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沟通技巧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护患冲突;护患沟通;沟通技巧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084-02
Primary hospital pediatric clinic nurse-patient injection room to reduce conflict and evaluation
ZHONG Wanhong,HUANG Xiuting,WANGZhandi,CHEN Miaoj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ilong Town,Donggu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5233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communicating skill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to reduce the conflict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Methods:The nurses were trained with etiquett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ng skill for injection nurse in child outpatient department, and to apply the investigate lis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the effects were compare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for patient and family treated in child outpatient department.Results:After do training of communicating skill, there were obvious improvement in rel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nurs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vel, mastering of communication descriptions, familiar with communicating skill (P
[Key words] Conflict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Communicating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Training of communicating skill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集中,病种复杂,流量大,就诊人员有不同的需求,而患儿因其年龄等特殊原因,在沟通、语言能力等方面与成年人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1]。只有掌握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做好护患沟通,才能减少护患之间的磨擦和冲突。为此,本科2009年4~11月开展减少护患冲突的研究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科护士8 名,均为女性,年龄22~50岁。学历:中专6名,大专2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4名。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及言谈的方法。首先召开科会议,针对沟通的重点制定“护患沟通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沟通内容掌握程度、沟通技巧熟练程度等7项。要求调查者于培训前(2009年3月)和培训后(2009年11月)对患者进行调查。培训前(2009年3月)和培训后(2009年11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培训后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1.2.2培训方法与内容
1.2.2.1护士礼仪培训聘请礼仪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礼仪、着装讲座。
1.2.2.2 举办护患沟通技巧讲座通过讲座,让护士掌握护患沟通的概念、方法与技巧、注意事项、宣传教育技巧等。
1.2.2.3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掌握,特别是新毕业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或选1个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掌握得较好的护士做培训老师,每月培训1次。
1.2.2.4做好健康宣教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2]。通过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护士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得体,面带微笑,塑造出护士可亲可敬、乐观自信的美好形象,增加对婴幼儿的亲和力,从而减轻患儿紧张感和消除其陌生感,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减少护患的冲突、纠纷。通过培训,护士对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能熟练掌握,对患者的病情掌握得较好,并提供良好的护理工作,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医学问题,能详细地解答,使其能较好地了解病情,减少误会。同时,也增加其对护士的满意度;运用沟通技巧,可准确获得患者的信息,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帮助满足其需要。表1示,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提高,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宗青,陈正珊,李素坚.儿科门诊分诊护士沟通的技巧[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68.
[2]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2005,20(17):64-65.
[3]叶贞.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纠纷与差错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1(7):56-57.
[4]袁文丽.浅谈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的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7):168-169.
篇2
关键词: 年轻护士;护理健康教育;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5-01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具体操作者。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针对病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而实施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所以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而年轻护士更是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代,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更是不容迟缓的重要任务。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与其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其生命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因此,年轻护士必须转变观点,提高对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多数年轻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她们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为此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了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如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一帮一互助组等,并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由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老师给予具体指导。让80、90后的年轻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及技巧,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平。
3 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
