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课堂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课堂的利弊

篇1

 

“2+3”五年一贯制,是我国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项目,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以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进行两年中职、三年高职的一贯制培养,学业期满颁发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由于生源特点、高校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特点,加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本身理论性强,内容繁杂等,思修课在“2+3”五年一贯制的中职阶段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2+3”五年一贯制学生中等教育阶段思修课学习现状

 

(一)生源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2+3”五年一贯制主要招生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这个生源具有以下特点:

 

1.年龄偏小。与高考过后考入高职院校同学相比,年龄要小3岁左右,在人生阅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相比更加不成熟,部分从未离开过父母的“2+3”五年一贯制学生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兴趣不浓、纪律性差。报考“2+3”五年一贯制的同学往往在初中阶段成绩不够理想,或是家庭贫困,无力支付长期的教育投资,而父母往往缺少指导与管教子女的能力,从而使得报读“2+3”五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具有懒散、纪律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特点。

 

3.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教学模式的认知偏差。很多学生与家长误认为在高职院校主要学的是实践技术,只期望学一门“手艺”,对类似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因而学生对课堂教学与传统考试产生抗拒心理,不愿遵守纪律,课堂频发的违纪事件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造成严重影响。

 

(二)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导致教学效果差。近年来实行的“2+3”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得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部分生源紧缺的难题,更得到广西教育机构的认可,认为是减少辍学率、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据了解,“2+3”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在很多院校并不成规模,这就导致很多教学问题凸显出来。具体如下:

 

1.笼统运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导致“2+3”五年一贯制学生前两年学习生活不适应。高等教育特点,使得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时间,而“2+3”五年一贯制同学前两年与高职生相比,年龄小,心理素质不够好,阅历少,在涉及竞争、竞赛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参与率低。

 

2.过于宽松的自由支配时间,以及欠缺的计划能力,使得“2+3”五年一贯制学生在与高职学生同样的课业要求情况下,在业余生活方面显得无所适从。

 

3.“2+3”五年一贯制学生,入学之初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来自老师、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照,而到了“2+3”五年一贯制模式下,基本运用的是高校管理模式,不再有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照,而是辅导员粗放型的管理和引导,生活上没有了父母的呵护,而是自食其力,自己料理生活。遇到困难、困惑往往难以解决,或是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以上原因,导致“2+3”五年一贯制模式下,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三)思修课本身的课程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思修课的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政治课、品德课中已经学过,缺乏新鲜感。由此,很多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已经学过的课程上面。还有同学认为某些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学了也无用武之地。当前,思修课欠缺教学主体意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学生机械式学习方式等,导致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理想。

 

教师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成为被灌输的对象,学生学习状态差,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上常常出现睡觉、玩手机甚至厌倦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手段往往采取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文字过多,缺少新意,导致学生产生应付式、懒散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以机械记忆为主,目标是考试及格,没有达到消化吸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综上,“2+3”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学生本身的原因、高校的原因,以及思修课本身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原因,都导致“2+3”五年一贯制下前两年的中职阶段的思修课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部分群体学生的思修课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近年来,慕课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尝试不断取得新进展,给“2+3”五年一贯制的思修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二、慕课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是指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这些课程的范围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授课形式是网络授课,学生在线研讨和考试。所谓慕课模式,是指综合利用镜头语言、技术手段和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将传统的课程内容重新分解、整合、再造,编排成一个个内容丰富、有机组合的学习模块,而后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示给学生,让其进行学习体验、互动等进而汲取知识的教学模式。

 

(一)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传统课堂是封闭式的,不同层次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同,思修课作为必修课,面临学生众多、资源分配不均、师资配备不足的现状,学生只能享用与之相应的教育资源,往往无缘名校名师名讲堂。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受教育者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只要有电脑或手机网络就可以免费或花少量的钱享受名家名师名校的教育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原则,也促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广泛、最有效的利用。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降低教学成本。传统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对着电脑念课件,学生对着屏幕看课件,师生、生生间很少有互动和交流,再加上学生对课程缺少兴趣,常常出现缺课或上课玩手机、睡觉、溜号等现象。慕课课程教学质量高,互动多,教学设计更加以学生为主体,选材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社会实际情况,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从引进慕课高校来说,由于借助网络平台即可外聘名校名师、获得众多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减少学校师资、教室、设备的浪费,进而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

 

3.有利于缓解师资压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思修课作为必修课,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上课的任务繁重,而重复性的教学加重了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慕课教学使教师从繁重的知识性教学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扮演激励者、启发者的角色,从而缓解了师资压力。同时,学校教师团队也可以借慕课引进之机,当作一种师资培训,借鉴名师学识和教法,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从而提高学校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

 

4.慕课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和互动等环节;还可以后期制作,随时纠错改错,做到优中取优,把最好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而传统课堂是单人作战,并且是现场直播,如果出现失误或错误,便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以及所传授知识的可信度。

 

(二)慕课教学模式的劣势。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慕课的考核结果很难确保公正、客观。慕课的教学特点是线上进行,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时间、地点与节奏进行线上学习,整个过程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有严格的学校管理、教师指导和监督制度,而是完全靠学生的自觉自律。一旦学生缺乏自律精神,就会出现线上缺课、替代上课、偷懒、投机、作弊等行为,这些很难得到监控。因此,考核过程和结果也很难确保公正和客观。

 

2.受设备和网络限制,部分学生和高校也很难开展慕课教学。大规模网络课程需要有网络和设备支持,对于落后地区的学校,很难满足这些条件,从而限制了慕课教学的开展。

 

3.慕课资源的名师专家效应,并不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同层次的学校开设的同一门课,教授和学习的侧重点可能不同,教法和学法可能因此不同,如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主要在基础科研方面有所建树,而二本、三本、高职院校往往在实践技术层面略高一筹。

 

4.慕课更适合“授业”而不是“传道”,不利于商谈式教学,不易动之以情,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三、“2+3”五年一贯制中等教育阶段思修课慕课教学模式的改进意见

 

(一)开发适合本校校情和学情的思修课慕课。“2+3”五年一贯制,教育方式与内容更强调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性,与地方经济发展更为紧密。同一行业、发展状况相似的地方,对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操守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因此,可以尝试团队开发,分工负责,按照本行业、本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开发适合校情、学情的特色慕课。

 

(二)坚持线上慕课教学为辅、线下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原则。“2+3”五年一贯制的生源特点,决定了这部分学生年龄小,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多的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2+3”五年一贯制下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状态,从而获得师生情、同学谊。线下翻转课堂可以弥补线上难以实现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回答学生的提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还可以及时更新知识,拓展新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发展;可以点拨学生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要分清主次,二者地位不能等同和颠倒,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学过程的重心,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当前,“2+3”五年一贯制学生往往具有学习兴趣不浓、纪律性差的特点。而慕课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因此,慕课的教学内容应努力增强教学的情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例如,通过创设叙事情景、活动情景和虚拟情景等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教学中身临其境,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情景,融情于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还应加强班级学习委员的引导和培训,使之督促班级同学及时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和课上作业,及时收集学生问题并反馈给任课教师。诚然,如果慕课技术能够发明出如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的功能,那么慕课教学模式在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将做得更好。

篇2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新课程;高效学习

新课标教材与以往的大纲教材相比,在结构、内容、呈现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不难发现,能力考查型题目越来越多,尤其对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很高。新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在教师,如果能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做到了对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结构的优化,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如何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初是在1975年由一个叫Tony Buzan的英国人提出的,当时他仅仅是想用思维导图来记录笔记,因为他发现这样不仅迅速而且记忆深刻。后来人们发现它可以帮助进行发散性、结构化思考,通过文字、图画、线条、颜色,图文并茂地展示思考内容,帮助分析、记忆等,具有组织性思维的作用,能够把隐晦的思想具体化、明了化。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以绘制图1“思维导图的用途”为例,首先确定好研究的核心问题,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用一个图像表达你的中心主题。然后画分支,不同分支用不同颜色,用曲线而不是直线。最后在每条线上写上关键词,而不是一整段话。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思维导图就是要视觉化。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有纸笔,还有导图软件,各有利弊。以上介绍的是用纸笔为工具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这种方法理论上需要用图形和不同颜色来画,但实践中根据条件简化即可,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工具,只要能帮助我们达成目的,完全可以灵活运用。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技能,达到“为学习服务”的目的。这一学习工具能够通过构建学习者的思维框架、激活原有图式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这正好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呼应。它也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1.思维导图的笔记功能。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好预习、听课和复习笔记,让课堂高效。课前有效预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在预习时快速阅读每一小节内容,圈选出关键词,填到主要分支线上,并留下一定空间,以便补充。还可在思维导图上对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这种经过意义建构的知识就不容易忘记了。上课时,教师也可以用思维导图作为板书,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记笔记。用这种方式来听课和记笔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学生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通过颜色、图形的方式呈现课堂内容,提高听课效率。同时,这种方式也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因为只要一看思维导图就可以看出双方的思维障碍所在,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另外,这种方式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比如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中,通过绘制图2“电离平衡”思维导图可将“电解质的强弱”“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电离常数”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剖析得很清楚,这不仅有助于把课程的结构弄清楚,还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并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回顾总结,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2.思维导图的诊断、评价功能。思维导图可用于师生诊断、评价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观察所画思维导图的节点数目和分支的长度就能看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它可以让教师一眼看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领悟程度和思维特点。思维导图还显示联想链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断裂的区域,这个方法可以给教师一个清晰而且直观的图景,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态。

