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需求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9-02
根据麦可思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达到92.9%。然而,作为文理兼收的经济学专业,普通院校经济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我国现阶段无论从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失业的数量还是结构分析,都存在事实上的就业难问题。产生此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部分比较理想的职位对学历要求较高,或者是经济学虽然课程设置“广”,但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总体来说,最主要原因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尤其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培养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优势已成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特征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就业能力通常被认为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然而,到20世纪末,就业能力却被大多数学者定义为实现就业的能力。本文中的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实现潜能,以及应对工作变化的能力。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通过在校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能顺利就业,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经济管理相关领域保持工作机会、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目前国企和外资企业所偏好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集中体现在:“道德力”、“思考力”、“学习力”、“执行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通常构成用人单位评判经济管理类人员就业能力的核心指标。
二、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设计
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知识创新是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保持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员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企业才有可能实现知识创新,才能在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员工的创新行为集中体现在善于学习、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就业能力。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而言,通常他们所从事的职位要求他们不仅具备单一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相对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整合、转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具有跨学科性,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中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占42.5%。由此看来,用人单位更偏好复合型人才。因此,普通高校在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应注重培养他们将来在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备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将原有的或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融合,形成自身新的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创新技术和创新行为,并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的能力。
三、加强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需要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1.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根据调查显示,56%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应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可确立“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符合程度、学生所学课程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符合程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实现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关联,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人才聘任标准的高度匹配,甚至每年对其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发展变化以及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的评估。此外,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专业,应注重加强实践模拟训练,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和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与决策分析能力等。
2.政府应优化配置,创造就业环境。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介入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宏观干预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建设,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把它作为高校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各类就业渠道,健全完善各类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维护毕业生权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当前,各省市实施的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及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计划都是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此外,政府还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学生社会实践。
3.用人单位应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平台。用人单位是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者,是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高低的最终评价者。因此,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阶段发展计划和实际需求,确定人才类型和工作胜任能力条件,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帮助高校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使课程内容总体上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此外,企业应积极配合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实习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
4.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自身建设。为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大学生应增强学习动力,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大胆投入社会实践,最求卓越,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在就业选择上,应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自身才能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03).
[2]黄超,王雅林.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高教探索,2012,(03).
[3]余静.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1,(1).
[4]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5]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J].管理现代化,2006,(02).
[6]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篇2
由于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出现不一致;加之劳动力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和健全,所以劳动力需求结构与教育结构发生错位是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依据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积极调整高职教育结构实现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就是当前必须注重的问题。
1.1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移。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知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升级和融合的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或高级化分别反映在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值等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调整时期,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迅速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所以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和素质的技能型、技术型实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化。
1.2立足经济非均衡发展实际,构建高职教育的区域产业特色。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物质基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而,高职教育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梯次非均衡发展的实际,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才就业结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凸现区域高职教育的特色。
1.3适应产业结构柔性化趋势,实施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产业结构的柔性化突破了固定化边界的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了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纵向一体化市场结构,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从而消除了劳动者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严格限制,推进劳动者进行新的社会化尝试。
1.4顺应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的需要,丰富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由于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的弹性化加大,就业者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和训练方式获得一定的技能,或者提高、更新已有的技能。换言之,技能需求的弹性化就是就业者获取技能途径的多样化,它是由于技术变革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要求就业者不断更新技能而引起的。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在满足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弹性化方面逐渐显露出其不足。这些变化都要求高职教育体系要突破原来的单一模式。
2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素质构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对支撑产业发展的劳动者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具有适当技能和行为特征的劳动者,主要是通过课程实施而实现的,这就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也必然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拉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应破除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构建与我国经济建设相适应并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应该顺应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结构,在课程开发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企业专家的主导作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课程内容职业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应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以实践为过程采用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总之,应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成功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
3结语
篇3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37-0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显著成果。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受体制转变和产业兴衰转移的巨大影响,中国出现大量失业人员与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即结构性失业。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一个国家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该国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相连的。造成中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有历史的、体制的、企业的以及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由此可见,中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症。
一、结构性失业的定义