3.1 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提高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由于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与健康有关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康复、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伦理学等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宣教对象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以及技术咨询等要能有较好的解答,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年轻护士要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补充吸取新理论、新方法,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掌握并合理运用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技巧,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1 护患关系技巧: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中,要求护士态度和蔼,诚实守信,热情微笑服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3.2.2 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是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它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语、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技巧[2]。在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时,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过程中不要使用医学术语,讲解要缓慢,讲解的内容不可过多,随时反馈确认知识是否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正确使用躯体语言,如表情、身体姿势等,注意说话声音及语调不能太过大声或小声嘀咕,以免造成沟通无效。
3.2.3 知识灌输技巧:知识灌输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掌握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教育对象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护理教育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常用的知识灌输技巧分为讲授、演示和阅读指导等,其中包括对文字教材、图画教材、板书教材、立体教材等常用教材的选择技巧,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以及电脑多媒体视听教具的应用技巧等。
3.2.4 行为训练技巧: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为了帮助教育对象建立起有益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护士必须掌握行为训练的技巧,以便教会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行为训练技巧通常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技巧、住院适应能力训练技巧以及康复能力训练技巧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指导其有效排痰及缩唇、腹式呼吸方法,并督促其有效训练每日4-5次,直至患者自觉遵行之。
4 做好效果评价,确保有效的健康教育
我科采取定期进行专业理论考试,操作方法示范,现场宣教考核,评价年轻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每周进行不定时护理查房1次,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年轻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年轻护士的服务理念得以更新,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健康教育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使她们真正懂得护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内涵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口腔医疗;口腔医师;全科医师;全科医疗
【中图分类号】R178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049-01
口腔全科医师主要从事全科口腔医疗工作,承担着基础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对于普通民众的口腔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口腔专科医师相比,口腔全科医师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而对于口腔全科医师的教育培养体系也不健全,因此临床上口腔全科医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由于口腔全科医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口腔全科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有一定的要求。在医疗工作中,通过对口腔全科医师的沟通技巧进行培养,提升其与患者的沟通效果,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是口腔全科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1口腔全科医师的概念
口腔全科医师起源于国外,是指经过专业系统化的口腔知识学习与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口腔医疗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与口腔专科医师不同,口腔全科医师是针对社区、家庭及个人提供全面的口腔医疗服务。其接诊对象不仅包括具有口腔医疗保健需求的人,还包括健康人群。在口腔全科医疗工作中,口腔全科医师是主要的支撑力量,对于提高广大需求人群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口腔医疗系统内,口腔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的最佳配置比例没有统一标准,部分国家设置为1:1,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则将口腔全科医师数量高于口腔专科医师。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口腔医疗保健服务需求[2]。
2口腔全科医师的诊疗特点分析
由于口腔疾病的特殊性,因此口腔全科医师的诊疗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口腔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形象,进而影响患者的社交心理,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口腔全科医师的诊疗难度。在诊疗过程中,口腔全科医师主要是通过诊疗器械配合自己的诊疗经验进行诊断,从模式上来看主要是一对一的医患诊治模式。这种模式患者可以随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因而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口腔医科的诊疗过程往往要进行多次的复诊,这就需要医师与患者提前就诊治进行沟通交流,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全科医师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与患者多次对义齿的设计进行沟通交流,以尽可能的达到患者的要求。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虽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但很多人对于口腔都是一知半解,这一方面造成了患者对于口腔疾病的错误,另一方也造成了口腔全科�t师诊治工作中的难度加大。很多患者都缺乏口腔保健医师,因此需要口腔全科医师耐心与其沟通交流,逐步赢得患者的信任。
3口腔全科医师沟通的原则与技巧分析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口腔全科医师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在口腔全科医疗诊治工作中,医患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而良好的沟通更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争取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更好的开展口腔医疗工作。要想获得良好的沟通,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与技巧。
3.1医患沟通的原则分析:
医患之间良好关系的维持,其前提是医生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诊断病情。在诊治工作中,医生要获得患者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等基本信息,结合患者的诊断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这是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沟通效果的首要原则。通过准确的诊断,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疼痛等困扰,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医患沟通也是正常人际交往沟通中的一部分,在沟通过程中,结合口腔全科医师的临床工作特点,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②能够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心声;③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患者的疾病提出诊治意见,给患者正确的康复与治疗建议。
3.2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培养:
