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

篇1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 心理沟通 意义 策略 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75-01

1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意义

班主任与学生理想的沟通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指导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对于师生之间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沟通,尤其是心理上的沟通。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只有解开心结,其他事情才能展开。

第三,心理健康是学习与生活的前提保障。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

2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策略

2.1影响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因素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接触。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是在双方日常的接触中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越多,越有利于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教学的理解,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的了解。另外,也可为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提供思路与方法。

班主任是否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应是一个负责任、值得信任、能给学生予帮助的人。

其他更多因素。班主任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换位思考,体会学生内心的感受。此外,影响师生情感沟通的因素还有爱心、恒心以及班主任的办事风格等等。

以上这些影响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因素,问题之关键在于一个班主任有没有真正的爱心,同时施以恒心与耐心,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2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策略

2.2.1家校合力策略

从家、班主任至一个学校,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家校制度,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家校沟通桥梁,也是家校共建平台。它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所以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中,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是重中之重,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2.2.2其他接受策略

(1)黄金分割效应。黄金分割效应对教师的启示在于,第一,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或5:3)左右。不能教师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能进行很好的互动。第二,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四六开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左右为宜,另外40%是肯定、鼓励、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教师谈话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接受那六成的内容,但是,必须佐以四成的肯定,这样的谈话效果最佳。反之亦然,如果是以表扬为主,也应该夹有一定的问题指出,在鼓励的同时指出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或提出希望,比例依然是黄金分割比列。

(2)班主任要学会运用进门槛技术说服学生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要求。要求要合理、看上去完全可以做到,学生就容易接受。然后,循序渐进,当学生达到了较低的要求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学生会被教师引领着,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进步。在此过程中,还要经常使用正面强化,即当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时,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老师看得见,他就会不断地进步以期让自己的形象保持前后一致。

3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3.1沟通需要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害怕吃苦,害怕困难。理解和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也是沟通的重要原则。老师对学生做到理解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就能形成友好互助、互相尊重的关系。

3.2沟通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关系基础之上

师生良好的沟通,平等不可少。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我们应该把爱心撒向每一个学生,绝不能施给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沟通的前提条件。

3.3沟通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教师和学生沟通最惯用的方式是面对面。面对面有很多好处,直接方便,有利于沟通彻底。但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也要注意时间和地点。另外,部分学生有害羞、胆怯心理,与班主任面对面沟通时心里会发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作业本的交流平台作用就派上用场了。

3.4沟通需要持之以恒

沟通不能只在学生犯错后,沟通应该是经常性的事。学生犯错,要和学生沟通;平时也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兴趣,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等等。

3.5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学会沉默

由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在某种特定的沟通环境中,班主任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过程反思过程。也就是说,班主任有意识的沉默是一种很有效的批评和暗示方法,此种方法往往更具说服力。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所在。中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家校沟通 现状 原因分析 有效沟通 策略

家校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家校沟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沟通中,仍然长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目前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如何有效沟通进行了探究。

1.家校沟通的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家校沟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沟通观念淡薄。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庭,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健健康康的就够了;②沟通频率较低。少数家长只在开学时与老师交流一次,以后就再也没与老师交流过;③沟通方式简单。当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家长会;二是家校联系卡;三是电话联系等;④沟通落实不力。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只顾抓学生的安全和优生率,轻视家校沟通这一"催促剂";部分老师和家长填写《家校联系卡》只是为了应付,敷衍搪塞。即使有热心家长反映了情况,但学校最终没有落实,久而久之,使家长的沟通积极性下降。

2.家校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认识欠统一。

不少家长对教师角色认识存在偏差,产生"责在校方"思想,导致出现"推卸沟通"现象。部分老师认为,家校沟通虽重要,但会导致麻烦,加上每月的收入又较低,所以消极思想应运而生,工作得过且过,责任心不强。另外,学生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生活中因为家校沟通不当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事故,弄得老师们苦不堪言,名声扫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当今不少老师也就非常注重"安全","明哲保身"的观点也就把家校沟通给予"抹杀"了很大一部分。少数学校领导认为,各项管理工作只要跟上,教育教学质量就会稳中有升,只要绝大部分学生能学得好,在有影响的各项竞赛活动中能为学校争光添彩,争创特色学校,平时不出安全事故,也就是领导有方了;对于家校沟通,就不必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2 渠道欠畅通。

目前,"留守学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大群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期,剩余劳动力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孩子只有依靠着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于是"空巢"现象与日俱增。据统计,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学生"共有270万,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的27%,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另外,在很多时候也出现沟通时间不稳合现象:老师休息时家长在上班,家长休息时老师在上班,致使沟通时间不稳合,让老师与部分家长失去了"面对面"的交谈机会。

2.3 主体欠支持。

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家长会上常常公布排名,使得名次不好的学生家长很没面子,学生常把家长会说成:"今夜有暴风雨。"如果学生违纪了,有的老师也要求学生请家长到校,这样做,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学生回到家没有轻松的。所以,众多学生只有选择故意阻拦,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说假话,隔断两者之间的沟通,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断桥"才能让自己过着轻松的日子。

2.4 社会欠合拍。

由于对物质崇拜的热度上升,产生"读书无用"思想,导致出现"忽视沟通"现象。究其成因,有三:一是"进厂不离乡,腰包照样胀"的满足感作怪;二是"暴富者不读书,读书者不暴富"的反差效应;三是"少读书易就业,有文凭就业难"的负面影响。以上因素,是部分家长产生"读书无用"实用主义思想的土壤。家长连读书都轻视了,难道不出现"忽视沟通"的现象吗?