中国的结构性失业表现形式和形成根源纷繁复杂,许多经济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结构性失业作过一些定义。目前,中国学者对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研究在理论方面逐步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如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知识技能,甚至性别、年龄结构等不能满足劳动力需求结构。同时导致这种结构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另一类为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没有随需求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的原因。
二、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结构性失业表现形式多样、形成根源复杂。为了更加深入研究结构性失业,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划分依据,对结构性失业进行归类划分。本文依据其形成根源对结构性失业进行划分。
1.结构调整型。主要指由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及所有制结构等的调整导致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及时作出调整而引起的失业。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通常促使传统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多。而不同产业对劳动者在工种、技能、知识、经验上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如果原来劳动者无法对自身各方面素质及时作出调整就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需要从而导致失业。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使企业提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低素质劳动者也会陷入失业状态,而企业需要的高级工却处于缺位状态,从而引发结构性失业。
2.体制转轨型。指由于经济体制转变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而产生的失业。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严格的成本约束下,国有企业中那些边际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边际生产力的职工(无效劳动力)就会下岗失业。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中下岗的员工和新增劳动力并不能很好地转入非公有制企业。因而下岗失业也是由于供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3.教育发展滞后性。指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素质不能及时得到提高或劳动者学非所用使劳动力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如中国目前教育投资主体单一,教育形式发展滞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再加上体制僵化,导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同时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结果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加剧。总之,教育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导致因劳动者文化素质不能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得到提高而失业;另一方面导致专业难以对口的高学历人才也被迫流入失业人群。
4.技术进步性。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使劳动者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在工种、技术、知识上不相吻合而造成的失业现象。科技革命、技术进步是现代社会前进的动力,而劳动者又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如果劳动者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就无法满足新技术岗位的需求,必然会被抛入失业的队伍中,而与此同时出现大量的新技术岗位空缺,继而引发结构性失业。中国高技术人才普遍缺乏就反映了这种类型的失业。
5.地区差异性。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区域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失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导致人才为追求高收入,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而导致落后地区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导致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于集中,出现失业现象。由于教育水平往往取决于经济水平,经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更容易被市场淘汰,从而最终导致这些地区失业率的上升。
三、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机理
结构性失业实际上是结构失衡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失衡是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引发机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力需求结构处在不断变动之中。然而,相比而言,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是经常存在的,它们的现实作用结果就是结构性失业。下面用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机理。
为了便于分析,作如下假设:假设经济中存在这样一个系统,该系统劳动力总量和劳动参与率保持恒定,系统中有两个劳动力市场I和II,两市场教育培训费相同,且职工工资是完全刚性的,也就是只升不降。在该假设下,该系统处于均衡且充分就业的初始状态。如图1,DI和DII分别是I和II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曲线,SI和SII分别是I和II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可以看出系统均衡的劳动力供给量为O1O2,为I和II两市场供给量之和,均衡的工资率为W0。
图1I 和II两市场的均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市场I和II的需求发生变化,可能出现三种情形:
一是I和II两市场需求同时扩张,设两市场需求各自扩张量为ΔDI和ΔDII,劳动力需求增加,但劳动力总量恒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无失业。
二是I和II两市场需求同时缩小,设两市场需求各自缩小量为ΔDI和ΔDII,劳动力需求减少,而劳动力总量被假定恒定,这样需求小于供给,出现总量性失业。
三是一个市场劳动力需求收缩,一个市场劳动力需求扩张。假定I市场劳动力需求收缩了ΔDI,需求曲线DI向下移动为DI1,II市场劳动力需求扩张了ΔDII,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为DII1。如果此时劳动力可以在两市场间自由移动,由于两市场存在工资水平的差异I市场劳动力会部分流向II市场,当两市场供给曲线由SISII移动到SI1SII1时,两市场工资水平一样,系统达到新均衡。原有的市场均衡工资率从W0移到W1,在工资率W1水平下实现了新的充分就业(如图2)。
图 2结构性失业的模型分析
但如果劳动力不能在两市场间自由移动,市场I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就不会移动,仍然是SI,这样需求的收缩会引起劳动力供大于求,如果工资有弹性,I市场供给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DI1形成新的均衡工资率W2;如果工资完全刚性,则会出现失业。而市场II劳动力供给曲线也不会移动,仍然是SII,需求的上升使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如果工资有弹性,II市场供给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DII1形成新的均衡工资率W3,如果工资完全刚性,则会出现岗位空缺。因为我们已经假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参与率不变,因此系统中的失业不是由于总量供给过剩造成的,而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由此可得:结构性失业必然导致不同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拉开差距,结构性失业越突出,工资水平差距就越大。此外在同一系统内,即使劳动力总量供求平衡,只要存在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对称,劳动力又无法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中转移,结构性失业就在所难免。上述结论对多个劳动力市场构成的系统,也同样适用。
四、中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分析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力供求结构的不一致。而引发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很多,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又有需求方面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加上中国某些政策的偏颇或推行力度不够,不利于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从而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1.产业结构调整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即使政府无主动的调整意识,由于经济本身的发展,产业结构自身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发展了的经济。任何产业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这样的一个生命周期,分别对应三种存在形式,即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在各产业此消彼长、分化组合的过程中,要求劳动力也要相应在各产业间调整转移。但因为新的劳动技能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一些衰退产业自动或被迫退出的劳动力并不能马上满足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事实上衰退产业往往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要求不高,职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兴产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他们来说,胜任难度很大,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即。再加上一系列制度的限制,使劳动力流动本身存在滞性,导致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这样就会造成新兴产业岗位空缺,衰退产业大量失业的局面,即结构性失业。由此我们得出,产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并没有直接导致结构性失业,相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它对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社会发展都是极大的推动力。之所以将它列为结构性失业的一个因素,是因为与之配套的各方面调整远远不到位,使它本应该带来的经济正效应反而表现为负效应,但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是有利的。这对我们的启发是在治理结构失业问题时,着眼点应该是大力倡导合理产业调整,制定产业调整相关政策,积极改善配套调整,而不应该是限制产业调整。
2.行业结构的非平衡发展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行业是产业的细分类,在不同的经济阶段有不同的行业结构。行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支撑,不同的科技水平带来不同的行业格局。它也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因子,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依托新技术的行业不断诞生,而基于淘汰技术的行业也会逐渐被淘汰。这注定了行业之间的发展是非平衡的。同产业结构调整一样,它也并不直接导致结构性失业,它也是技术进步的表现。问题在于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同,劳动力不具备在各行业间转移所要求的素质和技能,导致结构性失业。
3.所有制改革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计划体制下,企业实行就业配额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主体,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企业不得不大量消除冗余人员以削减成本。在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隐性失业公开化是必然的。但由于国企改革的同时吸纳劳动力的另一主体即中小企业的发展却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发展缓慢,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凸现。所有制改革必然会导致失业,但由于相关改革未到位,使结构性失业凸现,加剧了失业危机。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治理结构性失业问题时,政府理应采取必要手段,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4.劳动者自身素质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期,要求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力。但中国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却是总体素质低,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相当缺乏。这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而且也成为劳动力自身就业难的主要障碍。中国劳动力的这一状况,成为结构性失业的一个诱因,再加上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期的背景,必然造成结构性失业加剧的现状。因此在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时,应该致力于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等,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
5.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中国经济体制已逐渐转向市场体制,这要求有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但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起步晚,成效还不显著,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劳动力配置的基础平台不能有效运行,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劳动力的有效配置,直接导致了结构性失业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隐患。为此政府理应建立一个适应向知识经济新时展的要求,高效、有序、开放、规范、公平,能积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配劳动供需,吸引各方人才,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大市场。
总之,结构性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症状,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客观地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理清各因素的作用机理,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目前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康文.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J].当代经济研究,2003,(6).