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沟通原则外,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口腔全科医师应该掌握的。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首先,口腔全科医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给患者良好的印象。这也是口腔全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位患者都要有有礼貌,既可以给患者留下愉悦的印象,同时又可以让患者心情愉悦,产生安全感。更有利于后期的疾病治疗。其次,在诊疗过程中口腔全科医师要尊重患者,多聆听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隐私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在沟通过程中全科医师应该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真诚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多聆听患者,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以免患者听不懂,产生疏离感。沟通过程中要保持热情,并要有耐心,尤其是当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时,更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的谅解,并积极为患者进行治疗,达到患者满意。
篇4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沟通 健康体检 作用 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维权观念悄然发生改变,尤其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当前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已成为社会敏感话题。因此,如何在开展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由于体检中心每天面对这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体检人员,医务人员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满足工作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人体是一部复杂的巨系统,像机器一样,人的各个组织,器官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运转着,天长日久,其功能必将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更何况人体还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天气的冷热、衣食的温饱、住行的舒适与否、精神的高度紧张、刺激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都会使人体出现不可预料的损伤和疾病。
一、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作用
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如何提高护士和客户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成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和谐护客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提升,在沟通过程中,客户既希望得到心理安慰与支持,也希望了解更多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因此,实行沟通技巧,可有效缓解客户与护士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和降低投诉率,提高满意度。
二、沟通技巧分析
1.语言技巧
在护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语言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在语言交谈时,护士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1)尊重客户,尽量使用礼貌用语;
(2)沟通语言直白易懂,语速适当,减少过于专业化语言;
(3)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以此提高客户体检的信息,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4)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尊重客户隐私,尤其对于较为敏感的话题,需征求客户意见,实现有效沟通,应注意语言的含蓄型、委婉性,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5)考虑不同客户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现语言沟通。所谓差异性,主要包括客户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此需采取不同的语言内容与表达方式。
(6)运用语言艺术,如果客户将不满发泄给护士,需要护士提高心理素质,做到察言观色,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化解矛盾。
2.非语言技巧
(1)仪表着装。要求护士必须得体着装,不佩戴首饰、仪表端庄,不涂抹浓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提高满意度。
(2)面部表情。在护士和客户沟通过程中,要求表情自然,耐心倾听,同时配有微笑、点头等回应动作,以表示对客户的理解。
(3)姿态。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应与职业规范相符,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应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体谅客户,获得客户信任,树立职业形象。
(4)肢体动作。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接触客户是一种无声的帮助与安慰,如抚摸哭闹的幼儿、搀扶老人、轻拍咳嗽痰多的客户背部等,通过关心、呵护客户,可取的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三、健康体检护理的全过程沟通
1.体检前的沟通
由于健康体检中心的客户并不是医务人员,因此对体检工作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护士事先了解客户的年龄、工作、检查项目等,确定体检日期、体检量,并告知客户具体的体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耐心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只有争取客户的积极配合,才能确保体检事项的顺利完成。
2.体检中的沟通
护士对客户的关爱与呵护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服务行为,如倒上一杯水、披上一件外衣等,要求医护人员端庄举止、笑容温馨,统一着装、保持干净。在冬季听诊时,先用手捂热听诊器;如果遇到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客户,主动搀扶、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无声的交流,给客户传递了关心、理解的信息。如果客户产生疑问,应主动解释;客户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客户在体检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轻松地完成体检过程。
3.体检后的沟通
当完成体检之后,每一名客户都希望第一时间拿到体检结果。因此,体检结束之后,应将结果及时告知客户,如果需要复查则尽快安排时间;需要在门诊就医,帮助客户预约专家,提供方便;如果客户需要住院,则事先安排好床位,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另外,健康体检中心还应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提醒客户定期复查,随时观察身体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客户如同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讨论
1.转变观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设立体检科室及体检中心之前我们主要面对的是有疾病的人群,而在健康体检中心主要面对的是自诉是健康的人群,他们没有明显的疾病和不适,但是希望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主要职责不是传统的打针、发药、生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急危病人的抢救,而是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
2.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
体检中心面对的是健康人群,避免肃穆紧张的环境,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体检中心采用暖色地板,墙报要有幽默轻松的健康提示和箴言,让体检中心充满了暖意,也缓解了体检者的紧张情绪,使得体检者充分感觉舒适温馨。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效的健康促进的手段,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我们对1500人某单位体检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在体检者当中有98%的人群希望得到健康指导;2%的体检者认为自己经常注意卫生保健,熟悉卫生常识,除非是特定的情况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4.重视体检工作中的护理流程管理
体检科的护士工作量大,在重视护理质量的同时必须强调护理流程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体检科的护理管理程序化、科学化。对体检流程的合理化并不断改进,强调护士与体检者的协调、护士与医生的协调、护士与护士的协调,针对岗位设置配备人员、组织分工,职责分明。
由上可见,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提升客户对护士的信任感与满意度,减少纠纷或投诉,树立良好的健康体检中心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燕.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4).
