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

篇1

【关键词】 背板总线 继电保护装置 过程总线功能设计

1 基于背板总线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的内涵

本文以IEC61850模型为讨论和研究对象,探讨关于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的问题。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所谓的IEC61850实际上是一种将智能型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划分成站点监控层、间隔层和过程控制层的设备,涉及到的继电保护装置实际上处于间隔层设备范畴。相对于常规的变电站来讲,智能化变电站的过程层主要是通过采用智能型电子设备实现开关量或者模拟量的采集和控制以及以命令形式发送的一系列功能的系统配置,并且期间以数字信号的方式流经过程总线和继电保护装置等间隔层实现设备通信的目的。过程总线的应用实际上是作为简化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结构的以新的功能和性能确保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的设备技术措施。其中包含了当前先进的高速以太网通信技术、采样值的接受和同步处理技术和GOOSE报文收发技术等多项应用型技术。

2 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的现状

当前结合以太网的过程总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结合快速的以太网技术和采样值技术以及GOOSE报文技术在过程总线设计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现实中对于网络化和点对点传输的两种过程总线的应用形式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升级到可以实现数据通信的传输和处理能力的总线数据功能。通常情况下,采用独立的模件可以实现总线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工作,也可以实现继电保护的逻辑运算功能。但是,简单的通过增加通讯模件的措施依然只能实现有限扩展总线的通讯能力,同时,装置的数据流和配置情况复杂、繁琐,无法满足只能变电站多向性通信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以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总线功能,实现简化过程总线数据流和配置的情况,大幅度扩展继电保护装置的通讯和计算能力,提升变电站过程总线应用的灵活性。

3 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的设计

3.1 过程总线装置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变电站的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同一次类型设备的直接电气化连接是采用独立的一次型设备的IED进行替代的,包括其中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模块。我们以110kv的智能化变电站的过程总线装置的设计为具体实例,装置同过程层的IED的连接的典型配置类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装置包含高压侧、中压侧、低压侧以及其他组成部分一共有5个单元合并接入,包含11个智能化终端设计,都以过程总线方式接入。图中的左侧方框表示为SV接入,右侧代表GOOSE接入方式。

3.2 功能总体性设计分析

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过程总线的功能设计通常包含保护模件部分、测控模件部分和监控模件以及其他若干通信模件部分组成,过程总线的数据都是通过通信模件接入传输的,然后,再通过背板总线设计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处理。背板总线的设计中相关的连接模件在背板的地址线上都是唯一标识的。保护模件和测控模件以及监控模件这类应用性模件的功能都可以分为以太网接口和应用功能以及总线驱动3部分内容。应用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控制器实现的,不同的应用模件有着各自不同的应用功能;以太网接口和总线驱动的功能通常是由可编制的芯片加以实现,期间还需要配合以太网的硬件接口才能完成的实现以太网的收发数据功能。

3.3 基于背板总线的功能设计

3.3.1 独立模件功能和通信接口功能的设计

独立模件功能设计的接口设置如图2所示,其中虚线表示的部分只包含在应用模件中,是通过主控制器来实现应用功能的;其他部分的应用模件是共有模件,通过FPGA芯片来实现的;独立模件提供的外向型接口包含背板总线端口和以太网接口。

从图3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其数据类型是针对背板总线实行分类、分别处理的。其中的报文配置作为功能配置;转发报文操作以以太网口为媒介,缓存报文的机制通过本地总线传输到主控制器进行处理,两种形式都可以是SV报文或者GOOSE报文。以太网口端接收到的报文可以分为转发报文和SV报文两种类型,转为报文以透明转发形式传输至背板总线,而SV则是经过同步和插值以及调整采样率的方法进行重组帧后在发送到背板总线的。其中的主控制器是具备双向传输数据能力配置的,接收到得数据查询信息在缓冲区获得;发送的数据通常先由本地总线顺序性写入缓存区后,再经总线驱动进行发送操作。

3.3.2 基于背板总线的通信协议设置

基于背板总线的通信协议设计的层次关系可以分为应用数据层、传输控制层和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4个部分。其中物理层包括时钟线和控制线以及一些可以配置的其他类型数据线;链路层是通信协议的核心部分。数据链路层主要作为独立模件之间数据在地址上单向传播、分组传播和广播式的传递媒介。数据链路层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数据帧,数据帧又由7个片段组成,其中的仲裁段主要起到标注报文的优先级和源地址的作用,通过令牌段确保总线控制的准确性;在数据传输方式上同空闲段和帧起始段都采取异步传输的形式;控制段负责标注目标地址;静态段和动态段是数据的两种表现形式,静态通常作为固定时隙应用,动态段则作为按需分配使用的时隙;校验段负责整个数据传输准确性的验证工作。

3.4 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及过程总线通信设计

3.4.1 通信传输报文层设计

应用型数据报文常规上分为三类,包括初始化报文、强实时性报文和弱实时性报文。其中初始化报文通常作为确认数据传输功能,负责程序下载、配置传输文件等工作;强实时性报文则不需要经过数据的确认传输步骤,常见的有SV报文和GOOSE报文两种类型;弱实时性报文也需要数据传输的确认流程,有总线报文和通信监控报文两种形式。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两个字段都是模件地址;帧标志/报文编号的字段作用于报文传输;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确认操作的,要将报文获取的应用数据类型进行高位取反操作,经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倒叙后,将原样发回到终端进行确认。

3.4.2 采样率处理和同步设计

采样率在基于背板总线的数据传输报文设计中有两种类型,包括直接透明类传输方式和需要经过同步、插值和调整采样率的内部采样率报文格式的传输方式。后者的数据传输是在通信模件设计中实现的,数据的同步、插值和调整以及动作完成后的再次合并操作都是通过合并同步模块实现的,同步的形式包括点对点时间性同步和组网式的计数器同步两种模式。背板总线中的刚刚应用模件对于数据采样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模块完成插值和采样率调整以及同步的处理。

3.5 背板总线透明数据传输设计

支持背板总线透明数据传输的报文形式有两种,即GOOSE报文和SV报文。独立模件通常可以向外同时提供多个以太网接口。所有的以太网数据的收发都通过共享内存区进行配置和转发,同时,由于以太网口的虚拟性设计,可以实现所有端口的数据等同处理功能。由以太网口接收到得报文信息可以经背板总线转发到其他模件,也可以发送到报文缓冲区利用主控制器进行查询解码操作;另外,由其他模件接收的数据也可以经背板总线发送到报文缓存区利用主控制器进行查询解码。