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当他把自己的图与教师或同学的比较之后,原本含糊不清的问题就会变得明朗,并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3.思维导图的审题功能。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对“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有充分体现。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维导图凸显关键词,不仅有思维的广度,也有思维的深度。面对题目信息,敏锐全面的观察是先导,结合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发现问题、甄别和筛选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是重点,将获得的有效信息与已有知识正确地建立联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题中文字、图表等蕴含化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信息,既省时又简洁,经过整合后,再用恰当的化学用语阐述,无疑是训练解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S(2010)G0433

参考文献:

1.博赞(Buzan,T),张鼎昆译,《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篇3

 

本文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了“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高职教育,给高职师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教学体验。

 

一、高职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基础

 

1.基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出: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开发仿真教学软件;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

 

2.基于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通过对学校毕业生的调查和座谈,毕业生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处于较好和一般水平。无论从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技能评价上还是毕业生、在校生对我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评价和满意度都较好。该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理实一体比例恰当,但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不是很合理,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一般,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还不是很强。

 

3.基于传统课堂问题解决。传统的课堂,时间是一个常量,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时间。因此,传统的课堂不仅不能解决“后进”的问题,而且注定要成为源源不断滋生“后进”的土壤,这在传统课堂几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后果。而“翻转课堂”一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二是教师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教师事先录制好视频,让学生回家去观看。

 

学生在家里可以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因为需要思考或做学习笔记而暂停,也可以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讲课内容而倒回去重新观看,深入思考。基础好的学生往往只要观看一遍就可以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则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倒回去观看视频,直至较好的掌握。许多学生由于害怕被其他人视为傻瓜而不愿意在课堂上提问,但他们可以毫无惧色地反复观看视频,同时看完视频要立马完成相应的问题。当第二天进入课堂学习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在同样的基础上,这个时候进行内化或拓展的活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家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有效预防“后进”发生。于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得到了解决。

 

二、“翻转课堂”的引入

 

“翻转课堂”这个名词乍一看很让人费解。课堂如何被翻转呢?事实上,翻转的是课上和课下学生的行为。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是务必需要预习的。在教师的预期中,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完成了50%(或更多)知识的学习,还有一些较难的知识未掌握,或者在预习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学生是“带着嘴和手”来上课的,其上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讨论,搞懂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不懂的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和仲裁。引导学生就某个课前预习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和某个习题开展讨论,对学生的纷争进行仲裁,从而使得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在课前预习时不懂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课内练习得到了巩固。课后,学生可能需要整理课堂所学来掌握课堂未解决的问题。如图1所示,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总结讨论的闭环学习过程是对学生学习层面的考虑。

 

三、“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随着时间的见证,人们对网络教育归于理性,权衡了新兴的线上教育利弊,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传承下来再结合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教学,两大教学模式合二为一。这样既传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管教学过程,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疑难问题。在国外的历来研究中,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了四大类: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和增强型虚拟模式。这里介绍最受教师青睐的转换模式,此类模式指学生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或听从教师的安排在任何课程或科目中进行转换,而在这些学习模块当中,至少有一个模块是在线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在线学习、小组学习以及课堂书面作业这几项中进行转换,关键是要定时或者由教师宣布到了转换的时间,然后每个学生将会转向去做该课程的下一项任务活动。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安防系统安装及调试专业的具体实施阶段

 

1.课前学习活动。首先在开展课前教学活动之前先将学校筑电1331班39个学生和筑电1332班33个学生分别划分为8个项目团队,遴选出8位队长负责团队的任务实施并及时汇报给教师。其次将原有的基于项目的PPT课件制作成基于任务的微课程及PPT课件,并上传至网络资源平台和百度云盘空间。再次学生根据任务分工以及进展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微课及相关资源。最后教师每天定时通过网络资源平台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预习的目标是掌握布置的微课资源中50%以上的知识,而且需要学生总结出微课资源中听不懂的地方、认为有错的地方、认为特别有道理然后自行展开研究的地方。

 

2.课上学习活动。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教师首先针对学生课前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答疑;在网络资源平台的作业提交工具栏中随机选取一个团队进行课前学习活动检查,并进行评价。其次在“项目练习”阶段,8个团队分别对项目任务进行讨论分析,并将最终的任务考核成果通过网络资源平台提交给教师,队长向教师等人汇报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团队随机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操作演示,最后根据项目团队汇报及成员演示的情况,进行组内评价团队互评和教师互评,最终形成项目考核分计入该课程的最终成绩。

 

3.课后学习活动。项目团队首先总结学习的知识及技能,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实训”作业并提交给教师。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讨论的体会,整理本堂课各问题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绘制在一张图上,下次课要和教师留的其他课外练习一起,作为作业上交。同时,学生还会在网络资源平台的讨论社区中继续和同学与教师进行与课堂讨论相关的、更加深入的讨论。如图2所示,总结了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依托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成效

 

1.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显著。以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及课堂推广应用为突破口,邀请专家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微课、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比赛,在课前视频课件制作、课堂应用、课后作业等各环节建章立制,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显著提高,在省、校微课竞赛和教学竞赛等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学生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原来课堂的“观众”变成了课堂的“演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基本能实现就业零对接,就业即能上手实践,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要把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高职专业教师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毕竟是刚刚起步,从中必将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因此需要后期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篇4

1.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从客观上来说,每一位学生在发展的过程里,他的能力、兴趣、性格都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在后天无法弥补。分层次教学首先就基于这种差异,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其次,分层次教学是面向学生,立足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现状制定学习目标,这样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得到成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

2.分层次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高职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英语不同层次的求知欲,使得分层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实践非常必要,只有将方法具体实践才能让教育者达到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上广泛受益。

(1)学生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不可冒然,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对待英语不同的求知欲。比如基础较好的同学,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四级甚至六级,把他们定为A层;基础差的同学,他们的目标是顺利通过A、B级,把他们定为B层;还有一些同学,他们因为专业的需要而想强化口语,可以把它们定为C层。根据这三种不同情况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日后根据不同的班制定不同的教材进行施教。

(2)教学内容、方法分层

根据对学生不同的分层选用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高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的体现,也是保证。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来选择存在差异的教材来一一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辅助,比如A、B层想要通过英语考试的学生就要多做习题,并传授他们解题技巧,而C层学生就要强化听和说,并给他们制造英语交流的氛围。

(3)评价考核分层

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来获得教学反馈,但在考核上要针对学生分层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试卷,实施动态考核,着眼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方法上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比如A、B两层学生主要进行笔试,从成绩上看他们是否进步。C层学生就要进行口试,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利弊分析

1.有利因素

分层次教育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不必面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使用同一种方法,拓宽了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能够满足老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多面进行尝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分层之后,学生在学习上也能够各取所需,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因为分层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无障碍的互帮互助,集体讨论,让知识更好的融会贯通,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针对想强化口语的C层学生来讲,大家在一起可以有利的营造英语交流的氛围,无论课上课下,都可以用英语来沟通,增强学习趣味性,进一步强化口语能力。

2.存在问题

虽然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已被普遍的应用,但是任何事情上都具有两面性,分层次英语教学同样存在弊端。

(1)学生对分层教育理解不够,分层尺度难以掌控

在分层次教育过程中,是需要将学生进行走班制重组的,那么有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难免会出现不理解的抵触情绪。他们会因为把自己从原来班级调出来,放到英语基础薄弱班去学习而感到没有面子,有的同学甚至会因此丧失英语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就是失败者,自暴自弃。然而就算学生理解,在分层尺度上也难以掌握。因为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定位上还没有非常有效、客观的措施,考试只是一个方面,永远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排除有些学生认为到英语基础薄弱的班级中去,学习难度低考核容易过从而在分层摸底考试中故意放水这样的行为出现。所以对学生的分层尺度难以掌握。

(2)在教学设施、教学管理上难度加大

高职英语分层次教育,是需要将原来班级打乱重新组合来进行的,这只限英语教学,但学生还有其它课要上,在上课时间上难免产生矛盾,而且对教室和其他教学设施的使用也难免存在冲突,若是将教学移至晚上,那么考虑到学生精力的因素,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这同时也影响学生晚上自习,最终造成得不偿失。不止于此,新班级的成立也必然需要一位新的管理者,这位管理者应对可能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学生所组成新班级的管理,会存在一些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故而加大管理的难度。

三、解决问题的构想

1.加大教学宣传力度,抚平学生抵触情绪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加大这种英语新教学方式的宣传,广泛开展咨询和民意调查活动,向学生说明分层次英语教学的目的,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多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帮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抚平他们的提出情绪。

2.客观有效分层,实施动态管理

不能将摸底考试作为学生分层的唯一参照,还应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本人意愿、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平时测验进行综合定位,准确的了解到每位学生的真实水平,客观有效的进行分层。但这种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实施动态管理,在分层后的教学中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进展情况,对进展较快的学生必要时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部门的支持

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本职的教学功底,还要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与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才会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除此之外,还需要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统一上课时间以及保障教学设施的分配,共同实现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是以学生客观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处在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而得到收益。英语分层次教学还是《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中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精神的完美体现。可以说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暴露的问题上,其利是大于弊的,但同时我们也要面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上不断完善,使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更加成熟、有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顾征.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工会论坛,2007,(5).