[2]马建英.健康体检3起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8).
[3]方惠霞、黎瑞莲.开展人性化体检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5).
篇5
【摘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早日康复的基石,沟通技巧又是链接护患关系的纽带。这种纽带的建立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结果。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掌握和娴熟的运用各种形体和语言的沟通技巧,使患者处于一种信任、和谐、平等的护患无缝隙的互动平台中,愉快的接受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沟通技巧;护理方法研究
精神科的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所获得的精神上、心理上的疾患远大于肉体疾患的痛楚[1]。这种长期、慢性精神负面效应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会诱发患者自残、自杀、攻击他人等事件发生,给患者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稳定因素。这类患者入院后,护理的任务比医疗的任务更重、更艰巨。因其病史的获得、病情的变化、治疗及护理合作行等诸多方面都要依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来完成。所以,沟通技巧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护士的护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笔者认为精神科的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形体、形象的塑造,适度形体语言的表达。护理人员工作时,应注意仪表整洁、庄重、大方和简洁,忌讳仪表不整、举止轻浮,或者花枝招展、浓妆艳抹[2,3]。不修边幅会给患者一种不信任的印象,甚至反感,使之置篱笆墙之外。这样就给后续的语言沟通或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过度煽情服饰,会使患者情感高涨的患者更加兴奋,抑或能触发偏执型、妄想、狂躁型患者的病情突发。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服饰要具有一种理性、大方而不失有亲和力,使患者能愉快的接受。护理人员的运动行为应保持适度,举止动作不可过快,频率不可过高,在病房间奔跑、跳跃或做与护理无关的高频动作、轻浮举止等均可能造成患者误解。但也不能无精打采、缺乏热情。这样也同样能助长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结,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
2 加强与患者心灵互动感应,发挥肢体语言的魅力。人类是有思想、有思维,并具有较为敏感心灵感应维系的一组高级动物群体。无论是健康人群间、患者间,还是医患、医护间都存在着不间断的心灵交流,这不过这种流淌的源脉是否流畅的问题。当患者刚进入医院这一陌生的环境中,都存在不习惯、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除外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外,还应加强与患者心灵互动感应,发挥肢体语言的魅力[3]。如患者病情好转进步时、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时、抑郁患者治疗后能跨越“围城”一吐心苦水时,我们护理人员可为他们鼓掌、竖起大拇指、做“OK”的动作,并投去赞美的眼神,让患者心灵与我们互动、与我们一起分享医治成功的喜悦,让患者感觉到我们护理人员是他们的贴心可以依靠的人。
3 掌握患者病情,巧妙运用语言工具。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感情沟通的桥梁,护理工作中应用语言交流最普遍和最有效。对于精神科的患者,其语言交流,往往又不同于普通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应该用于患者病情相适应的语言沟通,否则就难以开启患者心灵的窗口,实施心理护理,达到治疗的目的[4]。
3.1 启发性语言:对一些思路不清,语言重复、跳跃的患者,护理人员与之交流时可在患者讲话间隙巧妙提示,并转入正题,来完成预定交谈目的。
3.2 鼓励性语言:对于抑郁寡欢、内心紧闭的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创造轻松的交谈气氛,启发患者吐露内心情感。对消极悲观者,应加以正确引导,多举成功的实例,为患者建立可追寻的奋斗目标。
3.3安慰性语言:癔症和疑病患者以表现焦虑、恐惧,担心自己患严重疾病,难以医治。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避免使用怀疑性语言和刺激性语言,可多运用安慰性语言使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4暗示性语言:积极的暗示语言可以使患者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良好的刺激,让患者能自觉的沿着暗示的意思努力去做某一件事情。如有些药物依从性差的患者,我们可以这样对患者说:“某某患者当初进入医院时的病情比你厉害,他就是能按时吃您这种药物后很快就痊愈出院了。”这样的暗示,患者听了很舒坦,认为我目前的状况比护士说的某某好多了,我现在只需如他一样按时吃药就能很快痊愈[5]。反之,如消极暗示性语言,同样也能给患者带来负面效果,甚至加重病情的发展。如对于抑郁症患者,给予其家属交代病情时,应禁止在患者的面前以个案自溢或跳楼等残忍结束生命的实例来暗示病情的严重性。因这样的信息一旦流露给患者,患者也可能在极度抑郁时实施模仿[6]。
4 注意沟通环境,提高沟通效果。有些精神病患者对自身所处的环境非常敏感,周围的风吹草动均能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所以,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一定注意环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患者置身于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与患者沟通。如在陪患者晨练、散步时、患者病情取得好转喜悦时,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及负责治病医生的姓名,然后询问患者目前感觉如何,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我又能为您做些什么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患者交流沟通,患者感觉很温馨,对护理人员有一种心理寄托或期盼。
总之,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一定注意察颜观色,正确掌握和运用沟通技巧,选择合适的沟通场所。走进患者的心里,洞察和了解患者的需求、思想动态,进而采取针对性沟通方式、护理计划,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努力达到“医患者之心,疗患者之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闽如,周小妹。精神科病房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43。
[2] 雷慧。精神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3。
[3] 陈胜美,何雪珍,陈美兰,等。精神科护理概念[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3。
[4] 陈萍。精神科护士与病患的语言沟通技巧[J],当代医学,2009,15(25):124.
[5] 肖云。浅谈精神科护士的语言技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0。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沟通;重要性;艺术系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不单是正确的传递命令,更重要的是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达到心灵相通的效果,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问题。护理是手术室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手术质量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在生活水平得到迅提高的当今社会,患者对医疗技术及护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患者选择医院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护理只是简单的履行医嘱,通过一问一答来收集患者信息,但是在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的时代里,此种护理形式已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护理理念成为护理领域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护士要不断提高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沟通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手术室手术室护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艺术性。
1护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1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医患关系的前提
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回访时,要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和蔼可亲、从容沉着的举止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好评;指示性动作可表现和加强说话的内容;对患者恰当的触摸、对患儿的抚摸、搂抱都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