3.家校沟通的策略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统一思想,更新观念。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②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③培训领导和教师,教育学生,转消极思想为积极思想。

3.2 广开门路,多管齐下。①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宣讲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②建立家长委员会。可按班级或学校成立,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这也是共同研究学生教育的机构;③召开家长会。它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④进行家访。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补充手段,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⑤书面指导。主要有:家校联系卡、通信联系、通知书、《学生素质报告册》等;⑥电话联系。急事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这样比较及时、简便;⑦开放日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家长开放一天,家长可以在这一天到学校参加有关教育活动,和老师、同学交谈,研讨教育孩子的方法;⑧家教咨询活动。学校在咨询日可请教育专家、模范教师分门别类地面对面地咨询,解决家长的教育难题;⑨通过网络联系。可以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架桥梁——"家校通"。它就是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学生及学校的信息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再用手机短信将信息回复至教师电脑上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可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连接,同学们只要携带一张有编号的"学生卡"即可实现这一功能。家长只要通过可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或注册过的手机就可进入家校沟通平台查询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及时获取老师的留言和通知,同时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给老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家校沟通,将是未来家校合作的发展方向。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沟通;师生关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而且还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正确处理课堂师生关系,要有技巧性、艺术性的沟通方式,这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一、师生沟通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教育教学中师生缺乏沟通,则教师永远也猜不透学生的“心事”,而学生也永远不会明白教师的“柔情”。日积月累的埋怨就会形成一到心墙,双方会感到很苦恼,教师因为学生不能理解此番好意而感到失望,学生因教师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而感到伤心。这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良好沟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1]。由此可见,沟通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有效地教育方式。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教师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学校里所涉及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二、语文课堂师生沟通现状

良好的课堂师生沟通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手段。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对我校语文课堂师生沟通现状的调查发现,对当前课堂师生沟通状况总的来说大家是满意的,,但是师生课堂沟通还存在一定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够

调查显示,学生在回答“迄今为止在你接触过的老师中有令你敬佩、崇拜、口服心服的吗”的问题时,64.1%学生选择“没有”;在回答“学习过程中,如果你遇到问题,你会主动跟老师沟通吗”的问题时,不愿请教”的6.7%。这些数据说明,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水平是高的和比较高的,但教师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热爱学生,有待完善与提升。

(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沟通中语言艺术有待加强

调查中发现,在回答“迄今为止在你接触过的老师中有用言语伤害过你的自尊、刺痛了你的心,让你感到厌恶、反感、难堪的吗”的问题时,选择“没有”的为26.7%,选择”有”的为57.1%;学生在回答“你觉得老师上课语言怎么样”时,选择“生动有趣,大家学有所得”的68.5%,选择“单调乏味,枯燥极了”的10.4%;教师在回答“你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的问题时,选择“没有”的占57.1%,选择”有”的占26.7%;教师在回答“你课堂的肢体语言是否丰富”的问题时,选择“是”的为27.5%,选择”否”的为72.5%;表明语言艺术还亟待改进与提高。而教师也感到这个问题的存在,需要加强个人学识与人格的修养、完善与提升。

三、语文课堂师生沟通的策略

(一)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人际关系沟通理论强调良好的沟通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沟通双方自身所拥有的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理念,一是双方沟通技巧运用的有效性。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这些工作绩效之大小,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能,而师生沟通效能的发生又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理念。爱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

爱心是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的粘合剂,作为教师,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理解是一种更重要的爱,对学生的理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心,与学生尽可能更多的心灵上的沟通,和她们做知心朋友,这样的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的爱。

(二)加强师生课堂沟通中的口语技巧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课堂教师为了适应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做到幽默、含蓄、委婉。同时注重师生沟通中体态语的使用。师生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也许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也许,人们能够一时停止有声的说话,但却不能停止通过各种身体的态势有意无意地不断发出信息。可以说:没有丰富协调的体态语,就不可能有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师生沟通。而没有表情的呆板说教只能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所以,好教师应懂得“身教重于言教”,应学会“此时无声胜有声”。

参考文献:

篇4

特殊教育 解释引导 家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55-02

特殊教育是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及措施对那些特殊的对象进行的一种教育。所谓特殊的对象,狭义的是指那些身心有缺陷的人,比如说盲、聋、哑、智力落后或肢残、疾弱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广义的则还包括那些超常儿童、有品德缺陷的问题儿童和精神病的儿童等。特殊教育可以给残疾人提供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教育,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这也是实现教育平等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特殊教育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寄宿式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与学校教师接触时间长,与家长接触时间短。本文从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的意义入手,尝试提出适用于寄宿式特殊教育学生的家校互动的策略,达到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目的。

1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的作用

1.1家校互动有利于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特殊儿童是学校和家长链接的桥梁,家庭是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校互动对广大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最爱,特殊儿童家庭也是如此。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目标都是让孩子们健康顺利地成长。但是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把自己身心发展有残疾或障碍的孩子交给特殊教育学校,就绝对地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忽略了特殊儿童的内心比普通儿童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因此,在对特殊孩童进行教育时采取家校互动这一策略是十分重要的。特殊孩子在身体上或者是精神状态上相对于正常孩子来说总是有些缺陷的,这些孩子的内心需要更多的则是学校和家长为其制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时刻关注其内心的感受,孩子才可以在失去健康的情况下,能在精神上感到快乐和幸福,其内心的伤痛才能治好,学校教育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2家校互动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的效率

家校互动合作是家长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的教育合作方式,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健康成长。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沟通是良好家校互动关系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两者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互动的成效。家庭教育参与到特殊学校的教育中来可以及时地、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帮助特殊家庭解决教育子女的问题,从而拓宽学校的德育渠道。家校两者合作使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走上正轨,可以促使双方更好地互通情况,互相配合,了解特殊孩子的具体成长过程,提高教育的成效。