3.6 过程总线配置和下载设计分析

过程总线的配置设计包括程序信息和功能信息两部分,其中所有的配置情况都通过使用监控模件加以实现。程序配置分为主控制器部分和FPGA部分;功能信息配置是建立在IEC61850基础的模型导出;资源信息通常指的是面向装置的所有软硬件的资源;系统配置工具盒IED配置工具以及调试工具都属于智能化变电站IED系统开发的工具类软件;ICD、SSD、SCD和CID这4个文件是来源于IEC61850模型的标准文件。临时功能配置文件负责配置将文件下载到相应的监控模件,配置文件的生成通常由调试工具加设配合信息实现。结合过程总线的配置流程情况其配置的基本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电后,加载相应程序并启动运行,通过背板总线的查询功能模件对系统模件的程序更新进行检测,如果有更新内容,则采取下载更新操作。

(2)对功能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并通过总线下传相应的配置信息内容,待总线中相应的模件配置工作完成后,将信息回传到监控模件,由监控模件运行报文。

(3)运行过程中如果系统中某个模件发生故障,则与该模件有关联的所有程序和配置信息都要重新加载。

3.7 基于背板总线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的验证试验

基于背板总线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应用在智能化变电站的工程中需要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验证,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背板总线有5个节点模件的数据交互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其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

对图3中的信息分析可知,通信模件1和通信模件2是建立在点对点模式的基础上的,分别采用接入过程总线的报文形式为SV和GOOSE报文,其中SV占用5个以太网口,而GOOSE则占用11个网口。SV中配置有电压和电流的输入保护模件,采样周期设计为24点;电压和对输入电流的测控模件的采样周期设计为80个点。GOOSE的传输方式以透明转发为主,其中在跳闸方面的设计均采用输入保护模件和测控模件,其他的相关部分仅采用保护模件配置。应用程序和信息配置在监控模件的初始化条件下就可以执行下传操作,较好的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4 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的条件

4.1 总线设计中电压或者电流互感器的运用

常规形式的电磁式互感器由于其自身的饱和、铁磁谐振和绝缘设计的复杂、繁琐的缺陷,在总线功能设计中已经难以适应。近几年来电子式互感器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相应问世。电子式互感器从电源应用的类型上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有源型和无源型两种。无源型的电子互感器主要基于法拉第磁光变换原理和普拉克效应电光变换原理设计而成;而有源型的电子式互感器则是需要有外接电源才能正常工作运行。通常情况下电子式互感器和总线中的保护模件以及测控模件等设备的采购都源于不同的生产厂家,设备之间的接口通用性以及数字化配备标准化要求也不够统一,因此,在实际的总线设计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这类问题。

4.2 高压断路器的运用

高压断路器的发展和应用主要是基于微机和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新型传感器技术建立起来的断路器二次应用技术,并采用此项技术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智能型断路器。其工作的特点主要采用微控制和电力电子执行单元,根据电压的波形情况控制电闸的开合角度,以便实现精准控制系统电闸开关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断路器技术是同传感器技术结合应用的,运用微机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独立采集,可以实现对于设备早期缺陷、故障信息的诊断和预报;而传感器技术则可以对总线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行全程记录、分析和评估,为设备的常规维护和检修提供指导。两种技术的互相融合应用过程中对于设备的故障分析和判定的准确性时效性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4.3 开关设备的运用

背板总线的设计同传统的封闭式电气设计相比较而言,采用紧凑形式的组合型开关设备,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线路空间,提高了系统空间利用率。国际上的一些大型厂商甚至推出了插接式开关系统(PASS),在一次设备中集成了智能传感器好微处理器设备,将一些间隔设置的设备,诸如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等设备都集中在一个填充有SF6气体的金属罩内。但是,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接口不一致的情况的制约,发展和应用的范围具有局限性。

5 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讨论

事实上,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中的关键在于采样值和跳闸保护命令这两类报文,是过程总线实现数据通信的重点。简而言之,过程总线功能设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这两类报文面临的问题。

5.1 采样值报文问题的讨论

采样值同步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同一个需要合并的单位,如何使其同相应的各个线路总的A/D实现同步转换操作;第二,对于不同的需要合并的单元,如何让他们各自发出的同步信号实现对应性的同步操作。第二个问题相对于差动保护模件的设计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要从采样值同步的功能性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其功能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快捷、准确和可靠的识别出数据信号;

(2)向各个线路A/D发送精度较高转换后的数据信号;

(3)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提供提出措施;

针对上述采样值同步的功能性分析可知,采样值同步的设计方式不可以采用单一形式设计,否则就会出现唯一同步数据信号一旦丢失就会导致保护模件采取退出运行的操作。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两种以上的同步源设计,一旦其中一个出现同步源丢失的情况,其他的也可以作为备用的同步源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采样值的同步方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是依赖于接受脉冲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而获得的信号通常是由GPS接收机等这类硬接线设备连接的。实践证明,采用IEEE1588同步协议设计或者以太网通信技术以及其他的可以替代这种硬接线方式可以提高采样值同步的精度。

5.2 跳闸命令的设计和讨论

对于跳闸命令的设计和功能实现,我们还要根据IEC61850定义的面向通用性变电站模型进行讨论,其模型对于间隔闭锁和跳闸信号的传输均以采用GOOSE报文的传输形式得以实现。

5.2.1 跳闸命令传输的实时性

跳闸命令的传输速度是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GOOSE报文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GOOSE报文实时传输的特点,对协议堆栈进行有效的优化,达到同其他的报文传输映射存在差异性,使GOOSE报文的传输映射不经过TCP/IP协议,而是直接利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联(ISO/OSI)中的4层进行传输,也就是由应用层直接到达表示层,实现直接映射到底层(数据链层和物理层)的操作。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IEC802.1Q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报文的传输速度,增加数据的优先等级。

5.2.2 确保跳闸命令实时性的应用注意事项

为了切实保证跳闸命令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在架构过程总线的通信网络过程中,必须配置支持优先级操作和虚拟局域网功能的交换机设备。且要充分考虑到过程层设备所处的是一个十分恶劣的电磁环境,交换机设备必须达到工业级标准。

(2)为了提高跳闸命令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我们采用GOOSE报文设计,相应的开关位置信号设计、一次设备状态信号配置也都要采用GOOSE报文。在采用IEEE802.1Q时,应该针对报文的类型采用不同的优先级配置,否则,一旦将所有的GOOSE报文都配置为最高,系统就会默认为不存在优先级设置。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将跳闸命令信息和闭锁命令信息设置为最高优先级;而遥控开关和高压断路器通常设计为次高优先级;而闸刀的位置信号设置为普通优先级即可。通过不同优先级的配置可以提高报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文章中提出多种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方案的总体架构还要以功能性为核心,然后再从性能角度出发对总线数据流的配置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事实上,背板中线的配置比较简单,功能也十分可靠,对继电保护装置从过程总线的角度上进行了数据流方式的优化和完善。基于背板总线的继电保护装置过程总线功能的设计应用在智能型变电站工程中,既可以满足继电保护装置面向过程总线功能的要求,也提高了变电站供电性能。同时,对于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提高变电站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窦晓波,吴在军,胡敏强.借鉴IEC61850功能分层的保护装置的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3):65-70.

