患者的受伤及休克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处于休克前期者救治效果较好(无出现恶化病例)。随着休克程度加深,救治效果越来越差,恶化病例增多。重度休克救治效果最差,好转5例(35.71%),恶化则高达3例(21.43%)。这说明在救治失血性休克患者时,尤其要重视对重度休克期的抢救,及早明确,及早急救,把握好救治的各个环节,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32.

[2]余志英.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1):1498-1499.

[3]张宏,陈明利,林俊,等.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2003,5(6):18-19.

[4]刘良明,胡沛红.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5):314-315.

[5]王西莲,李芳.伤性休克院前急救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133-134.

篇9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Emergency treatment of 314 cases of severe trauma

【Abstract】 AIM: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cases of severe trauma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in urban areas. 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314 severe trauma cas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Surgical Department from August 2000 to July 2005. RESULTS: There were 236 male and 78 female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33.8 years old (range 877 years). The mean trauma score (TS) was 13.4±3.5, the mean Glasgow Coma Score (GCS) was 12.4±3.6 and the mean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was 20.1±11.7. There were 152 cases (48.4%) with multiple injuries and 253 cases with shock. The survival rate was 94% and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was 89%. Definite emergency surgery was carried out in 261 cases. The causes of trauma were traffic accident (163, 52%), fight with weapons and injuries at work sites (93, 30%) and falling (58, 18%). The mean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as (54±28) min for the survival cases and (121±48) min for the dead cases, with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1). CONCLUSION: Traffic accident, fight with weapons and injuries at work sites and falling are the major causes of severe trauma in urban areas. Shortening the duration of stay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early definite emergency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Keywords】 cities; wounds and injuries; first aid

【摘要】 目的: 对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城市中常见的创伤急救提出建设性意见. 方法: 对200008/200507急诊危重病例中筛选出急需抢救的严重创伤314例进行分析. 结果: 男性236,女性78例,年龄33.8(8~77)岁;创伤评分(TS)13.4±3.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4±3.6;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0.1±11.7;多发伤152例(48.4%). 病因: 交通伤163例(52%);斗殴、工伤93例(30%);坠落伤58例(18%). 休克253例,脱险率94%,抢救成功率89%. 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261例. 急诊滞留时间: 抢救脱险组(54±28) min,死亡组(121±48) 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 城市;创伤和损伤;急救

0引言

创伤是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谱,而严重创伤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 如何提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已成为医院急诊外科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 我们回顾性分析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病例资料,并进行临床讨论: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008/200507我院急诊部接诊123569例中,危重抢救4759例,其中严重创伤314例,占同期危重抢救人数的7%. 在314例中,男性236例(75%),女性78例(25%),年龄8~77岁,17岁以下39例(12.4%),18~30岁176例(56%),31~45岁59例(19%),46~59岁27例(8.6%),60岁以上13例(4%).

1.2统计标准按损伤严重评分(ISS)标准,将三个最严重损伤部位的最高AIS(简明创伤分度)编码的平方数值相加所得总和计分,把ISS≥16确定为严重创伤;严重创伤危及生命定为极重度创伤.

1.3方法

伤员送达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和心电监护,迅速建立两条外周静脉(套管针)通路,常规进行生化检查及配血、导尿并行常规化验;休克者先快速补液,根据伤情和化验结果继以代血浆、输血补充血容量;伴呼吸功能不全、误吸或误吸风险者行气管插管并给予氧气疗法;必要时行动脉血气检查,根据动脉血气决定是否行机械通气,凡SaO2

2结果

2.1创伤严重程度创伤评分(TS): 13.4±3.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12.4±3.6;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20.1±11.7,其中重度243例(77.4%),极重度71例(22.6%). 休克253例(表1),其脱险率94%,抢救成功率89%. 表1创伤休克分类[略]

2.2创伤原因和类型创伤原因: 交通伤163例(52%),斗殴、工伤93例(30%),坠落伤58S例(18%). 创伤类型:各种单纯损伤162例(51.6%),其中单纯颅脑损伤52例、腹部损伤46例、脊柱四肢伤34例、胸部损伤30例;各种多发伤152例(48.4%).

2.3急诊滞留和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的时间急诊监护20~135 min,术前准备25~100 min,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261例,伤员进入急诊外科到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时间为(80±40) min,其中抢救脱险组(54±28) min,死亡组(121±4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 对于部分极重度创伤濒死的伤员,往往急诊滞留很短时间不及抢救即发生死亡.

2.4死亡原因本组死亡18例(不包括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的病例),其中急诊救治中死亡5例、手术时或手术后死亡13例. 死亡原因: ① 伤势严重来不及抢救;② 诊断不明或漏诊或因检查耽误手术时机;③ 创伤后期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3讨论

研究资料显示,75%的受伤人群年龄在18~45岁,反映城市中严重创伤以青壮年为多. 创伤原因中以交通伤比例最高,其次是斗殴、工伤事故和坠落伤. 创伤部位依次为颅脑、腹部、脊柱四肢和胸部损伤. 本组资料统计显示: 伤情与预后及急诊处理呈正相关. 本组资料流行病学特点在城市综合医院急诊救治严重创伤方面具有代表意义.