[2]蔡.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
[3]杨宜勇.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着力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4]谌新民.民工短缺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彭化英.结构性失业:难以弥合的城市裂痕[J].新财经,2007,(2).
[6]周呈奇,冯杨.中国的就业问题与中小企业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4,(10).
[7]严燕飞.结构性失业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
篇4
1.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就业人员总量稳步增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在全国19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新疆依靠自身的资源、能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人员增长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社会秩序不断趋好。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可知,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新疆就业人员从685.5万人增加到924万人,增长了34.8%,年均增长约3%。可以看出,新疆劳动就业总量在这十年期间呈稳步增长趋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2.新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吸纳就业人员有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劳动力市场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就业人员逐渐增加,就业岗位趋向多元,就业渠道逐步拓宽,就业结构渐趋合理。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可知,新疆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56.64∶13.45∶29.91调整为2011年的48.66∶15.63∶35.71。由此可知,新疆产业结构的现实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有所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增长较快,成为吸引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起步晚、质量不高等因素,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行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人员,作为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现代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就业人员构成复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加之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致使新疆劳动力市场基本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中专毕业生、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等群体共同作用,加剧了新疆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新疆民族构成复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但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同胞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阻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信息等因素的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大、中型企业数量较少,使得市场能容纳就业人员的数量有限。目前,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失业人口数量难以准确统计,城市中大量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堪忧。
二、新疆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
高等教育作为正规教育系统的顶端和劳动力市场高级人才的输出口,对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结构,当两者相协调即供需平衡时,高校毕业生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促进。[2]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形式结构。[3]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可知,2011年,研究生培养机构12所,研究生在校生人数14099人;本科院校11所,本科生在校生人数141763人;专科院校21所,专科生在校生人数116956人,成人高等学校8所,成人本、专科生在校生人数59609人。实践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新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调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既要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人才类型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断调整的外部动力,因此,新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新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随着制造业、房地产业、信息通信、旅游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人才,而高校学科建设脱节了市场需求,造成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偏多,实用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其次,新疆高校的专业类别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某些专业设置重复导致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类型雷同,致使在某些行业出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超越了岗位需求,超越了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容纳能力,进而出现了教育过度的问题;再次,专业口径划分过细,法律、计算机、管理学等传统学科专业设置过多,如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电子商务等新兴、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发展缺乏力度,基础理论型学科较多,应用型学科偏少,造成高校毕业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4]
(二)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失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发展,使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结构需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金字塔”型的高、中、低层次人才结构更能促进经济腾飞。目前,新疆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劳动力结构特征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为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为以职业教育为主,以研究生教育为辅;劳动力需求类型表现为以实用型、技术型为主,以知识型、研究型为辅。然而,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存在失调现象,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可知:2011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人数比例约为1:10:8,呈现出典型的“腰鼓型”人才发展结构,也说明近年来,新疆专科教育规模偏小,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本科、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本科层次的教育规模偏大,发展过快,使得整体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相比,比例仍然偏小。
(三)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剧了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化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依次从发达到落后的三级阶梯分布,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在人才需求总量和类型方面也不尽相同。与此相呼应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较少,质量较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呈现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部分高等院校,这种局面的出现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的社会经济因素。新疆地域广阔,南北疆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南北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北疆高校数量多,类型齐全,分布较广,培养出了类型多样的高层次人才,促使经济快速发展;而南疆高等教育数量较少,类型较单一,致使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加剧了南北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就业人员在地域、产业、职业等方面的分布不均。
(四)新疆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割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必须主动把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推动自身结构的合理配置,而不是消极等待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再作调整。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影响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实行“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办学、管理等方面影响着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发展,制约了各层次高校的办学自主性,致使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比例失衡、发展失调。其次,由于体制、高等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民办高等教育融资困难,办学力量不足,大部分民办高校只能在公立高等教育的夹缝之中寻求生存,致使民办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社会认可度较低。再次,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办学目标趋同现象严重,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目标定位不准确,脱离自身实际盲目攀比求高,致使专科院校为“升本”需要,过多、过度进行理论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实用教育。[5]
三、优化新疆高等教育结构的应对之策