篇5

摘要:初中科学是初中的一门综合学科,强调让学生了解科学概貌,感悟科学探究过程,认识观察实验方法。在科学教学时,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用丰富的科学事实带给学生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喜欢科学,会利用科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本文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初中科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学生兴趣 有效性

一、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科学课程设置在6~7年级,它是小学1~5年级的自然科学启蒙教育走向初中8~9年级的分科(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教育的准备和过渡。在内容上,它是小学1~5年级自然科学的延续,又与接下来8~9年级的分科(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相关联。在教学中,要把握它的承上启下作用,不让学生感觉到仅仅是对小学自然科学的重复,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又不使教学难度化,让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基于此,需要教师明确科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做到准确把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二、 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六七年级的学生一般12~13岁,正处在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少年时期。他们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中学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鲜、快乐。但进入中学后,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而要通过识记和运用把这些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为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清楚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比如学习光年时,练习册上有道题目问:四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这里计算是9.46×1012=3.78×1013 ,而很多同学写的答案却是:37.8×1012 。不清楚他们怎么会这样错,这就是基本的科学记数法呀。带着不解我向数学老师请教,得知科学记数法还没有学,但接下来的数学课就会学到。于是在等待他们数学课上学过这个内容后,我再安排让学生订正练习册,这次大多数学生都是做正确了。所以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特点,碰到学生不懂的内容,可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补充或对教学内容适当的调整。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把知识呈现出来。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节时,课本上用一个表格来说明“无论纬度的高低,海底表层的温度都在5度以下,都是非常寒冷。”若把整张表格直接呈现,大部分同学读起都会有些困难。于是我就对表格进行了拆分,先从引导学生看懂表头开始,再逐渐呈现不同纬度的温度,让学生一一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们很容易就得得出结论了。再比如在《循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心脏的结构图较为复杂(如图一),学生学习时抓不住重点,难以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对心脏结构的直观认识,我绘制了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二)。通过示意图,直观的展现了心脏的结构,学生也就不再感觉这个知识点复杂难懂了。运用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教学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这样通过给一些难点知识铺设“台阶”,让学生感觉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新的知识,不但激发学生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三、 注重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有效解决教学任务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乐趣和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1、精心设计科学的第一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琦也曾说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因此在科学入门的第一节课,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第一节课就尝试把一些重要而有趣的科学实验带入课堂,便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例如现场配置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碘液,让学生感受如“魔术般”的颜色变化;再利用课前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把带火星的木条放进去,让学生感受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熄灭的瞬间,感受科学这门课的独特的魅力。另外,让他们猜测常见的小树苗为什么一天天长高,如何证明树木的长高的营养不是主要来自土壤呢。这样让学生在感受科学神奇的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特点是什么,科学的探究方法是什么等等。

2.创造让学生参与的学习情景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所以当一个东西能够在感官上留下印象时,就尽可能的让学生用感官来感受。例如在学习海底压强时,需要借住“打孔的塑料瓶”让学生感受压强与水深的关系。上课时我准备一些瓶子,让他们参与怎么样给瓶子钻孔才能有效的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讨论能够得出:要把这些孔都打在竖直的一条直线上,才有可比性。于是我就和同学一起来对瓶子进行钻孔,再来进行实验,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再如,在学习气压时,设置吹气球比赛,通过学生把气球吹爆的场景,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气压的知识有感性认识,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空气粒子的存在。

3.创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初中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不但从书本获取知识,还从生活中也会获取很多的知识,但却不懂如何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 的直接经验,将已知和未知有机的结合,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摩擦力时,恰逢下雪路滑,导致学校门口出现了撞车事故,学校的大门被撞变形了。我把图片拍下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下雪天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也易于理解摩擦力利弊的双重性,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又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后,让学生通过开、关教室日光灯的活动,观察教室内各灯之间亮的情况,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教室内日光灯的连接方式。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达到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4.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

科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基础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对外界各种事物现象非常好奇、敏感。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如在做观察蜗牛的实验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驱使他们提出各种问题,“蜗牛如何前进的”、“蜗牛会痛苦吗?”、“蜗牛有视觉吗?”、“蜗牛能品尝吗?”等等。教师尽可能的创造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把他们的问题集中归纳,设计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问题,使每一小组根据自己的问题,去思考、探究、交流。这样的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

其次在探究活动中,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在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器材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环节时,让学生利用教室中的抹布(各块抹布大小和湿度一样)和教室里现有的电风扇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设计,思考怎么样做能使抹布干的最快。让他们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影响蒸发快慢的不同因素”的理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的实验教学中,更要做到合理引导,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的探究活动中,让控制变量、对照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比单独的识记,更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当一种科学的素养深入学生内心后,他们会很有信心也很有兴趣的投入任何一次科学探究历程。

5.重视复习课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在经过人的学习后,便会成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于是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合理的安排好复习,在每一章和每一册结束时都要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复习。尽力做到:每学完一章,都能将凌乱的知识穿成线;每学完一册书,都能让学生感觉到手中的书已经变薄。

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了它,更容易理解、记忆学科的内容,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在复习课上,知识框架图就是一种很好的工具。例如,在学完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二章《生物的世界》时,让学生根据课本中本章知识特点,抓出主线。同时注意知识间的并列或因果关系,绘制知识框架图(如图三)。这样让学生能知道自己本章有哪些内容,同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进行科学总复习时,每章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要学会取舍,拎出主干,和学生一起构建知识网络。

再如,在科学课全部结束,进行专题四《物质的粒子模型》复习时,首先课前先让学生完成导学单上的知识回顾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上课时先让学生对关键词核心词进行回忆,尝试和学生一起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如图四)。然后围绕本章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一一进行回忆,梳理,训练,并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把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关注课堂中的意外

在进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时,学生已经知道电路的连接方法。因此我在设计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再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利用学生“猜想——探究——归纳”的教学模式,这既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预想这样一节课应该会很顺利很成功。

但在让他们尝试并联电路的连接。有一组同学的电路出现了问题:灯泡一闪接着就不亮了!他们用焦急的眼神看着我,我没有急于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排查电路,找出可能的原因。(但小灯泡怎么突然坏了,而且还是两个都坏了,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其实当时我心里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见他们在查看 “两节电池的正负极有没有接错”“导线连接的是否有松动”等,发现都不是,然后再检查小灯泡和别组的有什么不同时,他们很惊喜的发现:别的组的灯泡上(3V)他们组的上面是(2.5V)。我突然发现问题就在这:因为两节电池的总电压是3V,而他们组的小灯泡是(2.5V),是电压过高引起的。我让他们翻看书上后面关于电压的知识,他们很快明白了。经过这个课堂小插曲,我认识到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如果简单的换个灯泡,那他们会一直误认为是自己操作不好当,导致小灯泡坏掉的。

篇6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内隐性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

任教高中英语多年,我经常碰到的问题是,班级学生层次不一,教学起点难以确定,定高了,两极分化加大,定低了,又怕影响高考,因此,教学常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几年前我又从高二接手了一个高考混合班,41位学生的班级有10人左右学习成绩较好。为了确保学校高考的“GDP”,我每次上课的时候只好首先关注那些优等生,而对那些欠优学生只是每天管他们的默写。至于他们的心理疏导,常常被繁忙的教学和进度所挤占。到了高三后,不少学生顽皮的心渐渐地被良好的学习气氛感染,想开始好好学习,但我还是习惯让他们多背单词,每天查查单词。虽然他们没有明显的突破,但我压根儿就没有料到他们会连最基本的英语句子结构都不懂。直到有一天,有个数学成绩比较好的伊林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语法啊?”我当时真是太惊讶,因为我经常请他到我办公室来给他讲点什么的,他都不愿意,没想到他到这时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当时已经是差5分钟就下课了,但我还是准备立刻给他讲解。不过当我问他需要讲解什么时,他说:“老师,说真的,我什么都不懂。”我提了几个语法,像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他确实不会。

谁之过?我开始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是啊,作为教师,我是尽力了,可为什么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从初中到高中,不仅仅是我讲过了,以前的老师肯定也重复过多少遍。可惜,我们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问题在哪里?路在何方?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新教材普遍知识容量大,难度要求高,时代特色强,对学生“综合国力”要求较高。而另一方面,义务教育现状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与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之间,不仅缺少衔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差距甚至是拉大了。因此,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多样化。事实证明:越是用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策略来实施,离教学的实际越远。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呼唤多样性、层次化。可惜,很多学校采取分快慢班的方法,给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而像我们这样的普通高中,这样的奢求是不可及的。那么,普通高中英语,不分快慢班,怎么才能走出低谷和怪圈呢?这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

我在经历了多年实践后,积累了一些理论水平,但可操作性相对较强的一些基本经验,就是在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同步进行的前提下,实施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即“学生层次化”,采取“掌握程度层次化”、“课堂预习层次化”、“课内教学层次化”、“单元考核层次化”、“课外辅导层次化”等措施,以人为本,分层指导,初步达到了各得其所、同步发展的目标。

一、权衡分层教学之利弊

当准备实施分层教学时,我清醒地认识到,分层教学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往往是利与弊同行,关键在于科学实施,谋求可持续发展。