[2]杨丽,赵建国,PETERAC等.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过程总线结构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8):111-115.

[3]殷志良,刘万顺,杨奇逊等.基于IEC61850标准的过程总线通信研究与实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8):84-89.

[4]博苏瑞.遵循IEC61850-9-2实现变电站采样值传输[J].电网技术,2009.33(19):199-203.

[5]牛志刚,肖昆,王建林等.FlexRay总线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6):73-77.

[6]宋丽君,王若醒,狄军锋等.GOOSE机制分析、实现及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4):31-35.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保护装置;检修

继电保护随着电力系统的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其操作技术较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电力系统已经实现了继电保护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下面笔者就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1.1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

即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前,要综合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的总状况,对自动化变电保护装置进行定值的设置,设置成功后,一旦电力运行系统中的运行指标和参数偏离定值范围,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及时作出排除故障的反应,而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保持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测。

1.2实现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准确定位:

采用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存在的系统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数字化的机电保护系统的定位较传统的几点保护系统更精准的原因在于,数字化的客户机可以准确的接收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数据,经由服务器的分析,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故障定位。

1.3完成对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电力系统的某一部门的运行故障一般都伴随着其他一些部门的运行障碍,所以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故障发生后,不仅要能及时判断出主故障的位置和原因,还能够做一些辅助措施来缓解和减轻系统中的其他障碍,这也是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所不具备的功能。

1.4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因为继电保护系统由各种设备和元件组合而成,所以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自身系统的故障,这种障碍不仅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危及自身运行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解决的自身故障有:①通过对系统的各个硬件的检测,判定各个硬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②通过对故障的数据模拟,来检测故障发生时的信息传递和开关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这两种方法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自身系统的定期检修,可以及时的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中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避免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1.5对系统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同样重要的,因为现在的住宅和生产的供电已经实现了纵联,运行中的各种波动都会影响其他部分的供电效果。所以,自动化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自动化的继电保护的调试可以有效的保持本区域的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的稳定。

2、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2.1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线的巡查内容:

①首先要进行表观上的检测,即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种外在表象的观测,包括查看各类继电器外壳是否破损,是否受到周围环境的破坏和腐蚀,各项定值的位置是否变动;

②查看继电器接点有无卡住、变位、烧伤、脱轴、脱焊等情况发生,继电器的连接部位是非常重要的运行部位,也是最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所以要在查看表面特征后,及时查看继电器的连接是否正常;

③感应型继电器的圆盘转动是否正常,带电的继电器接点有无大的抖动或磨损,线圈和附加电阻是否有过热现象;

④压E板或转换开关的位置是否与运行要求一致,转换开关是比较容易被巡检人员忽略的部位,但是转换开关的切换功能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切断电路的准确度;

⑤各类信号指示是否正常,即在定值状态下的各种指示灯和指示数值是否显示正常,这是巡检人员和其他人员判断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⑥有无异常声响、发热冒烟或烧焦等异常气味,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要马上停止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以免造成严重的事故,这些现象是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异常的一种极端表现,若不及时停止,会有很大安全隐患。

2.2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

①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首先要进行常规的临时处理,如暂停设备的运行等,然后要加强监视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②当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后,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并查明事故原因,同时记入值班记录及继电保护动作记录中,同时应该对每一次的跳闸情况做好资料的整理,以便综合整理继电保护装置的历史运行情况。

③在检修工作中,若涉及供电部门定期校验的进线保护装置,应与供电部门进行联系、协商,错开检修的时间和程序,以免妨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④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转换开关及卸装保险等工作,除此之外的涉及系统整体功能调整的操作,应该在负责人的具体指令下执行,不能擅自更改操作。

⑤在二次回路上的所有工作,在遵守《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的同时结合现场设备图纸,只有遵照行业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具体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维护工作的安全性。

3、数字化继电保护的发展

从90年代初期起,不同原理、不同种类的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平台相继出现,经多年研究,微机保护的性能比较完善,能够适应复杂的运行及故障条件,微机保护已成为电力系统保护、监控、通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变压器差动以及母差等主设备保护已克服了早期的:元件微机型保护可靠性不高,灵敏度较低,动作速度慢,TA饱和影响大等缺点。目前,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大部分继电保护装置都已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技术。每个四合一装置在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同时,还以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等功能,使得它成为整个电力系统的一个智能设备。变电站内的一次设备已逐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CT、PT都将会得到使用,保护装置仅仅实现数字继电器的功能,使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数字化阶段。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完成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内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继电保护;可靠性;失效事件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复杂的电网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继电保护作为电网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是区分被保护元件是正常运行还是发生了故障,故障是在保护区内还是在保护区外,所以如果不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风险性进行研究,就无法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隐患,可能会导致电网发生意外故障,引起一系列事故发生。

2.继电保护装置

在国内,关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主要经过了确定性评估、概率评估和风险评估三个阶段。确定性评估一般是研究最重大的事故,如“N-1”安全分析,略显保守;概率评估是研究了故障发生的几率,但不考虑其后果;风险评估则综合了发生故障的概率和产生的后果。在正常运行电网时,没有失误波动,没有错误操作,这就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为了能精准的做出关于继电保护的风险评估,应当首先分析它的原理。

2.1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是可修复的,其可靠性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由于继电保护工作的环境和其自身状况的变动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度和发生失效的时间有一定的几率性和随机性;

(2)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包含的因素太多。除了保护装置,还有关系很密切的一次设备、系统通讯的运行和一些人为因素;电网的保护设计的原理、实际的运行方式和它的整定、配置方式都对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着极大的影响,各种复制的软件设备和硬件又涵盖了电网的各个方面。所以,从软件设备方面会有很多不稳定的物理因素像软件的设计、系统的输入和使用都会影响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在硬件方面,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更多的是要看每个基础设施和电路的设计方式是否可靠;

(3)继电保护装置的失效分成拒动失效和误动失效,这两种失效又可以分成不可以被检测可可以被检测两种,在制定可靠性的一些指标时需要将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来考虑。

2.2 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许多因素有关,如:

(1)继电保护装置基本上都是由电子设备和软件组成的,电子设备老化或损坏会直接影响保护装置;其运行水平和环境的干扰等也会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2)保护装置的平台是硬件,实行保护功能的核心是软件,因此软件的可靠性也显得极为重要;

(3)C、PT等互感器和断路器通过传变输入量和执行输出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

(4)二次回路然的绝缘老化和线路等原因导致元件连接的接触不良或者松动都会给被保护的元件带来不利影响。全数字化的保护系统通过用高速网络通信来取代二次电缆,因为二次回路能够自我监测;

(5)继电保护定值是离线整定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重要因素。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是通过离线计算其定值并稳定在运行中。可是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在整定计算时得到的返回系数等数值运算复杂、运算时间过长,会影响被保护元件的应能,因此为了能有效克服离线定值的缺点,保护在线整定的定值显得有越重要。

2.3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评价模型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关于可靠性的评估时,可以采用的模型有模拟和解析两种方法。解析法是根据元件的功能、装置的结构还有两者在逻辑上的关系,来建立一种可靠性的概率形式,分析模型可以用递推的方式或者迭代的方式,计算从系统得出的可靠性的指标。它的优点有精准度搞、概念清晰明了,缺点是他的计算量会因为系统数据规模的增大而增大。而模拟法则是利用概率分布图来采样选择和评估,从统计学的角度得到关于装置可靠性的数据。模拟法的优点是较为直观,清晰明了,缺点就是计算时间长,和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在目前关于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评估中最常采用的是解析法,比如Markov模型法和故障树法。故障树法从装置故障的模式出发,用瞬间照相对故障进行分析推理,一般来说是先算出最小的割集,再通过使用最小的割集概率来计算出装置发生事故的几率。由于故障树法在使用方法上的不足,本文主要研究了GO法的应用,GO法运算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和传统的解析法不同的是,GO法的出发点是装置结构图,更能清楚地反映装置和元件之间的联系。

图1 GO运行分析过程

2.4 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方法

(1)增强排除故障的能力:模拟事故的解决方法,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增加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频率,加强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力度,确定坚持的精准性,提前预防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减少事故发生的隐患;

(2)改善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及时对检验设备的维修和检测,完善电网系统配电自动化,隔离故障,使得电网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系统更为完全;

(3)严格把控质量关卡:对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零件从选购制造方面抓起,严格把关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

(4)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在定值区的精准度:重视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检查,定时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零件,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在定值区的准确性,重视每一次对设备的检查。

3.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确定性评估、概率评估和风险评估三种。确定性评估出现最早,也应用最为广泛,一般通过给定系统的参数、扰乱方式和运行方式来研究最重大的事故,如“N-1”安全分析,不考虑不同运行状况等可能性,直接分析得出的结果略显保守;概率评估不同于确定性分析,研究了故障发生的几率,但不考虑其不同程度的后果;风险评估则综合了前两者的长处,分析了发生故障的概率和产生的后果。

3.1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指,在事件发生前后,将其风险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或损失统计评估出来。识别各种不同的风险、评估可能发生风险的几率、控制风险的等级和应对风险的消减对策,还有和预测会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是风险评估最主要的任务。

3.2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影响风险评估的因素

平均负载率和线路波动系数过大时,故障的风险值也会一同增大(如表1所示)。数据显示,只有确定系统负荷的平均分布,才能减低风险的故障值。所以系统的操作人员运行电力系统时,需要使得系统总负荷均匀分布,才能最大限度的减低电网故障发生的风险性。

4.结束语

根据以上可知,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严格把关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工作是确保电力安全运输的重要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把握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控和检测,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明确继电保护在电网环节中的重要性,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继电保护 动作 可靠性 策略浅析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的某个元件或者设备必须在预定的时间与条件下要完成规定的功能实现的能力,可靠性工作主要涉及的就是对元件失效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评定、维护运行系统,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而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则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在规定的情况下发生应该出现的动作,而不能在不该发生某种动作的情况下发生动作或者发生误动作,也不能在应该发生某种动作的情况下不发生动作。

实际上,在需要发生应该的某种动作的情况下,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拒动或者误动动作,都将给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但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动与拒动之间可靠性措施相互矛盾的情况。电力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负荷性质不同的系统,因此,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的拒动与误动错误往往导致的后果也不一样。如,电力系统的旋转设备容量充足的状态,而输电线路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其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电源与负荷之间联系紧密。如果发生误动作,那么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等会采取线路切断措施,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但在旋转备用容量较少的情况下,继电保护的误动作使得变压器或者输电线路被切除,直接导致了负荷供电的终端造成系统稳定性的破坏,从而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2 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动化的优势,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负担电力安全运行保障的重要设施。一旦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及时向值班人员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进行确定、隔离并切断,为恢复非故障区域争取时间。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主要是按照编订的整定值来执行保护功能的,主要负责监控供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准确的发生动作,切除故障并及时报警,而在系统正常工作时,不发生误动作。而一旦继电保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时,会产生不动作或者误动作,这些现象都将会给电力系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通常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动作错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继电保护装置的自身质量问题影响,电力企业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时,没有严格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把关,误将不合规定的设备投入使用。

2.2 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很大一部分是在户外,由于空气中存在很多粉尘与有害气体,同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运行,老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其性能也逐渐降低。再加上空气中的粉尘与有害气体以及一些有腐蚀性的雾等物质会腐蚀电力系统中的电路板与接插板等设备,这些装置一旦被氧化,如果有接触不良现象,就会导致设备逐渐失去保护能力,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

2.3 而晶体管保护装置也会受外界干扰源的影响,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或者拒动的现象。如电弧、短路故障、闪电电路等等因素影响。

2.4 设备检修也是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维护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如果检修人员不够细心,技能水平低、经验少、操作不规范等都有可能使继电保护装置产生隐患。

2.5 众所周知,电力设备几乎都是处于持续的高强度工作状态,那么在长期持续、高强度的运行状态下,难免工作性质会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保护装置的效率。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保护方案合理性也决定着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

3 增强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取决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合理性,继电保护装置一旦投入使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效措与事故处理方案,进一步消除隐患、弥补不足。下面就提出几个方面的继电保护可靠性提升措施。

3.1 首先,要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就应从继电保护装置的生产来控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整体的质量,选择故障率低、寿命长并且符合相关行业规定的元器件,严禁使用不合规定质量差的继电保护装置。同时,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生产厂家、规格与型号必须进行严格的用前审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本身就没有问题。

3.2 另外,还应严格对晶体管保护装置的质量进行控制,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保护装置的安装,通常都是将设备安装在与高压室隔离的房间内,为的是避免高压电流与短路故障等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其次,晶体管保护装置还应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增设空调等设备维持环境温度。而电磁型、继电型的继电器,其外壳与底部都必须用胶带垫来密封,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与有害气体侵蚀。