2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的策略

2.1注重个性化教学,实施全方位互动

特殊教育学生和正常学生相比较,有更多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仅靠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分别设置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特殊教育的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教学是适应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有利于学生发展、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核心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当然,个性化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校这方面的努力,而且需要家长和学校双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家校互动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互动。第一,家庭学校的互动应该围绕着如何做才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来进行。家校之间应该基于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的兴趣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进行特定的教育。第二,要努力构建探索性合作关系。家校互动不仅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也应该是家庭和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合作形式。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方式来为这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作为互动的主体,家长与教师应该彼此尊重,经常性地开展交流对话。经常性的交流可以促进互动双方对特殊孩子的了解,只有了解孩子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促进特殊孩子的健康发展。

2.2理解障碍学生的家长,积极进行解释引导

当家长和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一起工作时,他们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一起工作,就必须相互交流,而有效的交流有赖于合作双方对对方负责、对对方困难的理解与尊重。对于教师来说,与家庭合作的关键一步就是要理解障碍儿童对整个家庭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对家庭来说,有障碍孩子就意味着家庭要面临经济的、物质的、精神的甚至是家庭关系调整的巨大挑战。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很多有障碍儿童的家长在刚刚得知自己的孩子不是正常孩子时,他们的情绪都比较异常,比如说非常震惊,怀疑是不是诊断错了,等等。他们很难冷静地面对自己孩子是残疾或者不正常的事实,总是想方设法到处求医,希望能够拯救自己的孩子。当他们终于接受事实时往往又开始内疚、压抑和失望。常常不能理性地对待孩子,往往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对孩子过于保护,导致溺爱;另一种是不愿养育孩子,甚至遗弃孩子。

篇5

[关键词]人际沟通;技巧;倾听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06-02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以前相比,复杂性、广泛性增大,学生们开始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因为交往能力的高低成为青年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处理好与人交往的关系。如果我们能了解到沟通方式中的心理学原理及技巧,就有可能较好的度过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减少因自我交往挫折产生的自我否定焦虑感。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个有关学生运用沟通技巧处理人际交往中的“摩擦”的案例。

亦柔是某高校一年级女生,来自某城市一个中产家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入学近一年的时间里,她感受着缤纷大学生活带给她喜与累的双重感受。在家,有一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小天地,可学校宿舍却是4人间的大家庭,来自五湖四海的姐妹们将共同相处四年。这不,四朵姐妹花共同面对生活学习带给她们的种种考验。问及亦柔宿舍同学的相处之道时,她便滔滔不绝的如此道来:王霖给每个人的见面礼是一个“隔音耳塞”,原来睡上铺的王霖晚上睡觉总是打呼噜,她怕吵着大家,所以提前给大家做了预防工作,另外她也很委屈的讲到,打扰大家她也不乐意,但是这个生理毛病需要大家多体谅。热情活泼的李田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坐在下铺亦柔的床上聊天,套近乎,恰巧,亦柔是个有洁癖的小女孩,平时最讨厌别人坐她的床,在家里连她爸妈都不可以坐她的床,为了不破坏同学间的友谊,也为了照顾到自己的习惯,亦柔悄悄地铺了块卡通造型的大浴巾,解决了困扰她数日的问题。四朵姐妹花把宿舍生活过得热热闹闹的,真可谓是“出门在外靠朋友,大学友情绵又长”。

上述案例中的当事者交流包含了双向性原则、设身处地原则以及真诚的原则,这是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设身处地,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与角度来考虑问题是人际交往中有效沟通原则之一。是指在朋友交往过程中,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求得心理上的相同。在与人交往中,应当将对方视为具有自己相同的个人权利和个人尊严的独立个体,力求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样在交往中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引起情感的共鸣。

一、解读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沟通则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

(一)满足社会性的需求

人是群性动物,喜欢群居生活,这是天性。社会学家马斯洛也指出“社会性”是人类五大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归属,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与朋友在一起时被接纳,在社会上被人尊重,这样才能让你感到你和他们同类,有类同的语言、生活与文化,如此生活一起,才能分享,才会产生乐趣,才能使生活有意义。

(二)增进自我了解、发展自我概念

每个人的自我了解来自自省,另外的信息来源即是他人。别人就像是镜子一样,当我们和他人互动时,可以从别人的反应或回馈中,发展出清晰、正确的自我画像。因此,人际网络愈广就拥有愈多的镜子,也就有多方面的回馈,让你不必只从少量的回馈中就给自己下对结论,这样对自己比较公平。

(三)甘苦与共、携手互助

“与朋友分离的欢乐是加倍的快乐,有朋友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当个人的成就、荣耀、快乐被自己的朋友分享,更能感受到喜悦与价值。而当个人有痛苦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身边安慰、鼓励或协助,就不会感到孤单、无助,人也比较容易恢复信心,也有勇气从失败、痛苦中再站起来。

(四)促进身心健康

积极心理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帮助。有人说寂寞会致人于死地,优质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生命、延年益寿。很多医学研究都发现积极、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使人长寿,提高肌体免疫力,使人较少患病,也帮助疾病的复原。同样的,寂寞、疏离等会导致心理疾病。令人痛苦的事莫不过没人理会、没人爱、被放弃、疏远等,这些使人感到焦虑、沮丧、挫折、失望、自贬,会造成心理的失落、创伤。所以,积极的、支持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安全、自尊、自信、愉悦,而成为快乐、健康的人。

二、有效沟通的心理策略

(一)听是首要的沟通技巧

“听”具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是根本不听,例如妈妈的唠叨;第二层是假装在听,例如做青蛙状;第三层是有选择的听,例如聊天、报告等;第四层是全神贯注地听,又叫聆听,例如音乐会,小道消息等;第五层是最高境界倾听,用心去听,即用同理心去听。

另外,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移情换位,这是指有效的听者是主动的听者或能移情换位的听懂别人的信息。具体分为表层和深层。表层:听者简单地解析、重述或总结沟通的内容。深层:听者不仅有表层的参与,也能理解对方隐含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例如:甲同学与乙同学的交谈。

甲:“我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准备英语四级考试,下苦功夫来复习单词、听力等,历年真题都做了很多遍了,但还是在听力上失分太多,最后的总成绩还是差3分,没能顺利通过考试,哎。”

乙同学:“我知道,你感到很难受,因为你已经非常努力地争取,但还是没有考好。”

心理学老师:“你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足以见你对此事的钟声程度,却由于自身基础不够扎实的原因没能成功,一定非常难过,但整个过程中你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并注意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协调,接下来的备考一定会顺当很多,如果需要老师的协调那以后我们多加强练习!”