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分层后的班级总体成绩有所提高。中高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

一方面,不少重点中学实行“走班制”的分层教学,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组织教学、学生成绩有所提高等,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如榜样的缺失、学习压力增大、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降低、学习的成就感降低等。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实行“走班制”分层教学,英语课将自然班打乱,按水平高低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等同于给每个学生脸上都贴上标签。尤其对慢班学生而言,就是向大家宣布:我是学困生。这大大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说分层教学对他们是极为不公平的。另外,“走班制”分层教学,也给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对我们普通高中这样的“第三世界”来说,用分快慢班来达到分层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弊大于利。

二、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创意

改进分层教学的办法是实行班级内分层教学。学生不分班,但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在教学内容、作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区分,相对于“走班制”来讲比较隐性,从表面看,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学生比较易于接受。不同层次学生在一起学习,有助于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肯定其价值,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但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许多额外的负担。因此,实施班内隐性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有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不怕吃苦的创新精神。

三、反复实践不断完善

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即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为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意识地把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

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并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不同的策略,学生的英语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和能力双赢的目标。

要求教师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而不是单方面要求所有学生都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唯一的教学环境。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状况及爱好等。

我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及学生个体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B层为能力发展生,C层为基础生。学生分层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档”为依据,并随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及成绩的波动而有所变动。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中需要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实行弹性分层目标。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以把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把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爱好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有所提高和突破。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的,即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来讲,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应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例如,我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出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要求C层次的学生就文章细节、事实等回答那些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进行回忆性提问,即利用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学过的基本内容;要求B层次的学生回答一般难度的问题,如中心思想或事情的前因后果等。这类理解性问题旨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A类学生回答有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隐含意义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明确提问的对象和目的,设法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

4.课后练习和作业分层

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练习的设置和选择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又要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学生有了自,就会更加乐于表现自己。比如,我对课堂作业的要求是:A层通过写作、阅读理解练习来巩固所学语言;B层通过造句、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C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课后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A、B、C三个层次,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究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课内指导分层

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因此课堂操练也要分层。而操练又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合理安排呢?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我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以Pairwork和Groupwork为主要形式;对于B层学生,则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口语练习,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鼓励C层次的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这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重点、难点、惑点、特点和要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爱好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起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把握基础知识和练习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与浅讲多练,把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6.课外指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这种补充不是单纯的课堂延时,也不是变相增加学生的题量负担,而是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C层次学生而言,除了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外,还要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分析,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而对特长生来说,要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英语书籍,如浅显的英语原著等,不断扩大他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提高自学能力。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同一个层次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尤其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A层次学生面对强手也不像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因为稍有不慎,便同样有被降级的危险,这样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B层次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学”的被动局面。C层次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了,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对英语也产生了爱好,多数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

7.评价分层

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当把评价作为手段,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决心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问答、作业练习上分出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同一问题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同时,借鉴国际“成长记录袋”(Portifilo)的评价方式,各个层次的学生每天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进步,这样就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四、反思与体会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在提问、课堂练习、小测验或单元练习中,应按各层次教学目标来划分优、良、中、差、不及格四个等级,可以实现“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创造活学乐学的气氛,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境界中成长,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1.体现“以人为本”

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学习,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遏制或减缓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的现象。

2.注重可持续发展

分层次教学后,A级学生处于受激励状态中,加上教学可不受程度差学生的限制,教师尽可能地大量输入与课文相关的字、词、句及各种背景知识,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能进一步打好基础,拓宽知识面,突破教材的限制,培养出冒尖的学生。对于B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倾注更多的爱心,注入更多的鼓励,让他们享有更多的爱和尊重,使得他们在深得信任和尊重的气氛下学习。备课和授课时,可设法通过一个个可望而又可及的小目标,使他们经常得到进步的反馈,体验成功的欢乐,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看到自身的潜力,从而排除心理的障碍,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3.推进教学改革

分层次教学加大了教与学的方法改革,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快、慢班,它是在分层学科结束后学生按原班级进行教学活动,这就有个极大的便利,可帮助A、B级的学生尽可能地结成“对子”,彼此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1955.

[2]冯克诚等主编.中国学校办学模式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77.

[3]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出版社,2001.

[4]黄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验及效果分析.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9):51-55.

篇7

关键词: 办学规模 教室设计 组班模式 拥挤度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相当数量的高校都在建设新校区。在建设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涉及多个层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与效益比的最大化是现阶段高校基本建设考虑的主要问题。校园建设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保证在若干年内能够满足万人以上的教学需求。本文总结了多年在新校区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教训,从教育组织与教学管理的角度,研究分析教室建设原则与设计规律。

一、办学规模与教室数量的关系

不同学科和类型的高等学校对通用教室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每所学校的教务部门都是根据自己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模式对通用教室的数量与规格提出自己的要求,教育部在高校基本建设的规范《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中规定[1]:在每周六天工作制时教室的使用率为30学时/周。理工农林医药各科普通教室每座位占使用面积为1.2M2,教室建筑面积的定额按平面系数K=65%计算,5000人以上院校生均教室的建筑面积为3.4至3.6M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规定[2]:工科院校生均教室的建筑面积为3.53M2。专家组意见,学生数与教室的座位数的比值定为1∶1.3为宜,座位数含图书馆的自修室、语音室与微机室的座位数。这个比率还是偏紧的,如果按每间教室每天排8节课计算,每周排5天,要求教室的使用率大于0.75。如果不计入语音室与微机室的座位数,学校为一定数量的学生在教室内自习提供场所,这个比率是可以实现的。

1.组班模式

由于现在部分高校存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为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对专业学生数较多的班级或面广量大的课程采用合班上课的授课方式。假设每个自然班30—40名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组班模式,如2个小班合上、3个小班合上或者4个小班合上。从教学效果考虑,不宜采用超过4个自然班合上的组班模式。

我校现行的组班模式为4、2、1为主,即大教室为180—200座,中教室为120座,小教室为50座左右。设计新校区的教室数量时用了1∶1∶1的总量控制,即

这里的教室座位数之和应为按照总量控制的比值确定的教室座位数之和,即m个大教室座位数、n个中教室座位数、p个小教室相互之间存在m∶n∶p的比例。总量控制的比很重要,各类教室定出比例关系,即可算出各类教室的数量。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实际建设的各类教室的数量。

当然在通用教室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经验,统计现有各类教室的总量,将比较紧张的教室虚拟扩大到合理状态,根据现有办学规模,定出理想状态下各类教室的比例,计算出学校的远期办学规模下所需教室数量,再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实际建设的各类教室的数量。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要考虑建设少量的400至500座特大型教室,以满足较大规模人数教学或小型学生会议的需要。

2.拥挤度

根据统计调查,各类教室的客观拥挤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教室里上课的学生数与座位数的比可以定义为拥挤度或上座率。通常180座的教室坐了140名学生,教师感觉人就很多了,一般大教室的拥挤度为0.7—0.8为宜,120人的中教室坐90人时教师也是感觉教室已经满员了,中教室的拥挤度可为0.8—0.9,小教室上课的教师对拥挤度反应不敏锐,可以为0.9至0.95,甚至1。

3.自修室与自习教室的关系

学生在教室自习与在图书馆自修室自习占用的座位数是不一样的。自修室的设计每人占用的空间较大,设计为每人使用一个座位。在教室中学生自习要求每人只使用一个座位是不现实的,教室中自习的学生数与座位数的比达到0.4—0.5的话,后面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往里挤,反映的信息是教室满员了。从学生找自习教室座位的心理状态分析,如果教室座位为3座联排的话,找座位的学生一般不会让第一位已入座的人让一点空间,这样教室座位的利用率就将降为0.33,势必要为自习的学生准备更多的教室,考虑到这个因素,不宜将教室的座位设计为3联座。

4.教室的考试用途

设计教室时必须考虑最大规模课程同时考试的教室容量和考场内座位的安排,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CET考试30人为标准考场,一般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试也是30人为标准考场,学校组织的考试则以班级为考场。设计教室时必须考虑考试的需要。设计出排列合理的大中型教室对安排考试很有益处,既可规范考场内学生座次排列结构,又可少用监考人员。

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大教室内部座位排列时一般采用3组团结构,即两边为3至4联座,中间为7至9联座,甚至9至11联座。此种排列方式比较美观,如同剧场的结构,最有利的座位在教室的中间。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中间座位的学生进出太不方便;二是不利于安排考场,尤其不于监考人员分发试卷和巡查考场。从考试安排座位考虑,2位考生间应有足够的距离,以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3联座只可安排1个考位,4至6联座可以安排2个考位,7至9联座可以安排3个考位。权衡利弊,我们在设计大中教室的座位时明确要求不用3联座,也不用5以上的联座。根据实际情况安排4或5联座,虽然增加了走道数量,但方便了平时使用,体现了以使用方便优先的设计理念,也有利于考试安排。

二、教室的结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部门对教室的结构设计有设计标准,但一般教学楼不完全都是教室,即使整幢建筑都是教室,也会因为大小教室对建筑设计层高的要求不一致或设计单位设计建筑风格的不同,设计为不同的模式。下面从教务管理部门的使用角度进行探讨。