1.2合适的语言交流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手术患者由于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上存在着差别,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会产生概念上的误解后不被理解,手术患者一般都要求在与其交流时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否则会给他们带来困扰,产生误解或不满,应多用礼貌性语言,尊重患者的同时也得到患者的尊重,使患者在心理上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如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甚至会对有些讲话断章取义。要尊重患者,选择合适的称呼,选择恰当的称呼是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注,得以消除紧张心理,消除患者的疑惑和顾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1.2医患沟通交流艺术是预防医患纠纷的重要举措
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医患沟通交流艺术,医院要客观、详细地告知患者病情,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明白自己做何种检查及其目的意义;明白有权选择医生;明白诊断或治疗方法实行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知道自己应注意的有关事项;知道看病时应遵守医事法律、医院诊疗秩序和规章制度;理解看病时应尊重医生的诊治权;知道自己进行特殊检查和手术前应当阅签知情同意书的程序;明白发生医疗纠纷后应依法解决的相关程序等。相反,若患者提出与其疾病有关的咨询或者疑问时,医院应给予合理、适当的解释,这才是预防医患纠纷的根本举措。
2护患、医患沟通的艺术性
2.1术前沟通
2.1.1术前语言沟通。由于缺乏对手术及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不少患者在面对手术时都多少伴有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弊病,总是会不停的询问手术危险度、手术效果、手术后遗症等,并且会出现不止一次的询问,面对频繁的询问,多少护士会有不耐烦的情绪,甚者只给一句“那些不都告诉过你吗”。其实病人对同一问题的多次询问正是他们心理问题依旧存在的表现,只是想通过多次的确认来给自己打气,护上在未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必会出现情绪化,而患者也容易埘护士不满,护患纠纷容易产生。因此,护士在面对患者多次询问时,必须耐心细致的解释,语言要温和,不要表现出不耐烦,避免患者心理受挫。平时多问候患者,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多赞美他们的改善之处,如“今天气色不错”、“今大你精神多了”、“看来你比疾病更坚强”等语句进行鼓励。
2.2.2术前非语言沟通。心理学有研究表示。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来的。因此护上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非语言沟通,比如查房中用手摸下患者的头,了解患者体温情况;对于老年患者也可以通过握手对其鼓励,拉近彼此的距离;晚上查房时给患者掖下被子,关窗帘等,都能够给患者带来温暖的感觉。
2.2术中沟通
2.2.1术中语言沟通。在术前沟通的基础上,护士与患者已建立了良好关系,当患者进入手术室看到熟悉的面孔时,定能够轻松许多,同时护上对患者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护理更能“一针见血”。护士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可适当与患者交流,交谈选择轻松的、与疾病无关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手术进行中,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在轻松的交谈中度过手术。
2.2.2术中非语言沟通。手术室的环境对患者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护士要营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比如手术台保持整洁,放一束鲜花在患者町见处,温度维持在22℃一24℃,让患者在视觉和感觉中快速适虚手术室环境。对于局部麻醉的患者,事先了解患者喜欢,放适合患者的轻柔音乐,放松他们的神经。在患者焦虑时,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拔针、拔管时,动作要轻柔。
总之,医患、护患沟通技巧是护患沟通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因素。要成功的做好沟通。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学习加强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注意自身素质修养,丰富实践经验,增进护患沟通技巧。总之,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尽量满足患者与家属的需求,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环境,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其恐惧心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术中配合及手术结果。
参考文献:
[1]翟丽芳.护患沟通刍议[J].当代医学,2009,15(18):137-138.
[2]彭涵.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136-137.
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 沟通
现就护士在健康教育的沟通问题总结探讨如下。
1 日常沟通
1.1 了解患者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进行健康评佑。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爱好患者注意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有的放矢,提高沟通效果。
1.2 尊重患者 在日常护理中,应该将患者看成一个具有完整生理、精神、社会需要的综合体。让患者感受到尊重,拉近情感与空间距离,有利于深层次的沟通与理解。
1.3 掌握谈话技巧 (1)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一次谈话围绕一个主题,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和要求等。(2)语速适当,自觉停顿,给对象思考、提问的机会。语言交流时应采用商量的口吻,适中的音调,自然大方的表情,使患者感到悦耳、亲切、体贴,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1]。
1.4 应用倾听技巧 谈话过程中,除询问外还有部分是要倾听,对于患者诉说不要打断提问。同时注意目光、表情的应用,让表情在交流过程中传递关心与温暖。
1.5 把握反馈技巧 在一般情况下,护患沟通传递当时特定环境下的需要及信息。(1)肯定性反馈。对患者的正确言行,应表示赞同和支持。(2)否定性反馈。应先肯定患者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使对方保持心理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评与建议。(3)模糊性反馈。当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问题时,可做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如“是吗?”“哦”等。
1.6 保护患者的隐私 在交谈过程中,有可能会触及患者的隐私,医护人员应当加以保护,不可当作谈资来渲染传播。
2 治疗性沟通
2.1 治疗性沟通的概念与特征 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沟通。其特征有(1)以患者为中心;(2)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的过程中,护士应掌握到一定的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把握治疗性沟通的“3W2H”原则 (1)“3W”为:Who(谁是你沟通的对象?)、What(沟通实现什么变化?)、When(沟通实现的期限?);(2)“2H”为:How much(沟通变化的程度)?How to measure(沟通测量的方法)?
2.3 掌握治疗性沟通技巧 (1)评估个体差异,恰当运用沟通。明确沟通目的,达到有效沟通,同时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避免或降低影响沟通的负面因素。(2)说服他人的三个步骤。首先,要让对方了解你所说的话;其次要对自己的主张必须充满信心和热忱;最后,必须明示自己所主张的事能使对方获利。(3)具体行为,针对目标进行反馈,把握反馈时机,确保反馈信息的准确性。
3 与特殊患者沟通
3.1 与愤怒的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提供必要的安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3.2 与抑郁、悲哀患者进行沟通时,要陪伴在患者的身边,鼓励患者倾诉悲哀。
3.3 与病情严重的患者沟通时,话语要简短,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4 与感受知觉障碍的患者沟通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或障碍,应加强与此类患者的沟通技巧,如对听力障碍者,可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对视力障碍者,可用触摸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篇8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患沟通的意识,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以达到护患有效沟通常的目的。仅就现阶段患者与护士对护患沟通的认知状况,报告如下。
1 护患沟通的概念及意义
在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主要目的在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为患者的健康服务,满足患者的要求;而广义的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及其亲友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同是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常的方式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康复。