分析:这里乙是表层的移情换位,心理老师则是一种深层的移情换位。因为他听到了甲的言语外之意――由于公司内部协作的问题失去了业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训练我们的听知注意力;听知理解力;听知记忆力;听知辨析力;听知灵敏力。

(二)说――“鸟不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则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

一般而言,“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社交谈话:通过语言接触,分摊感觉,是建立社交关系的闲聊。“……怎么样?……”感性谈话:分摊内心感受,卸下心中重担,属宣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剂。“担任班长一职,为班级荣誉,你辛苦了……”传递资讯:交流双方的对话像一场乒乓球比赛,你来我往,双向沟通。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非语言因素。据调查分析,从交谈中获取信息中,视觉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非语言因素包括:使用您的声音;语音与语调、语速、强调;使用面部与双手;露出开朗、机警的微笑;使用眼睛;声音与视觉协调一致;使用身体;身体姿势、泄露信息、身体距离;让对方开口;鼓励别人谈论观点。提问的技巧:选择性提问、婉转性提问、协商性提问。

(三)看――观察

留心捕捉脸部表情,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关掉声音,“看”电视的方法来练习。学习洞察眼睛的变化,从瞳孔见好恶;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距离代表亲疏。挚友:0.5M以下;一般:0.5~1.2M;商务:1.2~2.4M;公开演讲:3.6M以上。

(四)写

写具备可以永久记录;可以很好地组织复杂的材料,易于理解,可以事后阅读等有利之处。我们需要在写之前想清楚,再下笔;简洁,用字铿锵有力;使用空格、段落、标题、字体、图片等。比如选取一个生动的题目;“必须知道的事实”:选择你希望传达给对方的几条最重要信息;关键词:将“必须知道”的语句浓缩为关键词;解释、强化、推敲;加以强化:回应中心。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种种心理因素,其中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如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等,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阻碍作用的,如羞怯、猜疑、孤独心理等。了解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并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红,高青梅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校沟通

教育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62-0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沟通是消除隔膜、达成共识、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桥梁和纽带。沟通更是学习、共享的过程,在交流中可以学习彼此的优点和技巧,提高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就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动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教师与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他们之间的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面对低年级学生太多琐碎的事情,如谁摔伤了,谁肚子痛,谁又打了谁之类的问题,教师往往忙得焦头烂额,就很容易忘记或者忽视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而矛盾往往也就是在这不经意间悄悄萌发……

那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英语老师Miss高就对我说:“苏老师,昨晚你没有留意班级QQ群,里面可是炸开锅啦!”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难道是昨天上午的事情?于是赶快打_QQ,只见上面有上百条留言:“老师,我的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被你纵容另一孩子打,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样的教育方式合理吗?请你给我们一个解释!”“老师,我支持你的做法,我家孩子说了,这个男孩经常打别人,他就被无缘无故地打了几次,像这样爱打人的孩子就应该体会一下被人打的滋味!”“老师你的本意是好的,不过方法能否改进?”……我耐着性子把这些或质疑或支持的留言全部看完,揉了揉发胀的脑门,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平复有些激动的心情,之后给那位同样有些激动的母亲回信息:“小明妈妈,你好。很抱歉,昨天晚上我没有上班级QQ群,所以没能够及时反馈情况。现在请你耐心听我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从我接手这个班级三个星期以来,多次收到其他孩子或家长的投诉,反映你的孩子经常打人。为此,我曾多次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打人的原因。也曾经三次向他爸爸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但是收效甚微。直到上周星期五,这孩子再一次打人后,我和他进行了40分钟的谈话,最后约定如果再无缘无故打别人,老师将采取角色转换的方法让其体会被人打的感受。就在昨天早上,我刚进教室,就有孩子向我投诉小明打他,后来经过了解是因为这个孩子说了一句讽刺小明的话。我对双方都进行教育,并且特意提醒小明上次谈话的约定。可是就在第三节下课的时候,又有孩子跑来告诉我小明打人了,这次是因为几个女孩在运动场玩游戏,不愿意让小明加入,然后小明觉得被轻视了,于是他就直接推倒其中一个女孩。为了履行约定,我决定让这个女孩当着全班的面打了你孩子两下(其实就是轻轻拍了拍),你的孩子有些伤心,我看到他有些触动了,就让他回座位认真反思。午饭后我问他被打的滋味是不是不好受,提醒他在打人的时候也要想想别人的感受。整件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在这件事之后能及时和家长沟通,相信就不会有这样的误解。”

不久,这位妈妈又给我发来信息:“老师,我不是怪你。孩子的情况你要跟我说,他爸爸除了打就是骂,你跟他说没用的!”其实在多次向家长反映情况而收效不大的时候,我曾经侧面了解这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爸爸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是打就是骂;而妈妈则是不管孩子对错都是一味地包容。如果我在发现这个家庭存在教育观念不一致的时候就能主动联系并及时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如果我在与小明做好约定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以达成共识;如果我能把昨天这件事情当作一个家庭教育指导的契机,及时与家长进行一次诚心的沟通,站在家长的角度一起分析这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校的表现情况……相信这样的沟通,一方面能使家长感到教师确实在和他们一起商讨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另一方面也使家长工作的内容更有针对性,从而扭转过去家庭教育指导空泛,很难与特殊家长沟通的观念,更能避免类似矛盾的产生!