1.教室的形状与面积

教室的形状设计一般为长方形,从教学效果来看,应该为1∶1.1或1∶1.2的近似正方形的结构较为合理。尤其是大中型教室,太长结构的教室绝对不实用。考虑到黑板与学生的关系,大教室安排9—10排座位比较合适,即使使用了多媒体设备,11排以后学生的听课效果也很差了。

教室的座位大小设计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设计理念。现在多数高校教室学生课桌椅中座椅市售产品宽度为52cm,已经不太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定为55cm较为合适。市售课桌桌面前后尺寸一般为30cm,放一本16开的书就很挤了,定为40cm较合适,符合人性化设计要求。教师使用的桌子称讲桌,教师站的在黑板前的台状建筑结构为讲台。讲台前沿离黑板的距离大教室不应小于1.8M,小教室不应小于1.6M。讲台的高度中小教室为15cm,大教室也可为30cm设计两层台阶。第一排座位离讲台的距离小教室不能小于1M,大教室不能小于1.2M。考虑这些因素,教室的座位数与教室的面积关系定为1.10M2/座至1.20M2/座较为合适。

2.教室的高度

大中教室应考虑阶梯结构。大教室应从第5排以后设置每阶1排的阶梯,中教室可以从第5排以后设置每阶2排或每阶1排的阶梯,阶梯高度为15cm,应为混凝土结构,便于安装课桌椅。再考虑电风扇或中央空调管道的高度,大教室的净高不能低于4M,教室前的墙面要考虑安装两块每块1.2M高度的升降式黑板。

大中教室使用了混凝土的阶梯结构,桩基梁柱的承重设计应特别考虑。

由于大教室层高的要求与小教室不一样,再考虑到采光与通风,大教室应布局在建筑物的两边,设计为错层结构,即5层楼房安排4层教室或4层楼房安排3层教室,还要考虑便于多媒体设备的集中管理。

3.教室的采光与通风

大教室可以双面采光,中小教室一般为单面采光。教室内学生座位的左面为采光面。为节约能源消耗,应将电源开关设计为纵向控制灯光的开闭,靠近窗户一边的照明用电可以在白天节省下来。

由于教室内人数较多,从预防流行性疾病和学生的健康出发,教室的通风一定要好。走道上方应设计推拉式高窗,以利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保障教室内空气清新,并对温度与湿度起到调节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精神愉快[3]。

大教室的门要开在教室的前方,任课教师很不喜欢上课时有学生从教室后方的门进进出出,大教室的门开在教室的前方可以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有所约束。

三、教学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教室内的教学设备主要有黑板、课桌椅、多媒体设备等。

1.教室的黑板与多媒体设备

教师站的讲台应比黑板两边各外延30—50cm,教师板书时就不会跌落讲台之下。为扩大书写面积,尽量采用书写面积较大的黑板。视觉效果上讲台、黑板的长宽应与教室的面积成比例,切忌建成大教室小黑板或小教室大黑板。教室的黑板现在一般都用深绿色金属板,大、中教室应设计使用1.2M的升降黑板,并有合适的宽度。

教室前方应设计小型布告栏,使课表、教学进程表、通知等教学文件有规范的公布区域。

一般多媒体设备的投影屏幕多用卷帘式居中设置。此种设计不利于板书与投影并用的上课教师。卷帘式珠光幕布目前由于机械与控制系统质量不过关,经常控制失灵影响教学;而使用珠光幕布,遇到素质较差的学生会用彩色粉笔在上面涂鸦,损坏后只有更换。我校将黑板与投影屏幕改进为半边升降绿板半边白板结构,白板与绿板有相同的金属边框,视觉效果较好。此种结构受到板书与多媒体设备并用的上课教师的欢迎,也不影响不用多媒体设备教师的课堂板书。白板使用乳胶漆,既降低了造价,又便于维护。白板一边垫出了15—20cm,有一定的斜面,使整个教室学生视角基本一致。白板上方不用灯光照明。如果白板使用专用的珠光涂料,就能增强投影仪的效果。

大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用3000以上流明效果较好。讲桌或多媒体控制台的高度不高于黑板的底沿,以不妨碍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为准。小教室可使用半边每块90cm升降绿板半边白板结构,白板垫出5至10cm即可,也可设计成平板结构。教师使用的讲桌或多媒体控制台安放在讲台上绿板前的居中位置,不要影响投影仪的使用。教室的音响效果应专门设计。不要使用低音效果特强的功放,功放的频率响应特性要符合语音的频响曲线。

多媒体投影仪外应有安全保护装置。多媒体设备的控制部分置于讲桌桌面,应尽量简单,方便使用。所有操作都应在桌面中央控制板上进行。USB口、RGB线、网络线等各种外接设备的接口应尽量安排在桌面上,U盘、笔记本电脑、活动硬盘均可使用,不需打开微机后盖即可解决所有使用中的问题。

多媒体设备的电源线、计算机网络线、有线电视线管道应预埋到控制台,多媒体设备的音频线、视频线、电源线应从控制台预埋到需要的安装位置,尽量减少布明线。教室设计了音频广播系统则音频广播线管道也要预埋。

2.课桌椅的安装与使用

一般教室内课桌椅最好固定在地面,特殊用途的教室(如英语专业的教室)除外,使用活动式课桌椅学生经常搬动很容易损坏,而且不易排列整齐。

课桌椅以梁架式为好,3联座用2个支撑柱,4至5联座用3个支撑柱,尽量减少地面支撑柱的数量,便于打扫。座椅面用防震减噪装置,减少起立时噪音,座椅不用扶手,方便进出。课桌不用斗式结构,因为桌斗内经常会有遗弃的垃圾。桌面的下层用长板,不用铁条结构,学生可以放书包,文具也不会掉落,又便于打扫卫生,相对降低课桌椅的造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阶梯教室安装椅背时要注意空教室时的视觉效果,前后排椅背应在一条直线上。

四、结语

通用公共教室的建设在总体规划做好后,细节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设计之前,每项设计都能广泛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特别要吸取别人的建设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教室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的现代信息化的新型教室,保证在技术与功能上满足绝大多数课程的教学需要,从办学硬件条件上为提高办学水平与高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教育法规文件汇编(内部发行)[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Z]教育部,20048.

篇8

伊顿国际双语幼儿园是美国蒙台梭利协会的会员学校,他们在中国的二十几家连锁校园都采用蒙台梭利教学法。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它的独到之处在哪里?接受了蒙台梭利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我们精心准备了感性的、知性的、理性的三把钥匙,愿它们帮助您解开蒙台梭利密码,掌握密码的人将开启一座宝藏,得到关于爱的命题的答案,这答案会带给您自己,您的孩子,还有您周围的人快乐和幸福。

感谢参加问卷调查的伊顿国际双语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宝宝们!

一、感性的钥匙

让我们先来认识几位小朋友,跟他们聊聊幼儿园,聊聊老师,再跟他们的爸爸妈妈聊聊蒙台梭利。应该说,她们对蒙台梭利的看法是感性的,但也是最真实和最亲近的。他们的回答就是解开密码的第一把钥匙――感性的钥匙。

关键人物一:4岁女孩白亦琳,小名明明

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呀?

上幼儿园就是要学习本领,有本领长大就能给爸爸妈妈买好吃的。

爸爸妈妈比老师好在哪里,老师比爸爸妈妈好在哪里?

爸爸妈妈比老师好,是因为爸爸妈妈最爱我;老师比爸爸妈妈好,是因为老师不发脾气。

关键人物二:6岁男孩纪昊圻

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呀?

因为我特别傻。

爸爸妈妈比老师好在哪里,老师比爸爸妈妈好在哪里?

妈妈可以给我买东西。老师可以教我好多知识。

关键人物三:3岁女孩赵墨雨,小名六六

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呀?

因为妈妈爸爸要在单位上幼儿园,所以我也上幼儿园。姥姥不上幼儿园,不是好宝宝。

爸爸妈妈比老师好在哪里,老师比爸爸妈妈好在哪里?

爸爸妈妈比老师好,因为爸爸给我买玩具,妈妈给我买好吃的;老师比爸爸妈妈好,是老师能陪我玩,老师玩的爸爸妈妈都不会。

纪昊圻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看蒙台梭利的呢

您认同混班教学吗?您的孩子适应混班教学吗?您宝宝的班里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趣事?

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混班教学的好处是可以让各年龄段的孩子共融在一起。大的孩子会增加学习关爱别人、照顾别人以及宽容别人的美德。小年龄的孩子可以跟着大孩子一起学习知识以及与人沟通的本领。但一个班混龄孩子的比例要相对合理,如果某个年龄段的孩子过少。就会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造成孤独感,因为没有人可以交流。

您认为蒙台梭利园的老师与非蒙台梭利园的老师有什么不同?您自己的宝宝从蒙台梭利教育中获得了哪些益处?我们没有上过非蒙台梭利的幼儿园,所以无法比较。蒙台梭利让孩子学会了数与量的关系,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什么是数学。假设有一位妈妈正在犹豫是否选择蒙台梭利幼儿园,现在请您向她介绍伊顿,介绍您所理解的蒙台梭利式教育,好吗?谢谢您!伊顿是一个快乐的儿童之家,在这里让我看到孩子每天欢乐的笑脸。蒙台梭利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了知识。

白亦琳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看蒙台梭利的呢

您认同混班教学吗?您的孩子适应混班教学吗?您宝宝的班里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趣事?