2 患者对护患沟通的主观感觉
2.1 患者对沟通内容的感受护患沟通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直接或问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沟通。不同的患者希望了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住院期间,部分患者希望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和例行工作,另外有患者想了解检验结果及与下术有关的内容,还有患者希望得到出院后的生活指导[2]。而且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和需求程度也越高。
2.2 患者对沟通方式的感受不少患者表示信赖那些运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交流的护士。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尽量避免使用生硬的专业术语,而且要根据护理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的不同等因素,因人而异的进行语言沟通。还有患者提出有幽默感的护士更容易让人接近,他们十分欣赏护患沟通时的幽默,因为当他们被别人逗笑和逗别人笑时,自尊得到了强化[3]。与语言沟通常相比较,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60%~70%是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非语言沟通[4]是一种使用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身体语言、空间距离、副语言和环境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可以认为凡是不使用词语的信息交流均称为非语言沟通。
2.3 患者对沟通过程的满意度
2.3.1患者对沟通过程的满意方面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参与者都赞扬了护士的友好、健谈利幽默让他们感到轻松,并且能打发时间,忘却烦恼。也有患者认为护士的关心、细心利耐心,使他们感到温暖。
3.2患者对沟通过程的不满意方面部分患者认为护士更关心的而是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与他们谈心。也有患者抱怨部分护士让人觉得没有时间停下来说话。这表明护患沟通不够,同时也提示临床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护士工作强度大,缺乏护患沟通时间。
3 护士对护患沟通的认识和应用
3.1沟通意识微观社会学研究表明,护理职业环境中存在一种“不成文”的组织文化现象,护士用于疾病护理的时间占每日工作时间的69.3%,而用于护患沟通的时间仅占7.8%,表明护理工作仍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繁忙的工作任务使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被看成是浪费时间的懒惰行为。此外,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护士不愿也不敢与患者过多的交流,以免引起医疗纠纷。综上这些因素,使得护士不得不放弃很多上倾听患者的心声的机会,从而减少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也使得患者认为护士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护理专业工作,而忽视了他们的需求。
3.2沟通能力有调查分析指出,大多数护士认为自己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与患者沟通时能注意目光的接触。这表明我国对护士沟通能力的培训初见成效。当然,也有的报道指出,30.0%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与住院患者进行沟通,33.39%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景才采用不用的沟通技巧,83.3%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有的护士沟通能力欠佳,采用不合适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如不注意患者年龄、学历等差异。或者不解释护理操作的目的,使用语言过于死板牛硬,不懂得婉转表达等。这样会伤害患者感情,降低护理效果。
4 小 结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清楚护患双方不同的价值观、期望、角色认识程度、需求等都可影响护患间的顺利沟通。而我国关于护患沟通的研究丰要集中和护士的沟通技巧、阻碍沟通的因素、促进沟通的策略等方面,从患者角度来探讨护患沟通的研究在国内开展较少。因此,有必要在护患沟通中进行换位思考。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SWEENEY J,BROOKS A M,LEAHY A.Development of the lrish national perception of quality of care survey[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3,15(2):163-168.
[2] McCABE C.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an exploration of patients’experiences[J].J Clin Nurs,2004,13(1):41-49.
篇9
2少儿馆员阅读指导知识储备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根据美国于1997年提出,1999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中对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的专业资格提出的几项条件〔5〕,笔者总结出少儿馆员在阅读指导方面应具备的四个方面的知识,包括“有关用户群的知识”、“沟通技巧”、“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作为开展调查的主要工具。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对100余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览部及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馆员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2.1样本分析被调查的106名少儿馆员来自全国的19个省或直辖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有42位是本科学历,39位是硕士学历,拥有这两类学历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6.4%。从学历层次及分布来看,比较符合少儿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的人才需求。从学历的专业分布来看,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历的馆员有58位,占被调查人数的54.7%,他们在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服务、馆藏发展以及儿童教育与儿童心理学方面具有其中某一领域较为专业的知识,更有在少儿阅读指导方面取得较好服务效果的潜力。
2.2有关用户群的知识用户群的相关知识主要指的是了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了解并界定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为他们创造愉快而便利的阅读环境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被调查者中有38.7%的人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在2~3岁,34.9%的人认为是4~5岁。而认为0~1岁为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者仅占14.2%,也有12.3%的人认为少儿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是6~8岁。而在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0~3岁的孩子中,82.18%每天都有阅读需求;4~6岁的孩子中,78.35%每天有阅读需求;7~10岁的孩子中,69.82%每天有阅读需求。通过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年龄越小,“我要读”的阅读愿望愈强烈。〔6〕在国外,科学家们经过科学论证,一致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为0~12个月的婴儿期。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他们为0~12个月的婴儿专门设计了婴儿包,是印有“阅读起跑线”计划的标志的帆布挎包。这个挎包通常由健康访视员在婴儿出生后的第8个月进行规定检查时带给幼儿的父母。〔7〕德国的教育家也认为,阅读应该从出生开始。从孩子出生,在德国就有诸如塑料书、布之类的书籍,可以带进浴缸,也可以在床上翻阅着柔软的质料来翻看图画。〔8〕在美国,儿童阅读更是受到了政府的极度重视。刚出生的婴儿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硬板书(board-books),在摇篮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9〕但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认为儿童开始阅读应在2~5岁之间,比较起英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从0岁开始阅读,在认识上呈现相对的滞后性,这种认知不利于馆员们在实践中对少儿的阅读指导发挥正确和积极的作用。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为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有87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82.1%;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是手工类和认知类的有16人,占样本总数的15.1%。