于是我怀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想法,在精心准备三天后,约小明的父母来学校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我把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又详细询问了孩子在家的表现。聊着聊着,这位妈妈眼泪就流下来了:“老师,我知道孩子调皮,也没少教育,平常骂也骂了,打也打过,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该怎样教育他了!”面对这个既着急又迷茫的妈妈,我思绪良久,给出了几条建议: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要一致,如果观念有冲突,要私底下协商解决,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方批评孩子的错误,另一方切不可袒护,千万不要以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是好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否则就像多方拔河,最终受伤害的是孩子。

其次,做一个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再小也是人,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孩子犯错不能一味地指责,也不能毫无原则地袒护纵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懂得良好的品德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每天放学后一定要问问孩子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定期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在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不要拿没有时间做借口,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做一个爱读书的家长,一个热爱工作的家长,一个热爱家庭的家长,一个热爱生活的家长,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最后,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老师沟通教育理念。孩子有进步,和老师一起赞赏;孩子有错,和老师一起耐心、坚持不懈地教育。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 师生冲突;类型;对策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实现免费政策的出台,中职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但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往往把学生单方面的“绝对服从”作为学生的最高行为准则,习惯于把学生当成被动和机械的受体。同时,师生双方社会基础、社会地位不同,知识、权力悬殊,以及生活目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形成“对立、分歧、相互干扰”,从而产生师生冲突。

一、当下中职教育师生冲突的主要类型

(一)教师处理学生违纪导致的师生冲突。比起中学来自家庭和学校的严格管教,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更多的追求个性、自由,与社会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学生违纪的几率也相对提高,教师在处理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时,不可避免会与之发生冲突。

(二)教师处理问题不公平导致的师生冲突。中等职业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多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校内每个集体也会根据班(队、系)的特点规定一些纪律,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的自由量裁空间很大,经常会因为处理不公导致学生“不服气”、“受委屈”等情绪。 

(三)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导致的师生冲突。不可否认,当下中职生中考试作弊、撒谎、逃课等不诚信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虽一直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但在预防和处理方法上尚待研究,一些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一棍子打死”,挫伤了某些同学的自尊心。

(四)师生价值观的对立导致的师生冲突。因为上网、剪了新潮的发型或佩戴首饰等师生价值观的对立导致的师生冲突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师生之间价值观的明显差异是师生冲突的潜在因素,教师是以社会代言人和国家代表的身份从事教学的,他要维护和传授社会所认可的普遍规范而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好恶随意传授个人价值观。

(五)教师的惩罚方式导致的师生冲突。有些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在缺少必要的沟通之前,就采用污辱性言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方式“教训”学生,这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说当然难以接受,他们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家校沟通,促进优化家庭环境。相关研究显示,家庭和睦程度与学生的师生冲突成高度显著相关,不和睦家庭出来的学生是与教师发生冲突的高危人群。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要高度关注此类学生,要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二)了解学生次级文化,尊重学生感受与尊严。学生次级文化与教师文化或化不同,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及服饰语言。学生次级文化有时能具备积极正面的性质有时则与化相抗衡,形成消极负面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份了解其特性引导其往正面发展。

(三)畅通沟通管道。教师应普及沟通管道和增进沟通效果,基于平等的立场,互相商量,互相尊重多用倾听、澄清与回馈,少用教训与灌输。以“体谅”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提高师生处理冲突的能力与技巧。师生冲突具有二重性,即师生冲突既有破坏性的一面,同时还存在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当师生冲突发生时,就必须积极的应对,防止冲突升级并产生破坏性后果,努力引导其向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五) “协调一冲突”平衡机制的形成。教师的劳动对象不仅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而且是由很多性格各异、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冲突的产生纯属正常的现象。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安全阀”制度,即让有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地方,使学生的不满和意见及时得到释放,教师和学生及时得到沟通,这样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或者使其得到合理的解释。从而形成“协调一冲突”的一种平衡机制,把冲突拒之门外。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双方的互动是相互作用的社会性过程。教师要真正地转变传统的师道权威的教育观念,不断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和教师配合默契,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班主任 家长 沟通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149-0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桥梁。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实际状况不一致等原因,均可能给沟通带来重重障碍,甚至导致沟通失败。因此,班主任需要先理清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才能使沟通有效进行。

一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困惑

1.家庭环境不同

家庭环境的不同是引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人们常说5+2=0,意思是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家庭负面的影响,其结果为零。绝大部分中学的学生既有来自农村地区,也有来自城市的,这就存在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对学生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其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从来不过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有些也重视孩子学习,与班主任的交流也很频繁,但由于文化水平的不同,与班主任沟通时,不太理解班主任所要陈述的意思,从而造成了沟通上的误解。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并不在学生的身边,比如农村留守儿童,这导致家长与学生本身存在无形的隔膜,当班主任向家长告知孩子的情况时,其茫然不知,这也是导致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前,必须了解家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

2.班主任与家长的观察角度不同

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父母及长辈的掌上明珠,这可能会导致家长对待孩子存在的问题不够客观,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没有什么不足,特别是在小学表现良好的学生,家长更是深信不疑。当班主任将学生的不足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会觉得很突兀,“我孩子一直都是很优秀的啊,中考的时候表现很好啊,怎么一到你们学校就产生这种情况?”这时,家长明显产生了抵触和怀疑的心理,从而出现对老师和学校的不信任,导致沟通失败。此外,家长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过高,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将问题都归结为老师的不尽职、不负责,因此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抱怨,也容易导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形成难以有效沟通的局面。因此,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既要了解学生既往的表现,同时需要了解家长教育学生的观点及态度。