从我国现有的急救水平现状来看,伤员到达医院后1~2 h是救治的关键时刻[1-3]. 严重创伤的诊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遵循边抢、边诊、边救三边原则,即抢救、诊断、治疗同时进行,把抢救伤员生命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虑保全器官、肢体、功能、美容. 检查伤员时记住“Crash plan”一词,避免初期诊治中的漏诊. 紧急处理按VIPCO(Ventilation, Infusion, Pulsation, Control bleeding, Operation)程序进行. 在此阶段的一些基本检查,如: X线、B超、心电图等尽量在抢救室床旁进行,同时完成一些诊断性操作,如: 腹腔穿刺(或灌洗)、胸腔穿刺,使患者尽快获得确定性治疗;病情基本平稳后,再进行后期的评估,以进一步避免漏诊. 严重创伤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要注意多发伤的救治. 由于多发伤伤情的不确定性,抢救的先后次序以及技术是现代创伤外科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问题. 抢救过程中,时刻要强调"救命为主"的指导思想,拟定救命抢救预案.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器械,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争取短时间内完成有效抢救治疗,避免加剧伤员内环境的进一步紊乱.

严重创伤伤员的抢救关键在于早期,创伤伤员的死亡有三个高峰期,可划分为即刻死亡、早期死亡和晚期死亡三期,每一期伤员的病理生理变化多相同. 据统计[2-5],因创伤而死亡伤员,50%死于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晚期. 文献还报导[5,7],创伤伤员休克后1h内抢救的死亡率为10%左右,超过1h死亡率则明显增加、超过8h死亡率高达75%. 如果在创伤后1h内能够及时送到条件较好(技术、设备、管理)的医院,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方案迅速进行伤情评估和复苏并获得确定性治疗,大多数伤员都可获得救治成功. 所以,国内外均强调伤后“黄金1 h”的抢救[3-5,8],而这1h内前10 min又是决定性的时间,被称为“白金10 min”,比黄金更贵重. 这段时间内如果能防止伤员窒息的发生,伤员的出血得到控制,可避免伤员死亡. “白金10 min”期间以减少和避免心脏停搏的发生为抢救治疗目标,以期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死亡组急诊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伤势严重来不及抢救、伤情诊断不明、抢救不及时、因检查耽误或漏诊延误时间. 因此,创伤急救应强化“白金10 min”和“黄金1 h”的理念、重视早期抢救的时间观念、建立起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有条件时进行超高级生命支持,即进行便携式体外循环泵和人工肺(膜肺)等生命支持,以提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

严重创伤伤情变化快,对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均产生显著影响,死亡率高. 我们的经验是诊治过程以急诊外科为主,协调各相关科室;贯彻并应用损伤控制性原则,采取综合复苏措施,制定有效的抢救计划;积极实施早期确定性抢救手术. 在具体的抢救实施中,我们将严重创伤伤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怀疑有潜在性损伤伤员,不能立即确定损伤严重程度,生命体征平稳,可以充分检查、留院严密观察,如迟发性肝破裂等;第二类是生命体征尚平稳,不会立即影响生命,但可能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应抓紧时间检查,并做好抗休克治疗和手术前准备,如肠破裂、腹膜炎、多发关节损伤等. 收入病房或直接送住院部手术室;第三类是致命性创伤,如大出血、窒息、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 需立即手术,病情危急时可在急诊手术室进行. 救命手术要简单有效,迅速结束,不求完美,只求救命,余下的事有待生命保住后再完成. 如果不危及生命,尽量不要手术,以免过度干预而加剧严重创伤的创伤反应[6-7].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 现代临床急诊医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312-320.

[2] 王正国. 加强交通事故伤的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1990,6(1):21.

[3] Willian C, Shoe Marker, Anderew B. Resuscitation from severe hemorrhage [J]. Crit Care Med, 1996,24(2 suppl):S12-23.

[4] 加来倍雄. 紧急手术と救命率向上[J]. 急救医学,1992,16(10):113.

[5] 陈德昌. 多发伤救治面临的挑战[J].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4-6.

[6] Stone HH, Strom PR, Mullins RJ. Management of the major coagulopathy with onset during laparotomy [J]. Ann Surg, 1983,197:532-535.

篇10

BLS是基本救命术。又称现场急救或初期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基本救命术技巧对患有内科急症患者言,至少需包括心肺复苏术及哈姆立克法;对遭受创伤之病患而言,至少需要有止血、固定、包扎、搬运的基本救治才能得到合宜的帮忙。 所以基本救命术包含有心肺复苏术、基本创伤救命术和哈姆立克法等技术。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