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7.3%,与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最受少儿欢迎的读物类型”调查结果相比较是非常吻合的。说明对于少儿的阅读喜好,少儿图书馆员的认知是符合现状的。与此同时,倾向于为少儿推荐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读物的有62人,占58.5%;推荐手工类、认知类读物的有14人,占13.2%;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读物的有23人,占21.7%;推荐艺术类、传统文化类的有7人,占6.6%。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少儿馆员倾向于为少儿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类型。但同时,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艺术类、传统文化类则上升到30人,占样本总数的28.3%,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少儿馆员对于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以及艺术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在新型的阅读方式(如数字电视、网络阅读、电子书等)对少儿的影响方面,106位被调查对象中,有7人认为这些对少儿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还是爱看传统的纸质图书;有32人认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儿童们也喜欢利用网络进行阅读;有65人认为有很大影响,他们爱看电视胜过看书,有的甚至只看电视而不看书;还有2人表示不了解。调查结果与2011年度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动画片以35.45%的比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形式之首,传统书籍以18.79位居第二,电脑位居第三”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少儿阅读指导过程中给予其指导,96位被调查者认为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87位被调查者曾有意识地去了解婴幼儿及少儿的心智和身体发展情形,以期更好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及心智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阅读指导服务,有19人否认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75人表示会在少儿利用网络阅读时及时对少儿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但有31人没有开展过网络道德教育。这表明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比较清楚地知道少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障碍,认为需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指导。
2.3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少年儿童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界定与传达儿童需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拥有主动聆听的技巧等等。本次问卷调查中,在“认真聆听或了解少儿阅读需求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图书馆领导或其他工作人员反映”这一问题上,67位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这样做的,还有39位表示从未有过这样的行为。在少儿阅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协助,回答少儿提出的相关阅读问题,并为不知道如何挑选读物的少儿进行“如何挑选书籍”的指导方面,有82位会给予孩子们帮助。这两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少儿馆员对于少儿阅读有主动服务和沟通的意识,但在与少儿进行沟通并获知少儿阅读需求方面,少儿图书馆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这种主动沟通的意识。另外,有83人表示他们致力于培养少儿从小具备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和态度,为少儿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和“会看书”进行阅读宣传和指导工作,23人则表示没有。这表明大部分馆员比较明确自己在少儿阅读指导中的角色和定位,并正在为之努力。少儿图书馆员的沟通技巧还表现在应尽量避免与少年儿童、家长及同事等发生任何性质的矛盾,以及如果出现矛盾,如何有效而和平地化解矛盾上。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在阅读指导或其它阅读服务中是否与少儿、家长、工作同仁或社区民众之间发生过矛盾时,106份答卷中有105份该有效答题,有27人表示曾发生过矛盾,78人表示未发生过矛盾。调查结果表明,少儿馆员的沟通技巧在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2.4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阅读活动,是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感的一项重要活动形式。少儿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也常通过组织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亲子阅读、征文等活动来推广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优秀的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往往能使活动本身更充满吸引人的元素。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主要指的是依各年龄层儿童发展兴趣来设计和推广阅读活动、提供符合社区需求及图书馆目标的阅读推广活动等。本问卷主要针对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宣传阅读重要性及方法的活动、阅读推广及阅读经验交流活动、网络阅读基本技能及网络阅读习惯培养等活动的知识和能力而设计。在106位被调查对象中,56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符合社区需要及图书馆发展目标的趣味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53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为少年儿童讲授阅读方法的活动。68位被调查者通过策划和组织活动,让少儿掌握网络阅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辨别、查找、使用、整理等,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少儿图书馆员通过策划与组织各类阅读活动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但也有不少少儿图书馆员从未参与过组织与策划阅读活动。因此,少儿图书馆员的组织与策划活动知识和能力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5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从“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角度来看,主要考察少儿图书馆员是否具备对阅读发展趋势、新技术使用、儿童发展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是否能对用户及其阅读要求保持客观的态度,以及是否了解保护用户隐私,个人专业发展生涯中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的重要性等。在106位被调查者中,仅42人表示自己浏览过一些较权威的儿童阅读网站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少儿阅读书目,并结合本馆少儿读者的实际需要推荐给他们。表明只有小部分少儿图书馆员会跟随社会的发展为少年儿童提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书目,而大部分的馆员做得还远远不够,甚至不具备这种意识。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总体情况较为乐观。91人表示会为与其沟通过的少儿或家长隐私保密,5人表示不会,8人表示也许会保密,2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为其保密。阅读指导方面的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个人专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106位被调查者中,只有21人表示曾接受过有关儿童心理学、少儿早期阅读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或培训,而大多数被调查者(86人)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过此类培训或继续教育。这说明我国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还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达成规模效应,不利于少儿图书馆员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更不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少年儿童阅读作有效的指导。对于“阅读指导知识中,哪几类知识最为重要”这个问题,有76人认为阅读指导方面的“如何教与学”的知识最为重要,48人认为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最重要,89人认为掌握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最重要,86人认为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最重要,29人认为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最重要。