3.社会观念和媒体舆论的影响

社会观念也影响着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首先,许多家长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却只在经济上给予满足,认为学生在校学习就该由老师负责,从而出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回事”的误区,这将严重影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效果。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在校安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从不主动与老师沟通,拒绝参加家长会,甚至出现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等情况,导致沟通无法进行。

其次,部分家长听信别的家长说“一定要给班主任送礼,孩子在学校才会得到的良好照顾,才会得到发展机会”等诸如之类的话,这些无形中让家长误以为班主任的家访或电访其实是“变相要礼”,这种不良想法将严重影响沟通的进行。

再次,媒体与舆论左右了家长的思维,网上流传某校老师怎么体罚学生、某校的老师怎么利用教师节收受礼物、教师对学生存有不良动机等负面新闻充斥着家长的大脑。许多家长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新闻的影响,对学校和老师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与班主任沟通时有着严重的抵触心理,使得沟通无法顺利进行。

4.学生的介入

学生最怕班主任找家长,总以为班主任是要向家长告状,导致学生不告诉家长老师的电话、不告知家长会的时间、找其他人代替家长,甚至把家长手机里班主任的电话号码拉入黑名单,从而使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无法进行。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也很重要。

二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由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导致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困难重重,达不到沟通的效果,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选择合适的沟通方法,注意沟通技巧,以达到沟通效果。

1.改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决定沟通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良好的沟通态度。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较为熟悉,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需要理解及包容家长这方面的不足,需要尊重家长及其想法,不能因为工作、经济及信仰等而出现不同的态度,要做到文明礼貌,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家长。如果家长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拥有了被尊重感,就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其次,明确沟通的目的。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既要让家长感觉是在拉家常,又要让家长体会到,这次谈话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及发展,消除家长的不良顾虑。这样家长才会开怀畅谈,班主任才能得到有效信息。再次,敏锐的洞察力。在沟通过程中,敏锐的洞察力有助于班主任时刻关注家长的谈话语气及谈话的眼神,适时改变交谈策略,避开引起家长不安或不高兴的话题,谈及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在谈话中捕捉更多学生的信息,并传递自己的想法,让家长在高兴中接受建议。可见,一次成功的沟通离不开高水平的沟通能力。

2.召开定期的家长会

定期的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班级里学生较多,如果需要与每位家长进行单独沟通,班主任必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告知及解释,广泛收集家长的想法及意见,进行一定的归纳及总结,从而可以各个击破。定期家长会既可以让家长了解一定时期内孩子的表现情况,如学习的进步或退步、薄弱学科等,也让家长对学校、班级、教师及学生有个纵向的了解,这样学校及班级里的工作才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及理解,消除各种误会。此外,家长会期间,家长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家教心得及经验,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并改善自己家教方式的不足之处。因此,适当地举行家长会具有重要意义。

3.进行适当的家访

一个班级里,学生有来自农村,有来自城市,他们父母的职业及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对于一些情况特殊或多次电访无效的,就有必要采用家访。家访不但能够使得与家长沟通时可以积极主动,还能够让班主任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背景,对家长的素质亦能够有直观的理解,有助于班主任从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可见,家访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QQ及微信沟通

除了短信和电话,QQ及微信也是目前重要的交流方式,它们也可以成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微信群,邀请各位家长加入。这样可以将班级的活动于网络,家长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了解班级的状况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家长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了解。同时,家长也可以随时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情况,特别在假期,这样有助于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最佳方式及途径。此外,通过网络,班主任与家长们也可以一起交流好的教育方法,为改善各自的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5.举行亲子活动

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组织多次不同主题的亲子活动(如母亲节主题班会,感恩节等),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其中,这可以增进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是推动班级成长的一个平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随着步入中学,大部分学生离开家,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也日渐减少。在亲子活动中,通过互动,可以使家长更加了解班级及学生;触景生情,更容易把各自平时难以表达的心里话说给对方听,增进对彼此的理解。从而缓解学生对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抵触心理,更好地实现沟通的目的。

总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实现这一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赢得社会、家庭的支持,开创大家的教育大家办的局面。众多的沟通方式有弊有利,班主任应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方式,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孙娜.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1):20~21

篇9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56-02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教育学界对家校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普遍提高,但在具体的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以及策略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思考

家校合作就是在家庭与学校平等积极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教育的行为。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强调家校合作是一个平等的过程,家长、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实地调查,分析家校合作现状

(一)调查对象内容分析

家校合作在农村小学中一直不太受关注,但是这是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大意义,并通过家校合作来提升家长教育素质,因而我们对陕西省洛南县A小学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24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剩余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2.31%。A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其小学家长与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小学生家长多是农民,家长们的学历水平基本偏低。他们的职业身份属于较低社会阶层的农民或个体经营者,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不能为家校合作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障。超过60%的家庭是非独生子女家庭,这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带来不良影响。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1.A小学家校信息交流中积极方面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在调查中,A小学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态度逐渐向好转变,并在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上比较多样化。教师对家长态度上真诚相待,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学校教育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如电话、短信、网络等与家长保持联系。问卷分析显示,家长则把学校看作是教育合作的帮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主动地参与其中。

2.A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弊端

一是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呈现低层次水平状态

从教育政策制度来看,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措施,由于A小学教学任务繁重,应试教育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学校难以把家校合作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工作之中,学期初制定的家校合作计划,容易受到可变因素影响,致使家校活动在时间上不连续,在内容上没有衔接。A小学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活动整体存在一种自发、松散状态,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指导和规划。家校合作中缺乏一套明确目标和工作规范,呈现低层次水平状态。