3.3 从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外部原因出发,技术人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要求进行整定计算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责任心与技术,计算时必须全面考虑到网络整体进行认真分析,准确整定各级保护装置的计算,进一步确保系统上下级的保护整定值匹配合理性。

3.4 此外,从保障电力安全运行的角度来考虑,就要求继电保护系统有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的能力,实现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输电设备、设备的主保护等多重化设施结合的方式,至少要有两套以上的主保护并列运行措施。而为避免故障时,保护装置有选择性动作,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保护装置的设计、整定计算等阶段,更要特别注意元器件直接的协调配合,达到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性整体性提升的目标。

3.5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提升还必须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以及故障处理能力的检修。在当前形势下,要尽快研究与制定检修策略,来指导当前的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结合微机保护自检与通信能力,提高继电装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一步开展二次线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不停电检修的整体继电保护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学.提高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的策略[A].中国风电生产运营管理(2013)[C].2013:10.

[2]化云峰,齐安新,吴建峰.提高农村电网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分析[J].供电企业管理,2013,03:47-49.

[3]张胜宝,王钢,丁茂生,李晓华.保护系统可靠性与保护动作可靠性[J].继电器,2006,15:1-4+9.

篇5

关键词:35kv变电站 继电保护

1 引言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在其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力系统的故障。导致这些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线路长期使用性能下降、设备老化或者人为操作失误等等。一旦故障发生,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就可能对整个区域电力系统安全造成伤害。35kv变电站日常的运行管理,是有效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的保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科学化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在工作中日益凸显。

2 35kv变电站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电力系统出现线路故障或者元件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发出警报,断路器跳闸,从而达到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的目的。一般来说,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2.1 快速性

快速性指的是当35kv变电站发生短路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快速切除故障,保护系统,避免由于电流短路造成系统的破坏,减少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进一步加强了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保护。

2.2 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指的是35kv变电站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做出的动作足够可靠,尽可能杜绝拒动或者误动。

2.3 选择性

选择性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有选择性的切断相关设备,这是因为,当35kv 变电站的供电系统发生安全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在第一时间将距离事故最近点相关设备断开,从而有效保护其他部分电力线路或者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2.4 灵敏性

灵敏性是继电保护装置重要的指标,在35kv 变电站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对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和相关故障做出灵敏的感受和动作,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故障危害。一般来说,相关灵敏系数是衡量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的主要参数。

3 35kv变电站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在各部门的重视参与下,电力系统建设投入逐年加大,35kv 变电站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电力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方式日益复杂化,目前继电保护装置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传统的电磁感应原理、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中存在灵敏度低、动作速度慢、关键部件易磨损、抗震性差等缺陷,所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国内35kv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5kv变电站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 监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

35kv变电站主要负责区域供电,一旦发生故障,会对区域供电造成很大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监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自动向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从而减轻故障元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在应用继电保护装置时,必须从保护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规范的要求合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将电力系统连结成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对于35kv 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监视。

3.2 及时反映相关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

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监测也可以依赖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电力设备运营不正常,或者达到了维修条件,继电保护装置就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及时传达故障信息,将故障信息反馈给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或者及时组织人员维修,或者采用远程控制系统排除故障。

4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应用时,除了必须熟知其功能作用还要严格遵照相关操作和技术规范,科学化的进行状态检修,这样才能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维持在较好的工作状态。状态检修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检修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细小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效果的前提下,促进35kv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4.1 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周期和内容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检查,才能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动作。一般情况下,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面检查周期控制在两年左右,重要部件的校验一年一次。在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力元件的改造或更换,以及变压器的瓦斯保护等。另外,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时,还要每隔三年进行一次瓦斯继电器的内部检查,并且在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的充气试验。

4.2 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

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可以有效提高二次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包括:TV、TA 二次回路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以及各部分测量元件的磨损情况;直流操作、逻辑判断与信号传输系统的运行状态。检修人员必须认识到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存在较大的不同,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并不是针对于某一元件,而是要对特定的单元或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例如:在对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中相关元件的动态性能监测中,在线监测技术并不是完全适用的,有时也需要使用离线监测方法,从而才能对于其实际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

4.3 故障信息的分层诊断与处理

分层诊断故障在35kv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维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分层诊断35kv 变电站的故障信息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常见的遥感信息,旨在最快的速度获取系统中相关开关的变位情况;第二次是保护动作信息;第三层是故障录波信息。首先当出现故障时,第一层的遥感信息发挥作用快速获取相关开关变位情况,进而快速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判断某种故障之后,如果继电保护装置任然存在问题,就要依照顺序和层次进行其他的故障诊断。另外,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分层诊断中,还要注意故障相别、故障类型及故障地点的快速确定,并且结合波形对开关、保护、重合闸等部分动作情况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考虑。

一旦35kv变电站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会第一时间发挥作用,自动发出大量的故障信息(如设备的开关动作信息、保护动作信息、电气量波形信息、时间顺序记录和故障录波功能记录等)。如果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是正常的,那么故障甄别和处理就正常进行开展。如果继电保护装置丧失了部分或者全部功能的时候,检修人员就需要专家系统检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做出反应,利用信息系统做出反向推理,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维修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维修继电保护装置,要尽可能地避免影响到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区域供电安全性、稳定性,最大限度的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维修所带来的损失。

5 结论与认识

通过对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措施,为保障电站安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状态检修

1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阐释

继电保护装置在日常的供电用电过程中并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而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是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时,它会自主的进行监测、排除、发出报警信息,也有些装置会直接切断一些设备的供电,以保证人民财产不受损失。几点保护装置的功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故障出现的最短时间内排查到故障点,并将其从电力系统中隔离出去,确保故障设备不再继续受到损坏,同时也促进无故障线路或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转,使问题出现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探测到电气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会发出报警信号或是跳闸,使问题出现前就提醒工作人员,从而督促其检查线路,将问题扼杀在萌芽时期。

2 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理论和组成解析

任何一项事物的运转和工作都有其原理,继电保护装置对供电系统的异常状况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主要是其对系统元件发生短路或是问题时的电流、电压等因素的变化异常敏感,能够快速的捕捉到不利问题的来源,从而做出反应。一般情况下,不管监测何种电力系统元素,继电保护装置都包含检测部分、逻辑部分、应对部分,这几个方面相互协作,起到完善的保护作用。