我们得出结论,大部分少儿馆员认为对于阅读指导,各类知识的重要性从重到轻依次排序如下:儿童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如何教与学)的知识———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于被调查者最缺乏哪些类型的知识,40人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48人认为最缺乏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76人最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43人最缺乏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18人认为自己最缺乏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其中,儿童心理学知识是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其次是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以及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有关少儿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正规的大学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在职培训等。本次调查中,27人表示愿意通过正规的继续教育(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等)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44人选择在职的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方式,20人想通过短期培训班的方式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有14人愿意通过其它方式,如与其他馆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还有1位被调查者未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说明在职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是最受大家青睐的培训方式,正规的继续教育与专业短期培训班也较受大家欢迎。
篇10
1 护患沟通的概念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
2 健康宣教内容的构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存质量的追求,妇产科门诊手术已从过去的传统有痛方法向微创无痛的方面发展,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健康宣教内容也逐渐扩大,其范围已经涉及到:受术时机的选择,无痛手术、有痛手术的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术中配合,复诊的意义及时间,计划生育知识和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
3 健康宣教在护患沟通中的具体应用
3.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寓宣教于沟通之中 患者患病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其就医经历是一种连续的过程,手术方法的实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女性患者的特点是易紧张、恐惧、焦虑、害羞等,这就要求护士要有美的外在形象 仪容服饰、精神状态等,这些都会给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对护患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此护士应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者,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沟通的重要保证,语言交流有四大要素,即:清楚,直言,诚实和适度,语速要适中,过快会使患者感到没有诚意,过慢会让人反感 。例如:在静脉麻醉下实施手术者,需要禁食水,护士要用真诚、清晰、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其目的,意义和进食饮水后立即施行麻醉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普通有痛手术者进入手术室后,因紧张、恐惧、加之缺少相关知识,表现为不知所措,严重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护士首先要用温和、体贴的言语。对其进行指导,保持与患者的语言交流,询问发病诊治经过,介绍经治医生的技术特点,讲解与疾病有关的保健知识,手术后注意事项和复诊的必要性等等。通过交流,取得了患者的信任,进行了宣教,同时也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的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
3.2 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 护士要有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的服务意识,在言行上要体现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与爱护,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而展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许多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患妇科病后担心被人误解而非常紧张,她们多因害羞、害怕疼痛、怕出血,担心出现并发症等,尤其是未婚先孕的年轻女性,不能很好的配合诊疗工作,对这些患者应给予精神鼓励,避免在言行方面给她们造成心理伤害,做好保护隐私工作,用温暖体贴的语言使其情绪稳定,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宫外孕破裂的患者表现为发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危急,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受疼痛的折磨和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告之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在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救治的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性质、程度、治疗和预后的有关情况,促使其配合抢救,保证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
应以平等、保密的态度对待性病患者,不讥讽、嘲笑、挖苦患者,向其介绍病情的可治性和预防的重要性,特别强调疾病的传播途径及感染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痛苦,说明禁止不正常的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性,使其自觉的克服不良行为,防治性病的进一步传播。
3.3 尊重患者 注意非语言沟通[3] 尊重患者表现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真倾听患者的询问及诉说,并且要通过患者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真正理解和体会患者所表达的内容,体会患者的真实感受。并通过眼神、手势、适当的肢体语言等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如:在手术中,用温暖的目光注视患者,给患者以鼓励。在患者痛苦难忍时,嘱咐患者紧握护士的手,为其示范作缓慢深呼吸,或用手轻轻的抚摸其额头;静脉给药,导致血管疼痛时,减慢注药速度,并用手轻轻的按摩血管走行的皮肤,患者会很安静的在药物作用下进入睡眠状态;当患者要清醒时,轻拍其肩膀告诉她手术结束了。
4 护患沟通不足及后果
有文献报道:我国护士无论是绝对或相对数量均严重不足 。由于护士数量不足,工作量超负荷,工作单调重复性强,又要求有较高的责任心,致使护士的身心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也常把自身的压抑情绪传递给患者,有时在工作中缺少热情,表情冷漠,语言交流不够得体,对患者提问不能给予解答,健康指导不全面等[4,5]。如术中需要B超引导的患者应该憋尿,由于沟通不足,患者手术前却排空了膀胱;静脉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的目的解释交待不详细,个别患者隐瞒实情,当术前再次核对时,患者才说出实情,即影响工作,又存在安全隐患;经济困难的患者目睹他人享受无痛手术,本身易产生自卑、委屈、忧郁的心理,加上手术时的痛苦,如护患沟通的语言运用不当,更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阴道流血的患者将血液滴在地面、床面或将脏物品放错位置,护士若有嗔怪的言行或语气,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外赘生物患者,特别是施行有痛手术时,医护人员与其交流使用的语言不当,易造成患者的误解,既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又影响护士在患者心中的形象。根据目前护患沟通的现状,认为促进培养护患沟通技巧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清海.整形美容门诊护士与就诊者沟通的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0 181
[2] 黄萱,萌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学杂志,2005,20(9):64 65.
[3] 肖根秀.门诊注射室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81 382.
- 上一篇:肺结节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 下一篇: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