我的孩子在上小班的时候,混班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孩子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上大班后就觉得很明显了。因为孩子年龄一下子从3岁到6岁,年龄跨度很大。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年龄相差几个月,从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利弊的,就要看家长怎样去引导启发孩子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混班生活,我觉得我的孩子不但懂得关心照顾小的朋友,还懂得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怎么相处,在情商方面得到了锻炼。

我的孩子是个热情而活泼开朗的女孩子。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她的主讲老师笑着对我说,明明很棒,接着老师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天,在上circle time时录音机出故障了,老师出去换录音机的时候,班里的孩子秩序有些乱。这时明明跳到了老师的位置上,带着全班的同学开始一边唱一边跳,孩子们都很配合。当唱完了一首英文歌和一首中文歌后,明明跟大家说“跳”。所有的孩子们都跟着跳了起来。主讲老师站在一旁看到结束并没有打扰这一场景。

您认为蒙台梭利园的老师与非蒙台梭利园的老师有什么不同?您自己的宝宝从蒙台梭利教育中获得了哪些益处?

我认为蒙台梭利国的老师应该是一方面更注重于观察孩子的自身能力,当孩子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时懂得给他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又能及时给予帮助的人;另一方面,是懂得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同时又能让孩子不忘自律的人。

我觉得我的孩子从蒙台梭利教育中不只是学到了文化常识,还通过手工以及生活课,学会了做家务以及其他生活技能,如洗手绢、打扫卫生、切水果、包饺子以及简单烘焙等,让孩子从小就掌握生活技能,将来也能帮忙家里分管家务,这些个技能实在对于孩子很重要。

假设有一位妈妈正在犹豫是否选择蒙台梭利幼儿园,现在请您向她介绍伊顿,介绍您所理解的蒙台梭利式教育,好吗?谢谢您!

伊顿是个充满快乐祥和、充满爱心和友爱、充满探索创新的地方。如果您希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尽量让孩子用自己的感官了解这个世界的话,那么您就应该把孩子带到伊顿这个大家庭中来。

我理解的蒙台梭利式教育是:通过以孩子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学习方式,使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赵墨雨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看蒙台梭利的呢

您认同混班教学吗?您的孩子适应混班教学吗?您宝宝的班里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趣事?

在混龄教学中,宝宝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老三到老大。使得在家里独惯了的孩子学习关心人了,还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角色。与人相处的能力增强了。而且由于混龄制的新生比较少。因而环境相对稳定积极,对宝宝克服分离焦虑有很大的好处。

六六非常适应混班教学,她自从小就喜欢与哥哥姐姐一起玩,混龄教学正契合了她的特质。

六六非常喜欢分饭的工作,听她的主讲老师Nancy说,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就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她经常学着老师的样子跟其它的小朋友说,来,小朋友们,吃饭啦。大家都排好队……

您认为蒙台梭利园的老师与非蒙台梭利园的老师有什么不同?您自己的宝宝从蒙台梭利教育中获得了哪些益处?

我认为蒙台梭利国的老师会更注重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让教学的主体变为孩子而不是老师,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地给予帮助。在日常学习中,我发现她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

生活习惯。以前午睡对她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儿,现在变得容易多了。

假设有一位妈妈正在犹豫是否选择蒙台梭利幼儿园,现在请您向她介绍伊顿,介绍您所理解的蒙台梭利式教育,好吗?谢谢您!

伊顿是个充满欢乐的地方,在这里您的孩子会充分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世界,主动学习。如果您希望给孩子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宽松的学习环

境、自由的成长空间,那么伊顿是最适合您孩子成长的地方。

二、知性的钥匙

对苏小妹老师的采访不得不分成两段进行,因为她要去给学员们上课。苏老师的工作不仅包括对伊顿在职教师的培训,还包括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在中国的教学与培训,每年暑假里,她还要承担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安排的培训任务。

作为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培训导师、国际蒙台梭利教育评鉴委员会评鉴委员、国际华文蒙台梭利协会的创办者和理事长,苏老师用她二十年教与学的实践中对蒙台梭利的认识为您奉上解开蒙台梭利密码的第二把钥匙――知性的钥匙。

苏老师您好,我们发现这里有很多外国孩子,这与伊顿所采取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答:我想,上什么样的幼儿园毕竟是大人为小孩选的,可能外国的家长对蒙台梭利园的认知度会高些。送孩子来的家长都认为这里比较自由,没有压力。

那是不是说做家长的对中外各种教学模式都要去了解呢?

答:其实教育思想是殊途同归的,没有中西方的差别,只有新与旧的不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别人有发展,学生比老师强。家长的共同目标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肯定要像买衣服一样精挑细选,如果能多走几家“店”。进去看看,当然更好。

很妙的比喻,那就有劳您带我们逛逛蒙台梭利“店”吧――请概括一下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答:蒙台梭利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孩子们如何工作,工作的方法;如何学习,学习的方法:如何思考,思考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点燃幼儿智慧的灯”,这是蒙台梭利说的。不是我套用当今的流行语。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接受蒙台梭利教育呢?

答:二十年来我还没遇到过不适合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蒙台梭利把幼儿国称为“儿童之家”,孩子在幼儿园就像在家一样自由安逸。蒙台梭利教育顺应了孩子好奇和探究的天性,在这里,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某个区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被打扰。您已经从事了二十年蒙台梭利教育,您的最大目标是什么呢?

答:我做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从此爱上学校,爱上学习,成就他们唯一的童年。

蒙台梭利教育为什么实行混龄教学?

答:你发现没有,每一个社会的单元都是混龄的,无论职场还是家庭,所有地方。混龄不会出现资源短缺的恐惧感,比如村里有十个兄弟,但是只有一个女孩。不过没关系,当大哥交女朋友的时候,小弟弟们还没有这种需要,所以不会产生资源短缺的恐惧感。小的敬仰大的,大的体恤小的,大家互相照应,人人有安全感,也就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反之,资源短缺时,负面的人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出现不择手段互相倾轧的丑恶现象。另一方面,同龄好比“同批次”。是工厂的做法,同一件事情讲一次就好,一起做就好,大家同一批出来,就像完全一样的零件。混龄则更接近人性,接近人的需要。

关于儿童敏感期的理论是蒙台梭利第一个提出的吗,这个理论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敏”感期一词应该是生物学家首先使用的,后来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敏感期原理。人类的敏感期在幼儿阶段最明显,简单说就是某时期对某类事情非常感兴趣,会坚持不懈地重复做,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学说话的时候,会对正在说话的人很关注,认真地去昕,有一天突然自己就说出很多词语。这是孩子经过观察和学习而自然产生的结果。动作也一样,每一个旅群中的个体,他们的动作都很相似,人们于是研究发现,那是个体在幼年期模仿周围人的结果。大人有时可能还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怎么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这么多,其实是大人对孩子的努力太漠视了。这个理论对一般家长而言其意义就是:孩子做不到的,你不要再强求他;孩子努力做了的,你要认同他。

蒙台梭利为什么那么重视儿童自己的选择?

答: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需要大人告诉他要做什么,他会跟随这种内在的力量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人类还有一种特质就是追根揭底,当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以后,会想继续研究,会废寝忘食。不像工厂机器,到点就关机走人,所以人类的学习不应该像工厂一样被时间所限定,这是二。蒙台梭利幼儿园没有课程表,也没有课时表,也不去要求所有孩子同时做一件事情。每天至少有三个小时时间让孩子自己选择区域。选择做什么。探索哪些事物。而且,即使孩子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选,那也是一种“选择”。这种做法能使孩子体会到什么是自尊和独立。

有人担心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由惯了,将来上小学以后不适应,会这样吗?

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意义正在于此。蒙台梭利已经教给孩子适应环境的方法。每一个蒙台梭利的孩子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这些方法一生都适用,不管在哪里,在哪一种教育环境中。

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深入浅出,这些无疑都是苏老师授课状态的真实写照,而今天探索的主题更是引人深思。

苏老师先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谈起,她说,教师要懂得体会孩子的困难和乐趣,知道什么时候是引导和帮助小朋友的最佳时机。接着又说道,“干预是一门艺术,只有懂得生命的人才知道如何干预。“这个命题就显得有些高深了,学生们都抬起了头,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苏老师。

苏老师好像也知道自己的话会产生这个效果,于是不紧不慢地问道:“生命是什么?”没人回答。苏老师也不想马上说出答案,而是循循善诱,“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生死,她告诉我们‘要活足每一天’。比如说班里养的一条小金鱼死了,老师要向全班小朋友宣布这件事,并且做追思。请每一位小朋友说一说对这条金鱼的印象,说说它曾经给自己带来什么,也许是快乐,也许是厌烦,也许什么都没有。但它毕竟在你身边生活过,现在它‘死’了。为的是让孩子慢慢自己去理解什么是‘死’。做完追思,老师还要带着全班小朋友把这条金鱼埋在花园里,可以说,在一段时间里,小金鱼都将做为一个话题存在,对不对?”