在高等教育大幅扩招的背景下,新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局面随之出现,加之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劳动力市场相互分割,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分析新疆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基础上,从推进新疆高等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构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高等教育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仅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必须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类结构调整的方向性和前瞻性,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应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将对高校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使高校充分享有学科和专业设置、调整的自。为适应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新疆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开设复合专业和交叉学科,切实拓宽专业面,培养基础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大发展偏实用性、应用类专业。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疆明确提出“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涉及到了化学化工、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现代农业等行业领域,必然对理、工、农、医等学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新疆高校应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的学科结构,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率,增设市场需要的新型专业。其次,借助外力支援,开设新型学科。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支、受援高校数量逐渐增多,新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契机,克服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通过联合培养、插班学习、教师支教等方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名校的师资、学科、实验室等优势,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再次,新疆高校应从自身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的学科调整动态机制,在原有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新疆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培养院校、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院校规模较大、人数较多,致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腰鼓”型,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规格的人才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合理调整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间的比例关系,随着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产生,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因此,在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还应把大部分增量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逐步控制本科教育规模。其次,明确不同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新疆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本科院校要以建设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侧重于培养高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专科院校不盲目跟风,凝练自身的学科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技术,培养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形成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
(三)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推动南北疆经济协调发展
南北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新疆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北疆集中了全疆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某些专业人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南疆高等教育水平较落后,急需大量高级人才,致使“马太效应”的发生。为提高南疆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应统筹协调,立足现有基础,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大对南疆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重点建设一两所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高校,能够很好的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在新建高校、学科布点和扩大高校办学规模等方面对南疆地区重点扶持。其次,南疆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着重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借助兄弟院校的优势,通过联合培养、教师支教等形式为南疆培养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进而支持南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次,政府应重点在南疆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适当扩大当地生源的招生人数,满足当地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四)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篇5
【关键词】延迟退休 失业 年轻人
一、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养老金支付风险和人口红利的消失等问题的越演越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加上新疆兵团),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有17个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7亿元。这意味这中国养老金制度潜在的财务风险已出现明显化趋势,从另一方面也可以想象,如果继续保持现状不采取适当措施,这种风险将会扩大到何种程度。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主要是采取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 在我国,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提出推行这一政策。但延迟退休年龄究竟对就业市场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二、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分析
事实上,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年轻人,特别是16-24岁的年轻人。根据全国的统计数据,16—24岁的人口失业问题最为严重,他们大致占总失业人口的26%。此年龄段的失业人比25—34岁失业人口多26%,他们往往缺乏工作经验,自身技能单一,一旦遇到整个社会就业岗位减少的情况,总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人就业影响的角度来对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延迟退休年龄不等于挤占就业岗位
表面上看,退休年龄的延迟导致更多的劳动者在劳动领域停留更长的时间,劳动市场上劳动力总供给量增多,对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有挤出效应。中国目前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近2年我国经济出现下滑趋势,政府虽然在努力为劳动者提供的更多的工作机会,但工作岗位毕竟有限,此时失业率将增加。
这实际是简单的认为,一个职工退休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这种认为是十分片面的。首先,一个经济社会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一个人消费需要的最重要因素,早退休职工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消费水平自然降低,总的消费水平降低自然间接给劳动力市场需求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剧,如果退休年龄保持不变,退休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养老金缺口加剧,国家不得不通过提高费率、税率来保持养老金收支平衡,这自然抑制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下降,失业率增加。
相反,在此分析下,延迟退休年龄也可能为劳动力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除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外,老年劳动力的经验往往更丰富,通过对其人力资本的开发,延迟退休年龄还可能增加经济总量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另外,老年人因其经验与技能是年轻人在短时间内难以替代的,其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Kalwij(2010)就利用22个世界经合组织国家(OECD)1960-200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青老年间的就业并不具有替代性,相反不同的年龄组具有一些微小的互补性。他指出,55-64岁间的老年人的再就业率会对16-24岁及25岁-54岁的就业证产生微小正效应,每增加1个老年再就业者,就会有0.059个青年人加入劳动力市场。
因此,可以看出,延迟退休年龄有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挤占,也可能为劳动力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这种效应的正负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延迟退休年龄影响力的有限性
在比较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退休年龄的延迟可以有效增加劳动力供给,以应对劳动力资源供给不足的风险。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每年离退休人员只占全社会就业规模的0.45%,不到1%,虽然每年这个规模在不断增加,但与总的就业规模相比,依然是非常小的。另外,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非正规部门受此政策影响并非特别大。经调查表明,大部门非正规部门职工在到达退休年龄后往往会选择继续就业,城镇正规部门人员选择再就业仅占其很少一部分。可见劳动力市场每年受退休政策的影响是有限的,并非想象中那么大。
中国城镇失业的主要特征是就业岗位的短缺与就业岗位的空闲并存,现在劳动力的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剩,而是结构性的过剩,是低素质人才的过剩。特别是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很多并不能适应老年人退下来的强专业性和技术性岗位,加之吃苦能力较差,其就业主要渠道就是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人就业,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会更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延迟退休后,老年人岗位的再停留及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的更多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迫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限性,存在向非正规部门流动的趋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又缓解了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负影响。