二是家校信息交流片面性,缺乏双向互动

交流的双向畅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在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学校一直处于指导地位,家长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A小学在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过程中,家长认为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切实的表达。此外由于家长的身份特征自认为是落后的,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对老师一味地赞同。在调查中一部分家长反映,家校合作的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创新。笔者就家长会这一最常见的合作方式,对家长进行了采访,先由班主任讲话汇报近期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的表现、考试的成绩排名等。家长意见基本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也不想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

三、A小学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阻滞因素

(一)家校合作制度范章程的缺失

现时期,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未规定家长必须参与学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这说明家校合作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但由于制度的缺位,导致目前家校合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家校合作水平层次低。在农村小学中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甚少,并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学校更为稀少。家校合作需要制度的保障与维护,加快和完善我国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家校合作法律颁布实施,是推进家校合作良性开展的当务之急。

(二)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受经济条件限制及观念意识单薄

在受调查的A小学中,由于所处地域关系,小学生基本是农民子女并且部分为留守儿童,学生常年寄宿在学校里。家长以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许多家庭都供养2个以上的孩子,家庭经济紧张,家长们疲于奔波,在问卷调查中,75.6%的家长表示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与自己的工作时间相冲突,身处外地的他们根本没法参加。

在调查中,家长对参与家校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校合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对家校合作态度消极,在观念中固守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不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访谈中笔者发现,一部分的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认为开展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与老师的谈话中,家长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对孩子在校的其他方面表现漠不关心。

(三)学校对家校合作认识误区与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教师认为,小学生家长不懂教育工作,缺乏专业技能和素养,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值得肯定,但如果家长真的进入学校教育,干预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则又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学校对待家校合作的态度上模棱两可的。另外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升学压力也让教师丧失部分自,忽视了与家长的合作。此外,A小学教师中年轻教师的比例不断增长,但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很少有家校合作方面的知识,教师缺少专业的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论指导。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对家长提出的一些教育问题无力回答,往往以自身学校教育经验作为参照,使得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方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延续。

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走出困境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构建家校合作新模式

从法理层面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性开展,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在法律上明确学校、家长在教育中的权力与义务。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切实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其作用。汲取国外家长教师协会(PTA)先进经验,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二)完善教师能力培育方案,搭建家校信息交流平台

教师是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有学者研究,我国的师范院校并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家校合作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因此教师的职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校本特色,培养课程设置中要对家校合作的理论思想加以探讨,而且应具有相关技能培训的内容,如有关家校联系的途径知识,家访的技巧,如何召开家长会等,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提高。

网络的不断普及,使搭建家校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可能。建立家校合作QQ群、飞信群、已成为教师和家长进行联系的新渠道。网络为家校合作带来了便捷。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家校合作论坛”,开设“家教理论”栏目与家长进行双向互动。家长可以掌握一些家教的方法,真正体现家校合作的实际意义。

(三)家长展现参与学校教育意识,积极融入自我资源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参与程度关系到其效果,家长应该抛掉思想包袱,客观认识自己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活动来,保持家校教育一致性增进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家长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策略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质,才可以共同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优势互补的家校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保持家校教育一致,也有利于新课改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 人员准备谈判策略谈判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校的商贸类专业都开设了与商务谈判相关的课程。“模拟谈判法”作为商务谈判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被很多教师应用于课程的教学中。但是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在模拟谈判环节总是在价格上争论不下,而且还是停留在数字上的简单争论,对于教师之前教授的谈判策略、谈判心理或谈判技巧的运用几乎空白。有不少教师对模拟谈判的教学方法提出过质疑,认为学生只有在实战中操练才能真正地学到谈判的方法和技巧,模拟谈判的意义不大。当然,实战能够最快地锻炼人的能力,但事实却是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时候,能参与到企业订单的实质性谈判环节少之又少,参与谈判的人员必然是企业有经验的业务员,订单关乎企业的生存,企业不会轻易地让学生去参与谈判,或许有个别学生能被带去协助谈业务,这样的机会却也是凤毛麟角。因此,在校期间的模拟谈判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提高模拟谈判中业务情境的真实度、强化谈判前的准备、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谈判等。经过课程教学团队的不断探索,笔者认为,模拟谈判效果的提高需要高度仿真的业务情境、高质量的谈判前准备、企业专家形成的谈判对象三个因素。

二、创造真实的业务情境

模拟谈判的首要条件是必须设置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业务环境。考虑到高职学生具有理论接受能力弱,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在具体设置谈判情境的时候应尽量避免设计与高职学生相去甚远的情境,如涉外政府间对话、跨国大集团之间的谈判、技术贸易合同的谈判等等。相反,应多选择与学生相关的场景。如项目一:学校需采购一些实验设备,学生扮演校方进行招标采购,而邀请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扮演生产实验设备的厂家(该厂家实际产品正是我方业务情景中所需要的产品),并让学生分组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各自拟定好谈判方案,与企业专家进行谈判。这样的情景设计可以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实际业务谈判中的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效果。项目二:让学生扮演淘宝的卖家,邀请学校外教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组成国际买家(主要用英语对话)。学生扮演的卖家是与我校有合作单位的实际生产企业,有完善的公司网站可供学生参考,也有企业的专人过来做实验指导,主要指导学生核定客户指定产品的报价和相关的交易条款。首先由扮演买方的一方通过查阅已提供给他们的相关产品网站指定好有意向的产品,向学生进行询盘,由学生报盘后具体进行磋商。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可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这也是在商贸专业开设商务谈判课程的涉外特点的体现。

三、完善谈判前的准备

1、人员准备

国外的谈判专家认为:规模最佳的谈判队伍组成是4―5人左右,且组成成员在年龄、性别、性格、专长方面各有不同,这样有助于实现互补。因此,在模拟谈判前,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组,具体实施如下。