“那么生呢,蒙台梭利园里典型的庆生会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请过生日小朋友的家长一起?是不是先要‘走线’?线上标出十二个月,一边走一边请小朋友的家长讲一讲关于这位小朋友的事情,走一圈就是一年,从他的生日往回推十个月开始走,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妈妈带来一些照片,展现他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瞬间……”

原来生和死这两个概念就这样渗透在小朋友的日常活动中。但是蒙台梭利为什么想让小朋友早些认知生死呢,我疑惑。

“宇宙之间的万物都是有生存和死亡,并且环环相扣的,蒙台梭利教育是宇宙性的教育,目的是创造和谐,最后缔造出一个和平的世界,因为蒙台梭利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原来,关于生死的话题也是为了说明为什么“干预是一门艺术”,前面苏老师已经讲过“只有懂得生命的人才知道如何干预”,显然,这是对教师的高层次要求。

而所谓的“干预”又是基于孩子每天的“工作”,以及工作时面对的“材料”而言,这不,投影仪前的幕布上出现了《发现儿童》一书中的内容:

“(蒙台梭利要求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学习材料,思考

这个材料的设计目的;思考这个设计目的与孩子发展的关系;思考我自己可以如何使用这份材料?什么时候使用?为谁示范;我会如何让小朋友发现这份材料的设计目的;我要如何检查我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

显然,蒙台梭利首先要求教师(蒙台梭利称其为“引导者”)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然后明确如何才算尽职尽责。就像苏老师强调的:“班就是‘家’,孩子是‘主人’,老师是‘仆人’。孩子们进到班里向老师道一声早安,就可以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了,这时候老师不要随便打扰他,而只作为观察者。但是当小朋友渴望得到一种帮助的时候,老师就要马上出现,并给予帮助。”

那么儿童的“工作”状态是始终如一的吗,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心里刚一这么想,苏老师就已经开始往下说了:“蒙台梭利研究了幼儿工作的过程,绘制出‘工作曲线’,曲线中包括了‘暖身运动’‘假性疲劳’‘工作高峰’几个阶段……”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工作曲线图,突然觉得这与自己每天工作时的状况仿佛如出一辙,蒙台梭利果然厉害。

苏老师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干预方式,儿童的工作曲线,接着又阐述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目的,其中第一条便是:透过新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正常地发展,并让正常化的特质成为孩子的人格魅力。

“什么是正常的孩子?蒙台梭利认为,正常的孩子是勤劳的孩子,是喜欢工作的孩子。因为‘工作’能培养独立的能力、专注力和意志力,也就有了智能和创造力;因而情商也高,有能力安抚和稳定自己的情绪;他的社交能力自然就会很强,无论作为领导者还是跟随者,他都会关心环境,关心他人:并且还会主动服务于他人,所以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因此,我们说,正常发展的孩子必然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孩子。”

现在听来,蒙台梭利百年前的这套理论也是掷地有声,她不但以独到的见解阐释了魅力为何物、孩子的人格魅力来自哪里,更提出“正常发展”的理念,这对当今头脑发热,迷恋超前教育、神童化教育的中国家长无疑是一剂良药。

苏老师,请问什么是“材料”,什么是“工作”?

答:“材料”是指课堂上使用的物品,蒙台梭利认为,那些都是帮助孩子发现、探究世界的“材料”。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能从探索中培养一种技能,理解一样事情。它们不是老师用来教孩子的工具。所以不能称之为教具、学具等等。一般情况下,孩子要到六岁才有“记忆力”和“理解力”,那时候老师的“说教”才能被理解,才易被接受。6岁以前,孩子只会自己去发现事物。他想画画的时候大人不要阻止,让他自由地探究,这正是他学习的过程,蒙台梭利管这个过程叫做“工作”。“工作”是小朋友自发的行为。“工作”的时候小朋友是在贡献自己、成就自己、建构自己,所以谁都不能打扰他。什么是“日常生活教育”?

答:蒙台梭利教育分为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控能力,交往、合作意识等等。它使用的材料要与本土文化完全吻合,与小朋友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他来自哪里,什么国籍无关。在这个环境中就要使用这个环境所特有的日常用品。比如在中国,采购一个杯子,一定会选牡丹图案的那一个买回来,而不是英国女王头像的那一个。

五大领域的“材料”都需要采购吗?

答:感官教育、数学教育的材料是蒙台梭利设计的,其他三种:日常生活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则要由幼儿园老师自行创设,这也是考察幼儿园水平一项标准。

“材料”的作用是什么?“材料”的使用是小朋友随心所欲的吗?教师应怎样干预?

答:“材料”不仅发展小朋友独立能力,还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动作控制能力。要想自控其实很难,人们会生气,发怒。甚至打人、摔东西――怎么样才能自控。动作能控制了,下一步还要控制心理。蒙台梭利关于独立、协调性、控制这些重要的想法都融合在一份份“材料”以及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小朋友在用“材料…‘工作”的时候应该是专注的。自发的,随性的。但是他也有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教师什么时候干预,干预多少,这进与退的度是最难把握的。干预过早会扼杀小朋友内在的学习动机,等于告诉他不要学习,他自己的发现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我告诉你的才是有价值的。干预晚了则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您刚才上课时候说教师是“仆人”,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

答:蒙台梭利是教育界的革命者,她提出孩子是主导。教师是跟随者(观察者)。就像是一种仆从的关系,当然这是精神上的主与次,仆和从,而不是肉体上。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主张也让老师当一回孩子。让老师以孩子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教师素质中视野和理解力非常重要,她的心智版图有多大,视野有多大。就可以把孩子带到多远去,所以教师是灵魂人物。扩大文化视野做起来很难,课堂培训是一方面,带出去是一方面。暑假里我带学员去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的画展,看雕塑,看澳大利亚土著美术。还要去吃北京特色的庆丰包子,包子有千万种,我们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前边一段:气候、生长、采购原材料、制作工序;后边一段:怎样做熟、怎样吃……,从“点”、“线”、“面”,再到“体”。“养成”老师也一样,前边需要什么,后边需要什么,怎样培养她们溯本求源的精神,这中间有好长一段路要走,甚至像求道的过程。

请问目前国际上都有哪些蒙台梭利培训和认证体系?

答: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和美国蒙台梭利研究协会(AMs)是国外最权威的两家蒙台梭利机构,他们在中国授权了几家机构去做相关的培训、认证工作。AMS在北京、上海、杭州都设有认证机构。我们伊顿国际教育集团也是采用这一套体系。另外还有中国蒙台梭利协会(CMS)、国际华文蒙台梭利协会(CMI),等等。我是国际华文蒙台梭利协会理事长。也是创始人之一,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打破国家的界限,全世界使用华文华语的华人有自己的蒙台梭利。

最后,苏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的新书《干预的艺术》很快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并且还特别提醒,文中凡提到蒙台梭利的时候最好不使用“蒙氏”这样的简称,一则蒙台梭利才是她完整的姓,就像我们身边有人复姓欧阳,不能简称为欧氏――出于尊重;二来,一些无聊的人会把“蒙氏”附会成“蒙事儿”,这就更不应该了。我马上接受了这个建议,也深切感受到了玛丽亚・蒙台梭利在苏老师心目中那崇高的地位。

三、理性的钥匙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自创立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并接受,人们总结归纳出很多理性的认知,这是您畅游蒙台梭利王国的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也相当于找到了解开蒙台梭利密码的最后一把钥匙――理性的钥匙。

蒙台梭利的8大贡献

1,对智障儿童教育有贡献;

2,了智力不可改变的旧观念;

3,发现了生长法则;

4,智力要自出生就设法培养才有提升的效果;

5,将孩子从大人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6,对后世的恒久启示;

由于她的才智和远见曾谆谆地叮咛后学,要继续不断地对儿童去研究。去“发现”。才能帮助儿童,教育儿童,引发了后世的教育家对认知理论、智力结构和创造力训练的“再发现”;她的实证性与前卫性的幼儿教育观点,更推动了后世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胎教、幼儿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更为精进的研究和发现。

7,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真正创始人

倡导科学的幼儿新教育法,纠正以往有害儿童身心发展的填鸭式教育。

8,幼儿数学教育的科学方法的发现;

9,认为儿童是人类和平的导源者。

蒙台梭利的9大发现

1,“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发扬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3,“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4,孩子如果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来,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达到成长的目的。

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7,儿童在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的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的久暂和出现的迟早,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

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的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长久以来,不曾有过一个教育家,能将儿童期当作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蒙台梭利以科学的精神发现的“童年之秘”。也就成为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些崭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导引,使“教育”幼儿成为真正的可能。

蒙台梭利教育的10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己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整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教师应该总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孩子提供帮助。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蒙台梭利教师不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而是启发和诱导孩子自主,独立地探索学习。蒙台梭利教师又称为启导员。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台梭利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台梭利教育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孩子透过这些教具,从自我重复操作联系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单一的奖罚制度。蒙台梭利教育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发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台梭利教育在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期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发展水平。

蒙台梭利教育的6大理念

1,使人成为人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通过受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所在。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自发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那是内部发生的原动力,透过人格的选择及行动而表现出来。如孩子热衷做某一件事时,大多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分析、比一比、合起来、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3,人的创造性

人类在未成熟的状态出生,其后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类不只是有创造性。还在不断发挥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

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

5,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6,给孩子自由

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纵的意思。简单地说自由的意义就是活动,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逐渐加以根绝。

密码大揭底

经过感性、知性、理性这一路走来,您对蒙台梭利这位不朽的教育家和她的教育原则、教育原理是否有了真正的了解呢?这三把钥匙帮您破解蒙台梭利密码了吗?您发现了吗,蒙台梭利的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在孩子身上。是的,关注孩子,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是开发不尽的教育的宝藏,是可以指导一切教育行为的密码,您领悟到了吗。

孩子,你在想什么?