三、结论
当前,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就业效应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延长退休年龄将导致失业人口激增、失业率上升;另一种是延迟退休年龄不会对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原因在于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就业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相反老年人的就业可能会有助于经济总量的增加,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不存在绝对性。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而这种影响有可能是正影响也可能是负影响,影响的结果取决于上述分析过程中所提到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而不是仅从某方面去进行片面的分析。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年轻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需要在考虑综合因素的条件下,从实证上下更大的功夫去获得所需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明显冲击,就业形势也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国内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核心问题已经由总量失业问题逐渐转变为就业结构的严重性失衡。因此,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用工荒”现象再次凸显,较之以往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地域范围由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向中西部蔓延。我国的制造业不仅缺乏一线生产工人,同时也存在着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力缺口。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2.26、2.23和2.02。
与此相比,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骤增,大学生的就业率也越来越低(见表1)。据了解,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创历史新高。按照往年的初次就业率,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学生,今年可能有300万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实现初次就业。这种“知识失业”的广泛存在显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远远超过了需求数量。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阻碍劳动力流动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P.B.Doeringer)和迈克尔・皮雷奥(M.J.Piore)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型。该模型把劳动力市场区分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工作比较稳定和安全,工资较高,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二级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则恰恰相反。两个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十分有限。
由于户籍制度及相关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再加之地理环境、技能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地域、行业及职业之间的多重分割。一级劳动力市场(如经济发达地区、垄断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等)较二级劳动力市场(如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等)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这种制度分割提高了农民工进入城市的门槛,降低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的意愿。对大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在毕业之初选择了二级劳动力市场,那么日后若想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将面临诸多障碍和难题,这就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在地区和职业方面的不均衡。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二)产业结构特征决定劳动力需求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使得我国某些产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然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承担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简单零部件的加工组装,即主要局限于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由于从事简单的零部件加工组装并不需要劳动者有特别高的文化素质,所以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低端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中端劳动力(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需求相对较低。《2011年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2011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都高于1,这说明普工是缺乏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低于1(见表2)。由此可见,以低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是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
(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整体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如果劳动者的技能得不到及时转换,结构性失业问题就会凸显。因此,“用工荒”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归结于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目前的“用工荒”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技工荒”,主要是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不匹配所致。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这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小)、中间大(普通本科教育规模大)的形态,这种层次结构难以满足市场对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近年来,有的高校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有的高校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导致许多冷门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重重。另外,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现象严重。《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转型期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政策建议
(一)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及相关的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可以在各个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在农民工方面,户籍制度及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将降低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成本,增强农民工到城市工作的意愿,使“用工荒”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大学生方面,可以消除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不会一味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垄断行业等一级劳动力市场发展,从而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劳动力需求结构
1.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三、二、一”模式转化的过程中,积极拓展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力度,积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2.倾斜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要高度重视产业高度分散、资本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产业链条完整的发展新格局。
3.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未来我国劳动力供应总量是逐步减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将转入下行区间。因此,我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趁机转型,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新型的现代制造业。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
1.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力资本匮乏的国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从整体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压力。
2.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进行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市场化的发展。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弱势群体就业竞争力。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是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弱势群体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羊城晚报.中国社保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今年300万大学生难就业[EB/OL].新华网,2013-08-05.
[2]苏剑,盛磊.刘易斯拐点、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03).
[3]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翁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7).
[5]王琴芳,于维生.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分析[J].经济问题,2012(09).