3 继电保护装置特点的分析

鉴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继电保护装置为了更好的符合系统要求,起到完善的保护作用,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快速反应、检测全面等要求。其中快速反应和检测全面都可以理解,而可靠性主要指的是继电装置的质量、技术能够维持正常的工作,在技术人员的维护和管理下能够起到预期的监测效果,所有的电力设施,不论大小,都不可以在没有继电装置保护的情况下运转、工作。选择性体现在严格的遵循逐级配备的原则上,确保电网发生故障时可以有选择性

4 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5点注意事项

4.1 要严格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

实施状态检修应当依据以下原则:一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又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三是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4.2 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这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对于电力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和必须的。要搞好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建立每套保护装置的“设备变更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设备变更记录”应详细记载设备从投运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设备软、硬件发生的变化,包括软件的版本升级、硬件插件的更换、二次回路的变更、反事故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检验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设备变更记录”实际上就是保护装置所有检修记录的摘要和缩影。因此可以作为设备状态评估的依据。

4.3 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实行状态检验以后,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要加强定期测试,所有集成、微机和晶体管保护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微机保护要打印采样报告、定值报告、零漂值,并要对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晶体管保护要测试电源和逻辑工作点电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是状态检修不宜一步到位,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实行并将二次设备的定期检验年限适当放长。

4.4 状态检修的经济性要求

依靠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决策是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按项目和诊断结果的检修取代了以往的带有盲目性的强制计划检修,其结果是减少了不足维修带来的强迫停运损失和事故维修损失,减少了过剩维修,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增加了设备可用率,节约了大量检修费用。在状态检修的实践中,经济效益是技术应用的前提,技术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4.5 努力提高检修人员技术素质

状态检修对检修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掌握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的手段,能综合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参与检修决策,能制定优化检修计划和检修工艺;有丰富的检修经验和高超的检修技术等方面。高素质检修人员是状态检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目前微机继电保护的智能化仅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自检,直流控制回路断线检测报警,保护四边型特性负荷边的自动调整,通过人机对话自动调整故障测距的算法以提高故障测距的精度等初步智能。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综合自动化系统打破了传统二次系统各专业界限和设备划分原则,改变了常规保护装置不能与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的缺陷,给变电所自动化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和内容,代表了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功能更全、智能化水平更高、系统更完善的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将在我国电网建设中不断涌现,把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郭伟.论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J].水利电力机械,2007(9).

篇7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42-01

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其个体发生了故障或者是电力系统在运行时自身发生故障,所发生的故障危及到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的向值班运行人员发送警告信号,或者是能根据正在运行的程序直接向其所能够控制的断路器发送短路信号,使断路器执行跳闸命令从而终止故障的发生和事故的扩大。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改进后,如今电力系统中的机电装置已经逐步的稳定并且智能化了

1.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和指标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时效性。如果电路运行或是电路元件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且进行切断指令的发出,处理故障,从而降低电路出现故障时对电力运行造成的影响。②灵敏性。灵敏性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继电保护装置要具有不同的灵敏系数,如果电路元件和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要做出不同的反应,灵敏系数的大小也应该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③稳定性。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部件要协同合作,以发挥出装置的维护以及管理功能,保证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④选择性。如果电力系统出现了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根据发生故障的地点,判断出离故障地点最近的断路器,并发出操作切断指令,保证未发生故障的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母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都需要在安装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前提下运行,如果电网的额定电压超过220 kV 则需要设置两套或是两套以上的继电保护装置,以便其中一套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问题,还有备用的保护装置继续保护电路,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1.2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指标

评估可靠性时,主要通过参照评估指标,得出可靠性结论。就我国目前现有的可靠性指标以及研究成果来看,评估指标的侧重点不同,评估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特点,但是每种评估方法包含的内容都不够全面,与实际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存在偏差。这就使得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不相符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加测试样本、优化评估方法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评估结论的准确性。

2.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异常情况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故障发生时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并且发出切断指令,如果继电保护装置没有做到这一点,说明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异常。对于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检查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采样元件和系统是否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差错,则进一步检查设置的保护定值,尤其是其中的控制值是否正常。如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硬压板处在投入位置上,而继电保护装置并没有检测出来,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就处于异常状态。而影响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硬压板位置的因素有很多,有硬压板接线的错接、虚接、电线短路等都会引起这一问题。除此之外,零序保护问题也是继电保护装置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零序保护方面采用的模式均为零序电流,为了能够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外接的零序电流回路应该能够通过零序电流。此外,影响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问题还有重合闸不动作的问题。可以通过检合闸充电情况,排合闸开入问题。如果这些检查都没有异常,则进一步监测保护装置产生动作的瞬间,重合闸是否进行了放电。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常常遇到以上问题,工作人员一定要予以重视并熟练掌握排查方法。

3.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指标的优化措施

可靠性指标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评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改进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可靠性计算方面提出以下几条优化建议:

3.1 可靠性计算指标规范化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指标中,区外正确无运行行为应该被囊括其中,这一指标的囊括能够促进指标的完善,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其次,更加精细的划分出工作率方面的指标,对于区内外正确动作跟不正确动作详细标注其概念,如果能够做到的话,正反不同方向的动作也要区分开来,甄别出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与其正常工作时的行为,以期能够进一步研究继电保护装置以及装置的可靠性。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指标与计算方法的规范,仍然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业内人士进行不断的研究探讨与改进。

3.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智能控制器更有利于保护装置的操作。它不拘泥越控制对象的模型,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自行调整,并且根据各个部分不同的响应时间来迅速做出判断,大大提高了保护装置反应的速度。相比于传统的控制器而言,人工智能使人能够更好的接收,它忽略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根据装置本身的性能对数据的分析状态做出调整。它不需要诸多的电力方面专家在一旁进行专业指导也能够根据数据独立完成操作。智能技术的使用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选择,一些控制对象不一定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才能解决,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也能够达到效果。但是对于其它的控制对象而言,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够实现其自动化的目标。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才是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平稳运行的有效措施。

4.结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如果还能通过图像监控结合工作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和远程技术,也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减少系统故障造成的损失。通过图像监控、环境监测及警报来监测现场设备的安全,可以起到保护和预警的作用,系统信息数字化可使计算部门能够摆脱库房式管理方法。数据的排列完全虚拟化,按照设定的软件程序进行整理排序而输出,有利于提高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变压组;电力系统;直流系统