白亦琳:

宝宝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如果能给自己取个名字,会叫自己什么呢?

我四岁了。我叫白亦琳,大家都叫我明明。我其实想叫Mary,因为我喜欢的猫咪的名字就叫Mary。

今天有什么事情使你开心或者不开心吗?

今天不用上珠心算啦……真开心!

今天妈妈没来学校接我,我很不开心。

纪昊圻:

宝宝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如果能给自己取个名字,会叫自己什么呢?

六岁。纪昊圻。垃圾车。

今天有什么事情使你开心或者不开心吗?

高兴的事:住在姥姥家很高兴。

不高兴的事:今天爸爸答应给我买冰棍,结果没有买。

赵墨雨:

宝宝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如果能给自己取个名字,会叫自己什么呢?

我三岁三个月了,叫赵墨雨,小名六六,我其实喜欢叫小嘀咕,因为我喜欢小松鼠(有一只小松鼠,名叫小嘀咕,他不喜欢睡觉,我不能向他学习,但他喜欢游泳。我也喜欢游泳)。

今天有什么事情使你开心或者不开心吗?

今天晚上妈妈答应带巧克力来接我。我很开心,我最爱吃巧克力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

白亦琳:

宝宝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娃娃、毛绒玩具……,最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因为我喜欢当宝宝们的妈妈照顾宝宝们,嘻嘻……

纪昊圻:

宝宝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々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

游戏机。火车。不知道。

赵墨雨:

宝宝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

我最喜欢娃娃。特别是逗逗和英英,我喜欢给她们当妈妈,因为她们要洗澡。我最喜欢洗澡了。

释放人类潜能的蒙特梭利教育

王加胜自述

在从事了这么多年早教工作和看了全世界很多的优秀的学校后,我一直坚信,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一定是一个管理者与老师忘记自己大人的身份,回到孩子的心灵世界的学校。我们是教育的从业者,也是教育的执行者,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在人类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非常欣喜的看到我们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崛起。这更坚定了我们将蒙特梭利教育融入中华文化为中国孩子服务的决心。几年来,这是因为这种坚持,蒙特梭利教育在中国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不断发展。

玛利娅・蒙特梭利博士作为世界公认的教育学家,她曾经这样写道:“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传播知识,应该有一种新的动向。那就是释放人类的潜能。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教育呢?我的回答是在出生起就要进行这样的教育,因为人一出生就具有无限潜能”。

作为一个父亲,回首女儿的成长历程,才深切的感受到通过早教带给家庭以及孩子的变化,才深悟到早教是人生奠基工程的内涵。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成长轨迹”。我们期望能透过关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探讨,带您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您在家中也能成为一个蒙特梭利父母,与宝贝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17世纪,蒙特梭利,一位伟大的儿童教育学家,其创造的教育法培养了大批人才,如美国首富比尔盖茨、Google的创始人塞吉・布尔和赖瑞・佩吉。当两位Google创始人接受电视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是蒙特梭利学校。在蒙特梭利教育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鼓励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

在这里,我只想从“材料”的使用和大人的安静意识两方面来简单谈谈蒙特梭利教育。

现在有很多早教中心,幼稚园,在运用蒙持梭利教学法之前,并未先彻底地探索其教育原理,就直接运用“材料”来指导孩子。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行为,因为它会误导小孩子,使他们养成不用思考,生吞活剥知识的习惯:也会误用“材料”,使其成为呆板的玩具。甚至于误认为老师的头脑和教育方法很简单而且呆板!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启导者(导师)不知道材料的真正目的是在引发孩子“内在”认知;也不清楚每件材料都拥有秩序性、创造性的基本和变化功能,以及自动改正等等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时,她可能对一个正在排放红色长棒的孩子,发出“先放这个”,“再放那个”……的指示,这又与传统式的“教”有何不同?孩子仍然无法真正了解为什么那个应在前,这个该在后,无异于在做积木的堆积游戏罢了!不但孩子觉得材料不过是漆了颜色、大小不同的木头,也会让他感觉老师的头脑和那堆木头差不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学习者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学习吸收。但是,安静并不等同于不说话,安静也可以是分享、讨论,但却是来自沉静的思考。成人或许可以要求孩子闭上嘴巴,但这只是安静的假象,并无助于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如果我们希望提供孩子一个能培养敏锐感受力,协助身心和谐,并开发个人内在心灵力量的环境,就必须先从成人做起,减少置身于过多的刺激与资讯中(例如:关掉电视、谨慎的节选资讯来源),腾出时空让自己有机会独处,给予自己和孩子有机会经历安静。

所以,惟有在你对蒙特梭利的教育原理有了基本的心领神会后,才能进入正确教育孩子的进程。

何承泽小朋友:

你喜欢这里的老师吗?

喜欢,老师会做很多游戏。特别是手指谣可好玩了,每次我的手都会变成一个小动物。特别是婷婷老师,像妈妈一样漂亮。

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呢?

儿童之家,在这里有很多妈妈平时不让我碰的东西,我都能玩。(宝宝所指“不能碰的东西”是吃饭的瓷碗、喝水的玻璃杯等)

何承泽妈妈:

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蒙特梭利母婴世家呢?

――试听了不少早教中心的课程,感觉蒙特梭利母婴世家的老师是最耐心的,尤其是Lisa老师,哪怕我的孩子一看到玩具就迫不及待的要上去抢,她也会细心的引导,而不是呵斥或厌烦。有时候觉得我自己真是个不合格的母亲。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花更多的精力教导宝宝,再加上又缺乏育儿经验,导致孩子现在这么淘气。相信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您觉得蒙特梭利早教对孩子哪方面的帮助最大?

――宝宝开始从一个淘气的孩子,慢慢变成一个懂事、自立、会照顾他人的孩子了。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儿子一边叫着妈妈,一边忙着拎着一双拖鞋过来。还知道把我放在门口的鞋子放进鞋柜里。当我累了靠在沙发上休息的时候,他会坐在旁边唱儿歌给我听,在外婆拖地的时候,他也会卷起袖子,主动拿块小抹布擦桌子擦椅子……每当这些时候,我心中都充满着喜悦和感动,觉得很幸福。

宣萱小朋友:

你喜欢这里的老师吗?

喜欢,老师会教我唱歌的,老师唱歌很好听的。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呢?

艺术课,上次我画的海底世界,爸爸都说很漂亮。

宣萱妈妈:

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蒙特梭利母婴世家呢?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上海的早教有上百家,这下我又头痛了,该怎么选呢?我开始在网络上了解大家的评论,还买了一些0~3岁宝宝早教方面的书籍,并去了几家不同品牌的早教中心上试听课,看看不同的环境、师资等。其中最让我满意的就是蒙特梭利母婴世家了,她们的老师很专业,也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孩子在这里也表现的更开朗,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您觉得蒙特梭利早教对孩子哪方面的帮助最大?

――现在我已经更明白的了解了早教的意义,不再只是单纯的追求学科上的进步了。也许将来孩子不会永远事事拿第一。但至少对她健全人格的建立,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关心他人的意识,都有莫大的帮助,相信从小的人性化的锻炼会让她以更好的方式进入社会。

格格妈妈:

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蒙特梭利母婴世家呢?

――记得在去一家早教机构时,竟然看到一个看似温柔的老师用非常严厉的口气批评一个没有及时完成作品的孩子,我当时心都寒了,看到这一幕,谁还敢把自己孩子送到那里啊,如果连老师都没有平和的心态和足够的耐心,怎么可能教好我的孩子呢?

蒙特梭利的老师都很亲切,我特地留心观察了老师的言行举动。也都很有老师的风范,表里一致,让我放心把格格交给她们。

您觉得蒙特梭利早教对孩子哪方面的帮助最大?

――我是在格格一岁多的时候带她去的蒙特梭利早教。以前格格拿东西的时候喜欢一路走一路丢,把家里弄得像个垃圾场,看着就生气。在蒙特梭利的课堂上。老师会要求格格把用完的教具整整齐齐的还给老师,她现在在家里也会自动的把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了,让我省心了很多。以前没觉得她有什么艺术才能,现在课堂上的东西开始在生活中反馈了,看到小猫,会不自觉的唱课堂上学到的“喵,喵,小花猫”,还会给家人表演“小鸡叨米”。“手指操”等。增长了知识,更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性格也开朗了。

陈海清小朋友:

你喜欢这里的老师吗?

喜欢,老师都很喜欢我,都说我漂亮。

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呢?

我最喜欢日常生活课了,老师会教我们坐在梳妆台前照镜子梳头发。那些小夹子很漂亮,我上次还帮甜甜妹妹梳头呢。

陈海清妈妈:

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蒙特梭利母婴世家呢?

――去了不少早教中心,试听课也听了不少,发现蒙特梭利母婴世家的老师是最亲切的,每个老师都会主动的和小朋友打招呼,一开始海清眨着眼睛没反应,慢慢的开始有了笑容,也会和老师握手了,会怯生生的说你好了,别的小朋友来接近她她也不害怕了。