篇7
关键词:经济振兴;城镇就业;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26-02
国有企业在辽宁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改制后,2004年辽宁仍有国有企业4 482户,同期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7.1%,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7.6亿。国有企业发展的不景气,在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城镇职工大量失业。尽管2005年后政府通过陆续推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普惠制就业培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安置等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国有经济的吸纳就业能力也出现了反弹迹象,但2007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仍分别有38.2万人和55.2万人离岗。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千方百计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另一方面,新的失业人员则在不断涌现,他们与城镇原有失业人员及新增劳动力人口中的失业者共同汇聚成了城镇失业群体。
一、辽宁城镇就业问题的致因分析
1.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演进方面的原因。人口发展有其规律性,目前,辽宁人口已步入年老型,在此阶段,受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演进规律影响,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延续着成年型人口后期的高增长态势且持续累加,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中位年龄在持续攀升,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劳动力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特征。一方面,数量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高涨;另一方面,结构效应则在抬高经济活动人口平均从业年龄的同时,引发年轻劳动力供给的未来不足。目前,对辽宁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数量效应。在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不够普及、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数量效应直接导致了一般劳动力的供过于求,造成突出的劳动力供求矛盾。辽宁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主要体现在一般劳动力市场和部分知识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中,如一般劳动者就业困难、某些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有的知识技能型劳动力市场,如机械类技工市场、IT人才市场等,则呈现供不应求格局。可见,辽宁城镇失业和就业问题与其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演进规律密切关联,是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大量累积于劳动年龄时段的结果,也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阶段不能有效吻合、匹配的必然结果。
2.传统制度安排和政策限制导致劳动力流动不畅,劳动力大量滞留和积压于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失业人口倍增的重要原因。传统经济体制的僵化、呆板以及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不仅将城乡间、地区间以及部门、行业间的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开来,而且将人口和劳动者严格固定在城或乡及某一单位和岗位,人口和劳动力难以在城乡间、地区间及部门和行业间自由流动。而长期以来政府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统分统配、大包大揽,又使劳动力大量流向并长期积压在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成了社会冗余劳动力的“收容所”。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在政企和政事分开改革大潮下独立出来的国有和集体单位纷纷裁员,或因经营管理不善被兼并或破产倒闭,一时间失业人口迅增;另一方面,大量长期滞留、积压在农业部门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感召以及城乡间、工农间巨大收入差距驱动下大量涌入城市,与城镇劳动力在无“进入壁垒”和低准入门槛①的行业和部门形成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原本突出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体系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导致劳动力不能合理流动和实现有效配置。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地区和行业分割现象长期未得到解决,加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内部人”屏蔽,使劳动力供求信息不能广泛、及时传播和区域共享,既严重制约了劳动力流动,也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跨城乡、跨区域和跨部门调剂和有效配置。而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又经常出现与市场需求不符或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结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一些失业人员因对政府提供的培训缺乏信心而不愿参加培训,失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困难,难以实现跨行业、跨职业再就业。
4.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在活跃区域经济和吸纳就业中的潜能未得到有效开发。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活跃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是吸纳就业的“大户”。2007年辽宁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共吸纳就业422.1万人,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41.1%;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中中小企业吸纳就业220.98万人,占城镇从业总人数的21.52%。虽然与20世纪90年代比较,无论在吸纳就业总量,还是对社会就业贡献率上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相比,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对活跃地方经济和促进就业的作用还不够大,仍有较大发挥余地。
5.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2.7%提高到2007年的36.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25.4万人增至873.6万人,净增量648.2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40.1%。尽管如此,仍应看到,目前辽宁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潜力可挖。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为65%~75%,中等发达国家则在45%~60%之间,而目前辽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40%,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然而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部门的准入限制及其经营的垄断性,则给第三产业部门的优胜劣汰及市场竞争力提高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抑制了第三产业良性发展及吸纳就业能力的充分发挥。
6.一些城镇失业人员缺乏主动就业意识,专业技能缺乏或知识技能过于陈旧、单一,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辽宁,城镇职工大多就业于传统工业部门,长期从事专门化程度高且知识技能单一的劳动,知识更新频率很低,加之国有企业长期沿袭终身制就业模式,并表现出一定世袭特征,有的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在同一单位工作,家庭对企业有着较强依赖性,家庭经济的自主性因其成员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单一而显得非常脆弱。因此,在企业经营不善甚至破产倒闭时,个人及家庭经济往往受到较大影响,有的甚至沦为贫困家庭。这与广东、浙江等市场经济较发达省份城镇居民的多就业渠道、多收入来源状况形成了明显对比,由此也反衬出辽宁城镇经济在开放度以及劳动者在就业观念和自主能力方面与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笔者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辽宁,结构性失业及因观念落后而引致的自愿失业所占比重较大,劳动者知识技能单一、“高不成,低不就”是很多人不能顺利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思考
1.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大力培育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尽管辽宁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从目前情况看,辽宁对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特别随着今后辽宁劳动力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缺口会越大。基于此,今后辽宁应在加速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尽快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完善的失业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以适应经济振兴和发展的要求。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促进切入点、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从加速劳动力资源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角度讲,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信息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及产业、行业分割,进一步完善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对择业者的就业引导,是辽宁各级政府应着力做好的工作。
3.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刺激劳动力有效需求,来促进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商业、旅游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获得了迅猛发展,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力密集型社区服务业及社会零售业等,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从辽宁实情看,一方面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在加快第一、二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来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
4.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新型的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从吸纳就业的能力和效果看,能力最强(这里指总体能力)、效果最好的通常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少、发展质量不高,是辽宁很多城市经济和社会缺乏活力、市场适应力不强及城镇人口大规模失业的重要原因。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中的作用举世公认,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非常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并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制度、社会和文化环境。鉴于此,辽宁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和专项信贷资金来扶持中小型企业,同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提供优良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与发展。
5.通过财税和信贷政策及技术扶持,来引导和帮助自主创业。随着所有制结构变化,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正在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资本来源和支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相对应,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就业格局正在被多种经济类型难分伯仲的就业格局所取代。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增就业机会95%以上源自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对自主创业的大力扶持,为此,辽宁应通过加强创业培训及创业指导、完善信贷和小额担保贷款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借助财政和信贷及技术支持政策,有效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及有能力的失业和在业人员自主创业。
6.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就业非农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流动转移。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做好农村发展规划的同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支持及信贷和政策扶持,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农业经营“能手”、种田大户特别是农业企业为核心,通过耕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规模化经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农业主、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领域,不断拓宽、延长农业产成品的产、供、销链条,切实提高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效益,还利于农村劳动者,进而引导农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乡非农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 徐传谌,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及对策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4).