1、引言

当系统中的电流异常,还有电压较大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发挥作用,将继电装置能够统帅的区域内全部断电使之隔离,据此来制止故障传播与网络中,并使之无法影响别的设备,这保证了是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在现实的生产中,机电保护装置也是无法被忽略的,它不仅可以保护发变机组,就连对直流、辅助甚至厂用电系统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不正常运行,或者当辅助系统发生问题时,不正常的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就会使电力系统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候警报信号就会发出,警报信号是智能控制系统或者技术人员发出的,其作用是发出断开指令到断路器上,因此隔离故障,使其影响的范围减小,这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就起到了关键作用。继电保护装置是识别故障的装置,它依据的就是故障电流的变化,有时候依据电压灯光参数的变化,根据这些做出准确的反应;除此之外,其他参数也可以根据需要带入,从而作为动作发生的根据,比如:变压器油箱故障体现在瓦斯或者油流速度的增加或减少等。不论是哪种参数被采用,结构都是大同小异,其中有测量、逻辑和执行装置。由此可知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电厂中是保护性装置,有较大的作用。

3、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电厂的应用

3.1发电变压组的保护

在保护发电以及变压其组时,机组的型号也应当被充分考虑到,比方说:某地的机组较为大型,设备的情况有高造价、不方便维修、停机会导致损失大等情况。因此,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必须标准配置,质量要好,要有一定的灵敏度,反应速度快。另外,该电厂需要考虑实际情况选用美国进口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保护,其中的保护设备有G60和T60,然而高压厂则采用T35作为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的保护,另外采用C30做非电量保护。这类不仅具有全面的功能,而且具有成熟技术的综合数字式保护装置,还有一个卓越的地方是硬件中能够实现数字控制的芯片以及处理器,DSP可以处理数据,判断则通过处理器运行,因此提高了正保护装置系统的运行速度。在正常情况下,实际状况可以促使保护装置进行选择,选择所根据的是控制系统的特点或者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组,根据这些以便使运行、控制和保护共同配合。还应该从经济性和使用以及维护等方面来看,优化保护装置的设计。

3.2电厂电力系统的保护

在选择这个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时,配合性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也就是在尽量的减少二次电缆,使自动化水平在整个电力网络内加大。如:某电厂安装了电厂用电监控系统,上层的DCS和系统联系,也通过网络与下层的厂用的继电保护装置连接,采集与传达电厂的电力系统的电度量信息则通过监控系统或者DCS,之后则完成关于保护动作量通信以及遥测,电源和保护装置在厂用电力系统中则根据这个来控制,不光可以使用简单的开关遥控,还能够调查以及修改定值,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与通信系统中,增强一些可以控制的性能,使厂用电力系统的安全得到稳定。

3.3电厂直流系统的保护

整个电厂中的保护和自动装置,以及开关等装置都需要直流系统供电。于是整个电厂的保护与无需人为控制系统进行无误动作都与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电气一次系统的分区配置就是厂用的直流系统的配置原则,又因为涉及到直流供电系统的距离,所以还对每套直流系统有着其他的冗余配置。如:某电厂,他的整个升压电站都具有保护与非手动控制系统,发变电机组和厂用保护,以及自动控制装置在每一台机组的主厂房内都有,同样的直流供电系统更是控制保护了机组的输煤系统保护和自控系统,而另外一套直流系统则用来供电脱硫系统和它的保护装置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多余的2套蓄电池与两套充电装置对这些直流系统供电,供电电压则采用110V电压。

4、结语

总得来说,不光是有普遍的功能和性能,厂用的继电保护装置还应该具有针对电厂设备的性能,也就是在保证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生产要求可以符合电厂标准,能够保护各种的厂用网络。智能化的生产需求必须能够适应,并配合自动控制系统以选择继电保护装置,使自动化目标在厂用保护系统中达成,从而便于使保护的效果和速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静亭.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电厂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No.26718:133.

[2]王进.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运行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13:137+139.

篇9

[关键词]电力系统 供电企业 继电保护技术 应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58-01

前言

当前阶段电力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因此电力负荷就会不断的加大,为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就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设置继电保护。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最小化,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经济性的提高。近些年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继电保护的应用中技术是愈发的成熟,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向着网络化以及在线监控化的方向进行着发展。

一、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史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最开始是使用的晶体管继电保护器作为主要的继电保护装置,该保护器取得了非常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后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的开发出了集成的运算放大器取代了原先的晶体管保护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微机保护继电保护器的发展,使其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广泛的应用。现今社会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与发展正在向着电子化、网络监控的方向发展。

二、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分析

1、根据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是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一是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有效的实现其功能与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测,并且能够对存在的故障进行自动的切除等任务需求。二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监控系统也开始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得到应用,因此现阶段的继电保护装置还应该能够有效的支持网络监控系统的接入,实现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相应的网络化监控的实际需求。现代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及速动性与可靠性的分析与评价。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功能应用探讨

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线路保护、母联保护和主变压器的保护以及电容器的保护等几方面的功能。利用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功能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过程中的变电站内变电设备的保护,可以有效的减少变电站内变电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继电保护装置需要采用二段或三段式的电流保护,才能够有效的预防短路等情况对输变电设备的破坏。另外的母联及主变压器的保护需要利用继电保护装置来保护输变电设备,以此来预防相应的电力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事故。

3、针对现代网络化需求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分析

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引入了相关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综合自动化技术。通过电力系统中多项高新科学技术的引入与应用能够快速的实现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实际需求。

3.1继电保护装置引入单片机技术

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微机化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应用与发展中,变电设备计算机系统也需要相应的保护功能。所以说引入单片机技术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利用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通信功能来实现对变电设备的相应保护。

3.2利用网络通信功能模块进行设备监控与故障信息的收集

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能够成为促进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和促进电力系统稳定供电的重点,而且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的网络控制与通信技术的应用环境作用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网络化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在线监控和电力设备的故障调节与报警、运用信息收集等功能,方便了运营监控工作人员的监控与调节。

3.3智能化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的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智能型的水平在日益的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化设备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现代化的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与保护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如今以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继电保护装置技术优势实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最终目的,促进了电力系统输变电的稳定运行。

三、继电保护技术更新对其他模块的要求

1、供电企业应加大对继电保护专业的重视程度

由于电力在传输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继电保护技术就是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并有效切除故障的一种手段,因此供电企业不仅仅有继电保护专业这么简单,还需要加大重视,针对继电保护专业的一线员工进行相应的激励,加快部门的研究速度,为所在区域的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2、加强供电企业运检部门对继电保护专业的重视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用电量在不断的飞升,继电保护专业的应用可在快速的发展中,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环境下就需要提高对电力系统维修部门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化的相应技术应用等都需要电力系统中供电企业维修部门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并且要加强新技术的学习与经验积累。

3、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需要提高

现代化的科技正在快速的发展,这也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应用,面对日益变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就需要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与维护,因此供电企业针对日益变化的继电保护技术需要加大培训与学习先进技术的力度,以此使电力系统维修人员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科学的开展维修工作。