(1)每个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概括点评。本环节的自我介绍区别于一般的自我介绍(交代姓名、年龄、籍贯、兴趣爱好等),主要通过学生讲述一个记忆深刻的事情或者专业实习的经验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发现学生的专长和性格特征,如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等。由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概括点评,可帮助其定位未来谈判队伍中的角色分工。

(2)每个学生进行一个心理测试。学生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测试题目的选取范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经常碰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最终选项,提供四种不同谈判风格,即合作型、妥协型、控制型、顺从型,供学生参考。

(3)提供五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分类扮演。决策人:又可称为拍板人。他们在谈判中拥有领导权和决策权,一般由公司有一定权利的人担任,也可以是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在模拟谈判中,该角色可以选择平时公信力较高的同学担任。技术人员:在企业一般由熟悉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科技发展动态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担任,一般老业务员也可以兼任。在模拟谈判中,该角色可以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选择较为熟悉该产品的学生担任。商务人员:在企业一般由熟悉产品、市场行情、价格走势、财务状况的业务员担任。在模拟谈判中,该角色可以由对经济动态、信息接收较为灵敏的学生担任。法律人员:需精通经济贸易的各种法律条款。在企业一般是请法律顾问,有时候经验丰富的业务员也能解决常见的法律问题。在模拟谈判中因为可行性不高,因此,一般不安排该角色。翻译人员:在商务谈判中其不仅能起到沟通语言的作用,而且还应拥有调解谈判气氛的能力,从而增进谈判双方的了解、合作和友谊。在模拟谈判中,该角色一般邀请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担任。记录人员:具备熟练的文字记录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模拟谈判中要求打字速度较快或速写能力高的同学担任,而且手写要求字体端正、美观。

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可自由组合,务必在各方面做到互补,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提高实施项目的积极性。

2、信息准备

一旦项目明确,人员到位,谈判前信息的收集就至关重要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收集既要分析自己企业的利弊,也要分析谈判对方的详细情况、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以及客观政治经济环境。这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信息调查手段和方法。以上述的项目二为例,在模拟谈判中,为使学生的信息调查更接近实际,教师会要求学生寻找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合作企业作为销售方(外贸企业或生产企业,已具备完善的产品信息网站。),而采购方则由外教或商务英语教师担任。学生在这个项目中必须先熟悉各自产品的规格、型号,各自的价格核算和确定主要交易条款,学会收集相关信息,并侧重对自身产品优劣势的分析和对竞争对手情况的分析。

在一般的货物贸易中,价格往往作为谈判的焦点。因此,价格的核算非常重要。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需要寻找相关产品的市场行情,一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专业网站,进行参照报价,也可以通过核算成本,加上目标销售利润进行核算报价。总之,在模拟谈判前的信息调查中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排查和消除错误信息,抓住准确的信息为已所用。

3、物质准备

谈判所需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谈判场所的选择和谈判人员的食宿安排问题。

(1)谈判场所的选择。在模拟谈判时,谈判场所的选择可结合本校的实际场所,让学生自由选择谈判地点,但是需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具体可供选择如下。

一是商务谈判模拟室(适用正规场合的谈判――采用长方形条桌):谈判桌横放时主人应坐背门一侧,客人则面向正门而坐,其中主谈人居中;谈判桌纵放时则以正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

二是学校对外开放的咖啡吧(适用比较轻松坏境的谈判――采用小圆桌):圆桌不太注重位次,因此主客双方可以随意而坐,多数情况下主谈人坐在一起,但是在中国,坐北朝南的为上位,一般会请客人上座。

三是学校的小型会议室(适用一般的商务洽谈):利用学校引企入校的有利条件,有时可以借用其小型会议室进行模拟谈判。主要遵守的原则是以中为尊、以右为尊、面门为上的原则进行安排。

(2)谈判人员的食宿安排问题。在模拟谈判中,教师一般会要求扮演主方的一方安排对方谈判人员的食宿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根据谈判人员的饮食习惯,安排合理的饮食,并在尊重和了解对方所需的情况下解决好住宿问题,在地点的选择上必须以交通方便、办事便利为前提。

4、策略准备

谈判策略是指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为了达到本方某种预期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和对策。谈判策略有时候会应急而生,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般都体现在谈判方案中。谈判策略选取的适用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谈判的进程和结局。因此,在商务谈判前做好谈判策略的准备很重要。根据近些年的实践,我们会要求学生根据谈判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关策略。如开局阶段时采取策略来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在磋商阶段根据不同的谈判对手采用不同策略和心理战术,在签约阶段要更为重视,因为在实际业务中不到最后一刻都会有变数,所以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不能放松警惕。此外,还要补充签约阶段的相关签字礼节。

四、组建由企业人员组成谈判对象

学院多年来的模拟谈判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有些谈判的技巧和策略根本没有办法应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谈判双方都是学生,在模拟谈判的时候会有些拘束感,感觉表演的成分更多,没有办法使自己置身于项目设置的真实环境中,而且因谈判对手对自身产生的压力也明显不足,这样很多谈判的策略没有办法实施并取得相应的效果。同时,无法把学生都安排到企业去实战演练。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可把企业专家引进来,一起来帮助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发现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准备工作做的更为细致周全了,对自身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核定报价的时候更为精准,很多谈判方案的制定都与实际操作有了较大的吻合。

五、结语

经过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模拟谈判法在商务谈判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高职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离高端谈判的教学还有较大的距离。其中有高职学生弱点难以克服的原因,也有师资力量的原因,使得学生的高端沟通能力的提高比较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瓶颈,使我们的课程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士的需求,还需我们不断地完善商务谈判课程的内容、技能训练的载体及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小慧:《商务谈判》教学中模拟谈判实践的探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