[2] 洪轶男.辽宁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赵秋成.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认识误区[J].经济学家,2004,(5).
[4] 张车伟.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工业经济,2009,(1).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urban people and its countermeasure in Liaoning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YANG Xiu-ling
(Voc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inual education college,North-east finance and economy university,Dalian 116025,China)
篇8
摘 要:受制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不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通过进一步消除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安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积极推进安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安徽城乡经济和谐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发育程度不平衡
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政策等的影响,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管理落后;相比之城市劳动力市场则要完善得多,各地市都有比较正规的、固定的劳动力市场,也有临时性的、政府组织的大型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组织相对较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且渠道多。
2.就业机会不平等
第一,城乡劳动者在各地域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的机会不同。我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其对劳动力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供给,使大量的劳动者无法在本土获得就业岗位。而城镇劳动力市场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要多,城市劳动者比较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第二,城乡劳动者在同一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同。这里是指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首先,因主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从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对劳动力素质有要求的都在90%以上,其中,大多要求劳动者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2.6%;小学文化程度占20.5%;初中文化程度占71.3%;高中文化程度占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8%。他们中的大多数又缺乏熟练的劳动技能,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因客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一方面在现有的城市管理制度下,全省各市基本都有对城市就业困难群体和下岗人员的帮扶政策和措施。这样,使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与他们的就业机会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和城镇为保证就业率而对进城务工或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者所制定的种种限制政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
3. 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一,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传播速度慢且渠道窄,一些偏远的农村根本无信息网络系统,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信息传播面和信息传播速度都要优于农村市场。
第二,在就业服务组织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严重缺乏。从全省外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缺乏集体组织,少有政府引导。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就业指导和咨询、推荐岗位、协助劳资双方签订就业合同等方面提供服务的组织及劳动关系协调组织严重缺乏,即使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也缺乏专门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的机构,从而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在我省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农民工资性收入由1995年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的11.62%提高到2008年的30.11% 。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使在城市的农民工多处在低工资的部门。调查显示,2008年全省转移到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三个行业的劳动力占全省转移劳动力的67.6%,大都从事简单劳动;二是使他们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三是使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向城市、向正规部门流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不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
第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一方面,我省转移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低、工资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大多数农民工无时间也无能力自己出钱去参加培训;再加上岗位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培训,从而使他们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不能有效提高。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向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部门和正规部门流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影响了他们对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制约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
第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不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培训,职业技能不能迅速提高。在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政府举办的培训的服务对象是城镇劳动者而不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农民工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虽然我省2007年颁布了《安徽省农民工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民工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助资金相对较少以及缺乏组织,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的作用是有限的。
3. 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要能够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依赖于一个统一、开发、竞争市场的形成。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运行机制不能有效运行,一方面使农村需要的技术人员不能获得,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其自身的价值,供需双方难以科学决策,导致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失衡 。
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消除现存的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 使城乡劳动力能够自由地流动,能够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进一步消除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
第一,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主要是和户籍挂钩的城市公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社会保障、政府住房补贴等,使城乡劳动者在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方面是平等的。一是要加快统筹全省范围内的义务教育;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要逐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医保水平;要扩大城乡各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使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权益 ;要分批、分阶段地统筹各地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居民间的差异。三是要加大、加快廉租房的建设,进一步放宽获得廉租房的条件,逐步把长期在城市务工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列入其中。
第二,要继续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时要注意改革的力度,应在逐步剥离了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很容易对城市带来破坏性的冲击。
2. 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
第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
要突破城乡市场建设和管理上的分割局面, 将目前城乡分割的体制转为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体制。一是协调城乡各级市场管理组织的职能及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抵触的政策规定。二是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三是加快法规体系建设,从法律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四是统筹城乡市场管理。整顿市场交易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保障进城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第二,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影响了信息传播面和传播速度,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就业供需信息系统,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免费平台。整合现存于各级政府的就业供需信息,使之成为统一的系统,做到信息共享,使就业信息利用率最大化。
三是加强市场服务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建设。这方面包括:(1)设立驻外省就业信息监测站,收集、分析就业信息,加强与外省就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为农民工提供广泛的市场供求信息。(2)设立农民工就业指导机构。(3)加强劳工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利益等。
四是加强市场建设,注重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各地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市场建设,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场所;要注重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尽可能地降低交易费用,减轻就业成本。同时,要对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职业中介的监管,以维护交易的正常秩序和公正。
3.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影响其流动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要使农民工能够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第一,应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孩子能够完成义务教育,提升未来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
第二,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一是各级政府应将愿意转移的农民工纳入到统一的就业培训计划中。二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农村技术培训任务,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六大变化趋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工资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地位相衬降低;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在“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供需双方趋于理性,复合型人才走俏。