4、科学的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供电企业应该加快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在这同时也需要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另外还需要加强相关经验的积累与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这也是影响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供电企业应该以科学的继电保装置设备的选型为重要基础,针对供电企业采用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和相关的应用技术进行学习与探讨,以此为供电企业的继电保护故障的排除和继电保护装置及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输变电设备安全的关键。因此为能够满足现代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供电企业应加快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紧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脚步,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金宇。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应用与故障探析[J]。电力信息资讯,2014,(05)。

[2]陈正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J]。电子科技,2010,(09)。

篇10

关键词: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继电保护对电力设备本身的安全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问题,是一直以来社会各界的研究热点,在35kv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电力系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情况。导致这些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线路长期使用性能下降、设备老化或者人为操作失误等等。一旦故障发生,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就可能对整个区域电力系统安全造成伤害。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有效合理的应用、稳定正常的运行,对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防止扩大故障和发生事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优势特征

(1)动作正确率高:微机保护够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具备的记忆力可以实现故障分量保护,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数学理论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其动作正确率。

(2)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微机保护的功能以算法与判据为基础,同类型的保护装置具备相同的程序,性能稳定,其数字元件的特性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影响很小,可靠性高。

(3)易于获得附加功能:可以通过配置的打印机、显示屏、网络等手段获得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电力系统故障后的多种信息,有助于运行部门对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4)灵活性大:微机保护能够实现人机界面,维护调试方便,处理故障时间短,可以根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同时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实现远方监控。

2微机继电保护构成

2.1微机继电保护工作原理与构成

(1)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使输入的电流、电压信号直接在模拟量之间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使模拟量与装置中给定的机械量(如弹簧力矩)或电气量(如门槛电压)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决定是否跳闸。

计算机系统只能作数字运算或逻辑运算,因此微机保护的工作过程大致是:二次的电流、电压通过模拟量输入系统转换成数字量,然后送入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按相应的保护算法和程序进行运算,将运算的结果随时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判别是否达到定值、发生故障。一旦确认故障发生,根据开关量输入的当前断路器和跳闸继电器的状态,经开关量输出系统发出跳闸信号,并显示和打印故障信息。

(2)微机保护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微机保护的软件部分由初始化模块、数据采集管理模块、故障检测模块、故障计算模块、自检模块等组成。

微机保护的硬件电路通常由以下六个功能单元构成:数据采集系统、CPU、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工作电源、通信接口和人机对话系统。

3、35kv变电站中应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在各部门的重视参与下,电力系统建设投入逐年加大,35kv变电站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方式日益复杂化,目前继电保护装置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传统的电磁感应原理、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中存在灵敏度低、动作速度慢、关键部件易磨损、抗震性差等缺陷,所以,微机继电保护在国内35kv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5kv变电站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监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35kv变电站主要负责区域供电,一旦发生故障,会对供电区域造成很大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监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自动向故障设备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从而减轻故障设备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在应用继电保护装置时,必须从保护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规范的要求合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将电力系统连结成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保证对35kv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监视。

(2)及时反映相关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监测也可以依赖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电力设备运行不正常,继电保护装置就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及时传达故障信息,将故障信息反馈给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或者及时组织人员维修,或者采用远程控制系统排除故障。

4微机继电保护在35Kv变电站的应用现状:

(1)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的弊端:上世纪80年代某35kV变电所建成运行,在没有改造前多是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电磁式继电保护易出现以下故障:电磁式继电器的组成有机械运动部分,长时间的使用电磁式继电器由于动作阻力大而不灵敏,甚至出现拒动情况;很多电磁式继电器定值精度相对较低,很容易产生振动导致定值不稳而影响其保护性能;部分电磁式继电器的机械式触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出现接触不良、触点烧蚀以及触点粘连故障,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大量的电磁式继电器二次接线繁杂,一旦出现故障很难查找原因。电磁式继电器不能实现远程监控,不能实现无人值班,越来越不适应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要求。

(2)变电站利用微机保护的效果: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接线繁琐、机械触点多的问题得到解决,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的微机保护使故障率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故障查询时间。消除了继电保护装置因振动等环境等原因影响保护定值整定,提升了继电保护的稳定可靠性,微机继电保护在35Kv变电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微机继电保护能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紧密结合,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采集被保护设备的信号、测量等实时信息,提供给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日常运行的监视、操作、电压无功控制、测量记录、统计分析、故障运行的监视、报警和事件顺序记录与运行操作。

5、状态检修在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的应用:

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用时,除了必须熟知其功能作用还要严格遵照相关操作和技术规范,科学化的进行状态检修,这样才能使得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维持在较好的工作状态。状态检修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检修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细小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在保证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效果的前提下,促进35kv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1)在状态检修应用之前,依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和二次回路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装置元件完好、功能正常、回路接线及定值正确。如果在两次校验之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只有在保护功能失效时或等下一次校验时才能发现。如果这期间发生电力系统故障,保护将不能正确动作。因此,二次设备同样需要状态监测,实行状态检修,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要。

(2)状态检修可以简单定义为:在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安排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它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依据状态监测为,综合设备历史信息,利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技术来判断设备健康状况;最后要综合设备信息、运行情况、缺陷故障情况、历次检修试验记录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其中,状态检测是状态检修中最重要的一环。

(3)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可以有效提高二次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包括:TV、TA二次回路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以及各部分测量元件的磨损情况;直流操作、逻辑判断与信号传输系统的运行状态。检修人员必须认识到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存在较大的不同,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并不是针对于某一元件,而是要对特定的单元或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例如:在对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中相关元件的动态性能监测中,在线监测技术并不是完全适用的,有时也需要使用离线监测方法,从而才能对于其实际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

6、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

微机继电保护软、硬件技术都在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微机继电保护开发人员一直研究追求的目标。计算机网络作为数据和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的工具,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在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依托网络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也在提高,变电站将向集成自动化方向发展。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的集成程度,可将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分成两种:协调型自动化和集成型自动化。协调型自动化继续保留每个间隔内各自独立的控制、保护等装置,各自进行数据采集、执行相应的输出功能,由统一的通信网络与站端相连,在站端建立一个统一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各个功能的协调。而集成型自动化既在间隔级,又在站端对各个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应用。集成型自动化系统将间隔的保护、控制、故障录波、事件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个多功能数字装置内,间隔内部、间隔之间以及间隔同站端之间的通信用少量的光纤总线实现,取代传统的硬线连接。总之,微机继电保护必将随着各类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呈现更新的特征,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结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保护任务,通过以上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优势特征与微机保护装置基本构成的阐述以及35kv变电站的微机继电保护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智能化电网建设的一步步深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提高,数字式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式继电器。可以预见,未来的微机继电保护将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2).

[2]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