所谓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是指大学毕业生供求双方在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受让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这种转让与受让是完全自愿的一种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其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将整个劳动力市场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mary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secondarysegment)。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机会多;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则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这是因为: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很难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距.且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种理论.普通高校连年扩招.在使劳动者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了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减少加之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加速了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的上升。近6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统计结果预示着这一趋势。
二、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经济地位相对降低
其基本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该规律表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劳动力进入市场后.供需双方劳动使用权的转让过程,也就是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这种配置是通过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的同时从社会得到相应的报酬由于工资是所有报酬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就是劳动力供需双方在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获得或支付的工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就是劳动力供求量相等时的工资率。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这种价值规律来引导调节、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达到劳动力供求的相对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所决定;反之.其价格又与劳动力供求紧密相联。一般情况下(不包括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供大于求由于较易找到所需劳动力.工资趋于下降;工资的下降.又会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而供不应求时.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工资趋于上升.工资的上升.又会使得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直到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时.价格相对均衡.这种运动才会逐渐停止。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正是在这一供求与价格的变动中实现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即:价格趋向于劳动力供求双方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数量相等。均衡价格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的均衡数量。价格上升.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超过均衡点.亦会引起供给的相对减少。价格下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上升需求小于供给.引起价格下降。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大于需求.引起价格下降;供给小于需求.引起价格上升。劳动力市场正是遵循这一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利用价格信号及工资率的引导.通过社会大量的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使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及各个部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并使这种配置尽可能地达到优化。这也正是价值规律在劳动力市场运行中最显著的作用之一。
利用上述规律.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我们将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归为两大类: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规律便会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加.供给较之以往更加充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就会下降。然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与多数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一样高等教育毕业生比其他层次教育毕业生具有相对低的失业率相对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获得高社会地位的更大可能性。
三、应届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
其主要依据是筛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为工作队伍(JobQueue),另一支为求职者队伍(PersonQueue)。在工作队伍中,每一项工作都对劳动者的技能有所要求.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与他们的工资收入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由于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相对位置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了在求职者队伍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也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其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有可能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四、应届毕业生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其中的摩擦性失业很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且多数是求职者为获得合意职业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模型假设:1.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2.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获得一份报酬高的职业。3.劳动者不在岗位的寻找工作比在岗工作的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更有效率。4获取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根据上述假设失业对大学生而言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投资“。现实中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的大学生并不是为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而延长他的搜寻时间更多的情况是他一开始就有一个起码的工资.,L\理价位’‘(即期望值)当用人单位提出的报酬低于这一价位时他宁愿失业继续寻找工作并在搜寻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价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多寻找理想职业的期望值往往较高因此”摩擦性失业’‘人数有增无减。尽管这种’‘自愿失业”从理论上来讲是求职者根据其报酬期望与搜寻职业成本进行核算的个人选择和个人行为是短时间的、不危及其生计的但如果这种”摩擦性失业’‘增长太快也会增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结构性失业的势头开始出现有报道警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是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生动写照。
五、在应届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
中国风“网2003年11月12日载文《“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弊端显现》指出,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成活率“只有10%o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了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当然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应届毕业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况且他们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这些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其结果是不少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只好无奈地“先进去再说‘’。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致使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增强.临时就业者比例有增长的势头。
先就业、再择业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同时提醒:“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不少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供需双方趋于理性.复合型人才
篇10
在发展定位上,TVET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将TVET的发展置于人口、劳动力市场、科技进步、气候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背景下进行考量,把其作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使其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对TVET发展的基本定位。从这一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把TVET发展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并把其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健康和社会福利、行业发展、科技及青年政策结合起来,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幸福的视角谋划TVET发展。如大会工作文件对于2015年后TVET发展的预期中,重要一点就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环境问题及政治和社会变革提出的重大挑战,都意味着TVET政策和规划需要兼具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增强TVET对于新型发展方式的响应能力。
在发展理念上,将形成更加广阔的职业教育概念
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这一概念是于1999年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此后就成为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概念。但是,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赋予更多的职能,本次大会工作报告及多位代表都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TVET的概念和范围,从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理解职业教育。如UNESCO助理总干事唐虔指出,为进一步扩大TVET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对TVET的概念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理解,这包括多元化的目的、多元化的教育机构、多元化的背景和学习者等。这意味着,必须认识到正式、公共的TVET机构只是整个TVET体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在不同场所进行的技能开发实践。大会工作报告也指出,2015年后需要完善和扩大TVET的概念,以便在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关键能力,同时让人们普遍了解TVET包含在多种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正规、非正规和不正式学习。
在发展目标上,从需求驱动走向积极促进社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自1999年以来,实现TVET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增强TVET对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响应力和适应性一直是世界各国TVET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从本次大会的观点看,人们对这一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质疑,如雇主需求或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本身存在很多误区,因为有很多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仅仅是临时的、零碎的,对于TVET体系发展会造成一定的误导。因此,未来TVET的发展不能仅仅把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作为改革发展目标,而要积极探寻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主动促进社会改革创新,支持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如有代表提出,TVET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仅仅注重应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即时需求,而不关注通过为工人提供创新性技能为经济社会的突破性发展作出贡献,可持续发展议程日益紧迫,需要使TVET以自己的方式更加系统地应对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 上一篇:防暴安全应急预案
- 下一篇:乡镇农业部门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